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思源网 领导成员
红色思源网 领导成员
名誉会长
姜春云
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赵南起
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成思危
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
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董占林
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王作义
北京军区原副政治委员、中将 名誉副会长
王治国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任凤杰
北京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少将桓玉珊
原国家物资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贾 利
美合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丁 耀
财富百人协会常务副会长 会长
邱金凯
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中将
副会长李永海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原书记李广琪
第二炮兵装备部原政委、少将孙昌基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谷安林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郐万增
北京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少将孙长新
第四军医大学原政委、少将宋 勤
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陶 量
国务院生产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原主任郭 斌
西电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张建昂
山东昂立集团董事长
石宝华
湖北省军区原政治委员
牟书令
中石化集团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裁、董事长 刘泽林
卓众出版公司总经理
常务副秘书长
李广文
北京军区装备部原副部长、少将
副秘书长
林 谦
财富百人协会、青年才俊联盟秘书长
胡显林
军事医学科学院七所原副所长
徐强国
解放军军医学院原副政委
宋红蕾
全国妇联原处长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明涛
原中顾委委员国家审计署原署长 于承海
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少将
万绍芬
中共江西省委原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
马占民
马建堂
王少君
王光英
王秉芹
王定庆
王定烈
王
涛
王继兴
王景清
左铁镛
冯兰明
卢良恕
石
山
刘书才
刘轩亭
刘
杰
刘振华
闫瑞祥
江杰生
吕寿延
北京军区空军原司令员、中将
国家统计局局长
军交学院原政委、少将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
石家庄军械学院原政委、少将 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
空军原副司令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水利部副部级干部
怒江军分区原参谋长
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院士
全国人大原副秘书长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
国家农业部专家
北京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少将
解放军总医院原院长、少将
原中顾委委员、中共河南省委原第一书记 北京军区原政委、上将
总后原物资油料部副部长、少将
后勤指挥学院原院长、少将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原副政委 孙善德
安成信
纪耀成李中权
李开信
李
平
李东冶
李
伦
李宝光
李国华
李建华
李宣化
李振军
李
景
李瑞海
李耀文
严东升
何
载
宋树友
张世尧
张全景
张伟超
总后财务部原部长、少将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
北京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少将
南京军区空军原政委
原国家计委副主任、原国家物资总局局长
北京军区联勤部原副政委、少将
原中顾委委员、原国家冶金部部长
总后勤部原副部长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原书记
国家商务部原副部长
总后卫生部原部长、少将
兰州军区原政委、中将 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
总参谋部原副总参谋长、上将
总后政治部原副主任、少将
原中顾委委员、海军原政委、上将
中科院原副院长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秘书长
国家农业部纪检组原组长
原国家商业部副部长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
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财富百人协会会长 张鼎中
杜文敏
杜钰洲
杨
钟
杨思禄
杨惠川
沈友竹
佟喜刚
邹玉琪
陈光龙
陈昊苏
单大德
周克玉
屈
健
林
兰
林肖硖
林渤民
罗东进
范晓峰
范景新
赵子珍
赵承业
北京军区原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 国务院特区办原副主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正部级)原国家林业部部长 原福州空军司令员 北京军区原副政委、中将 解放军总医院、专家 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 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 北京军区装备部原副部长、少将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海军原航空兵部政委、中将 总后勤部原政委、上将 国家水利部原顾问
广安门中医院糖尿病首席专家 原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顾问
第二炮兵原副政委、中将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科技室主任原国家电子工业部、局长 杨成武同志夫人
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副政委、少将 胡德平
部长
唐
克
唐德华
夏文义
徐 光
徐有芳
涂通今
袁 木
郭东坡
陶鲁笳
高建国
高增厦
崔
毅
彭
钢
温铁军
焦若愚
程东源
蒋
毅
韩德乾
黑伯理
翟云英
全国工商联党组原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 原中顾委委员、原国家冶金部部长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
国家农业部原副部长
北京市妇联原主任
中共黑龙江省委原书记
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
国务院原政策研究室主任
国务院侨办原主任(正部级)
中共山西省委原第一书记 北京军区员副参谋长
总后原军需生产部副部长、少将
原国防科工委副政委、中将
总政纪检部原部长、少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人士
原中顾委委员、中共北京市委原书记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
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原主席
刘亚楼同志夫人
特邀顾问:
滑兵来
天津市老促会会长、中共天津市委原常委、警备区原司令员、少将
白润璋
河北省老促会会长、省人大原副主任 光
敏
山西省老促会会长、省人大原副主任
奇英成内蒙古老促会副会长、省政协原副主席
于万岭
黑龙江省老促会会长、省人大原副主任
凌启鸿
江苏省老促会理事长、省人大原副主任
徐八达
浙江省老促会常务副会长、省计生委原主任 谢先文
福建省老促会执行会长、省人大原副主任
王裕宴
山东省老促会会长、原副省长、原政协副主席 何法祥
山东省老促会执行会长、省委原常委省军区原政委、少将
胡悌云
河南省老促会会长、省委原常委、常务副省长 吴华品
湖北省老促会会长、省人大原副主任 林
若
广东省老促会会长、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省人大主任
肖耀堂
广东省老促会第一副会长、省政协原副主席
韦继松
广西老促会会长、自治区人大原副主任
王学萍
海南省老促会常务副会长
王昌渠
重庆市老促会会长、市扶贫办原主任
冯元蔚
四川省老促会会长、中共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政协主席
霍凤梅
陕西省老促会常务副会长、省信访局原局长 陈
秀
甘肃省老促会会长、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
胡世浩
宁夏老促会会长、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原常委、宁夏军区原司令员、少将
理
事(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守廷
第二炮兵政治部编研室原副主任仇大年
军事医学科学院三所原副政委
牛纪伟
新华社参编部清样室副主任、高级编辑 王见刚
山西古冶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建军
中国老促会农工部部长 王炳国
总参谋部保密局原副局长 石宝华
湖北省军区原政治委员
丛滋坤
中国汉仙岩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田裕琨
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作部原副部长孙广臣
北京军区某仓库原政委孙长新
第四军医大学原政委孙昌基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孙清朝
北京军区某仓库原政委
许传新
海军司令部管理处原处长红 秀
航天731医院常务副院长朱 波
香港独资烟台旭亨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牟书令
中石化集团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裁、董事长
刘泽林
卓众出版公司总经理
刘登校
总后管理局正团职干部刘福安
北京宏益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琪
第二炮兵装备部原政委
李永海
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原书记
李 杰
五同文教产业集团总裁 李国龙
新华社国内编辑部主任记者
李泓霖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李保明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原副院长李桂林
北京卫戍区后勤部原部长杨 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级工程师
杨秀珍
北京市妇联原副主席
吴永根
上海卓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陆庆光
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
谷安林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宋 勤
中国煤炭进出口总公司原党委书记 宋红蕾
全国妇联原处长
陈弘仁
北京市密云县委宣传部巡视员 陈秀富
全国工商联机关工会原副主席 邱金凯
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
张建军
中国华星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书记张建昂
山东枣庄市昂立房地产集团公司董事长何洪利
北京军区动员部原部长
杜彦璞
国家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局原局长
郐万增
北京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林仁惠
国家农业部农业信息中心原研究员 金永成 航天中心医院院长 屈全龙
空军导弹学院原系主任
姚国贤
解放军审计协会副秘书长胡显林
军事医学科学院七所原副所长
胡 佳
中国老促会法律专员施祥明
解放军总医院院务部原副政委
郭志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处原处长 郭 斌
西安西电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 陶 量
原国务院生产办政策研究室主任
徐强国
解放军军医学院原副政委梁殿国
第二炮兵保卫部技术室原主任 阎 韬
丰台区妇联干部
谢大康
上海康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彭金良
北京卓众出版公司副总经理漆志恒
《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裴翔宇
戴天然
特邀理事:
李亚平
原副书记
李正文
原主任
樊积旺
员
银
花
台记者
傅亚文
书长
陆乃勇
厅长
郑锦泉
蔡德奇
原主任 中国老促会信息办主任
航天科技集团总医院常务副院长 天津市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市工商联党组河北省老促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省扶贫办山西省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农业厅巡视内蒙古自治区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区电视黑龙江省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人大原秘江苏省老促会执行理事长、省国家农林厅原副浙江省老促会秘书长、省老建办原主任
福建省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人大研究室
解洪烈
原参谋长
黄振英
长
王根法
主任
刘傅海
任
韦福正
者
王桂兰
原主任
温水云
原副局长
何克宏
会长
晏丕振
曹启明
长
马 俊
巡视员
姬亮洲
山东省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武警山东总队河南省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省物资厅厅湖北省老促会秘书长、省农村工作办公室原副广东省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综合办原主广西老促会秘书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任记海南省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政协民宗委重庆市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市委老干部局四川省老促会秘书长、中国贸促会四川分会副云南省老促会副会长、省农大原党委书记
陕西省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扶贫办原处甘肃省老促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省财政厅宁夏老促会执行会长、宁夏军区原副司令员
杨
勇
江西省老促会筹备组副组长、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中心主任
第二篇:两委领导成员 心得体会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崇德党支部副书记
时建文
一、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各项事业包括党的建设事业的重要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须坚持贯彻执行的重要战略思想。
二、目标任务
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先进性,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三、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1、学习实践活动首先应当以学习为第一任务。
通过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观》、胡锦涛等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及镇委镇政府印发的相关文件等篇目。使我全面的认识到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2、求实创新,加强自身建设。
贯彻群众路线、探索党员管理新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宗旨,增强为民服务的实效,树立民生为天的思想。为群众提供最需要服务、最切实际的服务。其次,严格要求,定期对流进、流出党员的情况进行全面疏理,总优化流动党员的管理;并且,按照党员先进性目标考核要求和操作程序,抓好党员评估评议活动。最后,用责任关注基层农村党建,用责任关注民生。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持续发展能力、管理能力、亲情服务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建立有条不紊的工作秩序,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注意发挥党支部的集体领导作用。
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理论素养。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通过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学习型党支部,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
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3、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背景下,我村党支部要抓紧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前期的学习调研、座谈交流分析总结,联系我村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好又快的发展,着眼于抓紧解决我村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我村应当依托崇德工业园区的优势,充分领导干部带头的职能作用、调节各方力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积极支持和配合园区的建设。在崇德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将继续坚持“转变观念、创新方法”的工作方法,力争在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促进我镇、我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取得好的成绩。
四、全面总结学习心得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展开,崇德党支部的全体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全面系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尤其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崇德党支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识,增强了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掌
握了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能够从全局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逻辑关系和指导作用,从而能够更好的谋划我村发展的全局、配合好县委县政府、镇委镇政府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三篇:信访工作领导成员分工
信访工作领导成员分工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信访稳定工作,营造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经研究,决定对我校信访小组成员如下分工。
一、工作分工
于春娣: 全面负责学校信访稳定工作。重点督查指导学校信访稳定工作。
赵怀庆: 重点督查指导 教职工的信访稳定工作。
王宏香、刘艳: 负责学校女教职工、离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的信访稳定问题。
李军文、香成山: 协助负责协调处理学校食品安全、接送学生车辆安全学校的信访稳定问题。
曾令川:负责学校班主任、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的来信来访。
二、工作要求
1.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定期组织重点排查涉教的信访突出问题,以及部分特殊利益和关系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不积累、不上交;整合综治、维稳、信访、等方面的力量,形成综合治理合力,进一步完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更好地发挥基层信访稳定责任主体作用;加大综合分析和研判力度,重点研究化解带有共性和面上的矛盾纠纷,重点研究解决符合政策的群体性的矛盾和问题,增强教育信访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教育信访稳定工作的效能。
2.进一步推动“事要解决”,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求实效。认真解决初信初访反映的问题,严格按照《信访条例》有关规定,坚持依法行政,善待百姓,切实维护好师生的权益。
3.进一步加强源头防范,全力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坚持重大事项决策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及时预防和发现信访稳定隐患,确保早介入、早处置;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迅速启动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要迅速赶到现场,走进群众,化解矛盾,有效控制事态,切实做到“发现要早、化解要快、处置妥当、防止蔓延”。
4.进一步加强领导,全面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坚持领导定期接待、对口接待制度,开展好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努力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源头;认真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坚持信访维稳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责任、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根据分工实行“包案负责”,切实负起本条线稳定工作责任,切实做好解决本条线矛盾和问题的牵头、协调、会办、督查工作,切实做好跨部门、跨条线、跨科室信访问题的沟通、协调和处理工作。
老沙湾中心学校 2014年3月
第四篇:国务院领导成员分工
国务院领导成员分工
一、总理:李克强(1955)
主持国务院全面工作
二、常务副总理:张高丽(1946)
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负责发展和改革、财政税务、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工作;
协助负责:经济和社会发展、审计、能源工作。
分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国家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
协助分管:国务院办公厅、审计署。
三、副总理:刘延东(1945)
负责: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和计划生育、香港澳门、妇女儿童工作。
分管:教育部、科学技术部、文化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和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港澳办公室、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央政府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联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联合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四、副总理:汪洋(1955)
负责:商务、金融、市场经济、旅游工作。
分管: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
联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五、副总理:马凯(1946)
负责:工业经济、交通运输、国有资产、安全生产工作;
协助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分管: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协助分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六、国务委员:杨晶(1953)
负责: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
协助负责:监察工作。
领导: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学院工作;
分管: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研究室。
协助联系: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
七、国务委员:常万全(1949)
负责:国防动员工作。
领导:国防部工作。
联系: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
八、国务委员:杨洁篪(1950)
负责:外交、侨务工作。
分管:外交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联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九、国务委员:郭声琨(1954)
协助:政法工作。
领导:公安部工作;分管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联系: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十、国务委员:王勇(1955)
负责:农村、农业经济、水利、林业、民政、民族宗教、扶贫开发、防洪抗旱、抗震救灾工作。
分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联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第五篇:思源学校
思源实验学校建设情况汇报
唐河县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寄宿学校。占地86亩,建筑面积32994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艺术楼、食堂及教师公寓。由河南天工建设集团承建,项目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一期主体工程已全部封顶,相关配套设施正在按计划加紧建设。
思源学校设计理念超前、建筑造型独特、功能设计齐全,采取了“多元、灵活、互动”的中小学建筑个性风格,各功能建筑具有强烈的围和性和向心性,将中央广场、平台花园、教学楼、宿舍楼、功能楼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体化校园,是我县教育建设史上一所新的标志性建筑。建成后的思源学校采用九轨六班制,共54个教学班,可以满足2700人的学习生活。
该项目自兴建以来,得到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整体工程建设进度快、质量高,进展顺利,顺利通过香港言爱基金的四次验收,被推荐为同期思源学校建设的“样板工程”,获得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该项目目前正在申报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中州杯”。
该校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我县城区教育布局,缓解城区中小学生就学难的压力,逐步解决“大班额”的现象,完善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为建设“教育强县”、促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