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遏制选人用人不之正风的几点对策
浅谈遏制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几点对策
选人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也是一切腐败之源。整治选人用人腐败,就是从源头上整治腐败现象。源潮同志曾经指出: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同用人上不正之风进行战斗,确保实现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目标。“战斗”二字,充分表明了我党的立场、态度和决心。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歪风邪气仍然屡禁不止,用人不公、监督不力、查处不严等现象仍然不断出现。长此以往,将严重损害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甚至动摇我党的执政地位。
选人用人腐败,既有教育缺失和制度缺失的原因,也有监管缺失的原因。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实现“两个明显提高”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教育引导,从源头上抵制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 先知法而后守法,先懂法而后依法。扎扎实实的学习和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项规定,是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重要基础。当前形势下需要大力强化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面向全党全社会的宣传引导,以期形成预防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强大合力。
当前全省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应大力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专题教育培训。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强有力的思想道德防线。二要坚持政策法规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领导干部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规和人事纪律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培训,使领导干部增强法规意识,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能力。三要加强经常性警示教育。充分利用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经常组织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讨论,以举行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引导领导干部进行深刻反思,做到警钟长鸣。四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从政道德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和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自觉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坚决从源头上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切实扩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努力实现领导干部熟知、组工干部精通、干部群众了解四项监督制度的目标。
二、创新制度建设,从制度上遏制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
完善的制度是常态反腐的根本保障,制度建设是遏制腐败的根本手段。只有制度完善、纪律严肃、惩戒有力,才能确保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取得实效。
制度建设要不断完善,突出创新性。当前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纪律、制度和法规,为遏制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证。但制度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不存在绝对完美的制度,用人腐败的形式总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的创新制度才能持续不断的遏制用人腐败。制度建设要大胆试验、巧妙借鉴、适时推广、不断创新。
制度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针对性。当前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从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到奖惩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弊端,给了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要紧紧围绕这些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查缺补漏、建章立制,增强制度的针对性;要坚决克服制度“以量取胜”的错误倾向,注重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成熟一个出台一个,使制度确实管用、切实有效;要坚决克服制度建设盲目性、随意性的倾向,使制度之间做到环环相扣、相互统一,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贵在落实,突出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其执行力,好的制度不执行就会形同虚设,执行不到位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视制定各项制度的同时,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工夫,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健全监督机制,从权力上约束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
健全监督机制是防止用人腐败的关键。铲除用人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关键环节在于实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通过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效的预防和治理用人腐败机制,使腐败分子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不能为”、“无所作为”。
一要建立健全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孟德斯鸠曾深刻地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权力运行的不透明,是用人腐败滋生的重要条件。合理的权力结构、科学的权力配置和有效的权力制约,是预防和治理用人腐败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入程序化和公开透明。”
二要完善权力监督的内容和范围。要通过科学配置权力,完善监督措施,逐步建立健全制约监督机制,防止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出现任人唯亲、用人唯钱、许官送官、一言堂等腐败行为。完善权力监督的内容和范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一是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有关部门为重点监督对象,在监督对象上不留空白;二是以干部生活、社交、家庭、收入等为重点监督领域,在监督领域上不留盲点;三是以决策和执行为重点环节,尤其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岗位的干部任用,要全程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加大对重要领域、重要行业、重点部门、重要岗位的权力运行的制约力度,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权威性。
三要改进监督方式和拓宽监督渠道。客观上讲,我们的监督不能说不全面,我国已经形成了多方面的监督主体,包括党内监督、人大政协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等。但是,在实际运行当中,这诸多监督主体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到位。由此可见,监督绝不可停留于表面,其关键并不在于全面,而在于其有效性。要使监督有效,必须要改进监督方式,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在改进监督方式上,要将监督与惩治有效地结合起来。监督只有结合惩治才能充分发挥其效力。要将党纪行政处分和刑事处罚结合起来,实行处分就刑事处罚的原则。同时要加大物质处罚的力度,双管齐下,真正达到让腐败分子怕监督的目的。在拓宽监督渠道上,要重点解决监督渠道不通畅、监督权力不到位、监督合力难形成、社会监督作用难发挥等难点问题。要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责任制;要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完善巡视程序和方式,提高巡视成效;坚持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专门机关、政协、司法机关的监督作用;高度重视舆情信息和宣传引导工作,要关注舆情、了解民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在全社会营造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完善举报制度,对于举报有功人员,要给予重奖,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违法违纪的腐败分子进行曝光,让腐败者无地自容。总之,要使监督有效,就要做到权力运行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权力运行方式从封闭走向公开透明,权力监督主体从自我监督走向内外监督相结合,权力监督手段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关系到我党的影响力、公信力和执政地位,任重而道远。要切实把好用人入口关,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在全社会形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正确用人导向。
第二篇:选人用人调研问题对策
选人用人调研问题对策
党的*大以来,*区委坚持以思想为指导,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等法规文件,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为*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高度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公示等制度,在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大力加强监督和风险防控,并始终贯穿于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确保实施过程的规范和透明。*年以来,区委共讨论调整区管干部*批*人次,其中,属提拔的干部*人次(职级提拔*人次,职务提拔*人次),交流轮岗及换届留任*人次,改任非领导职务*人,军转安置*人,调任*(*人与提拔人数重复计算)人,其它情况(领导兼职、免兼职、机构改革重新任命、免现职、调入、辞职等)*人。
近年来,反映选人用人问题的投诉较少,特别是在*年乡镇换届工作中,实现组织正式提名人选全部高票或满票当选,换届选举工作实现“零投诉、零上访、零违纪”目标。但对照新时代干部选任工作的新要求,对照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仍然存在“树立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用人导向不鲜明;选用的干部不能体现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坚持事业为上不够,不能做到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现有的干部选任方式与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干部选任的期望还有差距,用人导向还不够鲜明。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既是涉及干部群体质量的问题,也是涉及党风、良好政治生态的问题,更是涉及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生死存亡的问题。但用人导向是一个复杂且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把握的问题,需要从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上去保证。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关注度越来越高,期望值越来越高。近年来,我们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任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相比,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需要相比,干部选任工作仍然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比如说:精准的知事识人体系还不够完善,完备的“人岗相适”匹配研判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科学的以事择人、依事选人体系尚不够完备等。
(二)现有知事识人体系与对干部考察的高要求不够匹配,考察的手段还比较单一。
目前的干部考察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任前考察。考察结果往往仅停留在平面“画像”,缺乏对干部平时表现的积累掌握,特别是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所作所为、言谈举止等无法挖深摸透,干部的真实情况较难全面了解。一是考察考核方式方法还不够科学。
目前的干部任前考察程序较为紧凑,没有太多时间用于综合分析和反复印证。干部评价标准也较为模糊,比如对“政治标准”的评价不够清晰,没有较为明确、统一的量化标准,导致在不同单位、不同领导班子之间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二是考察和考核机制结合不够。在对干部选拔任用的评价上,往往只是依据考察的一些结果,在考核与考察的有效衔接上存在差距,缺乏综合评价机制,导致平时考核成果没有很好地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得到运用。如,在党政正职责任考核方面,考核指标设定差异化不够突显,在全面评价干部工作实绩和综合能力上存在欠缺。三是缺少“人岗相适”研判机制。干部任前考察主要以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为主要途径。这种考察偏重于间接式静态了解,缺少近距离动态跟踪考察,也就不能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变化、工作绩效等,从而影响对干部德才表现和岗位匹配性的分析研判。(三)干部专业化能力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干部担当能力有所欠缺。
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是对未来一段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尽管我区做了一些探索,但选人用人如何才能体现“高素质”与“专业化”的充分结合,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业化干部储备不足。
由于我区是军转安置大区,每年接受的军转干部数量较多,目前区管科级干部中军转干部占比达到*%,单一的进人渠道造成了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梯次搭配不合理,专业对口率不高等问题。另一方面,受干部年龄、学历、经历等各种因素影响,我区在专业化后备干部储备方面没有建立常态化的优进绌出机制,专业干部储备还比较欠缺,特别是机构改革后相关职能下放我区,在国土、交通、规划、园林等方面的专业型干部人才储备更是极其缺乏。二是少数干部存在业务“专”方法“不专”的问题。
在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中,往往缺的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干部,而是缺具有专业方法的干部,干部的专业能力除了体现在知识领域,还体现在工作方法上。有的干部思想方法不专业,对中央和省、市的方针政策、重大举措了解不多掌握不够,导致工作中缺乏谋划和思考,推动工作方法不多,群众不接受;有的干部工作方法不专业,不重视钻研业务,喜欢凭经验凭感觉做事,工作方法单一,群众不认可;有的干部管理方法不专业,缺少抓统筹、抓协调、带队伍的管理能力,缺乏统揽全局的管理思维和逻辑,群众不服气。三是干部队伍整体文化程度偏低。
*区科级干部中高学历、专业型的比例还不高。研究生学历*人,占*%,全日制中专以下学历*人,占*%。干部专业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和行政管理专业,总人数近*人,占*%。很多干部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岁以上干部占比为*%,这些干部普遍学历偏低,专业素质不强,虽然具有较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但大多在工作中存在因循守旧、思路不活,靠经验办事的现象,缺乏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精神。三、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对策措施。
(一)突出专题专业专项,在树立鲜明导向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多方面多渠道挖掘干部,聚焦城区高质量发展目标,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一是建立“人岗相适”的专题研判机制。
在领导班子换届和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时,开展领导班子专题分析研判,注重岗位资格条件、能岗匹配、差额比较研判,注重实绩实干实效导向,优先匹配在基层一线努力工作、敢闯敢干、表现优秀的干部,树立“有为就有位”的鲜明导向。二是建立专项批次的晋升激励机制。
每年集中选拔一批政治素养高、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开拓创新的年轻干部;一批学历高、专业精、业绩优的高素质干部;一批基层经验丰富、一线工作突出、群众口碑好的基层干部,倡树鲜明的干部选任导向。用好公务员职级晋升机制,每年集中晋升一批表现优秀、工作业绩突出、在重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以规模效应激发工作激青。三是建立“事业为上、依事择人”的专业选拔机制。
敢于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综合工作需要、岗位特点、干部特长等因素用人,在干部选拔考察中增加干部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考评,做到人岗相适、以事择人、用人之长,使领导班子成员专业素养整体覆盖一个地方发展需要、一个单位核心业务,减少干部使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二)完善考察机制,在精准识人上下功夫。
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干部考察方式,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接触干部,把功夫下在平时,考准考实干部业绩。一是建立多维度考察机制,为干部表现“贴标签”。
每年集中开展一次覆盖全区的综合性调研,结合“一建三示范”考察、考核和综合调研等时机,着力发现一批工作上敢为人先、考验面前敢于亮剑、难题面前敢于负责、矛盾面前敢于担当的“四敢干部”。逐步实现调研、考核、考察、检查等工作结果互联互通和共享的多维度考察,实现干部的精准调研画像。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有效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和干部业绩积分档案,将考核积分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绩效分配、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既能实现干部选任的“好中选优”,又能实现干部甄别的“提优补差”。三是建立量化的实绩衡量机制,给干部实绩“定方向”。
建立干部业绩积分档案,完善干部业绩电子个人档案,按照“一人一事一记、动态积分评价、量化跟踪管理”原则量化细化干部实绩,实现干部考核定性与定量兼施,静态与动态兼备,以排位评判工作优劣,凭结果决定进退留转,有效破解干部管理粗放、识别不准等问题,不断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和追赶超越的“新动能”。(三)提升担当本领,在精准选育上下功夫。
制定领导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一是拓宽渠道,扩充专业化干部“增量”。
加大公务员补录力度,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空余编制用于公考招录和省统一组织的公务员选调,不断改善公务员队伍年龄和专业结构。完善公务员转任办法。提高公务员转任学历条件和年龄限制,着力引进一批高学历、年轻化、懂专业的高素质干部。在专业性较强的区直单位推行公务员遴选制度,每年拿出一定岗位公开遴选,推动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向*流转。二是分类选任,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落到实处。
结合干部的年龄、专业、经历、履职需要等情况合理培养使用干部,逐步形成老中青搭配、男女比例合适、党内与党外合理、综合类与专业类相补的干部配备体系。拓宽后备干部的活水源头。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个*”后备干部队伍,即:*名*岁以下副科级后备干部,*名*岁以下正科级后备干部,*名女干部、党外干部,为选人用人提供充足的干部资源。大力选拔优秀基层干部。对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干部、在一线考察中表现优秀的干部、在和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的干部,优先入档、优先入库、优先推荐提拔使用。选好用好专业干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选好用好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不断改善干部队伍结构。畅通事业干部晋升机制。加大事业干部调任力度,积极推动一批优秀科级事业干部调任公务员。出台事业干部流通办法,推动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类别之间事业干部合理交流流通。
三是精准培养,盘活专业化干部“存量”。
抓好分类培训。通过点名调训的方式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培养性培训;对日常考核、调研发现的优秀干部,安排到著名高校进行针对性培训;对从事专业性工作的干部,安排到高校或一线项目进行专业性培训,以优质培训提升干部素质。抓好挂职锻炼。抓好“三个一批”挂职锻炼,即:选派一批干部到省直、市直单位以及深圳等发达地区“跟班挂职”;选派一批干部在区直单位和基层一线之间“双向挂职”;选派一批干部到“三大攻坚战”一线、重点项目一线、美丽乡村建设一线、党的建设一线等重要工作中“历练挂职”,让干部在克难攻坚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第三篇:选人用人论文:如何营造风清气正选人用人环境
如何营造风清气正选人用人环境
近年来,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强化监督,严肃纪律,在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带病提拔”问题仍较为严重,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组织人事部门的声誉。如何严防和纠正干部“带病提拔”,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是摆在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调查分析感到,当前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必须突出“三个导向”即:鲜明地突出忠诚干净担当、不让老实人吃亏、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用人导向。严把“五关”即:过好群众关、严把廉政关、严守程序关、筑牢纪律关、强化任职关,才能真正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主要抓住五个方面。
一、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
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是政治生态的晴雨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果用人导向不正,危害的是政治生态的源头。选人用人导向是我们的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必须要旗帜鲜明。从调查情况来看,一些有推荐干部权的领导,在选人时,喜欢推荐唯命是从的“老实人”,鞍前马后的“自己人”,上级授意的“心上人”。而真正敢讲真话,能干实事,勇担责任的“刺头”、“异己”往往受到排挤和冷落,在一些单位形成了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能力强不如“跟得紧”,本事大不如“关系硬”的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因此,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必须要突出用人的导向,给群众一个明显而又正确的信号。就是要鲜明地突出忠诚干净担当导向。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要选拔重用信念坚定、心系人民、襟怀坦白的干部,坚决不用信念动摇、背离人民、欺骗组织的干部;选拔重用遵纪守法、为政清廉、品行端正的干部,坚决不用目无法纪、以权谋私、道德败坏的干部;选拔重用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敢抓敢管的干部,坚决不用投机钻营、敷衍塞责、揽功诿过的干部。要鲜明地突出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导向。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荆州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求真务实、踏实肯干、敬业奉献,担负起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要鲜明地突出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导向。基层一线是磨砺干部的练兵场,要严格把握基层任职经历,把干部放到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矛盾复杂的农村基层历练成长,对长期在基层一线、窗口一线、复杂一线工作的同志要多加关心留意,注重选拔那些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磨砺成长起来、有干事创业激情、有能力有作为的干部。
二、要确立严格的选才标准。
有标准才有质量,选拔一名优秀干部,如同车间制造一个合格产品一样,都必须要有标准这个硬杠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五条标准既是为好干部画像,也是我们选好用好干部的根本标准。当前,一些单位和组织为了照顾情绪,考虑平衡,缓解矛盾,释放压力,在选拔干部时,人为的降低标准,有的甚至不顾标准要求,随意造假、蓄意美化、人为“插花”,把选拔干部这个严肃的工作当儿戏,丢了尺度,没了标准。选拔干部是一件重大而又认真的工作,容不得参水和作假。因此,要严格对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全面考察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严格审查“三龄两历一身份”、个人有关事项等重点信息,防止不具备资格条件的干部成为选拔对象。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一个干部光有才不行,光有德也不够,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坏大事。要把“德”作为用人的第一道门槛,对道德败坏的干部坚决不用。尤其要加强对廉洁自律情况的考察,对廉政不过关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不廉无以立身,不勤无以成事,干部的能力也至关重要。当前,全市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艰巨繁重,需要一支有能力、敢担当的干部队伍。选拔干部必须突出能力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把能力作为衡量和评价干部的重要指标,形成尊重人才、崇尚能力、选贤任能的用人氛围。三、要形成规范的工作程序。
选拔干部讲程序,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讲原则、讲条件、讲规矩。个别单位和领导为一已私利,体现个人意志,研究干部搞一言堂、一支笔,不按干部选拔的原则来,既没有标准也不讲规矩,还有个别单位对上一年绩效考核后几名的同志,也违反规定动议使用,形成了不良影响。对此,要严格遵循“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的任免程序,按规矩来,按程序办,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充分发挥程序择优功能和把关功能。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该请示上级研究决定的事项决不能自作主张,对本级管理干部的任用,不符合程序的坚决不研究,该按规矩办的决不能搞例外,防止程序空转。对新提拔任用的委任制干部要坚持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后进行全面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办理正式任职手续。干部选拔任用要实行全程纪实制度,对初始提名、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等关键环节的重要信息、运作程序、责任人等进行翔实记录,实行“账簿式”管理,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机制。四、要体现充分的群众意愿。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心里有一杆称。选人用人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体现民意。我们的干部来自于群众,又生活和工作在群众中,干部的思想作风、政治素质群众最清楚,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群众最了解。可以这样说,广大人民群众才是选人用人最好的“伯乐”,只有坚持依靠群众识人选人,才能有效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切实增强干部对党负责、对群众负责的观念,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调查来看,一些单位不顾群众意见,甚至不顾群众反对,把群众意见大,百姓反映差的个别干部用了起来,视群众的意见为耳旁风,还有的走不到群众中去,更不听取群众的意见,无视群众的知情权和推荐权,工作随意性大。干部选拔任用后,工作的主体是群众,如果违背群众意愿,把不该用的干部用了起来,党委(党组)就失了威信,丢了信任,干部的工作就会很被动、难开展。因此,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要多听取群众意见,扩大民主范围。要扩大群众知情权,增强选人用人透明度,实行“阳光操作”,让广大群众做到心中有数;要扩大群众参与权,强化选人用人公认度,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干部推荐考察工作中来,把群众评价作为衡量干部的根本标准;要扩大群众监督权,确保选人用人准确度,在干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引入群众监督的机制,用群众的“法眼”来甄别干部。
五、要遵守严明的选人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明的组织人事纪律,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就可能出现偏差。严明组织人事纪律,必须把严格监督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从调查的各级党委选人用人情况看,所有党委(党组)都把选拔任用干部的相关规定“上了墙”宣传,“进了本”学习,纪律挺在了前面,各单位都能按照选拔干部纪律要求抓落实,但纪律问题只能更严,不能放松。选任前,要严明纪律要求,抵制不正之风,不给拉票贿选、跑官要官等投机钻营者机会;选任中,抓住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任前公示、讨论决定等环节,采取多种形式了解有关人选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的情况;选任后,对选人用人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构建任前报告、事中评议、离任检查、违规追究的全程监督链。选拔任用过程中,对发现和反映的违纪问题,要早发现、早查处、早制止;对查实的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对查处的违纪案件,要及时通报;对惩治违纪行为不力的,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组织和人事部门要建立实名推荐倒查机制,采取“谁推荐、谁负责”的方式,用铁的纪律把住干部“入口关”。各级党委(党组)要负起责任来,对推荐对象严格把关,既要把好能力水平关,也要把好党风廉政关,客观公正地评价被推荐对象,为上级党委选用干部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第四篇:选人用人古今之标准
浅议选人用人古今之标准
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选人用人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用人自古就受到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高度重视。可以说选人用人向上关乎社稷安危,向下关乎百姓福祉。
古人曾感慨说:‚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魏文侯卜相》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居视其所亲(平居时都与谁在一起),富视其所与(富贵时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达视其所举(显达时如何举荐人才),穷视其所不为(困境时看其不做什么),贫视其所不取(贫困潦倒时看其不取什么),五者足以定之矣。‛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 明朝万历初期的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在给万历小皇帝讲解这段历史时总结说‚而李克所言五事,又万事人主择相者之准也。‛此五条论点备受历代帝王推崇,可谓千古不移之论。在《诸葛忠武志〃心书〃知人》记载:‚夫人之性最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目的在于通过其对是非的判断来了解其志向),二曰穷之以辞而观其变(目的在于通过一连串的追问来了解他的应变能力),三曰咨之以谋而观其识(通过征求其谋略意见来了解其知识水平),四曰先之以难而观其勇(通过从事复杂困难的工作情况来了解其胆识),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通过其酒醉后的表现来观察了解他的本性),六曰临之以利以观其廉(给其以得到财物的机会来观察是否廉洁),七曰期之以事以观其信(嘱咐其办事来证明他是否守信用)。‛这里例举了识人察人的七种具体方法,对上级选人用人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汉高祖刘邦得三人杰而得到天下。班固在《史记〃高祖本纪》明确记载了刘邦自己总结能够取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就说明:在刘邦看来,用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史学家司马光在《纲鉴易知录》中明确指出:‚取士之道,当先德行,后文学。‛明太祖朱元璋用人标准则是:‚有司察举贤才,必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清朝康熙皇帝选人用人遵循‚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的标准。以上标准突出了选人用人‚德‛字当先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曾经概括过一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用人方面曾经指出:‚在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而‚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搞裙带关系,这就是‚任人唯亲‛的路线。
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五条标准的提出,是我党在总结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发展下提出的选人用人基本标准,也是新形势下‚德才兼备‛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和细化。总书记强调:选好人、用对人是头等大事,要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选人用人不当是贪腐源头之一,选错一人,为害一方。必须严明组织纪律,严肃查处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省委书记郭庚茂在出席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讲话中指出: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发挥党委领导和把关作用,突出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河南省委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构建县级以上四项基本制度建设的‚完善和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明确指出:干部任职考察实行‚两审三查一晒‛,即组织部门全面审核、纪检监察机关廉政审核,干部档案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核查和选人用人责任倒查,干部考察后再‚晒‛(公示)10天以上时间,防止带病提拔。
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同志在贯彻落实省委决策精神讲话中提到: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核心是要坚持标准、科学识人、创新机制、形成导向。标准就是按照中央提出的好干部五个标准,突出‚勤奋敬业,尽心尽责,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素质和能力。勤奋敬业,尽心尽责,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敢于担当,就是始终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怕得罪人,不怕触及矛盾,敢于克难攻坚,敢于在风险和困难面前担起责任,体现了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善于担当,就是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还不出事,反映了一个干部的能力、素质和水平。
综观古今选人用人之标准,横察当前国际国内之形势,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治国之要,首在用人。‛
古人常说:‚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否选好人,用对人是关键中的关键。
第五篇: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
今年换届工作启动以来,中共奉贤区委着眼于区“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三化两建设”的总体需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注重实绩、注重基层、注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在换届工作中严明换届纪律,强化换届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此外,坚持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常态化,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记实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
抓住换届契机 努力营造正确用人导向
区委结合镇换届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坚持注重实绩、注重基层、注重公认的导向,围绕全区“十二五”发展目标,重点选拔推进“三化两建设”所需要的干部,各镇领导班子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在镇党政班子中均配备了至少2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和2名女干部,班子平均年龄42.5岁,较去年底下降1.1岁,本科以上学历88人,较去年底增加11人。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用人导向更加鲜明。
突出注重实绩。区委坚持从实绩看德才、凭实绩用干部。在换届考察中,突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分析,把换届考察和考核结果相结合,把组织部门掌握的情况和其他部门掌握的情况相印证,把巡察、绩效考核等情况与考察情况相对照,加强各类情况的汇总、梳理、整合、分析,实现考事、评人、用人的有机结合,做到以 实绩评价和选用干部。在换届人事安排中,一批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推进和突发事件处置中善于攻坚克难的干部得到提拔或重用,一批在岗位履职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被提拔或安排到重要岗位。
突出基层一线。区委坚持拓宽视野选人、眼睛向下选人,让更多优秀基层干部上得来,激励更多干部朝下走。在换届人事安排中,注重从村、社区基层一线以及企事业身份人员中选拔优秀干部进入镇领导班子,拓宽基层干部“上升”通道。一批曾任或现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基层干部因现实表现良好而得到提拔或重用;一批干得好的企事业干部突破“身份壁垒”得到提拔,开辟了优秀干部进入镇党政班子的通道;一批委办局干部交流到镇基层,为干部创造“块”和“条”多岗位锻炼的机会。
突出群众公认。区委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知情、参与、监督选人用人,做到既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考察中,把“上考下”和“下考上”相结合,更加注重听取多数人的意见,增强考察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全区共有2929人参加民主测评,对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等进行评价打分。有1743人参加民意调查,对领导干部工作成效、工作作风、公众形象等作出评价。在征询区领导对分管、协管、联系单位领导班子和正职领导干部的评价意见外,还向居民区党组织征询了463名领导干部在8小时外的表现情况。在这个基础上,一批长期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干部得到妥善安排,一批在复杂艰苦环境中努力工作的干部没有亏待。积极推进公选竞岗工作常态化
占新提拔同级干部43.3%近年来,区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干部队伍的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大力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常态化。2008年以来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组织了12次副处级或相当于副处级岗位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先后有61名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占新提拔同级干部总数的43.3%。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成为区委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式。
确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职位及范围。针对人才紧缺,区内不能形成竞争态势的专业性岗位,4年来先后推出了规划局副局长、人事局副局长、发改委副主任、建交委副主任、政研室副主任等13个岗位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公开选拔。针对系统内可形成有效竞争的综合性岗位,四年来在教育、卫生、农委、建交委等系统内共推出33个岗位实施竞争上岗。今年还把竞争机制引入非领导职务,在全区开展公开选拔调研员、副调研员工作。
改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考试方法。在笔试中,通过公共科目笔试,了解应试者的一些基本素质,设置专业科目笔试,了解应试者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面试采取结构化方式,注重了解应试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能力以及选拔岗位需要的特殊能力和个性特征。
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考察手段。规定笔试、面试成绩不带入考察,所有考察人选处于同一起跑线,较有效地避免了“高分低能”的问题。对竞争上岗人选实施两次民主测评,掌握系统内干部群众认 可度的同时,还进一步了解竞岗人选在工作部门内平时表现情况。针对公选考察时间短,与考察对象接触机会不多的特点,实施三次面谈,印证考察中了解到的情况,深化对考察对象的认识。采用优劣势分析的办法,对竞岗人选的工作经历、工作实绩和性格气质等进行优劣势分析,确保好中选优。
采用全程记实方式规范、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2007年起,奉贤区在全市率先推行区管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行为,为干部选拔任用违规失责追究提供依据。
记实制度适用“三种对象”。凡是报区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的干部提任事项,都实施选拔过程记实。一是提任到区管处级领导岗位或处级非领导岗位的;二是平级轮岗至重要处级领导岗位的;三是提任到国有(集体)企业主要经营管理岗位和相当副处事业单位党政正职岗位的。2010年,还把记实工作范围扩大到具有科级干部人事任免权的处级单位和国有(集体)企业。
记实程序做到“三个确保”。一是坚持一环节一记录,确保记实步骤清晰。从民主推荐、考察到讨论决定、任职、试用,将每一个环节的履行情况记录在案;二是坚持一环节一责任人,确保记实责任明确。三是坚持一环节一控制,确保记实监督到位。
记实内容做到“三个不断”。一是不断丰富记实内容。比如区委全委会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后,及时将当新提拔党政主要 领导干部民主测评结果纳入记实内容;二是不断强化记实约束力。个人和单位在向区委组织部提名干部时,详细写明提名人选的基本情况、提名理由、提名职务,组织提名要加盖公章,个人提名要签署姓名;三是不断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相关配套制度执行情况的记实力度。比如梳理破格提拔工作流程,明确破格提拔记实程序和内容。
记实过程体现“三个原则”。一是体现“用人导向”原则,突出群众公认情况记实。二是体现“公开”原则,突出信息公开情况记实。三是体现“扩大民主”原则,突出群众“四权”落实情况记实。将职位标准、条件,考察对象基本情况,提拔人选任用等情况以推荐说明、考察预告、任职公示等形式纳入记实。
强化四项监督 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镇换届工作启动以来,区委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严肃换届工作纪律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制度监督、警示监督、过程监督、社会监督等四项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在对全区64个处级领导班子和427名处级领导干部的换届考察中,实现换届纪律零举报。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制度监督。区委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和监督换届工作、受理换届工作举报、查处和纠正违规现象。制定严肃换届纪律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建立信访举报核查制度,做到专人负责、专项办理、从快查核。二是开展警示教育,强化组织监督。区委组织部印发《严肃换届纪律警示教育案例选编》,各处级单位召开换届纪律学习会,主要领导与后备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向参加民主推荐人员发送严肃换届纪律手机短信、开展严肃换届纪律基本知识测试等形式,做到纪律警示“到人”、“入心”。
三是坚持全程记实,强化过程监督。在换届考察中,实行全程记实制度,做到“一事一记、一日一报”,发现重要问题及时上报。对考察严重失实、失真,造成用人失误或不良影响的,查明原因并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
四是畅通监督渠道,强化社会监督。先后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分期刊登、播发换届纪律内容,建立严肃换届纪律监督员队伍,收集上报与换届纪律工作有关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同时,公开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和各单位举报电话、举报网站,专门受理群众举报。
六类换届特定对象 开展严守换届纪律承诺
5月3日,在镇换届考察部署会上,8个镇党委书记就严肃换届纪律向区委作出“绝不为他人推荐、选举说情、打招呼;绝不封官许愿,参加与换届有关的宴请、娱乐活动或接受任何礼品、有价证券;绝不违规任用干部,突击提拔干部”的郑重承诺。今年第三、第四季度,各镇党委、人大、政府将相继进行换届。区委加强换届特定对象纪律教育,在与换届工作相关的干部中开展严守换届纪律承诺工作。换届工作启动以来,先后共有六类特定对象就严守换届纪律作出书面 承诺。
在换届考察培训会上,45名换届考察组成员向区委作出“带头遵守换届纪律,客观公正评价干部,公道正派提出意见建议。绝不跑风漏气,绝不替人说情,绝不打探消息,绝不收受礼品,绝不接受宴请,绝不谋取私利,绝不打击报复”的承诺。结合换届纪律专题学习会,8个镇128名考察对象向镇党委作出“带头严守换届秩序,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做到以平常心对待‘进退留转’,尽职尽责完成好本职工作”的承诺。换届考察期间,64家考察单位参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人员向区委考察组作出严守换届纪律承诺。全区136名组工干部向区委组织部作出模范带头严守换届纪律的承诺。36名换届拟提拔考察对象向考察组作出了“严格遵守换届纪律,绝不跑官要官买官、绝不拉票请托、绝不信谣传谣、绝不干扰换届秩序”的承诺。截止8月,全区共有2990人次就“严守换届纪律”作出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