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二章 幼儿园教育评价
第十二章
幼儿园教育评价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概述、主要内容与标准。2.理解掌握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方法与步骤。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标准、类型、方法与步骤。教学难点:
重点掌握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标准、类型、方法与步骤。教学方法:
讨论法、举例子、讲授法。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
(1课时)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标准
(3课时)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方法与步骤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
一、掌握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涵义 幼儿园教育评价:对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通常包括对幼儿发展情况和教师工作情况两方面评价。
二、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作用
鉴定作用——检查或鉴定实施课程后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 诊断作用——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和问题,明确努力方向
改进作用——在评价过程中发现不足和问题,及时通过信息反馈,引起注意,促进保教工作的改进,提高教育质量 导向作用——评价所依据的标准是按《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等指导思想确立的,具有鲜明的方向性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标准
幼儿园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幼儿发展评价、教师工作评价两大方面。
一、幼儿发展评价
幼儿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幼儿健康与动作发展、认知与语言发展、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艺术与情感发展、习惯与自理能力发展等方面。
(一)幼儿健康与动作发展 幼儿健康与动作发展包括:生长发育水平(身高、体重、视力等),主要由医务人员进行;大肌肉动作(走、跑、跳、投掷、攀登等)、小肌肉动作(画、剪、折等),主要通过观察、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
让学生浏览P402-P403页内容,了解幼儿大、小肌肉动作发展状况评价内容参考表。
认知与语言发展包括:感知能力(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形状知觉、观察力等)、思维能力(分类、想想、推理、守恒、数概念)、知识经验(季节、动物、植物、社会角色、音乐、美术等)。
让学生浏览P403-P405页内容,了解幼儿认知与语言发展评价指标参考表。
(三)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评价
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评价包括:社会情感(关心他人、同情心、责任感等)、社会认知(相应的社会规则、社会生活常识等)、社会交往(适应能力、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等)、文明行为(礼貌、友爱、诚实、合作、遵守规则等)、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性、自尊心、自制力、主动性等)。
让学生浏览P406-P407页内容,了解幼儿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评价内容参考表。
(四)艺术与情感发展评价 艺术与情感发展评价包括:幼儿情绪情感、对音乐、美术的感受和表现力等。
(五)习惯与自理能力发展评价
习惯与自理能力发展评价包括:生活习惯(如厕、进餐、穿衣、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注意力、任务意识等)、自我保护能力(躲避危险、安全意识)等。
让学生浏览P409页内容,了解幼儿习惯与自理能力发展评价内容参考表。
二、教师工作评价
(一)安全工作
保证幼儿的安全是幼儿教师教育工作中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1.发现环境中的隐患,加强安全措施。
例如:幼儿园室内安全检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检查活动室的门窗、桌椅、插座、玩具等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牢固、无棱角;寝室床的高低是否适当;盥洗室地面是否清洁,消毒、清洁用品是否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等。
2.安全意识。
3.预见危险发生的能力。4.应急能力。
(二)卫生保健工作
1.是否执行幼儿的生活作息制度,一日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
例如:运动、学习、进餐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2.是否为幼儿提供了能确保其健康的卫生环境
例如:室内卫生、幼儿个人卫生、工作人员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三)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评价内容主要涉及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活动设计、教育方法运用、教学重点安排、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基本技能等。
让学生 浏览P415-P418内容,重点看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评价内容参考表,掌握评价的标准。
(四)对幼儿的管理
对幼儿的管理是判断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依据,主要体现在管理幼儿时的态度与方式,也体现在幼儿的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上。
(五)环境创设工作
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让学生浏览P419-P421页内容,了解幼儿园环境的相关注意内容及标准。
(六)家长工作评价
评价教师家长工作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点: 1.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2.家长学校的工作 3.吸引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活动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方法与步骤
一、重点掌握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
(一)按评价的参照体系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差异内评价
(二)按评价的功能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三)按评价的主题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二、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方法
(一)观察法——幼儿园教育评价中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法的种类:连续观察法、时间取样观察法、事件取样观察法、行为核查、情景观察法(又称情景测查法)。
运用观察法应该注意的问题:(1)应严格遵守客观性原则(2)要采用恰当的记录方法
(3)两人以上的观察结果应进行一致性检验
(4)采用观察记录法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时,要 将平时的观察记录和日常生活中与幼儿的谈话、交往、活动作品等结合起来
(二)访问谈话法
(三)问卷调查法
注意:1.辩题形式的选择(问题、填充、选择和排序题等);2.调查题目的编拟;3.调查问卷的配置和印刷。
(四)档案袋评定法
(五)测验法
注意: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六)自我评价法
(七)统计分析法——集中、离散
三、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步骤
(一)确定评价的目标
(二)设计评价方案 1.分解目标,形成指标体系 2.界定标准,形成标准体系 3.形成计量体系
(三)实施评价
1.准备阶段(组织准备、文件、工具准备)
2.评价实施阶段(宣传发动、搜集资料、评分和汇总)3.评价结果反馈阶段
四、幼儿园教育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正确的评价观——功能、目标、内容、方法、主体、类型的变化
(二)与日常教育工作相结合
(三)充分、合理地运用评价结果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评价
《幼儿园教育评价》
一、名词解释题。
1.诊断性评价 它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教育计划或解决问题搜集资料做好准备。在幼儿刚入园时,教师会对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摸底测试,以便了解幼儿发展情况,发现其发展中的一些特点,因材施教,这种评价便属于诊断性评价。
2.教育评价标准 是指对应于相应的评价指标或项目,被评对象达到什么程度或水平是合乎要求的或是优秀的、良好的等等。它由素质标准、职责标准和效能标准三部分构成。
3.特尔斐法 又名“迭代调查法”或“专家调查法”。这种方法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有关专家对特定研究项目的直观意见,而后将其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和整理,匿名反馈给这些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再加以综合与反馈,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得出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为止。
二、简答题。
1.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答: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导向功能 诊断功能 激励功能 交流功能。2.评价报告的作用是什么?
答:评价报告的作用是①尽早发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②为以后评价工作提供宝贵资料 ③有利于检验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是1可测性原则2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3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原则4指标的可比性原则5简易性原则。4.教育评价信息的定性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教育评价信息的定性处理方法有 哲学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法;逻辑分析的方法。
三、结合实际论述题。
1.结合幼儿园评价的实际,论述当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答:(1)评价目的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前教育的水平,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这是由学前教育评价本身性质决定的。学前教育评价工作进行得好,可以起到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而如果学前教育评价工作进行的不好,则妨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2)重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现代学前教育评价主张让被评价者参与评价的过程。强调被评者通过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达到自我提高,以及评价者和被评者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对话,互相修正,使结果尽可能取得一致。
(3)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描述相结合。在学前教育评价中,强调客观描述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对幼儿园的评价、对幼儿教师的评价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更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因为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智力、个性、兴趣等并不像一般物体那样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而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客观存在,这要求评价者尽可能的排出评价者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按照事实本来的面目给以客观准确的描述。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评价
期末作业考核
《幼儿园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广义的学前教育评价是对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各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对其改革和发展给予指导的过程。2.教育评价的实施主要是运用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详见第七章 教育评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系统地、全面地收集评价信息。
3.指标就是目标一个方面的规定性,它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目标。4.他人评价是指除自身以外的任何人或组织对该对象进行评价。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列举教育评价信息收集的方法。答:(1)观察法(2)访问谈话(3)问卷法 2.使用观察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为了提高观察的有效性 , 使观察到的情况最大限度地符合客观事实 , 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有明确的目的(2)坚持客观性(3)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4)认真作好记录 , 并科学地解释记录材料 3.设计指标体系的程序包括哪些? 答:一般程序如下:
(1)确定评价目的。
(2)设计评价方案。
(3)实施评价。
(4)处理评价结果。(5)评价结果的反馈。
4.如何对被评价者的心理进行调控?
答: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发生的心理现象是由对评价的认识和评价活动引起的,其心理内容集中地表现为怎样对待评价的问题。因此,被评价者心理的调控,主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控制评价的方式与活动。
(一)提高对评价的认识
(二)采用多种评价形态,控制评价效应(三)保持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良好的心理交往状态(四)结果反馈方式要灵活多样
三、结合实际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以评价一个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例,论述学前教育评价的一般程序。
答:学前教育评价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处理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反馈。
作为评价一个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确定评价教师的目的,确定教师教学能力是否达标,其次设计一个评价方案,怎么评价,从哪个方面评价,怎么评价。再次按照实际的评价方案,开始实施评价方案。然后整理及处理评价结果,评价教师能力的达标优秀等,给出结论。最后就评价的结果给出反馈信息,信息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优还是良,中,低等给出反馈!
教育评价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价的目的和指导思想;评价的内容;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方法、工具的有关说明;评价实施程序的说明;
制定教育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有:第一,确定教育评价的目的;第二,设计评价项目;第三,对以鉴定、比较为目的的评价设计指标系统,根据各项目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权重系数;第四,确定各项指标的评定量表和项目的等级评价标准;第五,设计评价工具及采集信息所需要的表格,确定评价信息的统计方法;第六,确定评价的组织领导及实施程序。
全面育儿:面向全体,关心照顾每个幼儿,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对特殊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关心。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能从幼儿的角度考虑处理问题。善于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鼓励和肯定。在实施保教目标过程中能考虑要求、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整体性。能更具幼儿的不同特点做好保育、教育工作,做到保教结合。
保教工作:能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班级幼儿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各类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能体现因材施教和个体差异。
观察分析:具有观察分析幼儿发展水平的能力,并能作出相应的教育对策,能根据教育目标抓住典型做好个案登记记录。
组织活动:一日活动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过度自然,有童趣。让幼儿自主地开展活动,教师参与和指导,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既活泼愉快又井然有序。
保健护理:关心护理每一个幼儿,并能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发现幼儿生理或情绪上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果。
2.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开展评价者素质能力的调节和控制?
答:(1)选拔考核把关 这是对评价者的基本素质进行把关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选拔评价者时,要注意考核他们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看他们是否经过专门训练等;组织评价者时、要注意保证评价者有一定的数量.并使他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组织内部整体结构要合理,要包括各方面的代表,也要有各种能胜任评价专业工作的如统计计算、速记等人员。
(2)评价技能培训 这是从评价者的能力培养上来保证评价的可靠性。主要是对评价者进行评价知识技术教育,包括评价原理、评价标准编制、实测程序、计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解释、评价心理等内容。(3)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从思想、觉悟、道德的角度保证评价的准确性。这一工作是在培训活动中进行的。教育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有关文件,包括对评价指导思想、评价标准等文件的学习、以掌握评价思想,也包括进行教育科学理论和各种教育政策文件、评价经验总结等方面的学习,以掌握教育规律、办学规律、教育目标、力学方向动态等知识。二是思想觉悟、政策水平、道德品质和纪律法制教育,包括进行组织原则、规章制度、保密条例以及公道、认真、负责、坚持原则、虚怀若谷、联系群众等内容的教育。
第四篇:幼儿园教育评价
期末作业考核
《幼儿园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诊断性评价 答:它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教育计划或解决问题搜集资料、做好准备。在幼儿刚入园时,教师会对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摸底测试,以便了解幼儿发展情况,发现其发展中的一些特点,因材施教。像这种评价,便属于诊断性评价。
2.教育评价标准
答:教育评价标准是指对应于相应的评价指标或项目,被评对象达到什么程度或水平者是合乎要求的,或是优秀的、良好的等等。它由素质标准、职责标准和效能标准三部分构成。
3.特尔斐法
答:又名“迭代调查法”或“专家调查法”。这种方法以匿名方式通 过几轮函询,征求有关专家对特定研究项目的直观意见,而后将 其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和整理,匿名反馈给这些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再加以综合与反馈。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得出比较一致 的研究结论为止。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答: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交流功能。
2.评价报告的作用是什么?
答:(1)尽早发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2)为以后评价工作提供宝贵资料。
(3)有利于检验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1)可测行原则
(2)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原则
(3)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原则;
(4)指标的可比性原则;
(5)简易性原则。
4.教育评价信息的定性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1)哲学分析方法。
(2)系统分析方法。
(3)逻辑分析的方法。
三、结合实际论述题(共25分)
1.结合幼儿园评价的实际,论述当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答:(1)评价目的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前教育的水平,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这是由学前教育评价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学前教育评价工作进行得好,可以起到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而如果学前教育评价工作进行得不好,则会妨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2)重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现代学前教育评价主张让被评价者参与评价的过程,强调被评者通过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达到自我提高,以及评价者和被评者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对话,互相修正,使结果尽可能取得一致。
(3)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描述相结合。
第五篇:幼儿园教育评价
幼儿园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二、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三、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四、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五、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
六、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七、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以下方面:
(一)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八、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二)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三)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