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

时间:2019-05-14 09:0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

第一篇: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

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的思想既然来自现实生活,它就可以高度抽象化地用数学工具来表述,也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博弈时时存在,它就在你的身边。《博弈论的诡计》就是试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并且寻求用种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的方法。阅读本书,我们除了了解到令人震撼的社会真实轨迹之外,还可以学到最合适的为人处世方法。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书籍序文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书籍序文 展开

编辑本段版权信息

作 者: 王春永

出 版 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字 数: 296000 页 数: 304 印刷时间: 2007/01/01 开 本: 16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0878398

包 装: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经济 >> 经济理论

定价:¥29.00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王春永,法学硕士。自由撰稿人。著作《成功是个性使然》、《三国黑白子》等。现居深圳。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第1章 走近博弈论:一场游戏一场梦

战争是怎样发生的 博弈的构成要素 相互依存与均衡 负和、零和与正和

博弈论

博弈论的局限性

第2章 囚徒困境:自愿坐牢嫌疑人

克格勃们的小花招 不背叛就会被淘汰 把对方陷入困境中 倒霉是因为太聪明 对执法者也有启示

第3章 重复博弈:一夜性与地老天荒

没有未来必然背叛

如何破解迟到困局

带剑的契约才有效

用道德来保证均衡

假装不知道有尽头

第4章 一报还一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地老天荒的胜利者

向合作进化的棘轮

在一在二不在三

以直报怨的人生哲学

输掉战役赢战争

第5章 人质困境:多个人的囚徒困境

赫鲁晓夫有哪里 束手无策的人群 两种理性的矛盾 威力巨大的武器

是竞争也是劫持

是对手联合起来

第6章 酒吧博弈:混沌系统中的策略

酒吧里会有多少人 一加一未必等于二 混沌世界里的临界点 谁颠覆了社区的平衡 策略的多米诺骨牌

“少数者”的红衣服 让开那架独木桥

第7章 枪手博弈:先发优势与后发制人 谁能最后活下来 同时出招的策略 相继出招的策略 „„

第8章 猎鹿博弈:走上集体优化之路 第9章 智猪博弈:多劳并不多得

第10章 警察与小偷博弈:猜猜猜与换换换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1112***8章 斗鸡博弈:狭路相逢的策略 章 博和谬误:欲罢不能的困局 章 蜈蚣博弈:从终点出发的思维 章 分蛋糕博弈:革命就是讨价还价 章 鹰鸽博弈:进化中的路径依赖 章 脏脸博弈:共同知识的车轱辘 章 信息不对称:买的不如卖的精 章 信息传递:好酒也怕巷子深

第19章 信息甄别:分离均衡的筛子

第20章 策略欺骗:假作真的时真亦假

第21章 承诺与威胁:胡萝卜加大棒的艺术

参考文献 编辑本段书籍序文

博弈论就在你身边

阿普顿是普林斯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被安排在爱迪生身边工作,他对依靠自学而没有文凭的爱迪生很不以为然。

一次,爱迪生要阿普顿算出梨形玻璃泡的容积,阿普顿点点头,想:这么简单的事一会儿就行了。只见他拿来梨形玻璃泡,用尺上下量了几遍,再按照式样在纸上画好草图,列出了一道算式,算来算去,算得满头大汗仍没算出来。一连换了几十个公式,还是没结果,阿普顿急得满脸通红,狼狈不堪。

爱迪生在实验室等了很久,觉得奇怪,便走到阿普顿的工作间,看到几张白纸上密密麻麻的算式,便笑笑说:“您这样计算太浪费时间了。”

只见爱迪生将一杯水倒进玻璃泡内,交给阿普顿说:“再找个量筒来就知道答案了。”阿普顿茅塞顿开,终于对爱迪生敬服,最后成为爱迪生事业上的好助手。

有时候,科学并不一定意味着繁琐的计算与测量,而是一种有浓厚艺术气息的思维方式。前者固然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后者同样可以用一种出人意表的方式曲径通幽。这种方式,与我们在生活中运用博弈科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大量的数学模型吓不倒我们,因为我们可以对它们置之不理。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是这样的:在什么情况下零大于二,二大于五,五又大于零?

答案是:在玩石头剪刀布游戏的时候。

博弈,就是用这种游戏思维来突破看似无法改变的局面,解决现实的严肃问题的策略。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在特定条件下争取其最大利益,强者未必胜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无出头之日,因为在博弈中,特别是多个参与者的博弈中,结果不仅取决于参与者的实力与策略,而且还取决于其它参与者的制约和策略。

事实上,博弈过程本来就不过是一种日常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先分析他人的意图从而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而所谓博弈就是行为者在一定环境条件和规则下,选择一定的行为或策略加以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博弈论用途很广。但正如上文所讲,博弈论原是数学运筹中的一个支系,其研究运用了种种的数学工具,一般读者如何能掌握呢?

这里在在着一个矛盾。一方面,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时,才算是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另一方面,数学似乎成了博弈论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之间的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面对这条鸿沟,很多人的反应要么是耸耸肩膀走开,少数人会企图通过学习数学来渡过。但是这两种反应都忽略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一个不会编程的人照样可以成为电脑应用高手一样,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

孙膑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是这并不影响他通过运用策略来帮助田忌赢得赛马。

博弈论首先是我们思索现实世界的一套逻辑,其次才是把这套逻辑严密化的数学形式。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说到底毕竟只是把博弈论当作一个分析问题的工具,用这个工具来简化问题,使问题的分析清晰明了也就够了。

另一方面,博弈的思想既然来自现实生活,它就既可以高度抽象化地用数学工具来表述,也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本书作者所做的一切努力,正是试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并且寻求把这种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的方法。

阅读本书,我们除了了解到令人震撼的社会真实轨迹之外,还可以学到最合适的待人处世方法。

你还记得上次找上司要求提薪未果,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吗?可惜,那时你还没有学习一点博弈的策略知识,这些知识本来可以帮助你提工资,而且提的幅度比你预料的还多。

你还记得上次因为迁就女友而倍感委曲吗?如果应用博弈论的知识,保证你能够和她相处得更为翭。

你不知应该如何对付一个总是借钱不还的朋友?或者如何与生意对手讨价还价?

约瑟夫·福特曾经说: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是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这话一点不错,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它是怎样被动的手脚,我们又应如何利用博弈论的“花招”,最大限度地在这个被动过手脚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二篇:博弈论生活中的策略大师.(范文)

博弈论:生活中的策略大师

话说一次严重的纵火案发生后,警察在现场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事实上,正是他们为了报复而一起放火烧了这了这座仓库。但是,警方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只得把他们隔离囚禁起来,要求他们坦白交代。如果他们都承认纵火,每人将被判入狱.3年;如果他们都不坦白,假定情况是这样的:每人将只被判入狱1年;如果一个抵赖而另一个坦白并且原意出来作证,那么抵赖者将被判入狱5年,而坦白者将被宽大处理——释放。这两个囚徒怎样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呢?这就是博弈论中著名的“囚徒困境”,它是人们处理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的一把钥匙。

最近三四十年,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博弈论革命。1994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博弈论专家,可以看作是这场革命的一个标志,这更激发了人们了解博弈论的热情。“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最早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家塔克于1950年提出来的。他当时创造出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群心理学家们解释什么是博弈论。后来,“囚徒困境”演绎出许多版本,成为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根据前面的故事,我们假定两个囚徒都是只为自己利益打算的所谓“理性主体人”,那么,结果会怎样呢?在甲看来,如果乙选择抵赖,甲选择坦白的话,甲将被释放,但是,如果甲选择抵赖的话,将被判入狱1年,两相比较,甲认为选择坦白对自己更有利;如果乙选择坦白,甲选择坦白的话,甲要坐3年牢,但是,如果甲也选择抵赖的话,可要坐5年牢,两相比较,甲认为还是选择坦白对自己更有利。可见,不管乙采取什么策略,甲认为选择坦白总是对自己更有利。同样,不管甲采取什么策略,乙认为选择坦白总是对自己更有利。

在这个假定的故事中,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选择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入狱1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每一个人都是从利已的目的出发,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只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或社会福利,但选择这种策略得出的结果又适得其反。到底是选择坦白还是抵赖呢,这就是“囚徒的两难境地”。实际上,“囚徒困境”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的一个抽象概括,一旦陷入其中,要摆脱这个困境远非易事。例如,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长达40年的军备竞赛、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众所周知的价格战等都属于这种情况。价格大战

经济学把两个企业联合起来垄断或几乎垄断了某种商品的市场,称为双寡头经济。双寡头经济是经济生活中最典型的博弈现象。例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争斗。

它们争斗的目的当然是增加自己企业的利润。可能有些读者会想,要增加利润,只要提高商品的价格,东西卖得贵了,赚钱不就多了吗?的确,如果你一家企业垄断了整个市场,提高价格当然会增加你的利润。如果存在两家相互竞争的企业,消费者可以在两家之间选择,这时候,提价的结果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可能会使自己企业的利润下降。这里,要紧的因素是市场份额。如果你提价,对方没有提价,你的东西贵了,消费者就不买你的对手的东西。这样,你的市场份额下降很多,利润也就急剧下降。这是历经市场经济洗礼的读者都明白的道理。对方的价格没有提高,生意比原来好得多,利润就大幅度上升。但是,如果两家企业都采取比较高的价格,消费者没有别的选择,再贵也只好买,两家企业的利润都会上升。

假定两家企业都采取比较低的价格,可以各得利润30亿美元;都采取比较高的价格,各得利润50亿美元;而如果一家采取较高的价格而另一家采取较低的价格,那么价格高的企业利润为10亿美元,价格低的企业因为产品多销而利润将上升到60亿美元。究竟是采用较高的价格好还是采用较低的价格好,两家企业面临的博弈或对策,可以在右图中表示出来。图中每个格子中左下角的数字是左方参与人(可口可乐)甲的赢利或得益,右上角的数字是上方参与人(百事可乐)乙的赢利或得益,单位是10亿美元。

很明显,双方价格大战的结果是图中左上方的都取低价各赚30亿美元的情况。

为什么两家企业那么蠢,要进行价格大战呢?那是因为每家企业都以对方为敌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在价格博弈中,只要以对方为敌手,那么不管对方的决策怎样,自己总是采取低价策略会占便宜。这就促使双方都采取低价策略。

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国内的家电大战中,虽然不是两个对手之间的博弈,但由于在众多对手当中,每一方的市场份额都很大,每一个主体人的行为后果,受对手行为的影响都很大,因此,其情景大概也是如此。如果清楚这种前景,双方勾结或合作起来,都实行比较高的价格,那么双方都可以因为避免价格大战而获得较高的利润。有人把这样一种合作的做法,叫做“双赢对局”。在上述企业价格大战博弈之中,如果双方勾结或联手都不降价,双方将都是“双赢对局”的赢家。可惜正如上面揭示的,这些联盟处于利益驱动的“囚徒困境”,双赢也就成为泡影。五花八门的价格联盟总是非常短命,道理就在这里。

比较“囚徒困境”的对策和价格大战的对策,细心的读者可心发现,要是把“囚徒困境”对策的矩阵表示中的每个数字都加上6,正好就变成了价格大战对策的矩阵表示。许多商战的对策形势,都可以像价格大战那样,归结为“囚徒困境”的形势。所以,当企业在进行价格大战的时候,我们说他们陷入了“价格大战的囚徒困境”。从游戏到博弈

博弈论的英文名为Game Theory,直译就是“游戏理论”。在我国古代,“博弈”的意思就是弈棋。但是,现在的博弈论研究的并不只是打牌,下象棋等一般的娱乐游戏,而是经济活动中的决策、政治活动中的竞选,战争双方的斗智斗勇等许多重要的活动。

经典意义上的经济学,以经济主体人的自利行为以及相应的市场反应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也无论是竞争形势还是垄断形势,基本上是经济主体人面对市场作出的最优决策。

第三篇:第十三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第十三章 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内容,并能够用博弈论历来分析厂商的竞争策略。

教学内容

博弈与决策、占优策略、纳什均衡、重复博弈、序贯博弈、威胁、承诺和可信性、对进入的威慑

教学重点与难点

占优策略、纳什均衡、重复博弈、序贯博弈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具体内容

第一节 博弈和决策

博弈论(game theory),又译为对策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参与人,又称局中人,是指博弈中选择行动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如厂商、政府、国家)。

行为:指参与人的决策变量,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决策中的各种商品的购买量;厂商利润最大化决策中的产量、价格等。

策略:又称战略,是指参与人选择其行为的规则,也就是指参与人应该在什么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行动,以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

信息: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参与人(对手)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即该参与人所掌握的其他参与人的、对其决策有影响的所有知识。

收益:又称支付,是指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利益水平,它是所有参与人策略或行为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如消费者最终所获得的效用、厂商最终所获得的利润。

结果:是指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要素集合。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或行动的组合。博弈的分类: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若参与者能够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即为合作博弈;反之为非合作博弈。第二节 占优策略 占优策略:无论竞争者如何行动,该策略都是最优的。

占优策略均衡:不管竞争对手的策略如何,每一家企业的行为总是最优的,这样一个博弈的结构成为占优策略均衡。

第三节 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给定对方的阿行动,自己的行动是最优策略组合。最大最小策略:限制最小可能收益中的最大值。

纯策略:博弈方做出某个具体的限制或者采取某个具体的行动的策略。混合策略:参与者以某种概率分布在两种或更多的行动中随机限制。第四节 重复博弈

重复博弈:博弈方不断采取行动,同时不断受到效应的收益的博弈。以牙还牙策略:在一个重复博弈中,限制前一轮对手所选择的行动的一种策略,该策略将与合作者保持合作,而报复不合作者。

第五节 序贯博弈

序贯博弈:参与者根据对手的行动和反应轮流行动的博弈。博弈树;先发优势

第三节 威胁、承诺和可信性

策略性行动:限制自身的行动空间从而为自己带来战略好处的行动。空头威胁;承诺和可信性 第四节 对进入的威慑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掌握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占优策略?为什么一个上策的均衡是稳定的?

2、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区别和联系。

3、什么是“以牙还牙”策略?为什么它是无限重复囚徒困境的理性策略?

第四篇: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19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 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0什么是课程资源?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1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

答: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2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依次革命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23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第五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

陈慧光

摘 要: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靶心和灵魂,是教学活动的预定归宿。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目标应“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从而制定一个合理有效且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本文阐述了教学目标的定义以及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目标 定义 策略

所谓教学目标,是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学目标又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规定性,是教师期望学生的、对教学活动的外在的客观的期望,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教学目标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始终起着引力的作用,一方面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目标意识,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暗暗地传达给学生。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切期望后,更加信任教师,教师也就更加热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在本文中,我尝试从改变主体意识,预设教学目标;细化课程要求,明确教学目标;目标层次预设,允许学生差异;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动态生成等这几方面来研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从而以此达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1.改变主体意识,预设教学目标

首先,改变教师的主体意识,减少教师对教学目标决策影响 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习惯从自己的行为或感受出发,把自身的行为或准备讲授的教学内容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课堂行为、情感变化和学习结果。所以在改变主题意识过程当中,首先要做的是弱化教师课堂中的主体影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确保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意识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是非的主宰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用平等的态度面对学生,以风趣的语言,热情的神态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民主和谐的环境中,身心得到放松,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加上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与期望,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学习气氛必然活跃,教师这时在学生心中不仅是老师,更是朋友。他们在课堂里共同探索、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确实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其次,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教学目标的双向互动。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预设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所以要求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设定。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而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性格特质、兴趣特长。从而制定出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就一堂课而言,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是

几部分。例如文化意识不一定每课都有,强加进去也无益,反而不伦不类。

2.细化课程要求,明确教学目标

2.1根据学情水平,细化课程要求

教学目标是《 课程 标准》的具体化,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的。从宏观上层面讲,有年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直至课时目标等不同的层次。在确定课时目标时,教师 首先要把握住宏观的层次,以便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位。从微观层面看,课时目标的层次更具有操作价值,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组织起一种定向、有序、系统的教学活动。针对学情,制定课程标准实施纲要。《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对习惯了原有知识体系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因为《课程标准》并没有提出某一年段的具体要求,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以“教材标准”代替“课程标准”。因此,应当将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细化为每一个阶段的行动目标,实现每个年段都有具体的课程要求。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它不是对学生的最高要求;还应当允许不同层次、类型的班级学生,提出适应学生特点的学习要求。

2.2依据课程目标,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起导向作用。教师在每节课甚至每个教学活动环节的教学目标,都要注意落实课程目标,体现课程宗旨。而教学目标最具实践性和实效性,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学目标来体现,它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因而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在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考虑学

科课程目标;考虑每一目标实现所处的学习阶段。再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考虑目标的可行性。

从而在教学目标制定和叙述上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目标要全面、具体、适宜、具可测性。全面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三维目标;具体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具体目标,确定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看了之后明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会做什么;适宜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考虑学生的发展性等。

(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结果,应该用学生学习后能说什么或能做什么来陈述,尽量避免用“知道什么”、“理解什么”等含糊的词语来陈述目标。

(3)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在目标的陈述中,学生一词应省略。不能出现“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会做什么 ”这类句式,因为这类句式中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3.目标层次预设,允许学生差异

新基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因此对目标的设定要有一个“弹性区间”,这既是为了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当然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给生成留足、留够生成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成更为彻底,更为完美。否则,再精美的预设也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4.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动态生成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重视个体差异,承认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上存在的差异。关心学生个体差异,目标设计据之制定高低难易不同的层次。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基本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应达的标准。教学目标设计应考虑学生个体学习差异。教师不是随意增加或降低课程难度,而应使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因此要更加深入研究学生。

4.1研究学生的前在

以学生为主体,要从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原有基础出发,确定合适的教学“最近发展区”,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教学目标的确定,如果仅从教师自身出发,按照一个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势必会造成大部分学生的失落,人为地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教学的低效率。对于学生前在学力水平的分析是正确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4.2 研究学生的潜在

教学目标制定的科学性还要求层次能较精确地定位在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是从学生的潜在水平开始,通过教学把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在水平,结合具体教学目标,精确定位,设计教学环节并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前提.4.3研究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学目标的制定也需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因为教与学的矛盾首先是教师主导要求和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的矛盾。所谓主导要求,是教师研究《大纲》、《教材》和学生后,形成的关于教学目标要求的认识。所谓主体发展需要,包括主体发展水平和主体发展愿望两个

方面。主导要求与主体发展需要有时完全一致,有时则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完全不一致。处理二者关系的指导思想,是从主体发展愿望出发,将主导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可能。

综上所述,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主体,并充分考虑主体的特点和需要,然后根据课程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最终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参考文献】

[1] 加涅著,皮连生译:《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45-50 [2] 詹振权:《关于“多次层教学”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外国教育资料》,1989(5),P67 [3]李晓文 王莹: 《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1-24 [4]吕良环: 《外语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P200-211 [5]尚凤祥:《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P31~P37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P93 [7]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P258-268 [8]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P153-177

[9]左焕琪:《外语教学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66-94 [10]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150-190

下载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