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选择之文献综述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选择之文献综述
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趋势,中国要在这个趋势中得到更多收益就要实施“走出去”战略。从1979年建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中国企业跨国投资从有到无,从小大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享受海外市场带来的机遇,不少中国企业同时也在考虑开辟新市场,寻求新出路。因为传统的欧美市场已经近乎饱和状态,而拉美、非洲市场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然而,与传统海外市场不同,在新市场进行投资存在不可预知的高风险。中国企业想开拓新市场,由于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验较少,对市场缺乏了解,所以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甚至可能遭遇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可能遭遇政治风险。所以,中国企业在对对外投资方式、对外投资区域、对外投资管理问题要具体考察、深入研究。
本文的目标为分析及回答上述问题。目的是为了更深刻的了解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动因,解决中国企业开拓新市场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动因分析,接着介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式,然后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域进行分析。最后对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进行分析。
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动因
吸引企业前往海外市场投资的动机无外乎有开拓市场、寻求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这几种。李景峰和崔艳梅(2005)认为一方面企业境外投资是外部竞争的需要,海外投资可以先于竞争者进入国外市场,优先利用当地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市场饱和,要为产品谋求新出路。郭键(2006)认为对外投资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传统产品优势和低廉产品竞争优势。苗洪亮(2010)认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是资源导向。由于受国内资源储量的限制(除了煤炭),中国资源型企业对于境外投资具有极大的兴趣。朱美虹和池仁勇(2011)对浙江省中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是依托中国政府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利政策,避开贸易壁垒,以巩固、扩大和开辟商品与服务市场为出发点的。
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式
企业对外投资方式有多种,如独资、合资、合作经营、证券投资。一般分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各种都有利弊。比尔鲍威尔(2010)认为石油企业最好是买下股权。对于规模大、在市场上大到垄断地位,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的企业来说,最好要求占有绝大多数股权。庞晓东(2010)认为合作是很好的投资方式。采取合作方式可以减少很多压力和风险,并且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能帮助企业提升。同样,朱美虹和池仁勇(2010)也认为对于一个技术上不太先进,规模较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毫无特色在市场上没有达到垄断程度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先少数参股,以求得在激烈竞争中先站稳再谋求发展。
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域选择
对外投资区域选择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卢映西(2004)认为欧美地区对中小企业来说不是很好的投资地区。因为当地物质力量雄厚,科学技术发达,与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相比,他们的总体水平更高。所以建议向东南亚地区发展。这些国家与我国相毗邻,有相似的语言文化背景,同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交往和传统的友好关系。而且在这一地区生活着上千万计的华侨,企业在这些地方投资更好。姜龙,白莉莉(2009)认为随着改革的进行,经济的复苏,俄罗斯正在成为世界上另一个迅速崛起的吸引投资的热点地区。俄罗斯拥有仅次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技术经济基础以及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区域大市场和资源供给地。并且近年来,中-俄关系不断升温,双方进入了又一个蜜月期。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此时进入俄罗斯投资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赵伏云(2010)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极强优势。他认为,在欧美地区普遍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大,物质力量雄厚,科学技术发达。中国有实力的大企业都力争走向这些区域。因为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区位优势,获取自身成长壮大。在这些国家投资不仅能够获得企业急需的技术、管理知识以及信息、资金等资源,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和知名度。刘宏杰,马如静(2010)从价值资源和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多层方面分析,认为中亚和非洲地区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地方。中亚和非洲地区不仅储油量丰富,而且运输到中国的成本也相对低廉。虽然法律不是很健全,但更有利于中国企业寻求商机。同样在比尔鲍威尔(2010)解读的海外热点投资地区,比尔鲍威尔从自然资源考虑,认为非洲地区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虽然他们市场发育程度比我国要低一些,技术发展水平总体上比我国要慢半拍,但有着非常丰富的石油资源。朱美虹和池仁勇(2011)侧重于从劳动力来源和技术水平来选择区域。他们认为,东亚、东南亚地区拥有大量廉价劳动人口并且技术发展水平和本国相近,有利于发展小规模生产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进入这部分市场。
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
卢映西(2004)认为服务行业不受技术限制,可以积极发展房地产和金融业投资。同样比尔鲍威尔(2010)也支持海外投资房地产业。不过他是从对中国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完善和发展考虑。苗洪亮(2010)认为制造业企业在对外投资时更应注重发展相应的技术而不是劳动力。他认为制造业应该寻求价值链中另外80%的部分,即技术带来的创新。朱美虹和池仁勇(2011)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更应该利用民族工业优势,利用廉价劳动力发展民族轻工业。
小结
近些年,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然而,我国的跨国经营起步较晚,跨国经验和投资规模远不如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味的靠低价产品占据市场是不够的。幸运的是,中国海外投资前景良好。经济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依存的增强,国际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也利于企业的跨国的兼并和收购。同时国内环境也不断完善,比如政策和投资保障机制都在完善。基于这种情况,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应该是可以迈向一个新的时代。综合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动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式、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几个方面来讲,中国企业可以选择东南亚、非洲等现在市场份额占据不是很大的国家进行海外投资。而对于欧美市场,更重要的是提升核心技术。
比尔鲍威尔,中国海外投资热点解析,热点透视,2010 年第1 期
苗洪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国内政策环境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第五期
朱美虹,池仁勇,中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特区经济,2011 李景峰,崔艳梅,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动因,《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杂志2005年第5期
郭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约束及战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赵伏云,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0 刘宏杰,马如静,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战略选择,山东工商学业学报,2008年第二期
卢映西,浅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域选择和行业前景--《江苏商论》2004年 姜龙,白莉莉,中国企业对俄罗斯直接投资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四期
庞晓东,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创新研究,商业时代,2010 李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环境选择和产业选择,2010 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研究所《中国投资发展报告迈向国际化的直接投资框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木 风,中国海外投资新高潮即将到来,2011 美国的门户开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利益的最大化,2011
第二篇:中国企业“走出去”优劣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优劣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理事、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李亚丽
摘要: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坚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商业规则到境外投资,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这将是我们长期实行的重要战略。中国企业应在“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发挥优势,制定逐步占领国际市场的多种策略,实施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相互交织的战略。
关键词: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中国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出去”。
一、“走出去”战略的理论依据及内涵
1、“走出去”战略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石。
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这里,马克思对世界市场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指出,这一世界市场并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文化的、伦理道德的和政治的领域,其发展的结果是相互依赖的加强,民族的局限性和区域的封闭性被最终打破,世界从而走向一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情况下高速发展其经济,都必须参与到世界市场中去。况且,社会主义本身要求在世界市场基础上实行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开放发展。“走出去”战略正是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世界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势。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是 “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渊源。
2、“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走出去”战略又称为国际化经营战略、海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经营战略。
从微观层面讲,“走出去”战略是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主体是各类企业。从宏观层面讲,“走出去”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中国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
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培育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并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优势
1、区位优势
一是资源区位,部分资源的区域专有性和区位指定性,形成比较明显的发展优势;二是产业区位,中国的企业总体上是以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对特殊资源的开发则形成企业的特殊优势);三是市场区位,中国市场既有与世界市场的同一性,也有其区域市场的独特性,创造了需求的多样性,构成市场的区位优势。
2、政策支持优势
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中国企业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有效利用各种规则和政策支持,仍是中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特点。
3、要素禀赋优势 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必须以比较优势为出发点。根据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以及目前阶段性实物相对过剩而非资金过剩、企业规模较小和经营机制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现实,积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是我们现实的选择,且实践证明比较容易取得成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境外建成了一批颇具影响的项目,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管理成本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4、海外华人网络优势
上百年来分散在全球各地的5700多万华人和由他们编织的已有相当规模的海外华人网络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充分利用这一资产对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5、我国良好的国际关系和信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并广泛开展了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在此过程中树立的良好国际形象和信誉,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劣势
1、立法滞后
在全球跨国投资风起云涌、形式多样和中国境外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海外投资尚无有效的法律依据进行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已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目前,中国的海外投资管理政策基本上是针对投资的审批,投资促进政策以新建企业为主,而对海外上市、兼并、收购等国际通行投资方式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另外,投资后期的管理和监管没有形成气候,造成“只生不管”的尴尬局面。
2、审批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具体来说,一是审批内容有些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成份;二是投资限额的规定限制了企业的投资决策权;三是审批手续复杂,时间过长,导致一些项目因贻误了最佳投资期而亏损;四是外汇管理制度不够灵活,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再投资;五是对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海外投资按国有企业的管理办法层层报批,不利于其开展境外投资活动。一些企业为避免麻烦,索性避开政府审批,或私自在海外投资,或利用海外投资申报数字与实际投资数的差额转移资产,或将国外投资收入截留用于再投资,而现行政策却难以克服上述问题。
3、企业海外投资战略不明确
到海外投资设厂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更高层次的国际化经营方式。但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尚未意识到这点,没有将海外投资臵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缺乏海外投资的中长期计划。由此导致企业对外投资动机不明,随意性较强。另外,国有企业产权问题仍然困扰着企业,其管理体制也难以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
4、资金与人才匮乏
资金短缺与融资困难是我国现有“走出去”企业的共同弱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跨国经营的步伐,并制约了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此外,我国跨国企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企业家素质还有待提高,与跨国经营的激烈竞争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仍是一大缺口。
5、技术劣势
中国企业自身拥有的优势技术少,且创新能力也很弱,所事的大多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项目(资源开发及初级加工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当前,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的入世及产业升级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和投资风险加大也对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过程中,要发挥优势,改善不利条件。
1、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首先应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品牌、技术体系、信息网络、组织管理体系以及企业文化等。其次要制定国际化战略及其实施步骤。战略是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而确定的长期目标和行动方针,企业国际经营战略的形成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的国际经营战略。
国际化企业是推进经济国际化的主体,因而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企业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结果。企业从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一般都经过商品国际化、国外生产和跨国公司3个阶段。
从纯粹的国内企业到成熟的国际企业,是一个跨度很大的过程,而企业的经济技术实力、组织功能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都需要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企业的国际化总是表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国际化首先面临的一个战略抉择就是选择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国际化。我国企业既要积极发展国际化经营,又要谨慎地稳步推进,切忌一哄而上。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战略和确定国际化经营模式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途径。
从现实来看,21世纪初我国企业依然应选择出口作为主要跨国经营方式,中小型企业和那些已进入国际市场而又不愿大量投资的大型企业,还应以直接出口为主,通过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随着企业实力和规模的壮大及国际经营能力的提高,再转换到国外生产的方式。已有丰富直接出口经验和大规模出口的大中型企业,作为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先锋和主力,应转换到国外生产的方式,争取早日成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至于国外生产的具体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资源和实力,以及目标市场的环境和需求,来做出选择。一般来说,企业实力雄厚,而目标市场国家对进口设臵了较高障碍,但对企业产品的现实和潜在购买力和需求很大,这时可考虑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否则,应采取出口或对外合作的方式。
2、产业和投资区位的选择
中国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经营目标、技术水平和实力来考虑目标市场和投资区位战略。
(1)资源性投资仍是我国近期海外投资的重点。现阶段获取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性资源(如铁矿、石油和木材等)是海外投资必须考虑的重点。高精尖技术也是我国最为稀缺的资源,寻求高新技术资源是我国海外资源性投资的另一个重点。
(2)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在航天、原子能、生物工程、激光技术以及超导材料等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这些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和利用率低,而在国际市场则前景广阔。因此,这些技术和相关产品应向消费和需求层次较高的发达国家出口,或直接投资生产与销售。同时,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发达国家建立R&D机构,或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联盟,吸收当地技术成果,开发适合当地的产品。
(3)专有技术。主要指我国具有传统特色的技术,包括古典园林、中国国画、中医中药、手工艺品以及传统食品等。这些技术和产品可以转移到文化背景相近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还可以通过海外华人网络向全球市场开拓。
(4)中间性技术产业。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的不少生产流水线,经过20年的发展,许多已出现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如彩电生产能力高于国内需求60%,空调器生产厂家开工率为30%,洗衣机开工率43.4%,电子产品中供大于求的产品达到75%,这些产品扩大出口又受到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因此,这类技术应尽早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更低一档的发展中国家,或绕过壁垒直接进入发达国家。(5)标准技术产业。一般指纺织、机械制造业等,其产品多趋标准化,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商品价格,而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成本。因此,这类技术可以转移到一些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交通便利的邻国和发展中国家,并向第三国出口。
(6)适用技术产业。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较小,工业化程度不高,技术和熟练劳动力缺乏,不适应发达国家的资本密集型设备和技术。而我国的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则比较适应,我国这类企业不仅可以直接出口产品,还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3、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选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贸易式进入,如通过代理商、经销商或直接设立境外销售机构,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契约式进入,如通过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合作生产协议等,转移技术、商标、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三是投资式进入,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采取投资新建、跨国并购和合资经营等形式转移各种经营资源。以上三种模式各有利弊。贸易式进入的优点是经营成本低,灵活性强,风险较低。缺点是容易受贸易壁垒阻碍,对目标市场控制程度较低,还会受到文化的障碍,得到的收益也较低。契约式进入是低风险、低费用的市场进入方式。其优点是既可以把企业的部分费用分担出去,又可从技术反馈中获利,还便于进入那些对进口和投资实行严格限制的国家;缺点是对国外市场不能进行有效控制,未来扩展的弹性较小,并且它不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竞争力优势的最佳选择。投资式进入市场,可绕开贸易壁垒,是企业积极利用生产国际化协作以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企业进入市场的方式并非是单一的,可能会几种方式同时并用。这取决于企业对客观情况和自身条件的判断,包括目标国家的市场、环境、生产、地理位臵、外部经济关系和文化差异等,及国内的有关情况。企业进入某一给定产品的目标市场的模式选择,通常是这些相互矛盾着的因素相互冲突的结果。企业应对目标国家市场的投资环境及候选产品项目做出审慎的评估和筛选,并对可行的进入模式进行利润收益、风险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最后确定进入模式。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纷纷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劣势,努力在“走出去”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高成兴.国际贸易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 曾国平.重庆市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课题组,2001.„3‟ 陈启杰.现代国际市场营销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 白明韶.乐观面对精心准备———关于企业入世应对措施的探讨„EB OL‟.www.gzass.gd.cn,2001-12-08.„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
第三篇: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摘 要: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融入这一洪流。企业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和企业争取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对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企业海外经营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无一例外的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其核心是无歧视的公平的自由竞争,是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加速运动,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是社会化大生产冲破国界的限制,实现资本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是多边经济贸易规则和惯例的不断发展和健全。经济全球化以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增强为特点,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和消费各环节的一体化趋势,这种趋势的实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
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实行开放经济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真正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国只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活动,根据自己面对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积极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步骤,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同时,主动打入国际市场,才能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形式下争取有利的地位。因此,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的跨国经营将由企业发展的特殊要求变为企业的一般要求,这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外在动力。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贸易壁垒的大量减少和国民待遇的实施,一方面,外国商品和服务将更容易挤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国外大型国际企业将增加对我国的投资,进一步挤占国内市场份额。这将使国内商品和服务市场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使国内企业面临更加困难的经营局面,它将迫使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更广阔的空间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获取稀缺资源和市场份额。因此,国内市场生存空间的挤压是企业走出去的内在需求。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的跨国经营成为发展的必然。
二、我国发展战略重点的转变,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从改革开放至今,可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
1、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个世纪末,为中国“引进来”的战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重点引进国外的资本与技术,对经济中的短缺性给予弥补,促进企业在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更新换代,为经济起飞做好准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口产品单
一、出口市场单
一、出口收入来源单一的脆弱的发展水平。中国产品出口的创汇能力极为有限,靠当时以农产品、初级出口所赚取的外汇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面对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工业制造品的落后,外汇收入低下,国内企业供给不足等困难,政府依据国民经济的状况,实施“引进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将有限的外汇收入集中用于适宜国内发展生产的企业引进适宜的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改造水平和生产能力及其生产效益,促进改善国内的整体投资环境。通过一系列措施使中国企业大量地吸收了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引进来”发展战略实施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2003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已达到535亿美元的水平,居世界第二位,美国第一(UNCTAD,2003)。同年年底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500亿美元。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带动,使中国的对外创汇能力大大提高。彻底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国内长期供给不足的短缺经济状态,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为中国企业提高附加值的生产和服务创造了条件,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良性循环和国民财富的增加,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1998年以后中国政府提出并实施“走出去”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1998 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走出去”战略的思路开始形成;2000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将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从“引进来”为主,调整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上来,“鼓励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走出去”战略正式形成;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知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促进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重要措施,并积极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进而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展开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
1、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多数采用了与当地公司或集团合资的方式,独资公司并不多见。这有几个原因,首先,与当地企业合作有利于利用当地企业原有的市场资源和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减少进入新市场的风险。其次,可以弥补中方的资金不足。此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业务以贸易为主。目前中国贸易型境外企业比重较大,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而生产型境外企业、资源开发型境外企业加起来也仅占对外投资总额的30%多。
2、海外投资的范围较广,但以资源开发为主,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海外企业涉及的部门和领域较广,有林业、渔业、石化、冶金、轻工、电子、机电、房地产、交通运输、建筑工程、金融保险、医药卫生、旅游服务、工艺美术、技术服务等,其中以资源开发为主,技术水平较低。在1990-2000中国30家最大的跨国经营企业中,有23家属于资源开发型企业。2004年对外投资方面,从行业分布看,主要流向采矿业,投资额为9.94亿美元,占55.12%;商务服务业3.48亿美元,占19.32%;制造业2.7亿美元,占14.92%;批发和零售业0.9亿美元,占5.01%。这说明中国产业的跨国经营以获取东道国当地独有的自然资源为主,属于资源开发利用性的跨国经营;也说明了中国跨国经营的技术含量不高。
3、中国各企业的跨国经营的区域相对集中。在跨国经营的初期,中国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其原因有二:一是地理位置的相临和人文的相近,可以减少文化差异大带来的成本;二是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尚处于不够成熟的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投资于邻近国家和地区往往更容易使比较优势得到发挥。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区域分布已扩大到五大洲。但从总体上来看,投资的区域仍旧相对集中。
4、宏观管理薄弱,企业管理以行政干预为主。我国目前尚没有海外投资企业的高层次的管理机构,宏观管理薄弱。在管理方法上以行政干预为主,主要依据是1985年公布的《关于在国外开设非贸易性合资经营企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及后来陆续公布的一些补充规定。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甚微,还没有形成一套鼓励开展海外企业的政策措施。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的大企业无论在管理、营销、技术开发、产品创新方面都不在一个档次上,竞争力的差距十分明显。世界500强大多数都是私营企业、或是家族企业,而中国的大企业绝大部分是国有、甚至是国有独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机制转换不到位仍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四、促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对跨国企业的宏观管理职能。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看,政府有关部门应站在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我国跨国公司重要意义的认识,将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制定我国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总体战略规划,制定和完善对外投资方面的宏观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外投资的流向、结构要与国内产业调整、结构优化的过程结合起来,通过关税、外汇、贷款诸种经济手段引导优先、重点发展的海外投资项目。国家金融机构可有选择地对海外企业创业初期的固定资本投入和营运资金给予一定的支持,根据投资规模、类型、风险性情况提供适当的长期信贷或担保。同时,对投资的后期监管应予加强,主要是建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对外投资企业逃税的机制,要完善对外投资统计制度和海外企业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海外企业必须向政府部门公开和披露法定信息,便于政府对对外投资宏观情况进行监管,这也是完善对外投资统计制度,真实反映对外投资状况的基础工作。
2、加强政府在咨询、立法、外交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我国跨国经营尚处在初始阶段,不仅需要国家的指导,更需要国家提供各种服务。目前企业最需要的是提供跨国经营信息咨询服务和培养高素质的国际经营管理人才。建议政府组建几家全国性和地方性有权威的海外投资咨询服务公司,以帮助企业对海外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可行性研究等。同时应建立全球信息资料中心,与国际信息库、著名咨询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和正常业务关系,系统收集国际市场行情和世界各地的投资环境信息,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资料。良好的信息咨询服务将有助于减少企业对外投资的盲目性、促进海外投资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强化法律和制度保障。新的投资方式和跨国经营模式,必须有一定的法律监管和法律保障。因此应建立和完善我国海外投资的法律体系,尽快改变我国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无法可依的局面,制定我国《海外投资法》。海外投资法规和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将有效鼓励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其它跨国经营活动,保障他们的权益。外交也要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服务。国际政治和经济利益是难以严格区分开来的,以经促政,以政促经,外交为经济战略服务,经济战略的有效实施反过来为外交创造新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才是当今国际关系的真谛。所以在国际政治中要善于打经济牌,这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在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时,不仅要在原则上维护国家利益,而且要在具体事务上、尤其是重大项目的市场开拓上,对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予以促进和支持。
3、企业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竞争优势,加快企业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根据邓宁提出的“三优势模式”(OIL Paradigm),无论是属于哪种类型的跨国公司,要进行跨国经营首先要找出企业自身竞争优势所在。具体地说: 一是所有权优势,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等。企业只需具备这一优势就可进行国际技术转让。二是内部化优势,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在外部市场运用会受到削弱甚至丧失,因此对外投资企业具有强烈的内部化倾向,建立内部市场以取代外部市场。企业在拥有所有权优势的基础上,再具备内部化优势就可进行出口贸易。三是区位优势,指东道国固有的、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如优良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市场容量等。企业如果同时具备以上三种优势就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总之,跨国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企业要有意识培养这些优势,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制定符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国际经营方案,包括对投资模式、投资区位、投资行业等方面的战略选择,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成功的企业都对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素质极为看重,因为有良好的企业管理才能够保证资金得到最恰当的运用,才能把产品和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实行公司化改造,形成企业法人治理机制,是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制度性保证。现代企业的根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和鼓励机制,以保证企业所有者和利害相关者的根本利益,使企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境外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甚至出现内部人失控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只有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真正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管理机制,企业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4、借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有计划地扩大资产经营。所谓资产经营,是指通过运作资产实现其保值增值并创造效益的过程。资产经营是当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生产经营更为高级的经营方式,已成为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方面。资产经营实质上是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起来,通过兼并、购买、控股、参股等方式吸纳外部资产,迅速形成新的生产力,以有限的资产调动各类社会资源,扩大资产的辐射范围,促使企业资产成本以几何级数增长。
5、高度警惕和防范跨国经营可能遭遇的各类风险,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风险防范预案,通过快速反应机制,应对风险的发生并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除政治风险可以依托我国政府和政策性机构获得相应的规避和赔偿外,合同风险、汇率风险、管理风险等,都需要企业依靠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进行规避。
第四篇: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战略分析
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战略分析
在海外投资大潮中,过去投资的主力军始终是国有大型企业,而现在,民营企业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悄然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新生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扩大就业、创造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社会和谐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营企业正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
一、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营企业正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研究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时采用的模式,对于提升民营企业在海外的竞争力尤为重要。发展与壮大了的民营企业不断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逐步成为跨国经营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促进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各个民营企业都有必要为企业“走出去”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这样,我国的民营企业“走出去”之后,在世界市场上就能与国际一流企业参与竞争,也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
(1)民营企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到2011年以来,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加。当前,民营经济已经成文我国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也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国家的海外投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业。
(2)民营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企业规模和档次迅速提高。
在市场竞争中,我国民营企业的竞争结构日益完善。在海外投资中,企业的投资策略也得到了应有的改善。同时民营企业的企业规模和档次,也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得到改进。
(3)园区开发势头强劲,工业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增加,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由于各个地区的竞争环境和区域位置的不同,也导致了各个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不一致。但是,至少我国的民营企业目前正在以一个很高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也开始逐步向海外发展。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步伐也日益加快,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
二、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的障碍:
(一)宏观方面障碍
1.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门槛高、审批手续复杂
目前,国家规定,国有企业到国外投资办企业,100 万元以下在省一级审批就可以,而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审批要经过多部门(至少有商务部、国家经贸委、外汇管理局、国家计委公安部等)、多层次(地方初审后报中央审批),标准过严,手续繁杂,耗费的时间过长,因此耽误了一些项目投资的最佳时机,极大地抑制了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积极性。
2.资金融通渠道不畅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民营企业也取得了比较好的发展前景,然而融资难问题却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出口信贷、买方贷款、卖方贷款、出口押汇等业务的服务对象一直只有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不公正的所有制歧视使得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应有的信贷、保险、担保等国际化经营所必需的金融服务支持。民营企业由于资信、规模等多种因素制约往往不得不忍痛放弃千载难逢的国际市场发展机遇,即使历尽艰辛跨入国际市场也无力持续经营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全国民营企业的短期贷款为2181 亿元,乡镇企业短期贷款为7902 亿元,两者分别只占全国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额的2.49%和9%。相对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就民营经济的投资、贷款需要而言,这个比例太小。
3.缺乏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
中国民营企业虽然在这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在曲折中成长起来的,由于缺乏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使得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时走了很多弯路,甚至有的民营企业在刚走出国门就“夭折”。缺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缺少提供跨国经营服务的中介机构是目前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一大障碍。
(二)民营企业自身的内部局限性
1.民营企业境外平均规模小
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表现为注册资本少、资产规模小、经营规模小、职工人数少等。规模过小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失去很多进入市场发展的机会;集聚和提高经营风险;加大经营成本;减弱融资能力;减弱开拓市场的能力。
2.技术创新能力弱,品牌意识较差
我国民营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常见方式是贴牌生产,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如温州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打火机生产基地,占据了世界市场的70%,并让日本70%的打火机厂商关了门,国人曾引以为豪,但温州打火机主要以订单、来样、定牌或贴牌的方式进行生产,注册自己品牌的企业还不到10%。而日本利用温州这个低成本加工基地,成为专门为世界各地经销商提供打火机的进出口商,1美元的打火机贴上他们自己的牌子价格就翻了十倍百倍,轻轻松松赚了大头。缺少品牌效应,不仅使得企业利润非常低,而且不利于树立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产品几乎是低质廉价产品的代名词。
3.投资方式局限在合资或独资,缺乏企业国际并购的经验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经营行业的覆盖面逐步拓宽,但从投资方式看,大多数企业还是采用合资或独资的方式,对于目前国际直接投资中广泛采用的收购、兼并方式,我国的民营企业只有少数大型企业有所尝试。然而,有些企业对当地的市场了解不深,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而且国际业务的管理也欠缺成熟的经验以及相应的专业技能,使得中国企业在把国际并购作为进军全球市场的捷径时,面临着诸多困难。
4.管理体制落后
家族式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跨国经营要求。由于成长历史的原因,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并且都是集所有权、经营权、决策权与管理权于一体的大一统体制,这种体制中“家长”具有独尊的地位,决策缺乏必要的制约和民主,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绝大多数停留在自打自拼的经验上,很少有人懂管理科学和掌握管理艺术,但又无力引进管理技术或不愿引进管理人才,由此导致企业的发展经常是近利型的、短暂型的,而非科学长远和持续型的。
三、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发展障碍的应对措施
尽管我国民营企业在投资规模、投资能力、研发水平等方面均有所发展,但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存在不少差距,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一)加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提高企业用人水平
(1)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
应该充分发挥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适当的培训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水平。要大力创造条件,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有关企业经营管理、外贸、法律等知识讲座或培训班,组织企业家外出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寻找差距;要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爱才、用才意识,实现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靠完善的制度约束人,有效的机制激励人,丰富的文化凝聚人,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民营经济竞争力。企业家应当关注资产经营、资本经营决策,对明显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决策应尽量避免,对可行的决策应积极联系专家进行缜密的论证,可选择一些优秀企业家进行重点培训,并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使之成为著名的民营企业家,成为民营企业学习的典范。
(2)重视人才的引进、培育和有效利用
民营企业需要转变理念,在对待人才方面要采取更开明的态度,采取物质的和精神的手段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并将各类人才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企业应注重人才的微观培养。除了组织员工参加各种专题学术讲座、技术交流、政策法规培训、出国考察和直接派往国外大学进行深造外,还可举办青年干部沙龙、集团核心组会或总裁办公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和场所。此外,企业还要营造全员的创新环境,采取不同手段激励广大员工的创新激情,在注重传统的物质和精神鼓励的前提下,要积极探索采用创新收益分成这一新的激励措施。
(二)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走科技促进发展的道路
(1)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战略发展方向
由于民营企业规模一般都较小,而且技术较落后,所以民营企业要加强产品研发管理,推进企业现有产业技术进步。尽快地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品牌化、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产业模式转变。
(2)注意把握产品出口方向,开拓新市场
从过去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主动积极的与国际市场接轨。民营企业还应尽快融入世界通行的“游戏规则”,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全球意识和市场抗风险能力。民营企业要“走出去”到境外上市和投资办厂,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在具体措施上,民营企业应着重在扩大出口范围、更新出口品种,优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这三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三)合理改变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构,改变营销策略
(1)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有利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组织治理结构。
由于我国转轨经济的特殊性,很多民营企业的产权并不清晰,各种“红帽子”数不胜数,个人财产、家庭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互相混淆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速,民营企业要成功的进行跨国经营,必须首先明晰企业法人产权,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只有拥有科学的组织制度基础,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才拥有核心的制度保障。
(2)创立产业集群,进行集约式投资
民营企业要经得起国际市场的惊涛骇应有效集聚产业竞争力。而我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最大的劣势在于规模经济效益差,风险抵御能力弱。解决这个问题的较好途径就是通过企业的集群式,企业之间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关联,通过分工与协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另外,实行差异化生产,企业在每个细分市场上,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异质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从而得到溢价报酬,增加产品附加值。
(3)搭建国际营销网络,实施品牌经营战略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产自中国的产品并不少,但多数是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很少有中国品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常见方式是贴牌生产,订单出口,以这种 “ 洋打工”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在跨国经营的初期是可以理解的。但贴牌生产,产品的设计、外包装、品牌、营销网络等关键环节和利润丰厚环节都把握在别人手里,企业没有培育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中谋求到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出系列名牌产品。同时,积极建设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只有将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及时地以合适的方式送到合适的消费者
手中,企业才可能在维持既有国际市场地位的同时,不断开拓出新的国际市场,培养和引进跨国经营人才。民营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产权制度的相对灵活性,使那些有利于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型人才能在企业充分展现才华。只有拥有了大量既懂企业生产技术,又熟悉国际经贸规则;既了解东道国市场环境,又能把握企业经营目标的综合型人才,民营企业才可能把握住时代脉搏,实现跨国经营的成功。
(四)加强企业风险意识,规避风险
1、强化风险意识,有效规避海外风险。
民营企业“走出去”所处的是与国内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要建立风险综合评价预警系统,适时进行风险的跟踪评估、预警和监视,正确识别风险、衡量风险,采用规避、办理保险、谈判安排等方式协调好企业与东道国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灵活运用金融工具、控制和分散风险,最大限度地实现风险的抑制和转移,实现“走出去”的成功。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世界市场消费者偏好多样,人文、法律环境迥异,民营企业只有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全方位实施本土化战略,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文化中去才可能在东道国拥有立足之地并获得持续拓展市场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汪熙.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严明.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徐立青, 严大中.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科学出版社, 2005.4.陆道生, 王慧敏.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5.汪中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比较研究.国际贸易问题, 2004,(5).
6.张锡平.中国物流总成本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04).
7孙明华.制约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因素.环渤海经济望, 2003,(8)
第五篇:中国企业如何制定战略20110419
中国企业如何定战略
一、运营效益(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不等于战略(strategy)
创造卓越绩效是所有企业的首要目标,运营效益和战略对于企业实现这一目标都至为关键,但两者的作用方式不同。
企业唯有建立起一种可长期保持的差异化时,才能胜出竞争对手。它必须向客户交付更大的价值,或者以更低的成本创造出相当的价值,或者两者兼有。
各企业之间在成本或价格上的所有差异,都是它们的成百上千运营活动带来的。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研发、生产、销售、交付产品或为客户提供服务,比如拜访客户、组装成品、培训员工等等。执行这些运营活动就会产生成本,因此成本优势的来源就是企业在执行特定活动时比竞争对手更加高效。同样的道理,差异性就源自企业选择那些运营活动,以及如何实施这些活动。因此,运营活动就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
运营效益意味着,在进行相似的运营活动时,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运营效益包括但不仅限于效率,它是指任何数量的可以使企业更好地利用其投入的做法,比如减少产品的次品率或以更快的速度开发更好的产品。相比之下,战略定位(strategic positioning)则意味着进行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运营活动,或者以不同方式进行和竞争对手相似的运营活动。
生产率边界(productivity frontier),它是任一时间现有的所有最佳实践之和,可以把它视为企业在既定成本下运用当前最高科技、技能、管理技巧和原料,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所能创造的最大价值。生产率边界既适用于各项单独的运营活动,也适用于如订单处理和生产制造之类的互为关联的群体性运营活动,甚至适用于整个企业的所有运营活动。每当企业改善了运营效益,就在向生产率边界靠拢。
运营效益上的不断改进,是企业获得出色赢利能力的必要条件,但通常不是充分条件。几乎没有企业能够在长时间内凭借运营效益赢得竞争,而要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正变得日益困难。其中最明显的原因就在于最佳实践会迅速扩散。
二、战略:有赖于独特的运营活动
竞争战略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它意味着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于竞争者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
战略定位的基点:
1.定位可以基于提供某个子类产品或服务,称为基于品类的定位(variety-based
positioning),因为这是基于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而不是基于客户细分进行战略定位。
2.第二个基点是满足某类特定客户群的大部分或者所有需求,称为基于需求的定位
(needs-based positioning),这和瞄准某个客户细分市场的传统概念相接近。当客户群各有不同的需求,而一套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运营活动能够最佳地满足这些需求时,基于需求的定位就成立;
3.第三个基点是依据不同的接触途径细分客户。虽然这些客户的需求是相似的,但是接触
他们的最佳运营活动配置具有竞争差异性,称为基于接触途径的定位(access-based positioning)。
定位的目的和结果,是实现某个领域的主导权,从而在市场中称为顾客心智的首选。
无论定位是基于产品品类、客户需求、接触途径,还是这三者的综合,它都需要一系列针对外部市场竞争而设计的内部运营活动与之配套。
三、可持续的战略定位需做取舍
“定位”概念的提出,就是指企业要根据能被外部顾客心智接受的定位来引领内部运营,企
1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被顾客接受而转化为业绩。与运营效益关注“如何更好地提供需求满足”不同,战略定位考虑的是“如何在竞争中赢得顾客认同”,在顾客心智建立定位认知而成为某领域首选并赢得光环效应,是定位的最终目的。而顾客心智一旦形成认知,将很难改变。
不同的定位(以及特别设计的企业内部运营活动)要求不同的产品配置、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员工行为、不同的技能以及不同的管理体系。
定位取舍在竞争中普遍存在,它对战略至关重要。它不仅迫使企业进行选择,还有意识地限制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品类。
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不做那些事情。没有取舍,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也就没有制定战略的必要。
四、配称推动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
定位选择不仅决定企业将开展哪些运营活动、如何配置各项活动,而且还决定各项活动之间如何关联。运营效益及如何在单项活动或单项职能中实现卓越,而战略是关于如何将所有活动整合在一起。
配称(fit)是竞争优势的核心。
配称有三类:
第一层面的配称是让各运营活动(职能部门)与总体战略之间保持简单一致性(simple consistency).一致性确保了各项活动的竞争优势能不断累积,而不会减弱或自动消失。一致性还使战略更容易向客户、员工和股东沟通,并且通过让企业上下一心来改善执行。第二层面的配称是指活动之间相互加强。
第三层面的配称突破了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加强,称为投入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effort)。各项活动之间的协调和信息交流,可以消除冗余并将投入浪费减少到最低程度。
在以上三种类型的配称中,整体系统比任何个体部分都来得重要。体现在外部的竞争优势源自企业内各项活动形成的整体系统。各项活动之间的配称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或者增加差异性。此外,单项活动的竞争价值---或者相关的技能、能力或资源---无法脱离系统或战略而独立存在。对于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找出个体活动的优势、核心竞争力或者关键资源来解释它们的成功都是误导性的。事实上,这些优势贯穿于各项职能部门,彼此渗透。
配称与可持续性
在众多运营活动中建立战略配称,不仅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保持这一优势的关键。竞争对手要复制一批环环相扣的活动,远远比仅仅复制某个特定的销售队伍策略、某项工艺或者某套产品性能困难得多。因此,建立在活动系统之上的定位要比那些建立在个体活动之上的定位更容易持久。
一个企业的定位越是依赖于内部运营活动系统第二和第三层面的配称,其外部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就越强。这样的系统,其天生的特点就是很难被企业之外的人破解,因此难以模仿。想要模仿整套活动系统的竞争对手,如果仅仅复制某些活动而不是整个系统的话,其收效就微乎其微。
最后,企业各项运营活动之间的配称会为改善运营效益创造压力和动力,这使得对手更难以模仿。
重新发现战略
在大多数得以在市场上立足的企业中,都存在核心的独特性,可以通过回答下列问题来辨别这种独特性:
我们的哪些产品或服务种类最具独特性?
我们的哪些产品或服务种类利润最丰厚?
我们的哪些顾客最感到满意?
哪些顾客、经销渠道或者购物场所提供的利润最丰厚?
在我们的价值链中,哪些活动最与众不同和富有成效?
决定企业服务于哪些目标客户群、提供哪些产品品类、满足客户哪些需求,是战略制定过程中的根本问题。
管理者必须把运营效益通战略明确区分开来。运营效益和战略都重要,但涉及的内容却截然不同。运营效益涉及的是在任何不存在取舍的活动中进行持续改进。企业若在这方面没有做好,即便有优秀的战略,也是危险的。持续变革、灵活性以及力争达到最佳实践属于运营效益的范畴。相比之下,独特的市场定位、做出明确的取舍,以及加强各项活动的配称属于战略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