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统计初步知识教学设计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统计的初步知识
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一年级“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基础上继续学习的。本册继续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突出了用画“正”字作记录的方法,统计图由原来的实物图表示具体数量变化成在方格里涂色。本学期只学习一个方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图。
2.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会用实物图表示具体数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及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2.过程和方法: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示,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学会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示,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统计的作用。
我们学校新建了一个图书室,老师们要给你们去挑书了。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什么书呢?(请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真爱看书,可是我们还是不知道该买哪些书好啊!
(学生说调查一下或者问一问每一个同学,然后记录下来)
这个提议很好,同学们看的书可以大致分成这样四类。
多媒体出示:故事书、科技术、连环画、其他。
二、学习新知,学生体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
1.小组收集数据,体会用“正”字记录的方法比较好。
(1)请小组调查一下你们组同学最喜欢看什么书?
(小组调查本组同学喜欢看哪类书,并填好表格)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调查的情况。
(2)汇报调查结果。
哪位小组长愿意先来?
(汇报调查的结果到实物投影,分别说说喜欢看哪类书的人数。)
预设:小组调查的记录画、√、○、△、正„„
刚才我看小组长怎么汇报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啊?
(引导学生发现有的组长汇报的快,有的组长汇报的慢。)
你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数不清或不好数×××的记录是用正字,一个正字是五划,有几个正字就是有几个五,再加上旁边不够五划的,所以数的快。)
你不仅观察能力强,而且非常聪明,其他同学你们听明白他说的了吗?
快用他说的方法你也来数一数这个小组的同学喜欢看各类书的人数。
(3)把三个小组的调查情况汇总,填好到班级总表中。
我们把三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合起来。(写正字)
喜欢看故事书的人数?
喜欢看科技书的人数?
喜欢看连环画的人数?
喜欢看其他的人数?
小结:
看来用写“正”字这种方法记录,比较容易看出调查的结果。
2.引导学生完成统计图。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老朋友叫什么名字吗?(统计图)
你们记性真好,怪不得他们都喜欢和你们成为朋友呢!
刚才我们知道了喜欢看故事书的有××人,快看统计图发生了什么变化?(涂上颜色了)
和你原来学习的有什么不一样?
(原来是贴图)
喜欢看科技书的有××人,快看看对吗?
喜欢看连环画的有××人数呢?
最后,看看喜欢看其他的有××人数?
你发现什么了?
引导问题:你怎么知道喜欢看故事书、科技书、连环画、其他书籍的认识的?(一个小格表示一本书)
对了,那在涂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认真、把颜色涂匀、检查„„)
3.观察统计图,引导学生从统计的角度回答问题。
指名回答问题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对老师想说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分析的能力。
1.书p 111练习1
多媒体出示练习
你发现这个统计图与刚才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
(横竖、一个躺着一个立着)
对,这是横式的统计图,在涂色的时候,从哪边涂起呢?
(左边右边)
要从左边开始涂色,同时在左边写着调查的项目。
请同学们轻轻的打开书111页,把第一题做在书上。
教师巡视
实物投影展示
猜一猜王力最有可能参加什么项目?
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或者你有什么提议?
2.书p 112练习2
出示统计表,调查同学们最爱吃的蔬菜。
我们现在就来,调查同学们最爱吃什么蔬菜?调查之前,想想我们用什么方法好呢?(举手、站起来、轮流说一说)
你们说的方法都很好,我们就用轮流说一说的方法好吗?
学生轮流说,同时记录。同时老师也要记录。
说说你的统计结果?
学生汇报,如果错了,找找原因。
开始填统计图,实物投影展示
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或者你有什么提议?
3.补充练习(根据时间的多少决定)
四、总结、扩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欣赏生活中用到统计的地方,并欣赏统计图。
五、作业
统计班中的学生在元旦中喜欢表演的节目。
第二篇:北京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统计的初步认识 1教学设计
统计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统计记表,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并向学生介绍画“正”字的记录方法。
2.通过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调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及分析推理能力,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学习由一个方格表示1个单位变成一个方格表示2个单位的绘图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学习由一个方格表示1个单位变成一个方格表示2个单位的绘图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学习由一个方格表示1个单位变成一个方格表示2个单位的绘图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了解画“正”字的记录方法。
1.师:“同学们,前几天郑老师在课上布置了一个调查任务。请你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的形式,调查你们组最感兴趣的事情,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你们完成调查了吗?”
2.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归纳记录方法。分小组汇报:调查内容、记录方法、调查目的。数数、符号、画“正”字„„
3.师不急于讲解画“正”字的记录方法。而在学生介绍后问:“你在生活中见过这种记录方法吗?” 用这种方法的小组介绍画“正”字的记录方法,列举出了生活中的实例。
二、合作探究,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绘制本组课前调查的内容。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2.发现问题,纷纷派代表找到老师反映观察各小组都发现问题后,组织学生结束小组活动。问:“刚才在绘图的时候有几个小组发现了问题,把你们的问题和大家说说好吗?” 师:“看来我们都遇到了这个难题,让我们一起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好吗?”
3.拿来这一组的统计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最左边的数字0、1、2、3„„10,得出现在的统计图1个格表示一个单位。
问:“现在喜欢游泳的有16人,你想出办法了吗?”
4.学生讨论,师:马上拿来一把尺子比着统计图高兴地说:“是这样吗?在一个格里加一条线,(放慢语速,边说边画一条线,然后面向全班学生)这个办法行吗?”
师:“这样一来,原来的一个大格表示一个人,现在变成了两个小格,就表示两个人了,想得真妙。但是改起来是有一些麻烦,有没有更巧的办法?”
5.马上请这个学生到前面来指着图重复了一遍。
问:“他的办法大家听明白了吗?我们不加线了,只把数字改一下,变成了5、10„„20行吗?(生:行)那样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了?”
师:“这样,我们能继续画了吗?”经过学生的同意把统计图换成了单位是5的。小组巡视指导。观察各组情况,发现有一组没有解决“单数”问题时,组织学生停止了小组活动。指定一人到前面讲解。
6.等发现问题的小组同意这个做法后,肯定了学生们开动脑筋想的办法非常好。
指导各组学生完成统计图。
三、练习巩固。
书中113页说一说
四、作业:课后113页练一练。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统计》
《 统
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随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合适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分析。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从一格代表2个单位过渡到一格代表多个单位。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找到切实可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师:(谜语)一座房子真有趣,有门有窗有坐椅,坐在原地不用动,一下跑出二三里。
师:你看见了那些车?(汽车归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它们各开过多少辆?(没看清楚)谁有什么好办法记清楚四种车辆的数量吗?(课件)
生1:四人一小组,每人数一种车。
生2:我觉得四人一个小组,每人记一种车辆,在记的时候用画“正”字的方法。
生3:一人记录,其余四人报告每种车的量数。
师:那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记录吧,请大家拿出表格
(一)。
二、组织有效活动,探究数学本质
(一)、收集整理数据
1、请四人小组组长安排好谁记哪种车,我们一起来记录公路上四分钟四种车经过的数量。
2、播放课件,小组合作记录过往车辆的数量。
3、各小组交流记录的数据。(请小组代表汇报,教师记录。)种类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8
4、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把各种车辆的数量数出来并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叫什么?出示课题:统计。
5、尝试画图。
师:除了用统计表还有什么方法也能清楚地表示出每种车的出行情况?(条形统计图)出示没有数轴的统计图,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师:轿车涂几格?(4格)为什么涂4格?(因为一格代表两辆车,轿车有8辆,根据8÷2=4所以轿车涂4格)
师:为什么一格代表两辆车不代表一辆车呢?(数据比较大,用一格代表两辆车比较方便)
师:如果是更大的数据呢?象刚才你们只是统计了四分钟,上个星期老师带了几个学生在一条比较宽阔的公路上记录了二十分钟(出示统计表)谁来说说这四种车经过多少辆呢?(学生读数据)
种类: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50 30 25 10(板书)
(二)、制作条形统计图
1、师:你能把上面的数据画到刚才的统计图上吗?(不能)为什么? 生1:一格代表两辆车太少了。
生2:车的数量那么多,这张统计图不够画。生3:画起来太麻烦了。
生4:这张图最多只能统计10辆车,不能统计50辆车。师:能想个好办法来解决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2、小组汇报。
生1: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3辆车。生2: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5辆车。生3: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10辆车。
师:现在你们小组觉得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自己在表格〈三〉制作一个统计图吧,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3、尝试自己制作统计图。
4、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到展示条形统计图。
生1: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所以轿车画10格,面包车画6格,客车画5格,货车画2格。
生
2、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10个单位,所以轿车画5格,面包车画3格,客车画2格半,货车画1格。
三、致力问题核心,建立数学模型
师:那你觉得刚才的几种制作方法哪种最合适呢?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的制作方法比较合适。生1:因为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画起来比较方便。
生2: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的不用画半格,一格代表10或代表3的都要画半格。
生3:统计表中的数据都能除于5。(明确用1格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师:说的真好,以后我们画统计图的时候先想想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就用哪种方法。
1、生独立完成统计表、统计图。
2、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
(1)、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2)、你还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3)、20分钟就有这么多的汽车经过,如果你是家长你想对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做为学生你在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
四、设计有效检测,解决实际问题 1、113页第3题。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是班级图书角的各类图书情况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2、117页第15题。从统计图上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
五、升华经验成果,深化数学内涵
今天学习的统计和以前学的统计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106页第8单元“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学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重新体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正确分析和描述数据,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回答简单问题。
3、通过对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调查、统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通过学生体重统计,让学生获得健康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难点:
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2、能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简单的数据,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了解统计的意义。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你们的体重吗?现在老师有两个统计表想让你们填,能行吗?你们得认真统计哦!
2、填写统计表
二(乙)班男生体重统计表
体重(千克)15 ~15以下 16 ~ 20 21 ~ 25 26 ~ 30 31~31以上 男 生 二(乙)班女生体重统计表
体重(千克)15 ~15以下 16 ~ 20 21 ~ 25 26 ~ 30 31 ~31以上 女 生(让男女生按照各个体重段,举手为示,各自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
3、统计反馈,认识体重与健康的关系。
(1)、从你们刚才的体重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发表个人意见)
(2)、老师归纳:很好,你们发现的问题真多。是的,像你们现在的年龄,正常的体重范围应在25千克左右;低于20千克的属于营养不良;高于30千克的属于肥胖,都是不健康的现象。所以,为了你们的健康,你们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要吃太多的甜品饮料,这样会对你们的健康成长有害。
二、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师:从刚才的统计中,我们获得了全班男女生的体重信息,可这是两张表,要了解全班同学的体重信息比较困难,谁有更好的办法吗?
1、学生讨论,交流方法。
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1)、把两个表放在一起;
(2)、把两个表合并起来:
(3)、把同一个体重段的写在一起。
2、反馈、归纳。
师:你们的想法不错,都和老师想到一块啦!可是合并成一个统计表后你们能看得懂吗?
(让学生带着悬念与渴望学习新知识)
3、认识复式统计表
出示复式统计表:
二(乙)班同学体重统计表
师:这就是刚才两个合并起来的新统计表,你能从这个没有完成的统计表上获得哪些信息?你能完成它吗?
(1)、学生观察、探讨。
(让学生在观察、探讨中弄清楚顶行和右列表示的是什么?中间空白处应该填什么?)
(2)、填表、交流。
(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达成共识。)
4、回答问题:我们班体重在()的人数最多。
三、巩固知识
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二(乙)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让学生通过自己调查、收集数据来完成统计表)
2、回答问题
(1)、哪一组的男生最多?
(2)、哪一组的女生最少?
(3)、你还发现哪些信息?
四、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认识了新的统计表。这新的统计表和以前我们学过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它又有什么特点和好处呢?(让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中自然形成总结的材料)
五、课后练习
(同学合作完成108页“做一做”)
六设计说明:
本节课--《统计》的教学设计,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意图在于:
1、在学习《克与千克》时,我们刚刚做过学生体重的测量,因此,这节课我们采用本班级男女生体重数据作为统计的主题材料,使学生在收集数据时能做到人人参与,也易于入手,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2、从学生的体重数据中,不但能让学生了解到统计的意义,还能使学生认识到体重与健康的关系,懂得科学饮食利于健康,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在教学的过程中,难点问题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几个环节来突破,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新知识,也能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互相学习机会。
4、由于在收集数据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课堂嘈杂的气氛,会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少一些。“做一做”的巩固练习暂安排在课后。
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一)
统计
(一)教学内容:
统计
(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教学重难点: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准备: 相关挂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时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教学中,创造了学生认识的矛盾冲突,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指明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出示“做一做”,练习情境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小组活动的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