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边缘》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4 20:3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夏边缘》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夏边缘》读书报告》。

第一篇:《华夏边缘》读书报告

《华夏边缘》读书报告

前言

1997年,《华夏边缘》在台湾出版不久,就受到了整个华文学术界的关注,不仅成为台湾学界的畅销著作,也引得大陆学者纷纷注目。人们不仅关心一个台湾学者在台湾出版的著作中诠释的中国人是什么,而且更关心他是如何诠释的。由此可知,当时《华夏边缘》在大陆的流传是多么地曲折传奇,甚而有点神秘。时隔九年之后,2006年本书的大陆简体版得以正式出版发行。

一、文章导读(1)作者简介

王明珂,1952年出生于台湾。台湾师范大学毕业,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人类学组主任及副所长,并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校。1994至2003年间,在四川西部群山之间从事累计约一年的羌族田野研究;2002至2007年多次到内蒙古及四川西北进行蒙古族、藏族游牧经济考察。王明珂的代表作品主要有:

1、《楚乡千古为悲歌:项羽传》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79

2、《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7

3、《蛮子、汉人与羌族》台北:三民书局,2001

4、《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3

5、《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6

6、《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二)作者写作背景

清代移民台湾的汉人因祖籍不同而有漳、泉州与客家等区分, 后又因省籍意识不同而有本省、外省之别, 这些背景构成了台湾的族群体系。

日本殖民时期, 台湾人的中国认同在殖民背景下使边缘特质不断被强化,成为台湾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政府迁台, 积极推动国民政府的 “中国正统性”,本省籍人士与外省新移民关系也因竞争而益发紧张。

独统之争后,在台湾去中国化的主体建构过程中, “中国性”的排除使台湾人的属性更形明显, 而外省人士的中国属性反成了“他者”的差异特质所在。台湾人本省人透过对“中国性”的失忆而构建台湾的新认同, 这样的失忆恰恰与外省人的中国认同记忆凝聚形成了对照。台湾面对的正是这种分裂的国族认同与隐晦的族群政治。

(三)王明柯对大陆民族学研究的评价

民族史的研究分为,溯源研究和边缘研究。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学传统:在其初始阶段常与国族建构脱不了关联——从历史根源来根基化民族、由语言分化分类来区分并系统化民族,以文化风俗来描述来典范化各个民族、并由现代化程度来分别汉族与少数民族。甚至可以说,在新的“民族” 概念下,找寻、分析“典范的民族文化”此一 学术活动也创造了典范的“民族”。

(四)王明柯民族史溯源研究的理论来源

王明柯采用了巴斯(Fredrik Barth)的族群定义,将“族群”视为一个人群主观的认同范畴,而非一个特定的语言、文化与体质特征的综合体。

受益于族群边界理论的启发,王明珂针对民族史的研究,提出了用边缘研究来替代溯源研究的观点。他采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来像个圆形”。以此视角出发,作者目的是要研究中国人,研究对象却是“中国边缘的人”,即以边缘为切入点,达到对核心人群的认知。族群边缘又是多重的,易变的,因此该书主要内容即在阐述华夏边缘界定的认同如何形成、扩张与变迁。

(五)对本书民族研究的简介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运用“边缘研究”方法,对“华夏边缘”作了新的解读。作者认为,所谓“边缘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将研究的重点由民族的内涵转移至民族的边缘”。并由此通过对“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华夏族群边缘的维持与变迁”等的论述,用以揭示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

二、《华夏边缘》主要内容

本书绪论作者采用了 “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由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变迁,来解答‘什么是中国人’、为何我们自称是中国人”。

本书第一部分对当代人类学族群理论的清晰梳理, 令大多数人类学的专业人士误以为这是一本地道的人类学作品。通过点评主观论与客观论以及根基论者(primordialists)与工具论者(instrumentalists)之间的争执,王明珂指出,将“历史记忆”这一概念带到族群研究中来,无疑是研究族群认同问题的上策,因为族群认同是建立在历史记忆之上的。

本书第二部分“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中,王明珂通过大量的考古资料论证了,华夏边缘的形成其实是一个资源争夺和维护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内诸夏,外夷狄”的生存格局。

本书第三部分“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中,原繁体版本的“华夏边缘的维持:羌族历史记忆”与“华夏边缘的变迁:台湾的族群经验”,被代之以新的内容“近代华夏边缘再造”与“一个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出现于大陆简体版中。

(一)作者核心观点

1.族群由族群边界来维持。

2.族群边界的形成与维持是人们在特定的资源竞争关系中为维护共同资源而产生的。

3.族群边界环绕的人群以“共同的族源记忆”来凝聚。

4.由于族群本质由“共同的族源记忆”来界定和维持族群关系中两个互动密切的族群经常相互“关怀”,甚至干涉对方的族源记忆。

5.一个族群内部也经常形成不同的次群体,相互竞争着到底谁对本族群的“过去”有诠释权。

(二)华夏边缘的形成

1.特定环境中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是一群人设定边界以排除他人,或改变族群边界以容乃他人的基本背景。

2.这种族群边界的设定与改变,依赖的是共同的历史记忆的建立与改变。3.历史记忆的建立与改变,实际上是在资源竞争关系下一族群与外在族群间,以及族群内部各次 群体间对于“历史”的争论与妥协的结果。

(三)华夏边缘的两种变迁

1.第一种变迁:华夏心目中异族概念向外漂移的过程 案例:“羌”在各朝时期的地域分布。

“羌”并不是代代住在中国西疆的某一民族,而是代代在华夏心中一种对西方异族的概念。这个概念表达着“西方那些不是我族的人”。因此,由商代到汉代随着华夏向西扩展,羌人的概念也向西推移。

2.第二种变迁:华夏边缘人群假借华夏祖源记忆成为华夏的过程

案例:《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 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 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吴太伯故事:华夏族群边缘人群“寻得或假借华夏祖先以及华夏“寻回失落祖先的后裔”。来解释吴太伯后裔之说的由来。

三、对《华夏边缘》的评价

(1)舒瑜的评价

王明珂的《华夏边缘》开创了一种介于史学和人类学 之间的“民族史边缘研究”方法,在他的论述中,“边缘成为了观察和理解族群现象的最佳位置”。穿越历史的时空,王明珂所关怀的是“什么是中国人”的问题,而他告诉我们:要回答究竟“什么是中国人”,只有从“华夏边缘”中去寻找答案,凝聚中国人最主要的力量来自华夏边缘的维持,而不完全依赖华夏内部的文化一致性。②正如他常用的一个比喻,即圆的形状总是由圆周的曲线来规定的,因此,正是边缘使得中心的存在成为可能,通过刻画“边缘”来凝聚“中国”。(2)陈乃华的评价

本书是一本具有历史人类学问题意识的 “民族史边缘研究理论”著作, 运用人类学与历史学汇流的方式, 王先生探索过去的建构如何诠释现在的人群认同以及现在的人群认同中过去如何被建构, 并试图以集体记忆与族群理论的方法, 对历史实体论和近代建构论进行同时超越。

4(3)李铱涵的评价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王明珂采用了一种历史学与人类学中介点的研究范式,尤其注重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传统的史学界把历史资料当做是一种客观存在加以考据,而王明珂认识到资料的主观性,因此引入了关于“历史记忆”与“失忆”的研究。这一点无疑是颇具人类学色彩的。同时,区别于传统的史学关注宏观正史的取向,王明珂也着眼于微观层面的历史,如对个人生活史的记述和解读,恰是反映了当代“新史学”的旨趣。

四、本书值得进一步探讨完善的地方

第一,他对于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态度是模糊而暧昧的。一方面,他认为史料包含了人的主观认识与建构,是历史记忆的折射,因此借用文本阐释的方法来削弱文献史料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他的论述又是依赖于大量考古史料得证。比如第二部分描绘的华夏边缘得以形成的资源竞争和分配的生态场景,对人类生态考古知识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第二,他“将历史记载视为人类资源情境下社会结群的一种表征”,但却忽略了历史记载中的权力关系问题:究竟是谁记载了历史?反映的又是谁的历史记忆?被历史代表和表述的大多数人的记忆又在哪里得以被发掘?所以说,即使王明珂做出创举,超越田野的时空性,但是历史记载始终是无法与田野报告人的陈述等同起来的。对于这点,王明珂在其后来更为系统化并获得更为广泛认可的作品《羌在汉藏之间》中,对文献解读和田野工作进行了更为恰当和完善的结合。

第三,该书工具论的痕迹很重,过于强调资源竞争、冲突与分配,却忽略了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占有主流地位的和同状态,比如和亲、封贡、互市、会盟等等。华夏边缘的认同、形成与变迁不仅仅是对于竞争场景的工具性应对,也发生于这样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中。

参考文献

1.王明珂.华夏边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陈乃华.华夏边缘前后[E].西北民族研究,2008(2)3.李铱涵.王明柯的贡献于不足[J].中华民族报2010.12.10 4.舒瑜.边缘也是“想象” [E].西北民族研究,2008(2)5.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C].华夏出版社, 2004.6.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M].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7.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1 8.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第二篇:《华夏边缘》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读书报告

【摘要】中国边疆民族史学者王明珂在《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中,以族群边缘研究为视角,运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借用历史记忆与失忆的概念,对华夏以及华夏边缘认同如何形成、扩张与变迁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也是对西方人类学界族群理论所作的一个本土话语应对。其崭新的研究取向为我们开辟了新的视角,给以启发反思以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族群边缘、集体记忆、溯源研究、民族史边缘研究

一、背景介绍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是台湾中央研究所王明珂博士“族群边缘研究”的重要成果。作为一位研究中国边疆民族史的台湾学者,作者引用大量历史、考古和人类学资料,从一个新的角度——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历史回忆——来解读华夏(中国人)的本质,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作者明确指出了以往历学、社会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族群溯源研究的不足,他以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变迁为主要研究对象,努力构建一个族群边缘理论,来诠释一般性的人类族群的认同与认同变迁现象,最终来回答“什么是中国人”这个本质问题。

二、作者简介

王明珂,1952年出生于台湾。1979、1983年先后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9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责任职于中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曾任教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等校。主要从事于中华民族史、族群认同、历史与社会记、游牧社会及其历史研究。近十年来从事羌族社会文化、历史记忆与族群现象的田野调查研究。

三、主要内容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30年来社会人类学界族群理论的发展历史,并提出自己“民族史边缘研究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作者对于历史文献、考古遗存和当代口述资料的看法。当代的社会人类学界,关于族群本质的研究存在两大理论:

一、族群客观特征论,即通过个体的体质特征或文化特征(语言、服饰、宗教等)来判断其族群身份。这种族群划分方法的缺陷是明显的,首先、体质相同的个人或者群体间,可能由于主观认同的或客观文化特质的差异而属于不同的族群;其次、不同的文化因素在族群间划分的人群范畴不一定能彼此吻合;再者、语言、体质、文化在人群中常有同有异,相似到哪一个成度就是一个族群并没有一个学术上的客观标准。

二、主观认同下的族群与族群边界,它的代表是挪威人类学家巴斯(F.Barth),他宣称造成族群特征的是由它的“边界”,而非包含语言、文化、血统等内涵。一个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指的是地理边界,而主要是指社会边界。他与文化特征论者所持有观点不同,而认为“族群”理论更趋向一种主观认同,客观文化特征最多只能表现一个族群的一般性内涵,而无法解释族群边界的问题。

围绕着认同是如何产生、变迁,产生了西方人类学族群研究的二大理论方法,即工具论和根基论。工具论者视族群为人们在现实利益考量下,限定共享资源人群范围的工具。有时工具论者又被称为况遇论者,因为他们强调族群认同的多重性,以及随情势变化的特质。他们用政治、经济资源和竞争与分配来解释族群的形成、维持、变迁,并认为族群的认同是多变、可被利用并随变化而定;根基论者以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于“根基性”的基本情感,克利福德·格尔兹指出:“对于个人而言,这种根基性的情感来自亲属传承而得的既定资赋。”[1]一个人生长在一个群体中而不自觉的获得的血缘、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等,因此他与群体中其他成员通过这种根基性练习来凝聚彼此。不过,他们并不强调生物传承或以客观文化特征来造就族群,只是注意文化性解释的传承。例如一个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并非一定说他真是炎帝或黄帝的后代,而是他的主观认同。

但是工具论和根基论都有明显的缺失,工具论无法回答族群认同与其他人类社会认同间的差别,同时,根基论也无法解释族群认同的特殊性及根基性的感情联系如何产生、维系和传承。作者结合社会学的集体记忆理论与前述族群理论,调合工具论与根基论之间的矛盾。集体记忆,可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结群,如家庭、家族或民族的一些基本问题。不但这样,更重要的是,这种理解使我们重新思考在历史研究中所重建的“过去”本质如何。将某一族群的“历史”视为一种社会集体记忆,用这样的历史记忆凝聚一族群,无疑合乎根基论的判断;同时,它也在现实资源分享与竞争情境下被人们集体建构、修改、遗忘,以改变族群的边缘,如此说来这样也适合于工具论的观点。

接下来,针对中国的族群研究现状,作者提出一个不同于传统史学和考古学界“民族溯源研究”的“民族史边缘研究”理论。作者对民族史进行边缘研究建立在一种对民族的定义上:民族被视为一个人群主观的认同范畴,而非一个特定语言、文化与体质的综合体。“民族边缘研究”在方法上也与“民族溯源研究”有相当的差别:在考古学上,由注重器物之传播、演变转而注意人类的经济生态,以重建族群边界产生的资源生态背景;在文献上,将文献记载当作历史记忆,着重于分析历史记忆中所表达的“我群”与“他群”边缘分野及其变迁。

第二部分主要讲华夏生态边缘的形成,在同时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华夏的起源。新时代晚期气候的干冷化使华北、华西从事定居农业的人群开始逐渐走向移动化、牧业化和武装化。这样的农牧混合经济人群南移至晋、陕、冀的北方和西辽河地区,找寻宜于农牧之地,于当地的定居农业社会产生了土地资源的竞争。他们便是史书记载中的戎狄。南部的东周诸国,在此刺激下产生了一体的华夏意识,向北驱逐戎狄,以保护自己定居化的农业生产,并且修筑长城以抵御他们。华夏向北扩张,建立长城保护中原资源,如此,便使长城以北习于畜牧混合经济的人群完全投入游牧经济之中,专业游牧人群就此诞生。北方专业游牧化的形成,促使长城以南中原诸国农耕社会人群的华夏民族认同得到空前的强化。北方从事游牧的人群开始被视为“异族”和“非我族类”。由此,“华夏”也自认为是定居的,以农业经营为目标的,并且爱好和平的人群。长城的修筑,代表游牧、农业二元对立,华夏世界愿意积极保护农业资源区的极限,是一个折衷的选择。秦汉统一帝国的形成,促使北方游牧帝国的建立,也是华夏族群边缘确定具体化的象征。[2] 第三部分主要讲华夏边缘的形成与扩张,首先,“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是全书关键性的一章。周人的族源研究,是中国上古史中最受人注目的一个主题,周人是构成华夏民族最西方的一支,换言之,追寻周人族源,无疑是追溯华夏民族族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通过周人与戎及姬、姜、嬴、戎所代表的族群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华夏边缘的成长过程。周人原出自混合经济人群——戎狄,但在他们与部分戎狄进入中原农业区,接着持续地向东扩张他们的势力以后,周人与西方、西北方的戎狄部落关系愈来愈呈疏远的态式。西周时期,姬周与戎之间仍若即若离,表现在姬、羌、赢(秦)、戎间的族群政治之间。在姜姓申侯和犬戎一起出兵灭了西周之后,“戎”终于完全成为“异族”的代名词。周王朝东迁后,尊王攘夷的呼声高涨,北部各诸侯国纷纷驱戎,修建长城,表现出强烈的华夏认同感,华夏实质性的边界——长城的修筑,是用于保护他们所共同拥有的农业资源。这种强烈的宣告,终于消除了华夏与戎之间最后的模糊界线。其次,华夏边缘形成以后,随着华夏的扩张华夏边缘也逐步向南和向西扩张。华夏边缘的扩张包括两个同时并进的过程:一是华夏定义谁是异族,一是原来的非华夏假借华夏祖源而成为华夏。[3]作者用华夏的“羌人”概念来探索华夏边缘的西向漂移。他并没有将“羌”视为一个在历史时空中迁徙的民族实体,而是将它看成是华夏心目中的“西方那些不是华夏的人”,也就是华夏的西部族群边缘。因此,分析文献中由殷商到汉代“羌”地理空间之漂移,也就是探索华夏族群西方边缘的扩张过程。另一方面,重组集体记忆以改变社会结群范围,春秋时期原来被视为“蛮”的吴国的正是通过这种方法假借华夏的祖源记忆以成为华夏的。

第四部分主要讲华夏族群边缘的维持与变迁,虽然在秦汉时期华夏与非华夏的族群与地理边界大体形成,但并非自此华夏子孙永为华夏,非华夏子孙永为非华夏。汉代是中国人异族意识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代,这时华夏边缘的扩张达到了生态上的极限,逐渐明确化、固定化,边缘之内的人自称为汉人,匈奴、西羌、朝鲜地区、南蛮、西南夷、南越和东越因有不同的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组织而被排除在华夏之外。这种族群意识主要有两个主观的标准:一是人群间经济生态如草原游牧、森林狩猎游牧、农牧混合经济或游耕人群与农业定居人群的差异;二是群体在组织结构,即中国的君权统治方式和游牧、半游牧群体松散结合的方式之间的不同。华夏政权以通婚、贸易、征伐、封贡、赏赐等手段安抚羁縻边疆的民族与国家以维持这个边缘,而最为基本的则是族群意识深处的历史记忆。[4]

本书的最后,作者用“资源竞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为叙述目标,结束讨论。他强调了本书在思考华夏边缘历史变迁的三项主轴,即资源竞争、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从理论层次,他说明了在资源竞争与分配体系下,个人记忆与社会记忆之间的关系,以及典范观点的社会记忆如何使得边缘的声音被忽略,因而使部分人群落入社会边缘。

四、作品特色

在学术上王明珂强调了注重多元因素,边缘及微观声音,也形成了对现实人群的关怀。该书在许多层面上都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尤其是在方法论、族群理论方面有着突出的成绩和贡献。

其一、研究方法独特,作者深刻的指出了在历史学、考古学和社会学界对历史研究和族群研究上的不足与缺陷。在本书中作者运用多学科知识并结合西方最新的人类学研究理论和方法,把研究对象确定为中国边缘的人,由边缘来探讨族群认同的本质及其形成。从时间、空间和认同的边缘上重构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变迁。全书对文献史料的态度是,将其视为一种“历史记忆”。所谓的历史记忆分析也是一种文本分析,目标不在于厘清文本所陈述的是否为事实,而是从文本分析中探求书写者所处的情境,及其个人情感与特定意图。

其二、这本书是华人界较早将族群理论运用于具体研究实践的代表性成果。在族群理论方面,本书以社会学的集体记忆理论,来发挥并补充巴斯以来的人类学族群理论与族群边缘研究,同时,用对亲近人群间之区分的微观研究来充实族群研究内涵。更重要的是,该书并非空谈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著作,而是以华夏边缘的历史变迁作为研究对象,在实证研究中修正、补充这些理论,以促进我们对历史的过去和现实社会都有所了解。

其三、提出“民族史研究的边缘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使作者的研究重点由民族内涵转移到民族的边缘。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一、作者认为民族是一个人类群体主观的认同范畴,而不是一个特定文化与体质特征的综合体。人群的主观认同即族群范围是由界定及维持族群边界来完成,并且族群边界是多重的、可变的,他主张利用边缘研究来观察、理解族群现象。

二、作者认为族群边缘研究应从造成族群边界出现或改变的资源竞争和集体记忆出发,考察边缘人群如何维持、传递历史记忆,如何假借、扭曲、遗忘历史记忆来造成新的族群认同或认同变迁。

三、作者主张进行结合人类学的历史研究,即将历史记载当做田野报告人的陈述,以人类学者田野调查的态度对比、分析史料。

五、启发感想

综观全书,作者理论可谓别开生面、钻之弥深,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处。书名《华夏边缘》中的“华夏”是一个族群概念或者文化概念,而“中国人”是一个政治概念,作者在书中没有很好的区别与统合华夏的边缘与中国的边缘。另外边缘的形成是为了强调内部的一致性与边缘的异质性,作者在书中拿台湾与羌族对比,但两者的例子是相反的,羌族仍然处于华夏的边缘而未进入华夏,而台湾则努力想要从华夏内部跳出来,而刻意构建一个“台湾边缘”来造成于中国大陆的异质性。其

三、人们确实是依靠“边缘”来明确自己的认同,但有时,一个族群为构建一个认同,能动的对外来或内部的客观文化因素的选择性取舍,也往往造成族群边缘的改变。完成这个认同的过程同时认为的制造了一个边缘,这时认同先于边缘而存在,而不是客观边缘的存在造成认同的差异。

参考资料

[1]克利福德·格尔兹.旧社会新国家[M].1963 [2]罗丰.什么是华夏边缘——读王明珂《华夏边缘》

[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台北:允晨文化

[4]郭宏珍、何星亮.评王明珂的《华夏边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03.

第三篇:《华夏美学》读书心得

《华夏美学》读书心得

胡明哲

李泽厚的《华夏美学》出版,当是一件令人深感欣喜的事。这本重要的、迅即产生影响的书,1989年出版于中国,即使为此后的社会变化所掩盖,但李泽厚对于他所谓“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自冯友兰上世纪中叶的成果之后,在美学方面最主要的现代著述。冯的新儒学设想,把中国美学解释为对于观念世界的反唯物主义的冥想;与之相反,通过康德式的马克思主义,李泽厚注重以儒学为主的美学,视之为情感参与物质世界的一种层积历史模式。因而他把美学安置于世界之内而不是超乎世界之上。李很幸运有这样一位译者,Maija Bell Samei对于李的复杂理念的流畅传译,极好地疏通了文本,连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也读得很顺畅。这样的成绩真是令人赞叹,而夏威夷大学出版社选择此书出版,也理应受到赞扬。

李泽厚从周朝开始论述,并演示出礼乐如何相互支撑,一方面礼仪在社会秩序中实现等级制度,与此同时,乐(包括诗)从混沌的人类情感中生产出和睦融洽。现实世界的这些相关性,产生了这样一种社会性的形式,它内在地被欲望/快乐(情感)和社会化/现实性(政治秩序)之间的张力所驱动。李泽厚关于这些随着时间推移的“交织”(第29页)的辩证分析,产生“情感形式(艺术)与伦理教育(政治)”之间的矛盾(第37页)。这种矛盾,冲破了正在加强的相互依存,为儒家美学传统留下了可供遵循的长期遗产(也正因此,李概括称之为中国的“文化心理”[第37页])。

第二章继续历史讲述,并开始论述仁,亦即人性,将其视作儒学的核心概念。对李来说,仁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在概念上就包含美学,因为它促成了把周代礼乐的外在性加以内在化。这种内在化“变成了自觉的人性与人文情感的适当目标”(第44页),并产生一种被称为圣贤的“主体人格”类型。这不是一种个人主义者的观念(不是英雄也不是上帝也不是骑士),这种人格类型是儒学人文主义的核心:李认定一种“精神认知和一种生活自由,人类智慧和善良行为赖以得到积淀和更新,成为一种心理本体……”(第52页)在这一点上,李泽厚开始阐述其历史美学的关键概念———“积淀”,我把它理解为在社会性的世界中当下进行的层次累积。通过积淀,儒家美学环绕着生成变化的流程,而不是以存在为核心,其焦点迥异于任何涉及这一主题的西方视点———例如黑格尔、柏格森、海德格尔———他们把存在的超越性作为哲学美学的目标。对李泽厚来说,时间作为人类世界经验的一种富有成效的度而涌现,而不是来自于思辨的信仰或神圣的承诺。这种时间感被编入中国艺术观念和形式,人的因素充满其中,这里没有存在的位置。

接下来的章节,探讨“儒道互补”、“美在深情”(魏晋思想)、“形上追求”(禅宗),最后是“走向近代”。李泽厚关注的是展现出连续性的思想基调,正是它促成了以儒学为本的美学得以具体化,并从未把关注焦点从人际伦理移开过。儒学显示出无尽的灵活性,即使它仍旧依附于一个特殊形态的伦理社会。

通过屈原的自杀选择,李泽厚首先证明,深情为何成为本体经验(本体———“物自身”———这是康德主义的用法)的一个统一视野。以此,死亡的主题被引入到迄今为止仍立基于生命生存的美学哲学。接下来,李泽厚表明为什么佛教关注形而上学———特别是关于“心境与物境”(第160页)的讨论———最终丰富了儒学美学传统。带着对儒学的有力挑战,佛教把意义问题纳入议程。禁欲主义在中国通常受到排弃(这与日本不一样),禅宗“融入了来自于生命(道家)和人性(儒家)的积极意图”(第183页)。最后,在明朝,“欲望”的爆发成为审美的常谈,物质享乐主义和哲学沉思改变了一切。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美学理论家———包括王国维和蔡元培———日益注重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一方面是欲望,另一方面是以儒学为主的“超道德的美学”精神(第212页)。李以如下希望为全书作结:通过对以儒学为主的华夏美学传统的温故“而得知人生的意味”。(第224页)

阅读这本优美的著作,读者无疑会重新唤醒对于人性的感觉;至于这感觉是否独特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心理,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第四篇:华夏大酒店实践报告

暑假实践报告

姓名: 范燕玲

班级: 商务英语081

学号:2008070201308

实习单位:广州华厦大酒店

实习岗位:前台接待

实习时间:2010.7.26-2010.8.2

由于我校与澳门中旅酒店合作,在亚运期间我们需要进入亚运村进行服务与实习,其实

在校期间已经有专门从酒店来的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除此以外,学校还专门我们开设了相关的礼仪课和亚运口语课,这些为我们量身定做的课程让我们对酒店的服务工作有了大概的了解。藉着暑假的时间,学校、澳中酒店和亚组委为了让我们对酒店一系列工作有更加详细和深入的了解,为了亚运期在亚运村能够更好的进行服务工作,他们把我们安排到广州华夏大酒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

能够为亚运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所以对于学校和亚组委为我们安排的课程和社会实践,我们都是抱着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完成的,然而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是安排到有名的华夏大酒店进行前台工作的了解,我们的心情更是无比的激动,带着这样的心情,我踏上了华夏大酒店的暑假社会实践之路。

一 实习单位简介:

广州华厦大酒店是华厦国际酒店控股有限公司成员酒店,屹立于风光旖旎的珠江河畔,地处海珠广场商业繁华地带,购物、娱乐方便快捷。酒店位于各交通网络之汇点,地铁口近在咫尺。酒店正门附设直通巴士往返港澳地区,是商旅人士云集之处。

广州华厦大酒店楼高39层,拥有豪华舒适的客房、公寓和壹万多平方米的高级写字楼。客房高雅时尚、景致优美,凭窗远眺,羊城八景之“珠水夜韵”尽收眼底。房间设施一应俱全,可收看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印度、印尼、越南、泰国等多国卫星电视,所有房间均可免费上网。

广州华厦大酒店对外墙、大堂、客房进行全面大规模装修,从建筑外观到室内布局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气息。同时以“店中店”概念推出全新华厦商务俱乐部,特设酒廊、会议场所、音像体验室、健身房等住客专享服务区域,提供24小时私人管家个性化、全方位的尊贵服务。全新装修之商务客房,采用开放式设计,增加了办公区域,宽敞舒适、简洁明快,确为商旅人士之首选。

各具特色的6个中西餐饮场所提供琳琅满目的美食佳肴,休闲娱乐设施包括网球场、桌球室、乒乓球室、健身室、室内暖水游泳池及桑拿等。此外,酒店商务中心、美容中心、医务室、邮局、银行、洗衣店等其它服务设施齐备。无论繁忙的经商或写意的旅居,客人在此均能享受舒适、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务。

二 实践部门情况简介

我所在的前台部包含了六个部门,它们分别是:总机、接待部、礼宾部、订房部、商务中心、商务俱乐部。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如下:

总机:总机的工作人员主要就是接听客人的电话,内线(酒店内的)

外线(酒店外的)都要,并且对客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或者帮客人转接到需要了解信息的相关部门,总的来说,总机这一部门的主要功能就是在酒店内部进行信息的传递。

接待部:毫无疑问,处于酒店大堂的接待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接待客人,为客人办理入住和退房的手续。

礼宾部:这一部门的工作主要是帮客人送行李,还有就是客人可以在这一部门享受行李寄存和邮件包裹收发还有送报纸上客房等一系列的服务。

订房部:订房部主要也是接听客人打来的电话,为客人解答酒店房价和其他一系列服务的问题,进而为客人登记订房信息,最后用传真或者邮件让客人进行订房确认。

商务中心:这一部门为客人提供一系列的商务服务,提供大小会议室

以及各种商务用品、还会为有需要的客人提供订票服务(包括机票和各种车票)和旅游观光咨询服务。

商务俱乐部:商务俱乐部相当于整个酒店的缩小版,涵盖了所有服务,不过大都是针对VIP客人的,那里有小餐厅提供高档的食品和饮料,小小的会议室为有需要的客人开放,这里的工作人员为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可以说是相当于客人的私人管家。

三 工作概况与经验收获

因为我们这一次社会实践只是为期一周,时间很短,而且我们还是每天都到不同的部门去上班,所以我们自己也很清楚我们这次社会实践只能说是到华夏大酒店了解前台部各个分部的工作内容,并没有真正的实践机会。酒店的老员工也告诉我们,只是到酒店实践一周,时间太短,并不能把所有东西教会我们,更不要说让我们去亲身实践了,还有就是酒店的老员工有自己的工作,并不是我们去了实习,他们就有很多时间去教我们,要学习了解的话,只能靠我们自己用心去看去观察他们的工作,还有就是虚心地去请教他们。

虽然实践时间仅有一周,不过这次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我们对酒店一系列工作的认识,让我们对酒店这一服务性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社会实践这一周看到了酒店的工作人员是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客人,无论客人是否正确,即使知道客人是百般刁难,不论是直接面对客人交谈还是与客人通电话,酒店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面带笑容,温柔细语地和客人说话的,即使哪天遇到她们自己心情不好,她们也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力做到最好,她们总是尽心尽力地为客人解答难题;她们总是尽一百分的努力去让客人住得舒心,住得放心。酒店工作人员的这种服务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酒店的名声,也给客人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好印象。

其实在酒店里工作,不论是在哪个部门,我们的宗旨都是:服务至上,顾客就是上帝。

意思就是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为客人提供最贴心最无微不至的服务。让客人感受到酒店工作人员的用心,让客人在我们的酒店也有家的感觉,让他们觉得我们的服务与口碑是值得他们信赖的。

四 对专业教学的建议

虽然我们实习的岗位是前台接待,看起来与我们所学的专业“商务英语”毫无关系,但是我们在实习期间,我们所学的英语专业知识还是有很多机会被用到的。

华夏酒店是国际有名的四星级酒店,有很多到广州观光购物做生意的外国人都会入住华夏大酒店,所以在前台各部门实习时,我们是有一定的机会用到英语与他们交流的。如果你是善于抓住机会而又积极的话,你可以利用工作中的闲暇时间与外商交谈,简单到你可以从你的学习谈起,复杂到你可以用力所学的商务英语知识去与一些外商交谈。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要更加注重我们的口语的加强与商务知识的学习,在平时的学习时间里,我觉得实际的情景模拟和学习会给我们带来更好更大的学习效果,这样才能锻炼到我们的实际能力,所以希望学校能够为我们开设更多这样的培训课;其次,我们去实习的工作属于服务性工作,所以说个人的礼仪和举止行为对工作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最基本的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再客商面前表达出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能对客商无礼,再怎么不开心,对着客商也要面带笑容,要时刻做到这样子,并不容易。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要注重个人的礼仪修养知识的学习。

除了这些,我们希望学校以后在教学方面会更加注重各方面的实际操作的培训,尽可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社会的真实场景,让我们能够更加好地为以后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 实习心得体会

谚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工作一周以来我真正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以前总觉得出来工作要比在学校好得多,起码会比较自由,不论朋友们怎么告诉我工作的苦处,我还是坚持己见。可是现在看来,我的想法改变了,而且也明白到朋友们说出的苦处了,更能体会到父母给我讲的那句话:不辛苦哪能得来世间财。实习期间,我每天都要六点多起床,收拾好东西,吃过早餐就要向地铁站飞奔,那滋味可不好受。有时候即使是周末,只要是要当班,我也得义无反顾地去上班。一直以来,我都是靠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过日子的。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要出来工作以后才能体会到拿着艰辛。试想一下,一个刚出来工作的人除掉房租餐费,一个月下来工资也所剩无几的了。要是有时候想孝顺一下父母,帮补一下家计也是有心无力的吧。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更能体会到父母挣钱养家的不容易,所以

以后的我会更加合理地支配手中那来之不易的钱,再也不会为了自己个人不必要的花销而伸手向父母拿钱了。此外,我深深明白到出来工作要承受的压力比在学校学习要承受的压力要多得多。即使是在实习,作为一个工作者,我的言行举止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因为我不仅只代表我个人,同时也代表着我所在部门和华夏大酒店。不仅如此,工作中同事之间的相处并不像校园里同学之间的那样单纯。有时候因为利益的问题,再好的朋友也难免会有针锋相对的时候。所以我明白到自己要学会做人,最起码要懂得基本的人情世故,让自己在以后真正踏上工作之路时也不用被世俗所蒙蔽。

无论做什么工作,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我们的工作也是不例外的。我们所在的是前台部,前台部可以说是一家酒店的“心脏”,整个酒店的运营都与前台部的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前台部与酒店其他部门要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除此以外,前台部内部员工也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在工作上要互帮互助,充发挥部门的团结合作精神,让整个部门发挥最大的效力。只有这样,整家酒店的运营才能够顺利进行,这样才有助于整家酒店的盈利与发展。如果我们部门内部不团结,每个人都不合作的话,我们的工作是无法进行下去的。从这次实习中,我更加能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不论你有多厉害多有才能,如果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懂得与人合作交流,缺乏团队精神,那么你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才。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

不可或缺的微笑。作为酒店服务人员,我们必须要学会耐心和微笑。在工作期间,有时候难免会感到烦躁郁闷,可是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不管自己的内心有多委屈有多么郁闷,我们还是耐心地为他们解答一系列的问题和给予他们自己最真诚的微笑,因为我们知道对他们而言,那是最好的“欢迎词”。我们的耐心和微笑会让刚到异乡的他们感到无比的欣慰。记得,那天当我微笑着帮一名香港客人解答难题时,他对我说:“你地工作做得很好呢,那是因为你的耐心、认真和微笑,知道吗?希望你以后继续带着微笑去继续你的生活,让你的微笑成为你专属的资产。”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话,却让我更加深知微笑 的力量。并且可以肯定当我们看到真诚的微笑时,我们的心灵就会绽放开一朵玫瑰。它可以化干戈为玉白,化乖涙为祥和,它可以使人和人之间变得更加友善,使世界变得更加温馨。还记得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可以沟通了。”所以,不管以后怎样,我都会时刻记住带着微笑去生活,带着微笑去工作,带着微笑去感恩。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没什么是逾越不了的鸿沟。

态度很重要。还记得老师以前对我说的:“你要懂得也要学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学习去工作去交流,不然你会一无所获的。”今天我总算明白老师的那番话了。上班以来,感觉出来工作比在学校学习时的学问要多得多,遇到的问题也是一筐筐的,这时我得抱着良好的求知态度去请教别人,不然的话,试问有谁会愿意教我这样一个实习生呢。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持良好的态度去对待。无论在校学习还是在社会上工作,只要有好的态度,我相信我学到的得到的是不会比别人少的。

虽然实习中前台接待一职与我所学的专业商务英语没有多大的关联,不过我在实习这段时间里可是学到了很多与我专业相关的知识。首先,工作期间,遇到一些比较健谈的外国客人,他们会主动跟你聊天,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提升了自己的口语能力;其次,从酒店的一些内部的资料我可以了解到很多我在学校也学不到的商务知识,这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我,有很大的益处,为我以后正式的工作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个人发展方面来看,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那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作风以及专业知识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因为这些我在学校中都是不曾接触的。在大学期间,我想每个大学生的社会实习课程是少不了的,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课。实习课程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自己,让我们在磨练中成长,让我们学习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人生阅历,让人受益匪浅。同时它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为我们以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 总结

虽然这次实践的时间只是短短的一周,不过我的行为与思想无疑是从一个学生在开始慢慢转变着的。我感谢那些与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们,谢谢你们对我如此的真诚与照顾,让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虽然在工作中我没有犯什么错,而且大家都认可我,不过我知道自己所学到的能做到的还是微不足道的,以前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也许真的到了自己身临职场才深深体会到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与知识的匮乏吧。一个月的实习,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体会到了社会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所以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会继续努力,继续用知识用实践去装备自己,继而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更加希望自己能够在各种工作中积累到各种经验,为自己将来走向工作之路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五篇:重庆华夏园参观报告

重庆华夏园参观学习报告

随着我们霸陵新区知名度的不断增加,和霸陵新区品牌形象的不断提升,以往传统的理念和模式对园区的发展有一定的束缚。此次赴重庆考察学习,秉承集团开拓创新的企业理念,求新求变,为园区增加新的亮点。2010年4月16日贺总带领吴助理、张主任等八人赴重庆华夏园学习考察。

根据区委常委会的决定,按照王银峰书记关于“关照好老干部”的要求,4月9日至10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政府副区长 带领全区×××名离退休老干部,前往沙坪坝、九龙坡、江北、永川等四区进行了参观考察学习,回来后进行了座谈讨论。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外出参观考察的基本情况

在为期两天的参观考察中,×××名老干部们在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政府副区长 的全程带领下,深入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永川区参观考察学习:4月9日上午,参观考察了沙坪坝区大学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三峡广场;下午,参观考察了九龙坡区杨家坪商圈、直港大道、江北区观音桥商圈;晚上,老干部们参加了“两江游观重庆夜景”活动,让大家“享成果、赏山城美景、议发展大事”。10日上午,参观考察了永川区四大机关办公大楼、景观大道、新城区等;下午返回江津。4月21日上午,所有参观考察学习人员,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思,经过认真的准备,在区委二楼会议室召开了

老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座谈会,大家交心谈心,畅所欲言,广泛交换了外出考察学习后的意见和建议。

整个参观考察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准备充分。考察前,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局、区机关事务局作了认真准备,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并根据老干部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了行程、车辆、食宿、路线和相关活动,得到了老干部们的较高评价。二是服务周到。为出行的每位老干部配备了旅行包,专门安排了×××名医务人员全程陪同护理,区委老干局的工作人员还担任服务员全程照顾,尽心竭力为老干部做好服务工作。三是收获颇丰。老干部们每到一处,都详细了解四个区在社会发展上尤其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商贸流通等方面的情况。大家通过实地参观、听取介绍,了解实情、汲取经验等多种形式,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二、参观考察四区获得的经验

这次部分老干部参观考察学习的四个区,既有发展较早、优势明显的主城区,又有区位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与江津同时起步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参观考察学习,老干部们认真了这些区实现“加快”和“率先”发展的四大基本经验:

一是思想解放,敢闯敢试,抓重点谋大事。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纵观四个区能够快速发展,关键在于他们思想解放、敢闯敢试,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具体体现在城市建设和商圈发展的工作中,四个区都展现出谋大事、干大事的胆识和气魄,展现出不等不靠、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实现了这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又

一个跨越:在沙坪坝区,辖区内的大学城建设从2003年启动,目前累计完成投资超过67亿元,已有多所著名高校入住,师生已达×××万多名。西永微电子园到去年底共签约入园项目×××个,引资136亿元。九龙坡区杨家坪商圈于2002年1月开工建设,到2003年9月就全面建成开街,被培育成全市的核心商圈之一,成为我市商贸发展的一个典范。

二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招大商引巨资。加快发展,必须抓住机遇;率先发展,必须招商引资。参观考察的四个区都坚持立足自身优势,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和“率先”发展的“第一抓手”,他们发展壮大、迅速崛起的过程,实质就是持之以恒地招大商、引巨资的过程。由重庆广厦集团投资8亿元的永川商贸城一期工程于2008年等商品。

该工程第四期全面结束后,营业总面积将达×××万平方米,店铺量将达200×××个,预计年营业额逾50亿元,将成为渝西地区的名副其实的“西部义乌”。

三是坚持创新,超前,建设管理并重。“加快”和“率先”发展,必须从各级领导干部的理念上抓起,必须坚持创新精神,重视超前规划,采取建设与管理并重的举措。几年前的江北区同我们区是非常的相似,区域以农业为主,邻近主城而融不入大都市,整体仍然不便。该区准备打造观音桥商圈的时候,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难题。但江北人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从2003年4月正式启动商圈建设,只用了短短用三年时间,建设起了“功能分区合理、基础设施配套、步行系

统完善、交通网络畅达、生态环境优美”的观音桥商贸中心。观音桥商圈主要是通过以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速度发展、高质量服务打造一流商圈,达到了城市品味提升与商贸流通并进发展的效果。

四是创新机制,聚集人才,突出人才强区。千秋大业,人才为本。在参观考察中,大家注意到,这四个区在发展中都突出了人才强区战略,注重人才的引进,重视人才使用上的机制创新,基本做到了能者上、庸者下,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能,高素质的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对我区发展的意见建议

4月21日,参加考察学习的全体部们在座谈会上对我区城市规 划及建设管理、招商引资、商贸流通等方面畅谈了看法和想法,提了很多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可资借鉴。大家一致认为,可比与不可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受到了鞭策,拓宽了思路;重要的是要在可比中深刻反思,迎头赶上,在不可比中立足实际,创造奇迹。紧扣“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对比先进找差距,学习经验出思路,挖掘潜能添后劲,立足实际促发展,谋划江津“加快”和“率先”良策。

一是解放思想促发展。当前,我们要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就必须解决好“加快发展与观念滞后”这个紧迫而突出的矛盾,运用这些实实在在的事例,教育、动员和鼓励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作风的转变形成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抢抓机遇大招商。当前,我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很好,尤其是“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一江两岸”的发展构想和特色工业园区的打造,对江津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牢牢地树立机遇意识,珍惜机遇、抢抓机遇,用足、用活、用够各项优惠政策,做好招商引资这篇大文章,全力打造投资环境。同时,要按照“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积极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政务环境,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环境,积极营造舒适宜人的人居创业环境来“大招商、引巨资”。

三是花大力气破难题。当前,阻碍我区加快发展的难点难题很多,特别是在城市建设管理和商贸流通方面尤为突出。学习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破题解难,以敢破解难题、勇破难题的勇气,以超前的规划,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商圈建设,不断做靓江津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不断做强江津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四是博览群英聚人才。目前,我区依然面临人才储备不足、总量不多、素质不高的现状。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聚天下英才,以创新的勇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引进机制和用人机制,不断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促进江津社会的全面发展。

下载《华夏边缘》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夏边缘》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边缘日记(推荐14篇)

    写写帮会员为你精心整理了14篇《边缘日记》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篇一:关于边缘作文初中有没有这样一个人,让你倾尽所有,只为保他一命?顾贞观,初听这个......

    在边缘 读后感

    读后感 在学习了近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按照马克思老师的精心推荐,我阅读了由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读完这本书我深有......

    《明日边缘》:择日再死

    《明日边缘》:择日再死“外星人”当然是好莱坞电影的中坚力量,它们虽然形态各异,行事诡谲,往往还包藏祸心,但一直为好莱坞提供着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每年夏季,它们就像暑期实习一......

    边缘生转化工作

    高庄一中边缘生帮扶制度 一、统一认识,明确思路,高度重视边缘生工作 边缘生处于升学的临界点,把狠抓边缘生作为中考质量提升的增长点,边缘生大部分智商不低,只是由于学习习惯,学习......

    边缘考生如何报考

    边缘考生如何报考 我们习惯把成绩在一本二本、二本三本、本科专科之间的考生叫做“边缘考生”。边缘考生的志愿填报起来很困难,报上一批次的学校很难保证录取,选择下一批次的......

    峭壁边缘 读后感

    从《峭壁边缘》我们应该看到什么?——读《峭壁边缘》有感 20120800303 陈玉敏 管理五班 亨利 保尔森,美国前财政部长,入主财政部之前曾担任高盛集团的总裁。就是这本书《峭壁边......

    边缘金融业务(五篇范文)

    关于边缘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摘 要: 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着诸如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引发经济纠纷、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今后, 要以形成多元化金融体系、建立充分......

    《峭壁边缘》读书笔记

    《峭壁边缘》读书笔记 金融11111103110243陶彦宇曾经一次偶然机会读过《峭壁边缘》,而今,我再次拿起了《峭壁边缘》。有了金融市场课程的理论基础,再读这本书的时候看不懂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