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边缘》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2 12:4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峭壁边缘》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峭壁边缘》读书笔记》。

第一篇:《峭壁边缘》读书笔记

《峭壁边缘》读书笔记

金融11111103110243陶彦宇

曾经一次偶然机会读过《峭壁边缘》,而今,我再次拿起了《峭壁边缘》。有了金融市场课程的理论基础,再读这本书的时候看不懂的部分已大大减少,对2007-2008年那场危机的认识也深入了许多。

保尔森作为华尔街银行家出身的财政部长,同时也是一个共和党人,信奉政府不干预市场行为的信条,是自由市场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但是,随着《峭壁边缘》这本书的展开,当次贷危机已经铺天盖地华尔街已经越陷越深的时候,保尔森痛苦的意识到,自由市场主义可能已经无法挽救病入膏肓的金融体系。是坚持自由市场主义的信仰,还是挽救已经滑到峭壁边缘的金融体系?保尔森面临着抉择。当08年3月危机缠上贝尔斯登的时候,保尔森让贝尔斯登自己寻找买家,这是私人经济部门在自由市场主义框架下的自救,最终贝尔斯登与摩根大通达成交易;9月雷曼陷入困境,保尔森力促巴克莱收购雷曼,甚至召集华尔街各银行联合为雷曼的有毒资产出资以促成交易,尽管最终因英国监管部门的否决而功亏一篑,但这仍是保尔森在自由市场信仰下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接下来的美国银行收购美林,保尔森领导下的财政部仍未出手„„然而,当雷曼破产,危机由个体蔓延到整个金融系统,甚至连GE这种制造业的翘楚都受到影响的时候,保尔森发现,自由市场主义已经无法自救。为了挽救危如累卵的金融体系免于崩溃,保尔森所代表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市场,保尔森的“火箭筒”该开火了。于是才有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有了国会山上民主共和两党就如何救市的激烈交锋,有了政府接管“两房”,有了财政部向系统重要性银行注资„„我无意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歌功颂德,尽管这在我国司空见惯,我只想说,保尔森的干预行为,是在极端情况下做出的不得已选择,因为两害相权不得不取其轻。保尔森清醒地意识到了这种干预行为存在的道德风险,因此在干预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把保障纳税人的利益作为行动的指引,并且在书的《后记》中建议通过“程序性预防机制”来抑制道德风险。我想,这种“程序性预防机制”应当是指采取干预措施前必须取得国会的特别授权。这种对于权力的“敬畏”,或者说是在权力面前的自我约束意识,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曾经是投资银行家的保尔森没有意识到2006年美国房市回落、次贷违约率直线上升的风险么?从书中看,保尔森意识到了,但却认为这个风险“很大程度上是可控的”,因为他

错误的估计了次贷的规模(“最坏的情况”3000亿美元作用)。而犯这个错误的原因便是忽略了房地产泡沫膨胀期间住房抵押贷款的恶劣质量。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一个问题会被忽略呢?保尔森把它归咎于原本用来分散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既然债权人通过CDO和CDS可以把债务人的违约风险完全转移出去,债权人也就无需再关注债务人的信用情况。

为什么次贷违约率的上升会在金融系统内掀起如此轩然大波?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金融机构的杠杆率过高;二是金融机构拿短期借款来投资房地产这样的低流动性资产。当市场年景好的时候,高的杠杆率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当市场突然转坏,杠杆也会将金融机构的损失放大。随着房价的下跌,贝尔斯登的对冲基金便成了最早的牺牲品之一。金融机构拿短期借款投资房地产,为的是获取更高的收益,因为短期借款成本更低。具体而言,投资房地产是通过购买CDO这样期限较长的衍生产品来实现的,但同时也带来了“期限错配”的问题。当市场发生恐慌时,短期资金往往被最先抽走,进而使借短期资金的金融机构发生流动性危机。

为什么危机会最先从投资银行而不是商业银行爆发?因为同投资银行比,商业银行拥有更高的安全保障:商业银行主要从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美联储可以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在商行发生挤兑的时候提供资金稳定市场。而投资银行则不同,它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美联储无法为投资银行提供融资工具,而证券交易委员会同样无法为投行提供融资。这也就是为什么危机之后硕果仅存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会转变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的原因。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高于投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商行的融资依靠存款,而投行的融资却主要依靠债券回购。当市场形势恶化,参与者对回购担保品或者交易伙伴的可靠性丧失信心时,没有人愿意再进行交易,投资银行的融资渠道会迅速枯竭,而且枯竭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保尔森在书中写道“在这个星期之初,贝尔斯登手中还有大约180亿美元的现金,现在只剩下2亿美元左右”。坦白地说,在这次重读《峭壁边缘》前,我没有意识到信心会对市场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

正如我在前面所阐述的,保尔森对金融体系的救助方案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私人部门之内的互相救助;第二个阶段则是政府出面主导的救助。私人部门之间的互相救助仅在个别金融机构发生风险的时候可以使用,但当风险由个别机构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时,只能由政府出面主导救助活动。政府的救助活动其实又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方案:一个是银行资本重构计划,另一个是股权注资,或者说,某种意义上的“国有化”。具体而言,银行资本重构计划是“斥资不超过5000亿美元从银行购买非流动性的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便清理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并鼓励借贷”。这个方案似乎有点像我国对四大国有银行不

良资产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剥离的处置模式。在这一方案中,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持有人由银行变为政府,除了清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外,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政府可以主导对已经违约的房贷进行展期,或者变更还款条件,使房贷借款人不至于丧失房产赎回权,这一措施符合美国政府一直以来提倡的居者有其屋的“美国梦”计划。当然,如何对已经通过证券化高度分散的房贷进行展期是随之而来的另外一个问题。资本重构计划中,银行和政府间是卖和买的关系,政府通过市价购买问题资产,并不去过多干预银行的经营。但这一方案也有不足,那就是实施起来需要太长的时间。而危机在金融系统中的恶化速度已不允许保尔森采取这一方案。对于股权注资方案,它最大的优点即在于实施迅速,银行可以立即获得资金,进而把新获得的资金投入市场,激活信贷市场。但它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会被认为是“国有化”。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才真正认识到美国人对“国有化”所抱的那种如临大敌的态度:政府绝对不能替企业做决定。最终,保尔森选择了购买被注资机构的无投票权优先股,并且要求了5%的股息(5年后提高到9%)。这是另一个我觉得很有趣的地方:政府要求注资必须能够保值增值,同时,也是在要求金融机构对政府的注资负责。反观我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几乎无处不在,而且历史上对国有银行的几次注资,全部都是财政兜底买单,完全没有要求银行对坏账负责。我更欣赏美国人的做法。

回顾保尔森在“拯救世界金融之路”上所采取的措施,全部紧紧围绕着“稳定金融体系”和“重启信贷市场”两个目标展开,而对于监管制度的变革则鲜有提及,正如在本书开篇财政部处理两房时,保尔森认为当务之急是让两房和资本市场稳定下来,对于两房的“结构性问题”以后再说。尽管保尔森意识到了当前的监管制度是一个“无可救药、七拼八凑的过时大杂烩,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时代和形势”,但在08年的那种情况下,他无暇也无力去促进监管体制改革。毕竟,当一个胖子生命垂危时,心肺复苏式的抢救远比让他减肥更为重要。现在,距离次贷危机的爆发已经过去了4年有余,次贷危机未平欧美债务危机又起,在此种恶劣的环境下,政府是否有精力去变革监管体制?我对此深表怀疑。

第二篇:峭壁边缘 读后感

从《峭壁边缘》我们应该看到什么?

——读《峭壁边缘》有感

20120800303 陈玉敏 管理五班

亨利 保尔森,美国前财政部长,入主财政部之前曾担任高盛集团的总裁。就是这本书《峭壁边缘》的作者。

读一本书,最先就是了解这个作者的生平事迹。因为一个人的经历阅历,往往奠定了他日后的成就和对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查找他的事迹便发现,他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的农场里,1964年就读于达特茅斯大学,也是美国常春藤名校最佳橄榄球手之一。大四那年他认识了温迪,温迪后来成为了保尔森的夫人。1968年,保尔森进入哈佛大学商学院获得MBA学位。在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保尔森出任总统幕僚助理和白宫内务委员会成员。保尔森的得意之作,是自1999年担任高盛总裁所取得的成绩。任职期间他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金融高手之一,一度被美国媒体冠以“华尔街权力之王”的头衔。2006年,保尔森接替约翰 斯诺,担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在他担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后,很快,保尔森就面临着一大考验:拯救峭壁边缘的金融系统。就像这本回忆录向我们诉说的一样,历史上的那段“非同寻常的动荡时期。”

正如我们在书中所看到的,保尔森在书中解读了当时一个接一个的惊心动魄的事件――从贝尔斯登,到两房,到雷曼、AIG、美林、华盛顿互助银行、美联银行,再到美洲银行和花旗集团等等。特别是作为危机发源地和中心,美国政府如何应对处置这次危机,保尔森的回忆录提供了最全面最真实的解释。他向我们描述了危机中深陷其境的感受还有试图去分辨一些教训,从以让后来者避免重蹈覆辙。保尔森回首金融危机尤自心有余悸,他在书中如此评点风雨飘摇中的华尔街:“在崩塌的保险公司巨头、奄奄一息的购物中心、濒临破产的银行和几乎破产的汽车公司之中,美国人民目睹着一个比一个软弱无力的机构,一个比一个步履蹒跚的机构。”

书中不仅仅只是保尔森个人的回忆,也包括了与美国总统布什、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现任财政部长盖特纳的会谈。在书中,保尔森真实记录了自己和奥巴马、麦凯恩以及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的谈话。保尔森最后的印象是,奥巴马“一下子就理解了他的意思”,而佩林却对经济危机和救市计划毫无概念。这或许能说明保尔森所在的共和党为什么会在大选中落败。从保尔森的书迹中我也对这些领导人有了更不一样的了解与认识。

在这一本书中不难看出保尔森是个自由市场的支持者,他也为自己救助美国国际集团及其他华尔街公司的决定进行了辩护。他认为,对于自由市场的支持者来说,在换作任何其他时候,他都会对政府采取的干预措施感到深恶痛绝,而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可能瓦解现代金融系统,作为响应危机的第一道屏障,美国别无选择、必须出手救助银行。正如我们所接触到的金融知识一样,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在某些情况下能某种程度上地弥补市场调节的缺点,从而使经济的发展走向正轨。在干预市场的过程中,有几种方式的选择:一是直接拯救身处困境的金融巨头。稳定市场信心,从而使市场在稳定之后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轨道。这种方式背后的价值观即政府是“救火员”,采取的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救援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尽管这些参与者往往不是受危机影响最深、度日艰难的人;二是直接给与危机受害者援助,比如直接向因房价下跌而面临“负资产”的房主提供临时信用支持或房价担保。这种方式背后的价值观是纳税人的钱必须用在纳税人身上,而不应该给那些银行家,投行。

书中提到,从理论的角度上来看,对于历来崇尚市场“自由竞争”理论的美国政府来说,选择对雷曼不加任何干涉,任由其被市场“优胜劣汰”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书中回忆的那几年以来的贝尔斯登、房地美、房利美来看,美国政府对大型金额机构多采取政策扶植,甚至以国有化的方式进行拯救,雷曼兄弟同样是华尔街重要的投行大鳄之一,却不能列入援助名单之中,不免有所唏嘘。从全文来看,我们看到的是在08年美国金融里的常规被一次又一次地打破。

此外,保尔森在《崩溃边缘》一书中透露了金融危机爆发时,世界各国所持的态度。保尔森认为,当美国金融面临崩溃,世界金融体系走向灾难的时候,作为美国盟友的英国却背叛了美国,而俄罗斯也在美国处于金融危机时幸灾乐祸。唯有中国人,却坚持不卖出美国债券,为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做出了贡献。而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局的变化,保尔森也做了如实的记录。

除了书中主要讲的金融事件之外,从保尔森回忆的字里行间,还有他应对金融危机时的行动和感想,不难看出他是个不害怕面对恐惧和挫折,有着敏锐的金融嗅觉认知能力,执着,强硬,但不乏温情的人。正如保尔森所说,他拯救的金融世界曾处于峭壁边缘,但幸运的是,倔强的保尔森并没有让金融帝国坠入深渊。

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对《峭壁边缘》的评语中提到,保尔森是“美国建国以来最有中国情节的财长”。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保尔森的回忆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而正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就是:峭壁边缘中造成美国经济危机的幽灵也是否在中国游荡着?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许多人也包括我都在思考:这些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呢?可能发生在中国吗?中国将来要为自己的金融变局支付怎样的代价呢?

第三篇:“峭壁的边缘”读后感

今天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应该把我看到过的书,写写读后感!不然随着时间了流逝和岁月的蹉跎,作者书中很多经典且发人深省的思想容易忘记,“峭壁的边缘”读后感。我想是对作者和知识的亵渎,略加个人思想的记录可以更加提升自身思想的生化。

近来由于工作的安排,闲来无事。翻阅我那可怜的小书堆,及其前些日子在亚马逊购买的几本书,还有几本未读,随性拿起一本翻阅观之。

作者亨利鲍尔森《峭壁的边缘》

内容讲述的是他在担任布什总统那届财长期间如何应对08金融危机的事情记录,虽是带有记录性质的纪实文学。但作者力争带领读者亲身经历了他一个有一个的危机处理,读后感《“峭壁的边缘”读后感》。情节紧凑内容流畅,对于我这个经济领域的初学者来说,受益匪浅。阐述的道理实在且不缺乏专业。

作者通过自身曾在金融投资银行的经历和站在国家的利益出发,透彻的讲述了整个美国由于次级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源和结果。

同时也让我在这部书中寻觅到了一条隐藏的线索,那就是其实金融危机对于整个社会可能是负面的,但不一定对每个人是负面的。在08的金融危急中,看到了一个个并购,这些大型的企业不也是在经历了危机之后吞噬对方,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寡头垄断地位。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或者决策者,冒险一定是必须得,但其实对于他们更重要得时资产的安全性。如果我们始终保证这个底线,我想很多的企业会避免覆灭的危机。

第四篇:《峭壁边缘》读后感:奇谭:前车之鉴

奇谭:前车之鉴

——《峭壁边缘》读后感

齐越

《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是亨利。保尔森在卸任美国财政部长后出的一部自传体著作,主要讲述了他作为财政部长组织参与拯救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经历。他不仅讲述了其中的过程,也对事件本身进行了经验教训的总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对金融界留下了一份珍贵遗产。

保尔森在出任财长前,曾担任过高盛的CEO,他也可以被称之为优秀的金融家。他在书中自述,他对危机的到来是有预感的,“回顾一下近年来的历史就可以知道,资本市场每过4-8年就会有一次动荡。”“我最烦担心的就是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连续多年不出现严重的市场动荡是很少见的,而信贷泛滥的局面已经维持了太长时间,人们并没有对一场系统性的动荡做好准备。”“这届政府从未关注过这些领域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表面上都源自于美国的“金融工程师们”用资产证券化模式创造的结构性产品越来越复杂,以至于就连老练的投资者们都难以理解,市场变得晦暗不清。投资者们没有能力去对这些证券背后的那些贷款的信用质量作出评估,只好依赖于评级机构作出的评级,而这些评级机构“只会作整体的统计学分析,而不是详细地研究每一个借款人。”导致造假成风,保尔森说“所有的泡沫都与投机行为、过度举债和冒险、疏忽大意、透明度缺乏和彻头彻尾的欺诈有关。”其实,这场危机的根源简单地说就是资本过剩造成的,其他都是成因而不是根源。

美国经济的发展的时期,也是制造泡沫的时期,上世纪90年代的科技泡沫就是例证,在科技泡沫破裂和9.11之后,带领美国经济走出低谷的是房市泡沫,其源头就是金融创新下的次级信贷的膨胀,而美国金融业监管体系的落后,对造成重大金融危机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这个体系始创于大萧条时期,而历时数十年未变。

保尔森对于美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了解,所以他始终不愿接受财政部长这一职务,因为他知道危机必将降临,只是不知道何时以何种方式降临,他对此有着深深地恐惧。“当我从头到尾思考自己的决定,才发现给我带来这么多烦恼的只不过是我的恐惧,那是我对失败的恐惧,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他说。

不管他是否恐惧,危机还是如期降临,但他对危机的认识局限在了金融系统内,他没有认识到金融危机可能引发的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危机,这也是他在后来处理危机过程中没能很好解决危机的根本所在。当然他也从侧面承认了这一点,他说“我的警惕是正确的,但我也误读了即将到来的那场大灾难的原因和规模。特别是,我的讲话中丝毫没有提到房市和房贷中存在的问题。”

保尔森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的信奉者,他对于发展与危机这一对矛盾关系的认识是,“我们不可能知道什么事情可能引发一场大风暴,打个比方,要应对森林火灾,更重要的不是知道起火的原因,而是作好防火和灭火的准备。”典型的法无禁止即可为。其实这个观点就是否定了全面监管的必要性,认为市场行为可以靠市场手段去解决。这无疑是错误的,尤其是在金融领域——一个信用高于一切的领域。无论是他在救市中所用的手段,还是他事后在书中的总结,都能印证其思想性的错误,不管他是否承认。

“美国的经济危机被一种史无前例的房市繁荣掩盖了”,这个教训无论如何是深刻和痛苦的。由于资本的泛滥导致的造假成风,使得许多人住进了错误的房子,伴之以“太多太多的房子是以很低的首付甚或零首付购买的,往往是带有投机目的,或是希望房价会持续上涨。太多太多的房贷是欺诈性的。”所以,保尔森说“有一件事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后来却给了我们刻骨铭心的教训:那就是住宅抵押贷款的产生和销售方式的变化在当今的新型金融体系中已经令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受到的潜在威胁急剧放大。”这就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当然,美国金融家们的贪婪所起到的催化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

美国金融危机是由购房者断供,使得抵押品不能赎回,造成房价下跌,导致银行资产缩水,由于违约率的上升致使不良资产率也随之上升,从而引发了各类投资机构收回投资,金融机构面临流动性枯竭,而无法兑现支付各种票据,最终倒闭。这种倒闭风潮是毁灭性的,所有的金融机构无一幸免,包括像花旗、美林、摩根斯坦利、AIG等,这种雪崩式的场面确实是极其恐怖的。最后不得不动用政府干预手段禁止做空,才使得岌岌可危的金融市场得以喘息。

对面这场危机,保尔森认为保证充足的市场流动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方式就是通过政府干预,用纳税人的钱向那些有影响的重要机构,如美利房、美地房、贝尔斯登等注资,并通过美联储以各种形式向市场放水。但“这些对金融系统有帮助的措施并不能阻止整个经济的持续下滑……美国经济很明显已经走投无路了。”而且形势一天比一天变得严峻。可以说拯救的力度越大,危机就变得越深。做空机构很疯狂,他们瞄准猎物,猛烈做空。卖空交易是价格发现和透明的一个关键因素,它能很敏锐的发现问题机构,这使得市场更加恐慌。

在处置危机中,保尔森始终现在华尔街的角度和立场上去看待问题,甚至有通过帮助重组而大鱼吃小鱼的嫌疑。比如贝尔斯登出现问题后,摩根大通介入了对它的收购,初次考虑报价为4或5美元一股,而保尔森却说价格至少应该是每股1到2美元。有他的发话,摩根大通当然愿意,可是当贝尔斯通的股东们得知这一价格时,全都被激怒了,认为这样的报价纯粹是趁火打劫。最终,摩根大通是以10美元一股的价格完成了对贝尔斯通的收购。

不过,保尔森救火队长式的处置,并没有平息危机,而是在根本性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美国面临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他始终认为恢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是就可以度过危机,所以当两房、AIG和摩根斯坦利等大型机构出现危机时,他向国会提出了史无前例的高达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购买计划”.所谓的“问题资产购买计划”,其实就是用纳税人的预期税款做抵押,然后印钞,再以不追所为条件贷给需要救助的金融机构,把他们的不良资产剥离出来。

这一政策的问题在于,整个动荡是由房价下跌,投资机构看到资产及抵押品价值缩水引起的,并且由此导致很多买房人面临因还不上贷款而被轰出去,这样严重的社会问题,应从稳定房价和稳定社会的各种情绪入手,稳定房价是遏制投资恐慌和市场挤兑的重要抓手。但保尔森表现得极其矛盾,一边用自由市场经济思维致房价下跌于不顾,另一边却动用政府干预手段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到后来他和他的同事都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各种救市的方法都用了,却依然止不住金融市场的崩溃。

为什么说保尔森始终保护华尔街的利益呢,举个例子。国会在审议问题资产购买计划的时候,曾向保尔森提出附加条件,就是关于金融家们的薪酬管理和向金融机构加税。其实这是无可厚非的,保尔森自己知道华尔街的那些人是怎样生活的,他在高盛时对合伙人就说过,“不要认为每个人都喜欢投资银行家,当你买了一栋15000平方英尺的房子,你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我想我可以很公平地说,投资银行家们的奢华之举正是富足时代中过度消费的一个极端例子。”虽然如此,但他却极端反对和抵触国会提出的薪酬管理制度,认为这将打击金融家们在挽救危机中的积极性。但后来的事情证明,华尔街的那些人是知道厉害深浅的,他们迫于自身的压力有条件地接受了政府提出的薪酬管理制度,保尔森的抵触反而显得多余了。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议员们及美国人民很多都反对政府的强力干预,但原因却各有不同,有的人认为这是对市场经济的背叛,有的人认为这是对华尔街的拯救,有的人认为这是走向社会主义的第一步,有的人认为美国人民根本不会在意金融界的倒塌。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因为美国的金融体系太过庞大太过复杂,它绑架了整个美国甚至国际社会,它吸纳了美国的养老金、保险金、退休金等关乎美国人民生计的救命钱,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资本。也裹挟了美国各大企业,一旦崩塌,则是资金上血本无归,生活上流离失所,必然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并且由于美国的影响力而波及全球。

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更是一场巨大而又深刻的博弈,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在吞噬了巨额资金,甩掉了沉重包袱,且得到了美国政府向全世界保证,不会让任何一家具有系统性风险的银行倒闭的郑重承诺后趋于平静了。华尔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保障,其代价则是美国人民付出的,而且还将继续付出。

保尔森在《峭壁边缘》一书中,除了回顾了整个拯救过程之外,也在后记中对美国金融做了深刻反省,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说“资本主义在美国发展的历史一直寻求在追求利益的市场力量和出于共同利益对这些力量进行驾驭和规范的必要法律法规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近年来,我们的监管跟不上快速的市场创新——从日益复杂难懂的产品大量涌现到金融全球化加速,而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埋伏着灾难性后果。”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间建立一个必要的联系,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他也呼吁“找一条途径来改善政府的集体决策程序。不这么做,风险实在太大了。”经过这一次前所未有的,险些使现代金融体系覆灭的重大危机后,在应对重大危机时,政府的强力干预变得必不可少,这对自由市场经济的信奉者而言虽然是个莫大的讽刺,但也用有力的事实,证明了政府干预存在的必要性,自由市场经济原教旨可以休矣。但是,政府的强力干预必须实在科学的民主决策及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下完成,才能真正的摆脱危机。

他在思考中把众多教训概括为4点,其中第4点最为关键。他说“居于业界前列的那些金融机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对自身构成了巨大风险。如今,美国前10大金融机构拥有全美近60%的金融资产,而在1990年这一比率仅为10%.这种高度集中,加之更为密切的相互关联,意味着其中任何一家大机构的倒闭,都可能导致很大一部分体系瘫痪,伴随而来的多米诺效应,使其余都倒下。大到不能死这个概念已经从学术文献中转移到了现实世界,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这个太精彩了,金融的“大到不能死”就是资本主义的核心,我们不反对资本,却一定要反对资本主义,其目的就是不能被资本所绑架,使所有人为它的不死而买单。更重要的是,不能为资本所驱使,最后被资本吞噬。

书中还讲述了许多保尔森和中国领导人及金融管理者的对话,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回味,有兴趣的自己读吧。

第五篇:教师读书笔记《走在教育的边缘》

偶然得到了这本《走在教育的边缘》,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所以也没急着去看,反而将它搁置一边任其生灰尘.直到一天翻开,我就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这本书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教育,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教育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全书以一个“教育”字贯穿始终,这不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吗?

刘铁芳先生对于目前教育改革现状并不乐观。他认为,世纪之交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更注重形式层面的改革,而不是教育内涵本身的深化。深度体制化之中的教育日 渐成为一种越来越精致的技术,而不关心这种实践样式本身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教育缺少了内在的灵魂。认为,在一个话语时尚、口号迭出的时代,应更多地关注教 育的基本问题,如,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应关注每一个教育行为的价值意义,以期在观念层次面逐步超越教育的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从而努力提升教育的 品格。同时,他还主张,教育改革步子要稳,脚踏实地,反对过于理想化、急功近利,应以平和的心态审视教育。虽然刘铁芳先生被世人称作“现代教育家”,但他 并不认为自己是教育改革的弄潮儿,喜欢在时下流行的教育观点之中来一点反向的思考,是个“独守在寂寞的书橱边,秉持心中那一脉细细燃烧的理想之火踯躅而 行”的人。

以上是我对此书作者观点和心态的一个大致的理解。结合成人高校教育,我有言想发的有三点:

一、尊重、审慎对待传统教育

作者首先在《“靠”教育生存与“为”教育生存》一文中提出了教师教育创新的三个内容:

第一,教育观念的创新。教师一方面立足自身生活经验积累的同时,要积极接纳外在优秀教育理念,保持个人教育思想空间的源头活水,在个人教育经验与外在教育知 识的不断交流碰撞之中,获得个人鲜活的教育理念的生长生成。第二,个人知识的创新。包括知识的更新,知识结构的更新。第三,教育行为的创新。教师的教育创 新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之中,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之中。

这三个创新内容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有理论有实践。教育观念的创新与个人知识的创新,需要教师以开放的胸怀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学习,“吐故纳新”。缺少这方面 的创新,教师可以一时稳稳地站在讲台上,但缺少后劲,他的教育生命只能是昙花一现。真正难的还是教育行为的创新,即如何把“鲜活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取 得有效的教育成果。

教育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深厚积累的基础上勇于开拓,也需要理性思考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有时候,我们的一种创新似乎很“时尚”,但往往忽略了传统教学的某些合理的成分,似乎反传统的就是创新,这是一个思想误区。例如,我们讲,教师不能“满堂贯”,要把学生看成是社会独立的个体,强 调尊重、民主、平等、交流、教学相长,有些教师就不顾课型一味地“师生互动”,一问一答,把个课堂搞成qq聊 天室,表面上看,课堂很活跃,但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的就很难说了。其实,“互动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前对所教内容、教法的精心设计,课上通过引 导、提问与倾听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维。“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不能变的。被实践证明好的传统教学经验是不能丢 的,知识还是要通过教师系统的传递,只不过在在讲述、提问、倾听等环节更强调技巧和灵活运用。课堂该“热闹”的时候就“热闹”,该“安静”的时候也要安 静。课型不同,考试方式也是有区别的,如果是“史”、“概论”等类课程,原理、概念、基础知识是主要内容,闭卷考试是传统的也是比较好的一种考试方式,通 过客观题与主观题、难易程度的合理配置,可以达到督促学生全面复习、检查、提高所学课程的目的。如果一味地强调考试制度的创新,一定要做反传统的创新,把 个闭卷考试改为开卷或是“答辩”式的考试,似乎不如此就不是创新,我想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也反映了某些教学管理干部改革内涵认识的浅薄。

全国优秀教师毛荣富说,“教师是一杯清茶,须善于品尝才会觉得有味。” 既然我们在种类繁多的饮料中选择了一杯清茶,不妨在满足解渴的同时细细地品尝它的滋味,它的香醇,喝出一种感觉,一种情调,使你对她情有独钟,舍他其谁。

三、教师要找好自己的位置

在《大学的品格》一文中,作者提到大学教师的定位问题。认为:“学术研究与教学确实有着重要的差别,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很好地统一起来的。”他引用英国教育家纽曼的话,“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研究则需要沉静和专注,教学和研究在很多时候可能是相互矛盾的。”

学 术领域真正的创造是非常罕见的。由于教师负担重、竞争激烈、职称评定、学术评奖等功利诱惑,导致低水平学术泡沫的泛滥以及日益增长的学术造假层出不穷。这 虽然部分源于客观环境、不合理的教育机制,以及个人师德问题,有待于教育和引导、规范规则、加强媒体监督等。但是,作为教师自己,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 现,应该客观地看待评价自己的科研能力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应看到,任何一所大学,师资是有层次的,不同的教师有各自的特点。如何发展自己,需要不同的教师 给自己一个基点,找好位置。

作者认为,大学教师的定位主要有三种:

第一,研究型的,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从事高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成为大学学术风向的领头人;第二,研究与教学结合型的,他们能吸收高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并能适当 地坚持自身的创造性研究,把教学和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第三,教学型的,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充分吸收、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并能较好地传授给学 生。

现在社会上给教师的“番号”很多,如学者型、学究型、专家型、反思型、智慧型,等等,我觉得作者提出的三种还是比较概括,简单明了的。

从成人高校的情况来看,倡导“研究型教师”是不太符合实际的。“研究型教师”,我理解与“学者型教师”名字不同,意思相近,就是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主要以 研究为主,教学其次。而成人高校教师的工作大多是以传授知识或从事具体的教学管理为主,在此基础上做有关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因此,成人高校的教师大多应 该定位在“研究与教学结合型的教师”。有的教师课上的很好,却欠缺科研能力,或者有其他原因不能在教书的同时进一步在学术上争取有所建树,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教师还是大有人在的,教书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学生反映教学效果很好,这类教师是否考虑把自己定位于第三种类型,即教学型的。在先进的教育研究成果 与学生之间扮演接力棒的作用,很好地完成知识的传递任务,应该是一种比较客观务实的选择。

做 “研究与教学结合型的教师”,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者。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在《以学术为术》的学术报告中说,“想要从事学术的人。必须认识到他面 前的任务的两重性。他不但必须具备学者的资格,还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完全是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学者,同时却也是个槽糕透顶的老 师。”有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教师虽然教学效果一般,却热衷于研究,甚至硕果累累。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忽视教学实际效果,即使在学术上再有建树,也只能是 纸上谈兵,不免有急功近利色彩,也有悖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好书的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掌握现代教育理念,结合成人 教育现状研究反思教学和教育管理,探讨发展成人教育事业的方法和途径,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才是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下载《峭壁边缘》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峭壁边缘》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峭壁惊魂纪实故事(推荐)

    那时,我还在做药材收购的生意,听说大山深处的小村子里有上好的中药材,我便甩开同伴,将车子停在小镇上,一个人趁着夕阳急匆匆地朝着那个小村走去。从我停车的小镇到那个村庄,......

    边缘日记(推荐14篇)

    写写帮会员为你精心整理了14篇《边缘日记》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篇一:关于边缘作文初中有没有这样一个人,让你倾尽所有,只为保他一命?顾贞观,初听这个......

    在边缘 读后感

    读后感 在学习了近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按照马克思老师的精心推荐,我阅读了由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读完这本书我深有......

    《明日边缘》:择日再死

    《明日边缘》:择日再死“外星人”当然是好莱坞电影的中坚力量,它们虽然形态各异,行事诡谲,往往还包藏祸心,但一直为好莱坞提供着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每年夏季,它们就像暑期实习一......

    边缘生转化工作

    高庄一中边缘生帮扶制度 一、统一认识,明确思路,高度重视边缘生工作 边缘生处于升学的临界点,把狠抓边缘生作为中考质量提升的增长点,边缘生大部分智商不低,只是由于学习习惯,学习......

    边缘考生如何报考

    边缘考生如何报考 我们习惯把成绩在一本二本、二本三本、本科专科之间的考生叫做“边缘考生”。边缘考生的志愿填报起来很困难,报上一批次的学校很难保证录取,选择下一批次的......

    边缘金融业务(五篇范文)

    关于边缘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摘 要: 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着诸如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引发经济纠纷、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今后, 要以形成多元化金融体系、建立充分......

    如何激励边缘员工

    如何激励边缘员工 一、边缘员工简介 边缘员工又称为临时工、低技术服务员工。最常见的边缘员工有:企业前台的接待员、打扫卫生的保洁员、门卫、信件收发员、保安、机场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