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参与政治民主中的作用及其互动——张永华[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6:1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参与政治民主中的作用及其互动——张永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参与政治民主中的作用及其互动——张永华》。

第一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参与政治民主中的作用及其互动——张永华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参与政治民主中的作用及其互动

---------------------

张咏华 2005-12-02 14:40:55.0

内容提要:新闻传媒,从其最早的成员近代报刊诞生起,就在传播近现代政治思想、参与政治革命、参与近现代政治民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代报刊于17世纪诞生后,随即和印刷书籍一起,在近代文明的传播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近现代西方政治民主的思想根基,正是由启蒙运动中的进步思潮奠定的。此后,随着新闻传媒的进一步发展,包括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的兴起以及当前网络新闻业的兴起,传媒业始终以其掌握的采集、处理、发布信息的资源及其在沟通信息、传递信息中的独特影响和作用,在现代民主政治进程中,充当着重要的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因特网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网络迅速向新闻传播领域渗透,网络媒体作为基于网络技术的新闻传媒崛起于当代传媒的花园之中。网络媒体兴起后,也参与到当前民主政治加速化的进程,并与传统的新闻传媒产生互动。本文认为,可以把这种互动归为沟通政治信息方面的联系互动,聚焦公众的注意力、影响舆论的形成方面的互动和充当舆论监督的中介方面的互动。

关键词:网络媒体 传统的新闻传媒 政治民主

I.新闻传媒在参与现代政治民主中的作用

以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著称的英国学者戈尔丁和格雷厄姆·默多克在《数字鸿沟:通讯/传播政策及其矛盾》一文中指出,“充分的公民权依赖于五种基本的文化权利:获得同作出个人决定和政治抉择相关的信息;获得主要的知识框架以将信息整合成关于世界的清晰连贯的解释;获得对于相互竞争的解释和政策的批评意见;获得能充分而公平地反映所有社群的生活及抱负的表述;获得作为参与者和旁观者介入公共文化的机会。” [1] 公民的这些基本文化权利同传媒的传播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具体说来,新闻传媒在参与现代政治民主中的作用表现为:传媒可以充当公众参与决策的工具,充当公众参与评判决策及其后果、议论公共事务的工具,充当聚焦公众注意力围绕重大问题形成公众舆论的工具,充当对于权力进行舆论监督的工具。传媒是发布信息的职业机构。而政治信息的广泛流通,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公民和公民团体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重要标志。而政治参与行为,不论是参与政治决策、参与对政治决策及其后果的评论、参与对公共事务的评议,还是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运动,都需以获取政治信息、了解政治情况为前提。政治信息,是新闻传媒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媒是现代社会沟通政治信息的主要载体。通过发布政治新闻、报道政治讨论等沟通政治信息,是媒介作用于政治参与的方式之一。

聚焦公众的注意力,影响舆论的形成,是媒介作用于政治参与的另一方式。早在19世纪末,法国法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Gabriel de Tarde)即在题为《谈话》(La Conversation)的文章中,研究过参与式民主中国家、政府、议会、志愿团体、谈话地点、公共舆论以及社会行动等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特别强调了传媒与公众舆论。一个世纪之后,西方学者开始研究塔尔德的有关观点,从中总结其关于公共舆论和大众传媒的模式。[2]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卡茨(Elihu Katz)指出,塔尔德的模式“集中于新闻报道、谈话、意见与行动之间的关系,认为新闻报道给每天发生在酒吧餐馆、咖啡屋、沙龙里的无数谈话提供了话题。……塔尔德提出,这种意义上的谈话是一种现代现象,即谈话遵循着过程公开与平等的原则,它自身正是平等的培育者。由于有了新闻报道,谈话的主题不仅全国统一,而且飞速变更。” [3] 在塔尔德看来,谈话的政治功能在于“渗滤”/“过滤”(percolate)观点,即不断精炼个人的观点,使之显得更为“深思熟虑”,并在不知不觉间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形成一两个全国性的观点,而后,这种深思熟虑的观点再一次被报纸加以报道,随之成为个人行为的基准。塔尔德认为,这是现代社会中进行政治或经济选择(如选择一位政治领导人或选择一种商品)的主要途径。[4] 卡茨在归纳塔尔德的模式中指出,它“不仅将新闻报道、谈话、观点和行动系统连结起来,而且指出了„线性序列‟中的每一要素推动下一要素的方式,它还将这种关系联系起来,强调内含于新闻独立报道,某一事件以及传递舆论的反馈之中的社会控制”。[5] 可以看出,塔尔德当初已经关注到了新闻传播将公共场所的交谈讨论聚焦于一定的统一话题的作用,也关注到了在“公意”(舆论)从在大量的此类交谈讨论中会聚到最后成为个人行为基准的过程中新闻传播作为中间环节的连结作用,指出了传媒通过在聚焦公众的关注点和舆论形成中的作用,对公民政治选择——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环节——等选择行为的影响。他的关注点和观点,同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唐纳德·肖(Donald Shaw)和麦科姆斯(Maxwell McCombs)提出的传媒“议题设置作用”论的研究焦点,可谓异曲同工,同20世纪40年代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的“二级传播”/“传播的二步流程”理论指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互动的观点,也有相似之处。这些学者和其他进行类似研究的学者的成果,向人们展示了新闻传媒通过充当聚焦公众注意力的工具以及通过同人际、群体传播相结合在舆论形成并成为个人行为的基准中的作用,能服务于民主政治。

新闻传媒因其传播活动同舆论的联系,还通过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和舆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作用,服务于民主政治。传媒提供了民意上传的现代化工具,公众成员及公众团体可以通过传媒围绕其自身的利益等公开发出呼声,以此影响舆论,从而使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参考各方的呼声。这也是民主的一种体现。此外,现代传媒对执政机构和官员的所作所为的报道,使公众了解这些情况,这是使前者接受公众舆论监督的重要条件。而现代传媒作为面向公众的传播媒介,可以成为公众论坛,将公众对执政机构和官员的监督意见传递给后者。由传媒作为中介的舆论监督,是现代民主政治中对权力进行制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西方新闻传播史上,美国对越战争期间传媒的有关报道,对美国国内反战浪潮的掀起产生过明显的影响,后者在促使美国政府在尼克松执政期间将美军从越南撤出、结束这场战争中,功不可没;《华盛顿邮报》等率先对美国水门事件政治丑闻的揭露抨击,是导致尼克松下台的导火线。在我国,在近年来的反腐倡廉过程中,传媒发挥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指出,在今天的社会中,“树立权威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民主”。[6] 在当今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体现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表现,也是使政治权力在公众中享有权威的必然方式。因此,传媒通过充当政治参与的工具,还能服务于增强公众对政治权威的认同和自觉服从感,巩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促进政治稳定。此外,通过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信息平台、公共论坛,传媒还能服务于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提高其参与民主政治的自觉性,以此推进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

当然,工具本身不能确保对工具的恰当使用。现代传媒业固然可以在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充当服务工具,发挥有助于公众的政治参与、政治表达、民主意识培养、舆论的形成、对权力的舆论监督等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传媒业自然而然会在这些方面产生正面效应,自然而然会带来福音。传媒业作为民主政治的进程中的工具服务得如何,关键在于人类社会如何驾驭这一工具。

II.网络媒体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

世界性的电脑互联网络因特网的崛起,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在全世界走进千家万户,电子邮件往来、电子商务、电子政府、网上新闻传播、网上游戏娱乐、网上教育、BBS电子公告牌、基于因特网的远程医疗等,迅速得到了开拓发展,网络的社会影响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因特网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渗透而言,电子政府的兴起和发展最突出地反映了这种渗透。但是,鉴于电子政府主要是通过政府建立网站在网上提供信息和服务来实现的,它不是本文此处讨论的对象。(当然它同网络媒体有一定的关系,如传媒网站为电子政府作宣传,提供通往政府网站的链接等,但从事电子政府服务的毕竟是政府网站。)本文此处要探讨的,是网络新闻媒体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的主要方式:时政/政治新闻、电子论坛、网上民意调查等。通过这些形式,网络媒体作用于社会政治信息沟通和公众的政治参与,从而服务于当前的政治民主加速化进程。首先,网络媒体构成了政治信息沟通的新渠道,从而同政治信息沟通的新发展相联系。在现代社会,新闻传媒是沟通政治信息的主渠道。人们主要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各类政治信息。对各类政治信息的了解和认知,是公众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和采取政治行为的前提,是公众参与政治的前提。而强调公众的政治参与,正是现代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网络新闻业兴起后,理所当然地成为沟通政治信息的新渠道。不论是传媒网站,还是参与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其日常的传播内容中都包括政治/时政新闻等政治信息这一块。其中有些网站的频道/板块名中即有“政治/时政(新闻)”频道/板块的名称,有些网站的新闻频道/板块命名方法不同,并无这样的板块名称,但其“要闻”、“滚动”、“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等频道/板块中的信息主要是政治信息。例如,人民网有“时政”(新闻)板块,专门提供时事政治信息,并在其“国际”板块中,沟通国际时事政治信息。新华网的频道/板块名中并无“时政”/“政治”字样,但该网站通过“滚动新闻”、“中国”、“国际”等频道,同样提供了大量的政治信息。同以往的传媒渠道相比,网络媒体作为沟通政治信息的新渠道由于其瞬时传播的特点,能对一些动态性极强的时政新闻的报道采用“滚动”式发布,在沟通突发性时政事件的信息中优势尤其凸显,因而一些著名的传媒网站的访问率往往会在发生重大的、突发性政治事件时明显上升乃至出现网上“塞车”现象。

此外,与网上无尽的虚拟空间相联系的网络数据库功能、超级链接、搜索引擎等手段的应用,使网络媒体可以提供围绕某些政治热点、专题的大量相关信息。这就使这一新兴的传播渠道在政治信息沟通中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具有超越传统新闻传媒的能力,可以为网民通过检索全面了解相关政治信息、研究时事政治提供很大方便。

另外,由于因特网的全球性特征,网络媒体的政治信息传播具有跨国界传播的外向型层面,这为网络媒体在政治信息沟通中产生外向性影响提供了技术上的条件。对于网民来说,在政治/时政领域,因特网上数量巨大的网络媒体构成的空前丰富的信息源在增加政治信息接收的选择性的同时,也开阔了其政治视野,使其较之传统媒体的受众,更易在政治领域追求获得来自多角度的报道、信息。前段时间,美国公众曾依赖欧洲的一些新闻网站获得关于美伊冲突的更加广角和多角度的信息画面,这一情况可以作为论证上述这一点的实例。根据欧洲新闻学中心网站([http://www.ejc.hl])上2003年2月24日的“欧洲媒体新闻文摘”以及英国“新闻界”网站([http://www.journalism.co.uk])上同日提供的有关信息,在当时美伊冲突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到国际新闻网站上去寻求更广角度的信息。这两家网站引用了尼尔森公司NetRatings当时提供的信息:2002年以来通往英国最大的新闻网站“BBC新闻在线”和“Guardian Unlimited”的“交通”量显著增多,其中大量用户来自美国。“Guardian Unlimited”网站的一位编辑称,他们接获了较多来自美国网民的电子信件,这些电子信件感谢该网站提供了以在美国传媒上找不到的方式进行的世界新闻报道。显然,在最近的国际局势问题上,美国公众并不满足于仅仅获得从美国立场、视角出发的报道等信息;他们到欧洲国家英国的网站上冲浪以寻求关于国际局势的各种不同观点的有关报道。[7]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媒体的政治信息沟通的外向型特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意味着国际政治传播中的新机遇,又意味着新挑战。一方面,网络媒体以这一特征为这些国家在国际政治中比以往更响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在实力不同造成的国际传播严重不平衡、因特网和网络媒体发展状况不平衡的现实状况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媒体的能力更强、更具主动权,凭借其在因特网和网络媒体发展中的优势,更易使其网络媒体制作的、反映其立场和选择角度的政治信息在世界范围流通并产生影响,这对发展中国家构成新的挑战。但是,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网络化已成大势所趋的今天,发展中国家要回避这种挑战是不可能的,回避网络媒体构成的空前丰富的信息源也是不可能的,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网络媒体提供的政治信息挡在发展中国家公民的视线之外也是不现实的,而这些信息反映的是西方的立场、选择角度。因此,发展中国家急需因势利导,做强自己的网络媒体,并重视其对外传播的功能,善用网络新闻媒体以国际上公众所习惯的信息表述形式向世界发布反映自己立场、观点的政治信息。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公民在信息来源多元化环境下政治视野开阔、信息接收选择多种渠道、对政治信息的质量要求更高,这种现实情况也要求这些国家的网络媒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改进政治信息制作。联系我国的网络媒体实践来说,从我国中央级重点传媒网站和较重要的地域性综合新闻网站的情况来看,我国对于网络媒体的对外传播功能是高度重视的。在中央级重点传媒网站中,中国日报网站、国际在线网站和中国网直接使用外语为主要传播语种,人民网和新华网开设了多种外语的版本,还有繁体中文。较重要的地域性综合新闻网站也大都开设英文版本。这是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对外传播的重要一步。但是要使我国传媒网站传播的政治信息吸引大量外国网民的眼球并进而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光有这一步还是不够的,还须在此基础上再迈进一步,努力针对国外受众所习惯的信息表述形式及他们的兴趣等,改进我们的政治信息制作,使之真正在国际上产生我们所期望的效果。同时也要重视网络化时代我国公众对政治信息传播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以我国网络媒体的卓越工作,争取使公众将之用作首选的网上政治信息传播渠道。

其次,网络媒体为公众参政议政、行使其政治权利提供了具有互动、便捷等特点的新渠道,从而同公民参政议政的新发展紧密相连。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权力归属问题上主张人民是权力的主体。在西方,“人民主权”/“主权在民”的思想,为西方现代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质。以民为本、尊重人民的政治权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石。人民就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表达自己的意见,人民对政府工作进行评议、提出建议,参政议政,是人民行使其政治权利的重要表现。网络媒体的出现,为人民行使上述权利,提供了具有互动、便捷等特点的新渠道。新闻网站开设电子论坛、民意测验栏目等,是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在我国,依托传统新闻媒体集团的传媒网站是直接纳入国内新闻传播管理体制的,传媒网站理所当然地高度重视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保持一致。在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执政为民,重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重视其对政府工作的评议的形势下,我国传媒网站也就非常重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系列行使政治参与权的新方式——电子论坛、网上的政务工作评议类栏目、网上民意测试等。

试以《人民日报》网站/人民网和东方网为例。《人民日报》网站在为公众提供在网上表达意见的新天地方面,在国内传媒网站中首开风气之先。1999年5月9日,即北约空军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第二天,《人民日报》网站开设了“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这是我国内地传媒网站中首次开通电子论坛。该电子论坛开通后深受海内外中国人欢迎,短短一个月,上贴量达到9万条。同年6月19日起,这一网上论坛改名为“强国论坛。”当年9月13日,该论坛上的帖数量跃居全球中文论坛第一名。此后,《人民日报》网站又陆续推出了读书论坛、体育论坛、健康论坛等若干论坛。目前,人民网上已形成了以强国论坛为主的由10个论坛组成的论坛群。到目前为止,强国论坛作为政治性论坛的注册用户有8万,每天上帖量在7、8千至1万,在线人数最高达2万。由于使用该论坛的网民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和阶层分布都很广,论坛中能够听到各种声音、各种观点。强国论坛以强国与发展为主题,具有反映中国现实中的各种重大问题的特点。许多网民在论坛上就重大问题、特别是重大政治问题,建言献策,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建议。根据我国网络传播学者闵大洪的有关论文,有人把强国论坛经常性的主题进行了排名,排在前4位的是,中美关系问题、台湾问题、民主问题和腐败问题。[8] 强国论坛作为反映民情表达民意的新渠道,起到了加强政府和公众的沟通、促使基层社会成员遇到的问题获得政府重视和解决的作用。例如,2001年3月24日,称为“城山村人”的网友在强国论坛贴出《铁路,你究竟怎么了?》,反映自己在重庆火车站购买车票时的不愉快遭遇。这一贴子很快被铁道部领导看到,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2001年4月11日,重庆车站致信强国论坛,称对“城山村人”在重庆火车站所遇到的不愉快,表示深深的歉意。翌日,强国论坛刊出短评:指出“网友的一个帖子引起某部门乃至部长的重视,这在强国论坛还是第一次,这再次证明了网上论坛反映民情民意、实施舆论监督的功能。……”而“城山村人”2001年5月1日再次在强国论坛贴出贴子,称:“ 4月22日,重庆站纪委陈书记、重庆分局路风办王主任千里迢迢专程前来福建,登门道歉。至此,一个普普通通的乘客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投诉,在引起铁道部门上自部长下到站长的重视之后,有了一个告慰网友的结局。在此感谢《强国论坛》版主为跟踪此事付出的努力!”闵大洪在引述这一事例后评论说,这件事充分反映了人民网强国论坛今天所具有的影响力。他在分析强国论坛的意义中指出,其设立是《人民日报》网站在发展过程中对网络传播规律和特性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的一大突破,也是中国新闻媒体网站发展中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并且从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角度看,论坛“为民众提供了言论空间、表达空间、话语空间,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一个有说服力的窗口。”[9]

东方网在2003年的上海“两会”期间,推出了“百姓议案”和“„网议‟人代会”栏目,为平民百姓倾吐自己的心声和政府听取民意开辟了更为直接的渠道。根据东方网提供的资料,“百姓议案”栏目开设后,很快在市民中引起积极反响。会议期间“百姓议案”共收到网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近2000条,广大网友围绕治理交通、科教兴市、文化建设、医疗卫生等热点话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上海大事的热情。“百姓议案”栏目作为平民百姓表达意见的新渠道,其设立使“两会”会内会外更好地结合,有利于行使平民百姓的参政议政权利,有助于使上海的各项工作更坚实地建筑在民意的基础上。“网议人代会”栏目是互动节目,每天中午邀请一位市人大代表参加与市民一小时的网上直接对话和交流。据东方网2003年2月23日传递的有关信息,市民在这一栏目中提出了300多条问题和意见。2000条百姓网上提的议案和300条同市人大代表直接对话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这两个数据说明 “百姓议案”和“网议人代会” 栏目确实被用作了平民百姓表达意见、议论的新渠道。可见其设立有利于激发平民百姓的参政议政的政治参与热情,从而为政治民主作出贡献。2004年上海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东方网再次设立“网议人代会”直播室,为市民通过网络参与评论人大工作提供了桥梁。目前,东方网提供通往一系列政府部门机构网站的链接,其中包括上海市人大公共信息网,新版的人大公共信息网开设了“网上议政”留言板,以运用网络加强人大与市民之间的随时互动沟通。

经常推出围绕一定热点问题的简单的网上民意测验/调查,也是我国传媒网站中的一种常见实践。虽然,由于目前这种网上民意测验/调查因为难以做到按科学的数理统计原则抽样,因而在采集到的信息的代表性上难以同严格按科学的抽样程序抽出公众样本进行的民意调查相比,但是这种实践毕竟也为网民表达自己的意见提供了简洁的方式,其采集到的信息总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的这一部分探讨了网络媒体介入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影响。当然,网络新媒介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带来的并非都是福音。它也带来了对传统政治的挑战。首先,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社会传播中把关人角色弱化,个人用户可以在电子论坛上自行贴贴子等做法带来内容控制的高难度,进而带来对政治控制的新挑战。而必要的政治控制对于政治体系的有效运作是必要的,对于发展中国家/后发展国家来说则更加不可或缺,这是同后者的“被动处境密切相关的,他们必须在公民的攀比、激进情绪和国家的实力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既不能一味冒进,也不能止步不前。” [10]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曾经论证过后发展国家必须把政治参与控制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当政治制度化还不够成熟时,失去控制的政治参与必然导致政治**的来临。[11] 此外,从国际政治来看,由于网络的全球性特征,网络新媒介对政治生活的介入,必然会扩大不同国家的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观念、政治行为方式等之间的相互激荡,从而给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如何维护自己的政治独立、维护自己的政治秩序方面的新挑战。可以说网络新媒介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带来了对政治控制的双重挑战。但是,必须看到,网络新媒介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已是大势所趋。面对它对政治控制的挑战,不能采取停止使用网络的因噎废食的态度,而是应当因势利导,重新调整通过传播进行政治控制的方式。

III.网络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在参与政治民主中的互动

美国著名新媒介研究专家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在《媒介形态变化》中把“连接过去”视为新媒介成功进入社会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把跨跃“熟悉”的桥梁,看作新媒介发展的必经过程。他指出:“在人类传播系统历史中,新的形式如果缺少同先前或现存的形式的密切联系,就很少能得到采用。…… 传播媒介的现代形式也表现出类似的模式。例如,照相术很容易就被采用了,因为它是基于人们熟悉的观看和展示景象的方式。……起初,摄影术被看作是制作肖像和风景艺术的更有效和可靠的手段,一旦熟悉的桥梁被跨越以后,就需要更具创造性的运用。” [12] 在他看来,“新媒介的成功形式就像新物种那样,并不是无中生有地突然冒出来的。它们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老联系、新老互动也许可说是传播领域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特点。世界传播发展史上的许多事实都可印证这一点,印刷同书写的联系,早期印刷报纸的样式同手抄新闻信和新闻书式样的联系,影视同摄影、录音、文字语音的联系等,都展示了传播系统、传播形式沿革过程中的新旧联系。网络和网络新闻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具体到网络媒体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后其同传统传媒在这方面的联系、互动而言,笔者认为,可以把这种联系互动归为沟通政治信息方面的联系互动,聚焦公众的注意力、影响舆论的形成方面的联系互动和充当舆论监督的中介方面的联系互动。

就沟通政治信息方面的联系互动而言,网络媒体在政治信息栏目编排、新闻价值判断等方面显然从传统传媒的经验中吸取了大量东西。新老媒体的政治信息内容的常见型式(patterns)大致相同。我国的传媒网站常常刊载来自传统媒体的时政报道、评论等。与此同时,网络媒体由于具有自身的一系列优势,包括瞬时传递、全球流通、承载巨量等,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可能成为最先信息发布者(例如,伊拉克战争打响时,我国新华网就是最先报道这一事件的。),在重大新闻发生时通过超文本链接等方式有关信息组合成专题,成为整合资料的最佳渠道,从而为传统传媒的信息、素材提供参照源。此外,网络媒体传播政治信息的一些表述形式,也已开始对传统传媒产生影响。例如,网络媒体所开创的相关报道/背景/资料“链接”的形式,已开始影响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新闻链接”、“资料链接”、“相关链接”等已悄然出现在一些报纸上,如《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浙江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上。又如,网络媒体的首页汇集各种栏目、精彩图片和重要标题的编排模式和多层式写作、提供便捷的“导航”等方式,也已为传统媒体在版面/节目安排中吸收。“内页导读”、“今日提示”、“本报近日推出”、“今日第x 版”+标题或标题/标题+图等形形式式的导读,已在报纸中盛行。

就聚焦公众的注意力、影响舆论的形成方面的联系互动来说,国内外学术界都已注意到,由于网络通过电子论坛等提供了网民讨论各种问题的公共空间,由于网络媒体能够迅速汇集围绕特定话题的相关报道,网络这一新兴媒介正开始在议题设置过程中起到与传统的传媒一起影响公众议程的作用。目前,其较为明显的表现是:网民迅速在电子论坛中就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讨论或在论坛上转贴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网络媒体的有关板块迅速汇集相关报道;网络媒体通过超文本链接等对信息的汇集造成的信息密集度以及网上电子论坛讨论中各种意见的迅速汇集和活跃交流,既同传统媒体的后续报道发生互动,又加速了最初传统媒体报道的事件/问题/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的过程。也就是说,网上的这些相关传播活动缩短了话题由媒介议程进入公众议程的过程中两者之间时间差。例如,在“洛阳大火”事件中,网民围绕该话题在电子论坛中的迅速、大量的信息交流,网络媒体对相关报道的汇集,都曾在这一事件很快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中产生作用,从而成为议题设置中的一环。当然,由于因特网汇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的特征,最先在网上出现的话题引起传统媒体关注、报道,再进而成为公众议题,这种可能性也是开放着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新老媒体在这方面互动的另一种序列图。但是,由于网络传播中的信息泥沙俱下、电子论坛中的议论容易出现情绪化等问题的存在,在严肃的政治议题设置方面,新老媒体的互动一般表现为前一种情况。

再就充当舆论监督的中介方面的联系互动来说,通过充当公众参政议政的具有互动、便捷等特点的新渠道,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媒介表达民意、进行舆论监督中的一股新力量,本文上一部分谈到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和东方网的“网议政府”等栏目时,曾讨论到网络媒体在参与反映民情民意、实施舆论监督中的作用。在网络媒体介入公众参政议政、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其和传统媒体在这方面会产生网上网下的互动,网上的有关信息传播活动往往同传统媒体的相关信息传播活动相互呼应,产生相互强化的作用。例如,以围绕某些司法报道的舆论活动为例,网上曾出现信息汇集以及热烈的网民讨论,而这些又进一步加强了传统媒体对此的关注。随着网络媒体的逐渐走向成熟,网络媒体已经在吸收传统媒体服务于政府与百姓的沟通、反映民意的做法的基础上,设立一些服务于相同功能的创新的网上栏目/板块。已有研究者注意到,近年来我国传媒网站中已逐渐兴起“热线服务类板块”,[13] 此类板块旨在发挥沟通政府与百姓、实现上通下达的职能,其特征为政府、媒体、受众三方的网上互动。这类“热线服务类板块”的典型例子有人民网的“人民热线”、东方网的“东方直通车”、千龙新闻网的“市民留言板”等。这些板块是依托作为传媒网站母体机构的传统新闻机构设立的,其兴起本身就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联系的反映。而这些板块的运作中,也常常出现网络与传统媒体互动的情况。人民网上“人民热线”2003年4月1日的“热线回音:人民网质疑违章车停车高收费,北京市物价局出台新规定”可以作为这种互动的一个实例。它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例:2003年 2月12日,人民网发表了署名为“草青”的“人民热线:交警这样拖车收费合理吗?”,记述了当事人由于违章停车被交警扣车 罚款的事。本来依规定只需罚5元,扣3分,但当事人与执法队联系后,却被告知要交拖车费200元,罚款5元,扣3分,其中,200元必须交现金,5元到银行交纳,另外还需交40元的停车费。“人民热线”发表这则网民的来稿后,引起极大反响,网友纷纷来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人民网随后编发了一 期网友热评。人民网上的这些传播活动引起了传统媒体的关注。2月13日,《中国青年报》对这篇“人民热线”讯息进行了全文转载,2月14日又发表了两篇对此进行评论的文章。3月8日,《北京晚报》发表“违章车停车场为什么高收费”,转载了该文并进行了评论。一时间,交警对违章车收取高额拖车费和停车费成了网上网下、媒体和市民纷纷议论的话题。在议论纷纷中,有关部分对有关现象作出了处理决策:3月19日,北京市物价局传出消息: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停车收费管理,从3月20日起,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机动车停车场停放交通肇事、违章车辆,经有关执法部门指定的停车场停放按照法律法规查扣的非法运营车辆,一律按现行正常车辆停放收费标准计时收费。[14] 我们从这则网民通过“人民热线”反映的问题经网上网下、媒体和市民的讨论、最后由有关部门予以解决的例子,可以看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在舆论监督中的相互强化作用。又如,东方网上的“东方直通车”板块下,不仅有“百姓声音”、“紧急求助”栏目,而且还有“投诉回复”、“媒体互动”栏目。“百姓声音”下情上达,市民通过它反映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媒体互动”则既有媒体对网民提出的问题的调查信息等情况沟通,又将传统媒体报道的一些问题搬上网,还包括这样的内容:提出传媒及其从业人员观察到的问题,邀请市民发表意见,出谋划策。例如,2004年4月13日,“东方直通车”下的“媒体互动”栏目上刊有题为“申城面临交通发展7大难题 盼市民出谋划策”的文章。传媒网站的这些实践,可以说明网上网下、媒体和市民、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多重互动,正成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新形式。

网络新媒介与传统的大众传媒共同参与政治民主正成为信息化时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新现象。双方在共同介入社会政治生活中在一系列方面产生互动。如何使两者以有利于各自扬长避短的方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互动,发挥其推动政治民主、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的作用,构成充满现实意义的研究新课题。

参考文献:

第二篇:浅谈互动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互动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互动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互动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互动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

(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

(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

(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一、互动学习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互动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组长)、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互动学习的组织要组织好互动学习,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互动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充,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互动学习的评价。

2、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

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即同一层次的同学同时担任同一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三、互动学习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互动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当然也必然会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互动学习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怎样的合作更有效

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认识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地学习方式,转变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二是教师要精心组织好互动学习。教师只有明确了互动学习的目的、意义,才能去创设互动学习的氛围,精心组织互动学习的内容。比如问题如何提出?要求学生做到什么?以什么形式组织等等。三是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基础之上,否则讨论就可能停留在表面或不能深入。四是加强对互动学习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依赖学生自己完成,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步完成的。对于小组内的每一个角色,分别承担什么任务,如何组织,如何记录,如何汇报,如何补充等都应该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同时通过评价,有效地促进合作向正常的轨道发展

2、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在互动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么站在讲台前,要么轮流转几圈,看看这组,瞧瞧那组,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角色没有发生转变。因此要使教师在学生的互动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体现,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3、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应该相对固定。

由于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基本上是根据班级学生座位的安排进行就近组合,因此就必然会随着学生座位的变动而变化。另外,不同学科的分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给数学合作小组成员的相对固定带来困难,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好与班主任的沟通,另一方面也要坚持数学合作小组的稳定性,使互动学习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4、树立两种观点:(1)要求学生合作,首先教师应该学会合作。

应该承认,对教师来说互动学习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因为我们的教师大多也是在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工作中,教师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经过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要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都是训练教师合作态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

(2)学生要建立成长记录,教师也应该建立成长记录。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们都要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那么教师自身呢?“教师与新课改同成长”也是我们这次课改的任务之一,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使教师和课改同步成长。为

了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不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就有必要建立教师的成长记录。比如:我们把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论文、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及时地积累下来,作为自己成长的记录。

5、防止两种倾向。

(1)把讨论变成了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发言。刚开始时,大家(特别是学生)都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受到了排挤,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某某某的中心发言。

(2)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这是目前在互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甚至对于学生的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教师也会视而不见或一笑了之。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互动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互动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让互动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健康成长。

第三篇:互动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口语中的作用

互动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口语中的作用

摘要:传统应试教育对于英语教学存在极大的误区,畸形的英语教学模式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使得学生的英语听写能力被极大的限制。互动教学强调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和实际应用中,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创新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目标,本文探讨了互动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互动教学法;英语口语教学;应用研究

英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教育角色,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世界接触日益频繁的基础上,英语教学和英语能力被拔高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英语教学的整体地位也在基础教育中开始凸显出来。一方面是社会对于英语能力的一种近乎痴狂的迷信和盲目的认同感,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学教育这一最为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对于英语教学的重大投入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应试教育的唯成绩论的影响下,最求英语成绩的高低成为应试教育技巧的惯用方式,中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根据英语考试的特点,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英语考题的解题技巧上,对于英语表达能力、阅读水平、英语听写能力上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尤其体现在英语表达能力上,我们的学生可以考出极高的分数,却不能流利的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自我表达,这是畸形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也将是本文重点探讨的主题,即提出新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并进行实例演练分析。

一、互动教学法概述。互动这个概念出现在许多学科和领域中,在英语中为“interaction”,根据其前缀恶化后缀的组成可以看出,互动这个词包含了了“inter”和“act”,分别为深入了解和行动的意义。因此互动强调了两个方面的本质,其一真正的互动需要的充分而深入的了解,这是建立在熟悉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其次是互动是一种行为,也就是说互动需要有对应的表现,需要这样的行为来产生影响,这才是互动后可以见到的结果。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师生关系的辩证和转换,根据老师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成分,教学由传统填鸭式教学、放养式教学和互动教学,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常见的就是填鸭式教学,日益复杂繁重的应试任务,使得中学教师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考试技巧的讲解上,课堂教学纯粹的编程了应试知识的复制和背诵;大学教育是典型的放养式教学,也导致了我国大学生素质的普遍下降。互动教学能够在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互动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们普遍对于英语的熟悉度不高,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夯实英语基础,包括英语标准发音、基本语法、常用英语表达、英语表达方式和英语语境的熟悉和培养,这一切都需要英语基础薄弱的初中学生尽可能的去说英语、去表达,才能真正的融入英语教学之中。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积极性、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为目标,互动教学法能够很好的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选择英语水平相近的两个中学班级进行互动教学实验,最为实验效果对比,一班采用互动教学法,另一个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评定标准为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核,建立一个详尽的考核标准,在听力能力评定中,考核语义理解能力和语义复述能力;在英语表达能力考核中,发音标准程度、语速、语法准确性、表达流利程度、互动能力和语言修饰能力作为主要的考核目标。

在新课程中,对于英语教学实际上是花费了许多信息的,这体现在教材的编定上,在精简了基础教材的基础上,增加英语延伸教学,包含了课外拓展的speaking、listening和reading环节,以话题和兴趣为导向,希望秉承基础教育中兴趣教学和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于英语生活、英语历史和英语逸闻趣事的兴趣程度。

互动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包含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英语口语教学不是知识点的强记硬背,而是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无非是熟练程度和英语思维,因此,listening和speaking将会是重点环节,精简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课后流出连续时间给学生作为topic speaking的时间,主题自定,表现形式自定,充分发挥学生的激进型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发现在这样的“放纵”下,学生会自主的去搜查资料、模仿经典英语桥段,其延伸知识的提升速度是不可估量的;在课堂中,强调关联教学、幽默教学、角色转换教学和学生教学等多种形式,总之课堂互动教学的宗旨就是尽可能的让学生说英语。课后学习中,互动教学提倡学生给老师、给学生之间进行英语问答,利用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英语交流,英语对话的尴尬感是许多人一辈子无法消除的,与此同时,通过对话能够消除那种紧张感和别扭的语感,提升英语口语的地道感和流利程度。鼓励学生学习一些惯用表达方式以及学生对于身边事物进行英语表述,通过这些简单的表述,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和惯用话题的表达方式。同时结合电影、游戏等趣味英语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口语应用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强化口语能力在英语综合能力评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通过分析两个班采用不同学习方法进行为期一年的口语学习之后,发现采用互动教学法的班级口语能力优秀的学生人数大幅度上升,尽管在语法学习上两个班级差异不大,但是在发音标准、表达流利程度、紧张度和英语话题拓展能力上,采用互动教学法的班级的同学都表现出了更好的适应性,同时他们花在英语知识学习和拓展上的课余实践也相应的增加了,综合来说他们的口语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参考文献:

[1] 汤斌华,互动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英语口语课的运用[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8

[2] 郝惠珍,互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08.6

第四篇:浅谈工会组织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与思考

浅谈工会组织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社会的重要细胞,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的阶级基础、根本的依靠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发挥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职工合法权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社会根本力量和重要组织者。深刻领会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性的内涵,正确把握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现状和对策,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参与和谐企业的独特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此,工会组织必须服务于、服从于和谐社会这个大前提,在构建和谐企业中认识和发挥工会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性

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和维护好企业的和谐稳定,对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提高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1、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进一步明确了工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职责和作用。工会如何做到“两个维护”,实现维护的具体手段是什么,工会工作如何服从服务于大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理清了工会对这一课题的认识,那就是必须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全面发展中行使工会的职责,在协调发展中体现工会的职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工会的作用。

2、从扩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性。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也就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工会组织必须把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团结广大职工群众,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发挥哪些作用

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石。因此,企业工会要通过履行自身的各项职能,积极协调劳资各方关系,充分发挥好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

1、强化中心意识,发挥建设作用。和谐企业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和谐,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而工会组织的工作对象在人,工作优势也在人。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要按照“党委放心,企业欢迎,职工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围绕企业发展大局,教育职工爱岗敬业,提高职工技术技能,引导职工乐于奉献,发挥工会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中的建设职能。

2、推进政策协调,发挥参与作用。工会在行政制订政策中的源头参与,是工会参与调整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途径。劳动关系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的不明晰造成,缺乏群众基础,缺乏约束力。这就要求工会在制订关系职工利益和企业发展的政策时深度参与,要有作为,使工会的参政议政作用明显地体现出来,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

3、深化机制建设,发挥维护作用。深化维权机制是行使维护职能的关键,更是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制度、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职代会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制度、群众性劳动安全卫生监督制度、劳动法律监督和法律援助制度、职工困难帮扶制度等,发挥这些制度在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的作用。

4、重视文化培植,发挥教育作用。构建和谐企业根本的问题是业主、职工及社会相关阶层的思想认识问题。而工会组织既有教育职工的职能,又有引导业主,影响社会相关阶层,协调各方利益的功能。因此,工会必须在共筑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上下工夫,充分发挥整合作用,努力推进党委领导,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格局。

三、当前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利益矛盾错综复杂,构建和谐企业的理念尚未完全建立,总体上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认识的差异性。主要存在三种倾向:一是认为提高效益就是降低劳动力成本。二是不尊重职工群众的创造精神。三是重视管理人员,轻视一线职工;重视设备更新,轻视技术更新;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

2、劳资矛盾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劳动权益受损引发的矛盾;二是职工经济权益受损而引发的矛盾;三是职工民主权益受损而引发的矛盾;四是职工文化权益受损引发的矛盾,使企业的发展增加不和谐因素。

3、职工素质的不平衡性。职工队伍结构、素质结构巨大变化的矛盾,导致职工队伍的整体意识、组织意识、团队意识不强,在思想认识、文化素质、社会实践经验等方面,与和谐企业的职工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4、工会应对复杂局面的被动性。有的企业工会组织参与企业管理严重缺位。由于大量的法律法规难掌握,新形势下职工思想难把握,企业的工作重点难找准,企业工会干部存在明显的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的现象。

四、工会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

工会组织在参与构建和谐企业进程中,必须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有所发展,才能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讲,主要是要大力实施“三大工程”:

1、以人为本,努力实施“赢得人心”工程。一是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入手,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和谐企业的基础。提高工会的维权能力,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工会要在为职工办实事过程中要树立依法维权和全过程维护的观念,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加强多层次、多类型的协商机制建设,积极主动地代表职工的立场,表达职工的声音,反映职工的意愿,保障企业和职工劳动关系在和谐稳定的轨道上规范运行。二是从民主管理入手,搭建企业与职工沟通平台。工会要积极探索企业民主管理形式,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和企务公开制度,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逐步强化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主动参与公司的管理,让职工切身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时,使企业高层领导能够听到职工的真实声音,以合理解决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三是从关心职工现实需要入手,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关心职工的利益和疾苦,实实在在地为职工排忧解难,既是工会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意义所在。要始终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入手,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职工切身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让职工享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构建和谐企业的积极性。

2、增强合力,倾力打造“凝聚人心”工程。一是借活动载体来凝聚人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产生力量。提升企业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和建家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使全体职工始终处于团结、奋进、向上的氛围之中,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队力量,并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把职工个体的成败融入到企业的荣辱中来,整个职工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二是以爱心帮扶来凝聚人心。坚持“喜事有人贺,丧事有人帮,生病有人问,困难有人管”的制度。维护和保障女职工群体的特殊权益。建立企业特困职工档案,定期对

生活条件贫困、子女就学难、患重大疾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困难职工进行帮扶。通过形成长效帮扶机制来解决职工在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以建立互助帮困机制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并感染全体职工,使职工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生产。三是以职工的自觉执行力来凝聚人心。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坚持职工当家作主的工作理念,注重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注重发挥职工作为劳动主体的聪明才智,并通过职工的自觉行动来实现职工在企业中的角色地位,从而使企业、工会和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达到和谐企业的目的。

3、启发引导,合力打造“振奋人心”工程。一是以美好愿景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新形势新需求下,工会组织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促使职工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发展潜力、发展方向,使企业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和各种价值观深入人心,以企业的美好愿景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通过引导,促使职工能积极地把个人的前途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上来,对自身的价值取向有正确的定位。二是以教育培训来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结合企业实际,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引导从职工从单纯关心自身利益向关心企业发展转变。一方面,工会在企业内部也要创造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中积极引导职工树立终身教育的意识,形成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习惯,培养职工的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推进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以激励机制来激发职工的创造性。工会应始终坚持以企业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企业改革发展战场上的主力军作用。围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创争”活动和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建功立业。同时,要注重培树典型、宣传典型,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于企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总之,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企业相辅相成。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因此,工会只有组织更加健全、工作更加得力、职工更加信任、作用更加明显,才能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职能作用,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经济与文化和谐、业主与职工和谐、管理与人本和谐、发展与环境和谐,构建“循环发展、遵章守法、诚信至上、团结协作、关爱员工”的和谐企业,开创企业与职工和谐共赢的局面。

第五篇:参与式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参与式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参与式教学是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材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学生是核心这三者协调一致的现代教学思想。数学课堂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独立地阅读、思考探讨,教师只是向导,引导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从而达到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目的。近年来,我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身临其境,对中学数学课堂参与教学有一些浅显的看法和切身的体验,愿在这里与各位老师交流。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要以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切感和熟悉感,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学生发现这对于了解周围的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现实意义。

为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数学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包括错误的想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参与评价过程。因此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总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倾听意见,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让每个学生敢说心理话,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感受,善于发现和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保持和激励他们的所有创造欲望和尝试,在浓浓的师生关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呵护。

例如学习“三角形中位线”时,我首先创设了一个开放的问题情景,在美丽的校园里,有一座假山石池塘,为了重新规划校园,需要测量池塘边上A、B两点的距离(不能直接测量)。然后开始提问:“哪位同学能帮忙测出A、B两点的距离?”同学们纷纷举手都说:“我能行”,这时,我又说:“你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图上画出来。”经过同学们的探索、讨论和交流,他们给出了很多好的方法,我表扬了他们,同时还告诉他们:“学完这节课后,你们会有新的发现。”我用这个问题引入了新课,这节课同学们情绪激昂,兴致很高。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兴趣,因为有学生的全面参与,学生感到是在运用自己的能力,展现才华,所以他们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思考和探索中。

二、自主探究 获取新知

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方法的积累、数学经验的总结,都需要学生从数学对象中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并在头脑中作出正确的分化和类化,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模型和认知体系,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活动”,提供充分的感性研究材料,让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能力,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尝试归纳总结,以达到学生自己认知的目的,并能积极应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获得数学知识。

例如“二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形成,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整式方程”的定义,并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元”“次”的含义,然后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讨论、类比、归纳概括,最后形成“二元二次方程”这个新概念,在学生概括后,我引导学生修正,直到得出它的确切含义。再比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时,我引导他们发现教材在研究几何图形时所采用的方法,即先研究任意三角形的性质,也就是共性,然后研究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也就是共性。并掌握这种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在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后,我都让学生尝试这种方法,他们运用类比、归纳的方法,很容易地完成了概括总结。学生通过这样的参与学习,不仅系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让学生掌握了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学习新概念、新方法形成的要点,同时学生的自主建立能力和概括推理能力、应用能力、学习情感都得到了发展。

三、探索尝试 寻求方法

新教学目标强调:“要能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数学课堂教学应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学会从多种方法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应加强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还应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的形成过程,并学会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已知X-2X+1=0的两根分别是X和X,求X-X的值。我先让学生参与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整理、全班汇报,总结解答策略,学生解答的方法很多,也很新颖奇特,我一一给了肯定。从上面的教学设计我发现学生在解决这个数学问题过程中经历了探索与创造,充满了欣喜,也充满了曲折。正是由于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与系数关系等有关知识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求代数式的计算机能,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经历体验 实践探索

课程目标反复提到了“感受、体验、经历、探索”等词语,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参与探索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应用中体验,去感受数学与生活、方法与策略、合作与交流、美与数学、成功与失败。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开发智能,丰富认识,增强信心和耐挫力,促进自我再学习和再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倡学生要注意观察生活,要善于发现社会中大量存在的数学因素,而且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更应提高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内容设置时,可以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通过“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等语言激励学生进行交流,提供一些开放性(在问题的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放程度)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适当提供需要学生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的活动,如设置探究课题、社会调查等,使学生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以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反思。

例如学习“实习作业”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题:测量校园里一棵树的高度。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动手制作了测倾器,以小组为单位认真搞测量。再比如,学习“统计初步”内容时,我让学生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课堂上学生讨论了如何调查和收集数据,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有的主张调查全校所有学生;有的认为只要调查一部分学生;用“样本来估计总体”。有些学生坚持要调查。我不急于否定学生的做法,而是安排他们实际操作了一下,让他们体验到了收集全校所有学生的所有数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并在他们亲身经历后,我又举了两个例子“要了解一批灯泡的寿命”、“要检查一批炮弹的性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了抽样的必要性。这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和创造,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重重困难,并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探索的勇气和毅力。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在对新旧知识的主动顺应和同化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己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学生既学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又切实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下载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参与政治民主中的作用及其互动——张永华[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参与政治民主中的作用及其互动——张永华[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临沂教师面试:互动在试讲中的意义和作用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5临沂教师面试:互动在试讲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更多的地方采用的是试讲的方式。试讲是什么,试讲和平时的讲课非常相似,但是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独特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工会组织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组织体系健全、熟悉基层情况、了解职工意愿,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探索有效途径,在参......

    党校在发展红色旅游中的作用+张金泽

    党校在发展红色旅游中的作用 靖西县委党校张金泽 摘要:党校是党员干部群众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锻炼的主要职能部门,我们要认真把握红色旅游的内涵,提高对发展红色旅游重要意义......

    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妇联的优势和作用

    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妇联的优势和作用全国妇联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2011-07-29------------------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

    浅谈兴趣小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张蕾)

    浅谈兴趣小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中方县中兴学校 张蕾 本文以怀化市中方县桐木镇一所普通乡村小学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5年所经历的过程进行疏理,期间碰到了......

    少先队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少先队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少先队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少先队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少先队教育不仅是少年儿童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在社会主义现......

    浅谈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浅谈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和“灵魂”,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是一个班的组......

    班组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模版]

    班组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班组是完成运营任务的基本单位。班组作为构成运营工作的基本单位,承担着收费运营工作任务。班组管理水平高低、班组人员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