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浅谈对林业的认识
结 合 工 商 管 理 专 业 浅 谈 对 林 业 的 认 识 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姓名: 学号: 摘要:工商管理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下面我就集合经济学、管理学的主要内容谈谈我对林业在定位、发展的总体战略、主要任务、发展模式、发展的战略目标、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金融和税费政策方面谈谈我对林业的认识。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学、管理学、林业、发展、任务、模式、目标、体制改革、政策支持。
前言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其首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成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而林业虽说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我们在充分利用林业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管理学并不存在自己独立的目标。管理不过是组织中的一个器官,是为了服务于组织而存在的。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而应该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进行管理。因此,管理的目标是与组织的目标连结在一起的。概括的说,管理就是要促使组织有效的利用资源而达成组织的目标。所以我们在利用林业为人类造福的时候,更应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而管理学恰恰可以从整体上规划我们对林业的利用和保护的方案。
正文
1.林业的定位问题
林业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我们都弄不明白我们还拿什么来谈对林业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把林业视为木材生产行业、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视为专业经济部门。正是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生态建设在林业工作中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我国原本不多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在近几十年,虽然生态建设逐渐受到国家一定程度的关注,但从总体上讲,人们对林业的认识并未发生根本的转变。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因此我们要对林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从新定位和认识。我们应该把林业看作是维系国土生态安全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正是这种认识上的飞跃才会推进我们在林业认识上的最重大的突破。
2.林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林业的发展路线要不要改革,怎么改革?这是林业摆在我们面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往的发展战略已经无法适应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适时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总体战略。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经济发展观的重要观点对林业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做出的战略选择。而其核心是: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是推动我国林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更大跨越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
3.林业的主要任务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而正是人们对林业认识上的错位,才会使林业被长期局限于单一的木材生产,林业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常常被局限于单一的经济效益,林业的生态建设和生态效益往往被置于无关紧要甚至可有可无的境地。而事实上,随着低碳生活在全球的兴起和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已经由木材需求转变为生态需求。“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就是说,新时期我国林业的任务已经从过去的强调经济效益、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了现在的强调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并以生态效益优先、以生态建设为主。
4.林业发展的模式问题
管理学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林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正符合了管理学合理配置资源的这一重要思想。这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基本观点的要求下,人们的认识才逐步趋于一致,才真正意识到我国林业要适应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决不能继续走边破坏边治理的常规发展道路,而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即要跨越常规状态下边破坏边治理的某些阶段,尽快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大形势下国家对林业生产力布局提出了许多新的明确的要求,特别提出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工程,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明晰思路。这对完善我国林业生产力总体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将要发挥巨大作用。
5.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国家提出了“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林产品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这是一个既积极又稳妥、既从我国国情和林情的实际出发又具世界眼光的战略目标。
6.关于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指克服现有体制中的弊端,使各种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多年来由于人们片面强调森林的木材利用功能、片面追求林业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格局,全国林业被不加区分地视为木材林业或商品林业,采取一样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对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林业的公益属性缺乏应有的重视和体制的保障,致使森林的保护与利用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这在事实上成了严重制约我国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障碍。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将全国林业区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公益林业要按照公益事业进行管理,以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商品林业要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给予必要扶持。
6.金融和税费政策对林业发展的支持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少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指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而金融和税收是林业生产经营者长期以来最难面对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两道难题。许多经营者往往因这两道难题得不到解决而却步。国家正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国家继续对林业实行长期限、低利息的信贷扶持政策,并视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有关金融机构对个人造林育林,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面向农户和林业职工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林业经营者可依法以林木抵押申请银行贷款。鼓励林业企业上市融资。”为减轻林业税费负担,特别提出“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总体要求,逐步取消原木、原竹的农业特产税”。正是国家在金融政策和税费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才使我国的林业发展逐渐走向了合理和繁荣。
结束语
我是学工商管理专业的,通过学习林业概论这门课我才能对我们国家林业的品种、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对林业有了一些浅显的看法。我相信我们国家会越来越重视林业的发展,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发展会越来越合理。
主要参考文献: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认清形势 立志改革 努力开创林业建设的新局面》作者:杨钟 《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 进一步加快林业的发展》作者:高德占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作者:蒋有绪 《资本论》作者:马克思 《经济论》作者:色诺芬 《经济学原理》作者:马歇尔
《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作者:李嘉图 《管理学概论》作者:宋维明 《现代管理理论》作者:杨杜.
第二篇: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
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这个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企业投资等。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分析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
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生产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何谓管理?管理者的任务是建立与维持内在环境,使组合中各分子,能共同发挥工作效用和效能,为达到组合各项目的而迈进。换句话说,管理者有责任采取各项行动,使各从业人员在为达成组合目标,提倡最佳贡献之可能。管理是科学,亦是艺术。不可否认,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常须引用有系统知识的科学作为执行的基础,再按照实际情况,收到切实的结果。为做到这一点,实际作业中必须采用一种行得通的方式以求成果。如果完全照着书本上叙述的方式,只靠背熟了的管理原则去经营,则就忽略了事实的需要。我们应明了,除有系统地研讨纯科学之外,艺术是为人类创新最多的技能,了解集体工作如何能发挥效用与效力,是在任何社会组织中都十分重要的一节。许多单位已逐渐重视管理技术,但仍不注重管理观念。这需要教育来配合,培养更多需要的管理人员,如此始可带动整个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经过了近一学期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从一开始的茫然、一无
所知,到现在的,总算是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特征和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工商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类,所以在学校中学习的就是一些基础的和有一定专业性管理理论。而从大一开始学习《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经济类和管理类的课程。大二的时候就是开始学习《宏观经济学》、《运筹学》、《初级会计学》等课程。工商管理可以分为很多专攻方向,不单单就是一个大概的工商管理。
而我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我认为:
1、该专业是所有商科类专业中,覆盖面最广,学科属性最弱的。社会上有“工商管理专业”是最虚的专业的说法,虽不尽然,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该专业的特点,属于大杂烩,比较符合我的兴趣特点;
2、该专业是商科所有专业中对数学基础应用最少的,作为一名数学薄弱的学生,这也比较符合我的这一特点;
3、容易培养国际视野和提高英语水平,这对我这个对外界有极强好奇心、喜欢交流的人也是极为合适的。
我也曾反复的思考,工商管理是什么,我的专业给了我什么等等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不得不承认工商管理是一个非常有学问且复杂的领域,它的出现最初是为了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运营,而以最高的效率产出最大的利润或财富为目的的。它贯穿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低层次的管理有对物的管理,高层次的管理有对人的管理,而很多情况下,我们会把工商管理片面的理解为只是对人的管理,而忽略了对物的管理,实际上管理人一直是最困难的,很多人也觉得管理人似乎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恰恰人是最难管也管不好的,西方的管理学思想就这样在中
国一直艰难的撑着。管理是一项高层次的脑部运动,请记住,这是一项“高”层次的运动,所以它为什么那么高,原因是下面有着坚实的基础为它做铺垫,使它能够发扬光大,而这些才是实现管理的真正基石!没有这些基石,如何为管理垒起大厦?那么什么是大厦的基石?是你对每个业务模块,每个企业管理模块,每个过程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没有这些知识和经验,作不了好的决策,就做不好管理,也就不用做管理了。而我们的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并未给我们授予这样的基石,他只是在我们的脚底下垫了一些虚拟的沙子,让我们软软的踩在上面,并不稳定,让我们暂时看到了管理是什么模样的,仅仅是对工商管理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所以我们还要做的就是为自己打造基石。
是的,其实我们并不应该要求外界给我们什么,关键还是要看自己会不会把握自己,我觉得这是一种最不负责任的观点,但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最至理名言的观点。四年的工商管理专业,我们可能会学到很多知识,但也许在走上工作后是最没用的知识,因为实际工作中并非如书中所说的处事那样严谨。工商管理专业毕业仅仅是学习生涯的开始,如果想做管理,那么在毕业之后,我的目的就是学习,学习我所要管理的某个领域的技能,也许是一些理工类学生的技能,如果学不成,至少要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还要去了解公司运用的各个环节的过程情况,甚至需要亲手去一台机器上操作一个月等等,为我的管理做好基础,管理越高层,掌握的知识也需要越多,因为必须统管全局,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所以我认为,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学的东西是最多的,如果要更好的发挥管理的作用,不仅学了西方的管理方法,而且还通过
实践获得了中国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同时也要去了解其他工作岗位上的情况,甚至去掌握那个岗位所需的技能。
目前我对这个专业的认识还只是皮毛,那是因为我的知识有限。在还有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会更加用心的去了解和掌握这个专业的精髓。即使毕业之后我所要学习的也是永无止境的。无论别人怎么看待这个专业,我都会认真学下去的。
第三篇:浅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
浅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
一、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整体认识
经过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让我对工商管理这一专业,有了具体的认识。首先,这个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其课程涵盖较为丰富,主要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生产管理学。因此,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会计基本功,具有熟练技术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工管学科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所以,总体来说,这一专业对管理者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二、对工商管理相近的课程的认识
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它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传播、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系列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养,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
3、企业管理:指企业的管理,工商管理通常也指工商企业的管理。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
三、工商管理专业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敬业精神和勤奋务实,开拓创新,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财务,金额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悉我国财务,金融管理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惯例;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好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
四、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
1、现代企业理论与专业经理人研究,以现代产权经济学为基础,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机制等。
2、金融与财务管理,以企业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为导向,整合多学科资源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公司财务、财务战略、财务治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力资产与无形资产评估,金融工程等。
3、企业资源经济与战略管理,以企业资源为对象,以战略决策为手段,整合多学科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企业资源规划与决策,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战略分析与决策等。
4、企业资本经营管理,以资本市场为平台,以企业资本运作为对象,从事基础理论
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企业并购等各种资本运作方式。
五、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的目的以及实习的性质
1、通过毕业实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同时结合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提高其对某方面知识及其应用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并根据需要丰富和扩大专业知识领域。
2、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通过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使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今后的工作之中。
4、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是在学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之后,针对各类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实践活动,毕业实习一方面内容广泛,涉及工商管理实践中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它紧密结合实际工作,进一步锻炼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培养其认真、良好的工作习惯与工作态度,同时也是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验。
六、工商管理的就业前景
1、工商管理这个专业本身是挺不错的,在思维上或视野上,会让你比学单一的技术要开阔与灵活的多,但是由于这个专业学的东西太多,财务、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贸易、甚至法律都涉及到了,也就难免只学皮毛,在课堂上讲案例侃侃而谈也不是弱者,专业课分数也不低的。不过真到了企业没有公司让你运用这些东西做管理,因为现实的企业管理与课本上的差距很大很大,没有企业会让一个小毛头来管理,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证明你有管理的素质与能力,公司可以相信你,你才有机会做到管理层,刚毕业很难的,都是从打杂开始,但是有的人能从打杂中整合知识进步,有的一直打杂,要看你的心态与把握能力。
2、就业点之传统管理职位
职业前景:有很大一部分职业经理人的成长最开始来自基层锻炼经验,虽然说很多企业(一部分外资企业除外)目前开出的待遇水平让人难以接受,但从长远来看,对我们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那些有心又有条件上MBA的同学来说,研究生就业的环境恶化,但是具有一定年限工作经验的MBA毕业生在人力市场还是很受欢迎。
就业点之市场营销职位
职业前景:从历年人才市场统计数据来看,市场营销职位的需求经久不衰,销售职位的供需两旺一直是职场的一道风景线,即使在不同行业,市场营销类职位也总是招聘的热门。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对售后服务要求的提高,对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素质要求会更高。随着能力的提升,他们收获得高于其他部门同级员工的薪酬。
就业点之人力资源管理职位
职业前景:相信对管理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有一定了解的都知道,以前的大学是没有专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它只是工商管理的一门专业课。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地位近几年一直水涨船高,在公司的人员配置上,战略决策,发展规划等关键问题上都处于智囊团位置,在大的集团公司内部,人力资源部门的最高职位是总监或总经理,下边分设薪酬经理,招聘经理,培训经理等等,而别外有些虽没有职务,但是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人,他们本身的才能或业务深度,有可能超过总监或总经理,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师。
第四篇:浅谈对工商管理专业导论的认识
浅谈对工商管理专业导论的认识
贾伟强工商092班学号:2009010351
一.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整体认识:
经过了一个学习工商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让我对工商管理这一专业,有了具体的认识。首先,这个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其课程涵盖较为丰富,主要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生产管理等。所以,总体来说,这一专业对于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二.与工商管理的相近的课程的认识
一,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它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创造、传播、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系列过程,以下将通过一个案例进行升入认识。
案例1:影片《三枪拍案惊奇》的营销策略
1.饥饿营销
张艺谋闭关3年没有拍电影。他只要开机拍电影,就必然备受关注。他的“缺课”势必会引起一种关注,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张艺谋对电影市场的影响,从其复出拍电影开始,就一直对受众采用“饥饿
营销”策略。
除了渲染张艺谋,“饥饿营销”还体现在通过电影本身不断制造话题。在整个《三枪》预热中,基本上遵循了每月都有话题的营销原则。
2009年末,张艺谋的草根喜剧电影备受观众期待,因为看惯其“大片”的观众们觉得很“新鲜”。但熟悉张氏电影的人都清楚,这其实并不是老谋子的新尝试,他只不过又回到了10多年前。30岁以上的人肯定都还记得一句极其搞笑的陕西话对白:“安红,我爱你……”这部非常轻松的城市荒诞喜剧一出来就被冠上了“非主流”的称号,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也被批评“小品化”过于严重,而在此之后,喜剧电影似乎逐渐成为其他导演的符号。《三枪》的出现或许会延续张艺谋多年前对草根喜剧的理解,但不同的是它融合了更多的流行元素,比如二人转,武林外传等。
2.游戏热身
众所周知,张艺谋电影的首映式历来以豪华著称:大场馆、名主持、一线明星。在营销策略上想延续过去“不差钱”的做法。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他脑海中呈现:用网络游戏来推动电影。
游戏团队在5月份组建,以电影中的“麻子面馆”为主要场景,为电影开发一款互动式的网络游戏,从而通过游戏使电影能够走入广大观众视线。
从游戏设计的最初阶段开始,张艺谋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求品质好,要有很高的美术质量、风格独特(中国传统与卡通相结合)。二是要求风格贴近电影,但具有娱乐性。要轻松、容易上手。
三是要求情节与电影有很大的相关性,但是表达更为随和。每天的玩家数量都有增长。
名人效应是“麻子面馆”的最大噱头,明星自觉自愿的跑腿打杂,借用小沈阳标志性搞怪语调,玩家还可以让小沈阳给你做面,请闫妮给你收钱,请孙红雷到好友面馆搞怪。
3.抢占渠道
年末电影市场的火爆程度超出了想象,5部影片密集上映。相比过去,影片的发行方通常只会提前半个月确定最后上映的准确日期,《三枪》则提前了40多天就将首映日敲定。
案例分析与反思:目前三枪的票房达到2亿8000万,显然,票房的成功与其营销策略是分不开的,也说明的市场营销的广泛应用,及其对广泛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许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紧迫感。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因
此,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名言引用2:国际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说:“公司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完善有效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要想做到”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规划,这样既可以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公司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保持一致,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又可以为公司增加无形资产。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任务不只是以获得人力资源为目标,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为单位或组织获得人力资源之后,还要通过各种开发管理手段,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为此就必须坚持激励原理。正因为如此,人力资源管理把开发人力资源放在首位,使用之前要进行开发,使用过程中还要不断开发,把开发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员工的政治业务素质贯穿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重大区别之一。
3.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下面通向通过一个案例说。
GE公司的员工激励机制
GE是一家很多元化的公司,GE公司始建于1890年,最初的名称是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
GE拥有6大业务集团,包括:GE商务金融集团、GE医疗集团、GE工业集团、GE基础设施集团、GE Money集团、NBC环球。
GE公司对员工有着一套相当完善的考评制度。公司CEO韦尔奇随身都会照顾一本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图表,每个部门都有相关的图表,反映每个员工的情况)这是一个动态的评估,每个人都知道本人所处的位置。第一类占10%,他们是顶尖人才;次一些的是第二类,占15%;第三类是中等水平的员工,占50%,他们的变动弹性最大;接下来是占15%的第四类,需要对他们敲响警钟,督促他们上进;第五类是最差的,占10%,我们只能辞退他们。根据业绩评估,每个员工都会知道他们处在哪一类,这样没有人会抱怨得不到赏识。第一类员工会得到股票期权,第二类中的大约90%和第三类中的50%会得到股票期权,第四类员工没有奖励。图表是最好的工具,哪些人应该得到奖励,哪些人应该打道回府,一目了然。奖赏对员工而言,不应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就象鼻子碰着玻璃而穿不过去那样,他们能得到他们应得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都是必要的,两者缺一不可。对于高层管理人员,GE公司鼓励他们在工做上相互合做,但不要有个人恩怨。韦尔奇一向鼓励员工勇敢地展示本人,谈出本人的看法,争取上司的赏识。“我希望员工能充分发挥潜能,提出他们的建议,而我会为他们提供各种资源。这样员工们给我的将是许多建议和计划,我可能会说,我不喜欢这个想法,但那个主见非常好,这样的交换更有创意。”在今天GE的各个部门,每当公司取得一些成绩,他们都会把生产线停下来,大家一起出去庆祝。GE公司每位员工都有一张”通用电气价值观"卡。卡中对领导干部的警戒有9点:痛恨
官僚主义、开明、讲究速度、自傲、高瞻远瞩、精力充沛、勇敢地设定目标、视变化为机遇以及顺应全球化。这些价值观都是GE公司进行培养的主题,也是决定公司职员晋升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案例分析与反思:激励机制只是组织行为学的一处应用,因此,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还有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有关人的行为的知识与理论联系组织管理者工作实际,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总结:通过对于案例的分析于认识,企业发展的好与坏,与企业的组织执行力有着及其重要的关系,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做好目标管理和组织执行力,才能真正“做大、做实、做强”公司,公司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结合专业浅谈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
创造性思维是自觉的能动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他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真理性和价值性。实施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创见的设想和理智取舍活动的过程。许多著名心理学家就创造性思维的结构问题分别提出了它们各自的划分思想。在分析一般创造性思维过程时,一种被普遍认同的理论是由约瑟夫.沃拉斯(JosephWallas)于1926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创造性思维过程包括4个连续的阶段:①准备阶段;②酝酿阶段;③明朗阶段④验证阶段。笔者认为,创造性活动过程与科学创造活动过程大体上是一致的,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情境与选题准备阶段
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表现,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使学生产生趋向目标的强烈的创造欲望;其次要选准课题,然后围绕选题做好知识、资料的准备,了解前人在同一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等。准备得越充分,思路越开阔,就越容易获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起主要作用。
2.酝酿与构思阶段
英国著名的思维教学专家爱德华.波诺(Edward Bono)曾说:“一切教学都可以说是在指引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教学可以说差不多完全是注意力的取向问题,因为他不传授新知识和内容”。认识主体面对困惑的问题情境,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定向分析导致矛盾或问题的关键,确定其实质性问题。一般需要多维度、多功能地考虑问题,运用分析、联想、类比、归纳、猜想、反思维定势等思维方法,以及运用分解、叠加、变形、代换、反演等数学方法进行推理、构想与探索。这一阶段的时间一般来说较长,而且思考十分艰苦,是训练学生意志、毅力,创造和体验数学建构过程、积累经验的最佳时期,需要抓住目标始终不放,一追到底,进行深人的探究性思维活动。
3.领悟与突破阶段
经过充分酝酿之后,学生情绪异常高涨、思想十分活跃,在头脑中于某一瞬间突然产生顿悟,形成新的构想和数学猜想,从而实现思维的突破与创新,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数学美感起着突破口与领悟本质的关键作用。数学家阿达玛曾用他的切身体验来描述这一过程:“呈现于我面前的解答往往是:①与我前些日子的努力毫无关系,因而难以认为是以前工作的结果;②出现得非常突然,几乎无暇细想。”
4.检验与完善阶段
这是对顿悟式所形成的数学猜想等结果进行检验、论证,并不断接受实践的再检验及修正与完善的过程。这一时期是数学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完善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运用集中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这四个阶段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各阶段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严格划分也是困难的。但其中第二、第三阶段是关键阶段,对实现创造、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起主要作用的是形象、灵感、审美意识等非逻辑思维。
创造性思维过程,又可以说是发散与集中思维互相作用的过程。在创造性思维的前期,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各种设想,需要进行发散思维,这时应掌握较多的思维方法与创造技法。而在创造性思维的后期,由于较多的设想已出现,就需要运用几种思维加以筛选与验证。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来解释创造性思维的结构,经历了“问题—猜想—创造”过程。在酝酿构思和领悟突破阶段一般要通过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并形成猜想,然后用集中思维和逻辑思维达到对猜想的检验、论证和完善,形成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