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对电视购物节目的清理和整治力度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加强对电视购物节目的清理和整治力度的提案内容及
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1420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1420号提案内容
2012-02-24 案由:关于加强对电视购物节目的清理和整治力度的提案 提案人:缪寿良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国家广电总局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办理 主题词:电视整顿
电视购物作为一种新颖的营销模式,近年来受到我国消费者的追捧,获得了迅猛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电视购物节目中随之出现了对产品把关不严、广告用词夸张、售后服务承诺不兑现,甚至假冒伪劣、弄虚作假等现象,造成了目前我国电视购物行业的异常混乱的现象。虽然相关主管部门不断出台整治电视购物的各项措施,但电视购物的“顽疾”仍然存在。
我国电视购物目前存在六大问题:一是部分电视购物企业违规销售商品。二是部分电视购物企业所售商品虚构功效、夸大宣传。三是部分企业虚构企业名称、地址等相关信息。四是部分电视购物公司的销售人员对所售产品性能、种类不熟悉,介绍不客观、不真实。五是部分企业拒绝或逃避质量担保责任,部分企业销售热线只负责销售商品,不向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电话。六是部分企业剥夺消费者的验货权,通过快递企业拒绝消费者当场验货,减轻自身的法律责任。
造成我国电视购物行业长期混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于电视购物的性质界定不清。目前相关主管部门并没有明确的条文界定电视购物类节目是属于一般的广告还是具有直销等性质的特殊节目。二是电视购物节目中涉及到的主持人、消费者甚至代言名人等的身份有待确认,这些获得利益的相关个人或团体对其对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信息所负责任需要明确。与此相关的问题都没有在我国的广告法中找到明确的规定。三是监管部门对电视购物类节目的监管不力。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对电视购物类节目界定不甚清楚,相关监管部门也就有了推脱责任,甚至徇私舞弊的理由和借口。四是很多电视台是把电视购物当成垃圾时段的广告来处理的,因此在节目播出质量上没有严格审查。
目前我国电视购物的管理存在两个关键问题:多头监管和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及其职责,加强行业自律。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建立、健全电视购物节目监管机制。主管部门对电视购物节目的监管责无旁贷,播出机构必须对电视购物节目内容的真实性和连带责任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在相关部门之间建立监管信息反馈处理机制和监测机制,加强媒体单位广告发布审查环节的监督和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间的衔接,进一步增强联合监管的合力与实效,遏制虚假广告的泛滥,还百姓一个健康、有序的电视购物广告市场。
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加强电视购物广告虚假宣传、消费投诉集中的商品质量监管。依法组织查处并认真落实不合格商品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和退市制度。同时通过检查指导督促和帮助电视购物经营主体建立和落实商品质量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制度,完善电视购物商品的准入制度。
二、制定电视购物的行业规范,出台一部指导和规范电视购物发展的行业法规,对电视购物节目制作手段、商品入库质检规程、消费者验货付款方式、商品售后服务条款,以及电视购物企业的准入标准、监管职责、法律责任等等进行规范,让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有法可依,使那些不具备资质的电视购物企业真正被挡在行业的大门之外,并使电视购物过程中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
三、充分发挥广告监测的作用,重点加强对电视购物广告的日常监测。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发布广告监测通告,披露监测中发现的虚假违法行为。对屡次制作发布虚假电视购物违法广告以及未经整改继续发布违法广告的电视媒体,特别是发布广告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要依法停止或取消其广告经营、发布资格,切实规范和净化电视购物广告市场。
四、积极引导电视购物经营主体建立“无障碍退货制度”,引导建立“售后保障基金”,强化消费者权益保障。
1420号提案复文 2012-02-24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2011年6月文函复:
缪寿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电视购物节目清理和整治力度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政府要建立健全电视购物节目监管机制的建议。
作为广播电视行业主管部门,广电总局对电视购物节目播出的导向、时间、形式等内容进行行业管理,并分别建立了日常监看、核查问题、受理投诉和公开曝光等较为全面的监管机制,对遏制虚假违规电视购物节目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您提出要对虚假宣传、消费者投诉集中的电视购物商品质量进行监管,建立对不合格商品质量信息公示和退市制度,以及建立商品质量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等制度的建议,根据职能分工,我局已将您的建议转告国家工商总局。
二、关于出台一部指导电视购物发展的行业法规,规范电视购物节目制作、商品入库质检规程、消费者验货付款、售后服务等建议。
2009年我局专门制定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和居家购物节目管理的通知》(广发〔2009〕71号),其主要一是首次明确把电视购物节目分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和居家购物节目进行分类管理,将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纳入商业广告管理,居家购物节目则作为电视节目管理。二是对电视购物节目内容提出要求,明确禁播7类含有违法违规内容的和7类违法违规的电视购物节目,特别是那些观众意见极大的叫卖式的夸张宣传,以公众人物和专家名义作证明的,以及虚构断货、抢货、甩货等情形来误导消费者的购物节目也在禁播之列。三是对在播出机构投放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购物企业设立准入门槛,提出了注册资本金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具有固定经营场所等五条准入条件,明确要求对不达标的企业一律不得接受其投放的购物短片广告。四是为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树立社会对电视购物的信任,明确要求购物广告和节目必须标明商品的销售企业名称,公布在一定期限内可“无条件退货”和“验货付款”的承诺,对有投资风险的或者可能产生副作用的商品也要明确提示。
通过落实71号文件,有效地遏制了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企业的不良行为,对规范电视购物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下一步我局在继续做好电视购物节目播出管理的同时,将积极与国家工商总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认真研究您提出的规范商品入库质检规程、商品售后服务等建议,指导建立一套完善的电视购物行业管理规范。
三、关于加强对电视购物广告日常监测,从严查处违规电视媒体的建议。
我局一直十分重视对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日常监管。2009年下发的71号文件中,明确将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纳入广播电视广告管理。工商总局与中宣部、公安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2010年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严格监管电视购物广告”,继续强化广告发布前审查把关、广告发布中动态监管、广告发布后依法查处等项措施。2010年工商总局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卫视频道在6月20日—6月30日期间发布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进行了集中监测,共监测电视购物短片广告3122条次,涉及53个电视购物短片产品,曝光并部署地方工商部门查处8条严重违法电视购物短片广告。
今年1月份我局又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开展打击电视购物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通知》(广发〔2011〕3号),部署全国广电系统于2011年1月至3月集中开展电视购物专项清理行动。自2009年以来,我局对1000余套(次)频道播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情况进行了监看,取缔了两套非法的购物频道,撤销了两个违规播出购物短片广告的有线数字付费频道;分别下发停播通知,将存在导向问题的“年轻钛观音佛手链”、内容低俗的“美国威酷”、虚假宣传的“小雷达手机”等79条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清除出电视荧屏,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曝光。全国各级广电管理部门共清理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百余条,核查群众投诉近千件,并通过新闻媒体播发治理工作信息200余条,广电系统从严查处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工作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对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日常监管和治理力度,将会同工商总局进一步完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法律制度和监管制度,建立完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长效监管机制,依法规范电视购物短片广告。一是加大日常监管执法力度。工商部门将围绕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发布的主要环节,加强日常监管,进一步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媒体、重点产品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监测检查,加大违法广告的公告力度,加强案件的查处和督办,严厉查处违法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研究借鉴国外电视直销行业的监管经验,进一步规范电视购物短片广告,促进电视购物行业的健康发展。对虚假夸张宣传、误导消费的购物短片广告,一经发现立即予以停播,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在广播电视媒体投放虚假违法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企业,通报全系统禁止接受其投放的任何广告;对屡次发布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广播电视媒体,将给予通报批评、暂停商业广告播出等严肃处理。
四、关于引导电视购物经营主体建立“无障碍退货”、“售后保障基金”等制度的建议。为充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社会对电视购物行业的消费信心,维护广播电视公信力,我局在71号文件中要求各级电视台在播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时,必须公布在一定期限内可“无条件退货”和“验货付款”的承诺。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各台在播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时基本上都按照总局的要求公布了一定期限内“无条件退货”等承诺,但电视购物经销企业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我局将加强与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的沟通,研究行之有效的“无障碍退货”和“售后保障基金”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督促电视购物经销企业真正做好售后服务工作,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感谢您对广播电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336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336号提案内容
2012-02-24 案由: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 提案人:安信义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财政部办理 主题词:教育儿童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重要政策文件,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明确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办好幼儿园,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促进社会事业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工程,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民心工程。因此,应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建议如下:
一、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落实学前教育经费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远低于国际3.8%的平均水平。2004年欧洲十几个国家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10%以上。应该说,目前我国已具备增大学前教育投入的财力,建议明确GDP与学前教育的投入比,规定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最低比例,鼓励教育先行省份探索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二、落实幼儿教师编制和管理问题,提高幼儿教师队伍质量。建成覆盖城乡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所在。建议从宽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大力提高公办园的比例、提高公办园在编幼儿教师的比例,落实公办幼儿园的财政经费保障。明确公办幼儿园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扩大幼儿园的办园自主权;同时将集体所有制幼儿园列入定编标准范围。实施教师队伍培养工程,逐年将优秀的在职非公办幼儿教师转为公办编制,也可以面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纳入公办编制。公办编制要向农村幼儿园倾斜,以吸引并留住优秀幼儿教师在农村工作。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待遇,逐步做到各类幼儿教师同工同酬。可以先指定经济条件好的省份做试点。
三、加强规范建设,保障学前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督促各地要创造性地用足用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政策,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省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前教育作为督导的重点,定期对政府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安全管理、保教质量等方面进行专项考核,建立完善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使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迈上科学、规范之路。
2336号提案复文 2012-0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1年11月3日以教提案〔2011〕第326号文函复:
安信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规划纲要》把学前教育作为今后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这是国家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推进教育公平而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设计,确定了“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方向。围绕扩大资源、加大投入、规范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一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要大力发展公办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积极扶持和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二是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要落实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将学前教育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研究制定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成本中的分担比例。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各地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
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严格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切实落实幼儿教师的工资、职称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待遇。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力度,通过扩大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招生规模,招聘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选拔中小学转岗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充实幼教岗位等,加快补充幼儿教师。五年内对园长和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为加大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去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已投入20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乡村幼儿园1307所。近期财政部、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一系列学前教育项目,“十二五”期间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各地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了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三年各地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新增在园幼儿规模500多万人。同时各地积极研究出台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快核定公办园教师编制。许多地方明确规定将公办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或纳入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体系。为提高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中央财政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支持各地对中西部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可以说学前教育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区域、城乡之间发展差异显著,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有效解决“入园难”问题,现阶段还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当然,我们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成本中的分担比例,探索实行一定年限的免费学前教育,如陕西等省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对国家学前教育项目和地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监测评估,并开展专项督导,确保“国十条”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抓紧制订《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等配套文件,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管理,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三篇: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5125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5125号提案内容
2013-02-28 案由: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 提案人:樊庆斌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教育部办理 主题词:文化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方文化和思潮日渐流行,使得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呈现出西方化的趋势。一些青少年学生不辨是非地接收外来思潮影响,“哈韩”、“哈日”之风甚嚣尘上,过洋节、吃洋快餐一度风行校园,不少学生忘却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青少年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客观上导致了青少年学生缺少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导致校园文化和精神中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着许多璀璨迷人的民族文化和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有着重要的显示意义。
一、文化传承的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俗文化正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据调查,青少年学生对西方圣诞节的兴趣远远大于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传统节日;高年级学生对NBA球队所在的城市如数家珍,却对舞龙、高跷、剪纸等民俗活动知之甚少。西方物质和文化的影响,令教育工作者感到迷惘;教育的偏差和缺失,有可能让孩子们迷失方向。给孩子们补上民俗文化这一课,引导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意义非同寻常。
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及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中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仍然难落实到实处,如果把即将失传的民间技艺传入校园,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为此建议:有关部门从培养健全人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出发,遵循传统文化教育的一般规律,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通过纷繁多姿的民族音乐、舞蹈、戏曲演出、书法、国画、民间工艺制作、中国象棋围棋擂台赛、猜灯谜猜歇后语、武术体育等各项活动和课堂诵读辅导、文化基地熏陶、课外活动固化、社会展示激励等多种途径,引导中小学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链接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血脉相传的精神纽带,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道德支撑作用。
5125号提案复文 2013-0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年8月20日以教提案〔2012〕第70号文函复:
樊庆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教育部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措施,引领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在中小学体育和艺术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普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国家颁发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教育方针的要求,是落实培养目标、指导教材编写、组织实施教学和进行教学评价的规定性教学文件。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课程标准,都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作为课程的核心价值理念。例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指出“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应大力继承和发扬。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武术、舞狮、舞龙、踢毽子、抖空竹、竹竿舞、蒙古式摔跤、抢花炮、荡秋千、重阳节登高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来补充和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中,分年段对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以及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
艺术方面。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例,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在“课程内容”中,分年段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每学年背唱歌曲中包含若干首中国民歌,学唱一段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
二、在高等学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
根据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在《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以及四类任意性选修课程中,均纳入了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教学内容。《指导方案》要求,普通高校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
三、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有机融入课外活动,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
体育方面。将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引进校园,鼓励学校组建传统体育项目社团,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和课余锻炼的内容。2010年我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协商,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研发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组织师资培训,在中小学推广校园武术活动。中国大学生体协设置了“中国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每年举行全国性的赛事和研讨,积极鼓励国际间武术文化交流,目前会员学校已达百余所。教育部每3~4年举办一届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中,均把武术作为必设项目,发现和培养了大量传承民族民间体育运动的优秀人才。
艺术方面。2002年以来,教育部每3年举办一届全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艺术作品类中列入了书法、篆刻等传统文化艺术项目,在艺术表演类中列入了民族民间音乐歌舞和戏曲等项目。全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坚持育人导向,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影响面大,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作用。2006年以来,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国家级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的演出中安排了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川剧、秦腔、民族民间音乐歌舞等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经典剧目。同时在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的专题讲座中安排了书法、篆刻、民间工艺、民族音乐和中华戏曲等项目内容。多年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优秀文化艺术的知名品牌,成为增强青年热爱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情感的有效途径。
四、组织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目前已评出449所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项目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等入选国家级或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从今年起,教育部还将在全国高校建设一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基地,大力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
我们将认真研究并充分考虑您所提出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关建议,采取积极务实的措施,不断深化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内容及办理
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0145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0145号提案内容
2013-03-01 案由: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 提案人:施耀忠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监察部办理 主题词:纪检 管理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文化、保障性住房、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2/3左右,约6.68万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民生工程的支出将进一步加大。确保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执行落实到位,加强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反腐倡廉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我国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国家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12年第2号公布的北京市门头沟区原副区长闫永喜贪污受贿案、福建省南靖县山城镇新农合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张信号等人诈骗医疗资金案、吉林省伊通县民政局原副局长石振海等人玩忽职守案、四川省汶川县经济商务局原局长向世茂滥用职权和受贿案、湖南省3家保险机构骗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问题、山东省4家保险机构骗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问题等案件。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廉政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执行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违规操作导致群众利益受损。二是群众意识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决策不合民意,做事有损民利,搞一些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三是制度约束不到位,一些地方权力配置不科学,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没有分开,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四是执纪执法不到位,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治理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时,查处不够有力,处理不够到位,导致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屡禁不止。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继续解决好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执行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断增强监督检查的实效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健全民生工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坚持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经常性检查和专项检查、传统检查方式与现代化检查手段、专门力量监督与其他力量监督相结合,提高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工作的效能。综合运用明察暗访、专项督查、随机抽查、个别访谈、行政问责等手段,确保及时发现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二、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渠道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完善信访举报电话、信访举报网站、政风行风热线等,建立多层次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公开受理人民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机制,畅通“听民意、察民情”渠道。对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问题解决处理到位。对诉求无门、久拖不决或解决不力的问题,加大督办力度,实行挂牌督办,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
三、加强廉政风险的源头治理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及时跟进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及时研究可能出现的涉及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防范对策,逐步完善人民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但治理效果不够明显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切入点和工作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逐个解决、逐项落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强化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案件的查办力度,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严肃查处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违纪违法、与民争利的案件,严格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切实做到案件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对造成重大影响的典型案件及时通报和剖析,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惩戒和教育功能,以坚决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五、发挥网络媒体的监督作用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监督作用,注意听取网民对民生工程的意见和建议,把网络媒体作为听取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建立民生工程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机制,对网络舆情反映的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及时调查核实,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细心捕捉网络舆情反映的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违纪违法线索,把它作为发现违纪违法线索的一个重要来源,加大查处力度。
六、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作用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聘请了一批特约监察员,要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队伍智力密集、资源丰富、联系广泛的优势,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特约监察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收集人民群众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意愿、反映和呼声,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更好地发挥特约监察员在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0145号提案复文 2013-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2012年8月15日以监提复字〔2012〕30号文函复:
施耀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历次中央全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中央纪委历次全会和国务院历次廉政工作会议都对涉及民生的政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作出部署。确保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执行落实到位,加强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反腐倡廉建设,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负的重要责任。
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加强涉及民生的政府专项资金监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注重抓好民生资金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民生资金方面的腐败案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提升民生资金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各地大胆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新举措。如,贵州省通过搭建电子监管平台加强监管,效果显著;海南省将各项惠民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管理范围,确保资金科学安全运行;湖北省制定了《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以案件查办的高压态势保证资金的安全。
我们对您的提案高度重视,对各地加强民生资金监管的做法进行了深入了解,现提出如下意见:
首先,对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开展强农惠农资金清理检查。2010年由财政部牵头、17个部委共同参与在全国开展了强农惠农专项清查工作,对2007年—2009年农民的补贴资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和其他重点专项资金进行清理检查,发现违规问题23765个,涉及资金175.48亿元。资金整改到位56.56亿元,行政处罚708人,组织处理389人,党政纪处分1632人,移交司法机关1017人。二是做好社保基金、扶贫资金、救灾资金、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2008年以来,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和28个省(区、市)2005—2007年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会同住建部对各地住房公积金监管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在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中,对400余名公职人员进行了行政问责,查处和纠正违纪违规金额近13亿元。三是开展教育领域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每年组织至少6个督查组对12个以上省份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等国家教育重点民生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了安徽凤台县、界首市等地义务教育学校虚报套取国家“两免一补”资金和四川等地部分中职学校套取国家中职奖助学金案件,查处各类教育乱收费问题涉及金额20多亿元。四是开展医疗卫生领域监督检查。全面查找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廉政风险点,对药品采购机构负责人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查处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涉及金额9亿多元。
其次,民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民生工程的各个环节容易滋生腐败,目前已查处的案件也表明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反腐倡廉形势严峻。正如您的提案中所指出的,有的单位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违规操作导致民生资金受损;有的地方滥用民生资金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问题查处不够有力,处理不够到位等。民生资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民生工程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民生资金真正利民惠民,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您的提案,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鞭策。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执行落实到位。
第三,充分认识民生工程监督检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对当前强农惠农富农资金、扶贫资金、住房公积金、社保基金等各项民生资金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立足确保资金安全和惠及群众这两个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单位、重点人员、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及其领导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并进一步加强跟踪检查,督促对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的参保利益切实得到维护。二是坚决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截留、挪用、骗取、侵吞资金和因监管不力、失职渎职造成资金重大损失的案件,加大追缴违规违纪资金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对查处的典型案件,该通报的通报,该曝光的曝光,发挥教育和警示作用。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信访举报电话、信访举报网站、政风行风热线等诉求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重视网络媒体的监督作用,听取网民对民生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民生工程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机制。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在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四是加强调查研究,从源头上推动健全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各项民生资金的管理涉及监管体制机制制度等许多深层次问题。我们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和症结所在,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措施。督促和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业务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探索源头治理措施上下工夫,切实确保基金安全和基金效益,建立健全真正惠及群众的制度机制。
最后,感谢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五篇: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5083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5083号提案内容
2012-02-24 案由: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提案 提案人:卞志良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中央组织部办理 主题词:干部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利农富农政策,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是由于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等,与广大农民群众“求富、思变、盼服务”的愿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严重影响了农村的改革、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干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一些地方群众对干部有意见,说干部“不像话”;干部对群众有看法,说群众“不听话”。干群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村的不安定因素,影响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干群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原本就该是“鱼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因此开辟干部群众谈心对话渠道,是当前融洽干群关系、密切干群鱼水之情的关键。
二是主观上的“政绩观”与“富民”思想不协调。一些农村干部长期事业心差,只图当前政绩,不思富民之策,作风简单粗暴。如当前某些地方借新农村建设所搞的“社区建设”,在缺乏一定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强行拆掉平房盖楼房,把农民“逼上楼房”,使得一些地方的农民群众苦不堪言。
三是官僚主义影响干群关系。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在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农民群众上访增多,家族、宗族以及宗教势力有所抬头。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一些基层干部的作风不无关系。一些农村干部“官”不大,架子却不小;能力不大,派头却不小。当前影响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和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征地拆迁等,都是影响整个“三农”工作的大问题。
“农民安,天下稳。”这是我国数千年来的至理名言,也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治国原则之一。为此特提建议如下:
一、把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国家干部培训计划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坚持把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领导骨干和优秀人才。但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广大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近年来却成了一个空白。从中央到地方,要把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列入统一的计划,并且从组织部门到县乡两级党校都要有专门的班子、专项的资金和专人来抓。通过不断的教育培训,使广大的农村干部整体素质有一个全面的提升。通过教育培训,形成一些基层的民主议事和民主监督制度,如“民主听证会”、“民情恳谈日”、“联民、为民、富民”活动等做法,架起干群双向交流的桥梁。
二、处理好“政绩”与“富民”的关系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农民对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能否带领他们迈好结构调整这一步,使农村经济有一个新发展,这是对当前农村干部如何转变作风、带领群众致富的一个新考验。
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决纠正虚报农民收入,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错误做法;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兴办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一定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决不能为追求“政绩”而做劳民伤财之事。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谐在民乐,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
三、给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认真解决好当前农民和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推进农村改革的关键所在。农村干部必须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增强战胜困难、知难而进的决心和信心。针对当前影响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和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征地拆迁、计划生育、财务管理等,教育广大干部找准症结,制定措施,及时协调,认真解决,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久拖不决,甚至故意掩盖矛盾和问题。老百姓是天,老百姓也是地,老百姓是天下真正的主人,这一点解决不好,我们的基层工作便失去了准星,长此以往也便失去了我们一切工作的根基。
5083号提案复文 2012-02-24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11年9月22日以中组提字〔2011〕74号文函复:
卞志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干部作风的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中组部认真贯彻中央的要求,近年来先后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全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座谈会等多个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指导各地以转变作风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各地按照中央的部署和中组部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明确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由市(地、州)党委主要负责,重点组织开展轮训和专题培训,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要对新任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任职培训,县(市、区)党委负责日常培训;把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确保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的集中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培训内容以增强宗旨意识、党风廉政、法律法规、工作方法等为主,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二是推动服务群众。以开展乡镇、农村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在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驻村入户、结对帮带”活动,推广“农事村办”、“一线工作法”等,组织他们深入农村、服务群众;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引导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加强管理考核。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要求村党支部书记提出任期目标、目标和每年要办的实事,并向党员和群众公开承诺,每年向乡镇党委、本村党员大会述职,并向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通报工作情况,接受上级党组织的考核和党员、群众的评议。完善乡镇党委书记考核办法,注重考核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推行乡镇党委书记“双述双评”制度,由乡镇党委书记定期向基层干部群众和县委进行专项述职,并接受评议。四是规范村级工作。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即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内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规范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扩大村级工作的透明度,解决村里工作不民主、不公开、不规范的问题。
总的看,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强的,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整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您所说的干群缺乏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追求政绩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借鉴您的建议,以转变作风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是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广西“农事村办”工作法等,为乡镇转变工作职能、增强服务功能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引导乡镇干部眼睛向下、改进作风,实行下访询问题、下村解难题,在农村一线为群众服务,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以换届后培训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教育,中组部将举办示范培训班,引导各地分级分批搞好培训,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宗旨观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大力加强能力培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履职本领,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三是进一步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规范村级事务管理,扩大群众参与权、决策权。严格执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严肃查处以权谋私、违法违纪行为,建设廉洁奉公的农村干部队伍。
感谢您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来源:中国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