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怎样应对发展中的民营企业
怎样应对发展中的民营企业
在第二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揭晓的2004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榜单上,我省有26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前10名中,我省更是占据着7个席位,占浙江省GDP的71%,就业的90%,税收的60%源于民营经济。这一组数据表明浙江的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但同时,我们又发现在这一组令人欣喜的数据背后,民营企业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发展得特别顺畅,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多项阻力,能挺的民营企业走过来了,脱颖而出,而大部分民营企业相当弱小,蜷缩在一角。在这里,我们不仅要问,民营企业到底遇上了哪些阻力?
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人才的缺乏。人才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力不可言喻,一个点子的产生,一项洽谈会的磋商,乃至一个企业内部的发展总结与计划,一名资质平庸者与一名真才实干者作出来的效益是完全不同的,它可以将企业引向正负两面。但现在的现状是民营企业因大多从家庭作坊、社队企业发展而来,固有的家族观念使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大多也是从家庭成员中产生,这自然弥补不了其他人才的先进意识和先近理念,同样道理,人才在民营企业难以受到重用,故而转投其他行业,久而久之,形成了连锁反应,民营企业只是人才短暂的避风港而已。
其二,民营企业的融资力量薄弱。我们看到国有企业由于政府的扶持,常常能够得到银行的长期贷款。但同样作为市场主体的民营企业,虽然发展颇具特色化,但从开始的小企业,商业银行严格的贷款审批权,政府的放之任之态度,使得大多数民营企业主难以得到银行贷款支持,即使走关系拉上了贷款,也是还贷期限紧,贷款数目少,这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又套上了一层圈。
其三,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过多限制性政策。政府往往重视 工程大,项目多的外资经济、国有经济。但对民营企业包括行业的选择进入,民间资本的进入,民营企业的上市等诸方面进行卡制,致使民营企业与其他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发展境遇方面薄弱许多。
民营企业的这些制约性因素将导致民营企业虽然能在21世纪的今天风风光光,但其以后的发展未必仍然势如破竹,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发展中的民营企业。
首先,民营企业也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通过科学论证的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也应予以借鉴并采用,在企业的体制和管理方式上充分发挥其优越性。
其次,打造人才促企战略。从企业内部自身来讲,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资福利待遇是前提,让人才能在民营企业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余地是根本;从外部环境来讲,政府应在人才引进、人才安臵、人才培养等措施上真正给予人才有吸引力的优惠。
再次,政府应从解决民营企业行业发展、民营企业资本、民营企业享受其它优惠措施上全面制定措施。政府应逐步放开民营企业的行业进入制度,使民营企业向更多垄断行业全方位发展;在融资成本上,给民营企业扶持,以较低的贷款利率获取资金;在对发行、上市的大型民营企业,更好在核定相关情况后,给予其上市的资格。在其他方面,积极扶持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自律管理。
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作为浙江省的一个新增长点,我们的政府应从打造“有为”政府着手,从各方面予以积极引导,使它这辆高速列车越开越快。
《怎样应对发展中的民营企业》
这篇文章算是较好的一篇作品,即得分刚刚超过40。它能成为较好的一篇作品,主要在于基本上避免了以上所提及的几 个方面的明显的毛病,或即大体上符合申论考试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尽管由于它尚未能更进一步显出一点独特的特色、个性或者风格,因此还无缘厕入最好的作品之列。我们细读这篇文章便不难发现,首先,文章的结构是完整的,即包括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三个基本的部分。具体说,文章首先在第1与第2两个自然段中提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即我省“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我省“民营企业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发展特别□(字迹不辨)畅,其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字迹不辨)阻力,能挺的民营企业走过来了,脱颖而出,而大部分民营企业相当弱小,蜷缩在一角。”接下来在第3至第5个这三个自然段中分别分析了阻力的根源,即“人才的缺乏”、“融资力量薄弱”以及“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过多限制性政策”。最后便在第7至第9这三个自然段中提出了消除阻力的对策,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人才强企战略”以及“政府应从解决民营企业行业发展”等方面“全面制订措施。如此写来,不但结构是完整的,而且思路也是清晰的。其次,无论是分析阻力的根源还是提出消除阻力的对策,都没或者仅偏于企业一面或者仅偏于政府一面,而是两面兼具,这就显出思维的全面性。再次,文章在第2自然段末“在这里,我们不仅(错,应为禁字)要问,民营企业到底遇上了哪些阻力”这一句话,把文章的写作从提出问题的第一部分很自然的过渡到分析问题的第二部分,同时又专门用第6自然段作为分析问题的第二部分与解决问题的第三部分的过渡,此外文章还特地用短小的第10自然段来作为全文的收尾。凡此,均使文章做到了首尾呼应、一气贯通。这篇文章所以未能成为最好的作品,除了缺少所提及的缺少特色、个性或者风格以外,其文字的功底不够扎实也是一个颇要紧的原因。比如,正像上面一些例子所表明的那样,书 写颇为潦草、随意,以致许多字迹极难辨认。再如,一些地方词语的使用也有欠准确,如第8自然段一开始的“打造人才强企战略”中的“打造”一词显然不能与“战略”搭配。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我国当前资源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参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时再次强调指出: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指明了方向。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同时,要结合浙江省的具体情况,明确思路举措,把降低能耗和节约资源作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把建设节约型社会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突出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结构调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最大的节约,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在生产领域,要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投资结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和投入方式,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努力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在消费领域,要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文明的节 约型消费模式。在城乡建设领域,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淡水、能源等资源,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建设节约型的住宅建筑和交通运输体系。
二、科技创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大力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在节约方面的技术创新,既要大力推广已有的技术,使之真正发挥效用;又要注重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同时,要充分发挥人才在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尽快使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三、保护环境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前提。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我们不但要推进经济发展,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资源来看待。要加强大气、土地、水资源保护与环境整治,加强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深化改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动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性根源。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水价、电价和油气价格改革。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政策措施,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 收优惠措施,继续实行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节约资源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使节约者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机会,使浪费者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价。
五、加强监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目前,我们在资源开采、储运、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还存在着大量损失浪费的现象,重要的原因是管理松懈,监督不力。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资源节约使用、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科学管理和严格管理,坚决改变各种浪费资源的现象。制定更加严格的节约的标准,建立强制淘汰制度,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新上建设项目的资源评价体系。还要进一步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
六、政府表率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政府机构在节约上存在着巨大潜力,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完全可以实现大幅度的节约。为此,各部门要自觉做资源节约的表率,带头做好节约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和所有公务员都要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抓好政府建筑物和办公系统节能改造以及公务车节能,推行政府机构节能采购,还要抓紧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资源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
多管齐下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近年来,国际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暴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成本压力和资源性产品的供应安全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在某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的正常生产。此外,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世界面对的迫切问题,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也是我国应该承担的责任。可以说,节能减排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节能减排已经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12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党全社会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今年6月初,我国政府先后公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方案提出,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方案提出,要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各级政府应将节能降耗指标作为“硬”任务来抓。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和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虽然随着技术和装备的进步,我国工业产品的能源消耗近二十年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增加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因此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任务非常艰巨。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宣传教育的配套措施,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积极 性,多管齐下、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来抓。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地和重点企业,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是加大政策的调控力度。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通过严格的土地、信贷、项目审批、进出口关税和配额、差别电价等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全面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十项重点节能工程和水污染处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等减排工程;启动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促进资源的综合节约利用。进一步修订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三是加快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快制定、修订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等节能减排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节能减排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企业和单位,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行为实行重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重点企业以及发电、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
四是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利用经济手段激励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积极稳妥推进煤、油、气、电、水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将能源和环境的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决策中去,将节能减排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企业自觉地实施引进新技术、改造旧设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节能减排行动。
五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来。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和政府的事情,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广泛的新闻宣传,使全社会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提高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从而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以创新促和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钟
君
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这表明在社会分层日趋多元、利益矛盾愈加复杂、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任务日益繁重、社会公共产品相对短缺的背景下,以创新求和谐,不断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积极创建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体制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有着深刻的现实动因。党中央和国务院不失时机地提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任务,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目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其次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推动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只有不断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有效应对当前社会分层日趋多元、利益矛盾愈加复杂、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任务日益繁重的现实情况,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给为重要的是,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是制约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不断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综合的庞大的创新工程,需要经过坚持不懈而富有智慧的探索。为推动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开拓思路、多策并举,有重点、有步骤的逐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这一重大历史性任务。
其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点内容,是要努力建立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舒缓社会紧张,平和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个着力点,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和发展社会事业,这些也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着力点。工作要做实,重心要下移,优先解决广大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步做到了,才能为进一步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整体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完备的社会管理体制是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为浩大而艰巨的社会建设和改造工程,需要从长计议,稳步推进。
其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加大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这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最实在的表现。而评价政府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用于政府本身的管理成本与用于受益对象的资金的比例。在国际上,一般认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标志是60%以上的财政预算要用于社会发展,中国当前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可喜的是,最近几年,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都在大力推进之中,社会事业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开始有所转变。这是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也是全国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众的福祉。
其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关键是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分工。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又非常复杂,再庞大的政府也不可能包揽全部社会事务。在目前我国社会自治能力较弱、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应进一步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将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制度化、法制化,真正维护和确保公众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参与权。要创新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努力实 现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公示、论证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减少公共决策的随意性,做到公平管理、透明管理。
其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难点在于新的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创造。在经济领域成功地实行了市场化改革以后,社会管理是否可以市场化?经验证明,市场机制在社会领域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在某些社会领域,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正面的;而在另一些领域则是负面的,无节制地在社会领域尤其是公益事业领域实行“市场化”、“产业化”,难免走偏方向。社会生活比经济生活复杂得多,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的不仅有市场机制,还有法律的、伦理的、心理的、文化的机制,让这些机制各得其所,各展其能,而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就必须创造综合的机制系统。
总之,社会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对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推进。
第二篇:怎样应对发展中的民营企业
怎样应对发展中的民营企业
在第二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揭晓的2004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榜单上,我省有26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前10名中,我省更是占据着7个席位,占浙江省GDP的71%,就业的90%,税收的60%源于民营经济。这一组数据表明浙江的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同时,我们又发现在这一组令人欣喜的数据背后,民营企业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发展得特别顺畅,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多项阻力,能挺的民营企业走过来 了,脱颖而出,而大部分民营企业相当弱小,蜷缩在一角。在这里,我们不仅要问民营企业到底遇上了哪些阻力?
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人才的缺乏。人才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力不可言喻,一个点子的产生,一项洽谈会的磋商,乃至一个企业内部的发展总结与计划,一名资质平庸者与一名真才实干者作出来的效益是完全不同的,它可以将企业引向正负两面。但现在的现状是民营企业因大多从家庭作坊、社队企业发展而来,固有的家族观念使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大多也是从家庭成员中产生,这自然弥补不了其他人才的先进意识和先近理念,同样道理,人才在民营企业难以受到重用,故而转投其他行业,久而久之,形成了连锁反应,民营企业只是人才短暂的避风港而已。
其二,民营企业的融资力量薄弱。我们看到国有企业由于政府的扶持,常常能够得到银行的长期贷款。但同样作为市场主体的民营企业,虽然发展颇具特色化,但从开始的小企业,□□商业银行严格的贷款审批权,政府的放之任之态度,使得大多数民营企业主难以得到银行贷款支持,即使走关系拉上了贷款,也是还贷期限紧,贷款数目少,这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又套上了一层圈。
其三,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过多限制性政策。政府往往重视工程大,项目多的外资经济、国有经济。但对民营企业包括行业的选择进入,民间资本的进入,民营企业的上市等诸方面进行卡制,致使民营企业与其他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发展境遇方面薄弱许多。
民营企业的这些制约性因素将导致民营企业虽然能在21世纪的今天风风光光,但其以后的发展未必仍然势如破竹,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发展中的民营企业。首先,民营企业也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通过科学论证的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也应予以借鉴并采用,在企业的体制和管理方式上充分发挥其优越性。
其次,打造人才促企战略。从企业内部自身来讲,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资福利待遇是前提,让人才能在民营企业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余地是根本;从外部环境来讲,政府应在人才引进、人才安置、人才培养等措施上真正给予人才有吸引力的优惠。
再次,政府应从解决民营企业行业发展、民营企业资本、民营企业享受其它优惠措施上全面制定措施。政府应逐步放开民营企业的行业进入制度,使民营企业向更多垄断行业全方位发展;在融资成本上,给民营企业扶持,以较低的贷款利率获取资金;在对发行、上市的大型民营企业,更好在核定相关情况后,给予其上市的资格。在其他方面,积极扶持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自律管理。
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作为浙江省的一个新增长点,我们的政府应从打造“有为”政府着手,从各方面予以积极引导,使它这辆高速列车越开越快。
第三篇:申论。发展中小型企业
“潜力在民营,活力在民间,动力在民资,最终在民富。”可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然而 “钱荒、人荒、技术荒”,是现在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的突出表现。中小企业要突破这些发展困境,有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因素,要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现代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在政策环境层面,有很多是需要政府来做的,本文着重从政府政策层面提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若干思路。第一个措施是要解决认识问题。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范围内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隐形冠军。从国内的情况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0%,占就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70%,接近80%。从税收角度看,它也达到了65%以上。所以,“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渠道,税收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在这几年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中小企业相对于国有大企业的竞争环境正在改善,但是,从整个层面看,中小企业仍然是弱势群体。它在公共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领域,也包括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处在一个相对被歧视的地位。因此,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到了现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的时候,应该比以往更加重视起来。使它能够享受到和其他各种所有制企业相平等的竞争环境,坚决消除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各种观念性、机制性、体制性的歧视性政策,使得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能够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这样一个认识问题,在思想上已经得到解决,但是在工作中还没有得到完全
解决。因此,我们需要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正已经消除,已经给中小企业创造了好的环境。
中小企业的这些问题,有一些是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其中还有一些问题是由于外部环境造成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按照哲学的观点,内因是最关键的,要着眼于内因的解决。在政府部门来讲,需要重视外因,因为对于企业来讲,依靠自己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生存发展,按照市场机制、市场规则来做。而对于政府来讲,更多需要关注环境的打造。
第二个措施就是加强要素的衔接。确保中小企业能够平稳、较快、健康发展。要素的衔接,中小企业的“三荒”问题,钱荒、人荒、技术荒,这三个问题恰恰是中小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譬如“钱荒”,就是解决中小企业用钱的问题。比如我们要建立公共技术平台,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要推进产学研的结合,就是要解决企业对技术的需求。比如我们要联合学校,加强人才的培训,有重点的开展招聘、创业就业活动,我们就要着眼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个要素衔接,除了资金、人才、技术的合作,现在市场瞬息万变,竞争异常激烈,中小企业要想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及时、科学、准确地掌握信息。信息是企业的生命线。作为政府部门,除了要支持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之外,还应该建设公共的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及时提供管用的信息。同时,还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大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力度。
第三个措施就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表现在:一是加强基础管理,包括产品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品牌管理。我们还要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管理创新。还要帮助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产品经营,推进企业重点项目建设。
第四个措施就是加强融资担保工作。融资担保工作,以吉林省为例,今年通过银企保对接,在已经实现192亿贷款基础上,还要组织两到三次的银企保对接。同时,还要发挥创业引导基金的作用,用引导基金引入更多的股权投资基金,用股权投资基金的眼光发现企业、发现项目,支持企业和项目的发展。同时,还要展开对集合票据、集合债券、集合信托、短期融资券方面的工作,使直接融资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还要培育一些上市后备企业,使它们尽快进入辅导期,实现上市融资。在股权投资方面还要加大力度。今年全年为中小企业融资要突破400亿,要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50亿。这样,融资担保工作还要搞三个品牌工程,百户重点企业融资服务工程、千户成长型企业融资服务工程和万名创业小额贷款融资服务工程。
第五个措施就是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一方面是给企业建立产学研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使它能够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边际效应,增强企业急剧资源的能力,提高技术梯次发展结构,像吉大、长春工大、理工大学、包括农业大学,长春大学,都建立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包括中科院的光机所、物理所、应化所、生物制品所,有一批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了联盟。产学研工作,鼓励这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把科研成果分离出来,和企业一块来做。这样能够加强科技成果和技术的转化,从而使企业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
校企合作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人才资源的供给,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摆上日程了,最近联系了吉林大学和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不同层次地帮助企业培训和招聘人才,也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这件事情还要继续做。校企合作是我们抓的第四个重点。
第六个措施就是继续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连接各市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吸收专业化强的服务机构进入,打捆形成吉林省公共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在这个网络上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要实现在线服务、呼叫服务、窗口服务。面对全省十多万个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政府的作为是有限的,定位在有限部门、有限行为,但是如何加强对这么多企业的服务,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让这个服务体系面对着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给他们提供融资、技术、人才、信息、法律等等方面的服务。我们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打造出一个夹层,这个夹层就是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能够提高中小企业市场化程度,能够推动中小企业和服务体系发生要素的交换,降低中小企业的创业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面向1000
个成长型企业和100个要做强的民营企业开展服务,要聚焦这些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服务平台,从而使政府能够有更大的精力放在规划、政策、环境打造,以及对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的服务上面,以使我们的服务更加有效。
这个服务体系还要搞一个联盟,这个联盟要吸收200个单位参加。从而形成全省块状服务结构,形成网络服务的结构。使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不管在街区、乡镇还是县城,都能够享受到点对点的窗口式的面对面服务。有些服务在基层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基层反馈到省中心,省中心再运用资源配置手段,通过呼叫方式,准确把他的问题送到能够解决的服务机构面前,让他们帮助企业解决。
第七个措施是加强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中小企业的数量还不多,同样以吉林为例,吉林省每万人拥有民营企业的数量只有42个,江苏是118个,浙江是96个,山东是53个,辽宁是65个,吉林才42个。浙江省人口是吉林省的1倍,5400万,而浙江省的民营企业是吉林省的6倍,66万个,吉林才11万个,差距就在这里。所以,能够看到潜力在民营,活力在民间,动力在民资,最后的关键就是要达到民富。要把生成小企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省现在已经有了85个企业,入户率达到60%,今年要提高到95个,孵化规模要达到5000户,入孵率要超过60%。我们通过孵化基地建设,推动光电子、汽车电子、精细化工、袜业、木制品、人参、鹿茸、林蛙、矿泉水等一些特色优势产品企业的生成。
第八个措施是加强软环境的建设。依托各级软环境办公室,工信部门等有关部门参与进来,对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包括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情况,国家和省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重大专项的实施情况,要进行督促和检查。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检查对中小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要注意发现一些典型案件,要进行公开曝光,要引导整个社会为中小企业创造环境,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让中小企业在今年资金融通困难、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情况下,还能得到发展。我们期待软环境也能为中小企业创造好的条件。
第四篇: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发展也才仅仅几年的时间,由此而引发的新思想新理念却层出不穷。从人力资源管理到人力资源开发,从职业生涯规划到人力资本运营,变化之快无不让人眼化缭乱。再到书店的管理书架上看看吧,那琳琅满目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的书籍能把从古到今的时间拉在了一起,能把西方理论与东方思维
进行的合并。内容之广、涉及之深往往更会让你无所适从。大有“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百花开”的气势,更多的让很多人都“误读”了“人力资源”的繁荣。在你感叹知识发展之快时,是否也给你内心带来满怀的疑惑与不安?那些真正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者,在面对实践中的现况又有怎样的看法和体会呢?我想对于那些真正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感受一种越来越难做的压力,用“举步为艰”一词想必也不过分。那么,利用作为带动中国经济的主体、在管理上力求务实求新的民营企业来加以分析,我想也更能代表性的反映出国内企业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那么,就让我们先来看看都出了些什么问题呢?
1、口号变了,可意识没变。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被炒的火热,每个老板都一夜间都可以开口便是“以人为本”,闭口便说“重视人才﹑开发人才”。可事实上一些企业高层决策者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仅仅出于肤浅的认识搞了一些表面化的东西,误以为模仿式地成立个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几个人力资源管理职位、招聘一两名背景不错的所谓人力资源管理高手、上一套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就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甚至出神入化的效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整体运作体系中的“定位”还缺乏深入的、理性的思考,对于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缺乏必要的理解、指导和协调,更有甚者把“以人为本”最大的作用用来装点企业的门面、丰富“职场政客”的语言。“人力资本管理”不幸也被职场政治所调戏、所滥用。尤其即是企业的投资者﹐又是人力资源管理成员的考核者的老板,决定了企业的投资方向和人员考核因素,在领导和工作判定上,难免会经常忽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意向和行为,由此将直接影响操作者的态度和热情。
同时﹐由于人力资源工作的隐性和长期性,导致无法如生产和销售那样,可以用具体的数量恒量,同时因人本身的不确定性﹐同样像其它工作一样,给予肯定的改善期限。以及它本身所特有的延滞性,无法很快看到成绩。这些都将是影响老板决策的重要原因。虽然人人都知道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可中国职场却缺乏如日本企业的那种终生雇佣情结,当经营者仍然把“人力”当作“成本”而非“资本”时、当管理者仍不懂去用企业文化留人时,便会产生“人才投入,谁知以后是否为我所用﹖”的想法。种种原因﹐都最终导致老板的忽视。也便产生目前很多企业所出现的“人力资源重要﹐但不主要的局面”。
再者是管理者意识,这里所说的管理者是泛指各部门主管,也包含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具备根本的人力资源概念和系统思考。而很多时候中小型企业往往因为忽视人力资源管理或其它原因,会随意安排自己亲属或其它闲置人员替代,因而会因为他们本身的素质而无法去执行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而且,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工作的日益深入和专业化,一个不具备系统思考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即使具备较全面的理论基础,也很难根据企业现状分析,而七拼八凑,做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举措。试想,如此这般,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的工作方法是否科学,还有待于其自身“功力”的提升。
另外,对于其它管理人员的意识同样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是动态的,策略性的。因此,在他做出系统可行的方案时,必须取得各部门的配合,达到互动的效果,才能整体发挥人力资源理念。同时,管理者通常是员工的一线领导者,他的行为也将直接影响的人力资源的贯穿和实施效果。
其次是员工的意识。人力资源所面临最大的群体莫过于员工了,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工作的最终目的便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供战略性的服务和支持。可现实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去有意识的建立和宣导自己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的任何措施都会被员工看作“为虎作伥”的工具而加以抵制。因此,人力资源工作不仅仅是管理会议上讨论和文件上强调的。他必须深入基层,在员工思想上做好工作,让员工真正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意、取得员工的认同和配合。这样,才能将人力资源上下一心的贯彻下去,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业绩。
2、职能的专业化,使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在实践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在面对着日益专业化的薪酬管理、职位描述、员工培训、绩效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等专业难题时,往往难以逐一破解。
⑴薪酬管理
在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组织的结构和人员的组成不断的变化,公司既成的薪酬格局就在一次次的“特
第五篇: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浅析与对策
智慧接触,网聚精彩-智网http://
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我国已于2001年11月加入WTO,我国经济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化竞争,民营经济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民营经济必须成为21世纪振兴我国经济、提高我国竞争力的主力军。但是民营经济能否承载这一历史重任?民营经济在上个世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面对新千年如何继续保持和发展这个辉煌?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都是每一个关心中国民营经济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万分关心的命题。本文拟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我国民营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本身是在一个十分不公平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虽然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仍不宽松。这主要体现在:
一、法律歧视: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遭到随意侵犯,除税收负担较重外,还承受着名目繁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各种不合理负担。
二、政策歧视: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已经解决,但从实践上看,仍存在一些“盲区”和不公平待遇。一些部门和地区在投资、用地、税收、工商注册、贷款、公司上市、行业准入及其它资源配置方面对国有经济和民营企业仍不能一视同仁。
三、信用歧视:缺乏金融支持。现在民营企业普遍感到融资难,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对民营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歧视,当然也包括一定的制度上的原因。总之,民营企业仍生存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如果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这一问题仍得不到解决的话,那么民营企业将失去其竞争优势。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所有权保障问题。我国迄今没有一部《民法典》系统界定和保护物权。没有典型的私有产权及其保护,可能正是一个社会通行人身依附,始终没有发展到真正的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因。不论是哪一种经济成份,如果企业连自己的物权都还不能搞清楚,又怎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进一步发展。只有明确确立私有产权的法律地位,才能使人们具有产权观念,才能使人们懂得不但要保护好自己的私有产权,还要尊敬别人的私有产权;只有确立私有产权的法律地位,才能使民营企业家有一个稳定、可靠的预期,避免资本外逃,才能使民营企业家避免其财产被经营者所剥夺具有法律保障;也只有确立私有产权的法律地位,才能避免出现贪污国有、集体财产是贪污,而贪污民营企业的财产则是经济纠纷的奇怪现象,才能解决民营企业在合同执行、债务纠纷、权益保护方面遇到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
二、我国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有外部环境问题,也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
1、决策机制问题
民营企业的决策机制一般是业主个人说了算。据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的报告,被调查企业的重大决策的55.3%由企业主或主要投资者决定;30.2%由企业主与主要管理人员共同决定;13.9%由董事会决定。就是日常一般管理决定,在49.7%的企业中也由企业主拍板,我爱e书网提供大量管理营销资源免费下载http://
36.0%由企业主与主要管理人员共同商定,12.7%由董事会拍板,企业主不闻不问的仅占0.6%。这种模式下形成的决策层缺少合理的知识结构,决策行为随意性、盲目性较大,缺少科学论证的过程,难以完成复杂多变的决策任务。最突出的例子是民营企业在重大战略决策方面失误频繁。有的民营企业在两、三年内就兼并收购了六、七家国有、集体企业,短期内完成了资本的迅速扩张。但是,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家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决策时表现的盲目、轻率和违背经济规律,缺少具备相应知识结构和经验的决策层,缺少理性分析科学论证的决策过程,由于非经济因素的驱动及对于陌生领域的认识不足,或者急功近利,投机心切,不考虑企业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在扩张中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市场经验与知识储备、资金储备、信誉储备,以致于落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2、人力资源问题
人才的重要性使它取代资金、项目,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尽管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展示出自己的创业奇迹,证明了用人机制的优越性,可以用极有诱惑力的条件聘请各类人才,但遗憾的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与人才匮乏的矛盾仍很突出,而且人才的流动频率也在加大。“重引”、“轻留”、“近亲繁殖”,都直接影响了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的积极性。人才在民营企业之间的无序流动,削弱了民营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民营企业深感人力资源的重要,也饱受人才失控之苦,乃至对人才的引进与使用存在着戒备心理。人才引进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这种矛盾,已成为危机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1、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法制环境
要创建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首先要完善法律制度。1988年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把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但其中对私营企业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以及对保护私营合法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的规定等,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有些规定已经明显过时,不符合党的十五大精神。全国人大常委1999年规划的152件立法项目,当时非公有制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些应该纳入有关法律条文的内容没有包括进去。目前,在全国性法规不能及时修订的时候,为了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应积极采取措施,结合实际,制定一些地方性法规。其次,在现实中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言代法、权大于法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尽快得到解决,将极大地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制建设,从立法、执法和守法3个方面,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政策环境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战略布局调整,要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有不为的地方,相应要求民营经济有所为。否则在国有经济进行战略重组的同时,就会出现经济发展的某些缺口和真空,只能由外资来填补,这对于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包括资本注入、技术转让、经营方式转变、市场开拓等。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可以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目前,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被限制在狭窄的乡镇或“三产”范围,大量的非战略性产业往往不允许民营经济进入,使得非公有制经济的资源相对闲置,不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应明确宣布和认
真执行对各种所有制经济成份一视同仁的政策,消除对不同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差别待遇和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法律地位和社会身份以及价格、税收、金融、市场收入等方面的歧视,着力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在市场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对所有的经济成份实行国民待遇,使各种所有制经济成份都能在国家统一的法律框架下各显其能。
社会环境
工商联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作为党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要强化其沟通、协调、服务、监督等职能,在产业引导、经营者培训、企业诊断等方面充分发挥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功能,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应给民营经营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在贷款审批、利率计算上应与国有企业平等对待;在贷款提供上应采取适当办法,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健全的信息渠道是决策科学化的最主要的基础。由于主客观两方面条件所限,民营企业缺乏及时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致使民营企业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常处于不利的被动局面。企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科学决策必须通过发达的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家经济政策的动态。但民营企业的信息来源一部分要靠买方提供,其他主要信息来源仅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同行熟人等,尤其是各种法律规定和政策法规,民营企业因为无主管部门,所以也没有正常的渠道获取必要的政策信息。国家尽快建立快捷的经济政策和信息的发布渠道,有助于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正确决策,对促进民企经营者市场经营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2、完善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
完善决策机制
科学决策是企业经营者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决策的机制,有助于企业经营者减少决策失误,增强其经营决策的信心。影响企业决策机制的因素主要有:(1)结构性因素。包括领导制度、组织设置、企业人员素质结构等;(2)过程性因素。包括决策程序、决策方法、信息渠道等。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不可忽视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组建能进行科学决策的领导层。当企业发展至一定的规模,最高领导层的决策能力便成为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性因素。现代商战是一个知识广博、门类众多、信息繁杂多变的社会活动,企业决策的问题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要适应这种形势,必须用领导层集体智慧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任何一位企业领导,不论能力多大,单凭个人的经验和智慧,难以完成复杂多变的决策任务。因此,要把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才,按照一定规则合理地组建成能进行科学决策的领导层。
二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理性决策。一个理性的决策必须满足下列基本条件:第一,它必须具备正确决策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信息量和分析与处理这些信息的专业知识;第二,它必须经过决策所必需的论证程序。决策的理性通过两种机制来保证。第一是决策层的人员结构,它主要由企业应聘董事、投资方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领导组成。这种人员组成的比例兼顾了企业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平衡,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平衡,并保证了决策的客观性。第二是投票机制,在决策层内1人1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董事长也不例外,这就克服了个人知识与经验的局限性,亦排除了绝对权力对决策的影响,从而保证一项重要的企业经营活动从一开始就是理性的。同时,要排斥决策过程中一厢情愿的主观色彩。由于决策目标必须通过与实施决策过程相关的所有个人或组织的互动关系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从操作的角度看,反复权衡和计算与实施相关的个人或组织的利益,力求最高程度的一致性,兼顾各方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将可能的内在冲突与不和谐降至最低,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复杂亦最为艰难的工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决策不仅被当作理性的科学,因此也被视为一种“艺术”。通过谋求为他人提供利益来与他人建立长久和谐的交换关系,并从这种关系
中获取自己的利益,是支配企业决策最核心的理念之一。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隐藏在商品竞争之后的科技生产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的竞争是最终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科学管理知识的人才之间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主要的资源,人力投资是谋求企业发展最有前途的投资。有启发意义的是,不管是美国的公司还是日本的公司,只要在发展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上进行了投资的,其回报都是雇员们更大的投入、更高的生产率及更好的质量。因此,民营企业家应以投资的目光看待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投入,在预算方面不以“最省”为主要目标,而是谋求在可以预见的计划期内投入产出的最佳值及最佳方式。
总的来说,民营企业在用人时容易出现许多误区:用人方面比较随意,人员的聘用、工资待遇往往是总经理一句话就决定了,缺少相应的人才管理机制;对人才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认为重用了某人,某人就得马上带来更多的收益,过于实际;没有给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环境。由于职责不分明,人才或有职无权或职权皆无,进而无法展开工作;怕弄走了自己的商业机密而另立山头,总不敢放手使用人才;老板“任人唯亲”,不识人才,只重用那些会侃却无真本事的人,这就使优秀的人才不愿留下。
类似上述原因,致使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动十分频繁,从而使企业既缺乏一个稳固有力的人才群体,也不能很好地搞好生产经营。据有关专家测算,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动率在15%左右为宜,然而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动率远远高于这一比例,有的高达50%以上,有的企业集团总部全年主要任务就是招人、培训人,然后走人[7]。
今天,视觉敏锐的人们已经看到金融资本和物资资本正在一点一点地让位给人力资本,而这种资本日益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成为经济资源中最为珍贵的资源之一,是一种“价值量”极高的生产要素。民营企业仅仅依靠原有的家庭成员已难以保证企业的持续成长。对优秀人才的保留成为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留住人才仅靠薪酬和股票期权这些金锁链是不够的,共同的理念和奋斗目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机会对保留人才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民营企业管理者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应当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着力营造人才发展的环境,以便能够引来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