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所得税收入小于增值税收入有6种情况
企业所得税收入小于增值税收入情况
一般情况下,年度申报所得税收入应大于或等于增值税申报收入。但是,有些情况下,企业年度申报所得税收入可能会小于增值税收入。
1、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第四款第二项规定,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在纳税年度内,企业若事先收到预收账款,如果尚未开工或进度缓慢,申报增值税时就必须将预收账款确认收入,但不一定确认所得税收入,可能会出现增值税收入大于所得税收入的情况。
2、采取委托代销方式销售货物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第五款规定: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所得税方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文第一条第二款第四项规定: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如果企业在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之前收到代销清单,增值税与所得税确认收入的时点是一致的;如果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及以后,企业仍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增值税须确认收入申报缴纳税款,而所得税则不一定需要确认。此时,会出现年度申报时增值税确认收入必然大于所得税收入的情况。
3、采取先开具发票、后发出商品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但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有关规定,如果企业先开具了发票,但不满足确认收入的相关条件,在企业所得税处理时也不需要确认收入。
4、资产用途发生内部改变的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设立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企业集体福利部门使用等。
所得税方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第一条规定,由于上述行为所涉及的资产所有权属在形式和实质上均未发生改变,可作为内部处置资产,不视同销售确认收入。
因此,上述资产发生内部改变的行为,增值税应在申报表上如实填报视同销售收入金额,而所得税不会确认收入,必然出现增值税申报收入大于所得税收入的情况。
5、“买一赠一”销售货物
“买一赠一”也叫“随货赠送”,是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促销手段,即在销售主货物的同时附送从货物,顾客在购买主货物的同时也获赠了从货物,实质上是在商品主货物价格上给与的折扣让利。
增值税方面:税务总局对“买一赠一”销售行为如何确认收入并未明确规定,我们只能从发票的开具上来把握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154号)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折扣额抵减增值税应税销售额问题通知》(国税函〔2010〕56号)进一步明确: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是指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未在同一张发票“金额”栏注明折扣额,而仅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折扣额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所得税方面:对如何开具发票无明确规定,更多地是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出发来进行税收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第三条规定,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
根据上述分析,如果纳税人对“买一赠一”行为没有按规定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增值税就应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第八款规定对赠品视同销售、计提销项税额处理。而所得税对赠品则不视同捐赠,赠品价格包含在总的销售金额之中。此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反映的本年收入数必然大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的收入数,而且在以后年度也不可能调整。
6、处置固定资产
纳税人购进或者自制固定资产后又发生销售的,在会计处理时,是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结出净损益。如果“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是贷方余额则结转到“营业外收入”,如果“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是借方余额的,则结转到“营业外支出”,期末“固定资产清理”无余额。
增值税方面:必须依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征收率或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在填报增值税申报表时,是按固定资产的销售价格填列在应税销售额栏。
所得税方面:由于是按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益金额反映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1或附表2之中,净损益金额必然小于固定资产销售价格。因此,申报增值税时确认的收入会大于申报所得税时确认的收入。
第二篇:收入差异概述(企业所得税)
第一节 收入差异概述
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形成的收入或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是企业会计核算和企业所得税计算的重要内容。企业所得税法对收入范围的确认、收入的计量和收入确认的时间等要素,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与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相比,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收入的定义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明确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比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构成收入。企业对外出售不需用的原材料、对外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等活动虽不属于企业的经常性活动,但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构成收入。收入主要包括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建造合同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收入形成于企业日常活动的特征,使其与产生于非日常活动中的利得相区分。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是收入以外的收益,通常属于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属于企业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包括企业处置非流动资产净收益、资产盘盈收益、因其他企业违约收取的违约金和罚款、债务重组收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企业接受捐赠或政府补助取得的资产,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收益等。利得是偶发性、边缘性的收益,一般应确定为“营业外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没有对收入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采取了在总括性界定的基础上进行明细分类的方法。《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性收入形式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物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及有关权益等。”税法对收入的界定应当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收入是指来源于境内、外所有收入;二是收入包括以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等各种形式取得的收入;三是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表现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是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四是任何收入不作为应税收入或不申报纳税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税法对“收入总额”的界定没有区分是否是“日常活动”形成的,实际上是一个“总收益”的概念,只要是取得的收入,不考虑形式、来源及收入性质,均应列入收入总额。而企业会计在持续经营期间取得的收益,除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所涉及到的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外,还包括适用其他会计准则的部分,如长期股权投资、建造合同、租赁、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等形成的收入或收益,以及没有通过具体会计准则进行规范的利得。所以,税法所指的收入总额实质上涵盖了会计准则的收入、收益和利得三个部分,相当于会计核算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的一般性收入,和“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核算的投资性收益和偶然性利得。由于税法和会计的目的不同,两者在收入的分类上也不同,会计收入分类侧重于经济收入的稳定性和经常性,税法收入的分类的基础是税收政策待遇的异同。值得注意的是,税法意义的收入虽然是以会计核算的收入(益)为基础,但同时又以法定的形式对其进行规范。如会计准则对某些项目不确认为收入,而税法上作为收入处理;反之,对会计上已确认的部分收入,税法将其确定为不征税收入或免税收入等,所以在企业所得税收入业务处理时,要对会计收入进行分析比较,对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进行调整,才能正确确认税法上的“收入总额”。
二、收入确认的原则性差异
由于税法和会计的目标不同,导致在收入确认的原则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会计对收入的确认需要同时符合收入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在确认过程中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配比性原则等,注重收入实质性的实现,只有在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时才确认收入。而税法对收入的确认虽然以权责发生制和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但坚持税收法定原则,从保证财政收入和防范税收风险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收入实现的法律要件,无论企业是否有经济利益的流入,只要符合收入确认的法定条件就应当确认。
1、从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看,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强调必须以经济业务中权利义务的发生为前提进行会计核算,这与税法确定的纳税义务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税法对权责发生制总体上持肯定态度。所不同的是,企业所得税法引入了纳税必要资金的理念,即当纳税人有足够财力缴税时才能确定应税收入的实现。比如,税法对符合免税重组条件的企业,重组业务暂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对分期收款销售的,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递延了已实现的收入;同时对租金、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按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确认收入,而不是按收入的归属期间确认,这实际上背离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更接近收付实现制。对此,税法所持的立场是,纳税人此时具有纳税必要资金,是缴税的最好时机。所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 875号)规定:“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也就是说,对税法规定的权责发生制的例外情形,要优先执行。
2、会计上的收入,是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并导致企业的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的。因此,允许会计人员按照谨慎性原则对经济事项作出恰当的职业判断。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适用于不确定环境下对收入的确认。税法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所保留。主要原因是谨慎性原则对收入和费用的处理不对称,当会计事项存在不确定因素时,谨慎性原则要求少计收入多计费用。税法如果认可谨慎性原则,必然减少或递延企业应缴税款。另一方面,税法不考虑收入实现在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只要纳税人对赢利或潜在的赢利有控制权时,就应当对纳税人的所得加以确认,经营风险应由企业的税后利润补偿,国家不享有企业的利润,当然也不应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与此同时,会计人员对收入是否实现的职业判断可能带来大量的会计估计,这与税收的法定性原则也是有差异的。比如对采取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处理,会计在收到款项时确认为负债,只有在确凿证据表明交易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才确认收入;而税法应确认为收入,只有在证据表明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才确认为负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由于税法和会计的目的、原则不同而形成的对经济事项处理上的差异。
3、税法与会计在执行“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时也存在差异。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会计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出发,对收入的确认侧重于收入实质性的实现,即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税法也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在内涵上却与会计存在重大差别,因为税法更注重从组织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来关心经济业务的实质,侧重于收入的社会价值的实现。税法确认收入实现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纳税人对该收入具有权利要求,不管企业是否有经济利益的流入。比如企业的货物性资产,只要所有权转移了,税法就认为这笔收入实质上已经实现。与此同时,税法在利用实质性原则判断经济业务时,主要是看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会造成避税行为,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主要是运用在反避税上。另外,税法和会计在贯彻实质性原则时实施的依据也有重大的差异,会计主要是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与会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相关;而税法却是依法律规定来衡量“实质”。此外,会计上强调收入的重要性原则,而税法中不予承认。只要是应税收入,不论其业务事项是否重要,也不论其涉及金额的大小,一律按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税收入或应税所得。
三、收入确认的政策性差异
1、收入确认条件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收入确认的基本条件包括主要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性和收入计量的可靠性。如果收入的金额不能合理估计、相关的经济利益收回的可能性小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收入和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不能够合理的估计时,企业不应确认收入,已收到的价款应确认为负债。而税法应税收入确定的基本条件则是经济交易完成的法律要件是否具备,是否取得交换价值等,强调发出商品、提供劳务的同时收讫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据,不考虑经营风险的问题。
2、收入确认时间的差异。会计准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来确定收入的入账时间,只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当期就要确认收入。而税法对收入确认的时间有特别的规定。比如,在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间上,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取得投资后,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的份额(法规或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损益除外),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当期投资损益。而税法规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一般情况下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3、收入确认范围的差异。表现在税法确认收入的范围要大于会计收入的范围。税法确认的应税收入不仅包括会计收入,还包括会计上不做收入的部分特殊业务和视同销售。比如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捐赠,在会计上因其不具备收入确认条件,不确认为收入,但税法作为视同销售处理。
4、收入计量属性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计量收入金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税法规定,对非货币形式取得的应税收入,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所称的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会计和税法对公允价值的理解是有差别的。比如,会计对具有融资性质的合同或协议按合同和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这里所指的公允价值通常是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而税法是按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应税收入,对具有融资性质的商品销售收入不进行折现处理。
第三篇:企业取得政策性搬迁收入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取得政策性搬迁收入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
(1)企业根据搬迁规划,异地重建后恢复原有或转换新的生产经营业务,用企业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重置固定资产),或对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或进行技术改造,或安置职工的,准予其搬迁或处置收入扣除固定资产重置或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2)企业没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报告,应将搬迁收入加上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3)企业利用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4)企业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五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或处置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五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处理。
政策性搬迁、处置收入的所得税处理
问:企业取得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18号)规定,企业政策性搬迁和处置收入,是指因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原因,企业需要整体搬迁(包括部分搬迁或部分拆除)或处置相关资产而按规定标准从政府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或处置相关资产而取得的收入,以及通过市场(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
对企业取得的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应按以下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
1.企业根据搬迁规划,异地重建后恢复原有或转换新的生产经营业务,用企业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重置固定资产),或对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或进行技术改造,或安置职工的,准予其搬迁或处置收入扣除固定资产重置或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2.企业没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报告,应将搬迁收入加上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3.企业利用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企业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5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或处置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5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处理。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处理
国税函[2009]118号)文件,企业因政府政策性搬迁取得的收入可以按扣除其搬迁(含重建,下同)支出后的差额确定计税所得额,而且用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具体运用的需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的搬迁业务除必须有政府的搬迁文件或公告外,还应有搬迁协议、搬迁计划以及企业技术改造、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并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5年内完成技术改造、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等任务。
(2)政策性搬迁和处置收入是指因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原因,企业需要整体搬迁(包括部分搬迁或部分拆除)或处置相关资产而按规定标准从政府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或处置相关资 产而取得的收入,以及通过市场(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通过其他方式或渠道取得的搬迁、重建资金不属于(国税函[2009]118号)文规定的政策性搬迁和处置收入。
(3)搬迁支出是指企业根据搬迁规划,异地重建后恢复原有或转换新的生产经营业务,用企业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简称重置固定资产),或对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技术改造,或安置职工的支出。
超过“政策性搬迁和处置收入”额的搬迁支出,不论资金来源如何,均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直接扣除。
(4)企业没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报告的,应将搬迁收入加上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政策性搬迁所得税处理四注意
原标题: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处理四项注意
根据(国税函[2009]118号)文件,企业因政府政策性搬迁取得的收入可以按扣除其搬迁(含重建,下同)支出后的差额确定计税所得额,而且用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具体运用的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企业的搬迁业务除必须有政府的搬迁文件或公告外,还应有搬迁协议、搬迁计划以及企业技术改造、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并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5年内完成技术改造、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等任务。
二、政策性搬迁和处置收入是指因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原因,企业需要整体搬迁(包括部分搬迁或部分拆除)或处置相关资产而按规定标准从政府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或处置相关资产而取得的收入,以及通过市场(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通过其他方式或渠道取得的搬迁、重建资金不属于(国税函[2009]118号)文规定的政策性搬迁和处置收入。
三、搬迁支出是指企业根据搬迁规划,异地重建后恢复原有或转换新的生产经营业务,用企业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简称重置固定资产),或对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技术改造,或安置职工的支出。
超过“政策性搬迁和处置收入”额的搬迁支出,不论资金来源如何,均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直接扣除。
四、企业没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报告的,应将搬迁收入加上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政策性搬迁、处置收入的所得税处理[1/2] 企业取得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18号)规定,企业政策性搬迁和处置收入,是指因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原因,企业需要整体搬迁(包括部分搬迁或部分拆除)或处置相关资产而按规定标准从政府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或处置相关资产而取得的收入,以及通过市场(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对企业取得的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应按以下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
1.企业根据搬迁规划,异地重建后恢复原有或转换新的生产经营业务,用企业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重置固定资产),或对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或进行技术改造,或安置职工的,准予其搬迁或处置收入扣除固定资产重置或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2.企业没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报告,应将搬迁收入加上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3.企业利用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企业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5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或处置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5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处理。
有关企业资产损失的确认时间和标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下发了《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和《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两个文件。对于坏账损失的认定时间均为“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但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电信业务所发生的坏账损失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4〕90号)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从事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已发生或新发生的用户欠费,凡拖欠时间1年以上仍无法收回的,可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由于国税函〔2004〕90号文件没有明确作废,请问电信行业2008年汇算时该执行那个文件?
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第四条第三项规定,企业除贷款类债权外的应收、预付账款符合“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条件的,减除可收回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预付款项,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第四章现金等货币资产损失的认定中,第十八条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企业有依法催收磋商记录,确认债务人已资不抵债、连续3年亏损或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的,并能认定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可以认定为损失。可见对于2008年1月1日以后资产损失的认定时间标准为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同时,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新法优于旧法的规定,且“财税字”的法律位阶高于“国税函”的法律位阶,因此,国税函〔2004〕90号文件自然作废。
新办企业发生的开办费如何处理?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
员工报销个人的医药费,能否税前列支?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的规定,《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3.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据此,员工报销的个人医药费可以列入职工福利费,同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音像制品销售不出去,超过3年能否作为损失在税前扣除?
答:根据《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1号)规定,出版、发行企业库存呆滞出版物,纸质图书超过5年(包括出版当年,下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投影片(含缩微制品)超过2年、纸质期刊和挂历年画等超过1年的,可以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据实扣除。已作为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呆滞出版物,以后处置的,其处置收入应纳入处置当年的应税收入。
注:热点问题解答仅供参考,具体执行以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为准。
第四篇:工程施工企业收入确认
工程施工企业收入确认我公司承包了一项工程,由发包方代扣代缴营业税,我公司现在已经收到工程款(按完工进度),但没收到对方代扣代缴的完税凭证,现在就确认收入吗?在一般的情况下,确认收入的同时要计提相应的税金及附加,下月就交税了,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到完税凭证,我公司的帐务处理如何做。
对于咨询标题--“咨询:工程施工企业收入确认”的答复:
声明:以下分录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纯属业务探讨
正常的分录为:
(1)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3)借:应交税金-营业税
贷:应收账款
(4)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在完税凭证未收到的情况下,上述第三笔分录先不作,收到后补作。
手续费21000
1家,万里
2家,万里
第五篇:施工企业的收入
施工企业的收入
一、施工企业的收入
按照经营业务的主次,企业的收入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二、施工企业的主营收入
施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建造合同收入。
三、施工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
销售产品和材料、提供作业或劳务、出租固定资产等取得的收入属于其他业务收入。
四、建造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方法
建造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方法有三种:
1、投入衡量法
合同完工进度=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合同预计总成本;
2、产出衡量法
合同完工进度=已经完成的合同工程量/合同预计工程量*100%。
3、实地测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