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2009-2014高考历史真题分解(中国现代史)0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故答案为D。
【答案】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1.(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故答案为D。
【答案】D
第二篇:11-2009-2014高考历史真题分解(中国现代史)0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考点】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A项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
【答案】B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考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发展
【解析】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A项错误;上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在上海,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C项正确;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外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D项错误。
【答案】C
第三篇:2009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
2009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现代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2009•山东日照)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A A.工商业改造 B.人民公社化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答案:A
2、(2009•山东威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形成了以什么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A.大庆 B.沈阳 C.鞍山钢铁公司 D.长春 答案:C
3、(2009•山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4、(2009•江西)某班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答案:C
5、(2009•武汉)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A.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C
6、(2009•陕西)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A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
7、(2009•湖北黄石)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A.鞍山大型轧钢厂 B.核潜艇待命出发 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答案:B
8、(2009•山西太原)我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B
9、(2009•广东揭阳)与1954年《中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A.由一届人大会议通过 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 C.规定我国的政治制度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答案:B
10、(2009•汕头)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D
11、(2009•湖北咸宁)1954年9月召开的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12、(2009•山东泰安)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
A.1949年
答案:D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13、(2009•烟台B卷)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一五计划的完成 答案:B
14、(2009•广西玉林)观察下面我国粮食人均变化图,其中促使1949年至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所有制改革完成 B.对外开放扩大 C.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D.大跃进 答案:A
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2009•四川绵阳)下表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粮食(亿公斤)1950.5 1435 棉花(万担)油料(万担)3280 7542
2126 3405
26.4 35.2 54.9
43.6 生猪存栏数(万头)14590 8227 分析上表数据变化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答案:B
2、(2009•山东威海)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答案:C
3、(2009•湖北荆州)《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
答案:D
4、(2009•山东滨州)“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全市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摘自《滨州历史》)请问人民公社的开始建立是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运动中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C
5、(2009•山东泰安)下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不正确的是()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6、(2009•宁夏)王斌同学在讨论中引用了下列材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十万斤,一颗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他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得出“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出现的浮夸风现象”的判断,并进而得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结论。你对王斌同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是()
A.引用真实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B.引用真实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与形成的判断不一致、得出的结论错误 C.引用材料不存在、无依据发表评论、形成的判断错误、得出的结论错误 D.引用材料有力论证了所形成的正确判断、但得出的结论错误 答案:A
7、(2009•烟台B卷)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答案:C
8、(2009•福建惠安)20世纪中期,四川有一首歌谣:“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最早出现在()A.“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答案:A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
B.实施“一五”计划 D.中共“八大”
B.“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1、(2009•河南)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答案:D
2、(2009•烟台)下面改编的这段歌谣来自于互联网:东北有个杨靖宇,其别名叫“忠良将”;东北有个张学良,其别名叫兵谏蒋;东北有个王进喜,其别名叫“铁脊梁”;东北有个杨利伟,其别名叫“震宇航”。有关这四位人物及业绩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杨靖宇——著名的抗日将领 B.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 C.王进喜——优秀的县委书记 D.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答案:C
3、(2009•湖北孝感)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答案:A
4、(2009•湖北荆门)歌曲是流动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下列歌词出现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是()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C.“学习雷锋好榜样” 答案:C
5、(2009•达州)下列先进人物中,不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是()A.孔繁森 B.雷锋 C .王进喜 D.焦裕禄 答案:A
第6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1、(2009•苏州)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答案:C
2、(2009•广东揭阳)十年“文革“的十年是指()
A.1949~1959年 B.1953~1963年 C.1956~1966年 D.1966~1976年 答案:D
3、(2009•湖南娄底)“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C.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答案:C
4、(2009•广东)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D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D
5、(2009•达州)某校八年学生王星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关键字“文化大革命(重大事件)”,下列信息他不可能查询到的是()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八一三事变 D.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答案:C
B.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
点总结
www.xiexiebang.com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内容
含义
意义“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提出
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和缅甸,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实践:
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②1955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4.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莫定了基础。
②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
时间成就意义
949.10—1950.10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
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
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极力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②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过程
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优势通过了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驱逐台湾代表的提案,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
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美国孤立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表明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国际社会对新中国普遍认同;
③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较大的发言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我国同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过程:
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
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2.意义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的发展,许多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西方国家对中国长达20多年的封锁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二.中日邦交正常化
.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①提出和平与发展战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②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具体表现为实行不结盟政策;
③重视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④积极开展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
⑤坚持长期对外开放政策
二.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
①谋求国际热点地区问题的公正解决;
②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推动裁军;
④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的席位;
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
㈡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重视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3.加强与欧盟的关系
4.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21.参加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的各方有 A.创造社成员 B.太阳社成员 C.新月社成员 D.鲁迅、茅盾
E.胡秋原、苏汶
22.三十年代以农村“丰收成灾”为题材的小说有 A.《春蚕》 B.《多收了三五斗》 C.《丰收》 D.《咆哮了的土地》
E.《一千八百担》
23.丁玲创作于解放区的小说有 A.《我在霞村的时候》 B.《莎菲女士的日记》 C.《在医院中》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E.《水》
24.在《茶馆》中,老舍以“一个茶馆三幕戏”埋葬了三个时代。这三个时代分别是A.鸦片战争时期 B.戊戌变法失败后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E.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 25.“新写实小说”的特色有
A.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呈现出一种毛茸茸的原生状态 B.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 C.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
D.创作主体往往缺少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 E.节奏急促,人物夸张变形,情节散乱无章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6.文学研究会
2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8.“寻根小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9.巴金小说《憩园》在表现反封建主题方面有何特点? 30.简析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
31.简述董桥散文的主要特征。32.简述马原的先锋小说的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3分,共26分)33.论述《呐喊》、《彷徨》的思想和艺术成就。34.论述曹禺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贡献。31.抗战后,沙汀接连完成了描写四川农村生活的三部长篇,称为著名的“三记”,它们是 A.《还乡记》 B.《困兽记》 C.《南行记》 D.《淘金记》
E.《红灯记》
32.巴金长篇小说《寒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A.曾树生 B.高觉新 C.杨老三 D.汪文宣
E.杜大心
33.王蒙在小说创作中借鉴和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有 A.《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B.《活动变人形》 C.《夜的眼》 D.《布礼》
E.《春之声》
34.曹禺戏剧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有 A.侍萍 B.繁漪 C.陈白露 D.金子
E.愫方
35.奠定高行健在探索戏剧中不可替代位置的几部作品是 A.《绝对信号》 B.《骗子》 C.《野人》 D.《车站》
E.《狗儿爷涅槃》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36.“七月诗派” 37.第一次文代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8.简述张爱玲小说的特色。
39.简述“十七年文学”中历史题材小说的主要收获。40.简述新时期“朦胧诗”的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1.论述郭沫若诗集《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42.论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及成就。21.茅盾小说《蚀》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有 A.静女士 B.梅女士 C.章秋柳 D.方罗兰 E.张曼青
22.以下属于张爱玲的作品有 A.《结婚十年》 B.《倾城之恋》 C.《金锁记》 D.《连环套》 E.《十八春》
23.以下关于张恨水的正确判断是 A.张恨水的小说受到鸳鸯蝴蝶派影响 B.张恨水是长篇小说《风萧萧》的作者 C.张恨水创作有社会讽喻小说《八十一梦》 D.张恨水是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
E.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 24.以下属于夏衍的剧作有 A.《上海屋檐下》 B.《芳草天涯》 C.《结婚进行曲》 D.《幸福狂想曲》 E.《征婚》
25.五十年代,文艺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次,即A.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B.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C.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D.对王实味的批判 E.批判“黑八论”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6.湖畔诗社 27.东北作家群 28.《白毛女》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9.老舍《骆驼祥子》有何北京地域文化特点? 30.简析《雷雨》中周朴园的性格特征。31.简述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
32.简析柳青《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3.论述郁达夫小说从《沉沦》到《薄奠》、《迟桂花》创作风格的变化。
34.论述汪曾祺小说的艺术风格。31.关于鸳鸯蝴蝶派的正确表述有()A.是游戏的、消遣的文学思潮
B.代表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李涵秋等 C.主要刊物有《礼拜六》等 D.代表作有《玉梨魂》、《啼笑因缘》等 E.鸳鸯蝴蝶派出现于40年代
32.论语派的主要刊物有()A.《论语》 B.《文学季刊》 C.《人间世》 D.《宇宙风》 E.《骆驼草》
33.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文学社团有()A.文学研究会 B.沉钟社 C.弥洒社 D.未名社 E.语丝社
34.下列有关对老舍的表述,正确的是()A.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B.创作了《猫城记》、《离婚》 C.作品多写市民的生活与思想 D.小说具有“京味”与幽默风格 E.其小说赞颂了民族传统文化
35.下列属于沈从文的作品有()A.《八骏图》、《长河》 B.《边城》、《湘西》 C.《还乡记》、《丈夫》 D.《阿黑小史》《记丁玲》 E.《湘行散记》、《果园城记》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36.未名社 37.《金锁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8.简述周作人《人的文学》的主要内容。39.简析抗战爆发后戴望舒诗风的变化。
40.简评赵树理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1.联系作品论述鲁迅杂文的创作特色。
42.30年后,鲁侍萍无意中来到女儿帮工的周家。周朴园拿出一张支票给侍萍,侍萍当着周的面将其撕毁。围绕《雷雨》中的这个情节,分析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思想性格。31.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A.徐志摩 B.陈西滢 C.胡适 D.闻一多
E.沈尹默
32.战国策派林同济提倡的反理性创作的母题有()A.恐怖 B.疯狂 C.狂欢 D.感伤 E.虔恪
33.属于东北作家群作家创作的作品有()A.《科尔沁旗草原》 B.《边陲线上》 C.《没有祖国的孩子》 D.《松花江上》 E.《田野的风》
34.抗战初期朗诵诗运动的代表作品有()A.《我们的祭礼》 B.《风雪夜归人》 C.《屈原》 D.《黄河大合唱》 E.《打鬼子去》
35.1942年以后,解放区章回体形式的小说有()A.《高干大》 B.《种谷记》 C.《原动力》 D.《吕梁英雄传》 E.《新儿女英雄传》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36.《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37.九叶诗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8.简述中篇小说《二月》中的萧涧秋形象。39.简述散文诗集《野草》的艺术特色。
40.简述田间的抒情长诗《给战斗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1.分析评价茅盾《蚀》三部曲对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各类精神面貌的反映。42.分析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
31.关于“五四”时期诗歌创作的说法正确的有()A.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写实主义诗歌代表诗人 B.瞿秋白是象征诗派的诗人
C.郭沫若是创造社浪漫主义诗歌代表诗人 D.冰心、宗白华是“小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 E.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32.《女神》的思想内容包括()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 B.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 C.炽热的爱国情思 D.青春、爱情的欢唱 E.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否定
33.鲁迅前期的杂文集有()A.《热风》 B.《华盖集》 C.《坟》 D.《南腔北调》E.《伪自由书》
34.20世纪40年代浪漫主义的作家有()A.赵树理 B.徐讠于
C.无名氏 D.路翎
E.钱钟书
35.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中的人物有()A.李梅亭 B.苏文纨
C.孙嘉柔 D.高松年
E.白流苏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36.《尝试集》 37.“文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8.简述语丝社对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
39.简述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古人形象的现代意义。40.简述夏衍话剧《法西斯细菌》的思想内容和俞实夫形象。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1.试述巴金的《家》中觉新形象的悲剧性命运。
42.试述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其对新文学发展的意义。21.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其中有()A.须言之有物 B.不摹仿古人 C.不讲对仗 D.不用典 E.不避俗字俗句
22.新文学早期写苏俄见闻的报告文学集有()A.《包身工》 B.《赤都心史》 C.《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D.《饿乡纪程》 E.《执政府大屠杀记》
23.曹禺写于抗战时期的剧作有()A.《日出》 B.《原野》 C.《北京人》 D.《家》 E.《蜕变》
24.文革时期,江青等人以总结创作经验为名,提出了一整套创作理论。其中包括
(A.“三突出”创作原则 B.“根本任务论”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主题先行论” E.“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5.王安忆作品中被称为“三恋”的有()A.《荒山之恋》 B.《小城之恋》 C.《乱都之恋》 D.《赤地之恋》 E.《锦绣谷之恋》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6.民众戏剧社 27.《小二黑结婚》 28.“反思小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9.简述鲁迅《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30.新感觉派小说在艺术上有什么创新? 31.简析老舍《茶馆》的艺术成就。32.简述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3.以《边城》和《八骏图》等作品为例,试论沈从文小说的主题意蕴。34.论述陈白尘《升官图》的艺术表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