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限时作业5Word版含答案
大丰市南阳中学2015年春学期高二历史限时训练5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起源 B.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D.儒法并用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3、“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李贽
4、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B.王阳明 C.陆九渊 D. 朱熹
5、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李贽为梁启超谭嗣同主张君主立宪奠定基础 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6、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B.工商皆本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天下为主,君为客
7、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8、对图1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图1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9、苏轼对右图画作评价说: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由此可见该作品
A.讲究布局构图 B.色彩强烈,富有个性 C.在绘画技法上吸收了印象派的文化特色 D.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10、历史学家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共和。
11、“自秦变法而败亡,后世人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令败亡灭绝而不悔。”李鸿章这段话的主旨是
A.反对变革 B.主张革新 C.希望进步 D.要求守法
12、某历史学家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着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13、戊戌维新之前,主张维新的人,发表各自意见。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请皇帝“结百姓之心”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依据这些资料,下列叙述何者最为适宜?
A.两位维新者,都抱有新思想,都反对旧观念 B.严复思想激进,谭嗣同思想保守 C.认同维新者,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主张民主 D.严复思想保守,谭嗣同思想激进
14、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15、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16、孙中山认为:“井田之法既板滞而不可复用,则惟有师其意而已。”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什么主张中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三大政策
17、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井冈山道路
19、—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至十七大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以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20、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共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2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22、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2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2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25、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26、1755年卢梭把他的一部新著寄给了伏尔泰,但伏尔泰在收到书后回信说:“先生,我收到了您的反人类的新著……读您的大作让人想爬在地上四足行走……”伏尔泰之所以有如此反应,最有可能是针对卢梭的:
A.浪漫主义思想 B.理性主义思想 C.契约国家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 27、1840年,一位英国人在伊斯坦堡开办一份土耳其报纸《事件时报》,经营得很辛苦。后来1850年代爆发战争,这位英国人利用当时刚传入近东的新科技与战地记者搭上线,快速取得新闻上报,让土耳其民众可逐日获知土军最新战况,《事件时报》遂而大卖。这位英国人应用的“新科技”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电话 B.电报 C.照相 D.传真 28、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法国处于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科技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B.欧洲大陆的科技事业发展艰难 C.人才成为科技竞争的重要砝码 D.英国工业革命吸引了大量人才
29、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0、“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31、二战后,美联储发行的绿纸美元有一行小字: “我们信仰上帝”。绿纸美元存在27年之久的一段真正的黄金期,三十五美元可兑换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27年的黄金期指
A.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B.二战结束前的27年 C.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
32.1 983年9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在临时国会施政演讲中说,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经济国际化,而不在文化、政治方面为世界做出贡献,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国家。”中曾根所说的日本成为“国际国家”的实质是
A.日本不但要在经济上,而且要在文化上为世界做贡献 B.日本不但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传统文化大国 C.日本要使经济、传统文化和民主政治走向国际化 D.日本不但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政治大国
33、某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应研究下列哪些组织①欧洲联盟② 北大两洋公约组织③北美自由贸易区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4、学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这一专题后,某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或生产关系的变革”,能支撑该观点的论据有
①火车、汽车等密切了各地之问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④互联网技术 的运用,有利于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5、下列现象在人们生活巾出现最晚的是
A.乘飞机旅行 B.打电话拜年 C.上网聊天 D.收听广播
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36、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37、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封建正统思想进行了直接、全面的批判,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38、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9、改革开放以后,“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走向新的繁荣。
40、启蒙运动在理论上为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以及欧洲和美洲的其他革命和改革做了准备。
三、主观题(共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41、(10分)中外科技影响广泛、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详细地阐明这万有引力原理和这些运动定律如何应用于地球物质的最小微粒和最大天体、明显有规律的现象以及海水的潮汐运动和彗星的急疾行进等似乎没有规律的事件,委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们都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英)沃尔夫《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在政治上,这一时期正是俾斯麦“铁血”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2011年12月16日胡锦涛在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先后成功突破了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1分)材料中“……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其中的“精神发展”所指内容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评论的是哪部科技著作?(1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一著作的价值?(2分)
(3)材料三中所述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1分)“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建国后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2分)
4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地步: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所组成的陪审员会面前才可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不管什么案件,只能按照法律条文和明确规定来裁判的自由;放弃英国圣公会信徒对某些职位的特权,信仰的自由。……在英国,一个外国人享受同样的财产自由与人身自由;倘使他被人控告了,他可以要求在审他的陪审员中,一半是外国人,就是说不仅是英国人。——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利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材料一所说的“文学方面巨大成就”。(2分)
(2)依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主张。(4分)
(3)指出启蒙运动对法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分)
(4)启蒙运动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请写出在启蒙运动影响下近代前期中国出现的思想潮流。(至少两个)(2分)
(5)如果用上述材料开展思想文化的研究活动,请你拟定一个研究课题的题目。(1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高二历史(必修)限时练习5答案
一、选择题
1----
10、BBBBD;BDBDB 11----20、BCDCB;ACDBB 21----30、ACCAB;ABDDB 31----
35、ADDDC
二、判断题 36----40、ABABA
三、主观题
41、(1)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1分)内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分)(2)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分)价值:这一著作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初步建立;发现、阐述了自然界的规律,彰显了人类理性的伟大;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领域中赶走了)(任答其中两点得2分)
(3)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1分)直接原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冲击力封建神创说。(1分)
(4)成就:1970年,中国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2003年神五载着杨利伟升上太空,并成功返航。(2分)
42、(1)核心:人文主义(1分)举例: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任答一点1分)(2)思想主张:伏尔泰:实行英国法制,反对君主专制;“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答其中两点得2分)卢梭:“社会契约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主权(任答其中两点得2分)
(3)影响: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1分)
(4)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任答其中两点得2分)(5)人文精神的发展(1分)
第二篇: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基础知识检测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基础知识检测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个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 统治阶级享有的民主
C.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 D全体公民享有的民主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
①制度保障 ②法律保障 ③物质保障 ④政治保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我国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
A.批评权 B.政治自由 C.监督权 D.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该事件彻底暴露了以热比娅为代表的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的反动本质,受到国际国内各界的强烈谴责。回答4——5题。
4.在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乌鲁木齐市政府依法严惩了“7·5”事件的犯罪分子表明 A.当前打击敌对势力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不存在全民的民主
C.国家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保障人民民主
D.民主与专政从来就是相互对立的,不可能实现统一
5.面对“7·5”暴力犯罪事件,各族人民对“疆独”分子的犯罪行为予以严厉谴责。这启示我们,作为公民应
A.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以遵守宪法和法律为根本行为准则
C.不顾个人利益,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D.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的
A.基层政权组织
B.基层自治组织
C.基层社会团体
D.基层经济组织 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
A.有序的政治参与
B.拥护党的领导
C.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D.提高政治素养
8.2008年6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这是政府在履行()
A.公共服务职能 B.经济调节职能
C.市场监管职能 D.社会管理职能 9.下列活动中,属于履行我国政府职能的有()①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②2008年,上海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 ③商务部就恢复地震灾区商业网点工作作出安排 ④中共中央组织部举行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深化,我国政府管理方式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市中心广场附近道路塌陷,许多人次日一早就会收到市政府发来的短信,提醒你绕道而行;清明节前,政府有关部门又通过媒体提醒扫墓市民注意行车路线、防火和安全。如果要将上述事件写成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A.转变职能,政府性质逐步改变 B.服务人民,政府职能日益多样 C.以人为本,政府服务更加完善 D.依法行政,政府权力不断扩大
11.作为公民,了解了我们政府的性质和职能以后,就应该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下列属于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的有()
①要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②要支持政府的工作
③遇到困难就找政府 ④要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 ⑤要积极监督政府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④⑤ 12.下列事件中,你认为必须找政府解决的是()
①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挤现象严重 ②某企业对境外投资决策举棋不定 ③某股票价格不断下跌 ④某公司不按规定支付工人“国庆”期间的加班工资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13.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 B.对人民负责 C.依法行政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4.区别有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是()A.国家性质 B.有令则行,有禁则止 C.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D.依法行政的水平
15.2008年3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实行“大部制”改革等内容。“大部制”改革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实行综合设置,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实行“大部制”改革,体现了国家致力于()
A.扩大政府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B.强化政府职能,更好地直接管理经济 C.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 D.减少行政结构,扩大公民直接参与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频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三鹿毒奶粉定案、汇源并购、“毒餐具”再现餐桌、海南“毒豇豆”等事件引发人们的思考。国务院近日召开会议强调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依法加强治理整顿,依法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据此回答16-17题。16.国务院作为我国的中央政府()
①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③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④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上述材料表明国务院()
A.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B.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坚持民主执政方式 D.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18.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各项工作
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
③有助于防止公共权力滥用,预防腐败
④有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需要政府()
①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③扩大政府职能范围,加强对权力机关的监督 ④认真坚持依法执政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据此回答20—21题。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A.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C.我国最高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D.我国最高审判机关
21.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说明全国人大与国务院之间是()A.上级与下级关系 B.相互制衡的关系
C.相互监督的关系 D.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010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要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路和决策部署,着眼于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据此回答22—23题。22.上述材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中国共产党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 和 决定的()A.性质 执政方式
B.性质 宗旨
C.共产党员数量 宗旨
D.立法权 指导思想
2010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期间,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据此回答24—25题。24.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的职能是()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执政 ③民主监督 ④参政议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类似于西方的多党制度
B.主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合作
C.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依法治国
2010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西藏代表团的审议。胡锦涛表示,党和政府将继续千方百计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据此回答26—27题。26.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消除民族差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其原因在于()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 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③各民族之间已经没有差别 ④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2013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59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在国家机关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体系。
A.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B.马列主义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0.“春秋五十度,塞上越千年”是内蒙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取得光辉成就的真实写照。这表明
①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④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如何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下面观点中正确的是()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的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A、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检察院B、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C、人民政府、人民法院
D、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33.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是 A.共处与竞争
B.和平与战争
C.屈服与对抗
D.竞争、合作和冲突
34.进入2009年,随着我国出国人员的增加,领事保护和领事协助问题日益增多。国家保护居住国外的侨民,体现了主权国家的
A.独立权
B.管辖权
C.平等权
D.自卫权
35.在谈到中俄关系时,杨洁篪强调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都支持彼此的立场,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我们持相同或者相似的观点,进行了密切的沟通与协调。两国务实合作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去年双方签署了在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核能、高速铁路等各个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协议,有关项目正在顺利地实施。这段话说明()A.中俄之间没有利益的对立 B.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内容 C.国家之间的合作是永恒的 D.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36.(10分)2009年,中央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其中超过一半投向民生领域。山东省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切实把保障民生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完善政策机制,确保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009年,山东省财政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超过千亿元;大规模农村住房建设取得硕果;19个县(市、区)纳入国家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9万60岁以上农村老人开始老有所养;城乡新增就业人数双双超过百万;切实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规范食品安全,使老百姓吃得放心;节能减排,推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2010年,山东将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过程中履行了哪些国家职能(10分)
(2)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6分)
38.材料:
2010年3月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吴邦国从六个方面总结去年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坚持一手抓法律制定一手抓法律清理,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上迈出决定性步伐。二是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在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上取得积极成效,2009年每次常委会会议都听取审议国务院有关工作报告,听取审议了“一府两院”11个专项工作报告,有6个直接涉及民生问题,全年安排的3项执法检查,全部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1)材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2分)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分)
2013年春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基础知识检测答案
36.(1)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山东省政府切实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山东省财政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超过千亿元,努力提高国家软实力。
(3)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山东省政府加强农村住房建设,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规范食品安全,推进城市环境改善,为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服务。
37.(1)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
38.(1)立法权、监督权(2)略
第三篇: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二历史国庆作业(10.3)
海门中学高二历史(理)10月3日编制:徐彬审核:姜玮
必修三第一、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②各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的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2.“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
3.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都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都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寻找的“智慧”是()
A.“尚贤”B.“制天命而用之”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以法为本”
4.提出“若使天下兼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
5.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6.从孔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7.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 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最 可能()
A.民贵君轻说B.人性本善说C.先义后利说D.浩然之气说
8.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儒家主张B.墨家主张C.道家主张D.法家主张
9.“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
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主要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论 11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内心世界B.自然规律C.社会规律D.天的意志
12.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根本上是因为()
A.它是封建社会进步的思想B.主张实行“仁政”,得到人民的拥护
C.只有信奉儒家学说,才可以做大官D.符合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1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14.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15.“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这说明李贽()
A.赞扬商鞅、吴起的改革精神B.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C.尖锐批判封建道学家的虚伪性D.否定孔子和儒学的权威性
16.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A.以“异端”自居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7.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18.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
C.皇帝要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D.王夫之《船山遗书》
20.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
A.水是万物的本原B.感觉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
21.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22.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这是因为()
A.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有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C.天主教会反对殖民扩张,维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
D.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
23.“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材料说()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C、认识你自己D、可贵的理论认识
24.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上天神意的安排B、人类的伦理道德C、自然界的现象D、法律规范和习俗
25.“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26.下列对文艺复兴实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是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
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运动D、预示着“新社会”到来的曙光
27.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教皇兜售赎罪券B、教皇修建教堂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文艺复兴的影响
28、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以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D、加尔文
29.下列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中,不正确的是()
A.人们不再迷信罗马教廷的说教B.废除了天主教会
C.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教派D.教会对人们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控制削弱
30.导致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31.法国资产阶段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思想核心和特点是()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实行“开明”君主统治
C.重视公共意志D.实行三权之间的制约和平衡
32.对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主张表述最完整的是()
A.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B.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
C.批判旧制度,对未来新社会提出设想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33.《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B.天主教徒应该忠实于信仰
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二 材料解析题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一―伏尔泰
材料二:“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人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孟德斯鸿《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的成功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四: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公共意志”,人人遵守。社会意志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五:“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知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鸡《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
(2)材料二、三中的“公民”的含义是什么?(1分)你对材料二中的“政治自由”有什么看法?
(3)材料三中“自然的自由”是什么含义?你怎样理解“社会契约”?材料三有哪些不足?
(4)根据材料四,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5)材料五提出了怎样的政治构想?其核心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4分)
必修三第一、第二单元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10DBCCBAACDC
11——20ADBDDDDBBC
21——30AAABAAAABB
31——33DCD
34.(1)不矛盾。(1分)
在资产阶级看来,表达自己观念的权利是基本的人权,观念的不同是社会的客观存在,二者可以互不排斥,是统一的。(2分)
(2)是受社会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1分)
“公民”受法律保障的权利不受侵犯,但也不能去侵犯其他“公民”的权利。(3分)
(3)“不受限制的自由。”(1分)
“社会契约”是指体现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律和法规。(1分)
不足:未指出私有财产的前提是财产的合法来源;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有公民的“一致同意”。(1分)
(4)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
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并不是个人的不受限制的自由; 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三权分立”的政体。(l分)
核心是权利的相互制约与平衡。(1分)
第四篇: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按題号在答題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流水不仅倒映着山,也在修改着山。一座山在水的倒影中变得朦胧,_________,变得柔软,仿佛随波荡漾。水也因山的存在而越发幽深,越发纯净。山与水互为镜像,使彼此的美学特征越发凸显。山水是中国绘画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两种___________,成为一个画种的名称,也成为一种审美______________。
A.模模糊糊
B.影影绰绰
C.模模糊糊
D.影影绰绰
成分
元素
成分
元素
原形 原型 原型 原形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提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B.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
C.好花不与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姜夔《鬲溪梅令》)D.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3.对下列对联所写人物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B.写人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D.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李清照)
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句诗是至理名言。不过灵感的培养不必限于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为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先请斐曼舞剑一回给他看,在剑法中得着笔意。
①处处都是学问
②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 ③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 ④人只要留心
⑤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 ⑥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 A.④①⑤②③⑥ B.④①⑤③⑥② C.⑤①④③②⑥ D.⑤③⑥②④①
5.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梧桐影里蝉声急,菡萏香中雨气昏。B.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C.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D.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也。隐居鹿门山,性嗜酒,癖诗,号“醉吟先生”,又自称“醉士”;且傲诞,又号“间气布衣”,言己天地之间气也。以文章自负,尤善箴铭。.咸通八年及第,为著作郎,迁太常博士。时值末年,虎狼放纵,百姓手足无措,上下所行,皆大乱之道,遂作《鹿门隐书》六十篇,多讥切谬政。有云:“毁人者自毁之,誉人者自誉之。”又曰:“不思而立言,不知而定交,吾其惮也。”又曰:“古之杀人也怒,今之杀人也笑。”又曰:“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等,皆有所指云尔。
日休性冲泊无营,临难不惧。乾符丧乱,东出关,为毗陵副使,陷巢贼中。巢惜其才,.授以翰林学士。日休惶恐跼踧①,欲死未能。劫令作谶文以惑众,曰:“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贼疑其衷恨必讥己,遂杀之,临刑神色自若,无知不知皆痛惋也。
日休在乡里,与陆龟蒙交拟金兰,日相赠和。自集所为文十卷,名《文薮》,及诗集一卷,《滑台集》七卷,又著《皮氏鹿门家钞》九十卷,并传。
夫次韶唱酬,其法不古,元和以前,未之见也。暨令狐楚、薛能、元稹、白乐天集中,稍稍开端。以意相和之法渐废间作。逮日休、龟蒙,则飙流顿盛,犹空谷有声,随响即答。.韩偓、吴融以后,守之愈笃,汗漫而无禁也。于是天下翕然,顺下风而趋至数十反而不已,莫知非焉。
夫才情敛之不盈握,散之弥八纮,遣意于时间,寄兴于物表,或上下出入,纵横流散,游刃所及,孰非我有,本无拘缚惉懘②之忌也。今则限以韵声,莫违次第,得佳韵则杳不相.干,岨峿③难入;有当事则韵不能强,进退双违。必至窘束长才,牵接非类,求无瑕片玉,千不遇焉,诗家之大弊也。
(选自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
【注】①跼踧:不安的样子。②惉懘:声音不和谐。③岨峿:不顺当。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文章自负
负:仗恃 B.日休性冲泊无营
冲:冒险 C.以意相和之法渐废间作
间:间或 D.得佳韵则杳不相干
杳:遥远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皮日休写了《鹿门隐书》六十篇,大多是讥讽谴责荒谬政治的。B.皮日休酷爱作诗,擅长撰写箴铭。叛军首领黄巢爱惜他的文才,任命他为翰林学士。C.皮日休在家乡时,与陆龟蒙有金兰之交,陆龟蒙辑录了他的文章十卷,命名为《文薮》。D.次韵唱酬的方法,到了韩偓、吴融以后,被更加坚定地遵守,以至于泛滥而无拘禁。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贼疑其衷恨必讥己,遂杀之,临刑神色自若,无知不知皆痛惋也。(4分)(2)夫次韵唱酬,其法不古,元和以前,未之见也。(4分)9.请概括皮日休以后唐代和诗流行写法的弊端。(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
刘长卿
南归犹谪宦,独上子陵滩。
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山开斜照在,石浅乱流难。惆怅梅花发,年年此地看。
【注】诗人遭到贪官鄂州观察使吴仲儒诬陷,再次被贬,去贬谪任所睦州途中经过七里滩时写下这首诗。
10.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5分)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2)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3)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4)住近湓江地低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5)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8)诗,可以兴,可以观,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怨。(《论语·阳货》)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一幢不存在的房子
黄金明
①父亲是一个乡间浪漫主义者。他是农民,但像一个讠诗人。我号称诗人,却更像农民。我年少时身体瘦小,神情忧悒,怕跟人打交道,只有在空无一人的树林或田野才感到放松。忧伤像艾火在焚烧,我没有办法解决内心的冲突。贫穷以及贫穷带来的饥饿和自卑日夜折磨着我。我就是一间黑房子,对着整个世界闩上大门,简直是一间地下室。我忍受着这一切,包括沉重和聒噪,忍耐作为我的性格已缓慢的形成。这就是我的少年时代,我的忧伤犹如乌云在乡村的屋顶聚拢。
②父亲是不同的,他身上那种奇特的、与生俱来的浪漫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生活态度上,也体现在他做的每一件事上。父亲曾一度沉迷于发明创造而无结果,也热衷于堪舆、算命、中医等杂学,并略有心得。父亲为了留下祖母的遗像,自学过炭画,在成年后成了“画家”。父亲只念过初中,可以辅导我们五兄妹的功课一直到高中,除了外语。他擅长作文,我今天能从事写作,得益父亲甚多。父亲为了将多病的孩子养大,自学中医,略有心得。然父亲的奇思异想没有结出一个像样的果子。
③他想建造一幢红砖屋,这是一幢旷世无双的房子,它一直未曾动工。父亲在头脑中无数次勾勒过它的范围和轮廓,挖妤地基并砌起高墙,最好是买回那种光洁的方砖铺上地面。在它的头脑中,堆满了砖头和檩梁,还有无数钉子和细沙,但这幢房子不可能建造出来了。日渐老迈的父亲已力不从心,被迫放弃。当父亲站在宅基上凝视地底的时候,我能体会到他的苍凉和遗憾,地底下本来生长着一幢瑰丽无比的房子但已没有机会破土而出。
④在乡村,建房子是一件大事。一个人过得怎么样,看他的房子就知道了。建房子是一个发达的标志,人们穷极一生的奋斗,目的是为了建造新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村庄的房子大多是低矮的黄泥小屋,阴暗、潮湿而充斥着尘埃。我就是在这样的房子中长大的。
⑧我们当然想住上好房子,但建房子要花上一大笔钱。父亲没有钱,倘要靠赚钱去建造房子,那永无实现之日。父亲决定自力更生,他去寻求一个不用花钱或者少花钱的建房计划。建筑房子的关键是拥有建筑材料,如果自己会砌墙的话,就用不了几个钱。父亲很早就着手去做这个工作。他先后学习建筑和木工,花半年时间粗通了这两项技术。他在山坡上大量种植桉树和杉木,桉树可作檩梁,杉木可锯成瓦格子。为了建一幢房子,父亲决定付出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建泥砖屋是较容易的,但父亲矢志要建的是红砖屋,这就难了。父亲决定自己把红砖和屋瓦烧制出来。当父亲做出这个决定时,未满二十岁,这个异想天开的决定耗尽了他的青春。
⑥但这些浪漫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当务之急是将我们养大。我们张开的嘴犹如深渊,为了填饱我们的肚子,父亲绞尽脑汁。父亲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寻找粮食,向土地要吃的,向深山要吃的,向河流要吃的……农忙时节,父亲踏着曙光出门,披星戴月归来,他的身影在稻田、著地或菜畦上像旗帜一样飘荡。农闲时节,他肩挎单筒猎枪打鸟,他潜伏在地,匍匐前进,窥伺在一切猎物的身旁。捕鱼也是好办法,也更能体现父亲的浪漫想法和闲情逸致。父亲用竹篾编织了一个鱼笼,该鱼笼构造精密,巧夺天工,只要放在溪水中,鱼儿就会随着流水游入鱼笼中,只能进而不能出。冬天,河水干涸,流速甚缓,父亲以翻江倒海的豪气,在上游筑起土坝,用戽斗将河湾的水戽干,干脆来个竭泽而渔。父亲总有办法在大水冲垮堤坝之前完成捉鱼的任务。
⑦无论打鸟还是捕鱼,都不可能解决我们的口粮问题。父亲幡然醒悟,还是土地实在。他决定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侍弄土地上,村庄分的一亩七分耕地,要养活七口人谈何容易?父亲每天踏着晨曦迈向山冈,锄头用坏了好几把,他终于开垦出十来亩山地。父亲在山地种上番薯、木薯、南瓜和棉豆诸物,然而,由于土地贫瘠,无甚肥力,薯苗倒是茁壮,但收成甚差,薯实比指头大不了多少。如果说那些绿油油的叶片,犹如父亲那浪漫情怀的倒影,那么这些薯实就是残酷的现实。
(有删改)
13.第①段用较多笔墨写我年少时的内心世界,有何作用?(4分)14.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征。(4分)15.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6.结合全文,探究标题“一幢不存在的房子”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求甚解反失其解
吴方
①闲读书报,倘若发现有一角争呜之地,常常使我不觉停眸留目;因为争呜最能触发和促进人们的思考,而且补敝纠偏、活跃空气也是一桩有意思的事。但老实说有的争呜却也使人感到气闷、茫然。
②像《松鹤图》这样的题材,画家们常常施以丹青,不期然有人忽发诘难:根据对鹤的生活习性的观察,发现鹤从来不曾在松树附近落脚,因此把二者画在一起是闹了笑话。当然这个诘难有生物学的依据,未尝不具有科学普及作用,但他进而去批评画家,就使真理跨过一步,反倒变成谬误了。自然科学与艺术是两种区别很大的范畴把它们混为一谈,偏执一隅地去用前者绳范后者,自然格格不入。艺术特别是写意画作为审美活动,并非原样地摹写自然、生活,为了表现一种感情的、内在的真实,常常有意地夸张、变形,甚至采取荒诞的表现方式。南宋遗民郑所南为了寄托自己沉痛的亡国之思,画兰不画土和根,谁又能否认这更真实,这种例子多极了。《松鹤图》也许在科学上是不合理的但在艺术上却是合理的。这种矛盾,反映了人们把握生活的不同方式,如果用简单、一律的思想方法去对待恐怕免不了会方枘圆凿的。
③另有一种复杂的、聚讼已久的争鸣:“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是否是民族英雄?”有人试图从历史的变化和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观点出发,推倒传统之案。这不失为一种创见但是如果穿凿太过把历史上歌颂的民族英雄全盘否定,结果可能是“水动而鱼失”。这个问题可否这么解释:今夭我们肯定岳飞等人是民族英雄本不拘泥于抗金、抗元、抗清,而是更多地把他们作为一种“抵御外侮”的象征,并从中摄取一种精神——那种没有丝毫奴颜媚骨的浩然正气。由此而抽象出来的道德判断与历史有联系,而又超脱于某个历史事件本身,它已经积淀为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精髓。正如谢材得《与李养吾书》所言: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后人从先贤们的余韵流风中感受到的正是这种深沉的力量似不必被民族问题的历史枝蔓缚住手足。如果把今与古、把历史的判断与道徳的判断作一定的区分,争鸣也罢,讨论也罢,也许就不会陷于泥潭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恼人的问题是在进化论出来之后才解决的,拋开生物进化的历史而把鸡和蛋作为讨论的前提,本身就是虚妄的。同样把今天的概念作为前提,来讨论岳飞,问题的提出也就不免虚妄。
④记得《聊斋志异·陆判》中有一句话:“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我理解,“胆大心小”固然不妨可借用为各种争鸣的警句;“智圆”则更提醒我们,思想方法要圆通,不好偏执。由争鸣而想及思想方法,进而想及读书方法,不禁又忆及五柳先生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当然不是说可以马马虎虎囫囵吞枣,陶老先生读书游于内而出于外豁达不泥,却往往能有欣然的会意,这种钩神剔骨、止于会意的方法有如得兔忘蹄、得鱼忘筌,开卷虽非“庖丁解牛”,却也讲“以神遇之”。相反,求甚解而反失其解的事也是常有的。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18.分析文中第③节画线句的作用。(6分
19.根据第④节,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理解。(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规则无处不在,各种各样。有人认为应遵守规则,“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也有人认为要打破规则,“事有便宜,而不拘常制”。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
高二年级语文Ⅱ(附加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宫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左传·隐公三年》)
【注】①质:人质。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2.《左传》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春秋三传”。(2分)23.根据材料,概括诸侯国之间怎样才能做到守信。(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哈姆莱特》采用多线索布局,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勃拉斯三条线索安排得繁简得当、缓急有序,全剧气势跌宕起伏。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均未成功;蜀将马谡曾提出“兵出子午谷”之计,但诸葛亮没有采用。清人毛宗岗认为“子午谷奇谋,惜孔明之不用”。C.《老人与海》中,老人与马林鱼较量时,老人的内心独白、同大鱼的“对话”说明老人虽然内心强大,但是他的单调与孤独实在难以摆脱。
D.《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和夏尔,一个是守财奴,一个是野心家,生动形象地显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特征。
E.《红楼梦》中,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后一病不起,在宝玉探望她之后香消玉殒。后来,宝玉作《芙蓉女儿诔》表达哀悼之情。
25.简答题(10分)
(1)下面这些个性化的语言分别出自哪些人物之口?(5分)①“咱们两讫了。这才叫作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②“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③“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④“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⑤“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2)请简述《红楼梦》中王熙凤“借剑杀人”害死尤二姐的情节。(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6~28题。
①“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技术的99%以上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②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其次,科技黑箱需要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它往往与语境和主体相关。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③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等科技黑箱就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
④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选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有删改)
26.第①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27.请依据第②段概括“科技黑箱”的三大特点。(6分)28.根据文本,说说“科技黑箱”的利弊。(6分)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影影绰绰:形容人或物隐约,看不真切;模模糊糊:指看不清事物的状态或意志不清醒。元素:要素;成分:构成事物的各种物质或因素。原型: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2.(3分)C(A项“红巾翠袖”指女子装饰,代指美人;B项“环佩”指古时衣带上系的玉佩,代指昭君;C项“玉钿”,用珠玉制成的花朵状的女子首饰,这里喻指梅花;D项“蛾眉”指女子眉毛,代指美女容貌。)
3.(3分)D(A项是安徽滁州琅琊山醉翁亭的一副对联,用以赞美欧阳修的;B项为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C项是郭沫若书杜甫草堂;D项所谓“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这是表扬韩愈文章做的好。所谓“空八代”,是借苏轼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下联则是褒奖韩氏一族的源远流长、声名壮大。)
4.(3分)B(④①紧密相连,“处处都是学问”承接上文“不必限于读书”,⑤②③⑥依照的是艺术家创作的逻辑顺序,先是“在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然后是“玩索得一种意象”,接着是“酝酿”,最后是“翻译”。)
5.(3分)A(A项菡萏即荷花,从蝉声急和菡萏香可见是夏季;B项杨花可见是春季;C项禁火为寒食节,可见是春季;D项东风、轻雷可见是春季。)
二、文言文阅读(18分)6.(3分)B(冲:虚,空虚)
7.(3分)C(C项文集是皮日休自己辑录的)
8.(1)(4分)黄巢怀疑皮日休内心怀恨,一定是讥讽自己,就把他杀了,皮日休临刑前,神色不变,无论认识不认识他的人都感到痛心和惋惜。评分建议:“衷”、“遂”、“无”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4分)依照原作的韵脚作诗酬答,这种方法历史不长,元和以前,没有见过。评分建议:“次韵”、“古”各1分,“未之见”句式1分,语句通顺1分。9.(4分)①和韵不切意;②切意难押韵。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学生答出“声韵限制了才情”可得4分。【参考译文】
皮日休字袭美,又字逸少,是襄阳人。他隐居在鹿门山中,生性嗜好饮酒,酷爱作诗,号称“醉吟先生”,又自称为“醉士”;而且高傲放达,又号称“间气布衣”,说自己是天地中的间气。他自以为文章了不起,尤其擅长箴和铭这两种文体。咸通八年,皮日休进士及第,任著作郎,又升为太常博士。其时正当唐朝末年,乱军叛匪如虎狼般放纵不轨,老百姓不知该怎么办,朝野上下的所作所为,都是导致天下大乱的行径,皮日休于是写了《鹿门隐书》六十篇,大多是讥讽谴责荒谬的政治。有一篇中说:“诋毁别人的人,也诋毁了他自己;赞誉别人的人,也赞誉了他自己。”又说:“不认真考虑就发表声明,不相互了解就决定建交,这恐怕是我所畏惧的呀。”又说:“古代是怒而杀人,如今是笑而杀人。”又说:“古代设置官吏是用来驱逐盗贼,如今设置官吏,是用来变成盗贼”等等,这些话都是有所指才这样说的。
皮日休的性格平和淡泊无所谋求,面对危难无所畏惧。乾符年间丧乱,皮日休东出潼关,担任毗陵副使,被黄巢叛军俘获。黄巢爱惜他的文才,任命他为翰林学士。皮日休惶恐不安,惊惧欲死,却又不能。黄巢胁迫他写谶文来迷惑众人,皮日休写道:“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黄巢怀疑皮日休内心怀恨,一定是讥讽自己,就把他杀了,皮日休临刑前,神色不变,无论认识不认识他的人都感到痛心和惋惜。
皮日休在家乡时,与陆龟蒙有金兰之交,每日用诗相互赠答。皮日休辑录自己的文章十卷,命名为《文薮》,和他的《诗集》一卷,《滑台集》七卷,还著有《皮氏鹿门家钞》九十卷,都流传后世。
依照原作的韵脚作诗酬答,这种方法历史不长,元和以前,没有见过。至令狐楚、薛能、元稹、白居易的诗集中,逐渐开始。依照别人的诗意来作诗酬答的方法逐渐废止,偶见有作。到皮日休、陆龟蒙,次韵和诗风气大盛,犹如空谷回响,随声应答。韩偓、吴融以后,遵守这种次韵和诗的方法更加坚定,以至于泛滥而无拘禁。这时天下人都追随这种方法,如顺风势而急速前行,以至同韵相和反复酬唱数十篇都不罢休,没有人知道其弊端。
才情这种东西,聚集起来不满把,分散出去则充满天地之间,在时间流逝中排遣心怀,在事物外表上寄托兴致,有时上下出入,纵横流散,笔墨所到之处,何物不在我笔下,本不受限于声韵和谐与否等禁忌。如今诗人的才情则受到声韵的限制,而且用韵的次序还不能颠倒,有时作出合韵的佳句却与全诗意境挨不上边,相互抵触难以融合;有时词句切合事理却无法勉强押韵,用与不用这些词句都违背了诗人的意愿。这必然导致束缚良才于窘迫之地,勉强牵连不相关的词句,想要使诗作得白璧无瑕,一千首里也见不到一首,这是诗家的一大弊端。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5分)①选取典型景物:如晚树、寒禽、斜阳、乱石等;②远近结合:斜照为远景,乱石为近景;③融(寓)情于景:“水寒”、“流难”景中有情。评分建议:前两点每点2分,第③点1分。
11.(6分)①对梅花常年困居此地的惆怅;②以梅花自比,对自身遭遇的感伤(或答成自哀自怜);③对自己遭诬被贬的愤懑;④对遭贬不知何时放还的迷惘。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8分)(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惟有饮者留其名
(4)黄芦苦竹绕宅生
(5)使负栋之柱
(6)凌万顷之茫然
(7)可以群
(8)零落成泥碾作尘
评分建议:每空1分,有错、别、漏、多字则该空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13.(4分)①表现我年少时家境的贫穷以及我的忧伤;②衬托父亲的浪漫精神;③引起下文对父亲与贫穷作斗争的叙写;④奠定文章感伤的情感基调。
评分建议:每点1分。第①点答“家境贫穷”或“我的忧伤”其中一点即可。答出“压抑”、“自卑”、“忍耐”,亦可;第②点答“与父亲与生俱来的浪漫精神形成鲜明对比”,亦可;第③点答成“为下文写父亲与贫穷作斗争作铺垫”,亦可。
14.(4分)①具有浪漫精神;②勤劳辛苦;③聪明能干;④努力执著;⑤热爱生活。
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第①点若答“率性而为”等词也可得分;第②点答成“吃苦耐劳”也可得分;第③点概括成“聪颖”“灵巧”也可得分。15.(6分)①运用想象、比拟的手法;②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放弃梦想的失落和惆怅;③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和同情。
评分建议:每点2分。第①点想象1分,比拟1分,若答“语言富有表现力”或“细节描写”可得1分。
16.(6分)①指父亲想建造而未建成的红砖屋;②指父亲未能实现的理想;③表达我对父亲的遗憾和同情;④人生总会因各种羁绊而无法实现理想。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有其它合理的理解可酌情给分。第②点答成“指父亲在现实中碰壁的浪漫精神”亦可。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17.(6分)①首先表明对一些争鸣的反对态度;②接着以《松鹤图》、岳飞等为例批判 “求甚解”的做法;③最后提出不求甚解的方法。
评分建议:每点2分。第②点若答成“接着以《松鹤图》、岳飞等为例论证求甚解反失其解的观点”,亦可。第③点答成“最后提出争鸣的正确做法”,亦可。
18.(6分)①提出评价英雄人物的方法;②引用论证,证明岳飞、文天祥等是民族英雄说法的正确性;③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④为后文“不求甚解”的论说提供支撑。
评分建议:每点2分。③④两点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第①点若答成“指出应如何评价英雄人物”,亦可;第②点只答引用论证而不作解释,不得分。
19.(6分)①认真阅读(仔细品味);②能进能出(圆通灵活);③重在会意(把握精髓)。
评分建议:每点2分。第②点答成“思想自由”、“不受限制”、“不拘泥文本”、“出入自由”亦可得分。照抄原文不得分。
七、作文(70分)20.(1)审题立意
规则从本质上来讲都具有约束意义。没有规则或不讲规则是混乱甚至可怕的,而拘泥于规则或遵从“潜规则”又会导致停滞甚至堕落。
本材料审题难度不大,除非脱离“规则”来写,一般不会跑题。可以有多种立意:①遵守规则;②打破规则;③既要遵守规则又要勇于打破规则。以上三种,如果仅仅写遵守好的规则,打破坏的规则,而看不到规则本身的价值和弊端,则易流于肤浅。如果能在正义的个案和正义的规则相冲突时,给出自己的选择,且言之成理,则较为深刻。
徐州市2017~2018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抽测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3题。(10分)21.(5分)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22.(2分)公羊传
谷梁传(答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亦可)
23.(3分)①信任要发自内心;(1分)②行事要光明磊落、互相体谅;(1分)③行事要按礼法。(1分)
评分建议:每点得1分,只用原文表述不给分。参考译文:
君子说:“如果信用不是发自内心的,即使有人质,又有什么用呢?光明磊落、互相体谅地行事,再要按照礼法行事,即使没有人质,谁能离间他们呢?如果真有诚意,即使是涧溪沼沚中的野草,蘋蘩蕰藻之类的野菜,筐筥锜釜的器物,潢污行潦的水,这些很普通很常见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祭祀鬼神,进献于王公,更何况君子缔结两国之间的诚信,按照礼法行事,又哪里需要人质呢?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5分)B、C(B.蜀将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之计;C.正是这些使老人摆脱了在海上的单调与孤独。)
评分建议:选对1项得2分,选对2项得5分。25.(10分)
(1)(5分)①老葛朗台(葛朗台);②常四爷;③圣地亚哥(桑提亚哥、桑地亚哥);④曹操(曹孟德);⑤哈姆莱特(哈姆雷特)。
(2)(5分)①凤姐审问兴儿得知贾琏偷娶了尤二姐;(1分)②设计骗尤二姐入住大观园;(1分)③挑唆张华告状;(1分)④利用秋桐折磨尤二姐;(1分)⑤尤二姐吞金自尽。(1分)
评分建议:每点1分。事件的起因、过程、结局等要素要完备;表述意思大致对即可。其中第①点答“凤姐从平儿处得知”或答“审问下人得知”也算对。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6.(3分)①作诠释;②举例子;③列数字。
评分建议:每点1分。第①点答“下定义”亦可。
27.(6分)①它使得使用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2分)②往往与语境和主体相关。(2分)③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2分)
评分建议:第①点照抄原文不得分 ;第②点答“需要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亦可; 第③点答“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亦可。
28.(6分)①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3分)②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也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3分)
第五篇: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习题(含解析)
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联系本题材料的思想主张“军事力量清除旧的奴隶贵族”“强迫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歧视”等符合法家学派,这些主张应属于法家学派,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
2.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答案】D 【解析】汉代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称之为新儒学,它糅合了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的学说,主要观点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适用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的政治要求,故D说法正确,A项错误;“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思想,C说法不符合史实;吸收佛道两家学说之长的是宋明理学,B项错误。
3.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
这种现象开始于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答案】B 【解析】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结合所学知识,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观点,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题意。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是清代《弟子规》中的句子,反映了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全面发展 B.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C.提倡进行家庭教育 D.渗透天人感应思想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统儒学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儿童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和“天人感应”思想,故排除A、C、D三项;题目中的信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体现了传统儒学“孝”、“礼”的理念,故本题应选B项。
5.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的风情。下列作品能体现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盛唐时期王昌龄的诗,与题干经历时代变迁的要求不符;B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李白处于盛唐时期,与题干时代变迁的要求不符,不正确;C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经历了由盛转衰,其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色彩,符合题意;D是王维的作品,意思是: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
息。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没有体现出忧患意识,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唐诗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一个基本原理,即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以此作答即可。
6.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医学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雪莱与《西风颂》”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现代主义的艺术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伦和雪莱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贝多芬是西方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度的桥梁人物。结合分析可以知道,这次主题是浪漫主义的文艺。所以答案选C。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浪漫主义 【名师点睛】浪漫主义主要特点:
(1)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2)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3)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发展到顶峰。
7.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B.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立自主,妥善处理大国关系 【答案】C 【解析】材料“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可知是指近代中国人学习外国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ABCD都属于这一过程的表现。题干强调的是“国力的觉悟”,应该是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故C项正确;AD项属
于“文化的觉悟”,排除;B项属于“政治的觉悟”,排除。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没有固定的提示语,随题意而出。要求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再作出判断。一般认为材料类型选择题是把材料解析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向选择题的一种延伸。材料类型选择题不但提供材料,也提出了正确答案,不过这正确答案隐藏在备选项中,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备选项的基础上去选择。8.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康有为描述了法国大革命之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惨状,并指出其它国家鉴于法国之惨转而改行君主立宪,意在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故选B。康有为描述法国大革命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在劝谏光绪帝推行变法时引出了先例,故AD错误。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反对暴力革命,也不可能劝谏光绪帝投身革命,故C错误。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9.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共和主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孙中山强调即使汉人做君主,也要通过革命根除它,而民族主义强调民族革命,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故A项错误;民权主义强调通过政治革命,彻底根除君主专制制度,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民生主义解决的是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问题,故C项错误;新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过于宽泛,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名师点睛】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
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一,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展开表述;
第二,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10.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发表于这一年的是
A.《东方风来满眼春》《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B.《标准只有一个》《实践标准与科学预见》 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评“左”比右好》《怎样看待正当的家庭副业?》 【答案】A 【解析】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这之后中国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A项中文章是对该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探索过程的体现。B项中“标准”说明这两篇文章是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应该发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C项中“多快好省”和“高速度”反映出该文章是发表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D项中“‘左’比右好”和“看待正当的家庭副业”可以看出这两篇文章是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对50年代的“左”倾错误进行了评价,对家庭副业进行了调整。故答案选A。11.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苏格拉底针砭时弊,认为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为此他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
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A项正确;B项政治腐败无法体现,排除;苏格拉底反对的并非是否有辩证法的问题,而是极端的个人主义的问题,排除C;D项错误,追求真善美是苏格拉底的目标,但是并不是材料的中心思想,排除。所以选A 点睛:找出试题中的关键词“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忧虑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引起价值混乱。
12.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宽41米、高106米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答案】B
13.现代世界是从1919年5月29日开始的。这一天,人们分别在西非沿海的普林西比岛和巴西的索布拉尔拍下了日食照片。这些照片证实了关于宇宙的一种新理论。”材料中所说的“新理论”是指 A.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 C.量子论 D.进化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现代科学理论产生的标志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他解释了引力是如何和时空弯曲联系起来的,利用数学,爱因斯坦指出物体使周围空间、时间弯曲,在物体具有很大的相对质量(例如一颗恒星)时,这种弯曲可使从它旁边经过的任何其它事物,即使是光线,改变路径,但是这种观点是和牛顿经典力学相悖的,如何证明广义相对论成了一个难题。恰巧于1919年5月29日发生的一次日食给了爱因斯坦一个证明广义相对论的机会。英国皇家天文协会的两支观测队分别出发,一个前往巴西的索布拉尔,另一个来到西非西班牙所属圭那亚海岸附近的普林西比岛。在这次日食中,两只观测队都发现了太阳附近的恒星发生了位移,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恒星发出的光在到达地球前发生了偏转,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太阳的引力导致光线发生了弯折。于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通过这次观测得到了有力的证据。考点: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
点评:本题也可以从时间入手,用排除法,A是17世纪牛顿力学提出;C是研究微观世界;D是在19世纪中期诞生。
14.《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电影艺术与社会。《2012》作为一部优秀的灾难电影反映了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灾难,自然选择D项。其他选项材料没有直接体现。排除。
15.专家学者比较一致认为,新文化运动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补课”当是指 A.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彻底终结君主专制统治 C.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的地位 D.确立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答案】C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它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的地位,辛亥革命是政治领域的反封建斗争,二者均是反封建斗争,所以新文化运动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彻底终结君主专制统治的也是辛亥革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文化运动也未确立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6.中国近代史上,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白话通神……古文讨厌”说明作者倡导白话文,而反对古文创作。结合史实可知,这种现象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答案选D。A、B、C三项重要变革运动都没有涉及文学改革。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7.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答案】C 【解析】①指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②指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③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④指1915年新文化运动。故选①②④③组合。故排除ABD,选C。
点睛:在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李鸿章等人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维护封建王朝,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维新改良;陈独秀则主张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
18.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答案】C 【解析】AB两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均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没有否定对上帝的信仰,与题目中的信息不符,排除。题中信息“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反映了启蒙运动期间反对教权主义和倡导理性主义的思想,C项表述正确。D项中的“进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与题目中信息“他们……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不符,故排除。19.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下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 A.现实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答案】B 【解析】现实主义流派是以写实手法来表达一切,注重表现社会现实,与“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风格不一致,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流派多以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材料中画家的油画内容是对自然的描绘,“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符合浪漫主义的风格,故B项正确;印象主义流派的基本特点是以光和色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客观再现个人瞬间视觉印象,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与材料中画家油画的风格不符,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流派是20世界兴起的美术流派,具有代表性的立体派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图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与材料中画家油画的风格不符,故D项错误。
20.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由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为了争霸进行了冷战,政治上表现是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是马歇尔计划,军事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A项正确。联合国的成立与美苏对抗无关,排除B项和C项;不结盟运动是亚非拉美国家为了维护独立,摆脱美苏控制进行的,与美苏对抗无关,排除C项和D项。所以答案选A。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冷战
【名师点睛】二战后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美苏有昔日盟友开始反目成仇。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开展了以冷战为主要方式的对抗:(1)政治上:①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反共)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②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2)经济上: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3)军事上: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8分,第24题18分,共计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
材料二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
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一一《商鞅与梭伦法治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一一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世界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答案】(1)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伦:公民参与司法。
(2)条件:商鞅军功;梭伦财产。共同作用:打破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不同作用:商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梭伦: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政。
(3)商鞅: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梭伦: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用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
——《续资志通鉴长编》
材料二(苏辙说)王介甫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得其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王安石说):臣以为,苟能抵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邓广铭《王安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2)综合材料一和三,指出王安石变法中实行青苗法的主要目的是。(3)根据材料二,分析苏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王安石与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积极作用的评价。
【答案】(1)大地主、大官僚
(2)抑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3)站在保守派大卖主阶级的立场上
(4)地主阶级内部矛盾。通过变法抑制大地主的暂时利益,增加封建政府的收入,巩固封建
国家政权,既有利于农民生活和发展生产,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解析】(1)由材料“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述“兼并之家”、“豪民”应该指的是大地主、大官僚。
(2)据材料“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可知所述为青苗法,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旨在抑制大大地主和高利贷者,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负担,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3)由“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可知,其对王安石变法中抑制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做法持否定态度,由此可知,其代表的应该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4)第一问,由上述回答,可以得出苏洵和王安石的矛盾实质上是统治集团内部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第二问,据材料“臣以为,苟能抵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加以回答即可。
23.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答案】(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农民不满的原因应从改革的实际执行特点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规定,农民须缴纳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且质量低下,村社管理亦不符合农民利益。总之,农民的利益诉求未能得到满足。
(2)农奴制改革的保守性倾向是俄国封建传统浓厚的表现,沙皇作为封建统治的代表主持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根本推翻封建制度实现近代化。贵族的强大影响也逼迫政府不得不依靠其维持统治。
(3)改革是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推动力量,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满足人民诉求,敢于尝试阵痛性的利益分配关系重组,打破旧势力的阻挠,展望未来。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名师点睛】江苏卷后面的改革有规律可循,五年之内不会重复,改革复习姚主席规律:(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共同背景都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的切身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斗争更为激烈。(3)改革的成败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改革派与守旧派的力量对比、国际国内背景等。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可能是战后第一位体会到时代已开始在变与西方影响之大的中国学者。??时代在变,古代的天地人物,俱不同于今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岂惟世事,物理有然。”所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可惜其在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在日本,具有莫大的刺激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梁启超说:“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那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世。”
材料三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摘自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述评》
材料四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摘自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五《海国图志》《民报》、孙中山题词《新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奇书”指什么?魏源的什么思想“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在近代中国,该思想在实践中是如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举例
(2)材料二反映了梁启超怎样的历史观?你认为“这五十年来”推动中国“变蛾蜕壳”的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孙中山革命进化论的主要观。(4)根据材料三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态度变化的趋势。
【答案】(1)《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走社会主义道路。
(2)历史观:历史进化论;因素: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3)主要观点:用革命方式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一举完成。
(4)观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5)共同点:均作为救国救民的武器,力求实现中国的独立与民主、富强。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趋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
【解析】(1)通过材料“魏源”、“奇书”等内容可以分析出这是指的魏源的《海国图志》
一书。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首开了看世界的思潮,当时国人“所不能道、未曾闻”。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后世进行实践的有洋务派举行的洋务运动;还有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等。(2)第一问,据材料“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其所谓的历史观为历史进化论。第二问,中国“变蛾蜕壳” 应是指中国近代化进程。具体表现是政治上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思想上争取自由、民主、科学;经济上向西方学习、努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其因素有: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3)根据材料信息“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分别归纳出用革命方式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一举完成。
(4)据材料“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并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其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倾向。
(5)第一问,据材料“《海国图志》《民报》、孙中山题词《新青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主张向西方学习,寻求挽救民族危亡之路。第二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其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即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