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实际出发,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取舍
从实际出发,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取舍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一改传统模式,“启发式” “参与式” “情境式” “探究型” “小组合作式”等等,呈现百花齐放局面,但无论哪种教法,都不能离开课堂教学教法取舍,但“取舍”在我们实际教学中还不能被多数教师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在教学过程中有过几次关于教学取舍的活动,现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总结出来,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新课程强调课堂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一点毋庸置疑,“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体现这一主旨就符合现代教学常规。但是在我们看到的课堂上,“取学生而舍教师”的教法正在流行起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起到引导作用无疑是我们会宁教师的难点。我看到的几节语文课,无一例外都运用了一个基本模式,即“情境引入――学生自己解读课文――设疑及解答问题――思维拓展(总结全文)”。在这个模式中,教者束缚在“引导”的窠臼中,情境创设走不出教材,又要顾忌时间空间局限,结果是“情境”既不动情,又无环境创设;学生自己解读课文时,教师没能给学生解读的重点、难点;设疑及解答问题这个环节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这几节语文课上,一是教师受制于所谓“要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思维”的观点,设疑缺少目标,问题解答不准确,错误多,甚至违背事物发展规律。二是议题的意义不大,问题太简单。三是没有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思维、讨论兴趣,学生或者呆坐而不讨论,或者成了部分学优生的天下,或者讨论无结果,不了了之;思维拓展环节,远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不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们要知道,课堂取舍原本就是围绕三维目标进行取舍的,而我们因取舍而脱离了教学目标,淡化了三维目标。所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不是单纯强调教师说得少或者不说,也就是“舍教师”,而是要引导好、说清楚,特别是在实际教学中更要根据自己学生知识能力、年龄差异、班级特点定位教者的引导有时甚至是主导作用,而不是如发达地区或者录像课上那样的课堂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从知识、技能、情感、思维等多方面还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教法上还不能完全摒弃教师的精细讲解、耐心辅导,甚至有时候还需要举一反三地去处理某些重点难点问题。
如进行《月光启蒙》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没有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进行讲解,而是将文章的顺序打乱,以第二自然段为主,让学生仔细体会文章中所描述的母亲歌声带给我们的感受。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首先,我会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母亲歌声的描写,为什么会说歌声“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引导学生思考:因为这是母亲在为“我”轻轻地吟唱,在宁静的月夜下,母亲的歌谣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月夜的清幽,在宁静、清幽的月夜中轻轻吟唱的母亲是那样的圣洁与美丽。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感受文章对母爱的描写。“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没有急着去休息,而是“搂着我”“深情地”为我吟唱。“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因为“黄河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两个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明白“不长五谷”,收成不好,生活困难,但是作者的家乡却是一个充满了歌谣的地方。母亲的歌声里不仅充满了对孩子的爱,还有对家乡和生活的爱,通过深情的吟唱将浓浓的乡情传给了作者。
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芳香的音韵”,声音为什么还能闻到香味呢?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种通感的描写手法,仿佛透过歌声闻到了花香。
我在设计这些教学程序时全是以“母亲的歌声”为主线,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分析人物性格,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师也不用大范围地串讲了,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朗读,领悟文章中的情感。这次的教学让我学会了很多,要想让学生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教师首先必须要认真研究、钻研教材,找到准确的切入点,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对于情感的需求很大,需要我们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情怀,还要能够将课文与学生的情感准确掌握在自己手中,操纵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想象、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当代知名诗人孙友田以他的一首《月光启蒙》向我们描述了他的童年。那诗一般的语言和新奇的想象,让我们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他的朴素与真诚。他的文章,在字里行间都有浓浓的诗情。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舍弃了那些繁杂的讲解,而是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让学生仔细品味,充满感情地朗读。我为他们出示了这一小段:
她用甜甜的嗓音
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我对学生说:“作者用他那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他的感受。现在,我们就要像朗读诗歌一样,充满感情地朗读。”音乐声响起,在轻缓的乐声中,学生都轻声慢读。当他们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时,就放佛进入了梦一样的世界,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准确把握自己的主导地位,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要摒弃以往“面面俱到”的想法,从一个“切入点”入手,努力找到那个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段,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怎样取舍,我们都必须坚守语文的味道,不能抛弃语文的本质,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并且,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有效解读,只有教师有“一桶水”,才能顺利地给学生“一杯水”,只有当教师把握到文章的精髓时,才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挥洒自如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俗话说,“教无定法”,但一节课上总有“主法”,不可能“法法俱到”,所以既要注重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的取舍,又要精心设计教法取舍。取舍有度,贵在求质,我们要从自己的学校、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适合于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取舍,实现高效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责编 田彩霞)
第二篇:教师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
教师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
摘要:说到教学,大家肯定不会否认“课堂”的重要性,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如果一个教师把握好了课堂的教学,可谓是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为了适应课程改革,课堂也有许多的改革方式,比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将课堂从老师手中交到学生手中这种课堂角色的转变,又如:高效课堂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这种课堂模式的转变。如此多的课堂改革,到底哪种形式的改革才真正有效的呢?哪种形式的改革才真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呢?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发表一下我的拙见。
关键词:课堂,课堂改革,课堂模式,教学方式的“活”。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目标,课堂自然也有许多的改革,课改要求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于是,课堂也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而是以学生中心的课堂。我有幸在大学期间就体验到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一种,课程前几周老师讲解一下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老师分小组、分配任务,学生课后广泛查阅资料,做充足的准备,上课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老师点评,知识点讲的不足的老师补充。对于这一种教学模式,就是课堂角色的转变,它运用于大学课堂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亲身体验过),因为大学生时间自由,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但是如果这种模式运用于高中课
堂可能就不那么好了,“杜郎口中学”用的就是这种模式,但是我认为,高中学生本来课业就重,准备这个课肯定得花大量时间。第二种模式就是咱们这个课的模式(课堂讨论与网络教学相联系的课程),本来咱们这课的模式就是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实体课堂主要是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过就这种模式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其实“翻转课堂”也涉及的是这种教学模式,老师提前先将课程的知识点录成视频,学生的预习内容就是观看老师的视频,对基本知识先做一个学习,然后课堂就是老师解决学生疑难问题的时间,这种模式,将课堂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用来与学生一起探讨,而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那种传统模式。就这个模式而言我还想再补充一点,可以很好的利用网络论坛讨论,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如果学生课后还有问题就可以在论坛上与同学进行交流或是发消息问老师也行。
上面我就说了一下我亲身体验的两个教学模式,肯定还有很多的教学模式,这么多教学模式我们该选哪个呢?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只要是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教师甚至可以在一学年里选择多个教学模式,这就是我要说的教师把握教学课堂,一定要做到“活”。但要做到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备课求“实”:
做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其次课堂求“活”: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但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还必须有度。如: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常见的学习形式已被广泛地引入课堂,并成了新课程课堂的标志。有位老师在上《花钟》一课时提问:“花儿开放的样子是一样的吗?开花的时间相同吗?”请分小组讨论。教室顿时热闹起来,那位教师反而显得无所事事。有的小组讨论漫无目的,缺乏有效引导;有的小组只是优等生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小组只是象征性的说上几句。整个课堂看似活跃,其实是散乱的活跃、假活跃。毋庸置疑,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打破了过去师生交流的二维模式,构建了一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三维模式,但千篇一律采用一种形式就值得商榷了。其实,讨论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而且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思考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方式的优点,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所以,教师不光要备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备实施这个教学方法需注意的点。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以学生为主,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
第三篇:课堂教学应把握好“五个度”
课堂教学应把握好“五个度”
新时代课堂教学强调,教师要精讲,注重点拨引导,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新知,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引导、如何组织,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以下几个“度”。
一、把握目标落实的“度”
新课程强调在浑然一体的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中三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这才是我们教学努力的方向。如何把握教学目标的“度”呢?
1.“双基”目标。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订本节课的教学方案,要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
2.能力目标。要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目标。
3.德育目标。备课及教学中要明确,通过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品德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德育的要求。
4.创新目标。最后还要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把握情境创设的“度”
不可否认,许多数学课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有活力、有吸引力了。
但同时,数学课堂上的“情境”良莠不齐。过滥、过于平庸或过于崎岖的情境也充斥于数学课堂。
表现在: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忽略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为出奇制胜,片面追求情境的“新异”,忽视了情境的真实性、现实性;为片面追求情境的“有趣”,忽略了数学教学的科学性、严密性。
创设切实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应从学生特点和知识本身的规律出发,创设科学合理学习数学的问题情境,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而创设情境过滥或过于随意,往往起不到情境应有的功能,反而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把握教师主导的“度”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也要讲求分寸,把握好教师主导的一个“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迫不及待地越位,恐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不给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体验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其实,很多时候,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要指导在点子上、关键处。
一般来说,教师的有效引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问题的情境,明确思考的方向,指导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的指导还要点明学生的错误与不足等。主导作用发挥得当,不仅不会削弱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四、把握活动组织的“度”
教学时,要重视学生活动组织,把握好一个“度”。
1.以学定教。数学教学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应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如十进制计数法是人类几千年总结的经验,就应该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方式。
2.以生为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不是学生唯一的自主学习方式,有意义地接受学习也完全可以是自主学习。为此,组织学生活动应依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学生知识与经验等。
3.注重实效。组织学生活动应在教师精心预设、适当点拨引导下开展,不要盲目组织学生活动,否则,既浪费时间,也会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此,学生活动的组织应做到切实有效,促使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五、把握练习设计的“度”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
1.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基本题要练足练好,要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题要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要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量。
2.面向全体。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可重提高题的练习而轻基本题的练习。
3.重点突破。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用力,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对比练,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因材施教。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也要把握好一个“度”,使学生有选择的余地。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第四篇: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切入点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切入点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笔者在中小学第一线工作,通过长期深入语文课堂调研发现,部份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思路不清,教学程序混乱,教师教得十分吃力,费力不讨好,学生学得十分辛苦,云里雾里,教学效果低效。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的切入点把握得不好。
二、把握好切入点的重要作用
语文课本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一篇文章包含了无数的信息,包含了很多的教学内容,如果将所有的内容都面面俱到,那根本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课文的自身特征,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选取一种或几种教学切入点,作为有效的突破口,并以此为抓手,将课文、教师、学生这些课堂教学因素整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如何把握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如何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呢?“切入点”的确定同课文重点的确定密不可分,既相似又不完全等同。切入点一般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有的是好的题目,有的是主旨句或中心句或重要的语句,有的是特殊的结构等等。
选择好切入点,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使教和学两方面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教学起来就顺利得多。
(一)、从文章的题眼切入 多数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我们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
如小学语文第五册《走马灯的奥秘》,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先介绍走马灯的结构,接着介绍走马灯的奥秘,最后写科学的种子在作者茅以升的心中生根发芽。在教学中如果按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效果不会很好。如果抓住“奥秘”作为切入,按以下顺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得到激发,学习效果会倍增:“从课文题目看,本文的重点是走马灯的结构还是奥秘?”显然是奥秘,“走马灯有怎样的奥秘?”“走马灯为什么有这样的奥秘?”“走马灯有这样的奥秘与结构有关,结构是怎样的?”“科学精神的萌芽”。
(二)、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
中心句不仅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小学语文第九册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就可以作为教学本诗的切入点,感情基调是“不怕难”,而“难”又从“千山”的难和“万水”的难两条线进行描写的。只要抓住了这一点,教学脉络就非常清晰。又如《赵州桥》一课,可抓住“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一句,从“坚固”和“美观”两方面理解、感悟,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完成教学目标。
(三)、从文章的重要的句子切入
课文中有的语句十分重要,准确的抓住这些语句作为切入,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1.轻松把握文章内容。如《少年闰土》一课,作为小学五年级学生是比较长的文章,如何把握文章内容,我们抓住语句第十四节“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一句切入,学生思考:“我知道了哪些新鲜事?”这样四件事“捕鸟”“拾贝”“看鱼”“刺猹”就清清楚楚了。
2.整合教学流程,把握文章结构。如《少年闰土》一课,常规教学流程可能是一开始就重点学习第一节“月夜看瓜”描写自然美景,但显得十分生硬。抓住一些重要语句进行教学,整合文章结构,学生会掌握得很轻松。首先从“我知道了哪些新鲜事?”了解课文内容,“你喜欢哪一件新鲜事?”多数学生会喜欢“月夜看瓜”,学习这一部分(第8-13节)可用一过渡句“每当读到这里,我眼前就会浮出一幅一个少年在月光下看瓜刺猹的图画”让学生找出,就很自然的引出第一节进行教学。
(四)、从文章的疑点切入
“学贵有疑”,抓住课文的疑点,引导学生去探求,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例如教学《荔枝》一课时,提出疑问:“为什么吃荔枝?荔枝好吃吗?这次吃荔枝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作者这么难忘?真的是荔枝好吃吗?”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迅速进入课文,很快从阅读中发现,题目虽然是“荔枝”,内容没有写作者怎样吃荔枝,却是通过围绕荔枝写的几件小事,反映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由此切入从而带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分析理解。
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其目的不只是为了读懂课文,而是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切入点要中肯,应是师生研读全文的一个突破口,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对学生理解文章,学习写作有帮助,而不能搞花架子。
第五篇: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如何把握课堂节奏
一、找准出发点,科学设计节奏
上一堂课,就像演一场戏,如何把它演好,需要我们在课前作通盘考虑,并进行科学设计。科学设计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学生,二是文本。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定的年龄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也有一定的限度,而且在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曲线上,其兴奋点也是不同的。鼓要敲在点子上,教也要教在点子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认为,教师要教的,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难以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因此,设计课堂节奏时要考虑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内容不能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而要根据上述要求,进行合理的有机的再创造,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抓住着力点,合理调整节奏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设计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再科学的节奏也无法全部带动精彩的生成。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教师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设计。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课堂信息的重组者,需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合理调整节奏,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把它变成教学的亮点,变成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从而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调整的着力点有两个:
一是学生的“错误”,二是学生的质疑。
抓住机会让学生探讨,结果他们纷纷从句式、修辞、语境、历史文化、人物背景等角度谈到了很多的理由。课堂节奏轻松而欢快,形成了活泼热闹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既掌握了字词的意思和句式的特点,又深入理解了文章的精髓,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这就是抓住着力点,合理调整课堂节奏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