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陶渊明的人生经历解读其诗作
从陶渊明的人生经历解读其诗作
摘要魏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中国诗坛的一颗明星,他是继屈原之后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的诗歌以纯朴的语言风格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描绘出了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与生活。纵览陶渊明丰富的人 生经历,其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艺术地再现了他的生命内涵。关键词:陶渊明诗歌诗歌艺术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功名事业心甚烈,早年就立下了“大济苍生”之壮志。但从少年时期起就经历了政治上的倾轧争斗、时局紊乱的纷扰。诗人在世的几十年中,曾三易朝代,几次废立皇帝,而每次变化无不伴随着一场清洗和大屠杀,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其时是一个门阀势力强固统治的社会,门阀士族为了把战争造成的经济危机转嫁给百姓,于是大量兼并土地,加重赋税徭役。陶渊明在29岁抱着明君贤臣的理想步入仕途,欲通过出仕实现理想成就大业,但黑暗现实使他碰了壁。41岁时,他从彭泽令任上决然辞官。为官12年中,他抱着希望出仕,结果碰壁、失望、归隐,再抱希望出仕,再碰壁、再失望、再归隐…… 这样三仕三隐,最高也只是做到参军、县令这样的小 官,故而叹息“求之靡途”,很难向上发展。他看不惯当时政治的卑劣和腐败,也鄙视那些士族们的腐烂生活“,代耕本非望,所以在田桑”,他宁愿归隐种田。这种情形就使得他逐渐从士族中游离出来,和普通农民倒有了“共话桑麻”的可能性。他自己的确“躬耕自资”,“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由于他经历了穷困和劳动的艰辛,不只使他和劳动人民之间的距离拉近,同时他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在农村生活的体现中发生裂变,诗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乡间普通百姓,和他们建立了不带功利的亲密关系,这是陶诗人民性的一个重要来源。陶渊明归隐以后“,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出仕之念完全寂灭。弃官务农,谋生维艰。晚年,他贫困尤甚,竟致“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但他对自己的归隐之举毫不后悔。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携厚礼上门拜谒陶渊明,劝他复出做官,尽管他当时已“偃卧瘠馁有日”,但檀道济的劝说并未使其动心,反而被他连人带物“挥而去之”。由此可见,陶渊明的归隐是出自真情,并非是“诱我松桂,欺我云壑”的沽名钓誉之举。自此他静守园林,老死田亩。那么,为何陶渊明对出仕的态度前后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原因颇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恐怕在于世风颓败、官场腐朽的黑暗社会现实,毁灭了他早的幻想。这一点,他在《感士不遇赋》里说得十分清楚: “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 之心……“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 亮!”因此,他的归隐可以说是他的觉醒,是他与黑暗现实决裂的一种方式。
陶渊明看到了黑暗世道已经不可改易,自己的政治抱 负难以实现,为了保持自己耿介的品格和志节,不与浊气蒸 腾的社会同流合污,毅然走上了岩栖归隐的道路。这是他鄙 弃仕途、彻底归田的一种表示,同时也显示了他洁身自好的 高尚人格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孤傲个性。但是一分为二看,陶 渊明一方面热爱隐居生活,另一方面又总觉得这样做有所 欠缺,与心不甘,这在他50岁时所作的《杂诗》中可窥见一斑,迟暮的诗人感到自己终将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不禁悲从中来。少年时代的壮志已成梦幻,却还常常搅扰他的灵 魂。自己心中的这种矛盾、痛苦也无人理解,又感到多么孤 独!他也独自悲叹贫苦,忧念死亡。总之,正如鲁迅所言:陶渊明决非整日整夜地飘飘然,决非“浑身是静穆”。读陶渊明的作品,应该全面地读,了解其复杂的心理和思想上许多消极的成分。陶渊明的诗歌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一平淡自然,情真味永
陶诗平淡自然,是指其诗无论是叙事、状物、写景、抒情 都朴质无华,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陶诗题材内容贴近生 活,思想感情真切深厚。其作品多以农村的日常生活为内 容,以普通的乡村景物为题材,写的都是平平常常的、习见 日闻的事物,如宅院、草屋、鸡鸣、狗吠、树林、小溪、春风、冬雪、松菊、飞鸟等极普通的田园景物,以及劳作、憩息、饮酒、读书、邻里往来等日常农村生活。
平凡无奇的乡村景象,第一次被作为重要的审美对象,出现在文人的笔下,而且是几经险恶黑暗官场生活的陶渊明的笔端。于是诗人强烈地把田园作为腐败官场、污浊社会的对立面着意描写,并进行赞美。极其普通的景物,他体味到其中难以传达的真意,经过他的笔触,便变成了一幅和平、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字里行间欢快地流淌着诗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之情。不必进行刻意的雕琢,不必加以过分的渲染,那种对生活的真情美意便从诗人的心中汩汩溢出,充斥于诗之始终了。农业生产劳动在诗人这里,也有一种“欣慨交心”的感受,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看到新苗茁壮成长,感受春风的拂面,有着星月的陪伴,诗人的内心该有多么惬意!田园那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人那披星戴月之形象,又让我们感到几分亲切和质朴!苏轼称“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元好问评他的诗是“豪华落尽见真淳”,都抓住了陶诗艺术上“平淡中蕴深厚,自然中见真切”的重要特点。诗人脱口而出的完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使读者也在朴素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二浑融完整,意境深远
陶渊明的诗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诗句,林庾先生称其 为“历史上最优秀最朴素的白描诗人”,他用家常话写家常 事,写得诗意盎然,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诗人在创作时,善用白描和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并且注意意象 的整体把握和构图的和谐统一,因而能够创造出似浅而实 深的高远意境。如前举《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以下八句是写景,前四句写近景,后四句写远景:近景是一种素淡的环境,用“桃李”略加点染,便使整个景色跃然纸上,灵动起来;远景乃一幅静态画面,用“狗吠”“、鸡鸣”点缀,使整个画面充溢勃勃生机。而从全诗看,这一田园景象如此幽静而美好,与“尘网”般的世俗、“樊笼”般的官场,形成鲜明对照,生动地表现了“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复得返自然”后的喜悦。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出,在陶诗中,景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寄托着情,很多时候也是理、情、景三者的有机统一,这是陶诗超出同时代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陶诗或理随景深,或寓理于情,绝无单独说教之意味。如“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等诗句,这些都是既有田园的幽静风光,又有诗人的恬然心境,还有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阐释。前文所举《饮酒》(其五)中,该特点更为突出。诗的前四 句主要阐述“心远地自偏”的道理,但其中也不乏客观之景 的写照和主观之情的抒发:这里的景乃大环境———“结庐在人境”,情是超尘脱俗的心理感受———“而无车马喧”。诗人着意刻画看似矛盾的环境与心理,让读者领略、回味“心远”则自觉“地偏”的道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四句是写景,也是抒情“,南山”之景,则是“采菊东篱”的诗人在“悠然”自得的情况下“见”到的,诗人怡然自得的淡泊心情与大自然清幽静谧的优美环境浑然无间,融为一体。最后二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抒情,也是说理。在这里,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在隐逸生活中产生的内心实感,这种无须辩说的大彻大悟的境界,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真正理解。同时它也说明,只有返璞归真,归隐田园山林,才能真正理解人生意义的道理。在作者的笔端,傲岸的秋菊、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诗人心中构成一道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自此酒和菊也成了诗人的化身,成了文学里象征情致高远的意象。
三语言质朴,构思精妙
陶渊明的诗句语言质朴,构思精妙。陶渊明在语言锤炼 方面有很深的功夫,在语句构思方面又独具匠心,如《时运》 中写春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翼”字描画新苗在微风中摇曳,动态形象。《和郭主薄》写夏日树阴,“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树阴似乎如清水一样可随时贮存,使人解暑,朴实而有情味。《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写冬雪:“倾身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将雪的轻虚洁白描写得十分传神。这些均能以少总多,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生动性。陶诗的这一语言特点,在“金刚怒目”式的诗中体现得 更为简劲英拔,与诗的内容完全统一。如《咏荆轲》中“,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的“指”与“冲”,突出其豪气冲天“,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的“哀”与“寒”“、萧萧”与“淡淡”渲染其慷慨悲壮,都极具有艺术感染力,其锤炼词语之功往往令人叹服。直机关
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风格是自然冲淡。尤其是在那些田 园诗中,描绘的是清幽、静谧、平和、优美、安闲的田园风光,抒发的是恬静淡泊、悠然自得的思想感情,阐释的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人生哲理,这种风格特别突出。陶渊明诗中还有一种抑郁悲戚的风格。陶渊明早年也 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寄托在政治方面,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岁月流逝,功业无成,他的内心也常怀苦闷与矛盾。如他 50岁所作《杂诗》之五曰:“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这里概括了诗人悲剧性的一生。少年远志,何等壮伟!岁月绵绵,青春转瞬,惜气力已衰。虽归耕无疑,但仍惜寸阴,这里包含着诗人壮志难酬之深恨。《杂诗》之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等等,都是这种情绪和风格的再现。陶渊明所作咏史诗,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既咏史又抒怀,有一种雄健豪迈之气,表现出慷慨豪迈的风格。代表 作《咏荆轲》写荆轲刺秦王,既赞美荆轲不畏强暴、义无反顾的豪迈之举,又表现了诗人对勇士的无限惋惜之情,《读〈山海经〉》其十咏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均为奇卓悲放,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之慨叹,是“金刚怒目”式诗的杰出代表。陶渊明的赠答诗颇能见其对友人的敦厚之情。行役诗表现宦游时苦闷的心情。
陶渊明正是有了以往文人所不曾经历的田园生活和实 际劳动,而使他的诗具有与当时一般文人不同的新鲜真实的 内容。元好问曾在《论诗绝句》中称赞陶诗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下,未害渊明是晋人”。陶渊明的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为摒弃骈俪文风做出了 杰出的贡献,很多作家都从其诗品中悟出文道。陶渊明的后 半生是在田园里度过的,他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归 宿;离开了官场的喧嚣和污浊,诗人获得了自由、宁静、畅 快、舒坦的心境。他把田园风光作为文学的主要表现对象,并在艺术上卓有成效,成为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参考文献:
[1]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 月第1版。
[2]隋慧娟编:《〈唐诗宋词〉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3]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赵治中:《论陶渊明的人生境界》,《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赵治中:《陶渊明生死观剖视》,《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6]顾农:《陶渊明对佛教的态度》,《山东师大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龚斌:《陶渊明“忠愤”说平议》,《华东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8]曹丽环:《论陶渊明思想性格的矛盾性》,《黑龙江教 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9]郝清菊:《浅论陶渊明诗歌的感伤特征与审美价 值》,《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10]张驰:《陶渊明之“隐”新说论谱》,《江西社会科 学》,2006年第5期。
第二篇: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仁宗景佑三年12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眉山镇的诗书世家,因而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的影响最深。苏轼因散文写得出色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是一个文艺全才的人,诗、散文、词、绘画、书法都有杰出成就。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均对当时与后世有深远影响。由于他一生屡遭贬谪,阅历复杂深广,其作品往往视野开阔爽朗,风格豪迈豁达,意趣横生,思想上常常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失意时仍不绝望,而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个人得失的倾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根源。
二、思想根源
苏轼的思想根源来源于他的家庭文化背景。苏轼出身于一个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在《三字经》里有个说法,“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轼受父亲的示范影响,7岁知书,10岁能文,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打下了浓厚的文学功底,儒学也成了他生命的底色。母亲程氏识文断字,深明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正是因为父亲的培养,母亲的教育,让苏轼从小就打下了独特的思想基础。
因此,苏轼在苦难中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苏轼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是我们中国读书人的儒家思想的一个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来源于家庭文化的链接,也是儒家文化的显现。例如《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的《浣溪沙·徐门石潭》共五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在这首词的下片,我们在读的过程中,看到苏轼的思想与他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古代,封建官员对待人民都是作威作福的。可是这里的太守却不一样。他们想要口茶喝,还得“敲门试问”呢,在这一“敲门”、一“试问”里,既让我看到了他们的谦让,也看到了他们的文明。历史已经证明,苏轼一生的政治活动,基本上按照儒家的仁政爱民行事,在他长期的地方官任上,确实为人民做了些好事,如救灾、治水、请免赋税、整顿军纪等,得到了人民的普遍好感。所以他的“敲门试问”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思想根源的。这种处事待人的思想与苏轼的家庭文化有关。有一次,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滂传》时,他感慨颇深,不自觉的叹息起来,并对他的母亲说:“他日儿作范滂,母亲能作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倘若能作范滂,我怎么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呢?”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明,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得非常快。
这些都是苏轼人生志意的一面。他曾用“坦荡之怀”来概括自己的性格特征,所以他才能在王安石的新党当政的时候,不苟从于新党,司马光的旧党当政的时候,他也不苟从于旧党。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是回到朝庭上来,仍然是坚持政治上的理想,不盲从那当权一派的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他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自己的理想、操守始终一致。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 笔者认为,苏轼的思想根源的产生来源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文化的熏陶,母亲教育与父亲的指点,形成了性格耿直,敢说实话的个性特征;二是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内化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品牌,两者整合,形成了苏轼的思想根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根源”支配着人生的行动,从而导致了他坎坷的人生。
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坎坷人生
苏轼少年时期,一直受到儒道两家的美好品格的熏陶,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从不对封建势力谄媚从就,真正做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式的胸怀,对那些看不顺眼的,扰民害民的举动,他能直言不讳地痛斥当朝权贵,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才导致他屡遭贬谪。例如:熙宁元年,神宗即位不久,为了挽救面临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并推行其所提倡的新法。当时,苏轼出任监官浩院(掌管官吏辞令书的官)。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虽不满当时的现状,但也不完全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制,而在于吏治,他希望以较缓和的方式改革,若要改革也应逐步进行,而非王安石的变法般急于求利。因此他不断上书神宗,呈奏《谏买浙灯状》,后又上《上皇帝书》及《万言书》,不但未被神宗接受,反而成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等新法派的旧法派的一员,在政治上受到排挤„„ 熙宁四年,苏轼见变法大局已定,反对也没有用,也不愿陷入新旧两派斗争的漩涡中,便请调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心中虽有些难过和挫败感,但当看到杭州的湖山之秀丽,街道之繁华,庙宇之闳壮,他甚至感到了一种归宿感,他刚到杭州便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魂牵梦萦的故乡竟比不上仕途驿站之一的杭州,就是这不经意的一瞥,杭州俊秀的湖山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以至于要在这里安家落户。
因此,苏轼在办完公务后,换上便服,或在湖滨小亭里坐坐;或在荒山幽涧中走走,累了,在虎跑寺沏茶品茗。倘若兴致犹盛,就会邀几位同僚泛舟湖上,吟诗作画,尽情挥洒在青山绿水之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从而也形成了忧乐两忘,放荡不羁的性格。这一时期的作品更显现了他潇洒的生活,如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
又如:神宗元丰2年3月,苏轼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初到黄州时,苏轼陷入了不能维持家人生活的困境。他在给秦少游的信里说:“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省,日用不得百五十。”一个堂堂的文化名人,携妻带子地来到黄州,生活状况却到了“日用不得百五十”的地步。
此时的苏轼,不得不脱去文人的长袍,摘去文人的衣巾,改穿农人的小褂子,在耕作之暇,偶尔喝得微微醉意,躺在草地上便悄然熟睡,直到暮色降临,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生活虽淡泊名利,但他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农田式的耕作生活使他的诗情勃发,半公半作的闲暇生活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思古通今,在这一时期,中国词史上豪放词的奠基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还有散文名篇《前后赤壁赋》。„„
像这样的经历可以列举很多,如果再列举下去似乎有点繁琐,读者再看下去,心情也越发的沉重。在苏轼流放的历程中,他的路途一次比一次难走,以至于在他年逾花甲的时候,还被远谪到儋州(今海南岛儋县)。苏轼在海南岛居留三年后遇赦北归,归途中吟出了这样的诗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两句诗可作为他坎坷仕途的总结,在此,我们也不难想像苏轼的悲壮而又诗情澎湃的一生。如果说儒道两家的思想播洒了他诗情的种子,正是由于“种子”的萌芽,让苏轼在坎坷的人生中打造了留传千古的诗篇。
第三篇:陶渊明家世和经历
陶 渊 明 简 介
一、家世和经历
陶潜,又名渊明,字元亮,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死于宋元嘉四年(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潜的曾祖交陶侃,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是当时很有影响的政治人物。祖父陶茂,做到武昌太守。父亲也当过安城太守。
陶潜八岁死了父亲,跟随母亲和五岁庶出的妹妹一起生活。十二岁时,家中除僮仆之外,仅母子三人相依为命。
陶潜的祖上留下一些产业,到他父亲手里,逐渐败落下来,但仍有几处果园。父亲去世后,家道更为衰落。陶潜在二十九岁那年出任江州祭酒,但不堪吏职,不久就辞职而去。嗣后,在柴桑住了六、七年,又出任桓玄镇军的参军。在孟氏母亲去世后,陶潜奔丧归里,守制二年。四十一岁时,他当上了彭泽令。这时,刚好有监察权的督邮来巡视。吏人告诉他,要束带见之。他叹口气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乃解印绶,回归故里。他只当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自此,陶潜隐居乡里,不再出仕。四十四岁那年,陶潜家遭火灾,经济上受到了很大损失。到六十三岁时,他就去世了。
陶潜所撰《五柳先生传》实际上是他的自传。在这里,他把自己描述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基本上是陶渊明的自画像,故历来为人所重视,称之为“实录”。
陶潜死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
二、思想和风度
陶潜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宗教思想弥漫的时期。这时,围绕着生死富贵的问题,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各有自己的看法。佛教中有人认为神不灭,就是说人的形体不存在了,他的精神还是可以永存的。道教中有人认为炼丹制药,可以白日飞升,化为神仙。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陶潜就这些问题写了三首诗,题为《形影神三首》。第一首是《形赠影》,诗曰: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第二首是《影答形》,诗曰: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此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第三首是《神释》,诗曰: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群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这三首诗词意尚不能尽解,但大致说来,是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说法,提出了对生死应有的认识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诗的第一首是形对影的诉苦。它说,天地山川,都是永存的。草木霜露,每年都按季节出现。人是最灵智的,却不能像它们一样,刚才还在世上活动,一下子走了就不再来。要现实一点,只要有酒喝,就不必推辞了。这是及时行乐的思想,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当然是不足取的。诗的第二首是影对形的回答,说,长生不可信,学仙的路走不通。我与你相遇之后,总是共同地悲哀和喜悦。在树荫下好像有暂时离别,在阳光下总是在一起的。这种共存也不是长久的,一下子就都消灭了。身子没有,名声也完了。还是干点善事,可以留下遗爱,这不比喝酒好吗?!这种观点以立善代替第一首诗中所说的及时行乐,有所不同,但二者却同样不能正确解答当时所提出的问题。诗的第三首,是陶潜在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婉转地、不指名地批评神不灭论和修炼成仙的不可信,以及立善求名是脱离实际的,醉酒或可忘忧,却伤害身体。陶潜提出了有生必有死,一切都有自然的安排,要把自己解脱出来,纵深大化浪潮中,不喜也不怒,不要想得太多了。陶潜对生死问题的认识是实事求是的,也可说多少闪耀着唯物主义的光彩,但在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却落入命定论的牢笼了,这是一种唯心主义代替了另外一种唯心主义。
命定论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悠久的发展过程。子夏所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曾为所引用,也可以说是陶潜命定论思想的概括。在陶潜的诗文集中,随时可以发现这种思想的流露。陶潜的名著《五柳先生传》、《归去来辞》、《感士不遇赋》等文对这种思想表现更为显著。应当指出,陶潜的命定论思想并不是认为人在世上可以无所作为,而是要人不把得失成败放在心上,做好应作的事。因此,他给人以豁达的印象,有时还使人感到他清高。长期以来,他一直受人尊重,固然是因为他的诗写很好,同时还是因为他的作风好,给人留下一个好的风度。
三、理想社会
陶潜对当时的社会是很不满意的。他在《感士不遇赋》的序中说:“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近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已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衷。悲夫!寓形百年,而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屡伸而不能已者也,陶潜在这里指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腐朽,而士人不遇只是其中的一种现象。陶潜辞官归田和他的饮酒无度都是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消极抗争。陶潜的命定论思想也是社会情况在思想意识上的曲折反映。陶潜有自己的理想社会,具体地写在《桃花源记》里。文章说: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到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按照文章所说,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武陵人在偶然的机会中到了这个地方,但在离开这个地方后,再去寻找,就找不到了。在生活上桃花源居民自给自足,无论小孩或老人,都能怡然自乐。《桃花源记》没有说到吏、兵西,也没有说到收税人、商业和学校。像这样一种设想要求并不高,也附合农民的愿望,但这和社会现实就不知有多大距离了。正因为如此,就不能再让武陵人和其他的人再到那里去了,这实际上是陶潜对他的理想没有实现的信心,反映了他对改革现实的绝望。
陶潜的理想社会显然是受了道家小国寡民的思想的重大影响。
四、辞官归田
在彭泽的辞官归田,对陶潜来说,在政治上、生活上以及诗的创作上,都是一件大事。在这个问题上,陶潜是有思想斗争的。陶潜在回家后,特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表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及有关的生活情况。
这篇文章一开始就提出来生活道路的问题。当时读书人的生活道路主要是作官和归田。对陶潜来说,在这二者之间,是有思想斗争的。斗争的结果是田园的思想占了上风。《归去来兮辞》是顺着这条思路发展起去的。文章说:“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说的就是他为这问题而思想斗争的情况。他为此曾有过独悲,有过悟,有过知,终于是思想上明确了归田的道路,于是就觉得“今是而昨非”了。《归去来兮辞》中的大部分是表述他归田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其中包含上路后的愉快心情、家庭生活的亲切、欣赏大自然的悠闲自得。这是以身在农村,与官场中的人交往断绝了。在乡里中还是可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随后,他还是不能掩盖自己的悲观情绪。文章中写道:“善万物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这好像是说还能再活几时,随他去吧,为什么还要慌慌张张追求什么呢?他自述他的生活情调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乐,尽夫天命复奚疑。”对于将来怎么办,作者把它推到命定论的方面去了。
五、田园诗
陶潜是晋、宋间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有丰富的内容,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他留下的诗有一百二十多首,田园诗在其中占了重要地位。
陶潜归田后,写诗就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诗的内容也往往和他的生活密切相联。他在归田之初,写了《归园田居》一首。其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受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利返自然。
这首诗是说他归田的喜悦心情。归田是他长期的愿望,而今达到了,好像是在樊笼里回到了自然。其第二首: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这首诗是说村中的寂静,大家忙于农桑的情景。其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写他参加农业劳动的情况。这些诗反映了诗人对农业劳动的实践,他对农民群众在一定程度上的接近。像这样的内容,是在其他诗人作品中很难找到的。
但陶潜究竟不是一个普通农民,他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交游环境,这些都可说是旧习。陶潜并不讳言,并行之于辞文。如《移居》二首: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人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饮酒是陶潜的一种嗜好,但又不简单的是一种嗜好,而有一定的心理因素。《饮酒》二十首序说:“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这种心情与当初归田之想法不免有些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诗人能把它写出来,却也可见他率真的态度。
陶潜的诗,平淡自然,在当时讲究辞藻的诗坛中,独具特色。诗人感情的真挚也为人们所乐于接受。陶潜的诗能吸引众多的读者,是有其原因的。
陶渊明的诗歌开辟了田园诗一派,为我国古典诗歌拓展了一个新的天地。陶诗现存一百二十多道,大多以平常不加雕饰的语言,满含主观感情,描绘出农村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陶渊明出生于世宦家庭,并非没有绮丽的才华(其《闲情赋》就写得妩媚艳丽),他之所以采用朴素明净的语言,乃是为了使他质实的生活和淡远的情趣获得适当的表现。而这种朴素明净的语言风格本身,也就是诗人淡远情趣的自然体现。这也就是苏轼所概括的“癯而实腴”。耐人寻思的是,陶渊明诗歌的真正价值,直到很久以后的唐代才开始有人重视。在这之前,陶渊明并没有被人所认识。他的朋友颜延之曾作《陶征士传》,却只字不提他的文学活动。梁代沈约写《宋书》,也把他归于《隐逸传》。后来钟嵘、萧统开始注意到陶渊明的著作,直到唐以后,陶诗这颗淹埋于荒草尘埃之中的灿烂明珠才被真正发掘出来。李白以“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表示自己对陶诗的推崇。杜甫感叹“焉得诗如陶谢手”,直率地表明了自己对陶诗的倾慕。孟浩然、王维则继承陶渊明的传统,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宋代文豪苏轼更对陶渊明心仪神往,前后作了一百多首“和陶”诗,他写信给其弟子由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陶渊明是六朝诗歌的高峰,这已是学术界的不易之论。
《隋书·经籍志》著录《陶潜集》9卷。《四库全书》有《陶渊明集》8卷。《四库丛刊》收有宋刊巾箱本《笺注陶渊明集》10卷。今人王尧编著陶《渊明明集》可供参考。
第四篇:从陶渊明冲淡诗风看其蕴含的矛盾心理
从陶渊明冲淡诗风看其蕴含的矛盾心理
摘要:晋宋时代大诗人陶渊明把田园生活题材带入诗歌中,开创了文人诗歌的新领域——田园诗。诗中平和、淡泊、宁静的意境中隐隐透出他仕官情结和田园情结在心里深处的反复交替的碰撞,表现为对人生的无奈、痛苦。
关键词:陶渊明;冲谈诗风;矛盾心理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思想和风格都极其独特的伟大诗人,其开创的田园诗隐含了诗人抱负成空的苦闷和愤懑,为了更好地解读其诗歌,笔者就冲谈诗风对其矛盾心理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陶渊明的家世和不幸的人生经历是造就其田园诗作蕴含矛盾心理的前提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
他是东晋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过武昌大守,父亲陶逸也曾做过官。陶渊明年仅八岁时,父亲早逝,少年时家境已经衰落,他和妹妹依靠寡母孟氏抚养。从小孤独的他农忙时,跟着母亲参加农耕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闲下来便在家里读书。受家庭文化的熏陶,陶渊明“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诗自娱以示其志,受魏晋来名士传统的影响,忘怀得失。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有着火热的情怀与宏大的抱负,祖辈的业绩曾鼓舞着他。二十九岁时,曾出任江州祭酒之职,目睹了官场的黑暗。三十岁那年,妻子死后,诗人更加孤独。不久就辞官回家,隔了一些时候,州里又召他去做主簿,然而被他拒绝了。陶渊明三十五岁时,成了桓玄的幕僚,不久他对朝廷失去信心,加之桓玄的篡逆,东晋政局的变化,母亲的病逝等原因,他借故辞官回归故里。之后,陶渊明又做了刘裕的参军,但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又想到归隐。
回归田园的陶渊明,因为家庭负担过重,官僚的腐化,苛捐杂税多如牛马毛,风雨的不调加之自己又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所以他更加贫困了。于是他又来到彭泽任县令,此时陶渊明已经四十一岁。上任仅仅八十一天的他真正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为此感叹,“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①。从此归隐终身不仕。
陶渊明五次的出仕和归隐,原因出于两方面:最初一次出来要奉养老母,最后一次出仕是因为抚养子女,而中间几次的出仕是满怀远大抱负的。陶渊明辞官归隐是痛苦的,他一次次目睹了官场的黑暗,自己的宏伟理想不能实现,其内心不是单纯的平静,而是心灵深处矛盾冲突之后看似的平静。陶渊明的归隐,不仅是逃避世俗的独善其身、洁身自好,更是有意识追寻人生的真谛,以自己的行动为这个黑暗污浊的世界留下一线光明和正义。
陶渊明在中国诗人中是最有思想的诗人之一,主体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兼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年轻时的陶渊明并非恬静平淡,有着读书人的“修、养、治、平”的立德立功的思想。然而岁月的磋砣,现实的黑暗,让陶渊明领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他没有被外界现实迷乱,把对世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不满隐寄于诗歌之中。其田园诗作中充分表现他归隐后内心的苦闷和愤懑。
二、陶渊明创作的《归田园居》,诗中把田园风物,稼穑生活和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有机融入诗中,自己也成为诗中的一员,充分把自己的矛盾情怀在田园冲淡诗风中表现得深刻、含蓄。
陶渊明自辞彭泽令之后第二年春天,写下了《归田园居》五首名作,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分为三段,前八句为第一段,追叙误落尘网最终返归田园,说明诗人个性与仕途的冲突。“适俗韵”即,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这是诗人从来没有学会的东西。作为真诚率直的诗人其本性与淳朴的山林,宁静的自然有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年少时的诗人,曾想出去做一番事业,但发现官场的虚伪,淳朴风气已消失,做了官却不能保守节义,于是他选择回归田园。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接下来诗人连用了三个比喻:以“尘网”喻肮脏无聊,束缚人性的官场。以“羁鸟”“池鱼”喻误入尘网的诗人。“方宅十余亩”以下八句为第二段描写回归田园的优美宁静的风光。有近景,有远景,动静结合。诗人将平平常常的田园风物絮絮道来,一一展现:田亩、草屋、榆树、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一经诗人点化,增添了无穷情趣,蕴含了诗人回归田园的欣喜深情。最后四句,直抒胸怀。表现了回归田园的诗人生活悠闲,心情愉快,和开端两句呼应。诗人把平和散淡的田园风物和自己在官场的亲身感受,有机融为一体,隐寄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满怀抱负的他离开官场,难道不是对当时社会现实批判和控诉吗?作者写田园景物并非仅为了写景而写景,是为了反衬官场的无比丑陋。面对这个污浊不堪的社会,他内心是极其苦闷的,只能归隐田园。从这首田园诗歌可见诗人对抗官场和世俗的勇气,诗人将其内心的悲愤含蓄地融入诗中,他虽然无力改变现实,但是内心是极其悲愤的。由此可见他的归隐,他的田园诗,并非仅仅描绘诗话的田园仙境,而是寄寓诗人无限的伤悲。
《归田园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常恐露霰至,零落同草莽”。进一步写出自己只是隐居山村的古农,住在如此与世隔绝的山村,世之盛衰已不用再谈,只能谈自给自足的桑麻之事。每日所想的事,也只是桑麻生长状况及黎庶之命运,唯有担心霜雪早至,使我不能得到如期的收获。这首诗侧重对人际环境描写。在这种幽静的乡村,只谈与桑麻及黎庶的生长和作者内心曾拥有远大志向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平和淡泊的田园诗风中隐露出作者内心的苦衷,要造福于社稷黎民,官场又如此污浊,壮志难酬;要隐居山野,无所作为内心实难平啊!
归田园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初归田园参加劳动的新鲜感受。他的劳动感受与普通农民不能等同看待,包含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沉思考。这首诗宛如日记,寥寥几笔,简洁形象地勾画了诗人如诗的劳动场景:皓月当空,劳作一天的诗人荷锄归来,乡村的小路旁野露沾湿了诗人的衣裳„„其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说明了陶渊明为了保持纯洁的志愿,高尚的人格,宁可选择辛苦的乡野生活。一代文人本应大展宏图,然而残酷的黑暗官场,让诗人望而却步,于是作者痛苦地归隐了。陶渊明把这种痛苦有机融入自己的诗歌作品中。这也正是陶渊明能从极其矛盾的心理中得以解脱出来的原因。由此,创作了这样意境极其优美,内涵尤为丰富的田园诗篇。
这首组诗在优美、宁静、如画的画卷,凸现的是一代文人在长期的出仕与归隐思想矛盾斗争之后,为了保持高洁,最后选择归隐的伟大人格。
三、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
这种艺术境界正是作者矛盾心理的升华,最具有代表性是《饮酒》组诗。《饮酒》组诗共二十首,也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后写的。诗作中平和淡泊,与世无争,心与自然泯一的诗风,更是诗人完全看透社会,把自己一生的辛酸,矛盾巧妙隐藏诗歌之中的结果。
这组诗,虽然以“饮酒”为题,可里面不是仅说喝酒的事,而是讲述人生的很多哲理。“酒”既是一种“饮食”,又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麻醉剂”。深知自己的言行都是别人无法理解的陶渊明只能把自己从儒家思想出发的报国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种种不满完全寄托于田园的宁静,冲淡的诗风之中。
《饮酒》诗的开头有一篇序文“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比较明确地交代了组诗的创作背景。这是冬季农闲而夜已渐长的时候。诗人“闲居”时反而“寡欢”可见精神上诗人是孤独的。农事的稀少,漫漫的长夜,诗人如何排遣那些忧伤呢?只能独自一人,对着自己的影子干杯。“醉”是一种解脱,陶渊明的这种是在黑暗官场壮志难酬的“醉”,虽醉犹醒,醉了仍能写诗。从这篇小序和二十首《饮酒》诗,让我们看到一微醺的,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形象,他是多么忧伤啊!
《饮酒》组诗其一是“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这一首诗是诗人对人生观的思索,独自一个人喝着那些送来的酒,想起同酒一起送来的“忠告”,边饮边思考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他明白了人世间的盛衰、祸福进退的更替代谢的大规律,决定放弃官场的利禄,在家种田,即使妻儿一同挨饿受冻也罢!他不能因为贪图眼前的荣华而违背自己纯洁的本性。由此可见陶渊明内心的很多思想、很多情感,都是没有人体会和理解的,只能用酒来渲泄自己的心声,排遣孤独。
《饮酒》组诗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是最能代表陶渊明的冲淡之美的诗,从诗中可见他人格的升华。
其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虽然把草房子盖在尘俗世间,但只要心静,照样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因为门前既然没有了车马的喧哗,从而远离了官场的黑暗的竞逐。诗人矛盾的心理得以解脱,人格也升华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人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两句妙语惊言写出了诗人对丑恶黑暗官场的鄙弃。这是诗人心灵对烦嚣氛围的一种阻隔,对外物的一种过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面写景,实则是诗人与山融为一体。“菊”高雅的象征,更是诗人峻洁人格的象征。“悠然见南山”则是一种超越,一种精神上的飞跃。“见”用词较妙,可见诗人追求的并非是物外之物,而是象外之象。
“天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南山外还有什么呢?在这美丽的黄昏,三三两两的飞鸟,相互作伴都飞了回来。鸟回林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归宿,宁静充实而完美。那人呢?诗人孤寂的心灵与自然冥会,若有所悟。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在这幅如画的黄昏美景中,这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修、养、治、平”建功立业的理想已成梦,也不必再为自己辩白,把自己内心的矛盾寄寓山水罢!
这种首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充分表现了陶诗冲淡、自然、和谐的境界。诗人以最为淡泊,几乎接近“无我”的心境体悟自然,完全进入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这种物我两忘,人与自然完全融合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也正是诗人看清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却又无能为力,于是在世事混乱中追求的一种境界,这可以使他在这个社会剧烈的动荡不安中所产生的矛盾和紧张的心理暂时缓解。
从陶渊明《饮酒》整组诗可对其半生的坎坷经历和社会的动荡,黑暗有较全面的认识。世事的衰荣与自然界的春秋寒暑四季转化一样,都是人力无法改变的。诗人傲立于世,以“菊松”自喻,针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过去进行反省,终于从痛苦的心态中解脱出来,用平和散淡的心去感受外物。因为污浊的现实,出仕也是一路迷茫,玷污自己的人格。陶渊明并非真的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变化,其实是一种无奈。
在这样的社会里,面对世事的艰难,善良的人良心被蚕食,一心想造福社稷和黎民的他在如此的官场怎会有所建树呢?正如萧统《陶渊明传.序》说:“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欢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
诗人的归隐,是为了坚守自我的节操,是经过多次反复挣扎后退居田园,是量力而行的。他深知旧友零落,世无知音,只能在贫困和田园间孤寂地了此残生,这还有什么人再比他更悲伤的呢?诗人把满腔的悲慨融入冲淡的诗风中,隐寄寓山水田园之间。
陶渊明一生以辞彭泽令前后为分界线,前期他不断在出仕与归隐两条路上徘徊。后期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临终前的《自祭文》“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这是诗人对黑暗社会造成自己抱负成空的叹息。由此可见他的人生是平淡的,当然也是悲壮。
总之,陶渊明的一生是坎坷的,他对田园诗的创制和冲淡之美境界的创造,②在我国文学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陶渊明田园诗之所以“静穆”之伟大,正是他超越了:“金刚怒目式”的社会主体性表现出的境界,是当个体与实现保一定距离所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诗意气质。
陶渊明田园诗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钟嵘说陶渊明“文体省净,殆长无语”。可见他诗的魅力完全以性情中自然流露出的语言,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
作为一千五百年后的我们,仅仅把陶渊明称为“隐逸之宗”是不确切的。其实他一生有强烈的追求,希望有用于世,但又反对无谓的角逐,反对徒慕虚荣,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不与强权合作,仁慈爱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系统。他宁可固守贫困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奉行自耕而食,不屑向他人屈膝折腰,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
陶渊明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对后世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归纳为一个“真”字,即——性情自然说。诗歌中把自我融入大自然,但现实总是不能回避的,他的思想偏重于现实,这种偏重于现实与超脱现实的相互矛盾铸成了他心灵的苦恼。陶渊明所面临的人生,几乎没有出路了。人永远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细胞,离开社会独立生存,就会陷入孤独和空虚的境界。陶渊明一方面归隐田园让自己的身体投入大自然或农田中去感受这种物我一体,平和散淡的田园之美;另一方面,诗人又陷入极度的空虚之中。陶渊明的思想矛盾之中所谓的事业也是不具体的,清晰的内容,但总与现实的“功名”重合。陶渊明的“性情自然说”只有在脱离功名的领域才能实现,但现实又这样,脱离了“功名”,同时也就脱离了“事业”③这正是他一生痛苦的原因。
陶渊明的一生就是在“自然”和“理想”间挣扎,他的田园诗中平淡质朴中流露哀怨,表明自己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其实内心深处陶渊明是寂寞的、矛盾的。封闭型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给想冲破它的人们一个机会。陶渊明只能把满腔抱负化为诗歌,把自己的理想寄寓山水之间。
陶渊明田园诗作平和冲淡的诗风融入他清高、洒脱、质朴直率的品质和对现实的沉思的矛盾心理。其人格精神和不朽的诗篇为后人筑起了不朽的精神家园。
注释
①陈桥生《陶渊明传》中国古典诗的精品赏读,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8页
②萧统:《陶渊明传》,见张岱年主编:《传世藏书·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海南国际出版中心1995年版,第三册
③钟嵘《诗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92页 参考书
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②祖保泉.司空图的诗歌理论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③陈桥生《陶渊明传》中国古典诗的精品演读,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④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出版 1992年4月第1版
⑤霍松林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新1版 ⑥杜景华著《陶渊明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第五篇:道家思想对陶渊明诗作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陶渊明诗作的影响
作者 金培春 指导教师
[内容摘要]:魏晋时代道家思想盛行,魏晋人的思想大都承于老庄,陶渊明也不例外,道家思想是他重要思想之一,它对陶渊明的诗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陶诗中,我们可以体察道家的自然宇宙观;在陶诗中,我们可以寻求道家的淡泊无为;在陶诗中,我们可以探寻道家淳朴自然。
[关键词]:陶渊明自然宇宙观道家思想淡泊任真崇尚自然
晋要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陶渊明平生耽好儒家六经,又深受老庄及魏晋玄学的影响,始终崇尚自然、淡泊名利。出生名流却并非望族,祖上荣耀却家道衰落,加上身处东晋十六国的**时期,以及深受“儒玄双修”的时风熏染,这些都对他的人生道路、处世方式以及文学创作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陶渊明的思想虽以儒家为本,但一生行径却又类于道家,所以陶渊明向来立身行事,大都以道家思想为依据。
一、自然宇宙观中找寻陶诗的妙趣之所在。
魏晋时代的学者们,他们的宇宙学说大都是承自道家。陶渊明的宇宙学说来自于道家,但他又对其学说加以了探究和超载。老子道家认为宇宙是一切的本源,而万物皆由道而生,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①;又说:“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②”。但老子仅认为宇宙悠久长存,对宇宙的超源并未加以推究。陶渊明接受了道家的宇宙学说,他认为,宇宙是万物化身之所,而且永远运行不息,万物由此大化之中,生、老、死、灭,始终循环。正如他在《饮洒》中所说:“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他认为:宇宙化生万物,无恩无为,不作任何私力。人生有限,生死是必然的,不管是谁,都无法违背,从而也就否定了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的天具有惩恶奖善的能力。陶渊明在《神释》中说:“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这里的“无私力”正是道家自然宇宙观的思想,道家认为:宇宙化生万物,大公无私,令万物自然生长繁茂。这正如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③”老子崇尚自然,他认为春生不为仁,秋杀不为不仁,不以仁与不仁萦心。老子虽言“不仁”,其实正无所谓“仁”与“不仁”,自然而已。这种宇宙化的概念,深深的刻在陶渊明的心上,在他的诗文中这种影响随处可见,如:“纵浪大化中,不善亦不惧”;(《神释》)“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聊乘化验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序》)他认为只要是自然的法则,人就应该顺应其法则而生存,不喜不忧,要承天命,所以陶渊明把生死落实到随顺自然上,这样他就把自己送给了自然,同自然融为一体,正如诗文所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诗三首》)死亡身体完全的复归自然,根本用不着恐惧,正是这种生命的意识,包含着陶渊明的精神,使他看透了生死,摆脱了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烦恼,缓解了他的人生悲剧感,使他不为求生死而求仙,抓住人生有限的时间,过一种比较自然的生活。
二、淡泊任真中寻求陶诗中的精神之适意。陶渊明在诗文中主张:淡泊任真,以求精神之适意。《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他决意挂冠而去,永绝尘事,以养其真性。他又在《连雨独饮》中说:“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百情远,是忘了世情,但还没有忘天,再进一步连天都也都忘却了。但天并未离去,它体现“真”,即天真,任真才是首要的原则。“真”与世俗礼法相对应,指的就是人类自然的本性。所谓“任真”者,任天、任自然而已。他认为能任其自然之性,那么天还远吗?所有一切都在于我的一心啊。他又在《感士不遇赋》中说:“抱朴宁静,君子笃素”。君子心怀纯朴,少私欲,所以能常保朴质,常守清明虚静,由上述可知陶渊明对任真十分重视。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这样评价:“渊明少有高趣„„任真自得。”晋书《隐逸传》也说:“潜少怀高尚„„任真自得。”(卷九十四)这里的“任真”是指心性,实际上是道家养生的主要目标。
1、为保身养真而投身美丽自然。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道德经》十六章)所谓“虚”指内心无思无欲,无欲则静。凡有皆起于虚,动皆起于静,所以世间万物虽然并没有力量,但最终归于虚静。为了确保有这种真性,陶渊明对现实社会所发出的宣言,是决不委屈自己的个性。他在诗中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之三》)由以上诗句可以看出陶渊明为了确保自然之性,执着的坚守自己的情趣。因此他采取了几个方法来达到保性养真的目的。
其一、为避乱世以保身。通常乱世的人们,多数思恬退以保身,如老了在衰周之世,主张淡泊少欲,以保天真。陶渊明也处于晋宋易代的乱世,所以他也想尽力避免战乱而保持自己的天性。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中,慨叹自己生于乱世之世,为安身保性,所以“甘贫贱以辞荣”。
其二:为弃名利以保身。老了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④”。但人们常常贪图功名利禄,最终因此伤害身心,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他人,当“知止足也”。陶渊明对老子这句话领悟最为透彻,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感士不遇赋》中又说:“既轩冕之非荣,岂蕴袍之为耻。”正是他不慕荣利,弃名利如敝屣,所以他不在意人生的富贵通达,也看轻世间的喧闹浮华,他乐意和乡间老农论麻话桑,和知已谈诗说文,甚至在为饥饿所迫时,也不愿与官场俗吏委蛇周旋,或对达官践人低声下气。
避乱、弃名、弃利是陶渊明“保身任真”的一种消极途径,投身大自然才是他“养真”的积极方法。于是他选择了隐居,希望回到大自然中去。陶渊明回归到自然,并不是说明他逃避政治现实。生活中的他要不是为生计所迫,根本无心投身污浊的官场,但多次仁隐充分说明他对官场并没有兴趣,开荒田园,采摘菊花,吟诗抚琴,闲话桑麻,这种生活更让他感到愉快。“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人归隐不完全是离弃政治,而是因为诗人本身就是一个大自然的热爱者,是一个平和恬淡的君子,而归隐山林正是诗人热爱生活的体现,正是诗人身上那种文学的浪漫气息与道家的闲散生活情趣赋予陶诗的生活的美。
2、因淡泊无为而徜徉世外桃源。
道家因见社会政治黑暗,人心巧诈,于是想恢复上古的安详社会,而主张小国寡民的理想国。老子说:“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民,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八十章)无为而治,使人民恢复太古,归于纯朴。陶渊明生于晋宋乱世,道家思想盛行之际,也有复古思想。《桃花源记》一文可说是陶渊明根据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国绘制而成的一幅蓝图。老子提倡的处虚守柔保身全真的人身境界,是后代士人隐居避世的理论基础,他所描绘的“小国寡民”社会则是后代文人梦寐以求的理论基础。庄子游戏人间的处世态度和持神任已,天人合一的人格精神境界,则是隐逸文化的核心。陶渊明追求身性的自由高远和天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他受到传统隐逸文化和魏晋隐逸之风的深刻影响,他的咏史之作,赞美贤士高隐是有所寄托的,旨在抒发自己的隐居之志。他作品中的人物,已不完全是历史的真实面目,而是赋予了作者本人的理想色彩和感情色彩,赋予了任适自然,宅心玄远,超乎世俗的魏晋玄学精神。他隐居自然,期望过着小国寡民的生活,在他笔下的《桃花源记》借用了《老子》“小国寡民”和《庄子》“至德之世”的思想文化材料,然而又不是其简单的翻版和复制,它具有深厚坚实的生活基础,包含着作者大半生的隐居躬耕生活的经验和人生品味,寄托着陶渊明的生活理想。
三、躬耕归隐中追逐陶诗的自然之淳朴。
老子以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为其哲学根基,以无为、不争为处世准则,老了重在天道天然。陶渊明深受老庄思想影响,但并不沉溺于老庄,他是一个很实际的、脚踏实地的人,做县吏就有劝农之举,做隐士又坚持力耕。虽然《庄子》一书中也曾肯定过躬耕、劳动,但庄子对躬耕的意义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评价。陶渊明不仅长期从事躬耕,而且对劳动的意义提出了新的见解。“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⑤”;“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⑥”;“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⑦”,这些诗句都表明诗人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与东晋人一般多追求的虚幻和脱离现实的旷达有本质不同,其中有丰富的内涵。他认为躬耕劳动是实践自然主义的开端。他在劳动中找到了人生的乐趣。陶渊明这种用耕稼自勉勉人的处世态度,在晋代文人中是很特别的;他的求安避患,既受老庄影响,又有自己的创造。前人曾说:“陶公高于老庄,在不废人事人理,不离人情,只是志趣高远,能超然与境遇形骸之耳。”(方宗诚《陶诗真诠》)⑧
魏晋时代道家思想盛行,因此魏晋人思想皆承于老庄而来,陶渊明也不例外,他的思想纯属于自然。
1、思索人生而崇尚自然。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而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在《南华真经》中也说:“二女之游于淡,合气于漠,顺畅自然,而无容私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庄都是把自然作为至高之境。老庄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界的条件和力量,人应该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魏晋学者们都继承这一思想,标榜自然,陶渊明也不例外。他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的本性,所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小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他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的人生冲突与调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为核心,同时也是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的哲学。他在早年,也曾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激情,但兴冲冲步入仁途的陶渊明在违已交病,人命危浅和虚伪狡诈的时代中,这种激情被化为乌有,他只能选择归隐,最终放弃任何出仁的机会,一心归隐田园。而陶渊明的这一人生抉择,在一定的程度上正好是儒道思想在其内心世界的一次生死决斗。“猛志逸四海”,但愿济苍生的陶渊明,终于以辞彭泽令,归浔阳居,而终结了他长达十三载的仁途生涯,开始了他隐逸南山,采菊东篱的田园生活。总之,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是他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哲学,社会理想和美学观点。
2、追寻本性而描绘自然。
道家认为,人来自于大自然,应该回到大自然中去。他官场失意,隐居山林,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一份自我,回到自然的他,无限幸喜,他认为自己做官是“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回到自然,认为自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大自然中,他融醉于山林田园,陶醉于饮酒、赏菊,对着空中飞翔的鸟儿,望着远方屹立的青松,终于找回了自我,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对山林的陶醉,对人性归真的幸喜都表现在他的诗作之中,而这些又都通过山、鸟、松菊、酒等意象表现出来,尤其是它的飞鸟、菊花更是明确的表达了他的思想。
陶渊明归田了,从形体上、精神上都释然了,寻找到了本性诗意,生活中的陶渊明笔下的鸟可以自由飞翔,《归鸟》一诗最具代表性,“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影庇清阴。”“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性爱无遗。”“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矰``缴奚施,已卷安劳!”诗中之鸟生机盎然,跃动真纯,无忧无虑,他不必再担心遭罹罗网,也不怕在日暮时漂泊无依,它无限深情地依恋着它的树林,这是他生命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在《饮酒其五》中他觉悟的咏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其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回归到自然了,多么的快乐!王士祯在《古学千金谱》曾分析其诗说:“忽悠然而见南山,日久而是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期货人鸟,偶然相对,一片生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以其谁辨之。”陶渊明终于融入了自然。鸟日出飞林,远近觅食,象征着人生在世奔波求活,自有酸甜苦辣;鸟日落而息,象征着人的止息或死亡,回归本原,无怨无悔。陶渊明不正像那鸟心,躬耕田园,虽有时饥寒交迫,也无怨无悔。
鸟儿自由飞翔,振翅飞入云霄;陶渊明归隐田园,欣然流连于自然。执一壶老酒,采一束菊花。为肯为五斗米折腰的他却竟为菊花而折腰,可见菊花深得其心。
在中国文学中,菊花与陶渊明密不可分,一提到陶渊明,必想起菊花,提到菊花无疑在说陶渊明。唐代元稹在《菊花》中深情的赞道:“秋丝绕竹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以屋庐周围菊花环绕,酷似陶家而自豪;诗人杜牧在《折菊》中也纵情的咏道:“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采摘菊花、孤吟陶诗可以想见杜牧对陶渊明的向往;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也写道:“晋陶渊明独爱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把爱菊化为陶渊明的化身;清代林则徐写道:“谁知解组陶彭泽,采向东篱也折腰”(《又题花卉绝句之四》)《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在《咏菊》诗中也说:“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自从陶渊明写出赞美菊花的诗篇之后,菊花的高尚品德便一直传颂至今。又由于陶渊明的人格已与菊花的品性融合到了一起,所以“千古高风说到今”的已经不仅仅是菊花,而且也包含了安苦守节、傲世离俗的陶渊明;一种在自然中不为时代的尘埃而污浊的陶渊明。
隐逸山林田园的陶渊明,因其于百花之中偏爱菊花,所以在诗文中屡屡提到。《九日闲居》小序说:“秋菊盈园,而持醪磨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正文写道:“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和郭主簿》其二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读山海经》其四:“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归去来兮辞》:“三迳就荒,松菊犹存。”而《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可谓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唱,诗人远离世俗、卓然傲立的品格境界,在采菊见南山的悠然中显现无遗。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道:“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宋书·陶潜传》等其它传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陶渊明与菊花的佳话从此千口共传,流芳万世。
陶渊明何以独爱菊?重要的是陶渊明自己卓越的品行操守。诗人在仕隐之间几经徘徊,为保全本性而终归耕于田园。愤世嫉俗,憎恶黑暗官场,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修养心性,追求任真自得的超越境界。菊花的高风亮节已与陶渊明的高洁品德完美地叠合到了一起,陶渊明成了人格化的菊花,菊花也成了陶渊明安贫守道、孤高无尘的象征,陶渊明与菊花成了合二为一的关系。
当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菊花只是在抽芽吐叶,但并不舒展自己的华美;而当秋叶凋零,漫雪纷飞的时节来临时,百花多已枯萎,而菊花却不畏严寒,昂然立于风雪中,把芳香撒向自然。不在春天争美,不畏严寒绽放,这不正象征了陶渊明的那种淡泊无为、与世无争吗?
走出其诗,走进其人,我们欣喜的发现:自然界中的花鸟山水,苍松禾苗,无一不影晌着陶渊明。自然纯情的事物、人情改变了他自己,道家的淡泊无为塑造了他自己。他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境,隐居在人境;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人格,赢得历代文人的推崇;以独特自然的诗歌风格,抒写田园山水而成为“一代隐逸宗师”。我想只有在魏晋时期的那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也只有在道家文化的熏陶下,才能缔造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陶渊明。陶渊明是历史的陶渊明,是魏晋时代的陶渊明,是道家文化熏陶下的陶渊明。虽然陶渊明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形象将永远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
参考文献:
1、①老子《道德经》第42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②老子《道德经》第40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③老子《道德经》第5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④老子《道德经》第44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⑤见《陶渊明全集〃归园田居》。上海古籍出版社。
6、⑥见《陶渊明全集〃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上海古籍出版社。
7、⑦见《陶渊明全集〃移居二首》。上海古籍出版社。
8、⑧见方宗诚《陶诗真诠》转引《陶渊明诗文选评》第40页,曹明纲撰。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