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娜与国王》电影文化鉴赏范文
《安娜与国王》电影文化鉴赏
摘要:电影中英国妇女安娜应邀前往暹罗王宫中做家庭教师。由于东西方文化及各自性格上的差异,她与国王的子女乃至国王本人时有冲突,甚至差点被赶走。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尤其是在一次粉碎敌对分子政变阴谋的过程中,安娜临危不惧和国王对自己国家的忠诚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王认识到,女人是可以同自己平起平坐的;而孩子们更是由衷地把她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就在国王从心底喜爱她的时候,她却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来王宫授益解惑的任务,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四十年后,当年的得意门生已经继承了王位,像老国王一样对自己的国家竭尽忠诚,并带领人民向二十世纪进军做好准备(电影内容简介).关键字:安娜与国王,东西文化,文化差异和冲突。
一:文化冲突 英国人安娜·里奥诺云斯曾于十九世纪中叶来到当时被称作“暹罗”的泰国任皇室家庭教师。安娜的自传曾多次被搬上银幕。现今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拍摄的《安娜与国王》则一心要通过东西方演员的配搭来重新演绎这段半真半假的故事,以表现西方的傲慢和东方的抉择之间的碰撞。
《安娜与国王》也遭到同样的命运,本的初稿把国王刻画成一个精通武功的阿拉伯王子的形象。里面还有安娜与国王用眼神交流表达情感的场景,安娜的儿子有意模仿国王的走路姿势和说话的神情等等。不知好莱坞的剧作家是否知道,在泰国,任何敢公开抨击王室的人就有可能背上不敬的罪名,甚至遭到监禁,更何况目前在位的普密篷国王本人就是蒙空国王的直系后代 二:风俗冲突:婚姻制度
英国女教师是个寡妇,带了一个儿子来到暹罗,她被邀请当国王的58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即肩负西方文化传播的重任,当然要付出代价和牺牲。首先她没有立即得到国王事先答应的独立住所,不得不住在王宫里,和几十个嫔妃争宠,目睹了东方文化的阴暗面,一夫多妻制,眼睁睁的看见一个嫔妃为了争取爱情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她不甘心一辈子就是国王的附属,过着守活寡的日子,她用英语写信给他的情人,与他约会,结果给逮了个正着,被人审判,砍头,场面惨不忍睹。
三:语言冲突不同
安娜很会抓住国王所说的每一句话,善辩。直言不讳。国王为了国家的进步要求安娜叫他的58个孩子学习英语。而且说话婉转。四:宗教制度冲突
暹罗信奉佛教,认为人死之后会生活的更好,到另一极乐世界去了,不会烟消云散。英国的基督教提倡人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应抓住活着的机会好好做事情。人死不能复生。
五: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同
暹罗国的人民见了国王,必须行匍匐礼仪,以表示对国王的尊敬。不能直视国王,低头说话。英国提倡人人平等,见面握手拥抱。直视对方微笑作答。
六:文化内涵不同 国王希望她教他的孩子语言,科学,数学,可她却教给他们平等,博爱,自由的西方理念,从恿他们在国王到来时可以不匍匐在地面,哪怕是争取到一天的自由。
七:阶级制度不同
寡妇门前是非多,她组织起宫里的女人,孩子穿西服,跳交谊舞,吃西餐,以迎合西方客人的欢心,那些外国冒险家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可她和国王朝夕相处,两目传情,心心相应,已经建立了男女那种跨等级,种族,年龄的原始关系,当国王邀请她跳第一支华尔兹的时候,全场的目光都对着他们,她成了第一夫人,上演了一场激情戏。西方的男人用洋枪洋炮征服了东方的男人。西方的女人又用智慧征服了东方男人。其实东方的女人赢得了西方男人才是真实的历史。更为荒唐的是,导演了一场宫廷政变,兵临城下,国王无法抵挡,就谎称有白象出现,要到城外面去迎接,实际上是逃到寺庙里躲避。这时已经决定离开暹罗的安娜又留下来帮助国王,国王威风凛凛的在桥头挡住了叛匪,在气势上镇住那群乌合之众,安娜吹起了她儿子的号角,就像有英军接应,然后放起来鞭炮,好像有千军万马,吓退了匪兵,给国王解了围,然后他们幸福的跳起了舞。东方人也不要抗拒现代化,闭关自守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的文化有包容性,可以同化侵略者,世界大同才是总的趋势,世间流流的的男子任你流流的爱哟世间流流的女子任你流流的挑哟。八:各自性格上的差异
她与国王的子女乃至国王本人时有冲突,甚至差点被赶走。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尤其是在一次粉碎敌对分子政变阴谋的过程中,安娜临危不惧和国王对自已国家的忠诚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王认识到,女人是可以同自己平起平坐的;而孩子们更是由衷地把她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就在国王从心底喜爱她的时候,她却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来王宫授益解惑的任务,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四十年后,当年的得意门生已经继承了王位,像老国王一样对自己的国家竭尽忠诚,并带领人民向二十世纪进军做好准备。九:地位差别
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存在社会地位差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社会地位有不同的认识,在权力距离高或权力距离低的不同社会,人们往往对与自己平等、低/高于自己的人在情感态度和言行上表现出不同取向。电影《安娜与国王》中,西方女性安娜看到泰国国王的仆人见到国王时要马上跪拜,觉得难以接受,因为她认为这是对仆人人性的不尊重。西方文化与泰国文化对地位的不同理解导致跨文化误解,安娜不能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改变泰国国王的习惯,泰国国王也不该依泰国人的习惯要求西方人(安娜)见到他就行跪拜礼。
英国人向往自由尊重人权,而且安娜是一位很狡辩有个性的女人所以她会不顾一切,理所当然地用自己那见证与死去丈夫爱情的戒指换取一个奴隶的自由.她崇尚爱情的自由但在泰国这个封建广义国家里,人们不会庭一个背叛丈夫的妻子,这是有背伦理的,更何况那位丈夫是个国王.塔蒂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历代后宫中嫔妃的很英武的一们,为了成全家族的利益,必须离开她的爱人,然后被弃于后宫之中.塔蒂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令我感动:“他对于我就像是空气,把我与空气隔绝了,我就无法生活!”也使我懂得,闭关自守必是国家落后,人民痛苦,还要活在谎称有白象的流言飞语的天空下,敢于接受新事物,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国家才会兴盛。
第二篇:《安娜与国王》观后感
《安娜与国王》观后感
这个学期我选了跨文化交流这门有意思的选修课,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了一部由周润发和朱迪·福斯特主演的好莱坞电影《安娜与国王》,电影播放的时间虽然很长,但是却给我留下了许多遐思,明白了各国之间文化的差异性。
电影中英国妇女安娜应邀前往暹罗王宫中做家庭教师。由于东西方文化及各自性格上的差异,她与国王的子女乃至国王本人时有冲突,甚至差点被赶走。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尤其是在一次粉碎敌对分子政变阴谋的过程中,安娜临危不惧和国王对自己国家的忠诚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王认识到,女人是可以同自己平起平坐的;而孩子们更是由衷地把她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就在国王从心底喜爱她的时候,她却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来王宫授益解惑的任务,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四十年后,当年的得意门生已经继承了王位,像老国王一样对自己的国家竭尽忠诚,并带领人民向二十世纪进军做好准备。
电影中的许多情节反映了文化大师们的著名文化理论,将东西文化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部很值得观看的文艺片。通过这部影片,我对各国的文化差异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在觐见国王之前,安娜被带到首相官邸。首相称她为“先生”,她问翻译为什么称呼她为sir,翻译告诉她,因为暹罗国的女子在首相面前不能站立。得到国王召见后,在觐见国王的路上,首相告诫安娜:“觐见国王时,你和你的儿子要记住,前额触地,行跪拜礼。”安娜不卑不亢地说:“尽管我们已经逐渐熟悉了贵国的风俗,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礼节和习惯。我会用我国的礼节表示我的最高敬意。”这一情节充分体现了赫福斯特文化维度中权力距离,泰国是一个权力距离比较高的国家,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任何人见到国王都必须下跪,更何况安娜是一个妇人。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在泰国体现的更加明显。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体现了强皮拉斯的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但暹罗国王子和安娜的儿子发生冲突时,安娜并没有因为王子的尊贵身份而偏袒他,也没有因为爱护自己的儿子而有所纵容,相反,安娜以应有的方式惩罚他们,这就是典型的西方的法律权威,不会因人而异,讲究什么情面,顾及什么情理。不搞什么特殊化。
传统东方人的隐私观念比较弱,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但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过多地提及个人隐私,更不愿意别人干涉。
安娜初次见到首相,就被问及她的私事。首相问她在曼谷有没有朋友,结婚没有,丈夫死了多久,怎么死的。她非常尴尬,但却不得不回答。实在没有退路,她请翻译转告,她来这里是做国王长子的教师的,请首相不要再问及她的个人私事。首相却出乎意料地用英语告诉她,初次见面问私事是暹罗国的风俗,是为了显示礼貌。着体现了强皮拉斯的关系散漫和关系特定理论。同时体现了赫福斯特文化中的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暹罗国,大家总是很关心安娜的过去,而安娜觉得人应该向前看。
电影中安娜敢于追求真理,敢于维护自己和自己国家的文化尊严,敢于同世俗、权势斗争,以及国王能够亲民大度,对待新的思想能够吐故纳新,能够博采众志的形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同时安娜在离开暹罗国,即将回国前同国王跳舞时小王子的旁白更是精典,小王子说到“当时我还小,但父王拥着他最心
爱的女人的画面,我会记得很清楚。生活中美好的时刻往往只占一小部分,有时候它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然而它所带来的影响让人永世难忘。安娜就是一个例子。”
一百多年来,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极大地促进了各种历史传统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这种文化沟通与交流,也正在不断破除传统和壁垒。
从这部电影中,观众不仅能够了解东方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而且可以从一系列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中认识到文化歧视和偏见所造成的误解和伤害,也进一步认识到摒弃文化中心主义、消除文化歧视和偏见、培养自己的文化敏感性和对异文化的包容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这部电影的意义尤为深远。
第三篇:安娜与国王 英文影评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s
——the comments on Anna and the king Adapted by a novel and filmed in 1999, “Anna and the king” tells a story of an English widow going to Thailand with her son and teaching King’s sons English,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in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Except for love and war, this movie reflec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s as a manifestation of culture shock in terms of human rights, concept of privacy and time.As for human rights, western people possess the value of equality;while eastern rank people by their gender and social state.When Anna met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ailand for the first time, she was called “sir” for standing in front of him, which violated Siam’s provision that girls must go down on their knees when meeting the primer.Although she had been advised to touch forehead to floor and bow down to the king, she insisted on greeting by protocol of her own custom, in most respectful way.When Anna saw a slave be chained outside,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painful, she decided to request king to release her.In her opinion, each human being has the right to enjoy full freedom, and slavery should never exist in a modern nation.King admired her humanism and courage and allowed her to stand when speaking to him.Princess Chulalongkorn also learned from his teacher and changed from being superior to respectful, self-righteous to a good listener, and selfish to indiscriminate love Ancient Siam’s polygamy, which is inhumane and deprives women of pursuing true love, also caused conflicts between Anna and king.When king’s new imperial concubine——Tatian was found cheating on king with her lover for being neglected by king, she was lashed in court and was going to be executed.Anna defended for her, which put king on a spot and lead to a tragic ending.Although Anna gets a strong point, it is not strong enough to confront with king’s dignity and feudal polygamy around the whole nation.Cultural conflicts in privacy are skillfully mentioned when Anna met primer for the first time.After primer asked a series of personal questions before getting straight to the point, Anna stressed that her purpose there was to tutor king’s son, and personal questions are unnecessary.In Siam, asking personal questions first is a gesture to be polite and friendly.However, westerners pursue individualism and value the importance of privacy, which is greatly different from collectivism advocated by most easterners.The difference in concept of time is another culture shock in this movie.After Anna came to Siam, she wasn’t called in until the third week, and her request for living outside palace wasn’t worked out immediately.Prime minister explained that everything has its own time in Siam and it will resolve itself in time.However, in Anna’s mind, it is a matter of principle whether one can keep his or her promise, not time.Not only does Anna bring new ideas to Siam, but the culture there has also changed her way of thinking.In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when Louis, Anna’s son, asked her why the king needed her when no one in Siam spoke any English, she answered, the ways the England, the ways the world.However, this sense of superiority faded gradually as she found England, the so called country of modernization and civilization, secretly planned to provoke a war between Siam and Burma for the sake of its own self-interest.As English, she chose to stand on the side of justice, not power.This movie sets a good example for intercultural exchange, where different values can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finally reform to be a better one.
第四篇:电影鉴赏
——出水芙蓉
故事是以动画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但其中的意义却是非凡。
——兰戈
——1949
不论拥有多么华丽外表,内心却总有说不出的痛苦和迷茫,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究竟在扮演着
怎样的角色。
——沉默的羔羊
我们生下来究竟是为了赎罪还是创造价值?我们的人生究竟是应该活得麻木不仁还是积极
向上?关于警察,关于罪犯,究竟谁是邪恶、谁是正义?
——七宗罪
至少在看的时候还会给我们喘息的机会,把恐怖片的那种紧张的气氛缓和了许多。一些突兀的近镜和迷离的远镜,一些冷色彩造出的诡异效果,一些让人遐思的场景。仅此而已。
——午夜凶铃 日本第一部
中田秀夫,由他执导的续集则全面整合了以前的创意并且富有建设性。让影片充满了沉重的黑暗感觉,死亡和恐怖的象征——水无处不在;加布里埃尔·伯里斯坦的摄影不断变换移动,呈现出神经质的紧张氛围;配乐也在这时候赶过来凑热闹,让人倍感心情不畅。——午夜凶铃 美国第二部
人物彼此徒劳的爱,在这一刻平添了些许韵味。若是没有办法遗忘,不妨铭记这丝忧伤。就
如我们无法回避死亡,请当下勇敢的去生活、相爱、至死不渝。
——情书《love letter》
第五篇:乒乓球文化与鉴赏
乒乓球文化与鉴赏
姓名:陈晨
专业班级:07建工2班 学号:0720140051 指导老师:
乒 乓 球 与 奥 运
乒乓球与奥运会
作者:陈晨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乒乓球运动这项体育运动是如何产生发展,以及如何被选入奥运会,在全世界风靡开来的。关键词:乒乓球 发展 奥运
英文翻译:
Table Tennis and the Olympics
Author:Chen Che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ort of table tennis is how to generate development, and how elected to the Olympics, popular in the world.Keywords: Table Tennis
Development Olympics
正文:
乒乓球1890年首次出现在英国,当时是一项贵族运动。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於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绵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在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之前,它经历了一漫长的发展阶段。
1980年,乒乓球被发明出来。
1952年,在孟买的世界锦标赛上,日本选手首次使用橡胶面的球拍,引起了轰动。
1952年,日本人佐藤博治成为第一个赢得世界冠军的亚洲选手,这次冠军预示着日后亚洲人对这项运动的主宰。
1954年,亚洲选手,特别是中国和日本选手使用了由南斯拉夫人发明的直拍握法。当时,流行的握拍方法是匈牙利著名选手维克托-巴那使用的传统握拍法。
1971年,这一年的4月13日,美国乒乓球队到北京和中国队进行了比赛,他们最后以1比13输给东道主,但这次比赛开通了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
1981年,乒乓球作为奥运项目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尽管在此之前从未以表演项目在奥运会出现过。1988年,乒乓球比赛在汉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奥运会上。
1988年乒乓球首次进入奥运会,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联下目前已经有超过187个协会成员。
为了缩小了选手间的实力差距,增加比赛的对抗性和偶然性,国际乒联近年来对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做了很大修改,每局分数从原来的21分缩减为11分,11平后领先2分者获胜,比赛也从原来的5局3胜制改为7局4胜制,小球改成了大球,还加入了无遮挡发球。为了避免出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垄断奥运会冠亚军,国际乒联规定在奥运会双打比赛中,来自同一协会的两对选手必须分在同一半区。这样,出现在双打决赛赛场上的将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两对选手,比赛也将更具悬念。
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后,奥委会也对乒乓球运动作了一些设定。奥运会中乒乓球比赛设了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四个单项,男女各86名选手参赛,其中单打各64人,双打32对。每个国家/地区最多只能有男女单打各3人、双打各两对选手参赛。比赛采用7局4胜每局11分单败淘汰制。
说到奥运会中的乒乓球就不得不提一提把乒乓球称为国球的中国。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也逐渐跃上乒乓舞台。上世纪50年代,日本选手创造了直拍握法,并占据了乒坛霸主地位。之后,直拍技术被中国选手发扬光大并一直称雄世界直到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乒乓球发展陷入低谷,来自欧洲的瑞典男队开始崛起,并在1989年、1991年和1993年连续三次夺得世乒赛的男团冠军。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男乒再度崛起,在1999年和2001年重新夺回了男团斯维思林杯。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在近年来的大赛中战绩显赫。2003年第47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取得了除男单以外的其他6项冠军,年底的国际乒联巡回赛上更是包揽了全部四项冠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选手也囊括了全部四枚金牌。
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马琳、王励勤、王楠、张怡宁仍然是四枚金牌的最有力争夺者。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德国的波尔、奥地利的施拉格、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和东道主选手格林卡等。
从1988年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到上届雅典奥运会,在5届总共决出的20项冠军,中国仅让4项旁落,处于绝对的乒坛统治地位。乒乓球在中国成为亚军即失败的项目。为了阻止中国队垄断乒乓球运动,国际乒联多次针对中国修改规则,从小球换大球、无遮挡发球到11分制改革,这些都无法动摇中国乒乓球的王者地位。乒乓球的平民性质使得这项运动易于在中国推广,中国人身体条件也适合在小球运动上发展、提高,这些都是“国球”运动能在中国长盛不衰并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所在。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国际社会运动。它包括三大体系,即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或地区奥委会三大支柱为骨干的组织体系;以奥运会为周期性高潮的活动内容体系。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奥运会每四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纪录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弱几个阶级。第一,古希腊自然环境与竟技运动习俗的形成。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古希腊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并因此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等领域里为人类做出了多方面的卓越贡献,成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竟技运动是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二,奥运会初期的比赛项目也反应了战争与古奥运的发展关系。从公元776年开始长达500年期间,奥运会项目逐步扩大,从单一的赛跑发展为有摔跤,混斗,拳击,四马战车,马车赛,角力,赛马,五项运动项目等的综合运动会,这些比赛项目,多与军事技能有关,反应了战争对奥运会比赛项目发展的驱动作用。虽然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明显的军事烙印,但是奥运会本身却是整个希腊民族欢聚一堂的盛会。虽然各城邦间的冲突经常发生,但是它们之间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特别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随着古希腊殖民运动的兴起,在地中海区域形成了一个希腊文明圈。
第三,古希腊的宗教习俗与奥运会模式的形成。古奥运会是一种泛希腊的宗教庆典,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奥林匹斯山诸神的膜拜;二是有一独特的祭祀制度;三是有丰富的宗教神话传说。
第四,古奥运会的盛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发展为各希腊城邦参加的盛会,第二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为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全盛期,古奥运会达到鼎盛。第三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古希腊先后被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古奥运会进入衰落期。
体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下半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现代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竟技运动的迅速发展,二是体育的国际化趋势,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扩大,建立一个综合的国际体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个协调各单项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以发挥管理作用,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终于在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讨论复兴奥运会的问题。1894年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隆重开幕。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由于首届奥运会将于1896年在古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因此希腊人维凯拉斯任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隔四年在哪个国家的大城市举行奥运会。
百年奥运,风云变化,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在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内涵是不朽的底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凝聚着全人类向往前进的心声。奥运精神是什么?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什么?是“自信、自强、自尊”。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在乒乓球运动中更是体现了这些奥运精神,从一些乒乓球运动员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些精神。他们不畏困难,奋勇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匈牙利的维克托-巴纳,创造了神奇的记录,他有23项世界冠军的头衔,其中包括5项单打冠军。在1930至1935年间,他仅仅被同胞兼双打搭档萨巴多斯击败过一回。
中国的邓亚萍,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虽然身高仅有1米52,她却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女子乒乓球选手,获得1992和1996年奥运冠军,以及1991、1995和1997年三次世界冠军。
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他是个天才选手。他曾获得了1992年奥运会男单冠军和2000年奥运会亚军。这位瑞典人同时也拥有1989和1997年的世界冠军头衔,是乒乓球史上几位最伟大的球员之一。除了赢得过个人冠军,他还具有双打方面的天赋,在团体比赛中也有出色的表现。
像他们这样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真的很多很多,数不胜数。他们之所以有如此的成绩,离不开他们的顽强拼搏,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奋斗。奥运会是短暂的,乒乓球运动是永恒的,是永远也不退色的,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永恒的;赛场上的胜负是暂时的,但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永远的。奥运不能没有乒乓球,乒乓球也不能没有奥运。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因为乒乓球,奥运更加精彩,因为奥运,乒乓球更为流传。奥运中的乒乓球,乒乓球中的奥运精神,太多的联系使得它们发展到了一起,未来的它们将会如何,我想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陈启湖.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思考[J].2009,(2):99-100.[2]**.奥运会上的乒乓球[J].乒乓世界,2004,(10):38-39.[3]梁建,程芳.再议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1):74-75,83.[4]蔡继玲,吴修文.乒乓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5]张晓莲.对中国乒乓球队适应发球新规则训练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6]赵国成,罗义.对乒乓球规则的修改看发球技术的新变化[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