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版《优化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习题 第四单元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doc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模糊(mó)怪诞(dàn)..惊诧(chà)撒手人寰(huán)..B.目眩(xuán)湮没(yān)..干涸(hé)刨根究底(páo)..C.杜撰(zhuàn)浩瀚(hàn)..遐想(xiā)五彩斑斓(lán)..D.栅栏(zhà)
炫耀(xuàn)..镇定(zhèn)畏葸不前(sǐ)..解析:选A。B.“眩”应读“xuàn”;C.“遐”应读“xiá”;D.“葸”应读“xǐ”。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________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②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________的。③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不可看见的各种________。
A.纵然 必需 振动
B.纵然 必须 振动 C.虽然 必需 震动
D.虽然 必须 震动
解析:选A。纵然:即使,表假设关系。虽然:表转折关系。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必须:表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振动:物理学术语,指物体以一个位置为中心作往复运动,多用于物体和声音。震动:表示有颤动或重大的事件、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多用于人。
3.(2015·高考四川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入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解析:选B。本题从句式杂糅、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句式杂糅,“设在……”和“是在……举行的”杂糅,应为“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或“是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C.搭配不当,“引导”与“顽疾和陋习”不能搭配,应删去“和引导”。D.语序不当,“首次”应放在“针对”前。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还指出“没有先前生物的模型或胚种”。
②他似乎认为世界上的栖息者在陆续的时期内几近灭绝。③马修先生的观点和我的观点之间的差异是无关紧要的。④其后又重新充满了这个世界。⑤也可能产生新类型。
⑥这些观点表明他似乎认为生活条件的直接作用具有重大的影响,已清楚地看到了自然选择原理的十足力量。
A.③⑥②④①⑤
B.③②④①⑤⑥ C.②③①⑤④⑥
D.②④①⑤③⑥
解析:选B。从整组语句中可以初步判断,文段讲解的对象是马修先生的观点问题。①②⑥中的“他”只能指③中的“马修先生”,因此可以判断③在这几个句子的前面;由“灭绝”到“重新充满”的逻辑联系,可以判断②④是衔接在一起的;由“没有先前”到“也可能产生”的逻辑联系,可以判断①⑤是衔接在一起的。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于敏院士:出国留学不要等到老了才落叶归根
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在那个内乱外侮的国土上,尽管自己不能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驰骋沙场,但他相信,总会有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出现,能够荡寇平虏,重振河山。于敏怎么也想不到,半个世纪后,自己会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
1945年高中毕业后,于敏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但他发现强调动手能力的工科,并不适合“心灵手不巧”的他。沉静好思的性格使他更倾心于理科,他喜欢并选修了理论
物理,并最终弃工从理,转至理学院物理系。
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我国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器重,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他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1962年,在原子核理论中创立了集体运动模型的丹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A·玻尔亲自邀请他去哥本哈根,于敏婉谢。与同时期从事核武器研制的大多数同仁不同,于敏不曾出国留学或进修。于敏那时不曾踏出国门一步,他对此有些许遗憾。“如果生在现在,重新上大学,我当然会留学。”他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而且“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1960年12月,我国作出部署,由核武器研究院集中攻关,突破原子弹,同时,原子能研究所先行一步对氢弹作理论探索。
1961年1月12日,于敏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于敏感到很突然,甚至有些不解。他内向沉默,喜欢做基础理论研究,不喜欢搞应用研究,自认为不适宜从事研制氢弹这种大系统科学工程。而且,他当时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
不过,于敏没有犹豫,因为他忘不了“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带给他的惨痛记忆,他忘不了少年时代的那个关于“盖世英雄”的信念。
“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于敏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于敏的身影在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消失于公众的视野。他的夫人孙玉芹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二十多年后才恍然,“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1960年到1965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作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产生了六十多篇论文,但均作为秘密文件保存。
1965年9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赶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假期间空出的J501计算机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
同年10月下旬,于敏为上海研究人员作了“氢弹原理设想”系列学术报告,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形的设想,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在上海的近百个日夜,于敏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
氢弹原理一突破,大家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就造出氢弹。但是,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接下来的一年,于敏他们忙于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和英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但在试验现场的于敏,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的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选自2015年1月11日《光明日报》,有删节)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自己要成为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荡寇平虏,重振河山。半个世纪后,他真的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
B.1951年他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因此可以说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C.于敏说“如果生在现在,重新上大学,我当然会留学。”话语中有些许遗憾,因为他认为“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
D.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中国成为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E.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的称呼,于敏并不接受,因为他觉得自己只是氢弹的“父亲”之一。
解析:选CD。A项,原文是“尽管自己不能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驰骋沙场,但他相信,总会有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出现”,选项为“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张冠李戴;B项,“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是“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的原因;E项,“他觉得自己只是氢弹的„父亲‟之一”没有依据。
6.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请概括于敏在中国氢弹研制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局部内容概括的题目,注意找到答题区域,然后提取关键的词语或句子作答,关键是区位要选准。
答案:①带领“轻核理论组”对氢弹原理和结构作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②率领研究人员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③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形的设想,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④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⑤参加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
7.于敏说“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改变对人的一生很重要,请概括于敏一生中的改变,并分析他改变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文章整体内容概括的题目,要立足全文,提取关键的信息,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转变,将其找到然后分析原因。
答案:①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最终弃工从理,转至理学院物理系。原因是强调动手能力的工科,并不适合“心灵手不巧”的他,他更倾心于理科,理论物理。②A·玻尔亲自邀请他去哥本哈根,于敏婉谢,留在国内。原因是对祖国的热爱,要为祖国做贡献。③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入应用研究。因为民族情感和少年时代的信念。
8.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获得较高的声望,在这些成绩和声望的背后定有美好的品质作支撑,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要针对题干从文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找到依据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①有执着的信念:从小坚信总会有盖世英雄出现,后来自己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②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主改变:在北京大学从工学院电机系转至理学院物理系;③热爱祖国:婉谢玻尔的邀请,根据需要由基础理论研究转为应用研究;④刻苦钻研:利用假期用空出的计算机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⑤追求圆满:在试验现场看着蘑菇云翻滚而上,仍不觉得圆满,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才满意;⑥谦虚: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的称呼,并不接受。
三、语言表达
9.按照作者的设想,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并且他们还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对于鲤鱼“科学家”的这种荒谬见解,其他的鱼可能会怎样反驳?请你试着用简洁、有力的语句将它们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反驳要抓住对方的破绽,一语中的。可试用归谬法反驳。
答案:(示例)既然你认为存在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那么这种力从何而来?你又凭什么断定这种力不是来自另外一个平行的世界呢?(只要反驳有力,言之成理即可)10.下面是有关爱因斯坦的情况,请筛选最重要的材料,用100字以内的文字简明地介绍爱因斯坦。
①爱因斯坦1921年发现了光电效应,为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②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相对论。③爱因斯坦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④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⑤爱因斯坦1879年生,1955年去世。
⑥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地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⑦爱因斯坦是一位可以和牛顿媲美的科学家。
⑧普朗克发现了量子论,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构成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点为“压缩语段”,以考查“筛选”为主;同时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表述不求完整,但主要信息不能少。
答案:爱因斯坦(1879-1955),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相对论。相对论是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1921年他因发现了光电效应,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基因科学家已成了新的上帝,把基因接来接去,要什么品质的作物,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形成新的作物品种,甚至有可能培养出新的动物品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而因为基因科学家的走火入魔,而造成人类的噩梦。人们不敢预测基因的任意接植,最后会形成什么奇怪的品种,也无法预测它的运动会产生生态上什么难测的结果。可见,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也可能产生许多噩梦。对大自然有所敬畏,对科学家自身职责和知识盲点多一点反省和警觉,或许才是科学家应有的谦虚吧!
解析:第①处从后文的“就可以形成新的作物品种”来看,是说基因的重要作用;第②处从后文来看是强调基因科技的负面因素;第③处从后文“但也可能产生许多噩梦”来看是强调科学带给人们的益处。
答案:①只要找到基因加以移植 ②但基因科技所造成的未必是个基因乐园 ③科学的发展固然带来许多福祉
12.下面是某车辆管理所的验车流程图,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验车的整个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本题的答题关键在于看清箭头所表示的顺序,尤其注意人和车的分合情况的表述。内容完整,无重要信息遗漏;流程表述清晰、层次分明。
答案:由大门进入车道,在检测线前停车,车上检测线,人进小屋登记,然后到接车点接车,最后到大楼二层交款盖章。
第二篇:2016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 第四单元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学习资料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眩晕(yùn)
颤栗(zhàn)..戎装(róng)徘徊不前(huí)..B.踝节(huái)璀璨(càn)..束缚(fù)
人才济济(jì)..C.广袤(mào)磅礴(bó).. 椭圆(tuǒ)
区区可数(shù)..D.纤细(xiān)旋涡(wō)..俘获(fú)
好大喜功(hào)..解析:选D。A项,徊(huái);B项,济(jǐ);C项,数(shǔ)。2.对下列各句所用说明方法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打比方)B.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列数字)C.其中的一个星系是M31,从地球上看,这个星系位于仙女星座。跟其他旋涡星系一样,它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下定义)D.有些星球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作比较)解析:选C。C项中是作诠释和打比方。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颤栗。
B.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
C.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
D.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
解析:选A。B项,括号内的句号应删去;C项,“行星系”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D项,“米”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亚太地区紧张局势在中日东海领土争端影响下的不断升级,美国国务卿克里再度访华,凸显出华盛顿自己被拖入北京、首尔和东京三方冲突越来越感到担忧。
B.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
C.中央八项规定和一系列“节礼禁令”等发布以来,新一波公务员“下海潮”即将到来。学习巩固资料
学习资料
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判断标准,公务员热或公务员下海潮折射着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创新的活跃程度。
D.修补被黑客攻击的电脑漏洞,最困难的不是能否完好修补漏洞,而是破译漏洞的来源和密码编排,因而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解析:选B。A.介词残缺。“自己”前加“对”。C.重复或语序不当。删去“一定程度上的”或改为“公务员热或公务员下海潮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创新的活跃程度”。D.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好奇”号火星漫游记
李 理
“祝贺你们!”肃静的大厅里传来一声浑厚的问候。大屏幕前,正在观察“好奇”号行动的科学家们屏息凝听着随后的一段话。这是一份来自火星的特殊问候。近日,“好奇”号火星车在接收了地球上的语音邮件之后,通过美国宇航局的深空天线网络接收信号将其向地球转发回来。这是人类首次完成从地球上向其他行星发送语音邮件并转发回来的任务。
“好奇”之路漫漫行
自2011年11月,美国“好奇”号火星车被成功送入设计轨道之后,其征程一直被广大民众关注。到目前为止,“好奇”号火星探测器进展顺利。成功踏出火星第一步,成功发回邮件等一系列测试均表明“好奇”号目前状态良好。
在近日的发布会上,美国航天局对外发布了“好奇”号传来的照片。根据这些照片,人们可以清晰地识别出火星山麓地区一些侵蚀形成的冲沟地形,以及其层状沉积结构。目前,搭载在“好奇”号上的镜头已经拍摄了附近夏普山的缓坡下部地形景象。科学家表示,那里将是“好奇”号攀登夏普山的位臵,照片中的层状沉积岩层是它的最终目标。但是,有一片暗色的沙丘横亘在“好奇”号和沉积岩层之间。根据资料,科学家判断,这片暗色区域存在不同颜色的地区,每部分所含成分并不相同,是历史成因的差异导致了这些岩石的多样性。
此外,根据报告,“好奇”号已从着陆点附近出发,正式开始向400米外的首个科研目的地格莱内尔格前进,该地是三种地形相交的区域。科研人员期待首个岩石目标能在这一区域找到,并对其进行取样和分析。
火星生命仍为谜
那么,是何原因让“好奇”号火星车备受世界关注呢?科学家表示,是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未知迫使人类关注外星球。之前的资料显示,火星上存有火山喷发后的坑状高低。而有关科学家也曾称,一些带回来的标本也显示火星上有机物是存在的。虽然有科学家表示在火星上发现有机物质并不能证明火星现在或者过去存在生命,陨石可将有机物质携带到火星上,此外,有些可能被有机物质污染的探测仪器限制了对火星现代微生物的探测任务。因此,对此次“好奇”号的火星之旅是否会发现有机物,成功验证生命是否存在是一个被大众关注的话题。“在我看来,如果‘好奇’号发现了火星上存在有机物,那么这将是火星上存在生命发现的转折点。”美国科学家曾经如此表态。
然而,火星探测的任务并不局限于对生命是否存在于火星的探索,科学家还将通过研究地球以外的太阳系和银河系中的物理化学环境,逐步认识地球上的生命的产生过程。假设探测到火星表面存在有机物的痕迹,科学家们表示,其重点将转向研究这些有机物的性质以及形成过程,并确定有机物质是否能与火星生命起源产生关联。
“好奇”探索最先进
此番访问火星时,科学家们为“好奇”号选择了最优的探测地点以及携带先进的科学仪器。例如,“好奇”号中搭载了最先进的火星样本分析仪,该设备将对火星大气、岩石和土壤学习巩固资料
学习资料
粉末进行取样成分分析。虽然在升空之后,曾遇到些许麻烦,但它最终完成了对内部残留地球大气成分的测试分析工作。火星样本分析仪设备首席科学家表示:“对于测试结果非常满意,结果完美地证明了该设备测定气体成分的精确性。”目前,“好奇”号发回的数据已经快要超过在此之前所有火星车发回数据的总和。
与此同时,“好奇”号在火星上工作丝毫不用担心其能源问题。以核燃料为主要动力的“好奇”号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任务需求,供能相对稳定。并且,该核电池的主要原料为“性情温和”的放射性元素钋-238。该元素不会发生核爆炸,而是缓慢衰变放出能量。在通讯传输上,在火星运行的全球性的通讯中继卫星系统持续不断地将数据从“好奇”号传回地球。并且,其自身拥有调整数据传输速率的能力,让回传效率更高。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开篇写了科学家们对“好奇”号成功发回邮件的问候,设置悬念,先声夺人。
B.“好奇”号探测的数据证明,横亘在“好奇”号和沉积岩层之间的暗色沙丘,存在不同颜色的地区,每部分所含成分并不相同,是历史成因的差异导致了这些岩石的多样性。
C.根据报告,“好奇”号已从着陆点附近出发,向首个科研目的地格莱内尔格前进,并且,科研人员在该区域找到了首个岩石目标,并对其进行了取样和分析。
D.为了解开火星生命之谜,人们对“好奇”号火星车十分关注。火星是否存在有机物是解开这个谜的关键所在。
E.“好奇”号探测地点的选择、仪器的配备、能量的模块化设计、发回的数据的数量都表明“好奇”探索是最先进的。
解析:选DE。A项,张冠李戴。“祝贺你们”,这问候是“好奇”号从火星上发回的语音电子邮件,不是科学家们的问候。B项,“数据证明”带有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原文中则是科学家的判断,带有主观性、不确定性。C项,将未然说成已然。原文是“期待首个岩石目标能在这一区域找到,并对其进行取样和分析”。
6.简要归纳“好奇”号“漫游”的历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要找准答题范围。显然,本题的答题范围是开头和“‘好奇’之路漫漫行”这一部分。②理清思路。明确倒叙手法,抓住时间标志就理清了文章记叙“好奇”号“漫游”的思路。③筛选信息。从“好奇”号“漫游”的每一个阶段筛选信息。④整合信息。根据题干要求,将筛选出的信息整合成答案。
答案:①2011年11月,被成功送入设计轨道。②顺利执行探测任务。③传来关于火星的照片,为研究火星提供了资料。④从着陆点附近出发,向格莱内尔格前进。⑤向地球发来语音邮件,成功完成了漫游任务。
7.文章的标题是“‘好奇’号火星漫游记”,为什么后两部分写的却是“火星生命仍为谜”和“‘好奇’探索最先进”?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文章主题,以及第一部分的含意,弄清“火星生命仍为谜”学习巩固资料
学习资料
和“‘好奇’探索最先进”这两部分的含意;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后两部分和第一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通过第二部分“火星生命仍为谜”,才能够让读者真正理解“漫游”的意义;只有通过第三部分“‘好奇’探索最先进”,才能够让读者明白“漫游”成功的原因。
8.联系文本,谈谈你认为的尖端科学发展的意义所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题,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立足文本,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然后,联系实际,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是一篇实用类文本,属于科普文章,文章通过“好奇”号火星漫游的情况,展示了科技的神奇;联系实际,可以谈对科技发展的认识,也可以谈科技与人类乃至生命的关系等。
答案:尖端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好奇”号火星漫游展示了科技的发展和意义。我们要借助高科技进一步认识火星乃至宇宙,认识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从而为人类将来的生存和发展服务。通过阅读文本,我们对科技和未来充满了信心,感觉到无穷的乐趣。
三、语言表达
9.下面是《宇宙的边疆》中的文字,请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为“行星系”下定义。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演化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
行星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阅读这段文字,将其中的一些有效信息整合成定义的格式,也就是:行星系是„„的星系。
答案:(行星系)是众多由岩石构成的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围绕恒星运行的星系。
10.为了使同学们了解更多的宇宙知识,激发求知、探索的兴趣,学校从中国科学院请来了张院士给同学们做报告。假如由你主持这个报告会,请你就此拟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6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拟写一段开场白要注意以下内容:一是要介绍清楚报告人的身份、报告的内容,以激发同学们听报告的兴趣;二是要表示出对报告人的欢迎、感恩、尊敬等。
答案:(示例)同学们,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中国科学院的张院士。张院士将给我们上一堂丰富多彩的宇宙知识课,让我们了解宇宙的奥秘,激发求知、探索的兴趣。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张院士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大脑对于学习巩固资料
学习资料
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
解析:第①处前文提出话题,后面强调“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答案不言而喻;第②处从前文来看,是强调“成因很多”;第③处从后文来看,应是指“心理问题”。
答案:①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 ②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 ③心理问题
12.下面是某高中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幅示意图要从底部说起,逐层分析,说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后,再具体分析两者的详细情况。
答案:语文复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项复习,需要落实基础背诵,强化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第二阶段是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
学习巩固资料
第三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科普文章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习题新人教版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地伦理的诗性建构
“大地伦理”是著名的生态学者阿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立足点在于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应该确认它们(植物、动物、水和土壤)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
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来打量,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从根本上说,这类小说以批判封建宗法制为旨归,以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为内在诉求,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实质是对“以农为本”的传统民族心理的现代性回应。这一特性,客观上固然是由乡土小说自身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而主观上则是受到写作者内在情感的制约。现代乡土小说的书写对象是农业文明形态的宗法制乡村,其最大的特点是人对土地的依赖,正如费孝通所指出的那样:“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种强烈的依附关系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人对天地自然的原生态情感——依赖、敬畏。现代乡土作家尽管大多是已从农村走出来的新型知识分子,尽管他们在写作时已获得反思、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想武器,但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土地情结始终或显在或潜在地影响着他们在文字中流淌的情感走向,从而形成了独具时代色彩的“双透视角”:一方面,在近现代西方先进思想的烛照下,作家们已清晰地看到封建宗法制如何造成古老乡土的衰败腐旧,农民的蒙昧困顿;另一方面,生于兹长于兹的故土情怀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只是单纯的旁观者、审视者、批判者,回忆、怀念、眷恋等情愫不时溢上笔端。因而,他们的笔触常常不自觉地游走于现代性的批判与传统式的乡土眷顾之间,这种“分裂式”的写作视角在乡土小说中极为普遍,既有对封建宗法制的批判,也表现出回归诗意乡土的反工业化倾向。
20年代以来形成的乡土小说,虽然主流观念是批判封建宗法制,但作家们的根基是建立在农业文明之上的,对于乡村、土地、自然不可掩饰地表现出或潜在或明显的情感倾向。在他们的笔下,前工业时代的自然崇拜观念得以延续,表现出对以土地为象征的非人类世界的尊崇,是对“大地伦理”理论的生动诠释。
(节选自农为平《从生态批评视阈看现代乡土小说的生态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地伦理”这一重要概念,需要以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作为立足点。B.要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作品必须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C.人对天地自然的原生态情感——依赖、敬畏,源于人对土地的强烈的依附关系。D.现代乡土作家独具时代色彩的“双透视角”,是受集体无意识的土地情结影响。
解析:B B项,表述绝对,原文是这样说的:“这类小说以批判封建宗法制为旨归,以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为内在诉求,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大地伦理”作为理论依据,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进行相关剖析。B.文中第二段文字,阐述中国现代乡土小说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C.引用费孝通的话,增强文章说服力,是为了说明人对土地有着强烈的依附性。
D.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先明确“大地伦理”的这一概念,再论述“反工业化”。解析:D D项,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大地伦理”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B.从生态批评视角看,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C.现代乡土小说以农业文明形态的宗法制为书写对象,突出人对土地的依赖。D.乡土小说中“分裂式”的写作视角极为普遍,诗意地表现了反工业化倾向。
解析:B A项,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C项,现代乡土小说的书写对象是农业文明形态的宗法制乡村;D项,既有对封建宗法制的批判,也表现出回归诗意乡土的反工业化倾向。
二、语言运用
4.下面是某班主任王老师家访中的对话,请找出用语不得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家 长 王老师好!今日您到贵府家访,我们顿感蓬荜生辉。有失远迎,请见谅。王老师 家长客气了,孩子在学校表现非常好,只是有些问题需要跟您垂询一下。
家 长 让老师费心了,孩子的事我希望您能够尽绵薄之力,有什么问题您请说。另外,这是我的新手机号。
王老师 您的手机号我会惠存,也请您在家中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解析:“贵府”,敬辞,用于敬称他人的府第、家宅。“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绵薄之力”,谦称微力、微劳。常用作自谦之辞。“惠存”,敬词,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 上款。
答案:(1)贵府 寒舍(2)垂询 交流(3)我希望您能够尽绵薄之力 我相信您一直都竭尽全力(4)惠存 保存
5.(2018·成都九校高三第四次联合模拟)下面是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习效能关系示意图,请把这幅图的内容转述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解析: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仔细观察,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读懂图示的意思。答题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即可。这是一幅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习效能关系示意图,学生的学主要体现在社会因素等五个具体的方面,其中又是以个体因素为主,分别体现在学习形态和教学质量之上。表达的时候一定不要遗漏主要要素。
答案:学生的学习投入指学习行为、情感态度、思维方式、意志品质、生活经验、学习策略所组成的个体因素,以及学校、教师、社会等因素;而个体因素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影响着学习形态和教学质量,还会最终影响学习效能。
三、片段写作
6.请你选择一种熟悉的动物,以这一动物自我介绍的角度写一个科 技小品文的片段。要求:语言准确生动,适当运用说明方法,不少于 200字。
写作提示:首先,选材时应注意选择比较熟悉的动物来写,才容易准确生动。其次,题干要求以“自我介绍的角度”写,应注意用第一人称;还要注意使用举例等说明方法。答案:(示例)我是来自大海的鲸。我们是哺乳类动物,有人说是鱼类,那是错的,因为我们跟牛羊一样是用肺呼吸的,而且我们还是胎生的。
我的体重很重,有3万公斤重,14米长,我属于须鲸,主要吃小鱼和小虾,但我的同胞兄弟——齿鲸不一样,它们主要吃大鱼和海兽,有时还会吃我们呢!我们呼吸时最漂亮了,我的鼻子长在头顶上,呼气时,形成一股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我们最多能喷到15米那么高,但我兄弟们却截然不同,他们喷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他们喷出的水柱比我们矮多了,所以有经验的渔民能根据我们喷出的水柱的大小来判断我们的种类和大小。
睡觉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们总是几头聚在一块,头朝里,尾巴朝外,像圆圈似的浮在水面上,这样既有利于我们逃生,又利于我们呼吸。
其实我们的性情是很温和的,我们不会主动去攻击人类,我们很想与人类交朋友的,如果你愿意,可以去大海或者海洋博物馆找我 们哟。
第四篇: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同步习题三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同步习题三(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晕眩(xuán)
战栗(lì)
尘埃(āi)
闪烁(shuò)
B.诞生(dàn)夙望(sù)
荒芜(wú)泡沫(pào)
C.纤细(xiān)
星宿(sù)
束缚(fù)椭圆(tuǒ)
D.
旋涡(wō)
广袤(máo)
甲烷(wán)
荡漾(y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兴高彩烈
缅甸
嬉闹
撕打
B.
得意洋洋
汲取
睚眦
天赋
C.
比比皆是
反馈
端倪
锻炼
D.
各执己见
陡峭
悬崖
纷纭
3.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
A.
遐想:胡思乱想。
B.
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
C.
浩瀚:(书)广大;繁多。
D.
畏葸:畏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B.
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和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
C.
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D.
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作家自以为是,心理上高高在上,不愿同体力劳动者划等号,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B.
我为能拍到这精彩动人的场面而满足,更为我军在救灾战场上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精神而骄傲。
C.
一些经过精心包装、以小资情调自鸣得意的流行曲,其思想性、艺术性都无法与《黄河颂》《红梅赞》《歌唱祖国》等歌曲相比。
D.
爱迪生凭着爱刨根究底的热情,凭着勤奋和刻苦,一生获得了一千多项发明的专利权,为人类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6.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竭力(jié)嚼烂(jiáo)
徘徊(huí)
辽阔无垠(yín)
B.聒噪(ɡuō)
广袤(mào)召唤(zhào)
模糊纤细(xiān)
C.
尾鳍(qí)踝节(huái)
跳跃(yuè)氦气(hái)
D.束缚(shú)
脚趾(zhǐ)汲取(jí)璀璨夺目(cuǐ)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女娲补天”源自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地球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民间传说或神话并非完全出于古人的想象,而往往以某些史前事件为事实依据。“女娲补天”神话的起源应是远古时期一次影响深远的灾害。最近,中南民族大学罗漫提出,著名的神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是一则典型的以陨石为主兼容其他天文、地质、气象、地理现象的事件。
女娲补天的神话最早记载于《淮南子·览冥训》。在远古时期,“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描述的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炼炎而不灭”是巨大撞击、爆炸及其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有“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冀州应当是古代河北省一带。女娲补天的神话反映的应该是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
近年来在河北平原做历史地貌的研究时发现,从任丘、河间到保定、望都一带,沿着向西偏北的方向,一直到完县、满城附近,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碟形洼地及其群体。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分析,认为它们是史前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后,在近代冲积平原上留下的遗迹。专家推测,在史前(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全新世中后期)的某一时刻,一颗小彗星进入地球轨道,在华北北部的上空冲入大气层,在高空爆炸后落入地面。规模宏大的陨石雨在平原地区形成了大量撞击坑,后经地面流水的侵蚀和先民的改造,多个较大的撞击坑群最终形成了白洋淀,其余的较小者形成了积水洼地,最后演化成该地区的主要居民点。大部分洼地被地表水冲蚀破坏,但是河床间的高地保留了大量的撞击坑遗迹——碟形洼地及其群体。依据近代对陨石撞击的研究,这次远古陨石雨的撞击范围相当广,应当从山西北部到河北平原中部,甚至更向东,延伸到渤海湾南部一带。由于山西北部到河北西部是山区,大量的撞击遗迹未能被发现,向东则由于黄河北流的冲淤被掩埋。
地貌和地质学的上述成果为研究分析“女娲补天”神话提供了新的基础。史前巨大的撞击事件造成了空前的天文、地质灾难,波及影响到华北平原甚至整个北半球地区,可能造成了古代环境、文化的巨大破坏。史前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应在地貌、地质和全新地层的沉积物等方面留下了可供研究的信息。大量人员的死亡和外迁造成了当地繁盛古文化的中断,灾害过去之后,又逐渐形成了新的古代文化,而这一灾害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传说,最终诞生了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
7.下列不属于“女娲补天”源自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地球的依据的一项是()
A.中对“女娲补天”神话的记载。
B.河北平原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碟形洼地及其群体。
C.现代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为分析“女娲补天”神话提供了新的线索。
D.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说和文人加工,最终诞生了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传说或神话是一种文化载体,并非出于古人的想象,而都是以某些史前事件为事实依据的。
B.中南民族大学的罗漫认为“女娲补天”的传说是一则典型的以陨石为主兼容其他天文、地质、气象、地理现象的事件。
C.专家推测河北平原的碟形洼地及其群体是陨石雨撞击地面后形成的,这表明撞击的范围相当广。
D.史前撞击事件造成了当地繁盛古文化的中断,灾害过去后,新文化又逐渐形成,而这一灾害最终变成了“女娲补天”的神话。
9.对“‘女娲补天’源自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地球”的观点,你怎么看?
二、语言表达
10.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反物质”做出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①爱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种称之为反物质的新型物质成为可能。
②反物质的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
③反物质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湮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
④反物质由反粒子组成。
反物质是
11.以“我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语句可适当增删,但不得改变原意。
记得那时我的父母亲不时带我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这是我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
三、作文
12.作者关于鲤鱼“科学家“的幻想十分有趣,如果我们以动物的眼光来观察人类,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请以“我们眼中的人类“为题,写一篇600—800字的作文。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眩”应读xuàn;C项,“宿”应读xiù;D项,“袤”应读mào。
2.【答案】A
【解析】A项中应为“兴高采烈”“厮打”。
3.【答案】A
【解析】A.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4.【答案】D
【解析】B项,应将“和”改为“还是”;C项,不合逻辑,应为“预防余震发生”;D项,“事实是说明”正好说反了,应是“事实正是对上述说法的反驳。”
5.【答案】C
【解析】“自鸣得意”形容极力炫耀自己、洋洋自得的样子,着眼于外部表情的描绘,而这里侧重的是心理状态的描绘,应用“沾沾自喜”。
6.【答案】B
【解析】A项,“徊”应读“huái”。C项,“氦”应读“hài”。D项,“束”应读“shù”。
7.【答案】D
【解析】“一代又一代的传说和文人加工”与题干“源自史前一次陨石雨撞击地球”不吻合,且“文人加工”材料中无此信息。
8.【答案】A
【解析】原文第一段说的是“并非完全出于古人的想象,而往往以某些史前事件为事实依据”。
9.【答案】(示例一)我支持这一观点。(1)“女娲补天”的神话在现实中是可能存在的,要合理解释它,就要从现实中寻求线索。(2)这一观点有其科学依据,得到了现代地貌和地质学研究的支持。(3)这一观点体现了一种创新的精神,将自然科学和人文传说结合起来,让人耳目一新。
(示例二)我不赞同这一观点。(1)神话传说和史前事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有些只是人们的想象而已。(2)对《淮南子·览冥训》的解读只是一种猜测,并没有事实依据。(3)现代地貌和地质学研究是推测,并不能证明“女娲补天”和史前陨石雨有关,需要更深入地研究。
【解析】作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要观点明确,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②要结合原文,说清自己这样认为的理由;③要条理清楚,语言简练。
10.【答案】(反物质是)一种由反粒子组成,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但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将会湮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的新型物质。
【解析】这一题考查的是把短句变为长句,可以先把其中一个主要句子作为主干,然后把剩余的短句按一定的层次、顺序组合,作主要句子的定语或状语。这里的几个短句,围绕“反物质”展开话题。可以用“反物质是一种新型物质”作为主干,而将其他短句分解、组合,化为“新型物质”的定语。
11.【答案】(示例)我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是那时我的父母亲经常带我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
12.【答案】我们眼中的人类---来自一只小蚂蚁的观察
我是一只每天生活在胆战心惊中的小蚂蚁,为什么说生活在胆战心惊中?因为从我一生下来,人类一看见我们,就想尽办法把我们至于死地。我到今天也没有看见,一个看见我们却不把我们至于死地得人。我曾经想过,人是不是最可怕、最恶毒的动物呢?希望不是,是因为我想总有一天,人类会觉得把我们至于死地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他们知道自己错了就会立即改正,永不在犯这样的错误(我也不太肯定,人类不在把我们至于死地。)我们也会原谅他们,而不是跟他们斤斤计较。
我也有一段生活是在快乐中度过的,就是一些好心的小朋友们天天给我们带来好吃的东西,比如说:面包、饼干、蛋糕等等……好吃的东西。我们非常感激和喜欢这些小朋友们,他们天天给我们好吃的东西并且跟我们一起玩耍,虽然这些小朋友们平常跟我们在一起,在我们眼里是庞然大物,但我们一起相处的时候,他们在我们的眼中就变成了跟我们一样小的动物。终于有一天,这种幸福里我们而去,这些小朋友们搬家了,他们再也不能陪我们玩耍、给我们那种美味了。
原来的生活又回来了(胆战心惊中的生活),我讨厌人类。假如,有一天,一位神仙来到我们蚂蚁住的地方,我就会向他提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就是请神仙把我们把我们蚂蚁变成人类,让人类变成蚂蚁。我为什么这么想呢?因为我们也想让人类来感受我们的痛苦。
有一次,我得好朋友胖胖(它长得很胖,我们就叫它胖胖。)告诉我。在人类的校园里生活太痛苦了(它生活在校园里)我问它为什么?它说:“校园里的孩子,见到我们就要把我们拿起来拈死或着踩死。”我们连逃跑的来不及。
我们太恨人类了,人类就不能不把我们至于死地?还有别的小动物?请给我们一个和平、安宁的家园吧!
【解析】要以动物的角度写人类。带点科幻色彩。
第五篇: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同步习题三
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
同步习题三(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伟大的戏剧家,往往也是思想家,或者说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关怀人的命运,关怀人类的命运。在同时代的剧作家中,甚至现代文学作家中,还没有人有着他这样宽广的人文精神和人类情怀。
①在这些人物的命运中,我们看到作家是怀着怎样一个伟大的仁爱的心灵,又是有着多么宽广的人道的关怀!
②曹禺所具有的悲剧思想是杰出的,是十分深刻的。
③在曹禺的戏里,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命运,诸如蘩漪、侍萍、四凤、陈白露、翠喜……
④甚至,连周朴园,他都有着怜悯。
⑤莎士比亚是这样,曹禺也是这样。
⑥在他看来,人的悲剧境遇,人类的悲剧,几乎带有一种不可逃脱的性质。
A.
①④②⑤③⑥
B.
②①③⑥④⑤
C.
①③⑥④⑤②
D.
⑤③①④⑥②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且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
哼,别这么花说柳说的!
B.
不用装模作样给我看。
C.
他还是可以把事情宣布出去,人家甚至还会疑惑我是跟你沆瀣一气的,疑惑是我出主意撺掇你干的。
D.
难道在这些问题上没有颠扑不破的道理指导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它随时代而演变,生生如昨,出现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一座座高峰。它培养了我们的的待人风格、悲天悯人的民族情感、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
中国优秀诗歌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首要原因就是中国优秀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体现了时代精神。中国诗歌易于传诵,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渗透于小说、戏剧、曲艺、歌舞、音乐、美术、书法等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呈现出新诗和中国传统诗词双峰并峙、的局面。但同时也应看到,“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凸显。仅2018年网络新媒体发表的诗歌近亿首,但深刻反映时代变化、基调明亮、能量充沛、可读可诵、为人们所喜爱的精品诗作比例偏低,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不关注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调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这也是当代诗歌丢失群众基础的重要原因之一。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接连不断
彬彬有礼
交口赞誉
交相辉映
B.
绵延不绝
落落大方
交口赞誉
各有千秋
C.
绵延不绝
彬彬有礼
脍炙人口
交相辉映
D.
接连不断
落落大方
脍炙人口
各有千秋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经久不衰,近年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重新出现
B.
诗歌经久不衰,近年来又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C.
近年来,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是经久不衰的诗歌
D.
近年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重新出现了经久不衰的诗歌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关注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调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
B.
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不关注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调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
C.
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不关心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调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
D.
不关心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调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
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翱翔 汲取 藓苔 喋喋不休
B.
巢穴 世俗 绽开 闪烁壮观
C.
梢头 秘密 徒然 枯躁无味
D.
辉煌 倾洒 麋鹿 一无所知
7.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亨利克·约翰·易卜生(1828-1906),挪威戏剧家,他是西方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许多戏剧大师尊称他为“现代戏剧之父”。
B.
易卜生的处女作《凯替来恩》是一部颇有独创性的浪漫主义作品,成名作《海尔格伦的强盗》是他30岁的时候写出的。此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引起戏剧界的普遍关注,多次引发激烈的争议。
C.
易卜生创作初期秉承挪威的浪漫主义传统,从本国的历史和民间吸取精神资源。《培尔·金特》(1867)的怪诞与华丽的风格,至今令人惊叹不已,被认为是易卜生最重要的剧作之一,走进了人类的灵魂深处。
D.
19世纪60年代末,易卜生将他的视角转向现实生活,并且宣布将用散文剧取代诗剧。《社会支柱》(1877)、《人民公敌》(1882)带有很强的社会批评性质,矛头直指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宗教和道德。《玩偶之家》(1879)和《海上夫人》(1889)曾经引起轩然大波。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近真实;而中国戏剧却求与真实隔开一层,达到教人放松、教人解脱的效果。中西方戏剧在世界整个文化体系中,各有各的特点与意义。
在五四运动时,一般人提倡西方剧,尤其如易卜生,说他能在每一本戏剧中提出一人生问题来。其实中国京剧正是人生问题剧,在每一剧中,总有一问题或不止一问题包含着,如死生、忠奸、义利、恩怨等。这些都是极激动人的人生大问题,中国京剧正能着眼于此。即使是西方戏剧也未必能如此深刻生动而刺激人。在《大劈棺》中,庄子死了,他的妻另有所爱,而其人有病,非得人的心脏不能治,因此庄子妻遂演出了劈棺一幕,要挖取她前夫的心来医救她爱的人。但庄子并未死,他变为蝴蝶飞出棺来了。这一故事中,即包含死生忠奸恩怨义利种种问题在内,刺激够深刻。但蝴蝶飞出,全部问题全变为戏剧化,使看的人于重大刺激之后获得了轻松与解放。因此看完戏,好像从那戏中情节中解脱了,使人仍可以安然入睡。一切严重的剧情,则如飞鸟掠空,不留痕迹,实则其感人深处,仍会常留在心坎,这真可谓存神过化,正是中国文学艺术之最高境界所企。若看西方戏,正因其太逼真,有时会使人失眠,看了不能化,而因此其所存也不能神。在他们是戏剧而人生化。在中国则盼能人生而戏剧化。其戏剧中之忠孝节义感人至深。这正是中国艺术之精妙处。
京剧《天雷报》叙述一青年,蒙义父母养大,科举应试得中,成了大官还乡,却忘恩负义,连义父母要求以仆人身份留下来也遭拒绝了。结果一阵天雷把他击毙。这出戏谁看了都会流泪。若说中国戏剧情节不科学,有些是迷信成分,这是不明白中国戏剧之妙义。其实亦只是要把太刺激人的真实人生来加以戏剧化,要其冲淡了一些真实性。而暂时冲淡反而会保持更深的感染,这是中国文学艺术中之所谓含蓄,需更有其甚深妙义,与科学不相关。试问世界又哪里去找科学的文学呢?
西方戏剧又注重特定背景,有时空限制。中国戏剧则只求描出一共相,并无时空条件之束缚,而且在很多处,必须超越时空限制,始能把剧情充分表达出。《三娘教子》一类的唱工戏不重在情节的复杂与变化,而重在情味之真挚与深厚。如《三娘教子》,方其在唱训子的一段,似乎像把时间冻结了,一唱三叹,使人回肠荡气,情味无穷。把当时一番情感曲折唱出,便情味深厚了。那一番心情之表达,则正能超越时空,直扣听众与观者之心弦。
西方戏剧都重刺激,中国戏剧则重欣赏。中国的戏剧,既雅俗共赏又极富教育意味。
(节选自《中西方戏剧》,有删改)
8.下列关于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京剧的每一剧中,总有一问题或不止一问题包含着,如死生、忠奸、义利、恩怨等。中国戏剧中忠孝节义感人至深。
B.极富教育意味,包含死生忠奸恩怨义利种种问题,并能使全部问题全变为戏剧化,看的人于重大刺激之后获得轻松与解脱。
C.中国京剧能着眼于死生、忠奸、义利、恩怨等极激动人的人生大问题,可称得上是人生问题剧,西方戏剧也不能如此深刻生动而刺激人。
D.中国戏剧求与真实隔开一层,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近真实。看西方戏,因其太逼真,有时会使人失眠。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京剧有教人放松、教人解脱的作用,一切严重的剧情常如飞鸟掠空,不留痕迹,实则其感人深处,仍会常留在人的心坎。
B.在五四运动时提倡西方剧,是因为当时的进步青年认为以易卜生为代表的西方剧能在每一本戏剧中提出一人生问题来。
C.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近真实,又注重特定背景,有时空限制,戏剧情节上具有重刺激的特点。
D.中国戏剧只求描出一共相,并无时空条件之束缚,为把剧情充分表达出来,在很多处,必须超越时空限制。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直扣听众与观者心弦的唱训子的一段,似乎像把时间冻结了,一唱三叹,此艺术处理方式正体现了中国戏剧无时空条件限制的特点。
B.在比较中西方戏剧时,作者没有厚此薄彼,他认为在世界整个文化体系中中西方戏剧各有各的特点与意义。
C.作者认为,西方戏剧讲究逼真,重情节的刺激,注重特定背景,有时空限制,而中国戏剧情节不科学,有些是迷信成分。
D.一类的唱工戏情节虽不复杂,但照样能直扣听众与观者的心弦,是因为此类的戏不重在情节的复杂与变化,而重在情味之真挚与深厚。
三、语言表达
11.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的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请阅读下面《玩偶之家(节选)》的片段,解释画线部分文字的潜台词。每句潜台词不超过15个字。
海尔茂 那还用我说?①你最神圣的责任是你对丈夫和儿女的责任。
娜 拉 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
海尔茂 ②没有的事!你说的是什么责任?
娜 拉 我说的是我对自己的责任。
海尔茂 别的不用说,首先你是一个老婆,一个母亲。
娜 拉 这些话现在我都不信了。现在我只信,③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12.请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这首小诗所运用的最主要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凝在枫叶上,露珠闪闪发红;
而在莲花中,它却像泪珠般苍白晶莹。
(《环境》,美国意象派女诗人洛艾尔)
四、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迷娘(之一)》,完成问题。
13.诗歌中“桃金娘”“月桂”象征了什么?
14.诗歌第二节中写了哪些意象?
15.诗中称呼有“爱人”“恩人”“父亲”,这种称呼的转换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总体而言,这段话主要是谈曹禺作品的特点。由莎士比亚引入曹禺,可以排定⑤;然后介绍曹禺的作品,排定③;由人物命运排定①④;最后是曹禺的悲悯情怀,排定⑥②。故选D。
2.【答案】D
【解析】D项,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道理)。A项,花说柳说:方言,说虚假而动听的话。文中用的是“花言巧语”。花言巧语:①指虚假而动听的话;②说虚假而动听的话。文中用的是后一个义项。B项,装模作样: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样子给人看。文中用的是“装腔作势”。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C项,沆瀣一气: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考官崔沆取中了他。于是当时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见于钱易《南部新书》)。后来泛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文中用的是“串通一气”。串通一气:暗中勾结,互相配合。
3.【答案】C
【解析】接连不断: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间断。绵延不绝:连续不断,一直延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绵延不绝”用在此处更符合后文“生生如昨”的语境。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落落大方:形容人举止自然不拘谨。语境是讲待人的,所以用“彬彬有礼”更恰当。交口赞誉:众人同声称赞。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前者强调称颂者多,后者强调受赞誉者本质好,且“交口赞誉”与前文主语不搭配。根据语境,文章说的是中国优秀诗歌本身之美,所以用“脍炙人口”更恰当。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此处谈的是两者的关系,并非讲各有特色,所以用“交相辉映”更恰当。
4.【答案】B
【解析】由“因此”前面的内容“中国诗歌易于传诵”以及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可知,“因此”后面的内容最好是以“诗歌”开头,排除C、D两项。就语言的简洁流畅而言,B项的“近年来又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比A项的“近年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重新出现”更好。故选B。
5.【答案】D
【解析】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前后两个句子语序不当,应是先“比较普遍”,后“更是罕见”,由此排除B、C两项;二是“关注”与“人民生活”搭配不当,“人民生活”与“关心”搭配最为恰当,由此排除A项。故选D。
6.【答案】C
【解析】C项,“枯躁无味”中“躁”应写作“燥”。
7.【答案】D
【解析】D项,易卜生曾经引起轩然大波的剧作是《玩偶之家》(1879)和《群鬼》(1881)。
8.【答案】C
【解析】“西方戏剧也不能如此深刻生动而刺激人”说法太绝对,原文为“未必”。
9.【答案】B
【解析】B项偷换主语,“当时的进步青年”应为“一般人”。原文为“一般人提倡西方剧,尤其如易卜生,说他能在每一本戏剧中提出一人生问题来”。
10.【答案】C
【解析】“中国戏剧情节不科学,有些是迷信成分”不是作者观点,原文为“若说中国戏剧情节不科学,有些是迷信成分,这是不明白中国戏剧之妙义”。
11.【答案】①你是家庭的附庸(你存在的意义是为家庭奉献全部)。②除了为家庭奉献,其余的休想。③我和你是平等的。
【解析】
12.【答案】(1)对比、比喻
(2)对比的表达效果:把露珠在枫叶和莲花之上的不同色泽进行对比,让内容表达更鲜明突出,红白相对照既给人以自然的美感,又突出了变幻多姿的环境特点。
比喻的表达效果:莲花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像楚楚可人纯净圣洁的泪珠般惹人怜爱,突出了洁白莲花之上的露珠特点——苍白、清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环境之美。
【解析】解答本类试题,考生应先明确修辞的几种类型: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把握效果时,应该熟记一些相关术语。比如:运用比喻修辞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而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13.【答案】“桃金娘”是爱神维纳斯的神树,象征爱情;“月桂”是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树,象征光明和生命。
【解析】
14.【答案】房子、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以及大理石立像。
【解析】
15.【答案】迷娘在心中深深地爱着迈斯特,可她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由“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进而称呼他为“父亲”。这三种称呼在诗中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迈斯特怀有的那种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怨,又美好。这种炽热的爱被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对父亲的爱,又和思乡之情糅合在一起,让两种感情都得到了升华和强化,但又互相掩映,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