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公务员论文
国家公务员论文
在当今世界,政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正在越来越受到人重视。一个有效的政府,对于经济、社会乃至政府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个有效的政府,必定是政府职能有限的政府,政府行为依法作为的政府,政府权力多中心配置的政府,政府决策高度民主的政府,政务信息高度透明的政府,自然也是拥有一个精明强干、士气高昂的公务员队伍的政府。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因为有了高度发达的公务员制度,就可以从社会中吸收人才,并通过激励和培训,使人才在政府部门迅速成长。有效政府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要争取一流的人才,并使人才能够在政府组织内得以迅速成长。要发展政府的能力,首先在于建立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培养积极主动和精明强干的公务员队伍。因为,“无论是制定政策、提供服务还是管理合同,有效政府的生命力都在与公务员的精明强干和积极主动。
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中叶开始的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以考任制为核心的任用制度和以工作实绩为基础的考核制度,奠定了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制度基础,也奠定了英国现代政府体制的基础。这为英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达到一个半世纪之久奠定了基础。在英国之后,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公务员制度建设,为其建立现代政府体制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
现代公务员制度有很多制度构件,包括录用、晋升、退出、工资激励、权利保障等机制。其在录用方面的特征是,不基于个人关系,而基于个人的才干,通过竞争性的招聘考试。考试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地域性的或者部门性的。在晋升方面的特征是,不基于个人关系,而基于个人才干和业绩,业绩优秀者得到适当的奖励。这样,公务员可以长期保持工作的激励,不会过多地考虑取悦于上级或者有权优势的领导人。在工资制度方面的特征是,其工资一般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之上,并且上下级之间有相当的差距。高级公务员与低级公务员工资差别较大,可以吸引高质量的人员,并将重要人才集中到薪金较高并且具有战略性的人员。其核心特征是不任人唯亲,通过竞争性的录用、晋升和富含激励的制度确保用人唯贤。
在中国,人事制度也是中国的核心制度。在1993年正式施行公务员制度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干部制度。干部制度基本上是一种身份制度,也就是说整个社会分成两种人,一种是干部,处于治人者的位置;一种是群众,处于治于人者的位置,包括工人和农民。一个人一旦取得干部身份,就拥有了与这一身份相关的名誉、地位和福利待遇。除了身份制特征之外,干部制度还有如下特征: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人员任命基本上实行委任制,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任命干部,一旦任命,只要不犯严重错误,就终身享受干部待遇。选拔任用由少数领导决策,组织部门负责实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否则就是论资排辈。干部考核只有定性标准,缺乏定量化标准,重视政治标准,忽视业务考核。干部管理缺乏基本的法律规章制度。录用、考核、退休、工资福利、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
干部外延广泛。它不仅包含国家机关除工勤人员之外的工作人员、国有企业除工人之外的工作人员,还包括政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组织的工作人员,甚至还包括寺庙中的工作人员。这一制度状况适应计划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和政治高度一体化的需要,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政党、政府与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组织,实际上都处于一体化的状态,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与政党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人民团体等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都是一回事,都是由国家任命、其工资由国家统一支付,都在为国家工作。
1979年末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开始完善和发展干部的选拔、录用、任免、考核、轮换等制度。自此开始,逐步建立了正常的离退休制度,打破了终身任职制,实现新老干部交替正常化;打破干部任用的单一委任制模式,实行委任、选任、考任等制度。在考核制度方面也有了新的尝试。这些实践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且开始让公开、公平、竞争、考核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干部人事制度的封闭管理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开始向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鉴于粗放式、千篇一律的干部制度已经跟不上实际发展需要,因为随着城市经济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启动和深化,对国有企业、人民团体、事业单位、政治组织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有有必要进行分类管理。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国家行政管理效率的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从而保证国家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活力。
1992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干部制度改革也遇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因为市场经济改革,必然要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也必然要充分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大一统的干部制度显然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对干部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公务员制度,已经是大势所趋。
中国公务员制度针对传统干部制度的弊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也适应有效政府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了国家公务员的范围,包括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这为进一步实行国有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促进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提供了人事制度的条件。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单位将直接面向市场竞争,企业规模的大小,绩效的好坏,投资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状况,而不再取决于其行政级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将不再对文化、科学、教育、卫生和体育等公共事业大包大揽,这些单位的投入状况和产出绩效,也将不取决于其行政级别和地位,而是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评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将大量发展,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趋势,它们的发展,也将不再取决于其与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将不再取决于其特殊的行政级别与政治地位,而是取决于其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评价。为了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不仅要在组织上、职能上分开,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在人事上分开。让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己根据管理效率和发展的需要,去确立其人事管理制度,去决定其人事管理决策,并自主地实施。
《国家公务员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公务,并且规定国家公务员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可以提出申诉和控告。这一规定,是建设法治国家,建设宪政法治的要求。法治国家要求确立宪法与法律至上,国家机关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活动,政府权力必须有法律授权,有法律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政府行为是无效的。与此同时,公民有充分的自由,非经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受任何处罚。这对国家公务员也是一样的,国家公务员是依法在其岗位上行使公共权力的人员,它并不是国家的奴隶,国家公务员在其岗位上需要承担法定义务,但其法定的权利也依法得到保护,不受任何非法侵害。到今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已经颁布10周年。它为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过10多年的实践,可以说,已经为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化确立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就如中国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先生所说的那样,《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十年来,中国公务员制度推行取得了十项显著成绩:管理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十年来,围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规定、办法以及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激励机制开始运行。实行考核制度,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进行评价,并将考核结果同奖惩、工资、职务升降、辞退等环节挂钩,“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大大改变。
奖励制度发挥有效作用。几年来,中组部等多个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了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一大批优秀公务员受到表彰,让民众看到了公务员勤政、廉政的新形象。
竞争上岗制度逐步推开。这一制度打破了职务晋升中的“论资排辈”现象,使诸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廉政约束机制发挥作用。公务员纪律、处分制度的实行和《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加强了对公务员的有效监督和约束。据统计,近五年来,有六万多人受到了各种行政处分。
进一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现在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确立了管理与监督制度,第86条规定,对不按编制限额、所需职位要求及规定资格条件进行国家公务员的录用、晋升、调入和转任的,宣布无效;对违反国家规定,变更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养老保险金及其他保险、福利待遇标准的,撤销其决定;对不按规定程序录用、任免、考核、奖惩以及辞退国家公务员的,责令其按照规定程序重新办理或者补办有关手续。这些规定很好,但是不够的,从内容上来看,还应该进一步建立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另外,其监督的主体只限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人事部门,也就是说只是规定了行政监督制度,并且缺乏程序性的规定。除此之外,还应该进一步规定立法机关、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职能和监督程序。
确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企业干部分类管理制度。《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所规定的公务员范围只包括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但实际执行过程中,政党机关、部分有特殊政治地位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等也参照公务员暂行条例进行干部管理。其实,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是否是公务员,主要取决于相关改革的方向和进展情况。随着社会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日益深化,实行政社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社会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是独立运作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没有必要再对其按照国家公务员的制度来进行管理,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人事管理,应该由企事业单位自己负责,国家可以给其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制度框架,但不宜强制执行。
此外,《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公务员有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并服从命令,遵守纪律,不得对抗上级决议和命令。这一规定是正确的,因为公务员必须依法行政,并且要服从上级决议和命令。但是,当上级决议和命令违反宪法、法律和法规时,公务员是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还是服从上级决议和命令呢?按道理来说,国家公务员首先应该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而应该拒绝服从违反宪法、法律和法规的上级决议和命令。但在操作上公务员很可能会选择后者,而放弃前者。因为选择前者而违反后者,行政处罚很可能很快将会降临,而相反的选择,则很可能不会有什么事情。《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此没有进一步规定,更没有在程序上保障拒绝服从违反宪法、法律和法规的上级决议和命令的依法行政的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只是在权利条款规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这一规定能够发挥一些作用,因为公务员可以据此提醒上级机关及其领导人某项决议或命令可能是违宪、违法的,但要及时制止违反宪法、法律和法规的不正当的上级决议和命令是不够的。
总之,积极主动、精明强干的公务员队伍对于有效政府的活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建设精明强干的公务员队伍,必须建立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需要有适当的公务员法律基础,建立富有激励的报酬制度,建立合理的录用、晋升等各个方面的制度,并在制度上鼓励公务员的团队合作精神。经过10年的努力,《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和实施办法,为建立中国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公务员制度,需要在总结《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中国有效政府发展的具体需要,考虑中国公务员管理实践所遭遇的种种问题,进一步制定新的《国家公务员法》。从而为中国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提供合理的法律基础。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只是在权利条款规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这一规定能够发挥一些作用,因为公务员可以据此提醒上级机关及其领导人某项决议或命令可能是违宪、违法的,但要及时制止违反宪法、法律和法规的不正当的上级决议和命令是不够的。当然,把行政机关的违宪违法决议和命令的问题交给公务员来解决,在操作上有难度,在制度设计上也有难度,在根本上要通过完善国家立法和司法监督,建立违宪违法审查制度来解决。
国家公务员论文
在当今世界,政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正在越来越受到人重视。一个有效的政府,对于经济、社会乃至政府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个有效的政府,必定是政府职能有限的政府,政府行为依法作为的政府,政府权力多中心配置的政府,政府决策高度民主的政府,政务信息高度透明的政府,自然也是拥有一个精明强干、士气高昂的公务员队伍的政府。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因为有了高度发达的公务员制度,就可以从社会中吸收人才,并通过激励和培训,使人才在政府部门迅速成长。有效政府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要争取一流的人才,并使人才能够在政府组织内得以迅速成长。要发展政府的能力,首先在于建立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培养积极主动和精明强干的公务员队伍。因为,“无论是制定政策、提供服务还是管理合同,有效政府的生命力都在与公务员的精明强干和积极主动。
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中叶开始的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以考任制为核心的任用制度和以工作实绩为基础的考核制度,奠定了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制度基础,也奠定了英国现代政府体制的基础。这为英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达到一个半世纪之久奠定了基础。在英国之后,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公务员制度建设,为其建立现代政府体制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
现代公务员制度有很多制度构件,包括录用、晋升、退出、工资激励、权利保障等机制。其在录用方面的特征是,不基于个人关系,而基于个人的才干,通过竞争性的招聘考试。考试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地域性的或者部门性的。在晋升方面的特征是,不基于个人关系,而基于个人才干和业绩,业绩优
第二篇:国家公务员制度论文
腐败在广义上说是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利变异现象,从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
目前,腐败问题是各国都存在的通病,特别是在政法体系和第三方监督体系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犹为突出。有数据统计,中国每年的贪污腐败已经占国家GDP的10%,超过2万亿,贪腐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大部分重大社会问题的根源,成为国家向前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尖锐,贪腐问题,已经愈演愈烈,越治理越严重,是执政党身上的一大毒瘤,极大的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剥夺了人民的幸福。我们国家的腐败现象发展势头迅猛。从某种程度上讲离间了我们与人民群众的阶级感情,且影响了我们各种制度、政策的良性发展,部分案件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影响了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贪污腐败难以治理,是因为贪污腐败已经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有权力的地方,都有贪污腐败。大官大贪,小官小贪;中央贪,地方也贪。贪污腐败的人太多,所谓罚不责众,反贪行动举步维艰;而预防和治理贪腐的人,一直享受贪腐带来的利益,反贪如何进行得下去。
要想真正意义上地反贪反腐败,想必还得从贪污腐败的根源出发,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找出贪污腐败的根源,从根源上出发,斩草除根,一举反贪反腐败。谈到贪污腐败的根源,关于官员或者说是公务员队伍的贪污腐败行为,坊间、司法界和学界总结归纳出了许多原因,其中主要可以划分为内在根源和外在根源。内在原因主要是指公务员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人性贪婪;自我综合评价不高;心理失衡等等之类的。至于外部原因,主要是指公务员接收到外部的一些影响,譬如说传统的教育使之思想上会有一丝奴性,从而在工作或者是生活上受到影响;制度设计的缺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会导致公务员腐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经济转型不彻底会导致政商不分问题加重等等。这些都是会导致公务员贪污腐败的一些根本性原因。
(1)导致公务员腐败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内部原因-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取向
从公务员个人内部本性分析,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是从本质上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导致公务员腐败现象出现的最根本、最本质的一个原因就是-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正所谓“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反映人的思想”。错误的思想当然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取向。由于很多官员或者是国家公务员不注意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放松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动摇了共产主义信念,从政思想和从政理念发生改变,职业道德骤然出现滑坡下降趋势。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发生了严重的扭曲。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特别是部分先富政策的实施,贫富差距的出现,使一些人开始产生了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物欲膨胀。于是乎,腐败成为当前社会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大问题。不良的社会风气,比如“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权钱交易”、“任人唯亲、唯钱”等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正是在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下,一些曾为党和人民做过重大贡献的人也会发生价值观的转变,进而走向腐败,走向自绝道路等。
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除了受到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之外,家庭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人思想品德、尤其是价值观的形成,首先与家庭教育直接相关。因为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贯彻始终的,特别是在青少年人生价值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同的家庭教育影响是完全不同的。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一些现实条件使得很多家庭、父母在感受到生活的压力的同时,在有些事情、有些做法上可能会无意中扭曲了对孩子思想的教育。父母坚持和倡导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其言传身教必然直接影响其子女价值观的形成。从人导致一些腐败的思想的出现。除此之外,无论是公务员、官员还是普通人在进入社会之前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对他们的人生观还有价值观的取向也是有不可磨灭的影响的。学校教育往往处
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学校,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对其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是重大的。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学校教育,由于其宣扬的价值取向不同,因而,不同时期的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即使在同一时期,一个人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中接受教育,由于学校教育水平、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形成的价值观也必然有很大的差异。现实社会中,一些堕落为腐败分子的公务员、官员,往往都有些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接受学校教育中,往往忽视自己世界观的改造,以至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或者说,曾经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但信念不坚定,追求不执着,因而也会蜕变。可见,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深远的、不可忽视的。
再者,一个人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也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我们都知道,工作环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我们成年以后,工作场所是一个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如果一个人是身处在一个管理不严,人人都贪图私利,物欲横流的环境中工作的人,无疑,他走向腐败的可能性会更大。而一个人的居住环境同样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在一个人年幼时,其居住环境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是重大的。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才有“孟母择邻”①的佳话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俗语。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和分析一下,往往不难发现,凡腐败分子的产生,往往都与其身边的亲朋好友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关系。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工作和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其人生观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虽然我们也听说过出污泥而不染的故事,可是这往往是很少的,也许就只有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并行成了坚定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人且意志坚强的人,才可能够做得到。
最后一点就是,职业、文化程度、还有年龄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首先,从职业这个角度上来讲,从事拥有一定职权的职业,可以说是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前提,没有这一点,一切腐败的产生都不可能。但也不是说有了职权就一定腐败,若如此,那也就不可能有“包青天”“焦裕录”“任长霞”“郑培民”等人民心中的顶礼膜拜的人物。那么,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呢?还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而它与一个人的素质有不可分割联系。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否正确,是否坚定,与文化程度是有关的。因为一个人对是非的判断,对不良影响的抵制是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如果从年龄这个角度出发去看的话,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工作初期、中期往往腐败的可能性不大,而到晚期则腐败的可能性往往就会增大,因此,我们常听说有“50现象”和“59现象”等。究其根本原因,一个人在工作初期,人们大都会埋头工作,期望取得预期成绩,而中期往往事业如日中天,他们会珍惜,但到了晚期就不同了,因为这时快要离开工作岗位了,往往会觉得如果再不为自己、为家庭、为子女谋一下私利的话,将来就没有机会了,因此,很多人在这时便鬼使神差般的走上了腐败之路。当然,这与人上年纪后大脑思维衰退,认识能力下降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社会环境的、还有家庭因素、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工作和居住的环境、职业还有年龄等等的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造成很大的影响。思想决定行为,反面的思想教育影响造成了公务员自身的价值观取向发生了扭曲,从而导致贪污腐败的出现。
(2)内在根源-人性的贪婪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当一个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他的想法就会随之慢慢的去改变。当我们还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时候,我们就一心祈祷着:只要我能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就好了。找到了工作就会想着我的工资能不能在涨一点呢?万一这工资真的涨了,就会想着如果我能在这个城市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就好了·····就这样人的欲望无休无止的,并且慢慢的越来越高,甚至高到一个他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的位置上去,然后他就会想要更多、更多的财富、权力,于是人性的贪婪就这样暴露了出来。每一个贪污腐败的官员或者国家公务员他一开始也只是一个努力工作、埋头苦干、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好官员,可是当他们发展到了一定的位置上,就会觉得既然我都拥有了这些权力,可是财力上却只是很薄弱,为何不趁着着职权之便为自己谋点福利,工资只够养家糊口,潇洒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如此一来,免不了的就是贪污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的涉险能力也是逐步升级的。腐败也是如此,从烟酒礼品、首饰金银逐步演变到现金、股份、红利、别墅、汽车、美色、护照,一切你需要的,一
切用金钱可以换来的,一切可以给行贿者带来好处的。烟酒礼品多了,无处可放了,于是官员的太太们便动脑子,将这些不花钱的礼品拿到售卖店去换取现金,便宜点无所谓,反正没成本的。售卖店的老板也愿意,以最便宜的价格收进,以低于市面价售出,中间还有很大的利差,何乐而不为?人们现在可以去查查80年代全国各单位、部门的帐单、凭证,任何单位都免不了有礼品报销单。送礼的单位得了好处,个人从单位中又能得到好处,而选礼品的钱又可以从公款中报销,不仅如此,在送礼行贿的过程中,又产生虚报、伪报、开大票的次级腐败。一单位花了1.2万元买烟酒、花了伍仟元买土特产进京送礼,目的达到了,批文拿到手,政策松了口,回单位报销时,票据就变成了二万伍仟元,多报了八仟元,这八仟元被两个送礼的干部私分,其实他们没分那么多,他们花了四百元买发票,赚到这八仟元现金的两个干部就开始动脑筋了:我们每月工资才两百多元,一年不吃不喝才挣两千多元,买台电视机就四千多元,这日子苦熬是到不了头的,这种挣钱法多容易啊。没几年这些干部就积累了不付任何劳动和代价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资本,同时结下了自己随时可用的人脉关系,有了钱,底气足,有了人脉关系,胆子大,于是这张网越结越大,这张网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处级干部、司局干部、部委干部、高干子弟、太子党逐步都罩在这张网下,大家结成利益同盟体,向地产、股票、能源等领域进军。
(3)外在最根本原因-制度的缺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社会学教授邝泽倩认为,归根结底,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邝泽倩教授说:“这种解释是有根据的。在中国这种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本身就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中国的资源有限,政府官员对商品和服务拥有很大的分配权。另外,在供应与分发的渠道中也存在着瓶颈问题。因此,在缺乏其他供应资源的社会主义结构中,就会有人为了获得这些紧俏资源而干违法的事情。作为其结果,市民和生意人为了把事情办成就会送礼或行贿,而收礼和受贿的官员就可能干违法的事情。”
然而,随着中央对地方实行更多的放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商品供应增加了,获得商品和服务的其他渠道也出现了。照理说,行贿受贿现象应该减少才对。可是,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腐败案件反而大大增加了。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邝泽倩说:“在一个授予官员很大权力的官僚机构中,腐败的机会总是存在。社会主义制度结构把很大权力集中在国家官员手中,这些人控制着很多别人想要的稀有商品,因此这就为他们的腐败提供了机会。”
邓小平早就强调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而检讨我们关于廉政制度的制裁规范及其运作情况,不难看出我们在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上的缺陷。首先是在查办案件上责任主体不够明确,手段不够强硬。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反腐败的总体格局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不现实的。“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其实党政领导并不可能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反腐败工作上,我们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因此没有哪个党政领导会不抓政绩工程而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反腐败工作上。“部门各负其责”,实际上这就模糊了查办案件的责任主体,有可能导致一个案件出现多头断案的状况,也有可能导致一个案件缺少个别部门参与的状况。而目前党纪和国法并没有规定纪检部门和检查机关拥有秘密侦查和技术侦查腐败案件的权力,这就意味着查办腐败案件只能依靠公开的调查和侦查手段,这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查明案件真相的。其次是对腐败行为的制裁结果不够公平。中国仍然是一个人治大于法治的国家,只要犯罪的行为人有着深厚的官场背景,那么法律对于犯罪行为人的处罚就有可能大大减轻。而对于胡长清、成克杰、郑筱萸这样的高层腐败分子,则完全取决于中央领导人的意志,即使在查办案件过程中有些情节符合法律的规定可以减轻刑罚的,法律仍然会从严从重处理的。
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就会滋生腐败。虽然中国共产党出台了《中国中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但是党内监督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成为党内监督的最薄弱的环节,从而导致高官腐败犯罪的几率较大;其次是如果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自身腐败就会导致腐败的行为上行下效,腐败的行为蔚然成风,党内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就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对于党外监督更是难上加难。由于政府活动的政务公开机制不够健全,政府活动透明度不高,群众和社会监督缺乏必要的渠道,社会舆论监督也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因而党外监督就成为监督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第三篇:国家公务员制度论文要求
《国家公务员制度》结课论文题目及要求
1.我国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的分析
2.我国公务员制度与国外公务员制度的比较
3.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分析
4.论公务员考核的意义与机制建设
5.论构建服务型政府与公务员素质的提高
6.结合实际论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要求:
1.六选一,进行论文
2.针对选题对现有制度进行评价,结合实际予以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或建议。
3.观点明确,调理清楚
4.不少于4000字,A4纸打印
5.正文:宋体小四号
6.格式:标题姓名摘要(300字左右)关键字(3—5个字)参考文献(必写)
第四篇: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论文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论文
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也日趋紧跟世界的脚步,于是,国家公务员就诞生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也就诞生了。这样的一个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在随着国家与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进步,它为国家的稳定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党团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如人事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等)。他应该要符合三项标准:
1、依法履行公职;
2、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也就是由国家为他们提供工资、退休和福利等保障。但在我看来,国家公务员应该是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的,始终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先进力量,他是人民的公仆,一心系着的是人民,是人民的一切。而不是,站在人民的头上颐指气使,俨然一副威严的做官的人。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统称或总称。其中包括《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单项制度及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质的不同。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因此,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有着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搞“政治中立”。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所以,要求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所谓“政治中立”的原则,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等政治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等等。
2.坚持党管干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文官管理必须独立于党派之外,“不受任何党派干预”,“与党派政治脱钩”,是独立的管理系统。
3.不搞“两官分途”。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的所谓政治化和事务官的所谓职业化,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官体系,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它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总而言之,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它学习和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的一些积极内容,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和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和制度化。由于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公务员法规体系中的基础性法规和总的章程,所以只能规定公务员管理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执行过程中,还应逐渐建立和完善与
之相配套的制度体系。
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过去的干部任用方式极为单一,完全靠领导说了算,往往是黑箱操作,透明度很低。难怪老百姓创作了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是“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在这种环境中,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难以合理就位。这就好比踢足球,不仅好球员可能得不到上场表现的机会,而且该踢后卫的可能错当了前锋。从而造成人才的大量积压与浪费,妨碍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而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将是一个较为公平公正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它将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输送优秀的人才,也将使有志于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的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舞台,不会有古代的那些才高八斗的人只能写下充满壮志难酬的仇怨的诗句。那些原本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只能在自己的诗歌里面,在自己的世界里面自娱自乐,然后孤独的了此残生。留下旷绝古今的惊世绝唱,只为伯乐不常有,时运不济。
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考任制已在中国全面起步。老百姓对此无不拍手称快。他们说:“卷子总比条子好,赛马总比拍马强。”的确,从“伯乐相马”到“赛场比马”确是一种质的进步。到目前为止,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政府机关的各类人员已超过万人。其中不仅有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而且还包括一些司局一级的政府高级公务员。尽管在公务员考录工作中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但是社会的不断发展会使这个制度不断的完善和完美。
国方文官制度中的公务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会等组织同政府谈判,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国家公务员制度与传统的人事制度比较,也是有差别的: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科学化、法制化上比传统的人事制度有很大的提高。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分类管理的一种制度,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管理的一整套规范。它除了有总法规,还有若干个配套的单项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实施方案,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法规体系。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管理机制上比传统人事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强化。
(1)国家公务员制度有竞争择优机制。在公务员考试、考核、晋升、任免等方面都体现了优胜劣汰机制,保证每个职位都有最优秀的人员来担任。
(2)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廉政勤政保障机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对公务员的义务、纪律、考核、奖励、回避等方面都加以严格约束,并通过监督来加以保障。
(3)国家公务员具有能上能下、新陈代谢机制。国家公务员制度对公务员进行考核,如不能胜任工作要免职。并实行不同职务的最高任职限制、年龄及部分职务的聘任制度。公务员在录用和调任上严格把关,提高
公务员的素质。另外,还实行人员交流、竞争上岗、职位轮换、和职务聘任制,打破终身制,增强行政机关的活力。
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中有以下原则:
一、竞争原则:竞争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是公开、平等的。所有考试、考核、录用等程序都是公开进行的,并且所有参加报考的人员不受性别、家庭出身、民族、宗教等限制,并逐步打破地域、身份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竞争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来。竞争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在机制,它贯穿公务员制度的始终,并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晋升与降职、职务任免,以及辞退制度上。
二、功绩原则:功绩是国家公务员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工作实绩。公务员的职务升降、考核、任免、奖励等,竞争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在机制,它贯穿公务员制度的始终,并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晋升与降职、职务任免,以及辞退制度上。都以其在工作中的功绩为主要依据。
三、法制原则:法制原则就是制定法律规范依照法规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行政,并受法律保护。有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任免、升降等都必须按照国家公务员法律律规定。
四、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事制度坚持的根本原则,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不是削弱党对干部的领导,而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的领导。通过把党的组织路线、方针、政策按一定程序转化为行政机关人事管理的法规,依此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国家公务员制度在不断的健全与发展,它将为国家的发展的不断输送优秀的人才,我们期待着它的完美的蜕变,期待着它具有重要意义的转身,也期待着社会和国家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地震局
2018年国家公务员地震局
考情
(参考2017年,多方面收集,会有误差,仅供参考)
第十五篇 地震局
一、考试信息
1、面试形式
地震局招录公职人员的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形式,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
2、面试题量及时间
结构化面试的题量一般为4道题,时间为20分钟,平均一道题5分钟的时间,每道题目不单独计时。考生要注意的是,材料题型的结构化面试通常采取场外读材料和场内作答的方式,思考时间和作答时间由考生灵活把握。如“10+20分钟”的面试模式,10分钟是考生在侯考室阅读材料的时间,“20分钟”是考生考场内作答的总时间。
二、趋势分析
1、面试形式
考生还是以结构化面试为主,增加对结构化面试形式的了解,掌握各种题型作答思路。
2、面试题型
在结构化面试中,综合分析、计划组织、情景应变以及人际关系题都是考察的重点。虽然没有独立的言语表达题目,但是言语表达能力在以上题型中也有充分的考察。发展趋势是以材料题为主,如2010年是普通结构化面试,到了2012年增加了材料阅读。在材料题中,第一道往往属于综合分析题型,并且是围绕给定材料主题命制,其他题型是围绕和主题相关的某方面进行命制。
综合分析是必考题型,一般作为第一道题目出现,相对难度最大,并且所考察的内容与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有一定关系。如果以材料的形式出现,在试题的信息量上,基本上包含了一个热点的完整信息。建议考生平时多关注一些时事网站和杂志,如新华网、搜狐、新浪、凤凰网以及南方周末等,对相关热点事件的产生和解决都能够从宏观进行分析并提出可执行的解决措施。
计划组织题、情景应变题和人际关系题三种题型的边界现在越来越模糊,基本上是一个题目考查多种能力,共性是考察大家服从命令,追求卓越,立即执行的做事能力。题目呈现精细化和交叉化的趋势,考生所面临的场景也越来越复杂,对考生的思考模式也有了高要求。如2012年2月23考题“蔬菜西瓜工业园是这个县的三大支柱产业,该地工厂各项排污都已符合标准,但村民还是认为他们的蔬菜水果被污染了,并且影响到了销量,导致农民经济受损,村民聚集起来闹事,你将怎么处理?”一个题目中出现了多个主体,对考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多加重视。
三、真题展示
2013年2月27日地震局面试真题
材料大意:假定你是西部某市的招商局工作人员。该市畜牧和种植业比较发达,但是轻工业不行。为了招商引资,该市近期要举办一次展销会,而且此次展销会比以往规模大,知名企业更多。
问题:
1.面对现有的产业发展状况,我市轻工业招商展销会如果让你来负责,你会怎么做?
2.为了招商引资,你要说服一个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参加本次展销会。在前几年的展销会中他没有什么收获,因此不想参加,但领导执意要他参加,交给你处理,你该怎么办?
3.你是展会的组织者,在举行展销会时,有两个参加展销的厂家因为场地等原因发生了冲突,导致展台和展品都发生了损坏,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4.最近我国大中小城市展会不断,社会舆论对此褒贬不一。请你就此谈谈看法。
2012年2月23日上午地震局面试真题
材料:
R县在四川北部 距省城400公里 是国家级贫困县 为响应国家产业转移号召 发展经济 负于百姓 引进东部转移产业 建立北罗工业园区 位于北罗镇。引进白云纸业浩宇皮业 化工等企业进入工业园区 同时建立了蔬菜基地 大丰西瓜基地 形成三大支柱产业。同时,为引进人才 该县号召本县在外学子服务家乡 成功引进一批大学生 进入到企业
R县引进相关企业 发展了本地经济 得到社会广泛支持 但同时也有人质疑认为引进的是发达地区已经淘汰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危害群众的身体。
问题一:
对于发展工业园,引进项目,有的人持支持态度,认为提高了当地经济,有的人持反对态度,认为会对经济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你怎么看待该地应尽项目这种做法?
问题二:
大学生进了企业,有的干不长就走了,离职率很高,企业很有意见,打算不再招大学生了,你作为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如何说服企业负责人,来年再招聘大学生?
问题三:
县委县政府要将此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产业园区,要制定新的招商引资政策,让你对出台这个政策进行调研,你将如何去获取有效信息?
问题四:
蔬菜西瓜工业园是这个县的三大支柱产业,该地工厂各项排污都已符合标准,但村民还是认为他们的蔬菜水果被污染了,并且影响到了销量,导致农民经济受损,村民聚集起来闹事,你将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