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林下经济新模式
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林下经济新模式
林下养鸡、林下种菜……这几年,林下经济模式越来越丰富,但规模与成效却参差不齐,如何在不破坏树林生态的前提下创造经济价值,似乎是林下经济模式经营者不断探索的方向。
日前,笔者前往上海市崇明县建设镇,来到当地以林下食用菌种植为特色的邹大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听负责人邹正云讲述其在崇明发展林下经济模式的经历。他为了提高在市民中的品牌辨识度,在合作社基地附近竖起了“邹大菇蘑菇庄园”的标志,“我的蘑菇庄园不仅生产天然、绿色的优质食用菌,也为市民提供了原生态的采摘体验,”邹正云对自家的产品品质相当有信心。
回归农业
邹正云来到上海已经许多年了。他给别人打过工,也自己开过工厂做老板,但这样一个在别人眼里已经跳出农村“有出息”的人,却在两年前选择重归农业,继续“泥腿子”的事业。他笑称,重归农村后的他才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自由。
两年前,他来到了建设镇,一片林地给了他新的机会。之前的经营者因为缺乏经验和技术,面临着生产上的窘境,而当邹正云接手并建立蘑菇庄园后,一个成熟的林下经济模式才慢慢成形。笔者在基地里看到,一片片树林的宽大间隙里,设立了一个个大棚,大棚内的土壤上摆放着一个个菌包,生长着庄园内种植面积最多的食用菌――香菇;而在不远处的田间,露天放置的菌包则生产着庄园内另一主打食用菌――木耳。除此之外,直接栽培在土壤中的大球盖菌,市面上需求较大的平菇等,也都是邹正云庄园内的产品。
农林复合共赢模式
邹正云告诉笔者,林下食用菌种植是一种以林为主的农林复合共赢的林下经济模式,主要是利用林荫环境,营造适宜菌类生长的小环境,生产食用菌类产品,也是目前较为成功的林下经济模式之一。林下食用菌种植实现了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的转变,形成了多维立体产业经济结构,这比单一经营林木能更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林养菌,以菌促林。在邹正云占地500亩左右的蘑菇庄园里,林业生产为食用菌的生长创造了环境,而食用菌生长中所产生的养分和物质也对树木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不仅如此,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农产品绝对健康、安全,”邹正云坦言,除了林地的环境因素外,食用菌能够保持如此种植方式的秘诀也依靠菌包。他使用的菌包里主要是银杏树木屑,还有麦麸、石膏粉等,其中木屑提供食用菌生长中主要养分,麦麸能够提供氮的成分,石膏则能调节食用菌生长环境的酸碱度,邹正云根据不同的食用菌品种调节着菌包内的配比,这也是一个食用菌种植“老法师”多年的经验。
专家指导 校企联动
除了种植方式,邹正云对食用菌品种的要求也很高,他不断寻找更佳的品种,同时他的合作社也是上海农科院的试验基地,每年都会为农科院提供试种的土地;而农科院也给邹正云提供了不少食用菌优质品种。
在蘑菇庄园内,笔者也看到了不少采摘引导牌。实际上,除了进入批发市场销售外,农业旅游也是邹正云今后努力的方向。目前,除了部分旅游团队外,他还积极与学校合作,打造生态教育与乡土课程实践基地,“我们与崇明大同中学建立了稳定关系,”邹正云表示,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他接受学生们到基地内来进行实践活动,也主动在该校内设置了小型大棚,里面展示了自己的种植技术和食用菌品种,让学生在课余可以接触农业,并且动手尝试采摘。为了让前来体验的人们更加满意,邹正云还增加了可以品尝农家菜的小饭厅,并计划着打造亲子游场所,专门用于服务游客。
第二篇:益林菌菇合作社演讲稿
大力发展林下产业 带动农户脱贫增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叫成仕江,现年45岁,现任忠县益林菌菇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下面就我社发展林下经济相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作简单汇报。
一、忠县发展林下种植产业的潜力
我县目前竹林面积有17万亩,主要的发笋期,散生竹一般在2-5月份,丛生竹一般在6-9月份,这样导致笋竹基地一年中有8个月是闲臵的,所以我社从去年10月份在四川宜宾、福建、浙江、梁平等地进行实地考查和调查,结合我县现有竹产业,决定发展林下菌类种植,填补笋竹基地的闲臵期。
我社前期也对竹笋基地和竹荪种植做了一份数据调查:
目前我县竹笋基地每亩在1000公斤左右,按市场每公斤6元计算,每亩可获6000元经济收入,每年每亩施肥两次两吨,每吨按680元计算,小计1360元;管护费用,每亩按12个工计算(施一次肥一亩3个工,除草、翻土一亩3个工,采笋3个工),每个工80元,960元,每亩地年管护费用2320元,每亩笋竹基地利润3680元(不含土地租金等)。
在今年5月份我社进行试种的竹荪,据测产数据显示,每亩可产1000余公斤竹荪蛋,鲜竹荪蛋每公斤市场价30元,每亩经济收入30000元,菌种和人工费等成本,每亩成本在18500元,而利润在11500元,每年可以种两季,年利润每亩在23000元。
充份利用林下产业进行发展,在种植菌类的同时,需要一些竹削、稻草等辅料,这些辅料对笋竹基地的土壤可以起到增加有机质含量的作用,而且种植菌类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有利于笋竹品质和产量的提高。
二、我社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
忠县益林菌菇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 万元,占地100 余亩,本社资金雄厚,由重庆市巴曼乡村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合作社由白石镇巴岭村返乡创业人员经过考查调研菌类产业的发展,结合忠县的竹产业发展情况后决定投资建设,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规划,于5月份开始种植竹荪,占地面积100余亩,目前正在研发试种各种菌类。其中竹荪项目截至目前为止,属忠县唯一引种和研发种植的项目,也为我县后续发展林下项目打开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试点。我社重点产品竹荪具有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主肺虚热咳、喉炎、痢疾、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可用于抗肿瘤的辅助治疗。不仅在市场上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而且竹荪产品本身具有非常良好的食用和药用效果,发展潜力和市场潜力优势十分明显。
三、示范带动作用
栽培食用菌(特别是竹荪蛋),走上致富路,让年年岁岁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周边农户看到发展新型农业的曙光,是我们成立益林菌菇专业合作社的初衷。不论是周边哪位农户过来咨询,合作社都耐心解答各种疑问,将食用菌的制种、栽培、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等程序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对方。让周围更多的农户学习到先进的食用菌技术,带动更多的人发家致富。开创忠县竹产业林下经济的新模式。
同时通过开展技术培训,让大家学会林下种植技术,让农户自主创业。通过与周边农户签订农作物稻草等供应合同,间接带动农作物秸秆供应基地的105户增收5.3 万元以上。采收种植期间,就地雇佣当地农户做工,每年直接给周边农户增收28万元左右。
基地所在地白石镇巴岭村,长期以来都缺乏有效的致富手段,我们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这种新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到项目中来,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让更多的农户实现增收,是我们益林菌菇专业合作社一直不变的追求!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林果园如何发展林下经济.答案
林果园如何发展林下经济?
林果园下种植、养殖发展空间巨大,用循环经济理念带动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从而促进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满足游客求真、求知、求趣的需求,林下经济大有可为!
什么是林下经济?林下经济就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休闲农业发展林下经济不光能为农业主体增加收益,还能增加游客观光、采摘、垂钓、体验、认购、认领等休闲游乐体验活动。为农业增收赢利开辟一条新的路子。林果园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林禽模式
在林果园下种植牧草或保留自然生长的杂草,在周边地区围栏,养殖土鸡、鹅等家禽,树木为家禽遮荫,是家禽的天然“氧吧”,通风降温,便于防疫,十分有利于家禽的生长,而放牧的家禽吃草吃虫不啃树皮,粪便肥林地,与林果木形成良性生物循环链。在林果园建立禽舍省时省料省遮阳网,投资少;禽粪给树施肥营养多;但林禽模式选址要尽量远离游客,不影响游客休闲环境。林地生产的禽产品市场好、价格高,属于绿色无公害禽产品。
2、林畜模式
林果地养畜有两种模式:
一是放牧。即林间种植牧草可发展肉用羊、肉兔等养殖业。速生树的叶及林间种植的牧草及树下可食用的杂草都可用来饲喂牛、羊、兔等。林果地养殖解决了农区养羊、养牛的无运动场的矛盾,有利于家畜的生长、繁育;同时为畜群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防疫。
二是舍饲饲养家畜。如林果地养殖肉猪,由于林果地有树冠遮荫,夏季温度比外界气温平均低2~3℃,比普通封闭畜舍平均低4~8℃,更适宜家畜的生长。林畜模式可创意牛(羊)拉车、喂草、与小牛(羊)糕亲密照相、认养等体验活动。
3、林菜模式
林果木与蔬菜间作种植,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模式。林果园下可种植大葱、青椒、茄子、卷心菜、黄花菜、蒲公英、蕨菜、马齿苋、薇菜、酸模、苋菜、落葵、乌塌菜、荠菜、黄秋葵、山芹菜、荆芥、紫苏、树番茄、酸浆、菊花脑、紫背菜、刺菜蓟、苦荚菜、金丝瓜、香椿菠菜、甘蓝、洋葱、大蒜等蔬菜,一般亩年收入可达700~1200元左右。
4、林草模式
该模式特点是在林果园下种植苜蓿草、黑麦草、红三叶草、白三叶草、鸭茅、无芒雀麦、狼尾草、鲁梅克斯牧草或保留自然生长的杂草,树木的生长对牧草的影响不大,饲草收割后,饲喂畜禽和鱼类。一般说来,1亩林地能够收获牧草600千克,可得3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
林草模式农庄可创意割草、草编工艺、草喂鱼等体验活动。
5、林菌模式
在林果园下间作种植食用菌、如平菇、鸡腿菇、香菇、黑木耳、毛木耳、草菇等,是解决大面积闲置林果园下土地的最有效手段。食用菌生性喜荫,林地内通风、凉爽,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可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栽培程序,提高产量,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产空间,而食用菌采摘后的废料又是树木生长的有机肥料,一举两得。
林菌模式农庄可创意种蘑菇、采蘑菇、学习蘑菇知识等体验活动。
6、林药模式
林果园间空地适合间种人参、西洋参、灵芝、天麻、田
七、黄连、金银花、天门冬、水飞蓟、枸杞、百合、细辛、大黄、甘草、红景天、何首乌、半夏、天南星、柴胡、元胡、五味子、板蓝根、砂仁、巴戟、草果、益智、石斛、青天葵、灵香草、苦草、千年健、黄姜、薄荷、白术、黄芪、桔梗、党参、芍药、刺五加、白芷、茯苓、山茱萸金等药材,对这些药材实行半野化栽培,管理起来相对简单。据调查,林果园下种植中药材每亩年收入可达500~700元。
综上所述:林果园下种植、养殖发展空间巨大,用循环经济理念带动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从而促进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满足游客求真、求知、求趣的需求,林下经济大有可为!
第四篇:何尺公路港以林养河承包合同
何尺公路港以林养河承包合同
甲方:XX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的何尺公路因多年未疏通,河床淤塞,无法发挥其抗旱、排渍的功能,急需疏挖。因镇财政紧张,愿以林养河的方式承包与乙方,具体合同如下:
一、渠道疏挖工程要求如下:渠道河底宽为5米,平均挖深为1.5米,总长度为3.94千米,从何堡村南抵沿江渠道,北达石岭村与尺八交界处,均断面土方达12立方米,总土方量为46800立方米,挖上来的土放置于沟渠两边,加高加宽路面并工求整平,坡度高度一致。
二、以林养河要求说明:傍公路的一边栽两排树,傍田的一边栽一排树,使用周期为12年,2025年12月底到期,在此期间,乙方植树甲方不收取任何费用,乙方不向甲方要疏挖费用,石岭新村有房屋的0.7公里的河段不得植树。
三、补偿说明:若此合同期间,甲方因有国家项目工程涉及到此沟渠,要求伐树,甲方只赔偿乙方的树苗及人工费用,再对此合同延续。
此合同一式三份,自签订之日生效。
甲方乙方
2013年10月11日
第五篇:“以工养学,以学促工,勤工俭学,成人成才”
“以工养学,以学促工,勤工俭学,成人成才”
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推荐就业、工学交替工作侧记
为了贯彻我校领导提出的“以学生为关注焦点,为学生的就业时刻准备着”的办学思想,招生就业处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始终密切注视着当前就业市场的动态,充分了解行业景气度,摸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后劲。及时掌握发展势头快的新兴企业的用人信息、用工特点、要求、企业的行为规范、劳动纪律及企业需求;同时通过各种渠道走访用人企业,对学生在工作中的待遇、食宿保险等问题与用人单位进行磋商,保障了学生的合法利益,极大的提高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同时我处竭尽全力为学生积极联系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发展前景良好、效益突出、工作环境适宜、信誉度高的企业进行实习。学校先后与摩托罗拉、天津金桥焊材集团、三星电子、华明永盛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韩资斗高电器、和平海湾集团、天一食品、倜外翼电子有限公司、中海石油集团、精美特表面技术有限公司、天汽模、丰津传动等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和毕业生的就业基地。另外我校还增加了与境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截止到目前我校已有四批学生到韩国倜外翼集团总部、日本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进行研修,有近百名学生到新加坡、美国塞班岛、约旦等国家的大型电子厂、服装厂工作。同时为了推进“工学交替,勤工俭学”的办学模式,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了解企业提高实践能力,我校与天津国际温泉高尔夫俱乐部合作,开展了高尔夫球童勤工俭学活动。从
2007年11月开始,已有四批球童在那里开展了实践活动,学生们反应良好。她们在付出辛苦得到收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增长了技能,培养了技巧,增强了与人的沟通交际能力,提高了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此举深得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我们也将持续稳定地开展好学生的就业实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