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对标管理,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给《建筑》杂志)
做好对标管理,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王宏
对标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管理手段之一。我们在对北京住总集团所属企业开展的针对“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开展调研过程中发现,建筑企业的对标管理尚没有开展,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建筑市场多年来竞争激烈,但建筑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却步履缓慢,如何通过真正开展对标管理,推动建筑企业实现有质量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现阶段团企业对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调研中我们发现,现阶段企业普遍缺乏系统的对标管理,存在对标管理目的认识偏差、标杆企业选择茫然、对标信息搜集困难、对标结果缺乏系统总结应用等问题。
1、对标管理目的认识偏差。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仅有极少数企业有目的地在与优秀企业进行对标,并且有找出差距、力争赶超的意识。多数企业一是认为对标只是找差距,特别是简单找出在各项指标上的差距;二是认为对标为了满足集团发展的目标,只要在集团层面简单比较一下就可以了,与二级企业关系不大;三是对标是暂时的行为,是北京市国资委和集团公司提出的口号式要求,一阵风就过去了,二级企业长期做没有必要。
2、缺乏对竞争企业的系统性研究。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标企业的选择方面,选择哪家企业很难决定,选择这家企业作何对标比较没有方向;二是对标企业的信息苦于搜集无门,除了行业内上 市公司的信息比较容易搜集到之外,非上市企业的信息一般很难获得,企业缺乏稳定的信息来源渠道;三是获取的信息与企业自身管理要求有差距。这一问题的直接结果是企业缺乏对行业和竞争企业的针对性研究,以至于无法确切的知晓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既不知己,更不知彼。
3、对标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成果。有些企业已经意识到对标管理的重要性,但仍处于数据分析比较阶段,尚未升华到管理应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对标成果没有进行系统性总结分析,得出用于指导企业管理提升的结论性意见和操作性举措;二是对标管理分散于各管理系统,缺乏统筹规划,或“急用先学”,或“浅尝辄止”;三是对标分析止步于数据比较,查找存在差距的原因时停留于客观或表面现象,没有去探寻对标企业成功的战略、营运模式、管理经验等内在机制。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企业在“埋头拉车”与“抬头看路”的过程中,更多精力偏重于“拉车”,缺乏长远性发展思路,应付日常管理问题;二是一些企业满足目前的生存发展状况,过分强调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优越性和先天性的问题,对同行业先进企业的成功之道认为不值得一学;三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缺乏战略总体统筹,对自身管理成果都难以总结梳理,更不用说去梳理总结别人的管理经验;四是缺乏坚定的实现战略信心,面对实现某一战略可能遇到的困难,不去想怎样解决困难,而对战略产生怀疑。
二、实行对标管理对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 益上来。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就是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开展系统的对标管理活动不失为一个有效手段。
1、做好对标管理有助于企业清晰战略方向。优秀企业之所以优秀,首先在于其战略的正确性、先进性、适用性以及企业对战略的长期坚持。反观很多建筑企业,特别是一些在竞争最激烈的中低端市场参与竞争的企业,仅把规划与战略当成一项临时性的工作,与企业管理脱节。一些企业的成功或来自于宏观大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机遇,或来自于某个领导者个人能力,或来自于某一次偶然的市场机会。企业发展战略方向或模糊不清,战略目标或好高骛远,或裹足不前。我们与优秀企业对标,首先就是要通过战略上对标找差距,探寻优秀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战略根源。通过战略对标,可以较好地发现自身与行业优秀企业之间各种绩效指标差距过大缺乏可比性的问题,确定自身在行业、在市场中的准确坐标,使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变得更加清晰、更加富有引领性,进而确定发展的方向、赶超的目标和实现的路径。
2、做好对标管理有助于企业创新盈利模式。企业的创新根植于外部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内部绩效提升的需要,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放眼市场,依靠创新发展思路,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引领行业发展风骚的企业比比皆是。从住总集团来看,集团各类企业,特别是房地产和建筑施工板块的各企业,主要业务高度重合,发展模式十分单一,通过发展思路的创新,解决好差异化发展,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与行业内优秀企业,包括集团内发展较快企业进行对 标,我们可以借鉴每个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不仅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一片乐土,而且在企业基出管理上实施创新,将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做好对标管理有助于企业提升管理绩效。任何战略目标都需要通过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来实现。而一套既符合企业现状,又具有内在优化性能的管理机制,是企业决胜的基础。近年来,住总集团在抓好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编制了《工程项目管理手册》,研发并应用了PMS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推行了物资采购、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资金集中管理等多项重大管理举措,项目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这些管理手段所带来的绩效还远远不够。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同样的管理要求,用在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项目上,即使管理流程大同小异,但也会产生不同的绩效。因此,对标管理的重点不仅在于了解标杆企业的经营业绩比自己好多少,更重要的是学习产生好的结果的过程,通过消化、吸收、分析、借鉴,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优秀的作业管理方式。
三、住总集团企业实行对标管理的路径思考
住总集团内无论房地产还是建筑企业在同行业中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缺乏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的实力与大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大的央企之间实力上的差距,决定了集团对标管理应立足于自身。结合集团实际,做好对标管理,必须遵循由表及里、由点到面 的路径。
1、对标管理的核心理念
所谓“对标”,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推行对标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的目光紧紧盯住业界最好水平或者高水平竞争对手,明确自身与之差距,从而指明工作的总体方向。“标杆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强的竞争企业或那些行业中领先和最有名望的企业在产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绩效及实践措施为基准,树立学习和追赶的目标,进行资料收集、比较分析、跟踪学习、重新设计,并付诸实施。其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分析现状,选定标杆,对标比较,最佳实践和持续改进”等工作,这是一个闭环管理工作过程。
对标管理通常分为四种:一是内部对标,即以本企业内部的某个优秀部门、某个作业单元或集团内某个企业为标杆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和对照;二是竞争性对标,与有着相似的产品和市场的竞争对手对标;三是行业或功能对标,公司与处于同一行业但不在一个市场的公司对标;四是不相关的公司就某个工作程序对标,即类属或程序对标。至于公司选择何种对标方式,是由对标的内容决定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对标管理绝不仅仅是对“数据指标”,对标管理的“标”是标杆,而不是“指标”。而标杆的选择是基于企业战略方向的角度,而不是单纯的指标体系。
2、住总集团对标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合住总集团所处的行业发展状况、企业发展状况以及作为出资人的北京市国资委的总体要求,集团做好对标管理的战略目标就是实 现“让集团发展更快,让企业效益更好,让职工收入更高”。由此,从集团层面必须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要解决对标重点方向。企业所处层级不同,对标重点方向应有不同。集团总部、二级公司总部、项目管理部都应有各自的对标侧重点;房地产、建筑、商贸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不同的产业板块因发展阶段、企业规模、细分市场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对标侧重点。就集团总部而言,对标的重点在分析比对数据指标的同时,应侧重于标杆企业的战略方向、组织架构、管控机制、运营模式,标杆企业的选择既要有所有权性质相同的国有公司,也要与同行业最先进的优秀企业比较,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企业的做法。
就二级企业而言,对标的重点应在发展战略、运营模式、各种激励约束机制、系统管理流程等方面。二级企业是集团的利润中心,因此,要通过与竞争对手盈利能力、运营模式等方面的比较,找到不断提升经营绩效的持续发展之路。
同时,集团应做好分主业板块对标,特别是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两大主业板块要实事求是的与业内先进企业进行对标,特别是与那些专业性竞争能力强的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进行对标,找差距,定方向,定目标。
二是要解决对标起步方向。如果进行竞争性对标,不易获取自己所需的对标信息。如果与行业优秀对标,又深感自身差距太大。正因为这些困难,给我们提出了找到答案的思路。首先通过实行内部作为对标管理的起步动作。通过在企业内部选择可以作为标杆的业务单元,特别是选择项目部进行对标,设计全方位的、刚性约束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对标管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很多企业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如提出了“品牌项目部”等概念。建议这些企业应深度挖掘“品牌项目部”的好的经验,加以定量、定性的指标表述,成为可以推广的管理手段。
三是要解决外部对标信息来源。进行外部竞争性对标的最大困难是信息获取。面对这一困难,一是可以采取互通有无、互相交换信息的方法,二是可以借助行业协会的资源优势,三是可以适当借助专业咨询机构获取可用的信息,四是聘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特别是要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各种信息与资源的交流。同时,受制于企业自身人财物资源的限制,在对标工作中要重点突破,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关键工作、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也不失为做好对标工作的一个手段。
3、实施对标管理的路径探讨
第一,合理确定对标对象。对标对象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企业未来一段时期的战略目标,然后从行业、品牌、市场区域、体制等角度从众多企业当中进行筛选。要按照内部对标和外部对标分别来选择对标对象。
从集团公司总部层面,对标对象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北京市属国企层面,特别是市属同行业的建工、城建、首开等理所当然成为对标对象;二是国内同业先进层面,如中建等央企,或者上海建工、天津建工及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大型国有建筑业企业,其他业内居于先进水平的建筑或房地产企业,如万科、中海、中南等企业;三是跨行业 对具有成功商业模式的优秀企业、世界范围内的先进企业(如ENR225强)。
从建筑板块二级企业看,内部对标可以从先进部室、先进项目部筛选,外部对标应选择市属国企的二级子公司、事业部等,同时更要眼睛向外,选择那些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品牌影响力强、在某个专业细分市场居于前列的建筑业企业,如金螳螂、江河幕墙等公司。
从开发板块看,一方面要对万保招金、中海等业内先进企业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对标,另一方面要关注区域性房地产企业以及专业化竞争优势突出的房地产企业。
第二,科学确定对标内容。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公司要与国内同行业进行对比,寻找差距。结合现阶段集团企业发展特点,不同企业应有不同的对标侧重点。有些需要在战略管理上进一步提升,有些需要在市场拓展上进一步增强,有些要在管理精细化程度上进一步夯实。要根据这些不同要求,设定不同的对标重点内容,研究对标的各类指标体系。进行数据类指标对标时,除了关注规模指标,更应该关注比率性指标,必要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获取信息,自己设计相关比率指标。另外,在数据类指标搜集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学习,找到可供对标借鉴的经验。
第三,建立对标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领导机制。对标管理是一项涉及企业深层次发展战略和流程再造与优化的系统工程,建立高效的对标管理领导机制,明确对标管理的战略目标,组织协调各系统共同开展实实在在的对标活动,避免 对标走过场,是企业开展对标管理活动的前提条件。
二是全员参与机制。部分企业认为对标仅仅是领导的事,或者是某个部门、某个人的事,这种认识必然会造成对标走过场。企业流程是在全员参与下运行的,对标管理最终必然涉及到流程的再造和机制的优化。因此,从信息的搜集、标杆的确定、指标的研究、工作的改进都需要全员积极、主动参与,这是对标管理得以运行的保障。
三是有效的信息来源机制。信息来源是否充分、可靠决定了对标的质量。各企业应该摒弃被动接受对标信息的态度,想方设法形成适合的信息来源机制。一方面,企业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跟踪搜集行业先进、竞争对手、相关企业的案例和各类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另一方面,要学会利用外脑,提高信息搜集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三,还可以通过与竞争对手互相交换信息的方法来获得相应的对标信息。
四是总结提升机制。要强化对标过程管理,务求取得实效。对标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数据对比,而是要通过指标的比较,看到公司在项目运营、施工生产、经营管理上的差距和薄弱环节,要挖掘隐藏在指标背后的本质原因,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制定措施,狠抓落实。要及时召开分析会议,定期检查工作成果,不断纠偏与总结,达到查错纠弊,持续改善、不断超越的对标目的。
任何一项好的管理经验与创造经验的企业血肉相连,因此好的经验是不能完全复制的。对标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优秀企业创造卓 越绩效过程的战略、方式等的研究、分析和消化、吸收,发展为使用本企业的运营方式,形成企业自己的竞争优势,成为促进企业提升发展质量的有效工具。
第二篇:“对标衡中_提升质量”实施方案
杜村小学对标衡水提升质量
实 施 方 案
杜村小学
对标衡水提升质量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独特办学特色的教育品牌学校,我校决定深入开展“对标衡水 提升质量”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体局、学区精神为指导,参照衡水中学经验报告所阐述内容,深入学习衡水中学先进办学经验,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新途径,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
二、目标任务
学习衡水中学教师的工作精神,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工作激情和业务素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人才;学习衡水中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谋求学生、教师管理实现新突破,打造品牌学校,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尽快步入临漳县上游水平。
三、实施办法
在“对标衡中 提升质量”活动中,以共同解决预定任务为目标,以集体研讨、调查研究、探索实践为手段,持续开展学习行动,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健全组织领导、营造学习氛围。(2月28日—3月8日)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由校长吕晓晖担任组长,副校长高志彬、张建担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及全体班主任担任成员的““对标衡中 提升质量”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定人员、定职责、定目标、定措施,确保“对标衡中 提升质量”工作顺利开展。
召开会议,营造氛围。学校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中层干部会、班主任会、教研组长会和全体教师会等多种途径,积极学习衡中先进经验,及时总结“对标衡中 提升质量”行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大交流力度,营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对标衡中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衡中现象、总结衡中先进经验。(3月9日---3月25日)
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准确把握衡中经验的实质,解读衡中教育成功之道,为学习衡中经验奠定理论基础,切实做好推广衡中经验的计划准备.学习衡中的浓郁文化气息。一踏进衡中,明显地感觉到一股清新高雅的校园文化之风扑面而来。从景行街两旁的班级誓词到林荫小路边优秀学子的人生格言,从名校林到道路旁,从班级走廊到教室内部,从锦旗到标语,从口号到誓言„„无不闪烁着衡中独特的文化气息。漫步于校园,犹如置身于充满书香气息的殿堂,浓厚的校园文化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每个人不自觉的会被其陶醉,不自觉的会追求积极上进。环境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是融物细无声的,对人的改变更是内在的激发。
学习衡中深入人心的激情教育。跑操之前呐喊学习知识,上课之前呐喊班级誓词,活动之前呐喊学校口号。呐喊之声,震天动地,喊出了士气,喊出了自信,喊出了豪情。在这样的氛围感召下,每个人都是精神抖擞的,每个人都是奋发前进的,在这样的激情文化熏陶下,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信。
学习衡中端正良好的学习习惯。尽管经常有人去衡中教室参观,但衡中所有学生都不受干扰,没有一个抬头、回头看的,真正的做到零抬头率,仍然继续专心听课、学习、读书、做题。
学习衡中融入内心深处的时间意识。衡中学生去上课时,让人感受震惊的是他们没有一个是走的,全都是在跑,简直就是在飞奔,所有的人都在追赶时间,似乎只要走就会比别人少学几分钟,会产生差距,他们对时间要求非常苛刻。学生学习成绩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是前去参观学习者思想深处形成的共识。
学习衡中的教师成长。衡中为老师搭建了发展的舞台,老师们在这个舞台上不断完善自己,挖掘自己:他们加强校本教研和业务培训力度,把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视为学校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独创适合本土教育的原生态教育理念,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育人理念;他们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协调各项工作;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实施课改的良好环境,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成长的过程。
学习衡中师们的敬业精神。衡水二中的老师满怀激情,充满热爱和责任,他们的工作密度非常大,两周时间只有一个休息日,每周都有详细的教学和教研计划,各有两次备课组活动和教研活动。每天12节课,上午5节,下午4节,晚上3节,每节40分钟,一节正课之后对应一节学科自习课,自习课考试化,实行“五必”——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的工作原则。晚上前两节是学科自习课,第三节为公共自习课,公共自习课老师不得下班,最后7分钟学生才可以讨论问题。
第三阶段:对标衡中、自我剖析。(3月26日---4月10日)
根据学校开展的“对标衡中 提升质量”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认真的反思,查找出在学习、工作方面还存在的不足,以便警示自己,修正错误,就学校在各方面存在问题自我剖析如下:
首先,在教育观念、办学思想上,目光放得不远,缺乏胆识,思想还局限在一定的圈子里。教师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方法还是较为陈旧,喊新口号(课改),用旧方式(注入),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训练,很多人离开老师不知学什么,学习惰性强,主动性弱。其次,在管理上缺少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手段,操作过程缺少检查的依据,不够细化、量化、科学化。第三,赏罚要分明,奖勤罚懒、奖功罚过,重奖重罚以量化考核为依据,领导能上能下,老师能进能出。
第四阶段:制定落实学习衡中具体方案。(4月11日—本学期底)结合我校打造精品学校的目标,我们把衡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嫁接过来,大胆进行改革尝试,在实践层次上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成立学习衡中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了学习衡中领导机构,吕晓晖校长亲自挂帅,全面部署学习衡中工作。分为两个小组,分别由高志彬和张建牵头,从教学督导和综合督导两方面,具体查学生课间操、晨读、课外活动、自习课和课前激情英语朗诵;查教师上课、办公、在岗情况;查各处室日常工作及效能;查校园、宿舍的卫生、课间秩序及安全值班情况。督查组检查每天巡视,随时记录、及时反馈,并于每周五教师会上给予通报。
组建学习衡中多种形式的团队。第一,精细化管理团队。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狠抓一日常规,打造精品校园。对标衡中,打造高效课堂。参考衡中经验,我校成立了“新课堂工作小组”,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环节”课堂模式。校领导深入教室,听课、观课、评课;与任课教师切磋;与学生交流。每周评出实践新课堂模式优秀教师,同时对新课堂教学手段、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模式再次优化整合,使之和学生实际结合的更紧密。
2、定期开展“新课堂大比武”和 “新课堂论坛”。每学期都进行“新课堂大比武”,之后及时开展“教师论坛”活动,探讨、交流新课堂的经验。从而达到了“以名师带教研,以名师促高效”的目标,也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创建工作。
严格考核,绩抽挂钩,激励学衡中积极性。在学习衡中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考核,每阶段考核结果要公示,绩效考核结果也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鞭策作用。
我们相信只要认真学习,扎实落实好衡中先进经验,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一定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篇:深化成本管理 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深化成本管理 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摘 要】去年二季度以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产品价格不断下滑,货款回收难度明显加大。针对煤矿企业如何应对当前的困难局面、怎样化解风险、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摆在煤矿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强化成本管理、促进企业发展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成本管理;发展质量
一、正确认识形势、增强危机意识
当前,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煤炭企业的经营形势也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销售困难、价格回落、资金紧张,目前,总体价格比上年初下降40%以上,企业经营形势非常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在优化生产布局、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上做文章,更需要在细化管理、内部挖潜、降本增效上下功夫。
二、深化预算管理,构建内部市场
全面预算管理是改善经营、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需要协同各种业务活动和管理方案,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均能统筹规划、协调行动,需要有效的聚集各项经济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使之形成强有力的、有序的集合,从内容上分析预算既是由采购、生产、销售、成本费用、现金流量等单项预算组成的责任指标体系,又是企业的整体“作战方案”,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的管理,是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控制标准,是各责任层次工作成绩和经营成果的考评标杆,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整合企业管理的最佳工具、是深化细化成本管理的有力手段。
三、进行全程控制、实行动态管理
成本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事事人人,只有领导重视,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效推进、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成本管理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把手工程,成本管理必须贯彻全面性原则,从巷道及工作面设计、设备选型、物资采购、井下生产、煤炭销售、设备修理、基建施工、废旧物资回收复用等各个环节抓起,从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等各种资金形态抓起,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各项资产管理抓起,从矿级领导、中层干部、工段班组和每一名员工抓起,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形成上下结合、统分结合、条块结合的成本管理网络体系,大到生产耗费的材料费、人工费、电费、机器设备,小到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都要有标准、有控制、有考核,不仅控制生产成本,还要控制安全成本、质量成本、研发成本、地测成本,努力实现对成本费用全面、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要将成本费用指标切实控制在计划和定额之内,还必须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动态掌握成本费用的发生情况,要在开好矿经营调度分析会、预算平衡会、生产系统经营分析会的同时,逐步建立区队、车间层面的生产经营分析会制度,对偏离预算的各项支出,要说明情况、分析原因、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要将信息化建设与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信息传输系统,以增强掌控能力、实现适时控制和动态管理。
四、突出管理重点、强化监督考核
影响成本高低的因素错综复杂、多种多样,各项费用发生的数额相差悬殊、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可控性不同、发生的时间地点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成本控制手段和方法时,要区别对待、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不可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薄弱环节
如避峰就谷、修旧利废、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设备自修比例等,要尽可能发挥设备及材料的原有效能,避免不经科学论证随意报废改制的现象,这些方面以往许多企业重视不够、抓得不紧,有较大的潜力可挖,只要认真去抓,很快就可以见效,眼下迫切需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
2.例外事项
如对外技术合作、勘查测绘、环节改造等偶发性事项,当下高等院校产业化趋势明显,部分教授专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极力与企业联系项目,导致技术研究项目过多过滥,相当一部分没有实际效果,为了证书上项目、为了关系上项目、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上项目的现象不容小视,近几年此类费用有大幅增加之势。对这部分费用要重点着眼于前期审查控制,要对其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效益性、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对其成本进行考量,价款谈判必须在监督之下进行,大额支出应由有关领导集体决策。另外,要对合作项目进行后续审计,进行效果评价,实行问责制,以增强有关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避免盲目引进给企业造成损失。
3.不断探索节支降耗的新途径、新方法
技术创新是成本控制的不竭源泉,成本管理不能单靠管、卡、压,只有把成本控制、技术革新和环节改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材料替代研究、优化采掘设计、改进支护方式、选用高效设备等,使各项投入做到合理有效,成本管理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企业要根据煤层厚度适时调整采高、设备增加变频及无功补偿装置、更换高效风机、做好采掘衔接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同时基层单位至少要确定一个增收节支项目,明确责任人、具体实施步骤、活动目标、完成时限,以推动增收节支活动向纵深发展。
成本管理还必须贯彻严肃性原则,各项指标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对因特殊情况增加的支出,应由基层单位写出书面说明,经生产、技术、财务、供应等部门组成的核查小组现场核实,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追加资金;要统筹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利益,使员工能分享到节支降耗所带来的成果,改变部分单位存在的责任不清、奖罚不明、内部吃大锅饭的现状,适当提高奖惩比例、增强考核兑现的时效性,做到责任到人、奖罚到位、兑现及时;要开展经常性的节支降耗大检查活动,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第四篇:对标衡中提升质量实施计划
大磨中学
对标衡中提升质量实施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独特办学特色的教育品牌学校,我校决定深入开展“对标衡中 提升质量”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市学习衡中会议精神为指导,参照衡水中学原校长李金池的经验报告会所阐述内容,深入学习衡水中学先进办学经验,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新途径,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
二、目标任务
学习衡水中学教师的工作精神,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工作激情和业务素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人才;学习衡水中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谋求学生、教师管理实现新突破,打造品牌学校,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尽快步入魏县上游水平。
三、实施办法
我校在“对标衡中 提升质量”活动中,以共同解决预定任务为目标,以集体研讨、调查研究、探索实践为手段,持续开展学习行动,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健全组织领导、营造学习氛围。(11月1日—11月8日)
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由校长孙民担任组长,副校长路海亮、李全清、苗会章担任副组长,校委会其他成员及全体班主任担任成员的““对标衡中 提升质量”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定人员、定职责、定目标、定措施,确保“对标衡中 提升质量”工作顺利开展。
召开会议,营造氛围。学校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班主任会、教研组长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等多种途径,积极学习衡中先进经验,及时总结“对标衡中 提升质量”行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大交流力度,营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对标衡中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衡中现象、总结衡中先进经验。(11月9日---11月23日)
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准确把握衡中经验的实质,解读衡中教育成功之道,为学习衡中经验奠定理论基础,切实做好推广衡中经验的计划准备.学习衡中的浓郁文化气息。一踏进衡中,明显地感觉到一股清新高雅的校园文化之风扑面而来。从景行街两旁的班级誓词到林荫小路边优秀学子的人生格言,从名校林到道路旁,从班级走廊到教室内部,从锦旗到标语,从口号到誓言„„无不闪烁着衡中独特的文化气息。漫步于校园,犹如置身于充满书香气息的殿堂,浓厚的校园文化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每个人不自觉的会被其陶醉,不自觉的会追求积极上进。环境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是融物细无声的,对人的改变更是内在的激发。
学习衡中深入人心的激情教育。跑操之前呐喊学习知识,上课之前呐喊班级誓词,活动之前呐喊学校口号。呐喊之声,震天动地,喊出了士气,喊出了自信,喊出了豪情。在这样的氛围感召下,每个人都是精神抖擞的,每个人都是奋发前进的,在这样的激情文化熏陶下,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信。
学习衡中端正良好的学习习惯。尽管经常有人去衡中教室参观,但衡中所有学生都不受干扰,没有一个抬头、回头看的,真正的做到零抬头率,仍然继续专心听课、学习、读书、做题。
学习衡中融入内心深处的时间意识。衡中学生去上课时,让人感受震惊的是他们没有一个是走的,全都是在跑,简直就是在飞奔,所有的人都在追赶时间,似乎只要走就会比别人少学几分钟,会产生差距,他们对时间要求非常苛刻。学生学习成绩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是前去参观学习者思想深处形成的共识。
学习衡中的教师成长。衡中为老师搭建了发展的舞台,老师们在这个舞台上不断完善自己,挖掘自己:他们加强校本教研和业务培训力度,把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视为学校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独创适合本土教育的原生态教育理念,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育人理念;他们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协调各项工作;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实施课改的良好环境,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成长的过程。学习衡中师们的敬业精神。衡水二中的老师满怀激情,充满热爱和责任,他们的工作密度非常大,两周时间只有一个休息日,每周都有详细的教学和教研计划,各有两次备课组活动和教研活动。每天12节课,上午5节,下午4节,晚上3节,每节40分钟,一节正课之后对应一节学科自习课,自习课考试化,实行“五必”——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的工作原则。晚上前两节是学科自习课,第三节为公共自习课,公共自习课老师不得下班,最后7分钟学生才可以讨论问题。
第三阶段:对标衡中、自我剖析。(11月24日---12月1日)
根据学校开展的“对标衡中 提升质量”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校自身情况,进行认真的反思,查找出在学习、工作方面还存在的不足,以便警示自己,修正错误,就学校在各方面存在问题自我剖析如下:
首先,在教育观念、办学思想上,目光放得不远,缺乏胆识,思想还局限在一定的圈子里。教师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方法还是较为陈旧,喊新口号(课改),用旧方式(注入),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训练,很多人离开老师不知学什么,学习惰性强,主动性弱。其次,外在社会因素对高中教育影响和冲击很大,教师也有一种“工资不高,工作繁重,弃岗可惜,走出无奈”的低落情绪。其三,在管理上缺少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手段,操作过程缺少检查的依据,不够细化、量化、科学化。其四,赏罚要分明,奖勤罚懒、奖功罚过,重奖重罚以量化考核为依据,领导能上能下,老师能进能出。
第四阶段:制定落实学习衡中具体方案。(12月2日—年底)
结合我校打造精品学校的目标,我们把衡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嫁接过来,大胆进行改革尝试,在实践层次上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成立学习衡中指挥部。学校成立了学习衡中指挥部,袁海山校长亲自挂帅,全面部署学习衡中工作。指挥部分为两个小组,分别由王书记和李校长牵头,从教学督导和综合督导两方面,具体查学生早操、晨读、课外活动、自习课和课前激情英语朗诵;查教师日志使用、上课、办公、在岗情况;查各处室日常工作及效能;查校园、宿舍的卫生、课间秩序及安全值班情况。督查组检查每天巡视,随时记录、及时反馈,并于每周六教师会上给予通报。
组织各种管理团队实际考察。我校曾组织各处主要负责同志及班主任共计24人,赴衡水二中参观学习。为进一步更新观念,学习衡中先进经验,下一步学校将分别安排各科室人员赴衡中深入考察学习。具体政教处学习衡中日常学生管理,教务处学习衡中教师业务提高,体艺处学习衡中早操、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组建学习衡中多种形式的团队。第一,精细化管理团队。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第二,高效课堂研究团队。衡中成功根本在于高效课堂有王书记牵头专门研究衡中课堂,力争打造二中的高效课堂。第三,形式多样的社团.在抓好音、体、美、舞蹈日常活动,进行好“校本课”活动同时,成立6个兴趣小组,即“文明礼仪组”、“民族文化组”、“绘画组”、“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组”、“象棋组”、“诗歌组”。这些小组在组织形式上打破班级界限,进一步扩大学生参与人数,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也将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
狠抓一日常规,打造精品校园。第一,让晨读点亮二中早晨,让早操注上二中“商标”。每天凌晨5:50分,学生跑向操场、擎手阅读的镜头成为一道风景;跑操过程步伐整齐、口号响亮,每天每班有教师跟跑,每年级有责任组分包,每早有质检组评定各班成绩。全力打造“肥乡第一操”。第二,形成课前诵读学科知识,课后激情英语模式。每节课老师上课前,全体同学齐读本学科知识2分钟,下课前,学生齐读英语2分钟。第三,午自习学生自学,培养自理能力。
对标衡中,打造高效课堂。参考衡中经验,我校成立了“新课堂工作服务小组”,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三五”课堂模式。服务小组深入教室,听课、观课、评课;与任课教师切磋;与学生交流。每周评出实践新课堂模式优秀教师,同时对新课堂教学手段、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模式再次优化整合,使之和学生实际结合的更紧密。
2、定期开展“新课堂大比武”和 “新课堂论坛”。每学期都进行“新课堂大比武”,之后及时开展“教师论坛”活动,探讨、交流新课堂的经验。从而达到了“以名师带教研,以名师促高效”的目标,也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创建工作。
严格考核,绩抽挂钩,激励学衡中积极性。在学习衡中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考核,每阶段考核结果要公示,绩效考核结果也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鞭策作用。
我们相信只要认真学习,扎实落实好衡中先进经验,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一定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五篇:脱贫攻坚对标核查质量提升培训材料
关于X县“户分三类
精准帮扶”
基本经验及我县推行意见
今年以来,X县结合脱贫攻坚三年滚动规划和建档立卡数据信息“两完善”工作,立足县情实际,探索推行“户分三类、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将贫困户划分为有能户、弱能户、失能户,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将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到人到项目,初步走出了一条精准脱贫的新路径。
依据8月22日全市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及全市关于X县“户分三类、精准帮扶”工作经验推广应用工作要求,现将X县“户分三类、精准帮扶”基本经验及我县推广应用工作说明建议如下:
一、关于X县“户分三类、精准帮扶”基本经验
X县以现有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库为基础,将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能户,即家庭成员身体基本健康、劳动力充足、有稳定脱贫产业的贫困户,再把已达标的确定为有能放心户,一项以上没有达标的确定为有能缺项户。对有能户重点是产业帮扶,每户规划两个以上长短产业。第二类是弱能户,即家庭成员中有疾病、残疾、劳动力弱的贫困户,再把经帮扶可达标脱贫的确定为弱能可脱户,当年不能脱贫的确定为弱能沉底户。对弱能户重点是就业帮扶,或扶持发展产业,或就近就地安置公益岗位、专岗,或安排到扶贫工厂(车间)就业。第三类是失能户,即家庭成员因病、因残、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再把达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确定为
特困供养户,不够条件的确定为失能低保户。失能户重点是政策帮扶,除政策兜底外,主要解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失能低保户的安全饮水、住房和生活用电,确保其按期达标脱贫。X县“户分三类、精准帮扶”经验受到国务院、省、市扶贫办的充分肯定,按照上级指示要求,将在全市推广应用。
二、我县推广应用建议
(一)开展进村入户,全面摸排清家底。以现有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未脱贫户)数据库为基础,逐村逐户对贫困户基本信息进行再次核实补正。一是全面摸底。由各镇办牵头,组织“四支队伍”以村为单位,对贫困户的家庭人口、身体状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产业发展、各项收入、政策落实、脱贫达标等情况,逐项核实核准,完善基本档案信息台账。二是据实认定。对因子女不尽赡养义务、造成生活困难,没有整户识别而纳入贫困户的老年贫困户,合理界定,分类处置。对生活确实困难,与子女分户独居,群众一致认同的老年贫困户,采取五户以上群众证言,村两委会研究审定,村民大会公开评议,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备案认定为“备案老年贫困户”。在“备案老年贫困户”中,一方面,对因子女外嫁、上门、外出务工等原因失联2年以上,老人实际无依无靠的,经群众证明其子女实际失联,把够失能条件的直接纳入失能低保户,不够失能条件的按一般贫困户重点帮扶,正常退出;另一方面,对子女能够联系的,组织“四支队伍”逐户上门教育引导,或由司法部门强制子女依法履行赡养义务,与父母签订赡养协议,定期提供赡养费用,保障老人基本生活,确保稳定脱贫。
(二)围绕“户分三类”,据实判定明重点。依据贫困户的家庭现状、致贫原因、发展潜能、变化趋势等,把贫困户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能户,把家庭成员身体基本健康、劳动力充足、有稳定脱贫产业的贫困户确定为有能户,然后再对照户脱贫五条标准,把已经达标的确定为有能放心户,一项以上没有达标的确定为有能缺项户。在帮扶措施上,对有能户重点是产业帮扶,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为每户贫困户规划两个以上长短产业。对有能放心户,重点是巩固脱贫成效,提高脱贫质量,促其稳定脱贫;对有能缺项户,重点是列出缺项清单,制定补短措施,明确完成时限,确保按期脱贫。第二类是弱能户,把家庭成员中有疾病、残疾、劳动力弱的贫困户确定为弱能户,然后再把弱能户中,经过帮扶可以达标脱贫的确定为弱能可脱户,当年不能脱贫的确定为弱能沉底户。在帮扶措施上,对弱能户重点是就业帮扶,对弱能户中有部分劳动能力、不宜外出务工的,有条件发展产业的扶持发展产业,没有条件发展产业的就近就地安置公益岗位、专岗,或安排到扶贫工厂(车间)就业。对弱能可脱户,重点是充分用好各项扶贫政策,逐人制定帮扶措施,穷尽全力帮其脱贫;对弱能沉底户,重点是制定帮扶计划,依据家庭情况明确脱贫时限,通过持续帮扶,逐年实现脱贫。第三类是失能户,把家庭成员全部因病、因残、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确定为失能户,然后再把失能户中,达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确定为特困供养(五保)户,不够特困条件的确定为失能低保户。在帮扶措施上,失能户重点是政策帮扶,除政策兜底外,主要解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失能低保户的安全饮水、住房和生活用电,确保其按期达标脱贫。对特困供养(五保)户,重点是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进行集中或分散供养,实现政策脱贫;对失能低保户,重点是落实
A类低保,补齐缺项短板,实现兜底脱贫。
(三)对标脱贫退出,综合施策补短板。依据贫困户三种类型,对照脱贫标准,按照缺啥补啥,需啥帮啥的原则,逐户逐人制定措施。一是按致贫原因施策。对照11种致贫原因,用足用活现有政策,逐项制定帮扶措施,比如,对因病致贫的,重点是落实健康扶贫四重保障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因学致贫的,重点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救助和捐助政策;对因残致贫的,重点落实残疾人补助和就业创业政策;对缺资金致贫的,重点落实小额信贷和互助资金贷款;对缺技术致贫的,重点进行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等。二是按达标缺项施策。对交通条件落后和安全住房不达标的,重点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确保按期入住;对安全饮水不达标的,重点是新建和改建供水设施,确保水质达标;对生活用电不达标的,重点是新架杆线和农网改造,确保户户通;对贫困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村容村貌不达标的,重点是新建和整修通村路、村卫生室,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注:“户分三类”台账填写说明
关于“户分三类”。一是有能户,家庭成员身体基本健康、劳动力充足(完全劳动力人口必须占家庭成员一半以上)、有稳定脱贫产业的贫困户确定为有能户;二是弱能户,家庭成员中有疾病、有残疾、劳动力弱的贫困户确定为弱能户;三是失能户,家庭成员全部因病、因残、因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确定为失能户。
一、健康状况
(一)根据家庭成员身体状况据实填写健康、残疾、长期慢性病、患大病四种类型。
1.健康。据实填写普通劳动力、技能劳动力、弱劳动力、无劳动力,不受年龄限制。(例:健康,普通劳动力)
2.残疾。据实填写某类几级残,比如肢体一级残;同时对应填写丧失劳动力、技能劳动力、弱劳动力、无劳动力;技能劳动力指残疾人从事按摩、修理等技能工作。(例:肢体一级残疾,丧失劳动力)
3.长期慢性病。写清17种慢病病种:尿毒症、恶性肿瘤放(化)疗、各类器官移植术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精神病、癫痫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脑梗塞及脑出血后遗症、心脏病并发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写清级别)、肝硬化、乙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矽(尘)肺(写清级别)。(例:尿毒症,无劳动力)
4.患大病。写清11种大病病种: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狭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例: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无劳动力)。
(二)劳动力
1.技能劳动力是指:一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经过技术等级考试合格后,获得人社部统一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二是参加技能培训取得技能培训证书的人员;三是在加工业、运输、管理、餐饮、服务、建筑等行业长年从事技能性工作。
2.弱劳动力是指:一是因病、因残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二是因其他原因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例如:自闭症患者、痴呆症患者、体弱、因病、因残未经相关部门认定等);三是年龄在60岁(含60岁)以上,还有一定劳动能力的。
3.丧失劳动力是指:年龄在16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因病、因残实际失去劳动能力的。
4.无劳动力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60岁以上失去劳动能力的人。
5.普通劳动力是指:除以上四种情况以外的,均为普通劳动力。
(三)其他
1.家庭成员为学生的:健康状况据实填写;其中健康的,16岁以上为普通劳动力,16岁以下为无劳动力。(例:学生张三21岁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填写为健康,普通劳动力)
2.家庭成员为60岁(含60岁)以上的:据实填写无劳动力、弱劳动力。研判为退出户的据实填写为弱劳动力;研判为失能户和沉底户填写为无劳动力。
二、从业情况
根据家庭成员实际从业情况据实填写,不受年龄等其它情况限制。从业情况分为:
1.务农。指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经营活动。
2.本地打零工(每月没有固定的打工场所,经常性变换打工地点,才属打零工);
3.稳定务工。在本地或外地长期稳定务工。如,在某建筑工地务工;在本村产业基地、产业园区、扶贫工厂、扶贫车间务工等;(写明工种)
4.公益性岗位或公益专岗。(包括17类,护林员、护路员、护草员、护水员、护边员、护理员、保洁员、扶贫信息员、治安巡防员、绿化员、水电员、协管员、气象员、地质灾害检测员、污染巡防员、乡风文明宣传员、社会管理协调员)。
5.在校生。写清在校状况(包括15类,学前教育、小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中职一年级、中职二年级、中职三年级、高职一年级、高职二年级、高职三年级、大专及以上)。如:小学三年级,西安交通大学二年级。
6.健康状况为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力,从业情况不用填写。
三、致贫原因
根据国家确定的11种致贫原因(因病、因残、因灾、因学、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按照家庭目前实际情况,逐户进行研判,从主到次逐项排列,排在第一的为主要致贫原因,第二以后为次要致贫原因,有几种写几种,不受个数限制,不受户分类影响。居住在高山偏远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经研判第一致贫原因可为交通条件落后;路边交通便利的搬迁户,交通条件落后不能列为第一致贫原因。
四、帮扶措施
对照致贫原因和家庭状况,按致贫原因顺序,逐项据实填写帮扶措施。
五、家庭收入
生产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不受户分类影响,按已有长短产业项目和实际收入情况据实填写(当难以核定时,可参照当地同类产品市场实际价格确定),生产经营性收入分为短期产业收入和长期产业收入。失能户无工资性收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集中)不填写家庭收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分散)据实填写生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
六、政策落实情况
对照帮扶措施一一填写政策落实情况。
七、关于退出达标情况
对照户脱贫5条标准逐项研判据实填写。
八、户分类不受是否享受低保、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的限制。
九、备注栏填写
1.备案贫困户必须在备注栏中标明;
2.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必须在备注栏中标明是集中或分散;
3.其他需要备注的情况。
培训材料一
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
(2018年8月26日)
一、贫困退出分类
贫困退出分为贫困户、贫困村和贫困县三类,重点解读贫困户和贫困村退出。
二、贫困退出主要政策依据
1.省脱贫攻坚指挥部《陕西省贫困退出工作实施细则》(2017年8月15日陕脱贫发〔2017〕21号);
2.《陕西省脱贫退出政策导引》(2017年10月16日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3.省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进一步规范贫困退出认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18年4月28日
陕脱贫发〔2018〕13号);
4.全省2018年贫困退出业务培训班解读贫困退出电力入户、动力电入村等指标认定标准及程序(2018年8月20日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三、贫困户退出标准和程序
(一)贫困户退出标准
贫困户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人均纯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共5项指标,均为一票否决指标,全部达标后退出。
1.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省级扶贫标准(2010年不变价2500元)。指以户为单位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调查现价扶贫标准。(由扶贫部门核算认定,每年动态调整时完成,基本上就是9月到10月份)
国家第三方评估部分量化指标:不愁吃----主要核查农户基本口粮是否有保障、蛋白质等必要营养物(如肉、蛋、奶、豆制品等)的摄入情况、饮水安全等。不愁穿----主要核查农户是否有日常的换洗衣服和四季的换季衣物、衣物的主要来源等。
国家扶贫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不变价2300元,2013年现价2736元,2014年现价2800元,2015年现价2855元,2016年现价2952元。
陕西省扶贫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不变价2500元,2013年现价2875元,2014年现价2950元,2015年现价3015元,2016年现价3070元。
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家庭人口
(1)工资性收入:①外出务工工资(扣减30%费用);②本地打零工工资;③护林员工资;④公益岗位补贴(城镇公岗、特设公岗、公益专岗)等。(就业创业、生态补偿)
(2)家庭经营性收入:即一、二、三产收入,主要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批发和零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和其他家庭经营等方面收入。贫困户要达到稳定脱贫,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要高。(产业发展)
(3)财产性收入:①利息、股息、入股分红;②土地流转费、征用补偿;③房屋租金等。
(4)转移性收入:目前计入收入的主要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高龄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退耕还林金、公益林补贴、计划生育金,赡养费(要有赡养协议)等。(兜底保障、生态补偿)
以下需计入家庭收入中:贫困户家中有现役军人(士官或军官),其收入应计入家庭工资性收入;高龄补贴、征地补偿款计入贫困户收入。
以下不计入家庭收入中:在贫困县摘帽前,低保金(包括五保金)均不计入家庭收入,贫困县退出当年,低保金均计入家庭收入;贫困户脱贫退出收入测算时,基础养老金不计入纯收入;不允许把项目投入、预期收入、建房补助、临时性补贴和救助金(包括抚恤金)算成当年实际收入;当年扶持贫困户的资金,如果给予的是现金资助,不纳入当年收入。
兜底保障对象认定范围:(1)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丧失劳动力,没有发展能力,到2020年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和其他措施脱贫的困难家庭,按条件和程序审核审批后纳入农村低保,给予兜底保障;(2)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求助供养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即农村五保供养:①60周岁以上的“三无”人员;②智力或精神一、二级,肢体一级“三无”人员;③未满16周岁的孤儿)。
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残疾证号=居民身份证号+残疾类别+残疾等级
残疾类别代码:1视力,2听力,3言语,4肢体,5智力,6精神,7多重。
残疾等级代码:1一级,2二级,3三级,4四级。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补贴范围为2016年在册建档立卡户;补贴标准为18周岁以下(不含18周岁)100元/人•月,18周岁以上60元/人•月。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补贴范围为(1)年满65周岁纯言语或纯听力一、二级残疾人,多残家庭中有言语或听力一、二级的;(2)其它类别一、二级重度残疾人;(3)补贴标准为一级120元/人•月,二级80元/人•月。
其它社会兜底保障标准:
(1)农村低保标准:2018年保障补助标准3470元/人年,A类289元/人•月,B类245元/人•月(年人均2940元),C类130元/人•月(年人均1560元)。另外,电价补贴5元/户•月。
①分类救助(增发A类%):7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58元(20%);14岁以下儿童、轻度残疾(言语、听力、肢体三级以上)、单亲未成年人父母离异87元(30%);重度残疾(肢体一级、精神、智力、盲人)、重病患者(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单亲未成年人父母一方去世145元(50%),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前、高中、大学)173元(60%);哺乳期妇女(孩子满一周岁期间)202元(70%)。同时符合多项条件的,按最高一项补助,不累加。
②“渐退帮扶”政策:对实现就业或接受扶贫开发项目取得收入尚不稳定,且已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实行“渐退帮扶”政策。农村的可按原政策给予12个月的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可在此基础上适度延长。期间可不复核家庭经济状况。帮扶期满后,其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其家庭退出最低生活保障,同时3年内不得再次享受“渐退帮扶”政策。如我县2018年二季度审批“渐退帮扶”对象294户947人.(2)农村五保标准:集中供养6000元/人•年(现金5800元,200元实物),分散供养5500元/人•年(1325元/季度,200元实物)。
(3)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60-70周岁,85元/人•月;71-80周岁,95元/人•月;81-90周岁,105元/人•月;90周岁以上,115元/人•月。
(4)高龄补贴标准:70-79周岁,50元/人•月;80-89周岁,100元/人•月;90-99周岁,200元/人•月;100周岁及以上,300元/人•月。
(5)生态补偿标准:①生态护林员:600元/月。②退耕还林金:原来退耕还林125元/亩•年;新一轮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600元,其中种苗费400元,补助到户1200元,第一年5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逐年验收进行兑现。
③公益林补贴:国家13元/亩•年,省级4.75元/亩•年。
2.有安全住房。指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安全住房。(由国土部门和住建部门分别认定,每年9月底前完成)(易地搬迁、危房改造)
易地扶贫搬迁采取集中安置的,要达到安置住房质量合格且已具备搬迁入住条件,并已向搬迁对象正式交付住房钥匙;采取分散安置的,安置住房质量合格且已具备搬迁入住条件,经核实已搬迁入住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房面积以户为单位人均不得超过25㎡。2016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涉及超面积(人均不超过3㎡)的搬迁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可采取共有产权方式进行整改,2017年及以后实施搬迁的必须严格按照以户为单位人均住房面积不得超过25㎡的规定执行。
危房改造(C、D级)要求:选址安全,地基坚实,基础牢靠,结构稳定,强度满足要求;抗震构造措施齐全、符合规定、连接牢固;建筑材料质量合格,经竣工验收合格且已具备入住条件,经核实已实际入住。C级危房修缮加固的,不核查房屋面积。D级危房重建的,1至3人户建房面积40-60平米,3人已上户人均建房面积不低于13平米、不高于18平米。厨房、卫生间、杂物间等附属用房不计入建房面积。2017D级危改户中涉及超面积的,可采取共有产权方式进行整改;2018实施的D级危改严格按照危改住房面积规定执行。
省脱贫退出导引明确,将大额负债纳入贫困户退出指标。对农户因易地扶贫搬迁负债人均超过2500元的或因危房改造发生大额负债的,不能作为脱贫处理。
3.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指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因家庭贫困不能入学或辍学
(因病休学和因残疾、智障而不能上学、辍学、休学的除外)。(由教育部门认定,县级核查认定每年9月15日前完成)(教育扶贫)
认定内容: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落实情况、建档立卡户子女入学及就学情况、学籍系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情况。
年满6周岁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休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当地镇(办)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因残疾、智障不能上学或休学一年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由教育部门落实“送教上门”。
4.家庭成员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指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享受健康扶贫政策。(由卫计部门认定,每年9月底前完成)(健康扶贫)
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四重保障、“一降两提三免”、“三个一批分类救治”等。
健康扶贫宣传:参合有补贴,报销比例高,住院无押金,出院一单结。
5.有安全饮水。指贫困户家庭饮用水达到安全饮水的标准。(由水利部门和卫计部门认定,每年9月底前完成)
安全饮水标准:(1)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居民生活用水量达到每人每天20升以上;(3)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4)供水保证率一般地区不低于95%,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以上四项指标中任何一项不达标均视为饮水不安全。
(二)贫困户退出程序
贫困户的退出,在收入、教育、健康、住房等指标全部达标,经群众签字认可后,按照民主评议、交叉检查、公示公告、抽样核查的程序进行,由镇(办)政府负责批准退出。
四、贫困村退出标准和程序
贫困村退出对象为镇村改革后的行政村(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准),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共7项指标,均为一票否决指标,全部达标后退出。
(一)贫困村退出标准
1.贫困发生率低于3%。指全村年末剩余贫困人口占全村农村户籍总人口数的比例。年末剩余贫困人口数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确认的数据为准。全村农村户籍人口数以2014年末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确认数据为准。(由扶贫部门认定,每年动态调整后完成)
贫困发生率=退出年末贫困人口数÷2014年末农村户籍人口数×100%。
2.退出村中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占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高于上年水平。(扶贫部门结合统计部门全县数据计算,10月底前完成)
退出村中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退出村中全部脱贫户家庭年纯收入合计÷退出村中全部脱贫户家庭在册全部人口合计贫困村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计算周期为上年10月1日至当年9月30日,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按自然年计算。我县2017年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160元。
3.有集体经济或合作组织、互助资金组织。指贫困村有集体经济,或有各类性质的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组织等经济合作组织之一,且正常开展业务活动。(农业部门、扶贫部门认定,10月底前完成)
县级农业部门认定:(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指由县级农业部门登记,依托集体资产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2)合作组织,指由村集体牵头领办或参与兴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制度暂时无法打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认定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县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负责登记发证,获得唯一的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其登记成立需满足以下条件:(1)集体资产权属清晰;(2)成员边界清晰;(3)组织机构健全;(4)股权设置明确。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全省正在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由于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短时间之内无法印制到位,现阶段各县区暂时无法打印发放正式证书。省农业厅建议各县区农业部门先行审核并发放贫困退出村的临时登记证书。待省厅登记证书到位后,再行换领正式证书。
县级扶贫部门即时认定:互助资金组织,指在贫困村建立的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周转使用、滚动发展、民管民用的互助合作组织。
互助资金组织认定内容:(1)会员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通过协会章程;(2)协会正式成立3个月内要正常开展收、放款业务,成立1年以上的互助资金协会,放款率达到60%以上,按期回收率达到80%以上;(3)在扶贫、财政等部门监管下规范工作。
4.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指沥青(水泥)路通至行政村的某个公共活动、服务场所。
(交通部门认定,10月底前完成)
路面技术标准:行政村沥青(水泥)路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2010年前修建的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深度贫困村中30户以上自然村路面宽度为3.5米,对通村公路“油返砂”路段在原有路面基础上进行改造。
5.有安全饮水。指行政村全部农户生活用水达到安全饮水标准。安全饮水标准同贫困户退出标准。(水利部门和卫计部门认定,9月底前完成)。
6.电力入户率达到100%。指行政村全部农户接通并正常使用生活用电。(由发改部门认定,10月底前完成)。
建设标准为:220伏线路(即照明用电)送电到户(或偏远地区独立光伏发电的送电入户工程),确保居民照明、家用电器可以使用,采用
“一户一表”的计量方式。但需要说明的是,早期已通过移民搬迁安置、又自行回迁至老宅的贫困户,不计入核查范围。
7.有标准化村卫生室。(卫计部门认定,10月底前完成)。
标准化村卫生室:指建设规模不少于60平方米;卫生室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药房,且“四室分离”;卫生室原则上配备1名或1名以上有资质的乡村医生,不具备医生配备条件的,由乡镇卫生院选派医生定点服务。经县级卫计部门认定,相邻两个贫困行政村,总人口不超过1000人,服务半径不足5公里的,原则上联合设置卫生室;距离乡镇中心医院5公里以内贫困村(行政村),原则上可以不设村级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代为服务。
(二)贫困村退出程序
贫困村退出按照民主评议、交叉检查、公示公告、抽样核查的程序进行,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退出。
五、贫困县退出标准和程序
贫困县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因素,共7项指标,均为一票否决指标。核心是“三率一度”及各级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一)贫困县退出标准
1.贫困发生率低于3%。(扶贫部门认定,每年动态调整后)
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
(扶贫部门结合统计部门数据计算)
3.通沥青(水泥)路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7%。(交通部门认定,9月底前完成)
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90%。(由水利部门和卫计部门认定,9月底前完成)
5.电力入户率达到100%,动力电入村。(发改部门认定,9月底前完成)
6.有安全住房农户达到97%。(住建部门和国土部门认定,9月底前完成)。
7.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达到100%。(卫计部门认定,9月底前完成)。
(二)贫困县退出程序
贫困县退出核查县级自查、市级初审、省级审核、国家评估的程序进行,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退出。
(三)贫困县退出申报条件
1.“两率一度”评估结果达标。群众满意度在90%
(含90%)
以上,且错退率不得高于2%、漏评率不得高于2%。
2.90%以上的贫困村有村集体经济或合作组织、互助资金组织。
3.单项指标达到省级认定标准。
以上三类情况有一项未达标,县级不得申报,市级不组织初审。
(四)贫困县退出评估
1.贫困县退出评估内容
(1)“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
(2)
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3)干部群众对扶贫脱贫的认可情况;
(4)脱贫稳定性和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建设情况。
2.贫困县退出评估方法
(1)评估指标
主要指标:综合贫困发生率。
参考指标: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群众认可度。
(2)评估信息获取
访谈座谈法(县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乡镇负责人、各级人大政协代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等)、政策落实资料查阅法、问卷调查法。
(3)评估数据核查
3.贫困县退出评估机制
(1)评估回避机制;
(2)问题沟通机制;
(3)清单管理机制;
(4)责任追究机制。
培训材料三
X县对标核查有关指标解释
一、数据来源。本次核查的预脱贫村、预脱贫户名单是从省办信息系统标注信息提取,各村个别预脱贫户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实现脱贫的,可以在本村个别调换,但不能用2019年计划的异地搬迁户(危改户)替换,要保证脱贫规模,保证年末贫困发生率不受影响。
二、赋分说明。户脱贫五条、村退出七条指标必须全部达标,有一项不达标即不能退出,“八个一批”政策落实核查时,贫困户没有涉及该项扶贫政策的,该项分值得满分,但需注意预脱贫户必须要发展产业。
三、中长线产业指:①周期三年以上的第一产业,包括:果业、茶业、蚕桑、苗木、多年生中草药等种植业和种畜禽、奶畜等养殖业;②发展相对稳定的二三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小手工业等;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农机、植保等农业服务业,物流、家政、农家乐、小作坊等其他服务业;③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的产业,包括:县域内产业链完整,且形成一定聚集度的产业;贫困户具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技术保障和稳定销售渠道的产业;贫困户连续经营三年以上,且效益显著的产业;贫困户嵌入经营主体产业发展链条,并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产业。
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指镇办、村、农林牧等部门举办的农村农业实用技术短期培训,不含人社部门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
四、公益特岗、公益专岗、生态护林员无人岗不符指聘用人员不能造假,不能出现非贫困户冒名顶替,不能出现家庭成员聘用甲,上岗乙,规避合同规定。
五、易地搬迁无超面积、超自筹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房面积以户为单位人均不得超过25㎡。2016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涉及超面积(人均不超过3㎡)的搬迁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可采取共有产权方式进行整改;2017年及以后实施搬迁的必须严格按照以户为单位人均住房面积不得超过25㎡的规定执行。以户为单位人均自筹资金不得超过2500元、户均自筹不得超过1万元。
六、危改无超面积、超自筹指C级危房修缮加固的,不核查房屋面积。D级危房重建的,原则上1至3人户建房面积控制在40-60平米,3人以上户人均建房面积不低于13平米、不高于18平米。厨房、卫生间、杂物间等附属用房不计入建房面积,现场核查建房面积是否符合要求。超自筹指因搬迁发生大额负债(参照移民搬迁标准)
七、应享受教育帮扶政策学生全部享受帮扶政策,资助符合标准。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凡年满六周岁(8月31日前出生,因身体状况延缓入学可推迟至七周岁)的儿童、少年均应入学接受并完成九年(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义务教育。落实了学前一年幼儿,免除保教费,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750元;小学和初中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住校生补助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普通高中学生,免学费,并发放国家助学金,特困生每生每年2500元,贫困生每生每年1500元;贫困中职在校学生,全日制正式学籍、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发放一次性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高职在校学生,除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外,每人一次性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大学生,可享受
“四重资助”,即第一重是入学资助。
可以申请新生入学路费和入校后的短期生活费(省内院校500元,省外院校1000元)第二重是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可贷8000元,大学在校期间国家给予贴息。第三重是高校救助。凡在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就读的(省内公办高校),可以享受每生每年6000元的精准资助。第四重是申请社会资助。
八、健康扶贫问题。
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
2.家庭医师签约按照分级分类实施签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全覆盖。一是对患有11种大病的贫困人口由县医院签约医生每季度随访一次,建立相应档案并及时记录相应服务信息。二是对我县发病率排位靠前的原发性高血压(3级)、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老慢支(慢阻肺)、乙肝、类风湿关节炎、癌症放化疗等10种慢性病的贫困人员由镇办卫生院组建的“1+3+1”(每个团队由1名县级医生(指导医生),镇级医生(以全科医生为主,担任队长)、公卫人员、护士或者医技人员各1名,村医1名)县镇村三级家庭医生团队每季度随访不少于1次;对患其他疾病的贫困户每半年随访1次。三是
对所签约的除因病致贫原因以外的贫困人口全年入户随访2次(对长期不在家居住等特殊情况可电话随访),服务内容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应要求。
3.11种大病集中救治管理工作(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对筛查确定的11种大病救治对象,夯实定点医院(县医院)救治责任,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实行“一人一档,一病一方”集中救治。救治率要达到90%以上,落实“四重保障”政策后,11种大病患者平均实际报销比例达90%。
九、低保户落实分类施保指农村低保户家中以下七类人,对个人增发低保金①7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增发20%;②儿童每月增发30%;③重度残疾人,每月增发50%;对言语、听力、肢体残疾三级以上的残疾人,每月增发30%;④重病患者,每月增发50%低保金;⑤父母离异的单亲未成年人,每月增发30%低保金;父母一方去世的增发50%;⑥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内每月增发70%;⑦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月增发60%。同时符合多项增发条件的,按最高一项补助,不累加。
十、符合残疾人条件的残疾人及时办理了残疾证指贫困户家中有残疾人的,帮扶干部要尊重家庭成员和本人意愿,愿意办证的要协助办理残疾证,享受残疾人优惠政策。
十一、帮扶措施与实际帮扶措施一致。指明白卡、纪实簿填写的对贫困户的“八个一批”扶持措施和群众实际享受的帮扶一致,不能把没有发展的产业、没有享受的帮扶措施写入纪实簿、明白卡。
十二、贫困户知道2条以上与自己相关的健康扶贫政策指贫困户知道缴合疗国家补助了钱,家有病人的享受并知道签约服务,知道报销标准高、住院免押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