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静待花开——陈家庵小学后进生转化新举措
静待花开——陈家庵小学后进生转化新举措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品德不良或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这个群体往往易被教师忽视。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是教师高度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对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新课程精神的贯彻落实。本学期我校加大力度推行后进生的帮扶工作,借此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转化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面向全体,全面育人,按照“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原则,因材施教,因人施策,切实把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修正教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持之以恒,让每一位后进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转化和提高。
二、转化目标
1、管理上得到监控。后进生虽然少,但对班级整体的影响却不容忽视。教师不能对这部分学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而要从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职业操守。
2、品德上得到提高。真诚关爱后进生,注重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在关心全班学生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爱心倾注在后进生身上,做好差生的心理疏导,尊重差生的人格和权利,以教师的一颗平等的心唤起另一颗冷漠的心,以一个师长和朋友友善的心走入另一颗孤寂的心。教师的投桃才能换来学生的报李,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3、成绩上得到提升。根据学生存在的知识方面的缺陷,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辅导,辅导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循循善诱,忌急躁和冒进,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多进行鼓励和表扬,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
4、习惯上得到改变。教师要以辩证的思想,敏锐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去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多让班上优秀学生去与他们交友,运用优秀学生的形象去影响和感染他们,感受榜样的力量。由于后进生意志薄弱的原因,后进生的不良习惯转变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正确对待习惯转变过程中的反复现象,绝不能因他们的故态重演而心灰意冷。
三、转化措施
1、建立差生档案。
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班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等情况,确定好后进生对象,各科教师确定好3-5名予以帮扶。
2、拟定转化计划。
各任课教师对确定出来的后进生要有客观和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分析,执照因材施教,因症施治的原则,针对存在的情况确立行之有效的转化方式。
3、实施过程监管。(1)有转化记录
根据辅导内容,设制《后进生转化记录表》。对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有谈话记录,做到一周一次;对学习成绩不好的有辅导记录,做到一周三次。每次记录有被谈话或被辅导学生签字。
(2)有信息反馈
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编制《后进生转化信息反馈表》,一个月满,辅导教师对被辅导学生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时多看到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多以指明方向,明确目标为主。同时要求学生对自己一个月表现进行自我反思,家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一个月结束,《记录表》和《反馈表》交学校教导处存查。
(3)有表彰激励
每期分两次(期中和期末)对后进生中确实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表彰名单由辅导教师确定,从被辅导学生中限定2名学生为突出进步生。表彰方式为颁发奖状。
4、注重结果导向
辅导过程中态度认真,效果明显,班级整体水平上升显著的教师,在学校“后进生转化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并进行嘉奖表彰。
被辅导学生在期末检测中进步快,效果好,得到辅导教师和全班学生公认,由学校进行表彰。
第二篇:后进生转化:静待花开-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转化:静待花开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常谈常新。今年我担任了初一班主任工作,对于后进生转化又有了一些新的总结和体会,在这里和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我觉得对于后进生,首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放弃。或许对于某一位后进生我们感觉已经倾尽心血、言尽词穷,甚至深感失望,不由得想要放弃。在这样的时候,请再给他一个机会,请对我们自己说:“我不能放弃他。”真的放弃了,可能他只不过是我们班里的几十分之一,班里还会有其他很多优秀的学生,损失或许不是太大。可是这对于他自己来说这就是唯一,对于他的父母来说可能是几分之一或者唯一。如果连老师都放弃了他,那么他自己更会放弃自己,这对于他自己和他的父母来讲,损失将是巨大的。既然家长把他的孩子交到我们手中,我想同时交付的是一份家长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对于家长将有一份无言的承诺,如果他的孩子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令我们无限烦恼,决定放弃的话,那我们将成为失信之人。所以,当我们无限困惑的时候,请对自己说:“我不会放弃。”不放弃,在山重水复之时,终将柳暗花明。
所谓后进生,根据表现不同,我们分为纪律后进生和学习后进生。纪律后进生就是指那些不爱遵守纪律,经常迟到、旷课,喜欢打架斗殴,行为自由放任,不服从管教的学生。学习后进生一般比较遵守纪律,可是知识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不太强,学习习惯不好。
对于纪律后进生,我们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委以重任,给予信任,促他自律。
最理想的教育是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如果学生在责任心的驱使下,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了。
新生入学第一天的时候,我发现班里有两名男生特别活跃,一名叫张童飞,一名叫李召朋。这两名男生和其他的同学相比表显出了明显的不同,在教室里开班会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在自己的板凳上坐不住,逮住个机会,就和邻座说笑打闹。在操场上队列练习的时候,态度稀松,不能认真对待。我心想,这两名男生肯定是爱调皮的男生。第二天组建临时班委会的时候,我委任张童飞同学为临时卫生委员,兼任宿舍长。李召朋同学为体育委员。受任之时,可以看出两位同学都很激动。我趁热打铁,课下将他们请到办公室,语重心长的说:“虽然老师不了解你的过去,可是我一眼就看出来你们是很有能力的学生,虽然你们昨天的表现有些活跃,可是我能感觉出你们将是很有责任心的学生。当班干部,首先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只有做同学们的榜样,才能产生强大的号召力,才能带领同学们创建我们的优秀的班集体。我相信,你们肯定能够做得很好,以自己的言行赢得同学们的信赖和拥护,努力吧!”两位男生很高兴地点点头。
事实证明,这两名同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10号宿舍在宿舍长童飞的领导下被评为“内务整理优秀宿舍”,而且10号宿舍是每晚收拾最快的宿舍,是熄灯最早的宿舍。童飞的入学成绩在语文、数学满分200分的情况下考到了53分,在第一次月考和期中考试时,外语成绩分别考了75分和60分,语文在满分的情况下考到了60分,和过去相比,他表现出了很大进步,老师们非常高兴,他自己也非常高兴。童飞的成绩不是最优秀的,可是积极的学习态度受到各科老师的赞赏和肯定。而召朋同学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努力,在学校队列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召朋同学的入学成绩是,两门功课98分,在初中第一次月考中,在班里排到了第17名,而期中考试在班里排到了第7名,他自己高兴得合不拢嘴,他的妈妈也非常高兴。见到我的时候,他的妈妈说,上小学的时候,召朋在班里几乎就是末尾了,我想,爱怎样怎样吧,我已经决定放弃,不再管他了,没想到升入初中,他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告诉她,这是召朋努力的结果,不要放弃孩子,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我觉得这两位同学的成长和转变是赢在了起点,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实现了自律,也就是自我教育。
二、明确要求,给予改过的机会。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心里都充满着向上向善的愿望。犯这样那样的错往往是因为习惯不好,或者因为无知。所以对于常犯错的学生要明确纪律要求,还要讲明原因,使他们明白为什么做这样的要求。一旦犯错,第一次可以说服教育,第二次做必要的提醒,第三次就要给予必要的惩罚,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做错了,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要对自己的过错负责。
9号宿舍的少博同学也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学生。在他的带动下,有一天晚上,9号宿舍的纪律不太好,熄灯以后仍大声说话,直到值班老师干预才停止。第二天,我对他们进行了说服教育,他们保证的很好。(班主任)第二个星期的某一天,可能是因为我们班歌咏比赛获得第三名,有点兴奋,9号宿舍晚上又大声说话,第二天,我对他们进行了必要的提醒。过了几天,他们又犯同样的错误,我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了解情况后,要求他们承担后果,接受惩罚,我罚他们在操场上跑2000米,因为进行了思想教育,他们愉快的接受了惩罚。这次以后,9号宿舍便安安静静的了。
三、给家长多报喜少报忧,给学生以正面引导。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要注意和家长常联系。大多情况下,我们给家长打电话的时候,家长总是条件反射似的反问:“我家孩子又怎么啦?”我打电话的时候多报喜不报忧。
少博同学在小学的时候常和别人闹矛盾,严重时会打架,进入初中后曾两次和其他同学发生纠结,我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和必要的处理。有一天中午,他跑来办公室,告诉我说:“老师,我们班的晓飞要和领班的晓磊打架,他找到我,让我去帮忙,我说我不去,我劝他也不要去。你快管管吧。”我找来晓飞和晓磊同学,了解情况,正如少博所说,我对他们分别进行了批评教育,解决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将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争”掐死在了萌芽状态。
事后,我给少博同学的父母打电话表扬了少博同学的这一做法。由一名爱打架的学生成长为一位及时制止打架的学生,他转变的这样好,成长的这样快,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他的爸爸接到我的电话非常高兴。第二周周一,少博来到学校很高兴的样子,我想他肯定在家里得到了家长的赞赏。最近一段时间,他十分守纪,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上课总是高高的举手,抢着回答问题。这么一个以前爱调皮的学生,现在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了很多老师的喜欢。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虽然批评是必要的,可是我也认为还是以鼓励和支持为主,可以直接鼓励,可以间接鼓励。打电话向他的家长报喜的效果比直接表扬他还要好。因为这相当于双重肯定。我也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转告某些任课老师对班里某位同学赞赏(多是后进生),效果也很好,不但拉近了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关系,而且帮任课老师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尊重,使受到表扬的学生树立自信,坚定了继续努力的决心。大家不妨一试。
四、小组管理,消除纪律后进生。
我们班分为七个小组,每组四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考评,两周一评,前三名发小组奖状,贴在班里,前两名的八位同学可以获得个人奖状带回家。在小组荣誉感的驱使下,在各小组长的督促下,各小组的后进生谁也不舍得后进,都积极表现,为小组挣分,谁也不好意思后进,我们的班级生活热火朝天的,有趣极了。
对于学习后进生,我们主要是多关注。上课的时候,经常性的走到这些同学身边,看他的笔记是否正确,看他的练习题是否正确,及时的给予指导,同时适当的对他们降低学习要求,让他们慢慢进步,减轻他们过重的心理压力。上课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展示和回答的机会,帮他们树立自信,当他们获得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赞赏、掌声和支持。
我们的梦宇同学就是这样,刚上语文课的时候,听写生字,梦宇表现得不太理想,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梦宇同学对于语文的学习表现出了空前的兴趣和热情。对于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总是积极举手回答。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如此,在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它的重要。爱学生,要爱在心里。他们确实是那么可爱。
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当他们和老师碰面的时候,都会真诚的问候一声:老师好!放学以后,总抢着要帮老师打水。前天晚上没有电,张童飞同学买来蜡烛,无声无息的放在办公室每位老师的办公桌上,放在讲桌上,当我们看到这小小的蜡烛的时候非常感动。多么可爱的孩子们啊,他们也在爱着自己的老师啊。在这样的情感前提下,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后进生就这样慢慢消失了。有这样可爱的同学,这样可爱的班集体,就没有谁舍得离开了。
教育是一项漫长的事业,所谓百年树人。教育即影响,学习即模仿。教育就是让每棵树不受虫害,茁壮成长,让苹果树结出苹果,让梨树结梨,让不结果子的树各有所用。就让我们做快乐的园丁吧,耐心的守在自己的芳草园中,静待花开。
第三篇:静待花开、微笑期待——教育需要等待-后进生转化
静待花开、微笑期待——教育需要等待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雕塑家叫皮格马利翁,有一次他雕刻少女塑像。在雕塑过程中,他对这尊塑像产生了深深的爱情,诚之所至,金石为开。他的真诚愿望终于感动了爱神,塑像变成了真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诚热烈的期望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作为教师,用人们冠于我们的美称就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所面对的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而学生存在方方面面的差异,有家庭条件的差异,有家长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差异,有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等等。我们常说“有教无类、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不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有选择职业的权利,也有选择专业的权利,可是我们却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
回头想想我们平时面对孩子“错误”时的情景和心态——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给学生带去一阵阵的“狂风暴雨”,而我们的学生在久经此种情形变得麻木,因此出现了下一次的“暴风雨”会来得更猛些的恶性循环。很少有老师会静静地坐下来“和风细雨”地用真诚去和学生交流,用等待的心态理智的去接受孩子的“犯错”,用乐观的态度采取恰当地行为去引导孩子——那主要是我们对孩子缺少一份等待。
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样的,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曲折而复杂的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孩子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如此,并不是直线上升的,他(她)们的个性、品质等各方面的形成也应该是在反复的“碰壁”与“寻求解决”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违反了这样的规律,社会就会倒退,而我们的孩子则将会成为“次品”或“废品”。呐喊、痛斥、抱怨、牢骚、叹息,是对教育的关注、关心和责任,是对问题的一种正义宣泄,其豪气值得欣赏,其拳拳之心天地可鉴,但仅是对问题的放大,倾倒心中之积,对解决问题还是无济于事,反而感染更多人的失望,让人找不着北,无所适从。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允许孩子“犯错”,教师应该学会等待,在你耐心地引导中等待孩子们慢慢地进步与成长。
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等待是一种教育力量,如果教师能对学生寄予真诚的等待,那么,对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中的进步必有裨益。尤其是后进生,因为后进生也是学生,也是受教育者,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在公开公平的教育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从而成为祖国的栋梁,这是教师的职责。所以作为班主任或是老师更不能冷漠、歧视、放弃“后进生”,应亲近、关爱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与他们进行长期“磨合”,引导他。实践出真知,我认为重点要做到“关爱、勤抓、发掘、引导”四点:
首先是关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爱尖子生容易,但爱后进生却难了。因为后进生在班级中经常出乱子,有时甚至叫老师骑虎难下,这样的学生实在难爱。但要想转化他们,就只有先爱他们,才能自觉地抛弃种种简单、生硬、急躁、中断教育过程、违反教育规律的做法。只有爱后进生,他们才会自觉地向你靠拢,向你敞开心扉。相信教师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呵护后进生,爱护他们,用宽容的心态去善待他们的过错,那么,他们就会接纳教师,听从教诲,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就会变成现实。
其次是勤抓。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要想转化后进生,勤抓不可缺少。平时,勤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勤于家访,勤于与他们推心置腹,以心换心。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驱散他们心中的阴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那贫瘠的心田在老师辛勤耕耘下一定会绿色满园,硕果累累。
再次是发掘。摒弃偏见是教师转化后进生必须有的态度。后进生往往缺点多于优点。有缺点,挨批评,批来批去,学生学习的信心就不足了,谈何进步?谈何时进步?所以,转化后进生就要端正对后进生的态度,并且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人有自信才会去行动,才会积极的要求上进,就能朝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前进。(后进生转化)那么,如何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呢?我认为要主动地、努力地去寻找、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后进生自身的“闪光点”点燃自己上进心的烈火。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偏见,努力帮助后进生发现其自身的“闪光点”,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最后是引导。后进生往往像脱疆的野马,我行我素,与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格格不入,班主任和老师都不能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应把他们引到健康、团结的集体中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作为一个优秀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荣誉感。平时也可让优秀的学生的言行引导他,让班集体整体效应引导他。老师则不失时机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那些出圈的羊羔唤回到集体中来,后进生有了集体荣誉感,可以说转化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学生的成长需要静心期待。教育,需要平静的心态,需要期待的力量。宽容而不纵容,期待而不无为,有期待才能静心寻求成长之法,不是有罪就枪毙,有病就手术。
静待花开、微笑期待更是对教育的一种责任担当,是一种追求的状态,是一种平静的力量,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更是一种智慧和底蕴带给教育的宽阔。看到了问题,更看到了主流,不是无视问题,而是力图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功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人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而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正视这个差异,教育才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无视这个差异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物及必反。
我想说:“教育,需要等待!在“等待”中,教师才会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在“等待”中,学生才能自我纠正、自我提升。“等待”是一种健康的教育心态,“等待”是一门无声的教育艺术。等待更是一种境界,只有用心灵滋润孩子的老师,才会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倾听生命的拔节,从含着露珠的嫩芽中嗅出果实的芬芳,“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把学生塑造成有精神有思想的大写的“人”。对于特殊的孩子,让我们学会等待!慢一点,放慢欣赏的脚步;等一等,等到迟来的花开。”
第四篇: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浅析家校共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及其可行途径
Xx学校 xx 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和设备如此发达的今天,“家校共育”一词正引起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和家长的关注。笔者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结合所处学校和自身实践经验,通过分析我校“家校共育”现状特点以及“家校共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分析,为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提供一些可行途径。
关键词:儿童教育、家校共育、一、我校“家校共育”现状
“儿童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一般做父母的责任,也是他们关心的事,而且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约翰·洛克
“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能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总是家庭。”——宋庆龄
“爱护子女,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子女的,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的事业了,它需要有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高尔基
以上出自名人口中的话都是在强调家庭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健康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客观情况是我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农民工子弟和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部分孩子由长辈监护,还有一些托给亲戚朋友来监护,这样极易形成孩子的我行我素和任性的性格特征,也可能使孩子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形成胆小怕事、孤僻等过分内向的性格。还有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部分家长坦言自己对孩子的学习基本处于不管不问的状态,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这种状况充分说明学校与家庭、老师和家长没有形成一种合作制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成为一个整体,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二、“家校共育”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要把孩子教育好,单靠学校和教师是不够的,只有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协调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孩子在学校、在家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和接触时间最长的生活环境,孩子最先从父母那儿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家庭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的影响。教育好孩子既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充分调动家长的教育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的作用。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我们的儿童是未来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已儿童的教育者。我们的儿童应当成长为优秀的公民,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这没有概括一切,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因此,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马卡连柯 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的富强,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家长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摆正心态,积极地学习相应的家庭教育知识,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发挥自己积极的、正确的作用。
三、家校共育的可行途径
基于我校“家校共育”的现状特点,笔者认为应当以“合作”为中心,建立“合作机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家校共育”不应该只是每次家校活动中的“昙花一现”,而应该是细水长流的“循序渐进”。
(1)树立合作意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通过家长会、家庭约访、微信电话沟通等多种途径,努力使家长树立“家校共育”的合作意识,让家长充分了解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与学校、老师有合作共赢的心态,要意识到孩子的教育非学校、老师单方面来完成的,学校和家庭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陪同孩子一起成长。只有树立了合作意识,才能为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提供前提条件。
(2)提高合作能力。一方面,学校要提高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水平,必须要提升老师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素养,增强领导和老师处理“家校共育”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不把其当做是一种任务和负担。另一方面,要鼓励家长多了解、多学习更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知识,只有家长紧跟时代的教育步伐了,才能提高同老师的有效沟通能力,更好地进行“家校共育”的合作。
(3)搭建合作平台。学校要为“家校共育”搭建各种平台,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可以由每个班推荐5-8名关心班级工作、热心为家长服务、教子有方的家长任委员会成员,组成家长委员会。每学期由校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听取家长代表对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学期末,将学校的各项工作向家长委员会作出汇报,由此让家长委员会清楚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实现民主管理和家校共育。
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形式尽可能多样化,例如:开设专家讲座、开展专题讨论等。由学校聘请专家来作报告和讲座,为家长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同时,家长们把自己平时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困惑和对教师、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跟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家长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学到新的教子观念,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专家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也会对学校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能够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策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四、结语
给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而变化是在潜移默化中生长的,让我们共同努力,践行家校共育,一起静待那一朵朵花开!
[1] 罗虹兵,《浅谈家校共育与学生发展——以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为例》,科幻世界杂志社,2011年第10期[2]徐金贵,《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3]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
第五篇:爱心浇灌 静待花开 让迟开的花蕾生机盎然 ------如何转化后进生
爱心浇灌
静待花开 让迟开的花蕾生机盎然
------如何转化后进生
四川省平昌县 何静
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先生在谈家教心得时说:“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教书育人又何尝不像种花呢?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开放!世界上的花有千千万万种,开花的季节各不相同,但是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独有的那份美丽,每一朵花也一定会有自己开放的季节。诚然,学生是存在智力差异的,后进生就是迟开的花蕾。教师应有花蕾心态,因为“每一朵,都精彩,早也开,迟也开,天天开,更精彩”。学生有两种:美丽的鲜花和可爱的花蕾。作为教师,我们要“欣赏盛开的花朵,更要善待迟开的花”,“欣赏花蕾,更欣赏花蕾盛开的过程”,“细细品位花蕾心态,让人真爱,缺点可爱”,“开不开花是孩子的事,我们能做的是让这朵花蕾生机盎然,期待他们慢慢开放”„„
俗话说:“五指也有长短”。不论是在哪一所学校还是哪一个班级,后进生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后进生的转化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可以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而且对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形成,自信心的提高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后进生。后进生的共同特点几乎都表现为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差、学习表现差、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低、意志品质薄弱、畏难情绪严重等。
人们常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而真正的园丁是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的,因为他们知道每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是花开的早晚不同。如何转化后进生,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
1、深入了解,真诚理解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了解“后进生”。首先要深入了解造成这些学生落后的原因,教师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真诚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持之以恒,耐心转化。
后进生的转化,一般要经过醒悟、进步、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反复”说明转变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后进生内心世界常处于矛盾和冲突之中,自信与自卑、努力与懈怠、开朗与忧伤、大胆与怯懦、自主与依赖交替发生。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持之以恒,要有足够的耐心,按照“反复——巩固——再反复——再巩固”的规律,深入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以前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原来只是不遵守课堂纪律,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教育后他有了明显的进步,能自觉地遵守纪律,学习比原来认真了许多。可是几周后却突然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迷恋网吧。发现这一情况后,我立即找其了解情况。起初,他似有难言之隐,拒绝和我进行思想交流。面对这种情况,我主动去家访,才知其家庭经济困难,父亲身患重病,无力供他上学,打算让他出去打工以缓解家庭困难。对此,我又找他谈心,对他的家庭状况深表同情,并且鼓励他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抽时间给他补课,让他完成学业。同时还让班上的学生代表到他家去看望其患病的父亲,劝导他父亲不要让其儿子辍学。尽管如此,这位学生仍对继
续学习信心不足,时有迟到现象发生。有一次他迟到了五分钟,我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他说:“你昨天迟到了十五分钟,今天只迟到了五分钟,有进步,相信你明天能准时到校”。出乎意料之外,从第二天起他再也没有迟到过。他告别了网吧并认真学习,在期末考试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2、充分信任,循循善诱
“后进生”在学习时,往往付出了很大努力而收效甚微,因此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我有时自怨自艾:“这朵花开得多鲜艳啊,可旁边的小花蕾却迟迟不开,难道你要对着这小花蕾说别人都开了为什么你不开,你怎么还不开,我让你马上开,现在开,你再不开我就把你掰开吗?”我认为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后进生”,充分信任、热爱、尊重差生,并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循循善诱,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其信心,唤起他们获得成功的欲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学习方法。对此,老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称赞和对学生真诚的赞赏,所起的教育效果比起反复的说教和批评要好得多。教师对他们要有感情,有理智,有行动,有恒心,有效果,做到耐心和信心持久,才能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
3、密切配合,落实措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内因外,还需要外因的作用。
首先是发挥师生的帮教力量。教师除了自己直接教育外,还要培养学生骨干,使“后进生”成为优秀学生的帮助对象,并经常了解他们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适时指导并及时总结表彰。
其次要充分挖掘家教的潜力。“后进生”家长怕进校门,怕见教师。因此教师必须主动与家长联系,共同研究制订转化方案,互相联系,互相督促。教师要及时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使“后进生”转化工作得到家长的进一步支持和配合,并达到转化的目的。
再次必须重视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努力争取社会的支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密切配合的教育体系。让学生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健康发展。
4、对症下药,耐心指导
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有的是由于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记忆力差,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5、降低标准,同等评优
在学习同一知识点或课堂练习时,教师要适当降低难度,使“后进生”感到学有所获。对此,教师应事先周密考虑,提出合理的问题。在分组教学时应尽量把他们分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及时地把进步较快,成绩提高明显的“后进生”作为说服教育其他“后进生”的依据,并让其帮助其他“后进生”共同学习。从而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其“我也能完成”的信心,这种方法比起教师的讲解、指导更具有说服力。
6、个别指导,优生帮促
教师针对“后进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应进行个别指导、课后辅导或布置课外作业。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成绩,是使他们树立信心,掌握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指导他们学习时,态度要亲切,指导要耐心,手段要多样化,课内课外相结合,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放下“我无能”的思想包袱,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还可以指定班上的骨干学生或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后进生”,同学之间形成教与学、帮与带的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消除他们在教师面前的羞怯与自卑,从而解放思想,积极地投入学习。
7、关心爱护,表扬激励
对于许多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批评谩骂是无效的锤打,和风细雨却能浸润其心田。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更能体现这个原则。教师要多点循循善诱,多点表扬激励。“激励”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个体始终在一个兴奋状态中。要使“后进生”持久地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励是最为有效手段。多数“后进生”除了学习相对或暂时落后外,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点,还有许多一些优秀学生所没有的特长。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对他们的特长肯定、奖励,以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向他们提出希望。他们会在学习上也能象发挥特长一样,要求上进,坚定地迈出前进的步伐。
8、改进教学,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关键。从兴趣入手,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学生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使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十八世纪中叶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会精雕细琢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欣赏。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这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唯有爱心去浇灌,用耐心去呵护,才能等到花开的日子。
作为教师,不要让我们的每个学生因为我们的教育被当作草拔掉了,也不要因为我们的教育使它在还是草的时候就枯萎了。让我们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来静待百花齐放春满园之色!期待着孩子们能够花开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