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机会、策略

时间:2019-05-14 05:2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机会、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机会、策略》。

第一篇: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机会、策略

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机会、策略

一、引论、基本概念和假设

经济型酒店的分类,有两个角度,一是从供给角度讲,主要涉及酒店设施、功能、物品、服务项目的配置规模、数量和档次等感官形态因素,以及投资总额和单项指标平均额的资金财务指标;二是从需求和市场角度讲,主要涉及进入酒店的消费者的经济支付水平和消费满意度的主观评价,酒店的客房价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对于特定地点、时期、供求环境、经营模式的经济型酒店,供给角度的分类衡量标准与需求和市场角度的分类衡量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如果特定地点、时期、供求环境、经营模式中的条件不是同时成立,供给角度的分类衡量标准和需求和市场角度的分类衡量标准,会出现局部的不完全一致。

例如,在北京支付250元人民币客房价入住的酒店可以基本划为经济型酒店,而在石家庄的同样的酒店的客房价可以是150元,或者,在石家庄支付同样的250元客房价可以入住三星级酒店中较好的酒店。所以,经济型酒店是个特定、动态、均衡的相对概念,决不是简单、绝对、不变的概念。不过,为了便于把经济型酒店概念具体化,便于直观把握和比较,与人们平常熟悉的星级酒店档次对应,本文假设,酒店按档次分为高档酒店(四五星级,一半多三星级)、经济型酒店(一二星级,约一半三星级)、普通旅馆(社会旅馆、个体旅馆)。

二、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经济型酒店的由来和发展现状,从宏观、微观和市场运作讲,都与体制有密切的联系。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酒店业到目前为止,在宏观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体制、宏观管理规范(或者讲是形成了成体系的两个酒店行业管理体制),在微观上,没有使所有酒店形成市场化现代企业制度和商业化运作。

1.酒店实施涉外管理制度产生了两套基本隔离的酒店行业管理体制

涉外酒店制度,指酒店经营中接待涉外人员入住,资格牌照须经公安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批准,有涉外资格的酒店被称为“旅游涉外饭店”或“旅游饭店”。涉外酒店的行业管理归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非涉外酒店的行业管理归商业行政管理部门。商业部在国家机构体制改革后,现并入其他结构,但非涉外酒店的行业管理体制还存在,只是功能萎缩了。酒店实施涉外制度,形成旅游局管理涉外酒店的行业管理,商业部管理非涉外酒店的行业管理。问题的关键是,作为统一的、有交叉的、有市场内在联系的酒店业被体制因素分割。对于经济型酒店讲,如果是涉外酒店则成为旅游行业管理范围内的旅游饭店,如果不是涉外酒店则成为商业行业管理范围内的普通旅馆。实际上,进一步的问题是,在行业管理的实际运作中,旅游行业管理又重点是管理高档酒店,商业部行业管理又没有资格、能力去管理普通旅馆以外的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是否是涉外或是否实际涉外,也缺乏有效的划分和管理。

所以,经济型酒店被涉外制度分割后,使经济型酒店多年来,实际成为一个行业管理的相对薄弱地带。

2.酒店实施星级标准的影响:高档酒店受益和配合明显,经济型酒店较为不敏感

酒店由于投资、建设、管理、市场的需要,本身有等级、档次的划分必要,政府和市场应该把酒店做统一等级、档次的划分。1988年,国家旅游局参照国际标准,颁布实施对涉外酒店的星级评定制度。星级评定制度实施成为旅游饭店宏观行业管理的基础性手段和相关酒店管理方法的载体,也促进了涉外酒店的建设、管理、服务、市场规范,是旅游饭店行业管理的最成功的业绩。

酒店实施星级标准是建立在涉外酒店制度基础上,酒店要上星级,必须先是涉外酒店(当然,是涉外酒店,也不一定非要去申报酒店星级,实际上,有一半的涉外酒店并没有去申报酒店星级,基本全是经济型酒店)。我国酒店实施星级标准,对高档酒店、旅游行业管理的作用较大。但对经济型酒店的作用则没有高档酒店明显,全国的经济型酒店对星级申报缺乏主动,一半的涉外酒店至今未报星级,是个较好的证明。

3.经济型酒店的产权:大多数产权不清晰,导致市场行为不规范

相比高档酒店,经济型酒店的产权很不明晰,大多属于满足地方、部门利益而建立的“楼堂馆所”或是事业单位,或是一些机构的附属,谈不上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很多经济型酒店不是面对公众市场,而是面对某个内部市场或是内部的接待机构。所以,从立项建设,资金性质,功能设置,运作管理,人事管理,经济效益看,都不完全是商业化运营。经济型酒店对规范管理、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行业管理的信息不敏感,也缺乏主动性。在传统体制下,此类为满足特殊的体制利益而建立的酒店,推向市场经济的基础较差。

4.酒店业的一个怪圈、悖论:酒店业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是高档酒店,还是经济型酒店?

1999年,全国涉外酒店总实现利润总额为53亿元,其中星级酒店的总实现利润总额为38亿元,但全国五星级酒店的总实现利润是1.6亿元,其他各星级酒店的各自总实现利润全是负数。

在近几年酒店利润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五星级酒店的实现利润在涉外酒店有利润酒店中的比例在上升,有数字表明,五星级酒店的实现利润占到有利润的酒店中的总利润的98%。如果单从统计数字看,国内的高档酒店是最有赢利的领域。酒店的投资方向,似乎是鼓励投资者的投资,向五星级酒店集中。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涉外酒店就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由于酒店立项批准和投资体制的不完善,酒店的发展数量、档次、地区布局、规模,在很大程度上过于超出实际的需求程度和应有效益的标准,也超过被旅游管理部门设定的“酒店适度超前发展”的临界值。酒店的建设发展,从决策角度讲,没有有效地被政府调控(实际上外资酒店、内资酒店,都有具体的政府审批规定,没有调控好,是体制有弊端),也没有完全由市场来调节(信息不完整,投资主体对行业竞争不敏感,对效益缺乏商业化判断,中国经济发展周期出现异常波动是共同原因)。酒店发展失控,主要的是高档酒店的数量太多,增长速度太快,对业内发展起了消极的连锁反应。主要是削价竞争,但总客源市场没有变化。也许正是高档酒店多,使酒店结构与客源结构的对应规律被破坏,导致高档酒店相对地剥夺了其他酒店的利润,最终降低酒店业的总体效益,扰乱酒店业的总体竞争秩序。

中国前20年的酒店发展,是一个主要适应国外客源(商务、旅游)的阶段(如先发展国际入境旅游业,后出现国内旅游业,再出现国际出境旅游业)。与此相对应的,必然是适应外国客源需求的高档酒店先发展,在商业机制上、管理服务规范、星级标准上,与国际接轨;经济型酒店相对高档酒店,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规模、规范程度,处于缺乏有序的状态。

三、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机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社会经济水平差距的缩短,经济型酒店将起重要的作用,相比已发展成熟、规范化高档酒店,有更多的商业机会,既包括经济型酒店数量、规模、档次等涉及硬件、资金的方面,也包括经济型酒店产权、机制、经营模式、管理服务规范、行业体制?quot;软件“的方面。

国内的酒店集团,如锦江集团、新亚集团、首旅集团,在近年内,已开始启动发展经济型酒店并使之有品牌、连锁的计划,基本上是迎合了酒店发展的新方向,得到社会、市场的积极反应,获得了经济效益。

外国的酒店投资者和酒店管理公司,都形成共同认识,近期在中国发展高档酒店已不是投资酒店的最好选择,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是酒店的新机会。假日集团、雅高、万豪都有明确的在中国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动机,万豪还专门请咨询公司,作了中国未来酒店业发展报告,结论之一是,经济型酒店是一个新热点、新机会,比高档酒店有发展前景。

另外,外国著名的 DAYS INN商业酒店连锁特许品牌和青年旅舍公益连锁特许品牌,已以特许方式迅速进入中国,得到经济型酒店的青睐并迅速结合。经济型酒店有品牌要求,也看好连锁客源预订中心,接受特许经营方式,外国公司也看好中国的市场和经济型酒店正发展的契机。

中国缺乏规范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经济型酒店

目前,对于客源市场来讲,批评经济型酒店的最大问题是”不像个(规范的)酒店“,”四五星级像个样,三星级以下就走样“,缺乏硬件、软件上规范,难以符合已提高消费水平的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希望住经济型酒店的客源的需要。按道理讲,经济型酒店只是投资标准和设施配套程度少,不是酒店的基本管理服务质量的下降。对经济型酒店的要求已不仅是”安全、卫生、符合基本生活需要“。经济型酒店虽然投资额有限,但也有相应的规范和基本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在酒店业发展成熟的国家,经济型酒店有重要的客源市场地位,在必备项目和基本服务上,经济型酒店与高档酒店是一致的水平。我国的经济型酒?quot;不像个(规范的)酒店”的现象亟待改变。

高档酒店目前处于利润集中点的基础在发生改变,由于体制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经济型酒店将成为近期内酒店业的热点领域,蕴藏了巨大商机,酒店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改变。

四、中国经济型酒店的规模

经济型酒店的规模统计,由于没有直接的数字,只能结合国家旅游局和商业部的统计来估计。

到2000年底,全国有涉外酒店10481家,比1999年的7035家增加3446家。1999年,全国星级酒店3856家,其中,五星级77家,四星级204家,三星级1292家,二星级1898家,一星级385家。估计,经济型酒店座数占涉外酒店的80%左右,经济型酒店房间数占涉外酒店的50%左右。

按商业部的统计,2000年底,非涉外酒店的数量是25万家,其中,社会旅馆8万多家,个体旅馆16万多家。由于商业部没有作过全面的非涉外酒店的等级划分,估计在25万家中,达到经济型酒店的在5万家左右,300万房间左右。

总之,经济型酒店在6万家左右,300万房间左右,但分别分属于涉外酒店和非涉外酒店,在两个酒店行业管理体制下。按发展规范程度,涉外酒店制度下的经济型酒店明显规范,按发展机会,非涉外酒店制度的经济型酒店机会较多。如果发展策略合适,经济型酒店的数量会更大。

五、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策略

1.认识上的一致和全社会的参与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必定要走以高档酒店为主的发展模式,酒店对外资积极开放,引入星级制度,借鉴外国酒店的科学管理方法,引进外国酒店管理公司,都是当时的需要。在发展高档酒店的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提高,经济型酒店规模也从小到大,从行业配角发展到主角之一,成为酒店的一个须重视的部分,形成新的行业机会,是必然的发展过程。

由于酒店的投资主体多元化,频甑男幸倒芾硖逯埔彩巧嫱夂头巧嫱獠⒋妫眯途频甑姆⒄购凸娣叮婕暗拿婀惴海烁眯途频甑姆⒄埂⒐娣洞丛炝己玫幕肪常枰鞣矫嫱骋蝗鲜叮纬珊狭ΑL乇鹗钦鞴懿棵牛犹逯坪褪谐〉耐骋唤嵌瓤矗映ぴ犊悸牵眯途频甏丛炝己没肪场?br> 2.加快经济型酒店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从产权制度上建立市场化运营的基础

这是从微观上推进经济型酒店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市场主体的关键,是经济型酒店能按照商业化运作的前提。这个方面,国家有统一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做法,在使产权清晰,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上,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上,与各行各业的企业是一样的。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经济型酒店可向三资酒店学习,作为开放最早的外资投资领域,其市场经济和管理、服务规范已同国际接轨,是经济型酒店直接模仿的对象。

3.酒店行业管理体制要协调,最终走上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

酒店业是统一的体系,从客源角度讲,市场也要求酒店业是个整体。酒店行业管理体制被分离,尽管有以前的客观原因,但走向一体是必然的。

4.加强协会和服务组织的作用,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指导、交流、协调、自律、服务

管理涉外酒店的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和管理非涉外酒店的中国饭店协会,要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不仅发挥协会在为经济型酒店指导、服务、教练、行业自律的作用,而且利用协会相对淡化体制的特点,为经济型酒店的一体化创造条件。

5.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尤其是向外国经济型酒店学习

酒店是个国际化、标准化特点强的产业,先进、适用的酒店模式应用会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建筑外观到先进材料,从设施到使用物品,从电脑硬件到软件,从经营模式到管理服务规范,以及绿色环保等,都有科学的标准和实施程序。过去,我国与外国的高档酒店的交流多,现在,对外国经济型酒店的学习、交流要增多。实际上,外国的著名酒店管理公司的起步发展,大多是从经济型酒店发展起来的。当然,国内酒店间的学习、交流也是应该的,无论是经济型酒店之间,还是经济型酒店同高档酒店之间。

6.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

集团化的优势在于集合相关资源,既形成规模经济和资金、资本势力,又利于扩张,集中资源做好、做快、做大。我国提倡酒店走集团化的口号叫了多年,也组建了不少的集团,但在酒店业中的影响小,尤其在高档酒店,起影响作用大的还是外国的投资者和酒店管理公司。可以讲,国内著名的五星级酒店,大多被外国投资者、管理公司控制和实际管理。

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为酒店集团提供新的机会。国内的酒店集团比外国的酒店集团,在发展经济型酒店上,有更多的优势,不能丧失这个机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7.连锁和特许经营是经济型酒店受欢迎的合作模式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经济型酒店比较适合连锁和特许经营。经济型酒店规模小,财力有限,发展连锁和特许,可以使酒店有品牌、客源、管理质量的保证,但又不是依靠自己的长期的经验积累,又无须支付太多的费用。所以,国内锦江、新亚、首旅集团,就采取有连锁加特许方式,通过投资或租赁,发展经济型酒店。不过,经济型酒店的连锁加特许方式,除这种集团直营店外,还有开放式连锁加盟店。开放式连锁加盟店可能更是发展的方向,外国的经济型酒店,大多是开放式的连锁加盟。国内的酒店集团还是习惯在处理新事物中,不自觉地使用原习惯方法,缺乏利用市场资源,利用多种利益格局,整合商业模式,达到最优配制。

8.酒店管理公司要转变观念,适应新机会,参与经济型酒店的发展

经济型酒店由于体制原因,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不够,不适合酒店管理公司以全权委托方式管理;由于观念原因,经济型酒店不习惯让外人管理;由于规模小,财力有限,经济型酒店也不接受酒店管理公司派人以全权委托方式管理。这一点,酒店管理公司要特别注意,要多从连锁和特许、顾问管理、客源预定服务上去研究。

我国的酒店管理公司有两个弱点,一是总想管理高档酒店,但总是在外国著名酒店管理公司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二是总想用中长期的全权委托方式的管理方法,与酒店业主的利益和经营习惯总有根本的矛盾。为参与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国内酒店管理公司首先要有新思路、创新和寻找稳定的市场发展培育点。

9.要重点发展大中城市中的经济型酒店

经济型酒店的核心是经济,迎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经济型酒店的发展重点在大中城市,不仅因为大中城市是商务、旅游的交织密集点,有庞大、稳定的流量,使经济型酒店有发展的谐。遥诖笾谐鞘校眯途频昕梢越柚鞘泄δ埽咕眯途频甑囊恍┥枋⒎褡缁幔菇ㄉ琛⒃擞延媒档汀>倮谕夤至餍械腂&B模式酒店,就是经济型酒店的一种,重视住(BED)和必不可少的早餐(BREAKFAST),住和必不可少的早餐的设施按需要,做的很专业,无关的就尽量不设,或功能合并,或少设。北京的酒店的很多配套设施闲置,占用建设资金,扩大运营费用,经营中亏损,这些设施就可以减免。据研究,北京大部分酒店的餐厅按独立核算都是亏损,又是酒店管理最烦琐的工作,但住店客人除早餐外,至少70%的住店客人由于时间、价格、消费习惯、餐饮特色等原因,并不在酒店内用餐。实际上,酒店大多把餐饮租赁、外包、合作,集中力量做房务。应多研究经济型酒店的规律,使建设、运营费用低,又使客人在主要方面最大满意的B&B模式。

发展经济型酒店,是我国酒店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经济型酒店不仅有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有现实的紧迫性,有巨大机会。对于酒店宏观管理结构和酒店产业中的成员酒店,这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第二篇: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

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已经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选择合适的竞争战略对于获取竞争优势,保持在行业中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企业可选择四种互相有内在联系的一般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及最优成本战略。其中集中化战略又可分为集中最优成本战略和集中差异化战略。所有的营销战略都是建立在细分、目标和定位的基础之上的。清晰市场定位是培育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有效制定营销策略的首要问题。准确把握定位理论,并在实践中准确定位对经济型酒店的竞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如此众多的酒店,客户的选择非常广,只有通过准确定位,酒店的经营者才能明白企业的潜在客户是谁。怎样根据客户的需要,采取相应的营销措施在顾客心目中树立独特的形象,与竞争者区分开来,进而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目前,经济型酒店是以普通旅行者和中小商务人士以及学生为主导客源群体,这是最基础的目标群体。有实力的固然可以把这些群体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归为潜在顾客,但是对于大部分经济型酒店而言,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和实力,进一步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市场定位。

目前,许多经济型酒店的产品同质化趋势严重,即使有的产品能有一些差异性,也被竞争对手的快速模仿所扼杀。随着竞争的不断激烈和升级,酒店只有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营销策略组合,才能寻找更具差异化的产品卖点,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目前,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在中等消费人群的细分市场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像针对老年市场、自驾游市场的酒店还很少,朝这些方向扩展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而且针对每一细分市场,又可以分门别类提供更为细致的产品服务。例如商务型酒店可为客人提供分时客房及分时服务。

比如尚客优快捷酒店在中国首次提出专做二三线城市、专做中小规连锁酒店品牌的市场定位,并首创符合中国二三线城市连锁酒店运营的管理体系。经过数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二三线城市连锁酒店第一品牌、中国连锁酒店十大品牌,分店规模排名全国第六。制定了专做中小城市、中小规模连锁酒店的科学管理体系,使尚客优快捷酒店成为三线城市连锁酒店第一品牌。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与国际的差距在缩小,经济型酒店正步入高速增长阶段。面对机遇与挑战并行,集中差异化战略固然是一种可行的战略,但绝不是唯一的选择。我国经济型酒店只有在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目标市场以及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清楚了解基础上,选择实施合适的竞争战略,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方式开展价值链的活动,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组合才是赢得顾客、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之道。

第三篇: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

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与国际的差距在缩小,经济型酒店正步入高速增长阶段。面对机遇与挑战并行,集中差异化战略固然是一种可行的战略,但绝不是唯一的选择。我国经济型酒店只有在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目标市场以及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清楚了解基础上,选择实施合适的竞争战略,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方式开展价值链的活动,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组合才是赢得顾客、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之道。

所有的营销战略都是建立在细分、目标和定位的基础之上的。清晰市场定位是培育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有效制定营销策略的首要问题。准确把握定位理论,并在实践中准确定位对经济型酒店的竞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如此众多的酒店,客户的选择非常广,只有通过准确定位,酒店的经营者才能明白企业的潜在客户是谁。怎样根据客户的需要,采取相应的营销措施在顾客心目中树立独特的形象,与竞争者区分开来,进而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目前,经济型酒店是以普通旅行者和中小商务人士以及学生为主导客源群体,这是最基础的目标群体。有实力的固然可以把这些群体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归为潜在顾客,但是对于大部分经济型酒店而言,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和实力,进一步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市场定位。

目前,许多经济型酒店的产品同质化趋势严重,即使有的产品能有一些差异性,也被竞争对手的快速模仿所扼杀。随着竞争的不断激烈和升级,酒店只有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营销策略组合,才能寻找更具差异化的产品卖点,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目前,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在中等消费人群的细分市场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像针对老年市场、自驾游市场的酒店还很少,朝这些方向扩展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而且针对每一细分市场,又可以分门别类提供更为细致的产品服务。例如商务型酒店可为客人提供分时客房及分时服务。

比如尚客优快捷酒店在中国首次提出专做二三线城市、专做中小规连锁酒店品牌的市场定位,并首创符合中国二三线城市连锁酒店运营的管理体系。经过数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二三线城市连锁酒店第一品牌、中国连锁酒店十大品牌,分店规模排名全国第六。制定了专做中小城市、中小规模连锁酒店的科学管理体系,使尚客优快捷酒店成为三线城市连锁酒店第一品牌。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与国际的差距在缩小,经济型酒店正步入高速增长阶段。面对机遇与挑战并行,集中差异化战略固然是一种可行的战略,但绝不是唯一的选择。我国经济型酒店只有在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目标市场以及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清楚了解基础上,选择实施合适的竞争战略,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方式开展价值链的活动,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组合才是赢得顾客、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之道。

第四篇:经济型酒店经营分析

经济型酒店经营分析:如何保持企业竞争力?

2010-05-05 10:25:16 来源:迈点网 网友浏览5557次

在更多的城市开店、在更多的热闹路口挂上招牌,就算是成功了吗?对于中国的经济型酒店来说,跑马圈地之后,究竟要靠什么才能保持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迈点网】汉庭连锁酒店集团的IPO申请再次把投资界的目光吸引到经济型连锁酒店领域。这距离7天连锁酒店在纽交所上市引起的业界轰动仅仅相隔4个半月。

虽然早在1996年,锦江之星就开设了国内第一家经济型酒店,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不过8年时间——从2002年如家成立算起。如果汉庭成功上市,将成为该行业第4家上市公司。而且,按照开业酒店数量计算,排在5、6位的莫泰、格林豪泰也都有上市计划。

没有人对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广阔市场产生怀疑。在美国,所有星级酒店中,经济型酒店所占比例约为70%,每千人拥有经济型酒店客房数为2.5间。而在中国,除上海外(经济型酒店前6大中有5家的总部设在上海),其他城市的经济型酒店比例都低于30%,千人拥有客房量只有0.3间。

如家CEO孙坚表示:“中国酒店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理应是针对老百姓的。那些高档的、特色的酒店,只能成为补充。因此,经济型酒店应该是未来酒店市场中的绝对主力。”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巨大市场空间。早上市、早获得充裕资金,就意味着能尽快在更多的区域布点、获得先发优势。这也正是引发该行业上市热潮的潜在逻辑。

2005年1月,孙坚刚加入如家时,如家的开业门店不到50家。5年后,这个数字增至621家,照此速度推算,如家要想完成自己的“千店计划”也不过是一两年的事。2005年前后相继成立的格林豪泰、7天连锁酒店、汉庭,目前的开业店面也都达到了200-300家。7天连锁酒店CEO郑南雁在上市后更明确表示,要在5年内开店1500-1800家,赶超如家。

然而,在更多的城市开店、在更多的热闹路口挂上招牌,就算是成功了吗?对于中国的经济型酒店来说,跑马圈地之后,究竟要靠什么才能保持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全行业的初级阶段

“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的消费者对酒店的服务质量、软件、设计等方面还没有什么意识,注重的大多只是价格。”经济型酒店大多数管理者都表示,希望用差异化品牌去赢得竞争。

在专家眼中,品牌竞争分三个层次: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对国内排名前几位的经济型酒店来说,品牌认知度基本不成问题——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如家、“7天”、锦江之星、汉庭„„的名字。但美誉度和忠诚度呢?

据网络调查,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排名前几位的经济型酒店差别不大,他们选择入住哪一家是很随机的。而且,即使同样是入住如家,上海某个门店和成都某个门店留给消费者的印象也可能截然不同。

在去哪儿网负责酒店业务的副总裁张泽看来,这正是经济型连锁酒店缺乏品牌美誉度的表现:“如果你去住希尔顿,会明显地感觉到一个门店比另一个门店好或差吗?标准是否统一是美誉度的一个方面,哪怕一家门店做得不好,都会影响整个品牌的美誉度。”

格林豪泰董事长徐曙光也承认:“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的消费者对酒店的服务质量、软件、设计等方面还没有什么意识,注重的大多只是价格。”

在郑南雁眼中,美誉度是通过“差异化竞争”获得的,他相信“差异化竞争”是所有行业发展的必经之途:“独特定位会给企业带来很大优势,当然,风险也很大。为了躲开风险,很多公司宁愿选择沿着大众化的道路走下去,那种活法叫‘苟延残喘’。”但是,实践这一理论给郑南雁带来了最让他最头疼、也是“7天”下一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给消费者一个清晰、充分的理由选择‘7天’,而不是如家”。

市场的胜利

拜庞大的中国市场所赐,即使全行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需求”仍不吝赐给了令各家经济型酒店满足的营业额。

1997年,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梅陇店开业,主打房价是158元。13年过去了,日用品价格、人力成本、房租都上涨了数倍,但经济型酒店的房价几无变化。据2009年财报数据,7天连锁酒店每间客房每天的平均营收为147.8元,如家则是146元。

对于薄利,郑南雁并不否认:“经济型酒店不是一个高利润行业,它就像超市一样,靠的是规模。”郑南雁透露了经营秘笈——自己从没把“7天”按照传统酒店行业来经营:“我是把酒店当作零售业来经营,就像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把航空业按照大巴交通的模式来经营一样。”

好在,面对薄利,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大多有着让人欣慰的入住率。在2009年财报中,“7天”披露的全年平均入住率达到88.3%,如家是91.5%,店面总数排名第六的格林豪泰也有85%。相比之下,美国温德姆酒店集团旗下的“速8”,全球分店在2008年的平均入住率仅为53.8%;经济型酒店鼻祖——法国雅高集团旗下的宜必思,2008年的入住率也不超过70%。

拜庞大的中国市场所赐,即使全行业仍处于品牌竞争的初级阶段,“市场需求”仍不吝赐给了令各家经济型酒店满足的营业额。“7天”2009年总收入1.67亿美元,全年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1249万美元。如家2009年的总营收则为3.81亿美元,净利3750万美元。

会员制的缺陷

一旦打折,会员制所带来的利润就会低于上门散客,从这个角度说,纯会员制是影响酒店收益的。

“加大会员入住比例”,几乎是所有经济型酒店管理者都要提到的话题。

经济型酒店的客源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会员、渠道商、团体协议客户、上门散客。通过携程、艺龙这样的渠道商获得的客源,利润中的很大部分要被抽佣;团体客户,折扣也被压得很低,利润有限;上门散客虽然利润相对最高,但极不稳定。

于是,在管理者看来,会员无疑是最好的客源。事实上,作为终端客户,除了能带来稳定的客流外,会员体系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如果会员这块做得好,也不排除为未来拓展多元化业务——比如票务、租车,甚至旅游产品——打下基础。”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袁伟达说。有经济型酒店CEO甚至表示,心目中理想的客源构成是“100%会员”。

不过,在张泽看来,纯会员制不仅没可能,而且没必要。“全球所有的酒店,没有一家是100%会员的。大酒店集团的会员比例基本在50%以内。”

张泽曾参与制订如家的会员体系,但在他看来,经济型酒店的会员制有天生的缺陷:为了抢占市场,争取对价格敏感的顾客,经济型酒店主要是以打折的方式作为会员的优惠方式。一旦打折,会员制所带来的利润就低于上门散客。从这个角度说,纯会员制是影响酒店收益的。“你看航空公司、高星级酒店的会员体系,一般都是以积分作为反馈的,不会影响销售利润。”

最重要的一点,在品牌竞争方面,会员制体现的是第三个层次——忠诚度。“第二个层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谈第三个层次有意义吗?”张泽一语道出核心要害。

与渠道商之争

“携程对自己的会员有承诺,我们对自己的会员也有承诺,双方都不愿意修改,所以很难合作。”

其实,经济型酒店们大力发展会员,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开携程、艺龙这类渠道商。但由于后者拥有庞大的会员资源——携程的会员数已达3000万,是“7天”的3倍多、如家的20倍,与渠道商的关系是酒店们必须面对的话题。

在2009年初的“携格之争”中,徐曙光当了一回出头鸟。虽然没有同行呼应,但他坚持认为自己代表了正义的一方:“一间300元左右的客房,如果通过携程,要被抽佣66元,酒店剩下的利润可能还不到6元。”此外,携程的推广费用很大部分被转嫁给了酒店,在徐看来,依靠这样的中介,无异于“饮鸩止渴”:“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没有资金改善自己的管理和服务。”虽然徐曙光承认,渠道商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但占据了57%市场份额的携程让他无法接受:“一旦垄断,就会越来越霸道。”于是,格林豪泰彻底断绝了与携程的关系,转而选择艺龙作为自己的中介商。

有意思的是,同样选择艺龙作为中介的郑南雁却表示,自己不选携程的原因,正是携程之所以成功的根本所在——携程和“7天”对会员利益的承诺同样坚决:“能不能合作,最主要的并不是经济原因——很多人说携程的佣金太高,那并不是主要问题,只是商业谈判而

已——而是能否维持对自己顾客的承诺。携程对自己的会员有承诺,我们对自己的会员也有承诺,双方都不愿意修改,所以很难合作。而艺龙愿意接受我们的原则,放弃对他们会员的部分承诺。”正因为如此,郑南雁反而认为携程注定是一个比艺龙更加成功的公司:“那些对携程有意见的,都是弱者。自己没做好,怪别人做得太好。”

第五篇:经济型酒店网络营销分析

经济型酒店网络营销分析

摘要:酒店开展网络营销,如夸越来越成为进行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和建立酒店品牌意识的需要。根据Merrill Lynch的数据,2008年至少三分之一的酒店客房预订将通过互联网实现(2007年为32%,2006年为29%,2005年为25%,2004年为20%),另外三分之一的酒店预订也将受到互联网的影响,通过脱机完成(电话预订中心、直接入住、团体预订等等)。到2010年底,将有超过45%的酒店预订通过在线完成。酒店网络预订的市场分析

1.1 酒店预订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网民数量和出游人次的增加,通过网络查询酒店并预订(包括在线预订和电话预订)的人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大型连锁酒店还是单体酒店,都在为选择合适的网络分销渠道以吸引网民群体的购买而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

1.2 网络预定用户分析

从年龄分布来看。网上旅行预订用户中30岁以上的人最多,占44.7%的比例;其次是25~30岁的用户占29.2%的比例。25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大多有几年的工作经历,不管是职位还是收入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并且他们是消费的主力人群。

在学历结构上,网上旅行预订用户中以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居多,占49.7%的比例;其次是大学专科学历用户占30.9%,大学专科以上用户占80.6%。

在地域分布上以华东华北为多,其中尤以华东的上海最多,占32.1%;其次是华北的用户占23.9%。

1.3 网上旅行预订用户行为特点

1.3.1 收发电子邮件最多为网上旅行用户进行的网上活动

网上旅行预订用户的高收入、高学历、、职业性等特征决定了其网上行为倾向与一般网民有较多不同。有调研结果显示,网上旅行预订用户中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查看新闻、网络购物、使用网上银行等活动的人数比例都比整体网民至少高出10%。而整体网民中进行下载电影、音乐、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的人数比例高于网上旅行预订用户。

1.3.2 网上旅行预订用户网上消费水平高

网上旅行预订用户中经常网上购物的占71.6%,网上消费较多。从调研结果来看,网上旅行预订用户的网上消费支出水平比整体网民要高。

1.4 目前几种有代表性的酒店网络营销模式

目前国内为酒店业提供信息化与网络营销解决方案的众多企业当中,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

1.4.1 不需要对酒店现有的管理软件进行更新或提供相应接口

(1)网络虚拟连锁特许经营的模式。该模式的代表性企业是万万家酒店软件公司,该公司通过免费特许加盟的方式,使所有加盟万万家网络的酒店能够使用其销售网络,向终端顾客提供酒店房间,而每一家酒店的客房资源和销售资源可以实现共享,也可以从任何一家酒店销售中获取相应收益。

(2)客户端软件营销模式。该模式的代表性企业是上海德比公司,该公司的软件可以使酒店通过连接到客户端软件,实现对酒店自身营销的灵活控制与管理。

(3)网络短信平台模式。该模式的代表性企业是中国订房联盟,运用该联盟平台的酒店可以通过网络短信与平台进行业务相关信息的传送与确认,并与顾客及时进行短信沟通。

(4)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模式。该模式的代表性企业是北京网连天下的Tinsia平台,华远国旅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中国旅游网络营销总平台,这些网络营销平台都力图为加盟平台的酒店提供自主营销的管理和各种技术支持。

1.4.2 需要对酒店现有管理软件进行更新或提供相应接口

(1)IPhotel模式。该模式的代表性企业是北京石基公司,该公司通过为酒店提供基于IPhotel的全面解决方案,使酒店的信息管理系统与网络营销系统实现很好的对接,提升酒店网络营销的效率和管理能力,有效降低内部运营成本、缩短交易等候时间以及帮助酒店达成收益管理的目标。

(2)HIMS全面解决方案模式。该模式的代表性企业是北京罗盘公司,该公司通过一种称之为HIMS的酒店网络营销全面解决方案,实现从内容、客户、销售、预订管理、俱乐部、常客积分、收益、集团连锁管理的全部功能。我国经济型酒店的SWOT分析

2.1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优势

(1)成本优势。目前。四星级饭店一个标准问的建造成本约为70万元,五星级约为85万元,初建成本居高不下;经济型酒店的硬件产品功能配置体现实用性,不需要多余浪费的摆设,节省了初建成本。高星级酒店服务齐全和细致,需要员工人数众多,人工成本较高;经济型酒店由于酒店规模小,配套简单,员工可以一人多岗,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

(2)价格优势。相对于高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的固定成本以及后期追加成本少,保本点低,同时管理和服务成本也较低,管理和服务费率远远低于高星级酒店的水平,经济型酒店具有价格竞争的优势,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价位一般在150~400元之间。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消费价格,能够迎合我国一般公务、商务旅客等大众旅游消费者的实际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

(3)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突出客户关系管理的优势。无论锦江之星还是如家快捷,排名比较靠前的经济型酒店都非常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吸纳和稳定客源。

2.2 客源供给优势

(1)观念优势。由于经济型酒店以其价廉、舒适的住宿设施、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了中国人讲究实惠的观念。如长住商务型客人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不再盲目追求酒店的档次,更注重酒店的实用性,由豪华型酒店转入经济型酒店同样享受周到的优质服务,并可以节约费用。

(2)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劣势。从目前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看,经济型酒店存在价格竞争混乱,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管理模式单一,没有统一服务标准等问题,以及人们对经济型酒店的认识不足,经济型酒店缺乏知名品牌,国内尚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经济型酒店连锁企业。

(3)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中国前20年的酒店发展,是一个主要适应国外客源的阶段。业内人士更多关注的是高星级酒店的国际标准和发展动态,无论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操作,从管理模式到建筑设计,无不将高档星级酒店作为模板,强化着人们的心理定势,而很少有人关注相对于高档酒店的经济型酒店。

(4)价格竞争混乱。我国高档酒店增长速度太快,竞争手段主要是削价竞争,使得酒店结构与客源结构的对应规律被打破,这不但降低了酒店业的总体效益,扰乱酒店业的竞争秩序,同时导致了高档酒店相对地剥夺了其他酒店的边际利润。这恐怕也是经济型酒店价格混乱的原因之一。

(5)认识混乱。一些服务质量不高、卫生条件差、管理不规范的酒店,以为罩上经济型酒店光环,就会财源滚滚,也打出“经济型酒店”旗号,使得人们将经济型酒店同脏、乱、差的旅馆、招待所等同起来。实质上“经济型”酒店是相对于豪华酒店而言的,决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这些酒店虽然在个别方面具备了经济型酒店的特征。貌似“经济”,实质是鱼目混珠,混淆视听。

(6)缺乏酒店品牌。品牌知名度低是由于我国酒店管理业发展慢,还没有形成一定辐射范围的中低档酒店品牌。目前相对知名的北京建国客栈、中江之旅,上海锦江之星等,也仅仅在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还谈不上知名品牌的程度。

2.3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行业机遇

(1)国内市场带来的新机遇。一是政府机构改革。附属单位与政府部门脱钩是改革的既定方向,如此大量的政府招待所将走向市场,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二是民营资本的快速进入。酒店业的改组、改制、出售将成为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会大有可为,将给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国政府正在努力调整其接待机制,增加和改善接待设施,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化预定系统,以及建立了广泛、高效、优质的旅游服务供应网络。

(2)国际市场带来的新机遇。世界旅游组织调研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届时到中国境内旅游的外国客人将超过1.37亿人次。”在未来的20年间,大批国际游客的拥人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旅游饭店业的飞速发展。

(3)酒店供给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机遇。我国目前已经建成的酒店在数量结构上呈明显的“两头大,中间小”的不合理状态,即质量好、价格高的高星级酒店和质量次、价格低的社会旅馆数量大,质量与价格较适中的少。这一消费断层,给经济型酒店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4)我国经济型酒店面临的威胁。

①国际品牌纷纷抢占中国。当国内经济型酒店尚处于起步阶段时,外资酒店也看到了经济型酒店市场的商机,纷纷盯上了国内经济型酒店这块大蛋糕。2002年美国纽约美兴国际企业集团在沪设立了第一家“美兴”品牌的经济型酒店。国外中低档型酒店品牌的进入,直接冲击我国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和经营格局。

②政府一些部门的行政干预。经济型酒店在国内酒店业发展中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由于中低档酒店的经济型酒店绝大多数是国有体制,小到日常经营、大到产权转移,很容易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预,这对经济型酒店的健康发展可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下的市场策略

3.1 采用订房系统+酒店网站的二元营销模式

网络订房系统作为现阶段无投入、见效快的方式,应与酒店网站营销相结合,作为营销的有效补充。一方面,客户能通过订房系统很快找到酒店,等于在前期不用花费广告就实现了搜索引擎的功能。同时,又能登录酒店独立网站进一步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实现网络预订。这无疑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模式。

3.2 酒店独立网站建设可分阶段进行

在网站建设初期,应以在互联网创建一个宣传“窗口”,重点突出酒店的特色和优势,实现客户和酒店互动目的为主,而不能抱太大的“盈利”希望。那种认为网页一建成就有大量订房,马上收回投资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如在国内主要的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上建立链接,才能保证点击率和访问人数,实现有效营销。

3.3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网络营销渠道管理

网络营销是一项崭新的事业,酒店要在这个领域中取得成功,科学的管理营销渠道是极为重要的。如果采取订房系统+酒店网站的二元营销模式,酒店就应不断地对各营销渠道进行信息沟通和协调,保证酒店在网络营销上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同时随着酒店网络预订的规模化,酒店独立网站才有后续资金可实现功能升级和更强大的广告推广,逐步降低对网络订房系统的依赖性,最终实现网络直接营销,为酒店提供长期竞争优势。

下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机会、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机会、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型酒店发展分析

    经济型酒店发展分析 经济型酒店发展迅速,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型酒店分布日趋成熟,特别是在国内一线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众多的经济型酒店品牌。而面对激烈角......

    经济型酒店品牌营销策略

    经济型酒店品牌营销策略 经济型酒店被引入中国市场后,很快便进入到快速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孕育了一批知名酒店品牌。然而随着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激烈的同质化竞......

    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发展策略的分析

    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发展策略的分析 苏玉珠 朱晨阳 2013-3-19 14:33:05 来源:《中外企业家》2012年第12期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型连锁酒店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

    浅谈我国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近年来

    浅谈我国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国际化,中国酒店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成功的营销是酒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虽然目前市场形势......

    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策略

    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策略 1.认识上的一致和全社会的参与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必定要走以高档酒店为主的发展模式,酒店对外资积极开放,引入星级制度,借鉴外国酒店的科学管理......

    信阳市经济型酒店投资分析

    信阳市经济型酒店投资分析摘要:近年来,信阳市酒店业发展迅速,但酒店档次结构不够合理。一方面高星级酒店设施豪华,价格昂贵。另一方面,一些小型旅馆,招待所服务较差,卫生条件差,使大......

    经济型酒店策划分析报告

    经济型酒店策划分析报告 自1983年北京建国饭店开业,第一家合资饭店进入北京,到现在已经30年了。30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北京饭店业,也逐渐走向成熟。而今我们又面临奥运机遇,分......

    独立酒店现状分析及转型策略浅谈

    独立酒店现状分析及转型策略浅谈 独立酒店,指由个人、企业或组织独立拥有并经营的单个饭店企业。单体酒店是传统酒店形式,其特点是单独、分散地存在于各个城市和地区,独立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