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幸福班级的策略研究 论文
课题编号______________
新乡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研究成果
课 题 名 称 建设幸福班级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姓名
周晋阳 工 作 单 位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联 系 电 话 *** 填 表 日 期 2011.7.1
新乡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 问题提出............................................................................................................................1 1.2 创新之处............................................................................................................................1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1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2
1.4.1 研究思路.................................................................................................................2
1.4.2 研究方法.................................................................................................................2
第二章 正确认识幸福班级..........................................................................................3
2.1 幸福班级的概念................................................................................................................3 2.2 幸福班级的特征................................................................................................................3
2.2.1 共同的幸福目标...................................................................................................3 2.2.2 和谐的集体舆论...................................................................................................3 2.2.3 良好的学习氛围...................................................................................................4 2.2.4 快乐的班队活动...................................................................................................4 2.2.5 愉悦的人际关系...................................................................................................4 2.2.6 鲜明的幸福特色...................................................................................................4
第三章 初一年级中学生对班级幸福感调查..............................................................5
3.1 总体情况分析....................................................................................................................5 3.2 具体情况分析....................................................................................................................5
3.3.1 学习压力对学生班级幸福感影响较大...............................................................5
3.3.2 人际交往对学生班级幸福感有影响...................................................................6 3.3.3 师生关系对学生班级幸福感有影响...................................................................6 3.3.4 班级环境对学生班级幸福感有影响...................................................................7
第四章 建设幸福班级的策略......................................................................................9
4.1 建立积极舆论
营造幸福氛围........................................................................................9 4.2 融洽师生关系 体验幸福感受..........................................................................................9
4.2.1 尊重欣赏学生 激发上进之心...........................................................................9 4.2.2 倾注一片真情 做生良师益友.........................................................................10 4.2.3 把微笑给学生 感受教师亲和.........................................................................10 4.3 留心差异教育 共同体验幸福........................................................................................10 1 4.4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品味..............................................................................11 4.4.1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11 4.4.2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11 4.4.3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12 4.5 班会规划人生 憧憬幸福未来........................................................................................13 4.6 重视活动开展,丰富学生生活......................................................................................14 4.7 抓好班级常规 保障班级幸福........................................................................................14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个性、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的运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但在我国目前的中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育观念滞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班级工作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这些都对班级管理产生了不正确的导向。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在班级里都感受不到快乐,所以进行幸福班级建设研究非常必要。
1.2 创新之处
时代性强。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发生着变化,学生对幸福班级的认识也处在一个变化的状态之中。本文结合90后学生为主体开展研究。
实践性强。本文主要通过对家长老师学生进行座谈、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科学数据,进而科学地论证现在的幸福班级具备的特点、学生对幸福班的要求、建设幸福班的策略等。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进行幸福班级建设的研究,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行幸福班级建设,让班级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乐园,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1 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既获得一种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又充满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是进行此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通过对学生进行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真实地了解学生对目前班级的感受,确定学生心目中幸福班级的模式和要求,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幸福班级的策略,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1.4.2 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分析方法和手段,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研究思路,实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采用文献查找、调查访问等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文献研究法。学习借鉴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成果,汲取其有益经验,收集、筛选相关课题研究资料。
(2)实证研究法。立足于河师大附中,并积极到新乡市其它不同层次中学调研,了解情况。
(3)问卷与访谈相结合法。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对中学生、家长、老师以及社会中的其他人员进行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访谈、座谈活动。在认真论证基础上,进行详尽的数据统计,科学地分析,为论文写作提供数据和思路。
第二章 正确认识幸福班级
2.1 幸福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等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班级是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的主要基地,所以班级建设对于实现这个目标,培养学生的幸福意识、法制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等人文思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设幸福班级就是通过学生干部的培养、班级组织建设、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幸福情感,从而将幸福认识内化、升华为对幸福的追求。
2.2 幸福班级的特征
2.2.1 共同的幸福目标
要有创建幸福班集体的总目标、计划和总结,并能有组织地开展创建活动;每个学生有与班集体目标一致的个人幸福目标,并为实现班级幸福目标努力实践;要有学生设计的班训、班名等;全体同学有为班级、同学服务的岗位,共同参加班级管理。2.2.2 和谐的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积极健康,并且能凝聚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有各种舆论阵地,如黑板报、意见箱、班级小报等,并能充分发挥沟通、教育激励等作用;班内有先进典型,学习有榜样,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尚;每个学生的努力、特长和进步等都能得到鼓励与肯定,学生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感受幸福。2.2.3 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勤奋、谦虚、好学、乐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并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各种帮扶措施,全班同学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全班各门学科成绩良好,或有明显进步,成为学校各班学习、追赶的榜样。2.2.4 快乐的班队活动
班级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班级活跃有生气;学生能积极参加年级、少先队、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人人参与体育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感受幸福。2.2.5 愉悦的人际关系
学生能正确处理好与集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学生尊敬师长,教师热爱关心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关心弱势学生,团结帮助后进生,每个学生都能感到集体的温暖,心情舒畅,班内没有被孤立者,人人都是幸福的个体。学校、兄弟班级对班级反映良好。2.2.6 鲜明的幸福特色
有全班同学引以为豪的幸福特色,如帮扶特色、文化特色、活动特色、交流特色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全班学生创造和感受幸福的一个有效载体,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能辐射到其他班级甚至全校。
第三章 初一年级中学生对班级幸福感调查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河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具有实验性和示范性的省重点中学、河南省窗口学校,是河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实验和教育实习基地、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中央党校中共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基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
学生对班级的满意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积极性,和营造校园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的重要因素。我在河师大附中开展关于学生班级幸福感的调查活动,对该校初一年级的学生发放了“河师大附中初一年级学生班级幸福感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调研方法是整群抽样,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有效回收率93.5%,因此,本次调查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1 总体情况分析
此次调查中,男生人数占51.6%,女生人数占48.4;农村学生占总人数8.4%,城镇学生占总人数91.6%;独生子女占总人数93.1%,非独生子女占总人数6.9%。
从回收的问卷数据看,学生为自己的班级幸福感打分的分数平均为7.3分(满分为10分)。从性别上来看,相对来说,男生的班级幸福感要比女生的班级幸福感要稍强。男女学生大多数都对自身的总体幸福满意与肯定的水平较高,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男女学生普遍对班级生活感到比较满意。
3.2 具体情况分析
3.3.1 学习压力对学生班级幸福感影响较大
初中的学习生活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科目增多,节奏加快,学习任务更重,能不能有效处理学习,这一主要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影响中学生的班级幸福感体验的高低。初中作业量明显增多,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跟不上教学进度等因素,也是很多初一年级学生最苦恼的问题。所以,如果学校能够多开展一些新老生帮带活动,或者举办一些传授学习方法的交流会或5 讲座,帮助初一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对于他们的幸福感的增强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调查显示只有36%的学生对目前学习生活持积极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这36%的学生最终在给自己的幸福感所打的分都是比较高的,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相对来说比较高,性格比较乐观,成绩也比较突出。这说明学校在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一定帮助的。
3.3.2 人际交往对学生班级幸福感有影响
中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其班级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据卡耐基工业大学的调查: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由此可见,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对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学生非常重视自己是否拥有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时,其心情舒畅,主观幸福感高。
44%的学生其知心朋友达三到五个,而且在班里与同学交往中,63%的学生声称“与同学相处很融洽”。此外,与家人、老师的相处,一中学生也是基本上达到了良好的状态。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一中学生的班级幸福感。
56%的学生认为,参加集体活动是有意义的人际交往方式,应当主动积极参加;而44%的学生认为集体活动是一种无趣的活动。不可否认的,这种略带消极性质的交往方式,难免会影响学生班级幸福感的提升。在解决困难方面,45%的学生在遭遇困难时,会选择首先向朋友求助,33%的则选择自己解决。可见,朋友仍然是这些学生解决困难的坚强后盾。
由调查问卷的数据和分析,我们推知,师大附中初一年级学生的人际圈子尚属较小范围,多是局限于同学,而在年长人群中却极少有交际。当然,同龄间交往能使学生生活学习上达到愉悦之效,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但是,另一方面,从情感和思想上说,年长的朋友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对生活做出更理性更公正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3.3.3 师生关系对学生班级幸福感有影响
34%的学生认为自己能与老师处理好关系,并非常喜欢老师所讲授的课程。47%的学生认为自己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老师的很多做法自己看不惯,不理解。可见,如果学生在班级里没有民主,没有自由,有的只是惶恐与不安,那么,班 6 级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也就失去意义。幸福感来自于人的心理感受。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欣赏,体会到老师的浓浓爱意和殷殷深情。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因人制宜地创设相应的平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时时让学生感受到心情舒畅、性情自由、充满激情。
3.3.4 班级环境对学生班级幸福感有影响
由调查问卷的数据和分析,我们可知,56%的学生对班级环境不满意,认为现在的班级环境太呆板,缺乏个性与生机,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幽雅、洁净,富有内涵的班级环境,能在育人路上发挥“润物无声”的功效,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宽敞的教室,几净的窗户,净洁的地面,典雅的装饰,整齐的桌凳,优美的板报、素雅的花草等,都能让学生心情舒畅,神情飞扬。第四章 建设幸福班级的策略
4.1 建立积极舆论
营造幸福氛围
班级舆论就是班风,是班级的大环境。一个好的班级舆论能调动起全班同学内心深处拼搏的激情,因为在每个同学的内心深处都怀着对成功的渴望。建立起积极的班级舆论,有助于营造班级的幸福氛围。刚开学,我就组织学生自主制定班规,因为是自己制定的,所以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现在,我又在黑板最上方写了鼓励学生的格言,班规和格言形成了一种积极文明、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保证了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另外,用爱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学并快乐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班主任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由此可见,我们要付出,付出时间、体力、智慧、热情、个人魅力等等。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用爱去关心、教育、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幸福,激发起学习、生活的热情、兴趣,让他们去爱学习,爱生活,能做到学并快乐着。
4.2 融洽师生关系 体验幸福感受
21世纪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面对思维敏捷、视野开阔的青少年,班主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束缚。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以朋友的真诚打动、感化学生,唤起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认同。4.2.1 尊重欣赏学生 激发上进之心
人有个“弱点”,就是经不起尊重。你尊重他,他就会失去抵抗能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来作为回报。就是再调皮的学生在老师表扬之后也会彻底失去抵抗能力,后来特别听话、懂事,再也不捣蛋了,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
老师的欣赏和赞美是尊重的结果,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装出来的,是用心发现的,不是敷衍了事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真心的赞美、9 一个赞许的微笑,都有可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教师要多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4.2.2 倾注一片真情 做生良师益友
作为教师,要有爱心,对学生倾注一片真情。我非常关心学生们,学生自带一个水杯,谁渴了就来喝开水。喝开水,保证了孩子们的健康。放学后,我送学生过三百米以外的马路,保证他们在路上的安全。一次天上下着小雨,我和学生们已经走到半路了,我一回头,发现少了一个学生,就叮嘱其他学生注意安全先走,然后我返回学校车棚,原来是一个男生的自行车掉链子了,他不会安,急得差点哭了。我帮他安好链子,再送他过马路回家。
4.2.3 把微笑给学生 感受教师亲和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传递的却是美好的讯息。班主任不要每天板着脸,应该是从一踏进学校开始就面带微笑。微笑表明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到教师浓浓的亲和力。
4.3 留心差异教育 共同体验幸福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写道: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班主任要在细节上多关心学生,留心差异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师爱,让所有学生不管成绩好差,共同体验学习生活的幸福。
留心教育细节有时表现在差异教育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特点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待优秀生的教育,老师关心有时有点过,而对中间生、后进生则较少。对后进生,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教育的契机,对症下药,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离开“后进”的行列。这个过程必须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过程。
总之,班主任要做到严爱优秀生、博爱中间生、偏爱后进生,留心细节,注意差异教育,让所有学生共同体验幸福。
4.4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品味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4.4.1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可贴于教室显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级文化宣传内容(板报,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4.4.2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班级一周工作总结制度,班干部定期会议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制订和实施制度应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1)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2)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
(4)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4.4.3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这些理念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校运会。在校运动会期间,一方面,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运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
12(3)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鉴于此,在军训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意识;积极对待校运会,培养班级凝聚力;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艺术节,培养集体荣誉感。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处理好师生关系,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威信;教师要培养民主作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不抱成见和偏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要善于理解学生。
4.5 班会规划人生 憧憬幸福未来
用多彩的班会规划学生的人生。常听毕业的学生谈起,对老师教授的课业没有印象,反而是一堂多彩的班会课还记忆犹新。我们要让班会课成为引领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第一战场,重视对班会内容、形式等的设计。本学期,主要精心准备了以下几堂班会课。第一堂班会课让学生真正了解爱的定义,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从而确立整个学期的德育教育主题:责任、感恩、坚持。第二堂班会课通过六十年来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一起感受中国力量,从而明确作为现阶段的我们应有的学习的责任。第三堂班会课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诗歌朗诵会,学生不仅以朗诵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赞颂,而且展现了自己的能力。第四堂班会课“从光立方审视处事原则”,由4028个战士手持4028棵发光树组13 成的“光立方”,成为了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学生感受到了处事原则中“责任、服从、团队协作”等的重要性。
精彩的班会课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扬起生活的风帆,憧憬幸福美好的人生。
4.6 重视活动开展,丰富学生生活
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主动把精力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感受生活的快乐与美好。法国的儿童生活非常快乐:校内外活动丰富多彩,骑车、滑板、攀岩、爬绳、游泳、滑雪、打橄榄球等娱乐场所和设施到处都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玩出智慧、自信和开心。目前,我国的学校也在着力打造特色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快乐成长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创新乐趣、成功乐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实学生日常生活,让手机低俗信息无法进入学生头脑,无法进入学生心灵。
河师大附中充分利用校内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培养、特长延伸,为学生课余生活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感受着成长的快乐。河南师大附中以系列深层德育、养成教育、自治自育、心理健康教育为引领,每学年定期开展学生“自我管理”训练与班会系列主题教育,创建学生社团,开展体育运动节、校园读书节、红五月艺术节、科技节、外语节等六大文化节,这些活动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参与。其核心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做事,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团队意识和领袖气质,立其德、养其性、正其行。其中,河师大附中的社团最值得一提。在校生都可以向校团委申请创建社团,并把每周五下午定为社团活动日。同学们积极非常高,为了周五自己的社团活动,都会利用一周时间进行准备。就初一年级而言,学生共组建了24个社团,每周各社团轮流开展讲座、展览、学习等活动,学生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感到生活的充实与美好。
4.7 抓好班级常规 保障班级幸福
首先,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常规训练。通过晨读、早操、集体活动加强常规训练,同时培养班干部 的管理能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平时工作中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不同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信心和个性发展。经常进行思想教育,从小树立集体荣誉感,培养卫生意识,安全意识。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另外,用外力服务于班级管理。“五严”之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明显增多了,但学业上的要求并没有减轻。我们教师就要学会“借力”。首先,向任课老师借力。团结任课老师,不仅在常规工作方面齐抓共管,而且在上课、作业、练习等方面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班主任,第一时间处理。其次,向家长借力。作为班主任就要有一股盯学生的劲道去盯家长,通过电话、校信通甚至是请家长到校等方式,明确家长的责任,在新形势下真正做到家校合作,实现共赢。最后,向学生借力。在班级中捕捉班级的舆论导向、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及时在班会课上正确引导。总之,班主任要以自己为圆心,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学会巧干,借力于任课老师、家长、学生。
总之,贯彻落实“五严”规定,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的共同心声。面对“五严”规定的新形势、新背景,我们班主任老师只要勤于探索、奋力拼搏,不仅要有奉献精神,还能不断学习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服务学生本领,与时代发展同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创建幸福班级,让学生感受幸福,做到学并快乐着,就一定能够开创“五严”规定下,既不违背教育规定、教育规律,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班主任德育工作新局面。
第二篇:小学低年级幸福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小学低年级幸福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幸福班级建设相关的材料
北宫大街小学曹利霞
2014年6月
第三篇:ECR策略研究论文
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即高效客户响应,也称为高效消费者响应、有效客户反应。它是从美国食品杂货业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是一种新型的商品流通模式。根据ECR欧洲执行董事会的定义:“ECR是一种通过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各自经济活动的整合,以最低的成本,最快、最好地实现消费者需求的流通模式。” ECR产生的背景
ECR是美国食品杂货行业开展供应链体系结构的一种实践,可以说ECR吹响了美国食品杂货行业全面推动供应链管理的号角。ECR之所以能在美国食品杂货行业得到认可和实践,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1.1 零售业态间竞争激化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食品杂货产业中出现了一些新型的零售业态,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食品零售市场中的主要竞争者,这种新型的食品零售业态主要是批发俱乐部(Wholesale Club)和仓储式商店(Mass Merchants),他们强调的是每日低价、绝对净价进货以及快速的商品周转,这样无疑就大大削弱了超市的竞争优势。针对这种情况,美国食品杂货行业开始了ECR的实践和探索,并最终形成了供应链构筑的高潮。
1.2 日益膨胀的促销费用和大量进货造成成本高昂、消费增加
在传统的经营体制中,各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销售额和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纷纷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调整降低商品销售的价格或经销价,其结果就是生产商的负担加重,各种促销活动日益损坏了生产企业的利益。由于ECR实践的推行能够有效地避免无效商品的生产、经营,提高产销双方的效率,所以,美国ECR的推行吸引了大量生产企业的加入。
1.3 产销合作或供应链构筑的呼声越来越高
随着产销合作或供应链构筑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QR和战略联盟的日益发展,生产企业与零售商直接交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批发业则日益萎缩,产销之间都开始在交易中间排除批发商环节。但在ECR的推行过程中,并不是盲目地排斥批发商,而是通过批发商经营体系的改造和现代经营制度的建立,将其有机地纳入到供应链管理的构筑中。ECR的发展战略
ECR的最终目标是分销商与供应商组成联盟,建立一个敏捷的、消费者驱动的系统,实现精确的信息系统和高效的实务流,在整个供应链内部有序流动。
ECR的三个重要战略是顾客导向的零售模式(消费者价值模型)、品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2.1 顾客导向的零售模式
它是通过购买者调查、竞争对手调查、市场消费趋势研究,确定目标顾客群,了解自己的强项、弱项和机会,确定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构建核心竞争力。围绕顾客群选择商品组合、经营的品类,确定品类的定义和品类在商店经营承担的不同角色。
2.2 品类管理
品类管理是以数据为决策依据,不断满足消费者的过程。品类管理是零售业精细化管理之本。主要战术是高效的商品组合、高效的货架管理、高效的新品引进、高效定价和促销、高效的补货。
2.3 供应链管理
建立全程供应链管理的流程和规范,制订供应链管理指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缩短供应链,减少人工失误,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快速反应能力;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数据准确率和及时性;建立零售商与供应商数据交换机制,共同管理供应链,最大程度地减低库存和缺货率,降低物流成本。ECR的模式结构分析
3.1 ECR的模式结构介绍
ECR模式结构示意图(见图1)。
ECR主要解决四个问题:向消费者以最合理的价格,最合理的时间,最合理的形式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商品;保持一个合理必要的商品库存,保证畅销商品不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断货;如何通过宣传和价格刺激向消费者有效地传递商品的价值和利益;如何基于顾客需求有效地开发商品。
3.2 ECR模式的四个要素
ECR以信任和合作为理念,通过引进最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创造消费者价值观念,推广供应链管理新技术、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和零售业的精细化管理技术,协调制定相应的标准,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优化供应链两个方面同时取得突破。
ECR模式的四个要素(如图2)。
(1)高效的新产品导入(Efficient product Introduction)。正确分析和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是ECR的核心。ECR能够帮助供应商和零售商最有效地开发新产品。
(2)高效的店铺配置(Efficient Store Assortment)。运用ECR系统,提高货物的分销效率,使库存和商店空间的使用率最优化。在有限的店铺空间内,选择最佳的陈列方式,增加畅销商品,减少滞销商品。
(3)高效的促销(Efficient promotion)。ECR系统可以提高仓库、运输、管理和生产效率,使贸易和促销的整个系统效益最高。
(4)高效的补货系统(Efficient Replenishment)。运用ECR系统,包括电子交换数据(EDI)、以需求为导向的自动连续补货和计算机辅助订货系统,可以使补货系统的时间和成本最优化。
3.3 实现ECR模式的“四R”革命
ECR流通模式的核心内容是管理,要从传统的流通模式向ECR流通模式转化,就必须对整个商品供应链进行彻底的“4R”革命,即Restructure(组织构架再造)、Reposition(策略再定位)、Revitalization(企业文化再造)、Reengineering(流程再造)。
(1)组织构架再造。ECR流通模式以消费者需求为系统动力,而零售商是第一位置和第一时间与消费者接触,因此零售商自身的组织化程度至关重要。通常采用连锁经营方式提高商业组织化的程度和增强规模经济的效应。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和社会物流之间,可以通过广泛的合并、合作,形成新的企业集团或战略联盟,以促进供应链的整体优化。(2)策略再定位。在ECR流通模式中,供应链的上下游之间应彼此分享资讯,共同改进各个流程和经济活动。因此,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非常重要。这需要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和竞争策略进行再认识和再定位。作为一项长期的流通模式改造,需要进行综合性、根本性的谋划。事先应明确实施ECR的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并对其所需要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进行仔细的投资效益评估。
(3)企业文化再造。导入ECR流通模式之后,会对企业原有的经营理念、思维方式、管理激励、绩效评估、商品采购等带来冲击。为此,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作用和关系也需要作重新的调整。要更多地倡导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4)流程再造。首先,在整个供应链上的各方,要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在健全和完善自身内部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再与合作伙伴共同讨论彼此之间的交易流程。其次,研究和推进商品资讯的标准化。ECR的实施原则和阶段
4.1 ECR实施的五大原则
(1)以较低的成本,不断致力于向供应链客户提供产品性能更优、质量更高、品种更多、现货服务更好以及更加便利的服务。
(2)必须有相关的商业巨头带动。通过双赢的经营联盟来代替传统的输赢关系。
(3)必须利用准确、适时的信息支持有效的市场、生产及物流决策。这些信息将以EDI的方式在贸易伙伴间自由流动,在企业内部将通过计算机系统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
(4)产品必须以最大的增值过程进行流通,以保证在适当的时候得到适当的产品。
(5)必须采用一致的工作业绩考核和奖励机制。它着眼于系统整体的效益,即通过减少开支、降低库存以及更好的资产利用来创造更高的价值。明确可能的收益,并且公平地分配这些收益。
4.2 ECR实施的四大阶段
(1)供应链构筑。主要是供应链的优化,是在物流和信息上的交互、存货管理。这个阶段比较重要的是电子数据交换。从补货体系来看,零售商的订单通过一个平台发给供应商,供应商通过EC平台看到自己的存货从而判断需不需要补货。电子数据交换在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呈现上升的趋势;顾客导向订货现在还做不到,这是相对比较高级的阶段;持续补货目前一般零售商都具备了;高效的卸货,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它主要强调的是配送环节;直通在国内是比较少的,目前还不是太容易。
(2)品类管理。通过品类管理,将集中点从成本缩减转移至增长,从顾客需求、市场份额、盈利能力、顾客忠诚度来看是供应商和零售商双方的合作。品类管理涉及到补货、促销、有效的门店品类组合、有效的新品引进等。如果品类管理的思想能够得以贯彻,大家所关心的所谓渠道变革、通路费、胜者为王的概念不再存在,因为在这里没有谁是胜者,只有双赢。
(3)激发顾客热情。品类管理相对来说是比较数据化的,它是从现有的需求来考虑,在这个阶段里就是需要激发顾客消费热情,有一个长期的满意度。消费者最大的期望是企业了解顾客并给予满意的服务,然后建立企业与消费者持久的供需关系,加强消费者对企业商品的信任。
(4)强调顾客价值、强调品牌的阶段。对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要考虑资源的整合,毕竟资源是有限的。同时管理水平也要有所增长,管理水平和知识的增长,必须要超越销售额份额的增长,这样的增长才是比较有效的。消费者价值有两个方面:价值输出和价值导入。你传导的价值和顾客接受的价值是不是一样的,如果是平等的,你传导多少顾客就接受多少。比如说衬衣在广东加工厂做可能是80元钱,但是包装之后在商店就是卖800元钱了,所以传导的价值和顾客接受的价值,有很大的溢价。
第一个阶段结果是供应链成本降低,第二个阶段结果是销售额和毛利率增长,第三个阶段的结果是以更少的需求整合达到更大的购买力,第四个阶段的结果是购物观念改变,需求增长。总的来说实施这四个阶段的效果是价值的有效传导。结束语
尽管ECR于1995年开始进入发展的高潮,但ECR发展到1996年,在美国食品行业却突然出现了停滞,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当前,随着供应链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期望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ECR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整合整个产业链,将各个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能力集成,发挥1+1>2的效应,真正实现有效的店铺空间安排、有效的促销、有效的补货和有效的新产品导入。
第四篇:中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中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在新形势下,要想成为一位“专家”就必须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内涵,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从管理者到指导者,以班主任专业化为转变方向,转换自己的角色,以自己的魅力和人格去管理和教育学生。
中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以身施教;民主化
班级管理与学生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作为一个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和挫折;但同时也不乏值得回忆的快乐与成就,那是一种成功的喜悦及甘为人师的幸福。既然站在这个平凡而又神圣的岗位,就应该倾心扮演好这个角色。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作为他们的领航者,不仅要有为人师表的责任感,还要有让整个班级向良好健康方向发展的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我在日常的工作不断的总结和思考,下面以自己的工作经历浅述对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几点想法。
一、以身施教,教学生为人处世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当是这种人。”班主任的表率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身上。在班级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时常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高尚的品格,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只有具备高尚品质,才会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信.愿意听从其教诲,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以表率作用.让学生信服你,信赖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这样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才能走的更远,才能有所突破。
二、发挥班委的作用以此建立良好的班风
俗话说“军无主帅兵欲乱,鸟无头来不能飞。”在班级工作中,班委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为他们与同学朝夕相处,对班级的情况更加了解,他们对同学的帮助在某些场合可能比班主任更有效果。一支能力强,以身作则的班委队伍不仅能树立榜样作用,带动全班同学积极向上,还能起到班主任与同学之间的桥梁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得力助手。因此,在日常的观察和教学中我会用心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需要约束的行为,以此来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委队伍,赋予拥有不同优点的学生不同的责任,任命他们为不同职责的班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发挥了他们的优点,也会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让班委去约束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往往会收到奇效。因为中小学生之间相互的“指责”,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学生都会互相的比较谁做的更好。如果作为班主任直面赤裸的去批评某个学生,势必会跟这位学生带来心理上的阴影。在一般情况下班长会全面负责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维护;学习委员专项负责组织每天和双休日后作业的收发;文体委员负责班级各项文体活动的进行;生活委员坚持每周的生活;组长管好本组的事。在班上发生问题,先要让班委能够主动的去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再者班主任要悉心开导这些学生,让他们明白冰释前嫌的快乐。在后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都能够相互理解和帮助。每天让不同的班委轮流填写班务日志,班委在每周的周一开班务会,对上个周班级中出现的情况进行总结,或者提出自己对班级管理的方法和困惑。然而班主任要在这些日志中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值得表扬的行为,对出现的问题在班委接下来的工作中进行安排布署;对于值得表扬的行为要在班上公开的褒奖给予肯定。
三、班级管理气候民主化
在当前班级教育中,许多班主任并没有真正将“民主”落到实处。独断专制的教育管理方式时有发生,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过分的压制而妄自菲薄,有时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或明或暗的抵抗,使班主任工作难于落到实处。事实上,班级生活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总会有意无意地融入到其经验世界中。班级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摇篮,是学生适应理性化、契约化公共生活的实验室。每个学生都要通过班级生活学会公共生活的规则,形成民主思想。新课程理念要求班主任开展民主教育,实施民主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班级管理的民主性,体现在班级制度、班级气氛及师生交往具体过程中,从而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制度,开展民主教育与管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参与自治活动,这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有效实践,学生在思想教育、实践能力、学习水平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班级建设走向民主化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班主任的必然选择。
四、学生个体发展独立化
新课程理念要求班主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信息时代,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拓宽了,加上年龄的特点,他们对多种事物感兴趣并且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班主任如果还仅仅固守原有的一点知识,不拓宽知识面,任由学生自流,不加以引导,则师生之间的契合点将大大减少,教育的针对性也会大大减弱,与学生间的代沟会逐渐扩大。班级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人格的完善,这也就是要求形成学生独立的精神本体,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自我精神和健全人格。同时,要给每个学生独立选择自由发展的空间和业余时间的权利,让他们的个性自由而充分地发展。所以,班主任应以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胸怀,平等地对待学生,用真诚换取真诚,用宽容换取宽容,铸就生命间自由交往的桥梁。实践表明,只有在人本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把学生看成独立发展的人,创设自由、向上的管理气氛,才能使学生个性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健全的发展。
总之,打造一个积极向上、民主平等、充满活力的班级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而一个这样的班级将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探索与研究的步伐仍在继续,而且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班主任要能够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问题,不可以急于求成。只有通过长期的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最终才能把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好。
[1] 顾见广《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班级管理工作的四个新特点》,《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年第11期,第60-61页.
第五篇:班级建设论文
利用网络教育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内容提要
网络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可很多教师只认识到网络可以收集自己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素材,参与一些论坛讨论,拓展自己的思维,并没有意识到它可是成为师生进行真实沟通的最佳途径。教育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沟通。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教育与引导,把互联网络切入德育工作,建立起德育的网络前沿阵地,使网络为我所用,助我所长。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用一双慧眼去捕捉有益信息,在轻轻的鼠标点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1、开辟独特的本班网页专栏
2、网上抒写“绿色周记”
3、网上主题班会活动
4、充分利用网络中的“QQ”功能,以聊天的方式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问题
5、开设班主任电子信箱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再加上班风建设、教室设计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班级文化生活,展示学生个性特长,搭建创建快乐班级、平安班级、书香班级、美丽班级平台,构建和谐班级。让全体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利用网络教育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网络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可很多教师只认识到网络可以收集自己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素材,参与一些论坛讨论,拓展自己的思维,并没有意识到它可是成为师生进行真实沟通的最佳途径。教育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沟通。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教育与引导,把互联网络切入德育工作,建立起德育的网络前沿阵地,使网络为我所用,助我所长。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用一双慧眼去捕捉有益信息,在轻轻的鼠标点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1、开辟独特的本班网页专栏
在校园网上学生自己动手建立班级网页,通过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集中集体的智慧来增强集体意识。在网页设计中,可根据班级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动态,灵活设置栏目,如班级简介、班级公约、班级目标、学习园地、知识窗、团员之家等。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思想实际和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建立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个人网页,可设计个人理想、个人小档案、特长展示、我喜爱的歌和文章等栏目,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知识度,同时又使自己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同时还可开展网页设计评比活动,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提高学生网页制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心,增强审美的能力。
2、网上抒写“绿色周记”
班主任通过让学生写周记来了解学生情况,这已是公认的事实。然而,由于学生的生活比较单一,往往会出现为了应付而写流水帐的情况。为了克服这一现象,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网页,让学生做一个“博客”,在网上写周记。这样一来改变了传统周记的形式,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班主任应阶段性地提出具体要求。我对学生写周记作了明确要求:要写“绿色周记”,不写“灰色周记”。所谓“绿色周记”即真人真事,不编造,不杜撰;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无病呻吟;所谓“灰色周记”即虚假、编撰之作。写作的形式分两种:一是
随意式的,二是命题式的。命题也有固定题和特殊题两种,固定的命题比如:《今天,我最----》、《本周记事》,用这种命题由学生写作,老师能准确及时的了解和处理学生当中的状况,便于开展班级管理和建设。特殊的命题是专指反映节假日的情绪、反映参加有益活动的体验、反映偶然事件的思考等。比如:开学初的《同学,你好》、母亲节的《妈妈,我想对你说》、期中检测的《感受期中》;运动会写《我是一名------员》、艺术节写《台上台下》;除常规性活动外,还有《写给市长的一封信》《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感悟》„„把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班主任也是“博客”中的一员,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心得写在周记上。
实践证明:周记,无论对学生还是对班级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网上周记以它新颖的形式、迅捷的反映、独特的魅力吸引同学参与。长此以往,网上周记不仅成了自我教育的场所,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常获得自我鞭策的动力。班级有了一面映照集体风貌、折射个人思想的镜子。师生有了一条情感交流的“渠道”。班主任拥有了绿色周记这面“显微镜”,并随时作好“微调”工作,才能把同学凝聚成一个同舟共济的文明集体。
3、网上主题班会活动
开展网上讨论,开发BBS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引导班内形成正确的班风、学风和舆论导向,同时提高学生的网络保护意识和道德意识。
班主任可定时在网上就社会、学校、班级内发生的某一问题开展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形式比现实的讨论不知要好多少。在现实讨论中,有的学生因内向不敢发言,有的害怕说错出洋相或怕被人耻笑。但网上没有这些顾虑,讨论时可隐去真实的姓名,可以畅所欲言讲真话,因此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其偏差,解决真实的思想问题。
4、充分利用网络中的“QQ”功能,以聊天的方式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问题。
上网聊天交友是一部分学生的嗜好。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有的学生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问题不敢面对、有心事不敢向身边的老师、家长和同学诉说、对学校或教师有些看法但又不敢说出来,但一旦进入网络世界他就会尽情倾诉,碰到这样的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并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班主任可以通过以网友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因势利导,让他在现实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5、开设班主任电子信箱
班主任在网上申请电子信箱,将之公开给家长、学生,可以使联系的方法更快捷、方便、及时。通过电子信箱来解决学生、家长的疑难问题,可以收到家长对德育工作提供的有利建议及意见,还解决了传统写信方式慢,打电话方式费钱且容易找不到班主任的难题。有了这个电子信箱后,一些学生在一些难以启齿的事情上采取写信方式向班主任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网络上开辟德育阵地,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电脑网络知识,提高了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避免了学生使用网络的盲目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再加上班风建设、教室设计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班级文化生活,展示学生个性特长,搭建创建快乐班级、平安班级、书香班级、美丽班级平台,构建和谐班级。让全体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提高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