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相关论文

时间:2019-05-14 21:3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相关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相关论文》。

第一篇: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相关论文

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怎样处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以及各种问题,使整个社会能够和谐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和必须研究的重点。只有各种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的解决,这个社会才能很好的持续发展,才能达到和谐,当然这个过程充满着各种困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探索实践。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地不懈探索和努力,终于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理念和具体步骤,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共产主义,而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领导能力,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共同富裕,迈向和共产主义有着重大意义和作用。

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主要经历了一下几代共产党领导人的探索和努力 首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开创性探索于研究

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最原始的探索于研究。在《论十大关系》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深刻的论述了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十个重大关系地基本原则。而后的几年内国内的主要矛盾为: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之间的矛盾,而这时候主要任务则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在文中他科学的、明确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地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而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对于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而且使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其次、邓小平和江泽民地不断探索与发展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又划时代意义的会议之后,共产党领导人邓小平开创性的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决策,并及时的予以实施,且在之后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这“四个现代化”,而且还包括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两项重要内容。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同时他认为如果没有安定团结地政治环境与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建设将会很难进行。伺候根据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和探索,终于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地三位一体地现代化建设总格局,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而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第三代领导集体强调要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地协调发展,大力推动社会建设全面进步。党的十三大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时,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之后,随后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地基本纲领,这使现代化建设格局更加明确。为了快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人江泽民指出: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地积极性,形成全体人民有所贡献又有所回报并且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正确处理新的形势下地人民内部矛盾,明确全面反映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而他的这一系列讲话,不仅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而且丰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他提出 “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把治党和治国、执政以及为民结合起来,为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三、胡锦涛为总书记地党中央领导人地不懈探索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正逐渐的暴漏出来。尤其是在某些方面、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现象,而这些不和谐促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地党中央提出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行和落实。最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观”的同时,逐步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同时,在领导全国人民积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并且不断地消化和加以利用。在全面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时,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把“社会更加和谐”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以及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一并提了出来,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当前阶段社会矛盾发展地特点,于2004年9月,党地十六届四中全会全面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要求,同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主要内容。强调形成全体广大人民在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同时又和谐相处地社会是持久巩固党执政地社会基础以及实现党执政地历史任务地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全面适应我国当前社会地深刻变化,把社会的和谐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着重激发社会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增强整个社会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在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的同时,更加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执政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地认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实践经验,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综合得知,我们建设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的、法治的,充满了公平与正义,诚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的社会。胡锦涛为总书记还明确提出,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地总体布局,快速的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这从根本上就决定了我们全面健康持续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加强加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全面、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经过全面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准确、全面、深刻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性质和重要定位,并且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指导思想、理念、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以及其他重大部署。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阐明:“我们党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努力提高党地执政能力,保持和大力发展党的先进性,要充分体现到领导全国人民科学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上来。”并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历史性的意义,同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的、科学的重大部署,而这个部署对于促进我国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指引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进程中。我们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党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将是低下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健康的小康社会;如果没有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公平与正义,将很难实现整个经济社会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新的以及更高的阶段提供了更加和谐、更加充满活力、更加稳定、更加可靠地有序的社会条件,并且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经验。而在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之后,我们党还要继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长期奋斗,坚持不懈,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当然,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源于伟大的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社会协调进步的社会发展观,这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地历史经验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出发点,并且在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实践过程中,一步一步的形成和发展、丰富起来的。它包含了生态的可持续改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进步等重要内容,是持续和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与思想指南。总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起点,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是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战略性、协调性、持续性、全面性、公平性则是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理论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发展和创新

第二篇: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不懈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进一步丰富创新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简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布局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二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重点、关键和根本任务,目标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即农业、交通、能源、教育和科技。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关键则是人才。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任务。

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条件、机遇和基本要求。社会战略持续发展实现的条件———国内稳定和国际和平,邓小平明确地指出:“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是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中的重要内容。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速度和效益相统一。邓小平在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一方面突出地强调中国一定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争取有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强调这种快速发展是有条件的,有区别的,没有水分的,最终要体现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必须是有效益的,概括起来就是发展要持续、快速、健康,求得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第四,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针、方法、途径、原则和动力。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总之,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方法——台阶式发展。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方讲话中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能够办得到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捷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时,邓小平从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这个“大政策”。他认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途径——依靠科技和教育。邓小平同志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灵魂——思想解放和理论突破。思想解放有三次大讨论:即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大讨论。理论突破有三个: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是战略实施效果的标准系;社会诸要素协调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推进社会发展,渐进有序地发展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农村改革和建立经济特区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突破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动力——改革开放。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邓小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他说:“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即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五,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治保证和领导核心。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为了正确地把握我们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在强调改革开放的同时,及时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新突破,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解决突出的矛盾问题。其中,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从“八五”时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联合国环发大会后,我国为履行大会提出的任务,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署、环境署的支持下,先后完成了多项重大战略和政策研究项目,并在世界上率先编制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在美国拒绝承担有关国际义务的情况下,我国1998年便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2年核准了该议定书。这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在我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那么,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如何坚定地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前进呢?

首先,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综合决策中。传统增长方式的核心,是单纯追求经济产出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当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代名词。但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观察,这种增长方式忽视了经济、社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往往以环境的严重破坏与自然资源的迅速消耗,来加速经济产出,是一种非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对此,既有“赶超战略”的极端表现,即用压低农产品、矿物原料和能源价格,补贴重化工业的方式,不计代价地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体系,从而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也有大批量生产、大批量消费模式的极端表现。转变传统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修正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把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纳入经济核算中,把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更加合理的目标和指标上。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要在10个省市启动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便是向这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此外,我们还需要逐步取消各种使用资源的补贴,使资源价格充分反映其稀缺性、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需要增加对污染收费的观念和机制,使污染者补偿其污染环境的成本等。

第二,要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只要我们有着坚定不移的保护环境的要求,并采取行动来积极地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就会为环境保护提供持久的动力。比如,大批量物质消费和“用过即扔”的消费模式,是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是传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这种模式下,大众消费和大规模生产相互促进,大量的物质产出带动着大量物质消费,大众消费浪潮又推动着物质产出的增加,小汽车的快速增长便是这种大众消费的一个“典型”。在这种惊人的消费增长中,北美洲的人均消费,是印度或中国的20倍,这使发达国家在资源消耗和排放污染物方面不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5%,却消耗了世界资源的80%,在全球排放的臭氧层耗损物质中,发达国家排放量占84%,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0%。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不能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作为蓝本,因而要改变以越来越多的物质消费为目标的消费模式,而致力于减少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相应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因此,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该选择与环境相协调的,低资源、能源消耗,高消费质量的适度消费的体系。从消费品特征来说,就是要强调持久耐用,强调可回收,强调易于处理。

第三,要通过清洁生产,发展同自然相容的产业体系。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对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为改善人类所处的环境,提供了各种可能手段,也为人类改变或破坏环境创造着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在上一世纪所造成的全球范围的环境危害,就源自工业革命后人类发明和创造的各种生产技术。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同自然相容的产业体系,就成为我们有意识地引导科学技术来适应环境保护的重要选择。

第四,要发展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环境问题是市场不完整及运转失效的外在表现,需要政府实行干预行动。但是这种干预要有理有据,因而政府不论是采取直接行政控制和提供服务,还是采用间接经济手段,都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有关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从发达国家有关法律的制订和实施情况看,1970年以后,这些国家一系列环境状况指标有了很大改善,说明它们对此采用法律制度是有效的。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一些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和完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问题。

第五,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长远发展战略,因此除了要制订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战略目标体系之外,更需要建立起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系。对此,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包括决策、管理、法制、政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公众参与等内容。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一是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涉及众多领域,因而需要综合运用规划、法制、行政、经济等手段,以形成综合决策与协调管理的机制,需要由专门的权威机构来做指导、督察和管理工作。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要有全体公众的参与,这是该战略能否真正落实、能否真正建成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外的经验证明,公众参与度和人均收入密切相关,但通过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通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公平度的提高、人均收入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强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和参与力度。(执笔:贾华强)

第三篇:浅谈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浅谈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

薛小强

引言: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但在其发展战略中却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它着眼于人类长远利益和自然资源的关系,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建设同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意义,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为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理论。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邓小平发展战略中,却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他说:‚我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一下世纪前50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他强调‚我们要经常记住,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也就是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地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进步,富裕安全,稳定有序,充满活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要求人和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前两个问题我们已经认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则解决第三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义要想巩固,党要继续执政,社会就必须和谐,我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邓小平十分重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他说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他多次强调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此正确确定我们的长远规划和原则。‛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众多是中国国情的最大特点之一,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棘手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人口已突破13亿,2010年后可达14亿,2050年为我国人口最高峰,将达到16亿左右。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又对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还造成许多不易解决的社会问题。早在建国初期,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就指示卫生部‚改变限制节育的政策‛,帮助群众节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相互关系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他说:‚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在增加,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也依然存在。‛邓小平1989年会见外宾时说‚我们难就难在人口太多,而且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做的不够好‛。每年新增加国民收入的近四分之一用于抚养新增加人口,若不控制人口,经济的增长就会被人口增长吃掉了。针对少数外国人反对中国的计划生育,邓小平说:‚中国有中国的情况,中国人口如果不加控制,到本世纪末就会达到15亿,人口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因此,我们的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大政策。‛‚我们认为,实行计划生育可以使中国更快地发达起来。‛

在强调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邓小平十分重视提高人口素质。他认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形成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优势是任何国家也比不了的。‛

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它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未来二三十年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仍将保持在一千万左右。‚低增长率‛与‚高增长量‛并存,人口总量过多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挑战。坚持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二、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由于我国正处于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增大,加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工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人口压力大,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形成了经济增长越快,环境破坏越严重的情况。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仍然是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不及破坏,生态赤字扩大。这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速度加剧,森林赤字扩大,生物物种大量消失,水体污染严重,‚水荒‛加剧,旱涝灾害突出。除了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烟尘、二氧化碳黑水臭污排放外,机动车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城市化学烟雾等新环境问题也在我国不断显现。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作用,不但制约了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影响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且在有的地方已成为社会不安静因素。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正确认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密切相关,多数环境问题的核心就是经济问题。邓小平多次强调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特别重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他要求各级领导和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正确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三、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说:‚我们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还有很多资源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料。土地面积广大,但是耕地很少。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色。‛能源不够,不仅是‘六五’期间的问题,也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问题。我国从总量看是资源大国,但从人均看是资源贫国。我国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年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1/6,经济发展与资源‚瓶颈‛的矛盾十分突出。

然而我国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却破坏严重,浪费惊人,从而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万元GDP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近极限。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们今后对资源总量的需求会更多。如何克服资源匮乏同经济建设的矛盾?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将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照中国的国情,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积极推进积极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资源开发和节能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克服各种浪费现象,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强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邓小平提出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一要加快对外开放,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新资源。二要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支持力度。

四、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我们讲发展,是速度、比例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可持续发展。

1、实现速度、比例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多年来的经验表明,我们讲发展,难就难在把速度和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问题往往出在偏重数量扩大,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效益不理想,整体素质不高。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但‚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注重效益,稳步协调的发展。‛要重视提高经济效益,不能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的硬。‛‚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邓小平还指出要按比例发展,‚没有按比例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速度。‛邓小平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教训时说,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一定要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要把基本建设的摊子铺大了。‛否则,投资过热,基础产业将越来越难以支撑,‚瓶颈‛产业短缺将越来越严重,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大进大退。坚持速度、比例、效益的统一,才能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邓小平指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任务很重,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处理好两个关系,(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邓小平在1980年《目前的形式和任务》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教科文卫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造成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邓小平提出‚非要增加科教文卫的费用不可‛。促进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变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状况,使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物质是基础,但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起重要的保证作用。邓小平说:‚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因此,社会主义要两个文明一起抓。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搞的不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因此,注意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四篇: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

白冰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的灵魂是发展观,在许多方面和众多层次上,实际体现的是一种观念和价值,在操作和实践领域则表现为具体的途径、技术和方法,以及政策设计和发展战略。中国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促进社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思路,使可持续概念和关于发展模式的构想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方向。从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考出发,对邓小平可持续发思想做了全面阐述,并从制度机制、发展战略等方面对构建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回答

【关键词】: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

【正文】: 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和人口膨胀等全球性危机。从《寂静的春天》到《增长的极限》,从斯德歌尔摩到里约热内卢,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人们都在反省以物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并把它从理论推向了行动,使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世界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当国际社会在热烈讨论可持续发展问题时,邓小平也正大刀阔斧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它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把握我国的现实国情和世界发展主题,总结我国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及历史多级主体原则构成其哲学依据,人口多、素质低、资源少和生态脆弱是其现实基点,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恰成为其正负参照。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其各部分的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发展才是硬道理”体现了发展的重要性及连贯性,生态可持续改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促进着时代的向前推进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怎样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理念和实现“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丰富创新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在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时,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一起提了出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社会矛盾发展的特点,2004年9月,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安定团结。而且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并列提出来,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文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来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深入探究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在我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情相结合,不断探索中国人的发展之路,在实践中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集中又民主,又有纪律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1] 在这里,毛泽东把社会的和谐发展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开拓了社会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并在实际发展中认真思考解决中国社会建设问题。

一、经由“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目标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民的意愿提出来的。早在1953年党中央就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并在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具体确定了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把运输业现代化改为科学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了由经“小康”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由邓小平提出并在党的理论发展不断完善的“小康”社会理想,不仅包含刚提出的经济思想,他还涵盖着社会发展的全部。当我们正处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为实现更高水平、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而努力。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实现这个目标将使中国经济更加发展、民生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殷实。

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稳定压倒一切——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基础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良性和谐发展的基础。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视作我国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原则。1975邓小平复出着手全面整顿之际,面对当时混乱的局面,邓小平顶住压力引用毛泽东“以安定团结为好”的“最高指示”,提出“要团结起来,安定起来”,把国民经济搞上去。[2] 十年**结束后,邓小平总结历史教训时说“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已经证明,**不能前进,只能后退要有秩序才能前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环境。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邓小平更加旗帜鲜明的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3] “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4]

邓小平上述思想充分说明,稳定的政治环境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至关重要性,他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强调社会稳定体现了群众的心声,人过人民在历史上经历了太多坎坷,深知和谐社会离不开安定团结。安定团结既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政治基础,同时也是达到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

三、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精髓

强调发展、重视发展是邓小平的重要思想,也是其社会发展思想的核心。邓小平不仅强调发展,而且把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5] 并明确提出: “社会的目的就是要全民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我们就走了邪路了”。邓小平于1992年春视察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精辟概括,即“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贯彻,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明确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新世纪,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抓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吧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就成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协调发展——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要求

追求社会的和谐,也就是追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相互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党强调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索必须的,结果一些地方的经济是发展了,但人的精神却颓废了,民主法制观念下降了。这种现象出现后,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是不健康的,一定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此,邓小平认为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7] 也就是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对于物质和精神文明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

邓小平的战略思想充分说明,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如果我们在发展中不抓,社会则会失衡,经济虽然能够一时得到增长,但人心散了,迟早危机社会的稳定于和谐。

五、以民为本——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根本目的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他的民本思想体现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民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精神实质。而这种精神实质恰恰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也体现了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

实践充分证明,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共产党人才不会存有私心,才会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们才能找到前进的力量源泉,积极把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扬光大,才能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才能使社会更加进步、安定和谐。

总之,邓小平理论中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思想是我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思想,“稳定压倒一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思想是实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表现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人民利益至上”是以人为本为原则的社会目标,而经“小康”实现现代化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以上理想的可持续性,连贯性,相互依存性是构建我国特色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牢牢把握邓小平理论,强调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促使社会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2

[3] [4] [5] [6] [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48,286,172,373, 27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的不断膨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有利于扩大村民自治,加强民主监督,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把它作为当前必须推进的现实工作进行部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把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间则把“和谐”拿来作拆字解释:有“禾”入“口”是为“和”,人“皆”能“言”称为“谐”。前者讲的是民生和社会保障,后者讲的是民主和言论自由,二者具备就是“和谐”。这与前面所讲的概括是相通的,无疑体现了一种上下的共识。

和谐社会从最理想的角度来说,是社会各个要素、各个构成个体都能够相互匹配和相互兼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可以说和谐社会是新农村的“桃花源至景。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本人就“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引导农民逐步树立理想信念,促进人自身的和谐。

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它包括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人的内心和谐至关重要,这一方面的和谐是在精神层面上的。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信仰丧失、道德丧失而造成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实告诉我们:人是要有精神寄托的,群众需要填充信仰真空。在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对农民的精神世界进行行之有效的系统重建。

在引导农民逐步树立理想信念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在这一过程中弘扬文化的优良传统,结合实际,发挥乡土文化精华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着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每一个人自身的和谐。

2.营造农村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当前特别要注意妥善解决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各级政府必须把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尺,协调和解决好群众的利益矛盾。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宽宏大量成大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都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都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

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要注重弘扬文化中与当代相适应的精华和剔除其糟粕,克服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负面影响,优化人文环境,重建精神家园。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有着很强的教化功能,如中崇尚家庭伦理、注重邻里关系等传统,直到今天仍然在起作用。

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动一动脑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强化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对民俗活动加以积极的引导,并注入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东西;重视传统节日并增强它的优良文化氛围;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发挥村文化站的作用。

3.科学进行农村的硬件建设,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进步的基本条件。目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以及时空条件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必须做到“硬件”建设规划先行。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从城区、镇区、村落统一协调出发做好新农村的整体布局。在这一布局中,要注意根据实际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实现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步推进。在这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把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落后状况摆到突出的位置上来。

长期以来,我国投资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城市,广大农村的交通、住房、医疗卫生、通讯以及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都还比较落后。这些年来,通过实行工农产品“剪刀差”价格机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偏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以大量的农业与农村的经济剩余补给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资金,造成了农村、农业经济停滞不前和农民生活持续低迷,城乡差别越拉越大。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看,1957年城镇居民为235元,农民为73元,二者之比为3.22:1;1978年,二者收入之比为2.37:1;1985年为1.72:1;1990年为2.2:1; 2003年城镇居民为8500元,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622元,差距已扩大为3.24∶1。城乡收入差距除过80年代初期由于农村改革的实惠而有所缩小外,90年代以来,重新趋向扩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率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0,中国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要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进行各方面有益的实践活动,加强锻炼身体,力求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奉献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下载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相关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相关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建设和谐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呼唤标准化战略[摘要]文章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及其内涵出发,阐述了标准化战略的功能,论述了加强标准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较为详细的......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小楫轻舟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也是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邓小平理论作为......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关系探析 李红芹1 (黔西南州委党校兴义562400) 【摘 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及其价值观念的最高体现。传统文传化中的“和......

    7定稿 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使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经济快速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构建方略 A0951 胡晓强 【摘要】 构建社会王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着深厚的马克思......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研究摘要: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他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出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指明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地位.。依法......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研究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研究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构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管理实践中经验和方法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