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5篇

时间:2019-05-14 03:3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

第一篇: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

[内容提要]:我国经济重心的北移西阔,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带的隆起,给我省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转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大量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就农民工的培训及就业模式问题形成了本报告。报告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比分析了当前本地区农民工的培训及就业现状,深入剖析了农民工在培训及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在分析问题研讨对策的基础上我们结合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目前职业培训的现状,探讨新的农民工培训模式和就业模式,让农民工进城的路更平、更宽、更多;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更好的服务于农民朋友提供实践指导;为政府部门更好的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新形势 农民工 培训及就业模式

一、课题研究的界定

1、“新形势”到底“新”在哪?

首先,农民工群体有了新的变化

“农民工”现象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形成“民工潮”。2000年以来,“二代”农民工逐渐进入劳动市场,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一代”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他们更多地把进城务工看做谋求发展的途径,不仅注重工资待遇,而且也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较之父辈,生活是优越的,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什么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

其次,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体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紧跟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更好的搞好培训,培养出跟上时代发展的适用型人才,也是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内容。

第三是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发布的信息,2009年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总需求的60.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需求仅占39.8%。然而,据当前已有的调查数据综合判断,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三成左右。同时,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占总需求的56.6%,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只有二成左右。也就是说,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的背景下,如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水平不能获得比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快的发展,按照他们目前的技能水平估算,只有大约三成的人能够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

2、何谓“农民工”

对农民工的界定,国内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例如,郑功成认为,农民工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孙立平则指出,农民工这个词表明的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而是一种社会身份与职业的结合。其中的农民表明的是他们的社会身份,“工”则表明的是他们的职业,农民工就是农民这种身份与工这种职业的一种特殊的结合。农民工一直以来就流动于城乡之间。从职业上看,他们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务工,从身份上看,户籍制度仍把他们认定为农民。他们既离开土地又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

3、农民工培训模式和就业模式

“ 培训模式”是指采取哪些途径让农民工有效获取从“工”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能学得来,用得上。甚至能为其后续发展和技能的提高、升级提供保障;“就业模式” 是指农民工以什么方式从“工”,这是农民工由“农” 转“工”的关键环节,也是我们搞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和大学生的学校学习和毕业就业不同,农民工的培训学习和就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实践表明,农民工培训模式和就业模式应采取更多样、更灵活的方式。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课题研究的背景

2005年2月26日和3月23日,温家宝总理先后两次对农民工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务院研究室会同有关部门从深层次研究农民工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政策安排下,国务院每年的一号文件都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方向。创建和谐社会,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成为当前政府工作主要内容。

农民工培训将是我国今后教育的一个新增长点,国家正在构建农民工培训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各培训机构来说,既是艰巨的任务,也可能是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各培训机构应有长远的眼光和规划,在尽快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逐步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管理,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农民工培训上的特色之路。

2003年,国家为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提高农民工劳动素质,在全国施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9年,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我省实农村“双带”工程培训。相关课题研究情况

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是伴随农民工的出现就有的,各级报刊、杂志都有选录。如: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华东经济管理杂志刊登的朱贵平吴静波 赵国艮撰写的《安徽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基于对无为、颍上等地66位返乡农民工的访谈》;

重庆大学徐艳撰写的《重庆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研究》;

韩俊,崔传义,金三林撰写的《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主要特点》(http://www.xiexiebang.com/xwxx.asp?id=10085);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与代际对比研究报告(《工人日报》2010年06月21日01版)等等。

上面所列的研究内容都是围绕农民工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尽管都涉及到了农民工培训及就业问题,但都没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报告抛开对农民工问题的宏观研究,站在培训机构、用工单位和农民工的立场仅就农民工的培训及就业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以谋求发现新的农民工培训模式和就业模式。

课题研究的意义

1、做为职业教育机构,我们立足于行业领域,去研究探讨农民工的培训及就业问题首先是对们职业教育发展的促进。农民工培训将是我国今后教育的一个新增长点,国家正在构建农民工培训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各级教育部门来说,既是艰巨的任务,也可能是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各级应有长期的眼光和规划,在尽快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逐步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管理,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不断探索教育部门在农民工培训上的特色之路。教育是服务于社会的,发现及满足社会的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

2、为政府部门更好的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研究基础。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的必然产物,也必将伴随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全过程。解决农民工问题不仅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入农民工群体,进行调查询问,然后进行分析论证,所得数据和信息都是一手数据。这些数据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深入调查农民工对培训的需求状况和职业预期,总结几年来在培训转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现有农民工培训和就业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发现新的培训方法和就业模式。研究内容

1、农民工培训模式如何更好的适应农民的需求,长班,短班结合;学校培训 与企业岗位培训结合;企业的技术师傅和学校的专业教师换位培训,使理论和技能融合。

2、农民工就业模式如何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如:以招工的形式招生或以招生的形式招工的“批发”模式;劳务派遣的“出口”模式。另外还有“订单”模式。

3、结合本校近年来的培训和就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分析现有模式的不足,发现问题的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法。在进行课题理论研究时,我们采用文献研究法,从资料、期刊、图书中以及从因特网网上(即从电子媒体类(electronic media)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情况及理论上的应用等。在了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和进行培训及就业需求分析时,我们采用了调查研究法。在进行农民工培训模式和就业模式研究时,采用案例分析法。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理论研究阶段

开题后,我们立即开展了与农民工培训转移与就业相关政策的研究。同时,也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为课题的深入展开打好理论基础。

2008年7月初,我们召开了有全体成员参加的第二次课题组会议。在会上,我们小结了前阶段为课题开题及开展课题研究所作的工作,布置了近阶段大家要完成的任务,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打算和设想。将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立项通知及课题研究进度计划表等有关资料印发给本课题组全体成员,以便大家能够根据课题研究方案一步一步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同时,对课题研究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也提出了要求。

课题理论研究主要研究与农民工培训转移与就业的相关政策,特别是与职业技术教育相关政策的研究;同时从同类项目研究中吸取经验,为本课题研究所用。

统计调查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和课题计划安排,课题组成员于2008年12月——2009年3月利用农民工年底返乡过年的时机对本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及就业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发放调查表及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同时,在农村劳动力特别集中的场合,我们也就调查表中没有具体问到的问题和他们做了更深的交流,为本课题的研究搜集了准确、完整的第一手资料。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阶段 案例一:

从2006年开始,我校与河北泛美服装公司签约开办服装制作专业,首次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当年该专业招生262名学员。尽管这数据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已是不少,但与协议约定的每年400人的目标还差不少。2007年,学校加大宣传力度,该专业招生人生达到360人,6个教学班,服装制作专业招生的火爆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同时,该专业的所有师资及实训设备都超负荷运转,理论学习和实习操作交替进行。河北泛美服装公司也经常派技术人员来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氛围空前高涨。首批262名学员由于河北泛美服装公司延期开工,推迟了2个月进厂。而进厂后,由于学员对服装流水线的工作方式不适应或不熟悉,导致日产量很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相应的公司也压低了工人的工资,这引起了工人的极大不满。有部分工人陆续离厂,有的改行做其他工作,有的投向其他服装企业。这样的结果,在给企业带来很大影响的同时也波及到还没毕业走进工厂的学员。07年的虽然很大,达到360人,但公司员工离厂事件的潜在影响很大,学校领导与公司紧急磋商,随后公司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待遇,也没有效遏制这一现象。2008年8月,第二批学员入厂时,就有近100名学员没有进去。同时,08年服装制作专业的招生量也明显下降,只有70人,2010年,该专业取消了招生计划。分析: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进行合作,在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虽然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一是企业的发展的不稳定会影响学校的教学和招生

我国的企业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方式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发展轨迹也各不相同。企业的发展有起步期、鼎盛期与衰落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变化尤其明显。而实施“订单式”培养要求企业有稳定的、良好的发展前景。否则,企业一旦走入低谷,“订单班”学生的违约现象就会比较严重。

二是学校的资源配套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与岗位结合不够紧密。学校教学一般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规律独自制定教学计划,这样可以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但是由于用人单位实际情况的变化,有时候这种人才培养计划往往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相互脱节。“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是由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制定的,能够很好地克服人才培养计划的缺陷,尤其是为企业设置的专业课程可以由企业工程师专门授课,授课内容更具针对性。但是,其他课程的实际操作性并不很强,其教学内容很难量身定做,往往与非“订单班”基本一致,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订单式”培养意识不强以及教学管理对“订单班”教学计划的跟踪管理力度不够。二是“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能满足需要。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多数教师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能力、现场教学能力都处于弱势,与社会需要的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实训设施不能因需设置。实训是“订单式”培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主要过程。由于实训内容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定,与生产实际非常接近,因此,有些实训项目可能是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从未开设过的,必然会对指导教师与实训设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是同类专业的不同学校及企业缺乏合作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是企业、学校、学生共赢的举措,而同类专业的不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比较缺乏,合作则更少,不能互通人才需求信息,导致“订单”小,难以组班,或“订单”太大,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订单式”培养方式在实施推广过程中尽管存在以上局限性,但这种方式可以促使技能培训学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与客观要求。那么怎样克服上述校企矛盾,课题组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要形成办学特色

要获得企业的人才“订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最根本的因素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实力以及社会声誉。专业实力强的学校有充足的师资、合理的教学计划、完备的教学设施,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岗位适应能力快、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这样的学校更容易引起企业的关注,最终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其次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学校设置专业必须与院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匹配;要增加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力争使实训设备满足“订单”要求。在教学硬件满足之后,还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但要精通理论和业务,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实际指导。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自己首先精通,这样才能真正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保证“订单”教育的实现。

最后是可灵活采取“阶段式”、“菜单式”、“配送式”等形式的培养模式

“阶段式”是指学校培养完成一半之后,由企业挑选人员组班,校企共同合作,完成后一半的培养;“菜单式”是指由各企业提出具体培养要求,由学校汇总企业需求,将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偏重的必备知识与技能罗列制定出分门别类的详细的培养“菜单”,并依据“菜单”实施模块化教学与实验实训;“配送式”是指针对一家或几家企业选才(不同工种、不同需求量)的特殊要求,与企业共同商讨制定培养方案,对组成的班级实施公共教学、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强化岗位培训后,直接送入企业上岗。这些灵活的“订单式”培养更具特色,更有实效。

案例二:

2009年秋季开始,我们学校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短训班(学期6个月)实行招企业进校培养模式,这是学校在培训模式上的创新。原来,该专业的教学模式是专业理论+实习车间实训,实训的材料也就是买来的铁管、铁棒,指导老师要求加工什么就加工什么,大点小点无所谓,加工坏了扔掉再重新加工一个,导致学员对产品加工的概念一无所知。产品的加工过程要有其他能力的辅助才能完成,因为任何产品的完成都是有质量控制标准的,尤其是在尺寸精度上。这种模式培训出的学员与进厂操作的水准还差一定距离。

为了改变这种弊端,学校与校外企业联系,代加工产品,这样一是省下买实习原料的费用;二是可以稍微收点加工费,创点收;最重要的是,学员通过加工产品。极大的提高了理论和实操能力。但代加工产品也存在着很多弊端:一是废品的解决问题,学员的加工能力处于初学乍练阶段,废品率绝对很高,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只能是产品方和学校协商。但也不能像企业内部一样废品率超过规定就扣工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则没有企业会拿产品让学员加工,这是一对矛盾。二是管理问题,实训老师在教授技术的同时,还要负责学员(人)的管理,质量管理缺位。代工产品无形中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因为老师在产品管理方面并没有专长。三是技术问题,负责实训教师是解决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难题的主角,有些关键技术限于教师的能力,解决起来也有难度。但如果只加工很简单的产品,学员会在干熟后就厌烦,甚至产生其他想法,也学不到什么技术。

招企业进校培养模式实行近一年来,整体的运行很好。首先要照顾到学校、企业、学员三者的利益,只有“三赢”才能保证此模式的正常运行;其次是指导教师要和企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在相互学习和磋商中,让学员真正掌握实际生产的技术和经验,这也是这种模式的最终目的。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进校最适合呢?课题组认为所选企业要有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实力,这样的企业生产能力强,设备种类多,加工产品的门类广,和这类企业合作可以弥补学校在实训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企业不能太小,因为小企业没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甚至生产设备和技术都不完善。

另外,学校在专业教学上要积极做好调整,调整的原则是:更好的服务于学员,以让学员满意为目标。毕竟学校的目的是教学,企业的目的是生产产品。不同目的的两个个体只有协作才能实现共赢。成果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我们从2010年6月中旬开始了课题结题准备工作,接着开始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回顾近二年时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老师克服了许多困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基本完成了本课题研究任务,并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根据分工不同先后完成了课题小论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初稿、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初稿等材料。课题组又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定稿等工作。期间,学校领导也对课题研究的部分内容给以指导和建议,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1、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认识。

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深刻的体会到农民工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它关乎社会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要高度重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改变过去重形式、重宣传、重过程的传统培训做法,树立实事求是、务实高效的培训理念,综合评估培训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创业需求等状况,量身定培,因人施教,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培训班,并开展国家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农民工的培训不是把物质条件创造好了“等”其主动来参加培训,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和“请”农民工来参加培训,要教育和吸引农民工认识到接受培训的好处,激发其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真正实现“让农民工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政府满意”的目标。

2、增强了学校知名度,办出了专业特色,社会效益明显。

课题进行两年来,在专为农民工转移培训而设立的电焊,车工、数控加工技术等专业,进行了很大改革,从教学内容到培养模式,这些都工作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用人单位也感到满意,每天打电话要工人的很多,有的学员还没到期,就已经被用人单位接走或预定下。随着学员就业形势的趋好,报名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也越来越多。2010年春季招生346人,短训学员在9月份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本县一企业向学校预定20名氩弧焊操作工人三个月后进厂工作。

八、问题与思考

1、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如何搞?是先就业再创业好,还是以创业代就业。我们认为农民工群体因为其自身原因和自己技术方面的现状,应该走先就业再创业得路子。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工,他们无论是在社会经验,还是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都相对缺乏,不具备创业的条件。另外,政府部门支持、鼓励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不配套。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非常关注,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从政策的层面,特别是国土、建设、信贷、税收等方面没有形成规范的统一的扶持政策,对农民工就业创业支持的力度还不够。

2、就业培训组织机构众多,标准不统一。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主要有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培训,农业局的阳光培训,扶贫办的扶贫培训,还有残联、工会、妇联等根据各自的管理对象开展的培训。这些培训上面都有一定的资金补助,但标准不一,各自为阵,既造成了培训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又难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有的培训机构师资薄弱,设施设备简陋,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3、新的培训及就业模式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企业需求需要不同的培养模式。各培训机构应在实践中多摸索研究,绝不能用单一的模式去应付多样的需求,那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

4、部分农民工参与培训的愿望不高,上热下冷。不少农民由于受认知水平、文化程度、经济能力、和培训内容设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接受培训的迫切愿望,参与度不高。特别是一些农民工经济困难,培训补助资金又非常有限(一般补助200-500元,最多800元,而农民工参加一次培训,住宿费、生活费等各种费用至少也要2000元左右),无法参加培训。还有,培训内容设置与企业的用工需求、农民的求学愿望不相一致,这也是造成农民不愿学、学了难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篇:就业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结业论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

系别:艺术设计系

班级:公共08-1

姓名:张华卿

学号:38号

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异常严峻,其劳动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优先考虑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毕业生、学校、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采取多方式多渠道就业,探索多元化就业模式,齐抓共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

一、形势严峻,勇对压力

金融危机全球蔓延,世界各国的“天之骄子”们几乎都发现“饭碗”难找。困扰中国多年的大学生就业难题,今年更显突出。据调查,2009届全国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仅为33%。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短期内很难缓解

1、岗位需求急剧减少。“十一五”期间,城镇劳动力大幅增加,同时全球金融海啸从各个行业延伸,国内外企业的压力都在不断加大,用人单位的需求迅速减少,学生就业质量下降很大。

2、毕业生供给大幅增加。全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随处可见,成为国家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要群体。

(二)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经济增长更多的创造了生产性岗位,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供给不足。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大都应从事脑力劳动,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然而,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造成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2、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部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首先需要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需要转变增长方式,需要鼓励创新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3、大学教育改革之后,导致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是造成就业难的关键原因。大学教育缺乏创新,导致大学生过度依赖别人给予工作机会,缺乏自己创业的动机和能力。

二、利好频出,政府助力

大学生就业难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非常决心、非常力度”,为应对严重的就业形势,政府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覆盖面之广、措施含金量之大前所未有。

(一)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

到城乡基层一线工作,既能实现就业,又能得到锻炼,是大学生就业的大方向。对到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政府给予补贴等优惠措施。

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包括村官、“三支一扶”以及城市社区的法律援助、文化科技服务、养老服务等岗位。

(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

目前,70%以上的大学生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这一渠道还不够畅通,存在一系列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企业录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将可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

(三)鼓励毕业生参与科研项目

高校毕业生参与科研项目,既可以促进科研的发展,学习和研究时间,对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有积极作用。

(四)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的一项好的举措,它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的问题,如果经营不错,还可以解决其它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是,目前在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例如税收。

(五)鼓励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这是一个“双赢”的战略:一方面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体会或者更正自己的择业方案;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可以适时地调整机构的用人制度和人才储备计划。

然而,这些就业模式的出台只能起到“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从根本上讲,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必须靠自己。转变就业观念,练就过硬的本领,才是出路所在。

三、更新观念,勤修内力

(一)摆脱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每日睡到自然醒,薪水领到手抽筋”,这句话在大学生中非常流行,观念上的误区成为很多 就业的绊脚石。

1、“终生就业一次就业”的误区。很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他们设定的理想工作。他们把就业与终生奋斗目标直接等同。这种观念对大多数青年学生而言不现实,因此,青年学生应该书里“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

2、“金饭碗、铁饭碗”的误区。今年来,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持续不减,如果说考公务员是“金饭碗”,大学生们再择业上退而求其次就是追求“铁饭碗”的岗位,即财政供养岗位。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经济结构布局的完成,财政供养的岗位会越来越少,非国有经济将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大局也是定局。

3、“唯城市论”的误区。大学生要把找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唯城是举”的主流心态是错误的。

4、“唯专业论”的误区。大学生应该本着兴趣是原动力的原则,在照顾所学专业的同时把兴趣作为择业的参考坐标,会拓宽就业的视野。

(二)明确目标,提升就业能力

1、明确目标。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是成功就业的前提。

2、注重能力。事实证明,不管就业形势如何,能力突出的大学生,一般不会遭受就业难题。

四、校企合作,促进就业

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由来已久。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是高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正常的教学环节,要拓宽这一环节的内涌,延伸外延,把大学生的就业机制注人其中,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渠道里的水活起来,这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和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创新的客观要求,“实习+就业”模式反映了这一客观要求。

1、校企对接,学生受益,学校受益,单位受益。在人才供需市场中,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抱怨找不到合适的新员工,主要理由是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难以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才能投入实际工作。作为供应方的高校则感叹大学生就业难,工作实习锻炼时间短、内容少。针对人才市场校企供需双方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与新特点,高校应该实行“实习+就业”的探索,打通实习与就业之间的渠道,并与企业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协议。这些经过实习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适应期短、上手快,再经过几年的磨练,很快就能成为单位的业务骨于。

2、方法灵活,双向选择。“就业实习”模式可操作性强。学校有关部门提前将收集到的用人单位、专业岗位、需求数量等信息上网公布,学生依据自身的专业条件、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意向等实际情况在网上自由报名。然后由用人单位进校挑选报名的学生,最后由学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双向实习等协议。其中有的学生只是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或是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获取学分和毕业资格;有的学生边学习、边进岗工作,毕业时签订就业协议书。学校和企业在学生是否就业的问题上完全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给学生更多的就业选择权。

五、社会参与,保障就业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建立毕业生“预就业”模式以及“扩、买、稳、引、转”模式等,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缩短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方的选择时间、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预就业”模式

1、预就业”模式,解决了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为毕业生以后就业确定了明确的目标;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就业能力;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聘到更为合适的员工有利于减少用人单位的招聘时间和培训资金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

2、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毕业生“预就业”模式就是通过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实习,增加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识,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对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之与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趋于一致。

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和就业素质的提高。加强实习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提高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就已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

教育学生及早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高校毕业生及早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有实现这一目标的计划和步骤,做到了解市场,了解自己,明确目标,及早实施。

(二)“扩、买、稳、引、转”模式

1、发展特色产业“扩”岗,增加区域就业容量。加快发展步伐,增加就业岗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2、加大政策投入“买”岗,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和高校毕业生主动就业的热情,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强化技能培训“稳”岗,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是促进劳动者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方法。

4、优化就业服务“引”岗,促进就业供需对接。通过加强就业服务机制建设,完善就业服务功能,打造优质就业服务平台,实现了求职、空岗、技能、就业的有效对接。

5、发展市场经济“转”岗,拓展域外就业空间。坚持开拓新市场的原则,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新的用人单位。

把握形势,变压力为动力;明确政策,化利好为助力;转变观念,变实力为竞争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制定良好的就业模式来为高校毕业生保驾护航,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努力。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气,每位同学都要准确把握就业形势,明确国家政策,找出自己的对策。

第三篇:农民工教育与培训运作模式研究

农民工教育与培训运作模式研究

王英明

(摘要)农民工在为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素质低、技能差、合法权益受侵犯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农民工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和完善农民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对于提升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强农民工的职业适应性,增加农民工收入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

教育

培训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不断增长。这既有利于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同时又能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压力。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存在认识缺乏高度、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与培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培训质量亟待提高,应采取措施加大农民工培训投入,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与激励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农民工教育与培训运作模式,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这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农民工群体是中国特定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出现和存在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目前,我国农村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约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巨大。农民工群体出现和壮大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意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引导推动这个群体发挥出在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积极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脚步更稳健、更坚定。但是由 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安置的瓶颈。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状况与社会的需求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低及职业技能差是抑制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和部门相继提出对农民工文化和技术水平的种种要求,农民工队伍的职业能力越来越不适应用人单位技术进步的要 求。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工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核心问题,因此,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其使命就在于把来自社会最低层的劳动者改造成为现代城市产业工人。从更高的层面来看,这么大规模的人口素质的提高,对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流动,为农村的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锻造和提高着我们民族的人口素质。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农民工是农村的现在和未 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农民工教育与培训关系着整个社会的长久发展和稳定繁荣。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有一个担心,就是会整体增加农民工 的用工成本。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存在是一段时期的现象。我国经济不能总建立在低廉的用工成本上,这样的经济是脆弱和缺乏竞争力的。农民工素质和用工成本的提高,会倒逼我国经济提升品质、调整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农民工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不但关乎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进步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工提高素质的作用不仅关系农民工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关系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二、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农民工教育与培训运行模式还不成熟,总体来看,缺乏有效的教育与培训机制,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很多实际问题目前仍未解决,所暴露出的问题依然很多。

(一)教育与培训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农民工教育与培训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不能对教育与培训行为提供有效的激励。在机构建设方面,当前政府运作模式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国家教育部、农业部等主管部门多方参与农民工培训。这种综合的培训管理体制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诸如,由于管理和实施部门的过于分散,无论是政府还是具体的管理部门都很难较为全面的掌握农村劳动力的分布、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培训求职意愿等基本情况,导致资金分配 不能公平合理,挫伤一部分培训者的积极性,影响培训的实效;此外,由于农民工培训监管机构是由多个相关部门组成,在管理职能上存在职能不清、多头管理、协调不力的现象,无法真正履行其项目监管、督查工作职能,个别地方的监管甚至是形同虚设。监督职能与措施的难以落实,造成了农民工培训与就业的质量不高、运转不灵。在政策措施方面,缺乏一整套全面、协调的政策、法规制度来确保农民工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缺乏有效的农民工培训激励政策和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强制性措施;同时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导致对农民工教育与培训工作缺乏相应的指导、协调和监督,造成有关农民工培训的政策落实不力的后果。

(二)教育与培训经费保障严重缺失

在农民工培训的投入上,当前主要存在政府投入有限、用人单位投入动力不足和农民个人分担比例过大的问题,资金紧缺成了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严重“瓶颈”。首先,中央财政用于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和地方配套的资金十分有限,这对于解决2亿多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来说是杯水车薪。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虽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工培训问题,但财政支出中没有农民工培训经费的项目,使得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很受 限。有的地方财政本身就很困难,农民工培训经费根本无法保障;大多数农民工输入地在财政安排上,没有把外来农民工纳入当地的培训范畴,因此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上未能担负起应有的主导责任,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投资力度亟需扩大,这决定着我国农民工培训的未来发展状况。其次,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职业转换快,这对培训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既不易确定培训的内容,也不利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收,用人单位担心“投资零效能”,导致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动力不足,常常以农民工缺乏稳定性为由,拒绝对其实施培训。再次,农民工自身培训投入能力缺少经济基础,培训投资意识不强。由于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所以支付职业培训费用的能力也低,尤其是对进城时间较短的农民工来说,这一问题更为严重;同时由于农民工受教育年限相对较短,平均文化水平不高,难以对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做出科学分析,对自身的职业与发展缺少合理的规划,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人力资本意识,因而缺少自我投资意识,使得农民工仅仅关注眼前的工作与收益,而不会主动投入经费和时间去接受培训。

(三)教育与培训覆盖面小、培训时间无法保障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农民工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而高达76.4%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适当的职业技术培训,缺乏一技之长。农民工整体技能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大量未经过培训转移的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缺乏,只能从事一些收入相对较低的繁重体力劳动。此外,由于农民工的日工作时间较长,接受教育与培训的时间无法保障。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利润,让农民工加班加点工作,导致农民工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就连周末的休息日和节假日都不能得到保证。对农民工来说,长时间、高负荷的劳动等于在透支健康、透支生命,连最起码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休息”都很奢侈,则无需说有时间接受培训提高职业技能了。

(四)教育与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于政府与用人单位投入不足的现实,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

农民工培训走向市场化就成为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和提高培训效率的必要选择。但是许多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对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创收”意图明显,看哪类培训赚钱就设置哪类培训,教育与培训工作不适应农民的学习需求,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主要表现在:(1)培训内容不完善。农民工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城市生活常识普及及法制观念教育等基本内容。根据受教育时间的不同,农民工培训又可以分为转移前的引导性教育、转移后的技能教育和岗位培训等。目前,农民工培训仅仅局限于农民进城后的短时技能培训,转移前的引导性教育、城市生活常识教育和法制普及严重滞后。此外,技能培训缺乏针对性,存在课程和教学与岗位需求脱节现象;培训课程的职业分布局限在一些低层次的范围,真正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往往收费很高,农民工难以承受;有一定需求量的公益性服务、培训项目不多,影响了培训实效。(2)培训形式欠科学。用人单位为了追求短期可见利润,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时间投入,因此农民工培训往往是即时性、快餐性的,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培训常常流于基础性知识的灌输,而实训不仅作为职业教育或培训的主要形式理应加大力度,而且对于农民工来说,实训中的现场模拟、指导符合其较低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实训环节的弱化甚至缺失,使农民工培训的成效大打折扣;部分引导性教育机构没有按学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就业愿望实施分类培训,故而影响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培训配套服务不健全。目前农民工培训与技术考核、鉴定环节未能联系起来,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准入资格之间脱节;就业服务不到位,培训机构本身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服务和管理,同时与社会性、公益性的职业中介机构缺乏合作。从全国情况看,虽然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人数增加很快,但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并没有明显改善,与用人单位急需技术工人的突出矛盾并未缓解。由于培训质量不高,使农民工不具备相应岗位的技能要求,就业竞争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很难实现稳定就业。

三、农民工教育与培训运行模式的对策分析

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等方面在农民工教育与培训中进行有效的合作,必须贯彻城乡协调要求,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立足我国农民工数量大、公共资源有限的实际,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入手,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与此配套的教育与培训制度

(一)完善教育与培训机制

在机构建设方面,要坚持“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的原则。要建立和完善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统筹规划,明确责任,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建立政府牵头、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例如建立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统一研究解决农民工教育与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此外,各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把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农民工培训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大计来抓,加强管理,加大投入,明确职 责范围,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在政策措施方面,要完善法制建设,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的权利,应将国家有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方针政策,通过法规形式具体化。国家要制定更带有长久性、稳定性的一整套全面、协调的政策、法规制度及有效的农民工培训激励政策,鼓励农民工主动地参加培训;市、县两级政府应制定关于农民工培训的方案及其政策措施,督促、检查有关部门政策落实情况及工作进度。具体激励措施如用人单位除了以利润为主要来源建立农民工培训专项基金之外,继续尝试实行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对于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可申请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获准使用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的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须相应降低农民工学员的培训收费标准等。在管理运行方面,各级政府应将农民工培训列入工作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开展对农民工教育与培训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有效提高培训质量,实行优化管理。应当在国家层面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质量评价信息系统。注重通过不同渠道和多种方式,收集农民工的各种素质特征,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确定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供求关系,特别是转移过程中需要的一般技能和随着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各种新的职业技能的短缺与不足,分析和理解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工种的职业技能需求,准确地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要确定培训所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的宏观监控机制,实行教育培训、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为国家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做出有益贡献。

(二)建立有效的经费投入与使用机制

在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经费投入上,继续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使农民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政府应强化其主要责任,要通过建立专门的规章制度确保培训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中央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民教育与工培训项目;各级财政要切实把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用于补贴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扩大专项资金的规模,增加农民工输出前培训补贴,将城市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扩大到在城市就业并参加了失业保险的失业农民合同制工人中;在促进就业资金中,各级财政应增加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补贴资金。此外,省级财政应该根据各地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实绩、财政困难程度、财政投入情况、培训补助资金支出进度等因素给予地方适当补助。用人单位在提高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认识的基础上,要加大农民工培训的投资力度,扩大其在多元投入机制中的份额。相应地,用人单位需通过提高农民工待遇、提供相关服务等措施减少农民工流动性,以降低农民工培训投资风险。此外,用人单位可以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对有一定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先免费招聘和培训,合格上岗后由用人单位支付培训费,或从农民工的每月收入中(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逐步扣除,使农民工培训的收入能够应用于农民工的培训事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至于要提高农民工个人的投资份额,首先应为农民工提供公平的劳务环境,提高农民工待遇,使其具备参与培训的基础条件。其次要让农民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加强培训舆论宣传引导,为打破小农 经济思想对他们的束缚营造声势。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板报、专栏、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咨询服务台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扩大教育与培训覆盖范围,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要健全农村县乡就业服务体系,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在城区和各县、市、区设立若干个农民工培训中心,形成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分地区对农民工进行系统培训,从基层抓好组织服务和信息管理工作,从而逐步扩大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覆盖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实现市、区、县、乡镇计算机联网,运用现代化手段促进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设立面向几亿农户的电视(远程)培训国家项目,为准备外出的农民提供进城务工常识引导性培训、就业热门行业基本技能培训等课程,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免费获得基础培训;继续搞好“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国家项目,强化培训与劳务输出结合,鼓励农民参加15至90天的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应该根据农民工的文化层次、技术水平、年龄结构、行业特点及作息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与培训方式,切忌套用全日制教学模式,应遵循在岗培训与离岗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对农民工采取有效、便捷的在岗培训。目前农民工的培训方式多为“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尽管这是一种可取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囿于农民工“师傅”的技能水平,“徒弟”技术提升的空有限。因此用人单位需要请业内的资深人士,定期对农民工进行在岗培训。另一方面,是做好农民工的离岗培训工作。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低决定了其自我提升的能力低,在现代技术更迭迅速的时代进而导致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的支付年限降低,工作不稳定,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的现象比较多。政府部门可以在农民工因失业而被迫拥有“自由时间”的时间内,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工获得重新进入就业市场的能力。

(四)优化教育与培训内容、强化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针对农民工人力资源现状,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动态的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培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

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 训课程,特别是要因地制宜,紧密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紧缺人才设置 专业,开展培训,使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办学模式 上,要借助市场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鼓励支持各种社会力量举办多 种形式的农民工教育与培训模式。对于社会力量举办的营利性培训 机构,政府要加以规范和引导,使营利性培训机构尽可能提供产业发 展所急需的工种的培训,这样才能提高农民工就业的概率,有利于我 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这就要求政府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周期性地公布 社会紧缺职位。同时政府应该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 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继续探索和发展“订单”、“定 向”等培训模式,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实现培训和输出的良 性互动。政府还可以加强和营利性培训机构的合作,采取市场化的运 作方式,在市场上招标合格的培训机构,由其实施培训工作,政府对培 训过程和培训绩效进行监督、评价,以保证政府投入资金的高效运行。此外,要尽快建立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通过有效的认证体系把能 力上具有差异的个体区分出来,为获得合格职业技能的农民工颁发全 国通用的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 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快求职者和空缺工作岗位的 匹配,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之后,劳 动力获得投资回报的能力将更加有保障。参考文献:

[1]杨漫欣,翁雪鹭.农民工培训问题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8(9).

[2]张晔林,应瑞瑶.农民工培训机制探讨.经济纵横.2008(7). [3]刘忠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问题及对策.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4]钱德洲.农民工培训的逆向选择及破解对策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

第四篇:体育院校学生就业模式研究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对体育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做了研究,分析了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力求在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下,探索适合体育院校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人才结构的合理调整。

关键词:体育专业 就业模式 探索 研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改变,已由过去的统一分配的就业模式转变成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自主创业的就业机制。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广大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校和社会的稳定。随着体育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压力不断提高。从总体上看,体育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突出,情况不容乐观。据调查,近几年来各大体育类高校也在致力于对专业结构的调整,但是很多企业单位仍然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找寻适合体育院校学生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推动力。

一、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每年都会有一届毕业大学生从“象牙塔”里走出投身与社会建设中,在全国高校扩招,全球经济紧缩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也怪乎许多高校学子有“毕业等于失业”的感慨。据统计,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338万人,到2011年达到了660万,短短6年时间里增加了322万人。大学生就业与下岗工人再就业已成为国内社会稳定的两大因素。

无独有偶,随着体育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已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矛盾。2003 年 6 月《中国教育报》公布的数据看,体育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仅为28.1%,不到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类院校中排在最后;2007年麦可思《中国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工作能力调查》数据显示,体育专业的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排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 10 名之内;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自2007年以来,整体就业率一直在上升,但是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仍在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前10名之内。

笔者通过对沈阳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和哈尔滨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的调查,发现毕业生的工作方向大致为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指导员、公安干警及政府体育行政管理人员等。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总体就业率自2007年以来呈上升态势,但变化不大。显著特点是实际就业率逐年下降,而灵活就业率逐年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能够从事本专业就业率偏低,在本专业领域内就业存在较大困难的情况下,大多数毕业生采取了灵活的就业方式,不再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也不再选择就业地区,从而拓宽了自己的就业渠道。体育专业的学生慢慢适应的市场配置的局面。随着中央、地方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传统机构的精简,到这些地方就业竞争压力变大,而体育健身、体育旅游、体育娱乐服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又需要大量的体育专业人才。所以,对于各类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这都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期。

二、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社会、经济、学校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问题。就业结构随着产业机构的变化而变化,毕业生人数增长每年都在增长,2011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还多,而传统的接纳毕业生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机构精简、缩编等原因用人在减少,同时出现研究生、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与体育专业学生竞争的局面,导致岗位竞争激烈。

2.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热点区域毕业生竞争增强,而偏远城市出现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是产业结构的特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是大学生就业最基本的变量,也对大学生就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大多数毕业生希望能去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去就业,往往这些地方的体育产业也较为发达,可是要实现有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体育产业长期规划目标,就必须要重视农村偏远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建立完善的体育人才引进保障制度,同时也开辟出体院专业毕业生更大的就业市场。

3.学校就业指导、学科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就业指导的问题: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主要就业指导目的不明确,存在为“指导而指导”,为“面试而指导”的现象;学生缺乏对职业和自我的系统、整体认识,不能合理择业;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期性得到肯定,但缺乏相应的有效措施和对连续性的重视;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与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不匹配;学生实践经验积累的过程性与用人单位强调“显性人才”之间的冲突;

(二)学科专业设置的问题: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注重对择业技巧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和服务系统。

第五篇:联合构建大学生就业培训的模式研究

联合构建大学生就业培训的模式研究

辽宁医学院宋丽萍

文章摘要:大学生就业培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能力,针对目 前在大学生就业培训上的现存问题,整合高校、政府、中介机构与企业的优势,形成良性互动的大学生就业培训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达到为大学生创造有利的就业条件、为政府分忧、为中介人才机构的发展、为企业的壮大、为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的共赢。

关键词:就业培训现存问题联合培训构建模式

大学生就业培训是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计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就业培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探寻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培训模式,以期实现在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下,高校、中介机构和企业建立联动机制,整体优化,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目标。

一、高校、政府、中介机构与企业在大学生就业培训上的现存问题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培训分两步骤进行: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省教育厅负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这些措施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培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收获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大学生的就业培训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就业培训的方式和水平还亟待提高。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培训的体系不健全,缺乏与社会力量的优势合作 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都成立或配备了相关的机构、设备及经费等,但就业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专门的职业规划服务机构;大学生就业培训人员很少接受就业专业技能的培训,学校就业指导教师仍以兼职教师构成,结构上还不能专门化、专业化;课程形式多样但是缺乏实践操作性,缺乏与政府、中介机构与企业培训人才的优势合作。

(二)企业与高校缺少日常的有效联系,优势不能互补。

大学生只有在毕业前一年学院安排的教学实习时才能在企业实践半年(医学院有些专业可以实习一年)的时间,在此阶段企业才参与到大学生的就业培训中,企业与高校缺少日常的有效联系,高校具有丰富全面以及最新的相关理论知识,但在人才培训方面带有较强的理论特点,培训出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培训的优势在大学的学生培训中并没有得到有机结合,企业与学院缺乏应有的资源整合。

(三)中介机构与大学以及用人机构的联系不直接造成信息缺乏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只是简单的档案代理和一般的信息发布,缺少专门为大学生服务的中介机构,因此,不能深入校园,参与大学生就业培训的任务,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不能提供有效的单位招聘需求信息,诸多因素制约中介组织对大学生就业促进作用的发挥。

(四)大学生毕业实习与政府安排的就业见习缺乏融通

大学生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都集中在大四期间,而见习期多数安排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学生不了解见习基地的相关信息和政策,造成一部分学生盲目实习与见习。高校应该多举行类似见面活动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见习基地和岗位的情况,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实习岗位。

(五)普惠制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问题

普惠制的培训内容多集中在初、中级理论与应用上,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关联度较高的专业还很缺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大学生就业理念虽然相关,但是普惠制培训项目应该多与大学生的知识程度相适应。

二、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企业建立联动机制,探索和构建大学生就业培训的模式

在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下,高校充分发挥教育培训机构的优势,会同有关政府部门、企业、中介机构开展就业指导培训活动等,给予高校毕业生关于就业的实质性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生就业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一)政府、企业、中介培训进校园,组成专兼职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配合的就业指导专家队伍

政府进入校园带来高水平的政策信息和丰富的人事管理经验;中介进入校园便于发现人才,建设人才资源库;尤其是企业应当把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转移到高校,在高校直接培养、发掘并储备人才,从而减少对新进员工岗位培训所造成的人力、财力浪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聘请较高指导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配合的就业指导专家队伍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丰富大学生就业培训。

(二)丰富大学生就业以及创业指导内容体系

1、建立大学生就业培训职业规划服务机构,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高校要建立职业规划服务机构,培训专职就业与创业指导课教师,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测评,量身定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全过程碰到的问题和需要的指导,设计推出系统、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和模式;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和自主创业辅导,组织高校毕业生到企业见习基地进行职业见习。

2、实施大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提升职业能力

高校要积极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各高校通过校企合作、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和“订单式培养”,组织专业技能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如文、法、史、哲等专业的学生到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使相关专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能力。

(三)高校要与企业建立联动机制,优化学科设置,建立定单培养人才的模式

高校要根据自身传统和办学条件,办出学校特色,拓展学校生存空间。

1、高校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实施科技兴校,学生直接参与锻炼

高校实行产、学、研结合,实施科技兴校的办学模式,探索未来高校发展的新路。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可以作为教师的助手参与科研,还可以在产供销领域得到实践的机会。

2、企业与学校可以通过专业项目合作,建立分院或专业,共同研发、培养人才

企业和学校联合调整课程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着眼点,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方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使专业设置企业化、市场化、灵活化、高效化,使高校真正实施因材施教,实现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企业也可借鉴学院的专业实力,委托学校作研究项目,同时委托培养人才。

(四)高校通过与政府、中介以及企业的合作,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建立长效的供需机制

高校应本着双向受益的原则,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建立稳定和多元化的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寒暑假短期实习以及毕业实习。

1、建立严格的实习企业资格审查制度和网上实习联络机制

学校应派专人对拟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全面了解情况,坚持挑选业内先进、管理规范、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并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建立“大学生实习”网站,该网站接受大学生的实习报名,接受企业成立实习基地的申请,无论对企业还是对高校都是双赢的合作。

2、调整毕业招聘的时间,解决实习与就业的矛盾

目前从每年11月份开始到第二年7月份的毕业生求职期,时间拖得太长,招聘活动最好集中后移到下半年的七、八、九月份,所有就业协议毕业后签定,招聘时间与大学生毕业时间一致起来,有利于稳定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心绪。上半年以发布招聘信息为主,尽量减少各类招聘会对毕业实习的冲击,最好规定一个统一的时间段,并限制在20天以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安心实习。

3、政府应设立专项经费,鼓励企业提供实习岗位

政府应设立专项经费,建设若干大型的公共实习的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在实践中提高的机会。有关部门应研究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对接受高校毕业生实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政府可以根据每年接纳的实习生人数,减免一定比例的税额,使企业在积极参与“大学生实习基地”计划回报社会的同时,得到一定的实惠。

(五)规范和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发挥中介机构在就业中的辅助作用

1、设立专业化大学生服务中介,以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要

设立专业化大学生服务中介,充分发挥这些中介机构在学生就业培训中的作用,鼓励他们提供一些对大学生的免费培训,内容包括怎样正确填写就业简历,如何向用人单位有效的推销自己,以及面试技巧等,做好人才的储备。

2、政府及企业提供给中介机构相应的政策,鼓励其为大学生服务

政府可以通过惩恶扬善的办法评选诚信介绍毕业生有突出贡献单位,弘扬诚信招聘、公正选拔、规范用人的中介机构;政府、企业可以按照中介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免费培训和职业介绍拨去经费,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以帮助求职者顺利实现就业。让中介机构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利润,这样中介机构才有动力持久地发挥作用,实现中介机构和政府的双赢。

(六)政府加大调控力度,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毕业后培训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近几年,“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很好地调节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

1、建立和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实现实习与见习的对接

政府要确定一批条件合适并有积极性的企事业单位作为见习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回到原籍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为期3至6个月的就业见习,同时协调好配套服务;把高校的实习基地纳入政府的见习基地建设中来,也就是大学生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包括寒假),如果在校大学生已经完成论文撰写和修改,可以由学校出具证明函,参加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学校将对学生的教育监管权暂时转移给劳动部门,劳动部门将学生安排在合适的见习岗位,原则上见习期不超过3个月。此外如果企业最终录用这名学生,将不再需要试用期。2,打破地区限制、设立针对大学生的普惠制培训项目

政府根据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加针对大学生的普惠制培训项目技能实训、鉴定等新功能,由初、中级培训向中、高级培训全面推进,培养高技能人才。各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职能部门要积极引导、为大学生可以在全省乃至于全国选取普惠制培训的项目做好就业服务部门和普惠制就业培训领导小组间的沟通、衔接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七)以政府为主导,各方努力构建高校毕业生招聘求职平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整合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的力量,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与网络、报纸平面媒体、专门人员队伍等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建设高校毕业生资源市场化配置立体平台和服务体系,各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和人才中介机构、各高校要统一就业信息数据标准,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这个工作如果不是政府的话,任何一个学校和部门都无法单独建立这种全国性的联网的信息体系。

总之,大学生就业培训工作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只有有效的调动政府、高校、中介机构与企业的力量,优势整合,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大学生就业培训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达到为大学生创造有利的就业条件、为政府分忧、为中介人才机构的发展、为企业的壮大、为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的共赢。

下载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定制培训”的就业模式

    “定制培训” 一种多赢的就业模式 就业市场存在两种现象,一方面是某些行业、职位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却人才难求;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如何让理工类专业......

    小学班主任培训模式研究

    小学班主任培训模式研究一、 课题开发背景班级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的社会环境,而控制这种环境的人——班主任,他们不仅要关注人的一般发展需要,而且要关注每一个人......

    商务英语培训模式研究论文

    摘 要 根据商务英语特点和时代要求,在分析了民族地区商务英语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商务英语培训的体系。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商务英语 培训模式1 商务英语的内......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关键词: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滚动——辐射 中青年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对其进行培训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

    人力资源培训整合模式研究

    一、人力资源培训整合分析当今企业要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注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其实现知识差异化、技能多样化、能力综合化,增强其整体凝聚力和协同意识,使企业成为一......

    人力资源培训整合模式研究

    一、人力资源培训整合分析当今企业要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注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其实现知识差异化、技能多样化、能力综合化,增强其整体凝聚力和协同意识,使企业成为一......

    新形势下发展社会化养老模式研究(精选5篇)

    新形势下发展社会化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目前,“老有所养”不仅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形成了挑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

    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企业文化模式研究[摘要]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根本,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该文在企业文化模式研究上,分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特殊作用,明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