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宁市城市规划区内旧村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宁市城市规划区内旧村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 所属层级类别 } 山东
{ 所属类别 } 城乡建设
{ 发布单位 } 山东省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文号 } 济政办发[2004]78号
{ 发布日期 } 2004-09-10
{ 生效日期 } 2004-09-10
{ 效力状况 } 有效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宁市城市规划区内旧村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中区、任城区人民政府,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济宁市城市规划区内旧村改造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四年九月十日
济宁市城市规划区内旧村改造实施方案
为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味形象,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市政府确定在济宁市城市规划区内开展旧村改造建设工作。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
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原则:
1.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实行统一规划,成片开发,并村改造,配套建设。
2.依法用地,保护耕地,节约用地,保障用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实现集约利用。
3.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尊重群众意愿,确保村民利益。
4.统筹规划,积极推进,稳步实施,确保社会稳定。
(三)总体目标:从2004年开始,用2--3年时间,把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基本改造完毕。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规划、国土资源、建设、财政、监察、公安、信访等部门和市中区、任城区、济宁高新区负责人为成员的济宁市旧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城市规划区内旧村改造的指导与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
市中区、任城区、济宁高新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旧村改造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辖区内旧村改造的组织实施工作。市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制订济宁市城市规划区旧村改造计划和规划,并进行宏观管理;审定旧村改造规划建设方案;制定旧村改造配套政策;对城市规划区内旧村改造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区领导小组的职责是:按照市旧村改造总体计划编制辖区旧村改造计划;组织拆迁人和由拆迁人委托的拆迁公司制定旧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按国家、省、市拆迁法规和政策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协调旧村改造的相关问题;组织实施辖区内旧村改造建设工作。
三、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旧村改造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首先,由各区领导小组选择区位较好、难度较小、群众认识程度较高,通过改造能较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形象的村庄,向市领导小组提出改造申请。
(二)区领导小组根据市领导小组的意见,并按照市规划、国土资源部门的规划设计条件等有关要求,指导村委会委托具有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旧村改造建设规划方案,经初审后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规划方案经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认可,报市领导小组审定。
(四)旧村改造规划建设方案经市领导小组批准后,市规划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土资源部门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部门核发《房屋拆迁许
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并由村所在区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四、政策措施
(一)旧村改造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进行。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信誉好、实力强、具有相应资质的开发企业实施改造。
(二)列入旧村改造范围用于安置与开发的集体土地依法转为国有土地。
旧村就地改造的,安置村民住宅用地采取划拨方式供应;结合旧村改造进行商品房(含住宅和商业设施)开发的,其开发用地与安置村民住宅用地之比控制在2:1的范围内,商品房开发用地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改造旧村腾出的土地可以预留20%~30%,作为必要的生产经营用地,用于安置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供地方式可采用协议出让,但不得用于经营性房地产开发。其他多余的土地,按照市有关规定办理。在领取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后,产权人转让房屋的,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
(三)旧村改造易地置换的,应整村迁移,由市政府按照城市整体规划另行划拨土地。土地指标根据实际情况,按有关政策具体确定。腾空的土地由市政府收回,纳入土地储备。
(四)没有或基本没有耕地的村庄居委,可留出部分商业经营建筑作为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改组为股份合作公司,集体资产以股份形式量化到村民个人,股权收益作为村(居)民的生活保障,以解除旧村村民转为居民的后顾之忧。
(五)旧村改造要按批准的规划进行,可以分步实施,滚动开发。分
步实施的住宅项目、配套项目和应由旧村改造实施单位承建的相关道路、各类管线、绿化、路灯等应同步建设,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否则不予办理改造范围内新的项目开工和竣工项目的产权产籍登记发证手续。
(六)实施旧村改造的补偿安置应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政策执行,产权可按等面积置换,也可作价评估后进行货币补偿,两种形式由被拆迁人选择。对具备产权确定条件而未办证的房屋,由三个区的房屋确权部门审查认定后,按拆迁政策给予补偿;也可以根据国家现行对村民划拨宅基地的土地面积标准,测算本村平均容积率来确定标准建筑面积,按拆迁政策给予补偿。具体安置补偿办法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七)旧村改造工程中应缴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有关规定予以减免。
(八)停止办理旧村改造范围内的村(居)民住宅新建、改建和扩建审批,对擅自进行建设的,依法予以拆除,拆迁改造时不予补偿安置。
第二篇:关于印发济宁市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济宁市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7-7 15:07:55
济安字[2011]37号
各县(市、区)政府安委会,济宁高新区、北湖新区安委会,市政府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安发〔2011〕13号),市政府安委会制订了《济宁市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行业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济宁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济宁市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
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济政发〔2011〕6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安发〔2011〕13号)精神,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基础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经市政府领导同意,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市政府〔2011〕6号文件精神,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制定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和制度规范;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技术操作和防范技能,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专业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改进现场作业条件。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实现全市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二、目标及分工 在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点是: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电力、冶金等行业(领域)。
1.煤矿企业,要在2011年底前完成,由市煤炭局负责组织实施。
2、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要在2012年底完成。电力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非煤矿山、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规模以下企业在2015年底前完成。由市安监局负责组织实施。
3、民用爆炸物品企业,要在2012年底前完成,由市经信委负责组织实施。
4、建筑施工企业,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负责组织实施。
5、交通运输企业,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实施。
三、实施方法
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和行业特点,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和考评体系,严格组织达标考评验收,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实效,全面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要结合地方和行业实际,制定本县市区和本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涉及范围、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实施方法、评审授牌、奖惩条件和保障措施等。各县市区和市有关部门制定的实施方案,于2011年7月底以前,报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
(二)实行分级考评达标。各县市区和市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考评办法,组织开展企业的达标考评活动。按照国务院安委会规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评审、公告、授牌等有关事项,由国家有关部门或授权单位组织实施;
二、三级企业的评审、公告、授牌等具体办法,由省级有关部门制定。结合我省实际,对二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由省有关部门或授权的单位组织实施;三级企业的评审、公告、授牌等具体办法,由市级有关部门制定。有关部门、单位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中不得收取费用。
(三)加强创建工作的指导。各县市区和市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督促检查,督促企业从组织机构、安全投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装备设施、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评定标准,深入开展自检自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对问题集中、整改难度大、限期不达标的,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会诊”,提出具体的整改办法和措施,集中力量,重点解决。
(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各县市区和市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本地和行业实际,研究制定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激励机制等政策措施,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项目立项审批(核准)、采购招投标、保险费率、融资贷款、信贷信用等级评定、现代管理企业评定、劳模评选和企业申报上市、上市公司增发等涉及企业利益和企业荣誉的事项挂钩;与监管执法、安全许可、评优评先、奖惩考核、事故处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区别对待达标企业和未达标企业,落实奖惩兑现,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市有关部门负责指导和推动本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制定实施方案和评定标准。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科学实施,集中精力组织开展达标评定工作。
(二)分类指导,重点推进。要针对不同行业(领域)、企业的特点,抓住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指导,把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系统改造、产业技术升级、应急管理等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作为重点。要从基础、基层抓起,充分发挥班组安全生产的基础作用,切实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提高职工安全操作技能,杜绝“三违”行为,实现岗位达标,以岗位达标推动企业达标,全面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三)严抓整改,规范管理。企业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实现企业高标准达标。对评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的企业要重点抓巩固、二级企业着力抓提升、三级企业督促抓改进,对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抓整顿,直至依法关闭取缔。要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要求,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严把安全准入关。
(四)创新机制,注重实效。要建立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机制,及时发现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促进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强化先进安全理念、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的重要手段,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式,扎实推进。
(五)严格监督,加强宣传。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督促工作方案的落实,加快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度,确保达标进度和质量。充分利用各类舆论媒体,积极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标准要求,营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要建立公告制度,定期发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展情况和达标企业、关闭取缔企业名单;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培育典型,示范引导,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广泛深入、扎实有效开展。
第三篇: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城中村改造实施办法的通知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城中村改造实施办法的通知
洛政办[2009]7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洛阳市城中村改造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二日
洛阳市城中村改造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和规范城中村改造工作,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中村,是指在本市建成区范围内,使用集体土地并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农民聚居村落或街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安置房是指按照规定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经区人民政府认定的用于安置村民的新建住宅和安置村(组)办公用房、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用房的新建房屋。
第四条 城中村改造的基本目标:通过城中村改造,使原村民聚居村落或街区成为规划合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居住条件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基础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第五条 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方针:政府主导、区级负责、市场运作、群众自愿、因地制宜、一村一案、积极推进、注重实效。
第六条 城中村改造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村(组)自行组织改造,或由村(组)联合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同实施改造,也可引进开发企业实施改造。市政府鼓励区、乡、村(组)在保证村(组)及村民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的改造方式。
自行改造的村(组)应成立集体性质或村民入股性质的开发公司具体负责操作。
需改造的城中村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可以一次性整体改造,也可以分步实施改造。
第七条 城中村改造由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各区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区范围内城中村改造的组织实施。市规划、国土资源、建设、财政、房管、公安、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发展改革、环境保护、人防、公用事业、文物、电力、通讯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中村改造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八条 城中村改造应按照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依法保护村(组)及村民的合法权益,统筹兼顾国家、集体及投资者的利益。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九条 市规划部门应根据《城乡规划法》,会同市国土资源、建设、房管等部门及各区人民政府,编制全市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全市城中村改造的依据。
第十条 需改造的城中村应将该村的全部土地纳入村庄整体改造的统一规划。在实施整村改造时,确因改造需要,城中村周边与城中村交叉地块可一并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并享受相应政策。
第十一条 城中村改造规划的编制,应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
第十二条 城中村改造应在规划的指导下合理确定安置开发比。安置开发比由市人民政府根据市场情况及相关政策变化情况确定并公布。本办法所称安置开发比是指安置房的建筑面积与配套开发商品房的建筑面积之比。
第十三条 各区人民政府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城中村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求,组织编制城中村改造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规划部门审核,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实施城中村改造的依据。
第十四条 城中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与开发建设项目相结合,充分听取村民意见,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合理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五条 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开发建设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办理后续的规划审批手续。
第三章 土地管理
第十六条 城中村改造用地纳入全市用地计划。除城市规划涉及的市政公用设施及市级以上重大公益建设项目外,城中村现有土地应全部用于城中村改造,不再审批与城中村开发改造无关的项目。
第十七条 城中村改造范围内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地。安置房建设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也可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地。
第十八条 拟改造城中村的全部土地不能满足改造需要,或经文物部门认定在安置开发比范围内的部分土地依法不允许作为安置和商业开发用地时,由所在区人民政府调剂辖区内其它地块供改造使用。超出规定安置开发比以外的土地,纳入市人民政府统一收购储备。
第四章 建设和拆迁安置
第十九条 城中村改造主体可以自行拆迁,也可以委托有拆迁资质的拆迁单位拆迁。
第二十条 实施拆迁前,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按照村民(股东)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正式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第二十一条 城中村房屋拆迁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安置两种安置方式,被拆迁人可以自主进行选择。
第二十二条 被拆迁人选择货币安置的,对二层以下(含第二层)的合法建筑,按市场评估价给予补偿。
被拆迁人选择实物安置的,对二层以下(含第二层)的合法建筑中的有效面积,等面积予以安置。
第二十三条 被拆迁人选择实物安置时,若被拆迁房屋合法建筑面积不足人均30平方米的,按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给予补差安置,补差的面积按安置房成本价结算。
第二十四条 被拆迁人选择实物安置时,户安置面积超出应安置面积10平方米以内(含10平方米)的面积按安置房成本价结算。超出1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按安置房市场评估价结算。
第二十五条 城中村改造中被拆迁人的搬家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参照洛阳市国有土地房屋拆迁的有关标准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未经依法批准,没有取得合法手续私自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按照违章建筑处理,不予补偿。
第二十七条 非城中村村民或在本村已有宅基地的村民购买村集体或个人宅基地上所建房屋,在城中村改造中不得享受城中村村民安置政策。具体安置办法由各区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十八条 对村(组)合法的办公用房、集体经济用房和其他集体用房进行拆迁,应等面积给予安置。
第二十九条 城中村改造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定面积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用于解决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
第五章 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 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经市旧城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报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后,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收益由市财政在10个工作日内以等额资金拨付项目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专项用于被拆迁村民的补偿安置及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2.安置房建设中涉及的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参照经济适用房政策执行;文物钻探费、考古发掘费按人工成本费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房屋初次交易费、房屋土地权属初次登记费等其它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散装水泥专项基金等各类政府性基金,一律免缴。
3.安置房建设中涉及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电信、广电等综合管网的开口费、初装费等非维护性和非使用性经营服务收费,且属于市级权限范围内设定的,一律免缴;市、区政府有关部门管辖单位收取的其他经营服务性费用,原则上按标准的30%缴纳。
第三十一条 城中村改造规定的安置开发比以内配套开发商品房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经市旧城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报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后,土地出让金扣除上解省3%部分、10%廉租住房保障金、农业发展资金、2%土地收购储备资金等相关费用后,由市财政在10个工作日内以等额资金拨付项目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专项用于弥补被拆迁村民的补偿安置不足部分及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2.商品房建设中涉及的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参照经济适用房的政策执行;文物钻探费、考古发掘费按人工成本费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房屋初次交易费、房屋土地权属初次登记费等其他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按标准的30%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散装水泥专项基金等各类政府性基金按规定缴纳。
3.商品房建设中涉及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电信、广电等综合管网的开口费、初装费等非维护性和非使用性经营服务收费,且属于市级权限范围内设定的,按标准的30%缴纳;属于经营服务性费用,要给予一定的优惠。
第三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在城中村开发改造中形成的财政收入应列入当年财政预算,除提取城中村改造奖励资金外,余额全部拨付城中村改造所在区人民政府,用于城中村改造区域被拆迁村民的补偿安置保障和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
第六章 村民利益保障
第三十三条 各区人民政府要妥善安排好实施改造的城中村群众在拆迁过渡安置期间的就学、困难群众的生活等相关问题。
第三十四条 城中村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后,统一纳入城市就业管理范围。因城中村改造增加的就业岗位,要优先安排原村村民。城中村改制后,符合条件的未就业原城中村村民,可享受市、区人民政府有关就业扶持政策。
第三十五条 各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城中村村民就业、创业扶持基金,资金可从上级拨付给区人民政府的土地收益和本辖区内城中村改造形成的财政收入中提取。
第三十六条 城中村改制后,原城中村村民要逐步纳入城市医疗、就学、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七条 城中村改制后,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原村民,应及时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尚未改制的城中村中的困难群众,凡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可参照城市居民标准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第七章 组织领导
第三十八条 市旧城开发改造(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制定。
市旧城开发改造(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旧改办)负责城中村改造项目审批以及协调、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
第三十九条 各城市区人民政府应成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城中村改造工作。
第八章 城中村改造的审批程序
第四十条 改造条件成熟的城中村,应向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逐级申请进行城中村改造。区人民政府应按照市人民政府统一要求,组织对该村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登记认定,拟定城中村改造方案,经村民(股东)大会或代表大会形成决议,在村(组)予以公示,由区人民政府向市旧改办呈报,经市旧改办组织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一条 城中村改造项目审批工作,实行“一站式“办公,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效率。其“一站式“办公实施办法另行规定。
第四十二条 城中村改造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由市旧城开发改造(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或区人民政府按照权限,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解决。
第四十三条 实行城中村改造安置保证金制度。凡实施改造的城中村,在改造拆迁前,开发建设企业应向所在区人民政府交纳该项目拆迁补偿安置费用5-10%的安置保证金,待被拆迁村民安置到位后,安置保证金退回。
第四十四条 实行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资金监管制度。各区人民政府对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开发建设企业所需投入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要实行全额监管,其管理办法参照洛阳市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监管办法执行。
第四十五条 对于前期已介入城中村改造但未竞得前期参与的城中村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或在城中村开发改造过程中非正常退出的企业,由所在区人民政府与开发建设企业在介入城中村改造前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并以协议形式约定。
第四十六条 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开辟专栏、专题、专访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城中村改造宣传力度,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以取得全市上下更加广泛的支持。
第四十七条 建立城中村改造激励约束机制。城中村改造工作应列入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进行考核。市旧改办要制定城中村改造规划,确定分改造的城中村名录,实行城中村改造名录登记备案制。
市人民政府设立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奖励。对城中村改造工作推进快、效果好的区人民政府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八条 对未取得合法手续在城中村集体所有土地上擅自开工建设的,市规划、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和城中村所在区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村(组)应当予以制止并依法查处。
第四十九条 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相关国家工作人员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开发建设企业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被拆迁人围攻、漫骂、殴打工作人员,无理阻扰拆迁工作正常进行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市城郊村改造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为3年。以往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篇: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城市规划区内农民住宅房屋拆迁安置
【发布单位】嘉兴市
【发布文号】嘉政办发〔2002〕44号 【发布日期】2002-02-25 【生效日期】2002-02-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城市规划区内农民住宅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办法的通知
(嘉政办发〔2002〕44号)
秀城区、秀洲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城市规划区内农民住宅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嘉兴市城市规划区内农民住宅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规划区内农民住宅房屋的拆迁管理,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市区10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凡属于按照农民住宅的审批程序和面积标准建造并持有“宅基地使用证”的房屋,其拆迁安置补偿适用本办法规定。
第三条第三条 城市规划区内农民住宅的被拆迁户,其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按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安置;其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上、30平方米以下的,按原人均建筑面积安置;其人均住宅建筑面积高于30平方米的,按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安置;被拆迁户总建筑面积低于50平方米的,可按建筑面积50平方米安置。原使用人系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已结婚的除外),在计算安置面积时,可增加一个安置人口。
第四条第四条 被拆迁户安置房的面积在安置标准以内的,按安置标准价格结算;安置房超过安置标准但未突破原住房面积的部分,按新安置房成本价结算;超过原住房面积的部分,按商品房价格结算;对安置标准以外的原住房建筑面积部分原则上采取货币补偿的办法,即在原实物折价外,再给予700元/m2的经济补偿;因特殊情况需要安置的,其超过安置面积但不足原建筑面积的部分,实物折价补偿后,给予200元/m2的经济补偿。
第五条第五条 被拆迁户原批准的生产用房、临时用房和其他附属用房,不计入被拆迁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拆迁人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
第六条第六条 在拆迁公告规定范围内的各类违章建筑及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构)筑物,必须在规定拆迁期限内无条件地自行拆除,不予安置补偿。经批准建造的临时建筑未到期限者,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拆除,拆迁人按残值给予补偿。
第七条第七条 搬家补助费按原使用人具有正式户口的常住人口每人3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给;一户人口为一人的,一次性发给50元的搬家补助费。使用临时周转房的,在迁往正式安置房前需再次搬家时,按上述标准再次发给。
第八条第八条 为加快房屋拆迁的进度,拆迁人可对被拆迁人提前签协、搬迁采取奖励办法,其奖励标准由各拆迁人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第九条第九条 被拆迁户家庭人口中的农业户口(含原有正式户口的未婚现役军人、正在劳动教养或拘役、服刑的人口)全部“农转非”。对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以上“农转非”的劳动力,由市社会保障局按规定统一进行安置。
第十条第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嘉政办发[2001]75号文件同时废止。
附表一:
城市规划区内农民住宅房屋拆迁价格表
类 型 结构等级 价格单位 标 准 备 注
楼房 砖混一等 元/ m2 265―340 建筑面积
砖混二等 元/ m2 195―265 同上
平房 砖混 元/ m2 160―195 同上
平房 砖木一等 元/ m2 120―150 同上
砖木二等 元/ m2 110―135 同上
砖木三等 元/ m2 100―120 同上
临时用房 元/ m2 80―110 同上
简易房 元/ m2 25―60 同上
城市规划区内农民住宅房屋成新率标准
建 成 年 份(从原批手续时间下一年计)成 新 率 1995――2001年 9――10成1991――1994年 8――9成1986――1990年 7――8成1981――1985年 6――7成1976――1980年 5――6成1975年以前 4成以下
附表二:
城市规划区内农民住宅房屋拆迁附属物补偿标准
序号 项 目 单位 单价(元)备 注电话移机费 只 按现行实际报支 农村有线电视初装费 户 按现行实际报支分体式空调移机费 只 300 4 窗式空调移机费 只 100 标准晒场及水泥道路平方米 20 临时浇水泥场地的,一律按标准的2-3折计算标准帮岸 米 80 房屋基础部分帮岸不另行计补水井 口 250 8 灶头 眼 50 围墙平方米 12―30 简易:12元/m2普通:20元/m2标准:30元/m2 10 门墩 座 最高2000 按质论价粪缸 只 20 12 河埠 座 100 13 化粪池 只 200 防盗门 扇 150―300 临时安装防盗门窗的,一律按标准的2-3折计算防盗窗平方米 15――30 综合一次性补偿 户 1000-2000 一户合法建筑面积200m2以上补助2000元;100-200m2补助1500元;100m2以下补助1000元
附表三:
城市规划区内农民住宅拆迁房屋中
主要装璜部位材料补偿标准
主要部位 档次 材料代表品种 单位面积补偿标准(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出让土地容积率设定与调整暂行办法的通知(推荐)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出让土地容积率设定与调整暂行办法的通知
亳政办〔2010〕56号
谯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亳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出让土地容积率设定与调整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亳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出让土地
容积率设定与调整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出让土地容积率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规划管理,维护建筑市场良好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建设部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规〔2002〕27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容积率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以房地产部门实际测绘的面积为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国有出让土地。
第二章 容积率设定
第四条 国有土地出让前,市规划主管部门应根据批准的城市规划、有关规范要求和地块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容积率等开发强度指标。国有土地出让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严格按规划设计条件和土地出让合同约定使用土地,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容积率等规划设计条件的,规划、国土、建设、房产等部门不得办理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不得对擅自变更容积率等规划设计条件的工程项目进行综合验收备案。
第五条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工业用地,在不改变原用途的前提下,鼓励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原则上不再补缴土地出让金,但应报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和市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第六条 鼓励开发建设高层建筑,在新城区以及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无冲突区域,建设高度超过60米以上的单体建筑,超出部分不再补缴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规费。
第三章 容积率调整
第七条 在满足周边区域公共配套设施所承担能力的前提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调整容积率:
(一)依法调整或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致使地块使用条件发生变化的;
(二)因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需要,致使已出让地块范围及相关建设条件发生变化的;
(三)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的。
对因上述
(一)、(二)款等原因调整容积率的,由市规划主管部门按调整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重新设定容积率并进行公示,同时通报同级监察、国土等相关部门,第四章 办理程序
第八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容积率。确需变更容积率(0。3以内)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项目建设单位向市规划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变更理由;
(二)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调整的必要性和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论证;
(三)在本市主要媒体(如亳州晚报或市政府网站)上公示,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必要时组织听证;
(四)经专家论证、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后,市规划主管部门依法提出调整容积率的意见并报市政府(或市规划委员会)审批;
(五)经市政府(或市规划委员会)批准后,市规划主管部门办理后续规划审批手续,并及时将调整后的容积率指标和调整时间函告市国土资源部门。
第九条 提高容积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不得降低绿地率,不得减少公厕、垃圾站、人防等公建设施用地、建筑面积,不得妨害公共利益,同时增加相应的停车泊位。
第十条 申请调整容积率等规划设计条件被批准后,项目建设单位按下列程序办理土地出让金补缴等手续。
(一)原土地使用者持依法批准的相关文件向市国土资源部门提交书面申请;
(二)市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的容积率指标,拟定土地差价补缴方案,并在本市主要媒体上公示;
(三)经公示无异议的,市国土资源部门委托土地评估中介机构进行土地评估并测算土地出让金补缴数额,报市国有土地出让和资本运营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
(四)市国土资源部门应依据调整后的规划设计方案与土地使用者重新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补充合同;
(五)土地使用者应缴清土地差价及相应税费。
第十一条 土地出让金补缴数额应当根据批准改变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时的土地市场价格水平确定。计算公式为:补缴土地出让金数额=批准改变时的新土地使用条件下的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原土地使用条件下剩余年期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
调整补缴土地出让金原则上不改变原合同约定的出让期限。但剩余年限超过法定最高年限的,以法定最高年限重新约定;住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如出让年限或剩余年限明显低于法定最高年限的,以法定最高年限重新约定。
第十二条 对已取得土地使用权,因历史等客观原因无规划设计条件,但土地出让合同中确定了容积率等指标的,以土地出让合同为准;土地出让合同中未确定容积率等指标的,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准;土地出让合同中未确定容积率等指标,该地块又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由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意见,报市政府审批。
第十三条 调整容积率等规划设计条件以及补缴土地出让金审批过程中发生的专家论证费、公示费、评估费等费用由申请单位承担。
第五章 责任承担
第十四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房产局、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应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加强监管,严禁项目建设单位擅自变更容积率。
市、区城管执法局对项目建设单位擅自变更规划或提高容积率的,应及时予以制止并书面函告各相关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凭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土地出让金补缴凭证向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擅自提高或调整容积率,未办理土地出让金补缴手续的建设项目,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土资源部门不得办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继承、赠予、土地年检等手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施工许可等手续,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颁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第十五条 对已批准在建项目中途调整容积率的,国土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应将批准文件、变更信息及其它相关事宜及时函告房地产管理等相关部门。
第十六条 对在容积率规划管理工作中涉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的单位和个人,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不按规定程序调整经营性用地容积率的,依法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7月1之日起施行。
第十九条 各县可参照本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