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3:2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

第一篇:如何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

薪酬制度设计对于处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中国国有企业,既面对日趋激烈的 全球化竞争,又受到一些传统薪酬管理观念和制度的束缚。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 委员会会长苏海南的课题报告,从深化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改革思路和对策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本刊选取了该报告涉及解决薪酬制度建设微观层面普遍存在的企业薪酬制度建设基础薄弱和薪酬制度设计不科学问题的部分内容以飱读者。企业薪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思路

当前我国企业薪酬分配微观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不少企业薪酬制度改革仍欠缺先进理念指导,半数以上的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缺乏企业战略的引导,大多数企业缺乏良好的薪酬制度建设基础,多数企业薪酬制度设计不够科学,企业内部分配关系不顺等等。

我们认为,微观层面深化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指引,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构建平台为基础,以科学设计薪酬制度为中心,以绩效管理制度为依托,以其他相关改革为配套,全面构建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科学的现代企业薪酬制度。(见图0-1)

图0-1:微观层面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思路

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指引是指全面更新传统企业管理观念,树立包括战略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财务管理、现代生产管理、现代营销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借鉴现代管理工具和手段,变革传统工资管理制度,构建现代企业薪酬 管理制度。

以企业战略为导向构建企业薪酬制度,其实质是一项战略性薪酬决策的过程。即着眼企业全局,系统分析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及原因,评估影响薪酬管理的有关环境和条件,就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加强企业薪酬管理的总体方向、基本路径和步骤做出系统决策。为企业薪酬制度设计及管理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以构建平台为基础,是指全面构建适合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生存土壤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包括重构业务管理流程、科学设置组织机构和岗位、正确建立职位体系、合理安排人员编制、规范进行岗位职责和岗位规范的分析、正确建立员工能力素质结构模型、科学开展岗位评价和划分岗位等级及岗位价值度的排序,以为现代 企业薪酬制度的构建和有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以科学设计薪酬制度为中心,是指改变薪酬设计的基本方式,使薪酬制度不仅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平台之上,而且建立在职工民主审议薪酬制度的基础上,将职工民主审议薪酬制度作为必经程序,以期实现薪酬制度的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公平性,这也是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最基本要求。

以绩效管理制度为依托,是指变革传统工资制度刚性化、固化的特征,实现现代薪酬制度柔性化的特征;使现代薪酬制度与现代绩效管理紧密链接,有效体现适用过程中的灵活性、激励作用的显著性和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支撑性,有力地克服传统工资制度的弊端。以其他相关改革为配套,是指实施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必须配套改革企业人事用工等项制度,进一步培育新的企业文化,通过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机制,来有效实现收入能增能减,进一步理顺薪酬关系;同时,通过新的企业文化构建来促进增强新制度的执行力,确保 薪酬制度改革成果的落实。通过以上措施,促进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对策

对策一:搭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一般而言,优化或新设组织机构,定岗定编定员,岗位价值评估等三个方面是重点环节,应下功夫抓好,从而为薪酬制度建设奠定基础。1.优化或新设组织机构

第一,做好组织体系诊断工作。从企业发展战略层面来寻找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组织体系在哪些环节、层面对实施战略支持不力、对市场反应不灵敏,切勿就问题论问题,忽略了妨碍核心战略实施的重大问题,找不到症结所在。第二,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清除多余流程,合并功能相近、相同流程,分拆功能过多流程,调整错位流程,新设应设缺项流程,从而明确各流程的输入、输出端,主要节点以及流程的相互对接关系。实践中,优化流程一般可采取先粗做再细做的方式,即先大体梳理、调整改进核心业务、管理流程,为调整组织机构初步打好基础,加快基础平台建设和进展;今后 再细致优化非核心流程以及部门、岗位层级流程。第三,选择确定企业组织管理模式。选择确认适合本企业的组织模式并明确其内部基本结构。组织模式主要包括: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母子公司制、矩阵制等。目前就大多数企业而言,仍适宜选择直线职能制;业务多元化的大公司应选择事业部制;集团公司或下属单位多、产权改革力度大的企业应选择母子公司制;少数业务多且实行项目管理的企业可选择矩阵制。此外要明确组织模式内部基本结构,一般而言,各类企业都应将下属单位按不同性质梳理明确为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和其他系统,明确各系统内部构成;明确企业本部或集团总部与下属单位的关系。第四,合理设置单位部门并界定其责权。正确设置或调整生产系统各单位、管理系统各部门,理清各单位、部门的位置及其职责权限边界。要依据核心流程和非核心流程,分别明确各生产单位、管理部门的重要性程度,理清其在本系统中的位置,明确其各自客户关系,并进而明确其基本职能、主要职责权限及其相互边界。对企业的第三产业或辅业单位,通过分离、外包或压缩精干等措施加以理顺。

第五,编制组织机构图和部门工作说明书及其相关文件。一是拟订组织机构优化总体方案,明确优化目标和指导思想及原则,明确优化的基本内容、步骤,编制组织机构新图;二是编制部门(单位)工作说明书,明确其基本职能、职责、权限、内设机构,部门(单位)主流程及子流程,部门(单位)关键绩效指标,部门(单位)之间关系等;三是制定下发相关 优化或改革组织机构文件,落实组织机构优化工作。

通过以上五方面工作,实现优化组织机构目标,为后续基础平台建设工作提供框架基础,为薪酬制度建设创造前提条件。2.定岗定编定员

在薪酬制度改革中做好定岗定编定员工作,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数量和结构情况(见图0-2),以业务、管理流程和组织机构优化与职位分析、建立职位体系充分必要条件。在改革时间充裕情况下,可与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结合进行。在时间不充裕时,遵循以下两种思路并采取多种相关测定方法进行。

第一,由总量到个量的“三定”思路。即先测定人员编制总量,再逐级分解到企业内各单位、各部门,一般采取业务数据分析法,行业比例参考法,劳动效率定编法,专家评估法等测定方法。其定岗定编定员的一般流程如下(见图0-3):

第二,由个量到总量的“三定”思路。即先测定企业内各单位、部门的人员编制,再汇总形成本企业的人员编制总量,由下而上完成定岗定编定员工作,一般采取劳动效率定编法,标杆企业对照法,专家评估法等测定方法。其定岗定编定员的一般流程如下(见图0-4):

3.岗位评价

岗位评价方法主要有职位分级法、职位分类法、要素计分法、因素比较法等。其中使用较普遍的是要素计分法,国外著名的要素计分法有“IPE”国际职位评价法、Hay式职位评价方案、翰威特弹性点值法等。在国内,大多数企业选择要素计分法,但大都结合实际自行设计具体方案。

从大多数企业的实践情况看,做好岗位评价工作,需要强调遵循一个原则,抓好两个环节。第一,强调遵循战略导向的原则。薪酬制度改革要“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岗位评价当然也要强调遵循战略导向的原则,从有利于促进企业战略实施,有利于突出核心流程和关键重要岗位的角度来选择评价要素,确定评价分值,安排评价关系。比如营销类企业,就应服从营销战略,将评价的着眼点放在各岗位对营销扩大占有市场等方面所起作用的大小上;又如研发类企业,应将评价的着眼点放在各岗位对整个研发流程所起作用的大小上。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岗位整个评价流程之中,确保岗位评价服从企业战略的要求。

第二,抓好岗位评价表设计这一环节,关键是把握好针对性和兼顾性关系。所谓针对性,就是评价要素的选择、评价标准的确定要切合本企业的实际,能保证评价服从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导向。就各类大中型企业而言,由于岗位类别多,一般都需区分管理类岗位、专业技术类岗位和生产操作类岗位,分别设计岗位评价表;同时,每张表应有反映本类岗位工作性质 等特点的评价要素;在多个要素中,那些体现战略、反映特点的要素所占权重应大,评价等级相对要多,评价分数安排要高。所谓兼顾性,就是要使重点评价要素与一般评价要素及其评价标准有机结合,重轻相宜;尤其要处理好三张岗位评价表的衔接关系,使三类岗位评价结果能客观反映其差别。实际工作中,把握好针对性和兼顾性,一是要正确选择岗位评价要 素,根据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著以及实践经验,一般将评价要素分为通用要素、共用要素、专用要素三类。其中通用要素体现兼顾性,企业内部各类岗位评价均可使用;专用要素体现针对性,只为某些岗位评价使用;共用要素兼有两性,供某类岗位评价使用(见表0-1)。据此对不同类型岗位选择好部分相同的通用要素,部分不同的共用要素以及专用要素,以准确反映不同类岗位的特点。二是要安排好评价标准,按照战略导向原则突出重要要素,加大其权重,合理确定其评价等级和评价分值;同时安排好其他要素的评价标准。三是要衔接好几张岗位评价表的关系。一种方法是根据职位体系对管理类岗位、专业技术类岗位以及生产操作类岗位职级的安排,选择某类岗位的代表性职位与其他类岗位的对接点,作为衔接不同岗位评价表的依据。另一种方法是采取专家评估法,评价或测算各类岗位之间的量化比较 关系,将几张岗位评价表衔接起来。四是要选择好评价的岗位。各类大中型企业由于岗位类别、层级、数量都多,不可能逐一进行评价,因而可选择其中标杆性岗位或代表性岗位进行评价。标杆性岗位是指处于各层级、各类别岗位交接点上的具有代表性的岗位,通过对这些关节点岗位的评价,即可判断包括各关节点之间岗位的所有岗位的位置;通过评价此代表性岗位,即可类推被代表岗位价值度,如管理执行岗位,选人力资源管理员、财务管理员岗位进行评价,即可代表绩效管理员等岗位。

第三,抓好岗位评价组织实施这一环节,主要是处理好专业性与群众性的关系。一是要组织好岗位评价小组,参与人员要具有代表性,且为人公道正派,掌握岗位评估的有关知识,能出以公心公正进行岗位评价。二是评价前先要了解评价的岗位。一方面安排了解某类岗位的人员参与评价,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岗位说明书甚至实地查看岗位等方式了解被评价的岗位。三是可采取自评、试评再进行实评的工作程序。即先可组织企业内各单位、部门采取对比法自评本单位、部门内岗位;其后由企业岗位评价小组先选择若干纳入评价的岗位试评,分析评价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达不到的可对岗位评价表作适当修订调整;最后再全面展开岗位评价。实评结果出来后,与自评结果对比,反差大的要找出原因并修正。划岗归级可采取等差 分级法、等比分级法、分值法和划段归级法等,正确确定各类岗位的价值度。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尤其要做好以上几点,以保证评价结果为大多数员工认可接受。其他企业可参照以上要求实施岗位评价。对策二:科学设计薪酬制度,发挥最佳激励功能科学设计企业薪酬制度,是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必须切实抓紧抓好几个重点环节。1.选择与设计薪酬模式

选择与设计薪酬模式,事关薪酬制度设计方向,因而是首选的重点环节之一。在此阶段,主要应做好两方面工作,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方面工作是调研分析诊断影响本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主客观环境。一是行业及区域市场调研。对企业所在行业及企业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把握,包括国家的行业政策、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行业就业情况、行业薪酬水平以及行业内相关企业经济发展、薪酬水平及薪酬结构等。二是企业内部资料调研。通过查阅企业内部资料,对企业的产品状况、经营规 模、经济效益、组织体系、人员结构、员工素质、薪资及相关政策、薪资水平及结构等进行深入了解。三是个别访谈。这里包括对企业高层、中层和一般员工进行一定量的访谈,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方法、企业当前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以及企业各层级员工对薪酬制度改革的需求等情况。四是问卷调查。调查面以涵盖企业20%左右的员工为宜,包括高层、中层和一般员工,以了解到更多真实情况和想法,同时,便于进行 汇总量化分析。五是资料整理与分析。通过上述四项工作了解了企业方方面面的情况,就需要对了解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对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企业的行业地位和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薪酬制度改革定位进行全面分析并得出初步结论。

第二方面工作是根据调研分析诊断情况选择和设计薪酬模式。企业在设计和选择薪酬模式时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一是注意与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相匹配;二是注意与企业经营战略相匹配;三是注意与企业所处不同发展阶段相匹配。综上,选择和设计薪酬模式是构建起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第一步,它不仅成为贯彻落实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工具,而且为企业设计出符合自身要求的薪酬体系明确了目标,勾画出了基本轮廓和框架。2.设计基本薪酬制度

基本薪酬制度模式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基于岗位的薪酬制度、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基于能力的薪酬制度、基于市场的薪酬制度等四种类型。一般而言,多数企业常常倾向于采用以岗位评价为基础的岗位薪酬制度作为基本薪酬制度的主要范式。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在推进企业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过程中所倡导的主导薪酬制度也仍然是岗位工资制度。因此,我们阐述 基本薪酬制度的设计步骤也仍然围绕着岗位工资制来展开。设计以岗位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薪酬制度的基本步骤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安排薪酬结构。设计薪酬制度首先要对构成薪酬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比例关系做出安排,即薪酬结构安排。一般要安排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的比例关系,或者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等薪酬单元的比例。用企业工资总额乘以各薪酬单元的比例系数,即得到各该部分工资的核算总额。规定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的具体比例系数,用核算出来的工资额乘以各比例系数,即得到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的核算总额。另一种办法可按岗位层级不同安排不同的比例系数。如将岗位按层级划分为高层、中层、骨干层、执行层,分别安排不同的比例系数。第二,绘制岗位价值排序表。安排好岗位工资结构以后,就要开始设计构成工 资各组成部分的标准和水平。在设计标准 时,需要对各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比较,以确保各岗位工资标准安排的内部公平性。为此绘制岗位价值排序表就成了必经 环节,因为它是决定企业内各岗位具体薪 酬水平的基础和依据。设计岗位价值排序 表是岗位价值评估结果的直接应用,常表 现为企业薪点表或者岗位价值系数表。第三,确定企业的薪酬标准。薪点表 和岗位价值系数表主要考虑企业内各岗位 薪酬的内在公平性,除此之外科学设计薪 酬制度还需要考虑企业内各岗位薪酬的外 在公平性,即应通过薪酬调查,合理确定 企业内各岗位的薪酬标准。典型的薪酬标 准设计一般包括:外部薪酬水平调查;拟 定薪点值或基准岗位薪酬标准;根据外部比较和内部分析修订薪酬标准方案。一是外部薪酬水平调查。可分别选择以下三种方法:一是由企业自身对相关地区、行业、企业相关职位的薪酬水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并撰写薪酬调查报告;二是聘请社会专业机构开展薪酬调查;三是向有关机构购买相关薪酬报告。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得到的薪酬报告,在使用时都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数据的分析,特别要分析相关岗位的职责界定是否与本企业相符,数据来源是否真实可靠,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企业薪酬时加以采用。

二是拟定薪点值或基准岗位薪酬标准。若企业岗位价值排序表是薪点表,即用已确定的基本工资总额除以全部薪点之和,即可求出拟定薪点值;若是岗位价值系数表即用已确定的基本工资总额除以岗位价值系数总和,即可确定基准岗位薪酬标准。三是根据外部比较和内部分析修订薪酬标准方案。根据企业薪酬欲实现的外部竞争力,以薪酬调查所获得的外部可比性职位薪酬的信息参考结合本企业的付薪能力,修订薪酬标准方案。薪酬外部竞争力主要针对本企业关键和核心岗位人员。上市公司或其他公司制企业、外资企业以及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常常基于吸引人才的需要实施这一步骤,国有企业大多未在设计薪酬制度时认真实施此步骤。主要原因是担心内部差距拉大难以被员工所接受。实施比较的常用方法是绘制本企业薪酬与外部市场薪资水平比较图以直观分析表体现薪酬外部竞争力。(见图0-5)此图为某企业实例。从该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所分析的企业除外贸经理薪酬标准接近市场75分位水平外;项目经理和区域销售经理薪酬标准与市场50分位值相当;其他岗位的薪酬标准都低于市场50分位水平,财务经理与销售总监表现尤为明显。所以说,该企业的这些岗位薪酬标准不具有外部竞争力;如果该企业具有一定的薪酬负担能力的话,可考虑适当提高这部分岗位的薪酬标准。第四,薪酬测算。首先,要按照方案规定的条件将适用基本薪酬制度的员工套入相关薪酬等级,确定员工的薪酬标准。这项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此对套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要进行分类处理,必要的时候要对套级条件进行一些修改和补充。其次,要观察新旧薪酬制度条件下员工薪酬标准水平的变化情况。员工套入相应薪酬等级后,其新的薪酬标准与员工原 来的薪酬标准相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资多的是不是改革设计所预期的关键、重要岗位人员?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如何,增加或减少的人数及所占员工总数比例如何?其原因是什么?再次,修订调整有关标准或套级条件,或者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分析评估新旧薪酬制度下员工薪酬水平的变化情况,重点是三个,一是增资对象及其增资幅度是否符合改革设计的目标?二是观察员工前后薪酬比较出现的减资面;三是是否明显超出或未达到薪酬改革所安排的薪酬总量。如果以上三个重点都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该增资者未增或少增,减资 人数比例较大,或明显超出计划安排的薪酬总量时,一般需要重新修订薪酬标准和套级办法。如果只是出现部分人减资,则视情况而定。如果减资面较大,可以采取修改套级标准或微调薪酬标准的措施;如果减资面较小,一般采取针对性解决办法。由于薪酬的刚性特征,薪酬改革一般不会导致员工薪酬下降,通常采取投入改革增量根据需要拉开差距,而不对存量做 出调整。另外,在薪酬改革过程中,简化工资项目是通常的事,特别是国有企业搞改革,总是倾向于合并或取消一些工资项目。不容否认,它确实具有积极意义。

不过在简化工资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处理好新老职工的待遇平衡问题。基于对员工以往为企业所作贡献应予认可的需要,一些企业可以保留工龄工资单元,特别是国有企业,如老职工较多,在对待工龄工资问题上更需要倍加注意。

第五,薪酬方案的实施与完善。在这个环节要完成以下任务: 一是薪酬方案一旦成型就要立即实施。因为时间一长,方案中涉及的薪资数据已经发生了变化,市场价格也已经进行了调整,那么方案的数据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否则会使员工对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产生怀疑。

二是及时地做好员工的沟通和必要的宣传与培训。从本质上讲,薪酬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与员工需求之间进行平衡的结果。公平是必要的,但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因此实施者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通过沟通向员工阐明薪酬设计的依据,以尽可能地消除误解,让尽可能多的员工感到满意。

三是在保证薪酬方案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还应该随着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薪酬水平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在确定薪酬调整比例时,要对总体薪酬水平做出准确的预算。

第二篇:如何建立薪酬制度

如何制定工资方案?

“关于薪酬这一主题,虽然我们讲得很多,但是我发现,每讲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今天我也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一种学习的心情来与大家交流,我相信从广州人力资源的管理者身上,从你们的发言和提问中,我们将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方法。”这是深圳行天企业管理策划有限公司曹子祥博士在JOB168HR经理人俱乐部第13期活动上的讲话,他热情洋溢的开场白简洁而明快,顿时,拉近了同与会者之间的距离。

薪酬要合理制定

关于薪酬的话题是随着一个具体的案例而展开。

案例:制样师杨军在深圳市某运动鞋企业工作五年了,月工资固定3500元,他技术水平高,工作努力,深得领导重用,考虑到领导对自己不错,几次5000的月薪的跳槽机会都放弃了,最近得知,另外一个新来的同事的工资竟然有5800元,杨军呆不下去了,马上找公司领导递交了辞职报告书,杨军很快在另外一家运动鞋企业找到了工作,月薪6000元,还有月奖,年终奖。杨军走后,又有一批骨干员工辞职,其中几个人到了杨军的企业。

那么,大家从这个案例中看出这个企业在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的?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代表甲:

我们讨论后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薪资结构不合理。一般公司中同样的级别肯定有一个薪资的重叠度,员工级的重叠不高于6个,中层管理人员,主管级、经理级差距可以拉大,但是重叠的档次不能够太多,一般控制在3、4个已经是很夸张了,而上面这个公司,5800——3500最低起码有5等以上,我想这是导致员工离职的直接原因。另外在杨军走后两个月内,又有一批骨干员工辞职,这说明公司没有及时处理这个问题。

曹子祥:

好,这个是从薪资的带宽角度来谈的。其实可以不从这个角度来谈,可以更加有力度一点,对不对?下面谁愿意再补充一点? 代表乙:

公司结构上面,这个3500和5800,它是直接导致离职的原因。为什么这个员工3500制定了一个标准,新来的却是5800,为什么他高过我,难道是他的技术水平非常好?所以制定工资应该有个标准。

曹子祥:

我们在说这个3500和5800合理和不合理的时候,可能应该做一些假设。杨军拿3500,因为他所在的这个岗位和任职资格就值3500,而另外一个岗位就值5800,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岗位,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公司的沟通有问题,没给大家讲清楚,什么情况下你该拿3500,什么情况下你该拿5800。就是说我们制定一个制度和标准,不是放到抽屉里面,关起门来执行的,我们要想得到员工的认可,获得好的收益,达到管理的效果,一定要让我们的员工了解,其次是认同。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杨军的水平确实很高,值5800,但是没有拿到5800,而新来的却拿到了5800,所以杨军心理不服,凭什么嘛,好,既然我这么能干,却只给到我3500,另一位却能拿到5800,算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子不干了。

这就是薪酬不公平,我们中国人最怕不公平。为啥在改革开放以前,大家都很穷还没事,大家的心态都还好,因为大家都很穷,你没钱我也没钱,我没房你也没房。现在企业里矛盾很多就是因为不公平。那么,现在谁愿意再谈一下这个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代表丙:

我个人觉得,一个企业的薪酬不仅要有短期的激励也要注重长期的激励。杨军一听说新进来的同事的工资比自己高2000多,这个时候心理就不平衡了,这说明杨军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工资,而工资是属于短期激励,这就说明公司没有长期激励,或者说有但是没有什么吸引力。

曹子祥:

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这位代表的这种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他能够透过现象判断问题。杨军把工资看得那么重,这说明工资是他收入的主要部分,这个公司可能没有股票,没有分红,要是有的话,也可能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要么是压根对这个公司就没信心,或者对老板没信心,你给我股票干嘛,根本就是骗我的,是不是?

代表丁:

我发现有很多公司都有一个通病:重招聘,轻内部培养。很多企业招聘的时候打的工资比较高,这样它招聘的机率比较大,在目前来说,分红和股份都还比较少,工资还是占比较大的比重。所以它为了吸引人才过来,就用高薪。这样它给新员工工资比较高的回报。但是就比较轻视老员工的作用。象案例中说的,杨军是技术人才,技术工种的人流动性相对来说是比较少,只要公司给他一个发展平台和公平的薪资待遇,一般他们是不会走的,都会留在公司里面。

曹子祥:

这样的现象非常有意思,我把它简单总结为:招来的女婿气走了儿。他们为了吸引新的人,就开出了比较高的薪资条件,但是

原来的老员工,自己的老班底反而待遇低,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在小企业有,就是在全国知名品牌的企业都有。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6个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在座各位设计薪酬时需要注意的。

1、薪酬内部不公平;

2、薪酬定得与市场价格不匹配;

3、没有战略导向性,也就是向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贡献大的岗位倾斜;

4、没有激励性,没有激励性的薪酬就是“淘汰良民”的薪酬;

5、利益要均衡,雇主和员工利益要兼顾;

6、没有前瞻性;大部分企业的发展过程都是波浪形的,有好的和不好的时候,我们做薪酬就要考虑到好的时候,也要考虑不好的时候。

薪酬取决于三个因素

我们做咨询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喜欢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往绩效考核里面装,我们建议,其他零星的对岗位不是普遍意义的,不是常规的不要往绩效考核里面装,你如果把绩效考核装得很大,就不可操作,不可操作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操作,绩效考核体现了公司的主张完全正确,奖金也体现了公司的主张,但是奖金是一项补丁,把绩效薪酬没有包括的东西临时性的加了进来,例如一个安全奖,如果你把安全奖系数加到绩效考核中去就糟糕了,绩效考核往往是关键的业绩指标,常规性的。分红是从老板的利润里面拿出一部分,这就看老板是否愿意实行利益一致化了。提成和销售额相关。

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薪酬,第一是岗位或个人对薪酬的影响,第二个是企业对薪酬的影响,第三个是外部环境。在一个企业里面有很多岗位,我举两个典型岗位,总经理和清洁工,这两个岗位薪酬肯定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同的岗位薪酬不一样?工作难度不同,对企业的贡献不同,承担的压力不同,最重要的还是对企业的贡献不同。同一个岗位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对企业的贡献一样吗?也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体现公司薪酬激励性的原因。

第二个我想你们来说说,不同的企业为什么选择不同的薪酬战略。

代表甲:

我个人的观点是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发展,他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如果处于开拓期,他可能比较注重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网络的建设,对营销和开发人员比较倾斜,如果进入一个稳定期,他侧重于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另外还取决于企业文化,象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同一个岗位差别是很大的,与企业文化、价值取向有关。

曹子祥:

同样的岗位在不同的企业待遇为什么不一样呢?那位代表刚才说了,一个是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第二个是企业文化造成的不同,业务不一样,薪酬也不一样。我举个例子,一个是富士康,另一个是华为,人力资源总监这个岗位在这两个企业的待遇相差特别大。华为是做交换机、3G的手机,还有一些网际的互联设备,华为的竞争对手是思科、北电这些国际巨头,与这些巨头争夺人才,必须有一个不输给他们的薪酬水准,华为的薪资战略是“我以外资企业的薪资待遇干民族的事业”。而富士康是一个典型的加工、制造业,他的竞争对手是加工机壳等企业,给出来的薪酬肯定不是惠普那样的。

外部环境怎么理解?同样一个企业,这是一个跨国企业,一个分公司在芬兰,另一个在深圳,大家想一想,这两个公司给出的工资一样吗?肯定不同,他从芬兰派了个经理到深圳,经理待遇一定不会按深圳的来给,还要给额外的补贴。但是后来发现了个问题,从芬兰派过来的人不比本土的强,只能实现人力资源本土化。

让员工保持长久的工作热情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话题,如何让业务部门的人员保持长久的工作热情?我提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发现一个现象,好多企业说业务人员最好管,他们一般用提成的方法,认为只要给足钱就能搞定,但是业务人员跳槽最频繁。其实应该采用激励手段。那么有哪些更好的激励方法和手段呢?

代表甲:

对业务员进行分组竞赛,把所有业务员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目标,根据时间划分为月度、季度、,获得优胜的有额外奖励。还有一个方式是对业务员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规划,我们在考核个人销售能力的同时,还有他个人培养新人的能力,把他们分成不同级别。

代表乙:

现在很多业务人员是基本工资加提成,我把基本工资改成责任工资,这样有个好处,譬如基本工资是1800,奖金是700,如果他完成不了任务,我只能扣他的奖金的话,他并不会有太大的感触,责任工资是你的考核在没达标的情况下,你的基本工资也是可以扣的,这也是种激励。对公司主张卖的提成高,对公司不主张卖的提成低。完成的利润越高提成的比例也越高。

代表丙:

我和市场部的一位业务人员关系很好,她刚进公司很起劲,后来她说很累,很没意思。我说,你工资增加了,为什么还没意思。她说,以前干得起劲是因为部门经理他经常会给我沟通,给我信心,但我发现他现在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直接上司的关注很重要,要注重团队建设。

曹子祥:

那么,我们的业务人员不能保持长久的工作热情除了薪酬体系之外,还有很多因素,我给大家列一下。业务员的上司们经常犯的20大错误:

1、员工在为“你”工作;企业没有考虑到员工自己的利益;

2、不关心是什么驱动着员工:什么让他们兴奋?什么使他们热情高涨?又是什么让他们厌倦和情绪低落?

3、不尊重员工:让员工觉得自己是下属;

4、员工对公司的整体运作一无所知;

5、没有让员工了解竞争对手如何做的;

6、惩罚冒险行为、不重视创新;

7、没有根据绩效激励;

8、不帮助下属改进错误,取得进步;

9、沟通不足,不关心员工的认同感;

10、吝啬赞扬;

11、对员工的期望很低;

12、不注重培训;

13、单调的福利,一刀切;

14、不注重非薪酬激励:一张便条;庆功会;礼券;买些花;等等

15、大权独揽,不授权;

16、没认识到员工在实现企业蓝图中的重要作用,觉得员工无关紧要;

17、对未来信心不足,会影响到下 属的工作热情;

18、不信任下属;

19、不重视下属工作中的乐趣;

20、冷漠,没有激情。

第三篇:企业薪酬制度

传统薪酬制度的缺陷

按传统薪酬理论的做法,制订薪酬方案,先进行市场调查,而后排出职级职等,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本企业的薪酬标准。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所谓的经典做法实际上很难行得通。这种做法 “四处碰壁”的可能性有如下三点:首先是薪资调查的不正确因素。一般而言,制订企业薪酬方案决不能粗线条地观察市场总体行情,而须根据本企业行业性质、产品、规模、人员结构、支付能力、平衡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市场调查。采集的样本数据要尽可能真实可靠,否则,只会“以讹传讹”。

其次是职级职等的设定有许多因素导致巨大的偏差。例如“长官意志”的影响,有些岗位,管理者认为很重要,职级定得很高,事实却并非如此;有的岗位职级定得较低,但以该职级的薪酬在市场上根本无法录用到合适人才。这种不科学的排序,必然导致薪酬方案的失效。

三是企业已有的薪酬结构很难整合。有些老企业早已“一个萝卜一个坑,各人自有一本账”,忽然间要“科学管理”,众人便难以接受。假如薪酬标准是往上抬,肯定没问题;如往下调,则必定招致大家的反对,新方案极有可能不了了之。

薪酬方案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堪称治企之本。仅靠生搬硬套所谓的经典做法,很可能难达到预期效果。

现代薪酬观念:

从“公平给薪”到“职责给薪”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内上市企业、民营企业和部分国有企业正在积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制度。

目前许多企业根据人才市场薪酬行情确定内部各职位的“价格”,这种做法称为“职责给薪”,是一种以职责为基础并结合绩效管理的薪酬制度。企业根据人才市场价格行情,确定内部各项职责的价格;结合绩效考核,按企业目标导向,使工作绩效高者获得较高薪资。目前这一薪酬指导思想已成为各类企业的主导体系。从现有情况分析,由于认识的差异和贯彻的不一,各类企业的实际收效也各不相同。

收效较好的企业,不仅扎实地做好职位描述和职责说明,而且进行科学的职位评估和绩

效评估,结合客观可靠的市场薪资行情,依据基本职责条件给薪,因而对员工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有些企业虽也设置岗位职责,界定岗位薪资报酬,但缺乏系统的职位分析,薪酬分配往往根据决策者个人的印象和概念,最终成了领导者个人排序的结果。这种做法,尽管按职务分出级别、档次和待遇上的差别,但在层次上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因而实际效果并不佳。我们常能看到,这些企业中职责的要求与实际所做的工作不相符合。许多经理人尽管工作十分努力,辛辛苦苦,其实是做下属主管甚至是职员的工作,降低了工作能级。

那么,“职责给薪”的做法是否比以前有所进步呢?

资深人力资源经理庄仁甫先生谈了他的观点:我国企业薪资管理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环境。过去,企业工资制是在国家统一指导下,以“公平给薪”原则为导向,因此,学历、年资等条件往往成为薪酬设计的依据。在此制度下,各职务间薪酬差异不大。随着时间的推延,企业发现,人工成本负担甚重但又无法有效激励员工。由于绩效与薪酬之间毫无关系,人们经常看到,员工中薪资最高者往往不是关键岗位的骨干,而是年纪较大、工龄较长的门卫,因为在当时的薪资政策下,年资浅的员工再努力,其薪资依然比不上资深员工,这也导致企业留不住真正的骨干人才。

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运行的环境逐步发生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外资企业的介入,使企业认识到:过去那种陈旧的工资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客户决不会因为这家企业员工的年资长、学历高而多下定单,客户考虑的是产品品质好,价格低廉,供货有效。因此,顺理成章地,薪酬制度由过去的“公平给薪”逐渐发展到现在的“职责给薪”,这在相当程度上调动了企业人才的积极性。

“职责给薪”必须考虑组织对公平原则的追求,这是决定工资标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里所说的公平包括组织外公平和组织内公平。

所谓的组织外公平,一般是指与同行业内其他组织的薪酬水平相比较,该组织所提供的薪酬必须是有吸引力的,这样才可以吸引优秀的求职者,同时留住合格的雇员。为了达到组织外公平,管理者通常要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调查。所谓正式调查,一般是指管理者通过商业机构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优点在于这些商业机构可以根据管理者的要求和行业水平为管理者量身定作一份职位薪水报告;但是大部分管理者,尤其是国内企业的管理者,主要是通过与行业内的其他管理者进行交流或者通过公共就业机构来取得职位薪水,这种非正式方式的优点在于不会发生费用,但是缺点是一般不太准确,造成的后果,很明显的就是雇员的流动率过快,这样势必影响组织的发展,但是很多的国内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据ClearThinking的经验,一般情况下,组织雇员的薪酬水平应该比行业内的平均薪酬水平高15%左右,这样,既不会使组织的负担过重,也达到了吸引和留住合格雇员的目的。当然,行业内一些关键职位或组织内关键任务的薪酬水平经常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所谓的组织内公平,是指组织内的每位雇员应该认同,自己的工资与组织内其他成员的工资相比是公平的。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保持组织内公平与保持组织外公平相比更困难一些。

有些管理者为了保证组织内公平,经常要了解员工对工资福利体系的意见,这是一种正确的办法。比如“你对你目前的工资满意吗?”“你认为你的工资提升速度比较快的原因是什么?”“你对公司的福利提供方式有些什么建议?”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助于管理者及时了解员工对工资福利政策的意见。

有些组织的做法并不可取,比如将雇员的薪酬列为公司的最高机密,借以掩盖组织中的薪酬不公平现状。但是,事实上,员工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大致的薪酬情况,并且,互相猜疑这件事本身就对组织发展有很严重的影响。所以,采用一种透明、竞争、公平的薪酬福利体系,这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非常有好处。

达到组织内的公平是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步骤实现的,主要包括几部分:1、职位评价;2、划定工资级别体系;3、确定等级额度;4、调整级差。我们现在用尽量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一过程。

1.职位评价。职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判定该职位在组织所有职位中的相对价值。判定相对价值的依据一般是每个职位中所包含的内容,比如职位要求的教育程度、技术熟练程度、所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在判定每个职位的相对价值以后,管理者通常从其中挑选出一个关键职位,作为基准职位。

2.划定工资级别体系。在进行职位评价后,管理者将类似的职位归入同一工资等级。对于大型企业来说,通常需要将上千个职位归入十几个工资等级。大家可能知道,企业里有一级、二级电工,电工的级别是国家确定的,而企业里的工资级别由企业确定。

3.确定等级额度。确定每个工资等级的基准职位的工资水平,由于每个工资等级中的每个职位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同一级别中的职位工资也有差别,但要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情况下,本级别中最低职位的工资不低于下一级别中最高职位的工资。

4.调整级差。管理者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某些职位的薪酬。管理者可以根据劳动力市

场的行情,比如待聘职位的紧缺程度,或者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比如企业对某个职位的要求比大部分同类企业的要求要高。

工资集体协商制:

第三次薪酬的革命

所谓工资集体协商制,就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老板就工资、福利等问题讨价还价。这一看似简单明了的名词,其背后的现实却不轻松。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工资管理很简单,总额由劳动部门确定,工会的作用只是协调内部的分配方法。

薪酬的第一次革命始于1985年大锅饭体制被打破,与工效挂钩的分配制度建立。199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将非公有企业的工资分配权全部下放给企业自定。

在产权结构与分配制度相继松动的同时,也形成了一道“沟壑”:一方面,原有体制在新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面前失效,导致职工在新的工资分配机制面前“集体失语”;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者要求主张报酬的权益。

“政府的作用越来越有限,而市场的作用还没有到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文跃然分析这一现象时说,“这就导致工资的多少没了规则。”规则缺位的直接后果是近年来各地的劳动纠纷增速惊人。

第二次薪酬革命始于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中有关签订集体合同的规定,这使集体协商的概念初露端倪。1996年始,中华总工会正式下文开始有计划地推广集体协商制度和谈判工资制试点。

但时至今日,全国试点企业仅5000多家,其中上海2800多家,江苏1200多家,仅此两地即占8成,可见工资协商制度的推广缺少力度。究其原因,缘于一些领导担心工资协商制度的展开可能破坏当地的投资环境,故一直对此持谨慎态度。

第三次薪酬革命始于2000年11月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第9号部令《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至此,这项制度有了名正言顺的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跃然副教授指出,劳资谈判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条件:一要有独立的利益集团,二要有健全的工会。在国有企业,劳资双方长期以来像一张桌子的四条腿,所谓谈判更多是《射雕》里老顽童的左右手互搏游戏;而私营业主很少有能接受协商概念的,私企的工会组织往往不健全。

此外,推行协商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厂务公开,不能掌握公司明晰的财务状况,就没有有理有据的谈判。而在普通的私企、国企中,工会根本没有这样的知情权。上海总工会法律部屠国明部长指出:“只要《集体合同法》不出台,协商制度的推进只能仰仗自发的觉悟。目前的《公司法》甚至与9号令有明显冲突———《公司法》规定员工的工资由董事会决定,9号令则指出工资应由劳资双方平等协商制定。”

我国工资未来将有5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文跃然最近撰文指出,未来5至10年内,中国的工资将有如下变化:

1.在管理体制方面,企业在工资决定过程中会有比原来大得多的权力,工资水平将更多地受到企业效益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影响;

2.随着民营和私有经济的壮大,国家投资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会减低,私人财富和投资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会加大;

3.尽管工资总额会增长,但在劳动力市场更加开放的大背景下,参与分配的劳动者也更多;

4.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增加,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的价值会越来越充分地体现出来;

5.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会越来越重视员工工资决定过程中的科学性。

第四篇:企业薪酬制度

企业薪酬制度

一个企业制度完善的薪酬制度意义重大,一份健全科学的薪酬制度是企业长期生存的基础。以下是某企业薪酬制度举例,仅供参考。

一,为达到劳资兼顾,互利互惠,给予员工合理的待遇,依照下列原则制定

本制度:1,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员工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依据岗位责任,在对员工能力及业绩进行考评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薪酬.2,谋求稳定,合作的劳资关系原则:对公司的优秀骨干人才在薪资合理分配的基础上予以特殊考虑,以建立稳定,长期合作的劳资关系.3,员工薪资参考社会物价水平,公司支付能力以及员工担任工作的责任轻重,难易程度,绩效及工龄,资历等因素综合核定.二,薪酬体制

1,薪资标准:公司实行岗薪制,贯彻“因事设岗,因岗定薪”的原则.每个岗位的薪资标准,依照岗位的重要程度,责任大小,难度高低等因素,由各部门中层管理人员拟定草案,交行政人事部汇总后,报公司总经理确定.2,年薪制:享受年薪制的员工由公司总经理确定(一般一年确定一次).(1)薪制对象:公司聘任的高层管理人员,相关的高级技术,业务人员和特殊岗位人员.(2)年薪标准:由公司总经理根据业绩,能力,责任等因素确定,享受年薪制的员工薪资由工资总额的20%作为风险资金后,按月平均发放,年终根据工作完成情况核算风险基金的发放额发放给员工(以年终考勤,奖惩,绩效考核等依据).3,月薪制:享受月薪制的员工由所在部门领导确定并报行政人事部审核,总经理审批.(1)月薪制对象:除实行年薪制工资以外的固定员工.(2)月薪标准:由部门经理确定,行政人事部审核,公司总经理审批.4,日工资制:施工工人.日工资制工人不属于公司固定员工,日工资制工人工资标准根据工种不同由工程部拟定,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5,公司固定员工分类:

(1)高层管理人员:总经理,副总经理

(2)中层管理人员:部门经理,工程总监,技术总监,水电工程师,项目经理

(3)基层管理人员:各部门和项目部的主管,包括现场主管,技术主管,财务部主管会计,资料主管,保安/后勤主管,行政主管,仓库主管等

(4)专业技术人员:预算员,设计师,施工员,资料员,会计,出纳等

(5)业务人员:采购员

(6)行政后勤人员:文员,绘图员,仓管员,保安,杂工,炊事员,清洁工,锅炉工等

三,薪资结构:固定员工薪资由基本工资+职务津贴+年资津贴+奖金+补助组成.1,基本工资:

(1)贯彻“因事设岗,因岗定薪”原则,行政人事部根据岗位的性质,责任大小,难度高低,专业性,劳动强度等因素起草各岗位基本工资等级标准,由总经理审批.(2)每个员工的基本工资等级由所在部门经理确定,中层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级由总经理确定.一人担任多个职务的,按照所担任最高职务确定基本工资等级.附表1:基本工资标准高层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类别9级8级350020007级400022006级500024005级600028004级700032003级800038002级1000045001级120005500中层管理人员3000专业技术人员1800业务人员***0200012002400*********500行政后勤人员900

2,职务津贴:

(1)主管以上管理人员自担任管理职务之日起领取职务的津贴,不担任该职务之日起停止支付;不满一个月时按时间比例计算发放津贴;代管主管职务时,也发给该职务的津贴,但代管职务时间必须在一个月以上.同时担任几个管理职务的,领取所担任最高级别的津贴,不给予双份津贴.(2)职务津贴等级标准由行政人事部起草,总经理审批.附表2:职务津贴等级标准类别中层管理人员基层主管六级1000300五级1500500四级2500800三级40001200二级60001800一级80002500

3,年资津贴:

(1)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给与相应年资津贴.标准为其基本工资5%×N(N为工龄).(2)年资津贴不得超过岗位工资的1/4,超过者按比例最高值发放工龄工资.(3)年资津贴调整:由直接上级填写薪资调整表报总经理审批后交财务部执行.4,奖金:

(1)全勤奖:为鼓励员工敬业精神而设,当月无事假,病假,旷工,迟到,早退记录,上级安排加班无不参加的员工,每人当月发给100元.(2)绩效奖金:(工程部以每完成一个项目为一个绩效考核周期,其他部门以季度考核周期)根据绩效考核办法,评定出绩效奖金等级.附表3:绩效奖金等级奖金等级基数百分比

(3)年终奖:优秀较好120%100%基本胜任80%应改进40%不能胜任

①出勤奖:全年无事假,病假,旷工,迟到,早退记录,领导安排的加班无不参加情况的员工,每人奖励500元.②优秀员工奖(创造奖,功绩奖),优秀管理人员奖:由总经理根据企业当年效益及个人绩效,贡献程度评定,标准由总经理确定.5,补贴:

(1)话费补贴:根据职位和工作需要确定标准.需要给与话费补贴的,由直接上级提出申请(填写薪资调整表)提请总经理审批后交财务部执行.(2)其他补贴:由总经理根据工作需要确定补贴种类,享受范围和标准.四,薪资的发放:根据公司薪

资管理的具体情况,针对薪资管理的重要性,机密性和高度准确性,确保薪资发放的有效运作.1,员工薪资采用月给制,薪资计算时间:每月

1日至月末.2,新进员工于报到之日起计薪,25号后到职者,当月薪资并于次月薪资发放.3,员工工作不满5日离职的,不发给薪资.4,新入职员工在试用期期间无奖金和补贴.5,薪资审批办法

(1)各部门员工每月的薪资,由各部门负责人统计核实并签字后交行政人事部汇总,报总经理审批.(2)薪资发放时间:每月工资于次月15日放,如遇节假日则提前发放.(3)薪资发放方式:除零星工资以现金支付外,其他所有员工工资均以工资卡形式发放.五,薪资调整:1,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员工基本工资的调整应由所在部门经理提出,填写薪资调整表须报请总经理审批.(1)升职,降职:由员工提升为高层管理人员时,改为年薪制;提升为中层管理人员时,其基本工资与调整为与其原基本工资额相近较高的中层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降职留用时,原中层管理人员基本工资调整到与其原基本工资额相近较低一级相应类别基本工资标准.(2)绩效考核:项目部员工连续两个项目的绩效考核都被评为优秀的,晋升一级;其他部门员工连续两个季度绩效考核被评为优秀的,晋升一级.连续两次绩效奖金评为差的,基本工资降低一级;连续两次绩效考核被评为差的管理人员,给予降职处分,同时降低基本工资级别;如暂时无人替代其职位,可由其代理职务,如再次绩效考核仍不能达到一般的,取消其代理职务.(3)被评为优秀员工,优秀管理人员的,于获奖励次月起基本工资晋升一级.(4)违反公司制度,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严重影响公司形象尚可不予辞退处理的,视情节降低基本工资级别(由所在部门提出降低工资级别意见,报总经理批准执行)

(5)基本工资连续降低两次的,予以辞退;基本工资已为最低级,连续两次绩效考核被评为差的,予以辞退.2,职务津贴的调整:根据上一年工作表现由直接上级在次年初的春节前提出调整申请(填写薪资调整表)提请总经理审批后交财务部执行.3,紧急调薪:公司遇重大经营,财务等方面的问题,经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会议讨论通过,总经理批准可紧急调薪,但调薪幅度不得超过20%.六,工资查询:发放工资时要附上工资组成及扣款项目的明细,若员工发现当月工资有误,可以到财务部或行政人事部查询.七,本制度由行政人事部制定,自总经理批准签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企业薪酬制度

企业薪酬制度(试用稿)

一、目的为真正体现“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不断改善和提高员工在工资分配上的公正和公平感,使员工在劳动与工资之间达到动态平衡,达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益、促进公司发展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则适用于公司全部员工。包括试用员工,但不包括临时用工。

三、内容

1.公司薪酬设计按人力资源的不同类别,实行分类管理。

因国家相关政策、行政法规变更或公司人员结构有较大变化及其他原因时,公司可对工资做临时调整。

2.公司一般员工试用期为1-6个月不等,具体时间长短根据所在岗位而定。员工试用期工资为转正后工资的70%-80%,试用期内不享受正式职工所发放的各类补贴。

3.工资构成员工的工资由“基础工资”和“考核工资”两大模块组成。现根据各岗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二者的比例。

高层管理:基础工资与考核工资工资的比例为6:4;

中基层管理:基础工资与考核工资工资的比例为8:2;

普通员工:基础工资与考核工资的比例为9:1;

月工资=基础工资+考核工资

基础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福利津贴(工龄工资+通讯+伙食+其它津

贴)+加班工资

考核工资=月度考核工资+管理工资

基础工资为员工的合同工资,根据每位员工的任职岗位、资历、能力等确定。基本工资为员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工资,应不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岗位工资根据岗位工作性质、学历要求、所需专业知识、知识、技能、工作难度及行为,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和贡献而支付的工资。

福利津贴含国家规定的所有生活津贴及政策性补贴。试用期及离职员工不享受福利津贴。

工龄工资是对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付出给予的一种补偿。其计算方法为从员工正式进入公司之日起计算,工龄每满一年可得工龄工资10元/月;工龄工资实行累计计算,按月发放

考核工资为员工绩效工资,根据员工月度考核情况发放的效益工资。

年终奖(年终红利)、奖金(效益工资),不计算在月工资内。年终奖(年终红利)是为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心而设立。于每年的二月份(春节前)根据公司上的营业情况给与额外发放的工资。年终奖只限于对公司的正式员工发放。根据各部门工作任务、经营指标、员工职责履行状况、工作绩效考

核结果确立;绩效考评由人事部统一进行,与经营利润、销售额、特殊业绩、贡献相联系;奖金通过隐秘形式发放。

4.加班费计算公式

各项目点因项目的不同,加班计算方式会有所不同,一切以本项目点加班情况为准【详见《工资单备注》】。其他加班如下:

工作日:加班工资=基本工资/174*加班小时*150%

休息日:加班工资=基本工资/174*加班小时*200%

节假日:加班工资=基本工资/174*加班小时*300%

员工加班满1小时以后,方可算加班。

项目点如有缺勤人员,领班只能安排在班人员内部分配;顶班员工补贴每人10元/天;

5.员工因迟到、早退和旷工缺勤时,迟到、早退和旷工期间的工资计算依照本公司制定的《员工守则》、《关于加班调休制度的补充说明》。

6.员工工资、新进、离职等缺勤工资根据实际出勤天数按以下公式计算:(基本工资标准/21.75)*实际出勤天数=实发工资

7.病假、事假、工伤、婚丧、生育期间工资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员工守则》处理。

如有调休的经部门领导批准后可以使用调休日充抵病假天数。

8.支付方式

员工工资以现场发放及银行转账的方式在公司规定的发薪日支付给员工本

下载如何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办中国特色大学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 在4月15日上午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

    现代企业的薪酬激励制度案例(五篇模版)

    现代企业的薪酬激励制度文: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点击:8031 案例: 某房地产集团属下一家物业经营管理公司,成立初期,该公司非常注重管理的规范化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制定了一套......

    现代企业的薪酬激励

    现代企业的薪酬激励案例:某房地产集团属下一家物业经营管理公司,成立初期,该公司非常注重管理的规范化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制定了一套较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公司得到了较快......

    国外企业薪酬制度

    国外关于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的规定 美国公司对职业经理人的薪酬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股票期权、股票四种方式。基本工资的激励功能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它只能为职业经......

    企业薪酬制度研究

    华为集团薪酬制度研究 1、研究现状 目前华为集团的薪酬构成主要是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金+加班工资+各类补贴+个人相关扣款+业务提成+奖金。公司岗位分为六个层级,每个层......

    建筑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专业: 工程管理 年级: 2 0 1 5 姓名: 龙翰林 学号:151552016 摘要:近些年来,建筑企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也在进行着系列的......

    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关于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 一、 影响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误区 1、 认识上的误区。往往在上上下下都还没有搞清楚现代企业制度含义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的要......

    浅谈现代企业薪酬设计[小编推荐]

    浅谈现代企业薪酬设计 【摘 要】目前中国企业在薪酬设计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文章从国内外著名企业薪酬设计的成功 经验出发,诊断企业的薪酬弊病,为企业提供最为有效的薪酬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