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甫的生活经历看其诗歌的现实主义体现

时间:2019-05-15 08:0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杜甫的生活经历看其诗歌的现实主义体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杜甫的生活经历看其诗歌的现实主义体现》。

第一篇:从杜甫的生活经历看其诗歌的现实主义体现

从杜甫的经历看其诗歌艺术的现实主义体现

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 陈啸

内容摘要:杜甫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的风格是紧扣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发展脉络,与诗人自身经历息息相关。由此可以看到杜甫诗歌的创作经历了盛唐的豪迈气概,安史之乱的颠簸流离,经历战乱之后的忧国忧民,对社会现实的写实也由感性转为理性,以此成就了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杜甫 经历 诗歌 现实主义

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精深程度,在我国文学史上少有比肩之人。大家公认,“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因此,杜甫诗歌享有“诗史”的称誉。笔者认为,这与杜甫生活的年代和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仕途坎坷,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察人民的疾苦。也正因为如此,杜甫诗歌的写实由表及里,由感性而理性,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一、盛唐颂歌(公元712年—747年)

这一时期,唐帝国正是一个繁荣、兴盛的时代。虽然杜甫二十三岁应试落第,但正值风华正茂,抱负远大,性情豪迈,当时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青年时期的游学经历,使杜甫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其诗歌创作也是以抒发真性情与远大抱负为主。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作《望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题张氏隐居二首》、《饮中八仙歌》、《春日忆李白》等。《望岳》一诗借泰山直抒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饮中八仙歌》则通过饮中八仙豪爽洒脱的饮酒情态,描绘出一幅盛唐气象。二、十年困顿(公元747年—756年)

这一时期,正是安史之乱前的十年。因李林甫妒贤嫉能,杜甫应试落选。虽然杜甫多次献诗自荐,但没有结果。杜甫仕途失意,生活贫困,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明” 的潦倒生活。乱象的社会现状和困顿的个人处境,使杜甫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思想上发生了转变,诗歌创作逐渐从抒发个人情怀转而反映社会现实,初步形成了 “沉郁”的诗歌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丽人行》、《兵车行》、《后出塞五首》、《至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杜甫的名篇《兵车行》中的诗句,真实地描绘出百姓被驱往战场的悲惨图景。这首诗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从此形成了诗人在思想上的主要特征:写实,批判,忧国忧民。

此后,诗人创作了《丽人行》,揭露杨玉环的亲族腐朽、荒淫、奢侈的生活;写出《后出塞五首》,讽刺朝廷的好大喜功;创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十年困顿的生活使杜甫的思想逐渐趋于成熟,确定了杜甫以后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三、忧国忧民(公元756年—770年)

这一时期,爆发了“安史之乱”,致使帝国将倾,生灵涂炭。“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由盛而衰。此间,杜甫携家逃难,颠沛流离,目睹战乱惨景,亲尝国破家亡苦难,与百姓生活联系紧密,“忧国忧民”思想完全走向成熟,诗歌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写下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登高》、《蜀相》、《又呈吴郎》、《岁晏行》、《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等一系列具有爱国精神和同情人民苦难的不朽诗篇。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作者以极深厚的同情和极生动细致的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石壕村的老妇一家的苦难:“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诗人又用“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两语来表现夜深静寂、泣声如缕的悲凉气氛,深刻地写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严酷。

晚年的杜甫流离失所,最终病逝于湘水舟楫中,此时的他有着对国势衰微的忧虑,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听猿实下三声泪”,《秋兴八首》抒发了诗人对国运由盛而衰的感叹和无奈。“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五首》借对历史人物凄凉身世、壮志难酬的同情,感慨着自己的悲郁情怀。

然而个人生活的困顿也使得杜甫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更加深刻、强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自己的苦难中想到天下百姓的痛苦,希望能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场春夜喜雨道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憧憬和希望。

杜甫一生饱经忧患,颠沛流离,但始终爱国忧民,正视现实和人生,正因为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亲身经历,才能使他在文学造诣和思想境界上有更深层次的提升,达到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

参考书目:

1.《杜甫选集》 聂石憔 邓魁英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11月一版

2.张浩逊《唐诗导读》1版

3.余恕诚《唐诗风貌》第1版

4.林继中《杜诗选评》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7年12月三秦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 5

第二篇: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

一 杜甫是我国封建 时代 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了《诗经》、乐府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加以 发展 和提高。他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 艺术,深刻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国家的重大事件,描写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生活真实,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从而揭露了自开元、天宝以来将近四十年间的那个**时代的 历史 面貌,为我们创造了“千汇万状”的诗歌作品,把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有人认为像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就创作 方法 上说,恐怕不是某一流派所能够概括的。诚然,杜甫自己在论诗时就说过:“窃攀屈宋宜方驾”,又说过:“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在赞美陈子昂时也说自己“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陈拾遗故宅》)可见杜甫对于我国古典诗歌中代表现实主义传统的《风》、《雅》和代表浪漫主义传统的屈原、宋玉,都曾经给以很高的评价。同时,我们在杜甫少数的作品中,也看到他们具有浪漫主义的某些因素——或者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或者具有它的表现手法。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唐代强盛时期知识分子奋发向上、藐视一切的精神;如《房兵曹胡马》中的“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以及《高都护骢马行》中的“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等处,作者都以托物咏怀的手法,表现了驰驱沙场、建立功业的英雄壮志。这也就是他在《前出塞九首》中所明白地说了出来的“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的那种精神;在《饮中八仙歌》中,他通过对八个放纵不羁的酒徒的描写,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藐视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要求个性解放和返于 自然 的精神;在《洗兵马》中,他说:“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在《蚕谷行》中,他又说:“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在《昼梦》中,他更说:“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在这些地方,他是幻想着在没有消灭阶级之前能够消灭战争和剥削制度,出现“男谷女丝行复歌”的和平劳动的 社会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本着儒家“己饥己溺”的精神,激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理想。杜甫在上述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理想,虽然有一些是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它们无疑地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的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都是鼓舞人心的,都是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表现。

杜甫也有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品,但为数更少:如在《凤凰台》和《朱凤行》中,利用神话传说的幻想因素来创造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梦李白二首》中,通过梦境的描写来表达自己与李白的真挚友谊和对于李白不幸命运的同情。他偶尔也运用夸张的手法,如在《古柏行》中,所描写的古柏是“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这样高大的柏树在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的,但在艺术世界里,却完全可以允许它存在。

尽管在杜甫的少数作品中,或者在精神上,或者在表现手法上,曾经出现过浪漫主义的因素,但是,在杜甫的绝大部分作品中,像屈原的《离骚》,或者像李白的那些浪漫主义的名作,在精神上和表现手法上都充分地是浪漫主义的作品,却断然是没有的。他像世界文学史上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人类艺术中两个主要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因素。然而,我们如果从杜甫一生对于现实的态度来看,从他在艺术道路上的主导倾向来看,从他绝大多数作品的创作方法来看,他却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中现实主义流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对于现实主义的精神和表现手法两方面都有很大的丰富和发展。他这种成就和贡献,在我国古代诗人中是无有比肩的。二

我们考察杜甫对于现实主义的成就和贡献,是要从他诗歌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考察的,也就是从他的作品的思想 内容 和艺术造诣两方面来考察的。

为了探索杜甫对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内容方面继承了什么,并且发展了什么,需要把从《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作简略的叙述。

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最早结集的《诗经》中的作品,它们绝大多数的作者是无从考证的,概括地说,包括两类作品:一类是人民的创作,又一类是文人之作。广大人民在诗中歌唱自己的劳动和爱情,以及描写他们被压迫、被剥削和参加战争的生活。这些作品深刻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面貌,是《诗经》中较优秀的篇章。尤其是那些反映劳动人民对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的不满,对统治阶级表示强烈反抗情绪的作品,如《伐檀》和《硕鼠》等,虽然数量甚少,但由于它们揭露了阶级社会中阶级对立的本质,因而在思想质量上说,它们是《诗经》中最高的。文人之作的部分作者,或者是当时政府中卑小的职员,或者是境遇坎坷的知识分子,他们或者写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或者写爱情上的痛苦和欢乐,或者写自己被上层统治集团所排挤所损害的愤怨,他们通过对自己所处阶层的生活描写,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如《召南》中的《小星》、《邶风》中的《式微》和《北门》、《小雅》中的《正月》和《北山》等等,在数量上是相当多的。这两类作品是《诗经》中的精华,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最早的两支源流。所以,千百年来,我国进步的诗人们总是推崇和提倡《风》、《雅》,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上的方向和范本。

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是《诗经》中人民创作这支源流的延续和发展,其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自秦、汉统一 中国 以后,封建制度日益巩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在意识形态上和文化、文艺上的束缚和压制,比之封建社会的初期和它以前的时代,自然更加严密和残酷。这种情况,既会 影响 到人民在文艺创作中不能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阶级意识,也会影响到由统治阶级搜集起来的乐府民歌的本来面貌。现存的乐府民歌,大部分是经过当时政府的 音乐 机构——“乐府”收集、写定的,即使有一部分是依靠私家的传习而保存下来,但有能力养蓄倡优的私家,自然是“豪富吏民”,他们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成员。可见乐府民歌,除少数由于民间传唱所留存者外,都是经过统治阶级的审查和删改的。所以,我们所见到的乐府民歌,虽然它们多方面地反映了民生疾苦,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但像《伐檀》、《硕鼠》那样反映阶级对立本质的作品,可以说是没有的。即使人民曾经创作过这种作品,也被统治阶级在搜集和审查的时候,删除掉了。

汉代的《古诗十九首》是《诗经》中文人之作这支源流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大都是当时失意的知识分子所表现的叹老嗟卑、忧生感时、怀乡感旧、伤离惜别的感情,情调是抑郁低沉的,所反映的现实面也较为狭窄。但由于它们接受了当时人民创作的乐府民歌的深刻影响,又有它们自己的创造,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成就。钟嵘称它们是“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诗品》卷上)也是对艺术上的推崇多于对内容上的赞许。它们一向被认为是五言古诗的典范,被后来历代的作者所称誉和模仿。

建安时代的作者一方面继承了《古诗十九首》的传统,一方面又自觉地在乐府民歌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他们的作品视野比较广阔,反映了**时代的历史面貌,使我国诗歌发展史中的文人创作第一次形成了高峰——在同一时代里,出现那么多的卓越诗人,产生那么多的优秀诗篇,各人既有各自的风格,又有共同的时代风格,在我国诗歌史上的确是破题儿第一次。他们不仅抒写了自己的遭遇和抱负,并表现了广大人民的苦难。他们中间杰出的作者如曹操、曹植和王粲等都以强烈的同情描写了普通人民的命运:如曹操《蒿里行》中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如曹植《泰山梁甫行》中的“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以及王粲《七哀诗》中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野。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像这样内容的作品,虽然在建安时代诗人的制作中,在数量上并不占多数,但是,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同情人民苦难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同时,这种思想那么显著地在文人作品中出现,这也是头一次。它是这支源流在思想质量上的一个跃进。因为无论是《诗经》中的文人制作,或是《古诗十九首》,它们都只是抒写文人作者个人的遭遇,很少接触到普通人民的非人生活和惨酷命运。建安时代的作品对后代之所以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固然还有它们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和新风格的建立等方面的因素,但同情人民苦难的思想在作品中鲜明而强烈地表现,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自建安时代以后,它就在文人制作的作品中不断地出现了。

魏、晋、南北朝的作者在诗歌的体制、音律和表现技巧各方面有不少的丰富,有多方面的探索,对唐诗的发展和繁荣准备了条件,其中谢灵运和谢□等人又开辟了山水诗的传统,扩大了诗歌的描写领域,但他们对于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内容,除陶渊明和鲍照外,却很少有人做出多少贡献。陶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在这里不可能作全面的 分析,我们只从现实主义的角度上来评价它们的意义。陶渊明根据他对于 农村 生活的爱好和对于劳动生活的亲身体验,结合着乡村朴质的风貌,歌唱了劳动的意义和自己参加劳动的喜悦,产生了不少卓越的田园诗,并在《桃花源诗》中,幻想着“相命肆农耕,日人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那样和平地劳动、没有剥削的美好社会。虽然他的幻想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只是不可能实现的一种空想;他歌颂劳动的思想观点也夹杂着隐逸思想的因素;但像他那样士大夫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能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并提出如上面所说的那种理想,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种思想不可能不是对于不劳而获的地主阶级剥削制度的一种抗议和否定,这是在陶渊明以前文人诗歌的传统上没有出现过的光辉思想,比之单纯同情人民的思想在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上的出现,就思想质量上说,是一次更深刻的跃进。这也是他的田园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意义。鲍照因“才秀人微”,因而他对于社会的现实生活既有深入的体察,对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现象也往往流露出不满与不平,所以他在《拟行路难十八首》、《代东武吟》和《代出自蓟北门行》等作品中,反映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成为南朝优秀的作品。他在《拟古》第六首中所描写的“柬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反映了统治阶级对于农民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本质。陶渊明和鲍照的这些进步思想,不仅在六朝诗歌中特别显出光彩,也是《诗经》以来在文人制作中所罕见的,加以他们在艺术技巧上又都有高度的成就,所以他们就成为六朝中两位最杰出的诗人。

此外,在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上还出现过一种重要的思想,它不仅出现在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也出现在浪漫主义的作品中,那就是爱国主义思想。《诗经》中《黍离》一诗所表达的感情一向被人认为是这种思想的萌芽,因此,“黍离之思”在后代的文人制作中就成为爱国思想的同义语。爱国主义思想在我国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中得到充分高度的体现。其后少数的作者虽然在作品中偶尔表现了这种思想因素,例如西晋永嘉乱后,北中国大部分的国土沦陷在异族的统治之下。当时刘琨身罹厄运,而且在敌后担负着对敌斗争的重任。但他的诗歌主要地是表现了个人在丧乱中的感慨和愤恨,他对于故国的“黍离之思”表现得并不太强烈。又如庾信遭侯景之乱,国破家亡,而又远居异国,仕于外族,在《哀江南》等赋中表现了强烈的恋土怀乡的感情;在诗歌中,他也表现了“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和“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咏怀》)那样不甘身事异族的思想;但是,他的作品总是感叹个人身世者居多,发抒爱国思想者较少。因为他也和刘琨一样都没有更多地把个人的遭遇和国家、民族的命运以及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却主要地把国家的丧乱联系到个人的际遇来看待,所以他们的作品虽然具有不同程度的爱国思想因素,但还不能说他们的作品已经具有充分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对封建社会中阶级对立本质的揭露、对普通人民苦难的同情、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赞颂,这些都是在我国古典诗歌传统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进步思想。只有杜甫和屈原一样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民族的利益以及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结起来考察,这样,就使他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作品中充溢着汹涌磅礴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鼓舞人心的力量。我们从前人不少有关杜诗的评论,和杜甫不少有关论诗的作品来看,他的创作态度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确实受过我国古典诗歌传统中那些进步思想的影响。但是,我们决不能说:杜甫诗歌在思想上的成就仅仅是由于他熟悉这些传统的思想材料,继承了它们,接受了它们的影响的结果。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他不仅不可能成为伟大的诗人,而且他将要成为一个最没出息的艺术模仿者和艺术教条主义者。杜甫之所以会取得这种成就,是由于他既接受了传统思想的影响,又在那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里,他自己经历了严肃又广阔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他才能够继承那些思想因素,在某些方面还发展了那些思想因素。三

唐代的统治者,自开国以来,在对内政策上,不是采取由门阀贵族地主垄断一切的政策,而是采取一些比较开明的措施,从而使中小地主阶层在 政治 上、经济 上的力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他们又通过科举制度吸收这些阶层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以便更广泛地团结本阶级的力量,巩固统治。这是从贞观至开元年间一直行之有效的政策。那些中小地主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一般地说,出身都比较寒微,和普通人民有较多的接触和联系,但他们所从属的阶层在政治、经济上又受着门阀贵族地主的排挤和欺压,所以他们在政治上总是主张实行任用贤能、明刑息讼和减轻赋税等开明的措施,以利于他们自己阶层力量的继续发展和巩固。这些知识分子的政治主张,对于代表门阀贵族地主的上层统治者来说,是一种进步的力量,对于当时的广大人民来说,也是比较有利的。然而,从本质上说,他们是属于地主阶级的,他们不仅拥护封建剥削制度,而且时时刻刻希望自己能够上升到上层统治者的行列。这就使他们不可能不具有地主阶级所固有的那些反动的和落后的东西。

杜甫正是出身于这种中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在一般政治的立场和态度上说,他和他们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他幼年生活比较贫苦,像他自己说过:“少小多病,贫穷好学。”(《进封西岳赋表》)同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过着与普通人民相距不远的生活,这就使他对于普通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也使他总是希望上层的统治者能够实行开明的政治。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是杜甫的政治主张在诗歌中提纲挈领式的表白。我们还可从他的其他作品中找到这个主张的较为详细的补充。比如杜甫在《送陵州路使君赴任》中所说的:“国待贤良急,君当拔擢新。„”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众寮宜洁白,万役但平均。”又如他在《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中所说的:“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他在《同元使君舂陵行》中,把自己的政治主张说得更为完整:“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狱讼永衰息,岂惟偃甲兵!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这些就是他所设想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就是前面所说中小地主阶层政治理想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儒家的“民为贵”、“民为邦本”、对人民要“行仁政”的那些比较进步的政治思想的体现。“大庭”出自庄子《肱箧》篇:“昔者容成氏、大庭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正和陶渊明的“桃花源”的理想如出一辙。儒家的“尧舜之治”和道家的“无为而治”都是政治上的乌托邦,所以在这点上儒道两家的理想就有一个汇合点了。杜甫的政治理想在《忆昔》第二首中根据现实用艺术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这就是杜甫站在中小地主的立场所亲眼看到的所谓“开元盛世”的图景,也就是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那一理想的现实化。

由于杜甫是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和理想来观察现实,他的描写就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因为自贞观至开元的百余年间,在普通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的立场来看,决不可能没有任何灾变,而仓懔也不可能总是丰实的。然而,人口兴旺、在和平的环境里劳动、大家过着较为丰衣足食的生活,却也是广大人民所要求的。因之杜甫的政治理想对普通人民还是有利的。为了在生活上寻求出路,也为了图谋实现政治上的理想,杜甫在京城长安先后差不多寄居十年之久,并且不断向上层的统治者投诗赠诗,乞求他们的吹嘘、引荐,得到官职。这些作品虽然形式精严,文字典雅,但是内容不外是对于王公大人们的赞颂和对于自己生活困苦的叙述,甚至流露出对于功名富贵的羡慕。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小地主阶层对于门阀贵族地主在政治上的依附关系,思想自然是卑下的,并且有许多违反真实的地方,是杜甫作品中的糟粕部分。杜甫看见有些朋友当节度使幕府中的书记,自己在仕途上还没有着落,就发出这样哀叹:“夫子□通贵,云泥相望悬;白头无藉在,朱绂有哀怜。”(《送韦书记赴安西》)“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寄高三十五书记》)。他为了想得到公卿们的援引,好把自己“吹嘘送上天”(《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他不惜对李白曾经讽刺过的“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的哥舒翰,称为“今代”的“第一功”和“当朝杰”,最后还说“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把他当作自己做官的靠山了(《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这个哥舒翰,正是他在《兵车行》中所斥责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那次侵犯兄弟民族的主要执行者,也就是后来他在《潼关吏》中所谴责的“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那次败仗的主将。又如他在《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中,称颂杨国忠的爪牙鲜于仲通为“贤良”、“异才”,最后还说:“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要求鲜于仲通把自己介绍给杨国忠,以期获得怜悯。这虽然因为他迫于饥饿,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但也不免违反了儒家所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标准了。因为杨国忠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杜甫并不是不知道的。这个杨国忠就是他在同一时期的作品《丽人行》中所尖锐讽刺过的“丞相”。这些事实都说明:如果杜甫真的能够得到上层统治者的赏识和提拔,在仕途上飞黄腾达的话,他也会像封建社会中许多贫寒知识分子曾经做过的那样,在仕途上稍一得意,就会踌躇自满;稍一失意,也会消极颓废的。他任左拾遗时在《紫宸殿退朝口号》中写道: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香飘合殿春风转,花复千官淑景移。昼漏稀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杜甫勉强挤入上层统治集团的行列、接近宫掖生活的时候,他那种看皇帝的眼色行事和对于宰辅大臣的殷勤逢迎的态度,实在已经到了俗不可耐的程度。当他在仕途上预感到要失意的时候,那种及时行乐的颓废情绪也就不免见之于吟咏了: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曲江二首》)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曲江对雨》)但是,唐代自开元后期至天宝年间,对农民和中小地主比较有利的均田制已经逐渐破坏了,发展了对门阀贵族地主便于集中土地的庄园制。代表这些门阀贵族地主的力量来掌握朝政的又是权奸李林甫、杨国忠和宦官高力士这种擅权自专的人物,于是造成了政治上的腐败黑暗和上层统治集团生活上的穷奢极欲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杜甫要代表中小地主阶层的利益,抱着那种比较进步和比较正统的儒家政治理想,参加政治活动,势必要遭到不断的打击。他不断地向王公大人投诗赠诗,乞求他们的“吹嘘”,却毫无结果。就是在天宝六载应唐玄宗李隆基的诏命,在京参加 考试,以及天宝十载亲自向皇帝献赋,以期得到一官半职,也都由于李林甫的从中作梗,只得悲惨的下场。他在《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中诉说了这种打击:“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这种种的政治上的打击,使他在生活上遭到极端的穷困: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投简咸华两县诸子》)正因为杜甫被上层统治者阻挡住仕进的道路,把他踩踏在地主阶级生活的底层,使他过着和普通穷苦人民大致相同的饥寒交迫的日子,他才从血和泪的生活中清醒过来,看清像他那样出身的知识分子和上层统治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投简成华两县诸子》)他也从朋友们的遭遇中看出这种矛盾:

诸公衰衰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醉时歌》)—面是:“纨绔不饿死”、“软裘快马当冰雪”、“甲第纷纷厌粱肉”;一面是:“儒冠多误身”、“骨欲折”、“饭不足”。这就毋怪乎像他那样以儒术自任的人,也怀疑起儒家鼻祖孔子的价值了: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醉时歌》)也就毋怪他抱着对于上层统治者绝望的心情,产生了归隐的念头: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曲江三章章五句》)但是,杜甫这种归隐的情绪表白,并不像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所表现的“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那样洒脱,那样“乐夫天命”的,杜甫的表白是绝望的控诉,悲愤中仍充溢着奋发的气概。杜甫在被上层统治者在政治上压得毫无出路的情况下,他有时确也抱着像李白那样的蔑视富贵的出世思想,而慨叹地说:“富贵何如草头露”(《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过,他这种思想不像李白那样强烈而且经常地表现出来,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是儒家的入世思想。有时,他又站在出世和人世的十字路口,感到彷徨苦闷:“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乐游园歌》)杜甫的这些作品所以到今天还有价值,是由于它们通过诗人的抒情,深刻地表现出封建社会中一个正直的、有才能、有进步政治理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黑暗势力的压制下所受到的屈辱、不幸、悲辛和苦恼,并且通过他的遭遇反映出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和它所带来的罪恶,帮助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正因为杜甫过着“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这样和普通穷苦人民几乎相同的生活,他才通过对于饥寒的亲身感受,逐渐注意到一些重大的社会 问题,把视野扩展到广阔的现实生活,使他在思想感情上逐渐接近人民,树立了较进步的世界观。

杜甫既看到上层统治者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也看到了“农夫田妇”、“失业徒”和“远戍卒”等普通人民的苦难,并进而认识到上层统治者的穷奢极欲正是人民苦难的根源,认识到封建剥削社会中阶级对立的本质现象。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他这个时期写成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后《出塞》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重要作品。《兵车行》反映了穷兵黩武对于农业生产的破坏,给人民和士卒带来的无尽苦难,因此,他在《前出塞九首》中提出“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那样对待战争的正确主张,而对于“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的侵略战争加以反对。在《丽人行》中,他对于当时上层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杨国忠和他的姐妹们的奢侈荒淫的生活给以深刻而无情的讽刺。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他更揭露了以唐玄宗李隆基为核心的上层统治集团的荒淫无耻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上的:“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最后,他以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情揭露了封建剥削社会中阶级对立的本质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自《诗经》以来,在文人的制作中第一次出现的、以极概括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最光辉的思想。这以后在《驱竖子摘苍耳》中所写的:“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和在《岁宴行》中所写的“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都是这种思想的再现。不过由于杜甫晚年对人民的现实生活不如这个时期深入和密切i所以在同一思想中所表现的感情就不是如此强烈了。基于阶级对立本质的认识,杜甫在许多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进步思想,已经不仅仅限于对普通人民的苦难的同情和怜悯,而是已经接触到更深刻的内容。例如他在《三绝句》中所写的“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在《白帝》中所写的“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在《又呈吴郎》中所写的“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都已经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正是统治者压迫和剥削的结果。这比建安时代的诗人们同情人民的思想,已经跨进了一大步。然而,杜甫由于阶级出身的限制和时代的限制,他是不可能拿出彻底解除人民苦难的药方。他只好把解除人民苦难的希望寄托在最高的压迫者和最大的剥削者皇帝的身上,如在《宿花石戍》中说:“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他或者幻想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能够出现“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写怀二首》)那样“等贵贱、均贫富”的社会。自然,这是幻想而不是有效的救世药方。

杜甫自安史之乱前后至弃官入蜀这一段时间,经受着极多的忧患和极深的艰苦。虽然在天宝十四载他做过右卫率府曹参军,在至德二载做过左拾遗,但以疏救房琯触怒了皇帝,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些都是卑小的官职。他的政治地位对自己的“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固然很难施展,就是俸禄对于他的穷困生活也不能改变多少。在这个时期,他的幼子饿死了,弟妹在战乱中离散了,家小安顿在荒僻的鄜州,直系近亲都处在饥饿之中:“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得舍弟消息二首》)他在安禄山攻陷潼关后,带领家小避难北走时,既经历“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彭衙行》)的艰苦生活;当他只身通过叛军的防线到灵武去投奔唐肃宗李亨的时候,中途又被俘获,带到沦陷的长安。以后他以这样两句诗描写他陷贼的忧患:“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北征》),等到他终于从长安逃到李亨当时政府所在地凤翔的时候,已经是“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了。他在任华州司功参军的时候,又曾经到当时接近前线的洛阳来回一次。在辞去华州司功参军携带家小由秦州入蜀的途中,更是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在《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中,抒写了自己的艰苦生活和悲愤情绪: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发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长□长□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第三篇: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修改版

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

杜甫作为一位诗人成就显著,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他的影响不但表现在文学成就方面,而且表现在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思想情操、为人处世态度方面。一个人能否成功,态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思维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无论在什么恶劣的境况下,在什么特定的环境中,别的不敢说自己可以做主,但要持什么态度,自己是能拿主意的。

杜甫的人生道路是无奈的,曾有满腔豪情,但自到长安之后,厄运连连,当官仕途受阻,为民缺吃少穿。杜甫也是一个在社会上自然生存的人,有人说,在外力面前,他的人生取向有时呈软弱的表现。我们认为,这个看法值得探讨,不能因此而否定他。杜甫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以及他那永远闪耀光芒的诗篇是他的人生价值所在,其人生态度是最引人注目的问题,研究他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深入理解唐代乃至唐代以后中国文人的特点是有帮助的。

一、主张积极入世,又不失灵活变通

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知识和认知水平不同的人,态度也有不同,有的积极入世,有的悲观消极。杜甫他有着杰出的才华和强烈的报国之心且逢盛世,本能大有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却未能如愿,仕途极为不顺。杜甫受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影响,仍能积极入世,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士人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入仕,入仕不仅能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还可以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入仕成为萦绕在士人心头的头等大事。

杜甫在35岁即天宝五年(746年)入长安求官,次年杜甫参加科举考试。杜甫对那次考试本来满怀希望,没有想到的是,落入由李林甫操纵的一场骗局,金榜题名指望落空,这次考试无一人及第。元结《喻友》《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对此均有记载。李林甫怕事情败露,却上表称“野无遗贤”。这个事件对杜甫的打击是不小的,这等于断绝了杜甫通过科举而进入仕途的想法,但杜甫是一个不肯服输的人,同时又有着“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的宏伟抱负与“忧国忧民无已时,君圣民安 死方休”(张忠纲序语)的拧劲,不得不选择另一条道路即干谒来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杜甫在长安忍受冷嘲热讽,奔走于权贵之门,不管他是怎样的委屈求全,怎样的忍辱负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幸运之神还是不肯光顾。从杜甫的行为来看,更多地还是继承了孔子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杜甫在求官道路上“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令人联想起屈原,的确,杜甫在精神实质上像屈原而不像一般儒家士大夫。③“他们的那种追求理想、争取实现伟大抱负的执着精神和顽强意志却是不容轻视的,更何况这理想、抱负中还多少含有活国济人的进步因素。”体会这些诗句,确实能感到杜甫的一片直率诚挚,说明自己时时刻刻不忘记报效国家的精神和忠肝如火的情怀。他的谋仕方式具有“一次性”特点。一次失败,即不再试。要求一次比一次高,路子也一次比一次窄。他并不像许多世俗士子屡进考场,非考个进士不可,这足以说明他自视甚高,禀性倔强。直到天宝十四载,44岁的时候,才在河西县(今云南祥云附近)做了个九品的县尉,杜甫确实感到委屈,没有赴任。改任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官,与以往“窃比稷与契”、“致君尧舜上”的理想相距甚远,虽有怨言,杜甫还是不得不接受了。

谈到杜甫的人生态度,大家会毫不犹豫地说,忠君爱国,积极入世。但作为一个“集大成”的人,创作生涯从少年直至逝世时,杜甫的诗歌决不会只有一种色彩,思想也决不会是异口同声的儒家教条,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但他始终不变的是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在杜甫身上,除了这种积极入世精神,还有与之对立的隐逸成份,释道思想。在历史上,杜甫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认可,统治者需要这样一个“一饭未尝忘君”的“诗圣”,人民欢迎这样一位与他们心息相通的诗人。这让我们评说有些困难。这更说明了杜诗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隐逸思想大多皆因用世不得而产生,并且其产生有着这样的轨迹,即用世不得而转向愤世,愤世不过是徒然增加自己的痛苦罢了,于是又转向避世乃至于忘世。这在哲学上就表现为从孔子儒学走向道家庄学。”一个人要经受得住打击,用现在的话说叫“挫折教育”。杜甫是一个能够经受得住打击的人。开元二十三年,杜甫从吴越回到了巩县,再到长安去应试。这时他已经自许多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怀抱着扶危济世的愿望。希望能够考中,结果还是落第了。这次考场失意,对杜甫并没有什么打击。正像后来他所写的,不过是“暂蹶霜蹄未为失”(《醉行歌》)。无论做什么事情,良好的心态很重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石。现在流行一句话:年轻没有失败,只要亮出你自己。或许正是因为年轻,杜甫才会有处变不惊、败而不馁的可贵素质。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生存,必须具备灵活变通的适应能力。一个人的一生,总要善于调节自己,④有言道:“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首《重送严公》对自己生活的描述,虽有些悲切凄楚,但心态是好的,是正确的,对人生领悟得很透,以至于有归隐田园之意。

其实,杜甫早就有归隐田园之意。“困守长安的十年里,在杜甫的内心或所作的诗作中,主要就交织着两个矛盾的主题:一是积极追求,希望有权位者汲引自己;一是要消极避世,去过远离政治的隐逸生活。”杜甫前后两次落第,其性质是不同的。第一次是发挥不佳,属于偶然因素,第二次做了“野无遗贤”阴谋的牺牲品,属于必然因素。困守长安十年,求仕效果一般,还要蒙受一些屈辱,这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读书人来说,心理压力不可能没有。《醉时歌》、《白丝行》、《贫交行》等作品都是这段时间心理状态的描述。满腹经纶而找不到用武之地,积极进取的济世之志屡屡受挫,苦闷和激愤使杜甫经常萌生退而归隐的念头。杜甫退隐思想在陇右诗中表现非常突出。陇右诗作中尽管到处弥漫着悲伤愁苦的色彩,但只要一说隐士和归隐,诗人就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向往之情,流露出一股轻松的情致。这些足以说明杜甫人生态度是多元的,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复杂与多样。

二、笑傲苦涩的人生

我们常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总会有一些磕磕绊绊。杜甫一生就颇多悲愁,然而他却能将自己的命运融入广阔的社会人生,并且超越时空,获得了永恒。坎坷从来人人有,各人坎坷不相同。一是坎坷的内容、方式不同,二是各人对坎坷的态度不同。

我们看陇右诗中的五律《空囊》。陇右地区位处黄土高原西部,界于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结合部,自然条件独特。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携眷来到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在秦州生活了三个月左右,又移居同谷(今甘肃省成县)。在同谷住了约一个月时间,为饥寒所迫,不得不离开同谷入蜀。杜甫陇右的几个月,饱经流离贫困饥寒之苦。在杜甫的一生,759年是他最艰苦的一年,顶着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的双重压力,创作热情不减,四个月写下了《秦州杂诗》等近120首诗,差不多每天一首。《空囊》诗为:“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作者在秦州同谷生活极苦,诗即作于此时。首联写生活困顿,无钱购买食物,只得餐霞食柏。这联诗在调侃之中,表现出顽强的意志。颔联两句写囊空的原因,“世人共卤莽”等于“众人贵苟得”,卤莽,粗疏也,谓时人不分是非,自己不肯同流合污,吃苦自属当然了。颈联说的可谓一贫如洗。尾联说为了面子,所以留着一个小钱看衣袋。再有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杜甫《秦州杂诗·之一》等等,由此我们似乎看见一个年近半百而又背井离乡的老者蹒跚的身影,他口中缺食,身上少衣,身后是被战火焚烧的家园,是默默地跟随自己大半生的妻子,是至爱着的同时也爱着他的但不得不忍饥挨饿的儿女。他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几似乞丐。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被贫困压倒。在这样的困苦中,能够写出《空囊》这样笑傲生活的作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需要一点生存的智慧和勇气的。如果我们能持有杜甫的生活态度,我们便可以轻松地去承受一切苦难和失意。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依然美好。

说起杜甫,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沉郁顿挫,仁民爱物,每时每刻都忧国思君。作品基调悲歌慷慨,人生态度也一定是严肃、深沉而认真的。李白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杜甫没有。有人可能还想,杜甫会笑吗?笑得起来吗?其实不然。杜甫有一部分诗是“不以为悲,反以为乐”的悲剧式调侃。比如,河西县尉没有赴任改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之后,杜甫写了一首《官定后戏赠》:“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飚。”前面讲过,杜甫怀着从政出仕的愿望,在长安一共等了十年,十年的光阴完全可以把一个人消磨得面目全非。这段期间,他对唐王朝的政治经济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目睹了官僚贪婪奢侈的生活,目睹了最高统治者扩边政策下人民所遭受的欺压。其个人生活陷入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顿,受尽了冷遇和白眼,纵然贫困,杜甫也不愿意离去。越是见到社会凋敝,人民困苦,他越是希望有机会为改变这一现状尽到力量。我这辈子好喝两口酒,总得有个地方弄俩酒钱吧。多亏这个圣明的朝代,我才可以没有顾忌,纵情狂歌。这是话中有话。“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这是写没有就任的原因:天子脚下的京城总比天高地远的而又“凄凉”的河西县安逸一些。杜甫根本不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真是一肚皮牢骚。4 一股无可奈何的悲凉,脸上虽挂着笑,却憋了一肚子火。带着一脸沧桑苦笑的人永远不会被生活击垮。在杜诗的众多题材中,象这样从出人意料的角度表现对生活看法的作品是占有很大比例的。杜甫《狂夫》诗云:“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文化上的狂者是社会的异端,他们以不寻常的人生态度,蔑视既有时局,具有强烈的创造精神。杜甫诗歌中有多处写到自己的“狂”,“盗贼狂歌外,形骸痛饮中。”(《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等等。读这些句子,好像有听电影《笑傲江湖》主题歌“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的感受,那笑傲生死的从容,让我们身上产生一种激情燃烧的感觉。有人认为:“⑤杜甫是狂人,然而与魏晋狂士阮籍相比,杜甫的狂表现为政治上的狂傲,阮籍的狂则多表现为‘痴’,即对礼的亵渎。二者的形成均有其社会原因。杜甫亦具有闲逸情调。与陶渊明相比,陶选择闲适的田园生活是选择生命的永恒价值,而杜甫则为关心政治之余的闲适生活体验。”杜甫的酒后狂歌,笑傲当时,主要是在仕途失意和飘泊无定时的心迹表白,⑥“这个世界满目疮痍,到处是灾祸啊!”处在那么一个时代,情愿承担一切苦难,并以一种旷达的心境表达出来,表现了诗人在命运坎坷的时候不甘屈服的倔强精神,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能够品尝失败的苦涩,这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也是人生的乐趣。

三、长怀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最先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恻隐之心为仁的思想。他是通过一个人看见匍匐将入井的无知孩子所不由得产生的感情,而把这一思想指点给后人的。⑦“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恻隐之心”的基本特征是它蕴含着揪心的痛苦,是对他人的一种忧虑、担心和关切,是对他人痛苦的同情。说中国古典诗词有一半是写别离的也不过分。杜甫离别诗赠人诗很多,有部分是劝戒别人应该具有恻隐之心的。《又呈吴郎》便是,全诗为“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中。”大历二年(767年),杜甫从夔州的瀼西迁居东屯,把瀼西草堂让给刚从忠州来的一位亲戚吴郎居住。杜甫到东屯后,想起一件事须向吴郎交待,草堂西边住着一个孤苦无依的妇人,平时她常来扑打草堂前的枣子充饥,杜甫从不阻止她。吴郎来到之后,马上在枣树周围插上篱笆。杜甫得知后,就写了这首诗去劝阻,希望吴郎 也不要禁止妇人打枣才好。这是写作缘起。“又呈”是因为前不久杜甫已写了一首《简吴郎司法》的诗。首联单刀直入,揭示诗的中心。说自己在瀼西居住的时候,枣熟之后是任凭西邻来打的。题为“呈吴郎”却先写自己,既为后文劝说吴郎埋下伏笔,又与尾句“正思戎马泪盈中”呼应,表达对战乱年代人民的同情。仅凭首联两句,便可体味到诗人缠绵悱恻的情怀。仇兆鰲说“无食无儿一妇人”一句“含四层哀矜意,通章皆包摄于此。”贫穷无食,一层;无儿无女,二层;孤苦伶仃,三层;老年妇人,四层。颔联说老妇人常来打枣,不是因为贫穷哪会有这种举动呢?正因为害怕遇到主人的斥责而心存恐惧,所以对她更应该和气亲近。“恐惧”二字,体贴甚深。颈联转到最关键的问题上来。措词婉转而内容却丰富。“远客”指吴郎。萧涤非先生解释说:“妇人一见你插篱马上就提防或疑心你拒绝她打枣,虽未免多心过虑;但你一住下便插上篱笆,却也很象是真的拒绝她呢。为了顾全吴郎的面子,使他容易接受意见,不正面戳穿吴郎的意图,却反而说妇人多心,这话是说的十分委婉,也是煞费苦心的。”杜甫真是一名化解矛盾的高手,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尾联从妇人写到社会,抒发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心情,扩展了诗的思想境界。这首诗极尽曲折,说理透彻,读来亲切感人,仁者之心,跃然纸上。

杜甫是一位“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诗人,在瀼西和东屯的时候,除了“枣熟从人打”(《秋野》五首之一)之外,还常常“药许邻人斫”(《归溪上简院内诸公》),“拾穗许村童”(《暂往白帝复还东屯》),“子美于君亲兄弟,朋友黎民,无刻不关其念。”(清人吴乔《围炉诗话》卷四)。诗讲含蓄,有限的字句中饱含着作者无尽的情感,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扬杆打枣巍巍颤颤心神不安的情景令人心碎。更让人感动的是,一位在朝廷做过事的人竟然对地位最低的下层劳动妇女给予这样的同情,真是难能可贵。诗人这么怜惜穷苦百姓的生活,自己也穷困潦倒,写出《又呈吴郎》四年后,因贫病交加死于一条破船之上。恻隐之心被古今中外看作是“仁之端”,是道德的萌芽,具有证明人性善的巨大意义,值得一说的是,杜甫的许多作品都是诗人恻隐之心的体现。人常常以万物之灵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重要依据乃是人实现了对动物恃强凌弱弱肉强食生存法则的超越。杜甫对百姓的爱,还体现在他对人性中善良美好品质的发现和赞赏,用人与人之间无私真挚的感情,给残酷的战争岁月掺入了一丝值得纪念的温馨,比如“三吏”、“三别”中让人敬佩的老妪和新娘等。再看展示他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6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是杜甫五律名篇,前人曾誉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仔细品赏,觉此盛誉当之无愧。不只在精湛技艺,更在诗人博大而无私的忧国爱民之情怀。杜甫这一生,经历过无数的风雨和接二连三的病痛,几乎从来没有赢得过鲜花与掌声。翻开杜甫诗集和年谱,我们知道诗人一生大多数岁月都是在流离漂泊的境况中度过的,而其精神状态也始终处于“游”的寻觅之中,但此游并不“逍遥”。《登岳阳楼》成于诗人逝世前一年的一月间,杜甫虽年仅57岁,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已使他身体衰弱不堪,他多病缠身,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凄苦不堪,贫病交迫,来至岳阳,终于实现了登岳阳楼以观洞庭的夙愿。如此困窘,杜甫没有逃避现实,而是急国家之所急,悲百姓之所悲,恻隐之心达到了生命的端点。

杜甫把仁爱之心推广到天下苍生乃至天地间一切生命。不仅对人,杜甫还对自然物具有怜悯之心。比如,夔州饮食偏重于鱼类,“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诗人对以鱼为主要食物极不适应,对成批扑杀鱼类感到极为痛心,恻隐之情顿生。是否具有恻隐之心关系到人格的提升与完善。“恻隐之心,仁也。”而仁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根据。据此孟子说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也就不奇怪了。恻隐之心是在人的心灵中汩汩流淌的善良情感的甘泉,它滋润着人的心灵不至变得冷酷,它使人具有仁爱之心、悲悯情怀和高尚的动机。杜甫目睹村落的荒芜而心急如焚,“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然而,诗人在有生之年最终未能看到他期待的局面出现,国内军阀混战依然,人民生灵涂炭如故。“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在他的绝笔中对祖国和人民发出的最后的哀声。在中国文学史上,象杜甫那样一生为民请命,与民同悲喜、共患难,像他那样推己及人,仁民爱物的诗人又有几人?正因为人生态度中始终怀有恻隐之心,所以杜甫一直与人民心心相通,赢得了人民诗人的崇高称号,并且达到了人格的超越。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杜甫作为唐代一位十分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生态度给后人以巨大的影响。他心系社稷,胸有苍生,与人民同生死,共命运,其不朽的诗歌和积极入世、笑傲苦难人生、仁民爱物的人生态度将永远得到人们的敬仰和仿效。

注释:

①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5,446 ②张燕婴.论语.中华书局.2006.9 ③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23.④吕友仁.礼记讲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1.⑤孟修祥,董武.论杜甫之狂.湖北名族学院学报.2003(3):53—55.⑥伏尔泰.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南方出版社.2003.9.1.⑦赵兰辉.《孟子》品读.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1.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446.[2]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23.[3]刘长东.论杜甫的隐逸思想[J].杜甫研究学刊,1994(3):21-22.[4]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3.[5]孟修祥,董武.论杜甫之狂、逸与礼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3):53-55.[6]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四篇: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紫金电大汉语言文学00级

朱玉兰

杜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现实主义高峰,不仅因为他的作品有广阔题材和深刻的思想,而且还因为他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从创作方法上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形成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

为了比较便于阐明杜甫诗现实主义的若干特点,我们可以分别地就叙事诗和抒情诗两方面一谈。

杜甫的叙事诗,特别值得我们珍视。在他以前,文人写的叙事诗是很少的,叙人民的事的就更少。杜甫的叙事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现实主义特色也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充分。这有以下几点:

的高超技巧。《哀江头》杜甫叙事诗特别出色的一首,它的形象丰富多彩,而形象之间若断若续,似联不联,好像有许多话要说,却又不愿一一说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余地。苏辙关于这首诗说得好:“予爱其词气,若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之遗法。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于纪事,寸步遗犹恐失之,此所以望老杜之藩垣而不及也。”大胆略去次要情节,而强烈地表现与主题关系最深的部分,造成形象之间的跃动,再加上随之而来的跌宕顿挫的节奏,于是就得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杜甫写作叙事诗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二句说:“合字肥字,惨不可读。诗有一字而峻夺人魄者,此也!”合、肥二字所具有“峻人夺人魄”的力量,便是高度集中的结果。

救汝寒凛冽。粉黛亦解苞,衾袖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甘受杂乱聒。……

这里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小儿女的天真烂漫,而且也烘托出了他自己的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前人说杜甫“每借没要紧事,形容独至,”其实就是细节描写。

说完,诗也就结了。但在《新丰折臂翁》中,白居易在叙述那折臂翁的谈话之后,却自发议论,明白点破作诗的主旨。白诗的讽刺色彩虽然很鲜明,但杜甫诗寓讽刺于叙事之中,更觉真挚哀痛,沁人心脾。

属于幻想,但在幻想仍有丰富的形象性。在叙事诗中,杜甫寄情于事,在抒情诗中,则往往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他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譬如“这顷风定支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秋枯洞庭石,风飒长沙柳。”在秋天的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诗人伤时忧国的心情。杜甫多年飘泊于长江上下,江流、狐舟、急峡、危城,……这一切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他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些形象上找到了寄托:“薄云岩际宿,狐月浪中翻。”“星垂平野角悲壮,涌大江流。”“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五更鼓角声奄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动荡的江水、急峭的的山峡、孤清的月色、凄厉的画角,正是诗为宏阔悲壮的心情的反映。《登高》是一首非常出色的抒情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我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病独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这首诗集中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杜诗中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那急风、高天、猿啼。飞鸟、落木、长江、无不饱含着诗为对国家和身世的酸辛与愤悱。胡应麟评曰:“精光万丈,力量万钧。”这话是中肯的。再如《白帝》也集中了秋天和大江的形象: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雄浑苍劲的形象与跌宕顿挫的节奏,表现了诗为难以平静的忧愤,也反映了那时战乱时代的气氛。

另一种是只见景,不见情,《如登慈恩寺塔》:“秦川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其中便包含着忧国忧民的心情。“五更鼓角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其中也同样有着诗为跳动的激情和那个混乱时代的阴影。

在叙事诗中,杜甫尽量有意识地避免发议论,在抒情诗,具体的说在政治抒情中,却往往大发议论,担出自己的政见和对时事的批评,如“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之类,具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杜甫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的现实主义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因此在他的某些叙事兼抒情的诗中往往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洗兵马》可以作代表。诗一开始就以飘风急雨的笔调写出了太快人心的胜利形势,热情地歌颂祖国的中兴:“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铖命在破竹中。”但一面又以唱叹的语气提醒统治者要安不忘危:“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并幽默地讽刺了那些因人成事、趋炎附势的王侯新贵:“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侯王。”也没有忘记人民的生计:“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诗的结尾更通过“安得壮士挽天河”的壮丽幻想,提出“净洗甲兵长用”的希望。全诗基调是乐观的,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但又兼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王安石选杜诗以此诗为压卷,是有眼光。此外,《凤凰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都是较突出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语)杜甫和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对双子星座。杜甫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把它推上新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开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影响着晚唐的现实主义诗派,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丰碑式的为物,千年来,许多诗人都自觉的从杜诗中接受影响。

第五篇:浅谈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学生姓名:赵琳霞

指导教师:

专业年级:2011级汉语言文学

完稿时间:2012年10月5日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摘 要

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在不同的创作阶段,他的诗歌特色各有千秋。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关键词:杜甫 诗歌 人生

目 录

一、引言„„„„„„„„„„„„„„„„„„„„„„„„1

二、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1

三、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2

四、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4

五、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5

六、结论„„„„„„„„„„„„„„„„„„„„„„„„6

七、参考文献„„„„„„„„„„„„„„„„„„„„„„ 7

引 言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他都称得上唐朝诗歌的集大成者,被后人誉为“诗圣”。他的一生和他的诗歌揉合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时代。在诗歌中既能洞察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现状,又能反映杜甫的人生观,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愤慨,并生动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时代的画卷,是用韵律写成一本历史,被称为“史诗”。曾经杜甫也有伟大的抱负,壮志凌云,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仕途的渺茫,使杜甫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弊端,人民的疾苦,促使他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真实而悲壮,慷慨又悲凉。杜甫的诗歌跌宕起伏在他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 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年轻的杜甫少年气盛,虽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当时他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充满信心,抱有美好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736年),他照旧开始了又一次壮游。“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生动地反映了青年诗人在当时所具有的那种豪放的胸怀,激越的感情以及高尚的品格,而且还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望岳》诗里,也同样表现了这种格调。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作品。写作此诗时,诗人才二十多岁。“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用设问的句式自然地引出泰山来;又以自答的方式,描绘出泰山巍峨的形象。诗人仅仅用“齐鲁青未了”五个字,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它那巍然耸立、青翠欲滴而又绵亘天外的浑茫外形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者是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具的“神秀”,而后者则是形象地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在诗人笔下,这座泰山真是既神奇,又雄伟!接着,杜甫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进一步描写泰山的景色及其望岳的感受。这两句并非完全写实,乃是诗人的假想。正如王嗣奭所说:“‘荡胸’句,状襟怀之浩荡。‘决眥’句,状眼界之空阔。公身在岳麓,而神游岳顶。”最后,诗人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充满豪迈气概的诗句为全诗作结。既然诗人面对这座如图如画的神秀峰峦,仰望之中业已使人心胸舒展,神采飞扬,那么何不亲身登上这座山峰之颠,以饱览泰山的风光呢? “凌绝顶”,正反映了他的远大目光和豪迈气概。这个“凌”字用的极为贴切、传神,将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登临决心跃然纸上。这两句诗,杜甫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不仅进一步赞美泰山的雄伟姿态,而且也是以此抒发自己勇于攀登,必将腾凌绝顶的壮志豪情。从这里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年轻诗人的坚强信心和自恃态度,这也是杜甫早期积极进取思想的自然流露。

杜甫的少年正逢开元盛世,他在《忆昔二首》之二这样描述此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津津乐道国富民安、政通人和的景象,这也促使杜甫积极入世,想干出惊天伟业。杜甫早期作品留存数量很少,这些诗篇和时代的风气相一致,有着颇为张狂、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他的《壮游》诗回忆往事,自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在文学上,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那样的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可见他是多么骄傲。在与李白、高适等人交游时,他们纵酒放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也很有几分任侠之气,充满自信,带有英雄主义的倾向,而同杜甫自己后来的作品有明显区别。

二 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沉郁顿挫”,是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开始形成,而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因此,流响于刚刚过去的年代中的充满自信、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在飘零的旅途上,杜甫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这种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作倾向和由此带来的语言表现形式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了唐诗内容与风格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以后直至宋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这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杨国忠对引进人才采取阻碍的态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杜甫在长安滞留了将近十个年头,在此期间,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多方奔走,直到这年年底才得到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天宝后期,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却已处处埋伏着危机。处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年(即752年),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751),诗人的这篇长歌表现了唐玄宗好战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震人心魄的送别画面: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披挂着弓箭的士卒,夹杂在车马中,开赴边地战场。漫长的队伍旁,是众多的亲人,男女老少,在纷乱地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

送行。车马行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淹没了横跨渭水的咸阳大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原来是唐王朝最高统治者为开拓疆土,不惜用人民“成海水”的鲜血频繁地发动侵略战争。控诉之矛直指皇帝唐玄宗,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的伟大诗人,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何等地愤慨!接着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又将人们的视野从“行人”及“边庭”的眼前引向“山东二百州”的“千村万落”这一远处世界——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人烟萧条,田园荒芜,见不着男劳力,即使有一些妇女在把犁耕种,也难改变“禾生陇亩无东西”的局面。这一层是由“点”到“面”、由“近”到“远”地揭示出“点行频”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是反问句,以往人民是不敢申诉心中的怨恨的,但是现在愤怒的火焰终于喷涌而出:“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且如”二字,意思是且举一例,以见其余。一句反问,犹如一柄利刃,一下子就击中了统治者那无人耕作而还要缴纳租税的荒谬逻辑。征夫的两次反问都是含蓄的,但后一次更显得柔中有刚,义正辞严,体现出他们的恨之切,怨之重。“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的,然而无休无止的战争却把人们早已被扭曲的思想再来个弯上加弯,这就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的繁重及其罪恶。篇末进一步通过描写战场的悲惨景象来诅咒拓边战争。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行人”对这次出征的前景形象化的预测。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对“山东”大地的纵览和对家庭濒临破败的预感的描述之后,断定 “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的战争必败。“行人”这撕肝裂肺、令人战栗的“瞻望辞”,是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战争的愤怒诅咒。诗歌结尾这令人心惊胆寒、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与开头人声鼎沸的画面相对照,则更显示出“耶娘妻子走相送”这生离死别场面的悲惨。《兵车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如同一页“诗史”。说它是“史”,因为它具有“春秋”史家纪事的客观性、真实性。特别是“耶娘妻子走相送”与“哭声直上干云霄”两句与《资治通鉴》中“于是行走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记叙的巧合,则更见出其“史”的价值。此外,从“道傍过者”与“行人”的谈吐中也可见杜甫“史笔”的严肃性。“道傍过者”是诗人,但他的动作只有一“问”,且连问的内容都只字未提,这就更使诗的思想主题具有了客观性。至于“行人”的回话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也与史书中“士卒死者六万人”,“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之记载相合。

《兵车行》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寓情于叙事中。这首诗无论是第一段的场景描写,还是第二段的答话记述,都充盈着诗人“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的忧心如焚的“非战”思想感情。

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写出《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阶级矛盾,长诗极尽杜甫沉郁顿挫之风。

三 多灾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但坚决不做安禄山的伪官,虽身处乱世,却有极强的民族感情。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杜甫由凤翔(今陕西凤翔县)出发,回鄜州(今陕西富县)探望在战乱中离别经年的妻子儿女。这时,“安史之乱”发生已将近两年,唐肃宗的抵抗政权虽已进驻凤翔,准备收复长安;但局势仍非常艰难,广大人民正在饱尝着战争的苦难。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诗人秉着忧国忧民的襟怀,面对惨酷的现实,以历史见证者和人民代言人的身份,将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他诗集中这首最长的五言古体诗——《北征》。这是他的力作,堪称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史诗。诗的开头叙述“拜辞阙下”的忧虞不安的心情,用婉转曲折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郁结。杜甫当时在凤翔政府中担任左拾遗的官职。拾遗虽只是八品小官,却是皇帝的近侍,对国家大事可以进谏。在军事紧张时期,他离开职守回家探亲,必然会产生复杂的心情。因为“维时遭艰虞”,诗人更深切地关怀人民和国家的命运。接着描写“北征”旅途中的经历。在夹叙夹议的语言中蕴蓄着愤怒与悲伤。宁谧的自然和纷乱的战争局势恰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立刻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山中苦果,经过雨露,还能结出果实;而自己奔波了半辈子,又有什么结果呢?诗人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得到的只是颠沛流离。而后,诗人以经过战乱,弄得满头白发、憔悴容颜回到家中,又悲又喜地与离别经年的亲人会面了。整段文字用团聚的情趣掩盖悲凉,描写深刻而又细致。写出自己一家的遭遇,更加真切地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苦难。继而杜甫高度赞扬了回纥出兵助唐这件事。时局对敌人不利,国家命运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人民有了安定生活的希望了。杜甫宣扬这种有利形势,是为了给自己、也给同受苦难的广大人民以安慰。最后杜甫以满腔的热忱祝愿唐王朝中兴,光复唐太宗所创建的基业。诗人虽然叹息:“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繁华的景象暂时销歇,但在改弦更张之后,“煌煌太宗业”是可以“树立甚宏达”的。这的确是一首富有现实意义的战斗性的诗篇。在这战乱年代里,杜甫把他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热情,转变成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焦灼,诗中充满着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并且,他对国家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心,即使在时局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在诗篇中洋溢着乐观情绪。

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在这些诗篇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受难的人民的极其真实深切的悲悯之情。

四 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

上元元年春,杜甫离开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来到鸟语花香的成都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得到了暂时的休息,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了许多歌咏自然的诗歌。他歌咏的对象,往

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时代。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江汉》一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落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窘艰。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暗示流离漂泊。尽管如此,诗人匡世济国之心未已,忠君爱国之心不改。“江汉”句,叙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沉郁。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一样孤远。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落日”二句直承次句,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止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流落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但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这两联诗的意境,苏轼曾深得其妙,他贬谪岭外、晚年归来时,曾有诗曰:“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表明他不因政治上遭到打击迫害,而改变自己匡国利民的态度。“孤月此心明”就是从杜诗“永夜月同孤”和“落日心犹壮”两句化用而成的。“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精神。“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写道,古人存养老马,并非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其中的言外之意是: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诗的中间四句,情景相融,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所称道。

面对清风明月,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宝应二年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诗中突出地抒发了一个“喜”字,从闻喜讯,到流喜泪、观喜容、呈喜态、唱喜歌、思喜归,无处不喜。杜甫的诗一向以“沉郁顿挫”著称,这首诗却一反往日的风格,而以爽朗明快取胜。八句诗似脱口而出,水到渠成,极其欢欣鼓舞,轻快跳宕。因此清人孙沫评这首诗说:“一气旋折,八句如

一句,而开合动荡,元气浑然,自是神来之作。”除第一句叙事外,这首诗后七句全是抒情;除前两句不对仗,后六句全对仗。这种内容与形式毫无拘束地完美结合,更加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结 论

杜甫一生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但少年时代的他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只是生不逢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在早充观国宾之时未能如愿以偿。而他的“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爱国之志,又在他期盼已久的主上顷见征之时,沉入无底深渊。历史的灾难与沉重成就了杜甫,而杜甫则承载着它,使其被一代一代的后人所知晓,所明了。杜甫浪漫的绝望,只能锁定伤心的现实。他紧握手中正直的笔,注视着所有悲哀,透过繁盛的表象他看到腐败的实质,拨开历史的风尘,沉郁顿挫的诗句和着缓慢踉跄的脚步把深藏于富丽堂皇中的大唐撬上尤如明镜的万里晴空,险些把世界压塌。

当青色的衣衫再也抵挡不了朔风的吹刮,当坚毅的脸庞再也经不住岁月的蹉跎,当崇高的灵魂再也容不下战争的吞噬,杜甫满腔的爱憎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历史没留给杜甫任何一道门,即使一道狭窄的小门,而杜甫却成就了不凡。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国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他的人格魅力便得到了更艰难的提纯,直升一个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境界。贯古玉今的文人墨客中又有几人欤?

杜甫已离我们远去,淹没于黄尘古道,荒芜在烽火边城,岁月却带不走他那个早已铭记世人心中的姓名;长江有情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有一颗星,人间的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结论应与论文内容相关,是对全文的总结、提炼,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抒情。请紧扣论体,概括出杜诗特色与人生的关系。结论重写。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30页-245页

2、张忠刚《杜甫诗选》

中华书局

2009年

参考文献太少,一代大家,论者极多。

下载从杜甫的生活经历看其诗歌的现实主义体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杜甫的生活经历看其诗歌的现实主义体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曹操的诗歌看其政治理想

    从曹操的诗歌看其政治理想 中文学院1001班 谭玉香 学号 14100602833 摘要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又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拓者。他爱好文学,尤长于诗歌,就是在戎......

    从中国诗歌里看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从中国诗歌里看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在谈论中国诗歌创作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之前,我想先得看看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定义是什么。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共五则范文)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

    从中国当代诗歌反观其发展前景

    从中国当代诗歌反观其发展前景 【摘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诗歌,虽然崇尚自由的诗体风格,但那些脍炙人口,并在大众中广泛流传的,仍是以重节奏、音韵和明朗健康意蕴为主......

    从总体看十八届三中全会体现的生活与哲学道理

    从总体看十八届三中全会体现的生活与哲学道理 35年改革实践,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高超的智慧不断探索改革路径,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创造了推进中国改革大业的方法......

    从《简爱》看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谈网络英语缩略语的构词特点及用法 2 浅析美国俚......

    从《简爱》看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从管理的二重性看国企价值观的体现

    从管理二重性看国企价值观的实践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作出的选择,是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是长期积淀的产物。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