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创新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5篇)

时间:2019-05-13 06:0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创新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创新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

第一篇: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创新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广西科普创新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

一、引言

目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据科技部《2004年中国农民素质发展报告》,2003年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占75.14%,系统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仅占9.1%,此外农民生活方式相对落后,致使有些地区已濒临灭绝的疾病又死灰复燃,求神拜佛等反科学,伪科学活动在农村地区日渐泛滥。这也是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农村科普发展还处于“公众接受科学”阶段,离“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参与科学”的阶段还有很大差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并够勾画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蓝图,这对农村科普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工作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为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民安居乐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服务,从而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农村科普工作就是站在开发人力资源的角度,用现代科技意识和科学态度武装农民的头脑,用现金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方法提高农民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能力,因此,探讨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创新模式和长效机制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思。

河北省农业科技传播站概况

河北省首创的农业科技传播站是适应新形势的一种农村科普创新模式,农业科技传播站立足产业,由龙头企业和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协会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对接,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直接服务于“农”的科技开发联合体。传播站实行企业化运作,采取双向选择、自愿结合、技术资金入股、签订合同等方式,依据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聚集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科技资源,进型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师范、传播和服务。传播站资金筹措采取社会资金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主体投入由企业自筹解决,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资助。目前,河北省已在25个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上,建设农业科技传播站85个,有53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进站工作,签订研发合作鞋业100多份,累计示范、推广新品冲32个,推广新技术170项,技术覆盖面积300多万亩,直接培训农民达3万多人,辐射农户达60多万户。据统计,户均收入比实施前同期增加500多元。

农业科技传播站全部建在县(市)、乡(镇),由县级科技管理部门具体指导,具有相对独立的、较完善的办公设备,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配有现代信息网络手段;有不小于容纳30人的培训场所;能够对先进技术进行中试、熟化;对成熟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对农民进行培训;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并有较好的专家食宿设施;有相应规模的试验场地和示范场地。因此,农业科技传播站的建立是是适应市场经济、有效解决农村科技服务的创新模式,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增加了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的重要途径—通过农业科技传播站的建设,实现了专家,企业、农民和政府的“四满意。

三、以科技传播站为平台的农村科普创新模式

(一)建立农村科普传播站,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有效连接

目前,我国农村科普工作面临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机遇,已初步形成了全社会重视农村科普的新局面,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在新形势下也出现了科普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尽管以往农村科普工作在服务能力,队伍建设,资源和设施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对科学知识和科普设施不断增长的需求。而且由于主要以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为主,政府投入的明显不足有进一步阻碍了农村科普的发展。农村科技传播站的建成,就可以按照“企业主导、专家指导、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加快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向农村的转移和普及,并在此基础上搭建科普惠农宣传平台、科普惠农技术平台、科普惠农物资平台和科普惠农人才平台,实行由企业主导、专家指导和政府引导,产、学、研相结合,“公益”和“产业”双轨运行的农村科普新模式,将是适应当前农村发展形势需要的农村科普工作的创新机制。

传播站上联企业和首席专家,下联农户、是双向互动的信息流通模式、首席专家及专家团队保证了农民对科学知识需求的涞源,专家根据农民的需求,运用智力进一步丰富传播内容,以满足不同群里的农民需要,如石家庄种业技术传播站在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的同时,与灵寿、井陉等县市妇联相结合,针对广大农村妇女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旨在提高农村妇女学科技、用科技的信心和积极性;辛集市农业科技传播站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村妇女进行农村家政培训,提高他们改善家庭生活、教育孩子的能力;张家口农业科技传播站在做好产业内部培训和服务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传播内容,与“一县一业一园”和星火培训相结合,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由此可见,以农村科技传播站为平台,可以聚集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各类专业科研机构、专业院校、各类协会、咨询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的技术、资金、信息和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农村技术传播站的行为主体建设和良好的机制建设,是现有的社会科技资源达到最优组合,并发挥出最大效益,逐步形成有技术依托、专家支持、广大乡上人才共同参与的农村科普网络,确保了村镇科普有人管、有人转、有人干。

(二)把农村科普工作融入产业,创新运行机制

由于农村科普具有双重属性,及公益化和产业化两个方面。政府在推进公益化事业,强化是基础设施环境、公共中心建设,实现农村科普公益性事业的普及化等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这些方面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领。对于能够结合产业发展的,传播主题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和条件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工艺和市场两条腿走路,从而保证农村科普的需求与供给良性运转。产业科技专家工作站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投入,示范和推广,另一方面也传播了使用的农业知识信息。融入产业,创新农村科普工作机制,不仅扩散和传播了科学知识,而且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简历典型农村科试验示范基地

根据各区域农村、农业、农民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及产业发展优势,在农业科技传播站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和市场推动的运行机制,建立一批各县特色的农村科技传播站,作为农村科普试验示范基地[11]。按照“典型引路、全面推广、整体推进”的思路,逐步辐射到各乡,各村和各个农户,普及到每个农民。根据河北省农业科技传播站建设经验,首先选择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的作为试点,制定农村科普发展规划,通过以农民为中心的科普网络体系建设,增大政府投入,对弄明实现全方位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塑造新农民,把农民被动性接受转变为主动性参与,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并以此带动 全省科普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村科普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农村科普的信息化建设

由于不同受众的学士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受众全体进行科技传播的方式和媒体选择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在现代农业阶段,网络传播是现代农业科技传播的标志,“市场+网络+农民”是农业科技传播的基本形式。因此,在新形势下,实现由传统科普手段向信息化,传媒化发展也是农村科普发展的必然选择【4】.。通过建设上联信息、知识、下联农户的农村科普传播体系,增强农村科普的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新农村建设重塑新农民的发展需要。

四、农村科普创新模式的长效运行机制分析

(一)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农村科普公益性事业的开展

农村科普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农民,间接受益者却是整个社会。因此,政府应把农村科普纳入政府公益性事业,将农村科普经费列入地方各级参政预算,加入各级政府参政投入,并完善资金监管条例,确保各级配套资金的及时落实,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资金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在农村科技传播站实践基础上,在个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科普场馆,确保农村科普文化服务功能的实现。

(二)以企业为主体建立新型投融资机构

建设农村科技传播站,需要大量资金,如果全部靠政府投入,短期内很难实现。因此,可采取社会资金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资金筹措方式,通过产业化发展所创造的效益反过来可以补充公益性科普资金的不足,是产业化和公益性事业的发展成为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由于各船舶站都有专家指导,专家可以通过技术和资金入股,此外,企业享有科技成果的使用权,拥有成果的知识产权,从而提升企业积累资金的能力,促进企业增加投入。另外,各传播站还依托专家的重大科技成果和农业高新技术,来信引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资金投入;以良好的发展尽头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以农业优良新品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吸引外资。

除了政府直接投资和产业化获得资金外,国家还应制定农村科普的政策和制度建设,如加大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组织,满足农民的金融要求、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公司,根据农村发展实际,拓展农村担保业务等。

(三)完善多元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保障机制,促进农村科技传播站可持续发展

农村科技传播站由企业主办、专家指导、下联农户,通过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的高位聚集,采用企业、专家、农民利益相结合的机制,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服务方式,推动新型农村科普服务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其中涉及到了企业、专家、农民利益的保障问题,这也是传播站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照农业科技传播站的做法,农村科技传播站与专家之间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农民建立合理的利益链接机制。传播站与专家之间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书,同时规定专家到站时间和应得的报酬,传播站与农民之间采取自愿合作,合作约定的方式,实行“科技+企业+基地+农户”互动合作模式,农户按合同约定,按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信息增值增效部分提取报酬,以此来实现专家、企业、农民三者的相互“双向担保”,真正建立起以利益为纽带,实现专家、企业、农民三者互动。总之,专家、企业、农户通过传播站的链接,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一方面为专家的技术转化创造了平台,又使企业和农户在技术应用中受益,传播站也因此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利益保证。

(四)建立科普人才培养制度,保证农村科普工作的高质量运行

人才是农村科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应加强学校的科学教育,延长农村青年受正规教育时间。其次,涉农高等院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农村科普创作和科普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农村科普的志愿者活动中去。此外,为较强农村科普队伍的专业技能,高校可设置“科技传播专业”,承担起为国家培养科普队伍的重任。高校还应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承担为社会各界培训科普人才的任务。第三,对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来说,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是农村科普的中坚力量,他们广泛分布在各个科学领域,离农村、农业科技前沿的信息最近,有责任把知识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面向农民的通俗化知识和生产力。最后活跃在农村、农业的各类乡土人才也是农村科普的重要力量,他们土生土长,对农村发展实际可农民需求相当熟悉,借助农村科技传播站可对这部分人才进行培养,是他们成为农村科普的示范户和带头人,然后通过他们带动广大农民工主动参与到科学普及的工作中来。

(五)构建公益性和市场化双轨运行机制的激励机制

对于公益性事业,政府部分应制定对个示范点的监测,评估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对于缺乏明确发展目标和绩效考核措施,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的试点,取消其资格,坚决不予财政支持。此外,构建多元化的科普奖励机制。组织实施科普基地的认定工作,每年评定优秀科普基地;每年评定在农村科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优秀科普工作者;开展优秀科普作品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资源的共享范围;鼓励建立民间科普奖励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征国主编农业科技传播评论与实际 [M].待出版 [2]翟全杰科技传播事业建设与发展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

[3]高潮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是农村科普工作的新发展[J]学会月刊1996.3.9.10 [4]彭光芒大众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管理2002.8:84-85 [5]汤书坤我国大学教育中的科技传播专业设计模式[J]教育与现代化1993.3.57.58

第二篇:农村初中语文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农村初中语文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创新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由于应试教育长期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因此受其束缚,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课堂教学满堂灌现象严重。在新课改的今天,在学习参观省优质课评比之后,作为农村语文教师感到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显得迫切,因此我们将联系农村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指引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语文素养,积极探索创新性课堂模式,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以此课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语文教育家王尚文《语感论》著作,关于言语形势与言语内容关系,在语文教育中,立足言语形势,语文教学目的通过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提供给学生积累、规范言语的范式,进而把握言语内容,了悟语言运用之妙,最终迁移内化于个体言语活动。按言语形式的学习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真正实现科学高效的语文教学。

2.研究新一轮课程改革关于现代学习方式、新型学习方法方面相关内容,探究这些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深入钻研《学校教育心理学》,关于现代认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的理论,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资助创新学习的方法。

3.研究课改关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改变过去被动的‘授—受式’为主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及《语文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探求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途径,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检索法。用于有关理论研究,选辑资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每一个方案的可行性。

2.行动研究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实验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实践检验其课堂教学效果。

3.评价和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辨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劣与可行性,去劣存优,去粗取精,进而总结出一套性质有效的可操作、可推广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4.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及时写成书面材料并经行总结反思,在杂志上,网上交流。

5.调查测试法。通过课堂检测来反馈这些语文课题教学模式在整个年级中教学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时间步骤

准备阶段:(2011年9月—11年10月)学习《语感论》和相关 理论性文章,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观摩研究省市优质课、公开课视频录像,阅读钻研先进省市的教改经验,撰写体会文章,交流学习心得,备课组组织分工,商量制定具体措施。

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3月)各年级教师根据具体方案和要求,运用创新性课堂模式于语文课堂教学,期间将开展4次听、说课活动和2次经验讨论。

验证阶段:(2012年4月—2012年7月)请学校领导和本片语文教师对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予以检验,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正,并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

总结阶段:(2012年8月)课题的总结汇报工作,包括论文的撰写和结题报告的完成。

五、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郭希锐

课题负责任人,制定研究方案,组织指导实施,分析实施情况,编撰研究资料,撰写课题报告。

陈照杰

课题组成员,具体实施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课题实施的方法、途径、模式。

王娇云

课题组成员,观测记录案例,跟踪收集学生听课情况反馈,撰写研究论文。

张桂明

课题组成员,观测记录案例,跟踪收集学生听课情况反馈,撰写研究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改变教师讲、学生记这种相对陈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究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师生双边良性互动,体现新课改教学要求的现代文阅读课,文言文阅读课以及作文教学等语文创新性课堂教法,形成语文教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运用语文教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能在课堂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理解,从中获取知识信息,培养自学能力,善于独立地有创造性地思考,并能举一反三,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让每个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使全体学生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三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措施创新及长效机制研究

【摘要】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是我国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我国建成法治政府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定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主题和方向。今后,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应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形成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为农村全面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关键词】农村 法制 教育 创新 长效机制

法制宣传教育是我国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1985年开始,我国已制定并实施了六个五年全民普法规划。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事关我国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都离不开法制的有力保障。在当前“六五”普法中,必须继续深入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在今后促进农村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普法工作措施和方法,努力构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我国“一五”到“六五”全民普及法律教育的实践表明,农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我国整个法制化建设进程就会加快,建成法治国家的目标就会圆满实现。

一、当前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阻碍因素

(一)思想认识因素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干部是关键。在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实践中,有些领导认为,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头等大事,是上级检查考核的硬任务、硬指标,而法制宣传教育是软任务,搞好搞坏无足轻重,对此项工作持轻视态度。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农村普及法律教育工作摆不上位,挂不上号,上级抓一抓就动一动,完全处于应付状态。

(二)从业结构因素

市场经济模式使农民单一务农的生产经营格局被打破,从业趋于多样化。当前,农村普及法律教育存在“四难”:一是人员难集中。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发生转变,常年有农民外出打工,无法集中进行普及法律教育。二是时间难安排。农忙时,农民早出晚归在田里忙耕种;农闲时,又要外出打工,很少有空闲时间坐下来学习,因而学习法律知识的时间难以保证。三是内容难理解。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还较低,对规范抽象的法律条文难以理解,学不懂、记不住,影响了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四是效果难体现。由于农村普及法律教育存在以上诸多原因,尽管各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农村的普法还是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三)传统文化因素

受传统法律文化影响,农村工作会遇到一些旧势力的阻碍和干扰。如在实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出现了少数村民凭借恶意贿选和找借口干扰选举的现象,暴露出部分村民不懂法律、起哄的问题,充分折射出当前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同时农民在年龄层次、文化层次上的差异以及政治身分、社会角色、从业岗位等方面的多样性,使农村社会成员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特征,普及法律教育的内容也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需求,需要根据不同的层次特征,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进而也给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增添了难度。

(四)农民法律信仰因素

农村实践中,一些农民不是不想学法,而是觉得学法没用;不是对学法没有兴趣,而是对法律没有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一些部门和少数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工作随意性很大;少数部门和干部依法行政自觉性不强,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问题客观存在;个别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执法犯法,以权谋私。还有极少数干部办事不民主、不公开、不公正,不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造成广大农民群众对法律信仰的缺失,挫伤了农民学法的热情和积极性,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的落实,并将最终波及到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经费因素

从农村“一五”普法到“六五”普法的过程中,一个普遍的事实是―大部分农村法制宣传宣传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很多地方政府没有把普及法律教育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乡镇的法制宣传教育费用靠领导的临时审批,造成经常性的工作由于没有经费而难以开展。

二、创新工作方法,构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一)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重要性认识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民主法制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广大农民法律水平和法律素养的提高,我们就不可能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目标。一个法制意识淡薄、秩序混乱、管理无法的农村,即使经济再发达、房屋再整齐,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笔者所在的西部农村地区为例――农民人口基数大、居住分散、受教育程度低,特别是法律素质不高、自我管理、教育、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要看到,做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能够对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农民群众平等友爱、和睦相处,全面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广大村级自治组织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使整个农村社会有章可循,稳定有序;有助于用法治保障和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从而为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良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氛围

在农村开展普及法律教育,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法氛围。一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调动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学法热情,变被动为主动。要把学法、用法与评比遵纪守法光荣户结合起来,与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农民充分感受到法律的权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增强其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二是要充分利用板报、挂图、标语、横幅、宣传资料等传统宣传手段的优势,通过张贴宣传画、撰写普法歌谣、法律知识问答、法律法规摘录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广大村民抬头见法,随时学法,心中有法;三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要加强对农村法制教育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普法舆论氛围。同时、应该发挥榜样的引领模范作用,在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发现、培养、树立一批典型,加大对各类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力度,发挥典型示范的重要作用。

(三)突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重点

一是突出重点对象。着重抓好乡镇干部、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法制宣传人员、人民调解员以及农村中小学校师生的学法用法。二是突出重点内容。在宣传内容上要紧密结合我们甘肃省已经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宣传贯彻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涉农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让广大农民了解掌握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知道惠从何来,惠在何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增强感恩奋进意识;宣传贯彻信访、投诉、调解、诉讼、治安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村民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促进社会和谐;宣传贯彻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领域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各级干部自觉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大局意识和法制意识,自觉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宣传贯彻民族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和农民自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宗教和顺意识,依法开展宗教事务,充分发挥宗教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和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宣传贯彻农村依法治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乡村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坚决查处损害农民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四)确定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目标

一是围绕维护稳定开展普及法律教育。农村法制宣传依法治理工作要以维护稳定为重点,为农民的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二是围绕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开展普及法律教育。要积极探索“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以“四民主(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四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 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围绕全民普法总目标开展工作。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系统性特点,要建立以地方党委领导、政府实施、各方参与、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法制宣传教育及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要以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综合协调,强化督促检查,形成工作合力,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提供坚强的保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五)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一是建立法律图书室。报刊、书籍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乡村都应该普及村级图书室,加大法律书籍的贮存数量,村民可以自学,用时也可以查找。从目前西北农村的现状看,有一些村还没有法律图书室,有图书室的村法律书籍也不多,这种状况应当改变。二是加大编写和发放法律书籍、送法(书)下乡的力度。一方面集中将普法教材、资料送到农民家中,这种形式应予专项活动结合起来,与部门的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编写法律手册,便于农民身临其境地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三是开展家庭学法活动。通过开展母子(女)同学法、父子(女)同学法、夫妻同学法、邻里之间同学法等活动,做到自行学法与共同学法相结合,家庭学法与社会学法相结合,推动农村普法教育全面发展。四是举办多种形式的法制文艺演出。由不同阶层人员组织法制文艺宣传队,以群众喜闻乐见、寓法于戏的形式,推动村民学法用法。

(六)抓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基层领导干部普及法律培训。坚持干部带头,树立榜样,领导干部掌握了基本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把老百姓的事办好。二是抓好村“两委”干部普及法律培训。村干部要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一定的法律知识。通过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基层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及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才能带领群众抓好民主法治建设。三是抓好农村法制宣传员和十户调解员的普及法律培训。法制宣传员在村里负责普法宣传工作,十户调解员在村里负责矛盾纠纷的调解,他们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四是抓好农村基层党员普及法律培训。保持党员先进性,就必须模范遵守法律。党员的法制教育培训,可以通过党员学习活动日或党支部会议,组织党员学习法律,这样才能接受面大,普及性强。五是抓好科技示范户和致富能手的普及法律培训,以带动广大农户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依法勤劳致富。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

2、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2012年3月14日。

3、甘肃省“六五”普法工作手册.中国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司法厅.甘肃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

第四篇: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

第三期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结业论文封面

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

所在学员班:3班

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名:张田青

暨南大学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

2012年

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

三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3班 张田青

[摘要]志愿服务,作为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一种行动过程,具有自愿性、无偿性、社会性的特性,志愿服务不仅能够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关爱和帮助,还能够使志愿者自身的灵魂和精神境界得到洗礼和升华;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充分动员和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社会,还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弥补政府能力与政府资源的不足。因此,在当代公共治理中,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有其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中遇到志愿者资源依然不足、流动率高,社会参与面不广,志愿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的限制,志愿者募集资金的困难,志愿组织的独立性不够强,相关法律与伦理规范缺失,志愿者的责任与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促进志愿服务特别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形成社会功能关键在于:做好宣传工作;规范队伍管理制度;丰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加强志愿服务资金的筹措与管理,争取各方力量支持;努力拓展志愿服务的队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志愿资源

[关键词]志愿服务;现状;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引言]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尚行动,是爱心、良知和奉献的一种展现。如今,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吸引凝聚和服务影响青年的重要手段和团的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在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弘扬人类真善美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发展困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机制,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需要。志愿服务工作的核心及价值..........................................................................4

1.1志愿服务的起源......................................................................................4 1.2 志愿服务的核心价值.............................................................................5 1.3 志愿服务的特征:...................................................................................5

1.3.1 自愿性..........................................................................................5 1.3.2 无偿性..........................................................................................5 1.3.3 社会性..........................................................................................5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的模式..............................................................................6

2.1 我国志愿服务的三种模式.....................................................................6 2.2 志愿服务的三种模式之间的比较.........................................................6 3 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7

3.1 志愿者资源依然不足、流动率高,社会参与面不广.........................8 3.2 志愿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的限制.........................................................9 3.3 志愿者募集资金的困难.........................................................................9 3.4 志愿组织的独立性不够强.....................................................................9 3.5 相关法律与伦理规范缺失,志愿者的责任与权益难以保障...........10 3.6 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10 4 志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1 4.1 做好宣传工作。...................................................................................11 4.2 规范队伍管理制度...............................................................................12

4.2.1 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服务的组织系统........................................12 4.2.2 完善激励机制............................................................................12 4.3 丰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形式...............................................................13 4.4 加强志愿服务资金的筹措与管理,争取各方力量支持...................13 4.5 努力拓展志愿服务的队伍...................................................................14 4.6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志愿资源...........................................14 5 结论........................................................................................................15 参考文献......................................................................................................15 志愿服务工作的核心及价值

1.1志愿服务的起源

志愿者(Volunteer)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志愿者制度的确立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主义抬头,但志愿者本身的存在则自古以来已经存在,古时候的赠医施药可被视为志愿者的雏型。西方志愿者起源的重要概念建基于罗马时代的博爱精神和基督教的宗教责任及救赎观念,透过义务工作表现出人性的爱及弘扬宗教的善性。而近年志愿者制度的确立,是为了弥补政府对社会支援的不足,结合政府、商界及民间的力量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服务。志愿者就是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

志愿服务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志愿服务是公民个人基于道义、信念、良知、爱心和责任,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他人、社区和社会提供的一种公益性服务。在国际社会,志愿服务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它最初起源于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人道主义的救助活动。在当今和平时代,志愿服务已经涵盖环境保护、扶弱助残、赈济贫困、救灾抢险、维护和平、社区建设和社会进步等诸多领域,成为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平台,成为公民重要的生活方式。

1.2 志愿服务的核心价值

志愿服务是公民社会的基石。志愿服务可以激发人类最高贵的情操,即追求全人类的和平、自由、机会、安全和正义。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的本质与特征就在于它的志愿性、无偿性与公益性。志愿服务的功能与核心价值就在于:一是传递爱心;二是奉献社会;三是激发人性光辉。志愿服务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工具。作为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一种行动过程,志愿服务不仅能够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关爱和帮助,还能够使志愿者自身的灵魂和精神境界得到洗礼和升华;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充分动员和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社会,还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弥补政府能力与政府资源的不足。因此,在当代公共治理中,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有其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3 志愿服务的特征: 1.3.1 自愿性

自愿性是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和首要原则。主要强调参加志愿服务的自觉性,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前提,只有自愿才能成为志愿只有自愿才能成为持久。

1.3.2 无偿性

无偿性是志愿服务的另一基本品质,强调服务的非盈利性和利他性。志愿者不计物质报酬,强调奉献精神,强调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力量。

1.3.3 社会性

志愿服务致力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志愿服务远远超越了道德限定的范畴,已延伸至了社会进步事业更多的空间角落。从性质上来看,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支持。所谓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的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行为。志愿服务在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人追求自身幸福与利他、社会团结、秩序、道德等方面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近年来的成功实践和有益探索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志愿服务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许多领域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的模式

2.1 我国志愿服务的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自下而上发起,自上而下推广”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社区层面的志愿服务及其发展。在我国很多社区,由于人口老龄化,社区居民在托老、带老人外出游玩、带老年人看病、老年人理发、设家庭病床、儿童入托、拆洗做卫生、提供换煤气罐等方面的需求较大,问题较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民间率先作出了回应。积极分子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为民服务志愿者小组,无偿为孤寡老人、病残和特殊困难户提供服务。

第二种模式是“自上而下发起并推广”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青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的发展。中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由共青团系统自上而下发起的,即使是早期深圳市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也是在团市委的发起与领导下推广的。从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团系统在发起和推广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不仅民间有了志愿服务的意识和行动,而且一些政府或半官方的人士也开始认识到志愿服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并直接发起和推动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发展。

第三种模式是“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一些草根组织如“北京市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2.2 志愿服务的三种模式之间的比较

总的来说,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模式大致包括以上三种类型。第一种模式是

群众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回应社区弱势群体的需求。它与中国传统的邻里互助文化相适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在民政部门的推动下,社区层面的志愿服务得以迅速推广。然而,从调查的情况看,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虽然民政部门能够通过健全的组织网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建立社区志愿者协会,但是,它的弊病在于这些自上而下成立的协会往往缺乏相应的独立性。一些地方的协会甚至与街道办事处或民政部门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于不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志愿服务,因此群众并没有被真正动员起来,其结果是群众的自愿性不足、公众参与不够,一些地方的志愿组织与志愿服务甚至只是有名无实。第二种模式是在一些具有创新意识与远见的团干部的推动下发起的,并通过共青团的组织网络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从一开始,青年志愿者协会就是在共青团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甚至可以说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团委的一个特殊部门。然而,由于团干部本身素质较高,年轻、有创意和干劲,因此,各地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志愿服务有声有色。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模式的志愿服务缺乏与被服务的弱势群体有效结合的交点。第一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都是通过政府部门的力量自上而下推广的,它与西方国家志愿者组织的建立和志愿服务的形式不同,具有较浓的中国特色。从现有的情况看,它的局限在于这种模式的志愿服务有时会偏离志愿服务的本意,成为具有一定非自愿性,甚至强制性的活动。因此,以上两种模式都遭到了一些不同意见者的批评。

第三种模式不仅是由群众自愿发起,而且是通过民间的力量扩展。这种模式与西方志愿服务的发展模式最为接近。它的优势在于,所建立的这些志愿者组织具有较强的自治性,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公众的参与热情较高。然而,从调查的情况看,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扩展的模式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这一方面与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前中国的文化、体制环境等因素有关。在没有政府推动的情况下,民间自发的模式很难在其他地区得到大规模的推广。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

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如参与机制不健全、社会参与面不广、人才流动过快、资金匮乏和不足、相关法律及伦理规范缺失、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等。

志愿服务,作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诞生的新兴事物,由于适应社会成员的需求而获得较快发展。然而,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以及人们观念意识差距的影响,在发展中也遇到种种困难、产生不少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志愿者资源依然不足、流动率高,社会参与面不广

随着多年来志愿理念的深入人心,志愿者的人数在不断增多。截止目前,中国青年志愿者社区的注册会员数已达612882人。但是由于志愿服务的岗位也在不断增多,志愿者仍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由于部分社会群体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理解偏差及对志愿者群体的误解,使得部分社会群体对志愿服务活动持有“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就致使一些典型的、集中的服务活动,由于志愿者人力资源的缺乏还没有做到将服务网络延伸至所有社区,也使得志愿服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难以避免的问题。

志愿服务事业在我国刚刚起步,面临人才缺乏与人才流动过快的双重困境。首先,我国公益领域普遍存在薪酬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发展空间狭小、社会保险缺失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优秀人才的进入,也难以留住优秀人才继续服务,导致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依据2010《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显示,88.5%的公益人员月薪酬集中在5000元以下,25.7%以上公益人才的工资在2000元左右,67%的志愿者反映工作强度非常大,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37.7%的人没有任何社会保险。其次,我国的志愿活动多以大型体育赛事和各种特定活动为多,如奥运会、亚运会、助残日、预防艾滋病日、学雷锋活动日、国际志愿者日等,这种短期化、运动化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延续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志愿服务人员的短视行为与心理。最后,在大多数志愿活动中,我们仍然发现,志愿者多数是由在校学生由共青团组织参加志愿活动,或退休人员居多,社会自主参与比例很小。专职志愿者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志愿人员职业精神的缺乏和专业能力的不足,从而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和质量。人员流动过快,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较为匮乏,人才队伍缺乏相对的稳定性,是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管理及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持久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3.2 志愿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的限制

由于志愿服务观念上的差异,使得服务领域的开发受到阻碍。国外的志愿服务已经从神圣化向日常化转变。神圣化是指专门从事特殊的、有崇高意义的服务;日常化是针对社会成员任何合理的利益需求开展服务,服务内容十分广泛,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我国许多志愿者,仍然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志愿服务就是专门针对老人、残疾人的服务,或者特殊者的服务,而不能将服务视野扩大到社会成员的全面需求。这样,严重局限了志愿服务领域的开发,使得很多可以由志愿者完成的领域无人问津,加重了政府机构的负担。甚至出现了“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状况,降低了服务效率。

3.3 志愿者募集资金的困难

我国国家财政有大批资金用于志愿服务,目前,东莞市已经把志愿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但是由于管理上的障碍,资金无法高效地用于很多小型、个人组织的志愿服务。

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多数志愿服务活动都是自发组织的,在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也大都来自于民间募捐所得或是志愿者个人。而仅仅依靠者两方面的力量筹集资金十分困难,耗时耗力,是难以保证资金的有效及时提供的。所以,如何实现资金筹集的及时、充足、有效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4 志愿组织的独立性不够强

许多志愿者组织是与共青团组织合成一体,团干部是志愿组织管理者,团员也是志愿者。这样的体制使志愿者的人数得以扩充,易于管理,也让团员团干得到很好地锻炼。但是,在某些实际的志愿工作中,服务活动难免流于形式,缺乏生命力。由社会人士独立组成的志愿团体,独自策划服务活动,逐渐成为社会的中间团体。然而,由于仍有传统计划经济及管理模式的影响,志愿服务也受到传统组织模式的制约,对“人治”的依赖程度较重。总而言之,我国目前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进步并积累了极为可贵的经验,但是,与社会成员的需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与外国青年志愿服务水平比较也有极大差距。

3.5 相关法律与伦理规范缺失,志愿者的责任与权益难以保障

经过不断努力,我国的志愿服务立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出台的专门规范志愿服务的立法均限于地方层面,仍有约75%的地区处于志愿服务立法的空白地带,全国至今没有一部统一的志愿服务法。在现有的立法中,多以原则性的规定为主,可操作性不强,而全国性立法则是倡导性的,相关规定不具体。由于多方主体的法律关系、权利义务、责任承担等问题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制度,从而导致志愿服务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法律规范不完善,法规效力等级较低,有关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等是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立法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首先,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不完备,导致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界定不清晰,职责权限难以明确和落实,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志愿行动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其次,相关伦理规范与行为守则的缺失,容易导致志愿者行为的失控和伦理道德的失范,容易引发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不必要的误解与冲突,容易导致相互间的不信任,从而影响志愿组织的公信力和志愿者的社会形象。因此,制定志愿服务法和志愿者伦理守则,约束和规范志愿者的行为,使志愿者在完善的法律保护和伦理规范下,充分发挥和实现志愿服务的功能与使命,是我国志愿服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3.6 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步相对较晚,制度化建设相对滞后,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在服务领域、人员招募、项目策划与推广、组织管理、组织发展等方面均存在着系统化、组织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持久化不足等缺陷与问题。如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不严格,导致临时性不在册的志愿者人数往往超过登记注册志愿者人数,造成情况的不掌握和资源的闲置或流失;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计划性和规范性;长期服务项目少,没有专业化的项目策划、运营与推广,导致服务项目缺乏恒久性和可持续性。我国志愿组织本身制度建设上的缺陷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使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制度上的保证,使志愿服务活动容易陷入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的境地,影响和制约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志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从调查中发现,现在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理念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倾向,在社会转型期,志愿服务本身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针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就今后一段时期如何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4.1 做好宣传工作。

诚然,青年志愿服务的目的不在于宣传,重要的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弘扬一种精神。但是,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其间的一些宣传工作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进行适当的宣传并保证力度到位,才能更好的将志愿服务活动为更多得社会群体知晓,并籍此呼吁更多的人积极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之中。同时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来进行青年志愿者的招募、登记、宣传、投诉、咨询、表彰等一系列的活动,来优化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并以此壮大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的力量,弥补志愿者资源不足的状况。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志愿服务的文化氛围还没有形成,社会认知度、公众参与度相对来说都比较低。据全国政协调查,目前我国各类志愿者人数仅占总人口的5%,这与发达国家的40—60%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据黑龙江省的一项调查,63%的人不太了解志愿服务,68%的人不知道如何参加志愿服务,甚至一些人对志愿服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或偏见。如有的人认为志愿者是“廉价劳动力”甚至“免费劳动力”;有的人认为志愿服务是“青年人的事情”;有的人认为志愿服务太“崇高”、太“神圣”,不是普通人的行为。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与持久发展。因此,从公民教育和舆论导向入手,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参与志愿服务的风尚和文化,引导和培养公民志愿服的热情和意识,培育公民志愿服务的精神和理念,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和社会基础,是促进我国志愿服务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4.2 规范队伍管理制度

要保证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持续深入健康发展,首先应建立健全符合实际并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通过修订相关章程,明确青年志愿者的定义、基本条件、权利、义务、注册程序、管理和培训、激励表彰等制度,实现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工作,使青年志愿服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时可结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和评优,激励志愿服务行为并保障志愿者权利,更好地发挥注册认证制度的积极作用。

4.2.1 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服务的组织系统

中国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应该从初创期的混合一体、层次不明、职责不清向系统分工、层次分明、职责清晰转变,要建立完善的、合理的志愿服务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转型的关键是从单层结构向三层结构转变,即:第一,策划咨询层由高素质的志愿服务专家和资深的志愿服务骨干组成。主要研究志愿服务发展趋势,提出志愿服务工作创新思路,策划重大志愿服务项目,评估志愿者服务效果。第二,管理协调层由志愿服务专业人员和骨干人员组成,主要安排服务项目,拓展服务领域,整合服务资源,处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矛盾。第三,实施操作层由广大热心的志愿人员组成,开展各种各样的服务活动。当然,三个层次的人员可以互相流动。同时,志愿服务还要形成自上而下形成网络。

4.2.2 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确保志愿服务具有活力的重要措施。要建立以社会激励为基础,并与组织激励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志愿者激励机制。可以探索运行普遍奖励与重点表彰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化表彰奖励机制。要对成绩突出者发给勋章以资纪念与鼓励,也为他们在晋级、晋职、晋薪等切实利益方面的落实疏通渠道,提供优惠。通过舆论媒介大力表彰他们的事和业绩。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些成功的激励机制,如青年者志愿者协会进行的杰出青年志愿者评选活动;上海社区志愿组织实施的时间储蓄制度等都值得推广。

4.3 丰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形式

目前,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普遍呈现单一化的特征。随着当代青年人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更喜欢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形式单

一、形式主义的活动形式已经不能适应他们的要求。志愿服务从招募之时就应该贯彻着一种自主、自愿的思想,根据实际,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形式,使之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作为青年人,也有义务将自身的奉献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把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拓宽到更为广泛的领域,将视野扩展到社会成员的全面需求。只有这样,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充分的发挥,同时才能使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在大力拓展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及服务领域的同时还要注意品牌活动的打造。活动的形式既要结合时代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来组织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脚踏实地地把活动做好做精。

4.4 加强志愿服务资金的筹措与管理,争取各方力量支持

志愿服务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根据国外开展志愿服务的经验,资金主要来自这样几个方面:政府拨款、企事业单位赞助、海内外企业和个人捐赠、志愿者捐款、通过创办实业等方式自筹。我国志愿服务经费应该由国家从财政预算中拨出。同时,志愿服务要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赞助,鼓励企业支持志愿服务。除利用国内资源外,还要着眼于海外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企业和个人。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筹集资金后,建立自愿服务专项基金,在得到有效监督和风险保障的前提下,通过经营投资渠道,推动基金增长。在资金的管理上,要着重建立资金监督机制,把好资金的进出关,同时增加透明度。

志愿服务活动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只有得到更广泛的社会支持,活动才能更好地展开。目前,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应该从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上争取社会认可,吸收社会上更多的人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予以重视,共同来关注和关心青年志愿群体。从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力量,为个社会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保障,以保护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也应该主动承担部分责任。政府在关于政策、法规、资金等方面都应该大力支持,帮助解决志愿者行动长期发展的瓶颈制约。这对于建立良好的社会风

气,形成较高的社会影响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当代中国,由于各种客观现实性原因,中国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依然存在种种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各项体制的愈加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志愿服务工作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4.5 努力拓展志愿服务的队伍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非正式支持,是一种基于初级群体和个人的资源,要面向社会,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推动。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还不够多,组织发展还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的踊跃支持。要创造志愿服务事业的良好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添加剂,它既从内部督促志愿者组织扩大自己的队伍,壮大实力,又从外部扩大支援者形象,加强志愿服务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社会媒体要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报道,让社会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有利时机,以各种方式广为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志愿者工作和典型事迹,弘扬倡导志愿精神。具体途径可以是:创办志愿服务杂志,或在各类报纸上开设志愿服务专栏,还可以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广场等等。

4.6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志愿资源

众所周知,互联网在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讯网络不发达,信息化程度较低,难以实现志愿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建立发达、方便、快捷、灵活、程序简洁的志愿服务信息库和信息管理平台是我国志愿服务走向网络化、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互联网,建立全国志愿者数据库,通过建立志愿者电子信息档案,详细收录每一位志愿者的性别、年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及所在单位等情况。志愿资源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志愿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志愿资源的科学调配,有利于避免志愿资源的重复利用或闲置,有利于志愿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同时可以实现志愿资源的网络化管理。通过专业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使人们能够便捷灵活地登陆和了解有关志愿组织及其相应服务的基本信息,及时获取有关志愿服务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志愿服务及其志愿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有助于志愿组织、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动,有助于科学

配置志愿资源,有助于保障和提升志愿服务的品质和效率。因此,建立志愿资源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志愿资源,实现志愿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将使我国志愿服务的管理得到长效可持续发展。结论

经查阅多方有关志愿服务研究的文献、收集各地志愿服务进展的报道以及亲身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志愿服务正在大力开展,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就,但是,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志愿者资源依然不足、流动率高,志愿者募集资金的困难,相关法律与伦理规范缺失,志愿者的责任与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较为突出。促进志愿服务特别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形成社会功能还需社会各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祝小迁,窦贤琨,2011

2、关于建立长效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的几点建议,胡娜,2011

3、关于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几点思考,朱恒顺

4、志愿服务的内涵、功能及模式简评,王士恒,2011

5、志愿服务的模式与思考,舟渡,周慧敏,2009 6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对策研究,何艳,2011

7、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探析,王辉,2011

8、论志愿服务发展——基于和谐社会视阈,曾武成,2009

9、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及其形成,廖恳

10、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党秀云,2011

11、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李维意,郭广伟,2011

12、建设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小勇,范璐,谷晓红,吴思渊,屈欢欢,2011

13、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邓国胜,2009

第五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探索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模式创新是实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原有教学模式和高校现代教学模式的特征作简要比较,讨论了建立现代教学模式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在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依景激情,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的“ 黑板 ” 教学的辩证统一。同时从教学阶段、教师行为、教学策略和适用范围及其预期效果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从而对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作出积极思考。【关键词】: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的尝试性界定与当代国内外教学模式举隅

(一)教学模式的尝试性界定

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形成的一套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国内较为有影响的是张武升《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中的定义: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理论以简约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另外还有戚建庄、王北生主编《教学艺术新论》中的定义: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用于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再现和调节教学功能的教育策略体系。它由教育哲学主题、功能目标、结构程序及操作要领等部分构成。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是乔以斯(B.Joyce)的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供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 因此,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有意识地将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策略组合起来综合运用,以达到特定教学效果的行为模式。

(二)当代国内外教学模式举隅

从理论流派上看,国际范围内较为有影响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1.美国学者布卢姆和卡罗尔的掌握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采取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班级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个别帮助和所需额外的学习时间。对学习目标进行结构性分类,强调掌握学习的循序渐进,以新的教学模式需要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来实施,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实现现代创新教学的关键。其主要特征是形成性测验对学生开展评估,及时提供反馈和矫正。

2.美国学者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把他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运用于教学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强调转变教师角色,创设接受性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有意义学习行为模式的形成。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是需要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此外教师只是促进者,只做非指导性应答。

3.前苏联学者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注重构建真诚合作、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顾问、指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3.美国学者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美国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ner)提出来的发现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某些材料,去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以乐观主义的态度相信任何人都是可教之才,认为学生应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强调发现过程,激励内部动机,注意及时反馈。

4.德国学者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强调从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的标准来选择典型的事例和关键问题,通过讲授和探讨,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 1.教育方式的转变

当前的教育改革正由封闭型教育转向为开放型教育,继承型教育转向为创新型教育,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整齐划一的教育转向为个性化教育。在此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强调多元化、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的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之主流。在这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思想。教学思想的更新是教学模式创新的灵魂。教学模式创新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不能夸大模式的适应性;要注意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同时,当前终身教育和通才教育思潮蓬勃兴起,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不断崛起 ,迫切要求新时期的教师具备一种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汲取新知的能力,才能立足讲坛,培养出大量的创新人才。

2.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新教育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学生是创新教育实施的主体。然而,现在的许多课堂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老师讲课方式墨守陈规,老师一直教,学生一直学,不管接受的效果如何。这种以教师“灌输式教学”和学生“接受式学习”为突出特点的我国传统课堂,其教学模式始终制约和束缚着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着我国创新教育的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真正而有效的措施。国内外教育家都在不断尝试、探索和实践适合自己的创新教育模式:即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创新化、课堂教学气氛生活化、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化,使得学生学习的潜能和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激发和全面发展起来。

一个教师,若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就必须搞科研,苦练内功,掌握教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和知识。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依照一成不变的教材,一般化地完成教学任务,而要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途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处于学科的前沿。

大学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分支 ,在教学改革中,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相一致,是本科教学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系统化措施。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1.建立课程设计的教学平台

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具,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地软硬件环境。过去,学生课程设计的多数课题为软件设计型 ,在本机上实现算法设计、分析误差、校正 „„,很少有一个实际的系统去测试;受现有实验设备或科研设备的局限,少数硬件课题只能在现有设备上做设计好的实验,很难让学生真正参与、改变它。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课程设计教学中仍无法得到真正地解决。现在随着科技 的发展,大型科技教学设备相继出来,为学生进行反复性、实践性、参与性的课程设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比如现在实验室有很便利性的大型实验设备供同学们使用,这就增加了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权威性。同时,这种软硬件教学平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逐步地完成由学习者到实践者的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创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就是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即: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方式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资源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的特征是基于实验教学过程和能力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人才的个性化和发展目标的多元化等因素。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的机会不是很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实践,参与其中,这样获得知识的方式更加自由化,学生记忆的时间也会加长,不会出现知识到耳边这边进那边出的情况。学生获得知识及记忆知识过程中会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目的性。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供了这种探究的、自主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环境。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选择或提出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组织实验仪器等观察现象、分析数据、获得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的训练是多方面的: 比如要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这一过程增强了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要选择仪器和方法。这一过程就必须经过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要对安装调试、实验和操作,这一过程训练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辩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现象、排除实验故障、处理实验数据,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激发灵感、提高综合素质具有特殊作用。

3.教学组织形式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调整

适合创新教育要求的现代教学模式,应当是整合以往教学模式的优点,弘扬创新精神,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一方面,现代化的课堂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要自主性学习,教师成为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具有更大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更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从“封闭的束缚态”转变为“开放的自由态”,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或者“满屏灌”由于课堂纪律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很受拘束,课堂气氛缺乏活力,学生不能自由大胆地、随时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与见解。这样的课堂无疑将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学校实际培养出大量的在教师和家长看来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和“乖孩子”。

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方面,教师是绝对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学生畏惧教师,害怕在教师面前犯错误,很难实现平等和友好。至于培养目标,我国的教育是将学生都当成科学家来培养,层层选拔式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绝大多数学生无疑都成了 “陪读者”、“失败者”或称“牺牲品”。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学校没有受到良好的通识教育,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表现出社会生存技能缺乏和素质能力偏低,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但是这并不等于对传统课堂的全盘否定。统课堂也有自己的优势。

4.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善于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应该有自己的继承性。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都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使有些方面发生了变革,,也并不是对传统的完全否定,而是表现为批判的继承和更高层次的综合等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包括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关系与角色扮演及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方法对我国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在借鉴别国经验时,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权衡。借鉴国外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一方面要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柏”的态度和做法,因地制宜的进行具体分析,确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种生搬硬套,将他国教学经验囫固吞枣地直接应用于我国课堂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三、教学模式创新案例及启示

例如在英语课堂上,很多老师采用“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一个unit中的关键词(key words)和语法要点(grammar focus)老师不再一一讲解,只把重要用法简单介绍一下,之后给15分钟时间准备,分组鼓励学生把所有key words一一串起来,语法要点要运用到其中,组成一个小文章,题材范式不限,只要学生敢于说出来,敢于想象,发散思维,用口语表达出来,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用这样方法记忆单词会更深刻,容易些。相比较,老师整堂灌的效果就不太理想,学生只是简单的记忆或者说是超短时记忆,离开了黑板马上就会忘记。“小组互动竞争型”的英语教学模式的优点很多:

(一)课堂气氛更活跃有趣 虽然在竞争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有压力和紧张感,但这种气氛同样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积极刺激,每个人都想赢得比赛,每个组都在抓紧时间、争分夺秒的思考讨论正确答案,使得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不仅仅是做老师讲课的听众,更像是课堂上的主人,而他们也都很享受这种通过竞争主动学习的方式,这样就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脱离了老师为主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会发生很多有趣的场景,如像学生偶尔在讨论的过程中联想到的笑话和结束后学生之间轻松地聊天,还有惩罚环节学生的表演,都让英语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而这些恰恰也从某种程度上很好地缓解了学生的尴尬紧张情绪。

(二)更高效地学习和记忆知识

很多学生都认为运用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记住所学单词和语法知识。因为在竞争的过程中,常常会反复出现某个知识点;也因为竞争比赛的这种形式使得学生在较有压力的情况下记忆知识,会更有效果。据调查报告显示,百分之九十二点三的学生都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有效快速的复习旧知识或学习新知识。而且往往比老师直接教或者是自己独立思考有更深的印象,因而记忆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因为竞争是一种激发人胜负欲和表现欲的形式,且实践证明竞争的紧张压力和结果的影响会让学生对英语课堂变得更重视。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他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检验自己,增加信心,是对学习效果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对于因为对输赢的在意和不想因

为自己而影响全组成绩的意识会让他们比一般情况下更积极应对挑战,而且在竞争进行的各个阶段精神都高度集中,哪怕是老师在讲解规则和说明复习内容的时 候也不例外。所以整节课都能感受到学生们非常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积极学习的态度。

四、结束语

创新教育背景下需要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现代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能够获取课内外的知识,还可以获得高度求知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会分析批判地学习,学会发现问题、捕捉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师生努力,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并不断丰富、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那么我们所期待的培养具有“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应变能力,富于创新的人才将会越来越多,也为以后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更多经典素材。

参考文献:

[1] 韦宝平.创新教育视角下的研究型教学 [J].江苏高教,2003,(4): 85125.[3] 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6): 38-4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 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9] 王义堂,田保军.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10] 杨启亮.方法: 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J].教学探索,2003(1).[11 ] 李岚清副总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4):123.[12 ] 张一云,曾远文,林理彬.开设“学术研究”课的认识与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4):38240.[13 ] 王凤仙.谈 《自动控制原理》 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8).[14] 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5] [美]理查德·I.阿兰兹.学会教学(第六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 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下载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创新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创新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科普惠农长效机制

    建立科普惠农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科普工作深入开展万州区科协 易六三 谢文彬 2006年以来,在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春风的吹拂下,万州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

    农村土地管理创新研究

    农村土地管理创新研究 【摘 要】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而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主要突破口。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的逐步建立,农村的土地管理制度面......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大全]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抚宁县茶棚学区后白塔小学 冯春华 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核心工程。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改变课堂教学环境和课堂教学模式是......

    论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最终定稿)

    论述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快......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郭占华 摘要: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环境背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深刻的改革和创新。本......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研究[最终定稿]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研究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吕竑海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对先进文化的代表性、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迫切......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研究加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对于增强党员宗旨意识,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

    新形势下农村中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

    润物细无声 ——新形势下农村中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