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谈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4 09:1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谈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谈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篇: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谈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决定改革的必然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通过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也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社会中出现反对改革甚至否定改革的言论。这就需要从唯物史观层面和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角度,把握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

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而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这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改革的要求,仍需要通过改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3]这些论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肯定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基本矛盾,这些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自身能够解决基本矛盾,而不是通过否定社会主义社会来解决,这就是改革的哲学依据。

邓小平根据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指明了改革的必要性: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好制度,是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须坚持。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只是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进行改革。“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5],邓小平从理论上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要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一天,改革就必然存在一天。那种否定改革开放的思想,从根本上违背了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是有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因此,从基本矛盾层面看,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思想理论上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坚持改革,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事业。

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在认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认识改革的性质,它关系到改革的政治方向。从唯物史观层面上讲,改革的性质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的。

毛泽东指出:“同其他社会一样,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矛盾的状态已同资本主义社会根本不同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基本上适合生产力性质的。但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必须按照具体情况,克服这些不完善的方面,解决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我们今后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继续解决上述的各种矛盾。”[6]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方面,这是基本的方面,必须坚持;而不相适应的方面,这是局部的方面,必须改革。即改革的对象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而是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不完善的方面。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只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且是它的非基本部分,改革中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终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革。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改革要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基本矛盾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表现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一般来说,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它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这种性质,从哲学上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邓小平运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7];“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8];“我们的改革必须按照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这个方向进行”[9]。这些论述科学地揭示了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明确指出了改革的对象是与生产力发展相矛盾的体制问题,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阻碍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这为我国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完善。如果改革的措施否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体地位,否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合理性,改革将演变成否定社会主义而走向失败。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改革的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代表者,也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最终受益者,改革必然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目标。

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提出,人民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还提出了判断各项工作包括改革措施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0]。“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生产力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与实现人民利益的统一。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也就是要实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价值目标。

进入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继续进行改革的指导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改革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新时期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今后改革在趋向上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根本原则。如果改革是在损害国家人民利益为代价的基础上实现少数人的非法利益,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否定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代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体,改革将失去人民的支持拥护。

四、坚持党的领导与走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这决定了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与走群众路线有机结合,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在改革中处于领导地位。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推进的政治保证。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时期,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需要继续通过改革发展来解决。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造者,也是改革事业的推动者。我们的改革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确保改革措施是符合人民要求、反映人民呼声、实现人民利益的政策。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而不是靠抽象的理论推理,需要总结群众创造的经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人民参与改革,监督改革措施实施的机制,调动人民参与改革的能动性。只有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改革,才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只有得到人民支持的改革,才是真正意义的改革;只有实现人民利益的改革,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监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最终必将损害改革形象。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第二篇: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谈到和会注意改革的必然性1

中国当代的政治家、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共同托举着中国改革的火炬,一时间轰轰烈烈,光耀八方。但中国改革的最终成败得失的关键,就在于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认识和处理得如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体系。指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就历史唯物主义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马恩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思想是十分明确的。

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把握。从理论层面来看,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走向和结果。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以下三个意思:

:首先,社会主义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认识有一些了解的同志,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没有矛盾,这个问题曾经经历了一个认识的国家,在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国际共产党运动当中普遍认为,或者占主导地位的是斯大林当时所提出的一个认识,认为是没有矛盾的。但是到了50年代,在毛泽东同志的一系列讨论和著作当中,修改了这个认识,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是存在着矛盾,而且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因为有的矛盾才有解决矛盾的要求。我们说的改革开放就是在认识到、承认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特别是存在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这个矛盾下提出的一种重大举措,它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种必然要求。

其次,社会主义改革是在我们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基本矛盾的性质和情况的一种必然的结果。我们刚才说了,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是有着矛盾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面还有着生产关系、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这样的基本矛盾。但是这个基本矛盾在毛泽东同志当时的认识当中已经做到了,我们这个基本矛盾和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的,而毛泽东同志当时概括叫,又像适应又像矛盾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刚才说要解决矛盾必须要有解决矛盾的办法。我们说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这种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通过社会主义自身来解决来解决这个矛盾。我们现在说的改革开放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多方面改变生产关系、改变生层建筑,使得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我想我们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这种非对抗性的矛盾的性质和特点,这个情况是做出改革开放决策的一个重要的认识的基础。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同我们以往的,以夺取政权的为目标的社会革命相比较、相联系的这个过程当中的一种必然的选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改革开放,不是原来的那种建立新中国,夺取政权的那种革命。但是我们又认为到,它和革命之间有着同样的一种意义,这是就改革开放所涉及到的广度、深度,改革开放的进程当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讲的。改革开放是对原有的一些管理体制的改变,不过它不是对一些细微的修修补补,而是对它的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所带来的社会震撼和社会影响不亚于与以往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社会革命。邓小平同志曾经就说过,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革命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清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性的变革。我想邓小平同志是在比较和在联系和区别的过程当中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特点。这是对改革开放的一种理性认识的基础。这是讲的理论层面的,是讲的有矛盾,没有矛盾谈不到我们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又不同于以往的革命,它是一种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是由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基本适应的,因此,社会主义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也会出现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这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使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三篇: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原理对于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原理对于我国经济体制和

政治体制改革意义

姓名:杨亮

正如达尔文发现了物种起源与进化的规律,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就社会将其总结为人的思想动机和精神力量,新时代的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引领者时代的政治与经济。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在政治经济领域也不例外。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其中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都属于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另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所以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进行的,但其意义更伟大,影响更深远。因为它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内含,充实了社会主义的外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具体化为更加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无限生机、活力、动力和巨大生命力。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矛盾,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内容,又是集中表现。从这个意义说,只要基本矛盾存在,政治矛盾也就不会消失。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矛盾长期存在的具体根源,则表现在多方面。经济结构和利益结构多元化,从总体上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而也有利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多元的经济结构和利益结构,对政治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复杂的影响:国家行政管理既要适应经济结构多元化的需要,简政放权,放开搞活,又要有利于宏观政策的集中统一和国家调控能力的增强,这就是一种矛盾;既要维护和加强执政党对经济、社会生活的统一领导,又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政治领域里阶级斗争便显得尤为突出。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的动力是利息在一起的。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需要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判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取得执政地位。虽然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中的阶级矛盾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扩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还是扩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意保持安定团结,防止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又要对阶级斗争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防止和阶级斗争熄灭论。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而政治体制改革则主要是改革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最终也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就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深入研究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运用与发展,对掌握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正确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有效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加强马克思理论理论教育,自觉地全面地贯彻执行,以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积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促进作和阻碍作用。如果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则会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进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跃居世界第六位,成绩的取得大部分来自于经济本身的发展潜力,政治文明对于经济的发展作用表现得很有限,甚至现在成了阻碍生产力、经济基础进步、发展的障碍。所以,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还要处理好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我们要加强马克思理论理论教育,自觉地全面地贯彻执行,以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积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篇: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必要性

结合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矛盾

对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否还存在矛盾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经对此问题有过争议,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的观点一度成为主流。这个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论断,对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类社会在矛盾的运动中变化和发展。、恩格斯把事物矛盾法则应用于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研究中,发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并进一步指出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既然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矛盾,而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前苏联模式和我国改革之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教训,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二)、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极端非社会化的矛盾

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都是生产关系落后于发展的生产力进而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会发生变革。

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否也是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呢?

改革之初,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前苏联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是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建立起来的,生产力大大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而生产关系较资本主义更为先进,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不相适应同样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先进于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恰恰相反,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列宁进一步将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低级阶段。在资本主义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是先进的生产力,同时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不应也不能倒退生产力以适应落后的生产关系。而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将之由非社会化占有向社会化占有转变、由少数人占有向多数人占有进而全社会占有转变,建立公有制以适应社会化生产。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实行公有制,实现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化。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基本实现了生产社会化的前提下,实行的是以工业全民所有制和农业集体所有制为表现形式的公有制。在这种模式下,国家和集体代表人民占有生产资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体经济同样在国家计划下发展。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实际仅仅集中于国家这一个主体,并没有解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非社会化的矛盾,而是以生产资料的极端非社会化来对应已经社会化或应该社会化的生产。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极端非社会化的矛盾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内涵

邓小平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的改革内涵作了精辟的论述,总结起来主要有:第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第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第三,“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邓小平多次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对外开放也是改革”“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他还说:“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这是一种双向的相互依存关系,帮助和贡献都是相互的。

第五,“改革是一场很大的试验”为此,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一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和保证。

第六,提出判断改革性质和成败的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当前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大量的矛盾和困境,一味强调过分迷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或者一味强调经济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重新认识,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我们当前的矛盾问题是势在必行。

郑宜昌

学号:100209039

教育学院0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1)班

第五篇: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同志首先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而邓小平同志则从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高度,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邓小平同志正是基于对社会主 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分析和具体把握,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竭力主张和推动全面改革,扩大开放,克服发展生产力的主要障碍,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长期使人困惑的重大问题。

一、发展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作为一般社会形态均具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两类矛盾学说、我国的主要矛盾理论、体制改革思想和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深入的具体的分析,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全面改革。邓小平同志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现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把握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深化了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也从根本上论证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指明了改革的对象和任务。

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的发展,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同志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思想,在1956年便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据此,我们坚定地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移。

三、发展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民主政治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创造性地并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学说。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为体制上的弊病,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僚主义问题的最终解决,关键在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二者应当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改变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使政治生活民主化,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的权力;更为重要的是从制度上保证政治生活民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下载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谈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谈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