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人民政府督查工作制度》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5:0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人民政府督查工作制度》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人民政府督查工作制度》的通知》。

第一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人民政府督查工作制度》的通知

【发布单位】81108

【发布文号】甬政办[1999]2号 【发布日期】1999-01-21 【生效日期】1999-01-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波市人民政府督查工作制度》的通知

(甬政办〔1999〕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宁波市人民政府督查工作制度》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宁波市人民政府督查工作制度

为确保党和政府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维护政令畅通,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促进政务督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政务督查工作规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一、工作原则

(一)依法督办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认真开展督查工作,做到令行禁止,坚持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性。

(二)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情况,客观公正地反映和处理问题,防止以偏概全,杜绝弄虚作假。

(三)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把注重实效作为督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着眼于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努力使督查事项落到实处。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

(四)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认真履行督查工作职责,做到逐级负责,分工协作,分级办理。对列入督查的事项,要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反馈。

二、二、工作任务

(五)督查工作的重点是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决定的贯彻落实。督查工作任务主要有: 1.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2.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及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的贯彻落实;

3.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4.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议定事项的贯彻落实;

5.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的贯彻落实;

6.市政府及所属部门承担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的督查;

7.经领导同志批准的其他重要事项的落实。

三、三、工程程序

(六)督查事项的提出。向各级政府和部门提出督查事项的形式有:根据会议、文件确定的重要事项和市政府领导同志批示的要求,发出《政务督查通知单》,提出督查事项;通过电话及其他形式提出督查事项。提出的督查事项,要明确办理内容和时间要求。

(七)督查事项的办理。承办单位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在接到督查任务后,要明确经办处(科)室和人员,认真及时办理。对重大督查事项,领导同志要亲自抓。在办理过程中,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各有关部门之间要加强协商沟通。承办单位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不能按期完成时,要及时报告,说明情况,以免贻误工作。

(八)督查事项的催办。督查事项下达后,市政府办公厅要及时跟踪了解办理情况,采取多种形式适时进行催办,以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对一些重要的督查事项,市政府办公厅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直接督办。

(九)督查事项的反馈。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督查要求,按时反馈督查情况,办理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市政府办公厅。在督查事项办结后,市政府办公厅应通过《督查专报》、《市长、副市长批示摘编》等形式及时向市政府领导同志报告办理结果,并做好汇总、归档工作。

四、四、组织领导

(十)市政府办公厅是市政府督查工作的主管部门,按照市政府领导同志的要求,负责对全市政务督查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检查。具体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督查室承担。

(十一)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政务督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承担这项工作,对承接的督查事项要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分管。

(十二)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要积极为督查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授予督查处(科)室必要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提出奖惩建议等职能,安排督查人员参加相关会议、阅读相关文件、参与相关政务活动。

(十三)要重视和加强督查队伍建设,选配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人员从事政务督查工作。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定期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提高全市政务督查工作的整体水平。

(十四)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可根据本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若干

【发布单位】81108

【发布文号】甬政办发[2001]17号 【发布日期】2001-03-06 【生效日期】2001-03-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民办

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

(甬政办发〔2001〕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宁波市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若干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三月六日

宁波市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若干规定

为规范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行为,保障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民政部《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一、登记对象

(一)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政策明确规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事)业活动的民办单位。

(二)从事其他行(事)业活动,自愿承诺并在章程中载明不以营利为目的、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民办单位。

由村民委员会举办的、国家政策明确规定参照事业单位管理的非企业单位,不列入登记范围。

二、二、业务主管单位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或经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业务范围内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

未经市、县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不得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

三、三、登记管理机关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

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同级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

经行政主管部门逐级上报审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已经领取执业许可证的,由与发证机关同级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未领取执业许可证的,由实施最终审查批准的行政主管部门的同级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

四、四、名称规范

申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名称应符合民政部制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并经登记管理机关预先审核。

参加复查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现有名称不符合《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的,由民办非企业单位提出申请,业务主管单位出具同意改名的意见。

五、五、申请登记

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出具有关文件后,由拟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

拟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委托代理人申请登记的,应当提交拟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委托书。

六、六、申请文件

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文件。

依法办理简化登记的,需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登记申请书、拟任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基本情况、章程草案和执业许可证复印件。执业许可证复印件须经发证机关或登记管理机关验证有效。

参加复查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还应当提交自查报告、原批准成立该单位的批文、党员或党组织活动情况报告以及登记管理机关认为必要的其他材料。已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登记的,还应提交原登记机关注销登记的证明文件;既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又经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登记的,须提交两个登记机关注销登记的证明文件。

七、七、章程

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其章程应当符合《条例》第十条规定的内容。

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登记的,章程应当载明《条例》第十条第一、二、五、六、七、八款内容。

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登记的,章程可为其合伙协议,合伙协议应当载明《条例》第十条第一、二、三、五、六、七、八款内容。

民办非企业单位须在其章程草案或合伙协议中载明该单位的盈利不得分配,解体时财产不得私分。

八、八、开办资金

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或(合伙)登记的,开办资金由举办者根据其业务活动的需要自行申报,申报资金由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确认并出具证明文件。

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应当有3万元以上开办资金,并由法定验资机构出具验资报告。国家及有关行政部门对行(事)业开办资金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执行。

九、九、登记程序

登记程序分受理、审查、核准、发证、公告五个阶段。

(一)受理。登记管理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程序性审查,确认申请材料齐全、有效后,由申请人填报《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登记表》。登记管理机关收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登记表》后,即应开具《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登记受理通知书》。

(二)审查。登记管理机关受理后,应当对申请材料按规定进行实质性审查,必要时进行实地调查。

(三)核准。登记管理机关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依法作出准予登记或不予登记的决定。对不予登记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四)发证。对准予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其承担民事责任的不同方式,分别发给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合伙、个体登记证书。

(五)公告。经核准登记后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由登记管理机关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予以公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范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政府机关及其公务

员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部门: 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甬政办发[2003]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升政府行为公信度的意见》(甬政发

[2002]139号),现将《宁波市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二年一月七日

宁波市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信用宁波建设,规范政府机关及公务员的行为,提升政府行为公信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市政府《关于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升政府行为公信度的意见》(甬政发[2002]139号)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加强个人信用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甬党办[2002]54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管领导干部及市政府各部门所属的公务员的信用信息征集、披露、使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信用信息征集、披露、使用、管理限于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和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职责等方面的负面信息。

第四条 市监察局为市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信用信息的管理部门。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充分协作。宁波市“96178'廉政投诉中心为征信机构,具体负责信用信息的征集和披露工作。

第五条 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使用、管理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并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二章 信用信息的征集

第六条 信用信息的征集是指征信机构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储存,并形成信用信息库的活动。

第七条 信用信息的征集主要依靠信息提供单位提供和公民举报提供。信息提供单位是指依本办法向征信机构提供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信用信息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织。

第八条 信息提供单位依本办法提供本单位所掌握的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信用信息。

监察部门提供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违纪违规处理情况和群众有关政府信用方面举报核实情况等信息;

财政税务部门提供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财政税收法规情况等信息;工商部门提供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有关情况等信息;法制部门提供行政复议过程中发现的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行政不作为或违法行政情况等信息;

审计部门提供审计中发现的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财务上的违法违规情况等信息;

公安部门提供公务员违反治安管理秩序以及经济违法犯罪情况等信息;其他单位提供相关的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信用信息。

第九条 征信机构要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加强联系,及时获取违法犯罪案件、行政诉讼撤诉和政府机关败诉案件、行政赔偿案件涉及的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情况,以及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拒不履行司法文书规定义务情况等信息。

第十条 信息提供单位对所提供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负责。公民举报的信用信息由征信机构收集后,必须经相关部门调查核实,由调查部门对其客观性、真实性负责。

第十一条 信息提供单位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信用信息的录入、更改、增加、删除,应有专人负责,实行专人操作。

信息提供单位依法收集的信用信息,必须在生效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报征信机构。

第十二条 信息提供单位可通过书面或网络及其他认可方式向征信机构提供信息,但采取网络传输方式必须通过征信机构的专用网络进行,不得使用公众互联网,信用信息提供的同时要附相关证明材料。

信息提供单位和征信机构不得擅自更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信用信息。

第三章 信用信息的披露、使用、管理

第十三条 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信用信息实行有选择地向社会披露制度。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信用信息披露的范围包括下列内容:

(一)政府机关行政诉讼败诉记录;

(二)公务员的违法犯罪记录;

(三)公务员的违纪处理记录;

(四)其他可以披露的记录。

第十四条 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信用信息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定期向社会披露。

第十五条 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征信机构查询属于披露范围的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信用记录。不属于披露范围的信息,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征得信息管理部门同意后允许查询,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保密。

第十六条 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信用信息长期保存。信用信息的披露期限一般为2年,规定处理期限的违法违纪记录的披露期限为处理期限过后2年。

第四章 信用信息的异议处理

第十七条 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认为征信机构披露的有关信用信息有差错的,可以以书面形式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

第十八条 征信机构应自收到异议申请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经核实认为是收录有误的,应及时予以更正;若收录内容与原信息一致的,应及时告知异议人向信息提供单位申请更正。

第十九条 信息提供单位应自收到更正申请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并抄告征信机构,征信机构按信息提供单位书面答复处理。

第五章 工作责任追究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一)信息提供单位违反规定,拒绝或拖延向征信机构提供信息的;

(二)征信机构、信息提供单位违反规定收集信息,擅自更改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

(三)征信机构违反规定披露信息,信息使用单位违反规定使用信息,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信息涉及单位和个人干扰征信机构正常工作或妨碍信息使用单位正当使用信息的;

(五)征信机构、信息提供单位拒绝或拖延办理信用信息查询、异议处理的。

(六)其他违规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1108

【发布文号】甬政发[2000]213号 【发布日期】2000-09-28 【生效日期】2000-09-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

(甬政发〔2000〕2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

二000年九月二十八日

《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实施意见

根据《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市人民政府令第81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制定本实施意见,与《暂行规定》一并施行。

一、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一)本实施意见适用于本市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区行政区域内的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在甬的省部属、军队属单位和外地驻甬机构)及其职工、退休人员(包括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下同)。

(二)已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应按规定参加住院医疗保险。

(三)失业职工可自愿参加住院医疗保险。

二、二、参保手续

(一)已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和个人,按照与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管辖相对应的原则,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申报手续。

已参加本市以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随带《社会保险登记证》正本到市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医保机构)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申报手续。

(二)用人单位在接到医保机构的参保通知后,应在1个月内到所属的医保机构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申报手续;新建单位应先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在招用人员1个月内到所属的医保机构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申报手续。

(三)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失业职工可在医保机构公告后2个月内到所属的医保机构办理住院医疗保险申报手续。

办理手续时,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应随带身份证、《养老保险手册》和《营业执照》(副本);自由职业者应随带身份证和《养老保险手册》;失业职工应随带身份证和《失业职工登记证》。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聘用合同的,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聘用合同后1个月内,到所属的医保机构办理参加住院医疗保险手续。

(四)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在连续足额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满6个月后,方可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

失业职工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参保、续保手续的,须在连续足额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满6个月后,方可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

(五)用人单位发生增加、减少人员时,应在1个月内到所属医保机构办理人员增减手续。

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失业职工,发生中断参保、人员退休或死亡时,本人或亲属应在1个月内到所属医保机构办理手续。

三、三、医疗保险费的筹集

(一)用人单位申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以下简称缴费基数),应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口径的项目计算职工工资。

已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其缴费基数应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以下简称大病救助金)的缴纳标准为每人每月5元。

(二)企业和参照企业缴费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为按企业缴费的单位),按在职职工缴费基数之和的5.5%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并按本单位参保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人数之和,缴纳大病救助金。

(三)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按全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5.5%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并缴纳大病救助金。

失业职工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时或领取失业救济金期满后未重新就业的,凭有关证明,可以全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按5.5%的比例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并缴纳大病救助金。

(四)国家机关、依照或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参照国家机关缴费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为按机关缴费的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的医疗保险缴费由4部分组成:

1.在职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基数的2%缴纳,由用人单位按月在其工资中代扣代缴,用于划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以下简称个人帐户);

2.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缴费基数之和的9%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其中缴费基数之和的5.5%用于划入住院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以下简称统筹基金),3.5%按规定划入个人帐户;

3.用人单位按参保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人数之和,缴纳大病救助金;

4.用人单位按我市国家公务员个人帐户管理及医疗补助有关规定,缴纳公务员医疗补助金(以下简称公务员补助金)。

(五)按甬政发〔2000〕34号文件规定理顺劳动关系的有关人员的医疗保险缴费办法:

1.在2004年12月31日前到达法定退休年龄、选择由再就业服务中心实行全托管的企业下岗职工,在《暂行规定》施行后,由企业或再就业服务中心按这类人员缴费基数之和的5.5%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缴费基数按甬劳〔1998〕217号文件规定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并缴纳大病救助金,所需经费由企业、财政、养老保险机构各出资三分之一。

2.在2005年至2009年期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选择由企业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的企业下岗职工,在《暂行规定》施行后,由企业或原企业上级单位,按自办理参保手续的次月计算至法定退休年龄的月份数,以本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5.5%的标准(缴费基数按每年环比递增10%计算)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加上大病救助金,可一次性移交给医保机构。这类人员的个人帐户由企业或原企业上级单位负责建立和管理;企业或原企业上级单位也可与个人签订协议,一次性发给个人,今后门诊医疗费由个人自付。

3.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企业下岗职工,由再就业服务中心以全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5.5%的比例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并缴纳大病救助金,所需经费由企业、财政、失业保险机构各出资三分之一。

4.企业改制时,企业主体不复存在或未被改制后企业吸纳的人员,符合上述第1、2项年龄条件的,可按相对应的办法处理。

(六)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其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之和不足15年的,对按企业缴费的单位,须由单位(自由职业者、失业职工由个人)以办理时全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5.5%标准,加上大病救助金,按不足15年的月份数一次性补足,并按规定继续缴纳大病救助金,方可享受退休人员住院医疗保险待遇;对按机关缴费的单位,须由单位按规定的标准,加上大病救助金,按不足15年的月份数一次性补足,并按规定继续缴纳公务员补助金和大病救助金,方可享受国家机关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基本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指《暂行规定》施行前,社会保险机构核定的养老保险视作缴费年限加上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

(七)参加住院医疗保险的企业改制、破产、歇业时,其主体不复存在的,以不低于改制、破产、歇业时全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7.5%的标准,另加大病救助金,按改制、破产、歇业时退休人员实际年龄计算到75周岁的月份数,由企业一次性足额提取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费。提取的医疗保险费用于建立个人帐户,由企业或原企业上级单位负责建立和管理,大病救助金部分可一次性移交给医保机构。

(八)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无用人单位为其缴纳大病救助金的退休人员,应与社会保险机构签订协议,委托社会保险机构在其个人基本养老金中按月代扣应缴纳的大病救助金。

(九)企业缴纳的住院医疗保险费和大病救助金在劳动保险费中列支,其余在福利费中列支。

(十)基本医疗保险费、大病救助金和公务员补助金采用预缴办法,按现行税收征管范围(已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或个人按养老保险地税征收渠道)由各级地方税务部门按月征收。用人单位应在每月23日前缴费,各级地方税务部门应在每月25日前将缴费情况反馈医保机构。

用人单位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按期缴纳医疗保险费的,须提前到市医保机构办妥手续。欠缴期间应计算利息,视欠缴时间长短,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息,利息并入统筹基金。

上述各类缴费中,住院医疗保险费、大病救助金以及市级按机关缴费的单位,其参保人员的个人帐户和公务员补助金纳入市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区级按机关缴费的单位,其参保人员的个人帐户和公务员补助金纳入区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四、四、医疗保险待遇和费用结算

(一)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医疗费(可列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特殊病种部分门诊项目医疗费除外,下同)按以下办法支付:

1.按企业缴费的单位,其参保人员的个人帐户单位建立并管理,参保人员的门诊医疗费按单位规定报销结算;

2.按机关缴费的单位,其参保人员的个人帐户由各级医保机构统一管理,参保人员的门诊医疗费中,可由个人帐户和公务员补助金支付的部分,由各级医保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需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由医疗机构与参保人员直接结算。

(二)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包括急诊留院观察、设立家庭病床,下同)发生的医疗费和可列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特殊病种部分门诊项目(以下表述为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按以下办法支付:可由统筹基金、大病救助金支付的部分,由市医保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可由所属医保机构统一管理的个人帐户和公务员补助金支付的部分,由所属医保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需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由医疗机构与参保人员直接结算。

(三)参保人员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简称起付标准)为:一级医院,800元;二级医院,1200元;三级医院,1600元;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的起付标准为内累计1600元。

起付标准计算方法:

1.急诊留院观察或急诊留院观察后直接住院的,起付标准均按一次计算。

2.住院期间发生转院的,起付标准按一次计算。从低级别医院转往高级别医院时,应补交起付标准的差额。从高级别医院转往低级别医院时,已发生的医疗费,超过低级别医院起付标准部分不再退还;低于低级别医院起付标准的,本次住院起付标准按低级别医院计算。

3.住院期间跨的,起付标准不另行计算。

4.设立家庭病床的医疗费每半年作为一次住院费用计算,半年内设立家庭病床一次或一次以上,起付标准按一次计算,超过半年后起付标准重新计算。

5.设立家庭病床以后住院的、出院以后设立家庭病床的,起付标准均应分别计算。

(四)统筹基金支付计算办法:

参保人员每次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和内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起付标准以内部分,由参保人员承担;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根据累计医疗费,由统筹基金与参保人员按一定的比例分担。

内住院医疗费累计(含起付标准费用)在全市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2倍以下(含2倍)部分,由参保人员承担20%(退休人员承担15%,),其余由统筹基金支付;在全市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2倍以上至4倍以下(含4倍)部分,由参保人员承担15%(退休人员承担10%),其余由统筹基金支付。

内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累计在1600元以上部分,由参保人员承担20%,统筹基金支付80%。

累计医疗费是指:内参保人员因病住院或特殊病种门诊,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的所有医疗费(转外地就医而发生的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先由个人自付的10%部分除外)。

(五)参保人员住院和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含起付标准费用),内累计在全市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4倍以上至15万元以下(含15万元)部分,由参保人员承担10%,大病救助金支付90%,15万元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统筹基金和大病救助金不再支付。

(六)参保人员住院跨的,内住院医疗费在4月30日前一次性计算,5月1日起按新有关规定执行。

(七)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后,其医疗费个人承担部分的比例从次月起调整。

(八)用人单位或个人中断缴费的,从中断缴费的次月起,统筹基金、大病救助金、公务员补助金停止支付有关医疗费。

(九)参保人员从参保生效之日零时起,所发生的医疗费按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支付,参保生效前发生的医疗费由原资金渠道支付。

五、五、违反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处理

(一)用人单位违反财务、统计有关规定,使得缴费基数无法核定的,可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110%确定应缴数额;没有上月缴费数额的,由医保机构暂按全市上年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的110%确定缴费基数。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并按核定数额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后,由医保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二)参保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暂行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处理:

1.将本人的医疗保险证、卡供他人就医、记帐的;

2.冒用他人医疗保险证、卡就医、记帐的;

3.违反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重复、超量配药的;

4.符合出院条件,定点医疗机构开具出院通知书后,仍不愿出院的;

5.弄虚作假或证、卡遗失未及时办理手续,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

(三)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暂行规定》第四十三条规定处理:

1.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增加收费项目,将未确定收费标准和不属于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

2.采用挂名住院或将本院有条件诊治的病人借故推诿给其他医疗机构的;

3.诊治不验证或弄虚作假,将未参保人员的医疗费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

4.违反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超量开药,利用工作之便串换药品的。

(四)劳动行政部门、医保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暂行规定》第四十四条规定处理:

1.工作失职或违反财经纪律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

2.贪污、挪用医疗保险基金的;

3.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

4.擅自减、免或者增加用人单位应缴纳的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

六、六、其他

(一)企业和参照企业缴费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其他用人单位职工的个人帐户和补充医疗保险具体办法,按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补充医疗保险指导意见的通知》(甬政办发〔2000〕136号)执行。

(二)国家机关、依照或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机关及事业单位和参照国家机关缴费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用人单位的个人帐户建立和管理及公务员补助具体办法,按我市国家公务员个人帐户管理及医疗补助有关规定执行。

(三)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大病救助金、公务员补助金的支付范围和标准,另行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四)参保人员转外地就医、异地安置就医管理以及特殊病种门诊、家庭病床设立、零星医疗费用报销等办法另行规定。

(五)参保人员的工伤医疗费(包括工伤旧伤复发医疗费)、生育医疗费不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列支,已实行工伤、生育社会保险的,按工伤、生育社会保险办法支付;没有实行的,按原资金渠道支付。

(六)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其职工的家属、子女医疗待遇仍按原规定执行,由原资金渠道支付,国家、省、市有新规定的,按新规定执行。

(七)对于制止和揭发违反医疗保险管理规定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劳动行政部门可给予适当的奖励。

(八)本实施意见由市劳动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督促检查工作制度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督促检查工作制度的通知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修订后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督促检查工作制度》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督促检查工作制度

一、督促检查工作范围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其办公厅公文明确规定需要报告贯彻落实情况的事项;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会议决定需要落实并反馈结果的事项;

(三)中央领导同志,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讲话、批示需要查办落实并报告办理结果的事项;

(四)中央领导同志,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以其他形式交办的需要查办落实并报告办理结果的事项;

(五)全国人大、政协和省人大、政协交省政府办理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

(六)其他需要督查落实的事项。

二、督促检查工作分工

(一)督查处(省政府督查室)负责办理的事项 1.《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各项工作; 2.省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决定事项; 3.省长批转省辖市领导同志的批示件;

4.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公文版记中注明由督查处督办的公文; 5.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领导同志批示中明确要求督查处办理的其他事项;

6.按照工作职责需督查处办理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二)各业务处室负责办理的事项

1.由业务处室承办的省长办公会议决定事项;

2.省长批转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同志、涉及本处室业务范围的批示件;

3.省长、副省长下基层调研、检查指导工作、现场办公时所作重要指示;

4.副省长批示件;

5.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公文版记中注明由业务处室督办的公文;

6.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领导同志批示中明确要求业务处室办理的事项;

7.按照工作职责需各业务处室办理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

三、督促检查工作程序

(一)对国务院、省政府及其办公厅公文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促检查工作程序 1.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公文后,按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领导要求,明确一个处室督办(需几个处室共同督办的,要明确牵头处室)。督办处室要及时将需要督查落实的内容分解立项,明确承办单位和办结时限,提出办理要求,经主管副秘书长审核,报主管副省长或省长同意后,以办公厅名义下发《督查通知》或以其他形式将督查事项及要求交承办单位。

2.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公文下发后,公文版记中注明的督办处室要及时将需要督查落实的内容分解立项,明确承办单位和办结时限,提出办理要求,报主管副秘书长同意后,制发《督查通知》或以其他形式将督查事项及要求交承办单位。

3.《政府工作报告》经省人代会审议批准后,督查处要及时将《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各项工作分解立项,以办公厅名义发文,明确责任单位,提出办理要求。

4.省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纪要印发后,督查处和有关业务处室要及时将会议纪要中需要落实的事项分解立项,明确承办单位和办结时限,提出办理要求,制发《督查通知》或以其他形式将督查事项及要求交承办单位。

5.承办单位要认真负责地向省政府报告国务院、省政府决策贯彻落实情况,凡公文和会议明确报告时限的,按照要求的内容和时限及时报告;没有明确报告时限的,公文一般要在1个月内办结,会议纪要一般要在20日内办结。因特殊情况不能按要求时限报告的,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适时报告进展情况,待有结果后再续报。

6.承办单位应按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省政府报告决策落实情况,报告内容包括:本地、本部门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决策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抓落实的具体实施办法,落实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况,落实中的成绩和经验、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等。承办单位在反馈决策落实情况时,要讲真话,报实情,提供对国务院和省政府抓决策落实有参考价值的情况和建议。7.有关处室接到承办单位向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报送的反馈报告后,要及时汇总整理,经主管副秘书长把关,呈送主管副省长或省长阅示。需向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厅反馈的,由督办处室根据领导要求,代拟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的反馈报告,经秘书长或主管副省长、省长审签后上报。(二)对领导讲话、批示和交办事项的督促检查工作程序

1.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件,凡省长批转省辖市政府及其负责同志查处的,由领导秘书盖“查”印章,交督查处办理;凡省长批转省直有关部门及其负责同志查处的,由领导秘书盖“反辣印章,交有关业务处室办理;省长批给副省长,副省长也作出批示的,由其对口业务处室办理;省长同时批转省辖市政府和省直部门及其负责同志查处的,由办公厅领导同志指示有关处室办理。

2.副省长的批示件,由领导秘书交对口业务处室办理。3.省长、副省长重要讲话和下基层调研、检查指导工作、现场办公时所作重要指示需要落实的事项,由对口的业务处室负责办理。

4.接领导批示及交办事项后,有关处室要及时制发《督查通知》或《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督查单》,明确办结时限,提出办理要求,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可用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迅速将领导批示及交办事项以《督查通知》等形式交承办单位,必要时可派专人送达。

5.各承办单位收到领导批示及交办事项后,要准确把握领导批示精神,指定牵头部门或专人负责,认真办理,按要求及时向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报送查办结果。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及交办事项一般应在20日内办结并报送查办结果;领导对交办单位有特殊要求的,要特事特办,及时报告查办结果;确因情况复杂等原因,难以在规定时限反馈或办结的,要及时向省政府办公厅报告原因,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先报告办理进展情况,待办结后再续报查办结果。

6.领导批示及交办事项办理完毕后,承办单位要写出办理情况报告,由本级政府或部门的负责同志审签后,以正式公文形式上报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办理情况报告必须实事求是,事实清楚,结论准确,措施到位,坚决克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具体内容一般应包括承办单位领导对批示件的态度、事件的基本情况、原因分析、主要结果、应总结的经验或汲取的教训、改进措施等。对反映违法违纪的问题,情况属实的,必须有明确的处理意见;需要整改的,必须有具体的整改措施。各承办单位不得将下属单位的反馈报告照转省政府。

7.对承办单位的报告,不经有关处室把关不能随意分送省领导。各督办处室要按照工作职责权限,严格把关,对行文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退回重报;发现办理结果有事实不清、结论不准确、对有关责任人处理不到位、没有整改措施或整改措施不具体的,报请分管领导同意后,退回承办单位,限期重报。

8.对符合要求的查办报告,各督办处室要逐项登记、立档建卡,及时将承办单位的报告呈送作出批示或交办事项的省政府领导同志。根据省政府领导要求,对省内督查件在适当范围内通报。对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秘函”形式转来的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件,国务院办公厅要求1个月内反馈办理结果,可由督办处室依据承办单位的反馈报告,草拟省政府的反馈报告(反馈报告分进展情况报告和查办结果报告两种),经省政府主要领导审签后上报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厅(一般不直接报送国务院领导同志本人),并附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复印件。对国务院办公厅以“国秘复印件”形式转来的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件,国务院办公厅要求“仅需地方或部门的负责同志阅知”,如无特殊要求,仅将承办单位的查办结果向省长报告,由省政府办公厅督办处存档备查,不再向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厅报告。对国家信访局转来的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件,属于国家信访局转来的,以省政府的文件上报;属于国家信访局下属司局转来的,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上报。对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件和中央部委交办的查办件,可按来文要求反馈办理结果。

(三)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的督促检查工作程序 1.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交省政府后,由督查处提出拟办意见,经分管副秘书长同意后,按工作职责交各业务处室办理。2.省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交省政府后,由督查处按副省长分工,将建议提案复印送各位副省长。根据“两会”的批办意见,分别交省辖市政府和省直单位办理;属办公厅办理的,按工作职责交各业务处室办理。

四、督促检查工作要求

(一)实行督查工作领导责任制。秘书长对办公厅的督促检查工作负总责,副秘书长对职责范围内的督促检查事项负责;各处室处长(主任)作为本处室督促检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依据本制度的要求,制定本处室的督促检查工作制度,明确一名同志具体负责本处室的督促检查工作,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督促检查任务。各处室要主动沟通情况,密切配合,形成督查工作合力。(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督促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工作部署的落实,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际效果,切忌搞形式主义;查处问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准绳;查处结果要客观全面,力戒绕开矛盾,掩盖问题,避重就轻,文不及义。反映情况应客观全面,秉公直言,不枉不纵。(三)实行督查通报制度。省政府办公厅不定期以《河南政务督查》、《政府工作快报》或其他形式,对各地、各部门抓决策落实及办理领导批示件的情况进行通报。每年对各地、各部门督促检查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领导重视、督促检查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和部门予以通报表扬;对领导不重视,反馈不及时、办理结果质量差的地方和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对因办理工作不力或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责任。

(四)实行督查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要求,省政府办公厅于每季度末向国务院办公厅报告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件的办理情况。各省辖市和省直各部门要在每季度末向省政府办公厅报告督查工作情况,内容包括办理督查件的数量、查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每两年召开一次省政府系统督促检查工作会议,全面总结督促检查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表彰先进,推动工作。

(五)充分发挥督查工作部门的作用。要让督促检查人员充分了解政府决策意图、工作思路和部署,授予必要的组织协调、情况通报、处理问题等督促检查方面的权力。督促检查人员可列席同级政府或部门的有关会议,阅读有关文件和资料,跟随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工作。

(六)重视督查队伍建设,积极改善督查工作条件。要进一步健全督促检查机构,加强督促检查力量,抽调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督查队伍中来。通过开展理论研讨、业务培训和督查调研等,提高督查队伍的业务水平。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积极改善督查部门的办公条件。2002年7月15日

下载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人民政府督查工作制度》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人民政府督查工作制度》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