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转瞬即逝。人为什么而存活于世呢?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是众多生命旅程中很小的一部分,人生是短暂的,但短暂的人生质量不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体现在什么方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活得都有每个人的方式,生命怎样才算是有价值的,各自理解不同。但我们有共同的理解,居里夫人的生命有巨大的价值,袁隆平的生命具有巨大的价值,邓小平的生命具有巨大的价值。这里面确实包含了许多认识。
首先生命的价值不是用时间衡量而是用质量,千年混沌不如一朝芳华。有的人可以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贪图个人的享乐中就结束了生命,可能他享受了很多,但他没有为整个生命的创造出很多的价值,这种生命的质量对于全社会无足轻重。可见一斑。同时生命的价值也并不单纯等同于个人的功绩名誉,更多的功绩并不指的是有更多的价值存在,如同历史上的众多政客,时代中可能有许多的功名利禄,但他们总会迅速被历史遗忘,人民不会铭记,因为人民并不认可这等同于生命的价值,人民记住的永远是为人民留下价值的人。
以二十元钱的比喻生命吧,有的人把二十元完全放在了自己的利益之中,只单纯为自己的私利去生活,可见这样的生命对于社会是基本无价值的。有的人创造出了部分价值却只自己去享用,这也不是生命价值的体现。有的人能奉献出自己的一部分,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则创造出了更多的利益并与大家分享,这就最大程度的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所以在对于生命的质量思考中,我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在哲学的角度来说,因为人具有思考的能力和劳动的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性。运用思考的能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劳动、就会创造;人具有社会性,不管我们主观上劳动的目的是什么,客观上都是在奉献神会。所以,人的生命在于创造和奉献。
创造与奉献中,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是不同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为什么活着,而生命的价值在于为自己、他人、社会服务向更高的程度延伸,即比生命的意义更高一个层次。生命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低层次创造和奉献,生命的价值就是更广度的更深度的创造与奉献。华罗庚曾说过: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即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理解。
创造指的是提高自身的价值。一个人无法提高自身生命价值,也是一种低质量生命的体现,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而是因为很个人不通过努力去提高,同时创造指的是广义上的,并不单指财富。作家鲁迅他痛感国人的麻木愚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了唤醒国人,一生呐喊不止。把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工作,一生著述数千万言。对昏睡的国人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他为当时国民创造了一批无可估量其价值的精神思想财富。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查与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编成中医巨著《本草纲目》,此书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既对中国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也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理论提出、推广,为人类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种创造显然是生命价值的体现。
奉献指的是共同分享所创造的价值。正如裴多菲所说:“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具有创造了价值,能去与整个社会去分享,无论数量,能够尽到自己的能力,便是 巨大的生命价值,此价值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个人生命价值。上海交大的学长钱学森曾可以是留美博士,为了为祖国创造更大的价值,他突破重重阻力后毅然回国,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牺牲了在美国幸福安乐的生活,选择了为中国奉献自己的青春,正如他所说:“我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其实,我们还忽略了更多奉献的人物:母亲。母亲为孩子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这经常被忽略的奉献难道不是很高的价值吗?
前文所提到的创造与奉献并不是只得空洞高大的概念而是体现在细微具体之处的。世界无论大小价值皆是价值:你可能无法创造巨大的财富,你可以安稳地挣自己的工资;你可能无法惊天地地裸捐,你可以为慈善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能你个人无法做到像伟人一样巨大的价值,但但你一样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一份独特的价值,可能不甚伟大,但一定光荣。联系到生活实际中,更有它存在的意义。现在有许多的青年人受到浮躁思想的冲击,不肯为社会做些什么却一直在索取,同时还看不起去创造和奉献,这类人是社会的蛀虫,确实也在被社会鄙视。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运用自己的思维,创造社会的正能量,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也要,努力地去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读《温州的踪迹》和《阿河》有感
熊兴
《温州的踪迹》收纳在朱自清于1924年出版的诗文合集《踪迹》中,而《阿河》收纳在朱自清于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中。两部作品虽时隔4年,但因此可以反应出朱自清从来没有停止过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温州的踪迹》由“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绿、白水漈、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这四个部分组成。前三篇都是写画和写景的,感慨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自然的可爱,然而到第四篇时朱自清的笔锋一转写起了人。前三篇笔调清新、自然和轻松,而最后一篇的笔调却是灰暗、沉重和悲伤的。所以我在读朱自清的《温州的踪迹》时,有一种先出世然后又入世的感觉,就是因为前后跌宕,所以当我看到第四篇时心里分外难受。文中的每个字都在此处化为了尖刀和寒冰,令人害怕和寒心。
其实,之前我也通过电视或者网络看见过一些关于贩卖妇女和儿童的新闻,当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些失去孩子或者亲人的家属们怎么办呀?然后对这些贩卖人口的不法分子深恶痛绝,感觉有时候人为了利益真的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好像都没有真正站在人性的角度考虑过这个问题。是呀!他们贩卖的不是货品,他们贩卖的是生命,他们贩卖的是一个人的人生和一个人的全部。
在“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一文中,我看见了一些触目惊心的字眼,比如“人市场”、“人货”、“厂家”、“仲买人”等等,这些词为我们勾勒了一条完整的“贩卖人口工业链”,因为有市场,所以有厂家和卖家,因为有厂家和卖家,所以有人货。鲁迅先生笔下展现过吃人的画面,现在朱自清先生又将卖人的画面展现出来。好像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人性”这一词都不被看重,或者说是完全不知道何为人性,也许是因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统治的影响。当时的中国人还不懂得尊重生命,认为人可以作为货物进行交易,殊不知这场交易将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使这个被贩卖的人的人生价值降到低谷,也许这场买卖还会让这个被贩卖的人失去做人的自由和价值。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看见这场交易的可怕性,朱自清特意写了以下这段话:
······一个五岁的“女孩子”卖七毛钱,也许不能算是最贱;但请您细看:将一条生命的自由和七枚小银元各放在天平的一个盘里,您将发见,正如九头牛与一根牛毛一样,两个盘儿的重量相差实在太远了!1
这七个银元不仅仅成为了这个女孩低贱生命的烙印,也是这个女孩非人生活的发端。因为被卖过一次,就意味着可能会被卖第二次,长大的女孩或许会成为奴婢,或许会成为小妾,又或许成为妓女,总之她的命运永远被掌握在了买她的人的手中。也难怪朱自清会在文章快结尾的地方发出“生命真太贱了!”的感叹。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朱自清这样写道:因此想到自己的孩子的命运,真有些胆寒!钱世界里的生命市场存在一日,都是我们孩子的危险!都是我们孩子的侮辱!您有孩子的人呀,想想看,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2其实,在最后我们真正要考虑地是导致生命低价的原因是什么,在朱自清先生的两个反问句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答案,就是人货市场。我想只有当全世界人类有了人权意识,有了人性思想,理解何为人道的时候,人货市场才会消失吧!
第二篇《阿河》实质上也是一篇讲述关于人货买卖的文章。文中讲述了一个名叫阿河的女孩子被卖,帮佣,逃婚,被绑,再逃,告贷赎身不得,而最终自卖的过程。我读后感觉朱自清笔下的阿河和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特别像,只是结局不一样。阿河最后卖掉了自己,将自由断送在了自己的手中,而祥林嫂却是死在了别人的笑骂之中。
虽然阿河身份低下,但是她活得乐观而又积极,努力地为自己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并且没有把自己低下的身份地位看得很重,只是简单而快乐地活着,希望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换
取自己的自由生活。通过文中韦小姐的一段话,我们就可以知道阿河其实和一般的女孩子一样,一样地爱美,一样地热爱生活。如:
······两个礼拜匆匆地过去了。韦小姐忽然和我说,你别看阿河土,她的志气很好,她是个可怜的人。我和娘说,把我前年在家穿的那身棉袄裤给了她吧。我嫌那两件衣服太花,给了她正好。娘先说不肯,说她来了没有几天;后来也肯了。今天拿出来让她穿,正合式呢。我们教给她打绒绳鞋,她真聪明,一学就会了。她说拿到工钱,也要打一双穿呢。3
文中还有一些段落描写了阿河的外貌,写到阿河开始慢慢整理起自己,写了阿河由土土的样子慢慢变得光亮起来。也许阿河当时真得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了希望吧,心想自己的勤劳一定会换来一个美美的明天,所以她的眼睛总是望前看的。朱自清也在文中写到几处关于阿河的眼。如:
以后每天早上,中午,晚上,我常常看见阿河挈着水壶来往;她的眼似乎总是望前看的。······4
······等我再抬起头来时,她已经默默地向外走了。她似乎总是望前看的;我想再问她一句话,但终于不曾出口。5
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除了有强调的作用,我想定还有其他的深层含义。因为在后文中朱自清还写道:正如每日都有三顿饱饭吃的人,忽然绝了粮;却又不能告诉一个人!而且我觉得她的前面是黑洞洞的,此去不定有什么好歹!6前后照应来看,感觉阿河更可怜了,似乎不管她再怎么努力都难以摆脱自己的命运枷锁。预示故事结局:阿河卖了自己,溶到只有钱的世界里······
注释:
1.朱自清著.朱自清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第11页
2.朱自清著.朱自清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第13页
3.朱自清著.朱自清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第25页
4.朱自清著.朱自清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第25页
5.朱自清著.朱自清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第25页
6.朱自清著.朱自清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第27页
第三篇: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
巴金有句名言: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这句名言是告诫我们要培养无私的品质,别太在意得失,要用博大的胸怀去回报社会,帮助别人。但从另一个更直观的意义上说,生命是如此宝贵,应该争取,应该珍爱。
记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我和同伴相约到公园玩耍。正当我们流连、迷醉于鲜花丛中时,美景中出现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那是失去理智的一个乞丐,似乎有些精神失常,他漫无目的地流浪着,时而大呼小叫,时而泣不成声。不管春夏秋冬,他都穿同一身衣服;不管天晴下雨,他都蓬头垢面;不管被人丢弃的食物有多脏,他都当宝贝一样捡来啃掉。他不顾旁人的唾弃,也不理世人的鄙夷,对于他来讲,或许只有一个愿望——活下去。这种求生的欲望令人震惊,更让我有一丝酸楚。我忍不住想送他一件衣穿,给他一碗饭吃!回想生活中有那么多叫苦、叫累、无病呻吟,为哪怕一丁点困难和挫折就寻死觅活,放弃生命的人,这个乞丐显得如此伟大。
还有一次,我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欣赏完精彩节目正准备换台,一则公益广告吸引了我: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地被人们肆意地践踏着,有人牵着小狗溜达,小草痛了,呻吟着“旁边有小径,为什么要踩我呢?”,一群小男孩在草地上踢球,小草痛了“操场上有的是空地,为什么非要踩我?”旁边,一位小女孩不忍目睹这一切,她耳边好象听到了小草的呼喊。不久,草地上竖起了一块警示牌,上书“请珍惜生命,小草也会掉眼泪!”,从此,草地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小草笑了,女孩也笑了。是啊,小草尚且有生命,何况人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生命很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人的生命属于自己,更属于亲人、朋友甚至社会,珍爱生命,让我们争取让人生更有价值吧!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一校六年级:冷雨欣
第四篇: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
人生如同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有瑰丽的色彩,也有空白和缺失。可是伟人也好,庸人也罢,谁也无法逃脱人生境遇的跌宕起伏,谁也无法逃避命运的残酷不公。然而,伟人和庸人之所以有着云泥之别,是因为伟人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珍惜自己的所有,并挖掘出自身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庸人却只能在漫漫人生岁月中,哀叹自己时运不济,庸碌无为。
犹记得,自己曾遇到一对年轻的夫妻。妻子每天总是叹息没有财富,生活了无生趣。可丈夫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生命”、“健康”、“青春”等这些数不尽的财富。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珍惜。只有自尊、自爱、自重才能使生命获得价值,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才能让生命绽放异彩。
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年轻时曾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可是,当他只身站在万丈悬崖之上,即将纵身一跳时,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新生命的诞生犹如当头棒喝,让他幡然悔悟,推开死神,用灵魂感悟生命,从而创作出许多享誉文坛的优秀作品。
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都像那位妻子一样,一味地沉浸在悲伤、叹息之中,为寻常的容貌、平庸的资质、平凡的工作。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只要用心体会,你就会发现,你拥有许多别人所没有的美好品质。或许你很天真可爱,或许你很善良直率,或许你很温柔体贴„„不论如何,你都是你自己生活舞台上惟一的主角。既然上帝没有赋予你过人的天分,那么就做一个平凡普通,但却独一无二的个体吧,成不了遮天避雨的参天大树,做一株寂寂无名的小草又有何妨呢?不也一样装点这纷繁多彩的世界?卢梭说得好:“我不是卓越的,但是,我是与众不同的!”
生命,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它或许痛苦压抑,又或许残缺不全,但这些并不重要。只要我们没有丧失信念、丧失斗志,不自暴自弃,命运就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古往今来,许多圣贤的人生轨迹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曲折的命运使曹雪芹穷困潦倒,举家食粥,但却使《红楼梦》红遍世界;残酷的命运使司马迁遭受酷刑,却使《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不公的命运使张海迪永远坐在轮椅上,却给了她一双灵巧的手治愈了无数病患;不平的命运让朱彦夫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却给了他一颗不屈的灵魂,挑战“极限人生”。
先人的足迹告诉我们:命运总是以其可能的残酷来演绎着人生的历程,而只有珍惜生命,永不放弃,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捷径。
推开那扇门
门的历史已无从考证,也许是在茹毛饮血、洞穴而居的时代,原始人为了抵御猛禽巨兽或雷雨冰雹等自然力量的侵袭而设置,是连接屋里屋外的重要家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门的作用也有了变化,甚至是身份的象征。故宫里的城门高大厚重,红漆涂面,外设门簪、铺首和门钉,是皇权的象征。一些达官贵人的宅门选用上等材质,雕龙刻凤,门设门廊,门的两旁还要摆放上一对儿石狮子用以镇宅,是身份的象征。小老百姓们也受尊卑等级的封建思想影响,喜欢在门上做文章。在北京南锣鼓巷游览时,看到老北京四合院林立两边,充满了民俗气息,无论是门的样式、大小、石阶的数量都蕴含寓意,每逢年节还有张贴对联、请门神、挂灯笼等风俗,房屋主人的地位尊卑、贫穷富有以及婚丧嫁娶等相关动态信息也都是通过大门传递出来的,门的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我猜想,“门第”之说也可能缘于此。
而在现代社会里,门的设计可谓种类繁多,形状不一,虽然门做得是越来越精美气派,越来越坚固耐用,但许多久居城市的人们却发现,门却成为分隔彼此的障碍,甚至成为人们心与心相连接的鸿沟。曾经听相声讲,在城市里的人都很“宅”,人们都是透过“猫眼儿”看人,甚至路上相见竟不知是左右邻居。在机关单位中,一扇门就代表着一块完全不同的工作领域,在门内大家可以共同协作,而与门外的相关单位间彼此都讳莫如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人们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家庭矛盾时,也是在做开启“心门”的工作。其实,门能锁住两个独立的空间,但锁不住心的距离,如果人们的“心门”一旦被锁住,其结果将是人际的冷漠、人性的倒退和人格的缺失。
人们经常感言,小时候快乐很简单,长大后简单就很快乐,使简单问题变得复杂的是因为人们有太多的想法。一个形象的比谓就是:当看到一位倒地的老人,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扶起,而是先拿出手机录下整个场景,而后是找几个人作证,再后来是观看老人的受伤程度再决定扶与不扶,因为太多的负面新闻已经让人们不敢相信见义勇为就一定能得到善报,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还不合时宜地出台扶老人的相关指引,一些人宁愿事不关己而高高挂起。当一个善良的举动需要本人固定证据作为支撑,并可能付出巨额成本的时候,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和仁义礼智信等古训已在人们的心中悄然滑落。在中国经济全面提速,GDP雄居世界第二的今天,我们的精神文明是否也与时俱进了呢?这是个涉及到民族复兴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在职场工作曾有这样的比喻:单位就是棵大树,上面爬满了猴子,往上看全是屁股,往下看全是笑脸,左右一看都是耳目。希望新的一年向上多攀几枝,多看些笑脸,少看些屁股,避开耳目,职场人群之间的明争暗斗也已昭然若揭。是什么使人与人之间不能坦诚相见、心存芥蒂?竞争、贪婪、自私、狂妄,欺骗、冷漠、营私舞弊,拉帮结派,缺乏安全感等等,都成为阻碍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绊脚石,锁住人们“心门”的重要原因。当行为准则跨过了伦理、道德,直接触及到法律的底线时,那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场景啊!
在社会关系中,诚信是人际交往中的“信用卡”。曾经有一个故事:一位富商教育儿子人与人的信任是都是有尺度的,儿子不信。富商于是让儿子找到三位合作伙伴,并给每个合作合伴1万元的货。一个月后,两个合作伙伴如期交上了货款,第三人不知所踪。儿子断定两个交上货款的人有诚信,富商微笑不语。又给这两个人提供每人5万元的货。一个月后,两个人中的一个又不知所踪。儿子仿佛明白了什么,对富商说,看来只有最后一个靠得住。富商仍是不语,拿出20万元货交给仅存的这位合作伙伴,而一个月后,最后的一位也无所踪了。我们都希望这仅仅是个故事,是个特例,然而在社会中这样的事例却在不停地上演。因此,我们应该换位思考,多在自身建设上找原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增加自控和自治力。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是需要社会中的每个人去维护和珍惜的,就像银行的信用卡一样,只有积累的诚信越多,才可以增加透支额度,提高信用等级,否则,名誉尽毁,在社会里寸步难行。
第五篇: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
——读《真正的英雄》有感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是金钱?是事业?还是成就?不这些都不是,至少我认为不是。在我认为生命的价值就是为他人做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整个世界作贡献。今天我读了《给你整个世界》这本书中的《真正的英雄》这篇文章。本文记录了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行第十次飞行时,从发射架升空七十多秒后发生爆炸,机体化为碎片,坠入大西洋,七名机组人员不幸遇难后,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在悼念会上演讲致辞。“让我们看看他致辞中这七名队员的有价值的生命”。
在灾难发生的那天,我们正关切地守候在电视机旁,在一个不幸的时刻我们的兴奋变成了战粟。我们等待着,注视着,想弄清楚发生的一切。那天夜里,我收听了广播电视台的采访节目。每一个年龄的人们都表达了他们悲哀和为我们的宇航员而感到骄傲的心情。阴霾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着手,互相安慰着。写出里根总统对死去的七名勇者的沉痛衰悼,以及全美国人民对这七名伟大宇航员的沉重悼念。
你们所热爱的人们的牺牲轰动了整个国家。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并不平坦,整个人类进程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我们又一次认识到,美国、亚伯拉罕.林肯称之为地球上人类最大希望的美国,是在英雄的崇高献身精神基础上建立的,它是由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那样的男人和女人,那些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自己的责任的人,那些给予人民比人民所期望和更多的人,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不乞求些许报答的人建成的。写出里根总统对这七位英雄精神的赞扬,1
以及希望人们能向他们学习崇高的精神。
是啊!只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融合为一体,国家才能富强,里根的演讲词表达出他无限的伤感和衰悼,痛失了七位伟大的英雄谁能不痛心呢?贡献才是生命的价值,要舍一已之利,成大众之益,才能称得上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