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大措施提升TPM设备管理水平
九大措施提升TPM设备管理水平
TPM管理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重点,生产效率的提升与设备状况的好坏有着必然的联系,TPM管理能够有效改善设备管理状况,加强TPM设备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TPM管理咨询专家提出以下九大措施以提升设备TPM管理水平。
1、TPM管理强调抓好人才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人到任何时候都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所以首先要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企业在进行设备配套购置和大修的同时,应注重人员培训。要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就必须提高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除了调动现有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外,还应每月安排两次职工业务学习,学操作规程、基本工作原理;利用新设备到厂安装调试的机会,请厂家技术人员对职工进行现场教学,传授操作要点;选用素质高的人员到设备生产厂家去学习;选用必要的机电维修工、操作工深造,使身怀绝技的修理工和操作工工通过理论学习,不仅可以更加熟练地操作、修理,而且在技术革新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2、TPM管理强调加强设备润滑管理,减少设备故障
设备润滑管理是企业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级保养”的重要内容(由于本人认为它重要,就从下面的“三级保养”中单列出来),设备缺油或油质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据有关人士粗略统计,工业企业中60%左右的设备故障、机件磨损、停机都是因润滑不良造成的,因此,应重视润滑管理。
设备管理部门应设专职或兼职润滑管理员,负责全厂的设备润滑工作;车间设备主任和设备管理员全面负责本车间的润滑工作,制定设备润滑卡片和图表,并根据润滑卡片及图表,监督和检查润滑工作;各车间要设专职润滑工,认真做好设备润滑的“五定”(即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工作,并做好润滑记录。不仅如此,在润滑管理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应借鉴兄弟企业好的经验,建立润滑站,润滑管理一条龙,通俗地说一杆子插到底,即设备润滑管理员管理润滑站、负责全厂的设备润滑、负责油料采购、保证进油质量(购进油应具备化验及合格证)、对润滑故障负责。
实行润滑管理一条龙,可以避免出了润滑事故,设备科、车间互相扯皮。对于润滑油的化验,建议投资建一个实验室,厂领导如果考虑到相对用量少、不经济,可以到石油公司去化验,但变压器用油应由供电部门化验。润滑油要实行“三过滤”(即入库过滤、发放过滤、加油过滤)。各分厂回收的废旧油,集中交厂润滑站处理再用。润滑管理也应动态监测或利用先进的测试仪器,如红外线手持式测温仪等,及时发现电机和轴承等机件的内部温度,将润滑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3、TPM管理强调强化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
要始终把设备保养工作看成是设备管理的基础。一是“时间到位”,至少坚持每班半小时的例保,每周4小时的周保和每月8小时的月保工作。二是“人员到位”,设备保养期间要求机台人员、技术员、修理工和职能部门(设备科)组织的检查人员全部到位。三是“项目到位”,制定例保、周保、月保的详细项目、内容和要求,保养人员按项目和内容逐项保养,经车间和厂里的两级检查,不合格的返工;保养较差的车间和机台,在厂里调度会上通报批评,并扣罚相应的奖金;逐步养成职工良好的设备保养习惯。
4、TPM管理强调加强计划检修和预防维修
在计划方面:每年停产15~20天对设备进行中修,每个车间每月停一台机进行轮修。对各机型设备制定中修计划,中修前1~2个月,对设备状况进行摸底,确定维修项目,准备备品配件;维修结束后,设备科协同有关部门对维修项目逐项检查验收。对于运行状况较差的设备,送到生产厂大修,以保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在预防维修方面;部分车间应推行第三班维修制,每天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点检结果,由第三班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处理,做到维修有计划,故障不过夜。积极推行组件维修,对一些维修难度较大、时间较长、故障率较高的部件,多备一套组件,一旦出现故障就更换整个组件,以缩短维修时间,或定期更换故障多发组件。
通过对设备的计划检修和预防维修,可以保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降低故障率,提高完好率和有效作业率。
5、TPM管理强调加强备品配件供应工作,保证生产维修正常进行
要十分重视备品配件的供应工作。首先应加强备件的计划采购工作,制定合理的备件计划,并逐项落实;二是在资金上给予保证,采用该省必省、该用必用的策略;三是利用现代化手段保证备件供应,建立较完善的计算机备件管理系统,实现备件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四是及时收集信息,开辟备件供应渠道;五是保证重点和关键设备。在做好备件供应的同时,加强考核工作,对使用部门和机台实行备件耗用考核制度,同时注意修旧利废工作,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比如象制丝车间的电子皮带秤,某一块线路板坏了不要扔掉,换掉坏件修好线路板,或反过来把上边的好件用做备用件等。
6、TPM管理强调不断把现代化手段和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设备管理
把计算机应用于设备的一生管理过程中,开发设备管理计算机系统,通过联网,使厂长办公室、设备科、各车间办公室、各机台都互相一目了然,使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向现代化迈进。注重把新技术、新工艺不断用于设备改造和维修工作中。如本车间针对3000型机组原剔除部分设计的不合理现象,改用了电磁离合器剔除,使该部分维修简便、运行可靠、机组产量、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7、TPM管理强调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用经济杠杆管理设备
建立以设备有效作业率考核为重点的奖惩办法,制定各机型合理有效的作业率指标,并与奖金挂钩。通过该办法来调动各级人员管好、用好、修好设备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来约束各级人员。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将使有效作率有所提高。
8、TPM管理强调缩短实际排产时间
因为,有效作业率=实际产量/实际排产时间/设计生产能力×100%,设计生产能力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实际产量限定不变,缩短实际排产时间就会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这种方法对于实际产量要求比较宽松,也就是限产的情况下比较适用。
9、TPM管理强调搞好设备档案管理
列入生产用的固定资产设备都要办理报批手续,统一由设备科分类、编号、建档、建卡、建帐,做到技术档案齐全,帐、卡、物相符,设备科、使用部门、财务科三本帐相符,每季度核对一次,及时纠正错误,加强设备资料管理,以便使用。
总之,只要全厂上下,发扬“自我加压,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从主观上认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在行动上以《设备管理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就会蒸蒸日上,那么有效作业率的提高就会迎刃而解。在以上九点的基础上,如果能购进好的设备,设备有效作业率上新台阶就会更快、更高。
第二篇:东源培训技术人员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东源培训技术人员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人员的建流管人训下严港门经变作匪理道能保公提成动理员使培谨迪机过频,浅、只弄障司本培随升,机提到大在训的公供两器加。内有清。要报讯训工着东越来件货械迫出了武汉家对港迪有序工作司独电有天的的面深了同时部构不断PLC通过求的(通讯员 周梁 张学兵)东源公司积极做好技作,提升公司设备管理水平。
源公司码头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设备管理水越得到公司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55-57泊位、吨袋等新货种的不断增加,公司配备的门机切需要员工有良好的技术技能来驾驭,这对技越来越高的要求。东源技术部近期安排部分技参加为期一周的港迪公司电气人员培训,这次新门机的PLC和变频控制有了一定的了解。公司,东源公司技术人员在授课老师的认真准开展。学习期间,大家参观了港迪公司的车间流程,整齐的工作车间,专注工作的员工体现特的风貌。港迪工程师耐心地讲解,让大家对了初步的认识。针对s7-300模块,东源技术人学习,对西门子s7-300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安板操作,老师们的耐心讲解,加上自己的实际东源技术人员对门机操作流程的记忆,大家受,大家对于变频器柜体的拆装、变频器的工作造以及电路分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让大家地在PLC上运行这些指令,观察运行的结果,指令的作用,为今后的设备维修保养提供了技学习,大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看到了自身差距。
术平的、术术培备,了新员川操益原知才术与
第三篇:提升管理水平
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做强做优---集团总经理佘鲁林在中国医药集团管理提升活动启动动员会上发表重
要讲话
2012-5-3 9:34:51 作者:网络来源 阅读数:69 4月5日,中国医药集团及其下属各级分子公司召开“管理提升活动”启动视频动员会议,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以上管理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管理提升活动”将从今年4月起开展,为期2年。
中国医药集团总经理佘鲁林在会上发表《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的重要讲话,从管理提升活动的重要意义、工作安排、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阶段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一、深刻认识管理提升活动开展对中国医药集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在复杂宏观经济形势下保增长、保稳定的必然选择。从国际上看,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从国内看,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步放缓,今年GDP增长目标为7.5%,是我国GDP8年来首次下调至8%以下。宏观经济环境比2008年形势更为严峻。我们要稳中求进,进是必然的,稳是重要的基础。我们要看到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冬”即将来临,要主动变“熬冬”为“冬训”,练好内功,夯实管理基础,对我们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提早做出应对,要全力采取措施,扎实做好落实。
二是国药集团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发挥行业影响力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医药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但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医药行业正受着药品降价和成本上行的双重考验。我们要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增长,从而促进企业的科学健康的发展。
三是国药集团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抓手。在市场竞争中,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更长久的生存发展。激烈的竞争环境必然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营风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经营风险在累加,如管控能力不足等薄弱环节常常容易被忽视或掩盖。要通过管理提升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
四是集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做强做优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平台的有力保障。医药集团人员多,规模大,业态结构复杂,管理链条的延长使得执行力还有待提高,领导班子和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主要工作安排及目标 此次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持续加强企业管理,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活动的主题为:合规经营,管控升级;精细管理,降本增效;对标一流,做强做优。
活动的工作原则为:一是立足自我与学习借鉴湘结合;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二是重点突破和全面提升相结合;要扎实开展短板消缺和瓶颈突破相结合;三是效益提升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四是加强管理和深化整合相结合。
活动主要目标确定为:一是达到基础管理明显加强;二是达到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三是达到管理创新机制明显改善;四是达到经营绩效明显提高。
三、管理提升的重点任务
一是找准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实现重点突破。在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优选提升措施,制定重点整改工作方案;二是强化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切实加强基础管理,牢固树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观念;三是统筹推进,专项提升,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四是总结固化成果,构建长效机制。
四、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4—8月,全面启动,自查自纠阶段;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专项提升阶段;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持续改进,总结经验阶段。
五、几点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开展积极推进;二是做好整体设计,确保活动开展有序进行;三是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将活动引向深入;四是逐级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会议最后,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开文总结说,湖南本部今年强调的“服务管理年”与总部的“管理提升活动”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趁此机会,将这二者紧密融合在一起,提升我们湖南公司的管理水平,并要求组建“管理提升工作小组”,尽快开展工作。
第四篇:践行企业文化理念提升设备管理水平.doc报告
践行企业文化理念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2012年是我们公司发展的关键一年,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在这严峻的形势面前,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员,我有信心、有决心在公司分管领导和设备基建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以“重合同、守信用、求双赢;重技术、严管理、谋发展;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回报社会”的企业文化理念为指导,认清形势,团结同志,放下包袱;专研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勤调查研究,降低设备维保费用、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实现公司设备管理任务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小企业做管理、大企业做文化!一个人的习惯仅仅叫习惯,而一群人的习惯就叫企业文化。
董事长提出的“重合同、守信用、求双赢;重技术、严管理、谋发展;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回报社会”的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一切行为的规范;是公司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的凝聚:是指导公司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管理人员通过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
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和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通过它可以对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企业文化理念。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我们员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使我们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 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职工的关心,我们职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后,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我们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我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公司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刻董事长站在时代的前沿,高瞻远瞩,及时提出“重合同、守信用、求双赢;重技术、严管理、谋发展;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回报社会”的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必将引领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心聚力,攻克时艰,从容面对更大挑战。
二、那么如何做好今年的工作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认清角色、摆正位置,认真履行好本职工作,围绕目标抓管理,创新思维抓设备,务实高效抓落实,以人为本抓细节,以设备完好为宗旨,以抓日常维护、检修为基础,以节能降耗、减少浪费为突破口,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具体概括为“一个原则”、“二个中心”、“三个转变”、“四个做到”: “一个原则”就是,以公司提出的坚持“重合同、守信用、求双赢;重技术、严管理、谋发展;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回报社会”的企业
文化理念及公司经营目标为原则,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个中心”就是围绕服务与管理两个中心,突出服务意识,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带服务,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三个转变”就是实现由管理型工作向服务型工作的转变,由事务型工作向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转变,由管家型思维向“主人翁精神”的转变。“四个做到”就是:第一、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政治上成熟、业务上过硬、纪律上严明、作风上优良、为人上正派、工作上突破、业绩上突出。第二、锐意进取、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做到守法不旧、创新不变,与时俱进,全面推动设备基建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第三、妥善处理三个关系,做到对上级要尊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领导分忧;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管理员、维修工、操作工多关心、多帮助、多指导,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同事要多沟通、多交流,相互配合、紧密合作,积极融入集体,团队合作。第四、廉洁做事、树立形象,做到有权不滥用、有功不自居、有责不自推,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和表率作用影响人、增强本部门的凝聚力、战斗力。
2012年在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的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有信心积极融入我们设备基建部这个团队,凝心聚力、攻克时难,为完成公司本设备管理目标任务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设备基建部:
2012年2月16日
第五篇:供电系统设备管理水平提升策略论文(最终版)
摘要:文章在对目前宣钢设备能源部供电系统设备以及管理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从管理体系、信息沟通、技术方案三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供电系统管理水平的策略,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多方面入手,拓展管理提升思路,更好的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基础管理;信息沟通;技术管理
宣钢设备能源部担负着宣钢全部高压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宣钢生产的有序开展离不开供电系统的可靠运行,因此,探讨并提出提高供电系统的管理水平的工作,是不断完善供电系统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文章针对宣钢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将提高供电系统管理水平的思路进行了如下归纳。
1完善基础管理体系
1.1采用可追溯的管理模式
供电系统的管理工作应该从设备的安装、运行管理入手,强化设备的可追溯的管理模式。以电力系统中电缆头为例,在保证电缆安全稳定运行一系列制度中,增加电缆头制作期间监督、检查制度,将隐患从制作初期杜绝,实行施工质量追溯管理。及时剔除供电系统中存在隐患的电缆中间头、终端头,重新由专业技术人员制作新电缆头。一方面,邀请电缆头生产厂家对电缆头制作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双重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检修人员电缆头制作的标准化程度,规范了制作工艺,提高制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全面更换存在隐患电缆头,通过两年的时间,对制作过程中存在隐患的电缆头全部重新制作,并且,在后续制作过程中,重点建立起电缆头质量实名制追溯管理办法,建立电缆头制作台账登记制度,记录电缆制作时间、制作人、负责人以及各类技术指标,电缆头投运后,制作质量出现问题,实行施工质量追溯管理。
1.2完善电气设备编号系统
由于设备安装和运行习惯的原因,一直以来电气系统的编号存在混乱的问题,因此,本次电气设备编号完善工作从软件、硬件两方面切入管理,全面实现了服务设备日常维护、事故抢修,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实行了电缆隧道中电缆敷设位置分布图软件描述管理,绘制了电缆隧道分布图,分布图采用固定比例,按照变电站实际位置绘制,能够准确的反映变电站位置信息,图形中电缆的走向清晰,路由明确,在转弯以及交叉的部位标出明确的参照物,便于依据图形进行后续的检修和施工工作;对架空线钢杆、铁塔编号进行修缮,对于编号不清晰的及时进行了重新的喷涂,采用统一的编号规则,提高了编号的识别度;实行了变电站控制屏编号,除此之外,还对保护屏的功能进行了明确,方便对保护单元检修试验工作的开展,对于保护屏上的保护装置与操作旋钮用醒目的警示条划分,杜绝误操作的发生;开关柜用大字号喷涂于地面并用警示条划分,便于操作人员准确的进行相关的操作任务。设备标识牌基本全面覆盖管辖设备,改变了以往电缆、架空线、保护装置、开关柜标识混乱、不清晰、查询缓慢状态。
1.3组建专业的设备点检组
改变了之前供电系统一直以来单纯依靠岗位点检的模式,新组建了专业的电气点检组,将设备点检模式转变为岗位点检与专业点检相结合的模式,完成了组织机构调整后,又依据现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缺陷,制订了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制度,包括特殊巡检制度、专业巡检制度、快速事故抢修办法、节假日巡检制度等,以设备为基础,用制度为约束,实现了系统内部点检制度的完善和提高。点检组人员选择现场经验丰富的员工,后期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现场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点检组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够更好发现并及时组织处置设备隐患。专业点检队的成立,使得电气设备的巡检、维护工作有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巡检技术质量,使得各类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1.4建立设备运行状态档案
电力系统设备的维护一直是以计划行检修为主,依托电气设备检修、试验计划,对全部系统内的设备以两年为周期进行预防性检修、试验工作。之前只是单纯的依靠检修以及试验结果来分析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管理创新,逐步摸索建立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趋势分析系统,将历年的检修试验数据通过数据表格的形式进行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比对,必要的时候通过专业的设备会议,分析电气设备的试验数据,通过数据的变化趋势发现电气设备的劣化问题,在出现问题之前发现设备隐患,对其中的关键部件予以更换,避免出现突发性事故,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2提升信息沟通水平
为改变架空线巡检管理空白、电缆隧道、电缆沟巡检监督空白,加强其巡检力度,利用通讯平台“微信”创建全新巡检管理模式,实现巡检、监督、技术服务一站式管理办法。以新型通讯方式强化沟通手段,弥补设备管理空白区,此巡检管理办法在全宣钢内也属首例。鉴于所管辖架空线路路由长、架空线设备分布广阔,每次巡检历时较长、巡检难度大、巡检记录不便汇总上报,并且对线路巡检的监督检查工作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填补架空线巡检无法监督检查情况,制定出架空线路巡检记录以拍摄照片并利用手机“微信”软件数字化上传的管理办法。一是将管辖架空线路细划为多个区域,同时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工,每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一个区域的线路巡检工作,减少每人巡检路线长度,并将每周巡检路线中最远铁塔进行拍照记录并实时上传。二是提高巡检技术质量,要求巡检人员配备望远镜、测温枪,照相机,并将设备情况及拍摄照片利用微信平台实时传送至车间汇总,达到巡检、监督、设备状态汇报同时完成。三是详细制定每人每周拍摄位置、汇报内容,共享巡检内容,实现数据共享。
3拓展技术管理思路
3.1优化供电系统运行方式
对于企业供电系统来说,其供电规模和负荷情况,肯定会随着企业生产秩序的调整而发生变化,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一些变电站的负荷分布和运行方式就跟不上用电负荷的需求情况,因此,应该以生产用电负荷出发,对各变电站的运行方式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优化的原则应该本着提高功率因数和电能质量的原则,及时的调整变电站变压器运行方式,满足工厂供电负荷率的要求,同时提高电压质量;调整电容器、电抗器组的容量和参数,在实现无功功率就地补偿的基础上,抑制电压谐波分量,特别是轧钢负荷,合理的电容器、电抗器组合能够提高轧钢供电质量;对于系统内部发电机来说,尽可能多的实现电能的就地消耗,降低断路器和电缆的负荷压力,提高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3.2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设备可靠运行是生产有序开展的基础,在电力系统中,近些年一些成熟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智能的监控系统、测温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等一些列成熟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智能的监控系统能够辅助变电站岗位人员对设备进行监测运行工作,实施的采集并传输设备运行数据,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记录设备运行数据;测温系统能够测量并记录电缆、开关柜等电气节点的运行温度,便于发现异常温升,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及时处置事故隐患,为检修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故障诊断系统是在综合记录设备运行数据和检修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软件分析,给出设备运行趋势,便于检修人员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检修方案,防范事故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