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时间:2019-05-14 07:4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第一篇: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hughken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诞生于斯大林执政时期的苏联,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并总结了斯大林模式下的社会主义观,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而对于其中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却出现了很大的失误,留下深刻的教训,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是一种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摆在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面前的最迫切和最主要的任务。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在内战取得胜利之后,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把战胜资产阶级理解为一种高得多的事情,虽然形式上是比较和平的,这就是说,在政治上已战胜资产阶级并且用军事方式巩固了这个胜利之后,现在应当在组织国民经济方面、在组织生产方面、在全民的计划和监督方面也取得对资产阶级的胜利。”[1]

遵照列宁的教导,布尔什维克的工作重心也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阶级斗争的缓和而发生转变,从集中力量粉碎帝国主义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反革命叛乱,变为恢复被破坏了的国民经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从1928年10月至1936年底,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于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消灭了所有的剥削阶级,剩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工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对比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苏联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农业国,苏联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力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

到了30年代中期,苏联国内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进一步缓和。苏联“人数最多的一个剥削阶级,即作为资本主义复辟支柱的富农阶级”也已经通过农业集体化被完全消灭了,“资本主义复辟的最后根源被消灭了”[3],社会上已经不

存在彼此对抗的阶级了。

1936年12月,苏联制定和颁布了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苏联模式是指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形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时期,正是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苏共党内发生的关于社会主义前途的激烈争论,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同时苏联国内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发展也促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

而苏联模式下所谓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日常社会经济生活运行中发生的关系,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特点的要求。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集中。[4]

斯大林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

二、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1925年5月9日,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指出:“我国有两种矛盾。一种矛盾是内部的矛盾,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另一种矛盾是外部的矛盾,即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5]斯大林对这两种矛盾作了分析。他认为,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是苏联社会两个主要阶级,无产阶级和私有者阶级即农民阶级之间必然产生矛盾。但是,这两个阶级之间除了有矛盾以外, 在发展的根本问题上还有共同的利益。这些共同的利益无论如何会超过他们之间的矛盾。这些共同的利益就是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第二种矛盾,斯大林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包围存在,就一定会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武装干涉的危险,只要这种危险存在,就一定会有复辟的危险即资本主义制度在苏联恢复的危险。斯大林还认为,这种矛盾不是靠苏联一个国家的努力就可以完全克服的,只有在国际范围内,只有通过若干国家的无产者的共同努力,或者最好是在几个国家的无产者取得胜利以后,才能解决。

1926年11月1日,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五次全国代表会议的报告,又讲到

了苏联国内的矛盾问题。他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优点,“在于它使工业化的利益和居民中劳动阶层的基本群众的利益趋于一致;在于它不是使千百万群众贫穷化,而是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不是使国内矛盾尖锐化,而是缓和并克服这些矛盾。”[6]

斯大林关于两种矛盾的理论观点,是在苏联还没有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他没有也不可能将这些矛盾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联系,因而在理论上是不彻底的。这种不彻底性会在一定条件下将这个正确的理论观点导入误区。[7] 第二,“完全适合论”。

193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苏联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只剩下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8]但没有说明是否有剥削阶级的残余,是否还应该有阶级斗争的问题。新宪法制订后,第二年苏联开始了对反对派的清洗。斯大林在1937年《论党的工作缺点和消灭托洛茨基两面派的办法》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宣布还有剥削阶级残余,并提出了所谓“我们的进展愈大,胜利愈多,被击溃的剥削阶级残余也会愈加凶恶”的论断。经过1937年-1938年的大规模的公审和处决,斯大林又认为,苏联彻底消灭了反对派,矛盾解决。1938年斯大林在其《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简称《两论》)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矛盾学说,提出完全适合论。他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目前还只有在苏联实现的这种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9]他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但只承认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将斗争是绝对的观点更加绝对化,使其成为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斯大林在《两论》中论述了辩证法的四个特征。当论及矛盾规律时,他指出:“辩证法认为,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是通过现象和谐的开展,而是通过对象、现象本身固有矛盾的揭露,通过在这些矛盾基础上活动的对立倾向的‘斗争’进行的。”在斯大林看来,矛盾乃是事物发展的源,正是由于矛盾或对立力量的相互影,相互斗争才决定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和运动。

经过1937-1938年两次大规模的公审和镇压,彻底消灭了反对派,斯大林认为“矛盾解决了”。于是,他于1939年在第十八次党代表大会上提出,苏联人民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并认为这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由强调发展就是对

立面的斗争转到强调苏联人民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即强调对立面的统一是发展的动力,这种在理论上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又使斯大林的矛盾学说偏向另一个极端。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斯大林的这种提法打破了肃反扩大化闹得人心惶惶的局面,但从另一种角度上来看,它又在某种程度上将苏联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出现的工农矛盾、利益的剪刀差掩饰起来,以此来代替该矛盾的解决。与此同时,它还导致了苏联文艺界的“无冲突论”错误思潮的形成。[10]

第三,对“完全适合”的修正阶段。

斯大林在其晚年承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矛盾。他由断定它们之间的完全适合到承认它们之间存在矛盾,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斯大林在1952年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对“完全适合”的论断作了一些修正,但“完全适合”的基本思想还是没变。他说:“我国现今的生产关系是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完全适合生产力的增长,推动生产力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但是,如果以此自满,以为在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那就不正确了。矛盾无疑是有的,而且将来也会有的,因为生产关系的发展落后于并且将来也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11]又说:“‘完全适合’ 这种说法是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来理解的。不能把这种说法理解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绝没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增长的现象。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力量,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无可争辩地走在生产关系的前面。生产关系只是经过一些时候,才会被改造得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他认为,“完全适合”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常不会弄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社会有可能及时使落后了的生产关系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12]它是在重新修饰“完全适合论”的基础上的进步,是斯大林不愿抛弃“完全适合论”的产物。

[13]

虽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矛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斯大林的这种“完全适合论”是形而上学的看法,而随着联共党内分歧发展,斗争加剧,斯大林把社会上出现的种种矛盾,归于“对立面的矛盾”,他宣布阶级斗争不但在苏联存在,而且越来越尖锐。

三、斯大林“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

斯大林于1928年7月首次系统的提出苏联国内“阶级斗争尖锐化”的观点。他指出:“随着我们的进展,资本主义分子的反抗将加强起来,阶级斗争将更加尖锐,而日益强大的苏维埃政权将执行孤立这些分子的政策,瓦解工人阶级的敌人的政策以及镇压剥削分子反抗的政策,„„向社会主义的前进不能不引起剥削分子对这种前进的反抗,而剥削分子的反抗不能不引起阶级斗争必然的尖锐化。”[14]此后,在到30年代末的这段时期中,斯大林在一系列的演说、报告、文章、信件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复论述,逐步发展并形成了他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尖锐化”的一整套理论。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必然性、根源和基本问题。斯大林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随着社会主义的前进而必然尖锐化;面临末日的、垂死的剥削阶级或剥削阶级的残余对社会主义前进的反抗,是阶级斗争尖锐化的根源;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增长得愈快,垂死阶级愈来愈衰弱,其反抗便愈来愈疯狂,这种阶级变动就是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社会基础。

1928年7月,斯大林针对党内对他要结束新经济政策的批评和布哈林提出的群众消费的增长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在《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明确指出:决不是说“阶级斗争好象不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决定力量了。„„我们所有的进展,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每一个重大成就,都是我们国内阶级斗争的表现和结果,这难道不明显吗?”[15]

1929年4月, 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联席全会的讲演中指出:“社会主义正在胜利地进攻资本主义分子,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分子增长得快,资本主义分子的比重因此正在下降,正因为资本主义分子比重正在下降,资本主义分子才感到有死亡的危险,于是就加紧进行反抗。„„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在目前这种力量对比的条件下,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和城乡资本主义分子反抗的加紧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16]

1930年,苏联农村的全盘集体化速度达到惊人地步并以暴力方式消灭了“富农阶级”。斯大林在代表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向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又一次强调了阶级斗争尖锐化,并把城市小资产阶级也进一

步推进了“阶级敌人”的行列。11月,斯大林又提出“无产阶级和富农之间的矛盾,即结合范围以外的矛盾。在我们还没有消灭富农阶级以前,这种矛盾是会日益增长并尖锐化的”。[17]

总之,斯大林一方面承认剥削阶级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正在消灭,“城市中的‘新’资产阶级正在灭亡,农村中的富农阶级正在灭亡”。另一方面却又不断地强调阶级斗争必然尖锐化,并把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原因归结为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取得了战胜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成绩,归结为垂死的资产阶级分子愈来愈弱,面临末日不甘心失败而进行拼死反抗所引起的。

第二,关于阶级斗争尖锐化问题。

斯大林认为,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被击溃的剥削阶级已经没有力量对无产阶级实行“正面”进攻了,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形式由“正面”进攻变为“更猛烈”的暗害活动。

1933年1月,当苏联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都取得胜利,富农已经作为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被消灭的时候,斯大林在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全会上说:“必须注意到,苏维埃国家威力的增长一定会使垂死阶级的最后残余的抵抗加强来。正因为他们正在死亡,他们已经而临末日,所以,他们一定会从一种袭击形势转到另一种更猛烈的袭击形式,向居民中的落后阶层呼吁,发动他们反对苏维埃政权。这些从前的人物用尽一切危害和诬蔑手段来反对苏维埃政权夕并企图以此发动落后分子。在这个基础上,过去的反革命政党即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党的残兵败将,中部和边疆地区的资产阶级 民族主义者的残兵败将是能够复活和蠢动起来的。”[18]

第三、关于消灭阶级的途径问题。

斯大林主张通过残酷的阶级斗争,通过加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机关的办法来消灭阶级,达到无阶级的社会。

1929年初,布哈林等人被定为“右倾投降主义集团”。4月,斯大林在《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一文中论述了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怎样消灭阶级时指出:“不通过残酷的阶级斗争能不能排挤资本家,铲除资本主义的根抵呢?不,不能。这样的理论和实践只能培植阶级并使阶级永久存在。”“在布哈林的富农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列宁的专政是残酷的阶级斗争的理论之间能有什么共同之

处呢?很明显,这里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丝毫的共同之处。布哈林认为,为了达到消灭阶级,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应当熄灭,应当取消。恰恰相反,列宁教导说,只有通过顽强的阶级斗争才能消灭阶级,而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要比无产阶级专政以前更加残酷。„„通过无产阶级的残酷的阶级斗争来消灭阶级--这就是列宁的公式。”[19]

第四,关于基本建成社会主义以后的阶级斗争问题。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的进展愈大,胜利愈多,阶级斗争就愈尖锐。在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以后,在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以后,剥削阶级的残余,即原来的反对派分子都会变成国外特务机关和间谍机关的代理人,他们会在外国资产阶级的直接支持下,继续进行垂死挣扎,使阶级斗争尖锐化。

随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已经定型并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虽然斯大林公开宣布苏联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苏联阶级力量的对比与过去年代相比已经完全改变,但他仍然坚持阶级斗争尖锐化的观点。

为了回答所有的剥削阶级都消灭了,阶级斗争却为什么更加尖锐这个难以回答的自相矛盾的问题,斯大林只好片面地强调:“在苏联已被击溃了的阶级残余并不是孤立的,他们得到我们苏联国外的敌人的直接支持。以为阶级斗争的范围只局限于苏联境内,这是错误的。”[20]

我们可以看到,斯大林在整个执政期间,一直没有放弃“阶级斗争尖锐化”的观点,而斯大林始终把它运用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之中,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结果导致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法制极不健全,其弊病在以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

四、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现代意义

斯大林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在带领苏联人民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初步根据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阶级结构变动情况,探索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关系,并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这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阶段是值得肯定的,而其某些理论的片面性,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随着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得胜利,苏联社会阶级关系已经发生相应的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斯大林在这时提出“完全适合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确实解放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也确实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只不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矛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已。斯大林就此断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完全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否认他们之间仍然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显然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客观实际的,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苏联社会僵化体制的形成,对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能引起重视,更谈不上进行改革,这是造成苏联社会长期停滞的主要思想根源。而“完全适合”理论无法解释苏联社会所出现的种种社会矛盾现象,于是斯大林把其归咎于“阶级矛盾斗争尖锐化”,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给苏联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毛泽东借鉴了这一理论,坚持了正确的东西,如社会主义矛盾论,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的思想,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作了理论准备。但是,也正是在对社会主义矛盾的认识上,毛泽东也出现了偏差,提出了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理论,这种阶级斗争扩大化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以和谐社会为目标,实行有效的改革措施,实事求是的面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社会矛盾学说,包括借鉴斯大林的矛盾理论并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34卷[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3-124页

[2] 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54 [3]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96页.[4] 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54-156 [5] 斯大林全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91页 [6] 斯大林全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96页

[7] 沈宝祥.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矛盾的观点[J].国外社会主义研究,1998:62-63 [8] 斯大林选集(下)[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4页 [9] 斯大林选集(下)[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9页

[10] 冯育民.对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浅析—兼谈对“无冲突论”的反思[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7:38-39 [11] 斯大林选集(下)[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90页 [12] 斯大林选集(下)[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7页

[13] 黄保红.毛泽东对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超越与发展[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2:69-70 [14] 斯大林全集.第11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50页 [15] 斯大林全集.第11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49页 [16] 斯大林全集.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2页 [17] 斯大林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0页 [18] 斯大林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90页 [19] 斯大林全集.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0页

[20] 戴开尧,胡石其.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6-119

第二篇:列宁和斯大林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之比较_宋全成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8 年第 3期

列宁和斯大林社会主义生产力

理论之比较

宋全成

如果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 ,是基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的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而对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前景所作出的科学预测 ,那么 ,列宁和斯大林的科学社 会主义生产力理论 ,则是基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而作出的理论概括。由于列宁和斯大林面临着社会主 义社会刚刚建立的同样的社会现实 ,因而其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具有一些相同的因素;但由于列宁和斯 大林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及其发展看法的差异 ,其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又有许多不同的因素。本文拟就 列宁和斯大林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作一比较研究。

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产生及其内容 ,具有下列相同的因素 :第一 ,列宁和斯大林 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大致相同。列宁和斯大林都生活于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上半 叶 ,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 ,列宁和斯大林都认为 ,虽然俄国占主导地位的是封建主义的生产关 系 ,但资本主义在俄国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在俄国得以部分确立。但是 ,随 着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 俄国社 会发展的未来 ,只能是爆发无产阶级革命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当时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代表鲍威尔、伯 恩施坦等认为 ,在俄国 ,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素并不占有主导地位 ,而封建主义和自然经济 的因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 ,俄国社会发展的未来 ,不是爆发无产阶级革命 ,也不是建立社会主义 的新俄国 ,而是爆发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的任务就是彻底砸碎阻碍资本主义 生产力发展的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在俄国的发展开辟道路。列宁和斯 大林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的上述观点 ,坚持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认为 ,俄国特有的社会 历史条件 ,完全可以使俄国从落后的封建社会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而跨越资本主义的“ 卡夫丁峡 谷”

19世纪的俄国在世界历史一体化的潮

流中 ,已经不是孤立和封闭的国家 ,它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同一时代 ,而且有着广泛的交往 ,因而完 全有可能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肯定成果 ,作为自己跨越资本主义这一历史阶段的物质前提。其 次 ,俄国广阔的土地天然地适合于大规模的大机器生产 ,有助于从小农经济向规模经济过渡。再其次 , 19 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已经以经济危机的形式暴露出来 ,并处于“同科学、同人民群众以及同它自 己所产生的生产力本身展开斗争的境地 ” 鉴并避免因资本主义

制度的发展所带来的弊端和灾难。最后 ,俄国社会广泛存在着农村公社这一古老的社会制度 , 而这种制 度的生命力“比闪族社会、希腊社会、罗马社会以及其他社会 ,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力要强得 多。” ①虽然在这种具有二重性的农村公社里 ,一

。马克思认为 ,由于下列因素 ,使得这种跨越成为可能 :首先 , ,因此 ,俄国发生社会变革时 ,完全“房屋的私有、耕地小块耕种和产品的私人占有又使个人 获得发展 ,而这种个人发展和较古的公社的条件是不相容的”

其二重性的特征又是它强大生命力

的源泉 ,因为“公有制以及公有制所造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使公社基础稳固。” ②列宁认为 ,马克思的上述 理论说明 ,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 度 ,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

③列宁和斯大林正是依据马克思的上述理论和俄国的 社会现实 ,不仅领导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而且创造了现实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第二 ,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的看法大致相同。列 宁和斯大林一致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马克思认为 ,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 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新的社会 形态 ,高于资本主义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本质特征。恩格斯也认为 ,社会主义到来的基本条件是 ,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 发展到甚 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阶段 ,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 成为真正的进步 ,使得这种消除持久巩固 ,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衰落。”

④只有 这个时候 ,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才能到来。因此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列宁 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上述思想 ,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这个 结论 ,马克思是完全而且仅仅根据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得出的。劳动社会化通过无数种形式日益 迅速向前发展 ,在马克思逝世后半世纪以来 ,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大生产与资本家的卡特尔、辛迪加和拖 拉斯的增长以及金融资本的规模和势力的巨大增长上。”这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正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物 质基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生产社会化将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⑤斯大林也认为 , “ 为什么 社会主义能够、应当而且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呢 ?因为它能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创造出更高 的劳动典范 ,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因为它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给予社会更多的产品 ,使社会更加富足起 来。” ⑥不仅如此 ,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的看法也大致相同。列宁认为 ,“无产 阶级取得政权以后 ,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 ,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⑦“ 在任何社 会主义革命中 ,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就要“扎实地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任务。”

⑧ “劳动生产率 ,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⑨“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个根 本的任务 ,认为不这样就不可能最终地过渡到共产主义。”10斯大林也认为 ,社会主义的俄国应该大力发 展生产力 ,只有这样 ,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 ,“我们才可以期望我国将有充裕的消费品 , 丰富的产 品 ,我们才可能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第二阶段。”1由此可见 ,列宁和斯大林在社会 主义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的问题上的看法大体一致。

第三 ,列宁和斯大林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形成的理论方法也是一致的 ,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 矛盾分析方法。列宁和斯大林形成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前提是接受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 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 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 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12列宁完全接受和继承了马克思的上 述思想 ,认为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唯物主义者。他们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世界和人类 ,看出自然界中一 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 ,同样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人们在 生产人类必需的产品时 ,彼此所发生的关系 ,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转移的。所以 ,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 象 ,人类的意向、观念和法律 ,都是由这些关系来解释的。”13斯大林也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 观 ,不仅如此 ,他还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原理 ,具体分析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并撰写了《苏 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这部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

由于列宁和斯大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不同 ,也由于列宁和斯大林所处的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

历史阶段不同 ,因而 ,其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又有差别。集中表现在如何发展生产力方面。

第一 ,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 ,发展生产力和进行阶级斗争的问题上 ,列宁和斯大林有着根本的 不同。列宁认为 ,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阶级斗争依然存在。“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时期 ,必然存在着阶级。”“只要阶级存在 ,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14但是 ,在政治上取得政权而在经济上 还十分落后、落后于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 ,首要的任务将不是进行暴风骤雨似的阶级斗 争 ,而是进行艰巨的管理国家即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工作。这是一项巨大的 “文化”建设工程。生产 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现这个工作重心的根 本性变换。“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 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 ,而现在重心改变了 ,转到和平的、组织方面的`文化'方面的工作 上去了。”15“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完成以后 ,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 本上解决 ,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 ,这个根本任务就是 :提高 劳动生产率 ,发展社会生产力。”16列宁不仅在理论上 ,而且在实践上 ,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 , 作为生产 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任务。斯大林不同于列宁的上述思想 ,特别是在列宁逝世以后 ,他认为 , 随着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 ,阶级斗争将愈来愈激烈。“ 我们所有 的进展 ,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每一个稍微重大的成就 ,都是我们国内阶级斗争的表现和结果 „„ 随着我们的进展 ,资本主义分子的反抗将加强起来 ,阶级斗争将更加尖锐。”“向社会主义的前进不能不 引起剥削分子对这种前进的反抗 ,而剥削分子的反抗不能不引起阶级斗争的必然的尖锐化。”17 斯大林 不仅在理论上 ,而且在实践上始终把阶级斗争放在比发展生产力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第二 ,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所有制的具体形式问题上 ,列宁和斯大林也有着明显的不同。马克 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时曾经认为 ,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列宁在革命以前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一度把建立公有制 ,看作是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形 式。但是 ,随着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误的认识 ,列宁提出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 发展的新经济政策。“我们原来打算(或者更确切些说 ,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定)直接用无产阶级国 家的法令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 错误。”18列宁认为 ,只要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只要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 ,就应当改变 单一的所有制形式 ,采取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办法 ,“(1)宗法式的 ,即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农民经济;(2)小商品生产(这里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3)私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 义。”19这五种经济成份都是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所必需的 ,由于采取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新 经济政策 ,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列宁逝世以后 ,斯大林在很短的时间内废止了 新经济政策。他认为 ,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形式只能是公有制经济。“我们苏联社会 ,是 社会主义社会 ,因为工厂、土地、银行、运输工具的私有制已被取消 ,而代之以公有制。”我们“ 这个社会的 基础就是公有制 :国家的即全民的所有制以及合作社集体农庄的所有制。”20于是 ,在斯大林领导时期 , 苏联在工业、农业等各生产领域推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 ,并形成了僵化的公有制经济模式 , 严重阻 碍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 ,在对待国家资本主义是否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上 ,也不完全一致。列宁一贯重视 国家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早在革命前夕列宁就曾明确指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社会主义的入口 ,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可以直接上升到社会主义。也就是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 主义革命的最完备的物质基础。革命以后 ,列宁也非常重视国家资本主义在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生产力 方面的重要作用。列宁在和左派共产主义的论战中指出 :“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 情况,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 ,那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 , 那就真 正能够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 ,立于不败之地。”21列宁在《论粮食税》 一书中具 体阐明了苏联存在国家资本主义的四种形式 :租让制、租借制、合作制、代购代销。随后 ,列宁的上述思 想在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得到应用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22 年 ,列宁提出停止新经济

第三篇:论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推荐)

论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

[摘要]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社会矛盾及其运动,揭示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普遍本质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社会矛盾而提供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矛盾的绝缘体。但是社会矛盾也有其特殊性,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

1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社会的任何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矛盾。物质领域的矛盾是社会其他领域一切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领域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政治、文化和广泛的社会领域,物质领域的矛盾的解决必然有助于社会其他领域的矛盾的解决。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每一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在任何社会中,区别只是矛盾的性质问题、程度问题,并非矛盾的有无问题。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社会也存在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同时也就是一部矛盾发展史,一部矛盾解决史。

社会主义社会并非矛盾的绝缘体。社会主义“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自觉认识并积极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

2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矛盾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为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始终遵循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其二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始终遵循着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生产力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总是不可遏制地向前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已经根本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随着构成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运动过程。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也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探究社会发展根源、解释“历史之谜”的总钥匙,是我们制定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运用这一规律时,既要及时调整落后于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要防止超越发展阶段的“冒进”。

3社会矛盾具有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而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些都是矛盾的特殊性。我们在研究社会科学时,必须如实地分析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决;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矛盾,用民族革命战争的方法去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解决。过程变化,旧过程和旧矛盾消灭,新过程和新矛盾发生,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因之而不同。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所解决的矛盾及其所用以解决矛盾的方法是根本上不同的。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教条主义者不遵守这个原则,他们不了解诸种革命情况的区别,因而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4矛盾的利益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基本矛盾形成和发展的一把钥匙。众所周知,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并推动其发展(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经济基础之所以决定上层建筑并推动它发展(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原因何在?就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起决定作用的结果。因为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人们的利益就得不到实现和发展,最后必然损害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是广大社会成员所不允许的。恩格斯说过:“透过各种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闻名于世的《共产党宣言》中说:“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也说过:“一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意向同另一部分人的意向相抵触,社会生活充满着矛盾,历史告诉我们各民族之间、各社会之间以及各民族、各社会内部经常进行斗争„„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人类阶级社会历史,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它,我们的认识又应从哪里入手呢?列宁明白地告诉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人们能在这种迷离混饨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沿着这条线索,我们在探讨历史进程中人物的活动时,就能十分正确地找到个人因素背后的社会根源以及决定个人活动的社会历史规律;就能充分揭示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的各个层面,抓住各种社会关系的本质要素。

除了利益分析社会矛盾的方法之外,利用阶级来分析社会矛盾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把握历史进程的线索这一点,也力资产阶级学者所使用。列宁在研究了法国革命的历史和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们的历史著作后,指出:“从法国大革命时起,欧洲许多国家的历史非常明显地揭示出事变的这种真实内幕,即阶级斗争。法国复辟时代就有一些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梯也尔)在总结当时的事变时,不能不承认阶级斗争是了解全部法国历史的钥匙。”②因此,阶级分析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所独有的,但是也不可因此而否认将这一方法系统化、最后定型以及在实践中充分运用,要归功于马克思经典作家。5总结

社会的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矛盾都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妄图去消灭矛盾,而是要通过不断的探索,了解矛盾的规律,搜寻解决矛盾的方法,然后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的方法。矛盾并不是一种坏的现象,相反他是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不同事物,不同时期的矛盾都是不同的,所以矛盾具有其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利益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

第四篇: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第一次把和谐社会的内涵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国内,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加快,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更趋多样,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复杂、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国际上,我国改革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办好国内的事情,提高我们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第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和谐胡锦涛同志指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发展和谐,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努力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一是要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的状况。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穷困县,80%以上的在中西部地区。从去年全国GDp的比重看,东部占60.5%,中西部占39.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84年为1.7:1,2003年扩大到3.24:1。如果考虑到福利、生产成本支出等因素,实际差距可能为5到6倍。区域和城乡发展失衡,既影响现代化建设全局,又影响社会政治稳定。要搞好统筹兼顾,处理好城乡发展悬殊、区域发展失衡、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的状况,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外之间的关系,驾驭发展全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实现发展与开放的良性互动。解决地区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一方面,要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带动全国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支持和帮助内地发展,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解决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要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去年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采取了更有力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城乡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明天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五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三年就可以实现,将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二是要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不够和谐,突出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十五”前三年,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固定资产投资近45亿元;我国每增加一万美元GDp,消耗的能源分别是美国的4.7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国每增加一美元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容易导致经济增长大起大落,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在既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的相统一;必须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的相统一;必须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的相统一,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三是要解决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保护方面出现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黄河出现断流、淮河遭污染、云南丽江自然景观遭破坏等等问题,虽然投入了巨额经费进行治理,但收效仍然不大。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表明了中央政府解决好生态环境的决心。第二,要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环境和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越来越强,对我们党和政府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维护和实现好社会公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重要。一是要坚持兼顾公平促进和谐。不公平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受到不公平待遇,大都是要抗争的。如(作者注:此处为一集中上访的例子,集中反映的问题分类及分析)现在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别扩大,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不解决收入分配差别过分悬殊的问题,社会矛盾也会越积越多,社会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解决好分配收入不公的问题,创立较为完善合理的三次分配体制。一次分配主要考虑效率,二次分配重点兼顾公平,三次分配进行社会救济。运用体制、机制、政策、税收多种手段,依法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形成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分配机制。二是要努力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在法治上,有些地方执法人员不能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办案,有的漠视法治,法律意识淡薄。因此,要实现和谐,必须加强法治建设。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加强法制宣传,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三是要实现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当前,我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会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纠纷和矛盾,这是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由于当前社会上利益差距引起的不满增多,矛盾的冲突时有发生,(作者注:此处为一起成功化解矛盾的例子)由此可见,要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疏导、协调、分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体制机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政治环境和谐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及时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让群众安定和谐地享受发展的成果。不要让人民内部矛盾“滚成雪球”、“聚成火山”,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影响到执政党的基础。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关心群众利益。党的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只有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成功。而要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就要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发展和创造政绩的根本目的。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好群众的收入是否增加、退休是否能领到养老金、下岗了能否再就业、孩子能否上得起学、生病了能否看得起病、利益受到侵害能否得到公正处理等等问题,任何一项改革发展措施的制定都考虑到是否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实现了群众的利益,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支持和拥护我们,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稳定。(作者注:此处为一成功解决突出问题的范例)二是要推进改革发展,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改革发展中,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达到富民、安民的目的。为民,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谋划发展时,我们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务实,是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让群众富起来。清廉,就是要在生活、工作中,处处坚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腐败。只要我们在推进改革中,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无私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作者注:此处为政府牺牲某些利益,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三是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对棘手的问题,要采用说服教育、协调沟通的方法,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力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化解群众的意见和不满,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作者注:此处为联系实际的实例),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群众联系制度,组织好、协调好群众的事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四是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有利统筹各方,广纳群言,兼顾利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我们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各种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此外,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各种先进文化培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正解处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虽然不是我们哪一个领导、哪一个部门独立能完成的事,但是,如果我们的每一个领导,每一个部门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都能够充分地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能够考虑到如何以我们的工作去创造和谐音符,而不是相互推诿责任,更不是制造差距、激化矛盾,我们的社会矛盾就会少一些、社会积极因素就会多一些。因此,我认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们每一个国家公务人员密不可分,我们的国家机关各部门,我们的国家公务员,都应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民才会回归对党对政府的信任,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篇: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第一次把和谐社会的内涵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国内,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加快,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更趋多样,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复杂、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国际上,我国改革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面临着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办好国内的事情,提高我们应对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

第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和谐

胡锦涛同志指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发展和谐,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努力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二是要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不够和谐,突出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十五”前三年,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固定资产投资近45亿元;我国每增加一万美元GDp,消耗的能源分别是美国的4.7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国每增加一美元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容易导致经济增长大起大落,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在既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的相统一;必须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的相统一;必须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的相统一,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三是要解决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保护方面出现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黄河出现断流、淮河遭污染、云南丽江自然景观遭破坏等等问题,虽然投入了巨额经费进行治理,但收效仍然不大。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表明了中央政府解决好生态环境的决心。

第二,要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环境和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越来越强,对我们党和政府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维护和实现好社会公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重要。

一是要坚持兼顾公平促进和谐。不公平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受到不公平待遇,大都是要抗争的。如(作者注:此处为一集中上访的例子,集中反映的问题分类及分析)现在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别扩大,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不解决收入分配差别过分悬殊的问题,社会矛盾也会越积越多,社会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解决好分配收入不公的问题,创立较为完善合理的三次分配体制。一次分配主要考虑效率,二次分配重点兼顾公平,三次分配进行社会救济。运用体制、机制、政策、税收多种手段,依法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形成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分配机制。

二是要努力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在法治上,有些地方执法人员不能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办案,有的漠视法治,法律意识淡薄。因此,要实现和谐,必须加强法治建设。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加强法制宣传,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三是要实现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当前,我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会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纠纷和矛盾,这是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由于当前社会上利益差距引起的不满增多,矛盾的冲突时有发生,(作者注:此处为一起成功化解矛盾的例子)由此可见,要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疏导、协调、分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体制机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

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政治环境和谐

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及时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让群众安定和谐地享受发展的成果。不要让人民内部矛盾“滚成雪球”、“聚成火山”,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影响到执政党的基础。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关心群众利益。党的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只有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成功。而要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就要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发展和创造政绩的根本目的。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好群众的收入是否增加、退休是否能领到养老金、下岗了能否再就业、孩子能否上得起学、生病了能否看得起病、利益受到侵害能否得到公正处理等等问题,任何一项改革发展措施的制定都考虑到是否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实现了群众的利益,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支持和拥护我们,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稳定。(作者注:此处为一成功解决突出问题的范例)

二是要推进改革发展,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改革发展中,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达到富民、安民的目的。为民,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谋划发展时,我们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务实,是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让群众富起来。清廉,就是要在生活、工作中,处处坚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腐败。只要我们在推进改革中,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无私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作者注:此处为政府牺牲某些利益,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

三是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对棘手的问题,要采用说服教育、协调沟通的方法,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力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化解群众的意见和不满,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作者注:此处为联系实际的实例),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群众联系制度,组织好、协调好群众的事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四是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有利统筹各方,广纳群言,兼顾利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我们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各种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

此外,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各种先进文化培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要正解处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虽然不是我们哪一个领导、哪一个部门独立能完成的事,但是,如果我们的每一个领导,每一个部门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都能够充分地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能够考虑到如何以我们的工作去创造和谐音符,而不是相互推诿责任,更不是制造差距、激化矛盾,我们的社会矛盾就会少一些、社会积极因素就会多一些。因此,我认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们每一个国家公务人员密不可分,我们的国家机关各部门,我们的国家公务员,都应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民才会回归对党对政府的信任,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下载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又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项方针这一指导方针符合党的基本......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荣或辱不仅是指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而且是指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形成的褒奖或贬斥。凡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都有自......

    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感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文选第三卷中提出这样一个新思想和新观点即: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贵宾留言注册会员投稿须知汇款须知党代会报告全委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工作会议(书记)经济工作会议(首长)经济形势分析会考察报告调研文章农村工作工作汇报干部大会其他信......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 大的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的重要......

    陈独秀对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认识和反思

    陈独秀对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认识和反思 黄公演 (一)陈独秀对后期苏联的认识 陈独秀晚年,认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制度,不能被称为社会主义,他的认识的立足点在于这样的命题:“......

    论社会矛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论社会矛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摘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不能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