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安全_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浅谈安全、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建筑市场日益繁荣,人们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非常关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企业都要求增加收人,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来源于生产,建筑行业要靠施工创造产值,获得效益。但是,有了工程干,不一定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其中,安全和质量两个问题均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工地出了伤亡事故,伤了人、死了人,这个工地就要停产整顿,伤员要进行治疗,死者要进行善后处理,事故原因需要调查分析处理,职工的情绪需教育稳定„„这一切的一切会给工程带来多大影响?会使经济受到多大损失?是可想而知的。从历年的资料得知,发生事故的单位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同样,如果一个工程出了质量事故,需要采取补救措施,或需要推倒重来,如果倒塌,更会造成人员伤亡,所发生的经济损失也是可想而知。近两年来,新闻报道的国内坍塌工程,上百万甚至千余万瞬间化为泡影。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全和质量这两个问题对经济效益影响既直接、又重大,如果企业确保了安全和质位就能获得较好的效益。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百年大计,质第一”的方针,必须坚持安全、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第一,建筑活动首先应当保证质量、安全生产。建筑产品生产要素复杂,施工环节众多,一经建成就不能更换,不便修复,而且又是特大的耐用产品,使用周期长,建筑产品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同样,建筑活动必须注意安全。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在生产和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一旦发生事故,不但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在建筑活动中,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好质量、安全关。
第二,建筑活动的质量、安全和效益是相互统一、不可分离的。建筑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产活动,建筑产品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如果质量没有保证,本身就留下了危及安全的隐患,在工程的建筑过程中或建成后,就可能发生工程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目前,一些地方发生的建筑物倒塌,都是严重的工程质量原因造成的。同样,在建筑活动中,如果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没有保障,就不可能做到“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工程质量也就无法保证。而质量和安全出了问题,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效益,因为出现质量问题,就面临修理或返工等一系列问题,必然造成更多的人员和资金投人,影响工期,导致资金积压和浪费,如果发生伤亡事故,必然面临着对伤亡人员的医治、安置、补偿和财产的损害赔偿等问题。同时,如果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企业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造成市场竞争的不利局面,这一切都会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实际上,许多建筑企业就是因为质量和安全事故才造成了严重亏损。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没有效益,就失去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也就可能出现工程质量粗制滥造和忽视安全生产的情况。因为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有优质的材料和精细的施工,而这必须有一定的效益为前提。若建筑企业从事某项建筑活动没有效益,它为了生存,就有可能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而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得有一定的安全投人,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和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等,在没有效益的情况下,这部分投人就无法保证,安全生产也就失去了保障。
第三,坚持安全、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必须注意避免只强调效益而忽视质量和安全,或者单纯强调质量和安全而忽视效益的倾向。目前,有个别建筑企业在建筑活动中,对安全、质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正确的认识,安全、质量成了挂在嘴上、贴在墙上、与在纸上的装饰语,没有落实在生产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求造价低,不求质量好,只讲速度快,不讲安全防范,忽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如屋面、厨房、厕所渗漏,结构裂缝、墙或面砖脱落,装修装饰粗糙,器具质量低劣等。更有甚者,一些建筑物在建设或使用时发生倒塌,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因此,在建筑活动中坚持质量、安全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质暈、安全和效益的关系,充分认识到质量、安全是效益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效益是质量、安全的反映和体现,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既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建筑企业职工自身生存的需要。
第二篇:安全就是效益
安全就是效益
-----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项目顺利竣工
2015年的脚步声在逐渐走近,回首难忘的2014,我们国博项目的安全工作也将圆满的画上一个句号,给项目部和公司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国博项目部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积极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项目部在公司安全管理部领导的关怀下、在公司、分公司领导的带领下,落实安全岗位职责、安全监督职责、做到监管分离、并重、同抓共管。取得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项目,外幕墙、屋面、精装、普装、四大单体总造价五个亿项目,无安全事故、轻负伤率控制在千分之七以内”的目标。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执行经理木沙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对国博项目的安全负主要责任,明确规定了项目总监、安全经理及安全人员的职责。项目部对各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并对考核成绩好的进行奖励,不合格的进行惩罚,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运行。
二、加强对现场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技术交底工作
国博项目面积大、人数多、工期紧,为了加强对工人的管理,使工人能够识别危险源,减少伤亡率,项目经理木沙及安全总监王夫星要求必须对每个新入场的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对特种作业人员、转岗工人、外来人员同样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履行签字手续。项目部还定期举行月度安全教育、节假日前后教育。针对特殊工种做好安全交底,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部分项交底。每蓬节假日就召集全体工人召开节前教育;每天早晨6点多,项目部组织全体工人在E2C召开班前安全活动“月度安全教育”大会,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对现阶段的危险源及近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安全教育无盲点,无死角。
项目部通过各种安全教育培训以及交底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三、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监督检查,进行应急演练
1、由于项目工期紧,工人都需要加班才能完成计划的节点任务,为配合生产,确保生产安全,安全管理人员也实行值班制度,且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在工人上班前赶到现场。值班安全员每天对班前教育及吊篮晨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安全管理人员还对工人的加班情况进行统计,并安排值班安全员现场监督,直到工人下班为止,这一制度贯彻始终,从未中断过。
2、项目部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检查与监督检查力度。项目日常安全监督实行网格化管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依据相关规定、标准进行深入细致的日常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书面通知该班组及施工作业人员。
3、项目安全部根据实际情况,多次开展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如在11月9日举行“119”防火应急演练,通过建立有效的事故应急预案、预警和救援机制,并经常性演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给员工健康和安全带来的危害。
四、执行周安全检查制度、周安全例会制度
项目部于每周六组织专职及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周安全大检查。检查组先对D0区进行检查,随后通过E2C区、C1区、F2区再到C0区以及G区检查,检查组对检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当场要求整改,并下发整改通知单,对迟迟不整改的班组进行处罚,直至整改完成。项目周检查制度一直在有效的执行,确保对工地现场的危险源有效监控,做到“五到位”“五敢”“五不走”负责人及兼职安全员于每周四开周例会,对最近一周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讲解,使各班组了解各自区域的安全隐患,并能及时有效的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五、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严禁违章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安全管理人员不定期的对特种作业人员证件进行检查,并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定期教育。动火作业人员履行动火审批手续,对不符合防火条件的严禁动火作业。项目部安排专人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确保监控无死角。
六、确保安全措施费足额投入专款专用
为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项目部加大了安全措施费的投入。项目部为每一位工人配备了安全帽,共计2600余顶。为高空作业人员配备了安全带、工作服等劳保用品,对灰尘较多区域的工人配备了口罩,给电焊工配备了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项目上还专门组成架子工班组,对一些临边洞口进行防护,对C1区因施工需要而拆除的脚手架拉结点进行恢复。
为了加大警示宣传力度,项目部在C1展厅、C0区精装定制了数十幅宣传画及几十幅大型宣传标语,时时刻刻提醒现场工人注意安全事项。
七、落实项目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及有关工作操作规程
为切实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项目部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项目部先后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与奖惩制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保管制度、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班组安全活动制度、现场消防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国博项目的顺利竣工离不开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是他们的兢兢业业,恪敬职守,才使得项目顺利安全竣工。项目执行经理木沙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日常工作繁重可想而知,但是木经理为了项目的安全生产付出了很大努力,每周一下午的监理、业主安全例会及周三的总包安全例会从未缺席过,比起其他公司的项目经理可谓楷模,他还亲自过问一些安全设施的完善情况,受到业主、监理、八局总包的一致好评。项目安全总监王夫星负责项目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要协调各个区域的安全管理而且每天早晨比工人来的都早,有时亲自召集各个班组开班前教育及月度安全教育,这种身体力行的行动深深感动了大家,成为大家的榜样。项目安全经理石如军分管现场132台吊篮的安全管理,吊篮作业作为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石经理协调各方对每台吊篮安装进行五方验收,每天早晨都要监督吊篮公司人员晨检,晚上还要确保吊篮安全落地,不管刮风下雨,都能始终如一。C1区内装修因为工作面大、工期紧、与其他公司交叉作业多等原因一直都很难管理,康志国作为该区域的安全负责人,不论什么班组,只要是出现违章作业都要进行处罚,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很快使该区域的安全得到有效控制。俞卫新主要负责管理CO区精装修以及现场脚手架,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现场的脚手架未出现一次事故,C0区精装修的文明施工也成了项目的典范。蒋丰山主要配合石经理做好D0、E2C、C1、F2、C0以及G区幕墙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工作面相当大,每天要不停的巡查,鞋都跑坏了几双,最终吊篮都安全拆除。张明星作为项目安全资料员不仅要负责项目上的安全资料,还要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教育培训,对违章作业下发整改通知单及罚款单,对监理、总包的整改通知单进行回复,用工高峰期还需晚上加班才能完成任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国博项目的顺利、安全竣工是全体监管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不畏严寒、酷暑,坚守在施工现场,为生产保驾护航。在工人违规不服从教育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职责,对现场出现的‘三违’情况及时制止,避免了不必要的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确保了国博项目高质安全竣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国博项目部
2015年1月10日
国博项目安全管理附图
(图1)项目执行经理木沙对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部署
(图2)项目安全总监王夫星给专、兼职安全员布置工作
(图3)项目专题安全教育大会
(图4)项目月度安全教育大会
(图5)项目安全周例会
第三篇:安全效益
安全效益
安全是全社会上关注的,安全在企业上是事关重要一票否决,这是企业运动中着重注意的,不论是发展中还是发展后的企业不讲安全是没法站足。不注意安全他运动的再好,产品花样再多,产品质量再优,企业效益在佳,不安全的事故一但出现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也谈不上,这是企业在运动过程中的经验,由成功的企业人士实践证明的结果。
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在总结经验时来个回头看一看,总结自己走过的路程。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告诉笔者“人生不怕艰,企业不怕困难”。在谈论过程中“提到人生不怕度艰难,企业就怕不安全”。这是企业家的肺腑,是多年的工作总结,也叫经验。在他成功的路上,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走过多少坎坷不平的路,转了多少曲曲折折的弯,有过多少艰难困苦的日子。他团结周围的人和员工,并肩奋战都已经走过来了,这些日子他回想起来心里总是甜蜜的,嘴里不时的留出几个字来:为了企业的发展“甘心”。按他的话讲应该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可他回忆到一些不安全事故发生时,总是闷闷不乐,脸上挂有几分沉重,用他的话讲是“企业搞的再好,事故一下就能搞倒”。“数日积累,一次掸活”,“一人不操心,众人受牵挂”等等。瞬间的事故,终身遗憾。这一句话说的真有趣味。企业不是一时一下就能拿回百万、千万„„元的积累,在企业运动过程中,有了决策人的规划,各基层指挥,员工努力工作,日复一日创造出今天的效益和积累,企业的名誉和地位。但在企业管理中,员工的操作上一旦不小心就会有各种不安全事故发生,如果生产过程中被事故给以严重影响,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名、誉、利都会随风所吹,这些事故能不发生吗?这往往是企业家事后的自问或反省,这都无济于事,在企业运动中发生事故只是一瞬间一个人一时马虎而导致的,这些事故的发生受害者可不一定也是一个人,有的事故是一个人,有的是几个人,还有更多,不论什么,只要是人身伤害事故都会有他的家人受到很大的残酷打击,有的可以家破人亡,真是无法另人去想那些后果,在这里不给以举例说明的事故人们会知道事故后的残影。这些只是受害和连带方面,不论是什么样子的事故影响着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
企业是通过运动会产生自身积累的,在企业这个运动的过程中人是最为主要的。社会上可贵的财富创造在人,再多的金钱挥霍在于事和人,这就是企业的决策人和高层管理者如何去面对,为了企业的效益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运动的企业中如何抓安全,如何教育员工重视安全,人人都讲安全,把全员的素质提高后,你不讲大家都知注意安全,企业员工上岗前必须按企业规程管理的岗前教来抓,为了企业和员工的安全要进行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后方可参加企业运动。在岗人员还得天天讲安全,时时抓安全,达到不出事故为目的。
安全事关重大,一个运动中的企业。不只是领导抓安全,重中之重在全员抓安全,要在员工上下班的路上、车间、厂房门口有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危险区域,设备要挂起安全提示标志,让每个参加企业运动的员工都知道安全重为天,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企业安全工作才好管理,一个企业只要安全运转,他的效益是会不断提高,这就是企业的安全效益。
第四篇:质量与安全的关系
试论质量与安全的关系
来源:考试大【牵手考试大,成功你我他】2008年5月17日
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高危行业尤为突出,许多企业也都在查找原因,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对许多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我以为,如果我们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安全问题,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安全问题,将会更加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质量与安全谁第一
从大量的安全事故本身原因来看,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安全事故多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而且,许多安全问题的根源就是质量问题。
如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违反生产工艺规程、检验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这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有些员工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处置不当,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置不当与违规操作虽然不同,但都属于工作质量问题。
质量安全谁第一?实际上,质量和安全不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也不是同一范畴的不同层次的概念,不存在“谁第一”的问题。
即使在自己的哲学范畴内,“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也是相对的。质量是与数量,具体地说是与产值、产量、进度等比较而言的,也就是说,质量和数量这对矛盾中,质量占着第一的地位。安全和生产是一对矛盾,也就是说,与生产相比较,应当把安全放在第一的地位。但质量与安全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喻彩虹桥事故,不就是典型的产品(材料)质量问题和工程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吗?又比喻某施工单位在胶济线因不按设计施工,挡墙施工质量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还比喻某施工单位在既有线改造施工中,因架设的接触网导线未达到标准高度,致使导致导线挂车影响行车问题,不正是因为作业人员工作质量问题而引发的行车安全事故?凡此种种,均是因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一再发生。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工作质量是安全的最基本的、最起码的、最重要的要求。这个问题不解决,安全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在不安全的条件下,操作者心情紧张,心理压力加重,必然影响其操作的规范性,也就必然危及产品质量。正因如此,ISO9000标准才将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作为重要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在ISO9004∶2000标准中,明确规定管理者应当“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包括考虑“安全规则和指南”、“人类工效”、“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卫生、清洁度、噪声、振动和污染”等。其目的为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为保证质量、安全本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在一些项目管理中,存在为了赶进度,为了节约成本,而违规生产和违章操作的现象,在赶进度的时候,忽视对材料、设备的检验、忽视生产工艺,交叉施工不注重接口、节点施工的协调和把关,相互抢点,野蛮施工,以保开通为目的,严重忽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抱着“以后整改”的心态,这也是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因此,多数专家认为,安全问题均与工程质量、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直接或间接关系,这个结论为我们解决安全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质量和安全心心相通
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的关系,还表现在具有如下许多共同点上。
1、都具有全员性的特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全员参与,也就是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人人关心产品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所谓安全,首先是人的安全,每个员工都存在安全的不定因素;公司要求所有员工都遵守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规则,才可能
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都需要领导重视、领导带头。ISO9000∶2000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第二项就是“领导的作用”,如果各级领导不重视安全工作,就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各级领导不下决心,安全隐患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事故就可能随时发生。
3、对公司都具有生死兴衰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我想大家应该有很深刻的体会了,因为某单位在过去几年里,因连连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导致投标停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可以说,短期内是很难翻身的。
4、都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下工夫。如果技术和管理不到到位,就存在相应的质量和管理问题。就像一台年久失修的车辆,既不能保证车辆本身质量要求了,也不能保证行车的工作质量,更不能保证驾车、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
5、都强调按规章制度办事。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仅可能引发质量问题,而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都必须进行“法制”,每个员工做的每件事情,都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遵守工艺纪律。
6、都面临着事故的处理问题。不管是质量还是安全,一旦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谁也不希望有事故发生,特别是不希望重复发生。不管质量事故还是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都可能触犯刑律,都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7、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都涉及对人的管理,都需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都需要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两者都反对单独追求生产进度,都有一定的独立性,都有一定的否定权等。实施“手拉手”工作
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关系密切,二者完全可以相互借鉴,联合开展工作,尤其应对某些双方都要管的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例如生产现场的整洁文明生产,从质量管理角度看,环境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搞好;从安全角度看,乱堆和乱放、污染严重,正是事故隐患之一,因此也要整顿。在生产现场往往会出现以牺牲质量和安全为代价的现象,比如单纯强调生产和节约成本,单纯强调数量、进度等,都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
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要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如环保管理的5S理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质量改进所采取的一些统计技术等,安全工作也可以采纳。在安全管理中采用安全现场监督管理、安全检查服务、专兼职安全员制度、安全标准工地建设、安全一票否决等等,质量管理工作也可借鉴。在进行质量整顿时,安全监督人员可以参与进来,反之亦然。当然,这就要求质量管理人员要掌握安全监督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安全监督人员也应有必要的质量管理能力。
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需要一个体系。安全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全可以参照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建立、实施和保持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建立的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体系,就是运用了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如在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员工有拒绝生产的权力、还应有监督他人特别是领导违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权力。特别是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安全监督员应有权暂停生产,并对一些严重影响安全或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过程应进行记录,保证生产严格按照HSE管理体系要求实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建立并存的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从企业运行机制上看,财务有总会计师,层层有健全财务管理部门,有专职会计;工程管理有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层层有工程技术部(有的是工程部、技术部单独设立),同样有专职(高、中、初级)技术干部,物资、计划统计也是层层机构健全,专职长效的专职人员岗位一应俱全。可是安全呢?情况就不一样了,试问现在有几个单位层层设立了长效的安全工程师和专职安全员?恐怕是兼职的多!更没有
高、中、初级安全管理师的编制及叫法。因此,我认为,既然全国上下都在重视安全,也应该层层建立专门的、长效的安全管理机构,选拔懂技术、会管理、安全意识高、责任心强、思想品德优的人才,组建专门的安全管理队伍,就像财务会计、计划统计、工程技术人员一样,有专门的岗位,有工作名份,使之成为专门的、长效的安全管理机构,将安全管理当成一种专业,作为企业的一种文化的高度来重视,实现安全管理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安全管理基础。
第五篇:质量就是效益 质量就是生命
质量就是效益 质量就是生命
“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对一个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极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企业形象及产品形象,而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销售市场和经济效益。所以质量就是企业的效益,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竞争力的保证。
在我们磷铵厂的生产工作中,影响磷酸一铵质量的因素有原材料、设备、工艺、人的操作等其他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是关键。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这方面进行质量管理,进而抓好产品整体质量呢?
一、严格控制指标,强化员工质量责任意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质量是对责任意识的检验,好质量要求更上层楼的责任心。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质量是我们每一名员工在操作的每个细小环节控制的。我们一线的员工大部分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认为只需要做自己份内的事情,管理与自己无关,这就容易造成了各个环节质量意识的脱钩。有时候一些小的细节往往最终造成产品质量的问题。因此,向班组灌输质量责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不断的给员工灌输质量意识,加强中间过程控制,严格各项工艺指标,让他们听得进,记得住,做到“技术扎实,意识过硬”。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精心操作,落实生产任务,确保产品质量。
二、加强班组质量管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我们始终把质量和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班前班后会时刻挂在嘴边,加强执行效果,长期执行就会形成习惯,层形成的一种品质,是拿不走,跑不掉,深入到每一个人心里的一种潜在的不用明示的规则;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稳定被广泛认可的强有力保障;是一个企业的质量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这种认真对待质量的态度自始至终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工作质量,还是产品质量才会有根本保证,否则,单纯谈质量是平面化的,单一的,偏颇的。
三、强化员工劳动纪律意识,加强质量追究责任。作为一个化工企业,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危险物品,也许我们的一个细节失误,就会造成质量甚至人身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只有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禁“三违”现象,提高安全纪律意识,从细节上保护自我,那么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投入工作,更好的在每个环节认认真真的去确保生产质量。在各个岗位负起责任,严格控制工艺流程,抓好细节措施,把我们的工作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事,那么,平时容易疏忽的对质量不负责任的现象是能够避免的。
四、加强各个岗位员工学习意识,不断强化操作技能,达到复合型人才。精益求精的工作技能是一个人立足行业的基本要素。无论什么行业,那些工作态度端正,工作细心好学的人,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作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必须努力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才能不断掌握着工作的主动权,在生产过程中更好的操作,从而确保产品的高质量。总之,质量是企业之本,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作为一个化工龙头企业,竞争尤为激烈,现在更是在追寻 “中孚梦”的道路上,所以让我们所有人,以质量诚信为荣,树立质量法制观念,让每一名员工为质量把关。为了做到这点,无论多么具体而繁琐的小事,我们都要锲而不舍落实到底,从而托起中孚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