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渊明冲淡诗风看其蕴含的矛盾心理

时间:2019-05-13 13:2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陶渊明冲淡诗风看其蕴含的矛盾心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陶渊明冲淡诗风看其蕴含的矛盾心理》。

第一篇:从陶渊明冲淡诗风看其蕴含的矛盾心理

从陶渊明冲淡诗风看其蕴含的矛盾心理

摘要:晋宋时代大诗人陶渊明把田园生活题材带入诗歌中,开创了文人诗歌的新领域——田园诗。诗中平和、淡泊、宁静的意境中隐隐透出他仕官情结和田园情结在心里深处的反复交替的碰撞,表现为对人生的无奈、痛苦。

关键词:陶渊明;冲谈诗风;矛盾心理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思想和风格都极其独特的伟大诗人,其开创的田园诗隐含了诗人抱负成空的苦闷和愤懑,为了更好地解读其诗歌,笔者就冲谈诗风对其矛盾心理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陶渊明的家世和不幸的人生经历是造就其田园诗作蕴含矛盾心理的前提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

他是东晋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过武昌大守,父亲陶逸也曾做过官。陶渊明年仅八岁时,父亲早逝,少年时家境已经衰落,他和妹妹依靠寡母孟氏抚养。从小孤独的他农忙时,跟着母亲参加农耕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闲下来便在家里读书。受家庭文化的熏陶,陶渊明“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诗自娱以示其志,受魏晋来名士传统的影响,忘怀得失。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有着火热的情怀与宏大的抱负,祖辈的业绩曾鼓舞着他。二十九岁时,曾出任江州祭酒之职,目睹了官场的黑暗。三十岁那年,妻子死后,诗人更加孤独。不久就辞官回家,隔了一些时候,州里又召他去做主簿,然而被他拒绝了。陶渊明三十五岁时,成了桓玄的幕僚,不久他对朝廷失去信心,加之桓玄的篡逆,东晋政局的变化,母亲的病逝等原因,他借故辞官回归故里。之后,陶渊明又做了刘裕的参军,但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又想到归隐。

回归田园的陶渊明,因为家庭负担过重,官僚的腐化,苛捐杂税多如牛马毛,风雨的不调加之自己又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所以他更加贫困了。于是他又来到彭泽任县令,此时陶渊明已经四十一岁。上任仅仅八十一天的他真正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为此感叹,“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①。从此归隐终身不仕。

陶渊明五次的出仕和归隐,原因出于两方面:最初一次出来要奉养老母,最后一次出仕是因为抚养子女,而中间几次的出仕是满怀远大抱负的。陶渊明辞官归隐是痛苦的,他一次次目睹了官场的黑暗,自己的宏伟理想不能实现,其内心不是单纯的平静,而是心灵深处矛盾冲突之后看似的平静。陶渊明的归隐,不仅是逃避世俗的独善其身、洁身自好,更是有意识追寻人生的真谛,以自己的行动为这个黑暗污浊的世界留下一线光明和正义。

陶渊明在中国诗人中是最有思想的诗人之一,主体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兼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年轻时的陶渊明并非恬静平淡,有着读书人的“修、养、治、平”的立德立功的思想。然而岁月的磋砣,现实的黑暗,让陶渊明领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他没有被外界现实迷乱,把对世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不满隐寄于诗歌之中。其田园诗作中充分表现他归隐后内心的苦闷和愤懑。

二、陶渊明创作的《归田园居》,诗中把田园风物,稼穑生活和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有机融入诗中,自己也成为诗中的一员,充分把自己的矛盾情怀在田园冲淡诗风中表现得深刻、含蓄。

陶渊明自辞彭泽令之后第二年春天,写下了《归田园居》五首名作,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分为三段,前八句为第一段,追叙误落尘网最终返归田园,说明诗人个性与仕途的冲突。“适俗韵”即,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这是诗人从来没有学会的东西。作为真诚率直的诗人其本性与淳朴的山林,宁静的自然有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年少时的诗人,曾想出去做一番事业,但发现官场的虚伪,淳朴风气已消失,做了官却不能保守节义,于是他选择回归田园。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接下来诗人连用了三个比喻:以“尘网”喻肮脏无聊,束缚人性的官场。以“羁鸟”“池鱼”喻误入尘网的诗人。“方宅十余亩”以下八句为第二段描写回归田园的优美宁静的风光。有近景,有远景,动静结合。诗人将平平常常的田园风物絮絮道来,一一展现:田亩、草屋、榆树、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一经诗人点化,增添了无穷情趣,蕴含了诗人回归田园的欣喜深情。最后四句,直抒胸怀。表现了回归田园的诗人生活悠闲,心情愉快,和开端两句呼应。诗人把平和散淡的田园风物和自己在官场的亲身感受,有机融为一体,隐寄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满怀抱负的他离开官场,难道不是对当时社会现实批判和控诉吗?作者写田园景物并非仅为了写景而写景,是为了反衬官场的无比丑陋。面对这个污浊不堪的社会,他内心是极其苦闷的,只能归隐田园。从这首田园诗歌可见诗人对抗官场和世俗的勇气,诗人将其内心的悲愤含蓄地融入诗中,他虽然无力改变现实,但是内心是极其悲愤的。由此可见他的归隐,他的田园诗,并非仅仅描绘诗话的田园仙境,而是寄寓诗人无限的伤悲。

《归田园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常恐露霰至,零落同草莽”。进一步写出自己只是隐居山村的古农,住在如此与世隔绝的山村,世之盛衰已不用再谈,只能谈自给自足的桑麻之事。每日所想的事,也只是桑麻生长状况及黎庶之命运,唯有担心霜雪早至,使我不能得到如期的收获。这首诗侧重对人际环境描写。在这种幽静的乡村,只谈与桑麻及黎庶的生长和作者内心曾拥有远大志向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平和淡泊的田园诗风中隐露出作者内心的苦衷,要造福于社稷黎民,官场又如此污浊,壮志难酬;要隐居山野,无所作为内心实难平啊!

归田园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初归田园参加劳动的新鲜感受。他的劳动感受与普通农民不能等同看待,包含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沉思考。这首诗宛如日记,寥寥几笔,简洁形象地勾画了诗人如诗的劳动场景:皓月当空,劳作一天的诗人荷锄归来,乡村的小路旁野露沾湿了诗人的衣裳„„其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说明了陶渊明为了保持纯洁的志愿,高尚的人格,宁可选择辛苦的乡野生活。一代文人本应大展宏图,然而残酷的黑暗官场,让诗人望而却步,于是作者痛苦地归隐了。陶渊明把这种痛苦有机融入自己的诗歌作品中。这也正是陶渊明能从极其矛盾的心理中得以解脱出来的原因。由此,创作了这样意境极其优美,内涵尤为丰富的田园诗篇。

这首组诗在优美、宁静、如画的画卷,凸现的是一代文人在长期的出仕与归隐思想矛盾斗争之后,为了保持高洁,最后选择归隐的伟大人格。

三、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

这种艺术境界正是作者矛盾心理的升华,最具有代表性是《饮酒》组诗。《饮酒》组诗共二十首,也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后写的。诗作中平和淡泊,与世无争,心与自然泯一的诗风,更是诗人完全看透社会,把自己一生的辛酸,矛盾巧妙隐藏诗歌之中的结果。

这组诗,虽然以“饮酒”为题,可里面不是仅说喝酒的事,而是讲述人生的很多哲理。“酒”既是一种“饮食”,又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麻醉剂”。深知自己的言行都是别人无法理解的陶渊明只能把自己从儒家思想出发的报国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种种不满完全寄托于田园的宁静,冲淡的诗风之中。

《饮酒》诗的开头有一篇序文“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比较明确地交代了组诗的创作背景。这是冬季农闲而夜已渐长的时候。诗人“闲居”时反而“寡欢”可见精神上诗人是孤独的。农事的稀少,漫漫的长夜,诗人如何排遣那些忧伤呢?只能独自一人,对着自己的影子干杯。“醉”是一种解脱,陶渊明的这种是在黑暗官场壮志难酬的“醉”,虽醉犹醒,醉了仍能写诗。从这篇小序和二十首《饮酒》诗,让我们看到一微醺的,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形象,他是多么忧伤啊!

《饮酒》组诗其一是“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这一首诗是诗人对人生观的思索,独自一个人喝着那些送来的酒,想起同酒一起送来的“忠告”,边饮边思考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他明白了人世间的盛衰、祸福进退的更替代谢的大规律,决定放弃官场的利禄,在家种田,即使妻儿一同挨饿受冻也罢!他不能因为贪图眼前的荣华而违背自己纯洁的本性。由此可见陶渊明内心的很多思想、很多情感,都是没有人体会和理解的,只能用酒来渲泄自己的心声,排遣孤独。

《饮酒》组诗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是最能代表陶渊明的冲淡之美的诗,从诗中可见他人格的升华。

其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虽然把草房子盖在尘俗世间,但只要心静,照样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因为门前既然没有了车马的喧哗,从而远离了官场的黑暗的竞逐。诗人矛盾的心理得以解脱,人格也升华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人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两句妙语惊言写出了诗人对丑恶黑暗官场的鄙弃。这是诗人心灵对烦嚣氛围的一种阻隔,对外物的一种过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面写景,实则是诗人与山融为一体。“菊”高雅的象征,更是诗人峻洁人格的象征。“悠然见南山”则是一种超越,一种精神上的飞跃。“见”用词较妙,可见诗人追求的并非是物外之物,而是象外之象。

“天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南山外还有什么呢?在这美丽的黄昏,三三两两的飞鸟,相互作伴都飞了回来。鸟回林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归宿,宁静充实而完美。那人呢?诗人孤寂的心灵与自然冥会,若有所悟。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在这幅如画的黄昏美景中,这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修、养、治、平”建功立业的理想已成梦,也不必再为自己辩白,把自己内心的矛盾寄寓山水罢!

这种首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充分表现了陶诗冲淡、自然、和谐的境界。诗人以最为淡泊,几乎接近“无我”的心境体悟自然,完全进入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这种物我两忘,人与自然完全融合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也正是诗人看清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却又无能为力,于是在世事混乱中追求的一种境界,这可以使他在这个社会剧烈的动荡不安中所产生的矛盾和紧张的心理暂时缓解。

从陶渊明《饮酒》整组诗可对其半生的坎坷经历和社会的动荡,黑暗有较全面的认识。世事的衰荣与自然界的春秋寒暑四季转化一样,都是人力无法改变的。诗人傲立于世,以“菊松”自喻,针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过去进行反省,终于从痛苦的心态中解脱出来,用平和散淡的心去感受外物。因为污浊的现实,出仕也是一路迷茫,玷污自己的人格。陶渊明并非真的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变化,其实是一种无奈。

在这样的社会里,面对世事的艰难,善良的人良心被蚕食,一心想造福社稷和黎民的他在如此的官场怎会有所建树呢?正如萧统《陶渊明传.序》说:“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欢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

诗人的归隐,是为了坚守自我的节操,是经过多次反复挣扎后退居田园,是量力而行的。他深知旧友零落,世无知音,只能在贫困和田园间孤寂地了此残生,这还有什么人再比他更悲伤的呢?诗人把满腔的悲慨融入冲淡的诗风中,隐寄寓山水田园之间。

陶渊明一生以辞彭泽令前后为分界线,前期他不断在出仕与归隐两条路上徘徊。后期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临终前的《自祭文》“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这是诗人对黑暗社会造成自己抱负成空的叹息。由此可见他的人生是平淡的,当然也是悲壮。

总之,陶渊明的一生是坎坷的,他对田园诗的创制和冲淡之美境界的创造,②在我国文学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陶渊明田园诗之所以“静穆”之伟大,正是他超越了:“金刚怒目式”的社会主体性表现出的境界,是当个体与实现保一定距离所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诗意气质。

陶渊明田园诗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钟嵘说陶渊明“文体省净,殆长无语”。可见他诗的魅力完全以性情中自然流露出的语言,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

作为一千五百年后的我们,仅仅把陶渊明称为“隐逸之宗”是不确切的。其实他一生有强烈的追求,希望有用于世,但又反对无谓的角逐,反对徒慕虚荣,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不与强权合作,仁慈爱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系统。他宁可固守贫困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奉行自耕而食,不屑向他人屈膝折腰,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

陶渊明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对后世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归纳为一个“真”字,即——性情自然说。诗歌中把自我融入大自然,但现实总是不能回避的,他的思想偏重于现实,这种偏重于现实与超脱现实的相互矛盾铸成了他心灵的苦恼。陶渊明所面临的人生,几乎没有出路了。人永远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细胞,离开社会独立生存,就会陷入孤独和空虚的境界。陶渊明一方面归隐田园让自己的身体投入大自然或农田中去感受这种物我一体,平和散淡的田园之美;另一方面,诗人又陷入极度的空虚之中。陶渊明的思想矛盾之中所谓的事业也是不具体的,清晰的内容,但总与现实的“功名”重合。陶渊明的“性情自然说”只有在脱离功名的领域才能实现,但现实又这样,脱离了“功名”,同时也就脱离了“事业”③这正是他一生痛苦的原因。

陶渊明的一生就是在“自然”和“理想”间挣扎,他的田园诗中平淡质朴中流露哀怨,表明自己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其实内心深处陶渊明是寂寞的、矛盾的。封闭型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给想冲破它的人们一个机会。陶渊明只能把满腔抱负化为诗歌,把自己的理想寄寓山水之间。

陶渊明田园诗作平和冲淡的诗风融入他清高、洒脱、质朴直率的品质和对现实的沉思的矛盾心理。其人格精神和不朽的诗篇为后人筑起了不朽的精神家园。

注释

①陈桥生《陶渊明传》中国古典诗的精品赏读,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8页

②萧统:《陶渊明传》,见张岱年主编:《传世藏书·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海南国际出版中心1995年版,第三册

③钟嵘《诗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92页 参考书

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②祖保泉.司空图的诗歌理论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③陈桥生《陶渊明传》中国古典诗的精品演读,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④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出版 1992年4月第1版

⑤霍松林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新1版 ⑥杜景华著《陶渊明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第二篇:从《人生》看路遥的矛盾心理

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爱情描写的悲剧情结

作者:小5 日期:2007-2-19 20:48:00

当路遥踩着陕北高原的山丹丹,一身黄土,一路悲歌地步入文坛时,谁也不会忘记,他是以诚挚表现人的苦难情怀而获得整个文坛的青睐。在《平凡的世界》史诗般壮阔的长卷中,“爱情”这一美丽的词儿,充满了瑰丽的芬芳。他以特有的敏锐与激情,真实而富有特色地描写了黄土高原城乡交叉地带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在情感的旋涡中所有人的个性和世界观逐步凸现嶙峋起来。路遥曾经感叹:“雪夜之中,依偎在街角的恋人是最幸福的,也是最让我羡慕的!”读路遥的小说,便能看见这样的爱情。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无一不充满了人性的张力和悲凉的美丽,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正月里冰冻呀立春消,二月里鱼儿水上漂,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

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读《平凡的世界》,每个人物都给我不同的感觉。但孙少安和田润叶的爱情悲剧让人惋惜更添无奈。孙少安和田润叶是典型的青梅竹马,两人好的就跟一个似的。在家庭状况差别还不是很大的时候,他们有着天下最美好的童年,一切都那么至真至善。“村里不光是娃娃,就是村里有些大人,也开过他们的玩笑,说她是他的'媳妇’。可是真正懂事的时候,就知道这的确是个玩笑。村里人以后谁也不再开这样的玩笑,甚至忘记他们还曾开过这样的玩笑。”是啊,巨大的家庭差异葬送了田园诗般两小无猜的爱情。

当田润叶给孙少安手里塞一封短信表露心迹,羞涩的跑开的时候,悲剧的种子便在此扎根了。这是在农村走集体的年代里,孙少安一贫如洗、小学文化、在生产队里种地,田润叶“干部”子弟、在县城教书——尽管不是什么大干部,也不是什么大城市,但是在当年的农村,孙田二人的差异无疑已经太过显著了。孙少安不能不从被瞬间的幸福冲击的空白头脑中回过神来,诚惶诚恐起来。润叶是个好姑娘,少安不会不动心,但是润叶又太好了,好到少安不敢接受。“一个満身汗臭的泥腿把子,怎么可能和一个公家的女教师一块生活呢?”生活的反差使“他不能答应和这个爱他的也是他爱的人一块生活!”他理智而又现实地斩断了这段一度令他万分牵挂的爱情。他逃避了,甚至不能给润叶任何解释,悄悄的、迅速的迎回一个门当户对的山西媳妇——贺秀莲。

我要赞叹田润叶的勇敢和思想的开放——这也正是一个立足于传统农村女性的美德,又受过现代文明洗礼的知识女青年的品质。田润叶对于孙少安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她的社会地位而改变,她的内心充满了热爱,是年轻人的爱,是真爱。问题出在孙少安的身上。这个人有一定的积极性,思想也能站在时代的前面,这里指的是他在工作这一方面的思想,但是,在对与爱情的看

法上,他还是比较迂腐。还有着一种农村人的想法,他认为自己配不上润叶,就因为润叶和他的社会地位不同,他辜负了润叶的一片痴情,辜负了她的苦苦期盼,是他把她向不幸的婚姻面前推近了一步。就这一步,让田润叶走上了另一条悲剧之路:和自己不爱的李向前结了婚,开始了一段不幸福的婚姻。田润叶的悲剧还在于她的婚姻是政治婚姻。嫁给李向前,也只是在被孙少安拒绝和考虑到自己的“二爸”田福军的政治因素的情况下作出的决定。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今天,这种政治性的婚姻还是存在的。

田润叶苦苦追求着孙少安,但城乡文化经济的悬殊注定田润叶的浪漫必然会被孙少安的现实所击碎。田润叶很无奈,她的抗争几乎无还手之力,她不是与一个人命运的抗争,而是在与传统的陈旧观念抗争,最终酿成家庭悲剧。使她不得不接受现实,屈服于社会。但是,请让我们原谅孙少安吧。他没有足够的精神力量抗拒来自社会和双方家庭的阻力,他不能跨越社会主义铜墙铁壁般强硬体制下的等级观念。更重要的,囿于文化程度,他没有同润叶对等的思想人格,这也是润叶爱情悲剧的根本根源。我们不得不感叹她所托非人。

田润叶的可贵之处在于,她虽然不爱李向前,但是当李向前出了车祸,她立刻来到向前的身边,勇敢的承担起了为人妻的责任。从残废的边缘救回了李向前绝望的心。这个家庭终于“正常”了,这多少减少了田润叶的悲剧,是家庭弥补了爱情的亏欠。至于孙少安,拒决了田润叶娶了贺秀莲后,迈上了为家庭而奋斗的生活道路,他的这段人生过程不亚于一场改变命运的革命,然而就在事业有成时,跟着他吃了一辈子苦的贤慧妻子却得病离开人世,这天人永隔的结局更另人扼腕!

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赛,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赛,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耐赛,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赛。

较之孙少安与田润叶“平民式”的爱情,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则带有浓厚的现代意味。他们两个都受过较为高等的教育,在精神和思想上总是能够达成契合。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的孙少平,他时刻能充满激情、充满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高干家庭出身的田晓霞美丽大方、才华出众。她深深地热爱着她这个“掏炭的男人”。这个“掏炭的男人”也敢于向也靠近。然而,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性的结局。作为独立的人,田晓霞和孙少平之间是平等的,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人生追求,共同的性格特征。作为社会的人,一个是领导的女儿,一个是山沟沟里农民的儿子;一个是省上的大记者,一个是掏煤的工人。社会身份的巨大差异注定了他们走不到一起,孙少平学生时代的清苦,在他人生发展的历程中留有深刻阴影。尤其是郝红梅对他的感情背叛,使他的虚荣心遭到挫折,田晓霞的出现就像一道闪电照亮了孙少平的生活。在他的读书道路上,田晓霞曾给了他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今,读书使他拥有了广阔的思想,生活的苦难使他深刻的体味了人生,田晓霞的爱情给了他奋斗的力量。

从阶级的观点看,他是一个农民工,而田晓霞是中共高官之女、大学生,他们俩的爱情即使放在当代也是震动世俗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简直惊世骇俗。然而孙少平与田晓霞跟他哥与田润叶的关系有质的不同。孙少平与田晓霞具有对等的思想人格,少平甚至有着比晓霞更深刻的人生思考。这使得他有勇气,有能力面对田晓霞的爱情。简·爱告诉罗彻斯特,作为一个人,我与你是平等的。孙少平也一定有同样的想法。田晓霞也不同于润叶姐,她热烈、勇敢、顽强,敢于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爱情上,孙少平是被动的,他没有追求,他不敢追求,尽管在他的意识中有着爱情的渴望,赤贫使他放弃了爱情的奢望,经济界定他的爱情萌芽,他只能去追求施舍来的爱情,他对田晓霞纯粹是占有的满足,根本谈不上是爱情,在田晓霞这个被描绘得近似于完美的女孩面前,经济文化地位的禁锢,他怅惘着、迷茫着、混沌着,盲目地顺应着田晓霞的指引,孙少平对爱情的无奈,使他很清楚田晓霞对他只是一个青春童话,离开他是最终的必然,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孙少平眷恋着田晓霞这种对城乡差别强烈的好奇心和喜欢刺激、崇尚冒险的个性,盼望着田晓霞的这种青春冲动能使他实现自卑的爱情。没有尝到滋味的孙少平敏感着、矜持着,他害怕田晓霞离他而去使他难堪、使他沮丧、使他失去人生追求,而他又怕承担爱情责任,无力对爱情负责,当田晓霞一次次向他示爱时,他逃避着,用逃避的方式企图延长爱情的终结点,延续这场不平衡的爱情游戏,折磨着彼此的青春。使《平凡的世界》落入沉重的囚枷,使作品处处迷漫着郁郁的压抑和沉闷。

田晓霞在日记中这样写首:“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已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溶和在一起——完全溶和在一起的共同斗争!”孙少平与田晓霞,从相见、相知到相爱,完全印证了上面的话。他们幸福地爱恋着。

然而两个人从爱恋变成婚姻时,我们不得不重新提及一个词“门当户对”。看看孙、田二人的门户,我们不禁大吃一惊。孙少平是一名挖煤的工人,田晓霞是省委副书记的千金小姐。差异之大惊世骇俗。两人的感情基础,毫无疑问是牢固的。但是,恐怕连作者本人也不能够说明二人的关系能够走到哪一步。爱情是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事。爱情既不是婚姻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婚姻的必要条件。在社会与时代的滚滚洪流里,依靠个人的力量能否屹立不倒?显然作者也无法为他们安排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不能也不忍拆散他们的爱情,那么,只有一个结局。作者将孙少平热爱着的、他自己热爱着的、读者热爱着的田晓霞投到洪流里去了!美丽、可爱、勇敢的田晓霞死掉了。她的死是偶然的,但对于孙少平的命运是必然的。古塔山后,芳蓉宛在,杜梨树下,倩影犹存。而少平,终于在伸手可及之处失去了他有爱情。这是孙少平的宿命。是孙家兄弟的宿命。是双水村的宿命。是中国农村的宿命。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结局,究其实,仍然是城乡的差距与现实的冲突。当省报记者田晓霞来到大牙湾看普通矿工孙少平时,虽然孙少平内心依然汹涌着澎湃的热浪,但冰凉的潮流也不时从心中湍湍而过。“井下生活的严酷性更使他感到他和她相距有多么遥远。他爱她但他和她将不可能在一块生活——这就是问题的全部结症!”为了遵循现实制约原因,作者只能将田晓霞的生命终结于一个偶然的水灾之中。问题的实质不在于这段“情结”是作家生活经历的心理折射,而在于这复杂的情结潮流中,涌动着深沉的历史内涵:正是历史的逆转,拉大了现实的距离,扩

大了城乡间干部与农民的生活标准,吞噬了农民向往幸福的生活理想,才近使他们不得不挣扎在贫困与屈辱之间,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悲剧是崇高的诗,是冷峻而壮丽的美。在历史的交替中,无论是新事物的诞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都含有强烈的悲剧性。在读《平凡的世界》中孙氏兄弟的爱情故事,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被一种悲剧气氛裹挟着,几近艰于呼吸视听地步。孙少安躲躲闪闪逃离田润叶,孙少平无可奈何选择惠英嫂,无不展示了青年人的爱情与民族文化、民族心态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爱情悲剧,来自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和作家的悲剧审美体验,正是在客体与主体的相关契合中,孕育出苍凉、悲壮的人生和沉雄、崇高的悲剧美。这些悲剧真实地反映出历史前进的艰难与痛苦,表现出作家的清醒和冷静,以及在一声声苍凉的喟叹中主动承担人类苦难的悲剧和情怀。

纵观路遥小说中各主人公的爱情经历,我们不难看出,悲剧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所有悲剧的酿成是客观环境和主观意志共同作用的结果。

悲剧来源于社会生活中新旧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

从建国初到1976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政治运动及计划经济的束缚,中国经济在曲折中艰难前进,经济结构严重失调,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民生活贫困不堪。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建设。在历史转折时期,一方面要摆脱沉重的历史阴影,开辟新的征程,另一方面,旧的生产体制、思维方式仍然制约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社会形态、生活形态、思想形态千姿百态且又交叉渗透,形成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的局面。”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平凡的世界》讲述着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她展现了社会转型时期整个民族精神上的蝉蜕,描写了普通劳动人民面对转型的困惑与思考,揭示了转型期新旧力量的艰难更替,勾勒出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在这座“城乡交叉”的立交桥上,他们曾经彷徨,也曾试图迈过无形的屏障,向通往城市的方向前进;在这座立交桥上,孙少平与孙少安分野,一个人走向城市,一个坚守土地;孙少安与青梅竹马的田润叶无缘携手走向幸福的生活„„城市和农村就是相互交叉的两座桥,它们在社会生活的某个点上可能汇合,但终究是两条不同的路,孙氏兄弟的爱情经历就是这种矛盾下的牺牲品。这种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生事、物新生力量的悲剧。“它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即使人悲痛、同情、深省,又肯定正面社会力量的正义性、合理性,并激励人们为消除千万这种悲剧性的社会根源而努力,为历史必然要求得到实现开辟道路。二是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当旧制度作为现存的世界制度同新生的世界进行斗争的时候,旧制度犯的就不是个人的谬误,而是世界性的谬误。因而旧制度的灭亡也是悲剧性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孙少安才“不敢”高攀已成为“公家人”的润叶而选择了与自己地位相当的贺秀莲。而田晓霞的殉职,也为孙少平的爱情悲剧变为了现实。如果田晓霞没有死,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于他们之间,结局仍然是个悲剧。可以说,孙氏兄弟的爱情故事,恰恰是在这个时期里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在新旧力量的冲突下,思想困惑、矛盾的最终表现。

作家的悲剧性生命的体验

路遥从自身悲剧性的生命体验出发,形成了他小说特有的悲剧意识。“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本息于它的枝头就不会情不自禁地为此歌唱。”可见路遥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而是一个生活的不幸者,是一个情感的受伤者,也是一个思想的敏锐者。他在短暂的生活旅途中领略了人生的苦难,并把个人的人生经验上升为艺术的生命体验,把生活中最富有诗意的部分抽取出来,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他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在这潜意识的影响下,路遥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而田晓霞的殉职最能体现路遥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和领悟融入到小说当中:一方面是他对现实世界有着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另外,这与当时路遥本人婚姻走向悲剧是不无关系的。作家从自己的婚姻生活体验中意识到,尽管当初如何相濡以沫,但家庭背景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活习惯、理想追求、文化心理等等差异都是现实婚姻生活所要面对的,在对田晓霞命运的安排上,一方面是作家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寄予和向往,折射出路遥对理想爱情追求的浪漫主义情怀;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路遥立足严峻的现实生活,对“大学生嫁穷汉”的婚姻并没有足够的信心。由此可窥见路遥心理的自卑情结,及由此而生的矛盾心态。所以说,田晓霞的死亡是必然的。

综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把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作为自己小说创作的重要目标,作者的生命体验和支配人物命运的社会矛盾冲突,孙少安、田润叶,孙少平、田晓霞在黄土地上经历着一幕幕的爱情悲剧。“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路遥通过作品中人物的爱情悲剧展示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变迁、历史命运。并且更生动地向读者昭示出改革农村落后的现状已成为刻不容缓时代问题,成为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作家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生动体现

第三篇:从《自祭文》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陶渊明委运乘化的生死观

——以其《自祭文》为例

提到东晋文坛就不得不提及巨匠陶渊明了,在经历了西晋的战乱纷争和政权的南迁后,偏安江南的闲适之心在士人心中日渐增长,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激情和斗志,开始游历山水之美,品吟人生之趣,把玩老庄之妙,“言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之风笼罩文坛。在这种状况下,陶渊明的出现可以是凿破东晋诗坛沉闷的谈玄风气的有力一锤!也许对于那个时代而言,陶渊明是孤独的、是不入主流的甚至是不被世人认可的,但是正因为他特立独行的人格造就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他开创的田园诗,使我们认识了一个朴实、充满着浓郁生活气息的世界。从此,诗人的创作方向和创作题材得到了拓展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山水诗的出现。然而,后人的赞誉并不是陶渊明追求的人生目标。陶渊明在其《自祭文》中以超然豁达的心态审视自己的一生,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寓理于辞,其中不可忽略的是文中直接表露出陶渊明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亦有着独特的看法。他将对死亡的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之生死应秉承的顺其自然、委运乘化的生命哲学观。

一般认为《自祭文》写于宋文帝(427年)的九月,也就是陶渊明去世的前两个月。元嘉四年五月间曾有瘟疫流行,备受饥寒煎熬、折磨的诗人早已羸弱不堪,在写下《自祭文》的两个月就后与世长辞了。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绝笔诗文通常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情感的,人在弥留之际的言辞是恳切的、真诚的。陶渊明在《自祭文》对自己的一生做了简单回顾。了解陶渊明的人就应该知道陶渊明的一生仕途“四入四出”坎坎坷坷,迫于生活的压力本想安稳舒适的做个小官,但官场的腐败和世情的虚伪最终还是不能令其忍受,毅然辞官归隐,谱写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尽管辞官以后他的生活更加地艰苦,但是即使到了乞食的地步他也不愿再踏入仕途的泥淖同流合污。也许在世人眼中看来他是糊涂的,但是这正体现了陶渊明的真正人格。在《自祭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陶渊明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之词,反而以达观的态度自视,做到了“餘今斯化,可以無恨。”在他看来,能以自己的本心活着已然是最幸福的事,他的一生也就没有了遗憾。

生死有命!他的心中是没有生死轮回和鬼神观念的。正如他在《自祭文》中提到:“茫茫大块,悠悠高吴,是生万物,余得为人。”人是在世间阴阳二气的调和下自然生成的,并不是所谓的鬼神创造,人因时而生,因事而去体现的是自然规律。另外,人寿命的长短也是不以人或鬼神的意志为转移的,即所谓的“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他在简短的300余字的文章中告诫了后人一个受益终身的道理——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享受当下,珍惜现在。不要愚昧的认为还有来世,人死后是“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来也

空空,去也空空„„这种思想与当时东晋社会上盛行的炼丹服药、追求长生、崇尚神仙的风气无疑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别人认不认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死前如此,对于死后何如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殷切地叮嘱亲戚朋友为自己薄葬,不必大动干戈。当时的一些大臣或权势之人的奢侈造墓行径陶渊明是不齿的。陶渊明认为人的死亡是自然的回归,追求的是灵魂的安宁。不起坟、不植树,灵魂与旷野山林同在,真正做到毕生追求的与山林同在。至于生前和身后的赞誉和谩骂也就不顾及那么多了,所谓“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人活着就够艰难的了,死又算的了什么呢!全文洋溢着一位智者和通达者才有的乐观主义情怀,它不依附于任何外在,只求自然本心,而这样的思想则是真是属于陶渊明的!是无法复制,不可比拟的!

或许在现今人看来并不是十分认同陶渊明的处世之道,但是他身上的人格魅力和刚健的品格却成为后世文人的一个典范。我一直坚信“人不可一日无志”,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无限地接近自己的胸中之志恐怕是人之立世之本了吧。至于陶渊明对生死的看法,那就见仁见智了,我想陶渊明也不会介意世人的毁誉之词的!

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

王娜

第四篇:从陶渊明的人生经历解读其诗作

从陶渊明的人生经历解读其诗作

摘要魏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中国诗坛的一颗明星,他是继屈原之后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的诗歌以纯朴的语言风格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描绘出了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与生活。纵览陶渊明丰富的人 生经历,其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艺术地再现了他的生命内涵。关键词:陶渊明诗歌诗歌艺术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功名事业心甚烈,早年就立下了“大济苍生”之壮志。但从少年时期起就经历了政治上的倾轧争斗、时局紊乱的纷扰。诗人在世的几十年中,曾三易朝代,几次废立皇帝,而每次变化无不伴随着一场清洗和大屠杀,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其时是一个门阀势力强固统治的社会,门阀士族为了把战争造成的经济危机转嫁给百姓,于是大量兼并土地,加重赋税徭役。陶渊明在29岁抱着明君贤臣的理想步入仕途,欲通过出仕实现理想成就大业,但黑暗现实使他碰了壁。41岁时,他从彭泽令任上决然辞官。为官12年中,他抱着希望出仕,结果碰壁、失望、归隐,再抱希望出仕,再碰壁、再失望、再归隐…… 这样三仕三隐,最高也只是做到参军、县令这样的小 官,故而叹息“求之靡途”,很难向上发展。他看不惯当时政治的卑劣和腐败,也鄙视那些士族们的腐烂生活“,代耕本非望,所以在田桑”,他宁愿归隐种田。这种情形就使得他逐渐从士族中游离出来,和普通农民倒有了“共话桑麻”的可能性。他自己的确“躬耕自资”,“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由于他经历了穷困和劳动的艰辛,不只使他和劳动人民之间的距离拉近,同时他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在农村生活的体现中发生裂变,诗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乡间普通百姓,和他们建立了不带功利的亲密关系,这是陶诗人民性的一个重要来源。陶渊明归隐以后“,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出仕之念完全寂灭。弃官务农,谋生维艰。晚年,他贫困尤甚,竟致“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但他对自己的归隐之举毫不后悔。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携厚礼上门拜谒陶渊明,劝他复出做官,尽管他当时已“偃卧瘠馁有日”,但檀道济的劝说并未使其动心,反而被他连人带物“挥而去之”。由此可见,陶渊明的归隐是出自真情,并非是“诱我松桂,欺我云壑”的沽名钓誉之举。自此他静守园林,老死田亩。那么,为何陶渊明对出仕的态度前后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原因颇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恐怕在于世风颓败、官场腐朽的黑暗社会现实,毁灭了他早的幻想。这一点,他在《感士不遇赋》里说得十分清楚: “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 之心……“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 亮!”因此,他的归隐可以说是他的觉醒,是他与黑暗现实决裂的一种方式。

陶渊明看到了黑暗世道已经不可改易,自己的政治抱 负难以实现,为了保持自己耿介的品格和志节,不与浊气蒸 腾的社会同流合污,毅然走上了岩栖归隐的道路。这是他鄙 弃仕途、彻底归田的一种表示,同时也显示了他洁身自好的 高尚人格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孤傲个性。但是一分为二看,陶 渊明一方面热爱隐居生活,另一方面又总觉得这样做有所 欠缺,与心不甘,这在他50岁时所作的《杂诗》中可窥见一斑,迟暮的诗人感到自己终将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不禁悲从中来。少年时代的壮志已成梦幻,却还常常搅扰他的灵 魂。自己心中的这种矛盾、痛苦也无人理解,又感到多么孤 独!他也独自悲叹贫苦,忧念死亡。总之,正如鲁迅所言:陶渊明决非整日整夜地飘飘然,决非“浑身是静穆”。读陶渊明的作品,应该全面地读,了解其复杂的心理和思想上许多消极的成分。陶渊明的诗歌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一平淡自然,情真味永

陶诗平淡自然,是指其诗无论是叙事、状物、写景、抒情 都朴质无华,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陶诗题材内容贴近生 活,思想感情真切深厚。其作品多以农村的日常生活为内 容,以普通的乡村景物为题材,写的都是平平常常的、习见 日闻的事物,如宅院、草屋、鸡鸣、狗吠、树林、小溪、春风、冬雪、松菊、飞鸟等极普通的田园景物,以及劳作、憩息、饮酒、读书、邻里往来等日常农村生活。

平凡无奇的乡村景象,第一次被作为重要的审美对象,出现在文人的笔下,而且是几经险恶黑暗官场生活的陶渊明的笔端。于是诗人强烈地把田园作为腐败官场、污浊社会的对立面着意描写,并进行赞美。极其普通的景物,他体味到其中难以传达的真意,经过他的笔触,便变成了一幅和平、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字里行间欢快地流淌着诗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之情。不必进行刻意的雕琢,不必加以过分的渲染,那种对生活的真情美意便从诗人的心中汩汩溢出,充斥于诗之始终了。农业生产劳动在诗人这里,也有一种“欣慨交心”的感受,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看到新苗茁壮成长,感受春风的拂面,有着星月的陪伴,诗人的内心该有多么惬意!田园那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人那披星戴月之形象,又让我们感到几分亲切和质朴!苏轼称“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元好问评他的诗是“豪华落尽见真淳”,都抓住了陶诗艺术上“平淡中蕴深厚,自然中见真切”的重要特点。诗人脱口而出的完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使读者也在朴素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二浑融完整,意境深远

陶渊明的诗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诗句,林庾先生称其 为“历史上最优秀最朴素的白描诗人”,他用家常话写家常 事,写得诗意盎然,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诗人在创作时,善用白描和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并且注意意象 的整体把握和构图的和谐统一,因而能够创造出似浅而实 深的高远意境。如前举《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以下八句是写景,前四句写近景,后四句写远景:近景是一种素淡的环境,用“桃李”略加点染,便使整个景色跃然纸上,灵动起来;远景乃一幅静态画面,用“狗吠”“、鸡鸣”点缀,使整个画面充溢勃勃生机。而从全诗看,这一田园景象如此幽静而美好,与“尘网”般的世俗、“樊笼”般的官场,形成鲜明对照,生动地表现了“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复得返自然”后的喜悦。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出,在陶诗中,景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寄托着情,很多时候也是理、情、景三者的有机统一,这是陶诗超出同时代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陶诗或理随景深,或寓理于情,绝无单独说教之意味。如“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等诗句,这些都是既有田园的幽静风光,又有诗人的恬然心境,还有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阐释。前文所举《饮酒》(其五)中,该特点更为突出。诗的前四 句主要阐述“心远地自偏”的道理,但其中也不乏客观之景 的写照和主观之情的抒发:这里的景乃大环境———“结庐在人境”,情是超尘脱俗的心理感受———“而无车马喧”。诗人着意刻画看似矛盾的环境与心理,让读者领略、回味“心远”则自觉“地偏”的道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四句是写景,也是抒情“,南山”之景,则是“采菊东篱”的诗人在“悠然”自得的情况下“见”到的,诗人怡然自得的淡泊心情与大自然清幽静谧的优美环境浑然无间,融为一体。最后二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抒情,也是说理。在这里,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在隐逸生活中产生的内心实感,这种无须辩说的大彻大悟的境界,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真正理解。同时它也说明,只有返璞归真,归隐田园山林,才能真正理解人生意义的道理。在作者的笔端,傲岸的秋菊、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诗人心中构成一道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自此酒和菊也成了诗人的化身,成了文学里象征情致高远的意象。

三语言质朴,构思精妙

陶渊明的诗句语言质朴,构思精妙。陶渊明在语言锤炼 方面有很深的功夫,在语句构思方面又独具匠心,如《时运》 中写春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翼”字描画新苗在微风中摇曳,动态形象。《和郭主薄》写夏日树阴,“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树阴似乎如清水一样可随时贮存,使人解暑,朴实而有情味。《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写冬雪:“倾身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将雪的轻虚洁白描写得十分传神。这些均能以少总多,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生动性。陶诗的这一语言特点,在“金刚怒目”式的诗中体现得 更为简劲英拔,与诗的内容完全统一。如《咏荆轲》中“,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的“指”与“冲”,突出其豪气冲天“,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的“哀”与“寒”“、萧萧”与“淡淡”渲染其慷慨悲壮,都极具有艺术感染力,其锤炼词语之功往往令人叹服。直机关

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风格是自然冲淡。尤其是在那些田 园诗中,描绘的是清幽、静谧、平和、优美、安闲的田园风光,抒发的是恬静淡泊、悠然自得的思想感情,阐释的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人生哲理,这种风格特别突出。陶渊明诗中还有一种抑郁悲戚的风格。陶渊明早年也 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寄托在政治方面,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岁月流逝,功业无成,他的内心也常怀苦闷与矛盾。如他 50岁所作《杂诗》之五曰:“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这里概括了诗人悲剧性的一生。少年远志,何等壮伟!岁月绵绵,青春转瞬,惜气力已衰。虽归耕无疑,但仍惜寸阴,这里包含着诗人壮志难酬之深恨。《杂诗》之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等等,都是这种情绪和风格的再现。陶渊明所作咏史诗,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既咏史又抒怀,有一种雄健豪迈之气,表现出慷慨豪迈的风格。代表 作《咏荆轲》写荆轲刺秦王,既赞美荆轲不畏强暴、义无反顾的豪迈之举,又表现了诗人对勇士的无限惋惜之情,《读〈山海经〉》其十咏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均为奇卓悲放,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之慨叹,是“金刚怒目”式诗的杰出代表。陶渊明的赠答诗颇能见其对友人的敦厚之情。行役诗表现宦游时苦闷的心情。

陶渊明正是有了以往文人所不曾经历的田园生活和实 际劳动,而使他的诗具有与当时一般文人不同的新鲜真实的 内容。元好问曾在《论诗绝句》中称赞陶诗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下,未害渊明是晋人”。陶渊明的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为摒弃骈俪文风做出了 杰出的贡献,很多作家都从其诗品中悟出文道。陶渊明的后 半生是在田园里度过的,他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归 宿;离开了官场的喧嚣和污浊,诗人获得了自由、宁静、畅 快、舒坦的心境。他把田园风光作为文学的主要表现对象,并在艺术上卓有成效,成为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参考文献:

[1]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 月第1版。

[2]隋慧娟编:《〈唐诗宋词〉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3]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赵治中:《论陶渊明的人生境界》,《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赵治中:《陶渊明生死观剖视》,《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6]顾农:《陶渊明对佛教的态度》,《山东师大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龚斌:《陶渊明“忠愤”说平议》,《华东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8]曹丽环:《论陶渊明思想性格的矛盾性》,《黑龙江教 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9]郝清菊:《浅论陶渊明诗歌的感伤特征与审美价 值》,《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10]张驰:《陶渊明之“隐”新说论谱》,《江西社会科 学》,2006年第5期。

第五篇:从陶渊明诗歌看其人格的恬淡与刚健_石咏梅

从陶渊明诗歌看其人格的恬淡与刚健

石咏梅赵建基摘要:陶渊明诗歌艺术风格具有“静穆”“豪放”的双重审美倾向,既充满种质、平静、悠远、简约、冲淡,又深含雄健、旷放、豪迈。诗人隐逸“田园”,超尘脱俗,同时他又为了理想居贫寒而不慕富责、身寒苦而不屈志节,其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映射出诗人恬淡而刚健的多重人格。

关键词:艺术风格;陶渊明;诗歌;人格

诗歌艺术风格是诗人独特的个性展现,其中渗透着诗人 独特的思想、情感、兴趣及审美体验,诗歌的语言、体裁、意象 映射着诗人的风采、情调、韵味。陶渊明的诗以其“质性自然” 卩]的诗境和“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1的纯朴诗 风奠定了“田园诗”在中国文坛的显著地位。然而,陶渊明的 诗风也如同其性格本相,有着多面性。除“寄至味于淡然1谢 榛《四溟诗话》卷一)的率真和生动,也多有“忧世之情、愤世 之慨吧,更有壮志难酬,失意而归的苦闷。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 所得”,道出了诗人为人为文的突出特点,它是诗人用整个生 命来追求的一种人生方式和人生埦界。陶渊明性格既有“质 性自然”、“闲静少言1《五柳先生传》)的和婉一面,又有他为 了这种自然质性不被“矫厉”所承受的痛苦、不平,还有其为 独善其身而进行奋争的复杂心境及“性刚才拙,与物多忤1 《与子俨等疏》)的刚健一面。这些在其诗风上也表现为既有 自然、平淡、朴实无华的静穆风格,又有随性、慷慨、明朗、潇 洒的豪放气质。诗人历经挫折,最后终归自然田园,其诗文中 自然不乏其人生体验的写照,时而表现出一种“暧暧远人 村”、“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五首》其一)的宁静悠邈与“采 菊东篱” “饮酒二十首》(其五清琴横床”“时运》〕的恬 淡清远;时而又表现出一种“猛气冲长缨7《咏荆轲》〉、“刑天 舞干戚”((读〈山海经4之十)的雄健慷慨与“啸傲东轩” 《(饮酒二十首》其七〉、“纵浪大化7《形影神》三首)的洒脱放 达。从陶渊明“静穆”与“豪放”的诗歌艺术风格中显示出诗人 恬淡而刚健的人格品质。

1陶诗的“静穆”风格与诗人的恬淡情怀

人们谈到陶诗的风格,就住往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五丨)的诗句,“采菊”、“悠然”几乎成 了陶渊明诗歌艺术风格的代名词。陶诗也就往往与“恬淡”、“旷远”“朴质”等风格形态联系在一起。陶诗中即使是“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极平淡、极自然、极优美又极浅净 的文字,也包含着深邃、厚重的意蕴。“悠然”二字,正是灵魂。南山之永恒渊默、象征着大自然时空的永恒,不因人类的悲 欢而改变。诗人悟出了此中的真谛,便是得到了生命存在的 陶然自得、悠然自乐。诗人写意了一幅宁静、安谧、淡远的山 水田园画,仿佛诗人在大自然的美境中迷失了自己,物我两 忘了。然而,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仕途的失望,对官场的厌 恶,他终于在极平凡的禾苗、杂草、飞鸟、松菊、草庐、甚至是 狗吠、鸡鸣中觅得了一小块精神休憩之地,作为他生命的依 托和心灵的家园,诗人久在樊笼中的身心,在田园之中得到 了最大的解放,受伤憔悴的心灵得到最充分的慰抚。

因此,在陶渊明辛勤构筑的精神乐园里,种种温暖、纯 净、安

谧、优美的色调都是他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陶渊明诗 中所描绘的淡远宁静的0园村色,就是诗人心灵静穆恬淡的 写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闲适而自在,山静穆而 高远。陶诗通过浅净、旷洁的文字表现出诗人恬淡的心绪。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 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曰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

忍,紙界& 6 0 ^

《饮酒二十首》其五 陶诗

表面上往往用平淡、自然、优美、浅净的文字,写意 了一幅幅宁静、淡远的山水田园画,表现了大自然清明澄澈 的美质,以及诗人物我同一,趄尘拔俗的恬淡人格。而实质 上,这些平静浅淡的文字里却包含着深邃、厚重的意蕴。陶诗 的情感是“静穆”的,正是这种化悲慨为冲淡式的“静穆”美,深深感动了读者,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情感共鸣。

2陶诗的“

豪放“风格与其刚讎品质 陶渊明一生最大的痛苦是一

心报效国家的愿望无法实 现,未酬的壮志一直深埋在心底,至晚年更是强烈。诗人内心 的慷慨与悲愤借助怪诞神话形式泄放出来,尤以《读〈山海 经组诗之

九、之十所写内容最为突出。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 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寄邓林,功竞在身后。

^

《读^:山海经其九 “精卫衔

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成,猛志固常在。同 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音心,良辰讵可待!”

^

《读〈山海经4其十 陶渊

明通过对夸父远大志向和非凡毅力;对精卫、刑天 顽强品格与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的歌颂;对他们最终徒存猛 志而发出的叹惋。从字里行间抒发了诗人“猛志逸四海,骞翻 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的豪情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 获聘”(《杂诗十二首》其二)的悲慨。

陶渊明的生活、志趣和性格中有着丰满的豪’放、侠义的 色彩。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洲近,张掖至幽州。”(《拟古》

之八。广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聽 思远翥《杂诗》之五特别在其《咏荆轲》那慷慨而豪气逼 人的诗文表现了陶渊明豪放、侠义的人格。

陶渊明在《咏荆轲》中写道: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 子死知己,提剑出痤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兔 冠,猛气冲长缕。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 唱高声。萧萧哀凤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 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 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栽有余情。

《咏荆轲》慷慨且锋芒毕露。陶渊明热情歌颂荆轲刺秦王 的英雄事迹和正义勇敢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对强暴 者的反抗精神并对他们进行鞭挞。荆轲勇烈无畏、重义任侠 的英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在诗人心灵深 处,荆轲就是他自己,是他

209 的理想,因此,诗人通过热情歌颂 荆轲剌秦王的勇敢行为,使他的理想插上翅膀,自由翱翔。

陶渊明以啸歌的方式抒发情怀,又展现了诗人任真、旷 达、飘逸的心境。啸歌,是一种无拘无束歌咏自得的行为,是 古人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陶诗中反映这种诗人向往“啸傲东轩”式的无拘无束的自得的隐居生活的诗歌很多。这种对 菊饮酒,啸歌采菊的田园生活是诗人苦心追求的理想境界,自是人生至乐。

秋菊有佳色,袠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 編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 下,聊复得此生。

^《饮滴二十首》其七

感慨有适当的调剂,不只是奋激佯狂,或是神经质的感伤。他对于人生悲喜剧两方面都能领悟。他的性格大体上很冲和平淡,但是也有它的刚毅果敢的一方 面,从不束带见督邮、听莲社的议论攒眉而去„”他的隐与侠 都与这方面性格有关。他有时很放浪不拘形迹,做彭泽令‘公 田悉令吏种秫稻(酿酒用的谷„醉了酒,便语客广我醉欲 眠卿可去。’在这些地方他颇有刘伶、阮籍的气派。但是他不 耻事家人生产„.他的最大愿望是‘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 保’。他的高超的胸襟并不损于他的深广的同情;他的隐与侠 也无害于他的平常人的面貌。”阁

由此可知,陶渊明的性格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恬淡;另一 方面又有刚毅,既有“闲静少言”彻悟人生世相的“静穆”,又 有“猛志固常在”的豪迈,甚至还有“纵浪大化,不喜不惧”的 放达不羁。秋菊佳色,超世远俗,对菊饮酒,纵情抒怀,啸傲东轩,旷 达飙逸。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 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 间,何事绁尘羁。

^《饮酒二十首》其八东园青松,众草争风,凝霜之下,草衰松现,独树高枝,青 松卓然。陶渊明借“青松”抒发了自己超尘拔俗,卓然高洁的 向往。

3”静穆”“豪放”中渗透出诗人恬淡、刚毅的多重人格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是表现陶渊明晚年的生活 景况及其思想情绪的一篇极其重要的作品。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结发念善事,黾俛六九年。弱冠 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域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 乌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於我若浮烟。慷 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这首诗是借谢辞庞主簿邓治中二人举荐之机,对其心中 的知己倾诉自己平生坎坷和胸志的诗。诗中追述了其多劫的 人生和饥寒交迫、挣熬度日的困苦,让人真切感受诗人晚年 凄惨的生活境况和悲愤情怀。但隐居生活的艰难并未动摇诗 人洁身守志、固穷之节、独善其身的心志,决不出去做官,不 与世俗同流,不使自己的胸志受到屈辱。诗歌又让诗人刚毅 的气节和品格跃然纸上。

作于晚年的《咏贫士》,则体现了诗人苍凉、拙朴、健劲、浑厚的风骨。七首《咏贫士》皆咏古代贫士,又皆历代高节贤 士。全诗虽歌咏的是贫士,但读来骨气端翔,风力轩扬,这种 风格是和“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七首》其五)的主题及其诗人人格的劲健分不开的。此外,陶诗中的《拟古 九首》中亦多有悲慨、苍凉、风骨之作,然这类作品不同于陶 渊明发抒归隐之志式的畅所欲言的诗歌,而寄托故国之思的 诗歌,则往往委婉隐曲。但慷慨悲壮诗歌风格之中无不渗透 着诗人刚毅的品格。

关于陶渊明的人格,朱熹就指出了其恬淡与豪放双重人 格:

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出这 样言语来!^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 梁启超也明确地指出陶渊明的气质亦刚亦柔,是个情感 细腻丰富且极热烈极有豪气的人。朱光潜亦有评论:

“渊明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这就是说,他的精神生活很丰富。他的《时运》诗序中最后一句话是‘欣慨交心’,这句话可以总结他的精神生活。他有感慨,也有欣喜;惟其有感慨,那 种欣喜是由冲突调和而彻悟人生世相的欣喜,不只是浅薄的嬉笑;惟其有欣喜,那种210

综上所述,陶渊明诗歌为后人描绘出了一幅幅令人神往 的恬静、悠邈、冲淡的田园画卷;讲述了饮酒、读书、交友、劳 动的陶然自得。其中也有向往田园自由生活的那种“载欣载 奔”的赤子之心,壮志难骋的苦闷、孤独、寂寞和失意,还有啸 傲东篱的旷放情怀„„其作

品既充满朴质、平静、悠远、简 约、冲淡,又深含雄健、旷放、豪迈,反映出诗人“静穆”“豪放” 的双重审美倾向。诗人隐逸“田园”,超尘脱俗,同时他又为了 理想居贫寒而不慕富贵、身寒苦而不屈志节,其独特的思想 情感和审美体验,映射出诗人恬淡而刚健的多重人格。正是 通过其诗歌和固穷守节的品格,陶渊明为后人构建了恬淡高 洁、超尘脱俗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自東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 京:中华书局,2003:460〈以下本文所引陶诗均从此著出。〉

【2】元好问^论'诗绝句,引自《陶渊明资料汇编》(上册)^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岡,1962:121

⑶熊礼汇.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武汉:武 汉大学出版社,2009,5:194

⑷朱光潜^诗论间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12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

下载从陶渊明冲淡诗风看其蕴含的矛盾心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陶渊明冲淡诗风看其蕴含的矛盾心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丰子恺的散文看陶渊明对丰子恺的影响

    从丰子恺的散文看陶渊明对丰子恺的影响 学生姓名:陈周英 指导教师:王晓瑜 内容摘要: 丰子恺作为现代史上一位出色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一生德艺双馨,生平所取得的成就也受到多方面......

    从QQ头像看心理性格

    从QQ头像看心理性格 转自http://guoxue.mmkey.com/ 依据:经过长期的交流,加之在聊天室潜藏了一段时间的观察,终于总结出了使用不同自定义QQ头像的人的一些性格特征。其实人们选......

    从王尔德的童话看其悲观主义爱情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 2 目的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从王尔德的童话看其悲观主义爱情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 2 目的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从阿里巴巴的发展看其成功之道

    从阿里巴巴的发展看其成功之道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子商务的楷模,马云所创造出的阿里巴巴可谓是当之无愧的。 从创业初期,到现在的阿里巴巴,支付宝,淘宝网,阿里妈妈,雅虎中国,口碑网......

    从教学设计定义看其流派及观点

    从教学设计定义看其流派及观点 引言:课题是教学设计理论的主要流派及观点,本人从国内外多位专家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出发,得出对教学设计理论流派的分类:系统特征流派、设计本质流......

    从曹操的诗歌看其政治理想

    从曹操的诗歌看其政治理想 中文学院1001班 谭玉香 学号 14100602833 摘要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又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拓者。他爱好文学,尤长于诗歌,就是在戎......

    从80后90后营销心理看营销策略

    从80后,90后的消费心理看营销策略 《销售与市场·评论版》 2013年8月19日 作者:周咏 文章关键词: 80后90消费心理营销策略现代社会发展和变化速度极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消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