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答: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得到解决。
二、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主要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需求和不能满足人民经济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把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一类是敌我之间的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1.在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2.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3.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在少数民族问题上,坚持民族团结
5.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二篇:如何正确认识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如何正确认识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刘贵志
矛盾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是新时期的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因此,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变化,寻找化解社会矛盾的纠纷新途径,保持社会稳定和谐,推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摆在我们基层领导干部面前重大的政治课题。
一、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新特点
新的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主要表现:一是经济利益矛盾突出。在计划经济时代,分配上是平均主义,个人利益收入差距不大,经济利益处于隐形状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价值规律和利益、效率原则进行资源配置,这就使得物质利益关系,特别是局部、个别的利益凸现出来,人们之间在利益要求和满足方面的差别越来越大,经济利益矛盾由幕后推到了前台;二是群体性事件增多。群体性事件增多一方面是所涉及到的已不再仅仅是个体利益,而往往是群体利益,诸如土地占用,拆迁安置,拖欠农民工工资,基层干部职工退职待遇,干部作风等问题。一但解决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矛盾。另一方面是突发性事件涉及人数多。诸如非正常死亡,宗族势力之间纠纷,婚姻纠纷,他们往往认为只有人多才能解决问题,利用人多来施加压力,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蛊惑亲戚朋友邻居参与;三是越级上访现象突出。上访人往往认为在当地解决不了的问题,跑到上一级能解决。极少数人往往利用在重大活动期间和敏感时期上访,施加对当地政府部门的压力,来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目的;四是矛盾纠纷处理难度不断加大。群众要求解决的一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是缺乏政策依据,缺乏法律依据,有的是基层干部处理问题方法粗放简单,原本是简单的矛盾,变得复杂起来,有的是群众要求过高,不顾大局,明知办不到的事,仍一味坚持,诸如此类的问题,处理起来都比较棘手;五是矛盾纠纷种类不断增多。随着农村村帐镇管制度的实行,村务管理制度的到位,干群矛盾明显减少,但随着外出打工、进厂务工,从事三产服务业人数的增加,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农村婚姻纠纷,劳资纠纷,承包关系纠纷,环保方面的纠纷,医患纠纷呈增多趋势。
二、产生矛盾纠纷原因分析
事出有因,了解一下产生矛盾纠纷的原因,对协调处理矛盾纠纷是有帮助的,产生这些矛盾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分析有这样几个主要原因。一是体制上的原因,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推进,新体制取代了旧体制,新体制的建立必然会影响到少数人的利益,会有一些矛盾纠纷甚至上访现象的出现。甚至会有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出谋划策,有组织的进行规模上访或者是越级上访;二是法治观念不强,普法虽然已进入“五五”普法阶段,但基层干部法治意识仍不高,一些同志仍用过去的观念,过去的方法处理现在的问题,是远远不能适应的,必然会有一些矛盾纠纷出现。一些群众的法治观念就更不强,他们遇到矛盾轻则相互谩骂攻击,重则大大出手,有的是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头脑中根本没有一个“法”字的概念;三是一些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一些基层干部面对矛盾纠纷显得苍白无力,束手无策,少数同志对矛盾纠纷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任其漫延发展,还有一些基层组织和部门故意拖延,不能做到合理诉求要解决到位,过分无理要求要教育到位,导致矛盾升级或是上访。
三、如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矛盾纠纷一但发生是回避不了的,出现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确去面对,不能积极及时正确去处理协调,社会矛盾纠纷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要深入去研究,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是协调处理矛盾纠纷的人和组织要有公正性。过去的工作实践证明,任何一级组织或个人,带着不公正的观点去处理协调矛盾,不但矛盾纠纷处理不了,还会引起新的矛盾,甚至会缴化矛盾,甚至是越级上访,所谓公正性,就是不带任何偏见的观点、客观公正的去处理协调;其次是及时排查矛盾纠纷。矛盾纠纷既有突发偶然性的一面,也有迹象前兆性的一面,只要我们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定期不定期地去排查,就能发现一些苗头性的迹象,就能做到发现在早,处理在小。实际工作中,我就发现过一起农户准备上访事件,通过排查得知,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群众对该村集体水面承包有疑问有意见,因而准备组织人员择日到镇上访,我们及时组织镇村干部针对矛盾起因,进行详细解释说明,从而避免了一起集体上访事件。今年以来,通过超前排查,共排出各类矛盾30多起,由于超前化解,这些矛盾纠纷都能得到较好的处理;三是快速介入争取主动。快速介入是把矛盾纠纷缩小在最小范围,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重要保证。矛盾纠纷刚刚发生,涉及到人员不多,矛盾层次不深,对立情绪小,此时介入,化解起来比较容易。因时间拖延无人过问将小矛盾拖成了大矛盾,导致激化升级,一但升级激化,一但对抗性增强,化解起来难度加大。工作中曾遇到过一起医患矛盾,一婴儿吊水过程中病情发生变化,在送往县医院抢救途中死亡,婴儿的尸体并停放在医院里,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组织相关人员组成处理小组,主动介入到处理协调中,通过深入仔细的工作,于当天夜12时达成了一致意见,迅速处理了这起医患矛盾,既避免了事态的扩大,又将社会影响缩小到最低程序;四是要在弄清情况上下功夫。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处理矛盾纠纷也是这样,在情况还未弄清楚的情况下,就盲目下结论,定调子,作裁决,往往矛盾双方不服,问题难以处理协调。必须弄清楚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症结,矛盾纠纷是显性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其原因、症结是隐性的,是看不见,摸不着。双方当事人往往将真正的原因不讲出来,或故意隐藏,则需要通过作深入细仔的调查了解情况,去进一步分析、推理和判断,必须弄清楚双方的真正的目的和意图,双方当事人往往会用一种似乎合理的目的和意图来掩盖着另一种不合理目的和意图,否则就很难对症下药,必须弄清楚双方哪些要求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才能有的放矢处理协调。遇到的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中,某村一村民因感情纠葛服毒自杀在某一小厂内,事情发生后,对方慢天要价,提出许多苛刻要求,并隐瞒一些真实情况,还到政府上访闹事,在弄清真实真象的基础上,通过过细的工作,进行反复摆事实、讲道理、讲法规,终于妥善处理了这起特殊矛盾。五是要在说服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协调处理问题,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力求将情和理讲透,将政策法规讲明。既要肯定双方的合理合情合法的方面,更要指出双方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方面,既要让双方听得懂,更要让双方听得进。说服教育引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双方错误想法转化的过程,双方一但将错误的东西转化成正确的东西,不再去坚持错误的东西,共识就能达成了,矛盾纠纷就能处理了,这时候问题才能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任何时候,任何地区不可避免的,只有正确去对待,积极稳妥去化解,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人民政府
第三篇:正确认识和处理
正确认识和处理
医疗市场中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的关系
王宝利
刘
敏
建国以来,我们所遵循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并始终按照计划经济的原则去调整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期间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及整个上层建筑都在围绕和指导计划经济朝着自己的目标运转。那时候,我们对于“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行为,不论是理论还是行动,整个态度是明确的,即坚决反对和抵制。但在今天,纵观医疗市场的变革,我们发现,市场经济及医疗市场中所奉行的商品经济原则与党风廉政建设所遵循的党性原则不时发生冲突和矛盾,虽然我们的态度一如既往,但是,我们认识是非的判断标准却变的模糊起来,在实践和行动中也开始感到有些茫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认为其原因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原则的影响和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致使党风廉政建设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且这些情况和问题趋于复杂化。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对这种影响和渗透的认识准备不足,自然也就不能很快做出反应,也拿不出对策来。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医疗市场的现状已经向我们提出这个课题,必须逐步加深对商品经济原则和党风原则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认识,否则,我们医疗卫生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就可能陷入困惑,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一、计划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存有共通之处,商品经济原则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具有双重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重视,个人的利益居于次要的位臵;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而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关系相比,情况就截然不同。商品交换原则与党性原则是两个相对立的原则。商品经济遵循价值规律,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党性原则所崇尚的奉献和牺牲却不能按照价值等量的原则获得补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求的价值判断标准则是注重自我利益;共产党人则是以集体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准则。商品经济原则对党性原则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几方面:首先,市场体制,商品经济可以极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国家能力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加深和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党风廉政建设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为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其次,商品经济的法则必然要求冲破闭关自守,封建专制的樊篱,呼唤和开辟平等、自由、法制的商品交换通道。市场经济把医疗卫生行业引向市场,卫生行业也只有在市场中才能找到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这就改变了“双轨制”下卫生行业靠拉关系、送人情、争拨款;国家工作人员靠权力、医务人员靠特权,一人公费,全家医疗;药品经销商靠行贿、送红包以达到目的的弊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将不断增强,进而会从根本上动摇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特征——利用公共权利谋取私利行为的社会基础。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把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政治生活当中,从而对党风廉政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由于我们长期形成的价值判断标准,其消极影响也就很容易被发现和认识,商品经济的等价性侵蚀党内政治生活,使一些党员,干部的行为染上了功利化的色彩,把职权介入交换领域,进行权钱交易,千方百计捞好处、谋私利,或者是把相互帮助变为相互利用;商品经济追求经济利益的“个性化”诱发一些党员、干部产生“拜金主义”价值观,片面追求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甚至利用职权、行业“特权”吃拿卡要;商品经济的竞争性容易引发违法乱纪行为,在医疗卫生行业中,一些人为了获得盈利不择手段,利用医药供销市场多家经营的局面,用贿赂手段开路,把正常的供求关系、医患关系、党群关系变成了“投桃报李”的金钱关系。利用药品的暴利搞药品促销,医生开方提成等不正之风,这种种不良行为既给医疗卫生行业带来社会负面影响,又破坏了党风廉政建设,也使商品经济平等竞争的原则受到破坏或扭曲。
三、逐步完善医疗市场管理机制,强化卫生行业道德建设,倡导人性化诚信服务,坚持党性原则是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及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面对的将是开放的国际竞争激烈的服务环境,卫生行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确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机制和经营理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因为卫生行业是代表党和政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重要窗口,医务人员的职业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所以要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观念,走出“只追求经济效益,不谈社会效益”的误区。逐步完善商品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并重的管理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明理诚信”就必须教育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医务人员的思想意识,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卫生行业的医德医风和科学文化建设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它的负面影响也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所以,要引导医务人员依法行医,强化医德修养,自觉构筑反腐倡廉屏障,把握价值导向,形成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医院文化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为本”,树立“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经营理念,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医疗服务中去,用纯真和挚爱的心去为病人服务。倡导医务人员以“一针见血”的精准;“以德报怨”的气度;以“泪水流在心里、微笑写在脸上”的格调,事事“想在病人的心里,做在病人前面”,形成以医院的价值观和医务人员服务理念融为一体具有独特内涵的人性化诚信服务。总之,医疗卫生行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实施长远的诚信服务目标,完善医疗市场管理机制,坚持党性原则,营造和谐医疗环境,倡导以“人性化服务”为品牌的系统工程。
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经济领域必须重视和运用价值规律,讲等价交换,但决不能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这段话告诉我们,必须对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引起足够重视,保持高度警惕,决不能把政治生活商品化。同时也说明,商品交换原则和党性原则适用于不同的领域,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排斥。党是政治组织而不是经济组织,如果党内政治生活商品化,党就会蜕变为商团组织;如果党员采用商品等价交换的态度对待人民的事业和整体利益,可以讨价还价,待价而洁,那么党就成了“交易所”,党的宗旨特性就会变质。
商品交换原则是在经济领域或经济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法则,它所调节的是不同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的交换比例关系。如果在具体的商品交换中,一味讲组织服从,那么就会重蹈吃“大锅饭”的覆辙,如果在具体的商品生产交换中推行无条件的无私奉献,大力提倡“将亏损留给自己,把盈利让给别人”,商品经济也就无从可言。商品生产交换者就会因为缺乏价值等量的衡量标准而放弃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产品更新换代的追求。如果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或者以党性原则替代商品交换原则,无疑都会给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充分重视和运用价值规律,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党员,干部积极从事商品生产服务,并努力做出贡献,这本身也就是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奋斗的具体行动。党性原则要求搞好廉政建设,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严禁违法乱纪,走法治道路,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商品交换原则在经济领域中真正得以实现。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来看,坚持党性,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不仅可以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有效地抵制商品经济原则给党内政治生活,给党风廉政建设带来消极影响。当然,我们决不能消极等待,一定要利用现有的条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腐败现象限制在最低程度。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上层建筑里的一项政治性的实践活动,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必然对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制约和影响作用,必然会给党风廉政建设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我们相信,只有认真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惩治腐败,加强党性修养,净化医疗市场中的不正之风,我们就完全能够处理好“促进经济效益增长与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可以预料,医疗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会引起社会经济生活和医疗市场的一系列变革,从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和处理医疗市场中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对立统一关系,无论是对党的建设,还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党内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既要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又要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原则,充分发挥商品经济原则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以促进医疗市场的协调发展。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
邮编:063001
2005年2月6日
第四篇: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第一次把和谐社会的内涵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国内,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加快,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更趋多样,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复杂、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国际上,我国改革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办好国内的事情,提高我们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第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和谐胡锦涛同志指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发展和谐,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努力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一是要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的状况。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穷困县,80%以上的在中西部地区。从去年全国GDp的比重看,东部占60.5%,中西部占39.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84年为1.7:1,2003年扩大到3.24:1。如果考虑到福利、生产成本支出等因素,实际差距可能为5到6倍。区域和城乡发展失衡,既影响现代化建设全局,又影响社会政治稳定。要搞好统筹兼顾,处理好城乡发展悬殊、区域发展失衡、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的状况,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外之间的关系,驾驭发展全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实现发展与开放的良性互动。解决地区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一方面,要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带动全国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支持和帮助内地发展,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解决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要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去年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采取了更有力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城乡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明天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五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三年就可以实现,将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二是要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不够和谐,突出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十五”前三年,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固定资产投资近45亿元;我国每增加一万美元GDp,消耗的能源分别是美国的4.7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国每增加一美元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容易导致经济增长大起大落,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在既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的相统一;必须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的相统一;必须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的相统一,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三是要解决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保护方面出现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黄河出现断流、淮河遭污染、云南丽江自然景观遭破坏等等问题,虽然投入了巨额经费进行治理,但收效仍然不大。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表明了中央政府解决好生态环境的决心。第二,要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环境和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越来越强,对我们党和政府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维护和实现好社会公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重要。一是要坚持兼顾公平促进和谐。不公平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受到不公平待遇,大都是要抗争的。如(作者注:此处为一集中上访的例子,集中反映的问题分类及分析)现在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别扩大,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不解决收入分配差别过分悬殊的问题,社会矛盾也会越积越多,社会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解决好分配收入不公的问题,创立较为完善合理的三次分配体制。一次分配主要考虑效率,二次分配重点兼顾公平,三次分配进行社会救济。运用体制、机制、政策、税收多种手段,依法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形成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分配机制。二是要努力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在法治上,有些地方执法人员不能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办案,有的漠视法治,法律意识淡薄。因此,要实现和谐,必须加强法治建设。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加强法制宣传,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三是要实现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当前,我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会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纠纷和矛盾,这是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由于当前社会上利益差距引起的不满增多,矛盾的冲突时有发生,(作者注:此处为一起成功化解矛盾的例子)由此可见,要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疏导、协调、分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体制机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政治环境和谐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及时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让群众安定和谐地享受发展的成果。不要让人民内部矛盾“滚成雪球”、“聚成火山”,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影响到执政党的基础。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关心群众利益。党的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只有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成功。而要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就要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发展和创造政绩的根本目的。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好群众的收入是否增加、退休是否能领到养老金、下岗了能否再就业、孩子能否上得起学、生病了能否看得起病、利益受到侵害能否得到公正处理等等问题,任何一项改革发展措施的制定都考虑到是否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实现了群众的利益,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支持和拥护我们,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稳定。(作者注:此处为一成功解决突出问题的范例)二是要推进改革发展,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改革发展中,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达到富民、安民的目的。为民,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谋划发展时,我们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务实,是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让群众富起来。清廉,就是要在生活、工作中,处处坚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腐败。只要我们在推进改革中,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无私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作者注:此处为政府牺牲某些利益,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三是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对棘手的问题,要采用说服教育、协调沟通的方法,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力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化解群众的意见和不满,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作者注:此处为联系实际的实例),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群众联系制度,组织好、协调好群众的事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四是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有利统筹各方,广纳群言,兼顾利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我们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各种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此外,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各种先进文化培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正解处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虽然不是我们哪一个领导、哪一个部门独立能完成的事,但是,如果我们的每一个领导,每一个部门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都能够充分地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能够考虑到如何以我们的工作去创造和谐音符,而不是相互推诿责任,更不是制造差距、激化矛盾,我们的社会矛盾就会少一些、社会积极因素就会多一些。因此,我认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们每一个国家公务人员密不可分,我们的国家机关各部门,我们的国家公务员,都应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民才会回归对党对政府的信任,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篇: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第一次把和谐社会的内涵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国内,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加快,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更趋多样,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复杂、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国际上,我国改革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面临着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办好国内的事情,提高我们应对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第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和谐胡锦涛同志指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发展和谐,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努力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二是要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不够和谐,突出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十五”前三年,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固定资产投资近45亿元;我国每增加一万美元GDp,消耗的能源分别是美国的4.7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国每增加一美元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容易导致经济增长大起大落,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在既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的相统一;必须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的相统一;必须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的相统一,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三是要解决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保护方面出现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黄河出现断流、淮河遭污染、云南丽江自然景观遭破坏等等问题,虽然投入了巨额经费进行治理,但收效仍然不大。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表明了中央政府解决好生态环境的决心。第二,要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环境和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越来越强,对我们党和政府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维护和实现好社会公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重要。一是要坚持兼顾公平促进和谐。不公平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受到不公平待遇,大都是要抗争的。如(作者注:此处为一集中上访的例子,集中反映的问题分类及分析)现在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别扩大,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不解决收入分配差别过分悬殊的问题,社会矛盾也会越积越多,社会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解决好分配收入不公的问题,创立较为完善合理的三次分配体制。一次分配主要考虑效率,二次分配重点兼顾公平,三次分配进行社会救济。运用体制、机制、政策、税收多种手段,依法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形成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分配机制。二是要努力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在法治上,有些地方执法人员不能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办案,有的漠视法治,法律意识淡薄。因此,要实现和谐,必须加强法治建设。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加强法制宣传,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三是要实现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当前,我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会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纠纷和矛盾,这是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由于当前社会上利益差距引起的不满增多,矛盾的冲突时有发生,(作者注:此处为一起成功化解矛盾的例子)由此可见,要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疏导、协调、分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体制机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政治环境和谐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及时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让群众安定和谐地享受发展的成果。不要让人民内部矛盾“滚成雪球”、“聚成火山”,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影响到执政党的基础。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关心群众利益。党的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只有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成功。而要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就要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发展和创造政绩的根本目的。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好群众的收入是否增加、退休是否能领到养老金、下岗了能否再就业、孩子能否上得起学、生病了能否看得起病、利益受到侵害能否得到公正处理等等问题,任何一项改革发展措施的制定都考虑到是否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实现了群众的利益,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支持和拥护我们,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稳定。(作者注:此处为一成功解决突出问题的范例)二是要推进改革发展,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改革发展中,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达到富民、安民的目的。为民,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谋划发展时,我们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务实,是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让群众富起来。清廉,就是要在生活、工作中,处处坚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腐败。只要我们在推进改革中,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无私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作者注:此处为政府牺牲某些利益,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三是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对棘手的问题,要采用说服教育、协调沟通的方法,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力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化解群众的意见和不满,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作者注:此处为联系实际的实例),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群众联系制度,组织好、协调好群众的事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四是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有利统筹各方,广纳群言,兼顾利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我们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各种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此外,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各种先进文化培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正解处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虽然不是我们哪一个领导、哪一个部门独立能完成的事,但是,如果我们的每一个领导,每一个部门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都能够充分地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能够考虑到如何以我们的工作去创造和谐音符,而不是相互推诿责任,更不是制造差距、激化矛盾,我们的社会矛盾就会少一些、社会积极因素就会多一些。因此,我认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们每一个国家公务人员密不可分,我们的国家机关各部门,我们的国家公务员,都应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民才会回归对党对政府的信任,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