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东交大 运筹学选择题习题
华东交大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时最优表格的检验数应满足(D)
A.大于0; B.小于0; C.非负 D.非正
2.当线性规划的一个基本解符合下列哪项要求时称之为基本可行解(C)。A.大于0; B.小于0; C.非负 D.非正
3.某人要从上海搭乘汽车去重庆,他希望选择一条线路,经过转乘,使得车费最少。此问题可以转化为(B)
A.最大流量问题求解 B.最短路问题求解
C.最小树问题求解 D.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求解
4.求解销大于产的运输问题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D)
A.虚设一个产地 B.令虚设的产地的产量等于恰当值 C.令虚设的产地到所有销地的单位运费为M D.删除一个销地
5.求解产大于销的运输问题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B)A.虚设一个销地 B.删除一个产地
C.令虚设的销地到所有产地的单位运费为0 D.令虚设的销地的产量等于恰当值
6.关于互为对偶的两个模型的解的存在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都有最优解 B.都无可行解
C.都为无界解 D.一个为无界解,另一个为无可行解
7.对于总运输费用最小的运输问题,若已经得到最优方案,则其所有空格的检验数都(C)
A.大于0; B.小于0; C.非负; D.非正
8.线性规划的可行域的形状主要决定于(D)
A.目标函数 B.约束条件的个数
C.约束条件的系数 D.约束条件的个数和约束条件的系数
9.对同一运输问题,用位势法和用闭回路法计算检验数,两种结果是(A)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未必完全相同 D.没有联系
10.在寻找某一空格的闭回路时,若遇到基格,则可以选择,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左拐90度 B.右拐90度 C.穿越 D.后退11.关于线性规划的标准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目标函数是最大化的 B.所有变量大于零
C.约束条件个数小于变量个数 D.约束条件必须是等式约束
12.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时的最优性条件是(C)
A.所有检验数非正 B.所有人工变量取值为零 C.b列的数字非负 D.以上条件都应满足
13.求解运输问题时,每一空格的闭回路上“顶点”的个数一定是(B)A.4个 B.偶数个 C.奇数个 D.不确定
14.存贮论研究的目的是(A)
A.确定最佳进货量和最佳进货周期 B.保证不缺货 C.求最小费用 D.求最小存贮量
15.采用不允许缺货的t0循环策略时,下列哪个参数的单独变化不会使进货周期缩短(D)
A.单位存贮费C1增加 B.需求速度R增加 C.单位订购费C3减少 D.货物单价K增加
16.采用不允许缺货的t0循环策略时,下列哪个参数的单独变化不会使每次进货量减少(D)
A.单位存贮费C1增加 B.需求速度R增加 C.单位订购费C3减少 D.货物单价K增加
17.采用允许缺货但缺货需补充的t0循环策略时,下列哪个参数的单独变化不会使进货周期缩短(D)
A.单位缺货费C2增加 B.需求速度R增加 C.单位订购费C3减少 D.货物单价K增加
18.采用允许缺货但缺货需补充的t0循环策略时,下列哪个参数的单独变化不会使每次进货量减少(D)
A.单位缺货费C2增加 B.需求速度R增加 C.单位订购费C3减少 D.货物单价K增加 19.在制品采用不允许缺货的t0循环策略时,下列哪个参数的单独变化不会使进货周期缩短(D)
A.单位存贮费C1增加 B.生产速度P增加 C.单位订购费C3减少 D.货物单价K增加
20.在制品采用不允许缺货的t0循环策略时,下列哪个参数的单独变化不会使进货周期缩短(D)
A.单位存贮费C1增加 B.生产速度P增加 C.单位订购费C3减少 D.货物单价K增加
21.报童问题的最佳订货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A.上一周期的实际需求量 B.单位利润k C.单位滞销损失h D.需求量的分布律
22.m个产地、n个销地的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在用表上作业法求解时,基格的个数一定是(B)
A.(m+n)个 B.(m+n-1)个 C.(m+n+1)个 D.不一定
23.对指派问题的价值系数矩阵作下列何种变换,不影响指派问题的解(A)A.某行同加上一个非零常数 B.某行同乘以一个不等于1常数 C.某行同除以一个不等于1常数 D.某行加到另一行上去
2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运输问题的求解程序的是(A)
A.根据实际问题绘制运输图 B.确定初始运输方案
C.计算每个空格的检验数 D.根据检验数判断所得方案是否最优
25.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树的点数等于边数加1 B.树的任意两点间只有一条链 C.任何不连通图都不是树 D.树是边数最少的图
26.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引入的松弛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为(C)A.充分大的负数 B.充分大的负数 C.0 D.1
27.为建立运输问题的改进方案,在调整路线中调整量应为(A)
A.偶数号顶点处运输量的最小值 B.奇数号顶点处运输量的最小值 C.偶数号顶点处运输量的最大值 D.奇数号顶点处运输量的最大值 28.要用最少费用建设一条公路网,将五个城市连接起来,使它们可以相互到达,已知建设费用与公路长度成正比,那么该问题可以看成是(A)
A.最小部分树问题求解 B.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求解 C.最短路线问题求解 D.最大流量问题求解 29.求运输问题表上作业法中求初始基本可行解的方法中没有(D)
A.西北角法 B.最小元素法
C.伏格尔法 D.闭回路法
30.若Q为f的可增广链,则Q中所有前向弧都为f的(D)
A.对边 B.饱和弧 C.邻边 D.不饱和弧
31.线性规划一般模型中,自由变量可以用两个非负变量的什么来代换(B)A.和 B.差 C.积 D.商
32.对偶问题的对偶是(D)
A.基本问题 B.解的问题 C.其它问题 D.原问题
33.线性规划问题若有最优解,则一定可以在可行域的什么点达到(C)A.内点 B.外点 C.顶点 D.几何点
34.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C)
A.多余变量 B.松弛变量 C.自由变量 D.人工变量
35.下面命题不正确的是(C)
A.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是基本可行解
B.基本可行解一定是基本解 C.线性规划一定有可行解 D.线性规划的最优值至多有一个
36.设一个线性规划问题(P)的对偶问题为(D),则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
A.若(P)无可行解,则(D)也无可行解 B.(P)、(D)均有可行解则都有最优解
C.(P)的约束均为等式,则(D)的所有变量均无非负限制 D.(D)也是(P)的对偶问题
37.以下关系中,不是线性规划与其对偶问题的对应关系的是(D)A.约束条件组的系数矩阵互为转置矩阵
B.一个约束条件组的常数列为另一个目标函数的系数行向量 C.一个目标函数的系数行向量为另一个约束条件组的常数列 D.约束条件组的不等式反向
38.以下关于最小部分树的陈述不正确的是(B)
A.点数等于边数加1的图 B.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最短的图 C.无圈的图 D.连通的图
39.四个棋手单循环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必须决出胜负,如果以棋手为节点,用图来表示比赛结果,则是个(C)
A.树 B.任意两点之间有线相连的图 C.任意两点之间用带箭头的线相连的图 D.连通图
第二篇:交大《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2、具体要求
第一章~第八章 规划论(数学规划)[目的要求] 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有限资源,合理分配生产任务,选择最佳生产布置以及合理安排物资调运方案,以求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它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其中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发展较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是这门课的中心内容。
[教学内容] 运筹学概述和线性规划基础;单纯形算法、单纯形法的进一步讨论和线性规划问题解的讨论;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建立;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及对偶单纯形法;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整数规划;动态规划。
[重点难点] 单纯形算法、单纯形法的进一步讨论和线性规划问题解的讨论;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及对偶单纯形法;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析;0-1整数规划;动态规划;
[教学方法]讲授
[作 业]每种类型的作业一般布置2~4道,目的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 时]48 第九章~第十一章 图论
[目的要求] 通过把研究的问题构造成网络模型,然后再作数量的分析,以获得最优的决策效果;在交通运输当中可应用于解决物资运输中的最短路、最大流、最小费用最大流等问题。
[教学内容] 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最短路径问题;运输网络流;统等方法。
[重点难点] 最短路径问题;运输网络流
[教学方法]讲授
[作 业]每种类型的作业一般布置2~4道,目的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 时]20 第十二章 排队模型
[目的要求] ] 用数学方法研究如何确定最适当的服务人员和服务设施数目,达到服务质量和服务费用两方面总体效果最理想的目的。
[教学内容]排队模型;排队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排队模型
[教学方法]讲授
[作 业]每种类型的作业一般布置2~4道,目的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 时] 8 第十三章 决策论
[目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客观条件可能出现的概率进行调查分析和对各种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研究方案的合理选择问题,从而获得最优的经济效果。
[教学内容] 决策的分类;确定型决策问题;风险型决策问题;非确定型决策问题[重点难点] 风险型决策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
[作 业]每种类型的作业一般布置2~4道,目的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 时]4
三、大纲说明
1、考试要求与考试方式:一般要求闭卷考试,考试成绩按照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构成
2、采用多媒体+黑板讲授方式
3、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焦永兰.管理运筹学.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2)教学参考书
郭耀煌.运筹学原理与方法.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钱颂迪.运筹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许永仁.运筹学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说明:√表示该内容要考,★表示该内容的重要程度(最高五星)。
本重点参照往年重点划定,仅供参考,每年重点有少许变化,详情请在考研前一个月咨询学院老师。
目录
第一章 线性规划基础(填空选择要一些考基本的概念)★★ 第一节 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模型——1√ 第二节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型——3√ 第三节 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6√
习题——7第二章 单纯形法(考计算,熟练掌握)★★★ 第一节
线性规划问题的几何意义——10√ 第二节
线性规划问题的典式——13 第三节
单纯形法——16√
第四节
单纯形法的进一步讨论——20√ 第五节
线性规划问题解的讨论——23√ 第六节
改进单纯形法——27
习题——31第三章 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几个例题看一下即可)★★习题——45第四章 对偶问题及对偶单纯形法(必考,熟练掌握)★★★★★ 第一节
对偶问题的提出——48√ 第二节
建立对偶问题的规则——49√ 第三节
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52√ 第四节
对偶单纯形法——55√
第五节
对偶变量的经济意义——影子价格——57√ 第六节
对偶单纯形法的一个运用——58√
习题——60第五章 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析(必考,熟练掌握)★★★★★ 第一节
边际值及其应用——63√ 第二节
对Cj值的灵敏度分析——65√ 第三节 对bj值的灵敏度分析——66√ 第三节
对aij值的灵敏度分析——68√ 第四节
灵敏度分析应用示例——70√
习题——73第六章 运输问题(大题考一个,建模考一个,必须熟练掌握)★★★★★ 第一节
运输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76√ 第二节
初始基本可行解的求法——77√ 第三节
求检验数的方法——84√ 第四节
方案的调整——87√
第五节
不平衡的运输问题——89√(参考清华版的“不平衡运输问题”)第六节
表上作业法应用举例——91√
习题——95第七章 整数规划(考较简单的建模题)★★★ 第一节
整数规划问题的图解法——98 第二节
整数规划模型举例——99√
第三节
分枝定界法——104√(主要考简答)第四节
全整数规划算法——107 第五节
0-1规划算法——109√ 第六节
关于特殊0-1规划算法——112 第七节
指派问题及其算法——115√
习题——120第八章 动态规划(考大题,需掌握)★★★★ 第一节
两个引例——123√
第二节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27√ 第二节
背包问题——130√ 第三节
生产计划问题——132√ 第四节
复合系统的可靠性问题——136√ 第五节
设备更新问题——138√
习题——141第九章 图与网络(考大题,需掌握)★★★★ 第一节
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145√ 第二节
最短路问题——149√
第三节
最小生成树——158√(掌握Kruskal算法即可)第四节
中国邮路问题——162√
习题——167第十章 网络的流(考大题,重点掌握)★★★★★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定理——170√ 第二节
求网络最大流的标记算法——175√ 第三节
最大流最小割定理的推广——178√ 第四节
最小费用流问题——181√ 第五节
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191√ 第六节
最小费用最大流的应用——191√
习题——197第十一章 统筹方法(出综合题,要求会绘制统筹图)★★★ 第一节
统筹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规则——200√ 第二节
时间参数计算与关键路线——205√ 第三节
最少工程费方案的制定——209√ 第四节
非确定型统筹问题——214
习题——218第十二章 排队模型(考概念,各参数含义,及简单计算)★★ 第一节
概述——221√
第二节
(M/M/1):(∞/∞/FCFS)模型——224√ 第三节
其他马氏过程排队模型——233 第四节 两个非马氏排队模型——243 第四节
排队论在决策中的应用——246
习题——255第十三章 存贮论(可能考计算)★★ 第一节
存贮论的基本概念——257√
第二节
确定型存贮模型——259√(只需看前四个模型)第三节
随机型存贮模型——267习题——275第十四章 决策论(不考)第一节
决策的程序、要素和分类——278 第二节
不确定型决策——279 第三节
风险型决策——283
第四节
灵敏度分析和风险分析——293 第五节
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296
习题——301第十五章 系统模拟与人工神经网络(不考)第一节
概述——305 第二节
神经网络模型——305
第三节
神经网络及其在组合优化问题中的应用——311 中英文名词索引参考文献
这个专业没有辅导班,也没有大纲,历年真题就当大纲看就行,方向以复试的时候选的导师为准,以焦永兰为主,清华的绿皮如果有时间还是看一下为好,但是必须在已经吧焦永兰那本看好的前提下,模拟和人工神经网络一直没有考过,排队论和存储论以记公式为主,前面简单的记好,后面的只需给了公式的前提下会用,而存储论的公式要知道大致的推导,动态规划和统筹方法都不怎么考,简单的看看就可以了,至于课后习题我的资料里基本是全的,不全的你可以做下,其实都很简单的,中国邮路要看,最大流最小费用会一种方法就好
第三篇:管理运筹学选择题
第一章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图解法同单纯形法虽然求解的形式不同,但从几何上理解,两者是一致的;F(2)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缩小,减少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扩大;T(3)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F(4)如线性规划问题存在最优解,则最优解一定对应可行域边界上的一个点;T(5)对取值无约束的变量,通常令,其中,在用单纯形法得的最优解中有可能同时出现 ;F(6)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型式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 对应的变量都可以被选作换入变量;T(7)单纯形法计算中,如不按最小比值原则选取换出变量,则在下一个解中至少有一个基变量的值为负;T(8)单纯形法计算中,选取最大正检验数 对应的变量 作为换入变量,将使目标函数值得到最快的增长;F(9)一旦一个人工变量在迭代中变为非基变量后,该变量及相应列的数字可以从单纯形表中删除,而不影响计算结果;T(10)线性规划问题的任一可行解都可以用全部基可行解的线性组合表示;T(11)若 分别是某一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则 也是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其中 为正的实数;F(12)线性规划用两阶段法求解时,第一阶段的目标函数通常写为,但也可写为,只要所有 均为大于零的常数;T(13)对一个有n个变量、m个约束的标准型的线性规划问题,其可行域的顶点恰好为 ;F(14)单纯形法的迭代计算过程是从一个可行解转换到目标函数值更大的另一个可行解;F(15)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如为最优解,则该可行解一定是基可行解;F(16)若线性规划问题具有可行解,且其可行域有界,则该线性规划问题最多具有有限个数的最优解;F(17)线性规划可行域的某一顶点若其目标函数值优于相邻的所有顶点的目标函数值,则该顶点处的目标函数值达到最优。T 第二章 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
(1)任何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并具有唯一的对偶问题;T(2)对偶问题的对偶问题一定是原问题;T(3)根据对偶问题的性质,当原问题为无界解时,其对偶问题无可行解,反之,当对偶问题无可行解时,其原问题具有无界解;F(4)设 分别为标准形式的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可行解,分别为其最优解,则恒有 ;T(5)若线性规划的原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则其对偶问题也一定有无穷多最优解;F(6)已知 为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的最优解,若,说明在最优生产计划中第i种资源已完全耗尽;T(7)若某种资源的影子价格等于k,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该种资源增加5个单位时,相应的目标函数值将增大5k;F(8)应用对偶单纯形法计算时,若单纯形表中某一基变量,又 所在行的元素全部大于或等于零,则可以判断其对偶问题具有无界解。T 第三章 运输问题
(1)运输问题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规划模型,因而求解结果也可能出现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无可行解;F(2)在运输问题中,只要任意给出一组含(m+n-1)个非零的,且满足,就可以作为一个初始基可行解;F(3)表上作业法实质上就是求解运输问题的单纯形法;T(4)按最小元素法(或沃格尔法)给出的初始基可行解,从每一空格出发可以找出而且仅能找出唯一的闭回路;T(5)如果运输问题单位运价表的某一行(或某一列)元素分别加上一个常数k,最优调运方案将不会发生变化;T(6)如果运输问题单位运价表的某一行(或某一列)元素分别乘上一个常数k,最优调运方案将不会发生变化;F(7)当所有产地产量和销地销量均为整数值时,运输问题的最优解也为整数值。F 第四章 目标规划
(1)线性规划问题是目标规划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T(2)正偏差变量应取正值,负偏差变量应取负值;F(3)目标规划模型中,应同时包含系统约束(绝对约束)与目标约束;F(4)当目标规划问题模型中存在 的约束条件,则该约束为系统约束。F 第五章 整数规划
1、判断:
(1)整数规划解的目标函数值一般优于其相应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目标函数值;F(2)用分枝定界法求解一个极大化的整数规划问题时,任何一个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是该问题目标函数值的下界;T(3)用分枝定界法求解一个极大化的整数规划问题时,当得到多于一个可行解时,通常可任取其中一个作为下界值,再进行比较剪枝;F(4)指派问题效率矩阵的每个元素都乘上同一个常数k,将不影响最优指派方案;F(5)指派问题数学模型的形式同运输问题十分相似,故也可以用表上作业法求解;T(6)求解0-1规划的隐枚举法是分枝定界法的特例;T(7)分枝定界法在需要分枝时必须满足:一是分枝后的各子问题必须容易求解;二是各个子问题解的集合必须覆盖原问题的解。T 第八章 图与网络分析
1、判断:
(1)若 是图 的支撑树,、分别是图 的顶点数与边数,则 的边数为 ;T(2)已知有n个节点的简单图,当边数大于 条时,那么该图一定是连通图;T 第十二章 矩阵对策
1、判断:
(1)矩阵对策中,如果最优解要求一个局中人采取纯策略,则另一局中人也必须采取纯策略;F(2)矩阵对策中当局势达到平衡时,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纯策略或混合策略)将意味着自己更少的赢得或更大的损失;T(3)任何矩阵对策一定存在混合策略意义下的解,并可以通过求解两个互为对偶的线性规划问题得到;T(4)假如矩阵对策的支付矩阵中最大元素为负值,则求解结果A的赢得值恒为负值。T 单位运价表上每一行元素分别加上一个常数K,最优运输方案不变。因为加上的常数K只是某产地或消地增加运费(运量*K),从闭合回路检验来看,每行每列如果在闭合回路中,一定会有偶数个数值,并且分别为加减,所以闭合回路检验数不会发生变化,不管初始解是否变化,经过调整后的最优解也不会发生变化。
单位运价表上每一行元素分别乘上一个常数K,最优运输方案不变。从伏格尔法求初始解来看,分别乘上一个常数只是使得罚数(差值)增大K倍,不会影响罚数相对大小,所以初始解不变。
从闭合回路求最优解来看,分别乘上一个常数只是使得检验数增大K倍,不会影响其正负,所以最优解不变。产销不平衡也是一样的。
第四篇:运筹学习题解答
3.3写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再写出对偶问题的对偶,并验证其即为原问题对偶。
本题没有单纯形法。
5.3 没有答案
第五篇:西安交大化学选择题
西安交大化学选择题
(B)
A.正向自发进行 B.逆向自发进行 C.视具体情况而定 D.不能确定
2、往1 dm3, 0.10mol·dm3HAc溶液中加入一些NaAc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生的情况是:(C)A.HAc的Ka值增大 B.HAc的Ka值减小 C.溶液的PH值增大 D.溶液的PH值减小
3、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C)A.H2O B.BF3 C.HgCl2 D.NH3
4、已知A+B=M+N;△Hθ1=35 KJ•mol-1 2M+2N=2D; △Hθ2=-80 KJ•mol-1 则A+B=D的△Hθ3是(B)
A.-10 KJ•mol-1 B.-5 KJ•mol-1 C.-45 KJ•mol-1 D.-25 KJ•mol-1
5、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均向正方向进行: Cr2O72-+6Fe2+ +14H+ = 2Cr3+ +6Fe3+ +7H2O 2Fe3+ +Sn2+ = 2Fe2+ +Sn4+ 他们中间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是(D)A.Sn2+和Fe3+ B.Cr2O72-和Fe3+ C.Cr3+和Sn4+ D.Cr2O72-和Sn2+
6、对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C)A.改变反应进行的方向
B.加快正反应速度而减慢逆反应速度 C.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D.使平衡向右移动
7、盖斯定律适用条件是
(B)A.定温或定压 B.定压或定容 C.定温或定容 D.不确定
1、在定温定压条件下,某反应的ΔG>0,这表明该反应
8、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金属是(A)A.Cr B.Au C.金刚石 D.SiO2
9、导电性能最好的金属是(A)A.Ag B.Cu C.Al D.Au
10、下列溶液凝固点高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a)1.00mol·dm-3NaCl;b)1.00mol·dm-3H2SO4;c)0.10mol·dm-3C6H12O6;d)0.10mol·dm-3CH3COOH溶液 A.a>b>c>d B.b>a>c>d C.c>d>a>b D.a>b>d>c
11、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小的是:(A)A.H2O B.BF3 C.HgCl2 D.NH3
12、下列各物质中,含有氢键的是(A)A.HF B.NaCl C.CH4 D.CCl4
13、在稀醋酸溶液中,加入等物质量的固态NaAc,在混合溶液中不变的量是(C)A.pH B.电离度 C.电离常数 D.OH-离子的浓度
14、稀溶液依数性中心的核心性质是(D)A.溶液的沸点升高 B.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C.溶液是有渗透压 D.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5、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是(C)A.n=2, l=0, m=1, ms=1/2 B.n=2, l=2, m=0, ms=1 C.n=1, l=0, m=0, ms=-1/2 D.n=1, l=0, m=-1, ms=-1/2
16、下列各物质的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的是(A)A.CO2 B.H2O; C.NH3 D.CHCl3
17、在下列溶液中AgCl的溶解度最小的是(B)A.0.1mol/L的NaCl溶液 B.0.1mol/L的MgCl2溶液 C.0.1mol/L的AgNO3溶液 D.0.5mol/L的Na2SO4溶液
18、以电对MnO4-/Mn2+与Fe3+/Fe2+组成原电池,已知Eθ(MnO4-/Mn2+)> Eθ(Fe3+/Fe2+),则反应物是(A)A.MnO4-与Fe2+ B.MnO4-与Fe3+ C.Mn2+与Fe2 D.Mn2+与Fe3+
19、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1)A=B;K1(2)B+C=D;K2
则反应:A+C=D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B)A.(K1K2)2 B.K1 K2 C.K2/ K1 D.K1/ K2 20、已知氢氧化合反应: H2(g)+ 1/2O2(g)= H20(l),反应
△rHmθ(298.15℃)=-285.kJ.mol-1,要有利于取得H2的最大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A.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
21、下列个物质的化学键中,只存在σ键的是(C)A.N2 B.C2H4 C.PH3 D.无法确定
22、试指出下列物质中何者不含有氢键(B)A.B(OH)3 B.HI C.CH3OH D.H2NCH2CH2NH2
23、一支充满氢气的气球,飞到一定高度即会爆炸,这主要取决于一定高度上的(D)
A.外压 B.温度 C.湿度 D.外压和温度
24、电镀工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A)A.阴极 B.阳极 C.阴阳两极 D.无法确定
25、下列对于功和热叙述中正确的是(A)A.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 B.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C.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 D.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
26.将物质a.K(s);b.Na(s);c.Br2(l);d.Br2(g);e.KCl(s)的标准熵值Smθ(298.15K)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C)A.abcde B.bdcae C.dceab D.cdeba
27、下列各物质结构中,含有叁键的是(C)A.乙烯 B.H2O; C.N2 D.BF3 28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最主要是因为
(B)A.增加了分子总数 B.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促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29、向等体积的浓度均为1mol·dm-3 HAc和NaAc 混合溶液中加入0.01 mol·dm-3的HCl溶液0.005ml,则溶液PH值的改变为(C)A.增大 B.减小 C.基本不变 D.无法确定 30、依据酸碱质子理论,PO43-:(C)A.是酸,其共轭碱是H3PO4。B.是碱,其共轭酸是H3PO4。C.是碱,其共轭酸是HPO42-。D.是酸,其共轭碱是H2PO4-。
31下列各种与爱滋病人接触途径中不会感染爱滋病的是(C)A.共用注射器 B.性接触 C.握手 D.母婴传播
3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毒品的是(B)A.吗啡 B.黄曲霉素 C.海洛因 D.冰毒
33、具有下列表现:儿童骨质生长不良和骨化不全,囟门晚闭,出牙晚,“鸡胸”或佝偻病,成人患软骨病、易骨折,手足抽搐是由于缺乏什么元素造成(A)A.Ca B.Zn C.FeD.I2 34 真实气体行为接近理想气体性质的外部条件是:(B)(A)低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 35下列物质中,属于致癌物质的是:(B)
A.谷酰胺 B.苯并芘 C.谷氨酸D.谷胱甘肽
通常,反应热的精确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D)
A.△H B.p△V C.qpD.qV 37、酸雨是指pH ___C___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A <6.0
B <7.0
C <5.6
D <5.0 38 江、河水中含的泥沙悬浮物在出海口附近都会沉淀下来,原因有多种,其中与胶体化学有关的是(B)
(A)盐析作用(B)电解质聚沉作用(C)溶胶互沉作用(D)破乳作用
39.下面的叙述中违背平衡移动原理的是(C)(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B)增加压力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C)加入惰性气体平衡向总压力减少的方向移动(D)降低压力平衡向增加分子数的方向移动
40.将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时,将引起(A)(A)沸点升高(B)熔点升高(C)蒸气压升高(D)都不对 41.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稀溶液的依数性:(D)(A)凝固点降低(B)沸点升高(C)渗透压(D)蒸气压升高
42.下列常用的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C)(A)石油(B)天然气(C)氢能(D)水能
1、某反应的ΔrHmΘ<0,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A、增大 B、不变 C、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B、0、1、2 C、0、1 D、0、±1、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A、H2O B、NaBr C、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 B、d区 C、f区 D、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8、对于反应 Cr2O72-+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14、欲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则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合适?()
A、HF(pKa=3.45)B、CH3COOH(pKa=4.75)C、NH3·H2O(pKb=4.75)D、HCN(pKa=9.31)
15、对于下列基元反应:A + 2B = C,其速率常数为k,若某个时刻(时间以s计),A的浓度为2mol/L,B的浓度为3mol/L,则反应速率v=()。A、6k mol·L-1 ·s-1 B、12k mol·L-1 ·s-1 C、18k mol·L-1 ·s-1 D、36k mol·L-1 ·s-1
16、在温度T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A→2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Θm,1,与反应2A→C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Θm,2,则反应C→4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Θm,3与△rHΘm,1及△rHΘm,2的关系为△rHΘm,3=()。A、2△rHΘm,1+△rHΘm,2 B、△rHΘm,1-2△rHΘm,2 C、△rHΘm,1+△rHΘm,2 D、2△rHΘm,1-△rHΘm,2
1、某反应的ΔrHmΘ<0,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A、增大 B、不变 C、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B、0、1、2 C、0、1 D、0、±1、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A、H2O B、NaBr C、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 B、d区 C、f区 D、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8、对于反应 Cr2O72-+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14、欲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则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合适?()
A、HF(pKa=3.45)B、CH3COOH(pKa=4.75)C、NH3·H2O(pKb=4.75)D、HCN(pKa=9.31)
15、对于下列基元反应:A + 2B = C,其速率常数为k,若某个时刻(时间以s计),A的浓度为2mol/L,B的浓度为3mol/L,则反应速率v=()。A、6k mol·L-1 ·s-1 B、12k mol·L-1 ·s-1 C、18k mol·L-1 ·s-1 D、36k mol·L-1 ·s-1
16、在温度T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A→2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Θm,1,与反应2A→C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Θm,2,则反应C→4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Θm,3与△rHΘm,1及△rHΘm,2的关系为△rHΘm,3=()。A、2△rHΘm,1+△rHΘm,2 B、△rHΘm,1-2△rHΘm,2 C、△rHΘm,1+△rHΘm,2 D、2△rHΘm,1-△rHΘm,2
1、一个反应如果是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表示补充了能量,因而有助于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答:()
2、现有 H2CO3、H2SO4、NaOH、NH4Ac 四种溶液,浓度均为 0.01 moldm-3,同温度下在这四种溶液中,c(H+)与 c(OH-)之乘积均相等。答:()
3、用两条相同的锌棒,一条插入盛有 0.1 moldm-3 ZnSO4 溶液的烧杯中,另一条插入盛有 0.5 moldm-3 ZnSO4 溶液的烧杯中,并用盐桥将两只烧杯中溶液联接起来,便可组成一个原电池。
答:
()
4、冰与干冰相比,其熔点和沸点等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冰中 H2O 分子间比干冰中 CO2 分子间多了一种氢键作用的缘故。答:()
答:
()
5、已知 HCN 是直线形分子,所以它是非极性分子。
6、升高温度,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提高,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降低,从而使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
答:()
7、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不同点在于阴极处的电极反应不同:析氢腐蚀时,阴极上 H+ 放电析出 H2;而吸氧腐蚀时,阴极上是 O2 得电子变成 OH-。
答:()
8、实验测得 CS2 是直线型结构的分子,则分子中共有 4 个键。答:()
9、螯合物的稳定性大于一般配合物。
答:()
1、真实气体行为接近理想气体性质的外部条件是 答:()(1)低温高压(2)高温低压
(3)低温低压
(4)高温高压
2、温度一定,在 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0.1moldm-3BaCl2溶液,则 BaSO4的溶解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1)不变(2)增大(3)降低(4)不确定
3、已知下列各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E(Fe3+/Fe2+)=+0.77V E(Mg2+/Mg)=-2.83V
E(Cu2+/Cu)=+0.34V E(Cl2/Cl-)=+1.36V
答:
()
答:()
则在标准条件下,最强的还原剂是
(1)Fe2+(2)Cu(3)Mg(4)Cl-(5)Mg2+ 4、4f 轨道的角量子数为
(1)0(3)2
(2)1(4)3
答:()
答:()
5、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1)Na(2)Ca(3)S(4)I(5)Cl
6、已知 K(HAc)=1.7610-5,若用 HAc 和 NaAc 溶液配制 pH=4.0 的缓冲溶液,则所需两种溶液浓度之比 c(HAc)/c(NaAc)为
(1)5:8.8(2)50:8.8(3)8.8:50(4)8.8:5
7、对于反应:2MnO4+10Fe2++16H+=2Mn2++10Fe3++8H2O,有rG=-nFE。其中 n 为
答
答:()
:()
(2)5(4)2(1)10(3)1
8、在弹式热量计(氧弹)中燃烧某样品来测定反应放出的热量,必须知道
答()
(1)热量计中水的质量和比热容(2)温度的改变(3)氧弹的热容(4)所有上述各点
9、在下列各组物质的相变过程中,属于克服同种性质力的是(1)SiO2 和 MgO 的熔化(2)NaCl 和 Ti 的熔化(3)H2S(s)和 C6H6(s)的熔化(4)I2(s)和干冰(固态 CO2)的升华
答()
10、在下列离子交换树脂中,属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是 答()(1)R-SO3H(2)R-N(CH3)3OH(3)R-COOH(4)R-NH2
11、某反应的活化能为 90 kJmol-1,则可求出当反应温度自 10℃升高至20℃时,其反应速率(大约)将变为 10℃时的(1)1.7 倍(2)2 倍
(3)3.7 倍
答:()(4)4 倍
12、下列物质中晶格能最大的是(1)NaI(2)NaBr(3)NaCl(4)NaF
答 :()
13、已知 H-H 键的键能为 436 kJmol-1,则氢原子(H)的标准生成焓是 答(〕
(1)-218 kJmol-1(2)+218 kJmol-1(3)-436 kJmol-1(4)+436 kJmol-1
14、下列高聚物中,不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是(1)聚氯乙烯(2)聚苯乙烯
(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聚酰胺
答:()
1、某反应的ΔrHmΘ<0,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A、增大 B、不变 C、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B、0、1、2 C、0、1 D、0、±1、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A、H2O B、NaBr C、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 B、d区 C、f区 D、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8、对于反应 Cr2O72-+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14、欲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则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合适?()
A、HF(pKa=3.45)B、CH3COOH(pKa=4.75)C、NH3·H2O(pKb=4.75)D、HCN(pKa=9.31)
15、对于下列基元反应:A + 2B = C,其速率常数为k,若某个时刻(时间以s计),A的浓度为2mol/L,B的浓度为3mol/L,则反应速率v=()。A、6k mol·L-1 ·s-1 B、12k mol·L-1 ·s-1 C、18k mol·L-1 ·s-1 D、36k mol·L-1 ·s-1
16、在温度T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A→2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Θm,1,与反应2A→C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Θm,2,则反应C→4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Θm,3与△rHΘm,1及△rHΘm,2的关系为△rHΘm,3=()。A、2△rHΘm,1+△rHΘm,2 B、△rHΘm,1-2△rHΘm,2 C、△rHΘm,1+△rHΘm,2 D、2△rHΘm,1-△rHΘ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