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绩效评估结果有效利用状况思考分析
政府绩效评估是为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而采取的以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为理念的政府改革策略,是持续改进和提高政府部门绩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当今许多国家实施政府再造、落实政府责任、改进政府管理、提高政府效能、改善政府形象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1]。但是,绩效评估本身不是目的,评估的目的和价值在于提高政府绩效。绩效评估结果
作为绩效评估的成果体现,是绩效评估通往政府绩效提高的桥梁,而通过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使得绩效评估真正发挥“助推器”的功能。综观中外绩效评估实践,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绩效评估的成败与否,很关键的一点在于绩效评估结果如何利用。鉴于绩效评估结果利用的重要性,有必要对之深入的研究,以达有效地运用的目的。
一、我国政府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西方各国政府改革实践的影响下,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进行了绩效评估实践的有益探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绩效评估活动相继开展,典型的做法有山东省烟台市的“社会服务承诺制”、河北省的“干部实绩考核制度”、青岛市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南京及珠海市的“万人评政府”、杭州市“人民满意机关评选活动”、厦门市思明区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以及甘肃省的“非公有制企业评价政府部门”等。由于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的不同,对评估结果利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综合起来看,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大部分是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部门、单位领导、公务员绩效的重要依据,实施“末位淘汰制”;有的地方则把评估结果与组织整体绩效挂钩,对结果进行排名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除此之外,部分地方政府把绩效评估的结果作为组织机构优化以及简政放权的依据。
由于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不成熟阶段,这种不成熟尤其体现在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缺乏规范性。相比欧美国家,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绩效评估的通行法律条文,对绩效评估结果该如何利用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规范,在实践运用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2)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存在形式化、走过场的不良现象。评估结果出来了,但往往是评完了事,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往往流于形式。由于缺乏监督机制,评估对象并不会自觉的根据评估结果和相关建议去改进绩效,相关的评估结果报告成了一纸废文,最后成了为评估而评估的局面,使得绩效评估失去价值。
(3)没有科学的奖惩制度,绩效评估结果与评估对象利益脱钩。由于没有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将部门的绩效与部门下一年度的预算挂钩、与领导的政绩挂钩、与公务员的薪酬和职位变动挂钩,使得评估对象产生了这样的认识,“评与不评一个样,评好评坏一个样”,导致评估对象失去了主动利用评估结果去提高自身绩效的驱动力。
(4)信息公开制、反馈机制、申诉机制等相关配套机制的缺失,直接影响了绩效评估结果得到的客观公正,难以促使绩效评估结果顺利得到评估对象的利用。
(5)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存在短视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对结果的运用只注重奖惩,却很少把绩效评估结果运用于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组织优化以提高组织能力。也很少把绩效评估结果跟公务员的培训、再学习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对于公务员和政府的价值分析
(一)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对于公务员的价值分析
1.以绩效评估结果为根据,改革公务员人事管理制度
绩效评估结果用于公务员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把绩效评估结果与公务员的薪酬直接挂钩,逐步取消目前公务员实行的资历工资制,探索建立以绩效为依据的绩效薪酬制度。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优秀的公务员予以加薪奖励,对那些表现极差的公务员给予相应的降薪惩处,做到赏罚分明,体现公务员管理中的功绩制原则。其次,绩效评估结果可以作为用人的根据,克服政府用人的不正之风。有这么一句形象生动的描述某些政府用人做法的顺口溜:“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民间传言虽然不一定准确,但确实反映了在一些地方存在用人不凭工作绩效只凭关系的作法。有了绩效评估结果,能够为科学用人提供依据,从而形成上岗看德才、提拔看绩效、培养看潜力的公务员使用、提拔机制,达到从源头上纠正公务员管理中的诸多不良做法、遏制用人腐败的目的。第三,绩效评估结果与干部的使用结合起来。利用绩效评估结果,可以让领导切实重视起绩效评估的价值意义,真正起到表干部之“德”、激干部之“能”、促干部之“勤”、展干部之“绩”、倡干部之“廉”的作用,使干部才有所展、劳
有所得、功有所奖、过有所究。让绩效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将平庸无为的干部淘汰,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造成干事创业、鼓励探索、激励成功的健康的人事制度环境。
2.以绩效评估结果为指导,促进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可以发现和留住人才。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有助于发现人才,淘汰庸才,确保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公务员
得到留用和提拔,不称职公务员得以降级或被清理出公务员队伍,这样才能保证政府公务员队伍始终处于不断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生机勃勃的良性运行状态。二是有助于公务员素质的提高。我国政府公务员队伍规模大、人数多,对其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能够促使他们按照党和政府以及所在职位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能力,规范服务行为,从而促使公务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通过绩效评估结果,可以了解到公务员的知识、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反馈的信息和改进建议,安排公务员培训、进修、再学习,为公务员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服务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对于政府的价值分析
1.绩效评估结果能检验政府组织目标的合理性,促进政府绩效的改善
绩效评估不仅仅是对政府的政策或政务项目事后的监督与约束,更为重要的是对政务项目或政策自身存在合理性、可行性的审查。而且,绩效评估结果有助于发展战略与策略的调整与人员、组织以及其他资源的充分配置,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更好地回应社会公众的需求,并有利于将当前的需求与长远的战略考虑结合起来。另外,政府绩效评估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评估政府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根据政府组织的发展战略和评估结果,调整绩效目标、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为进一步改进绩效服务。
2.以绩效评估结果为导向,实现公共服务市场化,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一个政府能否赢得人民的爱戴,不是看它投入了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需要。从这个程度上讲,公众的受益水平和满意程度才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最终标准。一方面通过绩效评估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实现竞争性选择和公共服务市场化,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公众满意标准的实施,评估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公众满意度之间的差距,并通过财政支出使用效率的优化,降低公众使用公共服务的成本,真正建立起服务型和效能型政府。
3.政府绩效评估结果是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的突破口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交叉重叠、权责脱节等问题必然在评估过程中凸显出来。政府应当认真研究绩效评估结果中传达出来的丰富信息,分析诊断政府管理中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把绩效评估结果作为推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实现组织优化的重要依据。可以进行绩效预算,在机构设置、编制配备、财政投入等行政资源的配置方面进行科学的安排。同时,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并结合现实的需要,注重政府管理创新、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从而推进政府的改革和自身建设。
4.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公开能够提高政府公信力,有效地改善政府形象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绩效评估实质是一种信息活动,它要求政务信息在评估者、评估对象、及社会公众之间交流和沟通,以保证评估的有效性。评估结果的公开,把政府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全面而科学的向公众报告,这有利于公众了解、监督政府工作。一方面,绩效评估的结果可用来证明政府开支的合理性,向公众展示政府业绩和政府部门为提高绩效所做的努力,使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得到强化。另一方面,政府开诚布公地向公众说明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助于克服公众对政府的偏见,建立和巩固对政府的信任。总之,绩效评估结果的公开,是政府赢得公众对政府信任、支持和理解的机会,是促使政府由“暗箱操作”转变为“阳光行政”的有效举措,这将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三、政府绩效评估结果有效利用路径的思考
(一)几大配套机制需要建立
1.建立激励惩戒机制
应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将部门的绩效与其下一年度的预算挂钩、将领导的政绩与其职位的升降挂钩、将公务员的表现与其薪酬、培训及辞退等切身利益挂钩,真正做到奖优罚劣、赏罚分明。
2.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信息公开有利于打破传统行政管理的封闭独断,消除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能够有效防止暗箱操作和得到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结果。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尊重人民群众知情权的重要表现,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行使评判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应当建立信息公开机制,规定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必须通过电台、报纸、刊物、网站等媒体公开,并通过互联网、电话、邮件的方式建立切实可行的公众投诉渠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与评议。
3.建立评估对象对评估结果运用的参与及申诉机制
引入评估对象的参与机制,可以发挥评估对象参与制定结果使用标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绩效达到何种水平应给予何种程度的奖励或惩戒,应以怎样的奖惩方式实现结果使用的区别等等。评估对象的参与,这不仅有利于评估结果使用的科学性提高,而且有利于增强评估对象运用绩效评估结果的自觉性。在结果使用中,要畅通评估对象对于评估结果的申诉机制,对认为评估结果不客观、奖惩不合理、奖励强度不够或惩罚强度过重的评估对象,提供维护他们权利的机会,从而促进评估双方的良性互动以及评估结果的公平和公正,提高评估结果的效用。
4.建立绩效评估结果运用的反馈机制
绩效评估的真正目的是激励成员努力工作,对外提高组织绩效,对内满足组织成员个人成长与价值实现。因此,有效的绩效评估结果反馈机制是绩效结果使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评估反馈机制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使评估对象了解到自身能力与不足,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二是通过反馈过程提升评估对象对绩效评估结果的感知,强化对评估结果的认可。
5.建立绩效评估结果运用的监管机制
绩效评估的意义在于评估的结果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但是,没有强有力的监管,评估对象通常是不会自觉主动的把绩效评估结果运用于实际中的,原因在于评估结果的运用直接就涉及到评估对象的利益变动。鉴于此,建立绩效评估结果运用的监管机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监管敦促评估对象认真对待绩效评估的结果以改进绩效。对于监管的主体,可以是评估者、上级部门、同级部门、公众、媒体等。
(二)把绩效评估结果与行政问责制联系起来
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一级政府对现任该级政府负责人、该级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应把绩效评估结果作为行政问责的依据,不仅要对有重大过失的公务员进行问责,还应对那些无责任感的相关部门进行必要的惩处。这样,政府机关和公务员都会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根据评估结果改善行政绩效,防止和约束行政失效,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强化评估主体在绩效评估结果运用中的积极作用
评估主体,尤其是作为评估对象上级的评估主体,有责任对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不是一评了事,应积极督促评估对象把评估结果有效地运用于提高绩效的实践中。在实施绩效评估的时候建议采用评估主体与评估对象相互合作的模式,在评估过程中进行良好的绩效沟通,这不但可以减少评估中的阻力与摩擦,而且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行政氛围和得到较为客观、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估结果。最后,评估主体针对评估对象的官僚体制可能对绩效评估结果和建议方案进行抵制,可以通过“强制诱导——理性劝服——两厢情愿的合作”等路径促使评估结果更好地利用。
(四)建立绩效评估结果利用的二次评估制度
所谓二次评估制度,简单说来,就是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勒令那些绩效表现较差的公务员或部门在一个限定的时期内对未达标的项目进行改进,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后,再进行第二次评估,评判这些人员或部门在规定时间内绩效是否得到了切实的改善与提高。由于二次评估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定、针对性强、目标明确,这就能引起评估对象的足够重视,在压力下评估对象为了能够在第二次评估中达标,会自觉根据前面绩效评估结果中所反映的问题改进自己的缺陷,提高绩效水平以达到要求。可以说,二次评估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变评估对象把绩效评估结果仅仅看成是“空头支票”的错误观念,促使他们自觉运用绩效评估结果指导自己的工作,达到改进绩效的目的。
(五)实现绩效评估结果使用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为了改变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随意性大、主观性强、无章可循等缺陷,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如美国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建立起一套通行的政府绩效评估法案,对评估的目标、主体、程序与评估结果的运用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借助法律的力量实现绩效评估结果使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保障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篇:绩效评估结果运用
第1篇
4.2.5绩效评估结果应用
绩效管理必须与薪酬等激励机制相挂钩才能体现其价值。有效的绩效评估只有与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才能刺激员工、团队的高绩效成长。如何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确定合理的薪酬奖励,是保证绩效评估激励作用的主要手段和核心问题。通常绩效结果会应用于如下方面:工资晋升、绩效奖金的确定、职业生涯发展以及其他奖励。
4.2.5.2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生产率和效率,通过每位员工的成功而促成企业的成功。美国长寿公司对此深有体会,“每个雇员都有自己的潜力,而公司的任务就是帮助雇员挖掘潜力”。企业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发掘出优秀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通过轮岗、晋升、外派以及培训等方式,从素质和能力上进行全面培养。对那些绩效不能达到要求,能力改进不明显的员工要考虑是否有其他合适的岗位比原岗位更能发挥其作用。公司应该将自己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以各种方式进行宣传,让所有员工看到工作的巨大意义和光明前途,激发大家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同时企业可考虑员工工作岗位的双向选择,员工可以根据需要和自身的能力选择自己满意的工作;企业根据员工的兴趣和企业的岗位要求为其调整岗位。
4.2.5.3建立员工激励计划
绩效管理与所对应的分配要作到公平、公正、公开,使每一位员工心中有数。有效引导和约束个人行为,与公司的发展方向协调一致,并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增加其约束力,避免员工只是被动的执行上级指令,通过激励形成目标导向的“拉力”来引导个人行为。实行绩效与薪酬挂钩,虽然对提升员工的绩效水平有较好的激励作用,也是一种主要的激励手段,但是不可否认其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以工资增长和绩效奖金为主要奖励和激励手段,配合其他奖励方式,加大激励力度。
(1)设置其他奖励
除绩效奖金之外,还可以设立以下奖励:业绩突出的员工,设立优秀员工奖、优秀销售员奖、优秀经理奖;为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设立合理化建议奖;对于工作努力的员工,设立敬业精神奖等来自高层的认可和表扬。对于这些优秀员工,公司组织每年一次的优秀员工度假活动会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2)加大培训力度
培训是指公司为了有计划地帮助员工学习与工作有关的综合能力而采取的努力,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或者是对于成功地完成工作至关重要的行为培训主要以提升员工个人能力为原则,例如:语言技能、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挖掘员工潜力。对于销售人员安排针对性的培训,包括销售入职培训,即员工入职后可以很快融入企业,熟悉业务流程等;销售技巧培训,即在与客户进行沟通时采用哪些技巧可以引导销售成功;深造培训,对于优秀销售员,推荐到国外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推荐攻读MBA学位、物流管理硕士学等其他学位。这样能够有效激励员工,培养员工对公司产生持久的归属感及忠诚度。
(3)评选最佳销售团队
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刺激销售经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经理愿意培训更多更好的销售员,传授给他们更多销售知识和技巧,其他部门的员工愿意配合销售人员做好售后服务,从而也解决了人才断层的问题,大家会各用所长,团结合作,优势互补,发挥了最佳的团队绩效。这样在公司范围内形成你追我赶的公平竞争的好局面。员工不仅重视工作的完成,而且也越来越重视从工作中可以学习到哪些新知识和新技能。
(4)加强感情激励
加强经理与员工的感情沟通,接近员工、关心员工、与员工建立平等和亲切的感情,使
员工体会到上级的关心、企业的温暖,从而激发主人翁责任感和企业如家的意识。主要形式有:员工生日祝贺、员工困难捐助等,处处体现“真诚”二字。
(5)建立员工储备计划
建立员工储备计划,即员工在企业工作一年,公司按照员工年收入的10%存入员工账户,两年后可以支取。这种方法鼓励员工留在企业,随着工作表现突出、晋升及收入的提高,员工账户的奖金就会不断积累,成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组成部分,最终为企业留住人才。
第三篇: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节能降耗、求真务实,建设节约型企业
2006-2008年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回顾和总结三年来的节能工作情况,明确了十一五节能目标和工作重点,安排部署了节能工作任务,动员和带领全体员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能降耗为第一要务,以搞好环境保护为第一使命,以创造安全、平稳、和谐为第一责任,以提高全员素质为第一目标。抓住机遇、真抓实干,为实现恒昌持续有效协调发展而努力奋斗,为创造恒昌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拼搏,为实现社会发展,公司、个人双赢而努力。
2006-2008年,在节能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公司认真分析节能形势,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圆满完成了三年的节能目标任务。
一、狠抓产品质量,减少加工能耗损失,确保节能目标的实现。
三年来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通过职工培训、岗位大比武、岗位竞赛、班与班之间赛产量、赛质量,并且对产量、质量第一的班组进行了奖励,而且月月兑现,对个人技能操作比赛获得名次的进行了奖励。通过比赛,赛出了质量,赛出了势气,赛出了好的作风,人人都苦练本领,学技术,熟料28天强度平均52.2MPa,fCaO合格率增加,水泥掺合材最高达到26.06%,年平均达到21.77%,而且强度符合国家标准,创历史最高。通过分质堆放,入库搭配使用我们生产的32.5级及42.5级水泥 1
深受客户青睐。在质量上我们严格过程质量管理,提高每一道工序质量又是我们一项措施。我们在使用电石灰、电石渣时,因每天的吨位不一样,给我们工艺配料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我们采取勤检测、多观察,工艺加强监督,确保了产品质量,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人定胜天,每道工序都必须确保质量,上道工序保下道工序的原则。生料车间年在确保下一道工序质量方面做得非常好,真正做到了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工艺上及时分析化验判定各半成品质量,并分质堆放管理,有效地防止因上道工序质量波动,影响下道工序质量。同时工艺上对违反工艺纪律的进行了严肃查处和批评,有效地防止了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尔宾”牌水泥在宜宾的地位。
二、狠抓原料进厂管理,确保能源消耗目标得到有效控制。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们从源头入手,狠抓原燃材料进厂质量,实行按质论价,对不合格品坚决拒收,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三年共拒收石灰石50车,共扣250车次357.5吨;煤20车,共扣80车次217.3吨;页岩40车次25吨,煤渣200车次70吨。为寻求合格、合适、合理的原材料、废渣,我们跑遍了宜宾所有厂矿取样、检测、实验,最后用到生产中去。
三、狠抓生产管理,确保能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
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节能降耗不动摇,牢固树立科学才能发展生产力,管理才能出效益的原则来指导生产。针对固定成本费用增加,零配件、电价、原材料等上涨实际情况,我们
着重放在了优选掺合材、综合利用工业废渣上。
在优化成本、节能降耗方面,严格按照以人为本,严细管理,突出重点,依靠科学实验,寻找适用的、优质的、具有活性的掺合材降低生产成本。
1、利用废渣配制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在2007年7月份经公司管委研究成立了攻关组,采用炉渣作原料,利用其活性取消晶种并且利用其热值,在一线成功使用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降低配煤3-5%,每吨生料原料成本节约10元/吨以上。随后在二、三线也成功使用,每月节约20-30万元。2007年生料二、三线坚持使用电石灰和一线使用炉渣。全年煤耗下降
1.27%。
2、加强对进厂煤的管理,实行车车检验,经过多人取样破碎,有效杜绝了人情样。严格控制了进厂煤质量,有效地杜绝了掺假煤入厂。对发现掺假煤我们一是拒收,二是没收,三是罚款,有效地控制了以次充好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化验室全年共安排科研实验150组,探索出利用矿渣、铁粉、电石渣、粉煤灰、黑渣、墨石匹配生产32.5级水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掺合材的掺量,提高了水泥的比表面积和出磨安定性合格率。仅掺合材就节约上百万元。
4、为了节约成本,各车间机修自己制作提升机挖斗、链扳机斗。水泥车间自己制作提升机一台,皮运机一台。生料车间自己制作回转筛一台。立窑自己制作单管一台,收尘两台。
2006-2008年大的技改50项,小的技改15项。
5.2008年通过各种试验,生料车间采用掺入节煤剂使立窑车间的热值由原来的650大卡降为630大卡的配比.6.2008年还投入了200多万元对水泥车间进行了大的改造,增加了台直径2.6*13M的管磨机,使水泥的生产总量有了增加,而且实行了错峰用电,仅这一项每年为公司节约上百万元.四、通过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来实现节能降耗
“攻于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我们抓生产搞设备管理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否则将事倍功半,也可能劳而无功。
3年机电计划检修电器66项,机修278项,大小技改63项,大修70项。有的设备老化磨损严重,突发故障较多,而且大修增加,我们除每月26号检修外,还对存在问题较多的设备进行了大修更换。
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尽量安排在高峰时段检修,在整个检修过程中,生料组织抢修比较好,领导始终在现场,检修时间短,组织得力。水泥车间最差,时间拖得最长,主要是领导思想观念不对头,指挥不得力,管理不到位,职工办事推三阻四,拖拉现象严重。机修管理差,配件废铁随处可见,管理力度不够,会议内容传达不畅,执行力不够。机电车间检查监督不到位,只知道一起抢修而忘了自己的身份,自己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在这里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生料车间机修、电工团结协作,团队精神好,师傅带徒弟带得好,该
车间只要停机,机、电人员都在检查保养设备。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设备故障低,电器设备事故少,电机烧坏最少,特别是电工班对工作认真负责,在班组挖潜增效,在三大车间收入最高,节约最多,班组团结可靠。
节能工作存在的不足
公司对节能工作非常重视,能源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比较完善,利用效率较高。但是,由于节能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机构和制度尚未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尚不够细化,仍在着节约潜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定额考核不够细化,需进一步完善节能管理的体系建设,使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2、尽快完善对各工序及主要耗能设备的二级和三级计量仪表的配置,建立并完善细化产品能耗考核指标体系,实施分级考核,强化能源统计工作,完善各种能源消耗统计报表,细化对工序及产品的能耗考核。
3、加快对配电系统的电效改造,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对重负荷运行的破碎机、风机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以降低电力消耗。
4、按照绿色照明的要求,对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以降低电力消耗。
5、车间自动化水平较低,大都采用人工操作,人工调节相关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成本增加,效率低下,对车间进行相关自动控制改造。
6、进一步提高职工节能意识,完善能源管理制度与管理机构,加强对职工进行节能宣传与培训。
7、继续改进生产工艺,采用一些先进技术。
8、规定、细化公司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保障规划落实,以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9、进一步研究生产工艺配方加大矿化剂使用效率。
节能工作经验与体会
1、领导重视,科学决策
节能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公司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公司制定了节能方针、节能目标,而且重大节能措施都是领导亲自抓,确保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2、注重培训、全员参与
节能管理培训是增强员工节能意识,提高节能技术的有效途径,公司对车间副主任以上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节能法律法规培训,并进行考核。对重点耗能岗位员工和班组长进行节能知识培训,组织重点节能岗位员工进行节能比赛,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激发了全员参与节能的热情。
恒昌建材公司将在国家各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努力借鉴各同行单位先进经验,结合公司实际,坚定不移地走节能减排之路,致力于提高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生产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以期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而努力奋斗。
四川省宜宾恒昌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二OO九年五月
第四篇:关于科研绩效评估的思考
关于科研绩效评估的思考
摘要科研绩效评估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工作。总结了科研绩效评估的内涵和原则,提出了要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建立合理、公平、公正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以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论文、专利和专著、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为评估指标,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促进科技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强科研单位的科研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科研管理;绩效评估;内涵;原则;设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032-03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规划纲要对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等也作了重要部署。在这样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如何做好科研绩效的管理与评估,已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单位的科研进展、成果获得、经费使用、效益高低都会产生直接影响[1]。对科研绩效作出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培育创新团队的发展成效;有利于管理部门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有一个科学的了解,为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连续资助等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也有利于创造一个公正的学术发展氛围,减少科研上的不规范行为[2-3]。通过绩效评估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对单位和自己重新定位,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统一、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对于科研绩效的评估基本还是以同行评议为主。在同行评议中,如果所选专家正确,且专家能够实事求是地表达意见,同行评议是完全可以信服的。但现实工作中,由于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同行评价也受到诸如专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和非学术因素的影响,而使同行评议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因此,搞好科研绩效定量评估,并以此作为同行评议的补充,将提高同行评议的准确性,准确、量化的考核体系对科研绩效评估工作至关重要。
尽管科研绩效评估已逐渐从尝试阶段走向成熟推广阶段,从局部应用向整体应用推进,然而由于科技劳动及其成果表达形式的复杂性和无形资产的多变性,至今未形成较为公认的评估体系。
1科研绩效评估的内涵
科研绩效评估是指在科研活动完成后,对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对科研活动的完成情况、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及影响所进行的系统、客观、公正的分析,并为今后的投资或决策提供意见或建议[4]。科研绩效评估的单元包括研究项目、科技人员、研究机构等。
1.1研究项目评估
科研活动类型的传统划分方法将科研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三大类。基础研究成果强调其学术价值,即重在对科学共同体的影响,其绩效表现形式主要为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因此对基础研究成果绩效的评价实质是对其产生的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进行评价;应用研究是针对具体的实用目标,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流程的研究,主要以应用前景为评价标准,即强调其技术性,其绩效表现形式以技术论文、技术专著和专利为主,但一般情况下,应用研究专利形式比论文形式更能体现其技术特征;技术开发研究是对实验室成果进一步扩大或具体化所做的工业性中间试验,主要以商业价值为评价标准,即强调其实用性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研究为技术开发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开发研究将所遇到的问题又反馈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三类研究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构成整个科研活动。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有些研究很难明确地区分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开发研究,因此其科研绩效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定量时应综合考虑。
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进行跟踪、评估和反馈,达到优化资金分配,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效率的目的。它有4个层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公正、严格的评价,将政府的有限资金集中在可行的重点研究领域;二是通过对工作绩效的恰当评价,建立能够充分发挥研究人员创造能力的开放、灵活和竞争的学术环境;三是从整体上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塑造科学研究的机制观念;四是积极公布评价结果,使公众理解和支持政府的科研投资,强化对政府能力的信任。
1.2科技人员评估
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技人员的绩效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反馈,从而促进科技人员绩效的提升和科研管理水平的改善,达到优化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本单位整体绩效水平的目的。它有2个层面的作用:一是及时发现科研院所中每位科技人员的客观绩效,让科技人员明晰并认可自己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依据;二是让科技人员了解单位对自己的评价,明晰自己在单位所处的位置,使科技人员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和自我评价,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工作潜能。
1.3研究机构评估
根据研究机构的性质划分为科研型研究所、公益型研究所、科技型企业三大类。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研院所绩效进行跟踪、评价和反馈,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提高知识创新的能力和效率,促进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5]。它有3个层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公正、严格的评价,对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和综合能力给予正确评价;二是通过工作绩效的考核,对研究所的发展潜能和团队建设进行恰当评价;三是通过绩效考核,改善研究所的内部管理能力。
2科研绩效评估的原则
2.1鼓励创新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绩效评估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强调数量而轻视质量,结果造成由于创新的难度较大而导致数量的产出较低。相反一些平庸的“成果”由于创新难度和投入的成本较低,出现了一些泡沫绩效。因此,在绩效评估中要坚持“鼓励创新,减少平庸,拉开档次,计量有据,褒贬分明”的原则。
2.2公开公正原则
所谓公开原则是指在绩效评估当中一定要公开其权重设计的依据。公开是公正的基础,也是改进绩效考核的唯一前提。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并接受监督,才能使人们对考评产生信任感,自觉接受考评结果。
2.3分类分层管理原则
应根据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岗位和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绩效管理体系,确定不同的考评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考评办法。评价指标要体现可比性,标准要统一。评估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指标体系选取必须建立在对额定的科研活动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如同样是“绩”,对管理人员是以其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满意度来衡量;对科技人员是以其主持和参与课题的等级、课题经费、发表论文的水平、科技成果等来衡量,对科技开发人员是其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成果推广能力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等来衡量。
2.4定量定性相结合,量化易操作原则
在制定绩效管理评估体系时,既要针对不能量化的内容设置定性考核评价标准,又要有针对能量化的内容设置定量考核标准,所有的考评项目和考核指标清晰明了,易于采集,便于操作,尽量减少主观干扰。科研院所的考评应以其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充分体现考评的客观公正。
3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
3.1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科研绩效评估系统的基础。选取评价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是评估结果真实、可靠的基础。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严格按照农业科研研究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单位实际,尽量选取能真实、准确反映客观实际的指标,科学确定其权重。二是引导性。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研能力,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承担科研项目、科技论文、专利和科技著作、奖励成果、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对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奖励成果、高层次的论文等给予较高的评估分值,引导科研人员投入到高层次的科研活动中。
3.2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是绩效管理的起点,指标体系的制定要适应现代科研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科研院所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立足于科研院所的战略经营计划和对科技人员的工作进行岗位职责分析,并予以界定与说明[6]。因此,优化评估指标,完善评估内涵非常重要。
3.3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
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主要是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跟踪。绩效考核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般按进行考核评估。科研单位应坚持科研、开发、精神文明并重的原则,绩效评估围绕科研绩效考核、开发创收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分别进行考核。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科研能力。结合工作实际选取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论文、专利和专著、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为一级评价指标;二级指标逐级细化。科研项目根据项目级别和到位经费设置不同的量化系数;科研成果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科研论文划分SCI论文、核心期刊和普通刊物;专利按申请与授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当量。
3.4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对科研机构来讲,一是以其科研实力、发展潜能和科研团队建设为主要内容。因此,对项目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对科研团队进行评价。科研团队是完成课题的重要保证。三是是对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进行评估。这关系到科研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四是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绩效评估对科技人员来讲是以科技人员的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努力过程和工作态度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和发展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
3.5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绩效管理必须对影响绩效提高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工作得以改进。通过绩效反馈,促进管理者与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从而有效地提升科研院所的绩效管理水平。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关系到整个绩效管理的成败与否。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议制度和评价方法,形成符合现代科研院所管理要求的制度体系,必须通过后续的评估结果反馈和绩效改进,才能确保评估的结果能产生影响,使评估结果能得到贯彻落实。
通过绩效评估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在绩效评估中对单位和自己重新定位,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4建议
4.1不断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
绩效评估应充分考虑科研机构属性上的差异,采取灵活、渐进的推进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使绩效评估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真实,具有说服力。
4.2绩效评估与科研机构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
以长期效益为重,避免科研机构追求短期成果或表面效果。科研活动具有探索性、长期性、风险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因此,在对科研机构的绩效考核中,如果只关注即时可见的短期成果指标,致使科研机构倾向于研究风险小、时间短、见效快、容易出成果的短平快项目,这对国家科研事业的长期发展极为有害。单纯地统计发表论文数量等,只能鼓励研究人员去追求发表文章的数量而忽视对真正有价值研究的投入;对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强调则可能导致忽视对研发人员能力的培养。评价不应只看一年的绩效,而应往前滚动若干年,看过去几年的累积表现。
4.3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重视专家评议机制的使用。科研绩效要力求可衡量和量化,但对科研绩效完全量化是不现实的,必须与定性的专家评审结合起来。量化可以得到一些客观的数据,但量化指标无法完整呈现研发成果,因为科研工作的产出指标都不具备均一的价值,因此结合专家评审是一个比较适合于研发绩效考核的方法。只有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依目标结果管理模式,由各方面专家参照其定位及研究方向,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以及对科研机构的深入了解,才能对科研机构的绩效作出综合的判定。
4.4提倡互动、参与式考核
使考核过程最大程度地得到研究所和科技人员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考核方式,采用自评估与专家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专家与受评单位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让考核专家与科研机构负责人能一起研究前期的工作总结、成绩和不足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与目标,提出意见,这样有助于考核结果的反馈利用。
4.5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
以科研机构绩效考核为核心,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特别是建立严格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从机制上保证绩效考核得到实效。
5参考文献
[1] 李庆贺,崔凯.绩效评估方案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础科学,2010,12(3):52-54.[2] 刘莺.关于区域教育科研管理绩效评估的思考[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9):17-18,29.[3] 彭博文,何涛.高校科研绩效评估的现状、矛盾及解决原则[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4):52-53.[4] 吴伟.绩效评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3):114-117.[5] 田在兰.优化中国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238-239.[6] 杨竹,伍群,袁军.高校院系的科研绩效评估模型和计量体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159-161.
第五篇:地方政府网站评估结果分析
地方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分析
一、整体评估结果分析
(一)省级政府网站相对较好,地市次之,区县网站整体发展水平最为滞后
我国省市县政府网站总体上呈现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省级政府网站相对较好,地市级政府网站稍弱,而区县政府网站最差。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省级政府网站整体绩效指数最高,为0.40(如下图所示)。65%省级网站在教育、社保等重点领域能够初步搭建网上服务框架,并提供一览表、政策解读、办事指南等服务资源,网上互动渠道建设和互动效果较好,信息公开水平也明显提高;而区县政府网站平均绩效指数仅为0.12。大部分区县政府网站建设仍不够理想,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等重点民生领域服务内容很少,资源也比较分散,对公众“有帮助”的服务不全面,对公众“有用”的信息更新也不够及时,区县级政府网站服务水平亟待改善。
图 45省市县政府网站整体绩效水平
(二)东部地区政府网站相对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好
领先政府网站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从地市百强政府网站分布来看,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东部地区的百强网站数量达55%以上,相对来看,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28%和17%。我国地市百强政府网站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 46东中西部地区地级市政府网站分布情况
注:百强网站分布情况相见第三部分“地方政府网站区域比较分析”。
东部地区政府网站综合绩效较高。评估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省、地市和区县政府网站的平均绩效指数最高,为0.44。70%以上东部地区政府网站能够围绕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证件办理、企业开办、资质认定、互动交流和信息公开的服务框架,整合政府各类服务资源,内容比较丰富;中部地区政府网站仅在教育、社保、互动交流和信息公开等部分领域提供服务,资源相对较少,服务内容不如东部地区政府网站全面,而西部地区多数政府网站在这些领域的服务内容更少。
表 39东、中、西部地区省市县政府网站绩效比较
东、中、西部地区省市县政府网站绩效情况
东部 中部 西部
省级 0.52 0.36 0.32
地市 0.36 0.24 0.18
区县 0.18 0.12 0.06
平均 0.44 0.30 0.25
(三)信息公开、互动交流较好,就业、住房服务最差
2010年地方政府网站重点领域服务整体绩效水平如下图所示:
图 47地方政府网站重点领域服务整体绩效水平
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评估结果显示,信息公开绩效指数最高,为0.42,多数省、地市和区县政府网站加大对机构概况、政策法规、工作动态、统计、人事、规划、财政等信息的公开力度,信息公开更加全面,内容更新更为及时。
互动交流渠道和效果明显提升。多数省、地市和区县政府网站均提供了互动交流渠道,如设置领导信箱、投诉举报、网上留言、在线访谈、视频直播、网上调查和意见征集等栏目;一些网站能够及时公开用户留言及答复情况,定期组织在线访谈活动,开展网上调查等,网站互动效果明显增强。
就业、医疗和住房服务不够理想。多数地方政府网站就业服务信息很少,医疗机构、药品价格、收费项目等医疗信息“很难找到”,购房统计、房屋合同范本、房产机构查询等住房服务资源“很少见”,就业、医疗和住房等领域的服务水平亟待加强。
二、重点领域评估结果分析
(一)教育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90%以上的网站围绕学生和家长需求,提供了教育领域相关的政策文件、学校查询、招生考试等服务。但是,总体水平明显不足,尤其在政策解读、深度准确的便民服务整合和提供不够,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政府网站教育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31,已经初步整合了区域内教育服务资源。其中,北京、广东、上海、辽宁、安徽等网站教育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绩效前五名。但是福建、四川、海南等网站教育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教育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地市政府网站教育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22,缺乏公众关注较高的教育服务。其中,青岛、深圳、广州、成都、济南等网站教育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的前五位。但是佛山、无锡、中山、苏州等网站教育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教育领域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区县政府网站教育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指数为0.24。其中,厦门市思明区、北京市朝阳区、杭州市余杭区、武汉市武昌区、上海市静安区等网站教育领域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的前五名。但是北京市东城区、扬州市仪征市、深圳市宝安区、宁波市余姚市等网站教育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教育领域的服务能力还需加强。
图 48地方政府网站教育领域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教育领域的相关服务中,幼儿园就读、小学就读、初中就读服务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均超过0.25,能够发布就读政策、整合学校基本信息;外来人口就读、高中就读服务情况次之,平均绩效指数分别为0.20和0.21;公共文化设施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14,对辖区内场馆资源整合力度明显不足。
图 49地方政府网站教育领域各指标绩效指数
1、基本教育政策信息发布情况较好,但学区划分、解读等深度政府信息公开不够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60%的政府网站发布了各教育类型的入学、转学、借读、休学等方面的政策,以及较为规范的指南信息。但是仅有不足10%的政府网站公开学区划分情况、教育政策解读等方面信息。其中,厦门、海口、罗湖等网站及时发布本中小学招生划片相关政策,包括学校名称、拟招班数、拟招人数、划片招生地段、片区等信息,并能够全面的公开学生申请、学校入户调查、招收学生名单公示等时间安排情况,方便学生择校入学。
2、半数网站提供了教育机构查询服务,但缺少机构资质、师资力量等服务信息
评估结果显示,半数政府网站整合了辖区内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校的名称、地址等基本信息。其中,青岛、深圳、成都等20余家政府网站整合辖区内小学、初高中等学校信息资源,从学校基本信息、领导介绍、机构设置、教师信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同时提供了包括学校招生入学、毕业升学、课程及收费情况等在内的详细办学信息,为广大市民了解辖区内教育资源,解决小孩上学问题提供良好的参考服务。但是绝大多数网站仅能提供基本信息,没有提供或整合学校的资质、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深度信息,整合深度不容乐观。
3、教育考试服务资源提供情况相对较好,但人性化程度有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70%以上政府网站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中考、高考等考试相关服务资源。其中,省级政府网站建设情况最好,地市政府网站次之,区县政府网站相对较差。浙江、北京、福州等网站提供了招考动态、考试报名、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等服务。但是多数网站考试服务分散在不同栏目中,资源隐藏极深,不方便用户查询使用。
4、文化设施服务资源整合力度亟待加强
评估结果显示,30%左右的政府网站整合了辖区内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信息,其中,北京、成都等30余家网站提供的文化设施情况较好,公开了场馆简介、工作时间、收费标准、联系电话、乘车路线等信息,并通过电子地图予以展现,易用性、实用性较强。但是绝大多数网站没有提供场馆的工作时间、收费情况、乘车路线、联系电话等深度信息,资源整合情况不容乐观。
5、多数网站教育资源展现方式不够人性化 评估结果显示,30%左右的政府网站以策划教育专题、模拟上学场景等方式整合相关服务资源,方便学生和家长使用。其中,深圳、佛山、福州等189家政府网站按照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类别整合学校信息、教学质量、招生信息、入学、转学、休学、升学等不同环节的服务资源,方便查询。济南、青岛、杭州等52家政府网站结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模拟学生就读考试实际办事场景整合教育资源,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教育类型,涉及入学、转学、休学、借读、升学等不同环节,提供了政策文件、学校信息查询、办理流程、常见问题等服务,方便学生就读。但是仍有80%左右的网站教育服务分散在不同栏目下,或隐藏很深,不方便查找,人性化程度不够。
(二)社会保障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65%以上的网站提供了政策法规、网上办事服务和便民查询等社会保障服务内容。但是,从整体来看,多数网站在政策解读、表格下载、医疗机构查询和保险待遇标准查询等方面明显不足,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网站社会保障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36,已经初步整合了区域内服务资源。其中,北京市、福建省、辽宁省、上海市、广东省等网站社保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前五名。但是山西省、湖北省、江西省、浙江省等网站社保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社保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地市网站社保领域服务情况次之,平均绩效指数为0.21。其中,深圳市、青岛市、广州市、成都市、武汉市等网站社保领域的指标绩效较好,分列社保领域绩效前五名;但是,衢州市、淮北市、池州市、聊城市等网站的社保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社保领域的服务水平有待加强。
区县网站社保领域服务情况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12,多数网站社保服务还是空白,不过,福州市鼓楼区、北京市东城区、深圳市宝安区、上海市静安区、北京市西城区等网站社保领域指标绩效相对较好,分列社保领域绩效的前五名。但是,上海市青浦区、南昌市新建县、天津市静海县、上海市嘉定市等网站的社保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社保领域的服务水平亟待加强。
图 50地方政府网站社保领域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社保领域的相关服务中,养老保险服务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24,网站能够发布养老保险政策、提供网上办事服务等内容。失业保险服务和医疗保险服务表现次之,平均绩效指数分别是0.18和0.16。工伤保险服务和生育保险服务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分别为0.13和0.12,多数网站对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和待遇标准查询服务的提供明显不足。
图 51地方政府网站社会保障各指标平均绩效
1、多数网站能够公开社会保险政策法规,但政策解读信息严重不足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74%的网站能够公开社会保险相关政策法规。省级网站表现较好,所有省级网站都公开了社保政策法规,82%的地市网站和50%的区县网站也能公开社保政策法规。其中,上海市、福建省、辽宁省、深圳市、青岛市等网站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公开政策法规,而且能够整合提供政策解读。例如,深圳市政府网站策划了社会保障专题,按照保险类别公开了国家、省、地市、区县政府发布的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同时,对社会保险的参保、缴费、待遇标准等政策进行解读。但是从整体来看,大多数网站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解读信息严重不足,不方便公众理解。
2、社会保险网上办事服务能力差距明显
评估结果显示,地方网站提供的参保、转移、接续、退保、待遇申领等社会保险网上办事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其中,上海市、福建省、深圳市、青岛市等网站全面提供了五类保险的参保、转移、接续、退保、待遇申领的办事指南和表格下载服务,服务水平较高。但是仍然有20%的网站没有提供任何社会保险网上办事服务,服务能力差距明显。
3、部分网站能够提供定点医疗机构查询服务,但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省级网站和部分地市、区县网站能够提供定点医疗机构查询服务,其中,北京市、湖南省、福建省、深圳市、青岛市等网站在提供定点医疗机构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能够深入整合机构业务范围、医院等级、乘车路线等深度信息,服务水平较好。但是仍有超过70%的地市网站和82%的区县网站在定点医疗机构的查询服务方面,存在内容缺失或内容不全面的问题。
4、社会保险待遇标准查询服务相对较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仅有少数网站能够提供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待遇标准查询服务,例如,北京市网站提供了生育保险的产前分娩医疗费用报销标准、计划生育费用报销标准、男女职工的生育津贴待遇标准等查询服务,服务内容实用、易用。但从整体来看,社会保险待遇标准查询仍然是社会保障领域服务的最短板,服务质量亟待提升。仅有不足20%的政府网站提供了社保待遇标准查询服务,并且内容更新不及时、覆盖面不全、标准不易理解等问题比较突出,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5、越来越多的网站通过场景式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评估结果显示,24%的网站能够以场景式方式整合提供社会保障领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的人性化、易用性程度较高。例如,北京市、陕西省、深圳市、青岛市、广州市、西安市、苏州市等网站细分用户对象,并按照办理社会保险、变更转移社会保险、申领社会保险待遇、退出社会保险的实际办理流程,策划场景式服务,有效的提升了网上社会保障服务获取的便捷性。但是场景式服务模式的普及程度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
(三)劳动就业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80%的网站围绕公众和企业需求,提供了就业领域相关的政策、行政办事和便民服务。但是,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尤其对政策解读信息、准确实用的便民服务整合、提供不足,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政府网站就业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平均绩效指数为0.21,已经初步整合了区域内的服务资源。其中,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福建等政府网站就业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前五名。但是四川、江苏、天津等网站就业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就业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地市政府网站就业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10,缺乏公众关注较高的就业服务。其中,青岛、深圳、苏州、佛山、厦门等政府网站就业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排名的前五位。但是宁波、中山、南昌、攀枝花等网站就业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就业领域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区县政府网站就业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指数为0.13。其中,北京市大兴区、深圳市罗湖区、扬州市仪征市、北京市东城区、深圳市宝安区等政府网站的就业领域指标绩效相对较好,分列就业领域指标绩效的前五位。但是铜仁地区印江县、广州市越秀区、青岛市胶州市、宁波市北仑区等网站就业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就业领域的服务水平还需加强。
图 52地方政府网站就业领域绩效指数
就业领域的相关服务中,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14,能够较好地提供再就业服务信息、职业介绍机构基本信息等服务;毕业生就业和职业技能服务的提供情况相对较弱,平均绩效指数分别为0.11和0.12,能够提供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南、毕业生招聘信息,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相关服务;自主创业服务提供情况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08,对辖区内创业优惠政策与解读、创业优惠办理指南的提供明显不足。
图 53地方政府网站就业领域各指标绩效指数
1、就业政策信息发布情况较好,但政策解读等深度信息公开不足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60%的政府网站能够发布失业人员再就业、自主创业、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文件。但是从整体来看,仅有不到10%的网站能够对劳动就业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公众不能准确、透彻地了解政府相关规定,是地方政府网站亟待加强改进的方面。其中,厦门、佛山、广州、武汉等政府网站能够针对毕业生、再就业人员、在职人员、高技能人才、农民工等人群,及时发布培训补贴、实施办法、优惠政策等信息,并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解读,内容充实,方便公众就业、再就业。
2、部分网站能够提供就业相关的便民查询服务,但服务的深度、内容丰富度仍有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40%左右政府网站在不同程度上整合了辖区内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资格鉴定机构、自主创业服务机构等便民服务资源。其中,成都、深圳、珠海、福州等网站全面整合了职业培训和鉴定服务机构信息,提供诸如名称、认定范围、性质、地址、培训内容、收费标准等信息,方便广大市民了解获取上述服务。但是绝大多数网站仅提供了机构的名称、地址等基本信息,没有发布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收费标准等深度信息,服务的实用性较弱。
3、网上办事指南的规范程度存在较大差距
评估结果显示,60%以上的网站提供了就业派遣办理、就业落户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等指南,但半数网站的办事指南没有提供办理时间、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办理流程等信息。此外,还有超过30%的网站尚未提供就业领域相关的行政办事服务,不便于用户使用。
4、大多数政府网站对就业招聘服务的整合力度不够
评估结果显示,仅有30%左右网站能够整合单位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其中,佛山市网站不仅发布了用工单位的招聘信息,如单位名称、招聘职位、岗位要求、薪酬待遇等,同时还提供求职者发布个人求职信息的渠道。但总的看来,绝大多数网站对就业招聘资源的整合力度有待加强,尚未提供招聘会、单位招聘、求职等方面的信息。
5、政府网站就业服务资源的整合展现方式亟待改善
评估结果显示,不超过20%的政府网站能够以专题、场景等方式整合就业服务资源,方便公众和企业使用。其中,福建、青岛、厦门等百余家网站按照毕业生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自主创业、职业技能等不同主题分类整合行政和便民服务资源,方便用户查找。济南、杭州等50余家网站结合毕业生、再就业人员、创业者、用工单位的需求,模拟实际办事场景,整合了劳动就业相关服务,提供了政策文件、服务机构、办事流程、问题解答等服务,方便用户使用。但是绝大多数政府网站的劳动就业服务分散在不同栏目下,或隐藏很深,不方便查找,服务的易用性程度很低。
(四)医疗卫生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80%以上的政府网站以满足公众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在医疗保障、看病就医、健康服务等方面,积极宣传医疗保障政策,整合医疗机构和药店药品信息等服务。但是,医疗领域服务总体水平明显不足,尤其缺乏医疗收费、门诊就医指南、预约挂号、疾病预防等深度便民服务,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网站医疗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指数为0.29,已经初步整合了区域内医疗机构和食品药品等服务资源,但对下辖地区的服务整合力度较弱,同时疾病预防和食品药品安全等动态信息公开的及时程度有待提升。其中,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等网站医疗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绩效前三名。但是云南省、河南省、广西省等网站医疗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医疗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地市网站医疗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指数为0.23,已经初步整合辖区医院和药店的基本信息,但医院业务信息、门诊就医指南、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提供明显不足。其中,青岛市、深圳市、济南市、武汉市、厦门市等网站医疗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绩效前五名。但是绵阳市、安阳市、廊坊市等网站医疗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医疗领域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区县网站医疗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16,公众关注度较高的医疗服务普遍缺乏。其中,深圳市罗湖区、厦门市思明区、青岛市崂山区等网站医疗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绩效前三名。但是郑州新密市、上海市浦东新区、天津市和平区等网站医疗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医疗领域的服务能力亟待改善。
图 54地方政府网站医疗领域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医疗领域的相关服务中,多数网站整合提供了辖区医院查询、药店名单名录服务内容,绩效水平相对较高;但基本药品目录及指导价、门诊就医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等服务质量相对较弱。
图 55地方政府网站医疗领域平均绩效水平
1、部分网站的医疗机构、药店等基本信息公开较好,但信息的深度和全面性有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湖北省、安徽省、青岛市等316家网站主动公开了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陕西省、厦门市、吉安市等257家网站主动公开了药店地址、基本药品目录信息,方便了民众查询医院、药店。如,青岛市网站整合提供了全市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基本信息、业务范围、特色医疗设备、各科室介绍、专家出诊、住入院指南等内容;吉安市网站整合提供了各区县的药店信息,包括药店名称、许可证号、企业性质、地址、经营范围、电话等信息,便于公众查阅。但多数网站不能全面的整合提供辖区内医院、药店的基本信息,同时也不能详尽的提供机构的业务范围、专家介绍、药品指导价等深度信息,不便于群众看病就医和购药。
2、少数网站提供了门诊就医指南服务,但网上预约挂号服务较差
评估结果显示,成都市、青岛市、佛山市等137家网站能够提供医院门诊、出院、转院、入院指南和医疗项目收费查询服务。如,成都市政府网站提供了全市200余家医院的就诊流程、180余家医院的出入院指南、200余家医院的挂号方式,便于公众了解医院就医信息。但多数网站不能全面整合所辖医院的门诊、出院、转院和入院指南,同时700余家网站没有提供网上预约挂号服务,不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便捷的办事服务。
3、疫苗接种信息提供较好,但疾病预防动态信息不足
评估结果显示,大连市、温州市、济南市等203家网站能够提供疫苗接种点和传染病等便民服务。如,温州市政府网站提供所辖11个县市区疫苗接种点查询服务,包括区疫苗接种点的地址、联系电话、门诊时间、育苗类别、接种时间、接种地点、收费标准等信息。但多数网站不能全面、及时、准确的发布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以及公共场所、居住环境、饮用水等卫生监测结果信息,不利于公众做好传染病以及各类卫生问题的应对。
4、食品药品安全质量动态信息发布亟待加强
评估结果显示,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等40家网站能够及时发布食品执法监督信息和安全质量信息,并有效整合了食品药品企业和行业信用等信息,推出了食品药品相关查询服务,方便公众了解食品药品安全现状。但是绝大多数网站没有详细及时的公开食品药品安全质量的监督执法结果信息,部分网站甚至没有提供此方面的服务,公众不能便捷的获取食品药品的安全信息,对公众饮食安全和用药安全带来了隐患。
5、场景式和专题成为医疗领域人性化服务资源整合的主要展现形式
评估结果显示,36%的网站能够以场景式或专题的方式整合提供医疗领域服务资源,医疗领域服务的人性化、易用性程度较高。如,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深圳市、青岛市、柳州市等网站整合医疗保障、医疗机构、药店、药品、食品药品等服务资源,开设医疗专题服务;广州市、济南市、潍坊市等网站围绕看病就医的查找医院、查找药店、门诊、入院、转院、报销等流程,策划场景式服务。但是上述人性化服务模式的普及程度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
(五)住房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60%以上的网站围绕公众和企业需求,提供了住房领域相关的政策、办事和便民服务。但是,总体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尤其在政策解读、合同范本下载、保障性住房公示等内容整合和提供不够,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政府网站住房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18,已经初步整合了区域内住房服务资源。其中,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四川等网站住房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绩效前五名。但是海南、安徽、河南等网站住房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住房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地市政府网站住房领域指标平均绩效指数为0.12,缺乏公众关注较高的住房服务。其中,深圳、青岛、济南、武汉、厦门等网站住房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住房领域绩效前五位。但是大连、宁波、杭州、福州等网站住房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平均绩效,住房领域的服务能力还需加强。
区县政府网站住房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11,较少提供房地产企业查询、保障性住房申请等服务。其中,北京市大兴区、深圳市宝安区、深圳市罗湖区、青岛市崂山区、北京市东城区等网站住房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绩效排名的前五名。但是龙岩市上杭县、青岛市市北区、上海市静安区等网站住房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住房领域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图 56地方政府网站住房领域绩效指数
住房领域的相关服务中,房地产市场管理服务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14,能够发布政策文件、房屋成交统计分析信息;房地产机构查询服务平均绩效指数为0.1,能够整合房地产开发企业、估价机构、经纪机构、物业服务企业的基本信息;房屋租赁服务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09,对租赁房屋指导价、租赁合同范本下载、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与税费缴纳资源整合力度明显不足。
图 57地方政府网站住房领域各指标绩效指数
1、多数网站较好公开保障性住房申请政策、指南信息,但申请公示、摇号公示等信息公开薄弱
评估结果显示,60%左右的被调查网站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保障性住房申请的相关政策、申请指南等服务,为申购者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信息。其中,北京海淀、深圳罗湖等网站对保障性住房的申报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内容涵盖申请指南、准入条件、供应对象、办理机构、所需材料、户型面积等信息,并提供申请流程图,图文并茂的对申购或配租流程进行描述,指导性较强。但是绝大多数网站尚未提供申请公示、摇号公示等深度信息,不方便公众查阅和监督。
2、房屋买卖政策、统计信息公开相对较好,但房源信息、合同下载服务的实现情况相对较差
评估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网站对房屋买卖的政策、房屋成交统计分析等信息进行公开。其中,广州市政府网站通过“阳光家缘”对本市十区2006年以来的房屋交易信息进行公开,内容涵盖交易宗数、交易面积、交易金额和成交均价,对购房者购买房产提供参考。不足30%的网站,如深圳、西安等50余家网站,整合了辖区内预售商品房的项目位置、预售证号、开发企业等信息,以及二手房的房屋面积、用途、代理中介等信息,内容较为丰富、详实。但是,超过70%的网站缺少对新建商品房可售房屋查询、房屋合同范本下载、税费缴纳等深度服务资源的整合。
3、半数网站能够提供房地产相关企业基本信息,但企业资质、经营范围等深度信息公开相对较弱
评估结果显示,仅有40%的网站提供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查询、房地产估价机构查询、房地产经纪机构查询、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查询等服务,而且多数网站缺乏对机构资质、经营范围、年检等深度信息的整合。长沙、温州等百余家政府网站能够公开房地产相关企业的名称、资质、信用记录、投诉记录、主要从业人员、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公众查阅和监督。
4、房屋租赁服务拥有率极低,成为住房领域服务最短板
评估结果显示,房屋租赁服务是地方政府网站住房领域服务的最短板,整体水平严重偏低,不足20%的网站,如北京、黑龙江、佛山、厦门等网站,提供了租赁房屋指导价、租赁合同范本下载、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与税费缴纳等方面的服务,为规范、指导本地区房屋租赁市场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5、住房服务资源组织方式的易用性有待加强 评估结果显示,25%左右的政府网站能够以专题、场景等方式整合住房领域服务资源,分类比较清晰、内容较为丰富,易用性较强。其中,武汉、佛山、厦门等近200家政府网站建立了住房专题,在专栏中整合了新房购买、二手房购买、房屋租赁、保障性住房等各类住房信息,为用户查询本市房源、了解住房市场提供方便。北京、深圳、杭州等80余家政府网站结合用户对住房的不同需求,模拟购房租房场景整合服务资源,覆盖新房、二手房、保障性住房、房屋租赁、物业管理等不同类型的住房需求,提供政策文件、房源信息查询、办理流程、问答解答等服务,方便用户查询。但是仍有70%左右的网站没有结合用户使用习惯提供住房领域的相关服务资源,或要通过多层路径查找,不方便用户使用。
(六)交通出行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50%以上的省级网站提供了长途汽车出行、交通道路查询、交通路况等交通领域服务,40%以上的地市网站提供了公共汽车出行、长途汽车出行、驾驶证办理等交通领域服务,但是多数网站在交通基础设施查询、出租车出行、路况查询、驾校查询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网站交通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29,已经初步整合了区域内交通服务资源。其中,北京市、上海市、陕西省、广东省、福建省等网站交通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前五名。但是广西省、河南省、山西省等网站交通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交通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地市网站交通领域服务情况次之,平均绩效指数为0.17。其中,青岛市、深圳市、厦门市、杭州市、济南市等政府网站交通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交通领域指标绩效前五名;但是,张家界市、湘潭市、德宏州等网站的交通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交通领域的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图 58地方政府网站交通领域平均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交通领域的相关服务中,汽车出行服务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37,网站能够提供公共汽车线路查询、长途汽车线路查询等服务内容。交通路况和设施查询服务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分别为0.17和0.06,绝大多数网站没有提供加油站、停车场等查询服务。
图 59地方政府网站交通领域平均绩效指数
1、多数网站能够提供公共汽车查询服务,但服务质量亟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72%的网站能够提供公共汽车线路查询服务。其中,北京市、上海市、陕西省、福建省、柳州市、珠海市等19家网站不仅提供了辖区内公共汽车线路、长途汽车线路查询服务,而且能够提供费用、发车频率等深度信息的查询。但是绝大多数网站不能及时更新公共汽车线路,服务的实用性、时效性亟待提升。同时,超过70%的网站没有提供公共汽车收费标准查询服务,实用性亟待提升。
2、面向驾驶员的网上办事服务能力差距显著 评估结果显示,地市网站面向驾驶员的证件办理、机构查询等网上办事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杭州市、深圳市、青岛市、长沙市、成都市等网站全面提供了驾驶证办理、驾校查询、机动车检测等办事服务,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水平较高。但是,仍然有超过42%的地市网站没有提供任何驾驶证办理服务,超过80%的地市网站没有提供驾校查询服务,超过75%的地市网站没有提供机动车检测服务,整体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3、少数网站提供了交通设施查询服务,但整体拥有率还亟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仅少数网站提供了停车场、收费站等交通设施查询服务。如,上海市、广东省、陕西省、湖北省、青岛市、成都市等网站能够准确及时的提供加油站、停车场、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标准等查询服务。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有280家网站没有提供任何交通设施查询服务,不方便公众驾车出行。
4、交通路况信息查询服务相对较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仅有少数网站能够以电子地图或通知公告的形式提供交通路况查询服务。例如,北京市、广东省、湖北省等网站以电子地图形式提供了路况查询服务,公众可以查询辖区内主要干道以及主要高速公路的交通拥堵、限行、施工和气象信息,极大方便了公众出行。但仍然有14家省级网站和252家地市网站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路况查询服务,分别占相应网站总数的43%和69%,地方政府网站的路况查询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5、地方政府网站的交通违法违规查询服务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评估结果显示,12家省级网站和80家地市网站全面提供了驾驶员积分查询、机动车违法违规查询等服务。但是仍有15家省级网站和180家地市网站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上述服务。说明,交通违法违规查询服务水平存在两极分化现象,25%的网站能够提供较为实用的服务,而54%的网站却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交通违法违规查询服务。
6、交通专题成为提供人性化交通领域服务的主要展现形式
评估结果显示,有35%的省级网站和23%的地市网站能够以专题的方式分类整合交通领域服务,交通出行服务的人性化、易用性程度较高。例如,北京市、陕西省、深圳市、青岛市、佛山市等网站根据公众需求,分类提供了公共汽车出行、路况查询、驾驶员办事、交通违法违规等服务内容,有效的提升了网上交通服务获取的便捷性。但是上述服务模式的普及程度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
(七)证件办理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地方网站在证件办理领域提供了户籍身份、婚育收养、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类、医疗卫生、司法律师、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网上办事服务。但是总体水平仍显不足,办事指南的规范程度、表格下载的服务数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情况如下:
区县网站证件办理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31,比较好的提供了本区县的证件办理服务资源。其中,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大兴区、青岛市四方区、北京市东城区、扬州仪征市等网站证件办理领域指标绩效较突出,分列证件办理领域的前五位。但是,天津市西青区、杭州市滨江区、青岛平度市等网站的证件办理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绩效,证件办理领域的服务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地市网站证件办理领域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24,部分网站没有提供任何证件办理服务。其中,青岛市、深圳市、苏州市、广州市、济南市等网站证件办理领域指标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标绩效前五名。但是,绍兴市、张家界市、连云港市、郴州市等网站证件办理领域指标绩效得分明显落后于该网站各领域指标平均绩效,证件办理领域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图 60地方政府网站证件办理领域平均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证件办理领域的相关服务中,婚育收养服务相对较好,平均绩效指数为0.29,网站能够发布婚育收养政策、提供办事指南和表格下载等服务内容。户籍身份服务表现次之,平均绩效指数分别是0.25。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类证件办理服务表现一般,平均绩效指数分别为0.19和0.17。社会保障类
证件办理服务相对较差,平均绩效指数为0.1,绝大多数网站没有提供社会保障类证件办理的政策法规和办事服务。
图61地方政府网站证件办理领域指标平均绩效
1、数网站能够公开证件办理政策法规,但缺乏相关解读信息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67%的网站能够公开证件办理相关政策法规。其中,北京市、广州市、厦门市、深圳市、成都市等省、市网站提供了政策法规及解读信息。例如,深圳市政府网站司法律师类证件办理栏目中提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司法部《律师执业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律师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为办理律师证件的用户提供法律帮助。但是从整体来看,证件办理政策法规的解读信息严重不足,不利于公众办理或申请相关证件。
2、网上证件办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评估结果显示,64%的网站提供了网上证件办理服务,但是服务能力差异显著。例如,青岛市、深圳市、苏州市、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大兴区等网站能够全面提供户籍身份、婚育收养、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类、医疗卫生类等方面证件办理的办事指南和表格下载服务。但是,仍然有超过36%的网站没有提供任何证件办理网上办事服务。
3、细分用户对象提供证件办理服务,方便各类用户办事
评估结果显示,31%的网站能够围绕证件办理领域的办事需求,细分用户对象,为各类用户提供针对性的办事服务,有效的提升了网上证件办理服务获取的便捷性。例如,北京市、深圳市、青岛市、无锡市、济南市等网站针对户籍身份领域证件办理的用户需求,将用户对象细分为本地人、外地人、港澳台人士、外国人等四类人群,并根据证件的不同类别提供有针对性的办事服务,有效的提升了网上证件办理服务获取的便捷性。
(八)企业开办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政府网站结合企业开办流程,提供了名称登记、前置审批服务、工商注册登记、刻制印章审批、消防证件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申请、税务登记等方面的服务。虽然地方政府对企业开办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企业开办总体水平仍显不足,办理企业开办业务过程中表证单书的下载、审批服务目录的提供情况、人性化场景式服务的实现程度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总体上看,省级政府网站企业开办较好,绩效指数为0.39,表明省级政府网站企业开办资源整合程度实现效果较好。其中北京、上海、广东、陕西、天津等网站企业开办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数绩效前五位。福建、黑龙江、江苏、江西、山西等网站企业开办水平与该网站总体绩效差距较大。
地市级政府网站企业开办绩效水平相对较差,绩效指数仅为0.21。其中,深圳、广州、济南、青岛、武汉等政府企业开办绩效较好,分列该领域指数绩效的前五位。哈尔滨、合肥、宁波、镇江、温州等政府企业开办水平与网站总体绩效差距较大。
区县级政府网站企业开办水平则相对较差,绩效指数为0.33,这表明区县级政府网站企业开办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仪征市、深圳市宝安区、北京市东城区、青岛市市北区、青岛市崂山区等网站企业开办绩效较好,而上海市静安区、武汉市武昌区、杭州市余杭区、厦门市集美区、南京市江宁区等网站企业开办水平与该网站的整体绩效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 62地方政府网站企业开办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上述企业开办的相关服务中,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等企业开办业务实现情况相对较好;企业名称核准、前置审批服务、组织机构代码证办理等企业开办深度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而刻制印章审批、消防证件办理等企业开办业务实现程度较差,需要引起政府网站的重视。
图 63-地方政府网站企业开办平均绩效水平
1、企业开办网上办事服务水平差异显著,仍有部分政府网站没有提供企业开办服务内容
评估结果显示,31%的政府网站提供企业开办网上办事服务。成都、厦门、佛山、深圳、武汉、南京、苏州等网站整合企业开办相关单位业务系统,提供名称核准、工商注册登记、刻制印章、组织机构代码、消防检查、税务登记等消防的申报及查询服务,提升网上办事服务水平,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如佛山市政府网站围绕名称核准相关的申报及查询服务,为公众提供名称核准在线申报服务,提升网上办事服务水平。但是,部分网站没有提供网上企业开办服务,不利于公众办事。
2、多数政府网站能够提供表格下载服务,但缺少表格填写说明与示范等深层次的服务。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67%的网站提供企业开办表证单书下载服务。深圳、厦门、成都、武汉、杭州等网站提供了名称核准、前置审批、工商注册登记、刻制印章、组织机构代码、消防检查、税务登记等相关申请书、表格下载服务,方便用户办理企业注册,便利公众生活。如深圳市政府网站整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名称核准、公众注册登记,市地方税务局税务登记,市公安局消防局消防检查等相关申请书、办事表格等,方便公众办理相关事项。但是,绝大多数政府网站没有提供企业开办表格填写说明与示范等服务内容,并且存在部分表格由于政策变化过期失效,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3、围绕具体办事流程整合服务资源,策划企业开办领域一体化场景式服务。
评估结果显示,13%的政府网站能够通过一体化、场景式等人性化服务形式,整合相关服务资源,提供企业开办服务。青岛、北京、杭州、南昌、武汉、苏州、宝鸡、泰州等政府网站模拟企业开办的实际场景,开展服务导航,方便公众办事。如南昌市政府网站结合用户需求和单位业务职能,按照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等不同企业类别,设立导航场景,提供的服务涵盖了登记相关的办事政策法规、服务指南、通知公告、在线申报、在线查询、互动资源等,较好的实现了企业开办服务的一体化。但是,绝大多数政府网站没有提供人性化的企业开办场景服务,服务资源在网站各个栏目均有出现,极其不利于满足企业开办的相关办事需求。
4、企业开办领域应加强与用户交流互动,拉近政民距离。评估结果显示,9%的政府网站能够提供企业开办领域的互动交流服务。浙江、湖北、成都、深圳、济南、淮南、攀枝花等政府网站邀请工商、税务、消防支队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消防检查等社会关注的热点与广大公众进行在线实时交流,公众踊跃参与,部门负责人切实解答公众疑惑。例如,成都市政府网站邀请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做客“政风行风热线”就企业开办过程中工商相关的事项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切实回答了公众关于工商注册、前置审批等方面的问题,互动效果明显。但是,绝大多数政府网站没有就最新的企业开办政策、流程、注意事项等开展网上交流互动,不利于政府办事效能的提升。
(九)资质认定领域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政府网站在资质认定领域能够提供面向教育服务机构、就业服务机构、食品卫生机构、交通运输机构、房产与建设机构的服务。虽然政府网站对资质认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网上服务总体水平仍显不足,办理资质认定业务过程中办事指南的规范程度、在线申报的服务数量、查询服务的实现范围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总体上看,省级政府网站资质认定较好,绩效指数为0.53。其中上海、北京、海南、广东、湖南等政府网站资质认定服务绩效较好,分列资质认定领域指数的前五位。但是,江西、湖北、辽宁、吉林、内蒙古自治区等资质认定服务水平与网站总体绩效差距较大。
地市级政府网站资质认定绩效服务水平相对较差,绩效指数仅为0.17。其中青岛、成都、深圳、广州、佛山等政府资质认定绩效较好,分列资质认定领域指数的前五位。但是,福州、南京、珠海、柳州、无锡等资质认定服务水平与网站总体绩效差距较大。
图 64地方政府网站资质认定绩效指数
评估结果显示,部分政府网站提供面向交通运输、教育服务等领域企业的服务;但是,面向食品卫生、房地产建设领域企业的资质认定服务则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是应当进一步丰富政府资质认定提供的服务内容,提升政府资质认定的服务能力,面向就业企业的政府资质认定工作则有待进一步完善。
图 65地方政府网站资质认定平均绩效指数
1、部分政府网站能够公开资质认定相关政策法规,但政策解读信息严重不足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56%的政府网站能够公开资质认定相关政策法规。其中,四川省、深圳市、成都市等省、市政府网站的机构资质认定服务提供了政策法规及其解读,为机构资质认定办理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定办事流程说明。如深圳市政府网站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办事服务提供了政策法规及解读服务栏目,栏目公布了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办理资质认定所应依据的政策法规文件及细则,在一定程度上为办理机构资质认定的用户提供了政策帮助。但是从整体来看,资质认定政策法规的解读信息严重不足,仍然是多数政府网站建设资质认定领域的服务短板。
2、资质认定网上办事服务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仍有部分政府网站没有提供任何网上办事服务
评估结果显示,62%的各级政府网站提供药品经营资质、医疗器械生产资质、医疗器械经营资质、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资质、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资质等资质认定的指南、表格下载服务。其中,北京、浙江、深圳、厦门等省、市政府网站还提供了食品卫生企业资质认定在线申报功能。如北京市政府网站提供的药品零售企业认证服务实现在线申报功能,能够节省用户办事成本,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实用性较强。但是,政府网站资质认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仍然有超过38%的政府网站没有提供任何资质认定网上办事服务,其中,绝大多数是地市级政府网站。
3、部分政府网站能够提供相关资质查询服务,但服务的深度还有待提升
评估结果显示,超过51%的政府网站提供了资质等查询服务。其中,四川、北京、厦门、深圳、佛山等省、市政府网站能够提供资质机构深度信息的公开。如厦门市政府网站房地产机构资质认证服务中提供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评估机构、房地产经纪机构、工程设计单位、工程监理企业等企业机构的资质查询服务。但是,大多数的政府网站资质查询服务不能提供关键字查询功能,查询仅能显示机构名称、注册号、字号基本信息;而企业的基本介绍、经营情况、从业人员等深度信息无法查询,政府网站资质认定查询服务水平与公众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4、绝大多数网站能够按照业务主题对资质认定领域的服务资源进行整合
评估结果显示,26%的政府网站能够按照业务主题整合服务资源,提供资质认定服务。其中,四川、北京、深圳、厦门、成都、青岛、苏州等省、市政府网站面向企业的资质认定服务按业务主题进行分类,方便用户查找使用。如厦门市政府网站面向企业的资质认定服务栏目中按照业务主题不同,将其划分为教育服务机构、就业服务机构、食品卫生机构、交通运输机构、房地产机构以及其他机构,按照各类机构的业务主题整合资质认定服务资源。但是,绝大多数政府网站资质认定办事服务资源整合效果较差,资源整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5、网站缺少与用户的交流互动
评估结果显示,仅有13%的政府网站能够提供资质认定领域的专项互动交流服务。其中,上海、北京、四川、厦门、深圳、广州等省、市政府网站就企业资质认定开设在线咨询投诉渠道,就企业资质认定相关事宜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答企业资质认定办理办理方面的问题。资质认定领域栏目涵盖卫生类资质认定网上咨询、就业服务机构认定网上咨询、交通类资质咨询投诉、教育类资质咨询投诉、建筑类资质咨询投诉等咨询投诉渠道。但是,绝大多数网站没有开展专项互动,同时,部分网站在应对公众的咨询投诉时,存在复不及时、答复推诿的现象。
(十)信息公开数据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政府网站能够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发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提供在线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渠道。虽然地方政府对信息公开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政府信息公开总体水平仍显不足,各级网站信息公开水平参差不齐,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需要公众广泛知晓的、反映政府办事职能的诸多深度政府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公开。
从总体上看,省级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情况较好,绩效指数为0.66。其中四川、广东、北京、陕西、上海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较好,分列政府信息公开领域指数前五位。但是,福建、江苏、辽宁、安徽、山西等政府信息公开水平与该网站总体绩效差距较大。地市级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绩效水平次之,绩效指数为0.49。其中成都、青岛、广州、深圳、武汉、济南等政府信息公开绩效相对较好,处于政府信息公开领域指数前列。但是,佛山、福州、南京、珠海、柳州等政府信息公开水平与网站总体绩效差距较大。
区县级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水平则相对较差,绩效指数为0.2。其中北京市大兴区、余姚市、杭州市余杭区、深圳市罗湖区、仪征市、深圳市福田区等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较好,厦门市思明区、青岛市崂山区、武汉市东西湖区、哈尔滨市道外区等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水平与网站的整体绩效相比,该领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