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十大措施及实施方案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十大措施及实施方案的通知
(佛府办[2007]42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十大措施》及实施方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十大措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和省建设厅等五部门《转发建设部等四部委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通知》(粤建建字〔2007〕49号)及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优先发展佛山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佛府办〔2006〕356号)文件精神,同时,依照林元和书记和陈云贤市长分别在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和第十三届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施公交发展优先政策,加快构建现代公交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公交运输效率”的指示,为切实推进我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解决城市拥堵和市民出行难的问题,依照佛山市“2+5”城市组团公交规划,计划在近10年内分两阶段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第一阶段,在本届政府的5 年任期内,全市的公交线路要达到289条,车辆总数达到5200辆,比现在公交车总数翻一番;建成广佛轨道交通,使佛山在轨道交通方面实现零的突破;公交分担率从目前不足5%提高到20%,空调车拥有率超过80%,车辆行驶速度要达到城区道路20公里/小时,城乡道路35公里/小时;第二阶段,从2012年-2017年,全市的公交线路要达到389条,车辆总数达到8700辆,以建成的广佛轨道交通为依托,再增加1-2条轨道线,公交分担率要达到30%以上,空调车拥有率达到100%。为此,根据佛山实际,提出近5年内促进公交发展的10条措施:
一、以提高认识为起点,让公交优先理念深入人心
公交优先,是公众利益的优先,是人民大众的优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明确国家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定位,深刻领会国家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民生问题的大事来抓,并在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中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要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各媒体设立专题栏目,报道市和全国公交发展情况,同时,不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公共交通公益性的讲座,在全社会中形成公交优先的共识;二是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依照市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公交的规范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公交优先政策,互相协作,加强沟通,共同推进我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三是以“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和无车日”活动为契机,每年认真组织开展“公共交通周和无车日”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公共交通在社会的影响力,让各方面对公共交通的发展给予关注,为公共交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我市公共交通的健康发展。
二、以广佛轨道交通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我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
一是构建佛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根据《佛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我市将在广州轨道交通线网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轨道交通线网。到2050年,我市将建设10条轨道交通,其中2条为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的延伸线、6条为佛山城市轨道交通线,2条为城际线(即广珠城际线和广佛肇城际线),轨道交通网全长约315公里,呈棋盘放射式结构贯穿佛山5区,其中有9条线路直接与广州线网相连。
二是依照《佛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要求,加快佛山城市轨道1号线和南延线(广佛轨道交通及其南延线)的建设。广佛轨道交通全长32.16公里,共设车站21座,总投资约147 亿(佛山投入72亿),预计2010年部分开通,2012年全线通车;南延线从魁奇路至东平新城,力争于2015年前建成通车。
三是要加快佛山轨道交通其余线路的相关前期工作,特别是轨道2、3号主干线的前期工作,要尽快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并规划好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的衔接问题,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中心组团和其他组团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
四是探索有轨电车或城市轻轨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通过不同类型的公共交通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出行需要。
佛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是国家公交优先政策在我市的具体体现,也展现了市委、市政府发展我市公共交通的决心,它将极大提升佛山公共交通通行效率,加快广佛公共交通一体化进程,促进佛山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使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意义十分重大。
三、以路网建设为基础,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市基本完成“五纵九横两环”干线路网建设,逐步形成市、区、镇、村四级有机联系的四通八达路网体系,初步实现“30.15”目标。期间,主要建设完成3大路网系统,一是高速公路路网,二是干线公路网,三是城市道路网,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速公路路网作为城际交通走廊,主要承担过境交通及出入境交通;干线公路网主要沟通我市境内各组团间的联系,并与周边城市的路网有机结合;城市道路网作为城市内交通的主要组成,重点服务城市居民在组团内出行。5年内,我市将建成高速公路约400公里,总投资约500亿元;干线公路将投资约120亿元,建成约150公里;城市道路网也将不断完善,逐步构建成为科学、合理、便捷的现代化城市道路网络体系。
在加大路网建设的同时,尤其还要加强以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公交站场建设:一是充分抓住广佛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做好广佛轨道交通车站与公交车站的接驳规划与建设,在佛山境内的广佛轨道沿线,计划建设公交站场11座,其中枢纽站4座(魁奇路站、祖庙站、桂城站和南海汽车站),换乘站7座(绿景路、同济路、普君北、朝东、南桂路、虫雷岗公园和海五路);二是对新建设的城市道路,有条件的必须设立港湾式公交停靠站,道路和站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对有条件建设快速公交(BRT)的路段,道路土地资源要预控,为将来建设作准备;三是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进行改造,有条件的必须进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改造;四是推进公交枢纽站的建设,结合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在路网建设时,统筹考虑将枢纽站建设,有的在高架桥下也可建公交枢纽站,以节约土地资源;五是根据城市交通规划要求,将公共交通站场和配套设施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计划,将公共交通站场作为新建居住小区、开发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一项内容,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在未来5年时间内,全市建设公交站场规划如下:
┌──────┬────────────────┬─────────────────┐│ 组团/区 │
客运(公交)枢纽站
│
首末站
││
├──────┬─────────┼───────┬─────────┤│
│ 数量(个)│
建设面积
│
数量(个)│建设面积
││
│
│
(万平方米)
│
│(万平方米)
│├──────┼──────┼─────────┼───────┼─────────┤│ 中心组团 │
│
11.65
│
│
2.1
│├──────┼──────┼─────────┼───────┼─────────┤│
南海
│
│
24.9
│
│
2.2
│├──────┼──────┼─────────┼───────┼─────────┤│
顺德
│
│
21.7
│
│
8.81
│├──────┼──────┼─────────┼───────┼─────────┤│
高明
│
│
5.5
│
│
1.81
│├──────┼──────┼─────────┼───────┼─────────┤│
三水
│
│
10.35
│
│
1.85
│├──────┼──────┼─────────┼───────┼─────────┤│
共计
│
│
74.1
│
198
│
16.77
│└──────┴──────┴─────────┴───────┴─────────┘
(二)公交专用道的建设:根据公交优先政策,对公交车辆要实施路权保障,即实施公交专用道的建设。根据佛山实际,在部分有条件的道路(如季华路和岭南大道等),进行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也可借鉴常州市的办法,一是设置分时段运行的公交专用道,即在上下班高峰期间,专用道上只允许公交车行驶;在非高峰期间,为了提高道路的使用率,可以允许其他车辆使用专用道;二是在交叉路口设置公交专用道,以此提高公交车辆的通行能力。
(三)公交车辆的更新:一是要求全市公交企业制订相应的公交车辆更新计划,对残旧、破损的公交车坚决淘汰;二是加强对公交车辆尾气的检测,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车辆(特别是冒黑烟的公交车)要进行技术改造,增加投入,引进新设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三是要抓住南海公交转制的契机,3年内将南海585台公交车全部更新,全部投入高档空调车。
四、以强化交通管理为保障,确保公交的路权优先
要达到使公共交通车辆运行畅通、运能提高、快捷便利、市民满意的目的,必须要加强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
首先是加强对公交专用道的管理。禁止任何社会车辆在公交专用道上行驶(紧急救护车、救火车等特种车辆除外),在公交专用道上设置检测系统,对专用道进行车辆监控,对占用公交专用道、干扰公交车辆优先通行的社会车辆要依法查处。
其次是加强公交信号灯的管理。要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车辆感应信号系统;调整交叉口信号周期、信号相位;科学设置公共交通车辆优先通行信号系统,提高公共交通车辆运营速度和道路资源利用率。
第三是加强交通监控管理,建立完善的交通监控系统,结合我市路网规划和交通现状,根据交通管理的需求,合理布设监控系统的监控端点,逐步建立区域交通指挥中心,实现对各组团和出入口的监控,通过电台和网络,为市民出行提供实时的动态交通信息。
第四是对某些禁行路段允许公交车行驶。在条件许可的单行路段可允许公交车辆双行,在禁止左转的路口允许公交车辆左转等。
第五是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科学管理。要合理划分单行道、公交车道和摩托车道,并对占用城市道路作停车场的做法要严格限制。
五、以佛山交通卡(广佛互通卡)为载体,实施科学统计,促进广佛两地互联互通
一是完善佛山交通卡功能,一方面设置老年人优待卡,2008年起对全市优惠(免费)乘坐公交的老年人实施持老年优待卡乘车的方式,通过优待卡采集数据,为政府制定公共交通政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是在与广州“羊城通”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完善与广佛轨道交通收费系统的对接,确保佛山交通卡在广佛轨道交通开通后的使用;
二是加快佛山交通卡的推广。其一是在2007年底佛山交通卡要覆盖五区公交行业。其二是在完善公交车辆上的交通卡应用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逐步将该卡应用范围覆盖至广佛专线车和出租车。
三是加强交通卡对行业的科学管理,引导老年人合理乘坐公交车,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人乘车保险保障制度,充分利用公交资源,减少浪费,同时,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创造安全、节约、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未来5年时间内,计划通过相应的票价优惠、换乘优惠等措施,力争将市民持卡乘坐公共交通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发卡量超80万,公交车辆装机比例达到100%。
六、以服务质量考核为手段,创造实施交通共同体(TC)的条件,加强对公交企业的行业管理
对公交企业的行业管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实施交通共同体(TC),交通共同体由政府直接领导,一方面总体上对整个公交网络和每条线路进行规划,将运营商与公交票务脱离;另一方面,实施区域一票制,引导乘客换乘。
为创造实施交通共同体的条件,除了第五项提出的加快佛山交通IC卡推广和功能提升外,另一方面就是要完善服务质量考核机制。根据《佛山市公共汽车企业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实施办法》,通过政府监督、义务监督员的监督、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媒体监督和严格的服务质量考核监督这5级监督来加强对公交企业服务质量的监管,每条线路每月考评一次,考评车辆数不少于该线路全部车辆的60%,且每季度将考评结果在媒体上公示。
实行服务质量考核与特许经营权挂钩,对服务质量好的企业,按有关政策由政府予以扶持,即对服务质量优秀的企业,采用允许线路经营权延期、许可线路新增或在公交项目招标加分等方式鼓励其做大做强做长;对检查服务质量不达标的企业则采取整改、部分或全部取消经营权等手段来使其退出公共交通运输行业,这样,通过优胜劣汰,从而达到提高全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目的。
七、以“发展公交与限制私人交通同步推进”为原则,逐步限制各建成区摩托车行驶和提高私人小汽车的使用成本,建立我市合理的居民出行结构
为建立合理的市民出行结构,必须实施疏堵结合,因此,必须明确“发展公交与限制私人交通同步推进”的发展思路,在公交发达起来的同时,首先,让市民自动减少或放弃摩托车出行,其次,减少私人小汽车的行驶。目前,主要做好2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通过实施公交优先政策,大力发展公交,让公交准点、快捷、舒适、畅通,使市民真正体会到公交的安全和便利,从而吸引其乘坐公交出行;另一方面,在中心城区内对摩托车采取由路段到片区限行、从部分时段禁行到全天禁行的措施,具体措施依照市公安交警的相关方案实施,力争短期内达到全面限制摩托车在各区中心城区运行的目的,为实施节能减排和中心城区交通畅顺创造良好环境。
同时,对小汽车家庭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合理提高私人小汽车出行成本,减少私人小汽车的出行,积极引导市民采用绿色交通的出行方式。
八、以规划为龙头,优化公交线网和换乘枢纽
要加快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围绕佛山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立即立项开展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站场规划及建设,实现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同时,优化完善常规地面公交线网布局,构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干线、常规地面公交为基础的公交线网格局,形成科学、合理、完善、便利的公交系统网络。
优化完善常规地面公交线网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全市区域内的干线公路网的规划建设,将干线公路网作为连接各组团间的快速公交线路,通过快速公交,有效联系各组团,激活目前相对独立的组团公交规划;二是完善区与镇及镇内公交网络规划,解决我市农村居民的出行问题;三是优化现有的公交线网,依照组团公交规划,调整区域内不合理的线路,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
九、以加快镇内公交发展和广佛客运公交化为亮点,促成我市三级公交网络与广佛客运的和谐统一
镇内公交在全市公交网络中属于薄弱项,它属于我市三级公交网络(区与区,区与镇,镇与村)的最后一级,对于镇内公交的发展,一要做好与市、区连接规划的衔接,二要改变原来由区级交通行政部门包揽的做法,实施镇政府负责规划和投资,区、镇共同管理的战略。具体做法是由镇政府自主规划设计镇内公交线路并建设公交场站,区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和日常业务管理。在体制上以镇为主导,根据各村实际确定运行线路、班次;在模式上实行镇内运营,并以镇城区中心枢纽站场为终点,镇外的营运车辆不再到村,一律在城区中心枢纽站接驳;在车型上可采用小巴;在票价上可实行“小额起步,分段收费”,从而加快各镇的公交发展,让镇内公交发展实现新突破,彻底解决农村居民出行难的问题。
其次是积极推进广佛两地公路客运公交化进程。在抓紧广佛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广州方面的协调,共同推进广佛两地公路客运公交化改造进程,提升广佛两地常规公交的互联互通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资源整合,促进广州和佛山的同城化,使广佛两地市民享受广佛同城的便利。
总之,我市三级公交网络的建设,必须与城市道路6级网络相衔接,做到路路有公交,村村通公交。
十、以多种渠道投入为保障,落实对公共交通的资金投入
为保障公共交通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在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保障公共交通发展资金的同时,落实对公共交通的多元化投入。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公交资金补贴、公交科研与应用等,实行专款专用。资金的来源由政府依照公交优先政策,按属地(市、区、镇)支付方式,每年从财政划拨。
财政资金的具体投入内容可分解如下:
第一,对老年人优惠(免费)乘车的财政投入。
2008年以后根据公交IC卡刷卡的实际发生数作为依据,每年定期安排适当的财政投入。
第二,票价优惠投入。为吸引市民乘坐公交,自动减少或放弃摩托等出行工具,2008年计划对持交通IC卡乘车的市民,实行票价优惠,同时,对持IC卡转乘的市民,在距上次搭乘时间60分钟内,搭乘下次公交的实行优惠,以大幅减轻市民出行的交通成本。
第三,对公共交通站场建设的投入。站场建设(包括公交枢纽站、换乘站和港湾式停靠站等)要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同步。
第四,为了减少公共交通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因此需要对未到报废期的公交车辆提前更新,对这部分车辆政府给予一定的车辆更新补贴,鼓励企业淘汰旧车辆,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第五,政府对公共交通车辆购置附加税予以适当补贴,以提高公交车辆的档次。
《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十大措施》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和省建设厅等五部门《转发建设部等四部委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通知》(粤建建字〔2007〕49号)及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优先发展佛山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佛府办〔2006〕356号)文件精神,为切实推进我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解决城市拥堵和市民出行难的问题,依照《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十大措施》,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意义和目的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佛山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城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然而,公共交通的发展却仍然比较落后,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的需要,因此,为推进我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我们将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保持公共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佛山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在近10年内达到以下的目标:
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市的公交线路要达到289条,车辆总数达到5200辆,比现在公交车总数翻一番;建成广佛轨道交通,使佛山在轨道交通方面实现零的突破;公交分担率从目前不足5%提高到20%,空调车拥有率超过80%,车辆行驶速度要达到城区道路20公里/小时,城乡道路35公里/小时;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市的公交线路要达到389条,车辆总数达到8700辆,以建成的广佛轨道交通为依托,再增加一至两条轨道线,公交分担率要达到30%以上,空调车拥有率达到100%。
二、组织领导
为达到以上目标,必须设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根据佛府办《印发关于优先发展佛山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佛府办〔2006〕356号),我市已建立公共交通发展协调会议制度,协调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相应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并下设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地点设在市交通局。《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十大措施》的组织领导相应由市协调会议领导及成员单位组成,工作办公室同样为“市公共交通协调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领导及各成员单位不变。
“市公共交通协调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朱志红,联系电话:82288665,电子邮件:82288665@163.com。
三、《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十大措施》具体实施内容及任务分解(详见附件:《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十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表)。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公共交通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出行,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利益和权益,也直接影响我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国家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战略思想”(温家宝语),我们要紧紧把握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充分认识推进公交优先政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切切实实地落实十大措施,改善我市公共交通运行环境,提升我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建立起符合我市实际的现代公交体系,以满足市民科学出行的需要。
(二)落实责任,措施到位。
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已明确在附件的《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十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表内,各单位要依照各自的工作职责,措施到位,落实责任,依照任务时间表,有步骤有计划推进相关工作。
1、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联系人员与市公共交通协调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人相同;
2、各相关职能部门每月将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市公共交通协调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出版1期工作期刊,报市领导及相关部门;
3、市监察局对各项措施的实施和工作完成情况予以监督检查。
4、各职能部门在落实相关措施时,遇到问题,请及时反映至市公共交通协调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遇到重大问题,提交市公共交通协调会议研究讨论。
附件:《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十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表(略)
发布部门:佛山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年12月28日 实施日期:2007年12月28日(地方法规)
第二篇: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三水区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三水区
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
三府办„2007‟47 2007年6月22日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迳口华侨经济区管委会,区政府直属局以上单位:
《佛山市三水区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业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佛山市三水区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缓解城乡困难居民“看病难”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根据《转发市民政局等四个部门关于健全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佛府办„2006‟38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是通过政府拨款和福利彩票公益金提成、社会资助等多渠道筹资,对患病的低保人员和特殊困难居民给予的资金补助和定点医院诊疗收费优惠的制度,主要由门诊(包括特定门诊)医疗救助和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两部分组成,实行“统一筹集、属地管理、适当救助、管理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
工作机构和职责分工
第三条
工作机构。
配合佛山市医疗救助工作委员会,成立佛山市医疗救助工作委员会三水分会,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我区困难居民的医疗救助工作。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区长任分会主任,区民政局局长任分会常务副主任,联系民政工作的区委办区府办副秘书长或副主任任分会副主任,成员由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三水分局各1名副局长组成。
分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称区医疗救助办),办公室成员由区民政局相关人员及聘请的专职工作人员担任。办公地点设在区民政局,联系电话(传真):87736566。
第四条
职责分工。
(一)区民政部门负责医疗救助的受理、调查核实、审批和救助资金发放等工作,做好相关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工作。
(二)区财政部门会同区民政部门制定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按规定安排好医疗救助金,专户管理,专帐核算,及时拨付到位。
(三)区卫生、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做好医疗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提供救助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偿等有关情况,制定落实相关优惠措施。
(四)区审计、监察等部门加强对医疗救助资金的审计和监督工作。
(五)区红十字会、区慈善会等社会团体积极以各种形式参与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工作。
第五条
医疗救助定点医院为医保定点医院,由区民政、卫生部门确定授牌,并向社会公开。
第三章
救助对象和标准
第六条
门诊医疗救助。
(一)基本门诊医疗救助。低保对象(指低保家庭所有成员,下同)到各定点医院就诊时,免收门诊挂号费、诊疗费、门诊病历费,一般检查项目(包括三大常规、心电图、X线、黑白B超)检查费按50%收取(以上减免费用由各定点医院负担);基本门诊医疗救助金按每人每月20元的标准,由民政部门向低保对象(已享受医保基本医疗门诊待遇的人员除外)按月随低保金发放。
(二)特定门诊救助。
1.救助病种和标准:在门诊进行恶性肿瘤化疗、放射治疗、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手术后抗排斥治疗、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或海洋性贫血、心脏病、较严重的中风偏瘫治疗,可给予门诊报销,每人每年报销额不超过5,000元;在门诊进行类风湿关节炎、帕金森病、糖尿病治疗,可给予门诊报销,每人每年报销额不超过1,500元。
特定门诊救助金的报销时间为每月报销一次。2.救助对象:患上述特定病,经医保及其它赔付后的我区低保家庭成员、五保供养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即无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无抚养人,下同)及经医保及其它赔付后仍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我区特殊困难人员。
3.享受特定门诊报销后,不再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基本门诊救助金。
4.特定门诊必须在三水区定点医院或佛山市指定医院进行诊治,否则不予报销。
第七条 重大疾病住院医疗救助。
(一)救助病种:肾透析、肾移植(抗排)、骨髓移植(抗排)、肝移植(抗排)、肝透析、安装人工心脏瓣膜、安装心脏起搏器、安装冠状动脉支架,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射频消融术、心导管球囊扩张术、心肌梗塞、肺心病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严重的持续发作精神病、多器官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伴严重并发症、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度脑梗塞、脑瘫、强直性脊椎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格林巴利氏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脊髓疾病引起的肢体瘫痪、重度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的植物人、重度以上的烧伤。
(二)救助对象:
1.因患病须住院治疗经医保及其它赔付后的本区低保家庭成员、五保供养对象及城镇“三无人员”。
2.患上述病种住院,经医保及其它赔付后仍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我区特殊困难人员。
(三)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计算公式: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医疗总费用-各类医疗保险单位报销赔付金-自费部份-医前救助金-社会救助等经费。
(注:以上“各类医疗保险单位报销赔付金”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和申请人所在单位给予的报销赔付;“自费部分”指各类医疗保险单位规定的不纳入报销范围部分。)
(四)救助标准。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按以下标准实行分段累计救助:
1.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按80%计救助金;
2.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含10,000元)的按60%计救助金;
3.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含30,000元)的按50%计救助金;
4.30,000元以上的按40%计救助金。全年累计医疗救助额度最高不超过30,000元。
(五)增加救助。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按上述标准救助后,其家庭基本生活仍相当困难的,经佛山市医疗救助工作委员会三水分会批准,可适当增加救助。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以救助: 1.不能提供有效医疗费收据或有效原始证明的; 2.因酗酒、打架斗殴、自杀或自残等而引致伤残; 3.因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4.经鉴定属医疗事故或已经发生医疗纠纷尚未经过鉴定的; 5.无有效转院手续而住院治疗或在非定点医院就诊后所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
6.治疗终结(或出院)超过3个月提出申请的;
7.有明确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伤害或意外事故而造成的医疗费用;
8.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不予救助的其他行为。
(七)医前救助。身患重病急需住院治疗又无力先期支付住院按金的低保对象,每年可在入住区定点医院前申请2,000元~3,000元的医前救助金。
第四章
救助程序
第八条
门诊医疗救助程序。
(一)基本门诊医疗救助程序:
低保对象持低保证和身份证(户口簿)到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就诊时,定点医院给予减免相关费用。
(二)特定门诊医疗救助程序:
救助对象持身份证或户口簿(属低保对象的还须提供低保证)、区特定门诊医保结报补偿书复印件(须加盖医保单位公章),到所属村(居)委会填写《佛山市三水区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审批表》(一式三份,以下简称《审批表》),经所属村(居)委会和所属镇(街道、经济区)民政办审核后,由村(居)委会将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名单在所属村(居)委会和村民小组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由镇(街道、经济区)民政办将相关资料上报区医疗救助办。并由区医疗救助办核发特定门诊医疗救助金。
第九条
重大疾病住院医疗救助程序。
(一)申请。申请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的人员,在医疗救助定点医院治疗终结(或出院)后3个月内,向其所属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审批表》(一式三份),并如实提供以下材料: 1.低保人员提供身份证、户口簿、低保证和低保金领取存折,特殊困难群众提供相关材料和证明;
2.经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的居民住院医疗保险结报补偿计算书复印件(须加盖医保单位公章)和病历等证明材料;
3.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证明材料及社会救助、扶贫帮困资助情况证明材料。
(二)审核。村(居)委会在3个工作日内(含公示时间)对申请人进行入户调查审核,符合重大疾病救助条件的,在村(居)委会和村民小组公示3天,公示无异议的,村(居)委会在《审批表》上签署意见,连同相关证明材料一并报送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区管委会)。
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区管委会)在5个工作日内对报送材料进行逐项审核,对申请人的医疗支出、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救助帮扶等情况进行核查,符合条件的,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区管委会)在《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连同相关证明材料上报区医疗救助办。
(三)审批。区医疗救助办在7个工作日内对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区管委会)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复审核实,及时组织人员入户调查,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及时署审批意见;对已经领取医前救助金的困难人士,其实际所得的医疗救助金为核定标准与医前救助金的差额;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由所属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区管委会)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
医前救助程序。
低保对象凭户口簿、身份证、低保证、定点医院疾病诊断书和住院通知书,填写《审批表》(一式三份),到区医疗救助办办理医前救助金申请,区医疗救助办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第十一条
疑难重症需转院到非定点医院就诊的,转院前须经区医疗救助办批准。
第十二条
医疗救助实行动态管理,对不再享受低保待遇或出现本办法第七条第(六)款不予以救助情形的人员,其医疗救助相应终止。具体操作时,以申请对象入院时间为准。
第十三条
医疗救助金由区医疗救助办负责发放。具体发放渠道为:
(一)低保对象的基本门诊医疗救助金、特定门诊医疗救助金、重大疾病住院医疗救助金通过低保金存折发放。
(二)非低保对象的特定门诊医疗救助金、重大疾病住院医疗救助金在其提供的区农村信用联社总社营业部开具的存折中发放。
(三)医前救助金通过其他渠道发放。
第五章
资金筹集和管理
第十四条
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渠道。
(一)以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月增加14%的比例安排医疗救助金,区、镇两级财政每年各负担50%。
(二)从区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地方留成部分提取20%作为医疗救助金。
(三)社会定向捐赠资金和其他资金。
以上各项资金不足以支付各项医疗救助费用时,不足部分按属地原则由区、镇两级财政各按50%的比例负担。
第十五条
医疗救助资金纳入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专户,并单独设立专帐,由区级财政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结余资金转入下使用。
第十六条
医疗救助资金接受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和佛山市医疗救助工作委员会三水分会等单位的审计和社会的监督,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借支、挪用和不合理补偿。
第十七条
区医疗救助办必需的办公经费、所聘请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区财政予以保障,具体标准按照政府雇员办公经费、工资福利待遇标准执行。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实行医疗救助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相关情况,配合医疗救助工作的调查。
第十九条
救助对象采取欺骗、隐瞒、伪造等手段或将有关证件、资料提供给他人使用以骗取医疗救助的,一经查实,将给予批评教育,并追回其冒领的救助资金,情节严重的,低保对象取消低保资格,非低保对象两年内不得申请医疗救助。第二十条
在实施医疗救助过程中,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挪用、贪污医疗救助资金的相关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区民政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十大措施征询意见稿(2007-09-21)
加快佛山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十大措施
(征询意见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和省建设厅等五部门《转发建设部等四部委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通知》(粤建建字[2007]49号)及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优先发展佛山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佛府办[2006]356号)文件精神,为切实推进我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解决城市拥堵和市民出行难的问题,依照佛山市“2+5”城市组团公交规划,计划在近十年内分两阶段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第一阶段,在本届政府的五年任期内,全市的公交线路要达到289条,车辆总数达到5200辆,比现在公交车总数翻一番;建成广佛地铁,使佛山在轨道交通方面实现零的突破;公交分担率从目前不足5%提高到20%,空调车拥有率超过80%,车辆行驶速度要达到城区道路20公里/小时,城乡道路35公里/小时;第二阶段,从2012年-2017年,全市的公交线路要达到389条,车辆总数达到8700辆,以建成的广佛地铁为依托,再增加一至两条轨道线,公交分担率要达到30%以上,空调车拥有率达到100%。为此,根据佛山实际,提出近五年内促进公交发展的十条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让公交优先理念深入人心
公交优先,是公众利益的优先,是人民大众的优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明确国家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定位,深刻领会国家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意义,并在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中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要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各媒体设立专题栏目,报道市和全国公交发展情况,同时,不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公共交通公益性的讲座,在全社会中形成公交优先的共识;二是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依照市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公交的规范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公交优先政策,互相协作,加强沟通,共同推进我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三是以“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和无车日”活动为契机,每年认真组织开展“公共交通周和无车日”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公共交通在社会的影响力,让各方面对公共交通的发展给予关注,为公共交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我市公共交通的健康发展。
二、以广佛地铁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我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
一是构建佛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根据《佛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我市将在广州地铁线网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轨道交通线网。到2050年,我市将建设10条轨道交通,其中2条为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的延伸线、6条为佛山城市轨道交通线,2条为城际线(即广珠城际线和广佛肇城际线),轨道交通网全长约315公里,呈棋盘放射式结构贯穿佛山五区,其中有9条线路直接与广州线网相连。
二是加快佛山城市轨道1号线(广佛地铁)的建设。广佛地铁全长32.16公里,共设车站21座,总投资约147 亿(佛山投入72亿),预计2010年部分开通,2012年全线通车。
三是要加快佛山轨道交通其余线路的相关前期工作,特别是轨道2、3号主干线的前期工作,要尽快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并规划好地铁和地面公共交通的衔接问题,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中心组团和其他组团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
1佛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是国家公交优先政策在我市的具体体现,也展现了市委、市政府发展我市公共交通的决心,它将极大提升佛山公共交通通行效率,加快广佛公共交通一体化进程,促进佛山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使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意义十分重大。
三、以路网建设为基础,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市基本完成“五纵九横两环”干线路网建设,逐步形成市、区、镇、村四级有机联系的四通八达路网体系,初步实现“30.15”目标。期间,主要建设完成三大路网系统,一是高速公路路网,二是干线公路网,三是城市道路网,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速公路路网作为城际交通走廊,主要承担过境交通及出入境交通;干线公路网主要沟通我市境内各组团间的联系,并与周边城市的路网有机结合;城市道路网作为城市内交通的主要组成,重点服务城市居民在组团内出行。五年内,我市将建成高速公路约400公里,总投资约500亿元;干线公路将投资约120亿元,建成约150公里;城市道路网也将不断完善,逐步构建成为科学、合理、便捷的现代化城市道路网络体系。
在加大路网建设的同时,尤其还要加强以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公交站场建设:一是充分抓住广佛地铁建设的机遇,做好广佛地铁站与公交站场的接驳规划,建设与广佛地铁车站相配套的公交站场。计划在佛山境内建设车站11座,其中枢纽站4座(魁奇路站、祖庙站、桂城站和南海汽车站),换乘站7座(绿景路、同济路、普君北、朝东、南桂路、雷岗公园和海五路);二是对新建设的城市道路,必须设立港湾式公交停靠站,道路和站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对有条件建设快速公交(BRT)的路段,道路土地资源要预控,为将来建设作准备;三是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进行改造,有条件的必须进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改造;四是推进公交枢纽站的建设,结合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在路网建设时,统筹考虑将枢纽站建设,有的在高架桥下也可建公交枢纽站,以节约土地资源;五是根据城市交通规划要求,将公共交通站场和配套设施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计划,将公共交通站场作为新建居住小区、开发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一项内容,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即实施公交专用道的建设。根据佛山实际,在部分有条件的道路(如季华路和岭南大道等),进行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也可借鉴常州市的办法,一是设置分时段运行的公交专用道,即在上下班高峰期间,专用道上只允许公交车行驶;在非高峰期间,为了提高道路的使用率,可以允许其他车辆使用专用道;二是在交叉路口设置公交专用道,以此提高公交车辆的通行能力。
(三)公交车辆的更新:一是要求全市公交企业制订相应的公交车辆更新计划,对残旧、破损的公交车坚决淘汰;二是加强对公交车辆尾气的检测,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车辆(特别是冒黑烟的公交车)要进行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要进行强制报废;三是要抓住南海公交转制的契机,在今年底更新公交车辆300台,三年内将南海585台公交车全部更新,全部投入高档空调车。
四、加强对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保障公共交通路权优先
要达到使公共交通车辆运行畅通、运能提高、快捷便利、市民满意的目的,必须要加强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
首先是加强对公交专用道的管理。在公交专用道上设置检测系统,对专用道进行车辆监控,对占用公交专用道、干扰公交车辆优先通行的社会车辆要依法查处。
其次是加强公交信号灯的管理。要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车辆感应信号系统;调整交叉口信号周期、信号相位;科学设置公共交通车辆优先通行信号系统,提高公共交通车辆运营速度和道路资源利用率。
第三是加强交通监控管理,建立完善的交通监控系统,结合我市路网规划和交通现状,根据交通管理的需求,合理布设监控系统的监控端点,逐步建立区域交通指挥中心,实现对各组团和出入口的监控,通过电台和网络,为市民出行提供实时的动态交通信息。
第四是对某些禁行路段允许公交车行驶。在条件许可的单行路段可允许公交车辆双行,在禁止左转的路口允许公交车辆左转等。
第五是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科学管理。要合理划分单行道、公交车道和摩托车道,并对占用城市道路作停车场的做法要严格限制。
五、以佛山交通卡(广佛互通卡)为载体,实施科学统计,促进广佛两地互联互通
一是完善佛山交通卡功能,一方面设置老年人优待卡,2008年起对全市优惠(免费)乘坐公交的老年人实施持老年优待卡乘车的方式,通过优待卡采集数据,为政府制定公共交通政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是在与广州“羊城通”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完善与广佛地铁收费系统的对接,确保佛山交通卡在广佛地铁开通后的使用;
二是加快佛山交通卡的推广。其一是在2007年底佛山交通卡要覆盖五区公交行业。其二是在完善公交车辆上的交通卡应用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逐步将该卡应用范围覆盖至广佛专线车和出租车。
三是加强交通卡对行业的科学管理,引导老年人错开高峰期乘坐公交车,合理利用公交资源,减少浪费,同时,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创造安全、节约、和谐的社会环境。对我市老年人免费(优惠)乘坐公交车在乘车时段上适当限制,即在每天7时半至8时半、下午5时至6时半两个时间段内,老年人乘坐公交车不实施免费(优惠)政策。
在未来5年时间内,计划通过相应的票价优惠、换乘优惠等措施,力争将市民持卡乘坐公共交通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发卡量超80万,公交车辆装机比例达到100%。
六、以服务质量考核为手段,创造实施交通共同体(TC)的条件,加强对公
交企业的行业管理
对公交企业的行业管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实施交通共同体(TC),交通共同体由政府直接领导,一方面总体上对整个公交网络和每条线路进行规划,将运营商与公交票务脱离;另一方面,实施区域一票制,引导乘客换乘。
为创造实施交通共同体的条件,除了第五项提出的加快佛山交通IC卡推广和功能提升外,另一方面就是要完善服务质量考核机制。根据《佛山市公共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实施办法》,通过政府监督、义务监督员的监督、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媒体监督和严格的服务质量考核监督这五级监督来加强对公交企业服务质量的监管,每条线路每月考评一次,考评车辆数不少于该线路全部车辆的60%,且每季度将考评结果在媒体上公示。
实行服务质量考核与特许经营权挂钩,对服务质量好的企业,按有关政策由政府予以扶持,即对服务质量优秀的企业,采用允许线路经营权延期、许可线路新增或在公交项目招标加分等方式鼓励其做大做强做长;对检查服务质量不达标的企业则采取整改、部分或全部取消经营权等手段来使其退出公共交通运输行业,这样,通过优胜劣汰,从而达到提高全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目的。
七、以“发展公交与限摩同步推进“为原则,逐步限制各建成区摩托车行驶 明确“发展公交与限摩同步推进”的发展思路,在公交发达起来的同时,让市民自动减少或放弃摩托车出行。目前,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通过实施公交优先政策,大力发展公交,让公交准点、快捷、舒适、畅通,使市民真正体会到公交的安全和便利,从而吸引其乘坐公交出行;另一方面,在中心城区对摩托车采取一定的限制通行措施,具体的措施依照市公安交警的相关方案实施,力争五年内达到全面限制摩托车在各区中心城区运行的目的,为城区交通畅顺创造良好环境。
同时,对私人小汽车家庭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合理引导市民采用绿色交通的出行方式。
八、加快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积极推进广佛两地公路客运公交化进程 首先是加快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围绕佛山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立即立项开展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站场规划及建设,实现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同时,优化完善常规地面公交线网布局,构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干线、常规地面公交为基础的公交线网格局,形成科学、合理、完善、便利的公交系统网络。
优化完善常规地面公交线网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全市区域内的干线公路网的规划建设,将干线公路网作为连接各组团间的快速公交线路,通过快速公交,有效联系各组团,激活目前相对独立的组团公交规划;二是完善区与镇及镇内公交网络规划,解决我市农村居民的出行问题;三是优化现有的公交线网,依照组团公交规划,调整区域内不合理的线路,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
其次是积极推进广佛两地公路客运公交化进程。在抓紧广佛地铁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广州方面的协调,共同推进广佛两地公路客运公交化改造进程,提升广佛两地常规公交的互联互通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资源整合,促进广州和佛山的同城化,使广佛两地市民享受广佛同城的便利。
九、以加快镇域公交发展为亮点,促成我市三级公交网络的和谐统一
镇域公交在全市公交网络中属于薄弱项,它属于我市三级公交网络(区与区,区与镇,镇与村)的最后一级,对于镇域公交的发展,一要做好与市、区连接规划的衔接,二要改变原来由区级交通行政部门包揽的做法,实施镇政府负责规划和投资,区、镇共同管理的战略。具体做法是由镇政府自主规划设计镇域公交线路并建设公交场站,区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和日常业务管理。在体制上以镇为主导,根据各村实际确定运行线路、班次;在模式上实行镇内运营,并以镇城区中心枢纽站场为终点,镇外的营运车辆不再到村,一律在城区中心枢纽站接驳;在车型上可采用小巴;在票价上可实行“小额起步,分段收费”,从而加快各镇的公交发展,让镇域公交发展实现新突破,彻底解决农村居民出行难的问题。
十、以政府投入为保障,落实财政对公共交通的投入
首先,为保障公共交通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城市公交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市财政预算。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公交资金补贴、公交科研与应用等,实行专款专用。资金的来源由政府依照公交优先政策,每年定额从财政划拨。
其次,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对老年人优惠(免费)乘车等政策性措施,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
在五年的时间内,财政根据公交车辆、线路、客源、站场等方面,按属地支付方式(分市、区、镇),实施财政投入:
第一步,对老年人优惠(免费)乘车实施财政投入。
2006-2007年对老年人免费(优惠)乘车的财政投入可通过专业评估机构对公共交通企业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投入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企业实施财政投入; 2008年以后根据公交IC卡刷卡的实际发生数作为依据,定期实施财政投入。
第二步票价优惠投入。为吸引市民乘坐公交,自动减少或放弃摩托等出行工具,2008年计划对持交通IC卡乘车的市民,实行票价优惠,同时,对持IC卡转乘的市民,在距上次搭乘时间60分钟内,搭乘下次公交的实行优惠,以大幅减轻市民出行的交通成本,第三步是站场建设投入。站场建设(包括公交枢纽站、换乘站和港湾式停靠站等)要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同步;
第四步是为了减少公共交通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因此需要对未到报废期的公交车辆提前更新,对这部分车辆政府给与一定的车辆更新补贴,鼓励企业淘汰旧车辆,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第五步是政府对公共交通车辆购置附加税予以适当补贴,以提高公交车辆的档次。
二OO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法律知识通知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2008年行政监察工作要点的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2008年行政监察工作要点的通知(佛府办[2008]12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佛山市2008年行政监察工作要点》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四月二十一日
佛山市2008年行政监察工作要点
2008年,我市行政监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中纪委、省纪委二次全会和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按照今年国务院、省政府以及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目标,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提供有力保证。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突出重点,加强执法监察,确保中心工作顺利推进
加强对改善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节能减排、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价格调控、土地管理和节约集约用地以及房地产调控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情况等五个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严格规范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防止投资增长过快,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积极推进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监督、奖惩机制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严肃处理产品质量重大安全事件,落实责任追究,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以及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行为和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保证政令畅通。强化对招投标重点环节的监管,积极推行工程代建、市场准入清出等制度,解决招投标中围标串标等突出问题。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规范协议出让行为,强化用地合同的管理。加强对农民征地补偿款兑付情况的监督检查,防
止发生新的拖欠。加强对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探索加强国有产权交易监管的有效方式。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专项资金和“三旧”改造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管,加强审计和财政监督,维护资金安全。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廉政、效能、服务”为主题,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推动机关职能转变
深入推进以“廉政、效能、服务”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优化简化审批和办事程序,重点解决“不给好处不办事,不给好处缓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问题,促进机关依法行政、作风好转和行政效能提高。开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监督。围绕行政机关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等重大问题,通过明查暗访等各种方式开展效能监察,重点检查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情况,发现并纠正机关作风建设中带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奖惩机制,在有条件的市直单位和区开展绩效考评试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首问负责、一次告知等制度。大力推行网上并联审批,推广禅城区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网上联审试点经验,把“一站式”网上并联审批服务延伸到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商企业注册登记和房地产权证登记等领域。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功能,落实审批承诺服务时限,把工程报建网上联审监督、信息资源共享纳入电子监察系统。推广南海区的经验做法,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延伸到镇(街道)的便民服务网点。全面启动行政投诉电子监察系统,统一全市投诉电话和投诉受理网站,把各级、各部门受理和协调处理投诉的行为全部纳入系统监管。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违纪违规案件,曝光典型案件。严格执行《佛山市影响行政效能行为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佛府〔2006〕138号),完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体系,强化对违反行政执法责任制行为的责任追究。
三、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努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履行教育经费投入和监管责任,确保全市义务教育政策顺利实施。加强对教育“一费制”以外可选择性服务收费的规范管理,完善中小学收费公示制度。规范学校办学和招生行为,严格执行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决制止医疗乱收费;坚决落实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工
作,降低虚高药价,减轻患者负担。着力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对环保责任制和节能减排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深入开展整治企业违法排污专项行动,推进重点环境问题治理。推进劳动保障维权体系建设,完善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建立拖欠工资问题快速处理机制,维护改制企业职工利益。积极治理供电、供水、供气、电信等公共服务行业侵害群众消费权益问题。完善引入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改革,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坚决纠正和查处涉农乱收费问题。开展对全市文化、新闻出版系统政风行风评议。进一步办好政风行风热线。继续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开展清理对乡镇(基层)的检查、考核工作。巩固治理公路“三乱”、减轻企业负担等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党政机关经营性资产管理。清理规范党政机关办班培训。加强社团组织和行业协会自律,规范行业协会、市场
中介组织的服务和收费行为,坚决纠正强制入会、摊派会费、强行服务等行为,纠正社团组织违规经营出国行为。
四、坚持从严治政,继续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为重点,严厉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办规避招标、虚假招标的案件,在“三旧”改造和征地拆迁中私分、贪污专项资金的案件,低价出让土地和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的案件,在企业重组改制、产权交易、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中隐匿、私分、侵占、转移国有资产以及企业领导人员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金融领域违规授信、内幕交易、挪用保险资金、违规处置不良资产、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案件,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利用司法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与此同时,加强案件审理和申诉复查工作,确保案件质量。加强案件剖析,健全制度,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综合运用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手段,加大组织处理工作力度。
五、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加大治本抓源头工作力度,推动反腐倡廉上新台阶
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制度、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政府决策机制。完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盲目决策、不依法依规决策造成重大失误的,实行责任追究。进一步发挥“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的作用,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推进综合预算,完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将政府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坚持实行“管采分离”,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和信息化建设,完善网上电子采购系统。建立健全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行电子政务及社会听证、新闻发布、“民生直通车”,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特邀监察员的监督作用,探索建立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的有效机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推进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经营管理者履职行为过程的监督。试行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任期制,推行薪酬和职务消费改革,加强任中和离任审计。深入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强化企业风险管理。发挥职工群众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加强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
六、深入治理商业贿赂,建设健康有序的经济发展环境
继续抓好反商业贿赂宣传教育,拓宽宣传教育覆盖面,重点推动专项治理宣传教育向非公有制领域和社区、学校、基层站所等基层单位延伸。继续推进非公企业专项治理工作。引导一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较好,有一定影响力的非公有
制企业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围绕建立规范运作、诚信执业、公平竞争、信息公开、奖励惩戒、自律保障六大机制,结合行业自律工作,进一步引导各类社团组织、行业协会开展专项治理。依法查办商业贿赂案件,重点查办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工程建设和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金融投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方面的商业贿赂案件,严肃查处国家公务员利用审批权、执法权和司法权在商业活动中搞官商勾结、索贿受贿,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给国家、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商业贿赂犯罪行为。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惩处力度,依法惩治行贿犯罪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突出对行贿案件进行曝光。积极推进长效机制建设,重点推进建立市场诚信记录机制、市场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机制、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抓好《广东省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条例》的落实,加大对失信市场主体的惩戒力度。
第五篇: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猪肉食盐和药品储备管理办法的通知
印发佛山市猪肉食盐和药品储备管理办法的通知
佛府办〔2009〕15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佛山市猪肉、食盐和药品储备管理办法》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径向市经贸局反映。
二○○九年五月二十二日
(联系人:李国华,联系电话:83992247)
佛山市猪肉、食盐和药品储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市猪肉、食盐和药品储备的管理,确保储备数量真实、质量合格和储存安全,做到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有效发挥其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储备商品,是指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发市场异常波动或急救所需而储备的猪肉、食盐和药品,其中猪肉包括冻猪肉和活猪。
第三条 储备商品实行常年储备、定期轮换制度。
第四条 储备商品管理,包括商品的购进、储存、轮换、动用等环节的管理。从事储备商品管理、监督、储存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储备商品建立市、区两级储备机制。市级储备是指应对跨区或全市范围内市场异常波动或急救需要而建立的储备,区级储备是指由各区应对辖区内市场异常波动或急救需要而建立的储备,市级储备和区级储备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建立。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经贸部门负责审定储备商品的区域布局,拟定猪肉、食盐储备计划,报政府审批。对储备商品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并组织开展对承储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第七条 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储备补贴款,检查、监督储备补贴款的使用情况,组织绩效评价。
第八条 卫生部门负责拟定药品储备计划,报政府审批,按照国家有关卫生质量安全标准组织实施储备药品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储备药品卫生安全。
第九条 承储企业负责储备商品在库(栏)管理工作,接受有关部门监督;严格执行储备商品储备计划,及时报送储备信息业务、财务报表和报告;确保储备商品数量真实、质量合格及储存安全,及时办理储备补贴申领等有关事项。
第三章 资质管理
第十条 承储企业应具备条件:
(一)在佛山行政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企业;
(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三)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营利能力,符合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
(四)具有较好的商业信誉,没有违法违纪记录;
(五)财务制度健全,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其中:
冻猪肉承储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50万元,年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连续3年盈利,且年利润额不低于50万元;具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的储存冷库,储存能力在3000吨以上,冻肉常年储备量不低于500吨;冷库建设应符合GB 50072《冷库设计规范》的要求,建立有关质量管理文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猪承储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年销售收入不低于100万元,连续3年盈利,且年利润额不低于30万元;具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的活畜储备基地场,具有组织、管理基地场的能力及稳定的销售网络,能够承担活猪的安全责任;近3年内无重大疫情和重大质量事故;饲养的活猪必须建立身份标识、档案并跟踪管理;建立有关质量管理文件;活猪养殖场的活猪(包括猪仔、肉肥猪等)常年存栏量应不低于10000头,其中60公斤以上的育肥猪不得低于常年存栏量的40%;养殖场母猪常年存栏数量在500头以上,食盐承储企业:是《食盐批发企业管理质量等级划分及技术要求》的达标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年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连续3年盈利,且年利润额不低于50万元;符合食盐批发合理布局的要求;能够遵守盐业管理法规、规章;能够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食盐批发价格;能够保证食盐批发供应;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并符合有关的卫生标准,常年库存量不低于300吨。
药品承储企业:是GSP达标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连续3年盈利,且年利润额不低于30万元;药品的储存条件均应符合GSP要求;建立保证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仓库面积不低于500m2。
第十一条 储备商品承储资格的审核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高效的原则。
第十二条 申请承储企业按照第十条的条件提交材料提出申请,经贸部门(药品储备会同卫生部门)根据布局合理、成本和费用节省、便于集中管理和监督的原则,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初审,并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企业进行审核,将专家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后报政府(市级储备报市政府,区级储备报区政府)审批,最后对政府审批的承储企业颁发承储资格证书。
第十三条 储备商品承储资格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1个月前进行新一轮的承储申请(原承储企业可提出延续申请),按照第十二条规定重新确定承储企业。
第四章 质量管理
第十四条 冻猪肉是指经定点屠宰,检疫检验合格,符合猪肉卫生标准,所含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最高限量的冻猪肉。主要包括1#-4#分割肉、中方肉、肋骨、排骨。不包括不带肉骨头及内脏。
第十五条 食盐是指小包装精制盐,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食用盐质量标准要求,食盐的生产、销售、存储、运输必须符合《广东省食盐专营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
第十六条 活猪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养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等进行有效管理。
第十七条 药品必须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
第五章 入储管理
第十八条 经贸部门根据储备计划与承储企业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事项。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个月内按计划入储。
第十九条 承储企业要根据储备计划,积极、及时组织储备商品的购进,入储价格报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药品储备同时报卫生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承储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和本办法第四章的规定对储备商品进行入储,确保储备商品的质量,落实专人负责管理。
第二十一条 承储企业应按时落实储备计划,未经经贸部门(药品储备会同卫生部门)同意,不得调整更改计划或拒绝、拖延执行。
第二十二条 储备商品如因进货价高,经营风险大,承储企业难以及时完成储备商品购进任务的,应向经贸部门报告(药品储备同时报卫生部门),经经贸部门(药品储备会同卫生部门)同意后,可适当推迟执行或调整储备计划推迟时间和调整情况由经贸部门(药品储备会同卫生部门)确定。因承储企业没能按照规定完成储备计划需进行规模内调整计划的,由经贸部门会(药品储备会同卫生部门)调减或取消其储备计划。
第六章 在库(栏)管理
第二十三条 储备商品实行专仓(专栏)储存、专人管理、专账记载和挂牌明示,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
第二十四条 承储企业不得擅自动用储备商品,不得虚报储备商品数量,不得自行变更储备仓库(专栏)。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企业和个人不得以储备商品对外进行质押、担保或者清偿债务。承储企业发生股权、法人、经营地址变更或进入撤销、解散、破产程序时,应立即书面告知经贸部门。
第二十六条 承储企业依照本办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在库(栏)管理。承储企业应加强储备商品日常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经贸部门(药品储备同时报告卫生部门)。
第七章 轮换管理
第二十七条 储备商品要及时进行轮换。在遵循“先购后出”的原则,确保储备计划完成的前提下,承储企业可将储备商品和自营商品结合进行经营运作,以利于储备商品轮换更新,确保储备商品质量。
第二十八条 储备商品的库存量不得低于储备计划数。轮换期间储备商品库存量可略低于储备计划数,但最低不能低于储备计划数的70%,轮换期限不超过1个月。
第二十九条 储备商品轮出后,承储企业应按储备计划及时、同品种、保质、等量轮入。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轮入的,须报经贸部门(药品储备同时报卫生部门)批准同意,否则按擅自动用储备商品处理。
第三十条 经贸部门(药品储备会同卫生部门)不定期对承储企业的轮换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告政府。
第八章 动用管理
第三十一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由经贸部门(药品储备会同卫生部门)提出储备动用计划,及时下达动用品种、数量、价格和使用安排:
(一)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
(二)全市大范围内肉类市场、食盐市场出现异常波动;
(三)其他需要动用的情形。
第三十二条 承储企业应及时落实储备动用计划,并将执行情况上报经贸部门(药品储备须同时报卫生部门)。任何单位、企业和个人不得拒绝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储备动用计划。
第三十三条 动用储备的结算价格,由物价部门根据入库成本和品质差价予以核定。
第九章 财务管理
第三十四条 储备费用的范围和计算标准:
(一)采购储备商品货款利息,按国家规定的银行贷款法定利率计算;
(二)仓储保管费(含水、电费),按核定的标准计算;
(三)商品的自然损耗,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计算;
(四)必要的中转运输费和进出仓费;
(五)保险费;
(六)仓管人员工资。
第三十五条 储备商品应分账管理、单独核算。承储企业在“存货”科目下增设“政策性储备商品”辅助帐,单独反映和核算库存的储备商品的品种、数量、规格、费用等,对所发生的储备业务必须据实核算,做到帐帐、帐表、帐实相符,对于储备商品和正常经营商品在经营过程中费用难以区分的,如运输过程中的运费、冷藏处理费、冷库的进出仓费、商品的损耗、储备商品的管理费等等,可按储备商品与正常经营商品的比例(数量、重量或金额大小)按月分摊有关费用,以便正确反映储备商品实际发生的费用。承储企业须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规定进行会计和财务核算。
第三十六条 储备商品实行挂牌管理,详细记录储备商品的品种、数量,仓库(存栏)地点、入库(栏)时间等资料。承储企业应设立储备商品专帐,如实记录商品进出仓的时间、品种、数量、价格、轮换等情况,保证储备商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并能随时接受检查和动用。
第三十七条 建立储备统计报表制度。承储企业应在每季度后的10个工作日内填好报表,及时报送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药品储备须同时报送卫生部门),报表要做到及时、真实、规范。
第三十八条 储备补贴标准制定时须充分权衡辖区内人口、财力、经济发展规模等因素,由经贸部门(药品储备会同卫生部门)制定,报政府审批。
第三十九条 储备补贴的确定。承储企业必须在每年的4月30日前,按照《佛山市市级预算单位项目绩效预算工作方案》规定,编制项目绩效预算,并提出下的储备补贴计划的书面报告报经贸部门,由经贸部门汇总后编制项目绩效预算报财政部门立项,由财政部门列入下财政预算。
第四十条 储备补贴的预拨和结算。储备商品的补贴,由财政部门对承储企业实行按计划预拨,年终结算。
第十章 罚
则
第四十一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处分。
第四十二条 承储企业违反本办法的规定,由经贸部门(药品储备会同卫生部门)责成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该企业的承储资格,并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其违法违纪所得由财政部门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日起施行,2001年印发的《佛山市政策性地方重要商品储备管理试行办法》(佛财企〔2001〕19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