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思2016六下
《祁黄羊》听课反思
苏教版教材第八册课文《祁黄羊》一文介绍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崇高理想境界,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是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公正的人。今天听了四(3)班张园园老师上了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了抓住对话,朗读与想象相结合。
一、演读对话,感受人物
本文主要以人物对话来展示人物品格特征的。但在人物对话的背后,有许多空白之处,在教学时,张老师就抓住了几个值得学生探究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效果还不错。学习“外举”部分时,先挑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祁黄羊竟然举荐他的杀父仇人担任中军尉这一职位,不但悼公感到意外,解狐也非常不理解,你觉得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让学生找出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品味。以读为主线,进行点拨,并让学生大胆想象。有的说:“解狐很快知道了祁黄羊举荐他的事,他想:我与他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难道他忘了吗?”有的说:“解狐心想:祁黄羊在解狐面前举荐我会不会别有用心呢?他不怕我当上中军尉以后谋害他吗?”„„学到这儿,张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祁黄羊,你怎么来说服解狐呢?层层深入,将学生的体验不断引向深处,使其充分领悟到文本的内涵。此外,教学这部分课文内容时,张老师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积累词语的方法,如“悼公听了祁黄羊的话,明白了他的用心良苦了吗?我们可以用学过的什么词来形容?”“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最后进行学法迁移,自学习“内举”部分。
二、引入资料,加深体会
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层的感受后,进行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让学生交流,“如果你是祁黄羊的亲友,当你听说他推举了解狐,你会对他说什么?” “如果是你是朝中大臣,当你得知他推举了自己的儿子祁午,你会说什么?”再次点击中心。在此张老师引入课外资料《祁黄羊的故事》等,学生在了解、讨论中知道了祁黄羊的为人,从而被他一心为国、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所感动,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在这节课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做法,张老师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使学生的个性在课堂飞扬,学生的生命在课堂成长。正是有了这样的引导,因此学生的回答相当精彩,教学效果也很理想。
是充分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的智慧之花尽情吐艳,并且将学生引入了更为广泛的语文领域,只有这样,诸如“我认为„„”、“我有不同的看法。”这样的句式才会如美丽的音符一样时时跳跃在课堂;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唤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充分的培养。
词两首教学反思
小学生初学宋词,首先是有趣易懂。这两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词的画面丰富多彩,有静有动,学生易于想象;词的语言精炼优雅,学生易于鉴赏。因此,读通、读懂、读美就成为我整堂课的教学主线。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静心品读,推敲语言,想象画面,力求使文字鲜活起来,画面丰富起来,力求使学生的情感与词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彼此沟通、融合,最终达到美的熏陶和修养的提升。
古人有“一首诗词一幅画”的说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赏析经典诗词的诀窍,也是教学经典诗词的妙法。《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达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箱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两首词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它们在写作上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融情与景,以景写情,情景相生,让人读来回味无穷。两首词都有唯美的图画,美好的意境,因此,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感悟画面美,领悟意境美,体会情感美,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于是,课堂伊始,我便与学生一起伴着悠扬的古筝曲赏画吟古诗,将学诗品词的意境营造渲染起来。
首先,我带领学生抓住景物,感知画面美。教学《渔歌子》时,我让学生眼睛看着文字,脑海中构成相应的形象:郁郁葱葱的西塞山、振翅飞翔的白鹭、尽情盛开的桃花、肥美悠闲的鳜鱼、戴笠披蓑的渔翁„„学生抓住了这些景物,脑海中就容易自由组合,整体感知出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画卷。
其次,我带领学生展开想象,领悟意境美。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作者,像作者一样,因为沉醉二迷失了回家的方向,解雇闯进了荷塘的深处。迷迷糊糊之中,展现在眼前的,竟然是朵朵娇艳的荷花和片片碧绿的荷叶„„此时此刻,你是不是也陶醉其间了?
再次,我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景美。两首词多描绘的自然景物和相应意境,绝非为了描景而绘景,为了创意而设景,而是在所描绘的景物中,在所创设的意境里,寄托作者的意向,赋予相关的情思。张志和《渔歌子》中的渔翁,他那里实在垂钓肥美的鳜鱼,而是在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的景象、悠闲地感受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不过,作者融寄于景物于意境之中的情感,有些事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因此,我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体悟作者融寄于景物于意境之中的情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教学《如梦令》这首宋词时,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原则。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烟台的海》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是一门反复实践,不断求精、求新的艺术。认知规律告诉人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总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是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好的教学设计不应是严谨的教学流程,更不是问答式的教师提问、学生解答的单一形式,而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是对当下实态的过程的有效对策,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线索的教学设计。特级教师于漪曾这样说过:“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我在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时,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依据课改新理念,设计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并且灵活驾驭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现在重新审视我的教学设计,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片断:
(精读完第二自然段)
师:(面带微笑):同学们,冬日的烟台的海是凝重、壮观的,那么在东风荡涤的春日、海风送爽的夏季、硕果累累的秋天又会是怎样的景观呢?
生:(满脸疑惑的、摇摇头)不知道。也许会更美。
师:(和蔼、亲切地)同学们,这篇课文的第3节—第5节的构段方式是一样的,所以老师要请你们自己来学习,好吗?
生:(异口同声、欣喜地)好、好!
师:别急,咱们先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习第2节。(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我来说!我来!
师:(面露喜色)这么多同学都知道,真棒!看来咱们六(2)班的同学不仅十分自信,而且个个记忆力十分强!好,我就请你。
生:刚才我们先读课文,一边思考冬日烟台的海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然后找一找哪些词句可以体现这一特点,体会体会,最后我们看看人们的活动又是怎样的。
师:(一边鼓掌一边说)你说得很对而且很完整,老师要把掌声送给出色的你。(说完,同学们也鼓起掌来)
师:同学们,现在咱们就按照这样的方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季节进行重点学习,好吗?
生:好!(然后按要求开始小组学习)
师:(巡回指导)
生:(举手示意)
师:(笑眯眯地、亲切地)善于学习的人不仅能把课文读懂,而且愿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他人分享。这样吧,我们先来交流春天烟台的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有的把手举得高高的、有的站起来举着手)我我我„„
师:你很自信,我就请你。
生:春天烟台的海是绿盈盈的,富有生机。(师板书“绿盈盈”)
师:好的,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生:活泼的轻盈的春天烟台的海像个顽皮的孩子„„(师板书“活泼”)
师:大家说得都很不错。那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呢?
(待学生回答后,出示相关语句进行体会、朗读→师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练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春日烟台海洋的轻盈、活泼?老师还要给你配上轻柔的音乐哦!
学生纷纷举手要求朗读。„„
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倡导自主阅读促进学生自得
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越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阅读本是个性化的行为,而如果把学生捆起来齐步走的做法,就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赋,也违背了小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该教学片断中,笔者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享有充分地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发展的过程。如内容的自我选择:选择一个季节(一段)进行重点学习。伙伴的自由选择:选周围的几个同伴成为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情感的自我选择:说说春日烟台的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或给你怎样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时空,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以展现和发展。这种自主选择正是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行为、自主能力的具体体现。
与此同时,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四人小组共同努力,探究某个季节烟台的海的特点,这一过程,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高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同时让学生在合作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二、师生平等对话创设和谐氛围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师生平等对话是一个开发的未完成的动态教学过程。它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一种尊重;它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它意味着人格对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教学相长”情景中的记忆切磋,相互信赖氛围中的心智启迪;它意味着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它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
上述教学片断中,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中,感受到的是老师对他们——学习主人的尊重,享受到的是学习的一种快乐。例如:教师在讲读完第二自然段后,非常和蔼的、面带微笑地与学生交谈:“同学们,冬日的烟台的海是凝重、壮观的,那么在东风荡涤的春日、海风送爽的夏季、硕果累累的秋天又会是怎样的景观呢?”,而后又亲切地询问学生:“同学们,这篇课文的第3节—第5节的构段方式是一样的,所以老师要请你们自己来学习,好吗?”,不仅如此,教师还善用激励的评价语言,比如:“这么多同学都知道,真棒!看来咱们六(2)班的同学不仅十分自信,而且个个记忆力十分强!”、“(一边鼓掌一边说)你说得很对而且很完整,老师要把掌声送给出色的你。”、“你很自信,我就请你。”„„作为老师,赞美学生是一种感情的投入,是驱动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片断中教师的一个笑脸、一句发自内心的鼓励、一种充满期待、充满诚恳的眼神,都会触及学生心灵,甚至震撼,这样其乐融融的、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享受读书、学习之乐。
三、重视诵读感悟珍视独特体验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而,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解。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进行自由阅读,读出个人对烟台某个季节大海的感受,而且十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差异。
例如:学生小组学习后交流对春天烟台的海的感受,有学生认为是“绿盈盈的,富有生机。”也有学生说是“活泼的”、“轻盈的”、“春天烟台的海像个顽皮的孩子”„„教师都给予充分肯定,表扬,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深入的朗读体会,最后老师还为学生配上音乐进行感情朗读。这一过程中,学生读出了趣味、读出了个性,读出了积极的思维活动,读出了丰富的信息含量。从“读通”课文到“读懂”课文,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预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了阅读质量,为深读课文的研究探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与此同时,阅读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一次审美体验,必然带有一定的个性化成分,存在学生间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和个性化的东西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财富。此片断中,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教师都予以认可、鼓励,充分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并利用这种差异进一步推进教学,以促进学生阅读的深入,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的主人。
理解决定设计,设计决定呈现,呈现决定效果。的确,要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自己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中得到深刻的感情体验。课堂是学生通过与老师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其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整个课堂教学都有赖于老师的设计、引导。教学思路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实现自我建构的程度如何。笔者认为一堂课的主线是这堂的灵魂所在,必须设计出一条覆盖面广、立意新、有思维价值的线索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这样,我们在操作时就可以对局部的内容从这条线索上设计和把握,思考、选择何种教学方式与其相联。然后,让局部去折射整体,支撑整体,让学生易于触摸,教师易于表达。如此,把握了课堂的主线,使内容得以最佳整合,教学才能给人以和谐的整体美感受,才能使学生在语文海洋中自主遨游。
第二篇:六下教学反思
“探索规律”教学案例与反思
武昌区中华路小学 李文红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66、67页探索规律。教学目标:
1.探索数之间、图形之间蕴涵的规律。
1.1会在乘法表中进行有序地观察,找到规律,并能用语言、关系式等方式刻画发现的规律;
1.2能按规律填数、画图; 1.3能解释找规律的方法; 1.4尝试设计一组数列.2.探索实际生活中蕴涵的数学规律。2.1能按示意图发现规律并表述规律; 2.2会用含有字母的的式子表示规律; 2.3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回顾与整理数学规律,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规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毕业庆祝会”上,淘气和笑笑按下面的方式在会场挂上了气球。第50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你怎样知道的?
揭题:善于发现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回顾与探索数学规律吧!
(二)探索数之间蕴涵的规律
1.将乘法表填完整,仔细观察这些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1)引导观察:
横着看,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竖着看、斜着看呢?
找出积相等的数,这些数所对应的两个乘数有什么关系?
(2)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乘法表中数之间的规律,这儿还有几组数,你能找到每组数排列的规律吗?
2.找规律,填一填
(1)出示一组数学生找规律填数。(2)汇报并解释找规律的方法。
(3)给你一组数,怎样观察、比较找到规律?(3)你能自己设计一组有规律的数吗?
(三)探索数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1.(出示用小正方形排出的图形)(1)按照这样的排法排成7层,一共要用多少个小正方形?
(2)如果排成N层,一共要用多少个小正方形?
2.观察图形与它下面的数之间的关系,在括号内填数或画图。
(四)探索实际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1.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蕴涵着数学规律,比如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按这样的规律摆桌子:(出示“巩固与应用”中的第2题)学生解答再交流汇报;
2.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规律,我们一起来分享:(1)播放CAI图片
(2)结语:生活中处处蕴涵着规律,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敢于探索,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二、教学反思
1、把握教学核心思想,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为精讲精练准备好素材。
“探索规律”这节课是总复习第三部分“代数初步”里的教学内容,是对小学找规律知识的回顾以及对探索规律的方法(观察、分析、归纳等)进一步提炼与整理。分为“回顾与交流”、“巩固与应用”、“探究活动”三部分。
“回顾与交流”教材是呈现了一张乘法表,要求学生先将乘法表填完整,再探索表中的规律。为了使课堂更加高效紧凑,课前我就安排学生填好了乘法表,并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配合学生交流,这样课堂上学生既能集中注意力通过有序地观察(横看、竖看、斜看等),发现数与数之间蕴涵的规律,并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发现数之间不同的规律这一核心数学思想。
“巩固与应用”这一部分呈现了四道小学阶段一些较典型的探索规律的题目,从表面上看这些题目比较注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与运用,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深度似乎不够,但正是这样给了教师极大地空间,一方面提示教师要带领学生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在哪些方面探索过数学规律,另一方面也提示教师要依据文本深入挖掘这些题目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的选取我适当地予以了取舍、充实与调整,从而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反思意识。
2、选取适当地教学策略,把握教学节奏,才能达到精讲精练的效果。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这部分知识的趣味性很强,老师组织的题目也能能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据有一定的挑战性。例如,找规律填数,找规律挂气球,求有规律摆放的小正方形的个数,餐厅中桌、椅摆放的规律等题目,给学生创设了多样的思考空间。这么多的题型,如果个个浓墨重彩,势必降低课堂的实效。这节课最值得我反思的也就在此,感觉在引领学生回顾数与图形这部分的知识与思维训练节奏把握较好,学生思维在老师提供给学生的动态画面中完全打开并层层递进,从微观上达到了思维训练的目的;但在教学找规律填数时却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太过细致地挖掘学生的思想方法,从宏观上没有把握核心思想方法的渗透、以致老师组织的更加精彩的教学内容不能得以呈现而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很是遗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上要实现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光有好的内容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思考如何张弛有度地去落实这些内容,如何做到适度的启发与有效地生成,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篇:六下反思总结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马 秀 英
这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个关键时期。本学期我认真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课前精心备课写教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所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难点,又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及时反思,写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课后及时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为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三、认真做好每一次的测试与测后辅导工作。
本期教学工作,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学完每个单元,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能力的测验,测验后我对学生成绩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找出原因做相应的教学调整。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狠抓学风、班风,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对此,我开展诚信教育,并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独立、认真、求实的考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同时我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特别对后进生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说,对新的教学改革理念掌握不是很好,将新课改理念不能很好地贯彻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走上一个新台阶。
《解比例》教学反思
马 秀 英
《解比例》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课。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再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时,要注意外项(或内项)乘积等于内项(外项)乘积的运用,不能用错。所以,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时,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现在回顾这节课,知识点教授总体来说比较顺利,不过也有几个地方是值得反思和注意的: 反思之一:
变换思维,随机应变调整非预设生成。
开始出示的第一个复习就使我始料未及。题目是这样的:口算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8和9:27;1/4:1/8和1/8:1/16。我出这道题目的用意本来是想出两个能组成比例的题目,但是其中的2:8和9:27因为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当学生口算出比值,说出不能组成比例时,我一时慌了,真懊恼备课之前没有先算一下,后面内容的顺序要被打散了,怎么办?能否补救?也许是急了吧!急中生智,我马上反应过来:如果改动其中一个数,再看能不能组成比例?这个问题一出,学生的脑筋立马转动起来,答案也随之即出:“把27改成36,这样9:36的比值也是1/4,这样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了。”回答的多好,我在为学生高兴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小机智暗自庆幸!(不过以后可不要再犯哦)后来在讲到课后练习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下面哪些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6、4、18和12;(2)4、5、6和8;(3)4、3、1/3和1/4;(4)3/
5、1/
5、9和3。此道练习题与我的复习小岔曲虽然形式不同,但细细品味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锻炼学生判断几个数能否组成比例。反思之二:
抓住重点,顺水推舟解决非预设生成。
复习“根据比例的意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5=6:();()/15=2/5”时,要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这题的要求是根据比例的意义来解答的,但是有一位学生没有运用比例的意义来回答我,她用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用5×6算出两个内项的积再除以一个外项3等于另一个外项10,虽然她没有明确说用两个内项相乘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相乘的积来解答,但她说出了其中的意思,这不就是本节新课的重点所在吗,现在被她提前说出来了,这说明该同学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已经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一个未知项了,这不正是我所希望他们掌握的么?顺水推舟,应该及时调整教案,直接进入今天的新授重点,不过我今天却没有这么做,这说明我对教材和教案的把握程度还不够,没有做到胸有成竹。
总结今天这堂课,虽然按照我的思路上了下来,但是课堂中的闪光点没有及时的抓住。这堂课对于我来说太平淡,对于学生来说,首先对于那几位制造非预设生成的学生来说,没有及时鼓励、表扬,没有使其得到更充分的情感体验,对于全班同学来说,缺少了一个自我发挥,交流讨论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把握好教材和教案,不能死搬教案,教案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抽屉原理》教学反思
马 秀 英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近感。也就是创设丰富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放苹果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3个苹果放入2个抽屉的各种情况的猜测,进一步感知抽屉原理。认识抽屉原理不同的表述方式:①至少有一个抽屉的苹果有2个或2个以上;②至少有一个抽屉的苹果不止一个。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猜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采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证明”,接着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对“枚举法”、“假设法”等方法进行比较,教师进一步比较优化,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有趣的类推活动中,引导学生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抽屉原理”的最基本原理。最后出示练习,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这种“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促进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马
秀
英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一学期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习型的校园文化。
3、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同时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4、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本学期我们全组教师的公开课都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多数老师都能自制教学课件,熟练操作。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能自觉地、经常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并能利用网络技术上网了解教学信息和课改新动态。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六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文化知识考核:平时组内单元把关、期中各年级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迎接期末抽测考试。
3、一学期来,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个人补充和教后反思。
4、本学期在教研室和教导处组织安排下,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
5、本学期每位数学教师都,认真实施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思想,积极构建新课标下的适应时代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每一位教师把“努力上好每堂课”作为自身工作的起码要求,切实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并实施“有效教学”。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学期继续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倡了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把要我学变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础。
3、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开展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学习与研究课改的活动,组织教师在校园网上发表论谈或上传论文。
4、建立并逐渐完善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广大教师的课改积极性。对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特长和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教学案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马 秀 英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今天我们来学习“正比例和反比的比较”(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2、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做题。
三、第一次检测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找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如果有错题,找学生更正,并追问为什么。
四、第二次检测
(一)判断:(找两人上台板演)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二)后教
1、认为对的请举手。错的问:为什么错了?
2、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关系? 生回答,师屏幕出示:
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不同点:正比例是变化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
反比例是变化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
五、练一练
1、判断单价、数量和总价中的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除数一定,()和()成()比例。被除数—定,()和()成()比例。(2)前项一定,()和()成()比例。(3)后项一定,()和()成()比例。
(4)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三种量,如果长是一定的,宽和面积成正例关系。这三种量在什么条件下还能组成比例关系,是哪种比例关系。
六、当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第27页的内容。
2013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马
秀
英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即将结束,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已进入总复习阶段,为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总复习教学目标: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实际,对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把握课标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六、复习措施
1、在复习分块章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这类。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地背诵;但是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比较相对的单位,理顺关系。
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
(1)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面,重地在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
(2)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类型的衍射性指导学生学习;
(3)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合理的简便的方法,练讲结合,归纳总结,抓订正抓落实;
(4)其它的在复习过程中穿插进行,以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具体要求。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导优辅差。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同时开“小灶”利用课间与课后时间,按最低的要求进行辅导。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4、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复习,学习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对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5、在复习当中,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及时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地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以期达到复习目标。
第四篇:六下教案及反思(推荐)
☆☆☆☆☆☆六(下)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教学策略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策略
设计者:齐齐哈尔市龙沙区龙沙小学衣红梅 指导教师:齐齐哈尔市教研院李昊星
教学内容:
《我们身边的物质》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第一课,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三部分,主要是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确立难点的依据:
物质是指直接或者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但是把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东西确定为物质学生接受起来会有难度。物质都在变化,而且变化存在着相同和不同,学生很难分清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因此,我确立此本课的难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介绍物质以及物质变化的影像资料、易拉罐一个、火柴一盒、生锈和未生锈的铁钉各一枚、铁丝一根、小纸片一张、蜡烛一支、澄清的石灰水一杯、烧杯一个。
每组:火柴一盒、生锈和未生锈的铁钉各一枚、一根铁丝、一张纸、一支蜡烛、烧杯一个、记录单。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讨论、交流、播放课件)
二、物质在变化 比较相同与不同。
播放课件: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出示铁丝、蜡烛、纸。你有哪些办法让这些物质发生变化? 实验探究。
四、总结
通过举例例证以及影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掌握“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概念。这部分的内容也是通过举例例证的方式设计的,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变化的现象概括出物质都在变化,同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较快,有些物质变化较慢。让学生描述火柴燃烧或者铁钉生锈的变化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体会了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了解物质的不同变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思考的重点在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通过实验探究、思考交流逐步突破难点。师生共同整理本节课的所得。
预计学生在举例时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质。也有可能在举例子时把直接观察到的和间接观察到的放在一起说。学生对身边的一些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很容易理解,但对不能直接触摸到、观察到的东西确定为物质接受起来会有些难度。
易拉罐压扁后形状、体积……发生变化,水结冰后状态、形状……发生变化。两种物质的变化相同之处是:形状、体积、状态等发生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不同之处是:变化的速度不同,有快有慢
相同之处是都产生了新的物质,不同之处是变化的速度。
一种变化是只改变了形态、大小,一种变化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选择了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的、便于观察的活动,学生在体验中,观察中能体会到物质的变化形式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在分析各种变化的不同时,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对蜡烛的燃烧现象的分析上学生也许会有一些难度。
从声音的产生和本质、电的产生和本质上……帮助学生理解。在举例例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和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物体都是物质。
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物质发生变化后是否变成了另外的材料(物质)上进行比较,这样思考的方向会更集中些,也符合了本课的设计意图。在分析时要求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把燃烧是怎么回事插入到这里进行教学,对课本的知识做了补充与拓展。课后策略:本课具有前测性质和铺垫性质,所要建立的科学概念也是哲学概念,渗透这些观念也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一点在上面的教学策略中可充分的体现出来。本教学策略环节清晰,层次性强,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教师的问题设计针对性强,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为一个单元的开篇课,能时刻为后面的课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上,树立科学的价值观。逐步把学生引领到一个探究物质的世界中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15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0:55:09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策略
设计者: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新马路小学陈红 指导者:齐齐哈尔市教育研究院李昊星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新马路小学王军
教学内容:《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课。本课内容分为“混合沙和豆子”、“观察白糖的变化”两部分,在上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沙与豆子的混合和加热白糖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即是否产生新物质。科学概念: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知道一些化学实验中要有安全防范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难点:观察加热白糖的过程,分析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确立难点的依据:部分学生对白糖的加热现象有一些生活经验,比如吃的甜菜——挂浆地瓜,他们会认为白糖加热后做成的菜仍然是甜的,所以加热后的白糖还是白糖。本节课要引导学生理性的描述、对比物质在变化前后的物理特性,从而来判断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准备:记录纸、火柴、蜡烛、一把小铁勺、白糖(用来加热白糖)搅拌棒、一杯清水(用来验证炭化的白糖已不是白糖)、一张纸、沙、豆子、筛子(观察沙和豆子的混合)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引入
复习:物质变化有哪两种情况?
(二)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实验
(三)观察白糖的变化
1、观察、汇报白糖的特点
2、进行预测
3、进行给白糖加热的实验
4、交流汇报
(四)分析加热白糖和蜡烛燃烧的变化过程,了解物质的双重变化
(五)课外延伸
判断下列现象是哪一种变化:弯折的铁丝,折叠的纸,铁钉生锈,米饭滴碘酒。导课简洁,直入主题
豆子和沙的混合是比较简单的实验,学生也容易懂,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为观察白糖加热活动做铺垫。
加热白糖前要对白糖的变化进行预测,那白糖的变化会像他们推测的那样发生变化吗,这将激起学生对推测进行探究验证的欲望。
让学生自己说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教师再进行补充和强调,这样不仅使学生印象深刻,同时还明确了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可能会与学生的预测有很大出入,这将会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巨大冲突。这个环节是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系的探讨。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加热白糖的变化和蜡烛的变化以及对变化过程的逐步分析,使学生对两个概念的建构和认识将更加深入和完善。让学生应用化学变化的特点来进行判断和分析,应用的是否正确,是检测学生在上一环节的学习中概念建构是否牢固,这既是检测的过程,又是学习的过程。
快速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可能会发现有变化,也可能说没有变化。
经过交流知道沙和豆子的混合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沙还是沙,豆子还是豆子,即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多数学生会预测到白糖颜色、状态的改变,也许会少数学生想到有气泡产生,可能不会想到白糖会炭化。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黑色的物质和糖是不一样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新物质产生。
1、有气体产生;
2、有气味产生;
3、有烟产生……
将白糖的变化与沙和豆子混合的对比,引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描述性概念。
1、白糖熔化是物理变化;白糖炭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2、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油汽化燃烧是化学变化。
3、有些物质的变化分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要引导学生拿出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即使观察到黑色的物质和糖是不一样的,但仍有可能有学生认为这是变黑了的糖。这时我们可以用溶解的方法让学生比较验证发现加热后的物质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它不是糖了,从而寻找到证据,验证白糖在加热后产生了新物质。
用米饭遇碘酒的化学变化,引出下一课的研究内容。教学反思:
在备课过程中,我经历了一个由“难”到“易”的过程。之所以“难”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自己为自己制造了一些困难,而在反复的研究后,发现教学设计在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后,教学就变得“容易”了。一言以蔽之,备课要备好学生。
一、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设计打好基础。
在备课伊始,一大串的问题闯进我的脑海里:教学活动虽不算多,但每一项活动所需时间又比较长,教学时间够吗?混合豆子和沙,要经过“观察——混合——分离”的过程,同时学生又要不断通过观察、记录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收集更多的证据,学生能应付这么多的任务吗?白糖被加热后产生的变化比较多,他们能把这些变化综合起来说明加热后的白糖是新物质吗?物质的双重变化对他们来说是不是太难了……一时我不知教学该如何进行。在不断研究课的过程中,从对学生的分析上,我更关注六年级学生所应具备的科学素养,通过三年的科学课学习,他们已有初步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观察与实验获取证据,并且能对证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备”好了学生我的教学设计相对原来变得简单了,教学思路也逐渐清淅。
二、顺应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使教学顺利进行。
备课过程中,有一个环节的教学让我大伤脑筋,那就是关于对物质双重变化的分析。最初设计是建立了化学变化的概念后,让学生点燃蜡烛后观察1分钟,进而分析出蜡烛的变化过程是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因为第一课时学生对蜡烛的燃烧变化已有了一定了解,对于学生来说分析物质的双重变化更简单一些。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白糖的变化过程也是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最后得出有些物质的变化是两种变化同时发生的。但这样的设计觉得太零碎,破坏了教学的完整性。考虑到这两个观察是对学生来说是同一个层面的,并没有分歧,所以并不困难。再次设计时将两个观察同时进行,在记录单上有所强调,学生观察、汇报时就觉得容易了。
课后策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构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物质变化前后的各种特征和现象进行比较,来帮助学生认识和区别物质变化的不同,其中重在让学生获取证据。记录单的充分利用,让证据摆在学生面前,更有助于学生的分析。看来记录单使用的好会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16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0:55:28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策略
设计者: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和平街小学校冷雪松 指导教师: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延玲 教学内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世界”中“物质变化”的范畴。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会变味的米饭”、“米饭、淀粉和碘酒”、“寻找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四部分,主要通过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之一——改变颜色。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过程与方法: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重点:米饭、淀粉和碘酒发生了变化。
难点:分析米饭、淀粉和碘酒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确立难点的依据:米饭、淀粉和碘酒发生了化学变化,其本质就是产生了新的物质,而更多的学生会认为只是颜色发生变化而已,米饭也依然是颗粒状的,所以学生容易形成概念上的理解偏差,所以,要让学生明白改变颜色也是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因此确立分析米饭、淀粉和碘酒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每组一些米饭、一些淀粉、一小瓶碘酒、一支滴管、几种常见的食物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一)提出问题:米饭遇到碘酒会变蓝这是为什么呢?然后体验,品尝米饭的味道
(二)探究: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产生新物质。
(三)验证:寻找淀粉的踪迹
(四)延伸:神秘的信件
从问题出发,对米饭进行最直接地品尝,对米饭变甜的原因进行探究。
知道了米饭中含有淀粉,首先来观察淀粉,在淀粉上滴碘酒,看现象,进一步证明米饭遇碘酒颜色变化是因为米饭里面含有淀粉。这蓝色的物质是新物质,此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它食物中也含有淀粉吗?利用什么方法验证呢?学生充满了兴趣,想用发现的规律去帮助我们寻找淀粉的踪迹。
出示一封神秘信件,想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吗?出示碘酒,用碘酒可以知道上面写了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
教给学生制作神秘信件的方法。使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
体验到甜味。并且对米饭的甜味产生置疑。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充满了好奇。学生知道了米饭变甜是因为里面有淀粉。在淀粉上滴碘酒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淀粉+碘酒→蓝。
学生想到用碘酒来寻找其它食物是否含有淀粉后,首先让学生猜测哪些物质可能含有淀粉,然后用实验的方法证实自己的猜测。最后得出结论。
学生对神秘信件充满好奇心。对制作神秘信件有极大的兴趣。
鼓励学生细心体验。从不打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出发,肯定学生的猜测,并且告诉学生米饭里含有一种叫做淀粉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唾液的作用下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感觉到甜味。此时要对学生进行追问,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来对淀粉遇碘酒会产生新物质这一化学变化的内容逐步清晰。
学生的猜测不用去为什么这样猜,而是注重在猜测后,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做出推断,并提出实验要求提醒学生注意。在实验前和实验中要让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包括猜测和验证两个部分,让学生的科学思维更加严谨。
把握节奏,调动兴趣,适时揭秘,教给方法。
反思: 课前:《米饭、淀粉和碘酒》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我觉得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基础,另外六年级的学生思维应该比较开阔,会有自己的科学思想,所以整节课我都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课中:在课堂教学中一边授课,一边观察学生,时刻注意学生的行为,并对学生的行为及时做以评价,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给予学生一个指向性的评价,目的是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节课中学生的小组实验一共有三次,品尝米饭、淀粉遇碘酒变蓝、寻找其它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通过这三次实验,我发现学生更多的是在关注实验材料,而对实验的方法、步骤似乎并不关注,可以看出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学会倾听、认真思考这些都是科学素养中非常关键的部分。通过这三个环节我还认识到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丰富的材料对学生的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经过亲自实践操作,对所学知识有了十分明确的理解,真正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
课后:在课后,我思考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师生互动方面还有哪些欠缺等等问题。在提问“米饭和淀粉在遇到碘酒后有什么相同的现象”时,学生告诉我“碘酒渗到了米饭的内部,而停留在了淀粉的表面。”此时我很诧异,但我知道淀粉遇碘酒后产生的物质是包合物,并不会影响米饭内部的颜色,所以此时我增加了教学环节,问学生,“你怎么知道渗到饭粒中了,有什么依扬威吗?”那名学生无语。这时候我让学生亲自切开饭粒看一看,学生发现了颜色并没有变化,其实这里面还渗透着科学的严谨性,说话要有理有才可以,科学来不得半点儿马虎;还有在提问“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了淀粉+碘酒→蓝这一规律后,你想做什么?”这时竟然没有学生回答,我有些怀疑,课后分析才发现是我提出的问题指向性不够明确。课后我对课的整体也进行反思,发现本节课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指导策略:本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通过他们身边的一些物体进行科学的探究,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走近课堂,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用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拓展延伸,在米饭、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这个实验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17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0:55:47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策略
设计者: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天齐小学肖秋玲 指导教师:齐齐哈尔市铁锋区进修学校房香云 教学内容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变化”的范畴。本课内容主要分为“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产生了什么气体”三部分,主要通过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反应过程来认识化学变化,明确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新的物质,并在进一步验证的基础上,寻找证据判断新物质。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教学难点】
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确立难点的依据:物质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的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新物质的依据。因此确立为本课的难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小组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杯、玻璃片。(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实验的过程,观察实验现象,以及进一步验证产生气体的性质和留下的液体不再是白醋,即有新的物质产生这一特征来判断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从而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难点。)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三)产生了什么气体。
(四)拓展延伸。
(五)总结。
对两种物质的观察,了解他们的特点,是为后续判断两者混合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是否产生新物质做好对比准备。
注意充分挖掘学生的原有认知,进一步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产生。
对于气体身份的确定学生是难以完成的,本课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等方式相结合来进行确定。
留下的液体是否是产生的新物质,也是推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否是化学变化的依据。对于留下的液体身份的确定学生更是不能完成,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进行确定。
明确根据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判断这两种物质混合是化学变化。
学生对白醋的认识多一点,对小苏打的认识可能不多。教师提供小苏打和白醋,让学生观察、描述。
有新物质产生就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就是物理变化。引导学生混合小苏打和白醋,以实验现象作为依据,进行初步推断。
学生对有关如何验证气体的知识储备并不多,对新产生气体的确定会有一定的障碍。充分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设想和验证,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确定此气体的身份。
学生有过验证液体的初步经验,但是对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液体,学生的原有知识是验证不出它的身份的,通过阅读资料确定此液体的身份。
对于小苏打,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对碱面的已有认知,做适当讲解。
学生的注意力被大量的气泡所吸引,要使学生明确气泡就是气体,查明了气体的身份,更容易确定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变化。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学生对氢气球升空和点燃的蜡烛可以在空气中继续燃烧的已有经验,进行对比实验,确定此气体无色透明、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的特点后,充分说明有新物质产生,再进一步阅读资料确定产生的是二氧化碳。
如果学生提出运用继续加热小苏打或白醋的方法来验证是否是醋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其它新物质的可能性,明确用以上的方法也可能无法验证此种液体的身份。我的反思:
众所周知,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之间总会有一些差距,但我们往往是从这些差距中反思以成就了一次次的进步!
一、体验探究的过程。
对于“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这个实验,课前考虑课上学生对与混合的现象要进行汇报,也就是混合后需要静止一段时间后才去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不是新物质。刚开始我做了十几遍,杯子从小换到大,小苏打和白醋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多,就是不能熄灭蜡烛。但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要领:首先,物质的数量要准确,小苏打和白醋的数量一定是1:3,取物质所用小勺的大小很关键,选用半球状小勺;其次,蜡烛的火焰要小,用剪刀把蜡烛的棉绳尽量剪小,以能点燃蜡烛为宜;再有,实验前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后,不能随意动玻璃杯,更不能动玻璃杯上面的玻璃片,以此保证气体产生的量尽量少的扩散溜走,最大限度的保证实验成功的概率。做科学实验一定要科学、严谨,切不可随意了事。老师的亲自实验,能有效避免一些麻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体会目标的精髓,“产生了什么气体”的实验是本课的难点,对于验证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特点实验的引导,仔细推敲后,我认为引导的出发点应该是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是否产生新物质,只要学生看到燃烧的细木条和燃烧的蜡烛熄灭的现象就可以明确判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的这种气体的确是新物质。常说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也就是目标的精髓所在。思考:
教学设计如何与学生原有的接受习惯、思维方式、合作形式之间有效的磨合? 课后策略:
从教学中,还可以看出教师提醒和点拨的时机非常重要,在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是旁观者,要积极地看,积极的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教师随时都要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在何时在何种程度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的这些点拨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何时给出自己的看法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思考等。如果上面的案例中老师不通过资料阅读获取产生气体的身份“二氧化碳”,那么,孩子也不可能有科学严谨的分析。有效的资料让学生获得了有价值的信息,培养了学生严密推理的科学思维,这是提高科学课教学有效性的好方法。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18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0:58:46 《铁生锈了》教学策略
设计者: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永安小学李玉双 指导教师:齐齐哈尔市教研院李昊星
教学内容:《铁生锈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五课。本课内容分为“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观察铁锈”“探索铁生锈的秘密”三部分,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比较铁与铁锈的区别,寻找证据确定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之后,再对铁生锈的原因进行探索,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计划,并在课外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设计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确立难点的依据:
要确定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收集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观察可以看出铁锈与铁在外观上有明显的不同,但很难想到用导电、磁铁吸引的方法来检验铁锈是否具有和铁一样的特性,而这是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最有力证据。因此确立为本课难点。教学准备:每组一块不生锈的铁片,一块锈蚀严重的铁片,一些铁屑和铁锈,磁铁,榔头(或钳子),自制电路检测器。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引入
课件出示图片、交流生活中常见的铁生锈的现象。
(二)观察比较铁和铁锈
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
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证据。
3、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
4、小结。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
四、课后延伸
1、课件演示实验。
2、提醒学生用一周的时间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利用网络资源与老师进行交流。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从而激发兴趣,提出本课研究问题。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吗?这是教科书提出的假设,也是学生的假设。要验证这个假设,就要让学生观察、比较铁和铁锈的不同,从而寻找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用证据支持了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的假设,那么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是两个很自然产生的问题。学生的探究活动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自然地转入对铁生锈原因的探索上。对铁生锈原因的探索,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自己观察记录进行的。
在学生自行设计的基础上,提供范例,确保学生课后自行实验的成功。铁生锈的现象十分常见,学生也能说出很多生活中常见的铁生锈现象。有了第一课的学习基础,学生会认为铁锈是不同于铁的一种新物质,但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提出探究任务之后,学生可能会想到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寻找证据,怎样观察、用什么方法实验,还需要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加以细化。
学生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可能想的还不够全面,特别是研究问题的确定是否合理、对比实验的方法是否严密想得还不够完善。
这个实验所需的时间比较长,课堂当中无法完成,因此学生在掌握实验的方法后,能否完成实验还有待考验。
为了让学生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一种新物质,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实验材料,已确保证据的说服力。
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对比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要进行指导,有关方案可以让学生参照教科书第38页的设计进行。
鼓励学生并相信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建立联系,完成实验的观察、记录,帮助学生得出结论。
我的反思:教学开始我首先利用生锈的图片(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总结: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铁生锈了)随后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看到过的铁生锈的现象,为学生打开研究铁生锈的大门。探究是科学课的核心。为学生提供一个科学探究的环境,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科学老师最起码的素养。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了让学生经历猜想,让学生为自己的猜想寻找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猜想的过程。这个过程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概念。
充分的准备也是科学课教学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在实验铁锈与铁的区别时,验证铁锈不被磁铁吸引时,我做了多次实验,起初用生锈了的铁来做,仍然被磁铁吸引。于是我就从生锈的铁制品上刮下锈细末来做对比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了铁与铁锈的不同,从而找到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评价是让方案完善的过程。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过程也是促进学生交流的过程,因此,选择评价交流的“切入点”很重要。在设计实验,互评实验计划,完善实验计划的环节中,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验证实验方案让学生进行评价,即解决了个案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共性问题,起到了引领作用。另外,我比较重视交流的情感目标达成,组织的评价活动充满了民主的气氛,学生在尊重与和谐的氛围中各抒己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了学生交流能力的提高。课后策略:《铁生锈了》一课把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堂设计选取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铁锈为研究对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对铁锈的成因展开大胆的想象与假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让学生自主设计求证的方案,体现出《课标》中“用课本教,而不拘泥于课本”的精神。教学设计注重学法的指导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中建构了基本的科学理论。教师精心地设计、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突出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又适当兼顾了科学知识目标的实现,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地践行《课标》的理念,体现了“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课改精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19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0:59:08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策略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向阳路小学校
设计者:岳伟红指导老师:张艳玲 教学内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的变化”中“化学变化”的范畴。本课内容主要分为“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两部分。主要通过总结化学变化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能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能力目标: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情感目标: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确立难点的依据:让学生明白,单单看表面现象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寻找证据来支持结果。教学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镊子、碘酒、白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演示小实验
(二)实验观察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三)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四)知识拓展
通过让学生来猜测这个小实验,并说出这个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能根据出现的现象来判断这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了现象之后,会迁移到观察其他物质的变化,从而判断其他的一些变化,如果有相同的现象,可以初步判断此类的变化类型,确定是否是化学变化,寻找证据,确定产生了新物质,才能下正确的结论。
让学生能根据学到的知识,来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其它物质的化学变化及伴随的现象。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引入到这堂的研究中。
通过实验中物质的颜色变化及沉淀物的出现,知道实验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并伴随着一些现象。
主要通过以前学过的实验,让学生归纳出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
并了解物质之间的变化是常见的,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它不会消失,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根据学生的猜测、回答,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点拨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记录下来进行分析,从而了 解化学变化的特征
教师要根据学生所举日常生活中化学变化的事例,随机进行指导、评价。同时及时进行拓展总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课后反思:科学课的魅力就是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进教室。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这是科学课探究活动基本流程。但得出结论并不是研究问题的终止,相反,又是新问题研究的开始。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采用了生动有趣的导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上课开始时,我先给学生做一个小学实验,让学生来猜测实验的名称及出现的现象,学生个个瞪大眼睛,非常好奇,想看一看这是什么实验,及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这一活动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其次,让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更要动脑。在探究硫酸铜溶液与铁钉这一化学变化及现象内容时,在实验前先让学生来了解硫酸铜溶液;以及动脑来猜测一下硫酸铜溶液与铁钉之间会出现什么现象;使学生知道实验之前要先动脑,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观察现象,边动脑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让学生明白实验之中也要动脑;实验合的交流总结,使学生体会到了实验之后更要动脑。这样,使学生懂得了在探究活动中既动手又动脑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依赖于他们自主探究、亲手实践、共同探讨、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实验边根据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得出结论。实验结束后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主实践,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最后,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教学。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表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会使学生将新知识主动迁移到生活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要领的建构和掌握。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要想让探究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增强探究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要高估学生的潜能,更不能低估学生的潜能。此外还要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并且在表达的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理清自己的想法,从其他同学的表达中得到启发,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地方,敢于质疑,使学生思维相互撞击,加深理解。教学策略: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又以问题解决为重点,问题是科学学习的关键。本节课教师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然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启发他们强烈的追根求原的欲望,促使学生把平时的好奇心转变为科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促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同时亲历探究过程,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能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本课的探究活动拓展延伸到课外,指导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创新活动。将科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价值。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20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0:59:25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策略
设计者: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人民小学杨志华 指导教师:铁锋区教师进修学校房香云
教学内容: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科学”的范畴。本课内容主要分为“科学讨论会”、“研究铁生锈的快慢”、“怎样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三部分,主要通过分析、讨论铁生锈的真正原因,进一步探索铁生锈的速度,从而研究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理解人们在生活中防锈的措施。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铁生锈的原理及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原因。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情感目标: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实验现象论证生锈条件。
教学难点: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
确立难点的依据:只有逻辑清晰、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与推理。因此确立为本课难点。
教学准备:每组实验记录表,涂油漆的铁制品,一辆自行车,水,试管,铁钉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科学讨论会
1、布置现场,如标语、发言台、多媒体展示台、主持人等。
2、主持人宣布内容和顺序安排
3、学生发言及接受提问。
4、着重讨论铁生锈的原因。
5、宣布结果。
二、实验研究铁生锈的快慢。
三、观察及举例说明怎样防止、减缓铁生锈。
营造科学讨论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条理清晰,有一个顺畅的课堂教学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共同参与。
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看出铁钉生锈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呢? 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课堂。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内容。
学生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得出结论:铁生铁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学生重复不断地自己研究、设计才能培养他们科学的实证思想,在自行车上验证防止、减缓生锈的措施。指导学生全面、新颖地布置现场。
教师穿插提问与引导。
对比实验,通过分析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赞赏与鼓励。
对比实验,不断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并向正确方向引导学生。
不但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益处,而且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我的反思:关于铁生锈的现象,第5课已经作了分析研究,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看到人们用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等方式保护铁制品以防止生锈,这一切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我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首先,我在课前了解了学生的课外实验情况并听取他们汇报了实验结果;课堂上,学生热烈地分析、讨论和交流,由于所涉及到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基本没有遇到障碍,很顺利地得出了铁生锈的真正原因,并进一步探索铁生锈的速度,从而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理解人们在生活中防锈的措施。怎样看出铁钉生锈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中溶解有空气,因此放置在空气中的铁钉和放置在水中的铁钉,都在同时受到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因此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课后,学生对教科书中《铁钉一半浸在盐水里》的实验提出质疑,因为这是中学化学课中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深奥,所以我只给了学生初步的解释:盐水中的盐能帮助铁钉更快地完成电化学腐蚀,导致生锈速度加快,目的是节省课堂时间,最大程度地看到生锈的效果。
课后策略:从上面的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辅导作用不但表现在巧妙的引导、多方的质疑和不断的赞赏鼓励,更表现在适时地传授。随着科学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人们矫枉过正,好像所有的东西都不能由老师直接教给学生,必须由孩子自己发现、探究。事实上,科学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可以探究出来的,而是靠教师直接传授、学生自主阅读吸收获得的。上面的案例就是学生在阅读了有关知识及已有旧知的共同作用下、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完成的,而学生的探究只是课堂中的某部分环节,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善思、动手的多方能力。在教学中抓住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以丰富的真理性知识作为盘中餐,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以彼此的探讨与交流作为手段,使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科学课有效教学的具体体现。《物质变化与我们》教学策略
设计者: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实验小学王丽荣 指导教师:龙江县教师进修学校邱巍
教学内容;《物质变化与我们》是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八课。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学习的重点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从观察物质变化伴随的现象开始,通过寻求证据,证明产生了新物质,进而确定这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因此,是否“产生新物质”是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标志。本课在前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对物质变化的形式、物质变化的种类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概念。同时希望学生了解物质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本课的课题完整的表述应该是“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不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均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过程和方法:用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用阅读资料、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人类进行的所有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确立教学难点的依据: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利用了物质的变化的例子很多,体现在我们生活、生产的每一处,这部分内容不是单凭教师的讲解或是课上的模拟能够了解到的,关于此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收集,才能有更深入的体会。因此我将这一部分内容确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的关于物质变化与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资料,水、糖、柠檬酸、各种水果、小苏打、勺子、杯子。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整理概括单元内容
1、看课本资料回顾: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哪些物质的变化?
2、综合填表:
3、交流表格填写的知识的综合概括
:
4、思考、讨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有哪些
二、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联系
1、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物质变化资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适当补充和拓延学生的理解领域)
2、活动:观察:做茶叶溶解在水中的活动,观察物质溶解扩散的过程。3录像:烟花爆竹的生产和燃放
3、小结: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的关系。
三、活动制作:用自带的自制饮料
1、明确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和观察要求。
2、学生制作饮料
3、展示制作成果,分享成果
四、课外活动
调查;哪些物质是由哪几种物质变化而成的。
帮助学生从整个单元去把握学习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采用分组讨论并完成表格的形式合作学习,并且表格整理的形式,会对学生把握整个单元的内容更加有利,便于分析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对学习过程的一个总结。便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过程。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汇报,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物质的变化就在我们的身边。
通过观察、观看活动,使讲解,观察,动手制作有机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更好的体会物质的变化和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实践体验物质变化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而且选用不同的水果会使我们的活动更有创意更丰富些。这一活动还可激起学生研究“物质变化与我们”的关系的更大兴趣。对课上的学习研究活动作进一步的拓展。
对本单元所研究过的变化和学习方法进行概括总结。
明确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变化是化学变化及两种变化的区别:一个产生了新物质,一个没有产生新物质。
总结出科学学习的方法,即从观察现象开始-提出假设-寻求证据检验-最后获得结论。
让学生在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报,使学生知道:生活、生产中处处都有物质的变化。
在观察中体会物质的变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缺它不可认识到人类进行的所有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知道人类在利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也产生了污染环境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学生利用自己所带的不同水果,制作出各具特色的果汁饮料使活动更有创意、更丰富。同时能够对制作中的变化类型进行简单的分析、区分。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到物质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学生对物质变化的研究兴趣进一步浓厚。根据学生回顾情况进行及时的引导、提示、补充,并为学生提供表格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学生过程中的学习认识方法。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学习互补。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适当的讲解,并将活动与观察、讲解、讨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文字提示法,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要求。教师加强巡视指导。注重学生的汇报过程。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前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对物质变化的形式、物质变化的种类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概念,希望学生了解物质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何能使这一总结课上得不枯燥单一,充实而生动,使学生乐于学呢?我在课前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对课堂的每一步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次上课前,我布置学生寻找相关“物质变化与我们的关系”的材料进行交流,效果不大。只有极个别学生会按照要求课前搜集准备,更多的学生当了听众,而且学生查找的资料面很窄,只是一些涉及到学习和吃方面的一些资料。因为学生汇报的内容单
一、形式单一(只有文字资料)参与交流的学生少,在此处教学时课堂非常沉闷,一直活跃不起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充实这部分的教学,我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课前,对学生收集资料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提示,同时做为教师的我也事先搜集部分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在学生汇报交流后进行补充,弥补学生资料搜集准备不充分的不足,也可使这部分内容变得生动起来。通过这一改动,在第二个班级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学生们交流汇报的内容,参与的人数与热情,研究的深度都较第一个班级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之,这部分教学,重在通过多方面的、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变化与人类的关系。
为了能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物质变化与我们的关系”,教材在第三部分安排了“制作饮料”活动。在刚开始几个班上课时,我遵循教材,组织学生做了“柠檬汽水”,实验效果不错,学生活动兴趣也很高。可是我在一个班上课时,发现了有一个学生在做完老师规定的实验后,用自己带来的牛奶和同学的果汁制作出了与众不同的饮料在那儿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吸引了许多孩子的目光,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我看出了一种羡慕和一种渴望。为什么在这项活动中不给学生更多的展示个性的空间呢?在又一次上课时,我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动: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制作饮料的材料,学生们从家里带来了奶、浓果汁、苹果、梨、香蕉,辅料糖、水,工具也带得不错,基本都带了杯子,瓶子、水果刀之类,有同学还带了筷子、勺子之类用于榨汁。精彩的制作过程终于开始了。大家都很兴奋,我估计是可以吃的原因。去皮、榨汁……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践体验物质变化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饮料,同学们的表情是兴奋的激动的。通过这一变动,使我们的制作活动变得更有创意,也更丰富。
课后策略:从上面的教学可以看出,让科学概念回归于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形成与掌握。与概念的形成一样,概念的应用也同样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贴近生活的应用才能深化学生所学的概念。上面案例教师能够把枯燥的科学概念引入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亲身感受、经历的过程中,更好地、创造性地掌握科学概念,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的道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22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1:00:06 ☆☆☆☆☆☆六(下)第三单元 《宇宙》教学策略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策略 设计者:鹤岗市朝阳小学陈勤美
指导教师:常春赵旭 教学内容:
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中月球知识方面内容。本课内容主要分为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制作月球卡”两部分,主要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确立难点的依据:学生的知识是零散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归类、整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
2、有关月球的诗歌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3.提问: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4.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5.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教师也收集一些影视资料让学生观看。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和看教师给的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信息,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月球卡”中。
三、拓展延伸
1、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2、在讨论中产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以谈话导入,讲故事和背诗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录象资料和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对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有完整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探月是几千年的过程,更是科学发展和人类不断追求的精神。加深人类对月球探索历程的了解。
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学生的知识是零散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归类、整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把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了学生探索月球的欲望。为下几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对月球探索的关注。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让学生了解探月工具发展的过程了解人类的付出努力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
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
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探月的工具和手段。
我的反思:《地球的卫星——月球》在一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来向大家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月球的知识。我发现,班级当中有10多位学生从网上收集了相关知识(他们手中有打印稿),有10多位学生收集了相关的书籍,有2-3位学生,在科学记录本上摘录了他们收集的有关月球的知识,有一个同学,整整摘录了6页。真为这些同学感动。在充分肯定这些作了准备的同学的基础上,我大力表扬了摘录的学生。因为,我觉得,他们的学习的投入更大,他们的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好
在有关月球的汇报中,我突出强调了两点:第一,不要收集的材料都介绍,介绍认为对他人最有价值的,每个小组的介绍不超过3分钟;第二,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在介绍的时候,要注意,别人介绍过了,你就不要重复。在每个班级中,我安排了3位左右的学生进行介绍,从同学们认真倾听的状态中,我感觉到,很多同学是欢迎搞这样的汇报会的。在信息化的今天,举行这样类似的活动,更显得有可行性,更有意义。
课后策略:这是很精彩的一堂科学课。说它精彩是因为在教学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仅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而且还有思维的正面交锋,象王强同学对于“月球公转周期出现的差异。”的反驳,有理有据,一阵见血,这样的观点是老师在教学中也没有想到的。细细思考,造成精彩场面的原因有两个:1.教师营造了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而没有受到任何约束。2。教师提出的“关于月球你知道哪些信息?”这个问题很有思考价值,且难易适中,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信息或知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想象,做出不同的回答。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23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1:00:25 《月相变化》教学策略
设计者:黑龙江新一第四小学王淑玲
指导教师:鹤岗市教师进修学校常春 教学内容:《月相变化》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本课内容主要分为“认识月相”、“月相的规律”“模拟月相变化”“课后观察月相”四部分,主要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知道:月相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确立难点的依据:在课堂内我们无法观察到真实的月相因此设计模拟实验来研究月相变化。只有记录下真实的月相才具有说服力,所以要求学生持续观察一个月,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因此确立为本课难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排球、泡沫纸。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认识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2、画月亮的形状
3、揭示月相的概念
(二)月相的规律
1、学生讨论:自己画出的月亮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2、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推测的时间到黑板上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3、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讨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
4、教师小结: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在由圆到缺。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实验步骤及
方法。
3、参照课本进行实验,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4、(四)课后观察月相
1、谈话:我们已经推测出月相变化的规律,要想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需要我们进行实地观察。
2、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
教师以多媒体和学生经验为基础,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猜想、操作、观察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发现农历上半月月相规律。并能根据农历上半月月相规律才行下半月月相如何变化。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在课堂内我们无法观察到真实的月相因此设计模拟实验来研究月相变化。以上月相是大家凭平时的印象得出的结果
并不是观察只有记录下真实的月相才最具有说服力因此安排学生课后通过亲身体验观察月相进一步验证实验验结论。
学生通过画月亮的亲身体验看当天月亮形状,理解什么是月相。学生贴月相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月相基本相同;大小差异很大;前后次序颠倒;还有空位;放置的方位角度不对等。
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通过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同时通过模拟实验,对原先的月相变化规律进行一次检验。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教师出示当天的日历照片,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来说明农历。不必过多解释。这部分活动重点引导学生解决上面考虑到的情况,对于基本雷同的月相撤掉;对于前后颠倒的调整,对于大小差异很大和空位部分的月相,教室在给每组发一张纸片重新画。教师出示多媒体辅助学生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
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的一面始终向着“太阳”。
教师自制教具学具来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做出合理的理解。
促进学生开展课后观察活动,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课后观察进行指导,让学生明了做什么,怎么做。在课堂中留下争议的问题,需要是学生用事实去证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24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1:00:43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策略
执教者:黑龙江省鹤岗市南山小学王鹤
指导教师:黑龙江省鹤岗市南山小学李靖学 教学内容:《我们来造“环形山”》选自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中“地表及变化”的范畴。教科书分两页,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月球地形特征——环形山”;第二部分为“造环形山”;第三部分为“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第四部分是“阅读资料——环形山的成因”。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认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经历月球环形山的模拟实验过程;了解有关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的假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地想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合理地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性地制作“环形山”;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以及意识到模拟实验和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教学重点、难点
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确立难点的依据:在月球上到处可以看到环形山,要让学生了解环形山的成因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因此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成为了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沙、石子、玻璃球、注射器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认识环形山
出示月球环形山图片观察。
二、模拟造环形山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三、交流,并提出环形山成因的假说 小组讨论
四、呈现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 出示文字影视资料
五、总结:
出示月球环形山图片,认识环形山并期望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环形山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实验方法,进行试验
通过小组讨论,对月球环形山的成因提出自己的推测,并能对自己的推测给出依据。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和观看影视资料来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反思,将自己的推测与科学家的假说进行对比。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环形山的特点,可能会表达的不准确。
预计学生在在汇报的时候可能会说出很多种不可能实现的实验方法,或者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实验方法不明确,实验出现偏差。
预设学生可能在汇报的时候全都千篇一律,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避免学生将书中资料不假思索地抄下来作为自己的假说。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与比较,从而发现环形山的特点。语言上适时指导。
对不可能实现的实验方法教师要给予指导,对于实验可能出现的偏差,教师在实验前应给予说明,强调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环形山的成因有自己的推测,并能说出推测依据是什么。
鼓励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发散思维、大胆发言。
课后策略:本节课作为探索宇宙的准备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们掌握了大量的月球知识。多媒体网络进入学科教学,已是一种趋势。它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科学探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但对于科学教学来说,它毕竟无法替代一些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亲历体验,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积累各种资料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记录的技能,科学探究方案设计的能力。也就是说应把握信息与科学的“度”,更注重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25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1:01:38 《日食和月食》教学策略
设计者:鹤岗师专附小王云波
指导教师:鹤岗师专附小王春英 教学内容:《日食和月食》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的范畴。本课内容主要分为“日食的成因”、“月食的成因”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过程与方法:
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的成因。确立难点的依据: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发展规律,因此把模拟和推测日食的成因确定本课难点。
教学准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补充
(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二)猜测、推理日食的成因
(三)模拟实验、验证猜测。
(四)能力运用、知识拓展。
以录像、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的资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对日食形成原因的探究。我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根据小组交流的日食特点,你能试着推测一下日食形成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推测日食形成的原因。
学生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方法很多,比如:做模拟实验就是很好的方法,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发展规律及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实验探究特色,采用了自主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日食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录像和图形,让学生在更感性的基础上获得认识。
在学生认识了日食的成因后,便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大胆推想月食的成因,并用电脑演示辅助教学,出示录像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月食现象。把学生对兴趣转移到对日食的形成原因的关注。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学生可能
对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浅显的认识
根据学生交流的日食特点和录像、图片资料,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和研讨,能够推测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日食的形成和日、地、月三个天体有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的模拟设计注意事项,经过出设-友情提示-修改方案-预设方案,再经过讨论和分析由老师整理大家交流的模拟实验方案,提出模拟实验的要求和记录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实验结果,形成结论,理解书本上日食成因示意图。
以小组为单位放手让学生根据日食的形成的过程中,结合图片和录像明白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学生不仅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整理学生交流日食的特点,并适时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它事实性资料。教师事先也要查阅一些日食的资料。
教师要理清条理,抓住关键问题:发生日食现象是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还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突破重点。
采用了自主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这是本节课我重点培养学生的,虽然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但个体的自主探究能力还是薄弱的,不是很健全的,因此我以小组我单位进行自主探究模拟实验,使学生亲身感受“问题提出、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师必须要发挥全班集体的智慧,而且教师适当巡视指导。设计时我利用录像、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课本帮助学生完成日食模拟实验。
根据日食的成因,学生很容易推测出月食的成因,但是学生对为什么没有月环食?就有所疑惑,因此我在教学中重点要让学生明白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进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我的反思:《日食和月食》一课内容属于空间科学,学习本课,为进一步探究物质的构成和特性,认识微观世界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同时,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了解大自然奇特的现象和规律,从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了日食成因的探索上,月食的成因则是让学生在日食成因的基础上进行推想。日食和月食是一种奇特的天文现象,看是简单,实际上这种现象内藏的科学知识很强的,对于小学生讲多讲少都是难于把握的,学生还不能亲临现场所以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一现象很难,所以我重点放在了日食讲解中,注重学生的搜集信息、大胆猜测、自主探究的环节设计,而且我利用录像、多媒体课件、图片和文字等手段帮助学生探究和理解日食很月食的成因,我采用了实验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并结合图形,让学生在更感性的基础上获得认识。课后让学生还继续来研究关于日食和月食相关的知识,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和课后。课后策略:本课王老师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发展规律及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自主探究特色,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主探究日食成因的教学又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用录像引入激趣,电脑演示日食的过程,让学生自主体验和知道什么是日食及日食的过程,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日食成因提供必需的事实材料;第二步是结合电脑动画的演示,启发学生在事实的基础上自主思考日食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逐步演示是学生自主推想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第三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探究模拟日食成因的实验,证明上面的推想,同时明确日食时,地、日、月的位置关系,这个过程需要进行两次自主探究过程和以小组为单位全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的;第四步,启发学生根据以上自主探究推想日食成因,并用电脑动画演示讲解日食的成因。在学生认识了日食的成因后,我便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大胆推想月食的成因,并用电脑演示辅助教学。这样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情感教育思想和学习的个体化。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26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1:01:55 《太阳系》教学策略
执教者:黑龙江省鹤岗市蔬园小学刘敬利 指导教师:黑龙江省鹤岗市蔬园小学周玉申 教学内容:
《太阳系》选自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中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让学生认识太阳系,对太阳系有一定的了解。二根据对太阳系初步的了解和相关的资料制作太阳系模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教学难点:
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确立难点的依据:
由于课文所介绍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无法直接感知,因而有关知识大多要靠间接获得所以要引导学生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认识太阳系。
小组讨论,交流并出示影视资料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完成模型。.三、完善模型
小组讨论,阅读有关八大行星的资料。
五、总结: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并交流讨论(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在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制作。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该怎么做?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有什么好办法?
预计学生在本环节由于收集到的资料不够全面,可能会出现对行星的排列顺序搞混。预计学生在本环节由于对八大行星的比例不会太清楚所以对所做的模型也许大小会相同。在围绕太阳运动的时候掌握不好行星运行的轨道。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是无法完成的。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从尔自主纠正错误顺续。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中行星比例的大小然后在进行模型的制作,调整好行星之间的距离。
此处是本课的重要部分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行星与行星之间的距离和赤道直径的比例不能为、同比例。
我的反思:
传统的天文常识教学一般采用单一的“讲解——接受”式教学,这种教学思路其实并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只有让学生自己透过繁杂多样的现象,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才算是真正经历了科学的探究过程。因此,本堂课的学习力图把传统的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思路及分析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中教师起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而思维只有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只有对感性材料综合、抽象、概括,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让学生明确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课后策略:
通过以上的教学,我们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教学构想十分的巧妙,仅仅围绕着“建模”来展开,学生通过:认识感知、初步建模型——讨论实验、完成模型,这样的学习探究过程,完成了对“太阳系”的充分认识,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尤其是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渗透到教学的每一大环节,实现学生的资源共享,放大学生的探究结果,感受探究带来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珍视每位学生的探究体验及独特见解,不仅激发了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懂得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更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给每一位同学足够的施展空间从而实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并在探究中发现科学、学习科学,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实践的能力。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27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1:02:14 在星空中
(一)教学策略
设计者:鹤岗市南山区逸夫小学于洪伟
教学内容:《在星空中》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中“宇宙”的范畴。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了解星座”,“建一个星座模型”两部分,主要通过建立星座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星坐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能力目标: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尝试根据星座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作好相关的记录。
情感目标: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
重点: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难点: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确立难点的依据:由于纸板上的孔位和线长短的数据,实际上是根据北斗七星与地球的实际距离、七颗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的,要求模型的制作一定要准确,因此确立为本课难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板、细线、橡皮泥、剪刀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了解星座
二、建立星座模型
三、认识星座
四、巩固拓展
以文字和图片的资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对星座的探索和研究。
组织学生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让学生认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所属星座及它们的空间关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其它星座
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星座的由来及其作用
模型在投影仪射出的光中转动,请学生分别将橡皮泥球的影子画在本子上,学生们会画下许多不同的图形,只有当光从模型的一个侧面照射是,学生才会看到橡皮泥的影子构成了一个勺子形
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但是北极星是一个不太亮的星星,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十二星座图片。
1、(教师出示全天星空图)茫茫星空,常常使人望而兴叹,你能说出哪些星座的名称?听说过哪些有关星座的神话故事?
2、教师介绍星座的由来及其作用。(人们肉眼可以看到的星有6000多颗,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将全天划分为88个星区,结合神话故事,根据其形态不同分别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谈话:让我们用纸板、细线、橡皮泥来做一个星座模型。
2、阅读课本第57页星座模型的制作方法。
3、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按要求在纸上打孔,按长短要求把细线剪好挂在小孔上,再把橡皮泥球挂在细线的下端。(说明:纸板上的孔位和线长短的数据,实际上是根据北斗七星与地球的实际距离、七颗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的。)
4、学生分组制作。
5、把模型放到投影仪所射出的光中,转动模型,让光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照射模型,请学生分别将橡皮泥球的影子画在本子上。
6、思考:从橡皮泥球不同的投影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从中又领悟到了什么?
7、在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交流:组成星座的星星离地球的远近是否相同?从星空中不同的角度看星座,它们组成的形状相同吗?
8、汇报交流情况。
(1、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其实离我们有远有近。
2、“北斗七星”的形状是我们从地球这一个角度所看到的情况,如果从宇宙中不同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形状会不相同。)
9、小结: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1、提问:假若你在夜晚迷了路,用什么方法来辨认方向呢?
2、学生思考回答。
3、怎样才能在天空中找到大熊星座呢?大熊星座的显著标志是什么?(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4、根据图片进行讨论,如何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5、汇报讨论结果。
6、家住得较近的同学可自愿组成观星小组,制定观星计划:包括观星时间、小组分工、安全考虑等。
我们还知道天空中有哪些星座?它们的形状有何特征?有哪些动人的传说故事?请同学们收集相关的资料,准备下节课开星空交流会。我的反思: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个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本课主要是开展前两部分的教学。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星座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可能是知之甚少。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是本课学习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首先我以图片和文字资料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星座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又组织学生做星座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本课的学习过程我是以问题激情导入,学生自读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最后根据学生的掌握,补充一些相关的资料。但是本节多媒体教学运用不充分,致使抽象的空间没能展现在学生眼前。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28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1:02:31 《在星空中
(二)》教学策略
设计者:黑龙江省鹤岗市大陆一校周宪庆
指导教师:黑龙江省鹤岗市教师进修学校常春 教学内容:《在星空中
(二)》选自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三单元七课时。本课在学生认识了星座并实际去观察了星座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教学内容主要针对观星观月活动。先是开观察会,然后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的特征。最后是制作活动星图,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开展观星活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星座的主要特征,然后根据亮星的位置关系去认识星座。能力目标:让学生开展观星观月活动,在繁星漫天的时候,能准确的找到星座。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的特征。培养学生天文方面的兴趣,发展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重点: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特征。
难点:随着季节的变换,在星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确立难点的依据:因地球的自转而形成的绕北极星转动,因地球的公转而形成的星座逐渐西移现象,所以把季节的变换出现了不同的星座,以及星座是运动变化的列为难点。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计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开星空交流会
二、认识夏季星座
三、制作活动观星图
四、成立观星小组,并在适当的时间组织观星。
五、小结
开星空交流会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同学之间交流时对星空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对星空中的星座进行探究。
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星座?它们有哪些主要的标志? 活动星图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认识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星座。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对星空中星座的关注。
本环节教师简单的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教师应介绍制作的方法(将全天星图剪下做活动底盘,另外将两张连在一起的纸片也剪出比底盘稍大一点组盘,其中一个如书中所示的一个椭圆,然后用细线将纸盘与活动底盘以北极星为圆心结合起来)
对交流会的结果加以总结,并指出星相的变化规律及学生在观星中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经过讨论与分析,由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并加上音效,介绍其它星座的主要特征。
教师应对制作的活动星图的使用加以介绍,将星图举过头顶。转动星图,让图中的北斗星处于同一方向,再根据图中的其它星座来认识相应方向天空中的星座。我的反思:
本课是学生认识星座并实际观察了星座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没有好的演示物品,只是在星空图上进行观测,这样就给学生的视觉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那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课中我为学生进行多媒体演示,并且加上音效,电脑上图文并茂,使学生更立体的感到星空的神秘,学生接受的就比较容易了。
本课的另一着手点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观星图的环节,由于空中的星星分布的较为复杂,那么学生在制作的时候就一定非常困难,那么课前我找一张全天星图,然后复印下来,并将复印好的星图粘在纸片上,另外再找一张大纸做成与星空图圆盘一样大的盘面,并剪成如书中的椭圆,并且在课堂中结合学生演示,这样学生制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星空的认识大大的增强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博客:http://blog.sina.com.cn/d1j2j3y4 欢迎光临《一一网络工作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引用|回复
衣红梅小大129楼个性首页|博客|QQ|信息|搜索|邮箱|主页|UC 加好友发短信 一一 等级:版主 帖子:6131 积分:91065 威望:111 精华:12 注册:2008-9-18 14:40:40 Post By:2009-3-25 11:02:52 《探索宇宙》教学策略
设计者:鹤岗市红军小学李铁
指导教师:鹤岗市红军小学王桂萍 教学内容:《探索宇宙》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的范畴,这一课是小学科学教材“地球与宇宙”这一方面知识的综合、归纳与最后升华形成宇宙认知的完整体系的总结课。本课内容主要分为“膨胀的宇宙”、“充满活力的宇宙”、“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三部分,主要是利用尽可能形象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前人类的重要成果,来增加对宇宙的认识,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宇宙认知体系。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能力目标: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情感目标: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确立难点的依据:本课是这一单元的总结课,内容虽然不算生疏,但离生活较远,主要是利用尽可能形象的资料了解前人类的重要成果,来增加对宇宙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宇宙认知体系。因此确立为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设生成 教师应对 我的补充
一、认识膨胀的宇宙
1、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规模
2、了解宇宙的状态——膨胀
二、认识充满活力的宇宙
1、充满活力
2、恒星的一生
三、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认识二种望远镜及太空技术的发展
2、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3、人类为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
四、拓展延伸
1、继续收集各种有关宇宙和人类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
2、制作自己的宇宙卡片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太阳系入手引出银河系及河外星系;认识光年,感受宇宙之大。以恒星的红移现象简单了解宇宙的膨胀状态。
以恒星的变化为例说明宇宙是充满活力的。认识恒星的一生变化发展过程
了解从古至今人类都在不断的探索宇宙,也就有了常用的工具;射电望远镜、天文望远镜,以及太空望远镜,太空探测器……
从神舟系列飞船到嫦娥探月工程说明了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在飞速发展 世界上无数的科学家和工程专家探索宇宙的艰苦奋斗历程 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增强对宇宙的认识。
把资料整理后进行分类贴画成页,再装订成小册子。把学生的兴趣直接拉到了航空航天及探索宇宙上面来。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辅助课件的资料,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提前预习的成果,使抽象的东西容易理解。前后联系,引导学生利用熟悉的现象和教材提供的资料认识宇宙的运动变化。观察图片的同时充分让学生讨论分析,突破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从问题入手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不要指望能解决学生们的所有问题。
人类的勤奋与执着有了今天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探索宇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实际需要,在学生汇报完后把有关资料影片适时播放,激趣的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即要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不易,更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应该更加勤奋与刻苦。
整理对于以后的学习和总结有重要的作用,更能系统的认识宇宙。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积极引导,适时播放课件。
小结说明时简单介绍红移现象。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小组合作的优势,增强合作意识 积发起学习的兴趣,适时播放课件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自豪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永于探索的品质。激发学生延续探究的热情。课内外相结合。用充分的材料说明探索宇宙的成就。我的反思:
教学了《探索宇宙》这节课,感触很深;课上利用直观的课件,不仅让学生接触到的知识面更加宽广,而且更加的形象生动,比让学生阅读、汇报、讨论,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内容上吸引学生,有学习态度上更吸引学生。本节课给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自己制作课件与剪辑教学光盘内容,让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更加深入、透彻。自己对教学的程序、方法、步骤、策略不仅做到了心中有数,而且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收放自如。
二、用通俗易懂、学生了解的对象比喻陌生的对象,达到促进理解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他们熟悉的对象“兄弟姐妹”与家长的关系对星、星系、宇宙这些名称的关系加以推移,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也就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用媒体资料激情,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多次使用多媒体课件,虽然是同一种形式,但是目的不同,师生互动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四、不足之处:这是一节继承展示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们人类的科学家们对宇宙的认识,在他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宇宙认知体系,但是学生收集的知识太少,靠老师收集、展示与书上的知识,面太窄,虽然也能达到一定的目的,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如果不会自己搜集、查阅有关的资料,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就学不会,更养不成习惯。所以,我们的老师们一定要注意这方面有意识的培养。
另外《探索宇宙》一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课,学生必须对前面内容有一定了解才会学的更好,本课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与提升,没有更多时间进行学习和预习,所以有些知识理解的不够,收集的材料有限,效果就打了折扣。
课后策略:从上面的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宇宙的奥秘,课件的出示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时,设计了几个主题,学生讨论时有中心讨论的内容;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思路,看有内容,课堂有序。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学习思考空间,让学生尽情的说,激烈的争论。课件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宇宙有了更强的探究欲望,把课堂的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第五篇:六下各课教后反思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反思
本课的认知目标是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行使着当家作主的权利,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基本概况及历史意义。课前我准备了一些问题,带领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有关近代史的知识。然后引出现代史的学习,把旧中国和新中国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并且准备了视频资料《开国大典》和歌曲《歌唱我们的祖国》。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及学生的反应,我深刻体会到:今后的课前准备工作还应更加充分、完整。因为每一课的内容中需要补充大量的新内容,新观点。例如,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的旋律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来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补充有关抗战时期的歌曲创作背景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式的大量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图案是怎样构成的,国旗的底色及其五星排列的意义,国旗是谁设计的,在设计过程中有哪些动人故事?
本课的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激励学生树立为祖国发展而学习的志向。这是一节把品德教育与历史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比较难以把握的课文。我感到只是停留在了知识层面的教学上,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应多加注意。
《第二课改革开放奔小康》教学反思 本课时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教材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段历史,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富裕,同时让学生认识发展经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道。
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
1、根据课本内容,唱歌曲《春天的故事》,并分析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请教父母和爷爷奶奶等长辈,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对比当今的生活变化。在愉快、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品读时代的变迁、更品读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与明智。从而让学生心悦诚服地认识到今天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政策,这就归结到本课的核心思想,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效果较好。
3、本课时涉及较多概念,学生虽经常说,但不一定理解,可以通过具体实例解释清楚,比如:经济特区、小康、差额救助。
《第三课我们走进新时代》教学反思
整体来说,我对本课第二课时“统一大业在推进”的教学设计还是较满意的。
上课之前播放《七子之歌》这首爱国歌曲,煊染了课堂气氛,导课时我让学生谈谈这首歌反映了作者闻一多怎样的爱国情怀,通过歌词学生立即就能想到作者渴望骨肉团圆,祖国早日实现统一,从而引入主题——“统一大业在推进”。
“统一大业在推进”这一主题共有三个教学目标,一是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二是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主要史实,理解港澳回归的意义;三是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三个目标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一国两制”构想是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提出的基本方针,而香港、澳门的回归又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为台湾回归祖国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环节上采用这样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和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自学,然后师生交流答案。问题的解决采取“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教师适当点拨,提醒学生不要照着教材念,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仍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史实资料准备的不够全面,教师引导过于简单,课堂仅局限于课本教学,如果可以引用课本外的图片和资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讲授台湾回归问题时,如果能结合时事,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会更易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四课不同地域的衣食住行》教学反思
这一课需要学生做大量的课前准备活动:
1、收集世界各地不同风格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
2、收集各国民族服饰的文字、图片资料。
3、调查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饮食习惯,探究各种饮食习惯和地域、气候、生活方式的关系。
4、收集世界各地不同出行方式的文字、图片资料。
根据课上同学们的交流展示情况来看,很多同学准备不充分,信息大多雷同,部分同学没有收集任何资料。究其原因,学生不重视、懒惰、家里没有电脑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可能是教师指导不到位。
课前准备活动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课堂学习的提前介入过程,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是教学目标得以达成的前提。因此,我认为今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应加强学生课前材料准备的指导:
1、指明路径,让学生能顺利地去获取相关材料。由于学生年龄小,平时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学校与家庭这二个圈子中,因而很多学生把网络作为搜集资料的唯一途径,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就不准备了。其实,过度依赖网络,不仅导致资源路径单一,学生信息雷同,而且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师应该向学生指明获取材料的多种路径:积累、观察、采访、向父母长辈访问、调查、书籍、电视、网络等。
2、强调合作,合理分工。对于课前的准备活动,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重点收集某一方面的资料。在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员扎扎实实地落实收集、筛选、处理资料的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共享了共有的资料,又补充了自己搜集的个性化的资料,既丰富了知识又培养了合作能力,为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了很好地铺垫。
3、身体力行,教师自己也要积极地去准备相关材料。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为让教学过程能顺畅进行,为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能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在让学生准备有关学习材料的同时,自己也应去收集更多的资料来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
《第五课漫游世界话习俗》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世界各国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习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尊重并欣赏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
本主题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去把握的:
1、在内容的整合上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方法,即选取了世界各国人民在生活中、在交往中十分看重的礼仪,如见面礼、婚礼、葬礼以及一些生活中的禁忌。因为,这些方面反应着风俗的主要内容。
2、课件播放异国风情录像片断,激发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习俗的兴致,学生从课件、自己搜集的资料中,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欣赏、交流了世界各地的日常生活习俗。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的礼仪的重要性的认识。
3、死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是小学生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当地的葬礼、追悼会,至少会从电视媒体上看到片段的场面等,因此,对生长在今天的孩子进行一点涉及“死亡”的教育是有必要的,也是科学认识生命的不可逾越的过程。在“形式多样的葬礼”这一小节没有设计活动,主要通过对本地葬礼的一些风俗特别是怀念亲人的形式的介绍,如回顾追思逝者对大家的好处、对社会的贡献还有逝去的长者对后人的教诲等来教育学生。需要注意一点,最后一定要从死的角度论述生命的宝贵,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珍惜生命,充实地过好每一天。
4、“生活中的禁忌”这一小节是根据学生实际,因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到由于文化背景及地域的差异,世界各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要尊重外国人们的风俗和习惯,尤其是要学会合理地理解不同民族的禁忌。最后通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禁忌有很多,有的禁忌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甚至是迷信的、消极的。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各国生活中的禁忌呢?”,让学生建立一种意识,学会尊重人们不同的禁忌。
《第六课丰富多彩的节日》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侧重于情感目标:
1、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的传播及其传承与发展,感受文化的多元性。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
2、通过中国节日与外国节日对比,点燃了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道德行为实践中。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交流、辩论,引导学生要尊重外国人们的风俗和习惯,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进一步感受异国文化的魅力,更深入地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异国风俗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学生喜欢学习这一课,因为他们感觉到有话说,同时也回忆和体验到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学生争相把过节时与亲朋好友拍摄的照片、收到的节日贺卡和节日礼物等拿出来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讲述节日中难忘的故事、得到的启示以及幸福的体验。
最后一个教学活动“节日情景大放送”的设计比较成功,效果教好: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节日习俗,用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进行交流,如吟诵春联和节日诗篇、唱节日歌曲、制作节日贺卡等。学生兴趣高昂,踊跃发言,争相表演,共享过节时的欢乐体验。
《第七课地球病了》教学反思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问题是受到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素材较多,而且一些内容可以直接运用到学生生活当中去,是一个可以拓展,值得讨论的知识点。这一节课,我有如下总结和体会:
1、在一些细节上我稍有创意:在温室效应概念上,使用了熟悉事物的迁移,以温室的原理来启发学生理解温室效应这一概念;全球变暖造成百年间地球温度上升了不到一度,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小题大做的感觉,这里使用了温水煮青蛙的比喻,让同学们意识到潜在的微弱的危险往往更加致命,起到了更加有力的警示作用。
2、让学生观察家里的日用品是否有会释放对臭氧层有害气体的(如有没有加氟的冰箱、空调等)。如果有,请动脑筋解决。
本节课的遗憾和不足之处: 1、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可能是内容安排的较多的原因,最后本该是高潮的讨论和总结部分不能很好的展开,讨论未能深入,显得肤浅。如果让我有所修改的话,我想把前面的知识内容压缩,给后面的讨论部分空出更多的时间。
2、小组讨论中问题设置的太笼统,学生不能领会我的意思,减弱了讨论的价值和应有的收获。
《第八课明天的早餐在哪里》教学反思
1、本课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水,在介绍水资源概况的基础上谈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问题是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人和生物都离不开水,在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之后,“爱护水资源”就应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我就以此为题,引导学生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谈水资源的保护。不仅谈工农业生产上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问题,而且谈生活习惯与节水的关系、生活污水问题,从而把水资源问题与学生的每日生活、个人习惯联系起来,在强化节水意识、认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同时,感觉到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促使他们自觉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
2、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通过不少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和触目惊心的数据统计,让学生了解人类面临的诸多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土地资源问题,认识到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并从自身做起的必要性。
3、最后把一个问题抛向学生:“既然地球上的资源快要枯竭了,我们不要等到那一天,现在就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可以吗?”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预习第九课《我们到哪里去安家》。
10、让我们和谐相处
上完这节课,什么也不想说,耳边似乎一直回想着一个孩子的声音。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个名叫塞文·苏佐克的12岁女孩,让全球政要领悟到这天籁之声。她的演讲感动了整个世界:
我们是从加拿大来的一个4人小组,都是12岁到13岁的孩子,我们自己筹集了路费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是想告诉你们成年人,必须改变你们的方针和路线。
我们没有什么神秘的使命,只是要为我们的未来抗争。你们应该知道,失去我们的未来意味着什么?这决不同于政治选举中的一次失败,或是股票市场上的一次失利。
在这里,我要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说话。
在这里,我要为全世界饥饿的儿童说话,因为他们的哭泣没有被人理睬。
在这里,我要为地球上濒于灭种的动物说话,因为他们已没有藏身之地 ……
我只是个孩子,但,我知道如果将用于战争的钱解决环境问题,这个世界将变得多么美好!请不要忘记你们为什么参加会议,你们在为谁做事?在你们优先考虑的事情中,有我们吗?我们是你们的孩子,你们将要决定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这是孩子的心声,这是天使的心声。多少年过去了,这心声如同共鸣增幅的回环立体声,一直在历史的回音壁震荡着 „„
不自觉地联想起陈毅功的诗句:
假如地传子孙却赠如山垃圾,假如天留后世却送蔽日烟尘,那该是多么,多么的愧疚呵,我们早该听听孩子祈祷的心声。
倘若二十年黄泥淤塞万里江河,倘若三代后沙尘吞噬千年古城,那该是何等,何等的悔恨呵,我们真辜负了孩子善良的心声。
虚脱的矿山啊何不减产几斗,该为明日存些许取暖的火种?如昼的灯海啊何不熄灭几盏,也为未来留一线照路的光明?
可否再少些,少些刀与剑的狰狞,让孩子多点,多点灵与肉的安宁?可否再少些,少些血与火的恐怖,让孩子多点,多点亲与爱的温情?
幸福共享的社会本该就没有饥饿,繁荣共创的世界本该就没有贫穷,文明共建的地球本该就没有污染,和平共处的家园本该就没有战争。
于是,我沉思:我能为保护环境做点什么呢?我能引导孩子们做些什么?
11、地球村的管理机构 “联合国”这一主题知识琐碎、识记内容多,总体感觉比较枯燥,不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面谈谈我的设计与感受:
一、导入:以联合国总部前的雕塑《铸剑为犁》和中国在联合国的维和部队的图片设问导入新课。《铸剑为犁》的图片,请你描述一下这幅图?该图为何放在联合国总部,其用意何在?中国与联合国是什么样的关系?(用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
二、在讲授正课前设计了一个过度:联合国与学生的生活并不遥远,在生活中经常通过媒体可以了解联合国的新闻,就联合国的一些常识考考学生1.联合国何时成立?英文缩写?2.联合国日是指哪天? 3.现任的秘书长是4.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哪几个?(这个环节看似多余,但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课本与生活并不遥远,也是激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三、然后就联合国的性质和主要的机构简要介绍(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联合国有个轮廓的了解)
四、讲到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时设问:1.中国为什么能以创始国身份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2.中国为什么要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能恢复?3.中国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事业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WTO与我们的生活
第四单元中十一课、十二课讲述了在国际社会中影响较大的一些国际组织的常识,世界贸易组织影响力仅次于联合国,有“经济联合国”之称。因此我希望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开阔国际视野,增强观察、辨别能力,初步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为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做好准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结合时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点。如,学习“我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我讲述了“日本禁止进口中国紫菜”和“美国禁止中国熟肉制品出口”,才这两则事例中,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的,如果中国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些国家就会对中国搞歧视性贸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在讲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时,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学生就会注意到加入WTO以来,我们的生活、社会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学生们讨论交流“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应该为适应WTO做哪些必要的准备?”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的图片、案例展示,视频播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如播放有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视频,让学生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有个直观的了解,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
13、让人类远离战争
和平与发展是当前国际社会人们面临的两大主题,这一课让学生通过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感受和平的美好;通过了解人们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和作为,感受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我认为这节课所设计的两个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活动一:(导课)“非常关注”新闻发布会。
1、收集相关材料。课前组织学生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或找其他资料,收集近期世界各地爆发的战争、发生的冲突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召开“非常关注”新闻发布会。围绕世界上发生的战争和冲突,让学生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再现当前国际上的战争和冲突。
本活动的重点不在于说战争本身,而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世界上还有很多战争,激发他们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并产生向往和热爱和平的情感。
活动二:我眼中的战争
1、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观察、阅读课本61页的图文资料,以及学生自己收集的反映战争中人们生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讲述照片和日记背后的故事。
(1)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图片。阅读相关的文字说明,想象和思考这些孩子的感受。
(2)让学生通过伊拉克少女的日记以及他们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感受我们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在战争时期却成为奢求。
2、召开“我眼中的战争”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展开合理想象,写下感受战争的主题词。然后,围绕自己概括的主题词,讨论交流他们眼中的战争。
本活动让学生通过一些较直观的材料感受战争带给人类的苦难,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学生自觉地激发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
14、五环旗下
我认为这一课是让学生理解“世界友谊、和平、团结”的重要性,以及“自信、自尊、自强”精神培养的很好素材,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困难的很好的教育资料。第一部分是“奥林匹克的起源”,侧重从奥运会的起源状况来了解,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离学生的现实较远;发展状况,侧重从现实、具体的角度说明,古代奥运只在希腊一地举行,而现代奥运冲破了地域的限制,它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分肤色,是世界人民的体育盛会。它体现了公正、坦率、团结,奥林匹克精神超出了体育范畴。第二部分是“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从新旧社会的对比,从奥运健儿取得的骄人成绩,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和平、增进友谊和勇于进取的思想品质。第三部分“奥运精神传五洲”,阿赫瓦里的故事让同学们学习奥运健儿在赛场上的那种顽强的拼搏精神。本课教学中,我把“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作为重点,把“奥运精神传五洲”作为难点。解决这一重点使学生知道:和平、友谊、团结是世界人民的渴望;中国能在奥运会上取得骄人的成绩,是我们已经屹立在世界体育强国之林,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为突破难点做好了铺垫。难点的确立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缺乏一种自信、自强、自尊的精神,从奥运健儿在赛场上的那种顽强的拼搏精神,激发学生的自信、自强、自尊,从而使这种精神应用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以自己各方面的更高、更快、更强的成绩来位我们这个民族增添光彩。
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谈一下自己本课的收获,学生们说得太好了:奥运会是短暂的,但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永恒的;赛场上的胜负是暂时的,但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永远的;让我们以体育健儿为榜样,以我们全面发展的更快、更高、更强的成绩来为我们这个自信、自强、自尊的民族增光添彩!
我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学生们既掌握了知识,道德品质也得到了升华,奥运精神渗透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激发他们用奥运精神鞭策自己,用自信、自强、自尊来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