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丽 从德芙看广告策略和消费者心理
从德芙看广告策略与 消费心理的关系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罗丽
学
号:20100001450 从德芙看广告策略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
内容摘要:广告策略与消费者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在制作广告的过程中,如何通过运用法则与“黄金分割定律”让广告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是很重要的,消费者是广告的主要对象,广告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消费者对接受广告的反应如何,因此,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广告策略
消费者心理
关系
广告策略是实现,实施广告战略的各种手段与具体方法,是广告战略的细分与措施。企业一般所采用的广告策略包括广告产品生命周期策略,广告目标市场策略,广告诉求策略,广告媒体策略等。
要制定正确的广告策略,达到广告的宣传目的,就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首先认识消费者的类型及其心理活动过程。
一.消费者的类型及其心理活动过程
(一)消费者的类型 1.集团消费
主要指工商企业,它们是为了维护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需要,既要节约费用,又要获得合理的利用。因而,消费集团的特点是购买数量大,购买集中,购买次数和需求较稳定,受价格影响波动小。
2.非集团消费,即个人消费
其购买动机较为复杂,既有生理需要和自身安全需要,也有属于社会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影响其购买行为的因素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3.潜在消费者
即指那些可能购买使用产品或接受其服务的公众。尽管这些潜在的消费者现在尚未成为直接消费者,但在一定条件下他们就会发生变化。这在原市场已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争夺潜在市场就成了有远见的广告客户的重要目标。
4.目标消费者
就是那些能成为或已经成为广告产品的用户和消费者,也是广告活动主要争取的对象。要掌握他们的经济状况,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尽力满足他们的需要。通过广告稳定他们,提供新的服务项目,争取回头客,争取长期用户,通过各种广告活动同他们交朋友,形成稳定的用户队伍。5.新闻媒介 新闻媒介具有双重作用,一是作为广告传播媒介,二是作为沟通信息的渠道。每一个新闻媒介都拥有自己的受众。
(二)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1.认知过程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首先是从对商品的认知过程开始的,这一过程构成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认知阶段和直觉阶段,是消费购买行为的重要基础。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消费者的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心理机能活动来完成的,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感觉到思维的过程。
2.情绪过程
消费者的情绪一般表现为三大类:积极,消极和中性。
在购买活动中,情绪的表现主要受购买环境,商品质量,个人情绪和社会情感等四个因素的影响。
3.意志过程
消费者的意志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作出购买决定。第二阶段是实行购买决定,即采取实际购买的阶段。此过程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明确的购买目的,二是排除干扰和克服困难。
好的广告策略能吸引消费者,以德芙巧克力为例。德芙是目前中国巧克力第一品牌,德芙的丝滑香浓,不仅代表着巧克力的“黄金”标准,也成为了新时代女性的情感代言出口。纵情的德芙时刻,丝滑的真我享受。德芙在营销策划中进行特意调查,发现16--28岁年龄段的情侣或夫妻正处于精力充沛,恋爱时比较注重浪漫。45岁以上的中年男女容易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综合症,16--28岁为主要市场,女性喜欢吃巧克力,巧克力可以说是最美味的食品之一,尽管女性在体型和美味的抉择中痛苦不堪,但从现实看来,女性对巧克力的偏好仍十分明显。
德芙广告主题是:让你梦想成真
有一个女孩非常喜欢吃巧克力,尤其喜欢德芙,每天都会吃上一块,渐渐的吃巧克力成了她的习惯,她梦想着有一段如巧克力般的恋爱,在吃之前总是看着巧克力,定定的看,笑着说:如果我的王子是你就好了。就在那是,眼前的巧克力果真变成了一个帅气的男孩子。最后,他们相恋了,每天一起看日出,看日落,过的甜美幸福。
这一个简单的广告打动了很多人,尤其是女孩,这一广告抓住了女孩的消费心理,对很甜美的爱情的渴望与期待,德芙经典的广告词是“牛奶香浓,丝般感受”,他给消费者带来丝般感受的心理体验,运用了类比联想的手法,把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用丝绸来形容,用丝绸的质地和巧克力的纯正口味进行类比,想象丰富,增强了广告的表达效果。他将品质与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仅突出产品的特性,也展现出生活的趣味。
德芙巧克力运用女性行销,品牌行销,创意行销,幸福行销。德芙文化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其名称的含义dove即do you love me 这其中有着一段古老而凄美的爱情故事,为德芙所代表的追求幸福的爱情的含义添上更为浓重的色彩。德芙的广告更侧重说服消费者进行精神消费,因为她们被告知拥有德芙,你就是生活得主角,这种象征建立在这个群体自身固有的欲望之上。更能激发她们的消费心理。
现在的消费者不仅仅只局限于商品的质量,更多的是商品的包装及创意,德芙把市场定位在中高端消费者,他们的消费观很明确,他们喜欢享受,喜欢品质的东西,低价,低品质,以及大众化的商品,不是在他们的消费范围内。德芙了解这个消费心理,于是利用这个溶入的广告,把德芙的细腻口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引起消费者的好奇,随着互联网在生活中的普遍运用,德芙加大其广告投放力度,便于上网的消费者了解他,也便于德芙进入人们的生活,让消费者记住这个产品,影响他们的生活。
成功的广告策略,能使消费者赏心悦目的喜欢其产品,让消费者与其产品文化理念产生共鸣。产品直接影响进入消费者生活,并影响生活。
参考文献:
《广告心理学》 李大旭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广告原理与实务》 章 飞等编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10次印刷 《广告文案与写作》
黄玉波编著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9月第1次印刷
第二篇:从肯德基承诺广告看改变消费者态度的消费策略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3—2014 学年
第三篇:从80后90后营销心理看营销策略
从80后,90后的消费心理看营销策略
《销售与市场·评论版》 2013年8月19日 作者:周咏
文章关键词: 80后90消费心理营销策略
现代社会发展和变化速度极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消费心理受这种趋势带动,稳定性降低,在心理转换速度上趋向与社会同步,在消费行为上则表现为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过去一件产品流行几十年的现象已极罕见,消费品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品种花式层出不穷。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反过来又会促使消费者心理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
对于实施有效的目标营销来说,了解顾客需要很关键。然而,摸清顾客需要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并不完全意识到他们自身潜在的需求动机,或者说人们并不完全明白引起他们做出购买行为的原因。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构成营销决策的基础,它与企业市场的营销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它对于提高营销决策水平,增强营销策略的有效性方面有着很重要意义。消费行为,包括了目标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到使用的一系列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方式。如:通常的了解途径,主要的获取方法、关键性的影响因素、习惯的使用方式等。21世纪的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市场正由卖方垄断向买方垄断演变,消费者主导的营销时代已经来临。在买方市场上,消费者将面对更为纷繁复杂的商品和品牌选择,企业如果将80后、90后消费者作为主要目标客户,必须准备好了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方式,希望与这群玩家进行沟通,那么经营者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理解80、90后的语言,给他们一个平台自我展现,让他们参与整个商品的产销过程并平等地进行沟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分享购物体验并影响更多的消费群体。
让我们看从80后到90后,从月光族到新贫族,从房奴到卡奴,从闪婚族到啃老族再到裸婚族等。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未来营销战略有什么是意义,可能是我们经营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从数量上看,目前80后、90后年龄段的消费人群已达到3亿多,其消费潜力巨大;从能力上来看,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其消费能力旺盛,他们是推进当今中国的消
费潮流的主力军,而且他们的购置力、购置认识、购置话语权正在影响着许多企业的营销战略。早在2005国内就有调查表明:虽多年来教育界对这一代人给予了许多负面的评价,比如娇生惯养,好吃懒做,自私专横,高分低能,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感情淡漠,沉迷于网络,做不切实际的幻想等等。然而他们在心理上又有特立独行,才华横溢,朝气蓬勃。他们生存在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掌握大量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地人是这样描述这群年轻人的,他们生于上世纪80年代,在知识经济波澜壮阔的背景下,进入职场后几乎马上崭露头角,他们不同以往的新鲜气质正在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如今80后正在成为社会主流,他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会像上一代人那样,勤苦做事,忙忙碌碌,他们更有个性与思想,“做自己喜欢的”成为这一代人的真实写照。
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与上一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万年太久,只有创新,才能只争朝夕。可能是这一代人心理的最好描述。80后一代消费心理特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乐观消费主义,敢于冒险,消费目的更强调追求快乐、享受生活,而非传统的“成就感”。消费中注重对个人价值的体现,而对关系消费、情感消费关注度降低。重品牌,重时尚,并愿意为此付费,对低价产品的解读可能不再是“划算”,而是“不够档次”。企业应当针对80后独生子女消费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突出“享受生活”、“个人价值实现”和“品质、档次”。80后虽对购买住房和汽车有需求,但却在饮料、方便面、口香糖、咖啡类产品中尽情宣泄。不争的事实是80后在消费领域的影响崛起并非营销概念的炒作。再比如80后一代个性独立、张扬,对多数产品的品牌忠诚度并不高,习惯在各种品牌间换来换去,这从另一个角度则说明了80后接受新品牌的能力强,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同时,也擅长用搜索工具寻找答案,他们更注重品质,他们追求时尚,倡导个性,价格不是80后一代考虑的首要因素,他们有很强烈的消费冲动,对厂商来说,这正是培养品牌忠诚度的最佳阶段,市场情况表明80后一旦喜欢上了某个品牌,他们会对该品牌更加钟爱有加,很难让他们割舍。这股力量商家不会看不到。
90后一代由于成长的社会与营销环境比起80后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使得他们在信念、价值观,特别是消费观念方面与80后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调查表明(2009),中国的90后一代,有超过80%的人都有上网经历。有超过60%的城镇儿童的家中有互联网连接。这种生活特征致使90后中更多地是所谓“宅女”、“宅男”这一特殊的群体。对于他们而言,网络世界甚至比现实
世界更为重要。在消费行为方面,90年代消费者更倾向于将某种消费感觉转换成消费价值,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早已超过了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使用价值。可以说现实中的90后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现实世界,另一个是虚拟的网络世界,依赖网络存在,想要使营销适应90后的生活,就绝对不可以忽视网络对其的影响力。90后一代消费心理相比于已80后,由于他们成长的社会与营销环境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使得他们在信念、价值观,特别是消费观念、心理特征方面与80后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90后消费特征是将某种消费感觉转换成消费价值,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早已超过了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使用价值。90后一代消费者最大不同可能就是购买方式变化,或者说他们更喜欢网上购买方式。
对于90后一代消费群来说,喜新厌旧可能是促使他们进行持续消费的动力特点。尽管他们也知道,追求时尚与新鲜的事物不一定具有什么现实的价值,但却能给他们带来时时不同的新鲜感觉与美好心情。90后的这些特点表明,在当今营销情境下具有个性的消费者更多地是将自己视为一个“情感人”,其消费行为是一个消费者受内在动机、价值观等驱动而寻求个体心境体验的情感经验过程。
有调查表明喜欢在网上购物是90后区别于其它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一个较明显特征。这与90后的消费需要、动机、价值观和自我等有着密切关系。90后喜欢去网上淘价格更便宜的相同款式的服装、化妆品、手机等电子产品。可以说80后、90后一代与其它年龄段的消费者最大不同就是购买方式差异,或者说他们更喜欢网上购买方式。
80后、90后媒体习惯变化:中国消费者结构与消费心理的变化导致传媒结构也发生变化。最近有研究认为(2010),80后、90一代的资讯接受模式全面改变,在一份关于80后的收视状况研究报告中,超过33%的80后受众表示几乎不看电视,24%左右的80后观众4-7天才看一次电视,2-3天看一次的人也占24%,只有18%左右的80后会每天看电视。尽管这些数据还需要进一步地验证,但有一点它说明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电视对于锁定和覆盖这些80后的人群,影响力正在减弱,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数字化媒体对于80后人群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的数字化媒体主要包括户外液晶电视媒体、互联网以及手机和I-pad等数字终端媒体。
而90后的情况则更有过之,他们对电视节目则更有选择与偏爱。80后、90后看杂志的几率较高,特别是自己喜好的题材,但覆盖率不高,整体来说,80后、90后看报纸时间较少(这亦是全球这个年纪的现象)。这种媒体习惯的改变将可能直接颠覆广告主原有的广告投放模式、媒体策略和传播策略,这一点正是我们广告人应该引起高度注视的。
正因为如此,最近两年有超过60%的广告主正准备降低传统媒体的预算份额,大幅增加数字化媒体的预算,其中互联网、户外电视成为广告预算转移的最主要的方向,而手机则被广告主认为是有潜力的数字化媒体,中国的广告市场将开启从传统媒体到数字媒体的变革。事实上目前数字媒体的更大的价值不在于展示,而在于吸引受众眼球与受众的互动。然而它的最大问题是消费者现阶段对各种数字化媒体广告仍缺乏信任。据说,早在2000年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设立了一个职位,类似“80后、90后生活总监”,这位朋友整天与80后、90后青年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观念、文化、喜好,各种媒体使用习惯,有些卧底营销的味道,但肯定比闭门造车好得多。
第四篇:消费者心理研究在广告策略中的运用
消费者心理研究在广告策略中的运用
商业广告制作的目的是在竞争激烈的同质化市场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商品和劳务的销售。而成功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始终如一地将广告的功能与消费者心理联结起来,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更好地将广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在企业进行广告营销的过程中,重点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消费者心理与广告设计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般心理过程包括对商品的认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企业为使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自己的商品,就要有效发挥商业广告的认知、诱导、便利、教育和促销的心理功能,并将广告的心理功能与消费者心理活动联结起来,在广告设计中充分重视对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与特点的研究,增强广告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和诱导力。
一般地讲,广告与消费者心理联系的过程大体如下:
引起注意→启发联想→增进感情→增强记忆→实现购买。
引起注意:注意是消费者对广告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若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以下的几个环节就无从产生。因此,能否引起注意直接关系到广告成功与否。广告界流行一句行话:“如果你的广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则推销商品的任务已成功了一半。”但广告所要求的注意并不是蜻蜓点水、一闪而过的注意,而是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有意识的注意。
广告有五大引人注目的原则:大物体比小物体显眼;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醒目;
彩色的物体比黑白的物体引人注目;圆形比方形更显眼;人本身是最显眼的。
启发联想: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联想反映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火炉会想到温暖,看到红果会想到酸味儿„
广告需要飞跃性、突破性联想,要通过对素材的细致加工,利用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比拟的手法唤起消费者对所宣传的商品的联想,从而加深对商品的认识,激发对商品的兴趣,形成一定的态度和行动。正所谓“引而不发,跃如也”。
例如,在雪碧汽水的广告词中,一句“晶晶亮,透心凉”,道出了这种联想的真谛。
又如,“滴血的太阳”是一幅日本广告招贴画,画面上是一个略呈椭圆的太阳,血淋淋不断往下淌着血,说明是:“日本应付出更多来抵御爱滋病。”增进情感:消费者的情感直接影响着意志过程。如一则广告能增进消费者积极的情感,就会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反之,则会抑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因此,一则成功的广告设计必须能够增进消费者积极的情感并抑制消费者的消极情感。例如,“南方黑芝麻糊”这一则电视广告设计就采用了一种怀旧的、故事性的、以情感诉求的创意获得成功而家喻户晓。增强记忆:反复是加强消费者记忆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宝洁公司从不轻易舍弃有效的广告,不管它运用了多久。虽然宝洁的电视广告带有这种模式化倾向,而且很难被认为具有所谓的创意,但人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电视广告很有效,很有推销力,这与它的这一重复“轰炸”的广告攻势不无关系。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证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期内遗忘得较快,而以后逐渐缓慢,只经过一次加强的记忆,其衰减得非常快,即被遗忘得很快。记忆多次被加强后就会形成永远性记忆。”。消费者一般心理活动的特征以及商业广告心理效果的重要性,决定了广告设计中必须结合消费者心理,才能增强广告的效果。
二、消费者心理与广告定位
现代广告在经历了产品至上和形象至上的时代以后,已发展成为定位至上的时代,即如何确立企业或产品在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营销中的定位是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具体体现,它是以了解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心理为中心和出发点,根据消费者对公司或产品某种属性的重视程度,给公司或产品规定一定的市场定位。从方法上说,定位就是抓住“在疲劳轰炸的广告与商品情报中被注意到”的营销技术。例如,佳洁士牙膏总是强调它的防龋齿功能;奔驰汽车总是宣传它良好的发动机性能。每一种品牌都应突出一种属性,并使自己成为该属性方面的“第一位”,因为消费者容易记住领先企业或产品的信息,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社会。
在为了传播商品信息而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选择重点、缩小目标,细分市场。这样,经过科学、精确的广告定位,会使广告传播得更为有效,广告信息直接命中目标。我国的广告事业的发展起步晚,起点低,一些广告人和广告主缺乏广告定位意识。有关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广告“千篇一律、缺少个性、诉求偏差、无的放失。”假如你为广告主制作一个化妆品的广告,调查结果,你可能将主要消费者定在17至25岁的女性消费者群体上,它可能占消费市场的10%,当广告主一听10%会惊叹太少了,或者认为你搞错了,这说明广告主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其目标消费者群到底是谁,从而也就无法进行精确的广告定位了。由于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同时,社会文化习俗和消费习惯也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因此,做广告策划时,首先要对广告进行定位,明确其主要诉求对象是哪些消费者群体,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程度构成如何?他们购买商品所追求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在对消费者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每个小市场的消费者群都是与某些产品范畴相联系的,最有相同觉察需要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个消费者都有其追求的重要的利益点。据此进行广告定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宝洁公司的洗发液海飞丝的广告定位是“去头屑”,潘婷是“健康头发”,飘柔是“柔顺”,虽然它们的配方和实际功能非常相近,但在广告中却作了不同的利益诉求,使每个部分的消费者都能找到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广告定位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需要多次调整。例如,深圳的太太药业集团,是保健品市场的后来者。该公司推出的太太口服液的功能定位,曾有过好几次的调整。起初给公司的产品诉求以治黄褐斑为重点,“所谓三个女人,一个黄”;但这个定位相对于女人保健需要而言,明显地过窄了。产品知名度在提高,但市场扩大则受到了限制。90年代中期,公司决定用“除斑、养颜、活血、滋阴”等作为产品的多种诉求,但这样就与众多其他保健品没有了多大区别,失去了特色。1996年以后,该公司重点强调产品含有F.L.A,能够调理内分泌,令肌肤重现真正天然美的纯中药制品等,并请出著名影星陈冲做广告,“发自内在的魅力„挡也挡不住!”终于成功地实现了重点功能定位并结合消费者心理设计出了杰出的广告。
三、消费者心理与广告文化 在营销活动中,企业面对着错综复杂的文化环境,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同消费者心理有密切关系,从而对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文化因素往往会对企业营销活动是否正常进行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各个国家存在的特殊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往往容易被企业忽略,造成不良影响和巨大损失。例如,日本索尼收录机的电视广告曾在泰国遭灭顶之灾:画面上,佛祖释迦牟尼脸色庄重,闭目凝神,潜心修炼,纹丝不动。然而,当佛祖套上索尼收录机的耳机之后,竟然凡心启动,在佛堂上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佛祖之威严和宗教之虔诚荡然无存。泰国是“佛教之国”,这则广告触犯了国教,激起了所有泰国人的愤怒,索尼在泰国苦心经营的业绩毁于这则广告。又如:宝洁的佳美(Camay)香皂在日本的广告节目中出现男士直接恭维女士外表的场景。这个广告与日本男士不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文化相冲突,结果导致这种香皂在日本滞销。广告活动也因此终止。
这两个实例表明,广告要讲究文化策略,要有一定文化定位,忽视文化差异会铸成大错。广告,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广告文化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商业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因此,在广告设计和制作中,考虑目标消费者群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已成为现代广告策划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广告宣传的成功与否,实质上取决于广告对文化传统的融合能力:广告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其他亚文化的融合;与消费者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的融合。融合能力越强,广告的心理效果越好。
四、消费者心理与广告创新
现代社会,虽然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个性特征,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也有其不同的购买心理,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日益多样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普遍存在一种喜新厌旧的求新消费心理,这一心理现象在广告营销中也不例外。因此,广告创新是获得广告心理效应的关键。广告的目的是吸引消费者、劝说消费者,诱导消费者,这就需要创新思维,追求新奇,与众不同,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著名的广告大师奥格威,一生都在不断地创造新奇,其广告公司奥美广告公司至今已发展成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广告公司之一。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为哈撒威衬衫而设计的“穿哈撒威衬衫的男人”,表现的是一个穿衬衫戴黑眼罩留小胡子的男人,立意的出发点就是与众不同。这个例子可以从创意、定位等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而其根本还在于如何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正如奥格威本人所言,要让受众感到新奇,看到你的广告要问“这是怎么回事?”然后再读(或看)你的广告,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理,作巧妙新奇的广告,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上海有家规模不大的服装店,特意定做了几条腰围1.3米的牛仔裤,高高地悬在店门前,并在旁边写上这样一行大字:合身者,赠送留念。在上海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于是这家曾陷入“门前冷落鞍马稀”困境的小店很快“火爆”起来。小店生意兴旺,主要是有了这则独辟蹊径的广告。
美国生产李维牛仔裤的公司,在其生产的一批新产品拿到英国市场上推销时,该公司的推销员别出心裁,在伦敦街头“演出”了一幕闹剧。他们将各类型号的牛仔裤当众挂起来,待有一定数量的顾客围观时,突然宣布货物可以任取,最初,有的顾客还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想不到公司竟会将这些牛仔裤白白送人,但当他们认定此事当真时,便蜂拥而上围“抢”个痛快。该公司推销员把顾客“抢”牛仔裤的镜头拍下来,一方面制成广告宣传画在街上张贴,另一方面又在电视中大做广告,造成了一种“牛仔裤在伦敦很抢手”的声势,因而使该公司的牛仔裤知名度在伦敦大大提高,每个销售摊前常常是宾客如云。
广告创新的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激发其购买欲望,促进产品销售和树立企业形象。为达到这个目的,广告无所不在,手段日益翻新,策略层出不穷,无奇不有:如品牌形象广告创新策略、企业形象广告创新策略、理性诱导广告创新策略、情感诱导广告创新策略、美感诱导广告创新策略、“恐惧”诱导广告创新策略、联想诱导广告创新策略、情趣诱导广告创新策略、悬念广告创新策略、反驳性广告创新策略、单纯诉求广告创新策略、爱情诉求广告创新策略、自然诱导广告创新策略、触摸广告创新策略、系列广告创新策略、多维广告创新策略,等等,不胜枚举。广告策略之所以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无奇不有,是因为创意无止境,创意无定律,广告创意苛求“独特”二字,独一无二的广告创意,即为创新广告。
广告作为营销信息沟通的最广泛、最有效的方式,它永远属于实践、属于变化、属于创新。现代广告理论与操作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必然会突飞猛进。
第五篇:奚瑞从雀巢咖啡看广告策略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从雀巢咖啡看广告策略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摘要:雀巢咖啡这一著名品牌如今已是享誉世界的速溶咖啡,有今天的成就的关键就是其成功的广告策略,不仅让消费者记住生动的广告词,也记住了雀巢咖啡。当然与此同时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使雀巢咖啡销量领先。
关键词:雀巢咖啡成功的广告策略消费心理
一、广告策略
一个品牌想要得到消费者的承认,特别是要得到全球消费者的认可,必须在优质产品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广告宣传。一个企业想要进行全面的广告策略,得运用以下五个战术:
(一)必须明确品牌是全球统一还是因地制宜。
品牌的声誉来自于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它是广大消费者对产品信任的反应,质量是品牌之母,没有质量就不可能赢得声誉,也不可能成为品牌。所以广告策略应在广告语上下功夫,在明确突出品牌的同时,也要说明该品牌是全球性的还是因地制宜的。
(二)必须明确广告主体及特征。
品牌广告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或植物,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图形等。
(三)必须明确品牌当前地位和广告目的。
品牌战略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让全国消费者都乐于选择所宣传品牌的商品。广告策划目标一旦确定后,广告策划者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即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品牌目前处于什么地位,竞争者的品牌又处于何种地位,知己知彼后,分步实施自己的广告策略,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被竞争对手击垮。
(四)必须处理好广告标准化和差异化的关系。
标准化和差异化的采用,取决于消费者的动机而不是地理条件。如果不同的市场人们购买一种产品的动机是相同的,如果在人们购买动机各异的市场,则应采取差异化广告形式宣传。
(五)注重文字效果,突出企业形象。
广告语言不仅富有情感和人情味,而且文字的表达还是漂亮、雅致,这样的广告语言才会优美动人,留给消费者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
二、消费心理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8种类型:
(一)自尊心理。有这种心理的消费者,既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追求精神方面的高雅。购物时。不愿讨价还价,更不愿在人面前失去面子。根据这种心理,广告宣传不宜出现价廉物美的词句。
(二)求实心理。有这种心理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重视产品的使用价值,讲究经济实惠,而不追求商品的外形美观和款式是否新颖,希望少花钱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这种消费心理极为普遍。根据这种心理,广告宣传要偏重对商品的性能、价格、质量、作用,使这种产品的好处等内容进行详细宣传,以加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信任程度。
(三)求新心理。有这种心理的消费者喜爱商品的款式新颖,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高低似乎不太在意。这类消费者属于冲动型的消费者,在广告宣传中既要介绍商品的性能、质量、用途,以及这种商品的不足之处,引导青年人正确的选择商品。
(四)求美心理。有这种心理的消费者,比较重视商品的艺术价值,以文化艺术界人士和爱打扮的中青年为多。针对这种心理,广告宣传要讲究艺术性。对商品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宣传艺术享受,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五)心求廉理。有这种心理的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只图价格便宜,而不重视其他。在广告中应宣传物美价廉,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六)求荣心理。有这种心理的消费者虚荣心比较强,不太注重商品的质量、价格。只要能满足虚荣的需要就行。针对这种心理,广告宣传中不要使用浮夸和追求虚荣的词句,要引导他们正确的选择商品。
(七)求速心理。有这种消费心理的消费者对商品比较熟悉。购物时心中有数,不过多询问商品的特征。针对这种消费者,广告宣传要突出商品的牌子和企业的名称,以加深这类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记忆力。
(八)求名心理。有这种心理的消费者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以追求名牌,优质产品为主。对这类消费者,在广告宣传中要突出对品质和优质产品的形象宣传,以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企业的声誉。
三、雀巢咖啡的品牌广告和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
雀巢产品广告主要以雀巢咖啡广告为主,它代表着雀巢产品广告的整体特性。纵观他的广告发展历程,雀巢咖啡的广告经历了3个时期的演变。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速溶咖啡刚刚面世时,雀巢在工艺上的突破给传统喝咖啡的方式所带来的革命成为卖点,在广告中突出速溶咖啡与传统咖啡相比的便利性。但这一广告创意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相符合。三四十年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年代,相夫教子是妇女生活的要
务,女性很少外出工作。买速溶咖啡图方便,导致了广告主题与许多家庭妇女的购买心理相悖,因为女性消费者认为,购买速溶咖啡给人不够贤惠的感觉,这可不是男人期望的妻子形象。因此。速溶咖啡的销量不太好。可速溶咖啡着眼长期效果,坚持用这个广告。随着时代的进步,步入社会职场的女性日益增多,速溶咖啡这种既方便又能保持原味的优势终于大放光彩,速溶咖啡的优势被消费者认可,销量稳步上升。
五六十年代,随着产品导向型广告的速溶咖啡被消费者流行,以及速溶咖啡被消费者广泛接受,雀巢开始转换宣传的重点。这一时期的广告着重强调雀巢咖啡的纯度、良好的口感和浓郁的芳香。世界各的分支机构都采用了产品导向的广告,强调雀巢咖啡是真正的咖啡。雀巢咖啡1961年进入日本市场时,电视广告首先我就是雀巢咖啡打出“我就是雀巢咖啡”的口号,朴素明了,反复在电视上出现,迅速赢得了知名度。
随着雀巢咖啡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雀巢咖啡的广告导向转变为与年轻人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广告尤其注意与当时年轻人的生活形态相吻合,在英国,雀巢咖啡扮演了在一对恋人浪漫的爱情故事中一个促进他们感情发展的角色。70年代,雀巢在日本的广告至今仍让许多人印象深刻,“了解差异性的男人”的广告运动表达这样的概念:雀巢金牌咖啡所具有的高格调形象是经过磨练后的了解差异性的男人所创造出来的。广告营造了雀巢咖啡让忙于工作的男人享受到刹那的丰富感的气氛,雀巢咖啡所具有的高格调正好表现了勤勉的公司员工的形象。
雀巢咖啡正因为有了成功的广告策略和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得到了今日的美好前景。把广告策略和消费心理相结合、协调产品的销路会越来越宽。
参考文献
《现代广告学》杨荣刚 1987年6月1版
《广告理论与实务》娄怲林、廖洪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告文案写作》 黄玉波中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