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重点从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广泛开展集体性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1-0026-02收稿日期:2016-03-14
作者简介:热依汗?肉孜(1981―),女,维吾尔族,新疆乌鲁木齐人,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在不久前,安徽某学院一名大四女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从20楼跃下;而2015年9月10日,踏入重点大学不足半月,河南某高校大一新生,以跳楼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湖南某高校研三学生,28岁,在2015年5月18日下午3点半坠亡。
根据网络调查统计,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杀人数呈现波浪式上升的趋势。在频发的自杀事件背后,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不成熟、心智不健全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到位。这一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肩负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建立并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状况学校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应该给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定期跟踪记录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并随时予以引导,不断充实和完善档案内容。很多大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高校心理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性格,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加强家校联系,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同时,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组成团体,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施以援手,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找到归属感。另外,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对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也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第一,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实际状况及时更新工作理念,树立适合高校学生的心理工作目标,把服务对象拓展到全校师生,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面积,吸引在校师生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帮扶工作,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二,高校应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设一支辐射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应培养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定期聘请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志愿者或者专业人员到校开展讲座、座谈、咨询等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服务项目来开展。
此外,学校应该为那些有意向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志愿者(包括在校学生和非心理专业教师)提供参与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资格考试,增强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作质量;还应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有针对地对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三、广泛开展集体性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各大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开展集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还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缓解学习和就业压力。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朋辈心理辅导,即邀请受过专业教育的非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以同辈人或朋友的身份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大学生在轻松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正确的心理引导,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
此外,大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地方,室友是他们接触最多,也最熟悉的人。学校可以以宿舍为单位,在大学生之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倡导他们构建文明和谐的生活氛围,促进舍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其在宿舍文明评比过程中获得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全面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步伐。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相互之间的监督,对大学生形成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和社会的支持,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户外活动、组织心理健康情景剧等来培养大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一些活动的开展中,应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同时,还可以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活动月为载体,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他们学会自我疏导情绪和释放压力,降低心理问题产生的几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学校需要继续长期关注学生心理,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不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管理模式。
五、注重学生间的心理咨询,缓解心理教育工作者压力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之间相互接触最多,其相互之间的沟通更加容易、通畅。因此,应将学生之间的相互咨询作为一种重要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咨询和相互辅导,部分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的倾诉和释放,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工作的有效性,更能够显著缓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压力。例如,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互相关爱、交流心声”的主题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同时,也可以通过心理访谈的方式等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倾诉心声、缓解情绪的途径。此外,也可以合理地利用新媒体,如微博、QQ群等方式来提升心理教育工作的效果。
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各专业教学中的渗透高校中,各学科教学看似分离,实则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心理素质作为高校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必须在各校各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具体而言,应注意如下几点:①教师应深入挖掘各学科中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而将这些内容与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学科教育教学中适时地渗透其中,适时对大学生进行辅导。这样可以避免直接进行心理健康宣教而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尴尬,使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②在各专业教学中,也可以采用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或者强化措施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大学生活、社会生活和以后的生活。
总之,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基础工程,同时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在深刻认识和分析现阶段高校学生心理教育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寻求一条符合高校特色、符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推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菊会,刘辉,李含章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亚太教育,2016,(2):3―4.〖2〗邹碧海,康晓卿大学生心理问题对平安校园建设的影响〖J〗安全,2015,(S1):13―16.〖3〗李小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刍议〖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60―62.〖4〗石蕊浅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创新策略〖J〗法制博览,2015,(28):294.
第二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校党发[2007]26号文件以及院党发〔2006〕19号关于印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的相关文件精神,尽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工作,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各项工作。现就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查情况如下:
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保障措施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新疆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7-2008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8-2009学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新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4分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3、2007.12.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2007.12.19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2008.4.17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2008.6.18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4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2007-2008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2007-2008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2007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2008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4、做好2008级新生upi普查协调会;
5、做好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协助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并有记录。建立了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面谈咨询登记簿,按时完成了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布置的工作任务。
第三篇:关于申报福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示范校的报告
关于申报福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示范校的报告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进一步落实《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闽委教宣
[2009]56号)等文件精神,根据省教委关于创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示范校的要求,为提高我校师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提升学校整体层次,我校自2010年开始就开展了多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努力,我们进行了自查,认为创建已取得一定成效,我校基本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示范校评选条件。现将创建工作如下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职工656人,全日制在校生9324人。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3人,其中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名,均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业本科学士学位教师1名。
学校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小组,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辅导队伍。学校副书记姚进生任顾问,学生处处长赵健全任组长,由学生处专职人员、各院系辅导员和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专职教师等组成。以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为依托,以讲座的形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学生处负责安排组织老师授课。
二、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的认识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自2004年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来,我校结合创建本科院校的要求,采取措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加强,建立了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配备了专职咨询人员,每年在新生中开展心理普查,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活动等,发挥了积极地作用,成为我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但是,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中央、省文件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尚未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岗位,专职教师、经费、场所、设备配备还未达到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持续性不够,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大力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得尤为迫切。
2、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
(1)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构建心理教育、预防、咨询和危机干预体系,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推行心理健康普查,做好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大学生开发心理潜能,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实现人格协调发展,形成爱惜生命、珍爱集体、悦纳自我、善待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2)成立由三级组织机构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级机构是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领导机构)。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处、团委、保卫处、校医(院)、教育科学系、及其他各院系的领导为组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文件、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对校园重大心理危机进行决策处理并领导二级机构开展工作。二级机构是心理咨询室和各院系辅导员(执行机构),主要通过面向全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
咨询活动,收集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三级机构是院系心理教育组(基层工作和信息提供机构),主要由院系总辅导员、学生干部组成。各院系在每班设立一名心理委员,每个宿舍设立一名宿舍心理信息员,在每院系学生会中设立一名心理部长。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定期向班级学生宣讲心理健康知识,时刻关注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每星期向心理部长汇报本班同学的心理动态(特别关注有自杀倾向、行为反常、异常孤僻的同学的情况),心理部长每星期向二级机构汇报本院同学的心理动态。
(3)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警体系。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四条信息渠道。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班级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心理部长定期提供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通过增加心理咨询值班时间,开通网络咨询,开设心理咨询热线、信箱、电子邮箱,与辅导员建立定期联系制度等途径主动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信息;通过与家长的联系获得学生心理健康的其他信息;构建“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机制;构筑由学校、家庭和社会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三合一”工程。
(4)建立心理危机应急处置体系。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日常关注对象建立早预防、早发现的阻控系统;针对心理危机重点干预对象建立由家长、辅导员和学生骨干组成的24小时监护系统;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高危对象建立由外援支持的转诊快速通道;针对因心理危机问题而休学的学生建立后期跟踪制,指派专人对其提供康复期的辅助心理咨询服务。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负责开设全校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少于10个课时、1个学分的专题课程,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专职)教师或心理咨询师授课,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10课时(1学分)的心理健康课程。各院系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要努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知识,成为校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完善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各院系要通过多种渠道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确保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编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和心理健康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学校广播、网站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栏目,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利用“3.21”世界睡眠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9.10”世界预防自杀日等主要纪念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3)积极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积极邀请医疗机构的医生指导、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咨询工作。创造条件支持校学生心理协会,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加强规范管理。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在学生宿舍设立心理健康信息员,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学生心理动态,进行朋辈心理辅导。
4、完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基础条件
(1)落实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落实执行中央、省关于“本科院校每年每生抽取5~10元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金费”的文件精神,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学校预算,在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中列支,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2)加强心理咨询的软、硬件建设。按照心理咨询工作的需要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岗位,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设置心理咨询师系列和岗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办公室、团体辅导室、档案室、学生活动室和符合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和案例会诊室;配置测评电脑、办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等设施,购置心理测评软件和团体辅导包;订购心理健康报刊和书籍等。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提供保障。
(3)加强心理咨询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流程、心理咨询保密、心理咨询预约、心理咨询回访、心理咨询案例会诊等制度,加强心理咨询个案记录与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个案的研讨与督导活动。
(4)加强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专兼职相结合,通过开放心理咨询室个别面询、设立信箱、电话咨询、网络在线咨询等多种途径免费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努力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5)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等机制。
5、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按照省上文件要求,配足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在2010年秋季前,按1:5000的师生比配备2名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的心理健康教育
专职教师和数名兼职教师,下属系(院)、班级设置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完成三级组织机构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纳入教师培训培养计划,推荐到相关学校进行专业进修,制定校内津贴、职称评定方面的倾斜政策,鼓励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确保心理咨询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心理咨询业务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6、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后续保障
(1)成立武夷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对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咨询、评价和指导。
(2)制定《武夷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体系》,接受省督察组督查和指导,迎接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的评估。
(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校科研处和校高教中心每年发布的科研课题指南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其中。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提高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水平和工作水平。
我校经过多方面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我们取得了“福建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高校”“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虽然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我校处于闽北山区,加之我校属于转型本科院校,以前长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相对缺乏长期、系统的教育工作。因此,学校还应长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学校硬件条件受限,目前学校心理团体咨询室等还不完善。但学校已规划立项建设学生活动中心,预计2012年可竣工,能够解决功能室的问题。多年的工作机理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我们期望创建工作成功,我们深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示范校的荣誉将会更加激励学校以此作为一个良好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扎实工作,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均衡发展。
鉴于此,我校向省教委提出创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示范校的申请,望教委指导、验收。
特此报告
武夷学院
二0一一年十一月八日
第四篇:对党员教育工作的思考
对党员教育工作的思考
党员是党的细胞,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员素质能力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农发行系统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对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农发行党员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和新任务。与时俱进地创新农发行党员教育举措,提升党员素质能力,是农发行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发挥党在农业政策性金融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发展第一要务的迫切要求,更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农发行正处于体制转换、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出现的新问题越来越多,需要解决的新矛盾越来越复杂,面临的发展新压力越来越大。实践证明,越是在经营环境复杂、矛盾困难突出、改革任务艰巨的关键时期,越是要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党员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党员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对于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农业政策性金融事业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重灌输教育,轻教育效果。
随着农发行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干部党员业务营销忙,一般党员基础任务重,党组织对党员的日常教育工作往往通过召开会议和组织讲座的方式开展,多半采取我教你听、填鸭式、课堂灌输的教育形式,上大课、开大会、学文件、读报纸,一人念大家听,从会议到会议,从文件到文件,从理论到理论,即使是拉横幅、写标语、出展板等形式往往也是“当时轰轰烈烈,过后冷冷清清”,教育活动容易流于形式,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收到预期效果。要使党员教育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创新教育方法。
(二)重理论教育,轻实践锻炼。
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党组织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联系业务拓展和信贷支农的实际,对广大党员进行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经常性的形势、任务、政策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党组织在党员教育中,往往忽视党员的实践锻炼,致使党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适应形势要求。创新党员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加强实践锻炼,是提高党员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重集中学习,轻自我学习。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客观上要求农发行善于破旧立新,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开拓创新,以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助推“三农”新发展。学习能力是党员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提升学习力才能提升创新力。要提升党员的学习力,更好地适应新阶段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农发行系统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头作用和核心作用,就必须在不断加强党员集中教育的同时,激发党员自我学习的激情和活力,利用班后时间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
(四)重短期效应,轻机制建设。
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当前,农发行党员教育工作与业务工作相比较,缺乏激励约束机制,部分机构党员教育和业务工作“一手软”,“一手硬”。以县支行党支部为例,支部书记均为行长兼职,支部委员多为副行长兼主管或部门主管,他们既要忙于业务和行政管理,又要兼顾支部工作。由于缺少党员教育制度的刚性约束,致使基层行党组织往往根据上级行的教育任务,组织开展临时性短期专项教育活动,使党建工作形式化,活动开展简单化,质量要求一般化,党员教育难以取得长期稳定的效果。
三、党员教育理念的创新
(一)重效果,打造党员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既要有决心和信心,也要有科学方法,既要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也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拓宽党员教育的途径,打造有基础、叫得响、推得开的新载体,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借助现代手段。利用内部局域网,建立“网上党员之家”专版,引导广大党员参与组织理论学习、进行形势教育;利用远程教育网,开展网上互动党课活动,特邀嘉宾与党员干部进行在线交流;利用外部因特网,设立网上电子图书阅览室,定期开展网上党员理论学习教育,强化党员的参与意识,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二是丰富教育活动。结合农发行不同的阶段性教育要求,精心设计不同的主题实践活动,将党员教育融入服务“三农”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之中,通过系统化、体系化的主题教育来丰富党员教育的内容,把农发行党员教育工作全面渗透到各项业务发展中。三是拓宽教育渠道。综合运用辅导报告、专家讲座、参观考察、调研探讨、讨论交流、成果测试、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途径,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二)重实践,谋求党员教育工作的新成效。
农发行目前正处于向现代银行转型的重要时期,正处于加快发展和推进综合改革的紧要关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通过加强党员的实践教育,提升党员的科学发展能力,是当前农发行必须抓住的关键问题、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一是以业务发展为主线。坚持以理论学习为重点,业务学习为基础,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统学习的同时,紧紧围绕农发行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注重对及经济、金融、服务、营销和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引导党员带着问题学习、围绕工作钻研,使工作过程成为努力学习、增长才干的过程。二是以创先争优为中心。把党员教育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开展营销能手、服务标兵和岗位标兵等富有特色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使党员成为推动全行改革发展的表率和先锋。三是以基层锻炼为抓手。建立健全党员交流、轮岗和选派制度,把优秀党员送到基层、一线部门和关键岗位锻炼,在强化实践锻炼中增强解决问题和驾驭发展的能力,并在农发行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
(三)重自我,树立党员教育工作的新理念。
学习是提高自我、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主要渠道,是适应金融市场多元化、综合化、复杂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的需要。一要强化理念驱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树立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应付学”为“认真学”、变“粗浅学”为“深入学”,善于在忙中学、学中干、干中学,努力打造勤学习、善学习、想学习、会学习的学习型党员队伍。二要强化组织推动。加强对党员学习的具体指导,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认真搞好自学。三要强化典型带动。结合农发行党员队伍教育培训情况为“三农”服务的实际情况,对创建学习型党员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通过其示范作用,激发党员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的热情,把广大党员干部打造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核心。
(四)重制度,建立党员教育工作的新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员干部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完善各项机制是关键。一要健全责任机制。搞好党员教育工作,基层看党委,党委看书记。书记亲自抓,这是党员教育是否有成效的重要前提。事实证明,哪个党组织的领导重视了,那里的党员教育工作就做得好,那里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更加明显。因此,要积极打造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有责任、有目标、有要求,齐抓共管的格局,使每一个班子成员有目标、有责任、有压力、有动力。二要健全推进机制。把学习作为判断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认定干部实绩的主要条件,真正做到把学习与单位评先、与干部实绩考核挂起钩来,形成鼓励学习、鼓励创新的用人导向,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健全评估机制。加强学风建设,完善党员述学、评学、考学等学习管理制度,健全党员干部学习档案,强化学习效果考评,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绩效评价体系,确保党员干部的眼界更宽、层次更高和能力更强。
第五篇:对远程教育工作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有效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自身优势,有助于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以说,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
作为**县这样一个地广人稀、农牧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偏远边境县,远程教育的开展无疑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加快农牧民致富奔小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这样一项“强党、固基、惠民、利民”的工程真正在**广阔的大地“安家落户”、“生根发芽”,切实发挥远程教育作用,**县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主要做法
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之初,**县就牢牢抓住“建、管、学、用”四个环节,力求“建出质量、管出效益、学出兴趣、用出实效”,扎实推动远程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加大投入,严格把关,保证站点基础建设“建出质量”。
县乡两级按照“四个统一”的建设标准,成立了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即“统一标准设置领导机构和管理人员、统一购置安装设备、统一建立管理制度、统一培训管理人员”。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力支持远程教育开展,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60余万元。
**县为科学合理的确定站点选址,县远程办对全县行政村进行了摸底调查,详细了解各行政村地理位置、村民素质、集体收入、后备干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等情况,并结合村阵地建设计划,反复论证,认真比对、充分征求乡(镇)党委意见确定站点地址,确保了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的顺利开展,并能够起到示范指引作用。同时自始至终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县远程办和各乡(镇)紧密配合,严格把好三道关:一是严把基础关。结合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制订站点建设规划,从阵地建设、网络基础、用电、防火、防盗等硬件要求入手,对接收站点的选址和安全问题进行评估,条件不具备的暂缓安装,短期内无法改善的,及时调整;二是严把监理关。由县委组织部委托建设监理部门进行全程监督,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统一规格和质量要求进行基座建设。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控制,发现不规范的安装操作和偷工减料行为,及时予以纠正。三是严把验收关。站点设备安装完成,由安装施工小组成员和乡(镇)主管领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级站点操作员进行自查;在乡(镇)自查完毕设备安全运行一周后,由县远程办对各个站点逐一进行检查验收。
二是组建队伍,加强培训,推动站点管理规范“管出效益”。
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远程教育管理员队伍,是搞好远程教育工作的基本保证和关键所在。
在远程队伍建设方面,全县每个乡(镇)都确定了一名精通计算机互联网知识、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作为远程教育专干,每个村级站点按照“ab”岗的方式,确定了两名文化程度较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村干部或大中专毕业生为管理员和操作员,解决好“有人管”的问题;在骨干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方面,县远程办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要求,本着“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全县各乡(镇)的管理人员每年定期进行了至少两次的专题培训,并采取跟班学习、现场观摩、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培训效果,切实提高远程教育管理员队伍的政治素质、服务水平和操作能力,解决“管的好”的问题。探索建立规范管理机制,全县统一制订了《**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制度汇编》,与站点操作员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设备管理和教学工作量化,落实责任。开展了“双学双争”和“星级站点评选”活动,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管长远”的问题。
在教学队伍建设方面,与成员单位联系,从全县涉农部门选聘了4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远程教育专家辅导团”,定期开展“帮教下乡”活动;在制片队伍建设方面,由县远程办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协调,与县电视台加强合作,利用县电视台的摄录编设备和视频资料,成立课件制作小组;在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方面,以县远程办技术人员为主,乡(镇)远程专干为辅,建立了10余人的技术服务队伍,为各站点提供设备检修服务。
三是创新形式,注重实效,确保农村党员群众“学出兴趣”。
在教学组织方面,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的实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在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做好“储片建库”。从自身实际出发,多措并举,加强教学资源建设,通过上级教材分类保存、成员单位资源报送、党校c级站资源下载、远程教学资源接收、中央频道视频刻录、自主开发“乡土教材”等途径高标准、全方位的储备教育教学资源。并专门投入资金建立视频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新疆哈语3套和哈语8套适合本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法律法规、适用技术方面的电视节目。力求课件资源常新、课件内容实用,保证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喜欢学、用的上、有实效”。目前共收集整理和下载各类vcd教学资源85个、流媒体资源680余个、网
页资源420个、文档资料80余份、课件资源220个。
做到“多方联动”。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设施、资金等资源,把农村各项教育培训工作统统纳入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把远程教育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形成“远教搭台、部门唱戏、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的新格局。一是涉农部门参与。推行了“部门组织+远教节目收看+专业人员辅导”的学用方法,组织农业、林业、农机等多个成员单位,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工作,扩大教育面,增强教育效果。二是行业协会参与。注重发挥全县现有蔬菜种植、獭兔养殖等多个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依靠行业优势,开展教学辅导,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三是示范基地参与。紧密结合“万名农牧民党员能力建设工程”,依托已建成的示范基地,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和场所,激发农村党员群众的兴趣。
做到“三个结合”。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提高农牧民种植养殖水平。依托远程教育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直观的教学方式,在远程教育站点以“牧区党员流动服务中心”、“远程网吧”、“远程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各类实用农牧业知识和致富能力的培训,提供农产品销售信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恰库尔图镇乔山拜村想发展蔬菜种植但技术不过关,通过观看远程教学资源,村民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得到很快提高,目前已建成蔬菜大棚20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提高农牧民参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个新的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农牧民加深对新农村的了解,亲眼看到区内外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增强其改造家乡、发展生产的自觉性。如库尔特乡喀拉巴盖村村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对全村的道路进行了整修,植树千余株,使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善,受到了县委的表彰,并成为全乡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提高农牧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县将远程教育站点作为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来抓,通过教育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把远程教育站点办成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的“乡村党校”,农民群众学科技、学知识的“家庭学校”,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素质。同时把远程教育与“三日一会”和“民主议政日”活动结合起来,使活动更加直观,增强了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库额尔齐斯镇也尔特斯村,将村务和民主议政日内容制作成课件,利用远程教育设备进行公开,使群众对关心的问题了解的更加准确客观,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四是因地制宜,学以致用,促进农村远程教育“用出实效”。
在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活动过程中,**县牢牢把握“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因地制宜,建设一个,用活一个,见效一个,认真开展“五学”活动,确保学用活动见实效。
一是开展村两委班子带头“领学”活动,促班子民主管理能力提高。定期举办“党员理论学习日”、“党员观片周”等活动,要求村两委班子必须按时参加并组织好远程教育学用活动,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同时每月组织“两委”班子,就时事政治、政治理论、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集中学习2次,学习时间每次不得少于2个小时;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先观看、再组织讨论的形式进行,着重提高两委班子民主管理的能力,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根据所需所求,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汲取理论养料,真正成为农村事业发展的好榜样、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领路人。
二是开展农民群众“选学”活动,促群众致富能力增强。各远程站点实行全天开放制度,做到随叫随到,随用随开;并通过村广播、村务公开栏、走访入户等形式向农牧民群众宣传远程教育相关知识及教学资源内容,使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真正实现学有所用,提高自身致富能力。
三是开展远程服务队上门“帮学”活动,促学用成果转化。利用远程教育成员单位的人才优势,组织远程服务队,根据各站点学用反馈情况,深入乡村开展巡回服务活动,采取专题讲座、现场示范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群众进行“帮学”,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手把手的指导,杜绝学用两张皮的现象,促进学用成果的转化。
四是开展示范带动“促学”活动,促远程教育深入人心。利用农闲等时节,县远程办组织远程教育学用典型和学用示范户到各站点进行现场说法,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远程教育学用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使远程教育深入人心。
五是开展县远程办“督学”活动,促远程教育规范开展。县远程办定期深入到各站点,重点对各站点学习人数、学习内容及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在督查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严重的乡镇,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确保学习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达到真学、真用的效果;并开展“星级站点”评选活动,达不到标准的站点,对其所在乡(镇)进行通报,村党支部书记及站点操作员写出书面检查,取消评优资格;达到标准的,县委组织部给予表彰奖励,以此促进远程教育的规范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
一是村级站点正常运行缺少必要经费保障。村级站点正常运行,需要设备维护费、网络运行费等费用,开支较大,部分行政村受村集体收入制约,无法提供必要的经费。
二是哈语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党员干部群众需求。中央、自治区两级远程教育平台播出的教学资源,存在一定局限性,哈语类紧缺,紧贴县域实际的较少;加之受人员、设备等因素制约,独立自主开发制片能力不强,难以有效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提供适宜的教学资源。
三是远程教育各成员单位合力作用需要加强。部分成员单位对远程教育工作认识存在偏差,积极性不高,发挥作用不明显。
四是远程专家人才库发挥作用不明显。受诸多因素影响,远程教育专家下基层少,服务形式单一,与远程教育发展整体要求和党员干部群众实际需要,仍存在一定差距。
五是学用成果转化慢。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一些科技含量高、生产成本大的新项目、新产业不能很快地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三、思考与对策
针对目前**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将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多项工作机制,不断将远程教育工作推向深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党员干部,服务于农村群众,达到“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目的。
一是建立保障机制,多方筹措资金。按照县、乡、村三级分比例投入的原则,采取从党费留存、乡财政拨付、村集体经济投入的方法,逐步解决村级站点运行经费,保证站点的正常、高效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二是建立联动机制,丰富教学资源储备。在巩固原有教学资源采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制定课件资源建设计划,建立课件开发制度。把课件制作任务分配到各乡(镇)和涉农部门,各成员单位根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大课件开发制作。对一些选题好、内容丰富、教育作用强的优秀课件,除拨给一定的制作费用外,并将完成情况列入考核,有效调动各单位课件制作的积极性,加大课件的制作力度。同时与各音像社联系,购买一批哈语教材,充实资源库,提供群众需要的资源教材。
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工作主动性。每年年初下发远程教育和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和考核细则,细化各成员单位具体工作细则,明确目标任务,使工作有的放矢,充分调动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建立人才工作机制,发挥人才库作用。按照专业不同,组建种植、养殖等“专家人才服务队”,定期深入基层开展巡回服务,做到生产前有培训、生产中有指导、生产后有学习,手把手的传授生产技术,指导群众运用学到的远教知识,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开展一个专家对口联系一个乡,指导一个村,帮扶一户农户的“三个一”活动,不断丰富远程教育服务内容和形式。
五是创新学用活动机制,促学用成果转化。借助“党员互助金”,对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新项目和产业,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形成“远教给技术,互助金给贷款;互助金输血,远教造血”的机制;联合专业技术协会,按照“远程+协会+产业”的形式,一方面,利用远程教育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专业协会成员和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发布、销售指引等服务;另一方面,利用协会的组织资源,推动远程教育在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依托科技示范基地,采取“远程+基地+项目”的开放性教学方法,一方面组织群众到各类种养示范基地进行看学和实践,另一方面按照“远教知识先进示范基地、再传农民群众、基地示范成功、再教群众应用”的思路,促进学用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