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任导师”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03:1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任导师”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任导师”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最终版]》。

第一篇:“科任导师”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最终版]

南宁九中“科任导师”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南宁九中 罗儒全

一、“科任导师制”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1.“科任导师制”提出的背景、方向意义

长期以来,虽然国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不少学校面对来自社会、家长对中考高考的期待,教师面对来自学校、家长以学业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业绩评价,学校重学科教学管理,轻健康人格培养的惯性依然强劲。

本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地处市中心闹市地带,学生来源背景复杂,大多来自居民区、小商贩和单亲家庭,学习习惯、品行养成、心理素质等方面均存在许多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班级教学管理重视学业,强调成绩,忽视人格,重视群体,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针对此,如何加强学生思想品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活管理,如何切实地引导学校和教师从原有的、单一行政班级模式的管理,转向新的多样化共同育人的管理模式转轨,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的学业、生活、心理、品行等新的指导方式和策略,从而保证让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就是一个迫切而必要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生成“科任导师合作育人小班化管理模式研究”课题,旨在探寻一种既能提升学生思想心理品质和学业特长,又有别于传统班级管理的新模式,并为之寻求理论上的支撑。

2.“科任导师制”研究与实践的理论意义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教育应当适应认识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不同学历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育方式及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认为,人至少有八种智能,不能依固定统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不同的学生;我国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每一位学生都应受到关爱,主张“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师制管理的理念就是打破大班统一标准的传统化管理,打破依靠班主任一个人“独立”的管理方式,使班级内的每一层面、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得到科任导师个性化的、亲情化的管理,得到相应科任导师有针对性的、因人而异的同时也是全方位的帮助和关爱,达到不同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责任就是创造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建构人格的具体环境,导师制使这种责任的落实成为科任工作的具体内容,在以小组的小班化为基本单位的环境内,导师可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生活情况,引导学生不断自主建构理想人格。

二、“科任导师制”研究实施的基础

导师制最初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 当时在牛津、剑桥率先实施导师制,以后逐渐在伦敦大学及其他许多学校推广,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进行深入学习,主要是针对专业学习方面。但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我国一般只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

我们研究的“科任导师制”,主要是针对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而言,更具有“全员育人”的意义,这种导师制与现行班主任制具有不同的运行方式,可实现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有效指导和教育,它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培养效果的优化。近几年,国内已有一些高中,如江苏、浙江的一些学校进行了导师制的有效探索。如南京一中采取了班级导师负责制和学生固定导师指导制相结合的体制。确保每个导师有固定学生,每个学生有固定导师,每个导师既面向全体授课对象,又对指定的若干学生的个性、人格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负责。浙江长兴中学实行的是“德育导师制”,具体地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是一种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但这样的导师制更多的是“德育导师制”,而对于所有教师参与育人,所有学生得到关注等方面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实证经验,相信这一研究所具有的一系列功能,一定无限广阔的前景,在目前中学阶段试行这一制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目前,我校正在实行,已有一定实践基础。

三、“科任导师制”研究实施的内容

(一)研究实施的内容、目的与思路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立足校本,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职业素质提高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完善和健全相对高效稳定的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机制,实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形成健康人格的目标。

在科任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落实在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思想、心理、学习上途径和方法的指导。导师的育导行为具体表现为: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对待自己教育和教学工作;既要要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作指导,又要思想发展、人格形成作指导,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既要对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负责,又要分组指导的若干学生负责;对育导对象的指导,既要有学习内容、方法上的辅导,又要进行具体的帮助和扶持,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独立学习和生活、独立发展的能力。

“科任导师合作育人小班化管理”,是指在“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 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每个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将大班小化,分析每个学生个性特长、学业成绩、思想表现等,视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个学习型小组,实行小班化合作管理,每个科任老师作为导师分管一个小组(即一个小班,如有需要,也可跨班、跨年级配备导师),让科任导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弥补薄弱环节,优势更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种育人模式。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且也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教师也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科任导师合作育人小班化管理模式,让教师全方位参与管理,克服在传统的大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唱“独角戏”的现象及管理难度大的弱点,充分发挥小班化管理的优势,形成制度管人、情理管人、人人育人的立体的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学生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格、健美的心智”,促进科任教师自我修养,从而实现师生双向发展。

参与合作育人管理的人员是:全体班主任、科任教师(包括教辅人员)及年级分管领导。

合作育人管理原则是:“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

(二)研究事实的方法、途径 1.组织落实

成立学校科任导师合作育人小班化管理模式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组,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建设科任导师合作育人小班化管理模式的育人队伍,所有任课教师和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合作育人。

2.制度落实

(1)档案制度。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学生成长记录应有别于学生学业档案,内容应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的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

(2)家访联络制度。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经常与班主任和家长联系,并适当适时地进行家访,多层面,全方位的了解学生,配合家庭教育。

(3)谈心与汇报制度。坚持每月至少与育人对象学生进行一次辅导谈心,将每次谈心辅导的主要内容记录到“学生成长记录表”,并要求学生每月向导师汇报生活和学习情况。

(4)个案分析制度。由班主任组织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导师会议,本班级所有导师一起交流、讨论,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对策,对典型性个案要进行分析,并写出个案总结材料。

3.管理落实

突出线块管理,实行导师负责制。政教处在主管副校长领导下负责全校所有 班级管理,级主任负责本年级班主任及导师指导与管理,班主任及科任导师具体实施导师制度的实施。

管理中注意情感、过程、方法的结合。既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又要注意管理过程,还要注意管理方法,特别是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将着三者统一起来。要鼓励学生认真去完成每一件事,并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喜悦。学生档案尽可能详细全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有学习成绩,又要有学习意向;对个性特征,尽量展现其“闪光点”,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注意学生缺点的把握,不要伤害学生自尊。在时间和空间上,不限于教室和课堂,而应拓展到学生学生活动的一切时间和地方。

4.经费落实

(1)学校保障科任导师制工作和课题研究所需的经费,包括办公经费、学习培训经费。

(2)对科任导师发放人均每月50元的育人补贴,其中20元作为考核合格的奖励。

(3)每年的“教书育人奖”人选从科任导师中产生,对获得“教书育人奖”的教师另行奖励。

(4)对研究和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和成绩的成员予以奖励。

四、科任导师制研究和实施的价值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的愉悦心理的产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群体间和谐友好的合作,积极心态的产生,离不开个性的关爱、激励,也有赖于有效、科学的激励评价机制。目前,中学阶段的“导师制”管理,国内已有多是“德育导师”的“全员育人”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侧重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管理(即“德育管理”),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全员参与的、对学生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与人格修养完全结合的“全员合作育人小班化管理导师制” 管理模式研究,也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成功实验。

本课题立足于现阶段学校内部班级和德育管理,研究新形势背景下学生优化管理的高效育人措施,解决目前大班化管理中班主任负担过重,科任教师参与管理不足,以及管理中重学业导育,轻生活心理指导、品性修养指导的现象,在现行班级管理的基础上,按一定方式将所有学生分到个科任教师名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兼顾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实施个性化、亲情化、全员化合作育人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五、“科任导师制”实践的总结体会

“科任导师制”活动从2006年10月中旬开展以来,得到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活动开展两个多月以来,围绕活动方案,广大师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开展活动,所有科任教师和全体学生均参与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两个多月来的活动作一个情况简要的反馈,供领导和各科 任导师参考,希望所有科任导师积极参与讨论,以便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做好下一阶段工作。

一、总体情况

全体教师都能根据学校“科任导师制”方案的总体安排积极开展“科导”活动,大部分教师都能按照要求按时填写相关材料,由年级组汇总后上交政教处。通过“科导制”活动的开展,全体教师均深切感受到该活动在学风、校风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感受到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普遍认为“科导制”能帮助学生解决具体而实际的问题,使教师更能了解学生的各方需求和思想状况,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绝大多数学生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真诚的关爱和细致的帮助。

二、基本经验 1.“科导制”活动开展的形式灵活多样。从教师“科导”活动的记录和小结上看,活动采取的主要方式有:谈话式、辅导式、活动式、书面交流式、家访或校访式,网上交流互动式等等。

2.“科导”活动时间采取固定时间与见缝插针相结合。科任导师充分利用了学校规定的每周的周二、周五第9节课时间,同时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见缝插针地利用课余时间和晚修甚至是休息日时间跟学生进行交流。

3.“科导”内容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文明礼仪的教育,学习方法、学科知识的指导和心理辅导等诸多方面。

4.“科导”活动的方法多样、方式灵活。体现在:有的将每周的导题与活动、游戏相结合,与学科内容相渗透;有的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或进行和风细雨的谈心,或进行单刀直入地批评,或语重心长地引导;注重情感交流,调整导师角色定位,蹲下身子看学生,以平等方式与学生沟通,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体会到你对他的关心多一些,于是他们就认真一些,努力一些,表现得就好一些;经常与其他科任导师交流分享导教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定期与家长联系,加强家校合作,对症下药;善于寻找学生身上导教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批评,并友善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不断提升“导师”自身素质,塑造人格魅力,让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积极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引导与交流,并与学生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

三、存在不足

1.导师所带辅导对象人数太多,教师教学及参与学校学校其他活动太多,因而造成导师与自己导教对象相处的时间相对不足,很难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辅导还不够细致;

2.对部分学生的帮教效果尚不明显,对中等生关心不够;

3.部分导师辅导的方式方法还不多,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不显著; 4.“科导制”出台的方案尚缺乏细致的计划和组织方法,随意性较大; 5.当班主任的导师(主要是初中),由于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维护本班纪律上,在科导统一活动的时间上很难与自己的导教对象个别谈话;

6.高三在周二的第9节也安排了课,而且艺术考生多,很难见到自己的辅导对象。

四、活动建议

(一)对科任导师方面的建议

1.把分管的导教对象分类分片管理,成立若干个小组,实行组长负责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互助管理;

2.科任导师发现问题时应及时进行教育疏导,不要等统一的“科导”时间时再处理;

3.科任导师在导教活动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力争灵活多样; 4.对导教的对象可实行量化管理,以每周记分的方式进行。

(二)对年级组方面的建议

1.定期(一个月)组织一次科任导师工作情况交流活动,借鉴和分享好的方法,共同商讨一些措施,处理一些难点问题;

2.在年级组不同时期的总的导题指导下,科任导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具体导题;

3.导教对象的分配可根据学科的需要进行分配,减少随意性;导教对象不宜太分散,应相对集中;班主任带本班的对象值得商榷,带本班的学生易于管理,但对本班其他非自己辅导的对象显失公平,如不是带本班的对象,易于掌握全班。

(三)对学校的建议

1.印发一些在导师制方面做得较好的经验材料给教师参考,对科任导师进行适当的导教方法的培训辅导;

2.把科任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要求放入“导师制”管理中; 3.设计“师生交流卡”方便加强师生间的沟通;

4.学校尽可能地多提供一些师生交流的场所,比如开放劳技室等; 5.保证“科导”时间尽量不受冲击;

6.选出一些效果显著的导教案例进行经验介绍;

7.需要填写的表格太多、重复,工作量大,建议只填写周表或将“学生成长记录袋”与“工作情况记要”合成一张表格;

8.适当减少所带对象的人数,由班主任抓中间,科任教师抓两头; 9.该制度应长期坚持,不应该只重“量”不重“质”,加强检查的力度; 10.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可否由导师分担学期期末的学生评语; 11.对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由学校统一办学习班。

主要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中的师生情感交流,石存梅,《青海教育》2000年7、8月P33 [2]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李彦玲,《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第12期P9 [3]方展画 张凤娟:《新型德育模式探索》,《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11期 [4]《创建个性化亲情化德育模式——记浙江长兴中学探索“德育导师制”》,刘秋平,《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27日

第二篇:理论导师职责

新昌县90学时集中脱产培训

理论导师职责

1.作业指导。指导学员完成相关作业,每次作业要有批改和评语。

2.阅读指导。推荐1—2本专业书籍,指导学员阅读和做好读书笔记;指导研读名师名课,提高学员专业素质。

3.教研活动。指导学员策划、设计一个观点主题报告。4.论文指导。指导学员撰写教学论文,争取在县级以上获奖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

5.课题研究。指导学员申报课题并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学员的教科研水平。

新昌教师进修学校

第三篇:翻译理论与实践

大连外国语学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

翻译理论与实践 考 试 大 纲

大连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法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是为大连外国语学院招收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为法汉互译实践能力以及基本翻译理论知识。本考试遵循科学、公平、安全、规范的原则,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法语专业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大连外国语学院对报考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择优录取,确保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I.考查目标

1.考查考生的法译汉实践能力;

2.考查考生的汉译法实践能力;

3.考查考生对翻译基础理论的了解程度;

4.考查考生对翻译现象及翻译本质的认识能力。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

1.法语文学语篇汉译约30%

2.法语非文学语篇汉译约20%

3.汉语文学语篇或非文学语篇法译约38%

4.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及中国著名翻译家名词解释约6%

5.翻译理论基本概念阐释或翻译现象解析约 6%

四、试卷题型

1.法译汉: 共2题,其中文学语篇翻译40-50分,非文学语篇翻译20-30分。

2.汉译法:1-2题,汉语文学语篇或非文学语篇法译50-60分。

3.名词解释: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或中国著名翻译家名词解释2题,每题5分。

4.论述题:1题,对翻译理论基本概念进行自由阐释或解析翻译现象,10分。

III.考查范围

1.19-21世纪法语文学作品翻译

2.法语非文学语篇翻译,侧重文化翻译

3.中文现当代文学语篇法译或中文非文学语篇法译,侧重文化翻译

4.法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及中国现当代著名法语翻译家名词解释

5.翻译理论基本概念或具体翻译现象阐释与解析

第四篇: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1、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凝练着一种价值判断,从而

形成了整个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批判旧社会中发现新社会,其与资本主义当代价值观截然不同,某种意义上社会主义价值观应是更符合人类进步的一种价值观。然而,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对“应是”的问题解决较多,没有“如何是”的问题解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会科学逐渐关注到人及群体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条件等问题研究。系统梳理、批判、借鉴这类研究,能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内涵。

2、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理论视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时代的呼

声,需要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而共产党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建设者,其价值观的发展和形成无疑关乎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发现共产党人价值观中的杂音,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借鉴社会科学中的最新成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3、价值观研究对党建科学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党建科学化是一个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中

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可以为党建科学化提供理论指导。站在一个更加科学的角度,完善党的思想建设,为其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

实践意义

1、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对在党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贯彻好党的基本路线,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有重大的意义。一个政党能否有效地的行动,取决于广大党员的观念是否正确,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党组织党员执行路线政策走样,中国共产党人同样处在现实利益矛盾之中,研究党员的价值观变化即形成根源,有助于在当代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对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增强党的政治感召力和向心力

至关重要。当代,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党内出现了一些腐败分子,不顾党纪国法,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破坏了党的社会主义事业,可是依然涌现出了,杨善洲等优秀的共产党人,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崇高信念,画出了时代强音。前后对比,价值观在个人内心力量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去进行党的思想建设,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从中华民族崛起的角度看,它不仅仅关乎社会主义事

业的实现,同样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会铸就出新的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升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仅仅是党的问题,也是民族发展进步的问题。

研究目标

论文选题,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综合社会学、心理学多学科知识,明晰个体价值观及群体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思考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形成、发展。结合新形势下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变化和问题,对“如何提炼和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论。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个体价值观及群体价值观的形成问题,以马克主义理论为基础研究价值观的形成问题,以人为本,提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2、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历史梳理与总结,从宏观的历史背景下,从近代中国革命及现代

化建设中梳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及发展,探讨当代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3、提出系统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路径,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党建科学化,提供理

论支持。

第五篇: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部分---老龄化产业

随着中国老龄化快速到来,如何养老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演员吴秀波最近成为媒体的焦点倒不是演什么新片或有什么绯闻,而是居住在养老院的母亲想儿子,抱怨来的次数太少,老太太每次都要用笔记录双方见面甚至是通话时间。是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的人。

“如果夫妻双方都健在,我还是愿意居家养老。毕竟,一切都是熟悉的,有感情,也方便。”一位现年近50岁的朋友表示。

调查显示,愿意居家养老的占大部分。理由如下:一般家庭目前居住都是成熟社区,医疗、购物、交通等都比较方便,这些都是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设施。

其实,各地政府已经采取相关措施,应对老龄化的到来。如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最近,上海静安区提出了“床位不离家,服务送到家”的居家养老模式。即上海静安区委、区政府结合区域内居家养老的实际,将本区餐饮、医疗、商业、家政、服务等公共资源进行整合,给予适当经济补贴,成立了15个助老服务站,使老年人享受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上海静安区模式的好处在于:第一,能够为空巢老人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服务站上门服务,基本上做到了人性化;第二,能够减轻老人思想压力,使老人安心静养。老人们待在家里静心休养,而不再为吃饭、就医、保健、洗澡、理发等犯愁;第三,能够减少子女的负担,促进家庭和谐。

成都这个休闲城市,也在居家养老上成效明显。全市有10126名“空巢老人”享受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有22000余名志愿者、1000余个社会组织、5000余名专业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过去是养儿防老,现在不同了,估计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早有思想准备”,一位受调查者告诉记者。

根据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

更为重要的是,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调查显示,有部分人群选择去养老院或者是老年公寓养老。也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可以和同龄人在一起,各种服务设施齐备,万一出现问题,也能得到及时救助。只是,远离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对亲情的渴望显得极为迫切。

再看吴秀波将自己母亲送进北京西城区老年公寓的事情。一个月4000元,30多平方米,卫生设备齐全。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用品一应俱全。

“现在很多老年公寓或养老院,都建立在远离市区的郊区,这很不方便,尤其是医疗等。毕竟,老年人一般都有些身体上的毛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一位长期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人士告诉记者,她认为把老年公寓或养老院孤零零地建在郊区,不太合理。

按照我国相关规划,将加快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加强街道、社区“老年人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通过新建和资源整合,缓解老年生活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开辟老年人运动健身场所。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即进入老龄化社会,2005年,达到了“超老龄社会”。日本人平均寿命高达83岁,位居世界第一,也说明日本在养老保障上的成功。据悉,日本老年人住宅设施的建设实际上是跟政府规范管理密切相关的,相关法律对于建筑规模、人员、服务内容等等都有详细规定,老年住宅的建设都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或者约束下开展的。而且,建造地点都是在城市中间,交通等都十分便捷,这样,防止老年人彻底脱离社会主体。

其实,客观上说,老龄化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有很多潜在商机,如中国养老产业。据预测,2010年至2015年中国老年人规模将由1.78亿增加到2.2亿,养老产业市场规模2010年1万亿元到2050年要增加到5万亿。其中,护理、医疗、服务等领域受益最大。有专家表示,养老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通过整合资源,推动了城市社区餐饮服务、医疗保健、物资配送业发展,带动经济持续稳定运转。同时,还能创造就业岗位,减轻区域内就业压力。与此同时,还得需要一批训练有素的医护、家政、饮食服务人员。

第二部分----莫言获奖看文学翻译暗淡现状

随着11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实现中国籍作家诺奖“零的突破”,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问题再次引发社会热议。目前我国当代文学向外传播面临着复杂情况,想登高涉远,谋求合力至关重要。这个合力包括政府与民间,中国作家与外国翻译家以及外国出版商之间的协力。今天,世界阅读中国已有很多渠道,但是文学始终是一个独特而富于魅力的选择。这是一条新的“丝绸之路”,只不过这次骆驼背上托载的不是瓷器、茶叶,而是文化与精神。

不过,莫言获奖并不能掩盖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的尴尬现实。“中国文学还没有走向世界,但是世界文学却已经走向中国了。”作家刘震云说。据统计,目前作品被译介的中国当代作家有150多位,只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1.3%。中国每年出版的引进版外国当代文学作品数量却十分巨大。在美国的文学市场上,翻译作品所占比例大概只有3%左右,而在3%的份额中,中国当代小说更是微乎其微。如此,中国当代文学的对外影响能有多大?我个人感觉这种尴尬源自于我们国家的外语教育的偏颇。

其一,现在的很多外语教育也和我们国内的大部分教育套路是一样的,就是两个字,考证。国内等级,国外等级,各种水平测试不厌其烦,而这些水平测试的方向更多的注重的是词汇和语法之类的,无法体验出语言的优美,有的只是死记硬背和完成任务。

其二,大部分的外语学院只是重视外语的学习而忽视了我国自身文化的涉猎,很多同学拿着各种奖学金,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获奖感言。唐诗宋词几乎不会,遑论汉赋元曲,就连很多当代作家的大名都没听说过,又怎样能理解中文文学作品的精髓?无法理解文学

本身的精髓与魅力,即使外文水平再高也翻译不出文学的价值。

教育的不成熟造成了人才的不成熟,而中国文学的对外翻译恰恰缺少的就是一批精通中文的外国翻译家与学者。作家徐坤说,如果中国作家能与这些外国翻译家进行有效沟通,形成合力,将既有利于外国译者快速锁定有价值的中国作品,也有利于中国作家深度了解别国的读者心理。

莫言说“我们不要急于求成,文学走出去不同于出口商品,这是缓慢的过程。”他指出,中国文学的翻译出版,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需要通过文学观察中国,中国也需要通过文学来展示自己的真实形象。”

下载“科任导师”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任导师”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党建思考题 1、中国当前的政党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它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功能? 答: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原因: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

    金融理论与实践)

    金融营销技巧金融090140979059蒋艺萌一、 专业化金融营销概述 1、销售。 金融营销要以销售为基础,销售就是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销售任何产品给 任何人,即要在最大限度满足顾......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大全)

    市场营销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市场研究的目的是要解决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它是市场营销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人理解市场营销就是销售产品,实际上,市场营销不只是......

    技术推广与理论实践

    利用林业创新传播理论分析一个成功或失败的推广案例 广西软枝油茶 推广背景: 油茶(Camellia spp.) 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亦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摘要:作为化学系的大学生,2012的暑假,为了联系实际,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我走进企业,在浙江富得利木业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两周的......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知识经济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 ,知识在世界范围内即时传播和利用 ;知识......

    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旬阳县城关小学 杨居台 【管理的涵义】 何谓管理?其义有三—— 其一, “管理就是利用别人将事情办成”; 其二,“管理就是如何指导人、激励人的方法与......

    社区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5篇)

    创新社区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关于近年来我区社区管理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前沿。在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中,社区管理创新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意义。随着"单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