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突出专科特色 打造和谐医院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突出专科特色 打造和谐医院
一、科学发展观的的核心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三)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背景、内容措施、实施情况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到本世纪初,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问题,主要是走粗放式的发展道路。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其次,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选择。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在新的历史阶段,要同时破解不发展与发展后这两大难题,即不发展的问题依然尖锐、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客观上要求我们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原有的发展理论已经不够了,这就呼唤着新的科学理论的产生,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再次,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非典”的发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使人们看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必将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四是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应对威胁我国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做出的战略决策。和平、发展与合作虽是时代主流,但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加剧,影响我国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必须既利用好世界的资源,又保证世界经济秩序稳定,在世界上进一步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世界有许多共同面对的发展问题,需要用一种新的发展理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统筹,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这种新的发展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宏观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的不协调、非典的袭击、去年上访人数骤增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三方面背景。
中国发展面临6大严峻挑战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一是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二是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三是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四是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五是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六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的7大主题
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
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
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科学发展观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6.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
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实践领域的应用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
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其次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
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首先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其次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第三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最后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
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仅仅考察GDP的增长,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科学发展观对全局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发展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当前,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难题前所未有,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由缺乏财力难以兼顾解决长期积压的问题的阶段进入到了一个有较为充裕的财力开始能够解决长期积压问题的阶段。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23万亿美元的规模,一举赶上英国和法国,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1999年,全国税收收入首次突破了1万亿大关,2003年突破了2万亿大关,2005年突破3万亿大关。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历史起点。
第二,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能够支撑我国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到了已无力支撑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阶段。靠粗放型增长方式我国可以实现“三步走”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但不可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总量的5.5%,而我们消耗的能源占世界的15%,钢材占30%,水泥占54%。这些数字表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已经没有后续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势在必行。
第三,我国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状况由可以为社会所承受的阶段进入到了社会越来越难以承受的阶段。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大量增加,规模趋于扩大,手段趋于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不协调已到了非下大力气解决不可的时候。
第四,我国社会矛盾关系进入到了不兼顾解决好某些非主要矛盾就难以继续抓好主要矛盾的阶段。,社会事业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这些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在不断激化,成为了严重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如不投入更大的力量去解决,我们已经难以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当前我国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决定了我们必须自觉地、坚定地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破解面临的发展难题,创新发展的方式,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在新医改方案实施后医院如何坚持科学发展
1、突出专科特色
我院自成立以来,经过几代领导和医护员工的努力,从几十张床位,发展到今天拥有240张床位、具有职业病和肺科专科特色及实行开放医疗的门诊系统。但是随着形势发展和医疗卫生工作市场化,对我院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困难。特别是肺科结核病的防治方面,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加上企业对医院自身投入不足和医院发展思路的不确定性,使肺科的专科建设受到了较大影响,市场有限、人才不足、设备老化使肺科在结核病的诊疗业务和技术失去了发展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从医院目前所处的体制和管理属性来说,我们在发展专科特色上必须面对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国家新的医改政策。职业病院将成为政府重点扶持的专科医院。我院在这方面有条件在铜陵的职业病防治研三个方面通过努力取得自身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我院有30多年从事职业病防治的经验,在防、治、研三个方面在铜陵市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二是我院有一支经验丰富的职业病防治技术队伍,尽管近些年来人才有些流失,但没有伤筋动骨,技术优势仍然还在;第三,我院在劳动卫生方面有较好的发展条件,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还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可以拓展。四是职业病人群在若干年内仍然有着较大的病员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因此,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有健全的职业病防治队伍,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打造职业病专科优势是符合科学发展的,也是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
2、加强门诊建设
任何一所医院必须把门诊作为医院的重要阵地来建设和完善。门诊是医院面向市场的前沿,只有通过门诊才能为病房提供更多的住院病人。我院的门诊建设受人才和基础设施的制约,近几年来发展缓慢,但在困难的情况下也有所发展。从建设和发展的定位上,我们应该突出职业病的专科特色,同时加强内外妇儿等常见病的诊疗。
3、创新服务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按照新医改方案,公益性医院在服务上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因此我们结合医院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使其成为我们的服务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满足服务需求
4、构建和谐医院
和谐医院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医院管理者,我结合自己学习党的十七大的体会和工作实践,就如何建设和谐医院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和谐的医患关系应是建设和谐医院的核心内容
医院工作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医疗工作又是以病人为中心。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一是积极促进医护主体与病员主体的互动。医护人员应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通过病情告知、诊治情况、健康教育及情感交流等,耐心打消患者的顾虑,通过与患者互动,继而建立互信。二是增强医护主体间的互动。在患者诊疗期间,医护主体间要增强沟通交流,积极协作、密切配合,发扬和谐的团队精神,为病员提供持续的、一致的、良好有效的医疗服务,促使病人加快康复。三是在医护主体积极引导下病员主体间的互动。病员处在相同的环境,接受相似的医疗服务,不同的经历,短暂的相处,产生的感受是多样和丰富的,有正确的、全面的,也有片面的、零碎的。只有科学正确地引导病员主体间的情绪互动,才能增加患者对整个医疗活动的了解和理解,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从上述三个层面做好工作,就能促进医患和谐,达到和谐医院的目标。
人与人的和谐是建设和谐医院的重点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一切社会活动的开展都是以人为起点,又是以人为归宿的。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中,就医务人员来说,既要具有独立的个性,但同时又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好的沟通能力,才能真正融入到医院这个社会大家庭中,在医疗事业上有更高层次的发展和更深的造诣,在良好和谐的医护患关系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建设和谐医院的基础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效果不但与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直接相关,而且与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相关。医务工作者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维护人们生命健康,预防保健、诊治疾病的重任,其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先进的医院文化是建设和谐医院的灵魂
医院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大内容。在医院管理活动中,医院的发展目标、经营策略、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制度规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医院员工工作环境,患者就医服务环境,医院员工精神面貌等,医院文化无一不体现在和谐医院的建设之中。所以,一个医院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环境中,自己独特的管理哲学、价值追求、经营理念、道德规范等所形成的特有文化,它是由医院员工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逐步培育和形成的群体意识,是医院无坚不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的源泉,这正是先进的医院文化在建设和谐医院中所起的灵魂作用。(四)品牌意识,是医院发展的竞争优势
品牌是患者对一所医院、一个专科或名医的价值取向的总结,也是一种品质和放心求治的担保。打造强势医院品牌,已成为现代医院营销的利器和重要战略。
医院竞争靠品牌,品牌靠人才,人才靠管理,管理出效益。要针对自己医院的特点,摸索出一条适合本院,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如依法治院、规范化管理、微机管理等等。
我们的品牌是什么?第一,我院是河北省中医肝病治疗中心,是省市医保定点单位;第二,我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肝病专科加强建设单位;第三,河北中医肝病医院要突出一个“中”字,强调中西医结合。我们的办院宗旨是:“要充分突出中医特色,科学的做到中西医结合”。等(五)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推动力量
优秀的医院文化是在管理实践中产生的文化管理现象,其理论精髓是“以人为本”,以调动人的潜能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全新的视觉进行人性化管理的一种理念。缺乏文化修养的医院是无法维持竞争优势的,我们要充分重视医院的文化建设,引导职工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和利益追求,统一到医院整体的共同目标、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上,真正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要大力倡导“团结、务实、进取”的医院精神,只要大家努力完成思想观念的改变,全体职工就会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其精神面貌就会焕然一新。人人做到了识大体、顾大局,主动为患者着想,视患者为新友,为患者做好事,办实事就会蔚然成风,医院的服务质量就会显著提高,医院的品牌意识就会明显增加。
医院要着力塑造“白衣天使”的新形象,为病人提供便捷、高效、优质医疗服务。
结束语:同心才能和谐,用心才能成功。
欢乐促奋进,创新求发展。
加强医院的科学管理必须首先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医院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水准的优劣,随着“三医联动”改革的深入,强调医院基础管理工作,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有点老生常谈,而实际上这正是医院内部改革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医院缺资金,缺先进的技术,但最缺的还是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因而,加强医院的科学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医院的重要课题,更是当务之急。
针对现实和长远的发展需要,朱镕基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会议上作了《从严治政,全面加强管理》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理解把握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虽然“管理和科学是现代化的两个轮子”的提法已经有好多年了,但大多数医院的管理却仍旧处于低水平状态。就拿最起码的医院管理的规章制度来说,有些医院仅有几个粗线条的规章制度,根本谈不上制度健全;有些医院虽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但又很不科学和规范;有些医院的规章制度就文字表达而言似乎健全而科学,却缺乏监督,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究其原因,要么是由于医院认为管理是“无形资产”,不能立竿见影,因而“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要么是由于医院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时患了“软骨病”——怕得罪人,因而使各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孰不知对一个医院来讲,管理是一种比资金、特色等因素更为重要的关键性因素,没有一流的管理,即使有一流的设施和优秀的员工,医院也会因管理不善而被淘汰,特别是随着城镇医保改革制度的全面出台,患者有权选择任何一家医院就诊,也有权利选择任何一个医生诊疗,这就使科学的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管理作为一种投资,投入的不仅是管理的方法,而且还应有将管理方法推行到底的手段和勇气。因此,一些医院面对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必须重新理解管理的深刻含义,扎扎实实地从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做起,这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有效并能严格执行的规章制度体系,包括自负盈亏的法人组织制度、科学规范的领导制度、双向选择的人事聘任劳动制度,以效益共享、利益优秀,向知识倾斜和按职能、绩效实行小平衡大差距和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国际规范接轨的财务会计制度等。
应该看到,新世纪的现代化医院的特点,一方面体现在医疗技术手段及设备条件的现代化上,另一方面更应体现在医院管理和服务质量的现代化上。为此,无视群众的需求和不讲成本效益的粗犷型的医疗模式已很难适应目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加强医院科学管理,除了建立一套科学而有效的规章制度以外,还必须着重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成本管理,这是医院创造两个效益的根本所在。首先,必须在员工中真正树立起医疗质量是生命线的理念,对无视医疗服务质量的员工,哪怕技术业务职务再高,能力再强,也应毫不客气的给予清退,应有一个健全的医疗执业的法律体系,使医疗执业资格成为规范健全的医疗行为的奠基石,真正将生命线这根主线贯穿于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之中。其次,必须规范医疗市场的价格体系,特别是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出台,若不将医疗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落实到具体的每个工作环节中,则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利益和医院的声誉,而只有以低廉的价格,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才能最终赢得医疗市场,赢得医疗保障体系的认同。2 加强医院的科学管理必须注重医院管理创新 要做到医院的管理创新,仅靠做好医院的基础管理工作还远远不够,医院必须注意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断实行医院管理创新。
有人根据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对医院管理模式定了个公式:医院管理模式=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舒展个性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吸取国内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最新的医疗管理经验,可以为医院实行管理创新储备丰富的营养。就目前来说,比较有代表性的最新管理思想可能就是医院再造术和医疗联盟术。医院再造术的核心思想是打破传统的、统治了经济学200多年的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将过于分散独立的工作流程,按照流程的内在规律重新整合起来,并通过再造流程带动组织和文化的变革,以迅速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不断提高医院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事实上现在进行的医疗资源优化、重组等,将企业医院并、转、停,统一进入医疗市场,这本身就是再造术的实施,通过并、转、停,将富余的医务人员充实到社区第一线,将大大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康复、健身的需要。医疗联盟术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医院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的目标而通过协议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医疗联盟事物联合体,其核心思想是“双赢”,不是追求传统竞争中的你死我活,而是以合作求发展。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来增强联盟医院的综合竞争力。XXXX医院和XXXX医院等5家医院的合作联合体,就是医疗联盟术的经典运用。要提高医院的管理创新能力,除了吸取国内先进的管理经验外,好必须时刻关注管理发展的未来趋势。目前,21世纪的医院管理大致呈现出4种新的发展趋势:第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医院管理带来全方位的、革命性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改变了医院许多传统的工作方式,使以前认为无法做到的事情逐一变为现实。例如基因信息工程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由一个检验师代替了验血、化验、生化培养等多名专业医务人员的全部工作,原来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检验工作流程,将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完成。可以预见,信息技术给医院管理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全方位的,它必将渗透到21世纪医院管理的各个领域。第二,以重视人在医院中的作用为核心,创新各类管理理论和实践。人是医疗管理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理解人、尊重人的价值观将会得到广泛的认可。“以人为本”所倡导的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也将在医院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第三,无形资产将成为新世纪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今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已经将我们带入了知识化、网络化的时代,医院竞争制胜的关键已不再仅仅取决于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环境等有形资产,更多的是依靠知识产权、优质服务、科学网络管理等无形资产,随着医院对无形资产的日益重视,以无形资产为中心的知识管理、网络管理等也必将成为新世纪现代医院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第四,管理组织将出现追求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信息化、全球化,医院的组织形式也会发生深刻的变革。从国外的医院组织的变革似乎已经预示到了未来医院组织变化的一种新动向。它打破了所有传统的职能部门的工作方式,所有工作均以医疗项目小组的形式组织开展,医院的任何员工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自己喜欢的医疗项目,这种工作方式使医院组织由传统的金字塔的职能结构向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方向发展。
党的领导是建设和谐医院的可靠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构建和谐医院,关键在医院党委领导班子。要切实担负起党委班子的领导责任,一是要按照十七大的精神,切实履行好在建设和谐医院中所担负的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四项职责,突出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的领导重点;二是要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程序,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营造相互信任、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大好局面。三是要切实加强党总支班子成员的自身建设,自觉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研究。
我们要通过党总支班子团结和谐的良好形象、班子成员的优良政风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营造团结、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确保政令畅通,为建设和谐医院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5、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三、党员和干部坚持科学发展的素质要求
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他们有没有牢固树立对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信仰,是不是具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作风和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造就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
加强理论武装,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确立对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信仰
树立对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信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在内心深处牢固确立对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信仰,才能把推动科学发展当作事业去追求、去实践、去实干;也只有确立起这样的信仰,才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运用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去解决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使科学发展取得进展和实效。当前,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所罕见的。立足这样的国情去谋发展,必须始终如一地追求科学发展,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发展,长期不懈地推动科学发展。
确立对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信仰,最基本的途径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博大精深,理论武装工作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根据理论武装工作的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包括分层次集中培训、组织专题研究等,使这方面学习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拓展。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既要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又要切实掌握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观点;既要通晓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又要弄清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既要懂得科学发展观回答解决重大时代课题的新思想和新论断,又要悟透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等等。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政治信仰转变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注重实践锻造,使广大党员干部具备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
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具备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各级党组织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的功能才能凸显出来,干部队伍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也只有具备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才能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作出科学发展的决策部署,施行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确立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等,使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威力充分显现出来。新时期以来,党员干部队伍卓有成效地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其能力素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但也要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特别是在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方面还有提升的潜力和空间。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一些诸如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明显转变、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等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对广大党员干部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前提是掌握推动科学发展的必备知识,核心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解决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不仅需要通过理论武装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牢记科学发展的知识和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还必须通过实践锻炼使他们把知识和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转变为过硬的本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事实证明,科学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能转化成能力;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对科学理论的掌握,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找到联系实际运用的途径,使能力素质得到提高。我们要按照“突出实践特色”的原则要求,让广大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实践前沿、重大任务中去摔打锻炼,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中摔打锻炼,到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风险和挑战比较集中的“风口浪尖”去摔打锻炼,从而使他们真正掌握运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去科学统筹各方面关系和利益的能力,去妥善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要大力做好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根据各自的工作岗位在领导科学发展中的职能定位,去帮助他们提升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
弘扬新风正气,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促进科学发展的优良作风
促进科学发展的优良作风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这些作风对于我们推动科学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掌握发展实情,发现发展难题,拿出发展方案,取得发展实效,使科学发展切实可行;只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科学发展上来,使科学发展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只有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有效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上作风漂浮、工作不实,存在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敷衍塞责的问题;有的远离人民群众,查找发展中的问题不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不向人民群众请教,衡量发展成效不让人民群众评判;有的对党内违背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突出问题,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等等。这些不良作风不矫正,科学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促进科学发展的优良作风,必须大力弘扬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新风正气。这样的新风正气是和我们党的优良作风高度一致的。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诉求,大力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带领人民群众把科学发展的事业扎实向前推进。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科学发展观去衡量利弊、检验得失,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大力倡导,并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要毫不含糊地去改。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走在前列、争当先锋,多谋多抓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等对科学发展有益的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培养科学思维,使广大党员干部形成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
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是把科学发展观转变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成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谋划科学发展的思路是重要一环。思路是否正确,决定着蓝图能否变为现实。而决定思路正确与否的关键,是思维是否科学。当前,很多地方的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重大成就,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地方的党员干部思维科学、思路正确往往是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注重培养广大党员干部的科学思维,帮助他们形成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夯实思想根基,用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矫正思维方式,建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的思维定势转变到科学务实创新的思维方式上来。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谋划科学发展,切实把局部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中,把单项工作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建设中来运筹。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互相关联的各项工作联系起来酝酿。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发展面临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中,善于看清牵动全局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推动科学发展的着力点。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上级作出的科学发展的新规定,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结合起来思考,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第二篇: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2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做优秀教育工作者
吴汉
季节虽已入秋,时代却正春意盎然: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建国60周年大庆一如浩荡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让温暖的微笑洋溢在全国人民的脸上,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最年轻的笑颜!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此,“科学发展观”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今天,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为每一双与时俱进的脚步导航。也许,有人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事,与我们普通党员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要用党的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取得进步,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必须要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
略思想。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身体力行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在眼前,就在身边;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从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做起!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称职乃至优秀的教师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三个方面做起。
首先,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在学生面前,师德,凝聚为一个字,那便是对学生的“爱”。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之源,有爱便有了一切。”因此,爱应该成为老师的天性。我们既要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更要偏爱学困生。作为教师,爱一个好学生也许很容易,但要爱一个有问题、有缺点、不听话的所谓“坏学生”,就不那么容易了。但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公平,选择了爱。当老师,就要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就要学会去爱一个有缺点的孩子,爱一个贫穷的孩子,爱一个有个性的孩子,真正做到“就是一块石头也要把它焐热”。(加郝希祥例)要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耐心,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发自内心的、满腔的爱,用自己崇高的
师德,引领着学生的心灵奔向崇高,帮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作为教师,就要“视教育为己任,视学生为己出”,把教育当做自己义无反顾的责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要有“教学生三年,为学生负责六十年,为国家负责三百年”的强烈责任意识。我们知道,在当今时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成功,便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孩子的失败,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加刘朝辉班学生例)家长们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托付给了教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教育、培养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负责,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着想,这既是我们教师的庄严承诺,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再次,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必须有渊博的学识。教育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求我们在教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自己必须要准备“一桶水”!作为教师,面对着来自不同家庭环境,学习程度各不相同,个性特点千差万别的学生,除了爱,除了责任,更要有真才实学,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已不是三十年前的教育对象,时代赋予了这一代人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张扬的个性,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尽量做到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不同的学生,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方式。而这些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各方面都能够做到科学:以科学的方法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科学的观念对待教学,努力做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者和参与者。
教坛几载风和雨,苦辣酸甜已备尝!作为二中一名年轻的教师,参加工作7年来,我看到了太多教师的感人事迹:比如,章新华老师在花甲之年坚守教学一线,王明星老师以带病之躯奋战三尺讲台;夏云球校长为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率先垂范;陈咏华老校长虽年已耄耋,但为了编写校史,又不辞劳苦,重返岗位;缪其富干事几十年如一日,在总务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师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太多太多的前辈令我敬佩,让我折服,德艺双罄的榜样就在我身边,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他们之中的一个,即使为此付出青春,付出一生,我也无怨无悔!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乘着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建国60周年大庆的浩荡东风,我校正在深入开展“科学发展在身边”大讨论活动,我们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期盼,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用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三篇: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单位:市人口计生委 参赛者:罗文春 联系电话:***
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 创造赣州良好人口环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
春风起神州,大地换新颜!春天,总是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活力,给人以信心!2003年的金秋十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春天;2008年的春天,在我们赣南这片红土地上,又掀起了深入开展“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使今年这个春天更加春意盎然!我叫罗文春,来自市人口计生委,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道学习科学发展观,我演讲的题目是《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创造赣州良好人口环境》。
在中国,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是什么?
一票否决,承受重重压力的政府部门是哪个?
事难做,气难受,名难听的公务员职位是哪些?
--------想必您会马上说出答案:计划生育。
小品《超生游击队》片段,剧中两个“游击队员”南征北战,一路超生,然而他们并未得到梦寐以求的“多子多福”,得到的却是生活上更多的艰辛,以至于“少林寺”她娘直面惨淡的人生,幡然醒悟:“俺们这是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为了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少几个“少林寺”,为了让“吐鲁番”她娘,“海南岛”她爹尽快的改变观念,转换思想,我们的计生干部操了多少心,劳了多少神,又怎能有计量单位?正因为如此,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才取得今天这样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翻开赣州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美丽画卷,好一派“人心齐,士气高,抓机遇,求发展”的喜人景象。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我们赣州经济社会大发展的一年;是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发展质量跃上新水平的一年,是工业快速发展、重大项目取得突破的一年,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一年,是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中心城市基础进一步夯实的一年,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的一年。然而,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只能说刚刚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面对这一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仍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在更高的起点上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赣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使用“人均”一词,其实质是将经济发展目标和人口发展目标相结合,强调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温家宝总理曾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乘除法”: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2006年,我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位,相当于美国的1/6。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30,排在世界第112位。由此可见,要实现人均GDP的增加,控制人口数量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我们赣州是一个人口大市,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要实现赣州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人口计生委肩负着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实现我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在生育、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2007年,我们开展了“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等一系列活动,制定和实施了有利于女婴出生、女孩成长、女性发展的有利政策,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努力实现我市人口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涵。在新的时期,我们计生委将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更高的起点上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继续稳定我市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努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科学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句诗句,满怀诗人对祖国、对家乡深深地爱恋,读来让我久久地感动!抱着对赣州这片红土地执着热爱的情感,我本人作为人口计生委的一名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从时代发展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奋力拼搏,开拓进取,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为创造赣州良好的人口环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推进赣州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赣州要壮大,赣州要发展,赣州要飞跃!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赣州的发展前景都是一片大好,正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时期。我坚信,只要我们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勇气,在更高起点上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只要我们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坚持“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和“一条主线,六个重点”的工作推进机制,就一定能够加快发展的步伐,实现赣州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与跨越,达到赣州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我坚信,赣州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工会 文档
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工会
(作者系武汉珞珈书社,撰写多篇理论文章已被收录在中国核心期刊网,在各类理论刊物发表过文章,近日闲来无事,赚点茶水钱···)
和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和一种思想被世人所推崇。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愿望。胡锦涛总书记曾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讲话指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新世纪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推进社会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必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群众组织,工会在构建和谐事业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工会是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其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事业中,工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会的工作只有融入到构建和谐事业发展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这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工会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遇,也是在新世纪现阶段创新工会工作的重大挑战。按照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目标的要求,工会工作必须要在提高工会干部素质的同时,坚持和发扬工会工作的传统,充分展示工会的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途径和形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充分认识工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一个社会的最基础的关系,就是劳动关系,构建和谐最基础的工作,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会正是劳动关系的产物,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有着必不可少作用。根据《工会法》规定,工会最基本的职责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依法履行基本职责,保障职工在劳动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实现职工的合法所得,满足职工的物质需要,从而实现劳动关系乃至社会关系中的“公平正义”。工会维护职工的利益和权益,开展扶贫解困送温暖工作,使职工队伍实现稳定,便奠定了和谐质监“安定有序”的坚实基础。工会通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为构建和谐奠定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基础。工会通过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团结和凝聚职工积极投身到事业发展中去,才能更加“充满活力”。工会在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投身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监督行政的日常管理,推动政务公开,完善二级管理制度,从而奠定了构建和谐的“民主管理”基础。工会在我国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是由其性质和承担的任务决定的。我国《宪法》确定了工人阶级作为国家领导阶级的统治地位,《工会法》明确了“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劳动法》则进一步规定了“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具有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四项社会职能,确立了工会在我国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工会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配合党组织在动员、组织、宣传、教育职工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从法律的角度上看,工会恰恰身臵构建和谐社会之中。工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工会可以全方位地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二、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是建设和谐工会的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工会工作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工会必须在各级机关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是中国工会和西方工会的本质区别。中国工会作为党领导的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在帮助建立协调的产权关系和劳动关系、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当前工会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仅凭过去的老经验是难以应付的,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创新,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提高工会的执行力,关键是提高工会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政治素质是灵魂、是方向,是工会干部素质中的关键,工会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保持一致,每一个工会干部应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会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工会工作成效,使工会工作突出体现第一要务,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强化发展的理念,树立为民的理念,突出服务的理念,培育法制的理念。
三、强调职工参与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民主基础 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人,一个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个人的自由发展空间,又有全员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人的参与意识形成,是建立在对人的的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如一个人的地位和存在不被重视,那么他的参与就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懈怠的,甚至具有破坏性。党中央提出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实现“民主政治”。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仅仅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如何建设民主政治、实现政治民主,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工会组织适当开展一些活动是必要的,变活动型工会为功能型工会。但它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维护”,积极参与改革、参与政策制定,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职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要监督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是否落到实处,工会主席是职工意愿的合法代言人,在涉及职工具体利益的事情上,工会要替职工说话。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法制越来越成为工会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工会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作到言行都有法律、法规为依据。善于运用法律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用法律知识指导工作。在参与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时,能够及时、准确、科学合理地提出法律依据。当前,在农村以村为单位的“村务公开”和在城市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的“厂务公开”,这两个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活动越来越被普遍认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积极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通过职工参与重大事情的讨论并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民主权利得以有效行使,必将对职工参与单位的建设和管理奠定了基础。通过组织职工参与单位的管理,一方面是启蒙和教育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也是对职工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使职工懂得有效行使民主权利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必须履行的程序及应当遵守的规则。工会在办事情、做决策时,要注重大多数人的利益,强调大众的参与,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这就会大大提高人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对工会组织民主风气的形成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民主风气的形成,是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及健康良好的群体氛围的表现,是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催化剂,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职工的创造精神,才能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强化干部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四、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工会凝聚力 首先,工会应当立足本职履行维权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修改后的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有些人把“基本职责”仅仅理解为是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甚至认为工会除了维护“劳动权益”就没有其它的工作了。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所谓基本权益,就是指工会工作应当以此为出发点,而具体的工作则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说,工会维权工作是全方位的亦即凡法律规定涉及职工的权益,工会组织都应当依法予以维护。工会维权的内容包括:职工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参与行政管理的民主权利、各种劳动权利、精神文化娱乐权利、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权利等等。所有这些权利,只要是职工有需求,工会都应当予以维护。从维权的形式上看,源头参与实现维权是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的主要途径,这可以说是事前维权;通过组织职工参与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侵权隐患,这可以称作过程维权;职工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仲裁或诉讼,工会予以支持和帮助,这可谓是事后维权。工会开展合理化建议是维权,开展歌咏比赛以及各种体育活动也是维权。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同时也是工会的权利。但是,工会的维权工作不是就维权而维权,维权的目的调适劳动关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繁荣。工会组织的这种维权行动,有助于保障职工队伍的稳定与和谐。“组织起来,切实维权”,这是王兆国主席在全国总工会十四届三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对各级工会组织提出的要求。这是对新时期工会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判断,是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经济关系最密切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工会提出了新的要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会工作面临的突出任务和广大职工对工会的基本要求。把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法律赋予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增强工会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其次,发挥工会的参与功能,协助行政部门为构建和谐开展工作。工会具有良好的参与功能和资源。无论是哪一级工会,其领导人按照法律及政策的规定在社会单位中都有一席之位。这些资源为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供了开展特色工作的便利。可以通过及时而有效地反映职工的状况、愿望和呼声,帮助各级党组织制定出更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工会通过其在单位管理中占有的功能性资源,可以依法对各级党组织和行政单位执行国家的政策、方针等情况,进行广泛的监督。对于那些违反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行为,工会通过法律的渠道提请有关方面予以严肃处理。最后,积极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是通过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通过职工参与重大事情的讨论并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确保“政务公开”,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民主权利得以有效行使。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是需要工会领导和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工会要充分发挥出了活动育人的优势与特色,始终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一项有效措施来抓,组织更多的有利于丰富职工生活、文化的活动,陶冶职工情操,为职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健康向上的健身活动天地,使工会工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是搞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工会干部工作能力是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决定因素。毛主席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工会干部要不断增强提升自身素质、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努力提高洞察能力,塑造优秀的人格形象,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工会工作的特点与法规,自觉贯彻执行工会工作方针和总体思路,全面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能。要改变过去形成的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培养开放、创新、务实的思维方式,不断增强围绕中心、创造性发挥职能作用的能力,把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到立足本职、干好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使工会工作永远充满活力。
在社会领域,工会可以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就业矛盾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安全生产问题、劳资关系协调机制不健全问题及职工合法权益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可以分析为:受经济发展影响,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整体水平不高;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职工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有差距;劳动法规不够完善,已有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职工利益表达和维护机制不健全,合法权益维护有难度;部分职工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为此,工会应按照“在促进发展中搞好维护,在推动改革中搞好维护,在积极参与中搞好维护,在大力帮扶中搞好维护”的总体要求,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切入点,以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以团结动员职工群众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基本形式,不断改进代表参与、团结动员、沟通协商、教育引导等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力增强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同时,工会应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维权能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积极努力创建学习型工会,是加强工会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工会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课题,是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前提条件。工会干部要想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打造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
六、关心职工生活状况,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坚持关心和帮扶困难职工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人的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人的其他需求则是在此基础上得以满足和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群众就是工会最大的活力。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根本的标准,就是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工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职工群众,这是工会组织的活力和工会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每一名工会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职工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职工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职工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要真正把工会建成职工感到温暖亲和,值得信赖的“职工之家”。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工会活力、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广大职工成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主体,把党的意图变成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让每一个职工树立全局意识、整体意识,发扬团结、协助、竞争的精神,增强凝聚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形成团结向上的合力。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融洽人心的系统工程。惟有深得人心,顺从民意,才能凝聚力量,鼓舞人心,散发广大职工发自内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职工群众“娘家”,工会组织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履行好工会的各项社会职能,团结、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二〇〇九年九月三日
第五篇: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待续发展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的学习机制、教育机制、成长机制,促进学生、老师、学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作为班主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而发展,做学生人格塑造者、学生思维的开发者、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学生能力培养者、学生创新精神开发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促进一时的发展,不只是以学生暂时取得好的卷面成绩为依据,更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勤奋耕耘励精图治,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天道酬勤是良训,无论是学生个体还是是整个班级要取得成绩,都必须勤奋付出,回想原来在作普通班班主任时,感觉太辛苦了,非常羡慕实验班班主任,心想假如我有那么一天,一定可以当跷脚老板,没想到其辛苦程度有过辶面无不及,感觉到压力更大,没办法,只好加倍努力,同学生一起奋斗,三年来坚持每天早晚到班,本期开学之初还向学生承诺每天早上提前10分钟到班绝不迟到,请学生监督。从去年冬季长跑活动开始以来,即使当天上午有三节连堂也坚持每天跟班跑步,以求师生同心,激发班级学生的活力,以使全体同学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斗志。当然,我班的科任教师也都相当勤奋,都能做到早早候课,耐心辅导,认真督查晚自习第五节。受老师教育和身先士卒的感染,高三八班学生也都十分勤奋刻苦。因为我们具备勤奋付出的努力,我们就拥有取胜的信心和底气。
二、科学的管理是取得成绩的保证
一个班级能否正常运转,是否具有凝聚力,班级的管理是关键。而班级的管理又全在于班主任以及班干部们的管理工作。首先是班级文化建设,既然是文化建设,就应当有文化,而不仅仅是做为装饰,应付检查,“自律、和谐”是我班班训,其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要做到人人领会,才能深入人心,才能起到教育感化作用,为此,我班专门组织学习了班训,要求学生写体会,并开了“班训大家谈”的主题班会,现在我班学生人人都对此有深刻理解,可以说“自律、和谐”就是我班的“三个代表”,就是我班的“科学发展观”。其次是制度建设,为了治班的公正、公平,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我们班不断建立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用各种制度去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第三,重视班子建设,班委干部均由民主方式产生,经过培训与锻炼,他们都具有了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主动性,能各司其职,使班级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推进。
三、文明的班风科学发展的表现
“班风正才能学风正,学风正才能成绩好”,从建班以来我们一直将树立良好班风放在班级建设工作的首位。良好的班风,是衡量一个班级体的重要标准之一。经过老师地教育,全体学生坚信只有树立良好的班风,才能拥有好的学习氛围,每个人才能获得最好的发展,反之,所有人都将成为受害者。因此学生们可以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以及班级公约,团结友爱,共同为班级的班风建设做贡献。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现代意识,通过人人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体验“我是班级主人”,树立“八班兴旺,我的责任”的主人翁意识。树立节约环保观念,三年以来,我们从未收取一分钱班费,班级开支全由学生收集矿泉水瓶
所得,学生都养成了自觉将用过的矿泉水瓶放进回收袋的习惯,我们学生节约但并不抠门儿,对学校发起的爱心捐款每次都非常积极踊跃。现在,我班已树立了师生关系融洽,同学关系友爱,人人注重文明的良好形象。
四、家庭的温馨使学生获得平等机会
从高一开始,我们就制定了用“家”的理念来建设班级的目标,经过努力,我班已拥有了家一样的温馨,它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使高三八班人员稳定,气氛和谐。分科之初,我班有57人,后来,陆续从普通班上调数人,英才班空降四人,甚至还从其他文科实验班平调进三人,现在是一个稳定在69人的大班。每次有新进学生,老师都会作前期谈话,让其迅速融入高三八班,适应新的环境,班上同学也会主动关心与帮助,消除陌生感。既然是家,家长就不应以学生成绩优劣选择走还是留,只要他愿意上进,我班都可以给他一个平台,我班有位王同学,成绩长期落后,家长也不是很配合,常常忘记请假,我也生过气,并请家长签字承诺,如成绩再考到倒数十名之内,转到普通班,但到今天他还是最后一名,虽然有学校领导的政策支持,但一想到刚搬进高三楼时,面对堵塞发臭的清洁池,他大胆地挽起袖子用手清理,一想到他因长期便秘而长满痤疮的脸,我还是不忍心。就这样,我们包容了好几名成绩不达标的学生,但这影响了科任老师的平均分排位,好在大家都能理解,今天我借此机会,向各位说声谢谢。因为是家,所以学生能够在老师面前讲心理话,能够渲泄;因为是家,我们甚至还扮演了调解员的角色,当学生与家长有矛盾时,家长想到了老师,我们也能不厌其烦地做调解工作,化解学生与家长的矛盾,消除隔阂。因为有家的温馨,我们的集体令人羡慕,直到本期开学,还有学生希望转到我班。班级凝聚力,使学生们都非常珍惜在八班的学习机会,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发展是第一要义要求班级管理必须出优秀成绩
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良好的表现,应该以成绩为佐证。高三八班是一个学习氛围很浓的班集体,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合作、骈进。大家积极进取,共同进步。如今,在学习上,我们班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进入高三之后,每次考试成绩都居同类班级之首,并超出学校下达的工作指标,而且总有学生跻身年级前列。在文体活动方面,我班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面向未来,就是要对学生未来负责,班主任不能因为单纯追求高考成绩而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代价。在立足现实的时候,始终不能偏离学生全面目标要求,始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放到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我们班级管理者恰当地把握好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关系,用合乎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来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今天,我们通过努力,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送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分数,不仅仅是高考成功,更多的是送给学生自信和人的尊严,送给学生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这就是班主任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特殊作用,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