关于修改《连云港市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试行办法》的通知5篇

时间:2019-05-14 02:4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修改《连云港市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试行办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修改《连云港市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试行办法》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修改《连云港市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试行办法》的通知

连云港市农业局文件

连农(2009)94号

————————————★———————————

关于修改《连云港市农业行政执法 自由裁量权实施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农业、畜牧、农村能源主管局,局机关各处室:

为便于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具体操作和认定,经研究,现将《关于印〈连云港市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试行办法〉的通知》(2007年8月21日连农法[2007]04号)第四条:

“对试行办法中,“视情节和后果予以处罚”等类似留有裁量空间的条款,在具体实施中,应掌握“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体现重罚的原则。对故意违法、屡罚屡犯、情节和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依上限处罚;对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且有悔改表现的违法行为,适当从轻处罚。”修改为:

“对试行办法中,“视情节和后果予以处罚”等类似留有裁量空间的条款,在具体实施中,应掌握“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体现重罚的原则。对故意违法、屡罚屡犯、情节和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或者一案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违法行为的,依上限处罚;对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且有悔改表现的违法行为,适当从轻处罚。”

《连云港市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试行办法》,按照本通知修改后,重新公布。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特此通知。

附:修改后的《连云港市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试行办法》

连云港市农业局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六日

主题词:修改

农业 执法 办法 通知

抄送:省农林厅,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省畜牧局,市优化办

共印50份 附:

连云港市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实施,防止和解决农业行政执法中滥用自由裁量权的问题,根据市委《建设法制连云港实施纲要》和《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规范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7年3月15日连政办发【2007】39号)要求,特制定《连云港市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试行办法》。

第二条 本试行办法所称农业行政执法,是指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对违反种子、种畜禽、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含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法律、法规行为的当事人实施的行政处罚。

农业行政执法,应当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处罚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的原则。

在农业执法过程中,对当事人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其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仅对违反种子、种畜禽、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含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法律、法规的行政处罚案件中,依法应当对当事人处以罚款的具有自由裁量幅度的条款制定具体的裁量。

《种子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中,对违法生产经营种子、种畜禽、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行为适用处罚条款有明确而详细规定的(即没有自由裁量幅度的),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第四条 对试行办法中,“视情节和后果予以处罚”等类似留有裁量空间的条款,在具体实施中,应掌握“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体现重罚的原则。对故意违法、屡罚屡犯、情节和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或者一案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违法行为的,依上限处罚;对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且有悔改表现的违法行为,适当从轻处罚。

第二章 种子管理自由裁量权的规定

第五条 根据《种子法》第五十九条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以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生产、经营假种子和劣质种子的按以下标准处以罚款:

(一)对无违法所得的假种子生产经营者,符合《种子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第㈠项规定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处以货值的10倍罚款,其余视情节和后果分别给予6-9倍罚款,不足2000元的,处以200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符合《种子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处以货值的5倍罚款,不足2000元的,处以2000元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

(二)对有违法所得的假种子生产经营者,符合《种子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第㈠项规定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处以违法所得的10倍罚款,其余视情节和后果分别给予6-9倍罚款;符合《种子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的,处以违法所得的5倍罚款。

(三)对无违法所得的劣质种子生产经营者,按生产经营劣质种子的货值处以罚款。常规粮食作物种子,货值2000元(含)以下的,罚款2000元;货值超过2000元,以2000元为基数,罚款按超过基数的倍数乘以2000元计算;常规经济作物种子,货值1000元(含)以下的,罚款2000元;货值超过1000元,以1000元为基数,罚款按超过基数的倍数乘以2000元计算,罚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

杂交种子处罚基数为上述基数的50%(分别为1000元、500元),罚款额计算方法相同。

(四)对有违法所得的劣质种子生产经营者,按劣质种子四项指标计算罚款数额。水分或净度不达标的,处以违法所得5倍罚款;发芽率、纯度不达标的,低于国标5个百分点的,按违法所得的5倍计算罚款,每增加1个百分点,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10倍。

第六条 根据《种子法》第六十条第一项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生产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种子的,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生产许可证和《江苏省种子条例》第四十五条经营无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的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未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许可证生产种子的,或者未按照生产许可证规定生产种子的,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内的给予1倍的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1万元,增加1倍罚款,最高不超过3倍;没有违法所得的,以种子的货值计算,处以货值等量罚款,货值在1000元以下的,处以1000元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3万元。

对于经营无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的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内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的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1万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3倍;没有违法所得的,以种子货值计算,处以货值等量罚款,货值小于1000元的,处以1000元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1万元。

第七条 根据《种子法》第六十条第二项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经营种子的,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经营许可证的规定,对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或者未按种子经营许可证规定经营种子的,按照上述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等违法行为的标准处以罚款。

第八条 根据《江苏省种子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二项经营应取得而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种子的,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经营应取得而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种子的,以违法所得的50%计算,违法所得的50%达1万元以下的,处以1倍罚款,超过1万元的,按超过1万元的倍数乘以基数罚款,最高罚款不超过3 倍。没有违法所得的,按种子货值计算,给予等量罚款,罚款不少于1000元,不高于1万元。

第九条 根据《种子法》第六十四条、《江苏省种子条例》第四十三条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以及未经同意在本省经营、推广相邻省、直辖市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责令停止种子的经营、推广,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以及未经同意在本省经营、推广相邻省、直辖市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违法所得1万元及其以内的,处以1万元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处以违法所得等量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无违法所得的,货值在1万元及其以内的,处以1万元罚款,货值在1万元以上的,处以货值等量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5万元。

第十条 根据《江苏省种子条例》第四十四条、四十五条、四十七条、四十八条、四十九条的有关规定,对经营的主要农作物种子说明没有标注适宜种植区域或标注的适宜种植区域与审定公告不一致等行为按以下标准处以罚款:

(一)对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说明没有标注适宜种植区域或者标注的适宜种植区域与审定公告不一致的,违法所得在1万元及其以内的,给予1倍的罚款,违法所得超过1万元,按1万元倍数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3倍;没有违法所得的,以种子货值计算,货值在1000元及其以下的,处以1000元罚款;货值在1000元以上的,处以货值等量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2万元。

(二)经营的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的,经营的种子没有标签或标签内容不符合《种子法》规定的,对伪造、涂改标签或者试验、检验数据的,按种子的货值计算,货值在1000元以下的,处以1000元罚款,货值在1000元以上的,处以货值等量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1万元。

(三)对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对种子经营者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未按规定备案的,每发现一起处以1000元罚款。

(四)对超越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有效区域范围委托代销种子的,处委托方所代销种子等货值的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2万元;

(五)对受委托代销的种子经营者超越委托范围经营种子的,处以超越委托范围所经营种子等货值的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2万元;

(六)对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者将包装种子拆包零售的,没收拆包销售的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的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2万元;

(七)对未向购种者开具销售凭证或者未在销售凭证上注明种子销售的委托方的,处以未开具销售凭证或未注明委托方委托销售种子货值等量的罚款,不足2000元的,处以2000元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2万元;

(八)对转移藏匿被封存、暂扣种子的,以封存、暂扣种子的货值计算,1万元以下的处以货值5倍的罚款,每增加1万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10倍。

第三章 种畜禽管理自由裁量权的规定

第十一条 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江苏省种畜禽管理实施办法》第三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所得二倍以下的罚款:(1)未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种畜禽的;(2)未按照规定的品种、品系、代别和利用年限生产经营种畜禽的;(3)推广未依照本条例评审并批准的畜禽品种的;(4)销售种畜禽未附具《种畜禽合格证》、种畜系谱的。有前款第(2)项、第(4)项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

(一)对未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种畜禽的或者未按照规定的品种、品系、代别和利用年限生产经营种畜禽的,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内的给予1倍的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1万元,增加1倍罚款,最高不超过3倍。

(二)对推广未依照本条例评审并批准的畜禽品种的,或者销售种畜禽未附具《种畜禽合格证》、种畜系谱的,违法所得1万元及其以内的,处以1万元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处以违法所得等量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3万元

第四章 农药管理自由裁量权的规定

第十二条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一项未取得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擅自生产、经营农药的,或者生产、经营已撤销登记的农药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未取得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擅自生产经营农药的,对生产经营已撤销登记的农药和国家已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的按以下标准处以罚款:

(一)对未取得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擅自生产、经营农药的,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内的,给予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5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10 倍;没有违法所得的,以所生产、经营农药的货值计算,处以货值的2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10万元。

(二)对生产、经营已撤销登记的农药,违法所得在1000元以内的,给予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1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10倍;没有违法所得的,以所生产、经营农药的货值计算,处以货值的2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生产、经营国家已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的,按《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一款上限处以罚款。

第十三条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二项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有效期限届满未办理续展登记,擅自继续生产该农药,责令限期办续展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补办的,由原发证机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吊销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的规定,对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有效期届满未办理续展登记,继续擅自生产该农药的,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内的,给予违法所得1 倍罚款,每增加1万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倍;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所生产农药货值的等量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 5万元。

对登记证有效期届满,已办理续展登记,因未能及时办理而正在办理之中的,不予罚款。

第十四条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三款生产、经营产品包装上未附标签、标签残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农药产品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生产、经营产品标签上未标注农药毒性、擅改毒性,擅自扩大登记范围或擅改商品名,未标注中文通用名及有效成份含量,以及产品包装上未附标签的,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下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罚款,每增加1万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3 倍;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等货值的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3万元;对将高毒农药改为低毒或中等毒、将高毒农药使用范围扩大到果树、蔬菜等农作物的,按《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三项上限处以罚款。

对违反《农药标签通则》规定,农药产品标签应标注事项而未标注,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元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不予罚款。

第十五条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假冒、伪造或者转让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农药登记证号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号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假冒、伪造或者转让农药登记证及登记证号的,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内的,给予违法所得1倍罚款,每增加5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10倍;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商品货值的2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因企业改制规范转让登记证及登记证号的,不予罚款。对属于其它情形的,按假冒、伪造、转让农药登记证或登记证号的标准处以罚款。

第十六条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生产、经营假农药、劣质农药的,没收假农药、劣质农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农药登记证、农药临时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和《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对生产、经营假农药的,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处以违法所得的10倍罚款;其余根据违法情节,造成后果的轻重程度,处以6-9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假农药货值的5倍罚款,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对生产、经营劣质农药的,以农药有效成份含量计算,劣质农药的有效成份含量为零的,按假农药的标准处以罚款。有效成份为农药标准含量10%以下的,处以违法所得9倍的罚款;有效成份为农药标准含量10-20%的,处以违法所得8倍的罚款;有效成份为农药标准含量20-30%(不含30%)的,处以违法所得7倍的罚款;有效成份为农药标准含量30%(含30%)-40%的,处以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有效成份为农药标准含量40%-50%的,处以违法所得4倍的罚款;有效成份为农药标准含量50-70%(含70%)的,处以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有效成份为农药标准含量70%-80%的,处以违法所得2倍的罚款;含量不达标、含量在80%及其以上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的罚款。生产经营劣质农药,没有违法所得的,以农药的货值计算,按以上计算标准的百分比的倍数处以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10万元。其产品的重要辅助指标一项不合格的(乳液稳定性或悬浮率),或其它辅助指标二项不合格的,处以违法所得的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10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农药货值的50%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10万元。

第十七条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三十六条第四项生产经营的农药产品净重(容)量低于标明值,且超过允许负偏差的,没收不合格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生产经营的农药产品净重(容)量低于标明值,且超过允许负偏差的,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内,处以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5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倍。没有违法所得,以所生产、经营农药的货值计算,处以等货值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

第五章 兽药管理自由裁量权的规定

第十八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无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兽药的,或者虽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假、劣兽药的,或者兽药经营企业经营人用药品的,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及生产、经营的兽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经营的兽药(包括已出售的和未出售的兽药,下同)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货值金额无法查证核实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无兽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兽药,情节严重的,没收其生产设备;生产、经营假、劣兽药,情节严重的,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擅自生产强制免疫所需兽用生物制品的,按照无兽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兽药处罚的规定,对无证生产、经营兽药、生产经营假、劣兽药,兽药经营企业经营人用药品的,按以下标准予以罚款:

(一)对无兽药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兽药的,违法生产、经营兽药的货值金额在5000元以内的,处以货值金额2倍罚款;货值金额每增加5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倍;货值金额无法查证核实的,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

(二)对虽有兽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假兽药的,违法生产兽药的货值金额在2000元以内的,给予2倍罚款;货值金额每增加2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倍;货值金额无法查证核实的,处1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三)对虽有兽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劣兽药的,违法生产兽药的货值金额在3000元以内的,给予2倍罚款;货值金额每增加3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倍;货值金额无法查证核实的,处1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

(四)对虽有兽药经营许可证,经营假、劣兽药的,违法经营兽药的货值金额在4000元以内的,给予2倍罚款;货值金额每增加4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倍;货值金额无法查证核实的,处12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

(五)对兽药经营企业经营人用药品的,违法经营药品的货值金额在4000元以内的,给予2倍罚款;货值金额每增加4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倍;货值金额无法查证核实的,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提供虚假的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或者兽药批准证明文件的,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或者撤销兽药批准证明文件,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提供虚假的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或者兽药批准证明文件的,一般处以5-8万元罚款,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8-10万元罚款。

第二十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买卖、出租、出借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和兽药批准证明文件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或者撤销兽药批准证明文件的规定,对买卖、出租、出借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和兽药批准证明文件的,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下的,处以1-5万元罚款;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处以5-7万元罚款;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的,处以7-10万元罚款。第二十一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兽药安全性评价单位、临床试验单位、生产和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实施兽药研究试验、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兽药研究试验、生产、经营活动,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研制新兽药不具备规定的条件擅自使用一类病原微生物或者在实验室阶段前未经批准的,责令其停止实验,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兽药安全性评价单位、临床试验单位、生产和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实施兽药研究试验、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逾期不改正的,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3-5万元罚款。

对研制新兽药不具备规定的条件擅自使用一类病原微生物或者在实验室阶段前未经批准的,处以5-8万元罚款,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8-10万元罚款。

第二十二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境外企业在中国直接销售兽药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没收直接销售的兽药和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进口兽药注册证书的规定,对境外企业在中国直接销售兽药,货值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处以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在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处以5万元以上、8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处以8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 》第六十二条未按照国家有关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的、未建立用药记录或者记录不完整真实的,或者使用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的,或者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的,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对饲喂了违禁药物及其他化合物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违法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未按照国家有关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的、未建立用药记录或者记录不完整真实的,或者使用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的,或者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的,按以下标准处以罚款:

(一)对未按照国家有关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的、未建立用药记录或者记录不完整真实的,对违法单位处1万元罚款;

(二)对使用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的,对违法单位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三)对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的,对违法单位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第二十四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销售尚在用药期、休药期内的动物及其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或者销售含有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责令其对含有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销售尚在用药期、休药期内的动物及其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或者销售含有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按以下标准处以罚款:

(一)对销售尚在用药期内的动物及其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处以动物及其产品货值金额等值的罚款,罚款不少于3万元、不超过10万元。

(二)对销售尚在休药期内的动物及其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处以动物及其产品货值金额50%的罚款,罚款不少于3万元、不超过10万元。

(三)对销售含有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处以动物及其产品货值金额2倍的罚款,罚款不少于3万元、不超过10万元。

第二十五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擅自转移、使用、销毁、销售被查封或者扣押的兽药及有关材料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擅自转移、销毁被查封或者扣押的兽药及有关材料的,转移、销毁物品货值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处以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每增加1万元增加1万元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10万元;对擅自使用、销售被查封或者扣押的兽药及有关材料的,使用、销售物品货值金额在5000元以内的,处以5万元罚款,每增加5000元增加1万元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10万元。

第二十六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兽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兽药使用单位和开具处方的兽医人员发现可能与兽药使用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不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的,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生产企业在新兽药监测期内不收集或者不及时报送该新兽药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资料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该新兽药的产品批准文号的规定,对兽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兽药使用单位和开具处方的兽医人员发现可能与兽药使用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不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的,对兽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处以8000-1万元罚款;对兽药使用单位、开具处方的兽医人员处以5000-8000元罚款;对生产企业在新兽药监测期内不收集该新兽药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资料的,处以3-5万元罚款;对生产企业在新兽药监测期内不及时报送该新兽药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资料的,处以1-3万元罚款。

第二十七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未经兽医开具处方销售、购买、使用兽用处方药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未经兽医开具处方销售、购买、使用兽用处方药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按以下标准处以罚款。

(一)对未经兽医开具处方销售兽用处方药的,货值金额在5000元以内的,处以2000元罚款,货值金额每增加5000元,增加2000元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

(二)对未经兽医开具处方购买、使用兽用处方药的,购买、使用药品货值金额在3000元以内的,并处1000元罚款,货值金额每增加3000元,增加1000元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

第二十八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兽药生产、经营企业把原料药销售给兽药生产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或者兽药经营企业拆零销售原料药的,责令其立即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的规定,对兽药生产、经营企业把原料药销售给兽药生产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或者兽药经营企业拆零销售原料药的,按以下标准处以罚款:

(一)对兽药生产经营企业把原料药销售给兽药生产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销售的货值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处以2万元罚款;货值金额每增加1万元增加1万元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5万元。

(二)对兽药经营企业拆零销售原料药的,销售的货值金额在2万元以下的,处以2万元罚款;货值金额每增加1万元增加5000元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5万元。

第二十九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依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直接将原料药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者饲喂动物的,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直接将原料药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者饲喂动物的,使用药品货值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处以1万元罚款,使用药品货值每增加1000元,增加3000元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3万元。

第六章 肥料管理自由裁量权的规定

第三十条 根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0元以下罚款:(1)生产、销售未取得登记证的肥料产品;(2)假冒、伪造肥料登记证、登记证号的;(3)生产、销售的肥料产品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的规定,对违反本条(1)、(2)、(3)、(4)项规定的罚款,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内的,给予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5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3倍;没有违法所得的,以所生产、销售肥料的货值计算,处以货值的2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10000万元。

第三十一条 根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0元以下罚款:(1)转让肥料登记证或登记证号的;(2)登记证有效期满未经批准续展登记而继续生产该肥料产品的;(3)生产、销售包装上未附标签、标签残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规定,对违反本条(1)、(2)、(3)、(4)项规定的罚款,比照本试行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裁量执行。

第七章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自由裁量权的规定

第三十二条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生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生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内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1万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倍。第三十三条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经营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产品标签以及无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质量标准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经营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产品标签以及无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质量标准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下的,处以违法所得0.5倍罚款,违法所得大于1万元的,违法所得每增加10000元增加0.1倍罚款;违法所得超过5万元的,处以违法所得等值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包装不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或者附具的标签不符合本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销售,可以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包装不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或者附注的标签不符合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逾期不改正,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下的,处以违法所得0.5倍罚款;违法所得大于1万元的,违法所得每增加10000元增加0.1倍罚款;违法所得超过5万元的,处以违法所得等值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不具备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条件,经营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不具备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条件,经营饲料、饲料添加剂,逾期不改正的,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大于5000元的,违法所得每增加5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3倍。

第三十六条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已经停用、禁用或者淘汰以及未经审定公布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 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生产、经营已经停用、禁用或者淘汰以及未经审定公布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所得在2000元以内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大于2000元的,违法所得每增加2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高不超过5倍。第三十七条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不按照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使用饲料添加剂的,责令立即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使用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饲料、饲料添加剂,或者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的,没收违禁药品,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不按农业部规定使用饲料添加剂的,处以所使用饲料添加剂动物及其产品货值金额的50%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3万元;对于使用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饲料、饲料添加剂,或者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农业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的,违禁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动物及其产品货值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处以1万元罚款;货值金额每增加5000元增加1万元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5万元;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农业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的,所使用药品的动物及其产品货值金额在1000元以内的,处以1万元罚款,货值金额每增加1000元增加1万元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5万元。

第三十八条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吊销生产许可证: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非饲料、非饲料添加剂冒充饲料、饲料添加剂或者以此种饲料、饲料添加剂冒充他种饲料、饲料添加剂的;⑵生产、经营的饲料、饲料添加剂所含成分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上注明的成分的种类、名称不符的;⑶生产、经营的饲料、饲料添加剂不符合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质量标准的;⑷经营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失效、霉变或者超过保质期的的规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非饲料、非饲料添加剂冒充饲料、饲料添加剂等行为按以下标准处以罚款:

(一)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非饲料、非饲料添加剂冒充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违法所得在2000元以内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2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5倍。

(二)对以此种饲料、饲料添加剂冒充他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违法所得在4000元以下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4000元,增加1 倍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5倍。

(三)对生产、经营的饲料、饲料添加剂所含成份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上注明的成份种类、名称不符的,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下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5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5倍。

(四)对生产、经营的饲料、饲料添加剂不符合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质量标准的,违法所得在6000元以下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6000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5倍。

(五)对经营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失效、霉变或者超过保质期的,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内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1万元,增加1倍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5倍。

第三十九条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经营未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进口饲料、进口饲料添加剂,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责令立即停止经营,没收未售出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经营未经农业部登记的进口饲料、进口饲料添加剂的,违法所得在2000元以下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罚款;违法所得每增加2000元,增加1 倍罚款,罚款最多不超过5倍。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试行办法由连云港市农业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一条 本试行办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试行。

第二篇:铜仁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试行)

铜仁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合理行政,切实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市政府各执法部门规范和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市政府各执法部门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

监察机关依法对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行政监察。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方式、种类、幅度和时限等,结合具体情形进行审查、判断并作出处理的权力。

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是指行政执法主体结合行政执法实践,对法律、法规、规章中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适用条件、情形等予以细化、量化而形成的具体标准。

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奖励等具体行政行为。

第 1 页

共 1 页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五条 市政府各执法部门应当对存在裁量空间的行政执法权进行清理,分类分项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六条 市政府各执法部门应当坚持合法、合理、公平、公开的原则,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的标准、条件、种类、幅度、方式、时限予以细化、量化,经部门法制机构或聘请的法律顾问审核后,由部门审定公布实施,并报市政府(法制办)备案。

第七条 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应当遵循下列规则:

(一)符合立法目的。

(二)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的,应当采用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没有损害或者损害较小的方式。

(三)考虑相关事实因素和法律因素,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

(四)建立健全内部工作程序,相对分离受理(立案)、调查、审查、决定、执行等环节。

(五)平等对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事实、性质等因素基本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况下,给予基本相同的处理。

(六)依法执行回避、公开、告知、听证、调查取证、说明理由、重大决定集体讨论、备案等程序制度。

第三章 特别规定

第 2 页

共 2 页

第八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划分为3至5个裁量阶次,3个阶次的分为轻微、一般、严重,5个阶次的分为显著轻微、轻微、一般、严重、特别严重。

(一)对适用简易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适用的具体情形;依法应当适用普通程序的,不得适用简易程序。

(二)对同一种违法行为,适用各种处罚类别的,应当依据不同的处罚类别列出具体情形。

(三)同一种违法行为,有处罚幅度的,应当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划分裁量阶次,并列明每一个阶次处罚的具体基准。

1.罚款为一定金额倍数的,应当在最高倍数与最低倍数之间划分3至5个阶次,显著轻微的不得低于最低倍数,轻微的应当低于中间阶次,一般的按中间阶次处罚,严重的不得低于中间阶次,特别严重的不得高于最高倍数。

2.罚款为一定幅度数额的,应当在最高额与最低额之间划分3至5个阶次,原则上按倍数额划分处罚阶次。最高额与最低额比值为3倍以下的划分3个阶次,最高额与最低额比值为4倍以上的划分为5个阶次。

3.只规定最高罚款数额没有规定最低罚款数额的,显著轻微的不得高于最高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二十,轻微的按最高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二十以上至百分之四十以下确定,一般的按最高罚款数额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至百分之六十以下确定,严重的按最高罚款数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至百分之八十以下确定,特别严重的不

第 3 页

共 3 页

得低于最高罚款数额的百分之八十。

(四)不予处罚、从轻或减轻处罚、从重处罚的自由裁量标准,应当列出具体适用情形。从轻、从重处罚,应当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以内处罚。减轻处罚,应当在法定处罚种类或幅度以下处罚。

(五)依法可以单处也可以并处的,列明单处或者并处的具体情形和适用条件,依法应当并处的,除减轻、不予处罚的情形外,不得单处。

(六)对违法所得、非法财物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对违法所得、非法财物进行明确界定。

(七)对停止执行处罚决定的条件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

(八)对处罚过程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九条 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强制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对查封的涉案场所或者查封、扣押的设施和其他财物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作出明确界定。

(二)对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适用的具体情形。

(三)对行政强制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程序。

(四)对需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紧急情况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紧急情况的具体情形。

第 4 页

共 4 页

(五)对实施行政强制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许可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对许可条件有选择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对应的具体情形。

(二)对许可决定方式没有明确规定或者可以选择的,应当列出决定的具体方式。

(三)对许可程序或者变更、撤回、撤销、注销许可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程序。

(四)对许可办理时限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的办理时限。

(五)对许可有数量限制的,应当公布数量和遴选规则。

(六)对不予许可的,应当列明情形。

(七)对申请人需提交申请材料的,应当列明材料清单。

(八)对许可事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一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征收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征收数额存在一定幅度的,应当列出各种幅度适用的具体情形。

(二)征收数额的计算方法可以选择的,应当列出各种征收数额计算方法适用的具体情形。

(三)对减征、免征的条件只作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减

第 5 页

共 5 页

征、免征的具体条件。

(四)减征数额存在一定幅度的,应当列出各种幅度适用的具体情形。

(五)对征收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二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确认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对确认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程序。

(二)对确认申请需提交的材料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申请材料清单。

(三)对确认办理时限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的办理时限。

(四)申请人因特殊情况无法到场的,应当列明特殊情况的具体情形。

(五)对确认事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三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给付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对给付条件只作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给付的具体条件和情形。

(二)对给付方式只作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给付的具体程序和方式。

(三)给付数额存在一定幅度的,应当列出给付数额的具体标准。

第 6 页

共 6 页

(四)对给付办理时限没有规定或者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的办理时限。

(五)对给付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四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裁决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对裁决立案、受理、决定等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程序。

(二)对裁决标准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标准对应的具体情形。

(三)对裁决办理时限只有原则性规定的,应当列出具体情形的办理时限。

(四)对裁决过程中存在的其他裁量权,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第十五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奖励存在裁量空间的,应当细化、量化裁量标准:

(一)奖励的依据、条件、范围和标准等只有原则性规定的,按照奖励与贡献相对应的原则进行细化并公布。

(二)奖励应当评审、公示、公布。

(三)法律、法规、规章明确的其他规定。

第十六条 存在裁量空间的其他行政执法权,应当根据行为类型分别细化、量化裁量权标准。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 7 页

共 7 页

第十七条 市政府各执法部门应当按照制定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开展执法工作,由于法律、法规、规章等上位法依据的出台或修订,需要对自由裁量基准进行修改、调整的,应当严格按照制定程序修改后,向社会公告实施。

第十八条 行政执法主体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具有适用自由裁量权的事实、理由、依据。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建立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机制,将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为纳入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范围。

第二十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检查,通过检查、考核等形式对行政执法主体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一条 行政主体违反本制度,由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建议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市人民政府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监察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罚款数额所称以下不包含本数,以上包含本数。

第二十三条 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已制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 各区(县)人民政府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 8 页

共 8 页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由市政府法制办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 9 页

共 9 页

第三篇:试论税务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

试论税务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化的进程,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国家在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中,提出行政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即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不仅要依法而行,有法律的依据,还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目的,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国税部门作为执法部门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拥有较大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特别是较大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如果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得不到有效控制,就极易被滥用。因此,如何严格规范执法,正确行使和控制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下面就税务行政执法过程中如何规范行使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载量权,防止自由载量权被滥用,充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存在现实必要性。

首先,税收征收管理涉及的问题面广量大,而且还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特殊情况不断涌现,为使各级税务机关能够对各种特殊、具体的涉税个案问题进行灵活、果断、迅速的处理和解决,在适用的方式、方法、额度等方面应当有一定主观自由选择的余地。

其次,税收法律、法规不能概括完美,罗列穷尽,超前作出非常细致的规定。为使税务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能够高效运 1

转,避免税务机关在复杂多变的涉税问题之前束手无策,失去良机,因此,有限的涉税法律只能作出一些较原则的规定,作出可供选择的措施和上下浮动的幅度,促使各级税务机关灵活机动地因人因事作出更有成效的管理。

再次,现行在我国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只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而立法者无法预见到某个涉税具体情况,因而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实践中也就不可能做到案件事实与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条款均能完全对应、丝丝入扣,易造成执法者难以处理的情况。这样就只能赋予税务机关在法律、法规的规定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精神进行自由裁量的权力,以弥补立法的缺憾和滞后。

二、当前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裁量权范围过宽。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贯穿于整个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作为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基本法律的《税收征管法》,共六章九十四条,除“总则”和“附则”外,另有四章。这四章其中涉及到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有五十八条,占到了总数的66%。每一管理层级、每一征收管理环节、每一涉税事项几乎都有自由裁量权存在。

(二)、可供裁量的空间过大。一方面,行政处罚倍数相差太大。如《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倍数相差高达十倍。另一方面,金额相差悬殊。如《征管法》第73条规定:“对

开户银行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税款决定的,造成税款流失的,税务机关可依法对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罚款差额高达40万元,可供裁量的幅度过大。

(三)、罚与不罚缺乏操作性。如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根据《征管法》第六十条规定税务机关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这种规定只有上限,而无下限即可罚可不罚。何种行为可以不予处罚?何种行为按上限处罚?《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都未作出明确规定,税务机关难以把握。

(四)、对情节的衡量缺乏明确界限。《征管法》法律责任部分很多条款都规定了对“情节严重”的行为,应如何处理,但是,怎样才算“情节严重”,除《细则》列举了个别行为外,其余的均都没有规定明确的界限。因此,也只能由税务执法人员凭经验、凭理解自由裁量认定。

(五)、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运用既可以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又可以体现税法的严肃性。但是在税务行政执法过程中,部分执法人员违背法律法规授予自由裁量权的目的,利用自由裁量权的“弹性空间”,使具体税收执法行为背离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的初衷,导致自由裁量权适用不当,造成情节认定不准确,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问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损害了税务机关的信用,削弱了税法的权威性,破坏了统一、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助长特权思想,容易形成权力腐败。

(六)、税务行政执法行为避重就轻。执行难是税务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需要税务机关充分利用法律所赋予的管理手段,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大对纳税人的管理。但是实际工作中,部分执法人员为了避免执行难问题的发生,在执法过程中,避重就轻,协商处罚额度,把大问题简单化,小问题无害化处理,严重损害了税法的尊严,破坏了税务机关的在纳税人中的形象。

二、规范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建议

(一)建立整套标准体系,实现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规范自由裁量权的第一道关卡。税务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很广,它不仅仅指最常见的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而且还包括应纳税额核定、税务行政期限选择及税务行政行为选择等自由裁量权。建议研究制定上述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的规范性文件,形成一套囊括所有形式的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标准制度,为执法人员提供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标准体系,使其在行使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时有章可循,实现自由裁量权的源头控制。

(二)明确执行基准,实现基准控制。建议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范围内对自由裁量权进一步的细化、分解,制定执行基准。

1、科学划分不同违法情形。将违反税务行政法规行为的要件进行分解和归类,按照违法性质、情节和占有违法要件的数量加以界定,做出相应的处罚标准。

2.设立多阶次裁量档。建议上级部门在法律、法规的规定

范围内,按照处罚种类及金额大小设立不少于三个阶次的裁量档。

(三)完善报备制度,实现规则控制。基准是原则,实践中具体事件有其复杂性、特殊性,税务机关若生搬硬套地执行基准可能造成新的执法不公,因此建立并完善报备制度十分必要,即税务机关低于、高于基准规定或者顶格处罚的,必须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报告备案。完善报备制度,需要明确三个关系:首先要明确报备与执法处理决定生效时间的关系,报备不是一种事后监督行为,只有经过上级机关审查并作出同意意见的,执法行为才能生效;其次要明确上级税务机关完成备案审查工作的期限,防止审查被拖延而使备案流于形式;最后要明确上级机关对报送备案的处罚决定书不审查所应承担的责任,接受报备机关不认真审查则追究其相应责任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四)建立分级权限裁定制,实现程序控制。依法行政是法制化国家的具体体现,依程序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基本线条。为解决裁量权过于集中的问题,可以采取实行分级审核制,如可对不同额度的罚款由不同的层级审定,减少执法风险。

(五)发布案例指导,实现案例控制。先例原则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典型案例指导制度则是解决“同案不同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建议对本系统办结的典型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收集、分类,建立指导性案例电子库,对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案例录入电子

库。然后从实体和程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初选、审核,形成指导性案例,通过工作内网形式公布(案件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除外),作为本系统今后一定时间对同类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参考。参考指导性案例作出的行政处罚,在处罚的种类、幅度以及程序等方面与指导性案例一致或基本一致,实现同案同罚。

(六)加强程序教育,规范程序设置。一要加强对税务执法人员的程序培训,通过培训使执法人员对于执法程序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二要理顺现行的一些不规范的程序设置,避免因程序设置本身的不科学、不规范而产生的问题。三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凡涉及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的,除法律法规规定应该保密的,都要向社会公开,依法允许查阅,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

第四篇:浅议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

浅议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

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是要依法行政,而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达到有效执法,就必须要给予行政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如何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已成为行政执法过程中所应把握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与行政相对人的利益直接相关,执法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会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使原本的依法执法变性为违法执法,法律的公平、公正荡然无存。本文就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进行论证,分析滥用自由裁量权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提出正确把握自由裁量权所应注意的问题,以推动我国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

一、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概述

何谓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呢?首先,我们必须是在行政执法这个平台上谈论自由裁量权。所谓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执行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这是广义理解上的行政执法。而从狭义上理解,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按照法律、法规等的规定,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执法活动中,行政主体为一方,作为被管理的行政相对人为另一方.双方作为当事人发生行政管理法律关系。本文所涉及的行政执法为狭义的行政执法。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则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基于行政目的,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适当的方式、时间、地点及种类等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的权力。它可以包括对事实要件认定的自由裁量权、选择处罚的种类和幅度的自由裁量权、判定情节轻重的自由裁量权和选择行为时限的自由裁量权等。

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充分发挥能动性与创造性,把法律法规准确地、高质量地适用于各种法律事实,作出合理的行政行为,在保证行政管理最佳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更且,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 1 的存在弥补了法制本身的不足,解决了法律的稳定性、滞后性与社会变化的快速性、行政管理活动的广泛性与复杂性所带来的矛盾。

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是对法治的一个补充,其本身并不破坏法治,“事物的本性就是如此,任何一个有道义的生物,任何一个机关,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当他们握有大权的时候,尤其当这种权力不服从于一种不断地使它回复到已确定的秩序和法律的更高权力的时候,他们就会不断

①地力求使其意志取得统治地位。”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是因为拥有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执法者在某种情况下所作出的裁量并不是依据对事实的合理判断,而是掺入了个人感情。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②

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是现代法治行政法的核心内容,舍弃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权会因为其行政活动的机械性而无法全面实施对社会的管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以,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为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而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变迁迅速,行政事务繁杂,“积极行政”要求现代行政增加职能,兼顾民主和效率,对社会进行干预,以有效调整社会生活,维持正常秩序。基于社会发展背景及行政执法目的,必然要依靠行政权这样一种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提供保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活日渐复杂,行政职能也日趋扩大。行政权涉及的范围不仅只是传统行政所涉及的治安、刑事,而且扩展到生产、生活等领域。行政权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行政执法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不断加强,使得越来越多的行政事务需要行政执法人员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验判断进行灵活处理。行政权的目的也不再仅限于对社会的 ①② 【法】罗伯斯比尔,赵函舆译.革命法制和审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管理控制,而要主动为公众谋福利。由“最好政府管最少事”转变到“最

①好政府行最多服务”。在此行政权扩展的基础上,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必然随之不断扩大,以适应行政执法活动的新需要。

(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完善行政法律的需要

行政执法的发展经历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然而反对人治并不是排除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只是反对人治中的任性、专横、自私自利等因素。正常的自由裁量权也是人治的一种形式,但是却是任何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所不可缺少的。这种人治源于法律的授权而不是对法律的破坏,是法治的一个补充形式。法律的稳定性使得其在现实面前永远具有滞后性,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行政事务时显得呆滞。随着现代行政范围的不断扩大,要求法律对现代社会关系的变化反应快速,面对这种状况,必然要求行政机关具有自由裁量权,在法律尚未规范的新的社会关系出现时进行管理。而由于行政工作的特殊性,立法机关不可能制定出详细周密的法律来满足行政对社会各个方面的管理全部需要,所以就需要有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存在,给行政机关留下自由活动的空间,使其灵活机动行事,让其所作出的决定能更好的适应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

(三)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行政执法的范围非常广泛,这就要求行政机关所拥有的行政权必须适应发展变化、纷繁复杂的各种具体情况。为了使行政机关能够权衡轻重,不会在复杂多变的问题面前束手无策,法律法规必须赋予行政机关在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从而灵活果断地解决问题,提高行政效率。

(四)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我国立法技术局限性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也有很大差别,法律法规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区别,对各种情况也不可能概括完善,罗列穷尽。从立法技术来看,立法机关无法作出细致的规定,而只能规定一些原则和一些弹性条文,可供选择的措施,可供上下活动的幅度,使得行政机关有灵活机动的余地,从而有利于行政机关有区别有判断地进 ① 郭道辉.依法行政与行政权的发展[M].北京:现代法学,1999。

行行政执法。

三、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核心,约80%的法律,90%的地方性法规和几乎所有的行政法规及规章都是靠行政机关执行的。①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所享有的自由裁量权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基于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本身的特点,其也最容易被滥用。

(一)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原因

1、从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自身来看

(1)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具有一般权力的共性即腐蚀性

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意志、管理公共事务的行政权之一,具有一般权力的所有特性,如公共性、工具性、强制性等等,同时也难以避免一般权力的所有缺陷,即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具有一般权力的腐蚀性。“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②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腐败特性是它本身存在的“恶”。行政机关是社会的强制机构,对社会资源具有垄断性,不仅掌握着社会的有形的物质资源如资金、土地、外汇储备等,还掌握着各种抽象的、非物质资源如权力、机会等。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领域的多层次。各个利益主体希望尽一切方式追逐资源,但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追逐利润是市场经济主体的动机和目的,如果把市场的“利润至上”引入政府的日常执法工作中,政府执法人员和市场主体投机钻营,寻租创租,双方的需要和私利在博弈过程中有供有需、一拍即合。原河北省国税局贪官局长李真说过:“你在商界需要权力支持,我在官场需要经济支持,我支持你赚钱,你支持我从政。我官作得越大,你钱赚的原多”。③

亨廷顿说过,腐败就是权力和金钱的交易。那么行政执法主体以拥有执法权将自己塑造成社会的“主人”,为追逐私人利益,偏离公共职责,滥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将其异化为提供“私人物品”的私权,把行政 ①② 转引自:《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问答》,鸡西政府法制网。

转引自:《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342页。③ 转引自《中国官员“幽默”语录》,http://www.xiexiebang.com.4 相对人当做任意驱使的对象,对行政相对人乱罚款、乱摊派、乱集,依靠这种手段向行政相对人攫取非法利益,为个人创收。

(2)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与生俱来的“自由”空间

“自由”的特征是行政执法裁量权的属性特征,行政执法裁量权因其而特别。它依附于行政自由裁量权,以其为载体,同生同灭。只要存在着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就存在着“自由”的空间,没有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也无所谓“自由”,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无法摆脱自身的两难悖论,“自由”空间的客观存在潜伏了权力滥用的危险。

由于主体认识的非至上性和认识客体的无限性,法律不可能详尽完备,涵盖现实和预见未来所有的事务,使所有的行政裁量行为都能有法可依。即便完全的有法可依,有案可循,对立法的目的、对法律的精神、对条文的解释、对事实的认定、对情节轻重的判断以及对行为方式的选择等,都离不开行政主体的主观判断。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是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由历史选择的结果。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在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条件下,只要没有违备法律的原则精神,就认为是适当的。因此 “当行政行为人滥用自由裁量权时,我们无法对其纠正,①原因是他们并未超越法律字面规定的权限”。这种不确定的行政目的和客观情理为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提供缝隙。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自由”空间的存在为行政执法主体寻租提供了更隐蔽的遮盖,增加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失信的便利,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具有外在的欺骗性和虚伪性,容易逃脱法律的追究。

“自由”是行政执法裁量权与生俱来的,我们无法消灭它,我们最需要自由裁量,而它又最容易滑向自由无度,我们只能在穷其心志的平衡过程中寻找最佳途径。

2、从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主体来看

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掌握在“非完美”的行政执法主体手中。权力本来就有腐败的危险,我们很难想象有缺陷的行政执法主体,在掌握着自由裁量权的同时,能够始终如

一、旁无杂念、尽职尽责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利益。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都承认人是“理性经济人”,① 司久贵:《行政自由裁量权若干问题探讨》,《行政法学研究》[J]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人类所做的一起活动都是自身目的考虑,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观念在政治领域同样适用,政治领域中权力和物质交换的腐败行径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行政执法人员是复杂人,既有理性和正直的一面,也有欲望和情感的一面。“常人既不能完全消除兽性,虽最好的人们(贤良)也难免有热情。”①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主体的理想目标和终极目的,中国也有“鸟为食亡,人为财死”的俗语。经济学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基于利益的需要而做出的策略选择。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同样出于此目的。行政执法人员担任公职,具有双重性格,即个人利益的追求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他们首先是一个自然人,无法避免人性共同的弱点,况且有人性弱点的人与公共权力结合。权力并不等于真理和良知,掌握权力的人,并不必然具有超人的智慧,面对自我利益的事,总不免要在一定程度上倾于自我利益的保护,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政治表现会直接影响到民众的信任。行政执法主体是行政权力的掌控者,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本身带有滥用的倾向,掌握在有人格弱点的权力承担者手中,会使其滥用变本加厉。正如戴维斯所说的“裁量权就像斧子一样,当正确使用的时是一件工具,但它也可能是作为伤害或谋杀的武器。”②

由于行政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性的弱点,行政执法人员为了某些私欲,将“公权”当做“私权”来用,将手中的自由裁量权视为任意裁量权。法律虽然可以限制人的弱点,但法律是由有人性弱点的人来行使的。在依照严格的法律执行裁量权的过程中,都要费尽心机寻求自私自肥的空间,更何况还有“自由”执法的权利。虽然行政执法中不乏道德崇高者,但这些也绝非危言耸听,自由裁量中部分执法者的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设租自肥如“污水定律”一般,使很多人自愿非自愿地陷入腐败的泥淖中,积淀成为一种极深的政治文化心理,由于行政相对人一方处于劣势地位,毫无抵抗能力,这些非法行为很容易成为一种现象,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滥用的表现

①②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出版社,1983。

Kenneth Kulp Davis, Dictionary Justice: A Preliminary Inquiry,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9.6

1、基于相关及不相关因素的考虑滥用行政处罚权

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对于相关因素不考虑,而对于不相关的因素又加以考虑,会造成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表现在行政执法的实践中就是滥用行政处罚权,这是行政机关不正确地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最典型表现。滥用行政处罚权就是指行政机关在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不符合法律授权目的,适用自由裁量权时考虑了不相关因素(如,某交警在处理一违章超速行驶的小轿车时,发现该车是一高级领导的车辆而放弃处罚,就是考虑了不相关的因素),或者适用自由裁量权时没有考虑相关因素(如在作出处罚决定时,不考虑当事人的过错是否严重、财产情况以及法律规定的减轻或从轻的情节等)。它主要表现为行政执法人员假公济私、公报私仇、以权谋私以及种种不廉洁的动机。比如有些法律规范只规定对违法的相对人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罚,但却没有明确规定处罚的种类,执法人员受利益驱动,不论违法行为人的情节轻重一律是罚款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判断行政行为是否构成滥用行政处罚权,其实际操作是十分困难的。

判断滥用行政处罚权的标准,首先是确定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的目的;其次是确定具体行政行为的目的,然后将二者相对照,以便确定是否滥用职权。由于滥用职权是一种目的违法,确定法律目的和具体行政行为目的方面难度较大,特别是对行使职权的目的难以取证。因此,应当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与案件有关的各种情节、因素和行政执法的社会效果等方面来推定具体行政行为的目的是否违法。

2、行政处罚因超越合理性而显失公正

所谓显失公正是指行政处罚的实施明显违反了公正、合理的原则,表现出明显不适当、不合理。如行政处罚严厉程度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不相当,表现出畸轻畸重;没有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没有充分考虑一切相关因素和排除不相关考虑,以反复无常、有悖常理、明显的不公正或不一致以及任意延迟或不作为消极地滥用自由裁量权;执法人员对处罚者带有偏见,不一视同仁、公正对待等。立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合理和公正的原则。这里的合理和公正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理和公正,而是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合理和公正,即注入了国家意 7 志的、成为法定的合理和公正。如果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就是违背了国家意志,即不符合立法本意,这实质上是滥用自由裁量权的又一表现形式。

3、处罚程序不作为或故意延迟作为

由于有不少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期限,因而何时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便可以自由裁量。但从保护公共利益出发,行政机关应积极主动地去履行职责,如由于行政机关对一些录像、网吧以及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疏于管理,致使许多人特别是一些青少年在这些场所接触了不健康的内容,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后果。另外,在执法程序上,由于我国是一个长期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国家,行政机关常常在程序上对自由裁量权的使用上表现出拖延。如《行政处罚法》中的听证程序,仅在42条的第2项中规定了“行政机关在举行听证前7天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但对在多长时间内要举行听证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行政机关在行政相对人提起听证后会拖延举行听证。

四、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正确把握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管理内容日益丰富和广泛,行政权力不断扩张已是历史的必然,但自由裁量权绝对不是一种无限制的权力。英国著名的法官霍尔斯伯勋爵在一个案件中提出:“自由裁量是指任何事情应在当局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去行使,而不是按照个人观点行事,应按照法律行事,而不是随心所欲。它应该是法定的和固定的,而不是独断的、模糊的、幻想的,它必须在所限制的范围内行使。”①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一切权力都是要受到法律限制的,自由裁量权也不例外。它只能是一定范围内选择行为的权力,超出了法定限度就是滥用。同时,从行政权的创设主旨来看,任何行政权的存在都是以行使国家管理职责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利相统一为目的的。从行政管理的实质看,最终目的是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社会成员合法权益的实现。因而,决不能以牺牲公民的权利为代价换取行政管理的实现,这样的实现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符合立法精神的。

① 威廉·韦德.行政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应遵循五个原则:(1)必须符合立法目的;(2)必须依法进行,即只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3)行使自由裁量权必须合理公正;(4)不能超越行政机关的职权;(5)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只有遵照这些原则,才能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在不影响行政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权利,达到立法的本来意图。

正确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需采取的五项措施是: 1.加强立法控制

从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上说,在立法时,就应对自由裁量权的法定幅度、运用的范围、事实要件的确定标准等做科学的规定,尽量缩小范围,明确标准,防止弹性太大,操作起来不易适度把握。把由自由裁量权调整的已经趋向稳定的社会关系及时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对不适应实际需要的自由裁量权及时调整或取消。另一方面需要尽快完善行政程序立法,行政程序是行政行为的法定规则,是行政执法公正合理的必要前提。大量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都与行政程序不健全或不遵守程序有关。所以,加快程序立法乃是有效抑制自由裁量权、提高执法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家行政立法的存在,首先是国家行政执法活动的客观需要,其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行政执法。我国的行政立法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为相对人设定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这样会使自由裁量权更加膨胀。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应当提高立法质量,改变立法思路,减少自由裁量权的广度和幅度。自由裁量权来自于立法授权,所以授权法的目的应尽可能地明确、具体,并且立法授权的种类、幅度应尽可能具体、明确,不宜过宽,否则既给滥用者提供机会和借口,也不便于执法人员正确选择适用。

地方上立法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立法,典型的有浙江金华市行政局于2003年2月4日制发《全面推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的意见》指导全市行政工作,要求各地按照市局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的裁量标准。其内容主要有,根据过罚相当原则并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实际情况,将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空间理性分割为若干裁量格次,确保处罚种类、量罚幅度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相当;重点在于防止轻错重罚、重错轻罚,明确规定了对违法行为人 9 处以劳教、拘留的违法行为所达到的程度和具备的严重情节,对轻微违法行为不能处以较高数额罚款,防止执法受利益驱动。该项制度的推行有效地确保了不同执法人员对相同或相似案件的量罚一致,防止了各种人情关系对自由裁量的影响,是对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限制及规范,在遵循“行政处罚合法性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向“行政处罚合理性原则”(即行政处罚“过罚相当”原则)的延伸,可以有效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2.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执法职能

第一,精简机构、提高执法水平。应尽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把重复设臵的机构和无所事事的冗员坚决精简,使执法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人员精千,方能有效依法行政,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提高执法水平。

第二,改革体制,理顺关系。坚决杜绝执法部门与经济利益挂钩的现象,把政企分开,不允许政府搞经济实体。政府的职能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不是去当经济实体的小老板、董事长。权力一旦与利益相结合则必然导致执法的走样,侵害公民利益或国家利益。因而政企必须分开,政府与经济实体坚决脱钩。只有如此,执法部门才能无私执法,公正执法。

3.加强程序方面的控制

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行为机动、灵活,其规定要避免形式化、僵硬化,但同时必须符合公正标准且兼顾效率性。硬性规定简单和一致的自由裁量权是不切实际的,但各授权法可以就特定行政执法领域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设定公正的程序。立法可以根据法律目的和行政自由裁量权所要实现的效果,规定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程序,以行为程序来规范行政自由裁量行为。

《行政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一部完整的、统一的行政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这一规定是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将与行政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和行政复议案件程序规定一起构成完整的行政机关执法办案程序体系,使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过程中有一个统一的行为规范。由于我国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这使得我国的行政程序不统一,很多重要的执法领域尚缺乏程序规范,使得行政行为人根本不重视行政程序。这样无疑表明少了一项重要措施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控制。因此,制定一部完整的《行政程序法》 10 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4.加强司法控制

自由裁量权的授予不是允许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把它作为独断专横的庇护伞,因此应对其实行有效的控制。正如詹姆士〃密尔在《政府论文集》中所说的:“凡主张授予政权的一切理由亦即主张设立保障以防止①滥用政权的理由。”对于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审查标准,我国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以合理性原则为标准,一种观点认为以合法性原则为标准。合理原则观点的学者认为,行政自由裁量行为是行政机关的一种选择性行为,不会发生违法的问题,只存在当与不当的问题,由此必须依合理性原则为标准审查该类行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为把所有的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视为行政不当行为,从而主张对该类行为以合理性原则为审查标准是不恰当的。实际上行政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已经不再是一个行政不当的行为了,而转化为了违法的行政行为。对于一般的行政不当行为,在我国法院是无权审查的。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这个规定也就决定了在我国司法审查的标准是合法性审查。对于行政机关作出的任何不违法、仅存在合理性问题的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不享有司法审查权。从审查原则来看,在我国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控制应坚持合法性审查为原则。对于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法院没有司法审查权。法院之所以可以审查行政机关的行政自由裁量行为,就是因为该行为失去了自由裁量行为本身的性质而转化成为违法行为。这看起来好像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正如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701节和第706节的规定一样,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被排除在司法审查之外,而法院又有权取消专横、反复无常、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或其他的不符合法律的行为。由此可见,法院对自由裁量行为司法审查的界限就在于该行为是否违法。也就是说,只有对于违法的自由裁量行为,法院才有监督的权力,对于不当的自由裁量行为,法院则不具有监督的权力。当然这里所提的自由裁量的违法,不但包括对具体法律规定的违反,也包括对法的原则和法的精神,公平、正义观念的违反。

5.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① 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

随着行政法制的不断完善,行政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时代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距离。因此,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是当前比较艰巨的一项任务。行政执法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执法人员自身修养素质。要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采取公平人才竟争机制,严格按公务员条件录用执法人员。把那些有文化、思想好、才德兼备的新型社会主义现代管理人才纳入执法队伍。对于政治素质低、业务水平差,确实不适合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坚决调离或下岗,对以不正当途径进入执法队伍的不符合条件人员坚决清除。把住进口,打开出口,保证行政执法队伍的高质高能。

其次,加强执法岗位培训。对在岗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及执法技术,使执法人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使之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能够正确选择行为程序,准确认定事实要件,适当掌握执法幅度,熟练依据法律法规作出公正、合理的行政行为,保证行政执法的高质量。

最后,进一步完善以行政执法巡查、责任追究、检查监督、行政人员考核、奖惩办法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监察制度,严肃纪律,强化监督,认真做好行政复议、诉讼等事宜,建立起行政部门的内部管理机制,更新原有不配套的管理模式,建立一支廉洁、文明、高效、政府满意、群众欢迎的新世纪行政执法队伍。

第五篇: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几点体会

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我们认为是依法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和执法权,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更重要的是行政执法机关要加强制度建设,并以完善的制度作为依法行政的保障。今年7月份,我局制定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具体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执法的各项制度,在自行对外公示的基础上将上述资料送县法制办上网公示。

首先,要完善行政案件集体审理制度。近年来,我局一直坚持案件集体审理,以确保办案质量。因为行政自由裁量权实质上就是行政机关的自由决定权,即行政行为的方式、范围、种类、幅度等的选择权。仅以价格行政处罚为例,《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四条规定,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责令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此大的行政处罚决定权,只有通过集体依法审理,才能够做到定性准确,处罚确当,公正合法。

其次,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我们一直坚持主办责任制、查审分离制、集体定案制、执法评议制和错案追究制,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责任。在行政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今天,当前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中的诸多程序,法律法规规定十分明确,即使实体方面是正确的,因为某一程序上操作违法,同样会导致行政执法错误而被推上被告席。在价格行政执法中,行政执法只有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才能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再次,要强化行政执法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坚持强化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不断地反腐倡廉,努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们感到,由于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的界定弹性太大,行政执法人员直接面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如果政治思想素质不高,那么绝对的权力就会滋生出绝对的腐败,很容易利用行政处罚职权,以权谋私,违纪违法。为此,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必须首先强化行政执法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执法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县物价局)

《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几点体会》

下载关于修改《连云港市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试行办法》的通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修改《连云港市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试行办法》的通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都市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

    成都市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 第一条 (目的依据) 为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促进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四川......

    河北省消防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

    河北省消防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使消防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确保消防行政执法公正、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

    论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大全

    一、自由裁量权的概念及分类 自由裁量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有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力。这些自由裁量权是从法学意义上说的,而不是从政治学意义上说......

    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及其限制

    郭学鸿:行政执法中的裁量权及其规制 行政执法中的裁量权及其规制 [摘要] 行政执法是行政权实现的重要途径,在现实执法过程中,自由裁量的行政执法情形远比羁束裁量的行政执法要......

    新乡市农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

    新乡市农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保证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使执法职权,提高行政效能,预防和及时纠正行政执法过错行为,保护公民、法......

    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为加强法制建设,有效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贯彻落实《档案法》,坚持依法治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

    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使之法律考虑[定稿]

    工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使之法律考虑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负有确保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职责。为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好这一职责,国家法律法......

    XX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

    XX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合理行政,切实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