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4 05:5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幸福湖北”的提出。

(一)背景。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明确提出了建设“幸福湖北”的宏伟蓝图和内涵重点。

(二)宏观意义。建设幸福湖北是省委、省政府积极落实科学发展关以人为本思想的积极体现,是针对现阶段我省新阶段新情况提出的新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北省的特色化发展成果。

二、研究目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充裕、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生产生活环境优美的安乐窝。

(二)理论价值 “幸福湖北”和“五个湖北”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五个湖北建设最后的目标是建成“幸福湖北”,而“幸福湖北”是“五个湖北”的重要内容和终极目标

(三)实践意义。人均GDP3000美元是进入小康社会的分界线。这个阶段到人均GDP 10000美元,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爬坡时期,任务重,而且充满各种变数,风险大。现阶段,湖北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处于小康社会建设的中期阶段,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精神和现阶段的新情况对湖北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设幸福湖北的新目标,提出湖北要朝实现实现升级版的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三、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问题

(1)三产发展不平衡情况及其问题(2)城乡发展不平衡情况及其问题

(3)省域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及其问题

(二)民生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和问题(2)居民收入增长和物价情况和问题

(3)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情况和问题(4)群众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情况和问题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改进基本社会服务

(1)社保体系

五险一金、最低生活保障、福利院、救助扶贫等

(2)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综合发展多种运输方式,推进城市交通一体化,构建连接城乡的毛细血管网。

(3)生活质量监控体系

加强食品药品药品的安全监督、建设更加高效的安全预警和防范体系,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等

(4)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坚持各项文化娱乐活动场馆向居民免费开放,大力建设村级文体活动场所,经常开展文化下乡活动。

(二)积极引导管理型社会建设

(1)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构建稳定高效的组织构架。倡导社区网格化管理。

(2)大力进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扶持公益慈善类和社会福利类社会组织。

(三)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

(1)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上倾注更多的精力。

(2)完善全社会矛盾排解机制,营造全社会互帮互助的氛围。

(3)优化社会治安环境,研究建立全社会应急保障机制。

(4)改革户籍制度,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全力解决他们的诉求。

(6)严控物价,严惩投机倒把行为。保持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防止日常商品价格出现大起大落。严控房价,实现价格合理回归。

(7)促进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合理增收,合理调节收入级差。

第二篇:2014幸福院建设推进会

大荔县强力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

7月15日,大荔县召开农村幸福院建设推进会,总结前一阶段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建设计划及措施,进一步提升互助幸福院建设水平。

推进互助幸福院建设,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大荔县计划从2013年到2015年,初步建设220个农村幸福院,使农村养老床位达到1500张以上,农村养老服务覆盖50 %以上农村社区。县民政局、老龄办专门成立了农村幸福院建设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定期对各乡镇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今年,大荔县计划建设5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和一所城镇养老服务站,让更多留守、贫困、高龄失能老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实现就近就地养老。建设过程中,各乡镇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闲置校舍、村部和村域内闲置房屋等资源,通过维修改造,合理利用,按照村内老人少于20人的建筑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超过20人的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建设。截至目前,包括畅家、平罗、花城、榆村等17所农村幸福院已全面建成,预计在十月份正式开始运营。其余36所均在建设当中,观音渡养老服务站已经报上级审批,现已完成征地程序,待审批程序全面通过将立即开工建设。

每一个幸福院都配有日间照料室、老年活动室、老年维

权室、医疗保健室和老年餐厅,在休息室配置了10套以上的床铺,活动室配备了电视、棋桌、麻将、扑克等娱乐设施,每个房间都提供洗脸、饮水等常用器具;在闲置场地和附近广场,配有相关的健身活动器材,方便老人就近开展健身活动。随着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将为农村老人提供一个相聚交流、互助互娱,晚上想住即住、回家自便的场所。

在建设过程中,大荔县民政局时刻谨记为民服务的宗旨,从以下几点强力推进互助幸福院建设工作:一要抓好实施。各地要充分利用当地人积极参与农村幸福院建设,科学安排施工,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二要增强责任心。各乡镇必须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筹安排,自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加强创新管理模式。要以全面提升集中供养服务水平为重点,积极务实保障平台,确立“集中居住,就近就地养老,统一管理,分户生活”的运行模式,着力提高入院老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相信到2015年,大荔县必将营造出一个老人安心、孩子放心、人民满意的和谐氛围,会让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真正实现离家不离村养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第三篇:推进客户经理建设思考

推进柯城信用联社客户部经理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为适应及同步跟进当前业务发展的快速步伐,应对同业的白质化的竞争,确保市场占有份额。综观当前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的现状,加速推进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势在必行。现我就如何推进柯城信用联社客户经理队伍建设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当前柯城信用联社客户经理队伍的现状(相关数据分析说明)柯城联社自2007年开始实施信贷客户经理制,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奖罚办法,联社各项业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员工特别是客户经理薪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客户经理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状大。(略)

2、分工进一步细化、明确。(略)

3、激励措施进一步到位。(略)

4、员工(客户经理)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提升。(略)

5、服务意识得到了加强。(略)

6、拓展营销能力有所提高。(略)

二、当前柯城信用联社客户经理队伍建设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业务快速发展,日前客户经理队伍建设难以满足现行业务发展的需要、及客户要求,势必导致在运作过程中存在问题:

1、客户经理素质不均衡。道德素质与业务素质,道德素质范畴很广,主要为人的品质。业务素质主要为业务技能。

2、客户经理队伍量不足。市区信用社不能充分体社区性、流动性、商业性银行的特点,农村信用社不能真实反映客户信用等级。

3、考核机制不全。对现有存量的贷款、存款划分归属不够科学合理,以一家信用社为例:三家分社加本级共6名客户经理,本级现有存量包括个贷、企业贷款。按现有平分本级3名客户经理,既有个贷又有企业贷款,分社也可以办理企业贷款。这种现象就出现了下列等情况:(1)是否体现专业性人才还是复合性人才。(2)同一网点客户经理的公平性。企业贷款变数大,有的企业成长性好,贷款需求量大,有的企业资金流动性充足,贷款需求量小,还有企业贷款营销主体是谁等问题。(3)客户经理对社区性(居民)消费类、商业类客户营销力度的下降。(4)考核体系的丧失,各社采取平均分配。(5)客户经理积极性的削弱。(6)是否体现精细化信贷经营管理。

4、客户经理晋升、淘汰制度没有同步跟进。

三、对推进柯城信用联社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的想法

1、建立完善客户经理准入机制。宁精勿滥,建立客户经理素质评价机制。客户经理目标实现机制。挑选一批道德素质好、业务素质高的员工充入客户经理队伍。

2、加大调研力度,合理配备网点客户经理。要成立专门调研队伍,深入各网点了解员工动态及对市场预测。

3、实行信贷精细化管理。将企业信贷与个私信贷重新划分,设立企业信贷客户经理与个私信贷客户经理。企业贷款集中到本级发放管理。分社一律不得发放企业贷款。(1)有利于专业性人才培养(说实在话,现有客户经理并不是都了解企业的经营、企业财务、企业文化)(2)体现同一网点客户经理公平性。能真正常挥联社薪酬绩效。(3)2 能加大对社区性、流动性居民客户营销力度,农户小额信贷扩面增量,确实做到支农支小。

4、完善考核体系,出台客户经理二级考核办法指引。完善存款考核体系,实现存款量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真正体现多营销多报酬。联社应出台客户经理二级考核办法(定性)指引。信用社有统一考核模式。信用社根据各阶段工作重点侧重面不同进行相应调整。防范信用社在客户经理计酬上不合理现象。尽量确保全区信用社客户经理在定性指标上有统一要求,合理分配。

5、适度放开客户经理营销自主性。(1)贷款权限。信用贷款额度,抵押贷款额度,担保贷款额度。按地域不同来确定权限。(2)利率定阶权限。主要是抵押贷款按客户存款日均一定量确定。(3)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贷款开放,取消区域限制。(4)客户经理交通公具,车辆补贴费用等,有利于调动客户经理在营销工作中积极性,主动性。

6、全力推进客户经理晋升、淘汰制度。对客户经理是否能参照机关公务员晋升办法,实行主任级科员,副主任级科员。分社主任级科员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对优秀客户经理的培养,对客户经理队伍的管理,有利于客户经理队伍的稳定。同时实行客户经理淘汰制度,通过评价机制,从人品到业务素质,营销的量化,制度执行等淘汰一批不合格客户经理。

7、自上而下,贯穿一条主线。推进客户经理队伍建设是信用社一项重大改革。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联社高层必须确定一名高层牵头管理这项工作,成立客户经理领导协调小组,联社各部门须认真对 3 待,全力配合,各信用社必须全力协助,领导小组应加强调研力度与频率,研究并制定,完善与修改客户经理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吴通渭

第四篇:湖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湖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邵汉生

2009年第10期 ——社会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工作卓有成效,正日益成为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秩序的“稳定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我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全国同步。1984年启动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从服务国企改革发展到适应多种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大社会保险初具规模,成为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干,为促进改革发展、平衡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今年7月底,全省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87万人次,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达到747万人;前7个月征收五项社会保险费235亿元,支出156亿元。

一、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行。我省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养老保险已成为我省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社会保险险种。

一是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在制度层面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覆盖范围从一开始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国营农场,参保人员从过去的企业职工,扩大到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打破了行业、地域、身份的限制,使更多的劳动者享有养老保障。在工作机制上,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劳动保障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扩面征缴工作机制,每年开展扩面征缴攻坚,扩大覆盖面。

二是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初期,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企业发放,实行差额缴拨,部分企业由于经济困难,往往拖欠养老金发放。为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从2000年起,我省实行收支两条线,企业应缴的养老保险费由税务征收,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通过银行、邮局社会化发放,并建立“扩面征缴、动用积累、上级补助、省级调剂、财政兜底”5道防线,连续数年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努力提高养老待遇。我省是老工业基地,退休人员数量大,人员情况复杂。既有百岁老人,也有纺织压锭提前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水平偏低,不平衡的矛盾较大。我们在养老金调整中注意完善政策,照顾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从2005年起连续5年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平基本养老金从2005年的611元提高到目前的1050元,增幅达72%。不仅改变了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水平长期偏低的状况,而且通过对特殊对象实行倾斜的政策,初步缓解了几类特殊群体历史上形成的利益矛盾。同时,我省积极发展和规范企业年金。截止目前,全省新建企业年金132家,资金15.73亿元,已有14.3万名职工享受企业年金政策,提高了退休待遇水平。

四是稳妥推进制度改革。为配合国有企业改制,我们制定了企业改制分流人员养老保险接续办法,在社保经办机构开设个人窗口,方便分流人员续保缴费,使其养老保险得到保障。我们在全国率先探索了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13万分流人员和退休职工纳入养老保险范畴,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提供了有效保障。为解决历史遗留的农垦企业、监狱企业、农村信用社、农业“小三场”职工养老保险问题,我们分别制定的养老保险办法并得到顺利执行。我们按照国家的部署,实施了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调整了参保缴费办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并争取国家批准我省为扩大做实个人账户8个试点省份之一,为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提前应对。

五是探索农村养老保障。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省里出台了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武汉、黄冈、咸宁、宜昌、随州、襄樊及20多个县(市、区)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到2008年底,仅城镇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已有11.66万人纳入了社会保障。我们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出台了村主职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将村主职干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目前,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等工作已完成,参保工作正全面展开,年内全省3万多名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可望解决。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省里重点指导鄂州、钟祥、宜都、团风等4个市、县试点,鼓励各地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试点。目前,已有钟祥、宜都、南漳等11个县(市、区)出台了试点办法,先行自费改革。截至目前,全省共有64788人参加新农保,保费收入8611万元,40763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已发放养老金717万元。

二、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1990年,国家作出了初步改革,将过去由国家或企业统包改为由职工少量负担,同时推行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医疗费用社会统筹;1994年,国家在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进行职工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试点;1996年6月,国务院在“两江”试点的基础上,转发了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由此,“两江”模式逐渐成为全国“医改”主导思路;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我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历经了劳保公费医疗、社会统筹医疗保险试点、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民医疗保险体系试点等4个阶段,初步形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位一体、覆盖城乡各类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样化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加快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截止2009年7月,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775.5万人,年均增长率达19%;基金累计节余35.4亿元;参保职工住院人均报销4432元,报销率达到69%。

二是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我们积极争取建立财政补贴制度,解决困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城镇低保对象医疗保障。经过努力,建立全省44万名困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145万名城镇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制度。这两项制度为全国首创。

三是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2007年,我们争取国家将武汉、荆门、孝感纳入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首批试点。2008年,又争取黄石、襄樊、宜昌等14个市、州、林区为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增试点城市,将试点扩大到全省。目前,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已达到747万人,参保率超过65%。今年还将启动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工作。

三、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我省出台了《湖北省失业保险实施办法》,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范围,提高了统筹层次。截止目前,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430万人,今年以来已约11万人次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报经省政府同意,我们一方面通过缓缴失业保险费,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轻困难企业缴费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预计全省全年减征失业保险费4.13亿元。另一方面,我们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约9300万元,实行援企稳岗,对实行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形式,不将员工推向社会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帮助企业稳定岗位。

四、工伤生育保险均衡企业负担。改革开放前,我省一直按照《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由企业支付工伤待遇。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其弊端日益突出。1993年,我省下发了《关于企业职工因工致残有关待遇的规定》,这标志我省工伤保险制度迈出了由企业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的重要一步。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我省相应出台了《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建立了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

随着就业形式的变化,生育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1994年,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这是生育保险制度最基础的规章。1993年,我省着手进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各地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生育保险制度办法,将生育保险的管理模式由用人单位管理逐步转变为由各地社会保障机构负责管理,实行社会统筹。目前,全省17个市(州)都出台了生育保险政策。武汉、仙桃等地已将生育保险的参保范围扩大到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用人单位。截止目前,全省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分别达394.9万人、317.2万人,基金累计结余分别达7.2亿元和5.4亿元。

五、严格基金监管,确保安全完整。社会保险基金是职工的“养老钱”、“救命钱”,我们加强监管,确保安全完整。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基本建立了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

1998年以前,基金监督工作主要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管理不够规范,挤占挪用情况比较严重。省劳动保障厅于2000年机构改革时设立了规划财务监督处,负责全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1998年以后,国家和省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差额缴拨改为全额拨付,基金管理逐步规范。2001年,我省改革基金征收体制,由社保经办机构征收改为地税部门征收,形成了目前我省劳动保障部门核定、地税部门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的基金征收管理模式。我省从2003年开始,实行社会保险基金一年一内审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财政部、国家审计署对我省的做法多次给予肯定。

今年5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专题研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积极而为、量力而行,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加强社会保障统筹,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做新贡献。■

(作者系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第五篇:湖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湖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邵汉生

2009年第10期 ——社会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工作卓有成效,正日益成为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秩序的“稳定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我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全国同步。1984年启动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从服务国企改革发展到适应多种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大社会保险初具规模,成为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干,为促进改革发展、平衡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今年7月底,全省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87万人次,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达到747万人;前7个月征收五项社会保险费235亿元,支出156亿元。

一、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行。我省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养老保险已成为我省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社会保险险种。

一是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在制度层面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覆盖范围从一开始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国营农场,参保人员从过去的企业职工,扩大到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打破了行业、地域、身份的限制,使更多的劳动者享有养老保障。在工作机制上,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劳动保障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扩面征缴工作机制,每年开展扩面征缴攻坚,扩大覆盖面。

二是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初期,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企业发放,实行差额缴拨,部分企业由于经济困难,往往拖欠养老金发放。为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从2000年起,我省实行收支两条线,企业应缴的养老保险费由税务征收,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通过银行、邮局社会化发放,并建立“扩面征缴、动用积累、上级补助、省级调剂、财政兜底”5道防线,连续数年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努力提高养老待遇。我省是老工业基地,退休人员数量大,人员情况复杂。既有百岁老人,也有纺织压锭提前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水平偏低,不平衡的矛盾较大。我们在养老金调整中注意完善政策,照顾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从2005年起连续5年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平基本养老金从2005年的611元提高到目前的1050元,增幅达72%。不仅改变了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水平长期偏低的状况,而且通过对特殊对象实行倾斜的政策,初步缓解了几类特殊群体历史上形成的利益矛盾。同时,我省积极发展和规范企业年金。截止目前,全省新建企业年金132家,资金15.73亿元,已有14.3万名职工享受企业年金政策,提高了退休待遇水平。

四是稳妥推进制度改革。为配合国有企业改制,我们制定了企业改制分流人员养老保险接续办法,在社保经办机构开设个人窗口,方便分流人员续保缴费,使其养老保险得到保障。我们在全国率先探索了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13万分流人员和退休职工纳入养老保险范畴,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提供了有效保障。为解决历史遗留的农垦企业、监狱企业、农村信用社、农业“小三场”职工养老保险问题,我们分别制定的养老保险办法并得到顺利执行。我们按照国家的部署,实施了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调整了参保缴费办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并争取国家批准我省为扩大做实个人账户8个试点省份之一,为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提前应对。

五是探索农村养老保障。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省里出台了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武汉、黄冈、咸宁、宜昌、随州、襄樊及20多个县(市、区)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到2008年底,仅城镇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已有11.66万人纳入了社会保障。我们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出台了村主职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将村主职干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目前,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等工作已完成,参保工作正全面展开,年内全省3万多名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可望解决。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省里重点指导鄂州、钟祥、宜都、团风等4个市、县试点,鼓励各地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试点。目前,已有钟祥、宜都、南漳等11个县(市、区)出台了试点办法,先行自费改革。截至目前,全省共有64788人参加新农保,保费收入8611万元,40763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已发放养老金717万元。

二、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1990年,国家作出了初步改革,将过去由国家或企业统包改为由职工少量负担,同时推行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医疗费用社会统筹;1994年,国家在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进行职工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试点;1996年6月,国务院在“两江”试点的基础上,转发了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由此,“两江”模式逐渐成为全国“医改”主导思路;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我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历经了劳保公费医疗、社会统筹医疗保险试点、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民医疗保险体系试点等4个阶段,初步形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位一体、覆盖城乡各类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样化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加快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截止2009年7月,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775.5万人,年均增长率达19%;基金累计节余35.4亿元;参保职工住院人均报销4432元,报销率达到69%。二是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我们积极争取建立财政补贴制度,解决困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城镇低保对象医疗保障。经过努力,建立全省44万名困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145万名城镇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制度。这两项制度为全国首创。

三是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2007年,我们争取国家将武汉、荆门、孝感纳入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首批试点。2008年,又争取黄石、襄樊、宜昌等14个市、州、林区为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增试点城市,将试点扩大到全省。目前,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已达到747万人,参保率超过65%。今年还将启动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工作。

三、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我省出台了《湖北省失业保险实施办法》,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范围,提高了统筹层次。截止目前,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430万人,今年以来已约11万人次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报经省政府同意,我们一方面通过缓缴失业保险费,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轻困难企业缴费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预计全省全年减征失业保险费4.13亿元。另一方面,我们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约9300万元,实

行援企稳岗,对实行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形式,不将员工推向社会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帮助企业稳定岗位。

四、工伤生育保险均衡企业负担。改革开放前,我省一直按照《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由企业支付工伤待遇。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其弊端日益突出。1993年,我省下发了《关于企业职工因工致残有关待遇的规定》,这标志我省工伤保险制度迈出了由企业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的重要一步。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我省相应出台了《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建立了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

随着就业形式的变化,生育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1994年,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这是生育保险制度最基础的规章。1993年,我省着手进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各地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生育保险制度办法,将生育保险的管理模式由用人单位管理逐步转变为由各地社会保障机构负责管理,实行社会统筹。目前,全省17个市(州)都出台了生育保险政策。武汉、仙桃等地已将生育保险的参保范围扩大到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用人单位。截止目前,全省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分别达394.9万人、317.2万人,基金累计结余分别达7.2亿元和5.4亿元。

五、严格基金监管,确保安全完整。社会保险基金是职工的“养老钱”、“救命钱”,我们加强监管,确保安全完整。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基本建立了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

1998年以前,基金监督工作主要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管理不够规范,挤占挪用情况比较严重。省劳动保障厅于2000年机构改革时设立了规划财务监督处,负责全省社会

保险基金监督工作。1998年以后,国家和省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差额缴拨改为全额拨付,基金管理逐步规范。2001年,我省改革基金征收体制,由社保经办机构征收改为地税部门征收,形成了目前我省劳动保障部门核定、地税部门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的基金征收管理模式。我省从2003年开始,实行社会保险基金一年一内审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财政部、国家审计署对我省的做法多次给予肯定。

今年5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专题研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积极而为、量力而行,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加强社会保障统筹,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做新贡献。■

(作者系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下载关于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旅游业,这一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其与传统产业对整个国民......

    树立大平安理念推进平安湖北建设[五篇模版]

    李鸿忠主持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 树立大平安理念推进平安湖北建设 湖北日报 > 湖北日报1版发布时间: 2013-06-15湖北日报讯(记者黄俊华、张磊)昨日,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省委常......

    关于推进生态县建设的几点思考范文

    关于推进生态县建设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问题日益突出。对此,中央和地方各级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的思考

    文章标题: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的思考强化四种意识 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机关效能建设,将其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并与所属部门和单位领导签订了责任书。机......

    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范文模版)

    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2007-12-25 23:27:4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关于推......

    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通过学习新农村建设的资料文件,赴遵义地区参观考察,深入拟定的试点村调查研究和县级干部研讨班的系统学习,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关于新农村建......

    关于推进生态县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生态县建设的几点思考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问题日益突出。对此,中央和地方各级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加快推进小城镇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建设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还是一个亟待探索实践的课题,她不同于县市级城市,也不同于中心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