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的内部需求

时间:2019-05-14 07:0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的内部需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的内部需求》。

第一篇: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的内部需求

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的内部需求 海安县机关幼儿园

曹梅

邮编:226600

幼儿教育如何以“幼儿发展为本”,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以培养活泼开朗、勇敢自信、文明乐群、好奇探究,具有初步责任感的面向21世纪的儿童?幼儿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实现让我们的孩子得到尊重、享受自主、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得以开发?课改研究任务给我们带来了思维的深入,通过学习、实践,我们越来越觉得“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的内部需求”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前提,是课改对广大教师的呼唤。

新《纲要》在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六款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既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

生活与教育、教育与生活,由来已久。在教育史上一直是许多教育家都关注的一个话题。二者原本密不可分,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教育部门,产生了学校,从此,教育从生活中走了出来。应该说,最初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是与社会进步相联系的。然而,由于近代工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教育却日益被形式化,它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也愈拉愈大,以至于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使教育一天天地走向形式主义,于是,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变得“为教育而教育”;我们的儿童也一天天地失去生活的乐趣,被修理成机器人。面对教育的这种危机,“向生活世界回归”便成为教育界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声,而这种心声又通过课程得以反映,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个核心的理念,即课程的生活化、经验化。这是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主导思想。在新《纲要》(试行)中,总则第四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新《纲要》所阐述的这一思想,正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而又核心的理念,也是当今“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这一思潮在课程中的折射,而课程的价值,也只有在真正实现“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中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一、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教育内容,变关注文本为关注生活

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价值是通过课程实现的,而真正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应该是从幼儿生活出发,去选择教育内容,而不是从文本和概念出发。当年的陶行知先生,曾把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翻了个跟头,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他主张“用生活来教育”。年龄愈小,愈需要这种生活教育。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但我们成人往往视而不见,我们缺乏教育的敏感,总习惯于从文本和概念中为幼儿选择教育内容。比如:儿童每天要穿衣服,衣服上有扣子,扣子有大小、多少,还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随着身体长高,衣服会变小;儿童每天要吃饭,吃饭要用餐具,餐具是由各种不同的材料做的,有不同的用途;餐具也有大小多少;餐具的摆放是分类的、有序的……这些都是每一个幼儿司空见惯的。然而,我们的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些,喜欢从概念入手,喜欢以经过抽象处理的各种图、形和教具来进行计数、形状、排序和分类等活动,久而久之,幼儿的数学活动便成为脱离幼儿生活的纯学具的操作,自然也就无法“用简单的数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再比如:对幼儿进行关爱和同情教育时,我们常常习惯于从文本中去寻找故事,从媒体中去寻找线索,或者创设一些情境,向幼儿进行关爱和同情教育,这些做法都无可非议,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发 1 生在儿童生活中的事和人。在有些幼儿园,有些智力迟钝、或有孤独症状的儿童,他们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和帮助,还常常被其他儿童嘲笑。幼儿是无罪的,问题出在我们老师身上。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抓住这些发生在儿童身边的事和人,帮助幼儿学会关心需要他们帮助的小朋友,我想,这会比讲故事、看新闻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生活中这样的素材可以说信手拈来,遗憾的是让它流失掉了。

二、以幼儿的需要为出发点,理性地组织幼儿的活动,变关注社会为关注幼儿

需要因人而异,需要因年龄而异。幼儿的课程,应符合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社会的需要。人不是为接受教育而生活,是为了生活的需要才去接受教育。生活的展开是一个过程,个体从出生、发展、成熟,直至死亡是一个生长的过程,是个人生活历程的全部内容。而成人生活和幼儿生活正是处在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生活。因此,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需要。

成人,是个体生命过程中的成熟时期的人。因此,他们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完善以及整个精神世界的丰富,都达到了生命历程的顶端。他们对世界的审视与幼儿不同,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已经高度的社会化了。因此,成人有着和幼儿不同的需要。比如,在优胜劣态的社会中,成人必须具有竞争意识,必须学会各种生存的本领,为此,他们需要拼命的学习,有时需要超负荷运转。而幼儿不同。

幼儿的生活,是成人前的生活,那是一个与成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杜威说:“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与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与同情……”。在儿童的生活中,世界是“泛灵的”情感性的,一切东西都与人一样,有眼、有嘴、会说话。因此,儿童会着他的布娃娃诉说着什么,会因为他的小猫病了而哭泣。在儿童的生活中,首先需要的是同情和关爱、合作和谦让;他们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因此游戏是他们最基本的活动需要。可是,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成人把自己的竞争压力,延伸给了孩子。他们根据成人社会的需要,去设计幼儿,他们用成人社会的规则去要求幼儿,希望幼儿能像成人一样去面对社会。因此,幼儿不再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生活,而是在成人的控制下、以成人社会的需要取代了充满童真和情趣的需要,“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使得各种训练显得那么名正言顺。社会的优胜劣汰,成人世界的竞争,被理所当然地“引荐”给儿童。于是各种“热”不断升温,外语、电脑、各种考级、珠心算成了众多儿童的生活需要。幼儿园课程不断地“被迫”超载,儿童失去了应有的童话世界。如果未来成人具有的,现在都必须让儿童去涉入,如果社会需要的都必须让儿童现在就去学习,儿童岂不是生活得太沉重!付出的代价岂不是太大!因此,教育应尊重儿童的需要,应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去设计幼儿的活动。我们主张的是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我们希望关注的是幼儿的需要。

在实施课程的全过程中教师应以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自主地构建和实施课程,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主动地积极地发展。

1、关注幼儿的需要,使目标更具针对性。

《纲要》提出:要考察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儿童的现状,使目标具有针对性,才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适合他们内部需要的外部条件。如:小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水果娃娃‟片段教学《水果照相馆》,老师对目标侧重点把握很好,通过①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②打扮水果娃娃;③为水果娃娃照片制作相框等活动,让幼儿喜欢水果,能正确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并了解其典型特征,所以教育的作用也很显著。

2、关注儿童的兴趣,使内容更具情趣性。

以往,我们老师对课程的理解过于狭隘,把它等同于教材、剥离了幼儿生活实际,现在 我们老师把课程立足于幼儿的实际生活,注重不断更新、丰富课程内容,把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自然、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和观察都引入了课程。生活中许多时候,孩子们熟悉的并不一定是感兴趣的。因此,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教学过程、方法的设计非常重要。在“小树叶”案例中,教师既没有在课前发现幼儿对小树叶的兴趣点,也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激发幼儿对小树叶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假如在“话树叶”中,教师能提一些诸如“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发现小树叶中的秘密”等开放式问题;在“画树叶”中给足幼儿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提供颜料、彩色笔、白纸、水、小盆子、泥沙等丰富的材料,并顺应幼儿的探索兴趣,让他们自由的运用各种材料与小树叶发生互动关系。如用小树叶蘸上颜料在白纸上印画、用小树叶当勺子盛泥沙、把小树叶放在水上漂等,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3、关注儿童的水平,使方法、途径更具有实效性。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能根据每个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选用恰当的方法,利用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途径,使他们在自我建构中真正获得最佳的发展,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有六个宝”活动中,我们把目光从文本转向儿童后,首先老师有意识的设置情境,观察儿童在活动中认识和运用感官的情况,然后再根据儿童的原有水平设计教学活动。如:针对儿童会用眼睛看的原有水平,减少了认识眼睛用途的课时安排,直接进入到让幼儿相互交流用眼睛看到了什么的活动环节,又针对大部分幼儿不会用鼻子闻的方法来感知事物的现状,教师注意增加活动,让孩子自己尝试发现鼻子是可以闻到气味的。通过综合活动,幼儿自己选用合适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特征,提高了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能力。这样,关注幼儿的原有水平,选用最佳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教育,使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4、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使评价更具有发展性。

在实施课程中教师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关注他们活动的过程,分析个人的智力和能力阶梯,为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如:在“利用几何图形拼图”的活动中,教师变关注儿童的操作结果为关注儿童的操作过程,评价的重点是哪些孩子会又快又好的拼,哪些孩子是模仿别人拼,那些孩子还不会,然后在他们自己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为他们分别提供智力要求更高的、智力要求相似的和智力要求低一些的不同材料,以满足他们的不同发展水平。

三、利用幼儿的生活,自然而随机地进行教育,变关注课堂教授为关注生活中的渗透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纲要》中,有多处强调,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去进行,“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因此,幼儿园的课程不仅应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应通过幼儿的生活来进行教育,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让我们的老师们接受这样一种理念并不困难,困难在于将它转变成一种行动。因为人们在接受一种新的理念的同时,与它相悖的原有的旧的观念不会自然消失,它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顽固地左右我们的行动,干扰新的观念的执行。

多少年来,上课、教授在人们的思想上根深蒂固,它使人们习惯于在原有的轨道上作惯性运动。因此,当我们选择了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后,我们对教育路径的选择,常常是很自然地、不由自主地想到上课,想到教师的教授。比如,我们许多老师在选择“超市”作为幼儿的教育内容时,常常带幼儿到超市去参观,这种教育的途径,与原有的图片教学相比,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参观回来以后,很多老师的做法却是问答式的交流,教师问,幼儿端坐回答:“你在超市看到了什么?”、“超市都有些什么样的人?”……原来参观时兴致勃勃的儿童,现在显得那么的无奈。其实,幼儿并不是对超市所有的内容都感兴趣,他们只对能够引起他们兴奋的内容感兴趣,他们只对他们熟悉的事物感兴趣。他们对参观内容的交流,喜欢用自已的方式,他们喜欢参与式的、活动式的交流和表达,因此,教师在参观后,仍然 3 应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表达,去和同伴们分享。而不是回到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

生活中的人和事原本充满了活力,但一旦被我们选中,就成了没有生命的教具。比如,吃点心、起床后的穿鞋,生活中的散步都可以自然而随机地渗透许多教育的行为,但是我们常常习惯把它们变成课的形式,似乎唯有教,我们才放心。致使有些可以而且应该在生活中自然渗透的内容,也一定要通过上课才能完成。再比如,《甜甜的梦》是适合小班的一首诗歌,它完全可以在午睡这一环节中自然地渗透,而无需端庄静坐地上课,同样可以收到我们期望的效果。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去思考问题,去设计幼儿的活动,我们就可以把幼儿从课的捆梆中解放出来,让幼儿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周围的人、事、物及其关系。

当我们反思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时,我们会发现:许多时候,我们仍然无法摆脱教材、课堂的控制,我们习惯于从文本出发,我们迷信于教师的教,致使我们的课程远离了幼儿的生活,无法收到它应有的效果。欲使幼儿真正得到发展,幼儿园的课程必须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去组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远离幼儿生活的、由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幼儿的课程,不可能成为幼儿有效的经验,也无法使幼儿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发展。

第二篇:从绘画教学关注幼儿心理发展

从幼儿园绘画教学关注幼儿心理发展

幼儿绘画是幼儿美术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是成人了解孩子心理的窗口。线条、色彩、图形、人物、环境、布局,显示着孩子的性格、气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当时的情绪特征等等。它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裁体,儿童绘画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绘画中蕴含着孩子们的思想与活动。每一次观察他们的绘画过程,解读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我们都会被其深深吸引,他将我们带入孩子画笔下那色彩斑斓的童心世界,幼儿画面的内容可以表现出幼儿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时常关注幼儿心理变化才能培养出幼儿健康的心理,所以,通过幼儿在画面中的表达观察幼儿心理发展状态也是老师应该注意和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幼儿绘画与幼儿心理

幼儿愿意和喜欢通过美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每个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每个时期的每个画面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心理状态会绘画出不同的画面,我们可以通过幼儿画面去纠正幼儿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利用绘画来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所以绘画和心理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绘画心理解读的学术理论是引自日本末永苍生老师的色彩心理学,该项目的创始人末永苍生先生把四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最终这项研究成果轰动了全世界,以瑞士荣格研究所为首,开始被国际关注。

绘画心理,是通过孩子的绘画作品,结合孩子选择的画材、颜色、象征物、涂抹方式、涂抹位置、空间构成来解读孩子的心理状况、兴趣和特长。这是一种比较专业化的研究,但是也是成人对幼儿心理发展在绘画中的一种解读和对孩子心理的基本了解。幼儿园美术绘画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幼儿绘画基本特点以及对幼儿在绘画作品中心理的表达。

二、幼儿绘画的发展阶段

幼儿绘画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涂鸦期”和“形象期”。

(一)、涂鸦期(2--4岁):突出特点:幼儿没有明确我绘画构思和目的,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画出的线条轻淡、杂乱、不成形。

(二)、形象期(图式前期)(4--7岁):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绘画构思,能有目的、意识地进行绘画,画的形象也基本成形。同时,对于物体形象和颜色的表现和相互关系的处理也开始有明显发展。

三、幼儿绘画心理解读

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性,他们不像成人那样具有完整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这时,孩子们情感的困扰就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将其赋予可见的形式。儿童的情感没有秩序,他们的欲求基本上都是无意识的,情感和欲求会因为各种原因变得很极端,或是反复被压抑,潜藏在意识的最深处,一旦超出承受范围,心理就会产生问题。绘画对于儿童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画法、构图、象征物、色彩和画材的选择等都是有含义的,通过老师与家长的解读会更加确定孩子的心理活动,能了解到何时能培养某种潜能,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为幼儿与父母间的沟通和相互交流又开辟了一条道路。

《儿童绘画心理学》中研究结论以及教师研究表明,儿童绘画、构图及其色彩的运用的不同,会出现以下几种基本情况:

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画面生气勃勃、幽默、自然、富于感情,形象高大,线条生动,色彩浓艳。可以说,画中人就是他们自己。

有中度自尊心的孩子,画面有些拘谨,形象不大方,重修饰,不自然。

有低度自尊心的孩子画画呆板,形象拘束渺小,缺乏想象力。

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用色习惯和构图特点,往往能够映射出幼儿的心态特征。例如:有的幼儿喜欢用冷色调,黑色、灰色充斥整个画面;有的幼儿用色很单一,不会换色;这些用色特点通常反映出幼儿的情绪情感波动较大或比较喜欢沉默、独处。还有的幼儿把人画得很小放在一个角落,有的小班小朋友涂色居然能一点都不涂到线外,这类画面往往表现出幼儿的胆小、拘束与不自信。

经过研究,在孩子画形上也有一些规律可循:

喜欢画三角形的孩子: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多比较强,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有很好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但缺乏耐性,容易急躁、发脾气,这类孩子通常喜欢数学。喜欢画圆形的孩子:凡事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善于掌控时间,合理安排,喜欢按照事先的准备行事,他们多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很丰富的想象力。喜欢画折线的孩子:分析能力比较强,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快。但容易陷入相对紧张的状态之中,情绪不稳定,时好时坏,让父母难以捉摸。

这些都是成人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来解读和归类的一些最基本的幼儿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仅为其中的几点基本点,要了解更重要的我们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引导,走出不良心理,走向阳光生活。

四、从绘画教学引导幼儿心理发展

(1)用鼓励的眼神欣赏孩子的画,培养其自信。

儿童天生就喜欢绘画,色彩能为他们带来情绪的安定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爱画画是因为没有美术天分,其实不然,由于家长和老师干涉、批评和相对评价过多,孩子不喜欢画画那是必然结果。绘画行为实质上是反映儿童认知的过程,如果我对孩子的作品多给予肯定和赞美,孩子的天生创造力就能够发挥到极致。

有些缺乏自信的孩子,常常会听到他们说“我不会画”“我画不好”“你帮我画吧”这样的语言,这就是因为我们平时给予的压制和干涉过多造成的,使孩子他总是毫不犹豫非常自信地说“会”,虽然起初画得不一定很像,但是非常自信,因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赞美。所以成人的评价态度很重要,每一个眼神,每一句鼓励,都会使孩子的心灵更加阳光,信心更加十足。

(2)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儿童的心理成长需要经历两种时期:情绪性发育时期和知识性发育时期。只有得到了情绪的发散,才能够集中精力学习,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静不下来的原因。当儿童处于情绪性发育时,以发散为主,他们的画很少有计划性,随意挥毫,不考虑别人是否能看懂,画面是否美观,全凭自己的想象。当儿童处于知性发育的阶段时,精力非常集中,能够描绘出有形态的较细致的图画,还能创作出精细的手工作品,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当儿童处于情绪性发育时,起初没有大小比例、透视构图。渐渐的,通过自由绘画表现的心灵成长,“近实远虚、近大远小”这种美术概念,通过孩子的观察和思考,必定会领会的,绘画技巧也会随之提高。教师将目标锁定在促进幼儿个性、想象力、创造力、成功感、绘画兴趣和习惯等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价值观上。树立以想象力的发展为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幼儿的绘画技巧了解和引导幼儿心理发展。

(3)用色彩带动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

作为绘画指导,教师应当很好的了解不同颜色所传递的情感。如:橙色:令人激奋的色彩,具有轻快、热烈、温馨感,喜欢橙色的孩子乐观向上,画面传递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紫色女孩比较喜欢,给人神秘、压抑感,喜欢紫色的孩子内心世界较丰富。黑色,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肃穆、寂静、悲哀感。当孩子情绪被恐惧和压抑所笼罩,则黑色使用率明显增加。

在教学中,针对孩子喜欢的色彩的不同,先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色彩,在请幼儿放松心情,引导幼儿观看画面或感受故事等等,让孩子释放心灵中不好的感觉,寻找原始的快乐与阳光,再去引导孩子用最美的色彩表达自己的心理。

总之,绘画教学将不再是单纯的绘画教学,它将是成人与幼儿一次又一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我们要正确解读孩子的绘画,关注和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 从幼儿园绘画教学关注幼儿心理发展》

乌市十三中幼儿园

马 琳 琳

第三篇:关注每个幼儿

关注每个幼儿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爱是幼儿感到安全和满足。实践证明,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的正确而又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则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比如,有些幼儿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获得老师的爱。

我在一项有关“幼儿爱什么样的老师”的调查中发现,一些我们平时不经意的行为,在孩子心目中却是爱的表示。他们喜欢这样的老师:“上课时老师常提问我。”“老师经常表扬我。”“她帮我剪指甲梳头。”“在我爸爸面前夸我。”“她带我去她家玩。”“他上课看着我笑。”“她去过我家。”“有一次她送我回家。”“她叫我分玩具。”“她说我的眼睛漂亮。”“有一次她打电话给我。”“她常模我的头。”“她见到我爸爸妈妈时总跟他们说话。”“我住院时,她来看我。”

这些行为看似平常,但它确确实实地代表着教师对幼儿的爱和关注,他对幼儿心理的爱和关注,它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幼儿表示我们的爱。哪怕只是微笑着看幼儿一眼,关切地说上一句话或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这种爱的表示,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甚至几天。

公开课给了我帮助

作为以前小学教师的我,面对幼儿一张张小脸在我的面前,有很多的困难,其中如何上好一节随堂课就是我面临的诸多挑战中的一个。

从刚开始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就在思考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在向老教师的请教和自己的实践操作中我发现“反思”是自我提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并且,在对自己的课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我确实感到受益非浅。可是,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由于自身水平的局限性,这种单一的自我反思的局限性也不断显现。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我们园开始了全园的听课活动。

在一次次预备公开课、展示公开课的磨练下,我不仅发现了许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从老教师的不断指点中,我学到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在公开课结束后,老教师对我的课的点评中,我不但发现了许多以前不曾发现的问题,而且也拓展了我的思路,并且在怎样上好一节课,什么样的课才算得上是一节“好”课,以及如何进行“反思”等方面有了一个新的熟悉。

在这些公开课中我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即有关于如何上好一节课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同时,公开课也是新教师与老教师交流学习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新教师不仅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暴露在老教师的面前,让老教师为你分析、帮你改正缺点,发挥你的优势.同时,新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难得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向优秀的老教师请教、学习,解答教学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在忙忙碌碌中我们的学期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自己的工作,这对于刚刚加入幼师队伍的我可以说是有喜有忧.幼儿教师的职业是琐碎的,细小的.但我热爱这个职业.在工作中,我对每一件事情都认真负责,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保教工作上,我力求一每件小事做起.耐心细致.我班小朋友刚进园时,大部分自理能力都很差.吃饭很多都要喂,刚开始时我是一边喂,一边耐心的讲道理给他们听,后来就鼓励他们自己吃,教他们正确的吃饭姿势..尽量让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他们.对小朋友微小的进步给予肯定与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全班小朋友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每天把每个小朋友的健康放在首位.留意他们的精神状况,该多喝点水的就多提醒一下,该休息的就让他(她)休息等等.对生病的小朋友细心照顾,多带在身边方便照顾与给予关心.二、我学习了新《纲要》,并严格按照《纲要》的精神进行教育。在教学上我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与兴趣。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仔细观察,发掘小朋友的优点。我力求尊重每个小朋友,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计划,认真备课。我努力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有发言的机会。多数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各项教育,让他们在游戏中愉快学习。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活泼开朗的性格。我平时多鼓励小朋友多方面的发展。在平时活动的时候,有时候我会放一些音乐给小朋友听,让他们学会欣赏。有时候放比较动感的音乐跟小朋友一起笑啊,唱啊,跳啊,让小朋友有真正自由空间!让我也回到了童年时光!我鼓励每一个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自己。让小朋友在一日生活环节中有所放松!并努力让小朋友全方位的发展!

三、在教育小朋友的过程中,我也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完善自身修养,不断吸取教学经验。积极观摩学习,让我受益非浅!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我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我深深体会到幼教工作的崇高,责任的伟大!体会到实践工作中的意义与欢乐!

总之,这学期来,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但在工作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扬长避短,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好,力争更上一层楼!

第四篇: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幼儿期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其知识与能力,生理年龄与心里年龄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幼儿从不同的家庭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在心理上会面对一些困惑。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

因此,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我国幼儿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必要的紧迫的任务。

我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知识和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现象也愈来愈复杂多样,复杂的现实也对幼儿产

生复杂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幼儿心理呈现出复杂现象,有些是健康的、纯洁的,而有些是不良的、不端正的。如何才能发现幼儿这些心理现象,并对其健康的加以激励,对其不良的加以矫治呢?首要的条件就是教师要懂心理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知识。幼教工作者为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运用到幼教工作中。教师心理知识的缺失是不可能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工作的。

同时,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心理知识,而且教师本人也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因为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感染性,加之幼儿心理发展又有易感染性,他们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在老师和幼儿相互交往过程中,如果老师心理失常或心理不健康,那么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传染给幼儿,进而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二、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关系条件下形成其思想、感情、行为和作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环境影响人的一般表述。由于幼儿年纪小,可塑性大,他们的心理发展很容易受到外环境的影响。因此,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是作好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又一重要方面。

1、树立一个良好的班风、园风,以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班集体或园集体,是幼儿生活的一个主要环境。这个环境建设得好与不好,对幼儿心理发展影响深远。如果班风、园风不正,幼儿的心理就会被扭曲,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冲击。相反如果具有一个积极向上、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且富有同情心的班风、园风,幼儿的心理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要使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就要着力树立一个良好的班风、园风,这也应该是不争之论了。

2、教师要端正对幼儿的态度、行为。人与人互为环境,对幼儿来说

教师就是其环境。要形成健康环境,教师行为态度必须端正,否则创造幼儿心理发展的健康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一些幼儿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幼儿心理抹上了一层灰色。如我班上有一位小朋友,他有香港脚,小便总撒在身上,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说:“走开、走开,你又脏又臭。”这样就会在他的心理造成伤害,而且也使其他的孩子从小形成了不平等的观念以及对有缺陷人的偏见心理,并且从中染上了不尊重他人、小看他人的习性。可见,教师的言行态度是否端正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要热爱、要尊重、要严而有格,不能借“严师出高徒”为口实惩罚幼儿,在处理教师和幼儿的关系中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民主、鼓励的心理安全气氛,对幼儿要公正、不偏爱,杜绝那些有损于幼儿心理健康的言行。比如,谩骂、侮辱、指责、压制、强迫、威胁、挖苦、无情的惩罚等等。

3、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环境。学校环境健康,而家庭环境不好,也是不能说幼儿心理发展有了健康环境。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当前许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等概念十分陌生,而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

三、创造爱的气氛,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要。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实践证明,一个

充分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一种自卑感反社会的心理。比如,平时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的关心太少所至。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教师对他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爱。

要让幼儿接受我们的爱,就要让幼儿懂得我们的爱。为此我们就要懂得一些向幼儿表露师爱的技巧。如关切的说上一句,或轻轻地抚摸一下头,也是爱的表示。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言行,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甚至几天、几年、一生。因此,教师平常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幼儿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四、积极培养和积极防治相结合。

为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幼儿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一些幼儿得到表扬时兴高采烈,做错事受到批评时就表现出极大的委屈,甚至几天不说话。这种情况说明幼儿承受能力差,这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呢?除了上述所说的健康环境的影响外,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通过引导幼儿参加集体活动来培植。现在幼儿园里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小皇帝,也缺少与同龄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因此很容易养成任性、爱发脾气、自私等不良性格特点,因此儿童入幼儿园后,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使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并通过集体活动来逐渐培养

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可使幼儿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心理观念等得以纠正。

幼儿心理呈现出的各种不良预兆,教师要及时纠正,积极防治。如“问题家庭”的小孩。这里的“问题家庭”指的是父母中一方亡故或父母不和或父母离婚的家庭。这类家庭的小孩,心灵上都受过创伤,若缺少正确的引导,往往容易形成自卑、不合群、胆怯、多疑等消极心理特征。因此,对这一类幼儿要多关心,让其在幼儿园里得到家里本应得到的那份爱,从而有效地防治此类幼儿的心理扭曲。又如,身体发育畸形和有生理缺陷的幼儿。此类幼儿往往自卑、敏感、多疑,若我们不注意、不关心他们,就很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偏离正常轨迹而变得仇视社会,淡漠人生。因此,对这一类幼儿千万不能取笑、不能嘲讽。同时,对这类小孩比较好的办法是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特长,如乐器、画画、书法等等,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成绩。这样他们因有了某方面的兴趣或特长而会逐渐产生优越感,性格也会在活动中因得到锻炼而日益坚强、日渐开朗,从而形成一种积极正常的心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一代人的成长。愿每位幼教工作者(也包括家长在内),都来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愿每个幼儿的心理都能健康地成长!

参考资料:

1、王积葵.略论幼儿心理卫生教育.幼儿教育,1999年,第2期

2、方文心.论幼儿心理健康与音乐教育.幼儿教育,1999年,第1期

第五篇:关注幼儿五官保健

关注幼儿五官保健——关爱幼儿口腔健康和视力发育

一、关注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1.幼儿期很关键

各位家长都知道,3-6岁是学龄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级阶段很多良好的习惯都逐渐形成并巩固,包括饮食习惯、进餐习惯、生活习惯、如厕习惯等等,有的习惯来自于家庭中培养所获得的,有的则来自于幼儿园内集体生活中所习得。但是相同的是这些好习惯将要伴随幼儿一生,比如我们今天将要说到的一些爱牙护齿的好习惯,餐后漱口、早晚刷牙等。这些都是幼儿能够终身收益的。2.为什么要和中班年级的家长展开讲座

以前关于爱牙护齿的内容我们一般都是向大班幼儿家长开展的,但是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幼儿营养供给充足,幼儿生长发育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孩子换牙的时间开始提前,从最初的大班下学期提(6-7岁)升到现在中班下大班上学期(5-6岁,5岁左右),甚至班级里年纪比较大的孩子中班上学期已经在换牙了。如果孩子换好牙我们再做宣教,为时已晚,比如乳牙未脱落恒牙已生出且导致恒牙生长位置不齐的情况就追悔莫及了。此外,幼儿口腔保健中龋齿的防治也是很重要的,牙齿是陪伴我们时间最长,功能性也是比较强的器官,幼儿生长发育的不可逆性如幼儿的视力发育,另外从经济角度来说,幼儿十几岁换完牙齿后开展的矫正治疗费用也要上千元,还有一定的身体上痛苦(佩戴牙箍),毕竟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口健康美观整齐的牙齿。此外牙齿健康整齐的发育有助于促进颌骨及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二、龋齿修补的重要性:

龋齿是怎么发生的:食物残渣加上一定的细菌(牙菌斑内的致龋菌作用)就会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逐渐深入到牙本质,继而到牙髓,到牙髓后破坏到神经,于是发生疼痛(图片1图片2)好发部位

一、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六龄齿)是窝沟龋的好发牙位。

二、好发牙面依次为:咬合面、邻面(奶瓶龋 图片)、牙颈部根面、唇/颊面。

三、龋齿的发生与年龄有关。3岁以前的幼儿,多在前牙的邻面患龋(奶瓶龋 图片);3—5岁则多见乳磨牙的窝沟龋;8岁左右,乳磨牙的邻面龋开始增多。青少年多发恒牙窝沟龋和上前牙的邻面龋。

提问:有的家长有这样的想法,龋齿没事,因为幼儿会换牙的,换了新就没事了?

错,首先幼儿乳牙患有龋齿,就会在口腔中制造出一个牙菌环境,新生出来的恒牙更加容易感染到牙菌斑,患龋齿的机会就会大很多,再加上乳牙龋齿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身体上的疼痛和折磨,比如牙龈炎。

三、及时修补

一般牙齿出现了龋斑、龋洞首先就是去牙科进行专业治疗,磨去龋坏的牙体组织,再加入一定的填充物质。越早越好(幼儿健康治疗原则,视力(弱视6岁前效果明显)),此外还有两种特殊的牙齿要特殊对待。

1.门牙,无法修补,只能够靠坚持刷牙来减缓龋洞的扩大。但是不是说不要保护,往往有很多幼儿因为门牙龋齿造成门牙过早脱落,牙龈代替咀嚼变厚,继而发生恒牙萌出困难,这个如果发生了要去医院牙科专门治疗的。

2.磨牙:咬合面最大,3-6岁幼儿最易患龋齿的地方,建议做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将窝沟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当它流入并渗透窝沟后固化变硬,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覆盖在窝沟上,能够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以达到预防窝沟龋的方法。作用:每个人口腔内后边大牙的咬合面(咀嚼食物的一面)是凹凸不平的,凹陷的部位就叫窝沟。如果发育不好,这些窝沟非常深,食物和细菌嵌塞进去,很容易发生龋齿(也叫“虫牙”,“蛀牙”),医学上称这种龋为窝沟龋。根据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青少年90%以上的龋发生在窝沟部位。“六龄齿”就是窝沟龋的好发部位,它是萌出时间最早的恒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强大,也最容易发生龋病,甚至造成过早脱落,所以保护儿童的第一恒磨牙很重要。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

三、换牙

通常情况下,6~7岁时下颌的乳中切牙(中门牙)开始摇动、脱落,(这时的乳牙根会逐步吸收,从而被恒牙代替)不久,在此处长出恒中切牙;20颗乳牙12-14岁替换完毕,6岁长出第一恒磨牙和12岁第二磨牙有的人18岁长出第三恒磨牙(智齿)。32颗牙全部长齐,但是幼儿牙齿矫正男孩在13-15岁左右 女孩在11-14岁左右 乳牙替换完毕后可以开始。其中异常性牙齿问题如乳牙反颌(地包天)等应及时去医院矫治。

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脱落,恒下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牙长出;

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

9—12岁第一、二乳磨牙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 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

恒牙是什么样子的?(有波浪形、小锯齿状;会在使用中逐渐磨平)

换牙较早的原因: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幼儿获取的营养越来越充足越来越丰富。第二,现在供给的食物越来越精细,比如米面都是精米精面,以前吃二两获得的营养现在吃一两就获得了,甚至出现了转基因食物。第三,很多孩子开始吃营养素保健品。

食物精细有什么害处呢,使乳牙不能正常脱落,早吃恒牙无法在原来位置上萌出,致使长歪了。乳牙不能正常脱落我们就叫做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乳牙该掉的时候而不掉,医生称这种现象为乳牙滞留,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

主要原因:★ 恒牙胚错位 ★ 局部炎症 ★ 恒牙胚缺失

1.恒牙已萌出而乳牙仍未脱落的滞留牙,应尽早拔除,以免影响恒牙在正常位置上萌出。

2.超过换牙年龄而乳牙未脱落,恒牙未萌出者,则不要轻易拔掉,若是恒牙先天性缺失,应尽量保持乳牙。乳牙早失

乳牙早失乳牙在应脱落之前脱落,称为乳牙早失。主要原因:可能是龋齿、可能是外伤。

往往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应在乳牙缺隙处戴缺隙保持器,防止两侧牙齿倾斜,直至恒牙萌出。恒牙萌出困难

恒牙萌出困难 恒牙是在牙根发育过程中产生萌出力,使恒牙向龈方移动逐渐萌出,这需要一个过程,上前牙尤为明显。恒牙在超过替牙期仍没有萌出,叫做恒牙迟萌,主要原因:★乳牙早失 ★多生牙 ★牙瘤或囊肿的阻碍 ★恒牙本身发育异常 ★遗传因素 主要是牙龈在乳牙早失以后代替牙齿使用,使得牙龈变厚,恒牙出现萌出困难。双层牙

双层牙 乳牙还没脱落,恒牙就钻出来,造成牙齿排成前后两排,这并不罕见,这很可能是乳牙根未被完全再吸收造成的。通过口腔X光可确定乳牙和恒牙的相对位置,以诊断乳牙能否自行脱落或需要拔除。

牙齿的颜色:牙齿上有黑斑,原因:酸碱度不平衡 牙齿错位咬合

牙齿错位咬合 换牙期牙齿替换,颌骨发育,逐渐建立咬合关系,有时出现暂时性错位咬合,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往往会自行调整恢复正常。有的错位咬合不能自行调整,会影响颜面发育,应去医院诊治。促进颌骨及颌面部的生长发育。换牙期疼痛

换牙时,牙齿一般都会自然脱落,家长不必担心,如担心乳牙滞留,可在牙齿松动到一定程度时(摇动间隙大于牙齿本身时 从牙齿松动开始约两个星期时)稍微借助外力将其拨除,介时会有小量的出血,可不必担心,本身的机能会自然止血。换牙时有点疼 牙齿松动脱落的过程一般不疼,但伴随乳牙开始脱落,“六龄齿”也就长出来了,这可能造成牙龈肿胀,使孩子抱怨牙痛。如果疼痛得比较严重,需要看牙医,看是否需要消炎止痛等。牙龈泡:牙龈瘘管,也是牙髓炎和牙龈牙周炎症的表现。六龄齿龋坏

六龄齿是萌出最早的恒牙,它将陪伴您一生,它在口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六龄齿是恒牙列中最强壮的。它牙冠最大,牙尖最多,咀嚼面积最宽,承担的咬合力和咀嚼功能都比其它恒牙大。因其牙根分叉角度大而特别结实。六龄齿位于整个牙弓的中部,成为牙弓的主要支柱,对于保持上下颌牙齿正常的排列,维持正确的咬合关系以及保证颌面部的正常发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六龄齿对孩子的特别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是最早萌出的恒牙,将以其超强的咀嚼功能和咬合力陪伴我们一生,发挥其咀嚼功能;其次六龄齿对孩子其他恒牙的萌出和排列有定位作用;最后,它对孩子牙齿能否正常咬合、上下颌骨及面部的正常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六龄齿龋坏 大约6岁左右,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悄悄长出第一恒磨牙,又叫“六龄齿”。它不顶替掉任何乳牙,容易把它误认为乳牙。临床上发现不少孩子六龄齿龋坏,严重的已经发展成牙髓炎或根尖炎。为了预防六龄齿龋坏,应及早对它进行窝沟封闭。牙齿外伤:

如果出现了,将脱落的牙齿放在冰水或者冰牛奶中连同患儿带去医院如果时间及时是可以再植的。如果孩子因为牙齿碎裂、破裂或脱位而感到疼痛,你应当立即去看牙医。在看牙医之前,给孩子用一点非处方止痛药。如有可能,将打掉的牙齿的任何部分保留下来,带去看牙医。

如果整颗牙齿因受伤被从口腔撞掉,尽快带上这颗牙齿去看牙医。尽量少对脱位进行处理――不要擦拭或用其它方法清洁断牙。在到达牙科医生诊所前,将断牙保存在水里或牛奶中。也许有可能将这颗断牙重新植入你孩子的口腔内,这个过程称为再植术。换牙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做? 1口腔清洁:刷牙、漱口

2.关注幼儿换牙期牙齿异常状况乳牙滞留、恒牙未萌出„„。3.换牙时应该吃点什么:

保持饮食均衡,除摄入各种各样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儿童的饮食还应当包含大量的钙、磷和适量的氟化物。红灯食品:

限制含淀粉或含糖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增加牙菌斑的酸性,引起龋齿。如果你一定要吃这类食品,尽量与正餐一同进食,而不是作为零食――用餐时分泌超量的唾液,有助于冲洗掉牙面上残留的食物。碳酸饮料,长期饮用软饮料对牙釉质有日积月累的影响。绿灯食品:

坚果类:果仁、核桃等

粗纤维的 芹菜、青菜 绿叶蔬菜等,不要切得过短,需要一定的咀嚼的,对牙齿有清洁作用。需要用到门牙啃食的:玉米、苹果(水果类)

4.避免坏习惯:舔牙齿、吮手指、咬铅笔在长达6—7年的换牙期间,儿童通常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如咬指甲,咬唇、咬舌、伸舌、舔牙等,可直接影响牙列不整齐美观,面部发育不对称,5.儿童在换牙期,牙齿在替换,颌骨在发育,随之逐渐建立咬合关系,有时会出现暂时性的错位咬合,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往往能自行调整而恢复正常。有的错位咬合,如因上唇唇系带位置过低而造成上前牙间隙过大,不能自行调整,会影响颜面发育,应去医院诊治,否则将影响孩子的容貌。6.心理护理,换牙期孩子的自尊心已经建立起来,对于门牙好不好看,嘴上不说,心里很在乎。若以此捉弄,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拼命舔牙齿希望快长出来,结果却适得其反。可以告诉孩子,白天鹅都是由丑小鸭变过来的,门牙脱落、长得不好看就是一个蜕变的过程,证明“你快长大了”,而且每个小朋友长大都要经过这个过程。

四、正确的刷牙方法: 口腔清洁:刷牙漱口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应成为习惯,唯有此方可长时间保持口腔清洁。

刷牙的步骤:使用一把软毛小牙刷。用打圈动作或摆动动作刷所有牙齿的表面,特别是牙齿和牙龈的接合处。一旦幼儿会吐出牙膏沫了,就在牙刷上挤出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使用。

正确的刷牙方法:

挤出豌豆大的少量含氟牙膏来使用。注意别让孩子将牙膏吞下去。使用软毛牙刷,先刷每颗牙齿的咬合面及内侧表面,此处牙菌斑沉积最多。轻轻地前后动作刷牙。

清洁每颗牙齿的外侧表面。使牙刷与外侧牙龈缘成一角度。用轻轻地前后动作刷牙。用牙刷尖端清洁每颗上下前牙的内侧。

实行“三三制”:三餐之后要漱口,每次刷3分钟或更长的时间。且要注意将刷毛与牙面成45度角,转动刷头,尽最大的可能每一颗牙齿都刷到,让牙刷在上下牙列面间来回移动。每一部位重复5-6次,以清除深处的残垢。不要横着刷牙,也不要非常用力。刷牙操

左上大牙的外面,从上往下刷,左上大牙的外面,从上往下刷,左下大牙的外面,从下往上刷,左下大牙的外面,从下往上刷,右上大牙的外面,从上往下刷,右上大牙的外面,从上往下刷,右下大牙的外面,从下往上刷,右下大牙的外面,从下往上刷,左上大牙的咬合面,来回刷,左下大牙的咬合面,来回刷,右上大牙的咬合面,来回刷,右下大牙的咬合面,来回刷,上前牙的外面,从上往下刷,上前牙的里面,从上往下刷,下前牙的外面,从下往上刷,下前牙的里面,从下往上刷。

家长的小疑惑:

1.什么是 窝沟封闭剂 ?我怎样知道我的孩子是否需要窝沟封闭剂?

窝沟封闭剂形成一道高效的屏障,抵御龋洞的产生。这是一层塑胶薄层,涂抹在儿童恒磨牙的咀嚼面上,此处是龋洞最多形成的部位。涂抹窝沟封闭剂没有痛苦只需一次就能完成。牙医会告诉你,窝沟封闭剂将会保护你孩子的牙齿。

2.什么是氟化物?我怎样知道我的孩子是否摄入的氟化物是否适量?

氟化物是最佳 龋齿预防方法之一。氟化物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的矿物质,与牙釉质结合,使其强健。在许多市政供水中,加入了适量的氟化物,以保护牙齿正常发育。打电话给当地供水部门,弄清你们的饮用水中是否含有氟化物及含量多少。如果供水中不含任何(或适量)氟化物,儿科医生或牙科医生也许会建议,在使用含氟牙膏外,加上氟化物滴剂或漱口水。3.孩子刚换的牙特别大,以后会变小吗?

其实,牙齿萌出后,牙冠大小不再改变,可是牙槽骨却随牙根的继续发育而增高,颌骨也在变大。儿童颜面部也逐渐增大,日益丰满。再过些时候,孩子面容和牙齿会变得匀称和谐起来。4.“虎牙”难看,能不能拔除?

有的儿童会因为尖牙萌出时前牙区牙槽骨被其他牙齿占满,只能偏唇侧长出,而形成“虎牙”。家长嫌此牙难看要求拔除是错误的。尖牙是全口牙中牙根最长、最粗壮的,它的作用其他牙齿不能替代。若需矫正,也是通过拔除第一或第二双尖牙达到矫治的目的。

二、关注幼儿视力发育

0-6岁使幼儿视力及视神经的发育期,这段时间的发展和发育都是不可逆的。3岁幼儿实力平均标准是0.6,4岁幼儿是0.8,5岁幼儿是1.0,可见幼儿的视能力是逐步发展的。幼儿一出现的视力方面的问题:散光(多为先天,需后天配镜矫治);远视、近视、斜视、弱视,幼儿园只能做到视力筛查,具体视力异常的原因还需要到专科医院或者儿童医院的专科就诊后了解。幼儿视力问题矫治的最为有效期是6岁前(因人而异),6岁以后由于视神经视能力的发展完善,已经无法矫治,或者说获得不了比较好的矫治效果。(特别是弱视矫治效果会比较好)(如果我们筛查时发现问题,请家长足够重视,也会出现孩子因为视力发育比较晚,医院诊断幼儿视力无异常,这个是最好的。每年都会出现我们要求孩子去矫治,孩子家长不重视,觉得孩子这么小没有必要矫治。比如今年小班就有个孩子双眼测出0.3、0.4,上学期就嘱咐家长去看,家长没有去,下学期,发现还是这个数值,约家长面谈,家长和我们说,可不可以不去,最后诊断是散光,就需要终身配镜)

近十年,电子产品的出现造成孩子视力异常发生率上升,八至十年前大班孩子视力基本能达到1.2,少数能够达到1.5,但是现在大班视力只能基本达到1.0,是整体的下降。

良好的用眼习惯

1.用眼时间要控制,尽量少看电视,少看书(画画)可以听广播听故事的活动(大班幼儿很喜欢看书,大班识字比较多,看的书也越来越多,视力下降到0.8,控制看书时间1个月后,孩子视力自然恢复,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可能就会发展成近视。)

2.尽量不要用ipad、手机等给幼儿看视频或者玩游戏,因为ipad颜色比较鲜艳,对眼镜有一定的刺激,而且容易诱发散光等其他视力异常。

3.远眺,在室内待得时间过长,或者说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画画)过长,建议家长引导孩子远眺,眺望时应该有焦点,比如对面楼层窗户上的一个小花瓶里的花,或者对面墙壁里的蔓藤,这样视线可以聚焦。达到睫状肌放松的目的。

4.常带孩子去户外运动,户外视野开阔,有助于睫状肌的放松。户外远处的鸟和风筝。5.避免阳光直射入眼,站立尽量背阳。孩子有以下情况请家长多关注多重视

喜欢近距离看电视看书(近视),喜欢眯眼(视物模糊,)或歪头看东西(斜视),喜欢揉眼睛(视物模糊、结膜炎),或对视觉活动特别不感兴趣,常抱怨看不清楚,很容易撞倒东西时,需要及时接受检查与持续进行各种矫正治疗。

营养补充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维生素A缺乏症是引起眼干燥症的重要因素,表现出眼睛对暗的适应能力减退。

缺乏维生素B1在眼部表现为看东西模糊,眼睛干燥等,严重的会引起视神经炎。缺乏维生素B2在眼部表现为视力减退,怕光,眼部灼烧感或异物感。维生素C缺乏能使血管壁渗透性增加,从而造成出血倾向。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眼部的血管、组织出血,还可能引起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2、微量元素,锌在维持正常的视功能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眼组织中锌的含量在整个人体中的比例最高。缺锌可能导致夜盲,还可能引起视神经疾患及视神经萎缩。

缺铜的小孩经常出现视觉反应迟钝,瞬目反射呆滞,白内障,视功能障碍等症状。

缺硒会致使晶体代谢障碍,发生白内障及近视性改变。

开灯睡觉,会影响孩子视力,医学研究表明,婴儿睡眠时不关灯会增加孩子患近视眼的可能性。

●国外医学研究人员在对4余名2~16岁的近视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睡在灯光下的两岁以下的婴儿与睡在黑暗中的婴儿相比,近视发病率要高出四倍。睡在黑暗中的孩子患近视的只占10%;夜间睡在照明灯光下的患近视的占34%,睡在室内较强光照明灯下的孩子,患近视的占55%。有关专家指出:婴儿在出生后头两年,是眼睛和焦距调节功能发育的关键阶段,光明与黑暗的时间多少,可能会影响幼儿视力的发育,希望家长应该慎重对待。

下载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的内部需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的内部需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注幼儿、了解幼儿、满足幼儿

    关注幼儿、了解幼儿、满足幼儿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设计体会 张 丽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纲要》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是学习活动......

    从两会受到关注

    从两会受到关注,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热度,也看到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巨大合力2011年全国两会的大幕已经开启。两会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的舞台,也是亿万群众论政......

    内部审计制度(关务)

    XX有限公司 内部审计制度(关务)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实现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增强公司自我约束,改善经营管......

    关注老人的八种心理需求

    关注老人的八种心理需求 老人为何喜怒无常? 人老了,情绪会不知不觉发生变化。有的老人变得多愁善感,易激动,常为小事大发脾气;有的老人对周围事物总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老人固执己......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怎样知道学生的需要? 无疑,了解并理解孩子们的需要是首先要着力解决的。我最近请所有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语文老师》,要求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写。有很多孩子写到了......

    从合作过程了解结构游戏合作行为背后幼儿的需求

      对于大班幼儿的结构游戏活动来说,合作行为越来越多。孩子们不再满足于仅仅自己一个人成为“发明家”,“建筑师”的过程,更深深地渴望体验小小积木带给自己和伙伴们共同建构......

    幼儿教学应关注儿童什么?

    幼儿教学应关注儿童什么? 幼儿社会领域教案:该怎么做呢?如何知道做得恰不恰当呢?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关注这个呢?我们不是经常讲“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吗?怎么样才是为了孩......

    关注幼儿生长情况,促进健康成长

    关注幼儿生长情况,促进健康成长 ——宁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儿童体检工作 4月22日—5月17日,宁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一年一度的幼托机构儿童“六一”体检工作。 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